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C
Hong Kong
Saturday, September 13,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401

Mecedes-AMG 天價 Project One 只可行 5 萬公里!?


售價高達 227 萬歐元(約 2200 萬港幣)的 Mecedes-AMG Project One 採用 F1 賽車的 1.6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和 Hybrid 系統,馬力破千匹,馬力重量比達到 1:1 境界,速轉高達一萬一千轉,不要以為是賽車用,Project One 是徹頭徹尾的家用車,可以在車廂自行充電和加油,無須 F1 團隊支援即可出車。但強勁的性能不是重點,而是要擁有如此驚人的實力,Project One 代價就是只能行駛「50,000km」,性能完結時就要向原廠重新購買新引擎,因此相信 Project One 也是收藏車吧。但另一個重點…..富豪又點會介意果「少少錢」。Mecedes-AMG Project One 的 275 輛配額已經全部售罄,預計將可以在今月 9 年的法蘭克福車展登場,2018 年即可交車。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MW 全新一代 M5 先聲奪人


日前 BMW 全新 M5 偽裝車在街上進行測試時被拍下影片,低吼聲極具氣勢!可惜目前還沒有公佈新一代 BMW M5 的動力規格,據了解新 M5 將會在 9 月法蘭克福車展上正式亮相。從影片看來,新一代 M5 的外觀與將會新的 M550i xDrive 差不多,但為突顯 M5 旗艦地位,頭泵把將會換上更誇張造型款式,同時車尾也改為左右雙出尾喉。雖然未知 M5 實力,但 M550i xDrive 的 4.4 公升 V8 雙渦輸增壓引擎,最大馬力為 456 匹和 4 秒完成 0-100km/h 加速,因此可預計 M5 在使用經調校後的相同引擎,馬力將可爆發出 600 匹及 3.5 秒完成 0-100km/h 加速。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udi Q2 35 TFSI 全新車型添競爭力


細數眾多汽車品牌之中,德國品牌 Audi 極力擴大產品線,上年添加 e-tron 引入到香港後,全新車系 Q2 亦正式登陸香港,Q2、Q3、Q5 和 Q7 SUV 到齊後,車主買車更多選擇。香港地小人多車更多,開大車往往令人感到吃力,開細車又要不失舒適性,德國品牌在這點做得很不錯。Q2 的出現對另外兩大德國品牌勢必造成一點壓力,雖然新車舒服、駕駛感不錯,但是不過新車定價未夠進取,未必能夠令到車主的反射神經即時買單呢。


Q2 整個外觀都給人很新鮮、很型的感覺,在香港出售中的 Audi 汽車之中,它是用上最新的家族設計,加上車仔細細,線條硬朗分明,其瀟灑一面,完全滿足到購買城市 SUV 車主需要。今次試駕的是 Q2 35 TFSI,使用 1,395cc 直列四汽缸 TFSI 渦輪增壓引擎,香港只有一款動力系統推出,國外的 1.6 TDI、2.0 TDI 等都不會輸港。新車尺碼 4,191 X 1,794 X 1,508mm,軸距 2,595mm,相比 Q3 的 2,603mm 短了一點,不過香港人買車擔心的後座空間,Q2 在腳部伸展方面仍有不錯表現,整體空間感是剛剛好,如果以亞洲人身軀來用這部 Q2 是夠用,如果是高大的歐洲人、甚至香港人的話,應該會感到吃力。 新車車頭的大型鬼面罩開始轉款,粗條啞銀色圍邊,中央是亮黑立體橫條設計。配上新的頭燈、泵把設計,大家看慣看熟的 Audi Q3 即時令人有強烈對比,Q2 未免令人感覺醒目、靈活得多。車尾燈的起角設計亦呼應車頭設計方向,車尾指揮燈亦有走馬燈效果。車側可以看到邊位是深灰光亮塗漆,配在今次橙色的車身,提升觀感外亦添加了一點越野味。Q2 雖然只是入門車仔,但在風阻系數亦有低至 0.3Cd 數據,好的風阻系數對行車穩定、油耗有一定幫助。


駕駛艙內,Q2 同樣擁有 MMI 多媒體系統(配有 7 吋顯示屏、SD 卡插嘈、2 個 USB 接口、CD 播放),車廂內亦設有氣氛燈,顏色可以車主自行調校。車廂佈局未有深度簡化,觀感簡潔,應該要有的設備仍然存在。唯天窗可以大一點的話,對這部小車的空間感會有進一步提升。Q2 的尾箱標準 5 座模式時已有 405 公升,翻平後座可提升至 1,050 公升。而尾門可以加錢改為電動尾門,提升使用時的方便程度。試駕車是手動尾門,由於車體不大,即使手動操作也不吃力。

試駕這部 Q2 有一個特別功能,是 Cylinder-on-Demand 汽缸間停技術,在引擎低負荷時電腦會將四個氣缸中的其中兩個關掉,有助油耗減低,每百公里可節省達 0.4 公升汽油。在實際使用時其實感受不到引擎有什麼不自然反應,當你需要加速時它就會隨時全力輸送動力。Q2 用上的 1,395cc 直四 TFSI 引擎,其實在 Q3 早已用上。馬力為 150 匹和 250 牛頓米扭力,此引擎用在 Q3 時已經足夠應付絕大部份情況,不過配在細小了一點 Q2 身上後,動力更富動感。細小的 Q2 車體在走山路時操控更為輕鬆,以玩樂角度來看此車會多一點「FUN」。



