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C
Hong Kong
Sunday, May 11,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48

BYD YUAN PRO 登陸智利


BYD YUAN PRO 在智利的 Farellones 正式亮相,成為BYD Auto 在智利推出的第九款車型,進一步擴展了品牌在當地的車款陣容。作為全球電動車銷售冠軍的最新力作,這款新型號擁有高達380公里(NEDC)的續航里程,現代化設計及全面的安全和科技配置。

BYD Auto 智利總經理 Cristián Garcés 表示:「我們很高興能推出一款全新100%電動車型,為那些想加入電動出行的人提供更多選擇。BYD YUAN PRO 是一款適合尋找價格吸引、技術先進的小型電動SUV 的理想選擇,非常適合城市駕駛,其設備在同類型車款中尤為突出。」


BYD YUAN PRO 採用 e-platform 3.0 平台,這個平台以高整合度、功率密度和效率著稱。它的先進熱泵系統能在 -30 至 40°C 的範圍內運行,即使在寒冷的天氣下也能確保流暢的表現。

在安全性方面,BYD YUAN PRO 的車身使用高強度材料。GL 版本配備四個安全氣囊,而 GS 版本則有六個安全氣囊,確保乘客安全。兩個版本均標配定速巡航(CC)和下坡輔助控制(HDC),令駕駛更輕鬆愉快。

在車身顏色方面,BYD YUAN PRO 在智利提供灰色、白色和綠色三種選擇,可在僅20分鐘內從30%充至80%。車內設有六向電動前座椅、揚聲器、Android Auto 和 Apple CarPlay,配備8.8吋儀錶盤,並根據版本不同,中央資訊屏幕為10.1吋或12.8吋旋轉式。此外,360°全景攝像頭和精確停車雷達令泊車變得輕而易舉。


另一個亮點是 Smart NFC 智能卡片,這張卡片可取代傳統車匙。「它為用戶提供了一種舒適和現代化的體驗,簡化了進入車輛的過程,同時為智能出行連接設立了新標準。這就像一張信用卡,可以放在錢包裡,但它是來自BYD,並為每款車型量身訂製的。」Garcés 說道。
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冠軍,BYD 致力於支持智利的綠色轉型。展望未來,BYD 將繼續在智利擴展,為當地帶來更豐富的新能源出行體驗。

這款BYD YUAN PRO 的推出確實給智利市場帶來了一陣新鮮的電動氣息。它不僅擁有出色的續航能力,還在科技和安全配置上極具吸引力,特別是那張像信用卡一樣的 NFC 卡片,真是方便至極!這種未來感十足的設計讓我想到,如果這車型能夠引入香港,必定會吸引一大批注重科技和環保的車迷。再加上它適合城市駕駛,對我們這種在都市生活的朋友來說,真的是一款理想的選擇。期待未來能在香港的街道上看到這款新車!

日本多間公司使用 EV 小貨車「eCanter」作公路測試


三菱FUSO小貨車及巴士公司宣佈,將於2024年8月開始展開電池交換式電動車(EV)小貨車的公路實證測試。這次測試將使用三菱FUSO的小型EV小貨車「eCanter」,並於Ample的全自動電池交換站進行電池更換。這些小貨車將被用於黑貓運輸的配送業務,以驗證其實用性並找出實際應用中的挑戰。在這次測試中,黑貓運輸會使用「eCanter」於京都市內進行配送工作。這些小貨車已經配備了Ample的交換模組,使其可以在位於京都市內的Ample全自動電池交換站進行電池更換。這些交換站與ENEOS控股公司合作,目標是將電池更換的時間縮短至5分鐘內。

值得一提的是,三菱FUSO已經在2023年的日本移動展中展示了這項技術,而這次的公路實證測試則是進一步檢驗其在真實環境中的表現。三菱FUSO及其他參與企業將通過此次測試,評估技術的可行性及擴展性,並研究在日本進行商業化應用的可能性。此外,這次測試亦旨在積累有關全自動電池交換站作為新型能源供應基礎設施的運營知識,並探討未來商業化的挑戰。Ample的電池交換站不僅適用於EV小貨車,還可與乘用車共用,這一點是其最大的優勢。如果這類交換站能夠成為EV電池更換的基礎設施,將對推動零排放車輛的普及,以及構建低碳社會作出重大貢獻。

三菱FUSO亦計劃將電池交換式EV小貨車商業化。在這次測試中,戴姆勒小貨車金融服務亞洲公司將通過專為「eCanter」設計的租賃產品「FUSO綠色租賃」,探討電池交換式EV小貨車的商業模式。此產品將提供包括車輛維修、保險、合作夥伴間的合同管理、車輛註冊及月費支付方式等在內的全面金融解決方案。

RAYS 巔峰之作 TE37 Sonic Time Attack Edition


RAYS推出的「VOLK RACING」系列,是鍛造鋁合金輪圈中的佼佼者。這個品牌一直以「輕量化」與「高剛性」著稱,並且廣受賽車界的信賴。早在1996年,VOLK RACING推出了革命性的TE37輪圈,以僅3.7公斤的15吋輪圈震撼市場,成為了RAYS品牌的代表作。


TE37輪圈的標誌性設計是6幅式的結構,強調了優越的應力分散能力,並且具有硬朗、無多餘裝飾的風格,這也讓它成為了運動型輪圈的經典標準。TE37系列還早早採用了不同尺寸的凹陷式設計,以適應大卡鉗的需求,無論是街道使用還是專業賽道駕駛,這款輪圈都深受車主喜愛。

此外,TE37系列不僅通過了日本國土交通省制定的JWL(乘用車用輕合金輪圈的技術標準)和VIA(第三方機構日本車輛檢查協會的品質認證),還符合RAYS自行制定的「JWL+R Spec 2」標準,這意味著它經受了比一般要求更嚴格的測試,確保了產品的卓越品質。


針對現今技術進步顯著的緊湊型車款,RAYS重新設計了「TE37 SONIC」,考慮到車輛動力和操控性能的飛躍發展,這款輪圈通過加寬輻條並提升輪圈安裝部位的強度與剛性,以應對更高動力的需求,確保駕駛穩定性。

而這次推出的「TE37 SONIC TIME ATTACK EDITION」則是限量版,通過在輪圈外緣增加深紅色線條和鋁合金本色的「REDOT(アールイードット)」閃電線條,增強了輪圈的運動感和侵略性。


這款限量版輪圈提供了從15×5.0J到16×8.0J的多種尺寸選擇,價格範圍約為66,000日圓到75,900日圓不等。適合豐田Yaris、Aqua,日產Note,本田S660、N-ONE、Fit,馬自達Roadster、MAZDA2,甚至是鈴木Alto Works、Swift Sport等一系列緊湊型運動車型的車主。

TE37 SONIC TIME ATTACK EDITION提供了兩種顏色選擇——TE37經典的「Dash White」與光亮的「Black」,並且在輻條頂面使用了RAYS的專利技術A.M.T.工法,刻有「VOLK RACING」的字樣,以及在輪圈邊緣刻上「SONIC TIME ATTACK」、「FORGED」和「RAYS ENG.」的字樣,突顯其專業與獨特性。


對於那些喜愛駕駛的朋友來說,輪圈不單止是一個美觀的配件,更是直接影響車輛性能的重要部件。TE37 SONIC TIME ATTACK EDITION無論是在設計上還是性能上都達到了極致,特別是它的輕量化與高剛性設計,不僅提升了駕駛樂趣,還讓你的愛車更具個性。對我來說,這款輪圈無疑是追求性能與風格並重的車主的完美選擇,裝上這款輪圈後,你的緊湊型愛車將會在街頭與賽道上展現出更強的競爭力。駕駛本來就是一種樂趣,而TE37讓這份樂趣更加無可替代!

