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 C
Hong Kong
Thursday, May 1, 2025

Audi 玩真嘢!用報廢車再造鋼材建新車


Audi正式邁出汽車循環經濟的重要一步:以報廢車變身新車原材料,打造出具戰略價值、經濟效益與環保意識的全新資源循環體系。過去講「循環經濟」總流於概念與試驗階段,但Audi最新宣布,他們不單成功在技術上實現用報廢車回收原材料,更成為首個開發出經濟上可行回收模式的汽車品牌。這不止是環保那麼簡單,更關係到日後車廠如何在供應鏈不穩定的全球環境中保持穩健競爭力。


Audi自2023年起展開「MaterialLoop」計劃,目標是提升使用後物料(post-consumer secondary materials)的比重。而最新進展,是與德國回收專家TSR Resource合作,把報廢車拆解後的鋼材升級再造為可用於新車製造的高品質鋼材。

2025年起,Audi將把數千部試作車預先用作回收用途,由TSR負責拆解與分類,再由Audi「回購」該批回收物料,用於供應鏈。整個過程會透過「數碼原料帳戶」記錄物料的回收及流通情況,未來供應商如欲投標,便需經由此平台取得原料配額。


今次Audi的策略性突破,在於它不僅實現回收,更同時解決兩大業界痛點:
1. 原材料價格波動問題:全球鋼鐵市場價格近年浮動劇烈,而透過自行掌控回收來源,Audi可以部分擺脫對傳統市場供應的依賴。
2. 供應鏈彈性提升:當原材料來自自身系統,廠方便能更靈活調配生產節奏,面對全球政治經濟不穩時更具抗壓能力。

回收體系的建立,並非單靠車廠一己之力可完成。Audi這次建立的「原料循環平台」,其實是一個串連起回收商、原料供應商及車廠三方的合作框架:
• 回收商TSR:取得穩定的報廢車來源,提高產線效率與原料價值;
• 潛在供應商:取得高質量穩定回收鋼材,不受傳統市場價格影響;
• Audi:既可節省成本,又能確保材料品質穩定與可追蹤性,形成完整的可持續生產系統。

這種「閉環供應鏈」模式,正正是未來工業發展最具戰略價值的方向。


Audi這步絕對唔係為左做環保形象,而係為下個10年車廠競爭鋪路。傳統車廠長期被原材料價格牽制,無論係電池原料定鋼材,只要全球供應鏈震一震,成個成本就失控。今次Audi主動建立屬於自己控制範圍內的回收物料生態圈,背後其實係一場「材料主權」的攻防戰。如果將來其他品牌亦仿效這種模式,未來車價唔再只由油價或鋼價主導,而係由「誰擁有自己回收系統」決定。環保不再係道德議題,而係企業生死競爭力。Audi唔止係做環保佬,更係開創「回收即資源」的產業轉型關鍵角色。這樣的舉動,值得全行業跟進學習。

相關內容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