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端買家來說,Polestar 5 是一部結合北歐設計美學與性能科技的旗艦 GT,足以與 Porsche Taycan Turbo S 或 Tesla Model S Plaid 抗衡;對環保重視的用家而言,它廣泛使用再生物料與低碳鋁材,是豪華電動車市場中少有真正踐行「永續」概念的選手;而對香港市場,這類五米長電動 GT 可能更適合追求高調身份的車主,或者公司高層作為「移動辦公室」式的豪華座駕。
MINI 在 IAA 2025 帶來一場跨界盛宴,與澳洲生活風格品牌 Deus Ex Machina 攜手,推出兩款極具個性、只此一對的 John Cooper Works 特製版。兩部車分別代表不同能量與文化:一部源於海岸,電動、輕盈、洋溢衝浪精神;另一部則來自賽道,燃油、狂野,蘊含純正賽車血統。兩者卻以一個巨大的「X」緊扣,象徵著設計與性能的跨界交融。
這部以 JCW Electric 為基礎的 The Skeg,用上鮮明的黃銀塗裝與半透明玻璃纖維部件,成功減重 15%,外觀前衛之餘還提升空氣力學表現。尾部的 Flex Tip Surf Spoiler 靈感來自衝浪板底部曲線,能隨氣流改變下壓力。車頂綁帶更如同固定衝浪板的習慣儀式,被轉化為車身及內裝設計細節。
另一部 The Machina 則是傳統燃油版 JCW,輸出 231 匹馬力,延續 MINI 賽道傳奇。紅黑白塗裝配合 擴闊輪拱、引擎蓋四燈組,充滿拉力賽味道。尾部的 中央單出排氣 與 Can-Am 風格尾翼,既是性能裝備,也是對經典賽事時代的致敬。內裝設計同樣極致賽車化:鋁製地板、五點式安全帶、裸露防滾架、液壓手掣,一切都是功能至上。沒有花巧屏幕,只有直白的機械感,讓駕駛者感受「人車合一」的原始激情。
MINI 與 Deus 的合作不止於車,還同步推出 限定服飾系列,由 Deus 設計總監 Carby Tuckwell 及平面設計師 Matt Willey 操刀。靈感來自經典賽車塗裝與工藝文化,將賽車精神轉化為日常可穿的設計,進一步延伸兩款特製車的故事。
這次 JCW x Deus 合作,我覺得精彩之處在於它並非單純「特仕版化妝」,而是把兩種文化 — 衝浪與賽車 — 以極端方式演繹出來。The Skeg 代表海邊年輕人對自由的追求,The Machina 則是熱血車迷對速度的執著。兩部車像是 MINI 的雙面鏡:一邊是電動未來,一邊是燃油傳統。對我來說,這是一種「玩味上的奢華」,雖然我們未必有機會擁有,但光是看到 MINI 這種「敢玩」態度,已足以令車迷心動。
外觀設計上,Turbo S 展現出專屬身份。Porsche 為它引入 Turbonite 專屬色調,應用於徽章、車尾字樣和內飾縫線。車身更寬大,進氣口與車尾設計更具侵略性,配合新款 HD Matrix LED 頭燈,不論白天黑夜都足以成為焦點。內櫳則用上 18 向電動跑車座椅、碳纖飾件以及全新設計的「Turbo S」壓紋細節,豪華與性能並重。
動力:Thor 超級電混 + AI 技術
M9 採用 Thor 超級電混系統,能於 4.55 秒完成 0–100km/h 加速,WLTC 下持續油耗僅 4.8L/100km,並具備 1,500 公里綜合續航,長途旅行毫無壓力。同時,M9 首次引入 AI 數位底盤 及 AI Cloud Power 2.0 大模型,支援高速至 130km/h 的 AEB 自動緊急煞車,安全與智能駕駛水平直追國際一線品牌。
豪華 SUV 新挑戰者
對中國市場而言,M9 直接瞄準比亞迪唐 DM、理想 L9 甚至德系大型 SUV 的市場。它以「大尺寸+智能化+長續航」為賣點,價錢卻定於 19.38–25.88 萬人民幣(約港幣 21–28 萬),性價比極高。對國際市場,M9 將是 Geely Galaxy 的門面之作,若能依靠全球渠道發售,勢必成為中國自主品牌邁向高端化的重要一步。
在 SUV 豪華市場,大家對「中國品牌」與「傳統豪華」往往有既定印象差距,但 M9 的規格確實令人眼前一亮:空間大過 BMW X7,百公里加速快過不少豪華 PHEV,甚至智能駕駛與續航數據亦有驚喜。從香港角度出發,若 M9 引入,將是「七人車與豪華 SUV」的中間解決方案,既能滿足家庭實用,又兼顧高端氣派。對我來說,這種車代表了一種趨勢:豪華 SUV 不再是「有錢就買歐洲貨」,中國品牌正在用科技和價格,逼你重新思考價值所在。
小鵬這次在慕尼黑的氣勢,絕對不只是「賣車」,而是公開宣示:它要成為 AI 移動的全球領導者。從性能超跑到飛行汽車,甚至人形機械人,每一個項目都直擊未來移動的想像。對我來說,這次發表有點像「科技展」多於「車展」:汽車只是其中一環,而 AI 才是品牌的核心。假如 XPENG 真能在 2026 前把自動駕駛、飛行汽車與機械人推向市場,那麼我們將見證的不只是汽車革命,而是生活方式的顛覆。