Honda 展示 Acura Performance EV Concept 揭示未來電動車方向


美國本田技研工業公司(American Honda Motor)在8月15日(美國當地時間)首次公開了Acura品牌的最新電動車概念車——「Acura Performance EV Concept」。這款概念車展示了Acura未來電動車的設計方向,為品牌的下一代電動車型奠定了基礎。


這輛Acura Performance EV Concept將在加州的Monterey Car Week活動中展示,包括8月16日的The Quail車展及8月18日的Pebble Beach Concours d’Elegance車展。


這款概念車由位於美國加州的Acura設計工作室開發,目的是展示Acura作為高端性能品牌在未來電動車領域的發展方向。更令人期待的是,這輛概念車將成為Acura計劃於2025年末在美國俄亥俄州Marysville四輪車廠量產的SUV電動車型的基礎。這也是本田首款採用其自主開發的下一代電動車平台的車型,Marysville工廠正在進行設備升級,將成為北美地區電動車生產的核心據點。


外觀設計上,Acura Performance EV Concept從豪華遊艇「Superyacht」汲取靈感,前臉造型時尚而富有科技感,車身側面則像跑車一樣流暢且充滿力量感。而車尾部分設計,則向第二代「NSX」致敬,配有大型後擾流器與橫向延伸的尾燈,讓整體外觀更具辨識度。車身顏色則選用半霧面的「Moonlit White Pearl」,更添一分優雅。


針對這款概念車,美國本田Acura設計總監Dave Marek表示:「Acura Performance EV Concept充分利用了新一代電動車平台所帶來的設計自由度,進一步拓展了Acura的設計可能性。就像過往的概念車一樣,這款車也將引領未來Acura車型的設計主題。」


這款Performance EV Concept確實讓我眼前一亮。不單止外觀設計令人驚艷,這款車也代表著Honda對電動車未來的願景。作為一個注重駕駛感和設計美學的人,我非常期待這款車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新驚喜。話說回來,如果真的要駕著這輛由遊艇設計靈感而來的車,感覺就像駕駛陸地上的「游艇」,不知會不會真的有點「乘風破浪」的感覺呢?期待2025年的正式登場!

Mercedes-Benz EQA 及 EQB 新車抵港!現身啟德 Airside


啟德 Airside 商場本週未(8 月 16、17、18 日)有平治踩場!主題名為 FUNTRONICA 的主題活動,將設有 Pop-Up Store 推介小改的 EQA 及七人 EQB,有興趣者可提前預約「Airside 平治試駕體驗」即場試車。


經小改的兩部平治電動 SUVs,改用「星星」圖案黑色鬼面罩蓋,新增 Spectral Blue 和 High-tech Silver 兩種車身顏色,改良的空氣動力設計和其他,令續航距提升至 569km。車廂設備改用配備觸控按鈕的最新一代軚盤,錶板飾塊有「星星」誌和平治圖案背光飾板,新一代MBUX多媒體系統可語音控制,Zero Layer 零層級觸控介面會根據用家習慣將常用的方格顯示出來,源自 EQS 和 EQE 的 Sound Experiences 合成音效,同有「Silver Waves」和「Vivid Flux」透過 Burmester 音響系統播出,離開車廂及鎖門時也有「Aura」聲效,主動式車道保持輔助系統(Active Lane Keeping Assist)由用 EPS 改為用轉向系統矯正,Keep Lane Keep 得更舒適。



Pop-Up Store 對出的露天廣場會擺設特色市集,有美食攤位、寵物用品、臉部彩繪等,亦有流體汽車模型工作坊、鑰匙扣珠吧工作坊、音樂和花式跳繩表演等節目適合全家行街、食飯之餘參與,認識平治的純電動世界。 

車展日期及時間:
日期:2024 年 8 月16至 18日(星期五至日)
時間:下午5時至晚上8時 (星期五,特色市集於正午12時開放)
上午11時至晚上8時 (星期六及星期日)
地點:AIRSIDE 地下露天廣場

BMW 全新 M5 Touring 正式登場


全新BMW M5 Touring不僅擁有強悍的性能,還具備日常實用性和長途旅行的卓越能力,這點無論在城市內或城市外都能夠使用純電力驅動。這輛車搭載八速M Steptronic變速箱、M xDrive四輪驅動系統以及Active M差速器,並結合專屬於M HYBRID驅動系統的底盤技術,精確調校出色性能。新BMW M5 Touring從0加速至100公里/小時(62英里/小時)只需3.6秒,在激烈的駕駛情況下,展現出卓越的彈性和無與倫比的精確性。


這輛車將於2024年8月中旬在美國加州的Monterey Car Week全球首度亮相,並於同年11月正式上市,同時在BMW位於Dingolfing的工廠展開生產。德國和美國是新BMW M5 Touring的主要市場,其次是英國、加拿大和瑞士。

外觀設計方面,全新BMW M5 Touring延續M系高性能車款的標誌性設計,展現出賽車靈感的動感特質。車身大量採用車色塗裝,並搭配黑色實心車頂,營造出純粹的視覺效果。車身側面專屬的輪拱設計,結合結實的肩線和修長的車頂線條,使這款Touring車型的運動氣息更為鮮明,與全新BMW 5系Touring形成強烈對比。


車頭部分,雕塑感強烈的設計搭配大型進氣口和重新設計的BMW M雙腎型格柵,並標配BMW Iconic Glow輪廓燈,營造出鮮明的視覺效果。車尾則配有修長的尾燈,延伸至車側的燈條,並在車尾兩側設有垂直反光片。雙區分流器和四出的排氣尾管更突顯其強悍姿態。

動力系統方面,BMW M5 Touring的M HYBRID驅動系統由4.4公升V8引擎和集成於八速M Steptronic變速箱中的電動馬達組成。這款引擎配備最新的M TwinPower Turbo技術,並採用跨缸排氣歧管和優化的機油分離系統,最大輸出功率達到430 kW/585匹馬力,扭矩峰值為750牛頓米(553磅呎)。


電動馬達源自最新的第五代BMW eDrive技術,最大輸出功率為145 kW/197匹馬力。其標稱扭矩為280牛頓米(206磅呎),但透過BMW專利的前齒輪階段,輸入至變速箱的實際扭矩提升至450牛頓米(332磅呎)。這種智能結合引擎與電動馬達的互動,確保了快速反應和線性動力輸出,最高時速可達250公里/小時(155英里/小時),選配M Driver’s Package後更可提升至305公里/小時(189英里/小時)。

這款車還配備帶有電動控制閥門的運動排氣系統,為駕駛帶來震撼的聲浪體驗。而在純電模式下,BMW IconicSounds Electric系統也會根據設定和模式提供聲音伴隨。純電動力下的行駛速度最高可達140公里/小時(87英里/小時),高壓電池的可用能量為18.6 kWh,根據WLTP測試周期,電動續航里程可達61至67公里(38至42英里)。另外,這款車還支持高達11 kW的AC充電。


