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EELA,這個由 Sony 與 Honda 攜手打造的新世代智能品牌,並不只是想讓車輛「看到」前方,而是要讓汽車「理解」整個世界。根據 Sony Honda Mobility 最新技術部落格的揭示,他們正在研發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FEELA Intelligent Drive」,正嘗試以AI的「推論能力」去重新定義車輛與環境的關係。
從「感知」到「理解」— AFEELA 的AI哲學
AFEELA 的 AI 模型不只專注於辨認行人、車輛、標誌這類個別物件,而是進一步「理解物件之間的關係」。舉例說,它不只看到紅燈,而是會理解紅燈與行車線、行人位置之間的關聯,並能根據整體交通脈絡作出推論。這個概念稱為「Reasoning(推論)」,代表著AI從單一感知(Perception)進化到真正能「思考」的階段。
40個感官融合 – Sony自家SPAD LiDAR登場
AFEELA 1 配備多達 40個感測器,包括Sony開發的SPAD(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iode)感光元件LiDAR。這套LiDAR能以ToF(Time-of-Flight)技術高速取得高密度3D點雲資料,並在暗夜或複雜環境中仍保持極高準確度。
為了獲得最佳視野,AFEELA 團隊大膽將LiDAR與攝影鏡頭設置於車頂,這個選擇並非為了造型犧牲科技,而是反映品牌對「世界最高水平ADAS」的決心——設計之上,還有對安全與智能的執著。
用「拓撲學」理解世界 — Transformer的AI革命
AFEELA 的AI會利用「拓撲(Topology)」概念去解析空間與邏輯關係,例如:判斷哪條車道與哪個路口相連、紅燈對應哪條車線等。這種跨維度理解依賴 Transformer 模型的「注意力機制(Attention)」:它能自動找出彼此相關的數據,讓2D攝影畫面與3D LiDAR資訊自然對應起來,形成完整場景理解。
不過這種AI對運算效率要求極高。初期版本的Transformer運行速度僅為CNN模型的十分之一,AFEELA團隊因此與 Qualcomm 緊密合作,透過SoC優化與架構調整,成功提升五倍效能,令即時運算成為可能。
「多模態融合」— 真正現實可用的AI
AFEELA的開發團隊相信,車輛的智能不應只依靠單一感測器,而是要融合 LiDAR、雷達、攝影鏡頭、地圖、里程計等多重資訊。這種「多模態AI」讓車輛能在現實環境下展現更高的準確度與穩定性,逐步接近「能夠理解世界的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