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C
Hong Kong
Thursday, November 27, 2025

電車免費午餐終結?英國狠推「逐里徵稅」震撼彈!EV、PHEV 優勢車一鋪清袋?


今次要同大家探討的不是某款新車發佈,而是英國政府剛剛投下的一枚震撼全個汽車業界的「稅務原子彈」。英國財相Rachel Reeves在最新的財政預算案中,正式確認了由2028年4月起,將會對電動車(EV)及插電式混能車(PHEV)實施全新的「按里數徵稅」(Pay-per-mile)機制。這項政策猶如為現行的汽車稅制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大改款」,其影響力絕對不亞於任何一款旗艦超跑的誕生。英國政府此舉目的是為了填補隨著燃油車逐漸被淘汰而流失的燃油稅收入,這意味著過往電動車享有的「免稅紅利期」正式宣告結束,一個全新的「用者自付」時代即將降臨。

如果我們將這項政策視為一部新車的「規格表」,其細節可謂相當辣手。根據預算案公佈的數據,純電動車每行駛一英里將被徵收3便士(約0.3港元),而插電式混能車則為1.5便士。這聽起來似乎不多,但對於高用量的駕駛者來說,這是一筆不菲的長期開支。與此同時,自2010年起凍結的燃油稅亦將解凍,預計燃油稅將會上調,這對於堅持駕駛傳統燃油車的車主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就像是一台車的耗油量突然增加了,無論你開的是最新款的電動車還是經典的汽油車,你的養車成本都將面臨「通脹式」的升級。這套被稱為「eVED」的新稅制,預計在2028至2029年度能為英國庫房帶來11億英鎊的收入,並在隨後幾年倍增,可見政府對於從車主口袋中「收回成本」的決心有多大。


從市場與設計的角度來看,這項政策將會對汽車生態造成深遠的結構性改變。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已發出預警,指新稅項將增加電動車的全生命週期成本,直接導致需求冷卻,預計到2031年將會令電動車銷量減少約44萬部。這對於正努力配合政府「零排放車輛強制令」(ZEV mandate)的車廠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為了達標,車廠可能被迫要進一步減價促銷,或者限制非電動車的銷售。不過,政府並非全無「回贈」,預算案中提到將「奢侈車稅」(Luxury Car Tax)的門檻針對電動車由4萬英鎊上調至5萬英鎊,這算是在加稅的同時,給予購買高階電動車的車主一點甜頭,就像是新車加價後送你一套高級音響,試圖平衡心理落差。


我們再從不同階層人士的角度去剖析這場稅務風暴。對於普羅大眾及每天依靠車輛通勤的打工仔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壞消息。過去轉用電動車是為了節省燃油開支及稅務優惠,但現在「逐里徵稅」將這優勢大幅削弱,用得越多、付得越多,變相懲罰了住在郊區需要長途駕駛的基層市民。對於富裕階層,雖然奢侈稅門檻提高能讓部分中高價位電動車受惠,但政府同時取消了透過Motability(傷健代步計劃)租賃Audi、BMW及Mercedes-Benz等豪華品牌的資格,這顯示出政府希望將資源集中在更實用、更平民化的車款上,富人想透過福利計劃享受豪華車的日子已不復再。

最後,看著英國這場稅制改革,雖然發生在地球另一端,但對於香港車主來說絕對是一面鏡子。多年來,我們習慣了政府為了推廣環保而給予電動車大量的稅務寬免,這種「免費午餐」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電動車永遠是低成本的代名詞。但現實是殘酷的,道路維修、基建配套全部都需要資金,當路上絕大部分都是電動車時,政府向電動車「開刀」只是時間問題。英國這次的「逐里徵稅」其實非常公平,回歸到最原始的物理邏輯:你佔用了道路資源,造成了磨損,你就需要付費,而不論你的動力系統是燒油還是用電。這提醒了我們,汽車始終是一種高消費品,科技進步可能會改變驅動方式,但絕不會改變「用者自付」這個商業社會的鐵律。對於香港未來是否會效法,大家心裡都要有個底,趁現在還能享受優惠時,好好珍惜每一次踩下電門的快感吧。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