M xDrive四輪驅動系統與電子控制的後軸Active M差速器,針對M HYBRID驅動系統的性能特點進行了特別調校。除了預設的4WD模式外,駕駛者還可以通過M Setup菜單選擇4WD Sport模式,在此模式下,四驅系統更強調後輪驅動的設定。如果關閉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駕駛者還可以選擇2WD模式,享受純粹的駕駛樂趣。

總結來說,全新BMW M5 Touring在動態性能方面達到了細分市場的新高度。除了強勁的動力系統、長軸距和寬車軌之外,車身剛性也進一步提升。前端結構配有塔頂至擋板的加固板、塔頂至前端的支撐桿,後部則配備專屬的底盤橫桿、加固板和其他支撐元件。


其底盤技術相當先進,採用雙叉臂前軸和五連桿後軸設計,並配有專屬的運動學和彈性運動學設定。標配的電子控制阻尼系統和Integral Active Steering更進一步優化了操控感受。M系專屬調校、獨立設定功能及每個車輪的阻尼調整功能,使這款車在動力與舒適性之間達到完美平衡。無論是牽引力、敏捷性還是方向穩定性,這款車都達到了極高水準。


BMW M5 Touring不僅是一台極致性能車,更是一輛能夠陪你度過每一天的多功能車。無論是載著一家人去旅行,還是獨自享受駕駛樂趣,它都能夠完美勝任。而且,它還具備環保的純電模式,在香港這種寸土寸金的城市,能夠靜靜地在街道上穿梭,無疑是一大優勢。當然,光是那3.6秒的加速時間,已經讓人忍不住想開出去體驗一番!這款車,絕對會讓你在實用與激情之間,找到最理想的平衡點。

BYD 與 Uber 攜手推動全球電動車轉型


BYD 近日宣布與Uber達成一項多年的戰略合作,計劃在全球主要市場引入10萬輛全新BYD電動車,並率先在歐洲和拉丁美洲啟動。這次合作將為Uber司機提供BYD電動車的優惠價格及融資方案,並將擴展至中東、澳洲及新西蘭等市場。

作為各自領域的電動車領導者,Uber擁有全球最廣泛的隨叫隨到電動車網絡,而BYD則是全球電動車生產的領導者。透過合作,兩家公司希望降低Uber司機擁有電動車的總成本,加速全球Uber平台上電動車的普及,並讓數百萬乘客體驗到更環保的出行方式。

雖然Uber司機轉用電動車的速度比私家車主快五倍,但調查顯示,電動車價格及融資可用性仍然是司機轉用的主要障礙。BYD電動車不僅價格更具競爭力,維修保養成本更低,而且憑藉多樣化的車型選擇、優異的電池性能及出色的製造品質,非常適合共乘平台使用。

為了支援司機轉用電動車,兩家公司可能會在各市場提供充電、車輛保養或保險折扣,以及融資和租賃優惠等服務,根據司機的需求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此外,兩家公司還將合作開發未來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BYD電動車,並計劃將其部署於Uber平台。作為全球最大的按需出行及配送平台,Uber有望將自動駕駛技術大規模推向全球市場。

BYD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Uber和BYD共同致力於創新,為實現更清潔、更綠色的世界而努力,我非常期待與Uber攜手邁向這一未來。」

Uber首席執行官Dara Khosrowshahi表示:「作為全球同類合作中規模最大的協議之一,我們對此合作為司機、乘客和城市帶來的利益感到非常興奮。當Uber司機轉用電動車時,與普通車主相比,能夠產生多達四倍的減排效益,因為他們的行車里數更多。許多乘客告訴我們,他們第一次乘坐電動車就是在Uber上,我們很高興能幫助更多人了解電動車的好處。」

BYD美洲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tella Li補充道:「我們很高興能與像Uber這樣的全球領導者攜手合作,不僅加速電動車的普及,還讓綠色交通變得更為大眾化及負擔得起。這次合作標誌著城市出行電動化的新時代,我們期待BYD最先進的電動車在全球各大城市街頭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次BYD與Uber的合作其實頗具未來感,尤其在全球推廣電動車的背景下,這無疑是一個大膽而又務實的舉措。對於我們這些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來說,這也意味著未來在搭乘Uber時,見到一輛BYD的電動車的機會會大大增加。而且,隨著越來越多這類合作的出現,電動車的價格和普及率將進一步提高。希望這樣的發展不僅能夠改善我們的出行體驗,更能為我們的城市帶來一片更清潔的藍天。想像一下,不久的將來,或許我們上下班搭乘的Uber都是電動車,那種寧靜和環保的感覺,真是令人期待。

Mercedes-Benz 成為首家獲准在北京進行第四級自動駕駛測試的國際車廠

Mercedes-Benz erhält Zulassung zum Testen vollautomatisierter Fahrsysteme nach SAE-Level 4 in Peking für die Anwendung in Privatfahrzeugen / Mercedes-Benz Becomes First International Car Maker to Obtain Approval for Level 4 Automated Driving Testing on Urban Roads and Highways in Beijing for Privately Owned Vehicles Mercedes-Benz erhält Zulassung zum Testen vollautomatisierter Fahrsysteme nach SAE-Level 4 in Peking für die Anwendung in Privatfahrzeugen / Mercedes-Benz Becomes First International Car Maker to Obtain Approval for Level 4 Automated Driving Testing on Urban Roads and Highways in Beijing for Privately Owned Vehicles


Mercedes-Benz宣佈成為首家獲准在北京指定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進行第四級自動駕駛測試的國際車廠。這次測試是Mercedes-Benz中國技術研究項目的一部分,旨在探索自動駕駛系統的軟硬件前沿技術。早在2023年底,Mercedes-Benz已經成為首批獲得北京第三級自動駕駛測試批准的汽車製造商之一。

Mercedes-Benz集團董事會成員兼首席技術官Markus Schäfer表示:「自138年前發明汽車以來,Mercedes-Benz一直以創新技術設立全球標準。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和引入,正在重新定義汽車的角色。我們提供超過40種駕駛輔助系統,包括升級的第二級功能,並且是市場上首個擁有三級系統的車廠。隨著新獲得在北京區域進行第四級技術測試的批准,Mercedes-Benz再次在自動駕駛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再次以『中國速度』樹立了行業新標杆。」

Mercedes-Benz中國研發及採購負責人Oliver Löcher補充:「Mercedes-Benz中國處於全球創新的前沿,擁有優秀的人才和合作夥伴,為公司的先進技術研究提供了絕佳的機會。獲得北京第四級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批准,將有助於Mercedes-Benz進一步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近年來,Mercedes-Benz不斷增加本地研發投資,透過一系列先進的研究項目,本地研發團隊致力於以『中國速度』為中國客戶帶來智能豪華產品和服務。」

這項目著重研究高級自動駕駛中的多感知器感知技術,驗證系統在各種情況下的性能,並探索感知技術的深度整合。兩部經過特別升級的Mercedes-Benz S-Class車型將作為第四級自動駕駛測試車輛,配備專為該項目設計的豐富感應器陣列,包括LiDAR、雷達感應器和攝像頭。

