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rcedes-Benz 正式宣佈,以「Next Level Production」計劃為藍圖,鋪路迎接品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新車攻勢。未來三年,品牌將在三大洲生產超過 40 款新車,涵蓋 Core 與 Top-End 兩大級別,全面展示其數碼化、靈活化和可持續化的工業實力。

革新生產:靈活應付燃油、Hybrid 與電動並存
新計劃的重心,首先落在德國 Bremen 及匈牙利 Kecskemét 工廠。這裡將率先投產基於 MB.EA 新電動架構的全新 GLC 與 EQ 技術 C-Class,分別於 2026 年第一、二季登場。更重要的是,Bremen 廠將以同一生產線靈活組裝電動、燃油與 Hybrid 版本,體現「一線多驅」的效率與彈性,並配合北京工廠為中國市場生產加長軸距版,呼應「local for local」策略。

數碼化與 AI:虛擬孿生與 MO360 平台
Mercedes-Benz 廣泛引入數碼孿生(Digital Twin)技術,能先行模擬生產工序,減少停工時間與建設成本。同時,MO360 生產生態系統配合 AI 應用,令組裝線不論是內燃機、Hybrid 或純電,都能無縫切換。未來更會引入與 Apptronik 合作的仿人機械人處理內部物流,進一步提升生產自動化水平。

歐洲廠房:投資二十億歐元,全線升級
Mercedes-Benz 已為歐洲廠房投入超過二十億歐元,Bremen 與 Sindelfingen 廠將持續作為 Core 與 Top-End 車型的核心基地。繼電動 CLA 成功於 Rastatt 工廠量產後,新 AMG 電動跑車亦在 Sindelfingen 進入測試階段。目標是在 2027 年前將生產成本下降 10%,並透過數碼化、物流優化及再生能源,配合低成本國家比例由 15% 提升至 30%,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能。

可持續策略:全廠邁向 100% 再生能源
Mercedes-Benz 自 2022 年起已達成碳中和生產目標,並計劃在 2030 年前,超過 70% 的能源來自再生來源,包括自家太陽能與風能項目,甚至在德國北部推動離岸及陸上風場計劃。到 2039 年,所有全球工廠將全面使用再生能源,這是品牌「Green Production」承諾的重要一環。

對 Mercedes-Benz 而言,「Next Level Production」並非單純的生產升級,而是一場針對未來十年的工業革命。能在同一條產線靈活處理燃油、Hybrid 與電動車,是車廠面對市場多樣化需求的最佳武器。作為香港市場的消費者,我們或許未必能直接感受到德國工廠的數碼孿生與 AI 管理,但當新一代電動 GLC 或 C-Class 登陸香港時,車主能擁有更快的交付、更高的品質穩定度,背後正是這套「Next Level Production」在發揮作用。這場工業變革,不單是 Mercedes-Benz 的里程碑,更是全球汽車產業邁向未來的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