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C
Hong Kong
Friday, May 2,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23

從小型到經典:Volkswagen Polo 迎來 50 周年,仍然引領時代潮流!


Volkswagen的Polo,自1975年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50個年頭,成為全球車迷心中不可或缺的小型轎車代表。憑藉著超過2000萬輛的銷量,這款車不僅成功跨越了六代,還在各個細分市場中樹立了不容忽視的地位。如今,這款小型車依然以其精緻的設計、可靠的品質與出色的性能,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得力助手。


回顧歷史,Polo的誕生開啟了新篇章
Polo的誕生源於Volkswagen對當時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70年代中期,當大眾汽車需要替代長壽的甲殼蟲(Beetle)時,幾款新車接踵而來,包括Passat、Golf以及Polo。特別是Polo,作為一款比Golf更小巧的車型,其簡潔、實用的設計讓它迅速成為市場的寵兒。這款車的尺寸雖小,卻能夠提供極佳的駕駛體驗,無論是操控、動力還是燃油經濟性都達到了當時的高標準。


每一代的進化,Polo從未停下腳步
經過六代的發展,Polo的每一次更新都無不體現著Volkswagen對細節的極致追求。從1981年起,第二代Polo不僅增大了空間,更提升了舒適度與動力。而在1987年,Polo首次推出搭載增壓器的GT G40,帶來了更強的動力。到了1994年,第三代Polo更進一步,推出了當時先進的安全設施,包括氣囊,為車主的安全提供了更高保障。隨著第四代Polo的誕生,這款車不僅變得更大、更舒適,還首次配備了ABS和動力轉向等先進配置。第五代Polo則將數位化推向了新高,從2009年起,信息娛樂系統和駕駛輔助系統使得這款車的駕駛更加輕鬆和愉快。而第六代Polo自2017年起,搭載了MQB模組化平台,進一步提升了車輛的數位連接性和駕駛動態,並且在2021年進行的升級,使得它成為一款極具未來感的小型車。


不僅是車,更是文化的象徵
Polo的魅力不僅在於它的實用性和創新性,更在於它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從駕駛學習到家庭用車,從都市穿梭到週末旅行,Polo陪伴了無數人走過人生的每個階段。它不僅是一輛車,更是一個符號,代表著Volkswagen對「平價移動性」的不懈追求。無論是初次擁有汽車的年輕人,還是對駕駛有極高要求的車迷,Polo都能以其經濟實惠的價格和卓越的性能,成為理想的選擇。


Volkswagen Classic將帶來更多經典回憶
為了慶祝Polo的50周年,Volkswagen Classic將展示多款歷史悠久的Polo車型,讓車迷回顧這段值得紀念的歷史。2025年1月31日至2月2日,將在Bremen Classic Motorshow展出兩輛經典Polo,分別是1975年的Oceanic Blue Polo L和1977年的山地賽Polo。這些經典車型將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Polo在這50年中如何從一個小型車演變為一個經典的存在。


Polo不僅是一款小型車,它是Volkswagen精神的縮影。50年來,Polo不斷進化,見證了小型車市場的變遷,也承載了無數人的駕駛回憶。對於今天的我來說,Polo代表的是一種「簡單中見精緻」的設計理念,它不需要過多的誇張設計,卻能在細節中透露出大氣。

隨著Polo進入第六代,它的現代化和數位化程度越來越高,這也是當今汽車市場的主流趨勢。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年長者,Polo都能帶來無與倫比的駕駛樂趣和安全保障。每當回想起那些在駕駛學校學習的日子,Polo總是那麼親切,仿佛每一代Polo車型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Polo的50年歷程,是「小車也能大有作為」的最佳例證,它證明了即使是最小的車型,也能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我相信,Polo還將繼續改變更多人的生活,成為我們心中永不過時的經典。

BYD 強勢登陸瓜地馬拉!四款新能源車型開啟綠色出行新篇章


比亞迪(BYD)在瓜地馬拉城的Auto Feria舉辦品牌發佈會,正式推出四款新能源車型,包括BYD HAN、BYD TANG、BYD SONG PLUS DM-i和BYD SEAL。這場活動吸引近百位媒體、網紅以及現有和潛在客戶到場,共同見證BYD品牌進軍中美洲市場的歷史性時刻。

活動以「時間隧道」為概念,結合未來主義設計和科技元素,打造了沉浸式的品牌體驗。一個科幻感十足的BYD拱門和影片長廊作為入口,讓賓客踏上一段探索BYD品牌故事的旅程。此外,現場還設置了垂直起降(VTOL)展示區及卡拉OK互動區,不僅展示BYD的技術創新,還增添了娛樂氛圍,引發與會者的熱烈參與,充分體現BYD在實用性與娛樂性上的完美結合。

四款車型亮相,引領當地綠色出行革命

在活動中,Grupo Confiño商業經理Edward Davis強調,隨著這四款新車進駐瓜地馬拉市場,比亞迪正在中美洲掀起新能源汽車的熱潮。Guatemalan車主將能享受BYD車型帶來的無縫駕駛體驗、先進的智能功能,以及卓越的環保性能,感受全球電動出行領導者的實力。


這次亮相的四款車型,覆蓋從高端到家庭用車的不同需求:
• BYD HAN:旗艦轎車,展現豪華與性能的完美結合;
• BYD TANG:強悍SUV,提供出色的多功能性;
• BYD SONG PLUS DM-i:插電混動車型,專為高效日常出行打造;
• BYD SEAL:前衛電動車,代表未來科技的實力之作。

比亞迪不僅專注於產品本身,還通過積極擴展市場版圖,實現綠色交通的全球普及。僅在今年10月,BYD新能源車的月銷量就突破50萬輛,再次刷新紀錄。此次進駐瓜地馬拉標誌著比亞迪在中美洲市場的重要步伐,致力於為當地提供更多綠色交通選擇,並持續優化用戶的電動出行體驗。

比亞迪在活動中重申了其品牌使命,即透過科技賦能可持續生活,助力中美洲邁向綠色未來。這一承諾不僅是對市場的回應,更是對全球環保事業的長遠支持。

限量 1000 台!Mazda Roadster 35 周年限量版再現


Mazda 在慶祝其經典小型敞篷跑車Roadster誕生35周年之際,推出了全新的35周年紀念車。這款限量版車型不僅致敬了Roadster自1989年誕生以來的經典歷史,還透過精緻的設計,為愛車族帶來一份獨特的回憶和驚喜。這款35周年紀念車以「熟成」與「復古」為設計主題,並首次搭載Mazda獨特的「匠塗TAKUMINURI」塗裝技術。全新的Artisan Red Premium Metallic車身顏色,將光線巧妙反射,呈現出深邃、濃烈且細膩的紅色,彷彿賦予了車身一種「歲月的味道」,讓整體外觀充滿力量感與美感。這種漆面不僅讓車輛在陽光下閃耀動人,還增添了濃厚的運動氣息。



內飾方面,Sports Tan色調的高品質皮革搭配深紅色的裝飾,令整個車艙看起來更加典雅大氣。除了內部專屬的設計,座椅、地毯、方向盤和換檔桿等地方的運動風格元素,均充分展示了這款車的豪華與精緻。


為了紀念這個重要的時刻,Mazda將此特別版車型限量生產,全球僅有1000台。車主可選擇Roadster S Leather Package V Selection(6MT)或Roadster RF VS(6MT)作為基礎車型,並享有專屬的Artisan Red Premium Metallic車身顏色,進一步增添車主的獨特身份。

