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 C
Hong Kong
Saturday, September 13,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400

Suzuki 賣車勁過 VW、Toyota!


擁有 13 億人口的印度有龐大勞動力,而且消費能力日漸成長,市場潛力驚人,在 2016 年汽車市場就超越了日本和德國,以 7.2% 成長率達到 3,669,222 輛,僅次於中國和美國成為全球排名第三汽車市場,但令人驚訝的是,在 367 萬的新車中,Suzuki 售車輛就佔了 144 萬輛,足足佔了 39.4%,代表 10 輛新車就有 4 輛是 Suzuki!而查根據 Suzuki 印度合資子公司 Maruti Suzuki India 的統計,2016 年包含外銷一共賣出 156.8 萬輛新車,比 2015 年增加了 9.8%,連續第三年錄得成長。Suzuki 在印度之所以能夠大賣,皆因全力打造迷你車市場,如Alto、Wagon R、Swift、Ritz、DZire 和 Baleno 等車型,總銷量達 109 萬。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Daimler 集團被迫加快電動車發展腳步!


早前 Daimler 集團在年度大會中宣佈 2016 年營收創新高,總銷量達 300 萬輛,比 2015 年上升了 15%,淨利也創下 88 億歐元歷史新高,而且今年 3 月的汽車銷量也持續成長,絕對值得慶賀!但卻有重有壞消息,Daimler 集團旗下車款 2016 年的平均碳排放量為每公量 123 克 CO2 與 2015 年持平,自 2007 年之後首次未能達到集團設定目標,Daimler 的解釋是因為去年 SUV 車款與重型貨車出乎意料地熱賣,也因此與定下的排污政策出現偏差!也因此接獲歐盟警告,在 2020 年之前輛輛平均碳排放量必須下降至每公里 95 克 CO2,若 2020 年之前仍然未達準將會面臨嚴重制裁。為了能改善平均碳排放量問題,原本打算在 2025 年前推出 10 款全新電動車型的計劃需要提前至 2022 年完成,為此集團將投入 100 億歐元在德國投資全新電池工廠,、以及與 BMW、VAG 共同合作的歐洲充電計劃;還會加強 Hybrid 的研發進度和 EQ 車系的發展計劃。並且指首款 Mercedes-EQ 電動 SUV 將會在 2019 年前推出。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上海車展焦點車話你知!


上海車展在 4 月 19 日就會正式揭幕,各車廠當然重視中國這個全球汽車最大市場,因此車款的份量一定不會輕!現在根據現時擁有的資料,為大家介紹車展將有什麼焦點車推出!

Lamborghini Urus
Lamborghini 進攻 SUV 市場的話題之作,傳聞用 Audi Q7 相同的 VAG MLB Evo 平台,有 4.0 公升 V8 雙渦輪引擎,也會有車廠首款 PHEV 車型。早在 2012 年便有消息傳出,這幾年間謠言滿天飛,據聞如無意外將在 2018 年推出,希望上海車展不會又是概念車吧或單單透露更多資訊,期望可以一見露出量產車的真面目!

Mercedes-Benz S-Class 小改款
2013 年推出的 S-Class 終於到了小改款時間,最大亮點是將配置半自動駕駛系統提升安全性,另外還會推出全新 48v 電力驅動的 Hybrid 系統,提升慳油效能。

Mercedes-Benz A-Class Sedan
特別為中國市國而設,以 BMW 1 Series Sedan、Audi A3 Sedan 為目標,可能採用與 CLA-Class 相同的 MFA 底盤及 4 缸引擎,但都沒有確實消息傳出,有機會選擇在上海車展首發現身。

Lexus NX 小改款
3年前推出的 SUV 旅行車 NX 在上海車展將會發佈全新小改款,暫時有有一張頭燈相。新車將會加入將預防主動撞擊、車道偏移輔助及頭燈自動調節等安全系統,期望 4 月 19 日一見真身。

Volkswagen I.D. SUV
Volkswagen 電動概念車系繼已發表的 I.D. Buzz、I.D.Conpect 後,再度衍生 SUV 車型。

VLF Force 1 V10 roadster
2016 年成立的全新品牌 VLF,由汽車設計師 Henrik Fisker 與前 GM 副總裁 Bob Lutz 全力打造極具戰鬥格車款,去年底待律車展發表了以 Dodge Viper 為基礎的 Force 1 V10,在上海車展將會帶來開篷版本。

Citroen C5 Aircross
在 2015 年的上海車展發佈全新 Aircorss 概念車後,近日宣佈將會在上海車展推出量產車款 C5 Aircross,明顯主攻中國市場,究竟能不能為車廠帶來新氣象,在上海車展自見分曉。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Benz 新一代 CLS 偽裝曝光(視像)


Mercedes-Benz CLS Class 在 2004 年以同時具備雙門 Coupe 路格與四門房車實用性的優點成功吸引一班頂級車迷目光!而過去每次 CLS 底盤的改朝換代都與 E-Class 關係密切,如今隨著新世代 W213 E-Class 推出,CLS 也跟隨進化。此次曝光的測試車從影片中可以看出頭燈、鬼面罩和車頂的幾乎無偽裝現身,其中頭燈輪廓有點 AMG GT Concept 的影子,與現時 S-Class、E-Class 以及 C-Class 較為圓潤的風格不一樣,或者是預示未來的設計方向。不過車尾方面的造型則重度保護,只能看出尾燈應該如其他車系般使用橫細長型設計。新一代 CLS 應該繼續 W213 E-Class 共用底盤,但車身尺碼可能會比 E-Class 的 4,923X1,852X1,468mm 略為大一點。動力系統方面目前所知的是 AMG 車型將會由 4.0 公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改為則使用 3.0 公升直六渦輪增壓引擎,馬力估計可輸出 450
匹。不過,新一代 CLS 真身就要等到 2018 年才會亮相。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Nissan GT-R R35 最後一次小改款?


