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C
Hong Kong
Wednesday, May 14,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51

Honda 日本 CR-V e:FCEV 以租賃形式銷售!售價809萬4900日圓


本田技研工業於7月19日推出全新燃料電池車(FCEV)「CR-V e:FCEV」。這款車將以租賃形式,提供給合作推廣FCEV的政府機構、企業以及一般用戶。CR-V e:FCEV採用前輪驅動(FF),可容納五名乘客,售價為809萬4900日圓。

CR-V e:FCEV的基本規格包括最大輸出功率為92.2kW(125PS)的燃料電池組,並搭載鋰離子電池作為驅動電池,提供130kW(177PS)的最大輸出功率及310Nm的最大扭矩。車身尺寸為4805×1865×1690mm,軸距2700mm,車重2010kg。

CR-V e:FCEV是日本汽車製造商首次推出具備外部充電功能的FCEV。它保留了FCEV的長續航距離和快速加氫的優點,同時增加了在家或出外充電的便利性。這款車的一次加氫行駛距離可達約621公里,一次充電行駛距離約61公里。基於北美及中國市場銷售的第六代CR-V打造,具備SUV的多功能性和實用性,滿足個人用戶的多樣需求。


這次CR-V e:FCEV的燃料電池組進行了全面升級,通過合理化輔助設備和降低能耗,新結構的電池單元提升了生產效率,並將成本降低至原來的三分之一。此外,耐腐蝕材料的應用和劣化抑制控制,使耐久性提升至兩倍,並顯著改善了低溫性能。

這套燃料電池系統由Honda與GM(通用汽車)共同開發,並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合資公司Fuel Cell System Manufacturing, LLC生產。前翼子板上的AC充電接口採用日本和美國的普通充電規格「SAE J1772」,支持6.4kW普通充電,約2.5小時即可充滿。此外,該車還支援AC200V及AC100V電源充電。

標配的「Honda Power Supply Connector」可從普通充電口取出AC100V電力,支持最高1500W的消耗電力,適合戶外活動和停電時使用。車內的CHAdeMO DC充電接口,可連接「Power Exporter e:6000」和「Power Exporter 9000」等外部充電設備,最高可供應一般家庭約四天的電力,適合作為災害時的應急電源,或在無排放和低噪音要求的室內活動中使用。

看來Honda這次推出的CR-V e:FCEV真的是充滿了誠意,不僅有傳統燃料電池車的優點,還添加了方便的插電功能,對於日常使用和緊急情況都非常實用。以我個人的看法,這車特別適合那些既關心環保又需要長距離行駛的用戶。雖然價格不菲,但它所提供的先進科技和多用途功能,無疑為未來的綠色出行樹立了新的標杆。希望這樣的創新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和接受燃料電池車,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BMW 以電力驅動廢氣淨化技術引領減碳新步伐


BMW Group 現已在其首批噴漆車間中引入電力驅動的廢氣淨化技術。這項新技術可利用電力產生高溫,對來自噴漆室和烘乾區域的廢氣進行熱淨化,從而使該生產過程無需再使用天然氣。BMW Group 生產系統、計劃、工具車間和廠房建設負責人 Michele Melchiorre 表示:「對於其他能源密集型的噴漆車間工序,如車輛烘乾和水加熱,已有無需使用天然氣的解決方案。因此,電力廢氣淨化技術是 BMW Group 在未來以可再生能源運行噴漆車間的最後一塊拼圖。」

該技術已在雷根斯堡廠和中國的 BMW Brilliance 工廠進行測試,位於丁戈爾芬的工廠已將一條噴漆生產線轉換為新系統。當 BMW Group 位於德布勒森的最新工廠於 2025 年投產時,將全面採用這項新技術。


eRTO:無氣體排放的替代方案
eRTO(電力再生熱氧化)是一種在高達 1,000 攝氏度的溫度下燃燒氣態或蒸氣物質的過程。與以往的方法不同,eRTO 完全依賴電力運行。

為防止噴漆車間的溶劑排放污染環境,在排放至大氣之前,廢氣會通過陶瓷介質床,在此將溶劑殘留物燃燒掉。為此,空氣必須在短時間內加熱至極高溫度。以往所需的能量只能通過天然氣提供,但創新的 eRTO 系統現在使得無需化石燃料即可進行廢氣淨化,並能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電力。

用電而非天然氣 – 陶瓷介質保留熱能
eRTO 系統安裝在噴漆室、烘乾過程和煙囪之間。熱能通過平坦的兩米深的陶瓷床進行回收,該床溫度高達 1,000 攝氏度,並作為熱量回收器。電加熱棒加熱周圍的陶瓷,並因大部分熱量被保留,僅少量逸散,系統僅需幾百千瓦的負荷即可運行。


在德布勒森新廠進行系列生產應用
eRTO 系統首先在 BMW Group 雷根斯堡廠的噴漆車間運行中進行功能測試。它正在中國 BMW Brilliance Lydia 工廠進一步驗證,該廠使用 eRTO 系統淨化車頭罩烘乾系統的廢氣。歐洲首個在系列噴漆車間中使用這項技術的 BMW Group 工廠是丁戈爾芬廠,該廠的首條四條噴漆線已經改裝為電力廢氣淨化系統。未來更多此類系統將計劃應用於生產網絡中,而位於德布勒森的新工廠將完全採用 eRTO 技術淨化噴漆車間廢氣。