此外,所有35周年紀念車型都將提供專屬的序列號裝飾,讓每一台車都擁有獨一無二的身份。這不僅是一次對Mazda Roadster歷史的致敬,也是對車主品味與愛車文化的一次升級。這款限量版Roadster還配備了全新Apple CarPlay無線連接功能,讓車主不僅能享受傳統駕駛的樂趣,還能輕鬆連接智慧設備,提升駕駛過程中的便捷性與娛樂性。值得注意的是,Mazda也將逐步取消原來的Zircon Sand Metallic顏色,將焦點放在更具現代感的顏色選擇上。



Mazda Roadster作為一款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小型跑車,無論是在性能還是設計上,都始終未曾讓人失望。35周年紀念車的推出,不僅展示了Mazda對經典的堅守,更是一次對熱愛這款車的車主的感恩回饋。這款車不僅是一台車,它更像是一件藝術品,每一處設計細節都在表達著Mazda對「駕駛樂趣」的理解與尊重。

這款35周年紀念車的推出,對我來說是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時刻。每一位曾經或正在擁有Mazda Roadster的車主,無論是因為駕駛樂趣還是那份難以言喻的情感,必定對這款車充滿深厚的感情。對於那些尚未擁有的潛在車主來說,這次限量版的推出,無疑是向「車迷文化」致敬的一個信號,這是一款值得收藏的經典,無論是作為日常駕駛還是收藏品,都將成為心中無可替代的存在。

蔚來 NIO ET9 震撼登場!全新 firefly 品牌正式亮相


蔚來汽車(NIO)在NIO Day 2024上重磅推出全新旗艦車型ET9,並宣佈旗下第三品牌「firefly」正式登場。ET9以全方位革新的豪華體驗樹立智能電動車新標桿,而firefly則鎖定城市生活用戶,定義小型高端電動車的未來。這兩個重磅消息,為蔚來的電動車版圖注入全新動力!ET9作為蔚來的全新旗艦車型,不僅是智能電動車技術的結晶,更是一場豪華與科技的深度融合。

1.極致舒適與空間設計
•車內配備創新的「Sky Island」與「Executive Bridge」設計,將車廂分為四個獨立區域,無論是商務差旅還是私人休閒,均能提供前所未有的舒適與私密感。
•配備582mm超寬座椅墊、近2平方米全面加熱座椅,以及16點熱石按摩功能,讓每一位乘客猶如置身頭等艙。
•專屬行政級多功能桌面支援360°旋轉,無論是閱讀、辦公還是展示,均得心應手。

2.創新技術賦能駕乘體驗
•全球首款整合「SkyRide線控轉向」、「後輪轉向」和「全主動懸掛」的智能底盤系統,採用整合式液壓全主動懸掛技術,實現極致的舒適與穩定性,讓駕乘體驗如同穿越平流層般順滑。

3.全域數字化架構與SkyOS系統
•ET9搭載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全域智能數字架構SkyOS,涵蓋車輛控制、智能駕駛、座艙互聯等功能,並結合AI技術,提供超高速低延遲的操作體驗。

蔚來同時推出全新品牌firefly,專為城市用戶打造的小型高端電動車,並以首款車型亮相,預訂價人民幣14.8萬元起。


1.安全性能新標準
•firefly的車身結構中,高強度鋼和鋁合金比例高達83.4%,車體剛性達到35,700 Nm/°,可媲美更高級別車型。前車門更設有雙層防撞梁設計,大幅提升側撞保護性能。

2.設計美學與空間智慧
•firefly以「自由發光」為品牌精神,結合動感設計和智能科技,為用戶帶來更靈活的駕駛體驗。
•車內空間設計精巧,既符合都市生活需求,又能提供舒適的駕乘感受。

3.智能與效率並重
•firefly搭載蔚來領先的智能電動技術,強調高效能與低能耗,成為城市用戶的理想之選。


蔚來這次可謂雙箭齊發,既用ET9鞏固高端智能電動車市場地位,又以firefly品牌開拓小型電動車的新領域。從技術創新到設計美學,兩款車型均展現了蔚來對未來汽車的深刻理解和前瞻布局。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蔚來能否在高端與小型電動車市場同時突圍,仍有待觀察。

對於香港市場,ET9的豪華與科技結合非常吸引人,特別適合高端商務用戶;而firefly的小型設計若能進一步適配香港的城市道路,將成為不少年輕駕駛者的理想之選。作為電動車愛好者,我非常期待這兩款車的實際表現,亦希望蔚來能持續為我們帶來更多激動人心的選擇!

豐田自動織機 RAV4 概念車亮相東京改裝車展 2025


每年的東京改裝車展(Tokyo Auto Salon)都是全球車迷引頸以待的盛事,而即將在2025年1月10日至12日於幕張展覽館舉行的活動更是看點十足。作為Toyota集團的重要一員,豐田自動織機將在本次車展中展示兩款截然不同、對比鮮明的RAV4概念車,以全新角度重新定義這款熱門SUV的可能性。


概念一:DARK SIDE PERFORMANCE – RAV4的科幻暗黑進化
首先登場的是極具未來感的「DARK SIDE PERFORMANCE」概念車,這款車打破了RAV4一貫的戶外休閒形象,展示其更加神秘、科技化的一面。這台車彷彿從科幻電影或電子遊戲世界中走出,造型尖銳、線條流暢且帶有機械感,整體設計靈感來自於電影與動畫中的未來交通工具。車身採用暗色調塗裝,結合發光元素與特殊材質,不僅外觀前衛,還將賦予RAV4一種全新的身份象徵——未來都市探索者。


概念二:Outdoor Lifestyle Package – 戶外玩家的客製化夢想
與DARK SIDE PERFORMANCE形成強烈對比的是「Outdoor Lifestyle Package」概念車。這款車基於RAV4的越野版本進一步改造,專為戶外玩家設計,並提供廣泛的客製化選項以滿足不同需求與預算。車身搭配了全新設計的車頂行李架、加強型防護板以及改良的輪胎和懸掛系統,讓車主能在惡劣環境中輕鬆馳騁。同時,豐田自動織機更展示了一系列針對RAV4的全新改裝配件,延續此前展出的成功案例,再次引領SUV改裝潮流。


設計背後:探索RAV4的無限可能
作為Toyota集團的重要生產及研發單位,豐田自動織機負責長草工廠的RAV4生產,同時參與該車型的設計與開發工作。這次展出的兩款對比強烈的概念車,正是豐田自動織機對RAV4未來發展方向的全新探索——無論是科幻未來還是戶外冒險,每位用戶都能在RAV4的多變特性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Abarth 500e 意式電動小鋼炮


繼 Alfa Romeo 重返香港之後,同屬 Stellantis 集團的 Fiat 也再次在香港有得賣,最先有售的是 Fiat 最經典、最為人認識的城市小車 500。今代 500 屬第三代全新設計,現全改為車系首次有的「e」電動驅動,測試的乃高性能版本 Abarth,比普通 500e 靚和勁。車子原價 $513,800,「一換一」加早鳥優惠賣 $399,800。


有 63 年歷史的 500 車系,最早在 1957 年推出,2007 年出現的第二代在香港也有代理賣過,這部第三代其實在 2020 年已經推出,Abarth 款隨後在 2022 年加推。仍然是可愛迷你車模樣的這部 500e,車身長度和闊度稍稍比舊款多 6 cm,輪距長多 2 cm,橢圓形的頭燈有兩條「眼眉」搭在頭冚上,圓形的指揮燈就像酒窩般,組成可愛的笑臉樣,彷彿有個卡通樣的意大利美女向你擠眉弄眼;細車扮勁的 Abarth,特有蜂巢形網格的跑款泵把、厚裙腳、一格格的白色前頭唇、尾 Diffuser 白色線裝飾、18 寸專屬輪圈、深灰色門鏡蓋、LED 頭燈內有「Abarth」標誌,普通款在車頭車尾本來有「500」標誌,它改為深灰色「Abarth」字章,後側的「蠍子加閃電」徽章喻意 Fiat 踏進電動化新世代。


