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C
Hong Kong
Tuesday, May 6,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37

BMW M4 GT3 霸氣出征澳門!四位頂尖車手再戰東方摩納哥


FIA GT 世界盃每年在澳門舉行,絕對是賽車季尾的壓軸大戲。今年,BMW M Motorsport 帶來四輛 BMW M4 GT3、四位廠隊車手,以及兩位曾經在此奪冠的高手,準備於 11 月 16 日和 17 日再次挑戰這條傳奇的東望洋賽道。

今年的比賽將迎來 Raffaele Marciello 首次代表 BMW M Motorsport 參賽。他在 2023 年已經第二次在澳門雙賽奪冠,並於 2019 年首次達成此偉業。而這次比賽,也標誌著他與 Mercedes 告別後的首度出征。同樣,巴西車手 Augusto Farfus 去年駕駛 ROWE Racing 的 BMW M4 GT3,在主賽中奪得第三名,並在 2018 年憑 BMW M6 GT3 拿下雙冠軍。他在 2017 年的排位賽也拿到第二名,成績一再穩定。


南非車手 Sheldon van der Linde 將第二次參加澳門賽事,他今年的 BMW M4 GT3 依然採用 BMW M Motorsport Premium Technology Partner Shell 的漫畫風設計。他去年在排位賽中拿下了第五名,卻因輪胎問題未能在主賽完成比賽,失去了爭奪頒獎台的機會。而 Dries Vanthoor 也將駕駛 WRT 車隊的 BMW M4 GT3 出戰,這支車隊由 Vincent Vosse 領導,同時將派出 Sheldon van der Linde 的戰車。

另外,KRC 車隊今年將派出 Farfus 參加比賽,這支亞洲車隊在 Fanatec GT World Challenge Asia powered by AWS 中多次登上頒獎台。而 Marciello 將駕駛由 TORO Racing powered by MCG 的 BMW M4 GT3,這支中國車隊已經第五次參加澳門賽事,曾在 2020 年奪冠和季軍,2021 年第二名,2023 年更在 GT4 組別中包攬前二。自 2019 年起,TORO Racing 一直使用 BMW M Motorsport 的賽車出戰。


BMW M Motorsport 賽事總監 Andreas Roos 說:「以這樣的豪華陣容出征,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再一次為 BMW M Motorsport 奪得 FIA GT 世界盃的冠軍。每位車手都已證明了自己能在這條獨一無二的東望洋賽道上名列前茅,尤其是 Raffaele Marciello 和 Augusto Farfus 這兩位前冠軍。而 WRT 車隊和 MCG 也在這裡多次登上頒獎台。BMW M4 GT3 自 2023 年首次亮相以來表現出色,適合應對這條特殊的街道賽道。我十分期待這場賽季尾聲的精彩賽事!」

Farfus 也表示:「每次能夠在澳門參賽都是一種榮幸,2018 年的勝利和去年登上頒獎台的時刻至今仍難以忘懷。感謝 BMW M Motorsport 的信任!這次將與一支全新的車隊合作,對我來說將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我的目標是全力以赴,再次攻佔頒獎台。」

Mercedes-Benz 成功打造電池回收夢工場:資源循環新里程!

Mercedes-Benz Batterie-Recyclingfabrik Kuppenheim: Das mechanische Verfahren sortiert in einem komplexen, mehrstufigen Prozess Kunststoffe, Kupfer, Aluminium und Eisen sortenrein Mercedes-Benz Kuppenheim battery recycling factory: The mechanical process sorts plastics, copper, aluminium and iron in a complex, multi-stage process


Mercedes-Benz 最近於德國南部的 Kuppenheim,開設了全歐洲首個整合了機械與濕法冶金工藝的電池回收廠,標誌著全球首間車廠完成電池回收閉環,實現真正的循環經濟。這個廠房令 Mercedes-Benz 成為電動車電池資源管理的先驅,提升資源回收效率,減少對原材料的依賴。

不同於傳統工藝,這座回收廠的回收率預計超過 96%,可回收重要的鋰、鎳、鈷等稀有資源,並能用於製造新電池,讓未來的 Mercedes-Benz 電動車能夠用上循環再生材料。Mercedes-Benz 在這個項目上投入了數千萬歐元,進一步鞏固德國作為新能源技術前沿的地位。德國聯邦總理 Olaf Scholz 及巴登-符騰堡州環境部長 Thekla Walker 都親臨見證這個具歷史意義的時刻。


Ola Källenius,Mercedes-Benz 集團董事會主席指出:「Mercedes-Benz 的目標是可持續地打造最具吸引力的汽車,這個全新的電池回收廠是實現資源可持續性的重要一步,我們正與工業及科學界的夥伴一起,為德國和歐洲的可持續電動車發展注入創新力量。」

這座工廠的技術夥伴是 Primobius,由德國 SMS 集團及澳洲 Neometals 合作成立。該項目還獲得了德國聯邦經濟事務與氣候行動部的資助,並聯合了三所德國大學進行科學研究,為電池回收產業的未來擴展做出貢獻。


這座回收廠的機械工藝能有效分離塑膠、銅、鋁、鐵等材料,並採用濕法冶金技術提取電池中的黑色物質——也就是電池電極的活性材料。這些稀有金屬如鈷、鎳、鋰等,將透過多層化學程序提煉,並具備生產新電池的質量要求。此工藝不但比現有的高溫冶金法更節能,並且生產過程的溫度僅需高達 80°C,還使用 100% 綠電,實現碳中和運作。這個電池回收廠每年可處理 2,500 噸廢舊電池,所回收的材料足以生產超過 50,000 個新電池模組,為 Mercedes-Benz 的電動車生產提供可持續的資源。

Mercedes-Benz 採用整體性策略管理電池循環,涵蓋了設計、價值保留及材料回收三大核心範疇。無論是新電池技術的研發還是回收工藝的創新,都反映了品牌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此外,Mercedes-Benz 還透過旗下的 Mercedes-Benz Energy 進行大規模的能源儲存應用,讓不再適用於汽車的電池在電力儲存系統中迎來「第二春」。


Mercedes-Benz 不僅是在造車技術上領先,如今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也走在最前,這個電池回收廠無疑是一個大膽又有遠見的舉措!想到將來的電動車不但環保,而且所用的電池材料都來自於舊電池,真是令人期待未來的汽車世界。不過,這也提醒了我們,科技再進步,如何善用資源、減少浪費,始終是每個人都應該關注的課題。畢竟,開車不僅要享受駕駛樂趣,也要為地球的未來負責。

極致駕駛快感!全新 Porsche 911 GT3 與 GT3 Touring Pack 同步登場


Porsche 正式宣布,為慶祝 911 GT3 誕生25周年,推出全新 911 GT3 和 911 GT3 Touring Package,兩者首次同步亮相!這兩款車將於2024年內開放預訂,並提供 7速 PDK 及 6速手波選擇,更可因應駕駛者喜好選擇左軚或右軚配置。

這次 Porsche 一口氣推出兩個版本——以賽道性能為主的 911 GT3 和偏向低調、適合日常駕駛的 911 GT3 Touring Package,滿足不同駕駛者的需求。新車型無論外觀還是空氣動力學設計上都經過全面升級,令車輛在高速行駛時更穩定。


新款 911 GT3 的前後設計更為銳利,空氣動力學表現進一步提升,兩個版本都經過前擾流器、車底擾流片等部件重新設計,以提升下壓力。標配的 LED 矩陣頭燈亦作出改良,取消了額外的前燈,讓空氣進氣口面積得以增加,後擾流板和擾流片的全新設計讓車尾看起來更具侵略性。

前軸採用了全新淚滴形雙叉臂懸掛系統,不但提升車輪弧的空氣動力,還有助改善剎車冷卻效率。無論在高速行駛還是急速剎車時,前後軸的下壓力保持平衡,令駕駛者能更安心操控。


新款 911 GT3 對車輛輕量化進行徹底優化,配備了新型輕量鋁合金輪圈,比前代減輕了 1.5kg,選配的 “Weissach Package” 或 “Lightweight Package” 甚至能提供鎂合金輪圈,讓整體重量減少 9kg。同時,40Ah 鋰電池也為新車減重 4kg,為極致輕量化提供更多可能。

針對賽道的 Weissach Package 進一步強化 911 GT3 的性能,提供大量碳纖維車身部件,從車頂到後擾流板側面板甚至是車內的門把手都經過輕量化處理,讓這款跑車在賽道上表現得更加出色。


如果說 911 GT3 是為賽道而生,那麼 911 GT3 Touring Package 則是為了日常駕駛者而來。這款車型取消了固定式尾翼,改用了可伸縮的尾擾流板,令車型更顯低調,但卻不失空氣動力學優勢。內飾上則充滿經典的豪華感,首次提供後座選項,讓車主在駕駛極致性能跑車的同時,亦能兼顧日常實用性。


Porsche 這次同時推出兩款 911 GT3,無疑是賽道與日常生活的完美結合,對於每一位跑車愛好者來說,都可找到適合自己駕駛風格的版本。911 GT3 是速度與激情的象徵,而 GT3 Touring Package 則是追求低調與實用的極致表現。無論你選擇哪一款,都能感受到 Porsche 對性能的執著與對駕駛樂趣的無限追求。對於我這類既喜歡享受極限駕駛,又有時想低調的車迷來說,GT3 Touring 簡直是夢幻之選!