此外,測試車輛還配備了冗餘系統,以進一步提高系統安全性。在繁忙的城市區域,這些測試車輛將參與正常交通,並能夠安全高效地完成無保護左轉、繞過環形交叉路口、掉頭和泊車等動作。在高速公路上,測試車輛可以在前方車輛減速時自動變道,並能通過收費站。在極端情況下,車輛將執行最小風險操作並找到安全停車位置。第四級自動駕駛是高度自動化駕駛,這是自動駕駛的第二高階段。在定義的情境和環境中,車輛可以完成駕駛任務,無需駕駛員隨時準備接管。Mercedes-Benz與WeRide共同獲得了北京高級自動駕駛示範區辦公室頒發的第四級自動駕駛測試批准。

Mercedes-Benz加速在華發展最新技術
Mercedes-Benz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成就源於數十年的探索和投資,早在1986年便開始研究自動駕駛技術。近年來,Mercedes-Benz中國研發團隊不斷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部署。由中國研發團隊領導的第二級+自動駕駛功能是最近的成果,該功能允許在全國範圍內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上進行導航輔助駕駛。該功能已經隨全新長軸距E-Class推出,並獲得市場積極反饋,很快將會引入更多Mercedes-Benz車型。

Mercedes-Benz中國成為全球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重要夥伴
Mercedes-Benz自2005年開始本地研發活動,中國團隊已發展成為德國以外最完整的研發網絡,涵蓋先進設計、電氣化、互聯、智能駕駛和整車測試。近年來,Mercedes-Benz不斷加大在華研發投資,過去五年投資總額達105億人民幣,並在北京和上海啟用了新的研發中心。

作為Mercedes-Benz車迷,我不得不承認他們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領先地位確實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在北京這樣的繁忙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進行第四級自動駕駛測試,這不僅展示了他們對技術的信心,也體現了他們在中國市場上的深厚投入。相信未來,我們在香港的街頭,也有機會看到Mercedes-Benz這樣的高科技車款行駛,帶來更安全、更舒適的駕駛體驗。不過,作為一個傳統駕駛愛好者,我還是很享受自己掌握方向盤的感覺。科技再先進,有時候我還是會懷念那份直接駕馭的樂趣。

BMW iX2 M Sport Edition 首次有純電版本


就像平治將斜尾的 GLA 改為方尾的 GLB、Audi Q3 另有斜尾 Sportback 一樣,寶馬也興「一雞兩味」這車壇習慣性做法,將方尾的 X1 改多部斜尾的 X2 出來賣;X2 車系最先在 2017 年推出,廠方在今年推出全新第二代之際,首次加入「i」純電版本,車子基本上與 iX1 是同一部車,有「一換一」賣 $479,900 的頭驅 eDrive20 和今次我們先試的這部四驅 xDrive30,代理只有引入它較型的 M Sport Edition 款,「一換一」售價 $579,900,比同規格的 iX1 M Sport Edition($559,900)貴 2 萬。


體積較舊款長 194mm、闊多 21mm、高出 64mm、輪距亦增加了 22mm 的新 X2,寶馬指今代的外形設計要與 X1 有較大區分,所以有與 X1 不同的六角形鬼面罩、類似 5 系眼底有「一級」和有「書名號」(《》)日行燈的頭燈、類似 1 系的「鋸齒」形尾燈,車子原裝的頭尾泵把有三角鏟形左右風口,M Sport Edition 的這部,頭泵把有六角形下風口和左右長方形 Air Curtain 風口、車身顏色輪拱、後泵把的整塊黑膠裝飾處有三條間條和三格 Diffuser;車身顏色有新出的這個 Fire Red。


X2 的車廂與現款 X1 和 2 系 Active Tourer 採用同一錶板設計,同在「波浪」形的錶台上棟上一幅 Curved Display 弧形雙屏幕錶板,儀錶如常有可窄可闊的「書名號」(《》)和大「L」形圖案,中間可「碌」出續航距、「車仔跟線」之類;HUD投射儀錶亦可「碌」出三種圖案,屏幕系統採用最新的 Operating System 9,可個人化的地方和日後可 Upgrade 的功能更多,內裡可找到多色氣氛燈;Drive Mode 反應系統有 Personal、Sport 和 Efficient 模式,屏幕隨之會出現現時所有新寶馬都有的啡、紅、藍色調壁畫看,亦有扭力/馬力/轉數圖;安全和輔助系統有懂睇車、睇人、睇單車的Front Collision Warning 前方撞車警示和自動煞車、Lane Departure Warning 離線警示和扭軚輔助、Side Collision Warning 盲點有車警示和扭軚輔助、Exit Warning 開門有車警示,全可續格按入去設定靈感度;Parking Assistant Plus 自動泊車系統,司機只需打燈搵位,撳mon揀泊「L」或「S」形位,系統會自動入波、扭軚、踩電和制動,兼可撳制駛出。懸浮式的中橋之下有下格,X1 和 Active Tourer 採用木紋的地方,這部 M Sport Edition 改為有紋鋁飾塊,與 X1 一樣的闊膊座椅可配雙色皮革。


屬「xDrive 30」規格的這部 iX2,有雙摩打四驅,前、後摩打都有 190 匹/247 牛頓米輸出,總輸出 313 匹/494 牛頓米,與 iX1 xDrive30 一樣。電池容量 64.7kWh,續航力 417-449km,慢充充滿要 6.5 小時,130kW 快充由 10%-80% 需 29 分鐘。車子 0-100 km/h 加速需 5.6 秒,經我們近期試過那些只需 3 秒幾的 smart #3、Zeekr X 4WD 後,覺得並不很快,但其實 5.6 秒的水平已經很不錯,而且同樣是一踩便去的慣常電動反應。行車時可玩弄的地方,有可開關的 Iconic Sounds 音效,踩電時「鬨鬨」聲的,我們不識欣賞,還是關掉好了;Drive Mode系統有提過的三種踩電反應;按下軚盤「Boost」制能在 10 秒內「谷」出摩打最大的 313 匹,使用時就像加電發力般;拖慢充電控制與寶馬其他「i」車一樣,D 波可在屏幕內設定為 High、Moderate、Low 強中弱或是跟車自動改變的 Adaptive 反應,因為 B 波已預設是可玩單腳踏控制的 High 最大拖慢度,所以我們會將 D 波設定為 Low 或 Adaptive,方便行車時撥 D、撥 B 給自己兩段控制,是沒有平治 EQ 和韓國電動車有軚盤撥片和幾段拖慢方便的了;作為寶馬稱為 SAV(Sports Activity Coupe)的 SUV,亦有 HDC(Hill Descent Control)夾 Brake 落山控制。車子重量有 2,095kg,比電油 X2 M35i xDrive(1,770kg)重多 325kg,在如常幼滑、寧靜的行車質感下,就是「贅吓贅吓」的沉重,拐彎易響胎,重 Brake 易鎖胎,早早給你表現電動穩定系統的快反應。


X2 的車廂與現款 X1 和 2 系 Active Tourer 採用同一錶板設計,同在「波浪」形的錶台上棟上一幅 Curved Display 弧形雙屏幕錶板。