隨著較大的車身,新 500 的車廂有較多膊頭和腳位,車廂以深灰色為主調,即就像許多高性能汽車的模樣,儀錶盒加中台屏幕的錶板設計,儀錶現是全液晶顯示,可選擇顯示速度或是藍/黃色撥左撥右的電錶,中間可撳出胎壓、「跟線」輔助、Trip A、Trip B,行 Track 模式時多隻黃色「蠍子」顯示出來;主屏幕內有電錶/電量/電壓、「車仔透視」顯示動力流程、0-60 和 0-100km/h 加速計時 Drag Race,圖案很是美觀;安全系統有 AEB 自動剎車、Lane Keep Assist 離線扭軚輔助、Blind Spot Assist 盲點有車警示、昏睡警示,全部自動生效,沒有甚麼可以調校。中台上的波段選擇制是撳制形式,前座之間的手枕/膠兜有選擇反應模式的滾輪,硬玻璃的天窗有手拉窗簾,前座有暖氣;Abarth 有連頭枕前座、皮革加 Alcantara 座椅和軚盤、藍/黃色雙行縫線、「Abarth」門檻牌、「蠍子」腳踏、軚盤「蠍子」章、軚盤「12 點位」藍色 Marking、JBL Premium 音響系統,迷你汽車來說用料算是豐富和高質。


普通款 500e 的摩打有 87kW(117 匹)輸出,0-100km/h 加速需 9 秒,Abarth 500e 有 113.7kW(155 匹)/235 牛頓米輸出,0-100km/h 需 7 秒,在一貫易踩易去的電動反應下,加速其實不算很快。電池容量與普通 500e 一樣是 42kWh,行城市續航距 336km,綜合續航距 253km,用 85kW 快速充電 5 分鐘可行駛 40km,充電滿 80% 需 35 分鐘。設有的 AVAS(Acoustic Vehicle Alert System)發聲警報系統,著車和熄車時會「叮噹」,20km/h 以下會向街外發出「吉他」聲,特有的 Sound Generator 在行車踩電時會發出模仿電油引擎的「雄雄」聲,話說 Fiat 的抗 NVH 部門經過兩年時間、6000 小時研究來調製這我們會形容為類似跑車的排氣喉聲,如果不知道它是假聲的話其實頗像真。


Drive Modes 有等如 Eco 慳電的 Turismo、Scorpion Street 和 Scorpion Track,分別只在於踩電反應和拖慢程度,用 Turismo 時摩打輸出會減低至 100kW (134 匹)/220 牛頓米和有最大拖慢反應,Scorpion Street 和 Scorpion Track 話說都有最大摩打輸出,後者不是特別強勁,我們亦不覺得對加速快慢有甚麼分別,只是 Street 有最大拖慢度,Track 時較弱,道理是給你「落場」時有較自然的 Brake 踏感覺,即其實有兩段拖慢,玩跟車拖慢時,我們要右手握軚、左手搭在手枕上的按鈕來回使用 Street 和 Track,並不及有撥片控制的方便;Turismo 和 Street 時的拖慢反應很大,大得尤其上斜時不用踩 brake。我們不知道 Abarth 有沒有改硬懸掛,不過 500e 在電池的負載加上細車短輪距構成的「彈吓彈吓」之下,行駛起來比較硬淨,絕對不能用柔軟的那種舒適來形容,貼路性能頗高,掟彎不易甩去,軚感亦很好。總的來說,Abarth 500e 是一部內外靚得很有性格,頗好玩,很得意,不是很快但很過癮的電動小車。


Abarth版特有蜂巢形網格的跑款泵把、厚裙腳、尾 Diffuser 白色線裝飾。


Abarth有連頭枕前座、皮革加 Alcantara 裝飾、藍/黃色雙行縫線、門檻牌、「蠍子」腳踏、軚盤章、「12點位」藍色marking,用料算豐富和高質。


橢圓形的頭燈有兩條「眼眉」搭在頭冚上,圓形的指揮燈就像酒窩般,組成可愛的笑臉樣。


「蠍子加閃電」徽章喻意 Fiat 踏進電動化新世代。


貼路性能頗高,掟彎不易甩去,軚感亦很好。


普通款 500e 的摩打有 117 匹輸出,Abarth 有 155 匹 / 235牛頓米。


車子有一格格的白色前頭唇、深灰色門鏡蓋、LED 頭燈內有 「Abarth」 標誌。


電池容量與普通 500e 一樣是 42 kWh,行城市續航距 336km,綜合續航距 253km。


儀錶中間可撳出胎壓、「跟線」輔助等功能顯示出來。


Drive Modes 有慳電的 Turismo、Scorpion Street 和 Scorpion Track。


Sound Generator 在行車踩電時會發出類似跑車的排氣聲。


玩跟車拖慢時,我們要右手握軚、左手搭在手枕上的按鈕來回使用 Street 和 Track,並不及有撥片控制的方便。


車身長度和闊度稍稍比舊款多 6cm,輪距長多 2cm。

基本規格
動力單元:前置摩打
電池容量:42 kWh
最大馬力:113.7 kW(155 匹)
最大扭力:235 牛頓米
續航距離:253 km
體積:3,673 X 1,682 X 1,518mm
重量:1,360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513,800 /「一換一」早鳥優惠:$399,800
網址:https://www.fiat.com.hk/
查詢:3911 1931 (Azzurri Automobile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勞斯萊斯 2024 年定制傑作回顧:至美工藝再創巔峰


2024年對於勞斯萊斯來說是非凡的一年,其定制服務(Bespoke)以驚人的藝術與創意水準,完成多項堪稱經典的車輛設計,充分展現品牌在奢華車領域的頂尖地位。從靈感來自星空現象的車漆,到專屬打造的金製高爾夫推桿,每一輛車都不僅是一部汽車,更是客戶夢想的具象化表達。


2024年傑出定制車輛亮點
1. Phantom Scintilla
全球限量10台的私人收藏版Phantom Scintilla,以靈感源於「歡慶女神」(Spirit of Ecstasy)的設計為核心,車內飾以超過86萬針的刺繡圖案,呈現出女神的飄逸形態。同時,儀表板中央的「Celestial Pulse」藝術畫廊,結合了陶瓷材質的雕刻絲帶,完美捕捉女神的優雅姿態。

2. Black Badge Ghost City Lights
此車款為英國市場專屬,儀表板採用8,372顆手工激光雕刻燈光,構成鳥瞰倫敦夜景的獨特畫面。這一創意來自飛機夜間降落時俯瞰城市燈火的景象。

3. Cullinan Series II – Inspired by Rose
Cullinan的這項定制靈感來自於Phantom Rose,一種為勞斯萊斯專門培育的玫瑰花,僅生長於其Goodwood總部花園中。設計包括精緻的玫瑰圖案刺繡,遍佈車內座椅頭枕與手工繪製的車身腰線。


4. Phantom Goldfinger
為慶祝經典電影《金手指》60周年,勞斯萊斯再現片中1937年Phantom III的標誌性黑黃車身設計,並加入多項金元素細節,包括18K金速度雕塑和金箔鍍層車牌,讓整車盡顯奢華氣派。

5. Spectre Lunaflair
美國客戶專屬打造的Spectre Lunaflair靈感來自月暈現象,車漆採用七層漆面,包括珍珠層,營造出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彩虹效果,讓整車流光溢彩。

6. Ghost Extended Series II – The Encounter
為紀念品牌創始人Rolls與Royce於1904年的首次會面,這輛Ghost融入多處細節設計,包括繡於頭枕上的創始人簽名及車內全新雙重紋理竹纖維面料,完美結合歷史與現代美感。

7. Phantom Year of the Dragon
上海客戶專屬的Year of the Dragon,以中國傳統龍紋為靈感,內飾包括頭枕刺繡、手工繪製龍紋儀表板以及首次出現在車內「星光頂篷」的龍形圖案,由677顆光纖燈點綴而成,展現中西文化融合的極致美學。


勞斯萊斯的定制服務不僅是一種創意體現,更是品牌對於客戶夢想的承諾。2024年的定制作品讓人看到客戶不斷推進的創造力和個性化需求,也彰顯了品牌在奢華汽車領域的無可匹敵地位。


勞斯萊斯的每一款定制車都讓我感受到奢華的無限可能。無論是靈感來自傳統文化的作品,還是突破未來想像的設計,每一輛車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品。對於香港這樣一個講求品味與身份的市場而言,勞斯萊斯的定制服務無疑提供了一個將個人故事化為永恆作品的機會。假如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專屬定制車,這絕對是奢華生活的最高表達!