中國小將謝咏霖進軍 2025 FIA F3 錦標賽


新生代中國賽車手謝咏霖(Gerrard)在2024賽季的出色表現為他打開了更高層次的賽車舞台。經過一年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賽經歷,這位年輕車手將從GB3系列晉升,代表Hitech Grand Prix車隊參加2025年的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錦標賽(FIA F3)。首站賽事將於2025年3月14日,在墨爾本的澳洲格蘭披治大賽(Australian Grand Prix)登場,與F1賽季的開幕戰同場舉行。


謝咏霖晉升FIA F3無疑是他追求一級方程式(F1)夢想的關鍵一步。回顧他的2024賽季,他不僅在GB3錦標賽匈牙利站連奪兩次杆位,還成功贏得分站冠軍。此外,他全年三次站上頒獎台,成績亮眼。他在大洋洲區域方程式錦標賽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包括在Hampton Downs奪杆和Taupo站勝出。

這位年僅18歲的賽車新星,其實早在2022年於國內賽事已初露鋒芒。在中國四級方程式(F4)賽上,他締造了連續13場勝利的壯舉,更在雷諾方程式超級挑戰盃和澳門格蘭披治四級方程式賽事中多次奪得佳績,成為中國賽車界的焦點人物。這份亮眼的成績,為他贏得了晉升至FIA F3的門票。


謝咏霖的賽車夢其實早在他9歲那年便已經起步,他在當年贏得了第一個小型賽車冠軍。從2016年到2020年,他在深圳、廣東和澳門等地的小型賽車賽事中逐漸成名,展現出他過人的賽車天賦。如今,他以追隨中國首位F1車手周冠宇的腳步為目標,希望最終能踏上F1舞台。

Barcelona (ESP), OCT 15-16 2024 – Post season testing F3 at Circuit de Barcelona – Catalunya. Gerrard XIE #16 Hitech © 2024 Dutch Photo Agency

現時,謝咏霖將繼續與Hitech Grand Prix車隊攜手合作,而這支車隊曾培養出多位F1明星車手,包括George Russell、角田裕毅、Liam Lawson和Alex Albon。隨著2025賽季日漸臨近,車隊已經開始了FIA F3的季前測試工作,謝咏霖也在努力適應新的賽車,並為即將到來的賽事做好準備。首場測試在西班牙Jerez賽道完成,隨後又在巴塞隆拿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測試。這些測試讓他在學習三級方程式賽車的技術上受益良多,為2025年新賽車的推出打下基礎。

作為一名年輕的中國賽車手,謝咏霖的進步讓人期待,他能否在澳洲的賽事中以閃亮的表現開啟新賽季,是值得我們拭目以待的。

Nissan Pathfinder 2025 美國售價由 $37,070 起


2025年款的Nissan Pathfinder 為家庭旅程提供全新的冒險體驗,不僅可以容納多達八名乘客,更推出Rock Creek級別,專為越野冒險愛好者而設,而高端的Platinum級別則為追求豪華駕駛感的用戶提供舒適的長途旅遊享受。2025年款的Pathfinder現已上市,建議零售價由$37,070美元起。


2025年款的Pathfinder增加了Nissan Maintenance Care維修計劃,首兩年或24,000英里內提供三次免費換油服務。另外,SV和Rock Creek級別現在也配備了帶記憶功能的電動尾門,此前這項功能只限於SL和Platinum級別。

Pathfinder一貫的安全表現亦有好評,車型在2023年11月後生產的車輛已獲得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2024年「最佳安全選擇+」的認證,同時也入選了Cars.com的2024年「最適合安裝兒童安全座椅」榜單。


Pathfinder的靈活座椅設計非常適合大家庭使用,全車共提供三排座椅,最多可容納八名乘客,或者選配第二排獨立座椅後可容納七人。第二排座椅採用了Nissan的LATCH AND GLIDE®技術,讓乘客可以在安裝了兒童安全座椅的情況下依然輕鬆移動座椅,方便進入第三排。車內行李空間十分寬敞,在所有座椅豎立時提供16.6立方英尺的儲物空間,將第二排和第三排座椅放倒後,空間可擴展至80.5立方英尺。

在科技方面,Pathfinder配備了豐富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全車型標配Nissan Safety Shield® 360,這套技術包括自動緊急剎車(帶行人偵測)、盲點警告、後方交通警示、車道偏離警告、遠光燈輔助以及後方自動剎車。另外,Pathfinder還可以選配ProPILOT Assist以及帶導航連接功能的ProPILOT Assist,這兩項技術能夠在高速駕駛時幫助駕駛者。其他實用的科技還包括智能全景監控系統和抬頭顯示器等。


Pathfinder為旅程提供充沛的牽引能力,S、SV和SL級別可以牽引高達3,500磅的重物,而Rock Creek、Platinum級別以及配備SV Premium或SL Premium套件的車型更可以牽引高達6,000磅。配備的智能四驅系統可以應對不同路況,提供標準、運動、經濟、雪地、沙地、泥濘/車轍及牽引共七種駕駛模式,確保車輛在不同天氣和地形下保持穩定。

至於越野性能方面,2025年款的Pathfinder繼續提供專為越野而設的Rock Creek級別,這個版本配備了越野調校懸掛、18吋仿鎖輪圈的全地形輪胎、220磅承重的管狀車頂架、LED霧燈、帶越野模式的智能全景監控系統、橙色縫線內飾及第二排獨立座椅,增強了其越野及冒險能力。


Nissan Pathfinder一向以多功能和實用性見稱,這次2025年款更是進一步提升。不論你是家庭自駕遊還是越野愛好者,Pathfinder都能提供不同的選擇。而且加入了維修保養計劃和更多的安全輔助功能,對於那些需要一輛可靠而又安全的全能SUV來說,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個人對Rock Creek級別特別有興趣,感覺它是針對喜歡戶外活動的朋友而設,看來下次應該安排一次越野試駕,感受一下這款車的真正越野性能。

東風 Honda 在中國新建新能源車工廠正式啟用


Honda 的中國合資企業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稱「東風Honda」)近日於湖北省武漢市舉行了新能源車工廠的開幕儀式,象徵著該工廠正式投入運作。此工廠是Honda全球首個專為電動汽車(EV)設計的生產設施。出席儀式的嘉賓包括湖北省武漢市政府官員、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青及Honda的多位高層,包括取締役代表執行役社長三部敏宏和中國本部長五十嵐雅行。這座新能源車工廠融合了大量的自動化技術,特別是在組裝過程中自動化比例大幅提升。工廠內部各個生產工序的品質和運作數據都實時聯動,以實現高效率的EV生產線。此外,這是Honda首個在沖壓工序中完全自動化物流的工廠,通過導入立體倉庫和自動搬運技術,大幅提升運作效率並實現了物流人員的零投入。

在環保方面,該工廠設計了高效的採光佈局以減少電力消耗,同時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熱能轉化為供暖系統能源,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工廠整體還採用了數據聯動系統,能夠即時調整電力消耗,以減少對生產運作的影響,並追求更高的環境保護標準。

