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C
Hong Kong
Sunday, May 18, 2025

Mazda 營收創新高卻利潤大跌


Mazda近日公佈2025年3月期財政年度(即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財報,即使首次衝破5兆日圓營收大關,卻迎來「增收減益」的局面,利潤大幅下滑,暴露出當前全球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的殘酷現實。

全年營收為5兆189億日圓,按年增長約4%,但營業利潤卻按年急跌26%至1861億日圓,純利更暴跌45%至1141億日圓。Mazda總裁毛籠勝弘指出,儘管北美市場表現強勁,加上大型SUV如CX-50 Hybrid及CX-80等銷售理想,但因全球供應鏈波動、激烈競爭及針對品質問題的調整,導致出貨量受壓,拖累利潤表現。

Mazda於2024年度完成「2030經營方針」第一階段,重點包括推動電動化、成本控制與大型車產品投放市場。其中與中國長安合作開發的EZ-6順利推出,而下一階段(2025至2027年)則會推動「Mazda製造革新2.0」與資產效率強化的「Light Asset策略」,目標是將變動成本與固定開支各減少1000億日圓。

技術路線方面將繼續拓展多元電動化方案,包括自主研發新世代BEV(純電車)、SKYACTIV-Z引擎與混能系統等,未來將推出新一代CX-5與EZ-60電動車。

全球市場策略全面升級,亞洲成為翻身關鍵
Mazda正將在美國建立的品牌價值營運模式輸出至中國、日本與東南亞。具體行動包括:

• 中國:與長安合作開發與輸出新車。
• 日本:加強都市區市場營銷。
• 泰國與印尼:推動小型SUV本地開發與生產,擴大全球出口。

其中CX-30將在印尼生產,並預備推出本地製造的純電CX-5,可見Mazda準備全力部署亞洲市場反攻戰。

投資「人」才是真正本錢,組織文化革新全面啟動
Mazda不單着眼車子,也大刀闊斧改革內部文化。名為「BLUEPRINT」的風土改革運動,已自2023年底起實施,覆蓋全體間接部門員工,2025年亦將擴展至一線工廠勞工。目標是建立一個能激發創意、促進自律與提升生產效率的環境。

同時也針對首都圈據點進行加強,並積極招攬AI與軟體人才,推動職涯多元化路徑,讓每位員工都能發揮專長,成為公司持續變革的主力軍。

沒有豐田那樣的龐大規模,也不像Tesla般用話題堆砌市值。但Mazda有它的堅持——操控、設計、工程底蘊。這次雖然交出一份「表面亮麗、內裡壓力」的財報,但從策略與文化層面來看,它的改革正漸漸鋪路。特別是把「人」擺在核心這一點,顯示出這不僅是一間造車公司,更是正努力蛻變的工業品牌。

未來能否靠CX-50 Hybrid、純電CX-5等新世代產品突圍,還要看它怎樣靈活應對美中貿易風波與區域市場轉變。現階段,Mazda需要的不是「話題」,而是沉穩的執行力。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