BYD 比亞迪稱霸新能源市場!香港電動車交付破萬,增長 656% 成業界奇蹟!


比亞迪(BYD)在香港市場再次創造佳績!2024年正式宣佈,其新能源車交付量已突破 1萬部,成為本地電動車市場的耀眼明星。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萬部車輛的車主為2015年「十優港姐」麥明詩小姐(Louisa)的丈夫盛勁為先生,讓這個里程碑更添星光色彩。為慶祝這一重要時刻,比亞迪管理層親自為盛先生交車,展現了對客戶的極高重視以及品牌的強大自信。


從零到萬的飛速增長,寫下香港電動車市場新篇章
比亞迪於2021年正式進軍香港乘用車市場,同年推出首款純電 SUV「BYD ATTO 3」。這款車以其靈活的空間設計、卓越的電池技術及高性價比,迅速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成為無數本地消費者的首選。短短兩年時間,比亞迪成功在香港市場交付超過1萬部電動車,創下驚人的銷售增長紀錄。


根據數據顯示,比亞迪自2022年至2023年間的銷量增長達 656%,這一數字不僅反映市場對新能源車的需求快速提升,更彰顯比亞迪品牌在電動車技術與品質上的領先地位。2023年至2024年11月期間,比亞迪的銷量再度錄得 47% 的增長,顯示出持續的市場熱度與品牌實力。


比亞迪香港新能源市場的未來之星
比亞迪在香港市場的成功,離不開其對創新技術的不懈追求。品牌致力於提供可靠、高效的電動車產品,從電池到動力系統,每一項技術都體現了其領先行業的實力。同時,比亞迪積極拓展產品線,為本地市場帶來更多選擇,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


作為香港新能源車市場的主導品牌,比亞迪不僅用數據證明了自身的實力,更以用戶至上的態度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在這個時代,選擇一輛車不僅是選擇一種出行方式,更是一種對可持續生活的承諾。比亞迪交付量破萬,對香港市場而言,不僅是數字的突破,更是汽車行業轉型的里程碑。未來,比亞迪會否成為本地新能源市場的「標配」?讓我們拭目以待!

BYD 進軍日本再掀波瀾!2025 年東京改裝車展迎來新型號首發


BYD(比亞迪)近期在日本市場表現愈見活躍,而其日本分部BYD Auto Japan再度出擊,宣布將於2025年1月舉行的東京改裝車展(Tokyo Auto Salon 2025)上首次公開全新第四款導入車型。這款新車將成為BYD在日本市場的重要一步,展示品牌在電動車技術和產品設計上的不斷突破。

全新車型揭開神秘面紗!限定版SEAL同步亮相
根據BYD官方消息,新車的揭幕將於展會首日的記者會上進行,屆時還會首次亮相一款以「SEAL」為基礎的特別限定車型,該版本是為了慶祝SEAL榮獲「年度車」殊榮而推出的紀念款,當日將正式開售。

BYD的展區還將展示現時已在日本熱賣的三款車型,包括DOLPHIN、ATTO 3及SEAL,加上新車型和特別限定車,一共五款車型同場亮相。這是BYD第三次參與東京改裝車展,展示品牌從產品設計到核心技術的全方位實力。

核心技術展示:BYD的「技術名片」
在此次展會中,BYD將突出其核心技術,特別是廣受業界肯定的「刀片電池」(Blade Battery)。該電池以優越的安全性和耐用性聞名,成為BYD向全球市場推廣的重要技術標誌。BYD亦會與近期的品牌宣傳策略「知るほど!ありかも、BYD!」(越了解,越值得BYD)結合,以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向日本消費者傳遞品牌價值與技術實力。

作為全球新能源車領域的領軍者,BYD在日本市場的表現頗為矚目。然而,日本汽車市場本身競爭極其激烈,尤其在電動車領域,當地品牌如Toyota、Nissan等早已建立深厚根基,外來品牌需要面對多重挑戰。BYD能否靠技術和品牌形象突圍而出,仍需時間證明。不過,刀片電池等核心技術的展示,以及在展會上展示完整產品線,無疑是提升市場認可度的重要一步。

對於香港車迷來說,BYD的成功不僅代表中國品牌的突破,更是一種民族自豪感。我自己非常期待新車型能否在性能與實用性上帶來驚喜,也希望BYD能繼續為我們帶來更多值得驕傲的創新!

BMW 新世代大革命!全新 Panoramic iDrive CES 2025 震撼登場


BMW 將於 2025 年 1 月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 CES 消費電子展 上,帶來一場視覺與科技的雙重盛宴,並首度揭示品牌未來世代「Neue Klasse」車系的全新 Panoramic iDrive 操控介面。這套革命性的操作系統不僅代表著 BMW 下一代數碼座艙技術,還重新定義了車內人機互動體驗,目標打造出一個以駕駛者為中心、安全及個人化的智能未來車艙。


BMW Panoramic iDrive:以駕駛者為本的未來數碼座艙
全新 Panoramic iDrive 屬 BMW Neue Klasse 車系的核心亮點,這項技術透過 全景顯示屏幕,將車內資訊、娛樂功能及操作系統進一步整合,並以直觀而高效的形式呈現給駕駛者和乘客。BMW 強調這套系統不單只是「屏幕更大」的簡單升級,而是全面改變車內的數碼互動方式,實現更流暢、更具個人化的使用體驗。

此技術不僅反映出 BMW 對於數碼化座艙的前瞻性,更再次鞏固其在車輛智能科技方面的領導地位。Neue Klasse 車系將於 2025 年底 正式面世,而 Panoramic iDrive 亦將會隨之正式投入量產。


在這次 CES 2025 發表會上,BMW 邀請了美國著名喜劇演員 Tim Meadows 擔任主持,為整場科技發布帶來「一點幽默感」。發表會將於 1 月 7 日早上 8:30 PST 在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 Silver Lot 的 BMW 展館舉行。此外,BMW 產品開發總監 Frank Weber、設計總監 Adrian van Hooydonk,以及 UI/UX 開發主管 Stephan Durach 亦將現場展示這套前瞻性技術,揭開 Neue Klasse 的未來設計理念。

發表會後,參觀者還可於 1 月 7 日至 10 日期間多次欣賞 BMW 展館的互動演出,體驗 BMW 在數碼化與人性化設計上的創新成果。活動時段分佈整天,詳情可至官方網站 ces2025.eventsbmw.com 提前預約登記,席位有限,想親身體驗的朋友切勿錯過。

冬天駕駛最強救星!Genesis 突破性金屬塗層加熱擋風玻璃 5 分鐘融冰挑戰極限


Genesis再次引領汽車科技新潮流,展出全球首創的 48伏金屬塗層加熱擋風玻璃。這套由Hyundai Motor Group獨家研發的突破性技術,專為提升冬季駕駛安全與便利而設計,能在 零下環境下5分鐘內100%清除擋風玻璃霜凍,比傳統系統快三倍,堪稱雪地駕駛者的救星。