「鋸齒」形尾燈類似 1 系,後泵把的整塊黑膠裝飾處有三條間條和三格 Diffuser。


車子 0-100 km/h 加速需 5.6 秒,已屬不錯的水平,同樣有一踩便去的慣常電動反應。


儀錶如常有可窄可闊的「書名號」(《》)和大「L」形圖案,中間可「碌」出續航距、「車仔跟線」之類。


HUD 投射儀錶亦可「碌」出三種圖案,儀錶隨不同 Drive Mode 模式會變啡、紅、藍色調。


前、後摩打都有 190 匹/247 牛頓米輸出,總輸出 313 匹/494 牛頓米,與 iX1 xDrive30 一樣。


屏幕亦有扭力/馬力/轉數圖看。


電池容量 64.7kWh,續航力 417-449km,130kW 快充由 10%-80% 需 29 分鐘。


按下軚盤「Boost」制能在 10 秒內「谷」出摩打最大的 313 匹,使用時就像加電發力般。


Drive Mode 反應系統有 Personal、Sport 和 Efficient 模式,屏幕隨之會出現現時所有新寶馬都有的啡、紅、藍色調壁畫看。


體積較舊款長 194mm、闊多 21mm、高 出64mm、輪距亦增加了 22mm。


X2 有與 X1 不同的六角形鬼面罩、類似5系眼底有「一級」和有「書名號」日行燈的頭燈,M Sport 頭泵把有六角形下風口。


Parking Assistant Plus 自動泊車系統只需打燈搵位,撳 Mon 揀泊「L」或「S」形位,系統會自動入波、扭軚、踩電和制動,兼可撳制駛出。


安全和輔助系統全可續格按入去設定靈感度。


作為寶馬稱為 SAV 的 SUV,亦有 HDC 夾 Brake 落山控制;Iconic Sounds 音效踩電時「鬨鬨」聲,還好可以關掉。

基本規格
動力單元:前、後同步摩打
電池容量:64.7 kWh
最大馬力:313 匹 @ Boost 模式
最大扭力:118 牛頓米 / 4,800 轉時
續航距離:494 牛頓米
體積:4,554 x 1,845 x 1,560mm
重量:2,095 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693,900(「一換一」計劃:$579,900)
網址:www.bmwhk.com
查詢:3129 9000(BMW Concessionaires (HK) Ltd.)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推薦內容:Car1.hk「首選汽車 2023」名單公開

BYD 在哥倫比亞推出全電動 SUV BYD YUAN UP

Sc


最近,BYD 在哥倫比亞市場推出了全電動 SUV BYD YUAN UP。這次發佈活動特別邀請了著名的 Blue Man Group 現場表演,為 BYD YUAN UP 的亮相增添了不少色彩。活動吸引了接近 300 位嘉賓參加,並且他們對這款新車給予了高度評價。


BYD YUAN UP 採用了全新升級的「Dragon Face」設計,線條更加流暢,色彩搭配也更為清新,為這款車型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這個全新的設計將成為吸引哥倫比亞年輕一代的亮點,並使 BYD YUAN UP 成為他們選擇電動車的首選。這款 SUV 基於 BYD 的 e-platform 3.0 打造,並配備了整合的 CTB 電池技術,大幅提升了車輛的安全性和效率。BYD YUAN UP 擁有同級車中領先的寬敞內部空間,並且在 NEDC 工況下擁有高達 380 公里的強勁電動續航能力。


自 2020 年以來,BYD 一直與當地經銷商 Motorysa 合作,將其新能源車輛帶到哥倫比亞市場,並擴大市場佔有率。時至今日,BYD 的新能源乘用車已經進駐波哥大、麥德林、卡利和佩雷拉等主要城市,擁有超過十家經銷商,使 BYD 成為哥倫比亞新能源車市場的重要玩家。

從 BYD YUAN UP 在哥倫比亞的亮相可以看出,BYD 不僅在技術上持續創新,更懂得如何抓住年輕一代的心。對於注重環保和未來發展的年輕人來說,這款 SUV 不僅是代步工具,更是他們生活態度的體現。這次 BYD 帶來的不僅是車,更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以後有機會,我真希望能在香港的街道上也看到這款充滿活力的車型!

車身更涼快:日產汽車公開用自我放射冷卻塗裝


日產汽車公開了一項嶄新的技術:自動車用的自我放射冷卻塗裝。這項塗裝技術能有效反射陽光中的近紅外線,並利用「熱的元材料」技術主動放射熱能,有助於降低車室內溫度,從而減少空調的使用,提升燃油經濟性及電耗表現。

這項塗裝是與專門研發放射冷卻產品的 Radicool 公司合作開發的,採用了具備特殊電磁波特性的「元材料」。這種技術原理類似於晴朗冬夜的自然放射冷卻現象,能在日間反射陽光的同時,將車身表面所吸收的熱能釋放到大氣中,降低車內的溫度。日產的實驗結果顯示,這種特殊塗料能使車外表面溫度最高降低12度,而駕駛座位上的溫度也下降了最多5度。

負責這項技術的三浦進主任研究員表示,他一直致力於研究如何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情況下,提升車內舒適度。他指出,這項技術特別適用於電動車(EV),因為它能有效減少夏季空調對電池的負擔。

日產在這項技術的研發過程中,花了約三年時間進行多次試驗,包括與 Radicool 公司合作製作超過100種塗料樣本。現時,這款塗料已成功通過車輛塗裝的多項測試,包括耐候性、色彩一致性以及維修性等方面,並達到車用塗料的標準。日產目前正考慮將此技術應用於貨車、救護車等需要在烈日下運行的商用車,並計劃進一步開發更薄的塗層。

為了驗證這項技術的實際效果和耐用性,日產自2023年11月起在羽田機場進行為期一年的實證實驗,並在**日本空港大樓公司**與ANA機場服務的協助下,對NV100 Clipper Van進行了測試。

日產在其「Ambition2030」長期願景中,致力於應對環境和社會問題,以及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這項放射冷卻塗裝技術,正是其打造清潔、安全、包容和可持續企業目標的一部分。

這個技術聽起來有點像給車穿上「冷氣外套」!作為電動車車主的我,每次夏天上車都會擔心電池因為開空調而消耗太多。日產這種塗裝,如果真能大幅減少空調的使用,那將是福音。不過,最吸引我的還是這個技術的潛在應用範圍,不單是車輛,甚至是建築物等都能受惠。或許有一天,我們可以看到整座城市都穿上這種「冷氣外套」,真是令人期待呢!

