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地緣政治變化、貿易關稅壓力與中國市場不穩的多重挑戰下,Mercedes-Benz 集團依然在 2025 年第二季交出一份可觀的財報。雖然調整後的營業利潤(EBIT)按年下跌至 20 億歐元(去年同期為 40 億),但集團靠著實施高效率措施與產能靈活部署,成功維持穩健現金流與資金實力,同時推動多項新產品及技術研發,繼續向「智慧豪華」的品牌定位進發。
雖然報告 EBIT 僅為 13 億歐元,原因主要是包括 7.15 億歐元的一次性調整支出,涉及提升營運效率與出售部分資產(例如阿根廷的產銷業務),但自由現金流方面卻逆勢上升。第二季自由現金流達 19 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14%,而上半年總自由現金流更達 42 億歐元,顯示品牌基本財政實力依然堅固。同時,集團淨流動資金亦由去年第二季末的 274 億歐元提升至 308 億歐元,進一步證明其面對大環境波動的應變力。
乘用車業務方面,Mercedes-Benz Cars 上半年錄得 6.2% 的調整後營運利潤率,若扣除新增關稅影響可達 7.0%。第二季銷量為 453,700 輛,按年下降 9%,但比第一季回升 2%。在高端市場持續受壓的情況下,插電式混能車(PHEV)表現尤其突出,銷量按年增長 34%,而電動車總體(xEV)銷售亦上升 4%。這反映 Mercedes-Benz 在電氣化轉型上的腳步並未停下。
在商用車業務方面,Mercedes-Benz Vans 表現更為堅挺。第二季銷量雖下跌 10%,但依然錄得 10.4% 的調整後利潤率,上半年則達 11%。值得一提的是電動貨Van銷量按年飆升 32%,可見其電動化方案在物流與商用領域更具市場接受度,即使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仍可交出亮眼成績。
至於金融與服務板塊 Mercedes-Benz Mobility,亦在第二季錄得 8.9% 的股本回報率,與去年同期相比稍有提升。這部門能持續貢獻利潤,主要受惠於穩健的財務投資與效率改善措施,為整個集團穩定現金流提供有力支持。
集團行政總裁 Ola Källenius 在業績發布中指出:「當前的挑戰並非一時風浪,而是全新的地緣政治現實。我們選擇繼續推出吸引人與智能化的產品,同時嚴控成本,透過 ‘Next Level Performance’ 戰略,進一步強化品牌的抗壓與回彈能力。」這項全新戰略並不僅限於節流,更牽涉整體供應鏈調整、生產網絡全球優化,以及未來產品架構的重組。
2025 年下半年,Mercedes-Benz 對前景作出審慎修正。預期全年 Mercedes-Benz Cars 的銷售將「顯著低於」2024 年,第三季銷售略低於第四季,全年調整後利潤率預測為 4 至 6%。商用車方面,Mercedes-Benz Vans 銷量亦會下滑,但下半年表現將明顯優於上半年,全年利潤率維持在 8 至 10% 的水平。
整體而言,Mercedes-Benz 今次的業績雖然反映了現實挑戰,但也同時證明品牌已進入「逆境營運」模式——即在面對壓力時依然可以穩步推進策略與資金管理。雖然銷量下滑,但自由現金流與利潤率保持韌性,背後正是多年來累積的營運能力與品牌信任所致。
在我看來,這份業績報告與其說是財務成績,更像是一份「穩中求變」的戰略交代。Mercedes-Benz 並沒有以慣性回應變局,而是啟動更宏觀的改革節奏。電動貨Van 的亮眼成績、插電混能車的需求增長,正好說明即使在高端豪華市場受壓的情況下,品牌仍然有能力擴展新戰線。我特別欣賞他們提出的 “Next Level Performance” ——這不只是效率口號,更是一場全面的思維與體質更新。在變局之中,真正能跑得更遠的,永遠不是最急速的,而是準備得最好的一個。Mercedes-Benz 就是當中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