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C
Hong Kong
Monday, November 17, 2025

Mazda 爆出十年最大虧損!上半年慘蝕539億日圓


Mazda 公布2026年3月期上半年度(2025年4月至9月)業績,數據令人皺眉。雖然銷售額仍達 2兆2,385億日圓,但按年下跌 6.5%,更出現 營業虧損539億日圓、純虧損453億日圓,自疫情以來首次陷入赤字。與去年同期盈利 1,030 億日圓相比,這次成績明顯反映全球市場動盪與策略轉型期的壓力。

Mazda CFO Jeffrey H. Guyton 坦言,這次業績惡化主因是 美國關稅減免政策延後,由原定 8 月推遲至 9 月中才生效,直接影響季度利潤表現。同時,歐洲市場受到 Mazda2 停產 及 CX-5 換代前銷售下滑 的影響,整體銷量按年暴跌 17%。不過,日本與北美市場銷售則錄得增長,反映 Mazda 品牌在主力市場仍具支撐力。

值得留意的是,Mazda 已於歐洲開售全新電動房車 MAZDA6e,並在 Japan Mobility Show 上首次對外公開,獲得歐洲媒體好評。品牌期望藉此與即將在年底登場的 全新 CX-5 組成「新能源+主力 SUV」雙線反攻陣容。據悉,新 CX-5 採用最新 MAZDA E/E Architecture+ 電子平台,支援大型中控顯示屏與語音控制,內裝質感與科技感同步升級,同時透過與日本製鐵的「共創活動」,令鋼材重量減輕 10%,在維持車體剛性與安全性的同時降低成本與碳排放。

雖然上半期錄得虧損,但 Mazda 並未下修全年預測。管理層堅持 通期維持盈利,目標是下半年透過銷量與結構改善將營業利益拉高約 1,500億日圓。其中約 1,300億日圓 來自「台數與產品構成」改善,Mazda 計劃在 2026 年式新車推出時調升售價 400~700 美元,並擴大美國阿拉巴馬州工廠的產能,以應對 CX-50 Hybrid 熱銷需求。同時強化日本市場的 SUV 行銷與品牌體驗建設,重塑都會區銷售網絡。

在中國市場,Mazda 與長安汽車合作推出的 EZ-6 與 EZ-60 均開局順利,品牌已逐步在新能源細分市場擴張。歐洲與日本則依靠 CX-30、CX-5、6e 等中大型產品線穩固品牌形象。未來 Mazda 還將推出搭載 SKYACTIV-Z 引擎 的自家混能版本 CX-5,結合燃油技術與電氣化優勢。

這次虧損看似嚴峻,但並非品牌危機。Mazda 仍在積極調整結構、穩定供應鏈、推動電動化布局。它不像日系大廠那樣以量取勝,而是堅持「人馬一體」的品牌精神——即使在市場壓力下,也不放棄駕駛樂趣與造車信念。筆者相信,只要新 CX-5 和 MAZDA6e 能順利打入市場,加上品牌對歐洲與中國新能源策略的持續落地,Mazda 的「赤字年」很可能只是邁向新紀元前的一段低谷。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