BMW Group 的這項電力驅動的廢氣淨化技術確實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環保創新。對我而言,這不僅代表了汽車製造業向可持續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展現了科技在環保領域的無限潛力。雖然我們平常關注的可能更多是車輛的性能和外觀,但其背後的製造工藝也同樣重要。希望未來可以看到更多類似的技術應用,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加綠色和美好。

JCW 版新款 MINI Cooper S 運動設計與品牌典型性能結合


新款MINI Cooper S在城市環境中以其靈活的身形令人印象深刻。其精確的MINI典型轉向結合運動型自動變速箱、強大的制動系統及低重心,提供了極高的駕駛樂趣、安全性和舒適性。MINI三門車型加寬的車軌在面對嚴峻駕駛情況時能優化駕駛動態。搭載2.0升TwinPower Turbo引擎,輸出功率達150 kW/204 hp,最大扭矩300 Nm,讓MINI Cooper S能在6.6秒內從0加速至100公里/小時(綜合油耗:6.4—6.1升/100公里)。


在John Cooper Works(JCW)版中,專屬的設備細節突顯了MINI的賽車基因,讓人聯想到以性能為導向的車系。自1960年代在蒙特卡洛拉力賽中的傳奇勝利以來,高性能的MINI John Cooper Works車型至今仍定期展現品牌的工程技術,最近的一次是在2024年6月的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中獲得了組別冠軍。


JCW版MINI Cooper S前後擴散器的設計彰顯了性能取向。John Cooper Works標誌採用了紅白黑三色傳統配色,並以旗幟圖案為特色,這些裝飾特徵在高光澤黑色的八角形前格柵上尤為明顯。黑色的對比車頂和後視鏡蓋提供了視覺亮點。JCW黑色制動卡鉗配以JCW徽章,以及17英寸和18英寸的專屬輪圈設計,強化了JCW版MINI Cooper S的強勁外觀。

JCW運動座椅由黑色合成皮革製成,司機和乘客的肩部區域以多色針織材料和紅色縫線強調了John Cooper Works版的獨特運動感。受賽車運動啟發的配色在儀表板針織表面延續,呈現黑紅相間的棋盤格圖案。

240毫米直徑的高解析度OLED顯示屏匯總了所有與車輛相關的數據。導航、媒體、電話及空調設定可隨時通過中央儀表輕鬆訪問。透過全新的MINI體驗模式,內飾氛圍可以個性化配置。在受John Cooper Works啟發的GO-KART模式中,內飾燈光及中央顯示屏呈現深紅色。


這款JCW版MINI Cooper S不僅在外觀設計上引人注目,性能上更是相當出色。每次坐進這部車,感覺就像是踏進了一個微型的賽車世界,特別是那精緻的細節和運動感十足的座椅,讓人不禁想要踩下油門,感受那種極速馳騁的快感。對於喜歡駕駛樂趣和獨特風格的朋友來說,這款車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相信每一次駕駛這部車,都會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和愉悅!

Aston Martin Valkyrie AMR-LMH 超級跑車登場


全新的 Aston Martin Valkyrie AMR-LMH 首次在賽道亮相,Aston Martin 與 The Heart of Racing 團隊開始了一個全面的測試計劃,準備在明年挑戰自1959年以來首次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奪冠。這款新超級跑車由 Aston Martin Performance Technologies 和 The Heart of Racing 團隊共同開發,本週在英國進行了初步測試和調整。測試車手包括 Aston Martin 高性能開發車手 Darren Turner(英國)、The Heart of Racing 的 Mario Farnbacher(德國)和 Harry Tincknell(英國),後者曾在2020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贏得 LMGTE 組別冠軍。


Aston Martin 與 The Heart of Racing 將開始全面的開發計劃,預計在秋季完成 FIA 認證,並在2025年初首次亮相競賽。Aston Martin Valkyrie AMR-LMH 是首款按照 Hypercar 規範建造的賽車,將同時參加 FIA 世界耐力錦標賽(WEC)和美國 IMSA WeatherTech SportsCar Championship(IMSA)。

Valkyrie AMR-LMH 是頂級 Hypercar 級別中唯一一款源自現有量產超高性能車的賽車——Aston Martin Valkyrie,這款終極超級跑車。The Heart of Racing 將在 WEC 中派出兩輛 Valkyrie AMR-LMH 賽車,並在 IMSA 中派出一輛參賽。Aston Martin 耐力賽車運動主管 Adam Carter 表示:「Valkyrie AMR-LMH 作為純種耐力賽車,設立了自己的標準。它是一台純粹、前沿的賽車,雖然目前還處於測試初期,但我們對其目前所達到的目標和標準感到滿意。」


這款賽車採用了經過改裝的 Cosworth 製造的 6.5 升自然吸氣 V12 發動機,標準型可達到 11,000 rpm 並產生超過 1000 bhp。該動力單元經過強化和調整,以符合 Hypercar 級別的性能窗口,並能承受頂級長距離比賽的嚴苛考驗。

The Heart of Racing 最近在英國設立了 WEC 計劃的總部,靠近 Aston Martin Performance Technologies 的賽車建造地點——Silverstone。該團隊負責 Valkyrie AMR-LMH 的開發和測試計劃,預計將在夏季從英國移至歐洲賽道進行性能評估。


The Heart of Racing 團隊負責人 Ian James 表示:「Valkyrie AMR-LMH 的首次測試是該計劃的一個驕傲時刻。這個項目已經醞釀了幾年,看到它真正上路,感覺非常振奮。我們期待著未來的旅程——這對於所有參與這個項目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正處於賽車運動的巔峰,競爭對手實力強大,有些已經參賽多年,擁有無限資源。我們知道我們將面對最強的對手,因此我們打算以同樣的水準代表 Aston Martin。我相信,從目前的表現和這款車的基因來看,我們有能力成功。」