車頭車尾的設計都是 Audi 最新設計,香港本地銷售中的 Audi SUV 暫時最新最潮是 Q2 了。



Q2 線條分別,車側骨線很顯眼,要型的車主應該很喜歡。



車燈設計都是最新設計,車尾亦有走馬指揮燈。


今次試駕這部用上 17 吋輪圈,為 Q2 帶來不俗的駕駛感同事不失舒適性。


駕駛艙一貫 Audi 簡約易用風格。



MMI 多媒體系統同樣以轉盤操作。



USB 和音量鍵設計和擺位都很別緻。


雖然天窗不大,但勝在有好過沒有,滿足到香港車主買車心態。



氣氛燈可自由選擇。



車仔細細的 Q2,後坐的腳部空間也有一定的伸展距離。



Q2 的尾箱可以設為平地台,令放長條物件時更方便。


這副 1,395cc 引擎已在多部 Audi 車型上使用,穩定性和性能不用質疑。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列四汽缸 TFSI 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395cc
最大馬力:150 匹 / 5,000-6,000 轉時
最大扭力:250 牛頓米 / 1,500-3,500 轉時
波箱設計:七前速 S-tronic 自動波箱附加減功能
體積:4,191 X 1,794 X 1,508mm
重量:1,355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Audi-Q2-35-TFSI/913/

售價:港幣 HK$339,900 起(包括Launch Package)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3465 0000(奧迪客戶熱線)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AMG GT 4 測試車身影露出!


剛在日內瓦車展亮相的 Mercedes-AMG GT Concept 驚艷全球車迷後,現時竟然有外國傳媒已經捕捉到四門版的 Mercedes-AMG GT 4 測試車!從圖中看來,GT 版的中置單出尾喉已經改為左右雙出款,車尾卻不如 AMG GT Concept 般俐落流線。至於動力系統方面,將會延續 AMG GT 的 4.0 公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的設定,預計未來將會可以突破 600 匹大關,並且可能會如 GT Concept 推出 Hybrid 車型,預計有著高達 800 匹馬力!全新的 Mercedes-AMG GT 4 將會在 2018 年推出。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MW 指 2021 年將可推出全自動車


自動駕駛技術慢慢成為趨勢,情況就如最當初的電動車發展般,未來將會越來越普及化,而且現時自動駕駛技術開始受到各國正視與接受,美國加州開始草擬允許「全」自動駕駛車進行道路測試,率先為自動車投入市場開大門。可惜,相前沒有一間車廠能實現全自動駕駛的「第五級」 (完全自動化,無需方向盤自動車,在所有人類駕駛者可以應付的道路和環境條件下,均可以由自動駕駛系統自主完成所有的駕駛操作)。不過,BMW 卻非常自信地表示將會在 2021 年推出首款達第五級的全自動駕駛車,其實 BMW 早於去年與 Intel 與 Mobileye 建立合作關係,並於今年 1 月初的 CES 北美電子消費展發表了首款全自動駕駛概念車,除了有自動駕駛能力更可以針對車主的要求計算最佳路線和相關規劃,因此顯然 BMW 已經掌握關鍵技術才能這麼自信地說出準確的推出時間。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林寶堅尼 PoloStorico 修復中心歷史檔案館正式開幕


林寶堅尼汽車有限公司歷史檔案館正式開幕,設立於PoloStorico修復中心之內,致力於修復林寶堅尼經典車型,保護品牌豐富的歷史遺產。

歷史檔案館位於聖亞加塔•波隆尼林寶堅尼總部的主要入口內,為PoloStorico修復中心團隊和客戶提供一個專屬的空間。PoloStorico修復中心經典車部門致力於修復和認證停產至少十年以上的經典車型(從林寶堅尼350 GT到Diablo),保存品牌歷史檔案及珍貴記錄,以及提供林寶堅尼所有歷史車型的原裝配件。林寶堅尼的備件庫中,涵蓋超過65%的經典備件,可根據要求提供額外的零部件。


「對品牌經典車型和歷史遺產的維護與傳承不僅關乎汽車本身,更詮釋了品牌超過50年創新和突破性的設計生產歷史,PoloStorico修復中心是我們公司一個很重要的部門,見証我們從無限輝煌的歷史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林寶堅尼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tefano Domenicali先生說:「對林寶堅尼PoloStorico歷史檔案館的建設表達了我們對品牌遺產的珍視和對保養、修復、認證服務的需求及客戶的重視,為經典車型的優良品質與完整性提供了可靠保障。」

林寶堅尼PoloStorico修復中心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經典車車主服務,同時提供車輛運輸管理服務,每台車輛需在位於意大利總部的修復中心耗時6到24個月完成修復,確保以最好的姿態重新上路。