今年紐約車展中,Nissan 將推出她們的國寶級跑車 GT-R 的小改款,大家沒有看錯真的是小改款,已經小改了很多次了。今次除了 Nismo 和 Premium 版本外,今次再有 Track Edition,這部車用上家族最新的 V-Motion 車頭入風口,一看便知是小改款車型。新車外型仍然充滿 GT-R R35 風格,大型 20 吋輪圈、碳纖尾翼是標準配置。車內擁有 8 吋 Nissan Connect SM 中控台,舒適包圍感俱備的車椅都甚有睇頭。不過動力系統同樣是 VR38DETT 3.8L V6 雙渦輪增壓引擎和六速雙離合器變速波箱,最大馬力 565 匹和 64.5kgm 扭力,北美售價為 $127,990 美元,最快在今年夏天交車。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Lexus 上海車展 NX 小改款新車全球首發


Lexus 在日內瓦車展推出了 LS 之後,上海車展再有新車發表,今次是 SUV 旅行車 NX 的小改款。新車雖然已經推出近 3 年時間,不過今次不是大改對部份等著換全新車的車主來說可能會有點失望。中小型旅行車近年需求很大,Lexus NX 只推出小改款明顯是想食盡老本,官方放出的照片看來玩車燈為主,小改款將以外表為重點?暫時都未有定案。不過新車將加入 Lexus Saftey System+ 安全系統,將預防主動撞擊、車道偏移輔助、頭燈自動調節、自動適應巡航等。最快 4 月 19 日那個星期就有答案。

文:小肥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全新 Volkswagen Caddy Maxi 加入香港政府車隊行列


新一代Caddy Maxi 駕駛系統採用全新歐盟6型兩公升4氣缸柴油引擎,高效提升燃油效益,最大馬力輸出102 PS,峰值扭力達250 Nm。

更配備一系列駕駛輔助系統包括電子穩定程式(ESP)連煞車輔助系統、ABS、ASR、EDL和得獎無數的二次防撞預煞系統 (Multi-collision Brake System)等,令安全系數再度提升。上一代Caddy在全球售出超過一百五十萬部,成績斐然,亦是高品質的象徵。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AMG SLC 43 減容積玩斯文


Mercedes-Benz 平治 SLK 在 2016 年小改後由這叫了 20 年的名字改為 SLC,讓人們較易認識它與 C-Class 的關係;車系在這小改之際推出(香港沒有賣的)1.6 升 156 匹 SLC 180 初級型號,高性能 AMG 型號則由自然吸氣 5.5 升 V8 引擎的SLK 55 AMG 改為這部用 3.0 升雙渦輪增壓 V6 的 AMG SLC 43,此引擎與 C 43 和 GLC 43 一樣,是平治 3.0 升 Bi-Turbo V6 引擎系列裡「谷」到最大力的版本,同有 367 匹和 520 牛頓米輸出,引擎上沒有「一人一引擎」(One man, one engine)的 AMG 技師簽名名牌,換來是紅色劍形的引擎頂蓋;波箱亦由 7 速雙離合器的 AMG Speedshift 改為 9 速 9G-Tronic 自動波,兼有 Dynamic Select 系統玩動應反應變換。


SLC 的小改地方並不因為名字由「K」改為「C」而有很大轉變,如一般 facelift 做法,車子有稍不同的燈組和泵把設計,頭燈與新款 C-Class 一樣有兩條「眼線」,LED 日行燈綜合在內,有智能投射功能的 LED Intelligent Light System 有黑色燈殼,燈罩有防刮塗層,鬼面罩是現時常用的「鑽石」款,新的頭泵把造型則與 SLC 43 沒有關係,因為 AMG 總有自己的泵把款式;有較幼燈條的尾燈由舊款上白、下紅改為上紅、下白;沙板鰓位標誌亦由「V8 AMG」改為「BI TURBO」。


2011 年推出的今代 SLK,像機翼噴射引擎的四個電鍍圓形冷氣出風口主題錶板台,是效法當時 SLS AMG 的設計,SLC 小改之處,有不同紋裡的鋁質飾塊;兩個中央冷氣出風口間的顯示屏由 5.8 吋加闊至 7 吋,並有亮麗黑色包圍;「望遠鏡」形儀錶同樣有電鍍圓框,儀錶錶面則由白色改為黑色,指針同是紅色,AMG 款另有「格仔旗」圖案;新設計的「D」形軚盤,握手的中間部位採用透孔皮革;同樣有隔熱塗層的座椅,縫線改為橫向,膊頭位置改用透孔皮革;摺合式硬頂 vario-roof 同樣有與車身同色的不透明基本款式,以及撳制改變電流通過從而改變玻璃內粒子排列、從至由透明變為藍色隔熱玻璃的 MAGIC SKY CONTROL 摺頂;摺頂隨小改有新功能,是開合途中如要開車,摺頂在 40km/h 下仍可繼續操作;尾箱內的間隔罩,會隨收摺的篷頂自動降低;後側小三角窗現可獨立升起作擋風用;椅背保護杆之間除一如以往可裝上裝拆式的簾網擋風外,兩個保護杆更可各自裝有稱為 AIRGUIDE 的旋轉透明膠片。今代推出時新加的車廂氣氛燈光,除了門邊和中橋側有光滲出之外,現地台也有,顏色除現有的紅色外新加藍和白色。