Aston Martin 與 The Heart of Racing 還計劃參加 IMSA WeatherTech SportsCar 錦標賽,將在北美的 Phoenix 總部運營。Aston Martin 進入 Hypercar 級別賽事,確保了這家英國超豪華跑車製造商在從業餘賽事到賽車運動巔峰的所有耐力賽事中的存在。實際上,從2025年開始,Aston Martin 將是唯一在所有級別的賽車和 GT 賽車(從 Hypercar 到 GT4)以及 FIA 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中參賽的製造商。


在過去的95年中,共有超過240位車手駕駛27種不同的底盤和引擎組合的 Aston Martin 賽車參加勒芒比賽。沒有其他賽事像勒芒那樣為 Aston Martin 帶來如此多的成功,並堅定地證明了我們的 DNA 是由競賽的本質鍛造而成。

Valkyrie AMR-LMH 的表現不僅顯示了技術的進步,更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品牌對競賽精神的追求。作為車迷,看到這樣一款車從賽道上馳騁,無疑是一大樂事。未來的耐力賽道上,Aston Martin 勢必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50 年前 Opel Safety Vehicle 樹立新安全標準


電動化、情感化,並同時具備日常實用性——這些特點適用於現代Opel車型,從Corsa、Astra到全新Grandland。無論是乘用車還是輕型商用車,Opel車輛都具備一個共同點:憑藉先進的主動和被動安全系統,確保每一次旅程都能輕鬆愉快。安全一直是Opel的傳統,無論是哪個車型級別。Opel總是走在時代和法律的前面,從最新的歐盟法規到回顧五十年前,皆可見一斑。自1973年起,Opel已經在所有車型上標配安全帶,比安全帶成為強制要求早了三年。1974年,正好是50年前,Opel展示了一個關於未來安全技術的願景。基於Kadett C的近量產工程研究——Opel Safety Vehicle,在40英里每小時(約65公里每小時)的正面碰撞中生還,為安全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這款測試車輛因其碰撞速度命名為OSV 40。


OSV 40:小型車正面碰撞40 mph也不成問題
50年前,Opel在英國倫敦的國際增強車輛安全技術會議上展示了其安全小型車的理念。基於前年推出的Kadett C,工程師們在安全方面進一步發展了他們的願景。OSV的名稱代表Opel Safety Vehicle,而40則代表設計時的正面碰撞速度(英里每小時約65公里每小時)。儘管配備了額外的安全裝置,車輛重量仍保持在1000公斤以下。最終重960公斤的實驗車輛證明,即使是小型車也能實現最佳的被動安全。

在隨後的碰撞測試中,OSV 40達到了所有目標:在65公里每小時的正面碰撞後,所有四個車門都能不借助工具打開。車前部吸收了能量,使其壓縮了50厘米。在50公里每小時的正面撞擊、後部撞擊、側面撞擊以及48公里每小時的翻滾測試中,OSV 40表現同樣出色。


聚氨酯泡沫保護:防撞擊與變形
工程師們想出了幾個方案來達到這些卓越的結果。Kadett C提供了理想的基礎,包括吸震安全方向盤、前後吸能區和乘員艙的安全車廂。

與當時的金屬保險杠相比,OSV 40的保險杠特別引人注目。這些保險杠內填充了聚氨酯泡沫,賦予其吸能能力。前部使用了在撞擊速度超過8公里每小時時能控制斷裂的泡沫填充橫梁結構。泡沫結構吸收了足夠的能量,使低於這一速度的正面碰撞僅產生小變形,從而創造了“自修復”保險杠的前身。工程師還將聚氨酯泡沫填充在側裙和車門腔內,增加側面碰撞的安全儲備。加強的車頂橫梁和前座椅靠背增加了乘員艙的穩定性(座椅仍可調節)。此外,夾層玻璃製成的擋風玻璃直接粘貼在車身上,旨在提高車身剛性。


有遠見的安全設計:OSV 40的乘員艙和駕駛艙
車內,所有乘客可能接觸到的表面都用兩厘米厚的聚氨酯泡沫進行了緩衝。方向盤裝有一個額外的可折疊元件,以更好地吸收碰撞時的能量。OSV 40的駕駛艙同樣以安全為先。由Hella製造的中央警告系統控制了11個功能,並通過相應的警示燈顯示可能的錯誤。後窗後方的四個額外燈光信號燈既作為緊急剎車信號燈,也作為危險警示燈。由於其高度位置,後方道路使用者易於看見。創新的可調節頭燈用于避免對向車輛眩目——這是今天Opel Intelli-Lux LED®技術的早期前身。分割後視鏡則提供了完美視野,減少了盲點。

前排座椅被加寬,形成了一個連續的隔離區。側面支撐,特別是在肩部區域,防止了側面碰撞時司機和乘客相撞。前座椅的極簡頭枕確保了司機有良好的後視。對於後排乘客,開發了一種百葉窗式頭枕系統。在後部碰撞事件中,百葉窗帶支撐乘客的頭部;後視仍然良好。OSV 40的四個座椅都配有三點式安全帶,前排甚至還配有自動安全帶張緊系統。


