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C
Hong Kong
Friday, August 22,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227

林寶堅尼 Aventador SVJ 63 硬頂限量版抵港


作為其中一台分配給香港市場的Aventador SVJ 63,此特別稀有的傑作是全球唯一配上定制啞光迷彩塗裝外觀的Aventador SVJ 63 硬頂版,全車散發著車主獨特的風格和想像力。這正是向塗上迷彩塗裝的Aventador SVJ致敬,2018年,該車以6分44秒97的成績刷新了紐堡靈北環賽道的量產車圈速紀錄。


Aventador SVJ 63詮釋了林寶堅尼品牌的創新設計語言與超凡卓絕的工程技藝。與普通SVJ相比,該限量版車型採用特別配置,同時大量使用了可見的磨砂碳纖維材質在擋風玻璃框架,車頂,引擎蓋,進氣口,側鏡和擾流板。車門以及前蓋均設有合共三個的”63”塗裝。這些細節均提供了出色的視覺效果,並進一步突顯了Aventador SVJ 63的鮮明輪廓。

車身內部配色方面,Nero Cosmus黑色配上對比鮮明的Arancio Leonis亮橙色共構Alcantara車內裝飾視覺主色,並結合全新的SVJ十字繡元素。


Aventador SVJ在紐堡靈北環賽道的圈速記錄是其超凡性能的最佳證明。新車的動力裝置經過優化提升,在引擎最高轉速為8,500轉/分鐘時能夠爆發出770匹馬力的強勁動力,使Aventador SVJ成為林寶堅尼迄今為止最強勁的V12量產車型。在引擎轉速為6,750轉/分鐘峰值扭力輸出達720牛‧米,而車身重量僅為1,525公斤,這令Aventador SVJ實現了1.98公斤/馬力的重量馬力比。新車0 – 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僅需2.8秒,0 – 2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為8.6秒,最高時速超過350公里,而100公里/小時–靜止的剎車距離僅為30米。

Aventador SVJ並不僅是一台數據上出色的超級跑車。Aventador SVJ的發展哲學,加上其前沿設計、卓越空氣動力學科技和效率、最佳重量馬力比,以及出色性能等精髓本質,均為最挑剔的駕駛者打造了一台完美座駕。

新車車身的前部設計更加寬大。全新前杠採用了嵌入式側擾流鰭和全新的進氣口設計,同時體現了林寶堅尼專利的ALA 2.0(Aerodinamica Lamborghini Attiva 2.0)主動空氣動力學系統在新車上的應用。

前分流器的分離式設計延伸了視覺上的懸浮效果,同時提供了一條氣流通道。前杠上用於引導氣流的排氣槽採用三維立體設計,以實現阻力和下壓力的優化,是新車設計中空氣動力學應用的又一體現。Aventador SVJ的下壓力提升中有70%來自車身上部的空氣動力學優化設計。

平治 F1 意大利 IMOLA 提早封王七連霸


頭十部車只有平治和紅牛韋斯塔本黃胎起步,其餘七部車紅胎起步。平治咸美頓總成績領先保達斯77分。起步咸美頓失準跌至第3,保達斯起步順利,紅牛韋少提升一位。第4位起步嘉斯利被Renault 歷卡度超越。Racing Point 史杜爾被 Renault 奧干撞爛頭翼,提早入維修站更換。第四圈後,保達斯未有拉開距離,跟第2位保持1秒距離,咸美頓力追韋少只差1秒內。


第九圈金牛嘉斯利機件問題即時退賽。中游車手在13/14 圈時開始換胎。第19圈紅牛韋少換上白胎,第20圈保達斯換胎,換胎後保持在韋少前方,未換胎的咸美頓即時跑出最快圈速,試圖追近前面兩部車。

第29圈 Renault 奧干戰車機件問題隨即退賽。第30圈虛擬安全車出場,咸美頓隨即入維修站換上白胎,進入賽道後在保達斯前方 3.6 秒。


第40圈法拉利維特爾換胎,過程不順利,需時13秒,早前儲下的優勢一次過輸走;愛快拉高倫仍未換胎。紅牛韋少繼續力追保達斯,只有1秒差距,咸美頓領先11.4秒。第42圈保達斯圈尾失手,造就韋少第43圈隨時超越保達斯,同時領先 1.9秒。

第49圈愛快冰人換上紅胎,Haas 麥勞臣因頭痛退賽。第51圈紅牛韋少爆胎,安全車出場。第52圈保達斯入維修站換紅胎,第53圈咸美頓換紅胎,威簾仕羅素大炒,即時退賽。


第57圈安全車離開,咸美頓、保達斯、歷卡度、陸克萊、基亞特帶領,比賽重新開始後基亞特超越陸克萊。第6位佩雷斯準備攻擊陸克萊,比賽餘下4圈。第61圈使用新紅胎的基亞特向歷卡度進攻。第63圈咸美頓領先 5.6 秒轉最後一彎贏下今場比賽、保達斯 P2、Renault 歷卡度 P3。

平治今場總績分拋離對手,提早拿下車廠總冠軍。咸美頓下一場將有機會提早封王。

下一場 11月15日土耳其。

Bugatti Bolide 賽道山豬王!