這項技術的關鍵在於首次採用 專屬48伏電力系統,將車輛800伏電池的能量轉換後,傳導電流至 20層透明金屬塗層 上,使玻璃溫度均勻上升,迅速完成除霜及除霧任務。與傳統HVAC空調系統相比,金屬塗層加熱玻璃耗能減少約 10%,效率大大提升,並有效改善電動車的 熱能管理系統,更好地維持電池及馬達溫度。

這塊金屬塗層玻璃除了在嚴寒下發揮加熱功能外,還具備出色的 太陽能反射特性,能阻擋 60%以上的太陽輻射,讓夏季車廂溫度降低約 2-3°C,提升空調效率並延長電動車的續航里程。

Genesis已在 GV70及GV60純電車 上進行測試,即使在低至 零下18°C 的極端環境下,擋風玻璃仍能在 5分鐘內完全清除霜凍,而傳統13.5伏系統則需要超過15分鐘,性能差異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技術對自動駕駛系統也有重要貢獻。隨著車輛搭載更多感測器以蒐集數據,自動駕駛對清晰的擋風玻璃有極高要求,任何霜凍或濕氣都可能影響感測器準確度,進而降低系統表現。

此外,傳統加熱玻璃上的 鎢絲線 不僅影響駕駛者視野,還會成為頭顯(HUD)技術及 AR擴增實境導航系統 發展的障礙。Genesis的金屬塗層加熱玻璃不僅視野無阻,甚至有望取代傳統HVAC前擋風玻璃暖風系統,為未來車內科技帶來更多想像空間。


Genesis歐洲技術中心總經理Tyrone Johnson表示:「Genesis一直致力於讓駕駛者全年都能享受輕鬆、舒適的旅程,而在寒冷天氣下,安全與便利性更顯重要。繼去年在GV60推出 人臉識別技術 後,我們很自豪再次展示這項顛覆性的創新技術,為客戶提供更高效、更無憂的冬季出行體驗。」雖然這項技術尚未確認量產,但Hyundai Motor Group已在全球主要市場申請相關專利,未來的應用空間值得期待。


Genesis這項金屬塗層加熱玻璃技術,讓我不禁聯想到車企在 電動車發展浪潮下 的創新步伐越來越快。傳統加熱系統耗時又耗能,尤其在冬季電動車的電池續航本就容易受限,如何提高能源效率是業界一直以來的難題。Genesis的突破不僅解決了視野安全問題,更從根本上提升了能源利用率,對電動車發展來說是一次有深遠意義的革新。


在未來,隨著自動駕駛技術逐漸普及,車輛的擋風玻璃將不僅僅是駕駛者的「視窗」,更是傳感器蒐集數據的重要平台。因此,任何一絲霜凍或模糊都可能成為科技發揮的絆腳石。Genesis這項技術的誕生,正是看到了這個需求,提前為未來鋪路。不過,科技歸科技,對駕駛者而言,這項技術的 實用性 才是最大亮點。在冬季寒冷地區,早上出門前不必再費時等車輛除霜,對不少需要長途奔波的駕駛者來說,節省的時間就是最大的便利。而玻璃技術未來的可能性,如結合 增強現實(AR)導航 或 智能頭顯,更值得我們期待。Genesis的這一步棋,確實走得夠快、夠遠,展示了豪華品牌在未來技術革新上的前瞻視野。

Toyota Gazoo Racing 極限挑戰 2025 Dakar Rally


對於任何一支車隊來說,參加Dakar拉力賽都是一場挑戰極限的考驗,而Toyota Gazoo Racing(TGR)將再次在這場世界級的耐力賽中全力以赴,迎接2025年的重重考驗。今年的Dakar賽道極為艱難,賽程長達近5000英里,其中包括3000多英里的計時賽段。對TGR來說,這場比賽不僅是技術的較量,也是對車隊和選手毅力的極大挑戰。

Dakar賽場:一場無情的耐力考驗
2025年的Dakar拉力賽將於沙特阿拉伯展開,這條賽道的難度和多樣性將考驗每位參賽者的極限。比賽開始前的1月3日,選手們將進行開幕賽段,決定最終的起跑順序。而隨後的比賽將會進入更加緊張激烈的主要賽段,包含48小時的計時賽段和極為考驗耐力的馬拉松賽段,讓每個車隊只能依賴自己來應對挑戰。

比賽的一大亮點是空曠沙漠(Empty Quarter)中的沙丘,這些巍峨的沙丘將對選手的導航能力提出極高要求,只有最強的車隊能夠在這片無情的沙漠中脫穎而出。


Toyota Gazoo Racing的豪華陣容:6支車隊挑戰Dakar
2025年,Toyota Gazoo Racing將派出6支車隊參賽,這些車隊由經驗豐富的車手和充滿潛力的年輕新星組成,陣容極具競爭力。來自Toyota Gazoo Racing歐洲車隊的Lucas Moraes(No203)與Seth Quintero(No204),以及來自Toyota Gazoo Racing南非車隊的Giniel de Villiers(No206)等車手,將共同面對這場史詩般的挑戰。

每支車隊將駕駛Toyota GR DKR Hilux Evo,這款基於2024年車型進行了升級和調整的比賽車,專為Dakar極端環境設計。這些車輛的升級將進一步提升車輛的可靠性、耐用性和性能,為車手提供一個能在艱難條件下穩定表現的強大平台。


持續進化:Toyota GR DKR Hilux Evo的卓越性能
GR DKR Hilux Evo不僅是一輛比賽車,它是Toyota對持續改進(Kaizen)理念的最佳體現。隨著每一代的升級,這款車的設計越來越精細,無論是在引擎性能還是車身結構上,都有顯著的提升。對於2025年的比賽,車隊對車輛進行了精心調整,尤其在減震系統和引擎冷卻方面進行了優化,旨在面對Dakar賽道上無情的沙漠熱浪與顛簸路段。

車隊選手感言:
Lucas Moraes表示:“Dakar拉力賽每年都是對車手和賽車的終極考驗,尤其是今年的賽道,看起來會是迄今為止最艱難的一次。從空曠沙漠到崎嶇岩石區,挑戰無處不在。幸運的是,GR DKR Hilux Evo屢次證明了它的實力,今年的升級讓我對我們的車輛充滿信心,準備迎接這場艱巨的挑戰。”

Seth Quintero則說:“2025年的Dakar拉力賽將是一場無比艱苦的挑戰,賽道殘酷且變化無常,但這也是Dakar的魅力所在。GR DKR Hilux Evo為這些極端條件量身打造,經過升級後,車隊的信心更足,能夠更強有力地推進。期待在這場經典賽事中,看看我們能夠取得怎樣的成就。”


每年Dakar拉力賽都是汽車運動界的一次大規模洗禮,而2025年的比賽無疑是一場極限考驗。從車輛到車手,從技術到體力,所有的一切都必須在這片沙漠和岩石的考驗下接受挑戰。對於Toyota Gazoo Racing來說,這不僅是爭奪名次的比賽,更是對其整體技術實力的再次驗證。

回顧以往,TGR在Dakar的表現不容小覷,無論是車輛的穩定性還是車隊的默契配合,都展現了無可匹敵的實力。從這一點來看,GR DKR Hilux Evo的表現必定將是今年比賽的一大亮點。它不僅是一台高性能的競技車,更是Toyota對技術創新和不斷改進精神的具象化。

Dakar不僅是一場賽車比賽,它是對極限的挑戰,是科技、體能與智慧的全面較量。我相信,這場比賽無論對Toyota還是對車迷來說,都將成為一個值得銘記的歷史篇章。

西班牙郵政大軍電動化!FUSO eCanter 22 部全電動卡車正式上陣!