Honda 一直致力於實現2050年碳中和的全球目標,並加快推動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的佈局。除了已在2022年開始銷售的e:N系列電動車,Honda計劃在2027年前推出10款全新EV車型,包括最新宣布的「烨」(Yè)系列,並目標在2035年實現電動車銷售比例達到100%。

Honda 取締役代表執行役社長三部敏宏表示:「我們感到非常高興,Honda的首個EV專屬工廠已經順利運作。我們將致力於穩定經營該工廠,為中國市場提供高品質的電動車,實現Honda所追求的『喜悅擴大』目標。」

新開設的新能源車工廠生產能力約12萬輛,並配有約800名員工。總投資金額達到約40億元人民幣。

這次東風Honda新能源車工廠的開幕標誌著Honda在電動車領域又邁出了重要一步。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和新能源車的高速增長,讓Honda投入如此規模的工廠並不讓人意外。作為車迷,我最期待的是Honda將這些全新技術應用於更多產品中,讓更多人能體驗到電動車的魅力。當然,新能源車的普及還有很多挑戰,但這種前瞻性的工廠設計,無疑為Honda在未來的電動車市場競爭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靈活大魔王!」XPENG 小鵬全新右軚版 X9 純電MPV震撼登陸香港


XPENG小鵬汽車(9868)繼續在智能電動車市場上領先,旗下全新右軚版純電MPV – 明日星艦X9今日正式進駐香港!X9的強大技術及設計,令其成為市場中功能性與豪華感兼備的典範。這款多功能MPV主打智能靈活駕駛、魔變空間及智能充電三大亮點,完全滿足商務和家庭車主的需求。


X9是全球首款具備主動式後輪轉向功能的MPV,最小轉彎半徑僅10.8米,轉角可達±5°,靈活性媲美SUV。再配合標配的雙腔空氣懸掛系統,車身可隨速度自動調整,最高可升高40mm,最低降至50mm,讓駕駛體驗更輕鬆自如。X9的設計不但智能,同時考慮到香港的道路環境,其1.78米的車身高度更適合進出停車場,為日常使用帶來極大的方便。


內櫳設計方面,X9擁有全級最大的82尺空間,1,100mm的超長電動滑軌及180mm的中央通道帶來更靈活的布局。而同級唯一的一鍵收納第三排座椅設計,讓後排瞬間變成1.8米 x 1.6米的大平台。行李箱容量高達2,554L,設計得以容納4個直立的高爾夫球袋,無論是家庭出行還是商務用途都無比實用。

X9採用800V高壓SiC平台,比上一代400V充電效率提高一倍,只需20分鐘即可將電池從10%充至80%,續航里程更達到575公里(WLTP標準),無論短途日常駕駛還是長途旅行都能應付自如。


X9的前後一體式鋁壓鑄車身,利用全球最大12,000噸位壓製,讓車身剛度達到46,000Nm/deg,搭配17項主動安全功能,保障車主及乘客的安全。而且,小鵬的「大灣區聯保」讓X9的用戶在珠三角地區都能享受到優質的售後服務,真正實現安心駕駛。

不僅如此,X9還配備了一系列豪華配置,包括0至50°C冷熱一體式雪櫃、21.4吋顯示屏、可選配的零重力座椅,讓駕駛感受媲美流動豪華影院,隨時隨地享受極致舒適。


在今天的發佈會上,小鵬汽車區域總經理譚志聰先生表示:「小鵬汽車致力創新,這次推出全新右軚X9,為香港市場帶來純電MPV的新選擇。另一款明星車型——純電智能SUV G6,自推出以來銷量非常亮眼,並將於近日在香港交付。」


對於香港車迷來說,小鵬X9無疑是一款全方位的超強選擇!不論是大空間設計、靈活駕駛性能,還是超快的充電技術,這款MPV都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少便利。尤其是對於喜歡周末一家大小出遊的車主來說,X9那寬敞的行李箱和智能配置真是貼心到位。作為科技愛好者,看到小鵬汽車不斷突破創新,真的令人期待未來更多驚喜!車迷們,週末記得去睇真啲喇,話唔定你會即場俾佢迷住呢!

Genesis 的 Ergo Motion 座椅技術獲得頂尖健康機構認可


Genesis的Ergo Motion座椅技術近期榮獲德國知名的背部健康機構Aktion Gesunder Rücken(AGR)的高度認可。這套先進的座椅系統已被應用於多款Genesis車型,專為提供最佳脊椎支撐,減輕背痛並提升駕駛及乘坐的舒適感。

Ergo Motion技術是Genesis為用戶打造極致奢華駕駛體驗的一部分,專注於解決常見的背部疼痛問題。根據英國的數據,背痛是導致工作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AGR的測試證實,Genesis的Ergo Motion座椅可提供“最佳脊椎支撐”。該機構進行了一系列獨立測試,由來自40個協會、擁有15,000名專家的專業團隊負責審核,最終得出了這項技術的優越性。

Ergo Motion座椅旨在促進健康的脊椎姿勢發展,並減少整體的疲勞感與緊張感。這套技術可持續為駕駛者及前排乘客提供全程的支撐,確保舒適與健康兼顧。


根據英國公共衛生部門的報告,英格蘭每六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背痛,約有900萬人受此困擾。即使是輕微的背痛,也有20%的患者會嚴重到需要看醫生。背痛導致的病假每年間接成本高達100億英鎊,並對醫療及社會系統造成了極大壓力。

AGR專家及德國聯邦背部學校協會主席Ulrich Kuhnt表示:“Genesis的Ergo Motion座椅在我們嚴格的測試標準下表現非常出色,有些項目甚至超出了要求。比如座椅靠背的最小高度和縱向調節範圍都大幅超標,四向腰部支撐效果顯著,頭枕的調節性也非常優秀。整體而言,座椅不僅滿足了AGR的背部健康需求,還具備極高的舒適度,工藝質量也是頂尖的。”


Ergo Motion座椅的技術優勢
Ergo Motion座椅為每段旅程提供最大的舒適感,其智慧姿勢輔助系統透過七個氣囊自動調整駕駛者及前排乘客的坐姿。該技術會在駕駛一小時後自動啟動,並提供可配置的按摩功能,減輕背痛及疲勞感,駕駛者也可以透過座椅側邊按鈕即時調整這些功能。

此外,Ergo Motion座椅根據不同的駕駛模式自動調整,通過可調節的側襯提供最佳的舒適度和姿勢支撐,確保駕駛者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享受舒適的駕駛體驗。


Ergo Motion的研發歷程
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更舒適及寬敞車內空間的需求,Genesis工程師歷時兩年開發了這款座椅技術。該技術首先應用於第一代Genesis G80,經歷了超過14萬次耐用性測試,最終成為Genesis健康駕駛體驗的重要一環,並逐步應用於GV60、GV70、電動版GV70、電動版G80及G90等多款車型。

Ergo Motion是Genesis眾多健康技術之一,其他包括降噪技術、抗菌表面材料,以及G90旗艦車型後座艙的UV-C殺菌系統等。


保持背部健康的五個小技巧
為確保駕駛者在旅途中保持最佳的坐姿,AGR與Genesis Motor Europe聯合提出了五個有助於改善背部健康的建議:

1. 確保座椅高度、深度、傾斜度及距離與駕駛者的身體匹配;
2. 確保腰部支撐位置正確;
3. 每兩小時定時休息,伸展肩膀、頸部、背部、臀部及腳部;
4. 善用座椅的按摩功能減輕背痛;
5. 使用加熱或冷卻座椅功能緩解酸痛。


對於長時間駕駛的朋友來說,舒適的座椅並不僅僅是奢侈品,而是關乎身體健康的必需品。Genesis的Ergo Motion座椅不但讓人感受到豪華感,還真切地顧及到駕駛者和乘客的脊椎健康。作為車評人,我們試車試得多,背痛真係少不了!有了這種座椅設計,長途駕駛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痛楚,不知不覺中享受到豪華與健康的雙重保障。下次長途旅行,選擇座椅舒適的車型,絕對是對自己最大的照顧!