Bugatti 早前預告 X 型車尾新車終於現真身—全新超級跑車 Bolide,根據 Bugatti CEO Stephan Winkelmann 所指,Bolide 是純粹賽道專屬車輛,只有引擎、方向盤、波箱和輪胎,唯一設備就是雙座位。打造 Bolide 目的是想知道以 8.0 公升 W16 渦輪增壓引擎配合最高科技的輕量化技術能創作什麼境界的賽道車款。另外,全球創新的可變形車頂進氣口能夠在高速行駛時將空氣阻力降低 10% 及增加下壓力 17%,當時速達 320 km/h 時,後翼下壓力為 1,800kg,前翼下壓力為 800kg。

Bolide 採用大量碳纖維打造部件和車殼、加上航空鈦合金車身和陶瓷煞車,令車重只有 1240kg,而 8.0 公升 W16 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1850 匹馬力及 188.6kgm 扭力,創造出馬力重量比 0.67 kg/ps 驚人成績。0-100km/h 加速為 2.17 秒、0-200km/h 為 4.36 秒、0-300km/h 只需 7.37 秒、0-400km/h 加速要 12.08 秒、0-500km/h 僅需 20.16 秒。不過 Bugatti 暫時尚未決定Bolide是否正式投入生產。

文:Issac.C

Fiat 500 新增 3+1 純電車型


Fiat 在今年 3 月推出第 3 代 500 車型,除了雙門和開篷車型之外,如今再新增一款 3+1 純電車型。500 3+1 由原本單一車門,改為一大一小對開式車門,多了一道門讓副駕乘客能更輕鬆進出。不過外型和和車廂佈局並沒有改動,仍然維持時尚復古造型的風格。動力系統,與一般車型相同,採用 119 匹電動馬達,42kWh 鋰電池最大續航距離 320 公里。

文:Issac.C

法拉利Roma贏得「2020汽車設計大獎」


法拉利Roma在「汽車設計大獎」(Car Design Award)量產車組別成功奪魁。這個享負盛名的獎項自1984年至1997年連續舉辦多年,並於2016年再度重辦。「2020汽車設計大獎」網上頒獎盛典於當地時間10月28日在YouTube官方頻道隆重舉行。「汽車設計大獎」旨在表揚為年度最佳量產車作出重大貢獻的設計團隊。


1984年,久負盛名的《汽車與設計》(Auto & Design)雜誌發起「汽車設計大獎」評選活動,旨在嘉許具有傑出貢獻的汽車設計項目。今年,來自《汽車與設計》雜誌等多家國際頂尖汽車媒體的12位專業記者組成專家評審團,共同推選出最終獲獎者。對於法拉利Roma在量產車組中勝出,評審團表示:「弗拉維奧·曼佐尼(Flavio Manzoni)所領導的設計團隊在法拉利Roma上取得了卓越成就。這款跑車憑藉優雅、動人、前衛的設計風格,以21世紀的全新視角重新演繹了GT車型的經典線條。」


作為躍馬旗下最新款2+硬頂跑車,法拉利Roma集永恆精緻的造型設計、激情澎湃的動力性能及敏捷靈活的操控表現於一身,帶來獨一無二的駕控體驗。其標誌性的意式設計風格以現代內涵詮釋了20世紀50至60年代盛行於羅馬優雅不羈的生活方式。新車以「Roma」命名,喚起情感共鳴。設計風格方面,法拉利Roma採用了純粹凝練的造型。其雋美和諧的車身比例與優雅平衡的線條輪廓彰顯了採用中前置引擎布局的躍馬GT系列車型的經典設計理念。其中,法拉利250 GT Berlinetta Lusso便是該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超跑傑作,而新車亦從這部跑車中汲取設計靈感。法拉利Roma象徵著前衛現代的設計語言,突出其雋永精煉的造型格調。與之相得益彰的是,流暢的車身線條亦彰顯了躍馬車型標誌性的運動風範。

Kia「Plan S」計劃進攻電動車市場


Kia 執行長宋浩成(송호성)日前公佈「Plan S」電動車計劃,在 2027 年之前推出七款全新純電動車,並在 2025 年前將純電動車銷售佔品牌總銷量的 20%。同時,計劃把韓國市場 84 座充電站在 2030 年前增加至 1500 座,在歐洲市場建立 2,400 座和美國市場 500 座。而 Kia 最新純電動車作品、代號為 CV 的新車預計在 2021 年就推出。

文:Issac.C

Porsche Taycan Turbo S 電動房跑完美定義


香港最易看到的電動車一定是 Tesla,不過這兩年間歐洲、韓國品牌更多車款加入戰團之後,Nissan 和 Tesla 之外是有更多選擇。德國高性能跑車品牌 Porsche 在 2015 年公開概念車 Mission E 之後,量產車型 Taycan 終於來到香港,一般的電動車已經可以開得很快,不過要有良好的跑車駕駛感,Taycan 絕對是這個級別的指標。


全新車系的 Taycan,可以打破很多框框,來一次改變傳統,新的動力系統,新的車體設計,都讓人眼前一亮,加上是跑車級數的設置,其話題性、吸引性,已經要人想親身一試。試過不同的電動車,Porsche 這部 Taycan 的確是一部有跑車風格,又有電動車優點的交通工具。Taycan 是一部四門房跑車,可以是四座,亦可以是五座,只要下單時選擇好就可以,不過車廂後座地台上凸起的位置頗高,五座的話,中間位置不會坐得太舒適,直接有性格地認定 Taycan 是一部四門四座的佈局是比較好。它的車身重心十分底,正面看起來特別寬闊平坦,只有跑車級數才會見到的設計,車頭燈和入風口的設計,令它散發出一種未來感。車身除了兩邊側鏡就沒有東西凸出來,加上試駕車車身是白色,看起來更為簡潔。試駕車是 Turbo S 最高級版本,輪圈是 21 吋 Mission E Design 款式,入面是保時捷陶瓷複合制動系統(PCCB),黃色的煞車卡鉗非常搶眼。車身兩側的充電接口是使用電子充電蓋作保護,在車外已經可以感受到它的科技感。


今次 Porsche 可讓車主打造屬於自己的 Taycan,Porsche Exclusive Manufaktur 提供超過四萬種個人化組合,可按照車主的喜好和個性,配備不同外觀及高質量內裝車廂配件,此外,保時捷位於祖文豪森(Zuffenhausen)的廠房為新車設計了 90 種專屬個人化訂製配件,當中包括三款 SportDesign 套件、21 寸Exclusive Design 碳纖葉片輪圈及筆者非常有與趣的冰川藍 LED 車頭燈。