林寶堅尼PoloStorico修復中心還可為林寶堅尼經典車型提供獨一無二的認證服務,使車型更具收藏價值。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udi 全新大改款 A8 測試照曝光


Audi 第三代 A8 在 2009 年推出後,雖然多年也有推出小改款和特別版,但基礎還是不變,在競爭力方面已經不足,而且 Mercedes Benz S Class 和 BMW 7 Series 也會進行改款,所以 Audi A8 壓力更大。因此 Audi 也加緊腳步推出全新力大改款 A8,新 A8 使用全新 MLB Evo 底盤為基礎,意味著新車有極佳的動力系統兼容性,同時能夠採用汽油與柴油引擎,當然混能車也少不得。其他則包括使用新材料打造,車重大大減低,同時大大提升了操控性;並且將會有輔助智能駕駛系統提高豪華級數。其他資料則要再等官方公佈了,如今可以確認大改款 A8 將會在今年 7 月 11 日的日內瓦車展亮相!

文:Issac.C
圖:Carscoop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本週末 VOLVO XC90 Luxury Matt 型格進駐海運大廈


搭載2.0升Drive-E 四缸Turbo引擎,頃刻迸發320匹澎湃馬力及400Nm峰值扭力;豪華7座SUV的舒適空間,結合型格啞黑美學概念及專屬運動型跑板,剛柔並重;XC90 T6的重點配備包括12.3”彩色電子錶板、9”Sensus彩色觸控屏幕、智能車距控制領航系統、盲點輔助功能、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統、360°泊車鏡頭等,首展價只售HK$829,800;同時展出其他熱賣型號,把握機會坐擁心儀座駕。

請親臨Volvo海運大廈車展,尊享指定現貨即時折扣及3+2保用計劃^。

日期:3月25至26日
時間:11am-8pm
地點:尖沙咀海港城海運大廈展覽大堂
展出型號:XC90、S90、V90、XC60、XC60 R Design、S60 Polestar及V40
查詢:2927 3388

^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Land Rover Discovery Sport SE Dynamic 首展


全新Discovery Sport Dynamic版本配全車動感擾流組件、亮黑色車身飾件及升級19吋輪圈,車廂亦用上更跑車化的設計及對比色縫線。性能方面,Dynamic版本追加了Dynamic駕駛模式,為駕駛者提供更敏捷的油門、波箱及轉向反應。懸掛系統搭載MagneRide磁浮式電子避震,提供更穩定的彎路表現。

Discovery Sport SE Dynamic現已抵港,售$589,000起。請即親臨Land Rover銅鑼灣陳列室體驗Dynamic版本的動感型格。

以海關公佈之零售價為準,英倫汽車有限公司保留最終決定權,詳情請向營業員查詢。

Discovery Sport SE Dynamic 首展
日期:2017年3月24-26日 (本週末)
時間:上午9時至晚上8時
地點:Land Rover銅鑼灣陳列室

Jaguar Land Rover陳列室
地址︰香港銅鑼灣告士打道255-257號信和廣場地下10-13號
電話︰2821 7147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日產 NV350 URVAN 靚價出車 $249,800 起


做運輸業載貨行車最緊要有力,可靠之餘更加要靈活,工作自然事半功倍。日產NV350 URVAN輕型貨車配備搵食最佳裝備,獨家5/5式中排分中摺椅,載貨載客更靈活,扭力特強,靚價只售$249,800起,由今日起至3月31日出車更可額外享有7千元優惠油券!把握禮遇,今個週末立即到日產陳列室出車!

日產NV350 URVAN提供3年或10萬公里保用服務,絕對給予用家百分百信心保證。日產NV350 URVAN性能超卓及載貨空間靈活,擁有強大載重及載貨車廂空間。車廂獨家配備中排5/5式分中摺椅,輕鬆運載不同體積及重量貨物,而且載重量高達1,390kg,屬同級最強,適合各行各業所需。

日期:3月份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地點:日產各大陳列室
電話:2262 1088 (九龍灣)及2803 5333 (灣仔)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Toyota Prius PHV 推出首日訂單達 12,500 張!


Toyota 宣佈全新的 Prius PHV 在一個月內便已經接獲 12,500 輛訂單,比原定 2,500 輛的目標高出 5 倍!這個放在汽油車當然十分普通,但以混能黎講就十分出色!其實新款 Prius PHV 大賣的原因很簡單,新車換上全新大容量鋰電池,純電行駛距離由 26.4 公里提升至 68.2 公里,而且純電行駛時速可以去到 135km/h,單單用電已經完全足夠日常所需,環保得黎仲可以油費慳一大截!另一賣點就是樣靚!與舊款外貌相差太遠,完全改頭換面,全新頭燈和尾燈夠晒殺食,泵把造型取向年輕人市場變得激進,全新 Prius PHV 不再是薯嘜!另外,太陽能電池車頂、PHV 版獨有的大型中控台液晶螢幕和雙窗尾門已經成功搶起話題!所以今代 Prius PHV 賣得好是驚喜亦是意料之中。新款 Prius PHV 日本售價為 326 萬日圓,頂級版為 426 萬日圓。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日內瓦車展:Lexus 新一代 LS 500h 現身