西班牙物流公司 Planway Logística 近日正式迎接22部 FUSO eCanter 電動輕型貨車,這批車輛將為西班牙國家郵政服務商 Correos 提供市區配送服務。這次大手筆的電動車隊引入,不僅彰顯物流業者對環保運輸的堅定決心,更印證了FUSO eCanter在城市配送領域的強大競爭力。

靈活設計,市區運輸無難度
這批8.55噸的FUSO eCanter擁有 4,450毫米軸距,搭載 129 kW電動馬達,配備L尺寸電池組,單次充電可行駛 200公里。這樣的續航距離足以應付一天的市區運輸需求,而其靈活小巧的車身設計及出色的 操控性,使其成為城市郵政及配送工作的理想夥伴。此外,eCanter具備足夠的載貨空間,一次過能容納 15個歐規標準托盤,在有限的車身尺寸下提供超高實用性。


電動化轉型,邁向可持續未來
對Planway Logística來說,這批22部FUSO eCanter是他們邁向 綠色物流 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在「最後一哩」配送環節,電動車能有效減少碳排放,為城市帶來更清潔的空氣與更低的噪音污染。

FUSO歐洲銷售、營銷及客戶服務主管 Florian Schulz 表示:「Planway Logística選擇新一代eCanter再次證明,這款全電動輕型貨車非常適合市區配送。其靈活的充電設計、高載重能力及豐富的貨物空間,讓電動化轉型變得輕而易舉。」


隨著城市配送需求不斷增加,傳統燃油車輛帶來的污染問題逐漸浮現,電動化已成為物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而FUSO eCanter這類全電動輕型貨車,正好為市區「最後一哩」配送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200公里的續航距離,配合足夠的載貨空間,已足以滿足大部分郵政及物流公司的日常需求。

從商業角度看,電動車初期成本雖然較高,但隨著充電基建逐漸完善及運營成本的大幅降低,長遠而言,電動車必定會成為更具競爭力的選擇。此外,歐洲各國積極推動碳中和政策,物流公司若提早佈局電動車隊,不僅可符合法規,更能建立綠色形象,獲得市場及消費者的認同。看到西班牙郵政服務大規模引入FUSO eCanter,我不禁期待未來的香港物流業也能大力推動電動化。我們的市區配送同樣面臨擁擠路面及空氣污染的挑戰,如果能以FUSO eCanter這類靈活高效的電動卡車取代傳統貨車,對改善市區生活質素必然有莫大裨益。

95 km/h 自主駕駛!Mercedes-Benz 再創自動駕駛界新紀錄

Genehmigt: Mercedes-Benz darf in Deutschland mit 95 km/h hochautomatisiert fahren. Approved: Conditionally automated driving with 95 km/h by Mercedes-Benz in Germany.


Mercedes-Benz再次引領自動駕駛技術潮流!旗下條件式自動駕駛系統 DRIVE PILOT 獲得德國聯邦汽車管理局(KBA)認證,成為全球首個標準生產車款上可達 95 km/h 的SAE Level 3自動駕駛系統,預計2025年初正式在德國市場發售,並適用於豪華房車S-Class及純電動旗艦EQS。值得一提的是,DRIVE PILOT的價格保持不變(約5,950歐元,包括稅項),而已經擁有該系統的車主,更可免費進行軟件升級,無需更換任何硬件設備。

「駕駛任務交給車,時間就交回給你」
升級後的DRIVE PILOT系統,在德國長達 13,191公里 的高速公路網絡上,於一定條件下可在流暢交通中以最高 95 km/h 速度運行。當系統啟動時,車主可合法進行其他活動,例如透過 Sony RIDEVU 應用程式觀看電影、閱讀電子報章、甚至利用MBUX系統處理工作,真正將駕駛時間變為「自由時間」。


雙重安全設計,無懼突發狀況
安全性方面,DRIVE PILOT採用了冗餘系統架構,包括電子、轉向及煞車功能均設有雙重備援系統。如需將駕駛任務交回駕駛者,系統會進行多次提示;若駕駛者無法接手(例如健康問題),系統會自動減速並平穩停車,同時啟動警示燈。

DRIVE PILOT亦配備超過 35個傳感器,包括鏡頭、雷達、超聲波及LiDAR激光雷達,確保能即時準確感知周邊環境。結合高精度數碼地圖和特殊定位系統,車輛可準確判定自身車道位置,誤差僅在數厘米內。

邁向更高速度與全面普及
Mercedes-Benz的自動駕駛技術不會停下腳步!他們的下一目標是提升自動駕駛速度至 130 km/h,讓駕駛者獲得更長的「無干預」自動駕駛時間。此外,Mercedes-Benz亦率先研發「綠松石自動駕駛標識燈」,當DRIVE PILOT啟動時,其他道路使用者可輕鬆辨識,進一步增強公眾對自動駕駛的接受程度。目前該設計已在美國加州及內華達州獲准進行測試,德國市場亦指日可待。


Mercedes-Benz在自動駕駛領域再次拔得頭籌,尤其是Level 3技術能合法實現高達95 km/h的速度,這無疑是個里程碑式的突破。對於駕駛者來說,這不僅節省了時間,更重新定義了「駕駛」的概念 – 車輛在高速公路上能主動接管部分駕駛任務,讓我們能夠更高效地利用這段「被解放」的時間。

從技術角度來看,Mercedes-Benz對安全的重視值得肯定。冗餘系統架構、多重傳感器及高精度定位,無一不是確保車輛在複雜環境下依然運行穩定。尤其是LiDAR技術的運用,代表他們在安全性與實用性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然而,Level 3技術的普及仍面臨不少挑戰,包括各國法規的認可、消費者信任及公眾接受程度等。Mercedes-Benz率先設計的綠松石標識燈,無疑是個巧妙的嘗試,透過視覺化的方式讓道路使用者更安心,這對自動駕駛的普及至關重要。

未來的高速公路上,當車主輕鬆追劇或處理工作時,技術的進步將成為我們生活質量提升的重要一環。對於車迷來說,這絕對是值得期待的時代!相信Mercedes-Benz不久後會再次引領我們邁向更高階的自動駕駛體驗。

Hyundai 英國送 NACS 轉接器!車主快啟動「Tesla 超充時代」


Hyundai再次為電動車車主帶來便利!從2025年第一季開始,凡於2025年1月31日前購買或租賃Hyundai電動車的用戶,可免費獲得支援NACS(North American Charging Standard)的轉接器,讓車主可無縫連接美國超過20,000個Tesla 特斯拉超級充電站。此舉將大大拓展Hyundai電動車的充電網絡,讓車主享受更方便的充電體驗。


免費轉接器詳情:哪些車型可享?
Hyundai現有及未來的電動車型車主均可申請免費的NACS轉接器,具體包括:
• 2024年及更早車型:KONA Electric、IONIQ Hatchback、IONIQ 5、IONIQ 6
• 2025年車型:IONIQ 6、IONIQ 5 N、KONA Electric

車主可透過MyHyundai車主平台提交申請,Hyundai亦將負責包郵到家,讓這份「充電升級大禮」送到您手上!