進入駕駛席,一貫保時捷的感覺,今次再多科技感,周圍都是顯示屏,前方一個三副式多功能運動化設計的軚盤,它的直徑不太大,快跑轉向時感覺特別良好,軚盤右下方有駕駛模式轉盤,使用時十分方便。錶板是一個 16.8 吋曲面屏幕,讓人有一種包圍感。錶板兩邊是快捷鍵,左邊是調校車燈,右邊是控制懸掛和車身高度等等。錶板三個圈都可以自訂功能,亦能全畫面 GPS 地圖顯示,日常應用,或快走幾轉,都可以有不同板面來配合,玩樂性很高。Taycan 的中控台由上下兩個屏幕組成,上方主要調校音響、汽車設定,下方是冷氣系統。副駕駛亦可以選配添加屏幕,讓乘客更了解汽車狀態和調校娛樂系統。後座的冷氣調校都是在一個觸控屏下進行,後座乘客都可以感受到 Taycan 的科技感,後座兩個座位中央下方設有兩個 USB-C 手機充電接口。後座空間感方面,腳部空間不錯,跟平治 C-Class 或 BMW 3 系相似。不過頭頂空間因為車身流麗的線條,會感到有一點壓迫,慶幸的是車廂擁有大型天幕頂,添加了開揚感。Taycan 是保時捷首次提供無皮革內裝的車款,車廂採用創新的再生物料製成的環保型新真皮(OLEA),切合環保議題。


Taycan Turbo S 原始動力擁有 625 匹馬力和 1,050 牛頓米扭力,在 Overboost 時可以谷至 761 匹馬力。Launch Control 時 0-100km/h 彈射起步只需 2.8 秒,0-200km/h 為 9.8 秒。極速 260km/h,在香港作用不太大。一般駕駛的續航距離可達 412 公里。由於 Taycan 馬達內的電線繞線量更多,令它可以輸出更高的動力和扭力,正是 Sport Car 需要的重點。Taycan 在車架、懸掛、轉向等方面都是一貫 Porsche 風格,夠硬、貼地、有路面感、反應快。不過換了電動馬達之後,缺少了內燃機引擎的聲音後,會有點不慣,偏偏車子的動力反應又如此強大,這份新一代的「波子感」的確要一點時間適應。沒有了引擎聲後的 Taycan,設計師為它添加了電動車聲效增強功能,刻意將電動車的馬達聲在車廂加強起來,讓人感受到電動馬達帶來的衝刺快感。這個模式開和關是聽得出有分別,不過好與壞見仁見智,一玩無彷。


Taycan 整體反應令人很滿意,在突然加速的貼背感、急煞的線性舒服、轉向的準繩指向,你很難想像它是一部超過 2,000kg 的房跑車。車廠表示它同樣擁有很強的動力回收能力,令人感到驚喜的是即時開啟了動能回收之後,車子在收油、煞車時的順暢程度,都比其他電動車來得更像傳統汽車,這點抵讚。Taycan 集合了實用性、高性能和零排放三大優點,除了價格你很難不喜歡它,還是你仍在期待下一個德國品牌電動跑車的出現?Taycan 之後其他同鄉都會慢慢出來跟大家見面吧。


這對頭燈充滿著未來感,或許會像青蛙仔設計一樣成為經典。


為了應付車子強大動力,煞車系統都作出強化。


車身有兩個充電接口,其中一邊可以交流電和直流電共用。


開門手把都是藏在車門之中。


車尾紅線設計都是新的家族款式。


未來感頗重的駕駛艙有四個錶板,一個在乘客位,一個在司機前方,兩個在中控台。


中控台上的小時鐘設計充滿跑感味。



錶板可以因應喜好來設定。


錶板兩邊是快捷鍵,左邊車燈調校,右邊調校懸掛和車身高度等等。



我們可以在中控台或軚盤上的轉盤調校駕駛模式。


覺得車子太靜,可以自行添加電動車 Sport 音效,不過感覺像電影中太空船的飛行聲音。


電能回收可以在中控台設定外,也可以在軚盤上的快捷鍵調校。


P 檔是按鍵式設計。


車廂空間與平治 C-Class 或 BMW 3 系相似,腳部空間尚算可以,頭頂空間只屬剛剛好。


後座設有兩個 USB-C 充電接口。


後座的冷氣送風角度要用手指去調校想要的角度。


超大的天幕提升了開揚感。

基本規格
動力單元:前後軸雙馬達
電池容量:93.4kWh 電池容量
最大馬力:625 匹 / Overboost 761 匹
最大扭力:1,050 牛頓米
續航距離:388-412km(WLTP)
充電時間:50kW DC 5-80% 93min
體積:4,963 X 1,966 X 1,378mm
重量:2,295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2,892,000 起(包括首次登記稅)
網址:http://www.porsche-hongkong.com/
查詢:2926 2911(Porsche Centre Hong Kong)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Porsche Taycan 升級內置 Podcast!


Porsche 近日宣布於 10 月 21 日出廠的 Taycan 及已售出的車輛,將在明年 1 月獲得升級多媒體系統。從此無需連接手機就可在系統找到 Podcast App 並以 Apple 帳號登入,有 100 種語言等 150 萬種節目選擇,成為全球首輛內置 Podcast 的車款。另外,Apple Music App 進行升級支援即時歌詞顯示,並能在副駕小螢幕進行操控。

文:Issac.C

LAURASTAR 首款手提消毒掛熨機「IGGI」正式上市


隨著COVID-19大流行威脅全球人口健康,領先全球的熨燙系統生產商 Laurastar宣布在香港推出新產品:首款手提消毒掛熨機「IGGI」。Laurastar「IGGI」具備獨特的DMS (Dry Micro Steam) 微細乾蒸氣,它能消除99.9%存在於紡織品和家用物品上的病毒、細菌和全部塵蟎。