早在去年至今年初,Lexus 逐步發佈有關新一代 LS 500h 的資料,如今在日內瓦車展正式推出!新LS車系的離地高度降低了 15mm,豪華房車的身距卻有著 Coupe 車型低伏的姿態。車廂方面,前後排座椅的頭頂高度則分別增加了 30mm 和 41mm,乘坐感更舒適,更配備雙前座 28 向電動調整座椅、冷暖出風按摩後座、Mark Levinson 頂級 3D 環繞音響、12.3 吋 Lexus Remote Touch 中控顯示螢幕等豪華設計,還可選配全球首發的 24 吋全彩 HUD 多功能抬頭顯示幕。動力系統方面,LS 500h 使用 3.5 公升 V6 自然吸氣引擎,最大馬力為 295 匹及 348 牛頓米扭力,在兩組電動馬達的輔助下綜合馬力達到 359 匹,由靜止加速至 100km/h 只需 5.4 秒。不過 LS 500h 卻比 415 匹的 LS 500 弱,這是 LS 車系的 Hybrid 版本不是車系中動力最強的車型,因為 LS 500h 採用更輕更小的鋰電子電池,令行李箱空間增加了 25 公升容量,同時改善操控表現,更進一步慳油,因此 LS 500h 變得更追求均衡的表現和節能環保的效率。


文:Issac.C
攝:Car1.hk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日內瓦車展 2017:Volkswagen 全新房跑車 Arteon


2016 年 CC 停產後,如今,Volkswagen 在日內瓦車展推出全新的四門房跑車 Arteon。全身尺碼為長 4,862mm、寬 1,871mm 與高 1,427mm,外觀造型方面有著超大鬼面罩與全新設計的左右頭燈結合一體,還有鍍鉻飾條頭唇一直延伸至尾唇,斜背的線條十分流線動感,再加跑感十足的大尾喉和 20 吋輪圈,比起 CC 老舊形象,跑感更強的 Arteon 更得我心!車廂方面用木紋飾板或碳纖維飾板作鋪陣,有著大改款 Tiguan 相同的 12.3 吋虛擬座艙螢幕,還有手勢控制的中央娛樂系統;另外 ACC 自動跟車系統將導航系統與頭燈連結,利用導航與 ACC 攝影機自動偵測路面環境,可以在轉彎前提前自動照明。而且 2,841mm 的超長軸距,搭配 Easy Open/Close 感應式尾門的行李箱容量達 563 公升,還可後將後座放平,容量立即可以增加至 1557 公升。動力系統方面入門版的 1.5 公升 TSI EVO 引擎可輸出 150 匹,2.0 公升 TSI 引擎搭配 7速 DSG 波箱可以輸出 280 匹馬力,還有 4 Motion 四驅版本和提供 DCC 主動式懸掛選擇。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Benz E 350 e Plug-in Hybrid 憑智慧減省資源


平治昨年年尾在香港推出他們首部充電式 Hybrid 汽車 S 500 e,並透露陸續會有 GLE 500 e、C 350 e 和 E 350 e Plug-in Hybrid 出現,它們將會成為平治新一代慳油汽車的綠色面孔。這部 E 350 e Plug-in Hybrid 是我們繼 S 500 e 後試的慳油 E-Class,車子與 S 500 e 有類似的混能系統設計,同樣有行電/混能/儲電/充電的 4 個駕駛模式控制,和在減速溜停時自動「睇」車的電能再生系統。 


車子內外設計的不同地方與 S 500 e 類似,前沙板上有藍色「Plug-in Hybrid」標誌,藍色前制動卡鉗,Hybrid版專有的輪圈設計,右尾燈下有多個供插充電線的蓋掩;今代E-Class的可變主題儀錶,同有黃色指針的「Sport」、白色的「Classic」和藍藍白白的「單眼」儀錶「Progressive」三個主題。黑色長方玻璃內的中控台屏幕,除現有 E-Class 有的泊車鏡頭、衛星導航、音響系統、耗油量、車輛設定、Dynamic Select 反應系統等之外,Plug-in Hybrid 版則加有「Energy Flow」能量圖及其他與混能系統有關的顯示。軚盤左右柱上的「Touch Controls」觸感式控制鍵,用手指在鍵盤上「捽」來控制小顯示屏內的顯示模式和訊息。Active Blind Spot Assist 盲點有車警告、Active Lane Keep Assist 自動保持行車線系統、可揀敏感度的 Active Brake Assist 主動煞車系統和 Attention Assist 注意力輔助系統,全與試過的一樣。