SLC 43 的懸掛系統由舊款 SLK 55 改出來,有新設計的前、後軸,前三連杆懸掛有加硬的轉向鉸鍵,加硬的搖臂「杯士」,更大 Negative Camber;四連杆後懸掛有鍛造鋁質橫杆,更大 Negative Camber 和強化部件;引擎和後軸座墊加硬,加強操控性能和溝通感。制動系統採用加大直徑的鑽孔制動碟,銀色「AMG」卡鉗。普通 SLC 採用可快可慢的 Direct-steer system 轉向系統,SLC 43 則是恆定的 15.5:1 比率,有更準確和更傳真的手感。車子有攬實路面的貼路性能,將面皮扯歪的轉向反應,和扎扎實實的制動性能;摺篷膠邊隨路凹凸而吱吱作響以及感受得到的軚軸抖震與前一樣。

「43」的 AMG 版 SLC 0-100km/h 加速為 4.7 秒,與 C 43 房車一樣(較重的 GLC 43 要 4.9 秒),車子沒有了舊派自然吸氣 V8 越上越急、越上越爆的引擎反應,而變了隨踩隨有的渦輪增壓特式,力度由始至終都是魚貫統一,貼近引擎的渦輪增壓器帶來微乎其微的 Turbo Lag;加速勁度就如 C 63 和 C43 的分別一樣,由大直路也覺飛快變為大直路不覺太快,但在兩座位開篷車的氣氛和較短輪距底下,主觀感覺上似比 C 43 要快。

有 AMG 模式的 9G-Tronic 自動波箱,「Comfort」時就如一般平治的柔順,「Sport +」時有特快轉波反應,轉上高波時有「及及…」聲的延遲點火控制,和拖波補油功能,爽快是爽快,但遠遠不及 AMG Speedshift MCT 波箱的「chok」頸式爽勁,也沒有「真 AMG」車收油時尾喉「啪啪啪…」聲,情況就如 C 43 一樣;波箱「M」模式手動時,轉數到達紅線波箱不會「+」波;9 個波段之多,未習慣之前經常用錯波段。SLC 新有的 Dynamic Select 系統,同有「ECO」、「Comfort」、「Sport」、「Sport +」以及自定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的「Individual」模式,裝有AMG Ride Control的才有懸掛軟硬選擇。AMG Sport exhaust 排氣系統設有活瓣隨「Eco」/「Comfort」或「Sport」/「Sport +」開合,聲浪低沈雄壯,似比 C 43 更響亮。


引擎與 C 43 和 GLC 43 等用的一樣,最高 1.1 bar 渦輪壓力同有 367 匹和 520 牛頓米輸出。


AMG 模式的 9G-Tronic 自動波箱,「Comfort」時就如一般平治柔順,「Sport +」有特快轉波反應,轉高波時有「及及…」聲延遲點火控制,和拖波補油功能。


摺合式硬頂 Vario-roof 隨小改的新操作功能,開合途中如要開車,摺頂在 40km/h 下仍可繼續操作;後側小三角窗現可獨立升起作擋風用。


有較幼燈條的尾燈由舊款 SLK 上白、下紅改為上紅、下白。


頭燈與新款 C-Class 一樣有兩條「眼線」,LED 日行燈綜合在內,有智能投射功能的 LED Intelligent Light System 有黑色燈殼,燈罩有防刮塗層。


同樣有隔熱塗層的座椅,縫線改為橫向,膊頭位置改用透孔皮革。


在兩座位開篷車的氣氛和較短輪距底下,主觀感覺上車子似比 C 43 要快;車廂氣氛燈光除門邊和中橋側有光之外,現地台也有,顏色新加藍和白色。


儀錶錶面由白色改為黑色,指針同是紅色,AMG 款另有「格仔旗」圖案;車子沒有了舊派自然吸氣引擎越上越爆的反應,而變了隨踩隨有的渦輪增壓特式。


SLC 車箱小改之處,有不同紋裡的鋁質飾塊;兩個中央冷氣出風口間的顯示屏由 5.8 吋加闊至 7 吋,並有亮麗黑色包圍。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V6 汽缸雙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2,996cc
最大馬力:367 匹 / 5,500-6,000 轉時
最大扭力:520 牛頓米 / 2,000-4,200 轉時
波箱設計:9 前速 9G-TRONIC 自動波箱附加減功能
體積:4,133 X 1,810 X 1,301mm
重量:1,595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Mercedes-Benz-AMG-SLC-43/916/

售價:HK$799,000 起
網址:http://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288(仁孚行)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VOLVO 旗艦 90 系列灣仔陳列室試駕日


匯聚品牌90年的造車工藝,Volvo旗艦90系列秉承品牌「以人為本」的設計宗旨,以一絲不苟的精神,打造別出心裁的車款;Volvo 90系列糅合優雅俐落的外觀線條及豪華簡約的內櫳設計,加上尖端的駕駛輔助及安全系統,帶來舒適與便利的駕乘體驗;即時選購Volvo旗艦行政房車S90、豪華旅行車V90及熱賣七座 XC90 的2016指定現貨,更尊享高達HK$100,000折扣優惠,現只售HK$499,800起,數量極少,把握最後機會。