BMW 宣布 Neue Klasse(新世代)正式落地,第一部量產作品不是房車,而是我們最熟悉、最實際的電動 SAV – 全新 iX3。它不止是小改、甚至不是大改,而是「跳過一代」的徹底重做:全新設計語言、全新電子電氣架構、全新第六代 eDrive、再加四個「超級電腦」把動態、輔助駕駛、娛樂交由軟件主導。簡單講,這部 iX3 是 BMW 電動時代的「版本 2.0」。
新一代 iX3 用上品牌新設計語言,線條收斂、肌肉感更乾淨。直立式雙腎格柵向 60 年代 Neue Klasse 致敬,頭燈光形代替傳統鍍鉻去營造高級感;側面大量留白配合齊平玻璃與隱藏門把,四個輪拱仍保留 X 系強悍矩形輪弧造型。車尾橫向「L」形尾燈拉闊視覺,整體更低風阻僅 Cd 0.24。
體型方面,車長 4,782 mm、闊 1,895 mm、高 1,635 mm,屬標準中型 SAV 比例。行李廂 520–1,750L,同級少見再送 58L 前備物(frunk),還可選電動摺入拖車勾,iX3 50 xDrive 具備 2,000 kg 拖重實力。
重點是 BMW 首度量產的 Panoramic iDrive:
• Panoramic Vision 直接把關鍵資訊投射至整片擋風玻璃(由 A 柱到 A 柱),駕駛者「眼不離路」;
• 3D 抬頭顯示 可把導航與輔助駕駛元素以具深度的方式疊在路面;
• 中央觸控屏 採自由切割設計,左側縱向 Widgets 配 QuickSelect;
• 新多功能軚盤 有背光與觸感提示。
全新 Operating System X 連接 My BMW App、支援遠端更新、個人化「My Modes」,音效以 HypersonX 打造專屬啟動/提示聲;語音助理加入新聲線與主動建議(LLM 會陸續導入)。娛樂方面,原生提供 Spotify、AirConsole 遊戲、Disney+、YouTube 以至 Zoom 會議。
物理鍵仍保留在重點功能(雨刷、指揮燈、鏡面、音量、排檔、手掣、危險警示、後擋除霧),數碼與實體取得好平衡。座椅改用優雅極簡新設計,長途承托與運動側向支撐兼顧;提供 Essential、Contemporary、M Sport 及 BMW Individual 多種內裝世界,材質從 Econeer 環保織物、Veganza 到 Merino/M PerformTex 組合一應俱全。
雙向充電同樣到位:V2L 行動電源、V2H 家用儲能、V2G 參與電網交易。BMW 提供新 Multifunction Charger 多頭充放電、Wallbox Professional (DC) 支援雙向;充電蓋由 AI 感知自動開合,Plug & Charge Multi-Contract 可在車內管理多達 10 個充電合約。My BMW App 亦能實時顯示充電功率與曲線。
底盤與「四大超級電腦」:Heart of Joy 接管動態
Neue Klasse 的全新 E/E 架構以四個高效能電腦作核心:分別處理動態、輔助駕駛、資訊娛樂、基礎與舒適功能。
• Heart of Joy 專管動力、煞車、動能回收與轉向,資料處理速度比傳統控制器快十倍,配合自家 Dynamic Performance Control 演算法,把電驅瞬時輸出與穩定性融合。官方更強調回收制動覆蓋日常 98% 煞車情景,「Soft Stop」帶來最柔順 BMW 煞停手感。
• 自動駕駛超級腦 的算力比傳統方案高 20 倍,高速公路助手可長時間免手(視地區法規),市區助理支援燈號識別自動停走。
配備與個人化
外觀一固色加五種金屬色起步,輪圈 20 吋標配,可選 21/22 吋含 M 與 Individual 款、部分為 Air Performance 輕量空力設計。
標配包括:雙區恆溫、Comfort Access、電尾門、外鏡擴展套件、無線充電、警報系統;選配三區恆溫、智慧頭燈、Iconic Glow 發光雙腎、Harman Kardon 13 喇叭、軚盤暖風、全景天幕等。M Sport / M Sport Pro 進一步強化外觀與座艙運動氛圍。
這部 iX3 不是上一代的延長壽命,而是 BMW 以純電邏輯重新「砌車」。硬件上,第六代 eDrive、800V、400 kW 直流與 108.7 kWh 大電,為長途與快充一次過交卷;動態上有 Heart of Joy 打底,把「電車快但不協調」的老問題,用更快演算、更高一體化去修正;體驗上 Panoramic iDrive 把視覺、觸控、語音、物理鍵的比例調對。以香港角度,日常續航富餘、空間夠用、配備齊全,加上雙向充電在本地家居場景愈來愈實際,iX3 很像是「用家真正想要的那種電動 X3」。唯一要留意的是:800V 超充網絡在本地與周邊地區的成熟度,以及 M Sport 大輪圈對續航的影響。若 BMW 香港能把選配與售價打得漂亮,這部「新時代第一彈」極有機會成為中型電動 SUV 的新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