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C
Hong Kong
Sunday, May 4,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9

Honda FREED e:HEV 升級登場!外觀更亮麗,安全性再提升


Honda 宣布對 FREED e:HEV(混合動力版) 進行部分改良,並因應全球原材料及物流成本上漲,調整日本全國建議零售價,新車將於 2 月 6 日星期四日本正式推出。

全新外觀塗料,閃耀更耐用!
這次升級,Honda 引入了全新的外觀塗料技術,將車身表面的透明塗層材質由傳統的 丙烯酸美耐皿清漆 更換為 功能更優越的新型清漆。
•亮度升級:車身光澤感顯著提升,讓外觀更加奪目。
•耐久性大增:新塗層的耐用度比以往提高了 1.5 倍以上,讓車主在惡劣環境下也能安心使用。


安全與駕駛輔助功能全面升級
根據用戶需求,Honda 將部分安全和駕駛輔助功能的選配範圍進一步擴展至更多車型,包括:
•AIR EX 和 CROSSTAR 所有類型車款
•帶無障礙斜坡的特製車型

這些新增功能包括:
1.自適應駕駛光束(Adaptive Driving Beam):自動調節遠近光燈,避免影響其他駕駛者視線。
2.倒車輔助(後退出庫支援系統):提高倒車時的安全性。
3.多角度攝像系統(Multi-View Camera System):提供更廣闊視野,讓泊車更輕鬆。
4.LED 主動轉向燈(LED Active Cornering Light):在轉彎時增強路面照明,提升夜間行車安全。

作為一款結合混能動力的多功能家用車,FREED e:HEV 一直是 Honda 迷們的心頭好。這次的改良不僅讓車身外觀更加耐用和高級,也讓安全配置普及化,對消費者來說更是一大福音。

Mercedes-Benz Vito 116 轉款前最後一次小改


車廂配置貼近平治私家車的 Vito,一向是貨 Van 中較豪華的一部,平治整個 V 車系,即包括 Vito、eVito、V-Class 和 EQV,將會在 2026 年改為採用全新 VAN.EA(Van Electric Architecture)電動車底架的新款,這部 Vito 是大轉款前的最後一次改動。


再次小改的 Vito 有新設計的 Multibeam LED 頭燈,不過採用普通燈膽的這部入門 116 並看不到這個改動。新鬼面罩有較立體的三條銀邊和包至較低的黑膠裝飾,新頭泵把有「八」字翼,話說是新設計的尾泵把,我們看來看去只見中央處多了一條又不是 Diffuser 的長方形框線,紅色反光片仍是原有模樣,尾燈並無不同。增設至 12 種的車身顏色,新加有 High-tech silver metallic 銀、Kalahari gold metallic 金、Alpine gray 灰、Sodalite blue 藍、Sodalite blue metallic 藍以及所見的 Vintage blue 藍。車系繼續有標準陣距和「L」長陣版,116 型號的售價要 $389,000 和 $395,000。


機械上,OM 654 柴油引擎加 9G-Tronic 自動波箱的配搭其實在車系上一次小改時已經推出,不過代理沒有即時帶來香港。引擎小改有多項抗磨、減噪、減震、減排設計,波箱由 7 速改為 9 速,116 型號有 163 匹/380 牛頓米輸出,扭力反應一如所有渦輪增壓柴油引擎般隨踩隨有,每個波段扭至不高的 5,000 轉紅線便要轉波,9 速波箱更是密密的轉,密密上路。軚盤設有手動轉波撥片,Dynamic 反應系統有 C(Comfort)和 S(Sport)來改變油門反應,以及 M(Manual)手動轉波 3 個模式。行車駛感與以往一樣,有一定隔音、隔震水準。


V 車系在是次小改中,錶板設計有最大改變。V-Class 和 EQ V改用一塊像 A-Class 的闊玻璃顯示屏,商用的 Vito 有分開的全新中台設計,儀錶盒保持有兩個指針錶,中間的顯示屏由之前的黑白色改為彩色,可「碌」出耗油量、胎壓、行程概要。屏幕由 Audio 30 首次改用私家車用開的 MBUX 系統,同樣可「Hey Mercedes」聲控,有耗油量、踩油/踩 Brake/傾側角度、扭力/馬力「心電圖」、原廠360度泊車鏡頭可觀看。安全系統有前方自動煞車 Active Brake Assist、防瞌睡 Attention Assist。新增設的便利設施有 Keyless 無匙撻車系統、可遙控通話/音量/巡航系統的「私家車」軚盤,噴嘴形的左右冷氣風口之下有個可攝一些小物件的膠兜。車子其他實用地方與前一樣,錶板台頂部有杯架和雜物盒,門邊有多形狀的載物格,前座內側有可升降手枕,B 柱內旁有扶手和電趟門按鈕,三張後排座椅可各自調校椅背角度,座椅亦可整張翻起來提高載物空間,中座預設有兒童座椅扣,天花有後排冷氣控板、冷氣風口和閱讀燈。新設計的中台有個梯級形櫃台,有膠兜、充電座、杯架,中台控制板的空調溫度、出風口、趟門開關、Dynamic Select 按鈕改用較易撳的推桿制。


新鬼面罩有較立體的三條銀邊和包至較低的黑膠裝飾,新頭泵把有「八」字翼。


新設計的尾泵把,多了一條又不是 Diffuser 的的長方形框線,紅色反光片仍是原有模樣。


V-Class 和 EQV 改用一塊像 A-Class 的闊玻璃顯示屏,商用的 Vito 有分開的全新儀錶盒和中台設計。


OM 654 柴油引擎加 9G-Tronic,小改款有多項抗磨、減噪、減震、減排設計。


扭力反應一如所有渦輪增壓柴油引擎般隨踩隨有。


中間顯示屏由之前的黑白色改為彩色。


新的中台有個梯級形櫃台,有膠兜、充電座、杯架,中台控制板的空調溫度、出風口、趟門開關、Dynamic Select 按鈕改用較易撳的推桿制。


安全系統有前方自動煞車 Active Brake Assist、防瞌睡 Attention Assist。


屏幕首次改用 MUBX 系統,可「Hey Mercedes」聲控,有耗油量、踩油/踩Brake/傾側角度、扭力/馬力「心電圖」、原廠 360 度泊車鏡頭看。


行車駛感覺與以往一樣,有一定隔音、隔震水準,商用車來說有頗高舒適度。


三張後排座椅可各自調校椅背角度,中座預設有兒童座椅扣。


後排可整張翻起來提高載物空間;天花有後排冷氣控板、冷氣風口和閱讀燈。


B 柱內旁有扶手和電趟門按鈕。


尾箱方正,跟過往一樣實用。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渦輪增壓柴油引擎
排氣量:1,950cc
最大馬力:163 匹 / 4,200 轉時
最大扭力:380 牛頓米 / 2,400 轉時
波箱設計:9 前速自動波
體積:5,140 X 1,928 X 1,929mm
重量:3,000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389,000 起
網址:http://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504 6181(仁乎行 – 商用車部)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新世代純電旗艦進化!全新 BMW iX 性能、續航再突破


BMW 近年來積極推動電動化,旗下純電 SUV 旗艦 BMW iX 憑藉前衛設計、奢華內裝及強勁性能,成為市場上最具代表性的電動休旅之一。如今,全新改款的 BMW iX 在續航、動力與科技層面全面升級,正式向市場展示 BMW 電動未來的新標準。

全新 BMW iX 進一步提升了電動系統效能,透過優化電控技術、降低輪胎滾動阻力與提升動力管理,WLTP 續航里程大幅增加。當中,iX xDrive60 最長續航達 701 公里(435 英里),在同級對手中名列前茅,顯示 BMW EfficientDynamics 技術的不斷進步。此外,iX xDrive45 也提升約 60 公里的續航里程,進一步提高日常駕駛的便利性。


性能再進化,動力全面提升
BMW iX 全車系均採用雙電動馬達配置,實現xDrive 電動四輪驅動系統。其中,iX xDrive45 提升至 408 匹馬力(+82 匹),0-100km/h 僅需 5.1 秒;而 iX xDrive60 則提升至 544 匹馬力(+21 匹),0-100km/h 只需 4.6 秒,同時極速提升至 200km/h。