「星霧藍、雅致米、閃耀粉!」smart #3 Premium 全新配色強勢登場!車價 $35 萬起


smart #3再度升級!這款兼具流麗房跑車線條和SUV駕駛體驗的電動車,最近推出了全新Premium版本,並帶來三款獨家車身顏色,讓車迷多一層選擇。在「一換一」電動車計劃下,起步價為HK$359,000,絕對是市場上的矚目之作。自smart #3面世以來,憑藉其榮獲兩項世界設計大獎的亮眼外型及實用性強的車廂空間,一直在香港市場上大受好評。如今,全新Premium版本不但保持一貫的操控靈敏度,還新增三款前所未見的色彩選擇,包括全球首發的閃耀粉(Sonic Pink)、星霧藍(Electron Blue Matte)以及雅致米(Ceramic Cream),為車迷帶來更高的辨識度與個性化體驗。


smart #3 Premium並非只在外觀上提升,其性能表現也令人印象深刻。配備後置永磁同步電動摩打,擁有272匹馬力,扭力達343Nm,加速0-100公里僅需5.8秒,這對於一輛SUV來說已經是非常驚人的數字。電池方面,66kWh的鋰電池提供高達455公里的續航距離(根據WLTP標準),足夠應付日常通勤或短途旅行。而支持22kW的快速充電功能,更可以在短短3小時內,將電池從10%充至80%,讓你不再為續航問題煩惱。

smart #3 Premium的設計細節同樣令人一見傾心。全車標配全LED頭尾燈組和科幻風格的19吋低風阻輪圈,外觀時尚又前衛。車內則配有發熱全真皮座椅,前排座椅設有電動調節和記憶功能,無論駕駛者還是乘客,都能享受極致舒適的乘坐體驗。12.8吋觸控式多媒體屏幕加上10吋抬頭顯示器,讓所有駕駛資訊一目了然。搭載Beats音響系統,13聲道立體音效加上1.6平方米的全景天窗,不僅在視覺上開闊,聽覺上更是享受。


smart #3 Premium的車廂安全性也同樣不馬虎,配備多達七個安全氣袋,並採用了高達74%的高拉力鋼材。更重要的是,它在EURO NCAP和GREEN NCAP的安全測試中雙雙獲得五星評級,為駕駛者及乘客提供全面保護。

這輛Premium版本的smart #3還搭載了最新的駕駛輔助系統,當中包括自動緊急制動、進階版行車線保持輔助、盲點偵測等眾多功能,配合360度鳥瞰式輔助監測鏡頭與全自動泊車功能,讓駕駛變得更加輕鬆、自在。


10月科學園車展首度亮相
smart #3 Premium將於10月19日至22日的科學園車展首次亮相,車迷們亦可於10月23日起在大圍的smart期間限定店欣賞實車,預約試駕也可以輕鬆上網辦理。(https://hk.smart.com/zh_HK/test-drive/

這次smart #3 Premium的推出確實令人眼前一亮。不僅外型設計迎合了年輕車迷的口味,配色更是大膽搶眼,尤其是那款全球首發的閃耀粉,真的很吸睛!而且性能上也不輸給一般的SUV,加速夠快,電池續航更是一大亮點。最重要的是,它在智能駕駛輔助和安全設計上做足功夫,讓人開著它的時候,既時尚又有安全感。如果你正在考慮入手一部性能與外觀兼備的電動車,smart #3 Premium絕對值得一試!

日產 Formula E 亮相全新 GEN3 Evo 戰車準備迎戰第 11 季!


隨著2024/25年ABB FIA Formula E世界錦標賽第11季即將開幕,日產汽車公佈了根據全新GEN3 Evo規格進行升級的賽車,這款戰車承襲了自第9季以來深受粉絲喜愛的櫻花設計,櫻花象徵着日產車隊的日本根基以及象徵全新開始的精神,成為Formula E賽場上不可或缺的標誌性元素。


回顧第10季,日產車隊在車隊排名和車手排名中分別位列第四,同時也在新增的製造商排名中奪得第三。展望新一季,日產車隊決心挑戰更高的榮耀。他們將由經驗豐富的諾曼·納托(Norman Nato)與連續作戰的奧利弗·羅蘭(Oliver Rowland)組成強大的雙人陣容。羅蘭在上一季斬獲了兩次冠軍和五次登上頒獎台,表現十分亮眼。而納托則駕駛過日產的17號戰車,對車輛性能了如指掌,並擁有豐富的賽事經驗,將與羅蘭一同出戰第11季。

除了車手陣容的加強,日產還啟用了位於巴黎南部的新廠房。這座全新2600平方米的設施,集成了車輛開發、工程辦公室、模擬器、展示廳以及多功能空間,為車隊提供全方位支持。此外,這個設施地理位置優越,能夠與日產其他設施和合作夥伴保持緊密聯繫,進一步提升整體協作效率。


日產Formula E車隊總經理托馬索·沃爾普(Tommaso Volpe)表示:「我們對新賽季充滿期待,特別是在全新GEN3 Evo戰車的加持下,我們已經做好萬全準備。新廠房運營順利,為我們提供了更強大的後勤支持。納托和羅蘭的強大組合,讓我們對新賽季的勝利充滿信心。」

兩位車手也同樣對新賽季信心滿滿。羅蘭表示自己在第10季後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身心狀態都已恢復到最佳;納托則對重返日產車隊感到十分興奮,並表示新廠房和全新設施讓他深感驚豔,已經迫不及待迎接新賽季的挑戰。兩人將於11月初在西班牙瓦倫西亞進行季前測試,為12月7日的聖保羅E-Prix揭開第11季戰幕。


本季,日產Formula E車隊也將獲得來自Electromin、Coral及Coral Eyewear等企業的支持。Electromin是一家來自中東的移動解決方案供應商,將為車隊提供四年的全球贊助支持。Coral則繼續擔任車隊的可持續發展合作夥伴,幫助車隊減少碳排放。Coral Eyewear則提供由再生塑料和植物材料製成的可持續眼鏡產品,為車隊打造環保形象。


日產在Formula E上的表現越來越亮眼,這次升級的GEN3 Evo戰車不但延續了車迷熟悉的櫻花設計,還融入更多先進技術,讓人十分期待第11季的精彩表現。看到日產如此用心打造全新賽車和廠房,再加上強大的車手陣容,我不禁感到Formula E賽事正進入一個更高競爭水準的時代。作為車迷,除了為賽車的技術突破感到興奮,也對其所展現的環保精神感到敬佩。期待日產在新一季中再創佳績,也希望能在比賽中見證更多創新的突破!

TOYOTA GAZOO RACING 推出全新 GR Corolla Touring Car 超級賽道猛獸


Toyota Gazoo Racing North America (TGRNA) 再次挑戰極限,為北美賽車迷帶來全新的 GR Corolla TC 賽車。這款賽車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 Mooresville 的 GR Garage 正式亮相,並將進一步壯大 TGRNA 的運動車梯隊。

這款全新的 GR Corolla TC 賽車專為賽道日愛好者及競技賽車手而設計。它的基礎來自量產版 GR Corolla,並經過一系列專業賽車升級,為參加 SRO TC America 系列賽事 做好準備。賽車搭載 1.6升三缸渦輪增壓引擎,配備 8速GAZOO Racing 直排自動變速箱(DAT) 及 GR-FOUR 四驅系統,讓車迷感受真正的賽道性能。每輛賽車都經過 GR Garage 團隊全面升級,滿足最高賽事標準。


升級內容包括 Alcon 六活塞前剎車卡鉗 和 雙活塞後剎車卡鉗,以及由 TGRNA 專門設計的 MacPherson 前懸掛 和 JRi 雙調節避震器。同時,車輛在空氣動力學上也進行了優化。動力管理、傳動系統和 ABS 全由 Bosch Motorsport 電子系統 控制。此外,賽車也配備了多項安全升級,包括 FIA 認證防滾籠、OMP 玻璃纖維座椅 配六點式安全帶,以及 OMP 電子啟動滅火系統,全面保障車手安全。

TGRNA 客戶賽車經理 Mike Norem 表示:「能夠將 GR Corolla 打造成一台賽道級賽車,對 TGRNA 團隊來說是一個激動人心的項目。我們與 SRO America 的合作,為 2025 年更新的 TC America 系列賽事提供了完美的平台,而 GR Corolla 恰好是這場比賽的理想選擇,也將繼續推動我們在美國擴展 GR 運動車的梯隊。」

2025 年全新 TC America 系列賽 將前 TCX 和 TC 組別合併,創建一個新的賽車級別,讓更多品牌可以參與最高水平的賽事,實現精彩激烈的輪對輪競賽。


GR Corolla TC 的登場,讓人再次感受到 Toyota 在賽車領域的決心與創新精神。看著這台小鋼炮進化成為專業賽車,我不禁幻想它在賽道上激烈角逐的畫面。每次聽到渦輪引擎的怒吼,或者是看到它在賽道上急速彎道過彎,這感覺真是讓人熱血沸騰。如果有一天能親自感受一下這台賽車的魅力,應該會是每個車迷心中的終極夢想吧!