現代車輛安全的先驅:從OSV 40到最新Astra
OSV 40的影響深遠;其開發和測試結果很快直接應用到新車型的生產中。同時,這款實驗車輛也逐漸改變了公眾的意識。直到那時,車輛安全和事故預防的問題在人們的心目中幾乎不存在,但今天,車買家在選擇車型時越來越多地考慮被動和主動安全系統。早在1970年代中期,OSV 40就成為了現代車輛安全的先驅——尤其是在小型車領域。

Opel也通過其最新一代Astra和Astra Sports Tourer突出了其對先進輔助系統的重視。這些緊湊級暢銷車的豐富標配包括:

– 前方碰撞警示與自動緊急制動及行人檢測
– 車道偏離警示
– 車速標識檢測
– 疲勞檢測
– 智能速度限制的巡航控制
– 前後泊車輔助

視裝備等級不同,還有交通標識助理、自動速度輔助與停止功能及360度Intelli-Vision攝像頭。

此外,Intelli-Drive系統結合了上述多個輔助系統,並配備後方橫向交通警示和盲點警示。Opel Vizor品牌標誌的前臉整合了選配的無眩光Intelli-Lux LED® Pixel Light,共有168個元件。為了讓駕駛者能保持眼睛在前方道路上,許多信息也可以方便地顯示在選配的Intelli-HUD抬頭顯示器上。


我非常欣賞Opel在安全方面的創新和努力。從50年前的OSV 40到今天的最新Astra,我們可以看到Opel始終致力於提高車輛安全性,並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安全,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進步,更是一種對乘客負責的態度。駕駛一輛這麼注重安全的車輛,不僅讓人感到安心,更是對家人和自己的愛護。開車上路,安全第一,這是我們每一位司機都應該謹記的箴言。

— Teddy

Nissan 提升 NV200 Vanette 推出升級版


Nissan 宣佈將對「NV200 Vanette」進行一些配置升級。這些改良將於19日起適用於 Wagon 款式,而 Van 款式則將於8月上旬開始推出。「NV200 Vanette」是一款深受客戶喜愛的商用車,因為其擁有大容量的貨艙空間和優秀的安全配置,讓裝載貨物變得非常方便。同時,它的駕駛靈活性、使用便利性和良好的燃油效率也備受讚譽。

這次配置升級包含了多項新功能,例如當車速超過60 km/h,並且系統判斷駕駛員注意力下降時,會透過聲音和顯示提醒駕駛員休息的「智能駕駛輔助(Intelligent DA)」;以及在停車或低速行駛時,若駕駛員誤踩油門而非剎車時,幫助防止碰撞的「誤踩油門防止輔助」。這些功能現已成為所有車型的標準配置,並且所有車型都符合「Support Car S Wide」的標準。此外,新的 7 吋高級駕駛輔助顯示器提供了更豐富的車輛信息,提升了儀表的可視性和功能性。


NV200 Vanette 「多功能床」
NV200 Vanette 「多功能床」是專為喜愛戶外活動或需要使用大型設備的人士設計的。這款車型配備了可摺疊的床鋪系統,不僅適合日常的家用、通勤和購物,還能提供高實用性和舒適的休息空間。



NV200 Vanette 「輪椅車」
NV200 Vanette 「輪椅車」是專為需要輪椅的乘客設計的,乘客可以從車尾的坡道直接進入車內。儘管車身緊湊,但室內空間寬敞,非常適合醫院或護理機構用作接送車輛。這款車型有三種內部佈局選擇,可以根據乘坐人數和用途進行調整,最多可以載客4至7人,包含輪椅和擔架乘客。此外,還配備了上車扶手、自動步驟和可選的副駕駛滑動座椅,讓輪椅乘客和陪同人員都能輕鬆上車。



NV200 Vanette 「工作用車系列」
冷藏車:這款車型配有全覆蓋隔熱材料的貨艙,可以減少外界溫度對貨物的影響。低矮的貨艙地板也讓裝卸更加方便。
升降機貨車:後方配有自動升降機,最多可以提升350公斤的重物。升降機可折疊,不會影響後方視野,也可側向開閉,方便裝卸輕便貨物。

兩座位貨車(VX 等級):這款車型延續了 VX 等級的裝備和外觀設計,並提供了寬敞的載貨空間,特別適合注重裝備和外觀的客戶。

外裝 VX 仕様路線貨車:這款車型採用了彩色保險桿和全覆蓋輪罩,外觀設計與 VX 等級相同,非常適合對外觀有高要求的配送業務,例如食品、服飾和鮮花配送。


這次 Nissan 對 NV200 Vanette 的升級,充分展示了他們對安全和實用性的重視。不僅讓商用車更為先進,也考慮到不同需求的使用者。我特別喜歡多功能床的設計,對於喜愛戶外活動的人來說,這真的是一個非常貼心的配置。Nissan 這次的升級,不僅提升了 NV200 Vanette 的競爭力,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選擇。作為一名車評人,我期待能早日試駕這些升級後的車型,看看它們在實際使用中的表現如何。

Polestar 2 唔洗一換一優惠價低至 $269,800 起


城市人工作繁忙,一部長續航力的電動車可以帶來更輕鬆的出行體驗。擁有高達654公里(WLTP)續航力的 Polestar 2,預設使用 82kWh 大容量電池外,配置亦相當齊全,如 harman kardon 高級喇叭音響、全景式天幕、Apple CarPlay 手機連接等等,正好滿足到對電動車有要求的用家。

同時,為滿香港車主買車需求,Polestar 精選現貨車盤,以低至$269,800起優惠價發售,現貨數量有限,售完即止。今次優惠唔駛一換一㗎。

Polestar Space 詳細資料
地址: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合和中心17樓1701-1704號舖
營業時間:早上10時至晚上7時
查詢電話:2871 0218
登記優惠:https://bit.ly/3WkHRPv