最強版本 BMW iX M70 xDrive 更進一步釋放狂暴動能,在 My Mode Sport 模式下可達 659 匹馬力,峰值扭力 1,100Nm,0-100km/h 僅需 3.8 秒,展現 M Power 純電科技的極致實力。


設計更動感,M Sport 套件加持
新款 iX 依然延續標誌性的 「單體式」設計語言,簡約而霸氣。全新 M Sport 套件 進一步強調動感氛圍,包含更具侵略感的前保桿、大型側進氣口、黑色後視鏡罩及獨特的 22 吋 M 款鋁圈。高階車型更可選配 M Sport Pro 套件,提供 暗色 M Shadow Line 燈組 及專屬運動化細節,打造更具性能感的視覺衝擊。

全新車色選項亦相當豐富,新增 「北極競速藍 Arctic Race Blue」、「沙丘灰 Dune Grey」 及 「個人化啞光金屬塗裝」 等選擇,提供更多個性化搭配。


快充效能提升,智能管理更高效
BMW iX xDrive45 現在支援最高 175kW 直流快充,而 xDrive60 和 M70 xDrive 則支援 195kW,確保更快速的充電體驗。此外,透過電池預熱技術及熱泵系統,BMW 進一步優化快充效率,使其成為長途駕駛的最佳夥伴。

車主可透過 My BMW App 事先規劃充電路線,系統將自動建議最佳充電站,並提供 Plug & Charge 及 動態電價優化充電 功能,進一步提升充電便利性與經濟性。BMW iX 全系標配 Driving Assistant Plus,包含主動巡航(可達 180km/h)、碰撞預警、360 度泊車輔助等高階安全功能。選配 Highway Assistant(Level 2+),可在高速公路實現 眼動感應變道,提升駕駛便利性。此外,Parking Assistant Pro 讓車主可透過手機操控遠端泊車,進一步強化智能駕駛體驗。

smart #1 及 #3 埃及開啟全新電動車時代


smart,這個專注新世代智能及全電動汽車的品牌,再次創造歷史!他們選擇於埃及開羅的世界奇蹟金字塔前,盛大推出全新車型——smart #1及smart #3。這場結合壯麗背景和創新表演的發佈會,不僅標誌着smart正式進軍埃及市場,更象徵着品牌對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承諾,為區內電動汽車市場定下新標準。


以金字塔為象徵:smart開啟全新篇章
金字塔作為古老文明的象徵,與smart的全新品牌精神「open your mind」相呼應。這一口號倡導開放思維,並透過三大核心理念,重新定義現代豪華汽車的未來:
1. 現代豪華(Contemporary Premium):融合Mercedes-Benz的優雅設計及尖端科技,重塑「豪華」的定義;
2. 創意共創(Inspirational Co-Creation):與領先品牌、行業先鋒、藝術家及潮流引領者合作,激發無限靈感;
3. 智能科技(Mindful Technology):以安全、高效、可持續及愉悅的方式,重塑未來移動出行體驗。

這些理念不僅展現出smart品牌的願景,更與埃及政府「Vision 2030」推動環保和電動車市場的目標不謀而合。特別是政府實行的零關稅政策,加速了電動車市場的發展,為smart進入埃及市場創造了理想的契機。


smart #1與#3:設計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作為smart全新電動車世代的首批成員,smart #1和smart #3完美詮釋了「Love, Pure, Unexpected」的設計理念:
• smart #1:專為城市生活設計的高端緊湊型SUV,外觀時尚且科技感滿載;
• smart #3:更大、更運動的SUV Coupe版本,以優雅線條及實用性能完美融合。

兩款車型不僅具備前衛設計,還融入多項高科技功能,強調對可持續發展及城市移動性的承諾,並已贏得多個國際設計大獎如iF及Red Dot。


全球佈局:smart推動電動汽車革命
smart採用「中歐雙核心」的全球發展策略,業務已覆蓋中國、歐洲、中東、東南亞、大洋洲及拉丁美洲,並首次進軍非洲市場,計劃於2025年拓展至10個新市場。此外,smart將推出全新中型SUV——smart #5,繼續探索高端電動汽車的更多可能性。

XPENG 聯手 bp pulse 打造中國最強充電生態


XPENG Charging 與 bp pulse 宣佈簽訂合作備忘錄(MOU),攜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實現兩大充電網絡的跨平台整合。透過此合作,兩家公司將為用戶提供超過 30,000 個充電樁,覆蓋 420 個城市,打破城市界限,帶來無縫、便捷的充電體驗,為中國核心地區創造最先進的電動車充電生態系統。

這次合作不僅僅局限於網絡整合,還包括在太陽能充電、能源儲存、需求側能源管理和聯合市場推廣等領域的深入探索,目標是提供創新能源與智慧出行解決方案。

XPENG Charging 一直專注於超快充電技術的研發和網絡拓展,致力於為追求科技與環保的駕駛者建立中國最大且最快速的充電網絡。而 bp pulse 憑藉 bp 在全球能源領域的領導地位和運營優勢,致力於為電動車用戶提供安全、高效和可靠的充電服務。


目前,XPENG Charging 擁有超過 2,000 個充電站和 10,000 個充電樁,而 bp pulse 則在全球運營超過 1,000 個充電站和 23,000 個充電樁。這次合作將顯著擴大雙方的充電網絡,並進一步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為用戶帶來更高密度、更高效能的充電體驗。

未來,雙方將在中國經濟核心區域啟動試點項目,展示超快充電網絡的潛力,並通過基礎設施協作提升充電速度、安全性及用戶便利性。同時,合作還計劃探索基於太陽能的能源儲存與需求側能源管理技術,以降低網絡擴展成本,提升效率。

到 2025 年,XPENG Charging 將啟動全球擴展計劃,建立國際化充電服務平台,提供充電站搜尋、導航及無縫支付等功能。此計劃將涵蓋亞洲、歐洲及澳洲等地,並結合先進的能源儲存技術,打造更高效、具成本效益的海外充電網絡部署。


XPENG 與 bp pulse 的合作,標誌著電動車充電生態系統的一次大幅升級,將速度、便利與創新推向新高度。在香港這類高密度城市,充電樁的分布和便利性一直是電動車用戶關注的重點。如果這類模式成功落地中國核心城市,相信這將成為香港電動車基建發展的一個學習標杆。

更重要的是,這次合作不僅僅是兩家公司間的協同,更是對未來電動出行方式的全面構想。當技術、能源和可持續性融合在一起,我們不禁期待,下一個大規模創新會不會就是我們每天駕車上下班時,隨手可及的便利呢?對此,我充滿期待!

日產重磅登場大阪改裝車展 2025!性能與創意的極致演繹


日產汽車公司與旗下的日產賽車及改裝部門(NMC)正式宣佈,將於2025年2月7日至9日在大阪國際會展中心(Intex Osaka)舉辦的「大阪改裝車展2025」上重磅亮相。屆時,日產將帶來多款性能與創意兼備的改裝車型,勢必為車迷呈現前所未有的視覺與技術盛宴!

經典與革新的完美交融
此次日產展台的亮點之一,是品牌代表作 「Fairlady Z」 的全新改裝版本,這款傳奇跑車以其優雅與性能成為全球車迷心中的永恆經典。此外,還將展示全新與經典兩代 X-Trail 的改裝車型,以創新的設計語言和嶄新的美學視角,重新定義SUV的多功能與時尚。


AUTECH:高級改裝的標杆
作為日產官方直屬的高端改裝品牌,AUTECH 將在展會中展示備受期待的 「AURA AUTECH SPORTS SPEC」。這款車型不僅融合了跑車級的性能調校,更兼具細膩的設計與實用性,完美體現了品牌對於改裝車市場的深刻洞察與精湛技術。


七大頂級改裝聯名車款
日產還將攜手七家日本人氣改裝車工作室,帶來 「日產改裝車特別收藏」 系列,共同打造七款獨一無二的個性改裝車型。這些車款將展現改裝技術的多元與極致,滿足車迷對於專屬定製的渴望。

展覽詳情
• 展出地點:大阪國際會展中心(Intex Osaka)3號館,3-B60展台
• 展覽日期:2025年2月7日(星期五)至2月9日(星期日)


日產在此次大阪改裝車展中的亮相無疑是對性能與創意的雙重致敬。特別是 Fairlady Z 與 AURA AUTECH SPORTS SPEC,無論是經典還是創新,這些車型都展現了品牌對於設計與性能的追求。改裝車不僅僅是一種個性化表達,更是一種態度,代表了對駕駛樂趣的執著。對於香港車迷來說,這些作品不僅充滿吸引力,更為本地改裝文化注入了新的靈感!期待日產能早日在香港展示這些傑作,讓更多人感受到其無限魅力!

