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以氫能為核心、零排放的實驗船 Energy Observer,即將於 2025 至 2033 年再次展開雄心壯志的全球航行,而今次幕後最大推手之一,正是積極推動碳中和的 Toyota。這次合作不僅展現 Toyota 對氫能技術的信心,更將其 Fuel Cell System 系統應用到海洋交通領域,為未來可持續航運鋪路。
Energy Observer 不止是一艘船,更是一座漂浮的未來實驗室。它融合了太陽能、風能與自製氫能等多重再生能源供電技術。2025 至 2026 年,它會繼續於歐洲海域執行科研任務,全程以 Toyota 氫燃料電池系統提供零排放動力。到了 2027 年,全新登場的「Energy Observer 3」一艘新世代雙體船,將接棒原船,象徵可持續海洋動力科技邁向下一階段。
Toyota 與 Energy Observer 團隊正積極研究如何將 Fuel Cell System 融入 Energy Observer 3 的能源架構中,配合風能、太陽能及氫能等複合式能源技術,以達至長距離、穩定而無污染的航行目標。
Toyota 一直推行「多元路徑」(multi-pathway)策略,認為減碳並非單靠電動車,而應以電池、氫能與其他再生能源互補方式前行。Energy Observer 的項目正正體現這個理念——透過實地應用氫能與再生能源於航運,突破地面運輸框架,探索更廣闊的減碳可能性。
Toyota Motor Europe 社長中田善浩表示:「探索與合作是通往可持續未來的關鍵。我們很榮幸再次與 Energy Observer 攜手,為海洋交通帶來真正零排放的能源方案。」
George Russell 為 Mercedes 奪下本季首場勝利,於加拿大站展示冷靜與節奏掌控力,全場穩守優勢,在安全車帶領下衝線封王。然而賽事尾段的焦點,無疑落在 McLaren 兩位車手之間的碰撞事故——Oscar Piastri 與 Lando Norris 爭奪第四名期間發生接觸,導致 Norris 退賽,令賽事進入戲劇性尾聲。
Russell 從頭位起步表現堅實,甫起步即成功守住 Verstappen,並維持領先姿態大部分賽事。儘管 Verstappen 幾度接近威脅,但 Mercedes 透過出色的策略安排與控胎節奏,讓 Russell 保持優勢直至終點。
比賽中段大多數領先車手採用兩停策略,而 McLaren 則嘗試在策略與輪胎壽命之間取得平衡。Antonelli 憑穩定節奏守住位置,並在 Piastri 與 Norris 發生碰撞後,成功站上生涯首個 F1 頒獎台。
Aceman提供多種車身顏色配搭及三款對比色車頂選擇,加上Essential、Classic、Favoured及John Cooper Works(JCW)四種Trim套件,無論你鍾意斯文經典定係熱血競技,都可以打造出屬於你嘅MINI態度。JCW版本更附有紅黑撞色設計及專屬前後包圍,殺氣十足。車廂方面延續MINI圓形中控螢幕與Toggle開關,內飾以高對比布料為主調,清新又不失質感,既簡約又具科技感,符合當代電車美學。
MINI Aceman就好比一位精靈又貼心的旅伴,夠細細部好泊位,又夠大膽肯走遠,重點係充滿玩味與風格。對於香港人來說,它是一部可以既應付通勤,又能週末放電出走的理想選擇。它的存在提醒我們:你不需要擁有一部大車,才可以擁有大冒險。
當純電汽車在歐洲市場百花齊放之際,來自中國的小鵬汽車(XPENG)正式宣佈,將兩款全新升級的智能SUV – G6 Ultra Smart Coupe SUV 及 G9 Ultra Smart Premium SUV 引入歐洲市場,並同步於法國Le Mans Village作靜態展示。這兩款新車不僅外形與內裝全面革新,更以5C超級快充電池、800V SiC高壓平台及高階智能駕駛科技,重新定義了下一代智能電動車的性能與豪華體驗。
Polo Edition 50是以「Style」規格為基礎升級而來,外觀上換上16吋Coventry鋁合金輪圈(另可選17吋Torosa),後窗加深色處理,B柱印上立體「50」徽章,低調而不失尊貴;內裝則同樣充滿紀念元素,包括前門迎賓踏板、方向盤下方、以及副駕駛中控面板皆飾以「Edition 50」及「50」字樣。
GR LH2 Concept的意義遠超一部展示車,它是Toyota回應「賽車可否碳中和」這個全球問題的具體解答。比起全電動賽車,氫燃燒引擎能保留內燃機的聲浪與駕駛樂趣,同時朝零碳目標邁進。對於未來的Le Mans,若真設立氫能組別,那Toyota今日的「賽道實驗」很可能成為明日的「規則基礎」。GR LH2代表的不只是未來,也許是保留賽車靈魂、同時擁抱環保的最完美折衷。而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聽聽它怒吼的聲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