一次噴霧即可殺死 99.9% 病毒、細菌和微生物
IGGI配備了Laurastar獨家技術「微細乾蒸氣」(DMS);它令蒸氣變得強大、快速、而且乾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一般社交活動及上下班等等,就連一般洗衣機常溫水洗後,細菌可以在衣服上可存活數天。利用DMS蒸氣,幾秒鐘即可將病毒細菌摧毀!由位於瑞士及美國的獨立實驗室進行的科學測試證明,採用DMS可以一次過對衣物進行淨化,能消除了99.9% 的人類冠狀病毒、細菌、真菌及100% 的塵蟎。


不只殺菌,還拉直衣物、淨化日常用品
IGGI用法簡單,非常方便和高效,能快速淨化和煥新紡織品。IGGI在開啟後約2.5分鐘的時間就加熱到達攝氏145度。蒸氣加壓後可持續運作約7分鐘,足夠時間淨化多項生活物件或令2至3套衣服回復平滑。對於不能經常洗滌的衣物和物件來說,以乾蒸氣消毒蒸洗,便是理想的解決方案。


高壓DMS蒸氣實現奇蹟
DMS蒸氣十分強大,它產生的3.9bar高壓蒸氣可使衣服纖維軟化,回復光滑飽滿,並美化所有紡織品。不單只普通衣物、毛絨玩具、床墊窗簾,更包括絲綢、羊絨等最精緻的紡織品。DMS亦適用在日常家居用品消毒,包括:玩具、鞋帽、頭盔、門柄把手、眼鏡等。

Laurastar產品範圍完整而且豐富
Laurastar憑藉其專業熨燙系統,已經證明了其專業領域內成就。IGGI就是一個可滿足普羅大眾用戶需求。從此,IGGI加上Laurastar SMART系列專業三合一系統機,以及Laurastar LIFT家用消毒蒸氣熨燙機,為人們提供全面而完整的家居熨燙及消毒方案。Laurastar更對社會和環境的盡其力量,由品牌提供了長達10年的產品可維修承諾,以減少因產品更迭而浪費地球資源。

Laurastar IGGI (Red / White) 建議零售價:HK$2,680

本週末 BMW 海運大廈車展 七 座 SAV THE X5 Tanzanite Limited Edition 首度登場


繼上週末於BMW土瓜灣寶馬大廈舉行的「BMW Xplore For More汽車露營主題巡禮」反應熱烈,本週末,BMW把汽車露營的樂趣延續至海港城海運大廈車展,SAV系列包括THE X1、THE X3、THE X4及THE X5 將會強勢列陣,把握最後現貨機會!同場更會展出多款BMW熱賣型號,包括皇牌掀背車THE 1、四門轎跑THE 2 Gran Coupé、靈活七座家庭車THE 2 Gran Tourer、四門房跑THE 3及舒適旅行車THE 3 Touring,讓您感受BMW的駕乘樂趣與舒適豪華。

多項精彩車展獨家禮遇:
1. 全新零首期計劃#
2. 特選型號可享BMW Circle月供優惠^
3. 車展限量-新版本七座SAV THE X5 Tanzanite Limited Edition首度登場
4. 新版本X3 xDrive20iA SE由$489,000起
5. 全線車系可享額外高達$30,000 Trade-In 禮遇
6. 車展獨家現金回贈獎賞只延至本車展*

首度登場 車展限量 – 七座SAV THE X5 Tanzanite Limited Edition
BMW THE X5 Tanzanite Limited Edition豪華配備20吋輕合金輪圈,更採用BMW Individual個性化的車身顏色Tanzanite Blue metallic,散發閃耀獨特光芒,配以珍貴的fine-wood楊木內裝飾板、頂級水晶中控台配件及Harman Kardon環迴立體音響系統,從細節中蘊藏著個人品味。配備最新一代BMW輔助系統,例如倒車輔助功能(Reversing Assistant)、駕駛輔助系統(Driving Assistant)及泊車輔助連Surround View環視系統(Parking Assistant Plus)等,讓您無懼種種挑戰,征服任何路段。
BMW X5 xDrive40iA 7-seater xLine Tanzanite Limited Edition由$919,000起,BMW Circle月供$9,285起^。

1 BMW X1 sDrive18iA xLine Premium Package包括:免匙系統、智慧駕駛輔助系統及後視鏡附自動防眩功能(原價$34,125連稅)。
2 BMW Live Cockpit Professional包括:iDrive 7.0系統、BMW智慧型語音助理及人性化語音識別功能、原廠中港澳導航系統連10.25吋 (318iA Saloon Sport、320iA Saloon M Sport、320iA Touring Sport、X3 xDrive20iA SE、X4 xDrive20iA xLine)或12.3吋(X5 xDrive40iA 7-seater xLine Tanzanite Limited Edition) 觸控式螢幕、多功能電子儀錶板。
3 BMW X4 xDrive20iA xLine Touring Package包括:智慧駕駛輔助系統、Harman Kardon 環迴音響組合及泊車輔助連Surround View環視系統(原價$60,000連稅)。
4 BMW 118iA Sport Technology Package包括:iDrive 7.0系統、BMW智慧型語音助理及人性化語音識別功能、原廠中港澳導航系統連10.25吋觸控式螢幕、多功能電子儀錶板、免匙系統及電動尾門(價值$73,500連稅)。

BMW Xplore For More MOTORSHOW
日期:2020年10月31至11月1日(本週末)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8時30分
地點:海港城海運大廈展覽大堂
查詢:3129 9000
了解更多:https://bit.ly/2HqgoZT

^只適用於BMW Circle 60期月供計劃,BMW Financial Services Hong Kong Limited保留最終決定權。受條款及細則約束。放債人牌照號碼︰0289/2020忠告: 借錢梗要還,咪俾錢中介。投訴熱線:+852 2598 1009
# BMW Financial Services Hong Kong Limited保留最終決定權。受條款及細則約束。放債人牌照號碼︰0289/2020
忠告: 借錢梗要還,咪俾錢中介。投訴熱線:+852 2598 1009
*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寶馬汽車(香港)有限公司保留隨時終止此優惠及修改其條款及細則之權利而無須另行通知。如有任何爭議,寶馬汽車(香港)有限公司保留最終決定權。 實際規格可能與圖片有所不同