全新 Fiat Grande Panda 正式登場!重返 B 級車市場再掀風潮


Fiat以義式設計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核心,隆重推出全新Fiat Grande Panda,這款車型是品牌首款基於Stellantis「Smart Car平台」打造的全球化車款,將進軍B級車市場,向這個長期由Fiat主導的細分市場注入全新活力。Grande Panda不僅融合了過去的經典設計,更搭載電動及混合動力系統,重新定義了都市與家庭用車的標準。


Grande Panda的設計靈感來自80年代的經典Panda車款,並在都靈的Centro Stile設計中心賦予其未來化的設計語言。整車造型緊湊,線條利落,配以充滿力量感的楔形車身,展現出獨特的氣場。車內空間設計實用而高效,特別適合家庭與都市出行需求。車頭PXL LED燈組以像素風格為靈感,從中網延伸至車頭燈,致敬80年代經典視頻遊戲,同時呼應Lingotto建築的立方體窗戶設計,傳遞出復古與現代交融的美感。

Grande Panda的電動版本搭載44kWh電池,WLTP綜合續航達320公里,電機輸出83kW(113馬力);混合動力版本則採用1.2升三缸渦輪增壓引擎,配合48V鋰電池與eDCT「easy drive」自動變速箱,輸出功率達100馬力。值得一提的是,Grande Panda首創內建可伸縮充電線,讓充電過程更簡單、更潔淨,展現其對細節的專注。


Fiat亦在可持續發展方面邁出重要一步。Grande Panda的車內使用創新的「BAMBOX Bamboo Fiber Tex®」竹纖維面料,並在塑膠內飾中融入來自140個飲料包裝的回收材料,既環保又充滿科技感。

Grande Panda是Fiat重新聚焦B級車市場的重磅之作。該市場是Fiat的傳統優勢領域,品牌曾在歐洲累積銷售超過2,300萬輛Panda車型。而Grande Panda不僅承載了Fiat在該領域的成功經驗,更以全新平台與多樣化動力選擇,為不同市場的用戶提供多元化選擇。


Grande Panda的電動版本提供兩種配置:「La Prima」高端版及(Grande Panda)RED特別版,售價低於€25,000;混合動力版本則有Pop、Icon及La Prima三款選擇,售價低於€19,000。電動與混動版本將於2025年3月正式登陸歐洲各地經銷商。

為響應全球健康與公平議題,Fiat持續深化與(RED)的合作,推出Grande Panda的(RED)特別版。該車型將部分收益捐助支持抗擊艾滋病及其他全球性疾病,展現品牌的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

Genesis GV80 Desert Edition 向 Dakar 傳奇 Jacky Ickx 致敬


在 2025 年 Dakar 拉力賽中,傳奇賽車手 Jacky Ickx 駕駛 Genesis 為其 80 歲生日特別打造的 GV80 Desert Edition,完成了一次跨越時間的沙漠冒險。這款特製 SUV 不僅是對他 1983 年 Dakar 勝利的致敬,更展現了 Genesis 在極端環境下結合豪華與性能的創新實力。


80 歲榮耀時刻:沙漠中的專屬獻禮
Genesis 特意於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 Genesis Wallan 展廳舉行了一場專屬儀式,為 Jacky Ickx 揭幕這台專屬 GV80 Desert Edition。車身上的「E80」貼紙由 Dakar 官方贈送,紀念他對賽事的卓越貢獻,令此刻更加意義非凡。隨即,Ickx 駕駛著這款 SUV,開始了長達 6,000 公里的 Dakar 2025 拉力路線,參與賽段的每一個露營地,與各隊伍分享他的經驗與熱情。


沙漠版 GV80:力量、優雅與冒險精神的結晶
GV80 Desert Edition 的設計靈感來自 Jacky Ickx 無懼挑戰的冒險精神。車輛配備全面升級的懸掛系統,專為沙漠地形而設計,提供更高的離地間隙、卓越的減震效果及穩定性;40mm 加寬輪拱配合 20 吋鍛造合金輪圈和全地形輪胎,賦予車輛更強的地形適應能力。智能駕駛模式特設「沙漠模式」,進一步優化傳動系統,確保應對最惡劣環境時仍能表現出色。

此外,車頂的客製化行李架配備 LED 燈條、燃油桶、沙地板及帳篷安裝位置,完美結合冒險實用性與設計感。車身的藍色塗裝與白色條紋靈感源自 Ickx 職業生涯中標誌性的頭盔配色,細節處處彰顯傳奇榮耀。


豪華與實用:完美結合的內裝設計
車廂內部則平衡了豪華與實用。後備箱配備整合式抽屜系統,收納全尺寸備胎、工具及應急設備,同時還有額外的水源、急救箱及通訊裝置儲存空間。而 Genesis 的娛樂系統和便利功能,則確保駕駛者即使在極端環境下,也能享受舒適的乘坐體驗。


傳奇合作:品牌與賽事的雙贏未來
作為 Genesis 品牌合作夥伴的第二年,Jacky Ickx 不僅是品牌形象大使,也是 Genesis Magma Racing 團隊的官方賽事顧問。他的豐富經驗不僅推動了 Genesis 的高性能車型及賽事發展,也為品牌在全球豪華汽車市場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Toyota 全新 2025 4Runner:經典越野 SUV 的新時代

Screenshot


Toyota 的經典越野 SUV 4Runner,再次以全新 2025 年型號震撼登場!這款第六代車型不僅延續了其長達四十年的強悍表現,更在設計、性能和高端配備方面全面升級,成為越野迷心目中的不二之選。

經典與現代的完美平衡
全新 2025 4Runner 在設計上重塑經典,讓人一眼認出其標誌性的「包覆式」車窗設計和電動捲降尾窗,這些都是早期一、二代車型的特色符號。外觀設計結合現代感與經典元素,既保留 4Runner 的品牌忠實度,又注入了嶄新的時尚感。

內部配置同樣令人驚喜,第二排座椅採用摺疊設計,進一步提升內部靈活性,讓後車廂空間得到最大化利用。不論是日常通勤還是戶外冒險,4Runner 的實用性都能應對自如。

建立在強悍基礎上的性能
2025 4Runner 採用 Toyota TNGA-F 全球卡車平台,與 Land Cruiser、Tacoma 等車型共享底盤。其高強度鋼梯型框架結構,搭配多連桿後懸掛及雙叉臂前懸掛,不僅增強了車身剛性,還大幅提升乘坐舒適性,即使是第三排座椅的乘客也能享受平穩體驗。

基本車型搭載 i-FORCE 2.4L 渦輪增壓四缸引擎,輸出 278 匹馬力及 317 lb-ft 扭矩,配合 8 前速自動波箱。這樣的動力配置,不管是穿越山林小道還是長途旅行,都能輕鬆駕馭。

電氣化與越野的新高度
對於追求更高性能的冒險者,全新 i-FORCE MAX 渦輪增壓混能系統將是理想選擇。這款引擎的綜合輸出高達 326 匹馬力和 465 lb-ft 扭矩,並擁有高達 6,000 磅 的拖曳能力,讓越野挑戰變得更得心應手。

TRD Pro、Trailhunter 和 Platinum 等高階車型更標配該混能系統,讓駕駛者可以暢行於各種惡劣地形,真正實現「越野無極限」。

探索越野新境界
2025 4Runner 特別推出專為越野打造的 Trailhunter 車型,配備來自 ARB、Old Man Emu 和 RIGID Industries 的原廠越野配件,確保駕駛者在泥地、砂石或山間小徑上都能輕鬆駕馭。Trailhunter 不僅功能強大,還能帶來極致的越野樂趣。

豪華與冒險的雙重體驗
新推出的 Platinum 車型,為 4Runner 增添了奢華氣息。黑色外觀與精緻的內飾設計,讓這款車型無論在高級社交場合還是荒野露營,都能展現出眾氣質。加上標配的 Toyota Safety Sense 3.0 安全系統和最新 Toyota Audio Multimedia 系統,讓駕駛者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受一流科技與安全保障。

越野 SUV 的傳奇續篇
全新 2025 Toyota 4Runner,不僅是一部 SUV,更是一個延續四十年的傳奇符號。它不斷進化,既滿足現代用戶對越野性能的極高要求,又保留經典元素,勾起老車迷的美好回憶。

作為一名汽車愛好者,我特別欣賞 4Runner 對經典設計的尊重與創新融合。它不僅是工具,也是陪伴你探索世界的夥伴。如果說一輛車能改變你的生活方式,那麼 4Runner 無疑就是那輛車——既能帶你去高級餐廳,也能陪你征服崎嶇山路。換句話說,它是一輛真正能實現「城與野無縫切換」的萬能越野車!