*受條款及細則約束,只適用於指定現貨,詳情請向銷售職員查詢。
圖片只供參考,如有任何爭議,維信汽車(香港)有限公司保留最終決定權。

#car1hk #PolestarSpace #PolestarCars #Polestar2
#DrivenByDetails #PolestarHongKong
#ElectricCars #ElectricMobility #ElectricVehicle #EV

Zeekr X AWD 吉利新棋子打入香港市場


國產電動車品牌一個又一個進駐香港,最新上市有這個中英文名字都頗型格的 Zeekr 極氪,首先有售的是這部 Zeekr X 小形高身房車暨 SUV,車子是 Zeekr 繼 001 斜尾房車和 009 MPV 後的第三個車系,與 Volvo EX30 和 smart 同樣是由吉利的 SEA(Sustainable Electric Architecture 或有時叫 Sustainable Experience Architecture)底盤建造出來,與它們一樣有單摩打後驅和雙摩打四驅兩款,「一換一」售價 $249,900 和 $269,900。 


名字的「Ze…」代表 Zero,「…e…」代表 Electric era 電動世代,「…kr」代表氪元素 Krypton 的 Zeekr,雖然不似同屬吉利的 Volvo、Polestar、smart 和 Lotus 般擁有歐洲血統,但品牌在瑞典設有設計中心,由之前在 Audi 和平治工作過的德國設計師 Stefan Sielaff 擔任設計,也算在外國留過學。Zeekr X 的 4,432mm 長度與平治 EQA、Volvo C40 Recharge 和 smart #3 不多,車身以尖銳線條帶出科幻感覺,特別吸睛的地方有搭在頭冚上的「h」形日行燈/指揮燈,「F」形的頭泵把黑膠裝飾,以鎳造的車頭徽章經微米級電鑄雕琢至原來厚度的一半,有點像 Kia 和 Hyundai 的銀色貼那樣,梯級形的 C 柱具有設計感,車門和門邊鏡無框,車尾在燈條形的尾燈之間有個半透明的立體「ZEEKR」標誌,像個發光招牌般,整部車很是型仔。五種車身顏色有首次在 X 出現的蘇墨灰(Grid Grey)。


Zeekr X 有「黑灰」、「梅紅」和這部的「藍白」三種車廂色調,錶板設計是與 smart 和 Lotus 相似的扁儀錶屏加大大個中台屏幕的樣子。另外可選擇慢閃和跟音樂轉色的多色氣氛燈,在錶台中層有以一格格LED砌成的光條,以及通窿的門板和 A 柱高音喇叭也有光出。有兩粒「的」的兩柱軚盤,將許多控制功歸納在大屏幕內進行,如開燈、校鏡之類。中橋手枕下的儲物箱有冷氣到。沒有窗簾的天幕天窗有隔熱功能。音響系統是 13 個喇叭的 Yamaha。後座有平地台、小車般不算闊的空間、窗邊掛衫勾、中橋有儲物盒和有顯示屏的空調控制板。在科幻加簡約 Feel 的車廂的背面,可見車廂造功、塑膠和素皮物料的品質較接近比亞迪和韓國 KGM 的水平,未有有歐洲血脈的 smart、Lotus 和 Volvo/Polestar 般較高質。


車子的輸出數字與電動 smart 完全一樣,單摩打後驅的 X RWD 與 smart #1、#3 和 Volvo EX30 同有 272 匹/343 牛頓米輸出,雙摩打四驅的 X 4WD 與四驅的 Brabus 版 smart 一樣是 428 匹/543 牛頓米運輸出;電池容量也是 66kWh,前者續航距 440km,後者 420km,用 150 kW 快充 30 分鐘可充至 80%。四驅的這部 0-100km/h 加速只需 3.8 秒,與 smart Brabus(3.9秒)同樣即踩即去,加速快得令人爆肺。可改變反應的地方,有三種踩電反應、兩種拖慢充電度、三種軚盤重量、停車時蠕動或停定,全要從屏幕撳,作為 SUV 另有 HDC 落坡慢爬控制。車子行駛時沒有甚麼飛船怪聲播出,但開行時可選擇幾種向外播出的聲響提醒路人,有用普通話說類似「小心」的女人聲、貓叫「瞄」、馬叫「hehehe」、跑車「雄雄」聲、單車「lin lin」、拖頭「隆隆」聲,傻傻的!屏幕顯示的字體和圖案與smart和Volvo一樣漂亮,儀錶中央只顯示「車仔跟線」,右邊可顯示哩數/耗電量、空調設定,左邊有車速、波段、續航距;可聲控的屏幕系統,說「Hi Zeekr」可控制音樂、導航、空調等。安全和輔助系統有AEB自動煞車、前/後撞警示、可選「嘟嘟」或震軚的偏航警示 LKA(Lane Keep Assist)、LCC(Lane Centering Control)偏航扭軚輔助、Rear Cross Traffic Alert 倒車橫流障礙警示、Door Open Warning 開門有車警示、BSW 盲點有車警示、ACC 主動定速巡航、APA 自動泊車輔助,Automatic Lane Change 在 70-130km/h 期間打燈可自動轉線。吉利 SEA 底盤採用用前支柱、後五連杆懸掛,行車感覺就是一般電動車的舒適和重重的「贅吓贅吓」,拐彎稍快不難響胎,四驅的這部大力踩電踩至甩轆,穩定系統閃電般快便將扭力前後調校好,與其他電動四驅的反應一樣。