全新 2025 Nissan Murano 打造優雅設計與無縫連接體驗


全新 2025 Nissan Murano 今天在 Nissan 美洲總部正式亮相,這款全新跨界 SUV 不僅擁有高端設計,還搭載了大量全新的科技與功能,展示出其豪華的產品定位。奧斯卡得獎女星兼 Nissan 品牌大使 Brie Larson 在發佈會上親自為全新 Murano 揭幕,為這次亮相更添星光。與她同台的還有 Nissan 設計總監 Giovanny Arroba 及美國區營銷與銷售副總裁 Vinay Shahani,共同介紹這款兼具豪華感和性價比的新車。2025 Murano 預計將於 2025 年初正式發售,售價將於接近上市時公布。更多詳細資訊可參閱官方新聞包。


新款 Murano 延續了 Nissan 的「充滿活力的優雅」設計主題,外觀線條流暢現代,配備 21 吋鋁合金輪圈、全寬 LED 尾燈及雙色車身塗裝,無不強調其時尚前衛。車內的設計同樣令人讚嘆,採用了質感柔軟、細節精緻的材質,雙 12.3 吋高清顯示屏,以及 64 色環境燈和按摩座椅等豪華配置,無處不展現出高級氛圍。

2025 Murano 標配 Nissan Safety Shield® 360 安全系統,讓駕駛者能夠更自信地控制車輛。ProPILOT Assist 2 和 ProPILOT Assist 1.1 進一步簡化了高速駕駛體驗,特別適合長途旅程。此外,還新增了兩項創新攝影技術——「隱形引擎罩視角」,能虛擬呈現引擎艙下的視野,方便精準導航;以及「3D 環景監控系統」,提供停車和操作時的八個虛擬角度,確保駕駛無死角。


隨著行車中的連接性需求日益增長,Murano 亦不負所望,搭載了內建 Google 功能的12.3 吋觸控屏幕,提供即時更新的 Google 地圖及其他應用程式。同時,Bose® 10 喇叭音響系統亦進行了特別調校,帶來環繞式的沉浸聽覺享受。


這次全新 Murano 給人一種高貴不失實用的感覺,既有豪華 SUV 的質感,又不會讓人覺得價格太過離地。最吸引我的是車內的 64 色環境燈光,這種設計通常只在更高端的車型中見到,現在竟然出現在 Murano 身上,真是一個意外驚喜!無論是車內外的設計還是智能安全系統,都讓我覺得這款車在日常駕駛中會是一個很好的伙伴。如果你想要一輛既有面子又不想太高調的 SUV,這部 Murano 絕對值得考慮。

意大利激情回歸!FIAT 與 Abarth 重新登陸香港!

Screenshot


意鋰駿汽車有限公司正式宣佈,與 Stellantis 集團及旗下著名意大利品牌 FIAT(快意)和 Abarth 攜手,重返充滿活力的香港汽車市場,並成為這兩大品牌在香港及澳門的獨家進口商及經銷商。這次合作不僅標誌着 FIAT 與 Abarth 這些經典意大利品牌的回歸,也顯示出 Stellantis 在亞太區域,尤其是香港市場的進一步擴展戰略。

FIAT 意大利「甜蜜生活」的象徵
快意(FIAT)品牌始於 1899 年,總部位於意大利都靈。這個品牌自誕生以來,便以傳遞意大利的「Dolce Vita」風格聞名全球。FIAT 的車型設計簡約而充滿色彩,既展現意大利都市風情,亦帶來輕鬆愉快的駕駛體驗。多年的歷史積澱和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令 FIAT 在全球市場中贏得了消費者的熱愛。駕駛 FIAT,不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一種享受意大利式生活的態度。

Abarth 蠍子咬住賽車的故事
成立於 1949 年的 Abarth,以賽車運動為基礎,專注於製造高性能的運動型車輛。Abarth 的標誌是一隻「蠍子」,這代表了它敏捷而充滿攻擊性的車輛特質。其獨特的外觀設計和精準的動力操控,讓駕駛者可以充分體驗賽車的快感。Abarth 的每一部車都散發著意大利的激情,這種充滿速度與力量的車款吸引了全球無數愛好者。

Stellantis 和 FIAT 的戰略回歸
Stellantis 集團亞太區首席營運官 Daniel Gonzalez 表示:「FIAT 和 Abarth 是我們集團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能夠將這兩個充滿意大利魅力的品牌帶回香港,我們感到無比高興。這次回歸不僅是品牌戰略的一部分,更是我們達成『Dare Forward 2030』目標的一大步。我們期待與香港的顧客加深聯繫,讓他們體驗 FIAT 和 Abarth 的性能與風格。」

意鋰駿汽車的願景
FIAT 及 Abarth 香港首席執行官劉碧文先生同樣對這次合作充滿期待:「與 Stellantis 集團達成合作標誌著我們的重大里程碑。香港市場已經準備好迎接 FIAT 和 Abarth 的回歸,我們致力於為本地消費者帶來標誌性的產品及優質服務,重燃他們對意大利汽車的熱情。」

個人感想:FIAT 和 Abarth 的回歸,對於喜愛意大利風格的朋友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特別是 Abarth,擁有賽車基因,開起來絕對過癮,尤其在香港的城市道路上,這種靈活又有個性的車款肯定會吸引不少目光。至於 FIAT,它所傳遞的意大利式「甜蜜生活」也相當吸引,讓駕駛變成了一種生活態度。你會選擇哪一款呢?

吉利品牌 2024 年 9 月銷售創歷史新高 308,119 輛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Geely Holding)宣佈,其旗下各汽車品牌在2024年9月的總銷量達到308,119輛,按年增長17.8%。截至2024年前九個月的累計銷量為2,319,664輛,較去年同期增長21%,其中新能源汽車(包括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銷量達到976,256輛,同比增長49.5%。9月的新能源車銷量為152,515輛,較去年同期增長59.6%,佔集團總銷量的49.5%。此外,吉利在中國以外市場的銷量亦有顯著增長,2024年前九個月的海外銷量達到907,578輛,同比增長24.1%。

吉利汽車,作為香港上市公司(HK.0175),包括領克(Lynk & Co)和極氪(Zeekr)品牌,在2024年9月的銷量為201,949輛,同比增長約21%。其中,新能源車的銷量達到91,134輛,創下新高,同比增長76%,佔公司當月總銷量的45%。領克品牌作為吉利的高端品牌,9月售出25,803輛,同比增長18%,其中新能源車佔其銷量的67%。至於高端純電動品牌極氪,9月售出21,333輛,同比增長77%。出口方面,吉利汽車在9月的出口銷量達到39,183輛,同比增長51%。截至2024年前九個月,吉利在海外市場的銷量達到314,038輛,同比增長68%。

沃爾沃汽車(Volvo Cars)在全球於8月的銷量為62,458輛,同比增長1.3%。其中新能源車銷量達到30,174輛,同比增長43%,佔品牌當月總銷量的48.3%。沃爾沃的全球增長主要得益於其在歐洲市場對新能源產品的強勁需求。截至2024年前九個月,沃爾沃累計銷量為560,922輛,同比增長10%。

至於吉利與DRB-HICOM合資持股49.9%的寶騰汽車(Proton),該品牌在2024年9月的銷量為11,269輛,前九個月的累計銷量達到112,758輛,成功連續第六年突破十萬輛的年度銷量大關。寶騰繼續在馬來西亞市場上表現出色,穩固其作為該國第二大銷量品牌的地位,預計市場佔有率達到20%。

吉利這份9月的銷量報告不單顯示其全球擴展的成效,還表明了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在香港市場,新能源車逐漸受到消費者的重視,吉利這類品牌的銷量增長無疑對市場信心有正面影響。尤其是像極氪這樣的高端品牌,能以不俗的表現佔據一席之地,實在令人期待其未來發展。我個人認為,隨著環保意識不斷提升,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的市場潛力將越來越大,吉利未來在新能源領域的表現非常值得關注。

法拉利 F80 限量 799 部:終極超跑新標準!


