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edes-Benz 正式於德國拉斯塔特(Rastatt)工廠展開全新一代 CLA 的量產,這不僅是一部新車的誕生,更標誌著一場汽車生產革命的開始。結合人工智能、數碼孿生技術(Digital Twin)、首次應用的 MB.OS 作業系統,以及全面碳中和與節能技術,這條生產線已成為德國製造實力與創新精神的最佳展現。
在電動版 CLA 正式進入量產前,拉斯塔特工廠就已完成極具前瞻性的模擬轉型。透過高精度數碼孿生模擬,僅用數星期就改建現有車間,成功建構了兼容傳統、混能與純電車型的生產平台。這正是 Mercedes-Benz 推行「Digital First」策略的核心實踐。而這次 CLA 更是首部全面整合 MB.OS 的量產車型 — 一個由晶片到雲端、可持續更新的軟件架構,使汽車像手機一樣可長期升級與擴展功能。
德國製造實力全開動,供應鏈多點發力
拉斯塔特工廠並非單打獨鬥,而是全國協同:
• 電池由薩克森州 Kamenz 的 Mercedes-Benz Accumotive 提供,擁有13年高壓電池生產經驗。
• 驅動單元與車軸 來自斯圖加特的 Untertürkheim,這個已有120年歷史的傳統據點,如今躍身為電動核心供應基地。
• 車身部件 則來自 Kuppenheim,當地更設有歐洲首座電池回收廠,實現閉環資源利用。
未來,這條生產線將擴展至中國北京與匈牙利 Kecskemét 廠房,進一步強化 Mercedes-Benz 的全球電動車布局。拉斯塔特不只高效,更可持續。廠房100%使用綠色電力,包括自家太陽能板與外部再生能源。配備 AI 管理的塗裝系統令能源使用下降20%,新一代節能機械人與熱能回收設備每年可節省15GWh 能耗。
更令人振奮的是,與德國清潔能源公司 CMBlu 合作的全球首個「有機固態電池儲能系統」即將落戶該廠,容量達11MWh,展現 Mercedes-Benz 對於電力自主與儲能未來的積極部署。
Baden-Württemberg 州長 Winfried Kretschmann 更形容,CLA 的落地生產是一份對本地製造業的承諾,展示出德國,特別是巴登-符騰堡地區仍然是全球高端電動車的搖籃。
這部全新 CLA 只是 Mercedes-Benz 下一代電動平台的序章,而拉斯塔特也將作為全球 MB.OS 的導入模板,引領旗下其他工廠邁向智能生產、數碼管理、低碳排放的未來。
作為汽車業的傳奇品牌,Mercedes-Benz 今次於拉斯塔特的全面革新不只是生產效率的提升,更是一個產業進入新時代的信號燈。從全場景碳中和、AI 智能節能技術、到模組化軟件架構,這些技術不僅關乎一款車,更代表一整個產業鏈的升級。
更重要的是,Mercedes-Benz 把工廠視為一個「循環」系統:電池在本地製造,也可回收;能源來自綠電,也可儲存;物流用上電動貨車,減排到最後一公里——這才是真正理解可持續與科技並進的汽車品牌。如果說 CLA 是 Mercedes-Benz 未來車系的起點,那麼拉斯塔特工廠就是那扇面向未來的工業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