Mercedes-Benz G 580 AMG Line 電動豪華越野新篇章!香港接受預訂

Mercedes-Benz G580 mit EQ Technology, Exterior: MANUFAKTUR wüstensand uni, Interior: Leder schwarz (Energieverbrauch kombiniert: 30,3-27,7 kWh/100 km | CO2-Emissionen kombiniert: 0 g/km | CO2-Klasse: A);Mercedes-Benz G580 mit EQ Technologie (Energieverbrauch kombiniert: 30,3-27,7 kWh/100 km | CO2-Emissionen kombiniert: 0 g/km | CO2-Klasse: A) Mercedes-Benz G580 with EQ Technology, Exterior: MANUFAKTUR desert sand non-metallic, Interior: Leather black (energy consumption combined: 30.3-27.7 kWh/100 km | CO₂ emissions combined: 0 g/km | CO₂ class: A);Mercedes-Benz G 580 with EQ Technology (energy consumption combined: 30.3-27.7 kWh/100 km | CO₂ emissions combined: 0 g/km | CO₂ class: A)


Mercedes-Benz全新G 580 with EQ Technology AMG Line正式登陸香港,並開放預訂!這款豪華純電越野車將先進的EQ技術與AMG的動感風格結合,讓駕駛者在豪華與性能之間找到完美平衡。它忠於經典G-Class的設計,方正輪廓及標誌性元素一一保留,但注入了電動化新時代的獨特魅力。


核心技術與性能亮點
• 高壓鋰電池:採用116 kWh高壓鋰離子電池,低重心設計增強穩定性,WLTP續航達491公里。
• 四馬達驅動:擁有四個獨立控制馬達,輸出達587匹馬力及1,164牛頓米扭力。
• 創新越野功能:包括G-TURN、G-STEERING和智能越野爬升功能,帶來無與倫比的越野體驗。


AMG Line的獨特設計
AMG Line為G 580的外觀及動感再添亮點。從輪拱延伸設計到銀色鍍鉻飾條保險桿,每個細節都彰顯了AMG的高性能DNA。此外,標誌性的後尾箱上下層配色設計,更凸顯G-Class獨有的個性。車主們更可利用MANUFAKTUR客製化服務,打造專屬座駕,充分展現個人品味。

G 580 with EQ Technology AMG Line不僅是一部車,更是奢華與技術的結合品。無論是令人驚艷的續航表現,還是專屬的越野功能,都展現出Mercedes-Benz在電動化道路上的領導地位。它不僅延續了G-Class的經典,更進一步定義了電動越野的未來。我個人非常期待它在香港道路上的表現,尤其是能否在傳統G-Class車迷和新一代電動車愛好者之間贏得青睞!

價格:G 580 with EQ Technology AMG Line:HK$2,380,000起

有興趣的朋友可前往平治港島品牌中心(柴灣嘉業街60號)或平治九龍品牌中心(紅磡寶來街50號)選購,亦可致電 +852 2504 6140 查詢。

Defender OCTA 攜手達喀爾挑戰極限!


Defender OCTA —— 這輛來自無敵 Defender 家族的性能之王,將成為 Land Rover 從 2026 年起參戰達喀爾賽事及 FIA 世界拉力耐力賽(W2RC)的核心競賽車型,挑戰全球最嚴酷的越野賽事,充分展示其極限性能。

每一輛 Defender 都以卓越的全地形能力和強悍的車身結構為基礎,這也是它在拉力賽及耐力賽中立足的關鍵。選擇 Defender OCTA 作為這一全新競賽項目的起點,無疑是順理成章的決定。作為目前最強大、最具能力的 Defender 車型,OCTA 擁有著無與倫比的極限越野性能,正是 Land Rover 對高性能 4×4 和 SUV 領域的雄心壯志。

從 2026 年開始,Defender 將在 FIA 世界拉力耐力賽 和 達喀爾拉力賽 中,派出兩輛競賽車參加五個賽季的 W2RC 賽事,並在達喀爾拉力賽中派出三輛車,這一壯舉可謂是品牌邁向更高巔峰的象徵。

隨著 FIA 和達喀爾賽事組委會對“Stock”類別的規則進行改革,這一全新規則將使得該類別的競爭更加激烈和公平。這意味著對 Defender 這類高性能 4×4 車型的挑戰將進入全新階段,而這正是 Defender 展示其極限耐久性和越野能力的最佳時機。

Defender OCTA 的競賽車型將沿用其原有的 D7x(極限強度)車身架構,這是一種基於鋁合金單體車身的設計,擁有傳統“車身上框架”設計的三倍強度,並具有極佳的扭轉剛性。這一堅固的車身架構,加上 Defender OCTA 獨特的幾何設計和運動學設計,使其成為參加達喀爾賽事的完美基礎。

此外,這些競賽車輛將使用與 Defender OCTA 相同的傳動系統和驅動布局,並且其 4.4 升雙渦輪 V8 引擎 將為車輛提供強大動力。如此配置,無論是在極端的沙漠地形,還是無盡的泥濘賽道上,Defender OCTA 都將無懼挑戰,為車隊爭奪桂冠。

為了確保競賽車輛能夠迎接這一極限挑戰,Defender OCTA 已經開啟了全面的測試和開發計劃,車隊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進行一系列測試賽事,並正式宣布完整的參賽隊伍。這一切準備,無疑是為了 2026 年達喀爾賽事和 FIA 世界拉力耐力賽的挑戰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Cadillac 目標 2026 年成為 F1 全廠隊伍!O’Blenes 領軍開創未來

Russ O’Blenes, director of the GM Motorsports Propulsion and Performance Team, has been named CEO of GM Performance Power Units LLC, a newly formed business that will build powertrains for the Cadillac Formula 1 Team.


TWG Motorsports 和 General Motors(GM)宣布,將成立全新的公司 GM Performance Power Units LLC,並計劃在十年內讓 Cadillac 成為一支“全工廠隊伍”,不僅參與 Formula 1 賽車,更將主導自家動力單元的開發。這一全新動力單元事業的目標,便是將 Cadillac 的 F1 車隊推向 2026 年的賽道。

O’Blenes 強勢加盟,為 Cadillac 開創 F1 新未來
作為業界資深的賽車工程專家,Russ O’Blenes 被任命為新公司 CEO,並將負責領導這項革命性計劃。O’Blenes 擁有超過 30 年的賽車工程經驗,目前在 GM 擔任 Motorsports Propulsion and Performance 團隊的總監,他的加入對於 Cadillac F1 車隊來說,無疑是一次強力的技術支持。

O’Blenes 的職業生涯涵蓋了多個頂級賽車賽事的動力系統開發,並為 GM 推出了多款獲獎的生產車型,這些經驗將成為他領導新 F1 車隊的寶貴資源。他曾主導 GM 旗下的 eCrate 計劃,為性能車輛建設者和電動車愛好者提供強大動力,這樣的經歷讓他在賽車動力單元領域中,已經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知識與技能。

從美國賽道到全球舞台,GM 發力 F1
新成立的 GM Performance Power Units LLC 將專注於開發並測試 Cadillac F1 車隊的動力單元,並已經開始了相關的技術開發與測試工作。此次 GM 的參與,不僅將美國的高效內燃機技術帶入 F1,更將結合電氣化、混合動力技術和可持續燃料的應用,進一步加強全球賽車領域的競爭力。

