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C
Hong Kong
Tuesday, September 16,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39

Mercedes-Benz 攜手 SAP 打造未來 IT 基建!雲端整合 AI 加速數碼轉型


Mercedes-Benz 正式啟動與 SAP 的戰略合作,全面遷移至 「RISE with SAP」 雲端系統,推動企業數碼轉型並提升運營效率。透過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作為單一雲端平台,Mercedes-Benz 期望透過標準化 IT 架構、人工智能(AI)整合及流程自動化,提升業務靈活性,進一步鞏固其全球領先地位。

數碼轉型關鍵一步:Mercedes-Benz 全面進駐 AWS 雲端
這次合作標誌著 Mercedes-Benz 在 IT 基建上的重大變革,所有 SAP 關鍵應用程式,包括 財務、物流、供應鏈管理與售後服務,都將遷移至 AWS 雲端平台。此舉能夠:
•優化數據處理:透過 AI 及高效能運算技術,加速企業決策流程。
•降低 IT 系統複雜度:透過標準化雲端架構,減少 IT 運維成本,提升安全性與穩定性。
•持續更新技術:隨著 SAP S/4HANA 平台的發展,Mercedes-Benz 能夠即時獲取最新的 AI、自動化與雲端創新技術。

Mercedes-Benz IT 總監 Katrin Lehmann 表示:「我們的 IT 團隊一直走在技術前沿,這次透過 ‘RISE with SAP’ 遷移至 AWS,不僅讓企業運作更精簡高效,還能夠利用 AI 及自動化技術創造更多創新空間。」

SAP + AWS:強強聯手推動智能化運營
SAP 作為全球領先的企業軟件供應商,對於這次合作充滿信心。SAP 執行董事會成員 Thomas Saueressig 指出:「Mercedes-Benz 是企業數碼轉型的典範,‘RISE with SAP’ 能夠確保其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敏捷,並持續獲取 AI 與雲端創新技術,提升競爭力。」

另一方面,AWS 亦長期支持 Mercedes-Benz 在雲端運營的需求,AWS 汽車與製造業總經理 Ozgur Tohumcu 表示:「透過 SAP + AWS 雲端技術,我們能夠幫助 Mercedes-Benz 提升雲端運行效能,並強化數據安全與可靠性,推動未來創新。」

智能製造未來:Mercedes-Benz 的雲端願景
Mercedes-Benz 此次的 IT 轉型,不只是單純的雲端遷移,更是 未來智能製造與數碼化營運的基礎。透過 AI 與自動化技術整合,公司可進一步提升 智慧供應鏈管理、數據分析能力,並提供更個人化的 車主服務。

近年來,越來越多車廠加快數碼轉型,雲端技術的應用已經不僅僅是 IT 架構的升級,更是企業未來競爭力的關鍵。Mercedes-Benz 這次全面整合 SAP 雲端平台,不僅讓業務運營更高效,也顯示出對 AI、數據驅動管理 的長遠規劃。未來,這些技術或許還能應用到 車輛互聯技術、智能駕駛及自動駕駛系統,為車主提供更先進的數碼體驗。我們可以期待 Mercedes-Benz 在 AI + 雲端的結合下,帶來更創新的 智能出行與個人化服務!

Honda EV Hub 啟動未來!百億投資改造美國工廠,2025 年生產 Acura RSX EV


Honda正式揭示 Honda EV Hub 計劃,預計 2025年底 在美國俄亥俄州 全面啟動電動車生產,並採取 靈活製造模式,讓 燃油車(ICE)、油電混合車(HEV)及純電動車(EV) 可在 同一條生產線 進行組裝。這項計畫涵蓋 Marysville Auto Plant(MAP)、East Liberty Auto Plant(ELP)與Anna Engine Plant(AEP),總投資額超過 10 億美元,標誌著Honda生產環境的全面升級。


Acura RSX EV領銜,Honda 0系列純電SUV接棒
Honda EV Hub的首款EV將是 Acura RSX EV,隨後將生產基於 Honda 0 SUV及Honda 0 Saloon 原型車的Honda品牌電動車,這兩款新車在 CES 2025 首度亮相,並將搭載Honda全新 ASIMO OS車載系統,為Honda 0系列EV注入智慧科技。

Honda EV Hub的設立是Honda 2040年全面零排放車輛 計劃的重要一環,Honda與LG Energy Solution更投資 35億美元 建立 L-H Battery Company,該電池工廠預計 2025年底投產,年產能高達 40GWh,支援Honda電動車的未來發展。


重新定義綠色製造,實現「Triple Action to Zero」
Honda EV Hub不僅是電動車生產基地,更是 Honda永續發展目標「Triple Action to Zero」(零碳排、潔淨能源、資源循環)的關鍵平台。

碳中和:安裝高效熔爐,減少天然氣消耗,未來可改用 Plasma Arc Melting 技術,進一步降低碳排放。
潔淨能源:透過 虛擬電力購買協議(VPPAs),超過 60%北美工廠用電 來自風能與太陽能。
資源循環:鋁材回收用於 電池外殼 與 引擎製造,甚至將 員工制服回收 製作 Honda與Acura車輛的隔音材,實踐永續理念。


Honda在美國的製造實力
Honda自 1982年 在俄亥俄州Marysville工廠生產汽車以來,已在該州建立 5座生產工廠,累計投資 130億美元,年產能可達 46萬輛Honda及Acura汽車,以及超過 100萬具引擎與變速箱。近年來,Honda已投入 14億美元 進行設備升級,這次更砸 10億美元 改造現有工廠,為美國市場電動化轉型鋪路。


Honda EV Hub開創智能製造新時代
Honda的 EV Hub 不僅是為了生產電動車,更是對 未來汽車產業模式 的全新詮釋。這種 燃油、混動、純電並行生產 的方式,不僅能提升工廠效率,也讓Honda能更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在電動車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

Acura RSX EV與Honda 0 SUV系列的推出,意味著Honda不再只是 「傳統油車巨頭」,而是正在以全新姿態挑戰 電動車新時代。想像未來Honda的EV,不僅擁有日本精密工藝,還結合了 ASIMO OS的智慧駕駛體驗,這樣的Honda,絕對值得期待!

車迷遊日新影點!Audi City 日本橋高島屋 S.C. 首間汽車展廳登場 4 月 18 日開幕


Audi 日本即將於4月18日在 日本橋高島屋S.C. 新館1樓 盛大開幕 「Audi City 日本橋」,這將是 高島屋S.C.首度迎來汽車品牌展廳,更是 Audi 首次在老字號百貨商場內開設展廳,可說是突破性的舉措!

