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才剛剛發佈 Megapack 3,把單一儲能櫃容量提升至 5MWh,已經令市場矚目。結果 BYD 馬上亮劍,推出全新大型儲能系統 「昊瀚(HaoHan)」,容量更是 Tesla 的「兩倍有多」,直接把儲能戰火推到新高點。
「昊瀚」的標準配置單櫃容量達 14.5MWh,差不多是 Megapack 3 的 3 倍。就算換成 20 呎標準貨櫃體積,仍有 10MWh 容量,足以壓倒 Tesla 同級對手。BYD 更強調系統的 電芯佔比效率(Vcts)達 52.1%,為全球最高水平,意味單位空間可塞進更多有效電量。
BYD 採用了自家研發的 2710Ah 超大容量刀片電池,是目前靜態儲能中最大型的單體電芯,能提供更高能量密度。廠方聲稱,憑藉這套設計,大型 GWh 級專案所需系統數量可減半,整體專案成本亦可降低 21.7%。另外,系統結構更簡化,帶來 70% 故障率下降 及 70% 維護成本減少,可靠性大幅提升。
除了電池本體,BYD 亦同步推出 GC Flux 電網級逆變器,輸出功率可由 2.5MW 擴展至 10MW,性能比業界平均高出 38%,功率密度達 1474kW/㎡,是一般產品的 2.3 倍。其設計重點在於「電網形成」(Grid-forming)功能,可在 100 毫秒內完成電壓與頻率調整,支援 多達 25 秒的慣性響應,對於可再生能源滲透率極高的電網來說至關重要,能有效降低大停電風險。
Tesla 的 Megapack 已經在全球多個大型儲能專案中成為標準方案,但 BYD 今次「容量翻倍」的打法,明顯要把遊戲規則改寫。若 BYD 真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完成專案,對於各國快速增長的新能源電網建設,將會是極大吸引力。
BYD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成功,很多人已經有目共睹;但在儲能市場,這次「昊瀚」直接把容量推到 Tesla 難以忽視的高度,顯示它並非只想分一杯羹,而是要搶奪主導權。從香港的角度來看,雖然本地土地有限,但若能結合再生能源與大規模儲能方案,對減碳與能源穩定將會是重大突破。可以想像,未來電動車充電站、大型數據中心,甚至是離島電網,都可能見到這些「能源超級電池櫃」的身影。BYD 這一招,不單止是商業競爭,更是一場能源戰略級的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