法拉利(Ferrari)今日正式發表全新F80,這款超跑不僅限量799部,更承載了法拉利品牌在超跑世界中的光輝傳奇,與經典車型如GTO、F40及LaFerrari等齊名。F80代表了Maranello車廠在技術與性能上的最新成就,再次重寫了超跑歷史。

自1984年以來,法拉利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推出一款劃時代的超跑,這些車型不僅代表著當代最尖端的技術,同時也深植於大眾文化之中。F80同樣是為品牌最講究的客戶設計,這些車輛即將成為永恆經典,並不僅對法拉利品牌歷史具有深遠影響,亦將在汽車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F80集結了所有最先進的科技解決方案,包括最新的混合動力系統,極限動力和扭矩讓其成為法拉利內燃機車的最高代表。從碳纖維底盤到極致空氣動力學設計,這些技術已超越現有的合法上路車型,F80甚至配備了全新的主動懸掛系統,讓車主能在賽道上充分發揮其極限性能。


與當前超跑市場截然不同的是,F80並不僅限於賽道上的極致表現,它同樣在道路上保持優越的駕駛體驗。這種道路與賽道的雙重性能,正是法拉利在設計這款車時的主要目標。無論是在城市街道還是賽道上,F80都能讓車主輕鬆駕馭。

F80的設計靈感來自賽車世界,其單座感的駕駛艙雖然容納兩位乘客,但其窄車身布局極大地減少了空氣阻力及車重。這種「1+」佈局充分體現了賽車的技術與設計理念,所有決策都基於最大化賽道表現。

法拉利一向以賽車技術為基礎打造其超跑,從過去的GTO到F40等車型無一不是這樣的案例。而在F80身上,法拉利首次引入電動渦輪技術(e-turbo),每個渦輪之間皆配置電動馬達,瞬間提升引擎低轉速下的反應,這也使F80的動力表現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F80在空氣動力學方面的創新同樣令人矚目,主動後翼、後擴散器、平坦底盤、前三翼片及S-Duct系統都協同運作,實現了250公里時速下達到1000公斤的下壓力。此外,前軸的電動驅動系統及全新的賽車技術制動系統也進一步提升了整體性能。

不僅如此,F80還為法拉利的設計語言開啟了新篇章,強調張力與極致的設計風格,呈現出這輛超跑與航空航天技術的密切關聯。

F80搭載了3.0升120° V6引擎,這是法拉利六缸引擎的極致之作,最高可輸出驚人的900匹馬力,加上混合動力系統中的電動前軸與後電動馬達,總功率可達1200匹馬力。這款引擎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法拉利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兩次奪冠的499P,其技術和配置均與耐力賽車密切相關。

這款引擎配備了首個應用於量產車型的電動渦輪技術,使得引擎在中高轉速下無需妥協即可獲得最大動力,同時大幅減少了渦輪遲滯現象,實現了即時的加速反應。


Ferrari最新的F80採用其首個全電動馬達,完全在Maranello工廠內設計、測試及製造,專注於提升性能並減輕重量。電動馬達的設計靈感源於賽車經驗,前軸配備兩個馬達,後軸則配備一個馬達。這套系統的關鍵在於Halbach排列的定子與轉子配置,這種特殊的磁鐵排列方式能夠最大化磁場強度。轉子更採用了碳纖維磁鐵套筒,將馬達最高轉速提升至30,000 rpm。

F80電動馬達的設計也注重減輕重量和優化效能。定子使用集束繞組技術減少銅線的使用,Litz線技術則能夠降低高頻損耗,並減少「集膚效應」,使電流在整個電線橫截面內均勻流動。為了提升散熱,Ferrari在定子的所有活性部件上使用了樹脂塗層。

車內搭載的DC/DC轉換器更具創新性,能同時處理800V、48V和12V的直流電流。利用高壓電池產生的800V直流電,轉換器可以產生48V電流以驅動懸吊系統與電子增壓器,並提供12V電流給車輛的控制單元和其他電氣輔助設備。此轉換器使用高效共振技術,轉換效率超過98%,相當於一個儲能裝置,並省去了48V電池,進一步減少車重並簡化電氣系統佈局。


前軸的兩個電動馬達、逆變器和冷卻系統也由Ferrari自主開發,實現了扭矩矢量控制,讓車輛在轉彎時擁有更靈活的操控表現。這些元件整合在一個單一的模組中,總重量只有61.5公斤,比以往系統減輕了約14公斤。為了降低機械損耗,Ferrari採用了低粘度的Shell E6+機油和乾式油底殼潤滑系統,讓機械功率損耗降低了20%。使用高覆蓋比齒輪設計,還能夠減少10 dB的噪音排放。

車輛的高壓電池儲能系統同樣採用來自F1的鋰電池技術,電池組由204個電池單元串聯,分成三個模組,總能量容量達到2.3 kWh,最大輸出功率為242 kW。這些設計不僅提供強大的能量密度,還進一步降低車輛重心,提升操控表現。

此外,Ferrari還開發了CSC(Cell Sensing Circuit)無線感測技術,這套系統通過紅外線感測器來監測每個電池的電壓與溫度,確保電池在高效運行時保持最佳狀態。


Ferrari F80 的空氣動力設計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在 250 km/h 下可產生高達 1000 kg 的下壓力,這也是一輛 Ferrari 公路車的極限成就。這一成果來自於 Ferrari 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讓每一項設計都能在下壓力與極速之間取得完美平衡,成就了一輛真正的超跑。

F80 的車頭設計靈感源自 Formula 1 和世界耐力錦標賽(WEC)的空氣動力概念,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的演繹,成為該車設計的核心元素。其前方可在 250 km/h 時產生 460 kg 的下壓力。前翼的主平面位於車鼻的中央,配備 S 型導管,兩個輔助翼進一步提升了下壓力效能。這三層翼片的設計明顯受到 Ferrari 499P 的啟發,並且與 S 型導管以及中央龍骨協同作用,最大限度地減少氣流阻力,從而提升性能。

車底的氣流經過 S 型導管後向上擴散,形成強大的低壓區,這種設計在車頭產生了高達 150 kg 的下壓力。此外,車輛的主動懸掛系統也會實時調整車底與地面的距離,確保最佳的空氣動力平衡。

在車尾部分,F80 採用了後翼與擴散器系統,這是其空氣動力學性能的關鍵,後者能夠在 250 km/h 產生 590 kg 的下壓力。為了進一步提升擴散器的性能,Ferrari 特意將引擎與變速箱傾斜了 1.3 度,並對車架和懸掛結構進行了重新配置,這樣的設計使擴散器長達 1800 mm,創造了車底強大的低壓區,從而提升了空氣流動效能。


後翼則是 F80 最具代表性的空氣動力元件,其主動調整系統可以根據不同的動態需求,精確控制角度以達到所需的下壓力與阻力平衡。在「高下壓力」模式下,後翼的攻角達到 11 度,可在 250 km/h 產生超過 180 kg 的下壓力;而在「低阻力」模式下,則大幅減少阻力,讓車輛在高速直道上達到更高的極速。

F80 的空氣動力系統無縫結合了多個主動元件,這些系統能夠根據駕駛者的需求,如加速、車速及轉向角度,自動調整車輛的下壓力和阻力。總體來說,這輛超跑的空氣動力設計不僅提升了駕駛穩定性,還讓車輛在各種極端情況下都能保持最佳的動態表現。

Ferrari F80 的車輛動態系統採用最先進技術,提供卓越的路面與賽道駕駛表現。這套系統包括四個獨立懸掛,由 48V 電動馬達驅動,使用雙A臂設計,並引入了3D列印技術,這是 Ferrari 首次在量產車上應用此技術。這樣的設計減少非懸掛重量,不需防傾桿,並提供更精確的車輪控制。


