29.2 C
Hong Kong
Thursday, September 11, 2025

Nissan 研發「會傾偈」汽車!85%減少急煞車、未來塞車或成歷史?


塞車,一直是全球駕駛者的惡夢。美國統計數據顯示,一個人每年平均要浪費差不多一星期時間困在交通之中。Nissan 最近就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及當地交通機構合作,展開一項極具突破性的「Cooperative Congestion Management」(簡稱 CCM)實驗,目標係透過汽車之間的通訊,減少塞車、提升安全。


外型同技術背景
是次試驗車款主要採用 Nissan 已有的 ProPILOT Assist 半自動駕駛技術。系統結合鏡頭及雷達感測器,再加上新開發的「車對車通訊」功能,令汽車之間可以互相分享交通流量數據。測試期間主要用到 Ariya 等新世代車型,透過「探路車」向後方 30 至 60 秒距離的車輛提供路況,讓後方車隊提早減速,避免出現人類司機慣性「追貼」再急煞的情況。


測試結果震撼
在美國三藩市灣區最繁忙的 I-680 高速公路進行 600 英里測試後,結果顯示:急煞車事件減少 85%,停車時間減少 70%。換句話講,交通流動性大幅提升之餘,後車追撞風險亦同時降低。電腦模擬更顯示,若大規模應用,行車時間可縮短 18%,燃油效率提升高達 42%。對一個長期受塞車困擾的城市而言,這絕對是一種革命。


人性化挑戰
不過,要將技術推廣到全民使用,仲有唔少心理關口要過。當測試車輛自動減速時,有司機會出於直覺想「補位」,令系統效果打折扣。Nissan 研究團隊就指出,未來需要透過更清晰的介面提示,教育駕駛者明白為何系統會慢下來,從而建立信任感。畢竟,車與車之間嘅合作,需要人類司機同樣願意配合。

對通勤族而言,若 CCM 技術普及,意味返工返學少咗「塞死」嘅時間,生活質素自然提高;對政府與交通管理部門,這代表減排、提升道路使用效率的重大契機;而對汽車品牌,能將自家半自動駕駛系統升級為「交通協作網絡」,更係一個行業領先的標誌。

Nissan 今次實驗雖然仍處於初階,但已經證明「車會傾偈」係真有潛力解決塞車問題。香港每日繁忙時段的獅子山隧道、紅隧口景象,幾乎人人都熟悉,如果 CCM 有朝一日能夠普及,唔單止慳時間,仲有助減低尾隨碰撞事故。當然,香港道路環境複雜,司機心態又相對急躁,要全面落地仍然困難重重。但正如智能手機初期都有人懷疑,如今卻無人離得開,智能汽車互聯未來或會成為新常態。到時候,塞車可能真係會變成歷史名詞。

相關內容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