之前試的 S 500 e,電油引擎採用與 SL 400 和 CLS 400 等所用的同一台 333 匹 / 480 牛頓米 3.0 升雙渦輪增壓 V6,加個有 115 匹 / 340 牛頓米動力的電摩打,系統總輸出有 442 匹 / 650 牛頓米,車子 0-100km/h 加速僅需 5.2 秒,淨摩打驅動可行約 33km,理論上的平均耗油量只需 2.8L/100km。可充電的這部 E 350 e Plug-in Hybrid,電油引擎則採用與 A、B、C 250 所用的同個 211 匹 / 350 牛頓米的 1,991cc 渦輪增壓直四引擎,電摩打有 81 匹和比 S 500 e 更強的 440牛頓米扭力,系統總輸出有 286 匹 / 550 牛頓米;與 S 500 e 和 C 350 e 相同設計的 7 速 7G-Tronic Plus 波箱,扭力轉換器內藏一濕式離合器,負責將引擎分離行電動或是全部連上行 Hybrid;佔行李箱 140 升空間的鋰電池,同樣橫置於後軸之上由鋁殼保護,由水冷卻;我們找不到有關其電池容量和充電時間的資料,但按 S 500 e 的 8.7kWh 容量鋰電需 2-4 小時充電,而 C 350 e 的 6.2kWh 鋰電需2小時,機械設計與 C 350 e 較接近的 E 350 e 相信與後者差不多吧,車子充滿電後淨摩打驅動同樣可行約 33km,公佈的 2.1-2.5 L/100km 平均耗油量也與 C 350 e 一樣。


電池在夠電的情況下,E 350 e 同樣會以所謂的「silent start」電動起步,即撻車時不見引擎啟動,只見錶板亮著「Ready」燈表示可以開車。與 S 500 e 和 C 350 e 一樣的四個控制模式,同樣有「Hybrid」、「E-mode」、「E-save」和「Charge」,按鈕同樣放在「手寫板」滑鼠的左方,每次都要探頭瞄過去才能按動,我的解決方法同樣是行車時將手指擺定在按鈕之上方便隨時按動。


「Hybrid」模式顧名思義是油/電混合驅動;純電動的「E-mode」,在踩大油有需要時引擎也會撻著,撻著前「haptic accelerator pedal」油門腳踏會出現「阻腳」感覺告知引擎重啟;混能驅動的「E-save」,能自動保持電池處於指定的充電 % 狀況(用處是保存足夠電量作之後的市區駕駛);純粹由引擎驅動的「Charge」模式,在不夠電量下可利用引擎作發電機為電池充電,玩法與S 500 e完全一樣;不同的是波箱模式選擇,S 500 e有「E」、「E+」和「S」三個操控模式,E 350 e(與C 350 e)則有點不同,「Dynamic Select」制可揀選「E」、「C」、「S」和「S+」四個模式,「S」和「S+」時引擎長著作混能驅動,「S+」有最大電動輔助和有最硬懸掛設定,「C」(comfort)有「舒適化」的混能駕駛、再生充電和耗油量,130km/h 下會自動熄掉引擎作電動行車;最慳油的「E」(Economy)在收油時會減少減速充電而盡量溜動滑行,同時啟動「Eco Assist」功能–當車頭雷達探測到有前車時,油門腳踏會出現「彈腳」兩下叫司機收油,然後系統會按前車快慢來調節摩打拖慢的幅度,從而進行充電和減少踩brake的需要;用衛星導航的話,系統會根據路况和地形而控制摩打用量和充電量(例如上山之後有落斜可充電的話,系統會用盡電能輔助爬山),與 S 500 e 的 「E+」波箱模式一樣。 


車子在油/電混合下,電摩打同樣將電油引擎的扭力曲線中和,有較恒定的加速反應,相比順滑魚貫地隨踩隨去的 V6 引擎「底」的 S 500 e,直四「底」的 E 350 e 則相對地顯得較慢和稍嘈,車子 0-100km/h 加速需 6.2 秒,與 245 匹的 E 300 一樣。「E-mode」行電時,車子只得 81 匹摩打驅動,慢速跟車爬行還好,上斜和需要大力加速時,右腳經常要踏破油門腳踏會那「阻腳」感覺來喚醒電油引擎,其實這也算是樂趣之一。車子在減速時,制動系統同樣會自動協調收油充電拖慢和卡鉗夾 Brake間的減速反應,給予駕駛者較自然的腳感,感覺也與 S 500 e 一樣。設有的 Air suspension 氣壓避震雖比 E-Class 標準裝用的彈簧避震有更細滑的行車感覺,但重量有 1,925kg 的 E 350 e,比電油 E 200 和 E 300 重多 300kg 之多,轉彎的感覺一如預期地較為累贅,並不輕鬆。車子售價 $778,000,與 E 300 的 Exclusive 版一樣。


車子內形上的不同地方與 S 500 e 類似,沙板有藍色「Plug-in Hybrid」標誌,藍色前制動卡鉗,Hybrid 版專有的輪圈設計,右尾燈下有多個供插充電線的蓋掩。


Air suspension 氣壓避震雖比 E-Class 標準用的彈簧避震有更細滑的行車感覺,但重量有 1,925kg 的 E 350 e,轉彎的感覺一如預期地較為累贅,並不輕鬆。


佔行李箱 140 升空間的鋰電池,與 S 500 e 同樣橫置於後軸之上由鋁殼保護,由水冷卻;車子充滿電後淨摩打驅動同樣可行約 33km。


引擎與 A、B、C 250 所用的 211 匹 2.0 升渦輪增壓直四一樣,電摩打有 81 匹和比 S 500 e 更強的 440 牛頓米扭力,系統總輸出有 286 匹 / 550 牛頓米。