透過NACS轉接器,Hyundai EV車主除了原本的CCS(Combined Charging System)快速充電站,還可使用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網絡,使美國的快速充電站數量超過38,000個!此外,2025款IONIQ 5將成為首款配備原生NACS充電埠的非特斯拉品牌電動車,這意味著未來的Hyundai車主可直接享受NACS的全面便利,無需依賴轉接器。


這次宣布標誌著Hyundai不僅在產品設計和性能上下功夫,也在充電便利性上進一步提升,為車主帶來全方位的體驗升級。電動車的普及,不僅需要強大的車型性能,還需要一個高效、廣泛的充電網絡來支援,Hyundai正以實際行動展示其對車主需求的洞察與承諾。

電動車車主最痛苦的就是「充電焦慮」。Hyundai這次的NACS轉接器無疑是一個貼心之舉,將充電便利性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不僅能充分利用特斯拉超級充電網絡,更讓車主感到品牌的用心。對於未來的電動車市場來說,誰能在基建、便利性和服務上下足功夫,誰就能笑到最後。這樣的策略不僅讓我對Hyundai的電動車更有信心,也讓人期待其他品牌如何應對這場「充電便利戰」!

三料霸主!Toyota Gazoo Racing 強勢稱霸 WRC、WEC、W2RC 三大賽事


Toyota Gazoo Racing(TGR)在2024年度賽季締造驕人成就,一舉奪下WRC世界拉力錦標賽、WEC世界耐力錦標賽以及W2RC世界越野拉力錦標賽三大賽事的製造商冠軍寶座。這份榮譽,足證TGR在技術、團隊協作及賽事表現上的絕對統治力。頒獎典禮於12月13日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舉行,國際汽聯(FIA)向各大賽事的世界冠軍進行表揚,Toyota Gazoo Racing在所參與的三大賽事中悉數奪冠,成為當晚最矚目的車隊之一。


豐收榮譽名單如下:
• WRC: GR Yaris Rally1 Hybrid奪得第四個連續製造商冠軍(Toyota第八個WRC冠軍)。
• WEC: GR010 Hybrid賽車力壓群雄,摘下連續第六次製造商冠軍(總計第七次)。
• W2RC: GR DKR Hilux Evo穩定發揮,連續第三年稱霸世界越野拉力賽,維持100%勝率。


Toyota Gazoo Racing的賽事成績同時反映了品牌在碳中和領域的決心。透過WRC和WEC,TGR展示了混能技術與100%可持續生物燃料的高效運用;至於W2RC賽事,則使用了合作夥伴Repsol提供的全新燃料,含有高達70%的可再生成分。

WRC賽事中,Toyota GR Yaris Rally1 Hybrid憑藉強勁表現,在13站賽事中勇奪8場勝利,最終於「拉力日本站」的最後一個賽段成功鎖定年度冠軍,展示出車隊面對激烈競爭時的穩定表現與絕對速度。WEC方面,Toyota GR010 Hybrid出戰8場長距離耐力賽,奪得3場勝利,更在經典的「利曼24小時耐力賽」中拿下亞軍,最終再次獲得製造商榮譽。至於W2RC世界越野拉力錦標賽,GR DKR Hilux Evo在嚴峻的越野環境中發揮出色,保持自2022年系列創立以來的全勝紀錄,第三度摘下年度製造商冠軍。2025年賽季將於1月3日的達喀爾拉力賽揭開序幕,這場為期15天的艱苦賽事將在沙特阿拉伯舉行,屆時Toyota Gazoo Racing將派出6輛戰車應戰,爭取新賽季的開門紅。


Toyota Gazoo Racing近年來的表現無疑是業界頂尖,從賽道到越野拉力,他們都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技術實力和可靠性。三大賽事的連續奪冠,不單純是硬件與車隊策略的勝利,更是對Toyota品牌多年來推動高效能技術與可持續發展的最佳印證。WRC的拉力賽向來被譽為「車手與機械的極限挑戰」,而WEC的耐力賽更考驗團隊協作與技術穩定性。TGR能在這些賽事中穩奪冠軍,顯示他們不僅追求速度,亦著重於賽車科技的全面發展。值得一提的是Toyota在碳中和方面的努力。從生物燃料到新能源混合技術,TGR的賽車不只跑得快,還跑得更環保,這種理念對未來汽車工業的發展絕對有參考價值。看著Toyota Gazoo Racing一次次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心中充滿敬佩。他們用賽事證明技術,也將賽場經驗轉化為民用車技術的提升,這種「賽車即研發」的精神,無疑是車壇的標杆。2025年達喀爾拉力賽即將來臨,我更期待TGR再一次挑戰極限,創造新的傳奇!

Alpine F1 阿布扎比賽後測試:新秀盡展潛力,為 2025 賽季蓄勢待發


在2024年F1賽季正式落幕後,各車隊迅速展開年度最後一次賽後測試,而阿布扎比成為這場技術與實力角逐的最終舞台。這次測試不僅是對2025賽季Pirelli輪胎的試驗,更是車手與車隊收集數據、積累經驗的重要契機。Alpine 車隊的Jack Doohan和Paul Aron分別駕駛車輛進行測試,以出色的圈速和穩定表現為新賽季注入信心。


測試數據一覽:穩健表現贏得掌聲
•測試總里程:1433公里
•Jack Doohan:761公里
•Paul Aron:672公里

最佳圈速:
•Jack Doohan:P7(1分24.268秒)
•Paul Aron:P8(1分24.275秒)
•總圈數:258圈
•Jack:137圈
•Paul:121圈


車手訪談:數據與信心並進
Jack Doohan

Jack剛剛完成個人生涯的首個F1大獎賽周末,這次測試對他來說既是回顧也是展望。他坦言:「今日非常充實,完成了超過750公里的駕駛,這是一個漫長但非常有成效的日子。能再次坐進車內感覺很棒,特別是來自我的第一場F1比賽的餘溫還未消退。」

Jack 對團隊的專業精神讚不絕口:「車隊的機械師和工程師今天表現得非常出色,這對於漫長賽季結束後的最後一個賽道日尤為重要。我很感激他們的努力,並期待深入研究這些寶貴數據,為新賽季做好準備。」

Paul Aron
Paul首次駕駛F1賽車,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這是我第一次駕駛F1賽車,真的非常感謝車隊給我這次機會。只有坐上F1賽車,你才能真正體會它的速度有多驚人,今天的駕駛讓我受益良多。」

他認為,測試不僅是技術上的挑戰,更是體能上的考驗:「雖然需要適應的地方很多,但總體來說狀況不錯。即使已完成121圈,我還想繼續駕駛!」對於未來,Paul充滿信心:「工程師對我們的測試成果很滿意,這讓我對2025年的後備車手角色充滿期待。」


阿布扎比賽後測試看似只是技術調整的一部分,實則是車手們展示潛力、累積信心的舞台。Jack的穩健表現與Paul的初次亮相,展現出兩位車手的不同特質:一位是經驗與穩定性的典範,另一位則以學習能力與無限可能打動人心。

對於F1這項速度與科技結合的極限運動,每一位車手都在努力成為賽道上的強者,而這些測試數據就是他們前進的基石。看著新秀的出色表現,不禁讓人對未來賽季更加期待。對我來說,測試的意義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夢想延續的開始。2025年,這些年輕車手將會如何駕馭賽道,讓我們拭目以待!