懸掛系統可同時應對賽道上的低車高要求及日常駕駛中的路面顛簸,確保極佳的駕駛操控性。低速時,它維持車輛重心平衡,隨著速度提高,懸掛系統與主動空氣動力系統合作,調整車高以優化空氣動力性能。

F80 配備全新第九代 SSC 側滑控制系統,並引入 Ferrari 數位雙胞胎技術,以更高精度預測車輛行為,提高動態控制系統的表現。eManettino 系統提供「Hybrid」、「Performance」及「Qualify」三種駕駛模式。「Boost Optimization」技術則能在賽道上自動調整最佳動力輸出。

煞車系統則採用 CCM-R Plus 技術,來自 Ferrari 賽車經驗,提升煞車效能與耐用性,並使用特殊材料改善熱傳導與耐磨性。此外,F80 亦配備 Michelin 與 Ferrari 共同開發的 Pilot Sport Cup2 和 Cup2R 輪胎,提供高抓地力與出色的賽道表現。

為了提升日常實用性,F80 配備一系列先進的 ADAS 駕駛輔助系統,包括自適應巡航、緊急煞車等功能,確保駕駛安全與舒適。

F80 的底盤採用多材料設計,車體以碳纖維及鋁合金組成,並以鈦螺絲固定。碳纖維結構來自F1技術,提供卓越的扭轉剛性及減重效果。門框和其他結構也使用了先進的吸震材料,提升了安全性。

看到法拉利F80這樣的作品出現真的是讓人熱血沸騰。法拉利不僅再次在賽道與科技前沿創下新高峰,更將這些極致技術融入到日常駕駛中,讓我們可以在香港這樣的城市也享受其卓越的操控感。我認為,法拉利的設計哲學一直在平衡性能與實用性,而F80無疑是這方面的完美典範。對於那些能夠擁有這款限量799部的車主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台超跑,更是一個歷史性的收藏品。

Alfa Romeo Junior IBRIDA 全新登場:震撼巴黎車展,意式狂熱再度爆發!


Alfa Romeo 最近在巴黎「Mondial de l’Auto」車展上隆重回歸,帶來全新 Alfa Romeo Junior IBRIDA 版,成為車壇焦點。這次展示的車款不僅是普通的汽車,更像是一場向意大利工藝與文化致敬的多感官體驗,現場還與 Alcantara、ART、Borgese 等多個意大利頂級品牌合作,打造了一個名為「Bottega」的展覽區域,讓訪客沉浸於意式生活美學的世界中。

當然,最矚目的車款非 Alfa Romeo Junior IBRIDA Speciale 莫屬,這輛擁有 136 匹馬力的全新小型跑車首次在全球亮相,完美結合了運動感、先進科技和無與倫比的駕駛樂趣。Junior IBRIDA 的外觀設計吸睛,例如雙尾排、18 吋合金輪圈和 Alcantara 運動座椅,再加上充滿霸氣的新款「Legend」前格柵,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運動血統。


這款車搭載 1.2 公升三缸發動機,配備可變幾何渦輪增壓技術及 48V 混合動力系統,令駕駛時既節能又充滿動力。它可以在純電模式下輕鬆應付城市交通,甚至可達 150 公里/小時的速度。內飾上,Junior IBRIDA 融合了皮革方向盤、運動座椅等高端配置,並擁有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包括二級自動駕駛、180 度倒車攝像頭等。這讓駕駛者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享受極致的安全和便捷。

除了 Junior IBRIDA,展台上還展示了新推出的 Alfa Romeo Junior 280 Veloce,這款車搭載 280 匹馬力的電動馬達,擁有同級最佳的路面操控性和輕巧靈活的車身設計,非常適合城市駕駛。令人期待的還有全球限量 33 輛的定制版 Alfa Romeo 33 Stradale,這款經典車型不僅象徵着意大利跑車的傳奇,更代表着 Alfa Romeo 對運動精神與意式工藝的堅持。


車展上,Alfa Romeo 還帶來了另一個亮點—— Alfa Romeo Tonale MY25。這款更新版 C-SUV 將品牌的運動基因與電動化技術完美結合,內部採用了重新設計的中控台和旋轉換檔裝置,令操作更加便捷。此外,Giulia Quadrifoglio Super Sport 這款限量版賽車也在巴黎首次公開亮相,以紀念品牌在 1928 年米蘭-米利亞賽事的輝煌勝利。


看完這次 Alfa Romeo 在巴黎的展示,真係忍唔住想讚一句,意大利車廠係真係有一種無與倫比嘅藝術感覺。Junior IBRIDA 呢款車,不但外觀有型,內部同技術都好吸引人。我個人最欣賞嘅係佢哋將運動感同環保性能結合得咁完美,市區駕駛仲可以大部分時間用電力。對於香港人嚟講,如果想喺擁擠嘅道路上享受跑車級嘅駕駛感,呢款車可以話係一個不錯嘅選擇!等到呢款車真係推出,真係要親自試一試!

勞斯萊斯 Phantom Scintilla 極致優雅的終極奢華


勞斯萊斯再度顛覆奢華汽車的定義,推出全球限量僅10輛的Phantom Scintilla專屬典藏版。這款夢幻車款不僅代表了勞斯萊斯一貫的極致工藝與頂尖設計,更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向品牌標誌「歡慶女神」致敬。

Phantom Scintilla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古希臘的經典雕塑《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該雕像是優雅與勝利的象徵。勞斯萊斯這次特別為「歡慶女神」雕像選用了陶瓷材質,完美再現古希臘帕里安大理石的細膩質感,使車頭的雕像彷彿從遠古的藝術中活生生走出。


外觀上,Phantom Scintilla採用了雙色Bespoke定製車漆,車身上部為亞白色,而下部則使用來自愛琴海色調的Thracian Blue藍色,象徵著薩摩色雷斯島周圍的海洋。車身上閃爍的金屬亮片仿如陽光照射在海面上的波光,為車輛更添一絲神秘與光彩。

進入車內,你會被它精細的刺繡和華麗的內飾所震撼。內部的刺繡作品由869,500針精心製作,每一針都重現了「歡慶女神」的靈動姿態,完美捕捉了女神隨風飛舞的瞬間。這次的設計不僅是視覺的享受,更是觸感上的極致奢華。


Phantom Scintilla的車門內飾可以說是勞斯萊斯有史以來最為複雜的設計之一。這款車是以Phantom Extended為基礎打造,提供了無限的Bespoke定製可能性。無論是刺繡、木質或是皮革工藝,皆為最高等級的藝術品,完全展現出勞斯萊斯團隊無與倫比的創意與技術。

這款頂級傑作僅在勞斯萊斯專屬定製中心(Private Office)限量預訂,全球只有10輛。每一輛車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不僅滿足了收藏家的嚴苛標準,更成為未來代代相傳的珍藏。Phantom Scintilla以其非凡的設計和工藝,完美詮釋了何謂真正的奢華體驗。


看完這輛車的介紹,實在感覺勞斯萊斯真的是無人能及的奢華代表。每個細節都充滿故事,從雕像到內飾,每一個設計背後都有著深厚的歷史和藝術啟發。這種精神不僅是賣車,更像是在傳遞一種永恆的美學。雖然這類車型對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場夢,但它所代表的追求完美的態度,的確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可以學習的。無論是對車還是對生活,勞斯萊斯的存在就是要告訴我們,有些東西值得花一輩子的時間去追求,因為極致,永遠不會過時。

極致奢華新篇章!Rolls-Royce Black Badge Ghost Series II


勞斯萊斯(Rolls-Royce)再次以極致的創新與顛覆精神,推出全新的 Black Badge Ghost Series II,這款車型是 Black Badge 系列中最靈活且聚焦駕駛體驗的一款。新車搭載了 6.75 公升 V12 雙渦輪增壓引擎,提供無與倫比的動力,並結合了 四輪驅動 及 全輪轉向技術,保證了駕駛時的靈活操控。


除了強悍的性能,Black Badge Ghost Series II 的設計同樣引人入勝。它保留了勞斯萊斯標誌性的黑色鍍鉻設計,從車頭 萬神殿格柵 到 歡慶女神雕像,每個細節都流露出獨特的高端奢華感。同時,為進一步提升整體效果,這款車採用了 22 寸鍛造輪圈,不僅強調動力,還彰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