Audi A5 在 Neckarsulm 生產


隨着全新Audi A5在Neckarsulm工廠的生產啟動,這標誌着該廠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啟動階段的開始。Audi生產董事會成員Gerd Walker表示:「得益於多年來在內燃機汽車生產方面的經驗,以及處理複雜啟動的專業知識,Neckarsulm團隊具備理想的條件。」Neckarsulm工廠經理Fred Schulze補充說:「為了迎接全新Audi A5系列的到來,Neckarsulm的員工進一步提升了他們在新系統和汽車生產技術方面的技能。同時,我們亦建立了一個具備未來發展潛力的生產設施基礎。」工廠工會主席Rainer Schirmer亦信心滿滿:「Neckarsulm的員工能夠應對複雜性並保持靈活性。憑藉這些技能,我們將為Audi A5的成功作出貢獻。」

Audi對未來生產的願景正在逐步實現:公司正在現代化、數字化及轉型其工廠,以實現可持續生產。預計到2025年,Neckarsulm工廠將與全球所有Audi生產基地一樣,達成碳中和生產目標。


一旦Neckarsulm的翻新塗裝車間於2025年完成,將成為汽車行業中最現代化的車間之一。許多工藝已經得到優化,為推出全新Audi A5,引入了環保程序。雖然水性漆已經成為Audi的標準,但最新型號還採用了全新的塗裝工藝。傳統的填料被一種可濕碰濕塗塗的預區域塗料所取代,這樣無需單獨乾燥填料,能夠顯著減少能耗:每輛車最多可節省140千瓦時。

在Neckarsulm,Audi依賴現代且有效的方法來防止腐蝕。例如,陰極浸漆過程包括將車身倒置旋轉並浸入槽內,這種旋轉過程更省空間且更徹底,避免了氣泡形成及污垢沉積。新技術中還使用了一種更節能的陰極浸塗乾燥工藝,不再依賴外部乾燥過程,而是採用所謂的橫向乾燥過程。通過內部吹氣,並從內部加熱車身,這不僅更節能,而且更適合未來的電動及混合動力車型及其加強的底盤結構。


此外,Audi通過新的塗料分離工藝,實現了每輛車大約50千瓦時的能耗節省。之前,塗料霧氣是用100%的新鮮空氣收集並處理,而現在的新工藝則使用最先進的過濾器捕獲,這讓90%以上的過濾空氣能夠再利用,從而大幅減少對高耗能新鮮空調的需求。同時,與傳統的濕式分離相比,新的乾式分離工藝亦消除了對新鮮水及化學品的需求。

Audi致力於在其所有生產基地中負責任地使用寶貴的水資源,目標是在2035年將其生產中的生態加權水消耗減半。為此,Neckarsulm工廠依賴於使用臨近的Unteres Sulmtal廢水處理廠進行閉環水循環。新的管道及工廠技術確保自2025年起,將不再從附近的Neckar運河取水,這將節省高達70%的新鮮水資源。Audi還將進一步通過過濾系統及膜技術處理由廢水處理廠淨化的水,這些過程水將再次流回處理廠。去年,Audi加入了「水資源管理聯盟」(AWS),再次強調其對於節約及有效利用水資源的承諾。


車身車間的質量控制測量主要在線內進行,即無需將車輛從生產線上移除。在兩個站點上使用了新型測量技術。每個站點的四台機器人使用測量傳感器來確定零件的尺寸精度,測量結果將通過軟件進行評估、可視化,並提供給員工使用。藉由這種新技術,生產的每輛車都能直接在線測量,從而顯著增加測量數量,並能更快地對任何偏差作出反應。高程度的自動化亦使連續、不間斷的質量控制成為可能。

員工還使用如增強現實(AR)等創新技術來檢查車身。通過在商用平板電腦上安裝帶有集成攝像頭的AR應用程式,即時顯示需要檢查的連接點,這使得能夠即時檢查並直接記錄,例如焊接縫是否存在及是否按標準規範執行。數字化帶來的效率提升巨大。以前,檢查員可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確定黏合縫的規範,但使用平板電腦,這項工作現在只需幾秒鐘就能完成。

勞斯萊斯 BESPOKE 高級定製 SPECTRE SEMAPHORE


勞斯萊斯汽車推出獨一無二的Bespoke高級定製委託作品—Spectre Semaphore,並將於8月16日在美國加州舉辦的2024年蒙特利汽車週期間的The Quail, A Motorsports Gathering車聚環節中進行全球首發。在勞斯萊斯Spectre的基礎上,這款經過深度定製的藝術作品,詮釋了年輕自信的客戶群對於奢華理念的全新解讀。


新車採用了Bespoke高級定製Semaphore黃色車漆,車型命名同樣源自這款鮮明奪目的顏色。車漆色調被車頭引擎蓋上獨特的藝術畫作進一步提升,散發加州海岸的隨性從容和優雅風格。這幅名為溢彩大理石(Marbled Paint Spill)的藝術畫作,以抽象的藝術手法致敬別號金州(The Golden State)的加州及其壯麗多樣的自然環境。從南加州的明媚日光,到東部雪山的群峰之巔,勞斯萊斯的Bespoke高級定製設計團隊將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蘊藏於藝術創作之中,最終成就Spectre Semaphore這一Bespoke高級定製傑作。


勞斯萊斯的工匠採用銀色噴漆及多層清漆工藝,為這幅藝術畫作塑造出完美無瑕的效果。光是引擎蓋的藝術作品設計、開發和創作過程歷時超過160小時的精雕細琢而成。 鮮明亮麗的黃色調也延伸至車廂內籠。車內座椅、星光車門及儀表板上部飾板均運用了兩款Bespoke高級定製黃色配色,包括 Lemon Yellow與Citrine Yellow。Lemon Yellow黃色縫線與內飾的優雅Grace White及Slate Grey灰調搭配,營造出鮮明的對比風格。勞斯萊斯設計團隊充分運用了SPIRIT軟件系統帶來的數碼化Bespoke高級定製化能力,賦予儀錶板與車色呼應的黃色配色方案。


Spectre Semaphore採用設計簡約、高度拋光的Bespoke高級定製漆面木飾飾件,極致呈現了車廂內的現代設計風格。飾面融入銀色雲母片的Cashmere Grey灰漆色,在光線直射時更璀璨耀眼,與點綴於內飾中的灰色調相得益彰。獨一無二的勞斯萊斯Spectre Semaphore高級定製化傑作將於8月16日在2024年蒙特利汽車週期間的The Quail, A Motorsports Gathering車聚環節中璨然亮相。

Tesla 香港啟用第 80 個超級充電站及第 400 個超級充電器


香港全新超級充電站開設於堅尼地城,並將持續擴大充電服務覆蓋大灣區。Tesla 香港宣布第80 個超級充電站今日正式於西寶城落成啟用,提供4 個超級充電器和9個目的地充電器,當中更包括第400 個超級充電器,換上香港的天際線和建築設計,充滿本地特色,同時標誌香港超級充電的10 週年里程碑。

Tesla 區域總監范菁怡表示:「在慶祝香港 Tesla 超級充電10週年之際,我們很高興能繼續擴大充電網絡,為日益增長的 Tesla 車主提供服務。我們計劃在全港開設更多超級充電站,並擴充現有充電站,以提供便捷可靠的充電服務,當中包括大角咀、新蒲崗和荔枝角。」

信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監郭岳忠先生表示,很高興與 Tesla 合作在公司旗下物業西寶城加裝超級充電站。「這個項目不僅優化了客戶體驗,為他們的電動車提供一種更便捷的充電方式。此舉還有助推動香港電動車普及化的持續發展,這與我們公司『建設更可持續社區』的承諾一致。」

隨著啟用西寶城超級充電站,Tesla 現已在香港提供 403 個超級充電器,分布於 80 個超級充電站。今年更將會於在大灣區提供更多配備 CCS2 轉換器的快速充電支援,以滿足本地車主的北上。

Acura 下一代全電動車型將於即將發布


Acura 將再度成為蒙特利汽車週的焦點,全球首度亮相一款令人期待的新概念車。這款運動型多用途車(SUV)不僅外型動感十足,更是一款打破傳統細分市場的車款,預示着該品牌下一代全電動車型的到來。值得注意的是,這款電動車將成為首款在美國俄亥俄州生產的 Acura 全電動車型,並將採用該公司全新的專屬電動車平台打造。

