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們談論 Bentley,腦海中浮現的總是頂級皮革的香氣、百年木飾的溫潤觸感,以及冰冷金屬的精緻打磨。但在 2025 年,這間英國百年車廠旗下的高度客製化部門 Mulliner 告訴我們,真正的奢華工藝,已經進化到「數碼」層面。繼早前在限量 coachbuild 車型 Batur 上首度亮相後,Bentley 宣佈將「數碼迎賓燈」技術進一步昇華,為車主提供前所未有的個人化體驗,在車門打開的瞬間,投射出專屬於你的動畫。
這項技術被 Bentley 稱為「數碼工藝」(Digital Craftsmanship),其核心理念是將「光」視為一種全新的客製化媒介,地位等同於木材、皮革和金屬。這套系統投射出的不只是靜態的品牌標誌,而是長達 11 秒的無縫循環動畫。車主可以將車廂內的獨特元素「帶到」車外,例如,Mulliner 可以將你座椅頭枕上的專屬刺繡圖案,轉化為生動的動畫投影在地上;它可以是你的手寫簽名,也可以是輕盈飄落的羽毛,真正做到「內外呼應」。
在 Mulliner 最近的一個作品集中,為了向羅馬尼亞雅典娜音樂廳(Romanian Athenaeum Concert Hall)致敬,設計師便將車內儀錶板的音樂元素與頭枕刺繡結合,創造出獨特的迎賓動畫:溫暖的燈光在動畫中心綻放,周圍環繞著躍動的音符,完美呼應了音樂廳的藝術氛圍。這種將實體工藝與數碼動畫相結合的細膩心思,正是 Mulliner 想要傳達的頂級奢華體驗。
要實現如此精細的動態投影,背後的技術絕對是「黑科技」級別。這套投影系統的核心,是一塊僅有 8mm² 的高階「數碼微鏡裝置」(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MD™)。這塊小小的矽晶片上,佈滿了 415,800 塊微型鏡片,每一塊的寬度僅 16 微米,大約是人類頭髮直徑的五分之一。系統透過三色光源,經過五組鏡片和兩組棱鏡,將光線射向 DMD 晶片。

這些微鏡能以每秒數千次的頻率高速翻轉,處於「開啟」位置的鏡片會將光線反射出去,形成一個像素;而處於「關閉」位置的鏡片則將光線反射到投影機內部的散熱器吸收。正是透過這 41 萬多塊鏡片的精密協作,系統才能「雕刻」光線,將動畫影像精準地投射到地面。
從不同階層的角度來看,這項技術的意義遠超一個「會動的迎賓燈」。對於追求極致個人化的 VVIP 車主而言,標準的 Bentley 或許已無法滿足他們對「獨一無二」的渴求。當座駕在酒店門口停下,車門打開,投射出的不是千篇一律的廠徽,而是自己的家族徽章或人生格言動畫,這種專屬的儀式感所帶來的身份認同,是金錢難以衡量的。
從行業角度分析,Bentley 此舉無疑是將汽車客製化的標準推向了新高地。當所有豪華品牌都在比拼誰的螢幕更大、誰的皮革更稀有時,Mulliner 已經跳出了「實體物料」(physical materiality)的競賽,轉而探索如何利用科技創造「情感共鳴」(emotional resonance)。
我們總習慣用「工藝」來形容老師傅的巧手,例如精準的縫線、無瑕的木紋拼貼。但今次 Bentley Mulliner 卻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命題:「數碼」能否成為「工藝」?
老實說,在迎賓燈上「玩花樣」並非 Bentley 首創,但 Mulliner 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們沒有將其停留在「科技噱頭」的層面,而是將其提升至「Bespoke」(訂製)的藝術高度。它最強大的地方,是實現了「連結」——將車廂內一件實體的、手工的刺繡,轉化為車外一道數碼的、流動的光影。
這代表著什麼?這代表未來頂級奢華的戰場,不再局限於你「摸得到」的地方。當物理層面的奢華(如皮革、木材)已經登峰造極時,真正的區分點就在於「體驗」。這套系統所提供的,正是一種在踏入車廂前就已開始的、高度個人化的情感體驗。Bentley 並沒有被自己 100 多年的歷史傳統所束縛,反而巧妙地利用尖端光學技術,為「奢華」二字賦予了全新的數碼靈魂。這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對未來豪華汽車該如何「觸動人心」的一次深刻演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