我們首次接觸的這部 Zeekr 產品,一如同集團的電動車一樣擁有「一大堆」安全和輔助系統、閃亮亮的車廂、像短斜尾跑車升高扮 SUV 的科幻外形、型格的名字和 Logo 設計、便宜 10 萬有與 smart Brabus 一樣狂扯著去的加速力,應該不難賣出。


錶板設計是與 smart 和 Lotus 相似的扁儀錶屏加大大個中台屏幕的樣子。


車身特別吸睛的地方有搭在頭冚上的「h」形日行燈/指揮燈,「F」形泵把黑膠裝飾;超薄的電鑄鎳徽章,像 Kia 和 Hyundai 的銀色貼那樣。


Zeekr X 的 4,432mm 長度與平治 EQA、Volvo C40 Recharge 和 smart #3 差不多,車身以尖銳線條帶出科幻感覺。


後座有平地台、小車般不算闊的空間、窗邊掛衫勾、中橋有儲物盒和有顯示屏的空調控制板。


有兩粒「的」的兩柱軚盤,將許多控制功歸納在大屏幕內進行,如開燈、校鏡之類。


多色的氣氛燈另可選擇慢閃和跟音樂轉色的,在錶台中層有以一格格 LED 砌成的光條,以及通窿的門板和 A 柱高音喇叭也有光出。


電池容量與 smart 一樣是 66kWh,後驅款的續航距有 440km,這部四驅有 420km,用 150 kW 快充 30 分鐘可充至 80%。


可改變反應的地方有三種踩電反應、兩種拖慢充電度、三種軚盤重量、停車時蠕動或停定,全要從屏幕撳,作為 SUV 另有 HDC 落坡慢爬控制。


車子沒有甚麼飛船怪聲播出,但開行時可選擇幾種向外播的聲響提醒路人,如普通話「小心」、貓叫、馬叫、單車「lin lin」等,傻傻的!


車廂造功、塑膠和素皮物料的品質較接近比亞迪和韓國 KGM 的水平,未有有歐洲血脈的 smart、Lotus 和 Volvo/Polestar 般較高質。


Zeekr 一如同集團的電動車一樣擁有「一大堆」安全和輔助系統。


四驅的這部 0-100km/h 加速只需 3.8 秒,與 smart Brabus(3.9秒)同樣即踩即去,加速快得令人爆肺。


屏幕字體和圖案與smart和Volvo一樣漂亮,儀錶中央只顯示「車仔跟線」,右邊可顯示哩數/耗電量、空調設定,左邊有車速、波段、續航距。


詳盡規格表
動力單元:前、後PSMS永磁同步摩打
電池容量:66 kWh
續航距:420km
最大馬力:428 匹

最大扭力:543 牛頓米
車輪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波箱設計:單一減速齒

懸掛系統(前輪):獨立,支柱式
懸掛系統(後輪):獨立,五連杆
制動系統(前輪):通風碟
制動系統(後輪):通風碟
車身尺寸:4,432 x 1,836 x 1,566mm
總戴客人數:5
輪圈大小:20吋
輪胎使用:245/40 R20
車輪軸距:2,750mm
查詢電話:2111 1009(Kam Lung Motor Group)
查詢網址:www.zeekr.hk
保養期:登記日期起首48個月/80,000km(電池保養:8年/ 160,000km)
價格:$383,514,「一換一」計劃:$269,900

推薦內容:Car1.hk「首選汽車 2023」名單公開

Kia 準備推出全新 K4 汽油掀背車挑戰 VW Golf


Kia 即將推出全新汽油掀背車,計劃在全球市場推出,並有望最終進軍歐洲。這款新車名為 Kia K4,將在北美、亞洲和中東地區以類似 Skoda Octavia 的掀背式設計以及傳統五門掀背車形式推出。Kia 提供了兩款引擎選擇:一款是147匹馬力的2.0升自然吸氣引擎,另一款是190匹馬力的1.6升渦輪增壓引擎。五門掀背車目前已在德國 Russelsheim 近 Kia 工程中心進行測試。儘管 Kia 英國發言人告訴 Autocar 這並不意味著該車即將在歐洲上市,也沒有這方面的計劃,但從測試來看,這款車在歐洲市場的可行性顯而易見。


雖然 Ceed 自2018年推出以來在歐洲市場仍有不錯的銷量,今年截至目前,Ceed、Xceed 和 Proceed 三款車型總銷量達到 60,478 輛,與即將停產的 Ford Focus(47,582 輛)、Peugeot 308(51,656 輛)和 Toyota Corolla(70,701 輛)等主要競爭對手相當。這表明即使市場逐漸轉向 SUV,Ceed 仍是一款有競爭力的產品。Kia Sportage 在同一時期的銷量達到 87,164 輛。假設一款車型的典型產品周期為八年,Ceed 預計在2026年左右需要更換。然而,Kia 尚未宣布下一代 Ceed 的計劃,這可能意味著 Kia 會考慮其車型陣容中的其他車款來填補這一空缺。

全新的 EV3 實際上是 Ceed 的電動繼任者,擁有相似的比例——長 4.3 米,寬 1.8 米——以及五門車身設計。

但鑑於歐洲電動車銷售增長未達到許多製造商的預期,Kia 可能需要一款燃油車型來填補 Ceed 的空缺,直到電動車需求趕上此前的預測。這可能為從墨西哥製造的 K4 進口提供了商業理由。