此外,為慶祝品牌創立90週年,凡於即日起選購Volvo任何車款指定現貨,即可尊享3年原廠保用及額外2年延長主要組件保用*。

親臨Volvo灣仔陳列室試駕,率先感受北歐貴族式的奢華氣派。

日期:4月1至2日 (本週末)
時間:10am – 7pm
地點:Volvo灣仔陳列室 -灣仔告士打道160號海外信託銀行大廈地下
查詢:2927 3388
* 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THE NEW MINI COUNTRYMAN 首展奉送總值 $56,000 配備


新一代MINI Countryman車箱空間進一步提昇,配以全新引擎及傳動系統,備多頂智能設備,如自動感應尾門及電動座椅,加上全景觀天窗讓旅程更舒適自在,引領大家享受精彩旅程。

The New MINI Countryman全新登場價$329,800起發售,附送多項MINI獨特裝備, 包括: MINI Radio Visual Boost, 全景天窗及後泊鏡頭等, 總值$55,000!

THE NEW MINI COUNTRYMAN首展
日期:4月1 – 2日 (六、日)
時間:11am – 8:30pm
地點:九龍塘又一城LG2層展覽
查詢:3193 6800 (灣仔) / 3193 6808 (荃灣)

車展優惠同時適用於MINI荃灣陳列室及灣仔MINI Clubman Pop-Up Gallery。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Volkswagen Tiguan2 380 TSI 4MOTION R-Line Track 外內強化


Volkswagen 在 2016 年推出全新 Tiguan2 SUV 多用途旅行車後,對它的評價都是正面居多,唯一挑剔的是售價未夠吸引。為了滿足香港車主對車之高要求性格,廠方正式引入再高一級的 Tiguan2 380 4MOTION R-Line 版本。價格雖然會貴一點,不過添加了 R-Line 更 Sporty 之外,引擎的動力亦同時得以提升,儘管再高一級的配置未必能夠大賣過內外同時強化的 Tiguan2 380 R-Line,但相信又會吸引到另一班車主支持。


改款後的 Tiguan2 走向近年車體骨線感較強的設計,加上新車體外型增大了一點,看起來更有粗獷感,完全貼切到這款車應有的觀感。R-Line 版本的 Tiguan2 換上更有跑感前後泵把,配上 20 吋合金輪圈後,外觀上沒有太多可再挑剔的地方。另外,這部Tiguan2 在入風口加上 R-Line 標誌方便大家識別。新車線條雖然硬朗,不過在氣動力學方面也有 0.31Cd 出色的風阻系數,廠方稱它透過一系列風洞及氣流模擬測試不斷改良,才得到如此成績,可見車廠對造車同樣有一份對質素的執著。今代擁有比上一代更長更濶車體,軸距亦增加多 77mm,令車廂的舒適性同時提升。今次試駕的 4MOTION 四驅版Tiguan,針對越野性能而來,其車身離地距離達200mm,加上車頭標準設置的爬坡角度達 25 度,令它行走 Off-Road 時相對輕鬆。

車廂方面,駕駛艙換上 R-Line 車椅、平底 R-Line 軚盤,車椅縫邊有白邊配襯,作出小點綴。車廂一貫 Volkswagen 近年造車風格以簡潔易用為目標。新車有觸控式顯示屏中控台,錶板轉用 12.3 吋全數碼儀表板 Active Info Display,將來汽車的標準配備都在這部車身上已經找到,因此要它過時也不是將來幾年內的事情。冷氣系統方面,Tiguan2 R-Line 是設有 3 區控制,前座後座的乘客都有更好的送風效果。後座設有專用杯架和棹子外,大型天窗亦為後座的舒適性添加不少分數。

擁有 4MOTION 的它,同時設有道路、雪地、越野、個人四個行車模式,雖然雪地、越野在香港會比較小用甚至用不著,但是 4MOTION 為駕駛者和乘客來更高的行車安全性是一定的。加上近年不少家庭以 SUV 作代步車,汽車擁四輪驅動在雨天、濕地行走的話都可以更為安心吧。還有點要介紹的是,Tiguan2 爬坡角度已達 25 度,可說是小型 SUV 中比較小見,真的要開車都郊區遊玩,能對應的路面都會多一點,添加不少駕駛樂趣。試駕的 R-Line 還有 Head Up Display、360 度環視鏡頭、泊車感應、清晰的 GPS 導航系統,也是這部車加分的地方。

駕駛感方面跟之前試駕的 Tiguan 330 分別不大,而換上 2 公升的 TSI 引擎和降低了 10mm 的運動懸掛,在動力輸出方面來得充裕,雖然只有 220 匹馬力、350 牛頓米扭力,推動這部 Tiguan2 仍然有不錯動力表現,是比較令人感到驚喜的,始終這部車都裝配了不少高級配置吧。靜止起動方面,官方稱擁有 6.5 秒的 0-100km/h 加速能力,其實在一般城市燈位起步、塞車等狀態下,起步遲緩這四字絕對用不上在 Tiguan2 R-Line 這部車身上。換上運動懸掛後,走彎感覺相對扎實,如果是喜歡走山路開快小小的車主來說,Tiguan2 R-Line 仍有一定玩樂性,當然不能跟出名好彎的 Golf 相提並論吧。開起來一點都不沉重的 Tiguan2 R-Line,整體駕駛感可以用輕鬆、明快來簡單形容。