Mark Reuss,GM 的總裁指出,O’Blenes 的加入對於 Cadillac 進軍 F1,並在全球舞台上展示 GM 工程和技術能力至關重要。他特別強調,O’Blenes 曾領導開發過 IMSA Cadillac 和 Corvette C8.R 等混合動力引擎,這些引擎已經在賽場上屢屢斬獲佳績。

開放新基地,打造世界級 F1 動力單元
隨著 GM Performance Power Units LLC 的成立,Cadillac 的 F1 夢想也越來越近。根據計劃,這個新基地將於 2026 年設立,位於 GM Charlotte Technical Center 附近,專門用來開發 F1 車隊所需的動力單元。這不僅是對 Cadillac 品牌的提升,也是對美國汽車工業的巨大鼓舞。

而在此之前,Cadillac F1 車隊將繼續使用 Ferrari 的動力單元,直到 GM 自家研發的引擎經過 F1 認證,正式投入比賽。

看到 Cadillac 這樣一個來自美國的汽車品牌,決定將力量放在 F1 動力單元的開發上,真的是令人興奮不已。這不僅是對品牌技術實力的肯定,更是一場賽車界的革命。美國汽車製造商長期在賽車領域屬於“旁觀者”,但如今 GM 與 TWG Motorsports 的合作,顯然是要將這一格局打破,力爭在全球舞台上展現美國製造的力量。

這一切對於賽車迷來說,無疑是一次充滿期待的旅程。Cadillac 在 F1 的挑戰,也將成為未來幾年汽車界最精彩的故事之一。對我而言,這不僅是一個賽車夢想的起點,更是一個品牌全球化雄心的縮影。希望 Cadillac 能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展現出不一樣的競技風采,為我們帶來更多令人驚艷的賽道表現!

無可匹敵!Mercedes-Benz E-Class 搶下 2024 年 Euro NCAP 最佳安全表現大獎


在車壇,一輛車的安全性總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而 Mercedes-Benz E-Class 今年再一次超越同級對手,榮獲 2024 年 Euro NCAP 所頒發的「最佳安全表現車輛」大獎,成為去年測試中最安全的車型!這不僅是對 E-Class 安全技術的極高肯定,也再次證明了Mercedes-Benz在汽車安全領域的領先地位。

卓越安全表現,定義全新標準
Euro NCAP(歐洲新車評估計劃)專家團隊針對四大領域進行綜合評價,分別是成人乘客保護、兒童乘客保護、易受傷道路使用者保護,以及安全輔助技術。Mercedes-Benz E-Class 在所有這些安全類別中都取得了極為出色的成績,無論是對於成人乘客的保護,還是針對兒童和行人等脆弱群體的安全防護,E-Class 都表現得無懈可擊。

這個獎項的背後,正是Mercedes-Benz長期以來在車輛安全領域的研發成果,以及對未來行車安全的持續投入。正如 Markus Schäfer,Mercedes-Benz-奔驰集團董事會成員所說:“Mercedes-Benz-奔驰一直是安全的代名詞,我們在車輛安全方面樹立了行業標準。”


Euro NCAP 的認可,實至名歸
Euro NCAP 是由歐洲交通部門、汽車俱樂部及保險協會所組成的獨立機構,致力於進行車輛的碰撞測試和安全評估。這個機構的評價對汽車品牌來說具有極高的權威性與公信力,因此,當 E-Class 獲得 Euro NCAP 的“最佳安全表現”大獎時,無疑是對其安全技術的一大肯定。

Mercedes-Benz 近年來不斷推陳出新,推出了多項創新的安全技術,包括但不限於先進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行人檢測系統、以及新一代的緊急自動煞車技術。這些技術不僅提升了車主的駕駛體驗,還讓整體行車環境變得更為安全。


我總是特別欣賞那些不僅能夠保護駕駛者的生命,更能對行人及其他道路使用者提供額外保障的技術。Mercedes-Benz E-Class 用其全方位的安全技術,將這些理想變為現實。這不僅僅是技術的突破,還代表了一種對未來出行的承諾——每一次上路,都能讓駕駛者、乘客甚至行人都感到更為安心。

不可否認,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的車輛安全系統將會越來越智能化。而 E-Class 作為Mercedes-Benz的一員,無疑是這一未來的領航者。對於熱愛駕駛的我們來說,這不僅是安全的保證,更是一種無形的信任,讓我們每一次開車上路,都能夠更放心。

Lexus RC 和 RC F 2025 美國登場為經典告別


Lexus RC 和 RC F 已經在市場上屹立了十年,並成功售出了超過 90,000 輛,遍佈全球 62 個國家和地區。隨著 2025 年的到來,這兩款車將正式宣告停產,為所有熱愛駕駛的車迷留下最後的經典回憶。這場“音浪”告別秀,無論是在駕駛樂趣還是動力表現上,都將是一場充滿力量與美學的盛宴。


2025 年的 Lexus RC 將帶來一些細微改動,而 RC F 則以“Final Edition”這一單一配置登場,無疑是對其十年歷程的一次華麗致敬。這一代的 RC 及 RC F 將在今年第一季度抵達各大經銷商,將成為許多車迷的最後機會,來感受這兩款車的無與倫比的駕駛樂趣與優雅風範。


RC 300 配備了高效能的 2.0 升雙渦輪增壓四缸引擎,最大功率達 241 匹馬力,搭配 8 速運動直排自動變速箱,讓駕駛者能夠隨心所欲地享受每一個加速瞬間。這款車的扭矩達到 258 lb.-ft.,動力輸出區間為 1,650 到 4,400 轉,無論在城市道路還是高速行駛中,都能提供穩定而強勁的加速表現。

RC 300 AWD 則配備了 3.5 升 V6 引擎,最大馬力為 260 匹,並結合智能可變氣門正時系統,提供更低轉速時的更大扭矩,以及高轉速時的強勁動力。其扭矩範圍為 236 lb.-ft.,動力輸出範圍為 2,000 到 4,800 轉,讓這款車在不同路況下均能保持平衡的駕駛體驗。


RC 350 和 RC 350 AWD 配備的 3.5 升 V6 引擎,最大馬力 311 匹,並擁有與 LFA 超跑相似的動人聲浪。這款引擎的扭矩為 280 lb.-ft.,其 0-60 mph 加速時間分別為 5.8 秒(後驅)和 6.0 秒(全輪驅動)。F SPORT 配備了 Torsen® 限滑後差速器,能夠幫助駕駛者更好地發揮加速性能,無論是進彎還是出彎,都能充分體現其運動本色。

2025 年,F SPORT 後驅版本的橙色剎車卡鉗將變為紅色,為車輛的運動氣息再添一分亮眼色彩。


作為 Lexus 的高性能車型,RC F 2025 年將推出“Final Edition”特別版,這款車將以其 GT3 靈感的外觀、精妙的動力表現和自然吸氣的 5.0 升 V8 引擎,完美詮釋了性能與優雅的結合。RC F 的 V8 引擎最大馬力達 472 匹,並配備標準的 F 調式可調懸掛系統,讓車輛的操控更加精準穩定。

“Final Edition”車型的外觀升級了大量碳纖維元素,包括車頂、側裙、前擾流板和後擾流器,這些細節不僅讓車輛更加輕盈,還進一步強化了其運動感。19 英寸 BBS ® 合金輪圈搭配米其林® Pilot Sport® 4 S 輪胎,以及紅色的剎車卡鉗,無不在彰顯著其強大的性能實力。經典的 2UR-GSE V8 引擎,經過精心調校,帶來更順暢的加速感受和令人振奮的引擎聲浪。


RC F “Final Edition” 可選擇 4 種車身顏色,包括 Incognito、Radiant Red、Sonic Iridium 和 Ultra White,並配備頂級的 Mark Levinson ® 音響系統以及 10.3 英寸觸控螢幕,讓駕駛者在享受超凡駕駛樂趣的同時,也能擁有頂級的音響體驗。內飾方面,RC F “Final Edition” 配備了黑紅雙色真皮/Ultrasuede 座椅,並特製了 “Final Edition” 碳纖維車標,彰顯其限量生產的特殊性。