Audi City 日本橋 以品牌精神 「Vorsprung durch Technik」(技術領先) 為理念,帶來 Audi 最新世代的都市型展廳,緊接去年12月於銀座開幕的 「Audi City 銀座」 之後,成為 Audi 在日本的 第二間新概念展廳。這次展廳內將會展出 e-tron(電動車)系列、最新即將登陸日本的車款、特別版車型,甚至 概念車款,讓大家可以近距離感受 Audi 的 未來科技魅力!

史上最貴 F1 戰車!1954 Mercedes-Benz W 196 R 以 5,115.5 萬歐元成交


1954年 Mercedes-Benz W 196 R Stromlinienwagen(流線型銀箭戰車)在 RM Sotheby’s 於 Mercedes-Benz博物館 舉辦的專場拍賣會中,以 €51,155,000(約$53,917,370美元) 的天價成交,成為 史上最昂貴的F1賽車拍賣記錄!

這輛底盤編號 00009/54 的 W 196 R,原本於1965年由 Daimler-Benz AG 捐贈給 Indianapolis Motor Speedway Museum,今日在全球收藏家激烈競標下,成功易手,進一步鞏固了 Mercedes-Benz 在經典賽車市場的霸主地位。


銀箭傳奇 W 196 R的輝煌歷史
Mercedes-Benz Silver Arrows(銀箭戰車),向來是賽車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賽車之一,以卓越的空氣動力設計、尖端技術與無可匹敵的速度,稱霸 F1賽場。1954年,FIA實施 2.5公升引擎新規,Mercedes-Benz開發了 W 196 R 以迎戰全新賽季,並由賽車傳奇 Juan Manuel Fangio 及 Stirling Moss 駕駛,在F1賽場上屢創佳績,成為當時的「無敵戰車」。

這場拍賣會與2022年創下 史上最貴汽車拍賣紀錄的Mercedes-Benz 300 SLR Uhlenhaut Coupé(1.35億歐元) 同場舉行,再次證明 Mercedes-Benz在收藏市場的超然地位。


拍賣會現場激戰,全球藏家爭相競標
本次 W 196 R 的拍賣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重量級藏家,場內與電話線上競標激烈,最終成交價 €51,155,000,刷新 Grand Prix賽車拍賣史上最高成交價!

Mercedes-Benz Heritage GmbH CEO Marcus Breitschwerdt 表示:
「這是一場令人熱血沸騰的拍賣!這輛經典 W 196 R 現已找到新主人,我恭喜這位幸運的買家。銀箭賽車能夠流入私人收藏的機會極其稀少,今天的成交價進一步證明了它們在賽車與汽車歷史上的無可取代地位。」

RM Sotheby’s全球拍賣負責人 Gord Duff 則說道:
「這輛車無疑是賽車歷史上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能夠促成這場交易,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榮耀!」

而 Indianapolis Motor Speedway Museum 總裁 Joe Hale 則指出,這筆鉅款將用於博物館的 長期營運、館藏擴展及修復計畫,確保更多經典賽車能夠世代相傳。


銀箭傳奇,價值超越金錢
W 196 R 不只是一輛賽車,它代表的是 F1的黃金時代,是 Fangio封神之路的見證者,更是 Mercedes-Benz工程巔峰 的里程碑。這次拍賣成交價雖然驚人,但對於真正懂得歷史價值的收藏家而言,這筆交易無疑是無價的。想像這輛銀箭戰車 重回經典F1賽道,釋放它當年叱吒風雲的速度,這絕對是一場夢幻級的時光穿梭!這次拍賣也再次證明,真正的經典,無論經過多少歲月,依舊會閃耀銀箭光輝!

MINI 全新純電家族登陸灣仔合和商場!多款新車型正式登場!

Screenshot


MINI 於 2025 年正式揭開新篇章,全新純電車型強勢登場,並於全新開幕的灣仔合和陳列室首次亮相!不論是全新電動 MINI Cooper SE,還是極速性能代表的純電 MINI John Cooper Works(JCW),這場「電動革命」正式引爆!


MINI 純電新車,型格科技一次過升級!
MINI Cooper SE Classic Style
•全球首創 240mm OLED 互動式觸控螢幕,結合全新「MINI 操作系統 9」,數碼體驗更進化!
•保留經典 Go-Kart 駕駛樂趣,搭載 8 種不同 MINI Experience Modes,駕駛樂趣大幅提升!
•Harman Kardon 環迴音響,打造沉浸式音效體驗!

ALL-NEW ELECTRIC MINI John Cooper Works(JCW)
•預購價:$339,800
•純電 JCW 車系首次登場!
•0-100km/h 加速僅需 5.9 秒,強勢 Go-Kart Mode 隨時啟動!
•E-Boost 撥片,瞬間額外 20kW 動力,賽道級操控體驗!
•18 吋 JCW Mastery Spoke 輪圈,全新運動化設計!


MINI 燃油版依然魅力不減!性能迷選擇更多!
THE ALL-NEW MINI JOHN COOPER WORKS(燃油版)
•預購價:$469,800
•2.0L 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 231hp,0-100km/h 僅需 6.1 秒!
•JCW 運動懸掛,強化 Go-Kart 駕駛感,操控更上一層樓!


MINI COOPER S CONVERTIBLE CLASSIC STYLE (開篷版)
•預購價:$489,800
•0-100km/h 加速 6.9 秒,時速 30km/h 內 18 秒完成開篷!
•全新車身配色,配搭「白色車頂鏡殼」,個性化升級!

MINI 灣仔合和陳列室 – 全新據點正式試業!
地址:香港灣仔堅尼地道 15 號合和商場 17 樓 1701 號鋪
營業時間:10AM – 8PM(週一至六)|10AM – 7PM(週日及公眾假期)
首批車主限定優惠:即日起訂購,可享免費升級車身顏色及鏡頭設備!

MINI 這次的陣容,的確為市場帶來不少新鮮感!純電 JCW 絕對是亮點之一,5.9 秒的加速時間,加上 E-Boost 加速功能,讓這台電動小鋼炮更具戰鬥力。而 MINI Cooper SE 亦在科技感上大幅提升,240mm OLED 觸控屏加上全新系統,讓車主感受 MINI 與時並進的數碼化體驗。

不過,燃油版依然保留在陣容之中,顯然 MINI 並未完全放棄傳統內燃機市場。燃油版 JCW 與敞篷版 Cooper S,仍然保留 MINI 那種獨特的「玩味操控」,對於不願轉投電動車的車迷來說,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整體來說,這次 MINI 既保留了經典特色,又成功在電動化趨勢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這場「純電 MINI 革命」,值得期待!