每次聽到有新概念車發佈,特別是電動車,都會感到特別興奮。這次 Acura 的新車型不僅挑戰傳統 SUV 的設計界限,更是全電動技術的一大突破。相信這款車的誕生,會為市場帶來更多選擇,特別是那些追求性能和環保的車主。坦白說,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親自試駕一番,看看這款來自俄亥俄州的全新電動平台能帶來怎樣的駕駛體驗。

平治 FUNTRONICA 嘉年華 @ AIRSIDE


平治在今個夏天在啟德 AIRSIDE 為大家帶來 FUNTRONICA 嘉年華,當中焦點是全新純電動 SUV EQA 和 EQB 正式登場,它們擁有最新電動車科技之外,亦繼承了平治安全、舒適兩大優點。EQA 屬於城市 SUV,讓大家輕鬆穿梭橫街窄巷,尾箱同時擁有出色的載物空間、EQB 擁有七座設計,為香港各大小家庭提供充裕的乘座體驗,任何時候都可以一家人外出活動。EQA 和 EQB 擁有 569 公里續航力,能滿足到香港車主們出行需要。了解更多:https://mb4.me/EQA_FL_EQB_FL_Launch_Event_Info_zh

為了讓大家更易了解 EQA 和 EQB 兩部車獨特之處,今次 FUNTRONICA 嘉年華可以率先預約試駕,體驗平治電動車系魅力:https://mb4.me/EQA_FL_EQB_FL_Test_Drive_zh

今次平治 FUNTRONICA 嘉年華有車睇有車試,除咗有室內 Popup Store之外,仲有室外特色市集,集結多家人氣商店,如 BAOS、CROQUE、momoji、MT WAVE、PAWPAWRAZZI、倆口小吃、香料案內所。還有 Fluid Art Car Workshop & Keychain Bead Bar手藝工作坊讓大家與家人同樂,渡過一個開心的周末。

活動詳情:
日期:2024 年 8 月16至 18日(星期五至日)
時間:下午5時至晚上8時 (星期五,特色市集於正午12時開放)
上午11時至晚上8時 (星期六及星期日)
地點:AIRSIDE 地下露天廣場

#SUMMERFESTIVAL #FUNTRONICA #MercedesBenz #CAR1HK #AIRSIDE #BENZ

汽車電池第二生命:如何將 Taycan 的舊電池變成萊比錫工廠的能源儲存系統


這是一個接近兩個籃球場大小,包含4,400個電池模組的全新電池儲存系統,為Porsche萊比錫工廠提供電力。特別之處在於,這個固定能源儲存系統是由舊的Taycan電池構建而成的,這些電池來自於預產車和測試車,現在在它們的壽命末期被重新利用作為固定能源儲存系統。


透過“Second Life”概念,Porsche展示了如何將電動車的舊高壓電池在第二階段重新利用,從而節約資源。這個項目的想法源自於這家總部位於斯圖加特的跑車製造商的環境與能源管理部門。

這個項目提供了如何智能地供應汽車廠能量的重要見解,並且促進了適應性電網的擴展。「當然,這不僅關乎環境方面的考量和能源供應的核心問題,同時也對我們來說,成為儲存系統領域的先鋒非常重要。」Porsche電氣工程部主管Alwin Schmid如此解釋這個項目的目標。


Schmid是這個項目的發起人,項目基於與茨威考應用科學大學合作進行的可行性研究。「在這個前所未有的示範項目中,我們能夠結合多個不同的目標,包括削減峰值負荷、優化自我消耗以及同時參與能源市場。」這種多功能性使得Porsche的這個試點項目在工業能源儲存領域中顯得獨一無二。

「這個項目展示了我們如何可持續地利用資源,並將這一承諾與商業效率結合。」Porsche AG生產與物流執行董事會成員Albrecht Reimold說。

「我們希望為萊比錫工廠創造電力儲存能力,以使該地點更加經濟並提高其自給自足程度。因此,使用Taycan預產車的電池而不是直接回收它們是個自然的選擇。」整體項目經理Jonathan Dietrich解釋道。「我們希望從這個項目中獲得的見解,能夠在未來為其他Porsche地點提供類似的系統和能力。同時,我們可以在這些電池最終回收之前,利用它們來自測試車輛的電池,進行第二次有用的部署。」


這個固定電池儲存系統的技術規格令人印象深刻:總容量為5兆瓦,能源含量為10兆瓦時。該儲存系統可以在短時間內以高達20%的過載運行。它由4,400個獨立的電池模組組成,分為四個電池容器。

Porsche 利用測試車輛在日常繁重工作中的電池模組,無需進行技術改動,就直接安裝在儲能系統中。這個系統包含四個電池串列,每個串列都連接到一個逆變器和一個變壓器,並構成一個中壓系統。整個系統(包括電池組)設計預計可使用超過十年;如有需要,單獨的電池模組亦可進行更換。

該儲能系統的一部分電力由工廠自有的太陽能系統提供,該系統的峰值輸出達到9.4兆瓦。在電力需求高峰期時,儲能系統可以幫助削減峰值負荷。這種「削峰」功能在電動車、熱泵及其他電器使用量增加的時代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削減負荷峰值不僅能減少電網費用,而且理想情況下還可以減少擴展上游電網的需求。


位於萊比錫工廠的快速可控儲能系統在能源市場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這個固定電池儲能系統將於年底前以各種市場形式整合到平衡能源市場中——除了削峰,還包括作為上游配電網的穩定器。

自2021年起,Porsche 在Zuffenhausen、Leipzig和Weissach的生產已實現碳中和。自2017年起,Porsche 已使用來自可再生能源的電力。例如,斯圖加特-Zuffenhausen和萊比錫的生產基地使用綠色電力和生物甲烷。萊比錫基地還從生物質能中獲取區域供熱。


從這些措施來看,Porsche 在可持續發展和環保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真是令人佩服。尤其是在全球各地都在關注環保問題的背景下,這些舉措無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不過,對於我們這些車迷來說,除了欣賞Porsche的技術創新和卓越的車輛性能外,看到品牌對環境的責任感亦增添了對這個品牌的愛戴。希望未來會有更多的車廠跟隨這種環保理念,畢竟地球只有一個,我們都需要好好珍惜!