此外,車內的數位儀表盤提供了從 G 力計到啟動控制等多項資訊,並搭載了 8 速運動直排自動變速箱,配備降檔轉速匹配功能,讓駕駛者能夠迅速進行換檔,享受每一次的極速體驗。


Lexus RC 和 RC F 的停產,對我來說是一個感傷的時刻。這兩款車不僅是 Lexus 運動化理念的象徵,也是我們對駕駛樂趣的一種情感寄託。RC 系列無論是在外觀設計還是動力表現上,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優雅與力量的完美結合。尤其是 RC F,作為一款擁有 V8 引擎的高性能車型,每一次的加速都能讓人血脈賁張。而 2025 年的“Final Edition”無疑是給這個經典系列最完美的告別,這不僅是一款車,更是一段駕駛歷程的回顧。

當然,隨著車市的變遷,RC 和 RC F 或許將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經典,無論是它那具有音樂感的引擎聲浪,還是它所帶來的無與倫比的駕駛體驗,都將成為駕駛者的美好回憶。而對於 Lexus 來說,這樣的告別,或許正是為了更好地迎接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令人期待的創新之作。

細車大有可為!Volkswagen Polo 50 周年經典回顧


50年超過2,000萬輛銷量,Volkswagen Polo 成為了世界小型車市場中的不敗經典。為了慶祝這個標誌性的里程碑,Volkswagen 在 Bremen Classic Motorshow 帶來兩款第一代 Polo 的經典車型——1975年的 Polo L 和 1977年的 hill climb Polo,為車迷們重現這款細車巨星的起源與賽車靈魂。這次展出,既是對過去50年輝煌成就的致敬,也為我們揭開了 Polo 未來發展的更多可能性。

Polo L:經典起點,細車市場的革新者
1975年首次面世的 Polo L,見證了 Volkswagen 在小型車市場的成功起步。這輛只有 3.5米長 的小車,以簡約、實用的設計俘虜了全球消費者的心。Oceanic Blue 的外觀低調而優雅,而內在的0.9升引擎輸出 40匹馬力,雖然動力不算強勁,但以僅僅 685公斤 的重量,卻能達到 132公里/小時 的最高速度,足以應付當時的日常交通需求。

Polo L 雖然小巧,但以「小車大空間」為賣點,其靈活的尾廂設計可提供多達 900升 的載貨容量。同時,選配的 L 配置版本更增添了豪華元素,包括車側飾條、雙速風扇及地毯,將細車的實用性與舒適性完美結合。這款以「可靠、經濟、舒適」為核心的車型,為 Volkswagen 打下了細車市場的穩固基礎。

hill climb Polo:Polo 的賽車靈魂
除了經典的日常用車,Polo 還擁有鮮為人知的賽車基因。這次展出的 hill climb Polo 是基於 1977 年的第一代車型進行改裝,專為山道賽而打造。這輛 Bali Green 配色的賽車搭載 1.3升引擎,輸出高達 110匹馬力,最高時速約 150公里/小時,配備短齒比變速系統及滾籠,完全符合當時的賽事安全標準。經過20年的賽車生涯,這輛車在 2022 年的 Osnabrück 山道賽中經過修復後再度亮相,重現了當年驚人的賽車實力,令人嘆為觀止。

經典傳承,延續細車的精彩故事
Volkswagen Polo 不僅是一款車型,更是一個橫跨半世紀的小型車傳奇。從1975年的第一代,到今天的第六代,每一代 Polo 都承載著 Volkswagen 在品質、創新和實用性上的不懈追求。無論是日常代步的實用車,還是充滿競技魅力的賽車版本,Polo 都以其多樣化的形象贏得全球車迷的喜愛,成為國際市場上不可或缺的細車代表。

Hill climb Polo from 1977.

Volkswagen Polo 的成功歷史讓我深刻感受到,細車不僅僅是「便宜好用」這麼簡單。從第一代 Polo L 的誕生,到 hill climb Polo 的賽車魅力,這款小車讓我們明白了創新與實用的完美結合可以如何徹底改變市場。更重要的是,Polo 不僅是交通工具,它還代表了 Volkswagen 對「小車應有大作為」這一理念的執著。

這次 Bremen Classic Motorshow 展出的兩款車型,讓人看到 Polo 如何從簡單實用的小車演變為多功能的傳奇經典,既喚醒了我們對經典汽車的回憶,也為細車未來的可能性帶來無限想像。對於 Polo 的下一個50年,我們拭目以待!

Porsche Macan Turbo 電二代


繼 Taycan 之後,保時捷 Porsche 以 Macan 作為推出其第二個電動車系的平台。推出有 10 年時間的 Macan,新款車現全線改為純電動驅動,車系話雖是第二代全新設計,但第一代 Macan 仍然會以原有的電油引擎繼續存在和發售。

第一代 Macan 與 Audi Q5 採用同一底架,新款繼續與 Audi「一雞兩味」,共用全新 800 V 電壓 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中/大型電動車專用底盤,兩品牌分別以 Q6 e-tron 和 Macan 最先用上,Macan 車系共有後輪驅動的 Macan Electric 和香港有賣的四驅 4 Electric、4S Electric 和測試的 Turbo Electric 四款,售價 $1,048,000、$1,198,000 和 $1,448,000。


新 Macan 的體積比舊款長多 58mm,闊多 16mm,輪距多 86mm。在一切都要表現得科幻的電動界別,新 Macan 有分開上下兩組的頭燈設計,上方的一組有 4 粒日行燈,高/低燈組像例如 Hyundai Kona 那樣放在較下的泵把裡,沙板貼有「Electric」字,車尾最突出的不同,是尾燈改為紅色燈條,「Porsche」Logo 放在尾燈間的黑色裝飾內,尾泵把有左右假風口;車身整體比例和輪廓與第一代沒有很大分別,就是較為科幻一點。


Macan 的錶板有全新設計的顯示和控制系統,錶板有儀錶、中台、乘客三塊屏幕,但仍保留有制可撳的冷氣控板放在中僑的斜台上,有 3 個圓錶的儀錶屏幕,中間有隨踩電和減速撥左撥右的電錶,左邊可「碌」出胎壓、電量、G-force 錶、速度計,右邊可「碌」出里數/耗電量這些,不看電錶或「車仔跟線」時可轉為顯示整幅大地圖;乘客不玩手機時,可玩玩他/她前方屏幕的地圖、G-force 錶/指南針、音響、收音機、手機通信之類的功能。屏幕系統採用行 Android Automotive OS 的升級 PCM (保時捷通訊管理系統),設語音解析可迅速提供路線規劃建議。內籠有較多環保物料的今代,前排乘客的坐點降低了 28 mm,後排降低 15 mm和有較多腳位,後排的中橋處有冷氣風口和 LCD 顯示控制板;前座有暖氣功能。氣氛燈光有12顏色,雖然沒有例如平治的64色多,但說真的已很夠「照」。行李箱設有把手將後座椅背彈低,以及有按鈕控制氣壓避震將車尾升高,方便擺放物件。


機械設計上,這部 Turbo 型號的前、後 PSM 恒磁同步摩打正常輸出共有 430kW(584 匹),用 Launch Control 起步時可「谷」至 470 kW(639 匹)/ 1,130 牛頓米。電池容量 100 kWh,可用容量 95 kWh,城市續航距 765km,平均 591km;270 kW 快充由 10% 充至 80% 需 21 分鐘,11kW AC 慢充要 10 小時。前雙搖臂、後多連杆懸掛有 PASM(Porsche Active Suspension Management)電子控制吸震器,設有雙油路活瓣加闊軟至硬幅度,氣壓避震可以根據Drive Mode 改變車身高度,最大可升高 10mm 離地距至 195mm。後軸設有 PTV Plus(Torque Vectoring Plus)扭力導向電子差速器,以及5度後輪轉向。ePTM(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Porsche Traction Management)電子穩定系統的 10 微秒反應時間比電油汽車快 5 倍。安全系統有前撞警告和自動剎車、離線警示和扭軚輔助、前方橫向有車警示、盲點有車警示、司機分心警示。