Louis Vuitton 進軍 F1!成為澳洲站冠名夥伴


Formula 1與Louis Vuitton聯手,讓賽車與奢華時尚完美融合! 隨著LVMH集團宣佈 自2025年起成為F1全球合作夥伴,旗下 Louis Vuitton 更將進一步加深與F1的合作,成為 F1 2025賽季澳洲站的冠名夥伴。自此,賽季揭幕戰將正式命名為 「Formula 1 Louis Vuitton Australian Grand Prix 2025」,標誌著奢侈品牌與頂級賽車運動前所未有的深度結合。

Louis Vuitton這次的參與不僅限於名稱掛牌,更將全方位融入F1週末,包括:
賽道旁的顯眼品牌標誌 —— 這將是Louis Vuitton首次在體育賽事中進行大規模賽道品牌曝光。
開幕儀式與頒獎典禮參與 —— F1頒獎台上,前三名車手將迎來Louis Vuitton特製 「Trophy Trunks獎盃箱」,延續品牌對頂級賽事的致敬精神。

這款 經典Monogram圖騰的獎盃箱,將搭配每場大獎賽 專屬的「V」字設計與當地特色配色,進一步展現Louis Vuitton與F1的文化融合。


延續奢華賽事傳統,F1成為最新焦點
事實上,Louis Vuitton與賽車運動的合作可追溯至 2021-2024年間的摩納哥大獎賽,當時品牌已為冠軍獎盃打造獨特的Trophy Trunk。而這股奢華元素早已滲透至全球頂級體育盛事,包括 FIFA世界盃、帆船賽與奧運,如今F1成為最新的一環,進一步強調品牌的跨界影響力。

Louis Vuitton主席兼CEO Pietro Beccari 表示:「我為這次與Formula 1的合作深感自豪。F1與Louis Vuitton在創新、工藝與精準追求上有著共同的理念,這場合作不僅體現我們的品牌價值,更是對全球賽車運動的致敬。」


速度與奢華的完美結合,F1進入全新時代!
這次Louis Vuitton正式進軍F1,無疑讓這項運動的豪華與時尚元素達到新高峰。過去,賽車文化與高端奢侈品牌的合作大多停留在車手贊助或限量聯名商品,而如今,LV直接站上了 F1賽事的最高舞台,成為開幕戰的主角之一。想像一下,在墨爾本賽道上,一場融合速度、工藝與極致美學的賽事即將展開,當頒獎台上Louis Vuitton的獎盃箱緩緩打開,這不僅是對勝利者的最高禮讚,更是F1與奢華文化交織的象徵。這場合作,絕對不只是市場行銷,而是F1向更高層次邁進的重要標誌。2025年,Formula 1將更加精彩,而這一切,從 「Louis Vuitton Australian Grand Prix」 開始!

電動 SUV 霸主進化!全新 Tesla Model Y 香港登場


Tesla Model Y,一直是全球最暢銷的電動 SUV,憑藉卓越性能與高安全評級深受市場喜愛。而今次推出的全新版本更在啟德 AIRSIDE 地下露天廣場首次亮相,正式開啟新世代 Model Y 的進化之路。新車將於 2 月 7 日起,在啟德、荃灣及沙田 Tesla 體驗中心展出,並於 2025 年第二季正式交付,後輪驅動版售價由 HK$339,798 起(「一換一」計劃後價格)。


「Launch Series」首發版 限量登場
全新 Model Y 率先推出限量「Launch Series」首發系列,擁有獨特細節設計,車尾箱、門檻板及充電中控台均飾有專屬徽章,並配備投影燈,於上下車時營造儀式感。全輪驅動版更額外提供免費「加速提升功能」,讓 0-100km/h 由 4.8 秒縮短至 4.3 秒,進一步提升駕駛快感。


未來感爆棚的新設計!外觀與內裝全面升級
Model Y 這次的改動不僅是小修小補,而是從內到外全面革新。全新「冰川藍」車色為車迷帶來嶄新選擇,而車尾更採用 Cybertruck 及 Cybercab 設計語言,搭載間接反射式尾燈,提升未來感。內裝則更強調豪華與科技感,標配雙層隔音玻璃,車廂靜謐度提升,同時全景玻璃車頂可阻隔 7 倍紫外線與熱力,讓駕乘體驗更舒適。


極致效能與駕駛樂趣
Tesla 進一步優化 Model Y 的空氣動力表現,透過新設計的輪圈及尾擾流器降低風阻,同時重新調校懸掛系統,帶來更穩定、更安靜的行車感受。長續航版車型支援 V3 及 V4 超級充電技術,15 分鐘內即可補充高達 266 公里續航,讓車主無需為充電時間而煩惱。


智能科技與極致娛樂享受
新 Model Y 亦引入 Model 3 升級版的多項高端配置,包括環繞式氛圍燈、通風前座椅及後排 8 吋觸控螢幕。長續航版本更配備 16 組高階音響系統,內建 YouTube、Spotify、Apple Music 及 TIDAL,讓旅途不再單調。此外,後排座椅全面升級,按鈕即可電動調整及摺平,行李艙空間可達驚人的 2,130 公升,實用性大幅提升。

全港最完善的 Tesla 充電與售後網絡
目前香港擁有 84 個超級充電站(共 445 個超級充電器)及 134 個目的地充電站(共 1,099 個目的地充電器),Tesla 以 99.9% 可用率成為本地最大及最可靠的電動車充電網絡。此外,Tesla 亦於全港設有 6 個體驗中心及 5 個維修服務中心,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即可輕鬆預約維修或技術支援。


入手更輕鬆!低息方案助你輕鬆擁有 Model Y
為進一步推動可持續發展,Tesla 亦推出低息購車計劃,Model Y「一換一」計劃後,後驅版每月供款可低至 HK$5,729(60 個月供款期,年利率 2.48%),讓更多消費者能以更輕鬆的方式踏入電動車新時代。

Tesla 的野心,超越一部電動車!
這次的 Model Y 進化,不只是外觀上的改變,而是 Tesla 進一步優化駕乘體驗、智能科技與效能的全面升級。從空氣動力學改良到車廂靜音處理,再到智能娛樂系統的強化,Tesla 顯然不是單純想做一部「好電動車」,而是要 Model Y 成為市場上最智能、最具吸引力的 SUV。在香港市場,Tesla 早已奠定電動車龍頭地位,而這次 Model Y 進一步提升駕乘舒適度與續航表現,勢必進一步鞏固它的霸主地位。當然,對於追求個性化的車迷來說,這次「Launch Series」限量版的吸引力亦不容忽視,畢竟,擁有一部與眾不同的 Tesla,才是王道!如果你一直觀望電動 SUV 市場,這次 Model Y 的升級版,絕對值得你進一步考慮!