新 BMW X3 中國市場專屬的奢華與長軸距版


BMW再度擴充其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運動型休旅車(SAV)系列。這次的新BMW X3,不僅在中國製造供應中國市場,更首次推出長軸距版,提供後排乘客更寬敞的腿部空間,讓駕乘體驗更加舒適。這款豪華的中型高端車型,內裝進一步升級,標配多種針對市場需求的細節設計。新款BMW X3採用BMW iDrive系統,基於BMW操作系統9,支持中國市場專屬的多種數碼服務。BMW數碼高級功能範圍的內容亦根據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進行特別定制。


新BMW X3的設計、技術和配置完全符合中國高端消費群體的偏好。所有車型均在瀋陽的Lydia工廠生產,該廠是BMW與華晨寶馬(BBA)合資企業最新的生產設施,提供高品質、高效和節能環保的生產條件。


新款BMW X3在瀋陽生產的車型,結合了品牌最新設計語言的現代簡潔外觀和BMW X車系的典型比例。車頂線條流暢地延伸至車尾,打造出動感十足的車身輪廓。車長4,865毫米,寬1,920毫米,是同級別中最寬敞的車型。BMW X3 30L xDrive版則以更多黑色表面凸顯其運動風格,並標配BMW Iconic Glow發光格柵。車外提供六種金屬漆,包括具表現力的Frozen車漆。

相較於全球版新BMW X3,中國市場專屬版的軸距增加了110毫米,達到2,975毫米。內裝設計如BMW曲面顯示屏、BMW互動條、扁平下緣的方向盤、中央控制台和門板的彩色對比燈光元素等,營造出全新的現代氛圍。標配的Veganza舒適座椅提供三種雙色選擇,選配的Crafted Clarity玻璃應用更添質感。後排除更大的腿部空間外,還配有標配的舒適靠墊及中間扶手,內置無線充電托盤,可為手機充電。另有全景玻璃天窗和選配的天空廊燈光系統,與車內氛圍燈光相輔相成。


新BMW X3不僅在設計上更現代,空間更寬敞,還有基於BMW操作系統9的先進數碼化功能。這些新特點使其在中國的SAV市場中具有競爭力。前代車型在2023年成為全球銷量最佳的BMW車型,其中在中國市場就交付了約15.6萬輛,佔中國所有BMW X車型銷量的40%。

這款第四代BMW X3比以往更注重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繼本地生產的BMW X1和BMW X5後,新BMW X3也推出了長軸距版及眾多市場專屬配置,勢必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續寫成功篇章。


看到新BMW X3推出專為中國市場定制的版本,真是令人眼前一亮。長軸距的設計不僅讓後排乘客有更多的腿部空間,內裝的豪華感和數碼化的升級也滿足了對生活質感有高要求的消費者。作為車迷的我,每次看到車廠這麼細緻地考慮市場需求,都覺得十分有趣。這讓我不禁想像,如果有一天香港也有這樣的特別版會是怎樣呢?

Volkswagen ID.3 GTX Performance 有價!索價 52,295 歐元


Volkswagen再度出擊,推出更具運動感的ID.3 GTX Performance。除了原有的ID.3 GTX提供210 kW(285 PS)馬力外,這次新版本的ID.3 GTX Performance更是高達240 kW(326 PS),成為Volkswagen最強勁的電動驅動車款。兩款GTX版本均將動力順利地轉換成後輪驅動的牽引力,車身和底盤的佈局在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新車搭載79 kWh電池(淨容量),位於車輛中央的夾層地板,提供低重心及理想的軸荷分配,保證行車樂趣。


Volkswagen品牌管理委員會開發部成員Kai Grünitz表示:「新ID.3 GTX Performance的動力傳輸迅速且強大,是我心目中電動版的Golf GTI Clubsport。當然,電動驅動和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各有特色,但ID.3 GTX Performance和Golf GTI Clubsport都有著相同的輕盈加速感受。」


ID.3 GTX Performance是首款搭載改進版Volkswagen Performance驅動系統的車型,輸出從ID.3 GTX的210 kW提升至240 kW。這款電動驅動馬達最大扭力達到545 Nm,甚至超越Volkswagen最強勁的V6渦輪增壓引擎。ID.3 GTX Performance在0至100 km/h加速僅需5.7秒,電子限速在200 km/h,是ID家族中的首例。


電力來源來自79 kWh鋰離子電池(淨容量),透過創新充電和熱管理系統,在DC快充站可達185 kW功率,使電池在約26分鐘內從10%充至80%。ID.3 GTX Performance的WLTP續航里程可達601公里。


GTX特有的底盤設計包括更強的穩定桿,並針對高性能驅動系統進行調校。基本設計包含麥花臣前軸和五連桿後軸,並配有進階的引導系統。ID.3 GTX標配漸進式轉向系統,而ID.3 GTX Performance還可選配改良版Sport DCC自適應底盤控制系統。新配置的車輛動態管理器使用更多傳感器信號,比以前更能精確地檢測車輪和車身的移動情況,通過精細的算法控制減震器,確保精確的操控和完美的路面保持,不僅僅是在運動駕駛時。


ID.3 GTX和新款ID.3 GTX Performance在設計上也有所不同。GTX專屬的前保險桿設有獨立的黑色進氣口,採用鑽石風格設計和定製的簽名燈。20吋Skagen GTX輪圈可選全黑版本,內飾則擁有多項GTX專屬配置。

新ID.3 GTX Performance配備最新一代軟件和資訊娛樂系統,擁有12.9吋(32.8厘米)顯示屏、ID.A語音助理(搭載ChatGPT)和改進的直觀操作概念。此外,還可選配增強型增強現實抬頭顯示、重新設計的Wellness應用程式及Harman Kardon高級音響系統。


ID.3 GTX標配多項先進輔助系統,確保車內舒適與安全。包括巡航控制系統(可通過升級擴展為自適應巡航控制ACC)、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帶行人和自行車監測的前輔助系統)、車道保持系統Lane Assist、轉彎時對面來車制動功能及動態道路標誌顯示。還包括標配的Car2X交通危險警告功能。

選配系統如Connected Travel Assist則可利用線上數據,實現全速範圍內的縱向和橫向輔助駕駛以及高速公路上的輔助換道。此外,如有線上數據可用,還能在未偵測到車道標記時提供車道引導。新ID.3 GTX起價為52,295歐元(含增值稅)。


試過Volkswagen的ID.3 GTX Performance後,真的覺得這輛車像是一頭溫馴的猛獸。雖然是電動車,但加速的感覺絕對不輸傳統運動車型,尤其是在彎道上,低重心和精準的操控令人有一種操控如臂使指的感覺。對於想要兼顧環保和性能的車迷來說,這款車絕對是個好選擇。說實話,能以這個價位享受到這樣的駕駛體驗,真的很值!不過大家記得,開這麼快的車,還是要注意安全,享受駕駛之餘,也要遵守交通規則!

Honda EM1 e: 在日本徵求試駕用戶


Honda 在日本的二輪銷售公司 Honda Motorcycle Japan,宣布開始徵求電動二輪車「EM1 e:」的試駕用戶。這次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推廣電動二輪車,邀請東京都內的居民參加。

「EM1 e:」是一款使用交換式電池「Honda Mobile Power Pack e:」作為動力來源的電動二輪車,屬於原付一種(即第一種原動機付自転車)。Honda 計劃招募500名試駕者,讓他們在約兩個月的時間內試用這款車。通過收集他們對於日常使用的意見和需求,Honda 希望改進產品的實用性和功能性,從而促進電動二輪車的普及。

EM1 e: 試駕用戶徵求詳情
– 試駕期間: 從領取EM1 e:當日起計60天
– 徵求期間: 2024年8月5日(星期一)至8月18日(星期日)
– 當選通知: 2024年8月下旬
– 徵求名額: 500名
– 申請條件: 必須持有可駕駛EM1 e:的駕駛執照,並在試駕合約簽訂時,登記住址在東京都內(不包括島嶼地區)。同時,申請者須符合公司規定的其他條件。

這次Honda 推出的「EM1 e:」試駕活動不僅讓參加者有機會體驗最新的電動二輪技術,還能為公司提供寶貴的市場反饋。雖然在香港未必能馬上體驗到這款電動二輪車,但未來的道路上多一點「電動」味,或許是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