與 S 500 e 一樣的四個控制模式,同樣有 Hybrid 混能、E-mode 電動、E-save 儲電和 Charge 充電;按鈕同樣放在「手寫板」左方,要探頭瞄過去才能按動。


今代 E-Class 的可變主題儀錶,同有黃色指針的「Sport」、白色的「Classic」和藍藍白白的「單眼」儀錶「Progressive」三個主題。


油/電混合下,電摩打將電油引擎的扭力曲線中和,有較恒定的加速反應,相比隨踩隨去的 V6「底」的 S 500 e,直四「底」的 E 350 e 相對地顯得較慢和稍嘈。


中控台屏幕除泊車鏡頭、衛星導航、音響、耗油量、車輛設定、Dynamic Select 系統等之外,Plug-in Hybrid 版加有「Energy Flow」能量圖及與混能系統有關的顯示。


Active Blind Spot Assist 盲點有車警告、Active Lane Keep Assist 自動夾 brake 從回航道、Active Brake Assist 主動煞車和 Attention Assist 注意力輔助,全與試過的一樣。


軚盤左右柱上的「Touch Controls」觸感式控制鍵,用手指在鍵盤上「捽」來控制小顯示屏內的顯示模式和訊息。


繼 S 500 e 的 E 350 e,以及將陸續推出的 GLE 500 e 和 C 350 e Plug-in Hybrid 出現,將會成為平治新一代慳油汽車的綠色面孔。


「E」模式的 ECO Assist 功能,是當雷達探測到有前車時,油門會「彈腳」叫司機收油,系統會按前車快慢來調節摩打拖慢幅度,從而進行充電和減少踩 brake 需要。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 Plug-in Hybrid
排氣量:1,991cc
最大馬力:211 匹 / 5,500 轉時
最大扭力:350 牛頓米 / 1,200-4,000 轉時
同步摩打:81 匹馬力 / 440 牛頓米扭力
波箱設計:七前速 7G-TRONIC Plus 自動波箱
體積:5,246 X 1,899 X 1,496mm
重量:2,215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Mercedes-Benz-E-350-e-Plug-in-Hybrid/912/

售價:HK$778,000 起
網址:http://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288(Mercedes-Benz Hong Kong)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日內瓦車展 2017:Porsche 小改款 911 GT3 突現身


Porsche 在日內瓦車展帶來驚喜,之前完全沒有任何消息,直到日內瓦車展上才公佈小改款 911 GT3。在外觀上最大變化是重新設計的車身包圍空氣力學及換上大型碳纖維尾翼。車廂方面,座椅提供3種選擇,分別為 18 向電動座椅,’手動桶形座椅及輕量化賽車座椅;還有採用來自 918 Spyder 的三幅式軚盤,並且將 Porsche Track Precision App 軟體列為標準配備。動力系統是小改款的重點,改用 4.0 公升水平對向自然吸氣引擎,排氣量變大,令馬力也提升至 500 匹及 460 牛頓米扭力的水準,而且車重只維持在 1043 公斤,令馬力重量比為 2.85kg/hp,配合 7 速 PDK 波箱,由靜止加速至 100km/h 只需 3.4 秒,極速達 318km/h。另外,還提供 6 速棍波選擇,0-100km/h 加速則比 PDK 車型增加 0.4 秒,不過因為齒比的設定,極速則增加 2 公里至 320 公里。同時為了提供更強駕駛樂趣,小改款比現行 911 Carrera S 降低 25mm,並修改差速器設定,提升駕駛時的動態感受,還有懸掛系統重新調整提升操控靈活度。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日內瓦車展 2017:Aston Martin 子品牌 AMR 成立 性能車現身(視像)


日內瓦車展上 Aston Martin 成立 AMR (Aston Martin Racing )子品牌,未來將針對車系車推出限量高性能版車型,在車展上就率先帶來了Vantage AMR Pro 與 Rapide AMR。全球限量生產 210 輛的 Rapide AMR 以 Rapide S 為基礎,頭尾唇和側裙經過重新設計,並升級至 21吋的輕量化輪圈;車廂的前、後座則換上了輕量化碳纖維賽車座椅。另一輛車 Vantage AMR Pro 全球則只會生產 7 輛,為賽車版車款,心臟換成了 Vantage GT4 賽車上的 4.7 升 V8 自然吸氣引擎,最大馬力可以輸出 507 匹。配備賽車設定的空氣力學包圍、懸掛調整、19 吋賽車專用單孔輪圈,並利用碳纖維飾板和碳纖維賽車座椅減少車重。












文:Issac.C
圖:Motor1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日內瓦車展 2017:Volkswagen Tiguan Allspace 空間更好用