Toyota 電動化戰略大成功!歐洲累積銷量突破 600 萬


Toyota Motor Europe 正式宣布,其電動化車型在歐洲的累積銷量突破 600 萬輛,進一步印證 Toyota「多路徑戰略」(Multi-Path Strategy)的成功。這種策略不僅讓不同市場的用家都能減少碳排放,亦能確保在基礎設施尚未完善的地區,仍然有適合的電動化方案。

Toyota 早於 1995 年已開始布局電動化技術,至今在歐洲市場提供多種電氣化動力選項,包括純電(BEV)、氫燃料電池(FCEV)、插電式混能(PHEV)及混能(HEV)。這種「全面開花」的方式,使 Toyota 在 2024 年歐洲市場的銷量增長 4%,總銷量超過 120 萬輛,打破紀錄。其中,電動化車型的銷量比例更高達 74%,充分證明消費者認同這種多元電動化策略的可行性。

在全球市場,Toyota 自 1997 年開始銷售電動化車型,截至 2024 年累計已售出超過 3,000 萬輛。而在減碳目標方面,Toyota 設下 2035 年於歐洲達成新車零碳排放的目標,並計劃在 2040 年於歐洲市場全面達致碳中和,這與 Toyota 全球「環境挑戰 2050」(Environmental Challenge 2050)的願景一致。

Toyota 的「多路徑戰略」成功關鍵,在於它並未盲目地全面轉向純電,而是根據不同市場的條件,提供多種電動化解決方案。對於基礎設施較完善的地區,Toyota 有純電車型可選;但對於仍依賴內燃機的市場,混能與插電式混能則能平衡效率與使用便利性。這種靈活應變的策略,讓 Toyota 不僅在銷量上領先,也能更穩健地推動碳中和的進程。

不過,未來挑戰依然存在,歐洲各國對碳排放的監管日趨嚴格,Toyota 是否能在 2035 年全面電動化仍然有待觀察。此外,歐洲市場對純電動車的需求正在飆升,Toyota 在純電領域的步伐是否能跟上競爭對手,也是關鍵課題之一。未來幾年,Toyota 是否會在純電領域加快腳步,值得我們繼續關注!

Aston Martin Valkyrie 超跑之王變身耐力賽猛獸挑戰 Le Mans 總冠軍!


Aston Martin正式揭開全新篇章,旗下極限級超跑Valkyrie將踏上耐力賽場,並以Le Mans 24小時耐力賽總冠軍為目標!這款從公路誕生的純種賽車,不僅代表品牌回歸耐力賽巔峰,更是唯一一款從合法上路的超跑演變而來的Hypercar,將征戰WEC世界耐力錦標賽及IMSA美國WeatherTech跑車錦標賽,誓要在2025賽季掀起一場速度革命!


超跑轉戰耐力賽!Valkyrie的極致蛻變
Valkyrie的誕生已經是汽車工程的一大壯舉,而現在它將以「耐力賽車」的身份重塑賽道上的競爭格局。這款Aston Martin精心打造的Hypercar,將於2025年2月28日的WEC卡塔爾1812公里揭幕戰迎來全球競技首秀,由全新成立的Aston Martin THOR車隊派出兩輛賽車參戰,進軍耐力賽最高殿堂。

這款賽車不僅在技術上承襲了F1級別的空氣力學設計,還保留了來自Cosworth開發的6.5L V12自然吸氣引擎,雖然因應耐力賽Hypercar規則調整至680匹馬力,但這具引擎仍然能夠發揮出驚人的高轉速特性,搭配專為賽道而優化的碳纖維車體結構,確保在長距離賽事中展現頂尖的速度與穩定性。


全英國陣容,劍指Le Mans榮耀
在WEC賽事中,Aston Martin THOR車隊將派出兩輛Valkyrie分別編號#007與#009,並且由強勁的車手陣容駕駛,其中#007由英國車手Harry Tincknell、Tom Gamble以及Ross Gunn組成,形成「全英國」黃金組合,劍指Le Mans總冠軍。另一輛#009則由FIA三屆GT世界冠軍Marco Sørensen與WEC LMGT3級別賽冠軍Alex Riberas駕駛,確保團隊能在激烈競爭中發揮最大實力。

IMSA方面,Aston Martin THOR車隊則會以一輛編號#23的Valkyrie參加GTP組別,由2024年IMSA GTD Pro冠軍挑戰者Ross Gunn及2022年GTD冠軍Roman De Angelis駕駛,並將於美國的Sebring 12小時耐力賽展開征程。


Valkyrie耐力賽版的技術關鍵
Aston Martin的耐力賽版本Valkyrie在技術上經過多重升級,以應對高強度的賽道環境。這包括:
•優化V12引擎:原本超過1,000匹馬力的公路版Valkyrie經過調整,以達到Hypercar級別的動力限制,確保耐久性與燃油效率。
•全新空氣力學設計:FIA規則限制了極端的空氣力學設計,但Aston Martin仍透過微調,使Valkyrie保留優勢,確保下壓力與穩定性。
•高效燃油管理:耐力賽比拼的不僅是速度,還有能耗控制,Valkyrie的V12引擎經過重新調校,以更低油耗完成長距離賽程。
•快速維修設計:包括可快速更換的前後車身組件、單點快速加油系統,以及高速氣動舉升裝置,確保比賽中的維修時間最短化。


Aston Martin重返耐力賽的戰略意義
這次Valkyrie的耐力賽挑戰,不僅是Aston Martin的一場技術實驗,更是一場品牌復興戰。近年來,耐力賽場迎來了Porsche、Ferrari、Toyota等強敵,而Aston Martin的回歸,代表著這場頂級戰爭又增添了一個強勁對手。對於車迷而言,這場Hypercar級別的角逐,將讓Le Mans耐力賽迎來「黃金時代」!


耐力賽的終極挑戰,Valkyrie能否突破?
老實說,Aston Martin這次真的「夠膽量」!近年來Hypercar規則吸引了各大品牌回歸耐力賽,但要從公路超跑轉變為耐力賽猛獸,並非易事。Valkyrie作為唯一一款從合法上路的超跑進化而來的賽車,雖然技術底子強勁,但耐力賽的關鍵在於「穩定性」與「持久性」,這一點還需在實戰中證明。

從現有的測試來看,Valkyrie在多個賽道已經完成了15,000公里的耐久測試,這無疑是一個好兆頭。不過,面對Toyota、Ferrari與Porsche等強敵,它還需要更多時間來適應比賽環境,尤其是在賽道溫度變化、長時間高負荷運行等挑戰下,Aston Martin的可靠性與油耗管理將成為勝負關鍵。

對於車迷來說,Aston Martin這次回歸Le Mans絕對是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賽事之一。雖然奪冠難度不低,但只要Valkyrie能夠穩定發揮,這款曾經顛覆超跑世界的猛獸,或許真的能夠在耐力賽場上掀起一場革命!