Volkswagen Golf R 紐柏林測試影片


Volkswagen 第 8 代 Golf 車系最強悍的四驅版本 Golf R 在紐布靈賽道進行測試被拍下影片,而且外觀完全沒有偽裝,雖然看上去與標準前驅版差不多,不同之處是車尾 Aero 大型尾翼、四出尾喉以及運動化側裙可看出分別。Golf R 採用 2.0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可爆發 328 匹馬力。從影片中看到 Golf R 在紐布靈賽道中乾淨俐落的攻彎表現,著實令人興奮。可惜,暫時仍然沒有推出時間。

文:Issac.C
影片:Automotive Mike

瑞士電跑皮耶希汽車加速戰略佈局

皮耶希汽車2019日內瓦車展


成立於瑞士的電動超跑商皮耶希汽車公司正加速佈局其電動車發展戰略。公司創始人Toni Piech 和Rea Stark的創新造車理念於2019年日內瓦車展上獲得廣泛好評。為了加速推出兩座全電動高性能超跑上市,皮耶希納新一批高管。

組建新管理層
成立於瑞士的電動超跑商皮耶希汽車公司正加速佈局其電動車發展戰略。公司創始人Toni Piech 和Rea Stark的創新造車理念於2019年日內瓦車展上獲得廣泛好評。為了加速推出兩座全電動高性能超跑上市,皮耶希納新一批高管。

皮耶希汽車任命前保時捷和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穆勒(Matthias Muller)為公司董事長,負責公司及產品戰略。穆勒先生在汽車行業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


任命施可(Klaus Schmidt)和Andreas Henke為首席執行官(CEO)。施可同時繼續擔任公司首席技術官(CTO),全面負責科技技術和整車生產。施可引導研發出皮耶希高新模塊化整車系統,可在同一個平台上承載不同車身類型和融合各種動力系統。加入皮耶希之前,施可曾任寶馬M系列跑車研發及觀致3、觀致5等車型整車研發。

Andreas Henke則兼任公司首席營銷官(CMO),同時負責公司客服部、財務及人事部。Henke曾任職於保時捷和柏林之聲(Burmester),有著非常豐富的管理營銷經驗。新的管理層將會促進公司的快速良性發展,既能讓公司展現出傳統汽車公司的價值觀和創新精神,又為公司的可持續性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皮耶希汽車創始人Toni Piech 和Rea Stark表示:「穆勒具有極其豐富的管理經驗,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汽車領導者,公司為能聘請穆勒先生擔任董事長而感到榮幸。施可和Andreas Henke擔任聯合首席執行官,將鞏固公司的長遠發展。我們不僅是要用創新科技造出一流好車,更是要重新定義品牌和用戶體驗。」

穆勒表示:
「兩位創始人跟我談企業使命,我立馬就深深吸引住了。在汽車行業多年,我所接觸的新渠道很多,但皮耶希比所有新創企業都更有信服力和前瞻性。出任這家公司的董事長、為汽車行業的現代化出行方式和技術革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一定盡全力支持。」

施可和Andreas Henke認為,公司已經在各方面做好準備,包括其發展目標、市場、財務、技術合作方等。公司下一步的目標是吸引更多創新型人才前來加盟 — 曾擔任特斯拉歐洲銷售總監的Jochen Rudat於近期加入皮耶希汽車公司。他的到來,會進一步推動公司銷售網絡的建立。

創投教父Peter Thiel參與的A輪融資圓滿結束,將攜手瑞銀展開B輪融資
皮耶希汽車公司的首輪融資圓滿完成,素有硅谷創投教父之稱的Peter Thiel也參與了A輪融資。現由瑞士銀行引領開啟B輪融資,著眼於整車研發,確保量產。


以科技為本:樣車測試中,皮耶希科創園成立
皮耶希汽車公司目前正穩步發展,樣車已進入測試階段,市場合作夥伴確立。皮耶希科學技術創新園區選址德國梅明根(Memmingen),目前已正式動工。這一系列的進展預示著皮耶希汽車公司已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

皮耶希汽車自主研發了新一代模塊化整車系統,靈活應用於各種車身類型(如兩座、四座、SUV等)及容納不同驅動動力(如電動、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等)。並能包容一系列硬件、軟件升級,具有高度的靈活性。這套創新的模塊化系統為未來汽車發展提供了一套可持續且資源最優化的模式,對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皮耶希汽車公司計劃於2022年底推出兩座高端全電動跑車,這款電跑配備了史無前有的電池及配套充電技術,WLTP工況下的續航里程為500公里。充電至80%電量(即可行駛里程400公里)只需4分40秒。這是一項在電動車領域具有領先的技術。此後還將陸續推出兩款車型。

兩台奧迪RS 3 LMS賽車將出征中國汽車場地職業聯賽TCR杯三回合競逐


吳怡帆和326汽車運動車隊即將迎來關鍵的9天征程:從10月24日到11月1日,2020中國汽車場地職業聯賽TCR杯(簡稱TCR China)三回合共六場密集比賽將接連造訪兩座賽車場。只要確保發揮正常水準,目前在TCR China大師杯和奧迪運動亞洲杯均位居次席的吳怡帆將有望在下個月初憑藉強勁表現登頂兩大排行榜。同樣駕駛奧迪RS 3 LMS賽車出征的澳門車手Filipe Souza將代表TA Motorsport車隊首秀2020 TCR China,並將於11月19日至22日回到本土,于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期間參加2020 TCR China賽季收官戰。


“今年,中國的客戶賽車運動在經歷了緩慢起步之後重新煥發活力,奧迪客戶車隊和車手們即將迎來排期密集的賽事,”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柏艾力(Alexander Blackie)表示,“吳怡帆極有可能在TCR China大師杯和首屆奧迪運動亞洲杯排行榜上均再進一步。同時,我們也熱烈歡迎Filipe Souza駕駛奧迪RS 3 LMS賽車回歸。祝願車手和車隊們好運。”

【趣聞】戰鬥民眾火燒 AMG GT 63 S


俄羅斯 Youtuber「Mikhail Litvin」據稱由於 AMG GT 63 S 送廠維修 5 次仍然無法解決問題,加上不滿經銷商的態度,所以一把火將 AMG GT 63 S 燒毀。段片成功在 3 日吸引 1000 萬點擊,故勿論究竟 Mikhail Litvin 為博出位,還是真有其事,但睇住 AMG GT 63 S 被熊熊大火燒毀,感嘆得黎其實有少少心痛。

文:Issac.C

Subaru Forester Sport 渦輪引擎版推出!