車燈、霧燈等位置都以多層設計添加層次。


三角格仔 LED 尾燈是業界中比較小有的設計。


測試車用上 20 吋輪圈。


運動版汽車多數都配上金屬腳踏,Tiguan2 也不例外。




駕駛艙用料高級,多功能軚盤和轉擋撥片功能齊全。



自動泊車、4MOTION 四驅行車、基本越野功能都是這部 Tiguan2 賣點。




12.3 吋全數碼儀表板 Active Info Display 是近年 Volkswagen 新車亮點設備。


Head Up Display 為駕駛時查看車速更方便。



Tiguan2 的中控台可變換成不同的儀錶,去了解更多駕駛資訊。


座椅設有 3 組記憶位置。


大型天窗伸延到後座位置。


後座設有棹子和杯架。



尾門有自動感應式開關尾門(Easy Open/Close)功能。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 TSI 引擎
排氣量:1,984cc
最大馬力:220 匹 / 4,500-6,200 轉時
最大扭力:350 牛頓米 / 1,500-4,400 轉時
波箱設計:七前速 DSG 自動波箱附加減功能
體積:4,486 X 1,839 X 1,673mm
重量:1,730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Volkswagen-Tiguan2-380-TSI-4MOTION/915/

售價:HK$469,980 元起
網址:http://vw.com.hk/
查詢:3698 9588(Volkswagen HK)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新一代 Shell 燃油產品擁有 DYNAFLEX 技術


香港蜆殼今天公佈推出全線新配方燃油產品,繼近20年前將高端燃油產品引入本地後,再一次建立燃油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經過逾五年的研發和反覆測試,蘊含突破性DYNAFLEX技術的新一代Shell燃油產品正式面世。香港和澳門的駕駛人士可於2017年4月3日起,率先體驗蜆殼的全新Shell V-Power﹑Shell FuelSave汽油及Shell FuelSave柴油,而香港將成為全球首個推出蜆殼新一代最高效能燃油產品的市場。


香港蜆殼有限公司港澳區零售業務總經理余靜雯小姐表示:「我們一直以顧客的需求為出發點,並會繼續為駕駛者帶來最優質的產品和體驗。」


1998年,蜆殼首次將高端燃油Shell V-Power引入香港,以迎合駕駛者對高效能燃油產品的需求。至今,Shell V-Power仍是唯一與法拉利共同研發及獲法拉利推薦的燃油產品。全新升級的Shell V-Power不但有助提升駕駛效能,更助駕駛者發揮最佳表現。蜆殼燃油科學家沈毅強博士指出:「正如在一級方程式和其他國際賽事中,現今的引擎技術日新月異,燃油產品要不斷改良才能於極端的引擎操作環境下全面發揮。新一代Shell V-Power專為提升駕駛表現和效能研發,有助新一代或舊式的引擎發揮極致表現及效能。」

最新改良配方Shell V-Power 具備最高水準的突破性DYNAFLEX技術,蘊含3倍降摩擦力及潔淨分子 (與Shell FuelSave 汽油比較),有助潔淨及保護引擎,同時有助清除高達80%有礙座駕表現的引擎沉積物。實驗室及車輛測試證明降摩擦力分子能減低由熱力所引致的能量損耗,有助提升引擎效能和表現。


香港人一向講求效率,即使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下,仍會時刻設法提升工作效率和表現——「快 ﹑靚﹑正」就是香港人精神。余小姐補充:「我們期望藉著推出新產品,讓香港的顧客和駕駛者進一步了解蜆殼新一代的燃油如何幫助他們發揮最佳表現,令每段旅程更豐盛。」

此外,蜆殼亦將會推出獨家模型系列,僅於推廣期內在蜆殼油站供換購。詳情容後公佈,收藏迷萬勿錯過。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udi Q3 30 TFSI Sport 開價吸引


Audi 的 SUV 在香港賣個滿堂紅,而且不是局限於某一兩個型號,Q3、Q5、Q7 在街上也可以找到它們的蹤影。2017 年她們為 Q3 30 TFSI 推出更有型的 Sport 包圍版,將外觀進一步運動化的同時,價格未有大幅提升,反而更為吸引,是次最直接的谷銷量手法,對準車主而言是有點驚喜吧。


新一年的 Q3 30 TFSI 的動力系統基本上是沒有分別,同樣是沿用 150 匹馬力和 250 牛頓米扭力的 1.4 公升 TFSI 渦輪增壓引擎,波箱同樣是 6 前速 S tronic 波箱。駕駛感跟過往一樣輕快,可借助 Audi Drive Select 去變動駕駛風格,起步爽快、不錯的加速反應都是其賣點。而 6 公升跑 100 公里低油耗數據,是城市 SUV 和精打細算的香港車主所喜愛。


今次 Q3 30 TFSI Sport 轉變都在外觀方面,全車換上 S line 前後包圍,Y 型的 LED 頭燈,已結合了 Xenon Plus 高級頭燈,車尾亦是 LED 燈,再一次展出 Audi 在車燈設計的科技是很高。輪圈換上了 18 吋、車頂鋁合金的行李架,都讓 Q3 添加更強烈的 SUV 旅行車味道。車椅改用皮革與麂皮混合包裹,將舒適和防滑效果同時保持住,亦不失豪華感。車內配置未有因價格更吸引而簡化,Audi 車主最愛的 MMI 多媒體系統連 Audi Drive Select 同時被保存,藍牙、電話免提、大型天窗、前座電動調校座椅、泊車提示、雙區冷氣都有齊。相比最新到港的 Audi Q2,Q3 擁有大一點的空間和更多配置,如果是實際型的車主會感到這部 Sport 版更抵玩吧。