Volkswagen 公佈未來計劃,首度揭示入門級電動車!


Volkswagen 於今日在禾夫斯堡(Wolfsburg) 的員工大會上,公佈核心品牌的未來發展計劃,並首次展示 約 €20,000(約 HK$170,000) 的入門級電動車設計概念。

Volkswagen CEO Thomas Schäfer 發表講話:
「隨著去年 12 月完成談判,我們正式啟動 Volkswagen 史上最大規模的未來計劃。我們的目標是讓電動出行變得更具吸引力,這是 Volkswagen 品牌的承諾。」
入門級電動車: 定價約 €20,000,讓電動車更親民,推動全球電動化普及。
禾夫斯堡仍是創新與生產中心: 主廠將提升汽車製造標準,繼續保持技術領先地位。

Volkswagen 正在加快電動化步伐,這款入門級電動車將如何影響市場,令人期待!

Volvo 2025 年 1 月電動車銷量逆勢增長 17%,XC60 穩居全球銷售冠軍


Volvo Cars 公佈 2025年1月全球銷售數據,總銷量達 50,820輛,相比去年同期下降 5%。主要原因與 農曆新年假期影響中國市場 有關,不過 電動車銷量依然逆勢上升,純電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款(PHEV)合計成長 17%,佔總銷量 44%,其中 純電車型銷量佔比達19%,顯示 Volvo 在電動車轉型的強勁動能。

2025年1月 Volvo 全球銷售概況
總銷量:50,820輛(年減5%)
電動車(BEV + PHEV)銷量增長 17%
電動車佔總銷量比重提升至44%
純電車型佔比19%

Volvo 各車系銷售表現
XC60:18,972 輛(+5%)穩居 Volvo 銷售冠軍
XC40 / EX40:8,736 輛(-31%)
XC90:7,473 輛(-9%)

XC60 依然是 Volvo 最暢銷車款,並且較去年 增長 5%,穩坐全球銷售冠軍。
不過 XC40 / EX40 受到市場波動影響,銷量明顯下降 31%,成為本月最大跌幅車款。XC90 也小幅下滑 9%,但仍維持豪華SUV市場的穩定表現。

周冠宇與 Antonio Giovinazzi 擔任 Ferrari 車隊後備車手


在2025賽季開幕前,Scuderia Ferrari HP正式宣布,周冠宇將成為車隊的後備車手,與Antonio Giovinazzi共同擔此重任。對於這位來自中國的車手而言,這不僅是一次新的職業旅程,更像是一次「回家」的感覺,因為他曾在2015至2018年間,隸屬於Ferrari車隊的車手學院,這段歷程對他來說意義深遠。

周冠宇,這位首位進入F1賽場的中國車手,曾在2022和2023賽季代表Alfa Romeo Racing出賽,並於2024賽季繼續在該隊以Kick Sauber的名義參賽。在68場大獎賽中,周冠宇不僅為自己斬獲了16個積分,還曾兩度拿下比賽最快圈速,顯示出不容小覷的競技實力。

周冠宇的職業生涯
周冠宇出生於1999年5月30日的上海,早在2015年,他便加入了Ferrari車手學院,開始了自己的賽車生涯。當時,他剛從卡丁車轉戰,並且在Maranelo基地進行了Formula 4和Formula 3的比賽。在2018年結束學院生涯後,周冠宇決定向更高級別的賽事挑戰,並在Formula 2賽場上嶄露頭角,三個賽季中,他五次站上冠軍寶座,20次登上頒獎台,直至最終獲得F1賽車座位。

與周冠宇一同擔任後備車手的,是意大利車手Antonio Giovinazzi。他自2017年以來一直與Ferrari車隊合作,並且在未來仍將繼續參加世界耐力錦標賽,駕駛著編號51的Ferrari 499P車隊,並成功在2023年贏得了勒芒24小時賽的冠軍。儘管兩位車手的職責不同,但他們將在Ferrari車隊內攜手合作,共同為車隊的未來努力。

周冠宇加入Ferrari的這個角色,對他來說不僅是一個新挑戰,還是對他多年來不懈努力的一種認可。作為中國車手,他的每一步成就都被無數車迷所關注,也讓F1賽場更加多元化。我相信,在這個新舞台上,周冠宇將能夠積累更多寶貴經驗,為未來的F1賽事做好更充足的準備。

而對於Giovinazzi來說,這也是一次穩定的延續,他的經驗與成就,無疑將為Ferrari帶來更強的技術支持。畢竟,從Le Mans到F1,這樣的跨界經歷,足以讓他在任何賽道上都能應對自如。

總結來說,Ferrari車隊的這次選擇,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兩位不同背景的車手聯手的可能,也讓我們期待他們在未來的賽季中,如何為車隊注入新活力。對我來說,這也是Ferrari不斷拓展邊界,尋求更多突破的證明。我十分期待看到這兩位車手如何在賽道上共同為車隊贏得榮譽!

Lewis Hamilton 首度駕駛 Ferrari 登場


對於F1迷來說,今日在Fiorano賽道的測試活動,無疑是一場不容錯過的歷史性時刻。對於Lewis Hamilton而言,這是他首次駕駛Ferrari賽車,而對於Charles Leclerc,這則是他在新賽季中的首次回歸,重新坐回駕駛席的激動時刻。

一場「霧氣迷漫」的賽道初體驗。Lewis Hamilton週一剛剛迎來了加入Ferrari的首日,當日的雨水成了他入場的背景,而今日則是濃霧瀰漫,讓站在Maranello的Tifosi粉絲們稍感遺憾,但也無阻熱情的情緒。回想起來,這樣的天氣對Ferrari來說並非第一次,早在1995年,當Michael Schumacher首次駕駛Ferrari時,也是霧霾籠罩的情景,顯然這是一種象徵,也許是冥冥中的傳奇預兆。


9:16,當SF-23編號44的賽車緩緩駛出車庫,成為Lewis Hamilton在Ferrari的首次登場,他在雨胎下完成了一圈安裝圈。這一刻,無論是Ferrari車隊總監Frédéric Vasseur,還是副總監Jerome d’Ambrosio,都在旁邊關注著這個歷史性的一刻。這一天,Lewis完成了30圈的測試,儘管他原本希望能多開一點,但受限於規定,測試車輛的里程只能達到1000公里,這也是新規定下對車隊的一個限制。