日本 Subaru 宣佈 Forester 將會取消 2.5 公升自然吸氣引擎的車型,改為採用第二代 Levorg上 的 1.8 公升 DIT 燃油直噴渦輪引擎,並以「Forester Sport」之名推出。外觀造型方面唯一改變的地方就是雙出尾喉。重點是新車型可輸出 177 匹最大馬力及 30.6kgm 扭力,配合 AWD 全時四輪驅動系統與 Lineartronic CVT 波箱,擁有 13.6km/L 油耗成績。

文:Issac.C

香港汽車會提倡共創安全健康道路環境


香港汽車會為響應FIA 國際汽聯於十月推動的國際道路安全月,因而在港推行「我有我路」計劃,以提倡私家車駕駛者與所有道路使用者共創既安全、又健康的道路環境。

近年駕駛者閒時出外遊車河,越來越多機會見到路面上有單車小隊經過,只因以踩單車做運動既可加強心肺功能、又可避免關節肌肉磨損,對越來越注重健康及追求生活平衡的都市人,踩單車已經成為熱門運動之一。可惜,駕駛者與同樣使用道路的騎單車人士不時發生嚴重甚至身故的意外。

網絡上不時見到駕駛者與騎單車人士爭拗片段,或雙方之不當行為,因而引起大家對路權的熱烈討論。香港汽車會為推動香港版「我有我路」,今次特別邀請兩位「車壇」名將—— 香港F1 車手方駿宇(Adderly)和單車世界冠軍郭灝霆(Marco),解開駕駛者與騎單車人士的路權迷思。兩位皆為香港代表,作為四輪或兩輪駕駛者均有非凡經驗。


方駿宇:駕駛者應禮讓及多點耐性
香港一級方程式車手Adderly 其實亦是單車運動愛好者。對於駕駛者與騎單車人士的路權,他認為大家有權也有責。「在賽車場上,雖然要爭分奪秒,但仍然要安全駕駛,終歸有意外都會害人害己,以免有人命傷亡都後悔莫及。在賽車場上如此,更何況是普通道路。」

「在馬路上踩單車時,其實路旁比較多坑洞、砂石、排水渠、伸縮接縫、沙井蓋等,令單車容易突然左搖右擺,駕駛者越過單車時不要將單車迫往路旁,應該為單車預留更多空間。除非肯定有足夠空間,否則我們不應該隨便『扒頭』。」

Adderly 呼籲駕駛者,在馬路上有責任關顧各個道路使用者的安全,無論是車輛、單車或是行人。所以駕駛者應該禮讓,有多點耐性,並在有需要時減速。


郭灝霆:騎單車人士絕對是弱勢
單車世界冠軍郭灝霆平常亦是駕駛愛好者,喜歡四處遊車河。郭灝霆完全理解,何以在道路上碰到單車隊會令人變得急躁。不過,他說騎單車人士其實也有難處。「香港路窄車多,亦經常有大車烚細車情況。除了路面凹凸、障礙物、地面濕滑等,車輛高速經過所產生的氣流亦會影響騎單車人士的平衡或煞車。騎單車人士絕對是弱勢道路使用者,當我駕車時我會反問自己:如何對待弱者呢?」

作為單車界一份子的郭灝霆,他強烈呼籲單車友謹守交通規則:應盡量靠左行,保持單排行車。在即將轉彎、近路口或在窄路時,如情況安全及不會干擾交通的情況下,才可以駛往行車線的中間前進。「車友應該好好遵守交通秩序,避免招人話柄被批『路權L』。」

路權迷思
有見道路使用需求的轉變,運輸署今年六月公佈了新版的《道路使用者守則》並於六月十九日正式生效。新版守則加入自二〇〇〇年上一次更新後實施的新法例,而內容亦有更多為騎單車人士加入在馬路上行駛的安全指引。

究竟馬路上如何可以共融?駕駛者與騎單車人士都可以安全使用道路?大家不妨參考以下常見問題,以駕駛者角度理解以下路權迷思:

迷思一:「香港人多車多,騎單車人士根本不應該在車路上騎單車」?

不對。運輸署的《道路使用者守則》寫明,「單車被視為車輛」,騎單車人士同樣擁有共用道路的權利。

駕駛者應看待騎單車人士猶如其他道路使用者一樣,尊重他們使用道路的權利,而且騎單車人士在道路上比其他人更易遇到危險,駕駛者(尤其是大型車輛/長車或附有拖架之貨車司機)應該加倍小心附近的騎單車人士,要減速並讓出較多空間給他們。

只有以下路段騎單車人士不能進入,包括隧道區、管制區(通常是高架道路、行車天橋等)或快速公路。這些區域的起點及終止,均有交通標誌說明。而在馬路上,騎單車人士不可以逆線騎單車。

迷思二:「交通繁忙時段人車爭路,騎單車人士應該在非繁忙時間才在道路上騎車」?

不對。現時法例並沒有規限騎單車人士使用道路的時間。

迷思三:「騎單車人士在道路上比其他人更易遇到危險,那他們就有特權」?

