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北部Papenburg,Mercedes-Benz 不再只是一個測試車輛的高速賽道,而是即將化身全國最具規模的陸上風電場之一。這個新計劃將於2027年前完成,總共安裝20台風力發電機,總功率高達140MW,預計可滿足 Mercedes-Benz 集團德國區大約兩成的年度用電需求,象徵着傳統汽車巨頭向「能源生產者」角色的延伸。
這片自1998年啟用、佔地約800公頃的測試場地,過去專為高速耐久及研發測試而建,如今卻成為能源轉型的關鍵陣地。Mercedes-Benz 與能源開發商 UKA 合作,由德國風電機製造商 Nordex 提供風力發電機,並由 Max Bögl Wind AG 製作164米高混合塔基座。這不單是車企自主減碳的工程,更是與當地政府及社區協作下的典範。
Mercedes-Benz 自2022年起已達成「德國生產基地淨碳中和」目標,而今次風電場計劃正是下一步升級。到2030年,品牌希望全球超過七成生產能源來自可再生資源,除了今次的陸上風電場,還包括波羅的海的海上風電場與太陽能項目。長遠而言,品牌的最終目標是全球工廠全面使用100%可再生能源,將汽車工業的碳足跡推向最低。
對 Mercedes-Benz 而言,這不僅是經濟上的「自給自足」,更是一份品牌形象的再造:由高端汽車製造商轉型為可持續能源推動者。對社區來說,風電場帶來新的投資與就業機會,亦成為地區能源供應的重要一環。至於環境,這個計劃不只是碳排放減少的數據,而是能夠長期提供清潔能源的「能源工廠」,並成為德國風能發展藍圖中的一塊關鍵拼圖。
看着 Mercedes-Benz 在自家測試場上豎立起一座座風車,這畫面其實充滿象徵意義:過去是速度與馬力的舞台,未來卻是清潔能源的發電陣地。對一個百年車廠而言,這樣的轉型既是挑戰,也是生存之道。尤其在電動車轉型與全球減碳壓力下,能夠把能源主導權握在手裡,比單純依賴外部電網更具戰略價值。某程度上,這正是「車廠不止造車」的新時代縮影──當風聲響起,可能比引擎聲更能代表 Mercedes-Benz 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