測試結束後,Lewis回到了賽道旁,親自向等待已久的粉絲們致謝,他的笑容和激動的情緒無法掩飾,這也是他成為“Ferrari人”後,感受到的最真切的溫暖與激情。


而午休過後,濃霧逐漸散去,輕微的毛毛雨也開始為測試活動帶來了一絲清新。此時,Charles Leclerc換上了編號16的SF-23,重新坐進賽車座艙,開始了他2025賽季的首度測試。這一回,他不再是新手,熟悉的駕駛體驗,讓他如魚得水。Charles一天完成了14圈的測試,這也為今日總計的44圈畫上句點。

這一天,對於Ferrari車隊來說,不僅是兩位車手的首度測試,更是車隊凝聚力和熱情的展示。在測試結束後,Charles同樣不忘走向賽道旁的粉絲,回應他們的支持,並在賽道上完成了幾個精彩的「圓環」表演,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上的盛宴。

FUSO 推動電動貨車電池回收!eCanter 舊電池變身新能源儲能系統

Daimler Truck Tochter FUSO erprobt Wiederverwertung von eCanter-Batterien in Energiespeichersystemen Daimler Truck subsidiary FUSO demonstrates recycling of eCanter batteries in energy storage systems


Daimler Truck 旗下的 Mitsubishi FUSO Truck and Bus Corporation(MFTBC) 正在積極推動電動車電池的循環經濟。2025年2月起,MFTBC將啟動 「Battery 2nd Life」 計劃,讓 eCanter 電動貨車的舊電池轉化為儲能系統,進一步提升電池的使用壽命,並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舊電池變儲能,FUSO攜手CONNEXX SYSTEMS
MFTBC 此次與日本新創公司 CONNEXX SYSTEMS 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新一代電池儲能系統。計劃透過 「EnePOND® EV Charger」 能源儲存裝置,讓回收的 eCanter 電池成為電動車充電站的能源來源。這種設計不僅減輕電網負荷,也可在停電時仍維持電動車的快速充電功能。

這項計劃預計帶來三大優勢:
減少電網負擔:透過儲能技術,減少高峰時段的電網壓力,提高充電站的穩定性。
延長電池壽命:將電動貨車的舊電池重新利用,延長其使用周期,減少廢棄電池的環境負擔。
降低電動車成本:回收電池作為儲能設備,能加快充電基建發展,降低電動車的整體營運成本。

MFTBC的下一步:實地測試與商業應用
MFTBC 將於 2025年2月 在 京都府向日市(Muko City) 安裝首座試點充電站,供當地政府的電動車使用。同年稍後,另一座測試設施將在 MFTBC川崎工廠 落成,並進行包括電動貨車在內的充電測試。這些試點將驗證儲能系統的實用性,並為未來的大規模推廣奠定基礎。

MFTBC強調,「Battery 2nd Life」是 eMobility Solutions 計劃的一部分,目標是建立完善的電池循環經濟模式,以最大化電池的材料價值、降低電動車的總成本,並加速電動化轉型。

電池回收不只是環保,更是電動車普及的關鍵!
當前,電動車發展的瓶頸之一,就是電池的壽命與回收利用問題。FUSO 這次的 「Battery 2nd Life」 計劃,無疑是一項具有前瞻性的舉措,既能降低電池報廢率,又能強化電動車的基礎設施建設,對整個新能源市場來說是一大突破。

對於商用車市場來說,eCanter 作為電動貨車的代表,其電池回收方案未來或將成為業界標準,甚至影響整個物流產業的電動化進程。香港的商用電動車市場仍在起步階段,若能引入類似技術,不僅能降低充電設施的壓力,也能推動本地物流業邁向更可持續的發展模式。電動車時代來臨,如何讓「舊電池」發揮「新價值」,或許將成為影響行業競爭力的關鍵!

Toyota 加速電動化佈局!上海獨資設立 BEV 與電池新工廠


Toyota 豐田正式宣佈,將與中國上海市政府簽署碳中和合作協議,並於上海市金山區獨資設立電動車(BEV)與電池研發、生產新公司。這一舉措不僅展現Toyota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也進一步強化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佈局,助力中國政府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

深化新能源發展,推動電動化創新
Toyota計劃透過此次與上海市政府的合作,在氫能技術、自動駕駛、電池回收與再利用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並透過新公司加速推動本地化研發和生產。Toyota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強勁,為滿足當地消費者需求,加快產品上市速度至關重要,因此決定獨資成立新公司,讓品牌的電動化戰略更具靈活性與競爭力。

新工廠亮點:獨立研發與生產Lexus品牌BEV
此次新設的工廠將專注於Lexus品牌BEV的研發與生產,預計於2027年正式投產。
•首批產能規劃:年產10萬輛BEV
•預計新增就業:初期計劃聘請約1000名員工

這不僅是Toyota深化中國新能源市場的重要一步,也顯示品牌對高端電動車市場的強烈企圖心。隨著BEV市場快速發展,Lexus未來將以更高效的本地化生產模式,加速推出適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純電動車型。

深化中國市場布局,擴大影響力
Toyota長期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FAW)、廣州汽車集團(GAC)等本地合作夥伴緊密合作,致力於提供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汽車產品。此次獨資設立金山區新公司,標誌著Toyota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升級,將從過去的合資模式逐步拓展至獨立運營,進一步提高品牌自主權與市場靈活性。Toyota強調,未來將繼續秉持「町いちばん(最受社區信賴的企業)」理念,透過技術創新與合作夥伴共同推動「幸福量產」的願景。

Toyota進入中國市場新階段,Lexus BEV競爭力大增?
Toyota這次的舉動,無疑代表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戰略進入「自主加速」的新階段。過去Toyota主要依賴合資企業生產與銷售,如今選擇獨資設立BEV工廠,顯示品牌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以及對未來電動化競爭的積極布局。

對於Lexus而言,這不僅意味著將來能更快推出適應中國市場的BEV,還能進一步縮短供應鏈,提高市場競爭力。隨著中國消費者對豪華純電車的需求日增,Tesla、Mercedes-Benz、BMW等品牌早已積極搶佔市場,Lexus要如何憑藉這次機會逆襲?值得關注。

另一方面,Toyota對於氫能技術的持續投入,或許也是其未來與中國市場深度合作的重要關鍵。隨著電動車與氫能車雙軌並行發展,Toyota能否在這場新能源競賽中突圍?這場戰局,仍然精彩可期!