駕駛艙簡潔未有多餘的飾件。


Q3 Sport使用的錶板是傳統的雙圈指針設計。



前坐設有電動調校功能。


設有 Keyless 無匙著車系統。


門檻用上 S line 金屬飾件。



MMI 系統同時備有 Audi Drive Select 功能。


雙區恆溫冷氣已是標準配置。



天窗範圍也夠大,令後座更多陽光照射到車廂。


擁有不錯的尾箱空間是 Q3 賣點之一。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 TFSI 引擎
排氣量:1,395cc
最大馬力:150 匹 / 5,000-6,000 轉時
最大扭力:250 牛頓米 / 1,750-3,000 轉時
波箱設計:六前速 S tronic 自動波附加減功能
體積:4,388 X 1,831 X 1,608mm
重量:1,671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Audi-Q3-30-TFSI/789/

售價:HK$339,900 元起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3465 0000(奧迪客戶熱線)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全新 Volkswagen 澳門陳列室正式開業


全新Volkswagen澳門陳列室一共兩層,總面積佔地5,000平方呎,可同時展出多達十輛Volkswagen汽車,為一眾愛車人士提供便利的選購環境,讓顧客全面地體驗Volkswagen的優質產品及服務。

大眾汽車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高偉德先生 (David Goggins) 表示:「Volkswagen在澳門是唯一擁有兩層陳列室的歐洲品牌。作為一家全面照顧不同市場需要的汽車製造商,包括增長迅速的SUV和MPV市場,如此大面積的兩層陳列室可讓客戶既舒適又方便地了解我們所有最新的產品型號,再到陳列室側輕鬆試駕。」

Volkswagen澳門陳列室地址:澳門勞動節大馬路680號御景灣
Volkswagen澳門查詢熱綫: +853 2872 1222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Volkswagen 靠 T-Roc 擴大戰線


SUV 是近年汽車界火熱份子,幾乎所有想買車的用家都會考慮它,而德國大眾 Volkswagen 在這個車型只有 Tiguan 和 Touareg 兩款車看門口,而在 2014 日內瓦車展中的 T-Roc 小型 SUV 仍然未有新消息。最近 Audi Q2 已經推出市場,成功吸引到一班年輕車主,同樣是針對小型城市 SUV 的 T-Roc 是基建於 Polo 而來,消息指今年 6 月就會全球發布,歐洲市場秋天推出市場,不過新車最終名稱仍定確定,如果能夠平價引入市場,對全球入門 SUV 而言,一定是一部話題作。

文:小肥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udi Q8 被野生捕獲


Audi SUV 旅行車大改已經進行得中,而全新 Q8 頂級車型在車展出現過概念車後,一直未有新消息,不過最近國外傳媒在路上野生捕獲偽裝測試車在路上行走,大家在下面的影片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新車鬼面罩已經出賣了它,一看就知是 Audi 車款,LED 頭燈設計亮眼。雖然偽裝車看不到準確的線條設計,不過也有一定骨線感看得出來。偽裝車將後座所有窗封起來,看來後座的設備將是重點之一,由於 Q8 定位很高檔次,其配置是否舒適、高科技將是車主買單原因。最快現身時間應該不遠,FANS 們值得留意。

文:小肥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中國奇瑞告 Mercedes EQ 侵權


電動車是近年汽車界新星,為了慳回汽油所需的支出,不少人開始試開電動車代步。德國龍頭車廠 Mercedes 在 2016 年法國車展表示在 2020 年會推出一部全新的 EQ 電動 SUV,新車隨即引起全球車主關注外,亦引來中國奇瑞 Chery 汽車向中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申訴,內容是控告 Mercedes 侵佔這個名稱的使用權。奇瑞早在 2014 年就在中國推出了 eQ 車款,在 2016 年底再推出了 eQ1 後繼車,由於車仔擁有不錯的設計早已儲存了一批用家和不錯的口碑。Mercedes 對汽車命名的失誤,對他們打入中國市場會有不少阻礙。奇瑞發言人表示「eQ」已有多年時間,Mercedes 的 EQ 如果進入中國市場是侵犯到它們的商權。Mercedes 則表示日前已向中國官方遞交關於「EQ」品牌的商標申請,現在唯有等待相關機構的回覆。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AMG GLC 43 4MATIC 升高駕馭 AMG 性能


平治 C-Class 有 C 63 和 C 43 4MATIC 兩部掛正「AMG」招牌的高性能型號,動力、性能、聲響、更改程度以及價格較少的後者,可說是入門 AMG 選擇;將 C-Class 升高作 SUV 賣的 GLC,廠方指其終極性能型號會是 GLC 43 4MATIC,即就目前可見,GLC 應該不會有「63」版本出現。


測試的 GLC 43 4MATIC,乃方形車身的 SUV 款式,平治隨它之後亦已推出了 GLC 43 的斜尾 Coupe 款,但未到港。GLC 43 的機械規格和更改之處,與我們 2016 年夏季測試過的四門 C 43 4MATIC 房車大致一樣,同個引擎,相同的懸掛改動,類似的內外修飾,就是升高至 SUV 的坐姿來玩,車子售價 $845,000,比四門 C 43 4MATIC($789,900)貴 $55,100,之下的 GLC 300 賣 $599,900。 


