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杜塞爾多夫的 Mercedes-Benz Vans 廠房,正把工廠數碼化推進到新階段。除了傳統的人手與機械臂之外,現在還迎來了兩位「新同事」:一隻名為 Aris 的四腳 Robo-dog,以及一部自主無人機。它們不只是噱頭,而是能實際幫助工廠減少能耗、預防故障和提升效率的科技應用,預計每年更可為工廠節省六位數歐元的能源開支。
Robo-dog Aris 的外形與仿生機械狗相似,但功能卻十分務實。它搭載聲學成像模組,可以準確地偵測和定位壓縮空氣洩漏,從而避免約六成能源流失。這些檢測讓維修工作能提前在非生產時段進行,避免停工損失。同時,Aris 還能自動檢查類比儀錶,協助完成繁瑣的例行巡查,數據即時上傳分析,讓工程團隊有更多時間專注在關鍵維護工作。更重要的是,它能自由上下樓梯,在 325,000 平方米的工廠內全自主行走,未來甚至可以擔當逃生路線檢查或為工廠建立數碼孿生。
與此同時,Mercedes-Benz 也在廠區引入 AI 無人機。這部無人機的任務是清點工廠範圍內的空貨櫃,透過尺寸、輪廓和拓撲特徵來識別與計算,大大減輕員工在戶外重複性工作的負擔。更具前瞻性的是,無人機與 Robo-dog 之間未來能透過雲端互聯,並且跨工廠協作,形成更高效率的數碼化網絡。
杜塞爾多夫工廠是 Mercedes-Benz Vans 的核心據點,擁有約 5,500 名員工,主要生產 Sprinter 及 eSprinter 廂式貨車。自 2023 年起,這裡亦開始生產新一代 eSprinter,成為品牌在電動化與數碼化領域的重要試驗基地。這些創新舉措不單凸顯 Mercedes-Benz 在製造工藝上的前瞻思維,也為整個汽車工業帶來新的啟發。
從外界看來,機械狗或無人機可能像是科幻片的玩意,但對於一家大型汽車工廠而言,它們卻是節能增效的「隱形守護者」。在能源成本持續高企的今天,每一次被即時修補的洩漏點,都是企業盈利的保障。對香港而言,這種技術同樣值得關注。未來無論是物流中心還是工業大廈,都可能需要「夜班機械狗」和「巡倉無人機」來協助運作,令有限的資源與空間發揮最大效益。這種由動物靈感衍生的工業智能,或許正是汽車工業數碼化下半場的最佳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