屬於車系中最高性能的這部 Turbo Electric,0-100km/h 加速性能只需 3.3 秒,在雙摩打的恒定扭力下就是「想怎樣去便怎樣去」,屬於電動車中飛快的群組。與 Taycan 一樣在軚盤設有扭左扭右的轉盤制的 Drive Mode 反應系統,有 Normal、Sport、Sport+ 和 Offroad 模式來影響踩電反應、懸掛軟硬、離地距,沒有可自訂的 Individual 模式,轉用 Sport 和 Sport+ 時有「較應」和「再應」的踩電反應以及「加硬」和「再硬」的懸掛感覺,另有按鍵可升高尾翼和開啟 Electric Sport Sound,合成聲效就像汽船般,行駛時「嗚…嗚…嗚…」聲,個人覺得並不好聽而且有點煩擾,還是關掉比較自然。拖慢充電不是用軚盤撥片控制,也不是在屏幕某個天花龍鳳的頁面內調校度數,而是按屏幕左下方一粒像熄掉網頁廣告的細小按鈕,而選擇亦只有 On 和 Off,嚴重缺乏儀式感。車子一般行車時你不會覺得它太硬和太「櫈」,以又高又重的電動車來說拐起彎時屬非常貼地,作為保時捷的 SUV,在舒適和操控之間有很好的平衡。


全新設計的顯示和控制系統,錶板有儀錶、中台、乘客三塊屏幕,屏幕系統採用行 Android Automotive OS 的升級 PCM。


前排坐點降低了 28mm,後排降低 15mm 和有較多腳位,後排中橋有冷氣風口和 LCD 顯示控制板。


分開上下兩組的頭燈設計,上方的一組有 4 粒日行燈,高/低燈組像例如 Hyundai Kona 那樣放在較下的泵把裡。


尾燈改為紅色燈條,「Porsche」Logo 放在尾燈間的黑色裝飾內,尾泵把有左右假風口。


行李箱設有把手將後座椅背彈低,以及有按鈕控制氣壓避震將車尾升高,方便擺放物件。


Drive Mode 反應有 Normal、Sport、Sport+ 和 Offroad 模式來影嚮踩電反應、懸掛軟硬、離地距。


懸掛有 PASM Porsche Active Suspension Management 電子控制吸震器,設有雙油路活瓣加闊軟至硬幅度。


氣壓避震可以根據 Drive Mode 改變車身高度,最大可升高 10mm 離地距至 195mm。


Electric Sport Sound 合成聲效就像汽船般,行駛時「嗚…嗚…嗚…」聲,個人覺得並不好聽而且有點煩擾,還是關掉比較自然。


電池可用容量 95kWh,平均續航距 591km;270kW 快充由 10% 充至 80% 需 21 分鐘。


錶台保留有制可撳的冷氣控板放在中僑的斜台上。


乘客屏幕有地圖、G-force 錶/指南針、音響、收音機、手機通信之類的功能。


拖慢充電在屏屏幕左下方有一粒像熄掉網頁廣告的細小按鈕,選擇亦只有 On 和 Off,嚴重缺乏儀式感。


屬車系中最高性能的 Turbo Electric,0-100km/h 加速性能只需 3.3 秒,在雙摩打的恒定扭力下就是「想怎樣去便怎樣去」。


不看電錶或「車仔跟線」時可轉爲顯示整幅大地圖。


Macan 與 Taycan 一樣在軚盤設有扭左扭右的 Drive Mode 轉盤制。

基本規格
動力單元:前、後 PMS 恒磁同步摩打
電池容量:95 kWh
最大馬力:470 kW / 639 匹
最大扭力:1,130 牛頓米
續航距離:591 km
體積:4,7845 X 1,938 X 1,621mm

詳盡規格表

售價:「一換一」計劃:$1,448,000
網址:https://hongkong.porschedealercn.com/
查詢:2926 2911(Porsche Centre Hong Kong)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Benz 與 Google 攜手發展 AI 導航系統


當豪華汽車巨頭 Mercedes-Benz 與科技龍頭 Google 聯手,駕駛體驗便進一步進化!兩家公司近日宣布深化合作,利用 Google Cloud 的 Automotive AI Agent 強化 MBUX 虛擬助理,為駕駛者帶來前所未有的語音搜索與導航體驗,計劃率先應用於即將推出的新款 CLA 車型。

突破性的 AI 導航系統:智能對話,隨問隨答
透過整合 Google Maps Platform 和由 Gemini 模型支援的生成式 AI,MBUX 虛擬助理不僅能即時獲取全球2.5億個地點的最新資訊,更能以自然對話形式回應駕駛者的問題。例如,你可以問:「附近有甚麼高級餐廳推薦?」或進一步詢問:「這家餐廳有好評嗎?主廚的招牌菜是甚麼?」系統將即時提供精確答案,並在車輛介面顯示導航資訊。

這套系統不僅支持單次查詢,還能進行多輪對話,記憶之前的交談內容。例如,你可以隨時更改目的地或追加查詢,而系統將無縫連接你的需求,讓駕駛者專注於路況,同時獲得完整資訊。


以 AI 賦能導航,掀起智能駕駛新篇章
Mercedes-Benz CEO Ola Källenius 表示:「我們希望為客戶提供無與倫比的數字化體驗,結合 Google Cloud 的生成式 AI 技術,我們的新一代導航系統將讓駕駛與乘客在數秒內獲得全面且個性化的資訊。」

Google 和 Alphabet CEO Sundar Pichai 補充道:「Mercedes-Benz 的駕駛體驗一直是市場的典範。我們的合作將引入尖端 AI 技術,讓車內互動更自然、更有用,這只是汽車行業 AI 變革的開端。」

AI 如何改變汽車行業?
Google 的 Automotive AI Agent 是專為汽車產業設計的生成式 AI 系統,基於 Google 的 Gemini 模型,實現語音互動的多模態推理能力,並結合 Google Maps 平台的精準數據,為汽車製造商提供高度客製化的語音助手功能。這套系統將首先搭載於 Mercedes-Benz CLA 車型,未來亦計劃擴展至其他車型。


Mercedes-Benz 和 Google 的合作可謂「強強聯手」,充分體現了豪華汽車品牌與前沿科技的結合。這套智能導航系統不僅提升了駕駛便利性,更是汽車數字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對我而言,駕駛已不再僅是到達目的地的過程,而是探索世界的一部分。如果未來的汽車都能像這樣聰明,我會更加期待每一次的駕駛旅程!

布加迪 Bugatti Tourbillon 奢華新時代的全新象徵


隨著布加迪 Bugatti Tourbillon 的全球首發,這款兼具歷史與創新精神的超跑,正式揭開了布加迪進入全新時代的序幕。自從在故鄉莫爾塞姆首次亮相以來,Tourbillon 就以其無與倫比的魅力吸引了全球車迷的目光。這款致敬布加迪經典的超跑,如今在上海與香港兩大城市的璀璨燈光與地標前閃耀,象徵著這兩座城市與布加迪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創新精神的完美融合。


上海,這座充滿戲劇性與多樣性的都市,擁有數不盡的歷史和文化遺產,而現代工程打造的天際線則代表了這座城市無窮的創新力量。Tourbillon 在上海的展出,不僅完美地與城市的歷史氛圍融合,更在浦東和浦西的地理與文化交匯處,展現出其卓越的設計理念。從繁華的外灘到壯觀的摩天大樓,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見證著傳統與現代的對話,而 Tourbillon 則在這樣的背景下,如同一顆璀璨的明星,閃耀其獨特魅力。

在靜安區的現代風格展廳,這款設計極致的超跑與上海的城市風貌相得益彰,將中國的傳承與現代主義的雙重特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品牌為尊貴的客戶舉行了一系列私人活動,讓每位賓客都能親身體驗這場奢華之旅,沉醉於布加迪的新時代光芒之中。


香港:融合傳統與創新的奢華舞台
接下來,Tourbillon 來到充滿國際化氛圍的 香港,這座海港之城以其獨特的東西方文化交融而著名。Tourbillon 在香港的首次展出,吸引了眾多尊貴來賓和媒體的關注。這次展出不僅讓人驚艷於其超凡的工藝設計,更與 Jacob & Co. Tourbillon腕錶 一同亮相,展現了汽車與高端製錶工藝的完美融合。特別是腕錶中那由透明藍寶石打造的 V16 引擎缸,更是將兩種極致奢華的技術結合,令人驚嘆不已。