Volkswagen 針對歐洲市場推出長陣版 Tiguan Allspace,利用 MQB 底盤的延展性,令軸距長了 109mm 和車長增加 210mm,令 Tiguan Allspace 的車長達 4.7 米,最大好處是令到新車可以安放第三排座椅,成為 5+2 座椅配置,而且有 180mm 的前後移動距離,並且行李量容量由 230 公升至 1,920公 升也可自由組合,置物容間更彈性方便。配備的部分,Tiguan Allspac 全車系標配恆溫空調、真皮方向盤、LED 尾燈、17 吋輪圈、雨滴感應雨刷、Composition Colour 中央娛樂系統並且可連結手機與 USB、多功能方向盤等,另外頂級版的 Discover Pro 中央娛樂系統更是加入了手勢控制的功能。動力系統方面 1.4 TSI 引擎提供 150 匹最大馬力以及 250牛 頓米扭力,2.0 TSI 引擎則分別可以輸出 180 匹馬力和 320 牛頓米扭力,以及高階版的 220 匹馬力和 350 牛頓米扭力。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香港汽車會「真里檢定」服務啟動


香港汽車會一直致力為駕駛人士提供優質實用的服務,經過周詳安排,現推出「真里檢定」服務,代「二手日本進口私家車」車主或準買家,向日本國土交通省申請「登錄事項等證明書」,有關申請適合由日本以二手車身分平行進口的私家車,申請人須提供汽車品牌型號、車輛底盤號碼等資料以作查詢。

「登錄事項等證明書」是有關查詢車輛在離開日本前的「有記載」資料,記錄了車輛在日本的首次登記日期、用途(如自用或商用)、出口日期、行車里數(如適用)及其他車輛相關資料。「證明書」能協助申請人了解到車輛在日本時的使用狀況以作參考,為車主或準買家在購買前或日後維修保養作好準備。

查詢手續非常簡單,費用港幣600元。申請人提交所需資料後只須2-4個工作天,即可收到以電子形式傳送到申請人指定電郵地址的檔案(如遇上日本長假期可能需要較長時間),該「證明書」內的第三者(車輛在日本時的車主)個人資料會被刪去,以保障個人私隠。申請人需注意「證明書」上所記載的資料詳細程度,會因應車輛離開日本時相距在當地首次登記的日期,或可能預料不到的情況,而有所分別。

如對此服務有任何查詢,請於辦公時間致電 9688-3896 / 3583-3615。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法拉利 70 周年全球慶典紀念活動隆重揭幕(視像)


法拉利這個不斷引領和改變著跑車工業的名字,今天再度成為全球車壇矚目的焦點。1947年3月12日,恩佐·法拉利 (Enzo Ferrari) 在馬拉內羅的街道上,發動了首台以他名字命名的法拉利跑車——125 S,由此開啟了躍馬傳奇的輝煌歷史。70年後的2017年3月12日,當初那個亞平寧半島上不起眼的小型工廠,已經蛻變為“意大利製造”的全球代名詞,並成為法拉利70周年全球慶典紀念活動的榮耀起點。


揭幕儀式上,一段匠心獨具的視頻將帶領世人穿越七十載歲月的引擎轟鳴,以致敬的方式重現當年125 S 首次駛出Via Abetone Inferiore廠房大門的歷史時刻,這台搭載12缸發動機的躍馬車款,也成為LaFerrari Aperta接力傳奇歷程的起點。


125 S,史上首個法拉利車型
作為法拉利出品的首台跑車,125 S成為70周年慶典活動當之無愧的起點和焦點。1947年3月12日,在恩佐·法拉利的領導下,傳奇設計師焦阿基諾·可倫坡(Gioacchino Colombo)與其同事朱塞培.布索(Giuseppe Busso) 和倫格.巴茲(Luigi Bazzi )為125 S的鋼結構車身安裝上了享譽業界的12缸發動機,成為躍馬品牌發展過程中的第一座里程碑,從此開啟了法拉利的偉大冒險。兩個月後的1947年5月11日,由佛朗哥·科蒂斯(Franco Cortese)駕駛的125 S於皮亞琴察賽道上正式整裝亮相,然而由於燃油泵出現故障,125 S在處於領先位置時不得不遺憾退賽。一個“有意義的失敗”,恩佐·法拉利對此次初戰的看法在短短九天後便得到印證——1947年5月20日,佛朗哥·科蒂斯駕駛著125 S成功斬獲羅馬大獎賽桂冠,以88.5公里每小時的平均時速,率先完成40圈共計137公里的賽程。在1947年餘下的賽季中,越戰越勇的125 S一馬當先,在澎湃的引擎聲中共計贏得六場勝利,其中也包括由齊奧·諾瓦拉利(Tazio Nuvolari)駕駛獲得的帕爾馬大獎賽冠軍。由此開始,125 S的S所代表的Sport 運動型車身,開啟了法拉利改變車壇疆界、突破賽道極限的輝煌旅程。


LaFerrari Aperta,70周年代表圖示
卓越、性能、工藝、風格、獨一無二性——這些法拉利品牌的卓越價值,在助力躍馬勇攀70周年巔峰的同時,也凝聚到一款特別獻給法拉利忠實擁躉的臻品之上——LaFerrari Aperta,這款LaFerrari 超級跑車的新型限量敞篷版本,成為馬拉內羅獻禮躍馬品牌70周年的致敬之作。

