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鵬今年的 AI Day 絕對是顛覆級盛會。這間原本主打智能電動車的品牌,如今正式宣佈跨足三個世界——汽車、機械人、飛行器,並以一套名為「物理AI(Physical AI)」的核心技術,把這三者統一在同一個智能架構之下。這不單是一次產品發佈,而是一場關於未來生活方式的革命。

VLA:從「看」到「動」的AI大腦
小鵬展示了第二代 VLA 大模型,是全球首個能直接以「視覺」生成「行動」的物理世界模型。以往AI要靠語言指令中轉,現在它能像人類一樣「眼見即行」,反應更快、理解更深。VLA由自研的圖靈AI晶片支撐,車端算力達到驚人的2250 TOPS,配合近1億段真實駕駛影片訓練,據稱在複雜道路的接管次數可減少13倍。這代表AI駕駛終於開始學會「感覺世界」,而非單純執行程式。

Robotaxi:首部真正「無司機」的量產車
小鵬亦揭曉中國首款前裝量產Robotaxi。它不靠激光雷達、不用高精地圖,純以攝像頭與VLA智能學習行車。這意味著車輛可在世界任何地方運作,甚至能識別交警手勢、理解燈號邏輯。2026年會有三款Robotaxi車型登場,入門售價低於20萬元人民幣,未來亦將與高德平台合作開放生態。對比現時香港正研究自動駕駛巴士,這種「可全球泛化」的純視覺方案,或許更符合長遠發展方向。

Iron:從造車到「造人」
如果說汽車是AI的腳,那人形機械人就是AI的身體。小鵬發表全新一代 Iron 人形機械人,內置3顆圖靈AI晶片,算力達2250 TOPS,並採用全固態電池。Iron有骨骼、有肌肉、有皮膚,甚至推出女性版本。全身82個自由度能做到彎腰、走路、招手等動作,配合VLA與語言模型(VLM),能自主對話、引導顧客或導覽。2026年,小鵬目標量產這批高階機械人,正式讓AI走出實驗室。

匯天飛行車:把AI送上天空
壓軸登場的是匯天飛行科技的兩款產品,「陸地航母」及「A868」電動飛行器。前者是全球首款量產分體式飛行車,可在地面行駛再起飛;後者則是一部垂直升降電動飛機,航速達360 km/h,航程超500 km,預計2025年開始試飛,2026年量產交付。飛行車製造基地已啟用,累積訂單超過7000台,小鵬似乎真的想把「自駕遊」升級為「自駕飛」。


未來觀察:造車思維的極限延伸
從技術層面看,小鵬正以「芯片—算子—模型」全鏈路自研方式,把AI變成能觸摸現實的存在。從駕駛,到人形,再到飛行,這一連串布局背後,透露出小鵬想成為「中國版Elon Musk」的野心。而以香港的角度看,這不單是科技展示,更預告了出行產業的下一幕——當汽車、機械人與飛行器開始共用一個大腦,我們對「交通」的定義,也許要重新寫過。在這場AI浪潮中,小鵬不再只是一間造車公司,而是一個在實驗未來的品牌,一個真正想讓AI「活起來」的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