在這次精心策劃的巡展中,Tourbillon 穿梭於香港這些珍貴的地標之間,從優雅的 蓮花宮 到經典的 美利樓,再到充滿藝術氛圍的 西九龍,每一個場景都為這款車增添了無限魅力。而香港獨特的天際線,將這款極致超跑的優雅與未來感展現得淋漓盡致。

Kostas Parris,布加迪中東及亞洲區域總監指出,Tourbillon 不僅是一部無與倫比的超跑,更是一場世界領先的創新與精湛工藝的交響樂。這款車的出現,標誌著布加迪品牌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並在全球舞台上定義了超跑的未來。對於布加迪來說,這次 Tourbillon 的巡展只不過是未來更多激動人心的旅程的開始。


看到布加迪如此重視技術與工藝的結合,並將這款兼具歷史意義與現代創新精神的 Tourbillon 介紹給世界,實在令人興奮。上海和香港,兩個充滿文化底蘊的城市,無疑是這款車的完美舞台,讓我們看到了布加迪不僅在技術上的突破,也在品牌形象的塑造上達到了新的高峰。

Tourbillon 不僅是一部車,更是一件藝術品,一個象徵。它不僅展現了布加迪對過去經典的致敬,也勾畫出未來超跑的藍圖。這樣的品牌傳承與創新,讓人充滿期待。相信在未來,Tourbillon 將會在更多城市中繼續閃耀,成為無數汽車迷心中最崇高的夢想。

挑戰極限!Volkswagen ID.7 Pro S 單次充電跑出 941 公里驚人成績


Volkswagen 在意大利南部的 Nardò 測試場創下電動車新里程碑:ID.7 Pro S 配備 86 kWh 電池,單次充電跑出 941 公里,遠超 WLTP 官方標準的 709 公里多達 232 公里,增幅達 32.7%。測試期間平均電耗僅為 9.2 kWh/100 公里,若轉換成柴油等效消耗量,僅為每百公里 1 升,這項表現突顯了 ID.7 Pro S 在電動車市場的卓越效率與領先技術。

真實場景測試,展現頂尖效率
這次測試於 12 月進行,由 Volkswagen 專業駕駛團隊操作,環境溫度介乎 5 至 15°C。Nardò 測試場的 12.5 公里環形賽道模擬各種交通場景,ID.7 Pro S 在平均時速 29 公里下完成測試,此速度接近大城市繁忙時段的平均車速(22 至 31 公里)。測試車完全來自 Volkswagen Emden 工廠的量產車,未經任何技術改裝,真實反映出量產車的潛力與表現。


性能與技術並重,為續航而生
ID.7 Pro S 的傑出效率得益於精心設計的空氣動力學及高效能動力系統,其風阻系數僅為 0.23(視乎配置)。搭載的「APP550」高效電驅動系統,具備 545 Nm 扭力,不僅提供 6.6 秒破百的加速性能,同時保持極低能耗,WLTP 測試數據為每百公里 13.6 至 16.2 kWh。

此外,ID.7 Pro S 配備 200 kW 的直流快充功能,10 分鐘即可充入 244 公里的電量,從 10% 充至 80% 僅需約 26 分鐘。無論是家庭還是長途駕駛需求,ID.7 不僅提供寬敞空間與舒適性,更以優秀的續航里程滿足使用者對純電車的期待。

市場反應熱烈,長途與商務用途雙兼顧
Volkswagen 銷售與行銷董事會成員 Martin Sander 表示:「在歐洲市場,ID.7 的訂單量呈現積極增長,目前銷售表現已超越 Passat,這證明 ID.7 不僅是 Volkswagen 電動化產品陣容的重要補充,亦成功吸引長途駕駛者與商務車買家。」


純電新時代的長途佼佼者
ID.7 Pro S 的測試結果令人驚嘆,941 公里的續航成績不僅突破 WLTP 標準,更為電動車駕駛者提供更多可能性。在快充技術的加持下,它解決了電動車常見的「續航焦慮」,對於本地喜歡長途自駕遊或跨境旅遊的用家來說,ID.7 Pro S 似乎是一個理想選擇。這不僅是一台車,更像是 Volkswagen 實現未來出行願景的縮影,令人對其未來的電動車產品更加期待!

Toyota Gazoo Racing 開啟 2025 世界拉力錦標賽新篇章


Toyota Gazoo Racing World Rally Team(TGR-WRT)於 2025 年正式開啟新一季的世界拉力錦標賽(WRC)挑戰。這次的拉力賽季將為車隊帶來一連串全新的挑戰,首站便是在傳奇的 蒙地卡羅拉力賽(Rallye Monte-Carlo)開賽,時間定於 1 月 23 至 26 日。作為歷史最悠久、最具聲望的拉力賽之一,蒙地卡羅賽事也為新賽季畫上了開端,接下來的 14 場比賽將涵蓋全新的比賽地點,包括加那利群島、巴拉圭和沙特阿拉伯等。

技術規則大變革,重塑 WRC 車型與賽事風格
2025 年的賽季可謂是對整個世界拉力錦標賽的一次重構,特別是對於最頂級的 Rally1 車型規則做出了不少關鍵調整。最大的一個改動是,傳統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將不再被允許使用,這對賽車的設計和性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車輛的最小重量因此從 1,260 公斤減少到 1,180 公斤,同時,空氣限制器的尺寸也有所縮小,以確保車輛的動力與重量比例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此外,今年 WRC 車型的輪胎供應商也發生變化,韓國品牌 Hankook 成為首度成為頂級比賽輪胎的唯一供應商。這些變動不僅改變了車輛性能,也在賽事規則方面帶來了新的挑戰,尤其是積分系統的調整,使得每一場比賽的結果都會對車隊積分產生更大影響。

強化車手陣容,戰力倍增
今年,TGR-WRT 的車手陣容可謂豪華且多元。衛冕雙冠王 Kalle Rovanperä 與副手 Jonne Halttunen 將繼續全職參賽,此外,2024 年的亞軍組合 Elfyn Evans 和 Scott Martin 也將重返賽場,並向頂級榮譽發起挑戰。最引人注目的還是 Sébastien Ogier,這位傳奇車手將在 蒙地卡羅 這個自己家鄉的賽道上,爭取創下紀錄的第十座冠軍,並與副手 Vincent Landais 一同參與部分賽季的比賽。

除此之外,2024 年 WRC2 冠軍 Sami Pajari 也將全職轉戰頂級賽事,與經驗豐富的副手 Marko Salminen 搭檔,並以 TGR-WRT2 車隊的身份參賽,這不僅為 Pajari 帶來了更多的比賽機會,也讓車隊在製造商積分賽中增加了競爭力。年輕車手 Oliver Solberg 也將以 GR Yaris Rally2 車型向 WRC2 冠軍發起挑戰。

蒙地卡羅拉力賽:極限天氣與挑戰的代名詞
蒙地卡羅拉力賽以其多變的天氣條件而著名,冰雪與乾燥的鋪裝路面,讓車手不得不面對一系列極端挑戰。今年的賽事依舊從摩納哥的賭場廣場(Casino Square)出發,首日的賽程將穿越黑暗中的三個階段,接著車手們將於 Gap 服務區進行整裝。星期五與星期六的賽程將圍繞 Gap 周邊的三個不同區域展開,並挑戰全新的 Aucelon – Recoubeau-Jansac 階段。

而星期日,賽事將再次經過星期四的兩個階段,最終以極具挑戰的 Col de Turini 山路作為 Power Stage 的終點,為本場比賽劃上圓滿句號。

TGR-WRT 這次進入 2025 賽季,無論是從車輛設計、車手陣容,還是賽事規則的調整來看,都是一次充滿挑戰與機遇的重新啟程。對於 Toyota 來說,這不僅僅是對現有技術的磨練,更是一種未來的承諾。他們的每一項改進、每一次突破,都在告訴我們,拉力賽的競爭將不再僅僅依賴速度,還將考驗每一位車隊在策略、耐力及技術上的極限挑戰。

對於這一季的 WRC 賽事充滿期待,尤其是當我們見證車隊與車手們在極限條件下展現出最佳表現時,我們也看到了汽車技術發展的無限可能。而且,這不僅是賽道上的較量,更是一場關於車輛未來、可持續發展和技術創新的智慧比拼。這樣的賽季,注定不會讓我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