Toyota 北美電池廠正式啟動!4 月起供應 HEV/PHEV/BEV 車款


Toyota(豐田)正式宣佈,其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電池生產工廠 Toyota Battery Manufacturing, North Carolina(TBMNC)已完成生產準備,並將於2025年4月起開始向北美市場出貨電動車電池。這座工廠是Toyota在美國的首座車用電池製造基地,標誌著Toyota加速推進新能源戰略,全面提升北美地區的電動化生產能力。

Toyota美國首座電池工廠,總投資高達140億美元
TBMNC是Toyota在美國的第11座生產設施,也是Toyota首次在美國生產混合動力(HEV)、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及純電動(BEV)車款所需的電池。這座電池廠總投資額高達140億美元,預計將創造約5000個就業機會,展現Toyota對北美市場的長期承諾。

如果將TBMNC納入Toyota在美國的整體投資計劃,Toyota至今已在當地投入約490億美元,帶動約28萬個工作機會,進一步鞏固其在北美汽車市場的領導地位。

「多路徑戰略」持續發展,全面推進新能源轉型
Toyota一直堅持「Multi-Pathway Strategy(多路徑戰略)」,透過提供多元化的電動化產品,包括HEV、PHEV、BEV及氫燃料電池車(FCEV),滿足不同市場需求。隨著TBMNC的啟動,Toyota將進一步推動北美市場的電動車普及,確保當地消費者能獲得更穩定且高效能的新能源技術。

Toyota表示,其目標是在每個營運的國家和地區都成為「最受信賴、最受喜愛的企業」,並將透過持續的投資與當地就業機會創造,深化與社區的連結,發揮企業責任。

Toyota穩步推動電動化,北美市場成關鍵戰場
Toyota一直是全球汽車市場的領軍品牌,但在新能源領域,它選擇了一條與其他品牌不同的道路——並非全面押注純電動車(BEV),而是透過HEV、PHEV、BEV和FCEV並行發展,以更穩健的步伐邁向碳中和。這次北美電池廠的啟動,將成為Toyota全球電動化戰略的核心支點之一,為其在美國市場的電動車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對於香港市場而言,Toyota的HEV及PHEV車款一直是消費者青睞的選擇,而隨著這次電池工廠的落成,未來Toyota的新能源技術可能會更快導入全球市場。如果你是Toyota的忠實用戶,這或許是見證品牌變革的重要時刻。Toyota的電動化未來,正在穩步前行!

Honda 劃時代突破!2027 年量產次世代燃料電池模組


Honda(本田技研工業)宣布,將於2024年2月19日至21日在東京國際展示場舉辦的「第23屆 H2&FC EXPO【春】~【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上,全球首度公開 2027年量產計劃的次世代燃料電池模組。這款劃時代的技術突破,將成為Honda在氫能發展戰略上的重要里程碑,展示品牌在燃料電池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

Honda加速佈局氫能產業,燃料電池技術邁向商業化
Honda擁有超過30年的氫能與燃料電池(FC)研發經驗,並持續深化其應用領域,將燃料電池模組的核心應用擴展至 FCEV(燃料電池電動車)、商用車、定置電源與建築機械。透過這一戰略,Honda不僅致力於打造更高效、更耐用的燃料電池技術,還計劃將氫能事業發展為品牌未來的核心支柱,推動全球市場的新能源轉型。

H2&FC EXPO 展示亮點:2027年次世代燃料電池模組登場!

本次展會,Honda將帶來以下重磅展示:
1.2027年量產版次世代燃料電池模組(全球首發)
•提供更高效能、更長壽命的氫燃料電池技術
•針對FCEV、商用車與工業應用進行優化

2.燃料電池定置電源(開發中概念模型)
•針對工業與住宅領域,提供穩定的氫能供應方案
•展示Honda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多元發展計劃

3.全球市場實績與未來展望
•展示Honda在各國的燃料電池技術應用成果
•發表未來氫能市場發展藍圖

專業論壇:Honda解析燃料電池技術與碳中和願景
在展會期間,Honda還將舉辦專題技術研討會,主題為 「Honda的燃料電池開發與碳中和社會的未來展望」,由Honda高級工程師遊作昇先生親自主持。該講座將於2月19日 10:30-12:00 進行,內容涵蓋Honda的最新氫能技術進展,以及如何透過燃料電池技術加速邁向碳中和社會。有興趣參與者可透過官方網站查詢詳情並報名。

燃料電池時代即將到來,Honda準備好了!
在新能源競賽中,Honda選擇了一條不同於純電動車(BEV)的發展道路,將燃料電池技術作為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這不僅展現了Honda的技術優勢,也反映出氫能在全球碳中和戰略中的關鍵角色。

對於香港市場而言,雖然目前純電動車(BEV)仍是主流,但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無疑將為未來新能源佈局提供更多選擇。Honda這次的展示,不僅是技術突破的象徵,也可能會成為新能源車市場的新拐點。未來幾年,氫能技術能否真正改變汽車產業格局?讓我們拭目以待!

Porsche Taycan 再創世界紀錄!電動車極地漂移 17.5 公里


Porsche Taycan GTS 再次證明其極致操控性能!在 2025年1月14日,Porsche於 芬蘭Levi的Porsche Arctic Center 成功挑戰 「電動車在冰面上最長持續漂移距離」 的 Guinness World Records 世界紀錄,最終以 17.503公里(132圈) 大幅超越舊紀錄 14.809公里,成為史上最會「滑」的電動車!


極寒挑戰:從失敗到成功的驚險過程
這場極限挑戰由 Porsche Experience 賽道教練 Jens Richter 駕駛 Taycan GTS 完成。在極端低溫下,冰面承受著長時間漂移的強大壓力,導致第一次嘗試僅滑行約11公里便因冰面惡化而被迫中止。

面對困境,團隊迅速調整策略:
改用較短冰釘輪胎,減少對冰面的破壞
利用夜間降溫優勢,等待冰面再次變硬

第二次挑戰正式開始,Jens Richter 依靠 精準的油門與轉向控制,成功 連續漂移132圈,最終在 46分鐘內滑行17.503公里,順利打破世界紀錄!