七冠傳奇!Lewis Hamilton 告別 Mercedes-Benz 經典戰車齊集博物館展出


回顧Lewis Hamilton的傳奇F1生涯,他無疑是史上最成功的F1車手,七屆世界冠軍的光輝紀錄至今仍然熠熠生輝。這位傳奇車手即將與Mercedes-AMG車隊分道揚鑣,而Mercedes-Benz博物館則為他送上隆重的告別禮,特別展出由Hamilton駕駛、奪得世界冠軍的經典戰車。

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1月6日,地點設於Mercedes-Benz博物館的大廳,免費入場參觀。六輛奪冠戰車將齊集一堂,讓車迷們近距離回顧Hamilton的輝煌歲月。而他的2020年冠軍戰車Mercedes-AMG F1 W11 EQ Performance則會在永久展覽區「傳奇7號房:銀箭-賽事與紀錄」中亮相,成為永恆的F1傳奇象徵。


展出的七大冠軍戰車包括:
• 2008年: McLaren-Mercedes MP4-23(首奪冠軍)
• 2014年: Mercedes AMG PETRONAS F1 W05
• 2015年: Mercedes AMG PETRONAS F1 W06 Hybrid
• 2017年: Mercedes-AMG F1 W08 EQ Power+
• 2018年: Mercedes-AMG F1 W09 EQ Power+
• 2019年: Mercedes-AMG F1 W10 EQ Power+
• 2020年: Mercedes-AMG F1 W11 EQ Performance


Hamilton本人亦是首位參觀這場特別展覽的嘉賓,他在最後一場比賽結束後,應Mercedes-Benz集團董事會主席Ola Källenius之邀,親臨博物館出席一場溫馨的歡送會。當日,來自車隊、賽車界及品牌的重要人物齊集一堂,向這位賽道傳奇致敬,肯定他對賽車運動、公平競賽、多元共融的重要貢獻。

此外,Hamilton還親自參觀了位於「傳奇7號房」的互動區——全新的「Pit Stop」體驗站,並留下了他的簽名。這個新設施令參觀者可以親身挑戰F1維修站的極限速度,目標是在1.8秒內完成換胎紀錄。


Lewis Hamilton與Mercedes-Benz的合作不僅是F1賽事上的傳奇,更是一個時代的象徵。從2008年的初奪冠軍,到2020年的第七次封王,這13年間,Hamilton不斷突破紀錄,將Mercedes-Benz帶到巔峰地位,創造了無數車迷津津樂道的賽事回憶。

這次Mercedes-Benz博物館的特別展覽,對於全球車迷而言絕對是一個朝聖的機會,因為這不僅僅是七輛奪冠戰車的展示,更是對Hamilton傳奇生涯的致敬。未來F1賽場上,雖然他將換上新車隊的戰袍,但他留給Mercedes-AMG和F1世界的光輝,將永遠不會被磨滅。

作為車迷,無論你支不支持Hamilton,都不得不佩服他在賽車界的天賦與毅力。去Mercedes-Benz博物館親眼見證這些「銀箭戰車」,絕對會讓人再次感受到那股熱血沸騰的F1精神!

Nissan x Honda 聯手出擊:史上最強業務整合即將展開!


近日,兩大日本車廠 Nissan 和 Honda 宣佈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計劃進行業務整合,目標是成立一間聯合控股公司,並藉此加強在電動化、智能車輛及全球競爭中的領導地位。這次合作標誌著日系車壇一個劃時代的變革,可能改變未來車市的格局。

為何兩大車廠選擇聯手?
隨着汽車行業加速邁向碳中和及智慧化發展,市場競爭越趨激烈。Nissan 和 Honda 在今年3月首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隨後就智能化及電動化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研究。而在8月1日,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框架,決定共同研究新一代「軟件定義車輛」(SDV)的基礎技術,並就業務整合展開更具體的討論。

這次整合計劃旨在透過共享資源(例如技術、人才及管理經驗),實現更深層次的協同效應,提升兩間企業在市場變化中的應變能力,並創造長遠價值。


業務整合的潛在效益
1. 標準化車輛平台,降低成本
通過統一平台設計,雙方可大幅減低生產和開發成本,同時提升生產效率,讓更多車型適應市場需求。從燃油車到電動車,各種車款都能更靈活地滿足全球消費者需求。

2. 研發能力全面升級
兩大車廠將整合研發資源,尤其在 SDV 領域的基礎技術開發上展開深度合作,預期可以縮短新車開發周期,同時降低開發成本。

3. 優化生產及供應鏈
雙方將共享生產線及供應鏈資源,藉此減少固定成本及提升生產效率。此外,統一採購策略亦有助降低零部件成本,從而提升競爭優勢。

4. 拓展金融服務與人才發展
整合後的公司將進一步發展汽車金融服務,提供覆蓋車輛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同時,通過員工交流與技術合作,進一步吸引優秀人才,推動企業持續創新。


實現藍圖的挑戰與未來
根據計劃,Nissan 和 Honda 將通過股份轉讓成立聯合控股公司,並於2026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然而,雙方的品牌將繼續保留獨立運營,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各具特色的產品。至於具體的股份分配比例及管理架構,將在2025年前敲定。

這次業務整合不僅是日系車壇的一次巨變,也代表着全球汽車行業的深層轉型。無論是在技術革新還是市場策略上,Nissan 和 Honda 的合作都可能重新定義未來移動方式。


作為一個喜愛日系車的車迷,聽到這次 Nissan 和 Honda 的聯手消息,心情其實頗為複雜。一方面,這無疑是一個震撼的發展,兩間公司多年來在設計和技術上的堅持都值得讚賞;但另一方面,會不會因為整合後削弱了品牌的個性化特質,令我們熟悉的 Nissan 和 Honda 變得「同化」了?

無論如何,這種大型整合往往是「高風險高回報」的策略,未來車壇的格局會否因此改變,實在值得拭目以待。希望他們能夠保持原有的品牌靈魂,並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創新與驚喜。畢竟,汽車不單是移動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BMW 未來電動化路線火力全開!10 萬台純電 Regensburg 工廠再創紀錄


BMW Group位於Regensburg的生產工廠再傳捷報,成功於2024年生產超過 10萬台純電動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正是 BMW iX1。這台突破紀錄的iX1以獨特的 Blue Bay Lagoon藍色金屬車身 打造而成,優雅又帶一份未來感,成為新世代電動車的經典之作。作為BMW旗下的純電動豪華SUV,iX1保留了家族X系列硬朗動感的設計語言,同時透過流線型線條及細緻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既美觀又提升了電動車的續航效率。

進入BMW iX1的車廂,迎面而來的是濃厚的科技氛圍與豪華質感。中控台採用了BMW最新的 Curved Display曲面雙聯屏 設計,整合數碼儀表板與高解析觸控顯示屏,操作更直觀之餘,亦大幅提升視覺效果。iDrive 8系統進一步優化,提供更智能的人機互動體驗。

內飾選用了環保物料,如再生皮革與高級織布,與純電動理念相呼應,豪華感與可持續發展並駕齊驅。此外,車內設有先進的智能冷暖空調系統及車載語音助手,讓駕駛者和乘客無論是短途還是長途旅行,都能享受極致舒適的乘坐體驗。


BMW iX1 採用第五代 eDrive電動技術,動力輸出強勁且高效,續航力表現亦屬同級翹楚。Regensburg工廠的生產線每日可打造超過 1,400台 BMW X1及X2,包括燃油版、插電式混能版,以及純電動iX1,展示了靈活的生產能力及BMW對未來電動化轉型的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Regensburg工廠今年更獲得了「2024年度最佳工廠」的榮譽,證明其在大規模生產技術上的卓越表現。不論是效率、數碼化程度,還是對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推動,都成為業界的標竿。


BMW一直是豪華車界的先驅,這次Regensburg工廠達成10萬台純電車的里程碑,無疑是電動化路程上的一大勝利。而BMW iX1的成功不僅展示了品牌在純電SUV市場的領導地位,更反映了BMW在靈活生產及數碼化技術上的深厚底蘊。

對於香港市場來說,iX1無疑是一款既實用又豪華的純電SUV,適合本地繁忙的生活節奏與高品味的需求。純電動的安靜體驗、數碼化座艙,以及強大的動力輸出,都讓iX1成為值得注目的新世代之選。

我相信未來BMW將會繼續在電動化道路上引領潮流,並為車迷帶來更多兼具駕駛樂趣與環保性能的車款。如果有機會親身體驗iX1的動力與科技魅力,相信會讓你重新定義「純電駕駛」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