車子「AMG 化」的地方與 C 43 類似,AMG 款「八」字形頭泵把有銀色頭唇,左右通風口有銀色橫間,銀色六角形「點點點」的黑色鬼面罩,黑色門邊鏡殼,黑色尾 diffuser 有銀色裝飾,其實與普通 GLC 可加錢買到的 AMG-line 部件一樣,唯獨 GLC 43 有四條梯形排氣喉咀。車廂裝飾採用錶板和座椅紅色縫線,紅色安全帶,「D」字形軚盤,有紅色捆邊的黑色地毯;稍不同的儀錶設計,有「格仔旗」圖案和不同字體;AMG 版本 Sports 座椅有特別的縫線設計和加厚的側墊,全與 C 43 房車一樣。中橋滑鼠旁的按鈕,Dynamic Select 制之後是波箱模式制、懸掛軟硬制和 ESP 制,與普通 GLC 的不同。


一般 AMG 汽車在「一人一引擎」(One man, one engine)下,每台引擎頂蓋上都有由 AMG 技師親手裝嵌的簽名名牌,而在某些國家其實算是普通「450」型號(如C 450、GLE 450、SL 400等)的「AMG 43」,則用紅色「V」形裝飾蓋,引擎是平治 3.0 升雙渦輪增壓 V6 系列裡「谷」到最高輸出的版本,渦輪壓力有 1.1 bar,汽缸套有耐磨和低磨擦的「NANOSLIDE」塗層,GLC 43 同樣有 367 匹和 520 牛頓米輸出。平治 C-Class 裡,四門房車(包括AMG C 43 )和雙門 Coupe 採用 7 速 7G-Tronic Plus 自動波箱,GLC(和開篷C-Class)則用 9 速 9G-TRONIC,GLC 43的波箱電腦與 C 43 同樣有特快轉波反應,在「Sport」、「Sport +」和「M」模式時有拖波補油功能、稍延遲引擎點火時間來加快接合時間和帶來那「及…及…」聲的特有聲效,和較高怠速加快起步反應;「M」模式不會在紅線自動轉波。


車子的懸掛與 C 43 一樣,前輪有 AMG 版特有的轉向鉸鏈 Steering Knuckles 和接頭,四輪有較大 Negative Camber 懸掛幾何,車架和其他懸掛地方經強化;可越野的 GLC 標準採用 Air Body Control 氣壓避震(C 43用AMG Ride Control 電子控制吸震器),可撳制升高車身跨上路膊或作其他離地駕駛,整體較硬的吸震反應隨「Comfort」、「Sport」和「Sport +」模式有不同軟硬度之外,各個模式中亦會不斷改變軟硬來抵銷加速、轉向和制動的車身搖晃。多碟式離合器分動的 4MATIC 四驅系統,有與 C 43 一樣的 33/67% 正常前後扭力分佈,給予較似後驅車的基本感覺,左右輪分動靠夾brake達到。升級的制動系統,前輪改用360mm直徑鑽孔通風碟,灰色「AMG」字制動卡鉗,後輪用320mm直徑通風碟,與 C 43 見過的一樣。車子標準採用 19 吋輪圈,比 C 43(18吋)還大,原廠有20和21吋的另購選擇。C 43 的 Electro-mechanical 電動軚盤沒有可變快慢比率,給予較統一的轉向感覺,GLC 43 則有可快可慢的 Variable Ratio 轉向系統。


車子駕駛感覺與 C 43 相差不大,雙渦輪增壓 V6 引擎一踩即去,直踩上紅線也是全段扭力平均,不似細 cc 的四汽缸 AMG A-Class 和 GLA 般起步要等,Turbo Lag 感覺微乎其微,0-100km/h 加速需 4.9 秒,比 C 43(4.7秒)稍慢一點;「Sport」模式以上盡油加速,延遲點火控制帶來比C 63輕微的「及及…」聲和爽快的chok 頸反應,以及寧靜得多、但也是「雄雄…」聲的排氣聲浪,用「M」模式手動轉波,經驗告訴我們當眼尾見到儀錶間的顯示屏亮起橙色轉波燈時便好「+」波,因待紅燈亮起才轉的話,367 匹馬力齊齊 Cut 油的感覺會很難忘!懸掛系統跟隨「Comfort」、「Sport」和「Sport +」模式,除有由舒適至少車身傾側的分別外,氣壓避震的吸震反應亦比鐵彈簧和 C 43 更加細緻,與試過的其他氣壓懸掛平治感受到的一樣。四驅的 GLC 43,操控反應也與 C 43 類似,相比後驅的普通 C-Class(包括C 63),出彎踩油踩甩後輪,ESP 系統迅即將車子鎖在不甩不離的狀態下,有4MATIC的GLC 43則先會將扭力調向前輪,再甩的話才出手鎖車;車子重心較高和較重(1,845kg 對 C 43 的 1,690kg),響胎出現得比 C 43 較早是意料中事,但絕對是有掛得「AMG」牌頭應有的跑格反應,評價與 C 43 一樣:就是沒有「63」那麼狂、那麼貴、那麼爆的較慢、較靜、較斯文和較便宜的AMG選擇。


GLC 43 的機械規格和更改之處,與我們 2016 年夏季測試過的 C 43 大致一樣,同個引擎,相同的懸掛改動,類似的內外修飾,就是升高至 SUV 的坐姿。


用紅色「V」形裝飾蓋的引擎,是平治 3.0 升雙渦輪增壓 V6 系列裡「谷」到最高輸出的版本,渦輪壓力有 1.1 bar,與 C 43 同樣有 367 匹和 520 牛頓米輸出。