Taycan GTS 極致操控力,四驅漂移新境界!
與以往不同,這次紀錄的最大亮點在於 Taycan GTS 搭載四輪驅動系統,這意味著 Porsche 在冰面漂移的穩定性與可控性已達新高度。Jens Richter 在挑戰成功後表示:
「Taycan GTS 以四驅系統完成這次漂移紀錄,充分展現了卓越的底盤與完美的動力平衡。」

這次挑戰使用 直徑59米的冰面漂移環形賽道,並搭載 專業GPS測量設備,精確記錄漂移距離、方向盤轉動、油門與煞車動作,確保所有數據符合 Guinness World Records™ 標準。


Taycan 已累積四項 Guinness 世界紀錄!
2025年:電動車最長冰面漂移距離(17.503公里)
2023年:電動車最大海拔變化挑戰(5573米) —— Taycan Cross Turismo成功挑戰新疆至西藏路線
2021年:室內最高行駛速度(165.1 km/h) —— Taycan在美國紐奧良展館內創下紀錄
2020年:最長持續漂移距離(42.171公里) —— Taycan於Hockenheimring漂移 210圈


Taycan展現真實駕駛樂趣,電動車不只是加速快!
電動車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是 直線加速快,但操控感不足,但 Porsche Taycan 這次的漂移挑戰再次證明了 電動車的駕馭樂趣不輸燃油車。這不只是破紀錄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 Porsche讓Taycan成為第一款能「真正玩起來」的電動跑車。無論是過去的 Hockenheimring漂移挑戰,還是這次 極地冰面漂移,Taycan都展現了極致的底盤調校功力與高精準度的動力輸出。

未來,當 電動車市場進一步發展,Porsche的駕馭樂趣將成為 Taycan 在高性能EV市場 最獨特的價值。下一次,會不會看到 電動車參加Gymkhana或拉力賽呢? Taycan,絕對值得期待!

Toyota GR Corolla 進化版登場!568 萬日圓起,8 速 AT 首度加入


Toyota 旗下 TOYOTA GAZOO Racing(TGR) 正式公布 進化版 GR Corolla,3月3日正式發售。新車提供單一 「RZ」 車型,售價分別為 6速手排568萬日圓,以及 全新8速自排598萬日圓,為車迷帶來更豐富的選擇。


性能全面進化,挑戰極限駕馭
進化版GR Corolla沿用 1.6L直列三缸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 304PS(224kW)@6500rpm,峰值扭力 400Nm@3250-4600rpm,並搭載 GR-FOUR四輪驅動系統,確保動力能夠完美釋放至四輪。

•車身尺寸:4410×1850×1480mm(長×寬×高)
•軸距:2640mm
•變速系統:全新開發 8速GR-DAT(GAZOO Racing Direc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全新8速AT變速箱與 GR Yaris進化版 採用相同技術,透過賽車級調校提升加速表現,同時兼顧日常駕駛的便利性。

來自賽道的升級靈感
這款進化版GR Corolla,承襲了TGR在 超級耐久系列(Super Taikyu) 及其他賽事中獲得的經驗,針對 高速彎道的轉向性能、加速表現及冷卻系統 進行優化,讓駕駛者無論在賽道或日常駕駛,都能感受到更加銳利的操控。此外,TGR特別邀請專業賽車手與Toyota 「Master Driver」 —— Morizo(豐田章男) 參與開發,確保這款進化版GR Corolla能夠達到最佳駕馭體驗。


日本專屬升級,專為賽道玩家打造
進化版GR Corolla 日本市場專屬版本 還新增兩大升級選項:
1.SPORT Package
•提供 專屬半桶型賽車座椅,以及更具運動感的內裝設計,可選擇作為廠方選配套件。


2.賽道模式(Circuit Mode)
•在 指定賽道或場地,透過GPS定位及專屬APP,啟用 Anti-Lag系統(防遲滯系統)及 提高車輛極速限制,讓駕駛者能夠釋放GR Corolla的全部潛能。
•駕駛模式將切換至 專屬儀錶顯示,提供直覺化的 換檔建議與引擎轉速提示,進一步增強駕馭樂趣。

老車主也能升級,官方推出改裝升級件
TGR同時宣布,已經購買GR Corolla的現有車主,將可選購官方 升級套件,讓舊款車型也能體驗 進化版GR Corolla 的最新技術與調校。


GR Corolla自推出以來,一直被視為Toyota 最純粹的四驅鋼砲,而這次進化版不僅提升性能,還導入了 全新8速AT,讓更多駕駛者能夠享受這款 賽道級掀背 的樂趣。特別是 Circuit Mode 的加入,讓GR Corolla不只是日常可用的性能鋼砲,更是一台 隨時能征戰賽道的武器。試想駕駛它挑戰大嶼山的連續山路,或是在珠海國際賽道盡情加速,這將會是一場無與倫比的駕駛體驗。如果這款進化版GR Corolla 能夠正式引入香港市場,相信會成為車迷爭相搶購的夢幻性能車型!

現代汽車集團歐洲技術實力再升級!打造 25,000 平方米創新研發基地


現代汽車集團(Hyundai Motor Group)以強勢姿態再度引領汽車業創新浪潮,宣佈在歐洲擴建其研發設施,新增超過25,000平方米空間,為可持續移動和未來技術奠定更堅實基礎。這次擴展不僅包括著名的紐伯靈賽道測試中心,還有即將於2025年3月落成的全新「Square Campus」,為歐洲市場注入更多技術與創意活力。

自2011年開始,現代汽車集團已在紐伯靈開展耐久性測試,並於2013年正式設立測試中心。最新的擴建項目新增834平方米尖端設施,包括全新車間、專業實驗室及高壓電動車充電設備,全面提升其電動車與高性能車型的開發能力。

現代汽車歐洲技術中心總經理Tyrone Johnson表示:「這次擴展展現了我們對未來出行的信心,特別是在電動化領域的決心。我們將進一步融合N性能與電動車策略,並持續優化內燃機技術,彰顯我們對高性能電動車的承諾,這是我們品牌DNA的重要一部分。」

位於萊茵-美因地區的全新Square Campus,佔地25,000平方米,將成為歐洲汽車研發的新標杆。該設施配備先進的四輪噪音、震動與粗糙度(NVH)動力計,以及底盤與動力系統測試台,模擬各種路況下的車輛性能,減少實際路試需求。這裡將專注於電動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資訊娛樂系統及電氣化技術的進一步突破。

Tyrone Johnson補充:「我們的Square Campus不僅代表創新思維的延續,更體現了我們對德國汽車工程卓越傳統的致敬。這裡將成為工程師與合作夥伴的創意中心,推動歐洲汽車市場邁向更具連接性與動態化的未來。」

全新的Square Campus不僅是一座技術堡壘,更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典範。該設施採用了環保材料、光伏面板及熱泵系統,同時設有混合辦公空間、屋頂花園和智能工作系統,鼓勵合作與創意。這些設計展現了集團在2035年實現歐洲市場零尾氣排放的願景,並致力於開發可持續的移動解決方案。

現代汽車集團這次在歐洲的研發升級,無疑為汽車技術的未來注入了更多可能性。從高性能電動車的開發到環保設施的投入,現代展現出對市場需求與環境責任的雙重承諾。特別是紐伯靈測試中心的電動車性能提升,讓人對未來現代N系列電動車更加期待。這不僅是一個品牌的進步,更是一個產業的創新典範。香港市場的車迷,尤其是對性能與環保並重的車款感興趣的朋友,一定會對這些技術成果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