Kia K4 看來是一款頗具潛力的新車型,不僅在亞洲和北美市場備受期待,甚至可能成為歐洲市場的黑馬。對我來說,雖然電動車是未來的趨勢,但現階段燃油車依然有其市場需求。Kia 如能在設計和性能上拿捏得當,K4 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受歡迎的掀背車選擇。我自己也十分期待能夠試駕這款新車,看看它能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SUBARU BRZ 改良版本發表


SUBARU BRZ 是一款搭載水平對向引擎的FR佈局純正跑車。2012年發售的初代車型,以其「低重心」「緊湊」的特性,實現了全球頂尖的優異操控性能。2021年7月發表的現行車型,繼續與豐田汽車共同開發,兩者共享車輛基礎,但在駕駛感受上各自展現獨特風格。SUBARU BRZ 追求「人人皆能享受的終極FR純正跑車」。

2023年9月發表的改良版本,全車系標配駕駛輔助系統「EyeSight」,在享受駕駛樂趣的同時,提升了安全性。這次的改良版本,採用了來自參與超級耐久系列賽事的Team SDA Engineering的知識,推出了手排車專用的「SPORT模式」。SPORT模式透過在全轉速範圍內對油門操作的精準反應,提升了油門控制性。此外,改良了主動聲音控制的音量,讓駕駛者的興奮感倍增。


自排車在手動降檔控制方面,根據駕駛者操作和路面情況綜合判斷轉速限制範圍,在無超轉風險時,擴大轉速範圍以便駕駛者自主降檔。此外,R、S及Cup Car Basic車型的避震器阻尼特性以及全車系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輔助特性也進行了最佳化,提升了跑車應有的操控穩定性與乘坐舒適性。

SUBARU BRZ 改良版本將於7月14日在靜岡縣的富士賽道舉辦的「FUJI 86/BRZ STYLE 2024」上展示。

SUBARU BRZ 改良重點
• 新增手排車專用SPORT模式
為了提升駕駛樂趣,手排車型新增了SPORT模式,帶來更靈敏的油門反應和聲音控制。
• 自排車手動降檔控制的允許轉速範圍擴大
自排車在手動降檔控制方面,允許的轉速範圍擴大,讓駕駛者在更安全的情況下進行降檔操作。
• 避震器阻尼特性的最佳化(STI Sport除外)
除了STI Sport車型外,其餘車型的避震器阻尼特性都進行了最佳化,提供更佳的操控性與乘坐舒適性。
•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輔助特性的最佳化
全車系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輔助特性經過最佳化後,提升了轉向的穩定性與精準度。
• 手排車主動聲音控制音量切換功能新增
手排車型新增了主動聲音控制音量切換功能,讓駕駛者在不同情境下能享受不同的駕駛樂趣。
• 採用日行燈(Cup Car Basic除外)
除了Cup Car Basic車型外,其餘車型皆配備了日行燈,提高了行車安全性。
• 方向燈桿操作方式改為鎖定式
方向燈桿的操作方式進行了改良,改為鎖定式,使用起來更為方便。

對這次的改良感到非常興奮。特別是手排車專用的「SPORT模式」,這種更精準的油門反應和主動聲音控制帶來的感官刺激,讓駕駛體驗變得更有樂趣。再加上全車系標配的「EyeSight」,駕駛起來既有安全感又不失駕駛樂趣。改良後的BRZ,不僅是性能的提升,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表達,讓我們一起期待在富士賽道上的亮相吧!

多啦 A 夢、蠟筆小新和我係小忌廉現身動漫節 B30 攤位


2024 香港動漫節即將開幕,《多啦 A 夢》、《蠟筆小新》和《我係小忌廉》三大人氣動漫角色將亮相於 B30 攤位「國際影業有限公司 Animation International」。一年一度的香港動漫節將於 7 月 26 日至 30 日舉行。屆時備受歡迎的《多啦 A 夢》 、 《蠟筆小新》和《我係小忌廉》三大動漫角色都會登陸於 B30 攤位。除了會場率先發售的商品外,並設有多個獨家優惠讓所有粉絲都能滿載而歸!

KINETA 正式宣布進軍香港市場


森那美的旗下子公司KINETA自2022年成立起於馬來西亞提供領先的電動車充電解決方案和優質的服務。隨著亞洲電動車市場崛起,KINETA積極擴大亞洲市場,近日正式宣布進軍香港市場,務求於整個亞洲地區建立統一的客戶體驗及品牌形象。KINETA的全新品牌形象標誌了發展、對創新的承諾和致力於與顧客產生共鳴等三大目標。


KINETA選址香港作為首個海外辦公室,首階段於香港的業務將以建立電動車充電網絡為主。現時KINETA已於香港建立並負責營運大部分BMW Charging及SD Charging的充電設施,合共於19個充電站*設有126個充電車位開放給所有品牌的電動車使用,覆蓋全港九區。市面上現有的 BMW Charging及SD Charging充電設施將逐步加入KINETA元素,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未來,繼續傳承優質的服務和信任。同時,KINETA香港團隊亦會繼續積極擴展充電網絡,讓客人可陸續於市面上享用更多KINETA的充電設施,進一步邁向成為充電市場上的先行及領導者的目標。