AMG 款「八」字形頭泵把,銀色頭唇,通風口銀色橫間,銀色六角形「點點點」黑色鬼面罩,黑色門邊鏡,其實與普通 GLC 加錢買的 AMG-line 部件一樣。


前輪改用 360mm 直徑鑽孔通風碟,灰色「AMG」字制動卡鉗,後輪用320mm直徑通風碟,與 C 43 見過的一樣;標準採用 19 吋輪圈,比 C 43(18吋)還大。


錶板和座椅紅色縫線,紅色安全帶,「D」字形軚盤,有紅色捆邊的黑色地毯等,全與 C 43 一樣。


Dynamic Select 動態系統與普通 GLC 一樣,有「Eco」、「Comfort」、「Sport」、「Sport +」以及自定引擎快慢/懸掛軟硬/軚盤輕重的「Individual」模式。


中橋滑鼠旁的按鈕,Dynamic Select 制之後是波箱模式制、懸掛軟硬制和 ESP 制,與普通 GLC 的不同。


波箱在「Sport」、「Sport +」和「M」模式時轉波特快,有拖波補油,稍延遲點火時間來加快接合時間和帶來那「及…及…」聲的特有聲效。


AMG 版本 Sports 座椅有特別的縫線設計和加厚的側墊。


AMG 款黑色尾 diffuser 有銀色裝飾和有四條梯形排氣喉咀;測試的 GLC 43 乃方形車身的 SUV 款式,隨它之後而推出了的 GLC 43 斜尾 Coupe 暫未到港。


AMG 儀錶設計,有「格仔旗」圖案和不同字體;雙渦輪增壓 V6 引擎一踩即去,上至紅線也是全段扭力平均,不似細 cc 的四汽缸 AMG GLA 般起步要等。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V6 汽缸雙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2,996cc
最大馬力:267 匹 / 5,500-6,000 轉時
最大扭力:520 牛頓米 / 2,000-4,200 轉時
波箱設計:9 前速 9G-TRONIC 自動波箱
體積:4,656 X 1,890 X 1,639mm
重量:1,845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Mercedes-Benz-GLC-43-4MATIC/914/

售價:HK$588,800 起
網址:http://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288(仁孚行)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AXUS G10 PRO 客貨車引入香港市場


新宇汽車有限公司繼 2015 年引入 MAXUS V80 型號特大客貨車後,再引入 MAXUS G10 PRO 型號客貨車,為本地客戶帶來更多高質素及可信賴的 嶄新選擇,並於 3 月 17 日假 MAXUS 荔枝角陳列室舉行《全新 MAXUS G10 PRO 客貨車優先預 覽會》,迎接 MAXUS G10 PRO 於香港隆重登場。

MAXUS G10 PRO 客貨車不單俱備客貨車之基本功能,其外型及內籠之設計更可帶給駕駛者及乘客私家車級的享受。其 ZF 6 前速自動波箱,相比起 5 前速,能更有效發揮引擎之動力,同時亦更為慳油,為駕駛者提供靈活舒適,低營運成本的駕駛體驗。經由「蓮花」調控的底盤及前後懸掛系統,帶來無與倫比的舒適感及穩定操控性,面對各種路面變化,均能游刃有餘。


MAXUS G10 PRO 之外型設計源自意大利都靈設計,有別於一般傳統客貨車之刻板設計,能展現別樹一幟的風格。司機及前座乘客均備有舒適手枕,配備電子恆溫空調系統、藍牙音響系統、多功能軚盤、自動雨點感應水撥等,令 MAXUS G10 PRO 不止是你的最佳工作搭擋,亦是你工餘之型格夥伴。

安全性能方面,MAXUS G10 PRO 配備多種高規格主動及被動式安全系統,令行車更加安全穩定。 車身用了分層銲接技術,增加車架的銲接點,進而令車身更加堅固,以及減少行車期間的震動。智能轉向 HID 頭燈、LED 日行燈再加上前後霧燈,為夜間駕駛提供光線充足的視野。主動式安全系統,裝備著 BOSCH ESP 電子穩定系統包括 ABS,BAS,EBD,EBA 等主動式行車安全裝置,全面提高了行車穩定及安全性。後視泊車鏡頭連後泊車感應系統,讓你輕鬆出入每個角落。輪胎氣壓監察系統,可實時監控輪胎氣壓,從而保持最佳之燃油效益及行車安全。

MAXUS G10 PRO 客貨車售價
封窗式 : $209,900 (優惠期減$10,000)
半封窗式: $229,900 (優惠期減$5,000)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cLaren 有機會移植 Honda NSX 油電引擎


McLaren P1 採用 3.8 公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綜合馬力可達 916 匹,扭力達至 900 牛頓米扭力,2.8 秒就可以完成 0 至 100km/h 加速,但無論是入門版的 540C、570S、570GT,或 Super Series 版的 650S、675LT,到頂級旗艦的 Ultimate Series 車系 P1,全部都採用 3.8 公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難以界定各車型間的差異性。近日 McLaren CEO Mike Flewitt 就表示旗下超跑車款並不局限汽缸的多寡,而更著重性能和駕駛感受,加上近年「渦輪化」的趨勢,未來將會更專注研發更小排氣量的引擎。因此近日有消息指 McLaren 將會推出新車使用全新的 V6 雙渦輪增壓引擎,據說有可能會使用 Honda NSX 的 3.5 公升 V6 雙渦輪增壓引擎取代現時 Sport Series 車系 540C、570S、570GT 的 3.8 公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