不對。在道路上,騎單車人士與駕駛者同樣有責任遵守交通規例和規則。一般駕駛者須遵守的交通標誌、交通燈號、道路標記及交通規則,騎單車人士也必須遵守。

迷思四:「在路上根本很難看見騎單車人士,在馬路上騎單車根本是賭命」?

不正確。作為駕駛者,你亦有責任留意周圍交通情況,根據守則,騎單車人士在夜間或能見度低時,必須亮起單車燈:車頭亮白燈,車尾亮紅燈,單車車尾亦必須裝上紅色反光體。在單車的前面或側面,裝有白色反光體,而腳踏則裝上黃色反光體,騎單車人士亦應該戴上反光帶。該人士及單車上的反光裝置,應該可以讓駕駛者及其他道路使用者更清楚看見他們的位置。

迷思五:「我(駕駛者)打了燈轉左,你單車慢當然我先轉啦」?

不對。根據新守則,駕駛者轉左之前,尤其是要在轉角處等候時,應留意騎單車人士可能會從後駛至,駕駛者不要在轉左前超越單車,而應跟隨其後轉彎。

新版的《道路使用者守則》進一步平衡單車與汽車的路權差異,在駕駛者篇幅內加入了「耐性」及「減速」等字眼,駕駛者應認真看待是次修訂,對騎單車者多加留意及忍讓。相對地,《守則》加強了對騎單車人士的安全保障,但有更大權利之時亦代表有更大義務,道路使用貴乎互相尊重,騎單車人士更應該嚴謹遵守交通規例和規則,保持互諒互讓,實現香港道路共融,促進路上零意外。

參考資料
一)根據政府數字,單計二〇二〇年首六個月,全港已發生一一五九宗單車交通事故,其中九宗是奪命意外。

二)二〇二〇年版《道路使用者守則》(運輸署)
下載連結:
https://www.td.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172/road_users_code_2020_chi.pdf

勞斯萊斯全新 Ghost 矚目亮相


勞斯萊斯第一代Ghost 自2009 年面世以來,為源自英國古德伍德的殿堂品牌注入嶄新活力,吸引新一代品味獨到的車主群,成為勞斯萊斯116年歴史之中最成功的車型之一。十年後,隨著Ghost車主彰顯成功的方式和態度不斷演變,勞斯萊斯也為全新Ghost定義Post Opulence「後奢華」的美學。


今日,勞斯萊斯汽車(香港)舉辦別出心裁的首發活動,邀請來賓通過向勞斯萊斯標誌性星光頂飾及Bespoke高級定製首創發光儀表板致敬的歡迎隧道,正式進入發佈會場。場內如藝廊般的簡約唯美佈置,呼應是次活動主題”The Art of Post Opulence”「後奢華美學」,為即將揭示的全新Ghost 築構最佳的舞台。其後,一場揉合光、影、聲的沉浸式多媒體表演,劃破靜謐的空間。通過場內270度巨型環迴屏幕,播放精心編排的四個編章,配合聲效和動態燈光,引領來賓全方位欣賞全新Ghost 的各個設計細節、尖端科技和非凡工藝。


首次搭載於全新Ghost的微空間淨化系統(MEPS),利用高靈敏度的雜質檢測感應器(Impurity Detection Sensors)量度車廂空氣污染指標,自動以循環模式吸入外部的新鮮空氣進行淨化後再輸入到車內,兩分鐘內就能夠清除車廂中絕大部分的細微顆粒物。


此外,勞斯萊斯潛心打造車內舒適靜謐的私密環境,除全車採用超過100公斤隔音材料外,連空調系統的風管內部,也進行了平滑處理以降低噪音。工程師為確保車廂不會完全死寂,將內部配置均調校至和諧共振頻率,構成一種細微且稱之為「耳語」的聲場。


動力方面,全新Ghost搭載勞斯萊斯汽車標誌性6.75升V12雙渦輪引擎,提供高達563bhp/420kW的馬力及850Nm/627lb的扭力,四輪驅動及四輪轉向系統令享馭之路平穩至極。

Bugatti 預告新車「X」尾燈


Bugatti 日前發佈新車預告照片,只有一張「X」造型的車尾燈照片!這是 Bugatti 品牌首次出現的「X」型尾燈,其他資料並沒有透露,只有簡單「COMING SOON」。預計新車可能是以 Chiron 為基礎所開發的概念賽車,甚至可媲美全球只有一輛的 La Voiture Noire。不過以上純粹猜測,具體還要等到 Bugatti 公佈。

文:Issac.C

Audi A5 Sportback 40 TFSI 帥氣小改


Audi A4 的五門斜尾版 A5 Sportback,現款即第二代在 2016 年隨 A4 轉款而推出,這裡的一部 A5 是繼 A4 在 2019 年小改後跟隨小改的模樣,車子除了例行有燈組、泵把、輪圈等的更新外,原有的 2.0 TFSI 引擎更加入之前由較豪華的 Audi 車系先採用的 BAS(Belt Alternator Starter)皮帶帶動發電機/撻火器微混能系統,以及類似 Miller Cycle 的 B-cycle 壓縮衝程,測試的一部 S line 款「40」型號,售價 $498,000。


新版 A5 的小改地方與 A4 一樣,新設計的頭燈、尾燈,指揮燈改成一格格;改闊的鬼面罩有較粗的電鍍邊包圍,其幼幼的頂部內有三條黑色橫間,是仿效 1984 年 Sport quattro 的設計,鬼面罩網面改為六角形;更粗的下唇和「八」字翼之間有兩條小柱;令車身長度比之前長多 24mm 的新頭泵把,左右入風口加大, 外格有「Air Curtain」將氣流繞過前輪拱,S line 款有更立體的「大 C」字形裝飾和啞銀色方框;新款裙腳的中部較細,側面看時有「收腰」效果;尾泵把下部有包圍排氣喉的新款黑色 Diffuser 和「弓」形電鍍邊;少不了的新輪圈,「40」這部採用 18 吋雙柱設計。 


