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C
Hong Kong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25

地表最強紅頭回歸!Ferrari 849 Testarossa


849 Testarossa 由 Ferrari Styling Centre 操刀,把 70 年「Testa Rossa」傳奇化作前衛的 V8 中置插電超跑。車身線條方中帶刃、幾何感強烈,靈感來自 70 年代 Sports Prototype,門板以單片鋁合金深雕成型,黑色直立進氣口與三維「塗裝」視覺把功能變成雕塑。前臉以一條「橋式」水平面連接頭燈,呼應 12Cilindri 及 F80 的家族語彙,下方大型分流器與 flick 直接為下壓力服務。尾部是最具戲劇性的「雙尾翼」Twin-Tail 佈局,配合輕量化主動尾翼,可在 1 秒內於低風阻/高下壓模式切換,250 km/h 時全車可產生 415 kg 下壓(較 SF90 Stradale 增 25 kg),同時把動力與制動散熱提升 15%。鍛造輪圈加入空氣動力學導流脊,視覺與效率並重。


座艙與人機:賽車味包圍得更徹底
內櫳以「雙層水平」佈局營造戰機感,上方懸浮式儀錶台配 C 形出風口,中層橫向飾板整合主要操作與乘客屏幕;中央鞍座則以 F80 靈感的「中央帆」設計把經典金屬檔位柵回歸現代。全新軚盤保留機械按鍵與紅色 Engine Start,電子介面(HMI)更直觀,e-Manettino 一鍵切換四種電能模式。連接方面支援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無線充電及 MyFerrari Connect 遙距功能。座椅提供舒適與碳纖賽車兩款,兼顧長途與賽道。


動力系統:V8 再進化+三電機,合計 1050 cv
核心是最新 F154FC 4.0 升 V8 雙渦輪,830 cv、208 cv/L 的誇張輸出,比前作多 50 cv。新渦輪採低摩擦軸承與賽車級隔熱,進排氣、汽缸蓋、機匣、排氣歧管等幾乎全數重做;Inconel 排氣提昇聲浪質感與耐熱。Ferrari 亦首次在量產車把循環鋁材用於引擎主要鑄件,製程碳排最多減 80%。

電動部分沿用三馬達 PHEV 架構:前軸兩組 RAC-e 馬達負責四驅與扭矩分配,後軸 MGU-K 直承 F1 血統,三電合計 220 cv。7.45 kWh 鋰電讓 eDrive 可純電行駛約 25 km,其餘 Hybrid/Performance/Qualify 模式則按場景釋放輸出。全套冷卻、回生與油電銜接重新標定,制動回收腳感更自然;在高負載連續使用下,電系統仍能維持穩定輸出。結果是:性能爆表,卻與 SF90 Stradale 同重,創下車系最佳馬力重量比。


聲學工程:渦輪 V8 的「高音域」回來了
849 Testarossa 特別強化低中轉的亮度與純淨度,向上延伸至 8,300 rpm 轉速限時爆發力與震動、聲學同頻共振。變速邏輯沿用 SF90 XX Stradale 風格,升檔時的爆裂聲更乾脆,Manettino 置於 Race 後更明顯,帶來近似賽車的節拍。


空力與熱管理:由地台到尾翼全部重畫
前底盤 35% 下壓由新式連環渦流產生器負責,單看前擾流與輪拱導風已帶來 +20% 前下壓。門板內雕出進氣通道,側邊進氣連同輔助口把中冷、引擎吸氣與後制動一網打盡;後底盤採多層擴散器與大型渦流產生器,保留 SF90 的後下壓同時把阻力降 10%。引擎散熱器面積放大至 +18%、側置中冷 +19%,前進氣口 +18%,前/後制動冷卻分別提升約 15%/70%,以應對更強制動。

底盤與電控:ABS Evo+FIVE,電子腦把你變高手
新一代 ABS Evo 配合 FIVE(Ferrari Integrated Vehicle Estimator) 數位孿生系統,能即時估算車速與偏航角(誤差 <1 km/h、<1°),再精準分配四輪附著與煞車力。結果是更遲、更狠、但更可重複的煞車點;懸掛幾何與阻尼全面重整,路簧減重 35%、側傾梯度降 10%,橫向性能比 SF90 提升 3%。三檔起加速在 5,500 rpm 後更凌厲,但低轉響應依然緊貼。輪胎與 Michelin/Pirelli/Bridgestone 共同開發,尺碼 265/35 R20(前)與 325/30 R20(後),可選 Cup2R/Cup2、P Zero R 或 Potenza Sport(含 Run-Flat)。

輔助系統齊備而不打擾,包括 ACC Stop&Go、自動緊急煞車(含單車手)、盲點、車道維持、遠光自動、交通標誌識別、環景、後方橫向來車警示及疲勞監測等,介入邏輯以「最後一道防線」為原則,符合大馬力 GT 的使用哲學。


Assetto Fiorano:30 kg 減重+三倍尾部下壓的「賽道套裝」
選配 Assetto Fiorano 可再瘦 約 30 kg:鈦及碳纖大量上身、全新輕量管狀座椅(淨省 約 18 kg)、20 吋碳纖輪圈減少非簧質量;底盤改用更硬的 Multimatic 單率阻尼器,彈簧再減 35%,空力方面前地台加強渦流元件,尾部以「雙層固定尾翼」取代雙尾段,下壓力可達標準車 約 3 倍,卻不大幅犧牲風阻。可選專屬漸變拉花(Bianco Cervino/Rosso Corsa)。

個性化與保養
外觀新增 Rosso Fiammante、Giallo Ambra 兩款主題;車內有 Giallo Siena Alcantara,與外觀暖色系呼應。輪圈幾何可深度客製。售後提供 7 年原廠保養、PHEV 五年高壓系統保固,並有 Warranty Extension Hybrid/Power Hybrid 方案,最長至第 16 年仍可原廠延保,指定年期更包含 HV 電池免費更換,長線持有者吃下「定心丸」。


這部 849 Testarossa 最打動我的,不是 1050 cv 這個「KPI」,而是 Ferrari 罕見地把「歷史情懷」與「工程邏輯」拉到同一條直線:雙尾段的造型不是情懷裝飾,而是可量化的下壓力;渦輪 V8 的聲浪不是單純放大,而是靠燃燒與變速策略在中段「補回靈魂」。對香港車主而言,它在城市裡可以安靜、可純電,跨境或賽道日又能即時切換到獵豹模式。若你手上已有 SF90,849 帶來的,是把你熟悉的快,調成更聰明、更穩、更耐熱的快;若你第一次入場旗艦 V8,這是近年最「均衡但不無聊」的一部 Ferrari。名字叫 Testarossa,氣質卻是 2025。

相關內容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