內飾方面,Black Badge Ghost Series II 採用了大量深色飾面及高科技材質,並搭載了全新的數位操作系統 SPIRIT「奢華數字架構」,讓科技與奢華完美結合。車內飾件更加入了碳纖維和金屬纖維的精緻編織,營造出深邃的立體感,每個細節都展示出勞斯萊斯精湛的工藝。


Black Badge Ghost Series II 的核心仍然是駕駛者的感受。搭載的 高功率V12引擎 提供高達 600 匹馬力 的輸出,加上專為 Black Badge 系列設計的 Planar 懸掛系統,讓駕駛這台車就像在控制一件藝術品一樣,流暢且充滿力量。

與此同時,新車還提供專屬的 Whispers 應用程式,車主可以通過這款應用程式隨時掌握車輛資訊,並與其他勞斯萊斯車主保持聯繫,真正展現了奢華車主的專屬體驗。

Black Badge Ghost Series II 無論是性能、設計還是細節,都展現出勞斯萊斯對奢華的極致追求。然而,它不僅僅是一台車,更是為那些渴望在駕駛過程中體驗個性與自由的人量身打造的座駕。這款車給了駕駛者無限的動力和靈活性,同時也傳達出他們獨立、大膽且不妥協的生活態度。


看到勞斯萊斯這樣持續創新的作品,真的讓人讚歎。Black Badge Ghost Series II 不僅強調品牌經典的奢華風範,更加入了現代科技的精髓。雖然這樣的車型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個夢,但夢想中的駕駛體驗就是要這樣無拘無束,隨心所欲。這種既能帶來速度與激情,又不失優雅的汽車,真的是駕駛者夢寐以求的選擇!

全新 Audi A3 Sportback TFSI e 更強勁、更節能的插電混能車

Static photo, Colour: Glacier white metallic


全新Audi A3 Sportback TFSI e迎來全面技術升級,電池容量提升、支援快充以及純電續航達到143公里。憑藉其智能驅動管理系統,這輛插電混合動力車展現了卓越的效率、強勁的回收能量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提供長距離無排放駕駛的表現。新款A3 Sportback TFSI e不僅動力提升,還提升了舒適度,為駕駛者帶來更動感的操控體驗。

全新1.5升TFSI evo2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取代了舊款1.4 TFSI,結合優化後的電動馬達,讓這對動力組合發揮更高效能。1.5 TFSI evo2引擎運用了Miller循環技術,並且進氣閥提早關閉,壓縮比由10:1提升至11.5:1,大幅提高燃油效率並減少排放。這款新引擎更採用等離子塗層的汽缸套,以減少內部摩擦,讓燃燒過程更流暢。


電動部分則由一個85 kW、330 Nm的同步電機驅動,透過六速S tronic雙離合變速箱與內燃機協同工作。新設計的變速箱承受力更強,確保兩台動力單元的扭矩能夠有效傳遞至前輪。
高壓電池的總容量增至25.7 kWh,淨容量達到19.7 kWh,與前代相比幾乎翻倍。電池的96顆棱柱形電芯提供了更強的能量儲存能力,續航達到143公里(WLTP標準)。專屬的冷卻系統亦確保電池在最佳溫度範圍內運作,讓駕駛者在日常使用中享受無憂的電動駕駛體驗。


Audi A3 Sportback TFSI e的智能驅動管理系統旨在提升效率。在低速範圍內,車輛會優先使用電動模式,而在高速行駛時則會讓燃油引擎介入,共同驅動車輛。透過這套混合管理系統,車輛能夠智能地選擇滑行、動能回收或是動力增壓模式,根據駕駛情況達到最佳效率。
全新A3 Sportback TFSI e首次引入了DC快充功能,可在50 kW的快充站充電。這意味著,即使電池電量只剩10%,也能在短短30分鐘內充至80%。此外,車輛亦支援11 kW的三相交流充電,充滿電池只需2.5小時,極大提高了日常使用的便捷性。Audi A3 Sportback 40 TFSI e起價為44,200歐元,而更高性能的45 TFSI e版本則從47,700歐元起售,兩者均可在10月開始接受預訂。


Audi這次為A3 Sportback的插電混能車型帶來了相當大的提升,無論是電池容量、純電續航里程,還是整體的驅動系統表現,都給人一種未來已來的感覺。尤其是在香港這種地少車多的城市,能有一部高效能、無排放的代步車型,絕對是吸引力十足。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的結合讓駕駛更靈活,說不定下次週末出遊時,我也要考慮一下帶著這台A3 TFSI e出發,享受一趟零排放的郊遊呢!

Audi Q6 Sportback e-tron 設計與續航力的完美結合


Audi 再度擴充其電動車型陣容,推出最新的 Q6 Sportback e-tron,這款車型在市場上一直深受消費者喜愛。與 Q6 SUV e-tron 同樣展現 Audi 經典的強大 SUV 設計,Q6 Sportback 更將其 Coupe 的精髓融入其中,比例幾乎完美,帶來更具進取性和運動感的外觀。作為 Audi 旗下 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的延伸,Q6 Sportback e-tron 的續航力、效能和充電性能再次展現了平台的彈性,讓其在同系車款中擁有最長的行駛里程,可達 656 公里。

這款新車將於 2024 年巴黎車展全球首度亮相,Audi AG CEO Gernot Döllner 表示:「Q6 Sportback e-tron 展現了我們新一代電動車型的多樣性。這款車型不僅具備 Audi 新能源車的強項——高效能、長續航力與卓越性能,還具備獨特的車身設計,結合了功能與美感。」


Q6 Sportback e-tron 的外觀充滿運動感和表現力,其車廂空間達 511 升,前置行李箱則有 64 升,如果將後排座椅放倒,載物空間可以擴展至 1,373 升。車長 4,771 毫米、車寬 1,965 毫米、車高 1,665 毫米,加上 2,899 毫米 的長軸距,即使是後排乘客也能享有充足的乘坐空間。此外,Q6 Sportback e-tron 具備高達 2,400 公斤 的拖曳能力(quattro 四驅版),更顯其日常使用的多功能性。

Q6 Sportback e-tron 提供兩種電池容量選擇:一個容量為 100 kWh(淨容量:94.9 kWh)的高效電池,與另一個 83 kWh(淨容量:75.8 kWh)的入門款電池。前者讓車輛達至 656 公里 的最長行駛里程。電動馬達也有兩種驅動配置,四輪驅動和後輪驅動,後者能在 7 秒 內從 0 加速至 100 公里/小時,而性能更高的 Q6 Sportback e-tron quattro 只需 5.9 秒。


至於性能旗艦版 SQ6 Sportback e-tron,其最大輸出達 360 kW(489 匹馬力),配備前後雙馬達組合,能在 4.3 秒 內完成 0 至 100 公里/小時加速,極速達到 230 公里/小時。這款車型不僅具備卓越的加速性能,還擁有 607 公里 的驚人續航里程。

Q6 Sportback e-tron 內建 800 伏電力系統,使其充電效率表現優異。在理想條件下,該車型在快速充電站僅需 10 分鐘 即可充電行駛 265 公里,而將電量從 10% 充至 80% 只需 22 分鐘。入門版本則配備 260 kW 的快速充電功能。


所有 Q6 Sportback e-tron 車型,包括 SQ6 Sportback e-tron,均在 Audi 英戈爾施塔特的主廠實現碳中和生產。車型將於 2024 年底至 2025 年初開始接受訂單,價格由 65,900 歐元 起,頂級 SQ6 Sportback e-tron 則由 96,200 歐元 起。

Audi 的 Q6 Sportback e-tron 不僅是在技術上展示了豪華電動車的未來,還在設計上顯示了它的前瞻性思維。作為一位車迷,我認為這款車的造型非常吸引,特別是它將 SUV 寬敞空間與 Coupe 優雅設計結合,適合那些既追求空間實用性,又重視外觀設計的車主。續航力達 656 公里,對於日常駕駛或者長途旅行的用家來說,應該是非常實用的。當然,價格不菲,但對於講求品牌形象和性能的車迷來說,這應該是一筆值得投資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