還未轉用 Audi 新式雙屏幕中控台的 A4/A5 車系,暫且要將現有的設計稍稍改動來應市。原有的「半懸浮式」中台屏幕,現加大至 10.1 吋闊,兼採用最新版本的 MMI Touch 輕觸式屏幕和可語音控制;波棍台上之前控制屏幕的轉盤制,現變為膠兜一個。錶板有新的顏色組合,示範車用上 Gray Natural Oak 深灰色木紋裝飾。數碼儀錶現有 Classic、Sport 和 Dynamic 三個可從屏幕揀選的顯示主題,Sport 的紅區有較多紅色,Dynamic 以兩條窄窄的「Bar Graphs」顯示轉數和速度,並不易讀。氣氛燈光現沿著前、後門壁的電鍍邊和中台杯架也有光條。香港標準採用的 Sports Seats 前座,是原廠 Standard Seats 以上的較靚 Option,模樣沒有不同。今代 A5 的車廂長度比舊款稍稍增多 17mm,前乘客有多 11mm 膊頭位,後座膝頭位多 24mm,數字與 A4 轉款的一樣。闊度剛好 1m 的闊大行李箱蓋,提供斜尾房車易於取物的方便性,其尾端綜合有鴨尾尾翼。


屬「40」的這部 A5 Sportback,其 2.0 升 TFSI 引擎是 252 匹的「45」之下的較細輸出版本,現加入 BAS 微混能和 B-cycle 壓縮衝程兩項慳油技術,輸出與之前一樣是 190 匹 / 320 牛頓米。BAS 系統與其他 Audi 的一樣,發電機/撻火器經皮帶由曲軸帶動,踩 Brake 和收慢時可為尾箱內的 10Ah 容量鋰電池充電,然後供電給 Start/Stop 系統「重撻」用,以及 55 至 160km/h 間熄引擎滑行時為電力系統供電,減少引擎發電負荷,每 100km 約可減 0.3 升耗油量。B-cycle 透過 AVS (Audi Valvelift System)控制活瓣升程,在低負荷駕駛時減少空氣進入燃燒室,較遲壓縮衝程以加大壓縮比,延長爆炸衝程,帶來較高效能,大油時變回正常衝程,佈稱的平均耗油量是 5.8-5.9L/100km。  


新版 A5 在駕駛感覺上沒大不同,車子 0-100km/h 加速需 7.5 秒,比轉款時測試過的一部「40」稍慢(需 7.3 秒)。引擎有「大路」Turbo 反應,起步稍等,中段有力,上高轉再等,踩油有像吊 Clutch 的 Turbo Lag,甚麼 BAS 撻火器和 B-cycle 其實沒有任何感受得到的分別。今代 A5/A4 的前驅版本由無段變速 Multitronic 波箱改為 7 速 S tronic 雙自動離合器波箱,轉高波反應無縫。有新屏幕、新圖案的同個 Audi Drive Select 反應模式系統,有慳油 Efficient、舒適 Comfort、跑格 Dynamic、全自動 Auto 模式,Individual 只可自定引擎波箱反應、軚盤輕重。今代車系改用的新車架,由鋁和高拉力鋼混合製造,車架重量比前減少 15kg,全車減重高達 85kg,前、後五連杆懸掛,在德國式的硬淨底盤下有隨路面拋浮的舒適懸掛反應和寧靜車廂,拐彎時有頭轆車式的較多轉向不足,貼路性能中階;今代新設計的電動軚盤,有 Audi 式的輕巧和直接但虛假的軚感。斜尾的 A5 Sportback 一向被視為是較帥的 A4,經小改後的模樣更加帥氣吧。


中台屏幕加大至 10.1 吋闊,兼採用最新版本的 MMI Touch 輕觸式屏幕和可語音控制。


改闊的鬼面罩有較粗的電鍍邊包圍,其頂部內有三條黑色橫間,更粗的下唇有兩條小柱。


尾泵把下部有包圍排氣喉的新款 Diffuser 和「弓」形電鍍邊,新設計的燈組,指揮燈改成一格格。


今代 A5 的車廂長度比舊款增多 17mm,後座膝頭位多 24mm。


同個 190 匹 2.0 TFSI 引擎,小改加入 BAS 微混能和 B-cycle 壓縮衝程兩項技術。


「大路」Turbo 反應,起步稍等,中段有力,高轉再等,踩油有像吊 Clutch 的 Turbo Lag。


Dynamic 儀錶以兩條窄窄的「Bar Graphs」顯示轉數和速度,並不易讀。


氣氛燈光現沿著前、後門壁的電鍍邊和中台杯架也有光條。


闊度剛好 1m 的闊大行李箱蓋,提供斜尾房車易於取物的方便性。


今代 A4/A5 車系改用由鋁和高拉力鋼混合製造的新車架,全車減重高達 85kg。


波棍台上之前控制屏幕的轉盤制,現變為膠兜一個。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配微混能系統
排氣量:1,984cc
最大馬力:190 匹 / 4,200-6,000 轉時
最大扭力:320 牛頓米 / 1,450-4,200 轉時
波箱設計:7 前速雙離合器自動波箱
體積:4,757 X 1,843 X 1,386mm
重量:1,515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498,000 起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2291 0000(Kam Lung Motors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Hyundai 為客隊打造 i20 N Rally2 戰車


Hyundai 的 i20 氣勢十分強勁,新車推出,又有 i20N 版本,現在還增添 i20 N Rally 版本,為不同車廠提供多一款戰車,這部車將取代過往的 i20 R5。新車是用新引擎,1.6 直四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搭配沿用自 i20 R5 的五速序列式變速箱,不過就有作出改良。車身部份也輕量化,底盤、懸掛及煞車就作出強化以提升戰力。

新車針對 Rally2 比賽而來之外,也對應到 WRC-2 和 WRC-3 賽事,新車今個月底就會展開不同測試,2021 年夏天就完成 FIA 的參賽認證和交車給車隊。

文: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