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各大車廠都瘋狂研究「訂閱制」,由座椅暖氣到導航服務都可以用月費解鎖,但Volkswagen最新一招,就真係挑戰車迷底線——ID.3電動車原來隱藏咗馬力,唔畀錢就跑唔盡力!
Volkswagen ID.3本身已經係品牌主打嘅純電掀背車,設計簡潔前衛,定位比Golf更進取。今次涉及嘅型號係中階Pro到高階Pro S,車主交車時收到嘅,其實係一部201bhp嘅電車。但事實上,動力系統能輸出228bhp,只係廠方用軟件「鎖」咗。
Volkswagen將呢個馬力封印包裝成「Optional Power Upgrade」,即係你可以揀畀錢解鎖。費用係每月£16.50(約港幣$165),換來27bhp嘅提升,差唔多係Amazon Prime去廣告費用嘅六倍,或者Netflix無廣告方案嘅三倍。當然,廠方都提供一個月免費試用,以及選擇一次性買斷「終身解鎖」方案。
對於消費者而言,已經花接近40萬港幣買一部電車,卻要再畀月費先可以開盡性能,感覺難免被「劏」。年輕車主可能覺得月費可有可無,當平時訂閱Spotify咁樣處理;但對於講求擁車自主嘅車迷,就會認為車廠有點「小器」。而從車廠角度,呢種商業模式可以帶來穩定收入,亦符合「Software Defined Vehicle」嘅未來方向。
其實所謂「軟件解鎖」並非新鮮事,Tesla早年已經玩過電池容量收費,BMW都曾試過座椅暖氣訂閱,但Volkswagen將「馬力」收費化,確實比以往更敏感。因為性能一直係車迷最重視嘅核心價值,唔係附加功能。用家明明已經擁有一副有潛力嘅動力系統,但要額外課金先能釋放,總會令人覺得被剝奪。從生活角度睇,好似你去高級餐廳食牛扒,明明廚師已經煎好咗一份10成熟,但佢只畀你食7成熟,話畀多$100先畀你食足10成熟,感覺上確係怪怪的。
汽車最應該係「一次買斷」的產品,性能唔應該被「月費化」。如果將來愈來愈多車廠跟風,駕駛樂趣恐怕會變成一場訂閱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