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1 拉斯維加斯大獎賽在璀璨的賭城夜景下落幕,然而對於爭奪年度積分榜位置的法拉利(Ferrari)和平治(Mercedes)而言,這場比賽的結果充滿了得失。法拉利車隊領隊 Fred Vasseur 直言,車隊本場的策略和車手表現雖佳,但 Charles Leclerc(陸克萊)所選擇的空力設定,最終在高速直線路段和密集的中游戰中,成為了致命的瓶頸。這是一場充滿變數的戰役,考驗的不是單純的速度,而是策略、輪胎管理與車手的臨場應變能力。
Leclerc 的起步可謂驚險萬分。一開賽,中游車群便陷入混亂,他與 Alonso(阿隆索)發生輕微碰觸,被迫犧牲位置。不過,這位摩納哥車手迅速進入戰鬥模式,憑藉 Medium 胎在第一節展現了驚人的推進力。他接連超越 Bearman、Piastri(皮亞斯特里)和 Hadjar,在第 15 圈已成功上到第五位,將早前的損失彌補回來。然而,當他在第 24 圈換上 Hard 胎後,賽事開始變得艱難。在比賽的最後階段,他被夾在 Antonelli 和 Piastri 組成的「火車陣」之中,由於輪胎出現「粒化」(graining)跡象,加上車輛直線速度不足,儘管他已拼盡全力,最終仍未能突破,以 P6 作收。Leclerc 坦言,雖然對名次不滿意,但對於自己在比賽中承擔的風險和戰鬥的表現,個人是感到滿意的。
相較之下,Lewis Hamilton(咸美頓)的表現更像是一部「絕地求生」的劇本。從最後一位(P20)發車的他,選擇了保守而睿智的 Hard 胎策略。他充分利用了開局的混亂,在兩圈內便狂升至第十二位,展現出強大的控場能力。儘管 Hamilton 在第 13 圈被 Albon(阿爾本)的誤判煞車點撞擊,導致車身受損、速度受到影響,但他憑藉穩定的節奏和在第 29 圈換上 Medium 胎的策略,最終成功守住第十位,為平治車隊在製造商世界冠軍積分榜上,搶下寶貴的關鍵一分。Hamilton 承認這是一個艱難的夜晚,但仍對能為車隊取得分數感到欣慰。
Vasseur 總結賽事時,特別讚揚了兩位車手的鬥志,尤其是 Hamilton 從 P20 追回的表現。他也指出本場輪胎策略極具變數,例如 Antonelli 能以 Hard 胎跑足 48 圈,關鍵在於他多數時間處於「乾淨氣流」中,避免了跟車導致的輪胎過度損耗。這也間接解釋了 Leclerc 後段難以超車的困境——跟車加劇了輪胎損耗,使他無法發揮彎道優勢。無論如何,兩位車手雖然交出了極限的個人發揮,但車隊的目標始終是追求分站冠軍,餘下兩場比賽,兩支頂級車隊仍將繼續努力,希望能以一場勝利為賽季劃上句號。
賭城下的殘酷現實與車手的自我救贖
拉斯維加斯大獎賽的璀璨燈光,往往遮蓋不住 F1 賽事背後的殘酷現實。Leclerc 在無線電中自稱「推得像頭猛獸」,這份對勝利的執著令人動容,但同時也揭示了法拉利在本賽季末的掙扎:在車輛性能未能完全稱霸時,車手必須以百分之二百的個人能力去彌補技術上的不足。最終 P6 的成績,雖然是對他搏命精神的回報,卻也為車隊敲響了警鐘,在高速、低阻力的賽道上,空力設計的取捨決定了成敗。
至於 Hamilton 的 P10,雖然只是一分,但在車身受損、從包尾位置發車的前提下,這不僅是為平治爭奪積分的貢獻,更是這位老將自我價值和專業態度的體現。這場比賽的精華,並非頒獎台上的勝利者,而是那些在中游車群中,為每一分、每一個位置拼盡全力的車手們。F1 的魅力,正是這種由頂尖科技所限制、卻又被人類意志不斷挑戰的極限運動。這場維加斯之夜的「小分」爭奪戰,其實就是對車手、車隊決心和策略的一次終極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