作為超級跑車的巔峰之作,LaFerrari Aperta將極致性能與敞篷駕駛的獨特樂趣完美結合,該車型沿用了LaFerrari車型的混合動力總成:使用一台輸出功率為800馬力、6262CC的V12發動機(單位功率輸出為128馬力/升,壓縮比為13.5:1)與一台120千瓦的電動機組合,總輸出功率為963馬力。


“Driven by Emotion”的70周年
2017年,法拉利將於全球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舉辦系列盛大慶典活動,在“Driven by Emotion”的理念下,讓每一位躍馬車友共同體驗、見證法拉利為賽道馳騁和城市通行所創造的精彩體驗。“Driven by Emotion”代表了躍馬品牌在過去70年來和未來的歲月中最值得珍視並始終堅持的品牌價值觀:在駕駛體驗方面,手握法拉利方向盤的每一瞬間,都註定精彩紛呈,讓人血脈賁張;在設計風格方面,法拉利始終代表著受到全球普遍一致讚賞、認可的開創性風範;在創新方面,馬拉內羅所有最新的產品皆具備了令人讚歎的開拓性技術解決方案。

從3月12日,躍馬品牌將在大洋洲開始一系列精彩的慶祝活動,其後的每個階段都會有法拉利70周年慶的象徵-LaFerrari Aperta閃亮出場。


慶祝活動將於9月9日至10日在馬拉內羅的週末達到巔峰點,並伴隨有其他更多向躍馬歷史致敬節目,其中包括以“法拉利老爺車盛會(Cavalcade Classiche)”為主題的特別展覽。
為全方位深入報導為期一年的全球慶典活動,法拉利特設專題網站www.ferrari70.com,詳細闡述躍馬公司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人物、故事以及輝煌時刻。該網站將於3月12日正式上線。

法拉利重大歷史時刻:
1947年-法拉利誕生
1950年-法拉利首度亮相F1賽事
1958年-麥克·霍索恩(Mike Hawthorn)駕駛法拉利246 F1贏得世界冠軍頭銜
1962年-推出250 GTO,榮膺1962年、1963年和1964年國際GT製造商錦標賽冠軍
1964年-約翰·蘇提斯(John Surtees)駕駛158 F1 成為一級方程式世界冠軍
1967年-兩台330 P4和一台412 P於迪通拿24小時耐力賽中囊獲前三名
1968年-365 GTB4(Daytona)於巴黎車展上發佈
1969年-菲亞特成為法拉利股東
1972年-位於法拉利家鄉的測試用賽道——費奧拉諾(Fiorano)賽道正式揭幕
1975年-尼基·勞達( Nikki Lauda)駕駛312 T贏得F1世界冠軍
1981年-吉爾斯·維倫紐夫(Gilles Villeneuve),首度駕駛F1渦輪增壓賽車126 CK獲得摩納哥賽冠軍。
1984年-法拉利Testarossa于巴黎車展發佈
1987年-F40於法蘭克福車展亮相
1988年-8月14日,享年90歲的恩佐·法拉利辭世
1993年-法拉利挑戰賽誕生,第一個法拉利單一品牌系列賽問世
1998年-由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的法拉利最新風洞誕生
2004年-法拉利連續獲得六次F1世界製造商冠軍及五次世界車手冠軍,創下全新記錄
2006年-獨家XX項目揭開序幕,為車主打造極致性能產品
2007年-基米·拉高倫(Kimi Räikkönen)攜手法拉利奪得世界冠軍
2013年-LaFerrari開始投產,躍馬史上第一款混合動力車問世
2015年-法拉利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6年-法拉利70周年慶典特別車款LaFerrari Aperta於巴黎車展發佈
2017年-日內瓦車展推出法拉利最新車款812 Superfast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日內瓦車展 2017:Nissan Qashqai 戰力強化


Nissan 於日內瓦車展發佈小改款 Qashqai,並提供Visia、Acenta、N-Connecta、Tenka 及新增的 Tenka+ 頂級車款總共5款車型選擇。小改款外觀進化主要強化 V-Motion 設計意念,鬼面罩有更大型的V型鍍鉻飾條並與頭泵把結合,重新設計的左右風口,霧燈以及迴力鏢形的日間行車燈,同時提供 Vivid Blue 和 Chestnut Bronze 兩種新車色選擇。車廂也有大量升級,運用吸音材料和加強尾窗玻璃厚度令車廂靜音更出色,軚盤改用平底設計並有全新操控鍵,中控台 NissanConnect 資訊娛樂系統更輕鬆順手;頂級 Tenka+ 車型則有 Nappa 皮革包覆座椅,座椅用 3D 表面造型,乘坐感更舒適和提升視覺效果。另一小改款重點是新增 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 Technology,新增 ProPILOT 半自動駕駛系統、Rear Cross Traffic Alert 交通警示和 Intelligent Emergency Braking 智能煞車系統。動力系統則維持原樣,分別有 1.2 公升和 1.6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以及香港版 2.0 公升自然吸氣引擎可輸出 144 匹最大馬力和 200 牛頓米扭力。小改款 Qashqai 預計在今年 7 月率先於歐洲推出。

The new Nissan Qashqai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