全新的KINETA品牌識別既新鮮又富有活力,以現代化的標誌象徵了公司具前瞻性的發展方針。全新的標誌理念源於「KINETA」充滿能量的含意。新標誌體現了行動(Movement)、力量(Power)、活力充沛(Energetic)的品牌理念。煥然一新的標誌透過全新的現代美學設計傳遞KINETA致力為客戶提供卓越的服務、便捷的充電體驗、創新的系統等各方面呈現品牌宗旨,與品牌對未來的願景互相呼應。為日後繼續擴展業務至更多市場,KINETA致力於透過是次品牌重塑建立統一的品牌形象,讓客戶不論身在何處都能保證得到同等優質的電動車充電方案及服務,進一步鞏固KINETA於國際充電市場上的地位及影響力。

Koenigsegg Jesko 極級跑車登陸香港


Koenigsegg Jesko在2019年4月在亞太地區的首次亮相後,終於登陸香港。Kingsway K Cars作為Koenigsegg汽車公司在中國内地、香港和澳門地區的獨家官方代理,於日前正式交付首批Jesko給四位車主。作為Agera RS的後繼車型,Jesko是一款為極限性能而生,專注於賽道的合法公路車型。Jesko以Koenigsegg品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von Koenigsegg先生的父親Jesko von Koenigsegg先生的名字命名。

交付給四位車主的Jesko 分別為3輛Jesko Attack及1輛Jesko Absolut。其中2輛車分別配上全裸碳纖維車身 (Koenigsegg Naked Carbon) ,由瑞典品牌發明的一種特殊工藝技術,裸碳車身面板經過手工拋光處理,不使用任何烤漆和塗層,更添強悍風範。這種原始碳纖維材料表面處理會呈現出獨特的光澤和硬度,同時還具有減輕重量的效果。125位幸運的Jesko買家可以選擇Attack 或 Absolut版本。兩款型號均有其獨特的功能和設計用途。


Jesko Absolut專為極速而設計。後輪增設了低風阻輪圈外蓋,車頭下擾流、前輪拱排氣道皆改為了更為低風阻的設計,同時亦將大尾翼、前泵把定風翼取消,風阻系數僅為0.278Cd,讓Jesko Absolut成為有史以來最快的Koenigsegg。在後保桿側邊加上的開口、垂直翼面,以及引擎蓋上獨特的雙垂直尾翼設計,也將為極速奔馳狀態帶來更高車輛穩定性。

Jesko Attack則專注於賽道性能。是目前所有Koenigsegg車型採用激進的空氣動力學設計,車輛絕佳的下壓力參數完全體現出其空氣動力學設計的成功:Jesko在時速250公里/小時可創造800公斤的下壓力,而到了275公里/小時時,下壓力更可提升至1,000公斤。就同​​等時速下產生的下壓力而言,比Agera RS增加了40%。

“我們很高興終於在香港交付了首批四輛Koenigsegg Jeskos。作為Koenigsegg在中國内地、香港及澳門地區的獨家代理,我們很榮幸能成為這款極級跑車的主要市場之一。我個人尤其感到興奮的是,我們的客戶選擇了右軚版本,這意味著香港的車迷將能夠在公共道路上一睹Jesko的風采。 ” Koenigsegg中國香港及澳門董事黃卓徽先生表示。


Jesko的澎湃動力來自於全新設計的V8雙渦輪增壓引擎。引擎採用180度平面式曲軸,配備了全新的進氣系統、更大尺寸的渦輪並且帶有空氣噴射功能,提供更精準的壓力控制。全新引擎的核心是目前全世界最輕,重量僅為12.5公斤的V8曲軸,有助於更高效地產生更強勁的動力,並且實現可達8,500轉/分鐘的更高轉速。Koenigsegg設計的空氣噴射系統由小型壓縮機以及碳纖維氣罐組成,這項正在申請專利的噴射系統置於增壓渦輪系統內,可產生恆時20巴氣壓,可以有效加強渦輪啟動時的即時響應。

此外,引擎通過重新設計配置了旋轉閥以及每個氣缸都有獨立的壓力傳感器,可以實時精準地監控氣缸運作。亂流空氣提供了更快的燃燒速度,促進更高效的燃燒,特別是在低轉速和冷啟動的情況下尤為明顯。

Koenigsegg全新的V8引擎在使用普通汽油的情況下可以輸出1,280匹馬力,在個别特定市場甚至可以通過使用E85生物燃料,使引擎爆發出高達1,600馬力的強勁動力。在2,700-6,170轉/每分鐘區間內可以提供1,000牛米的扭力輸出,在5,100轉/每分鐘可以達到1,500牛米的峰值扭力。

與傳統的同步環結構有所不同,由Koenigsegg自主研發製造的全新9速多離合波箱,可以實現在任何擋位之間近乎無延誤的切換。現代的雙離合器波箱通常使用兩組離合器,分別作用於奇數和偶數擋位,並且控制單元會根據當前情況預先選定擋位。這種設計雖然可以實現快速的換擋,但是雙離合器波箱過重的缺點明顯,並且受限於預選擋位的運作邏輯,只能在鄰近擋位之間切換的局限性也隨之而來。


Koenigsegg LST允許駕駛員選擇任意適合加速的最佳擋位,無論其與當前擋位的順序關係如何。這個系統被稱為智能化換檔設定(UPOD)。例如,當駕駛員需要從目前的7擋切換到4擋以選擇獲得最大馬力的正確擋位,Koenigsegg LST則允許從7擋直接切換到4擋,從而消除了連續切換多個擋位帶來的延遲。而傳統的雙離合器波箱,則無可避免需要循序漸進地經過6擋和5擋,最終才能切換至4擋。

此外,傳統的雙離合器波箱重量可達140公斤,而採用緊湊及超輕型封裝組成的Koenigsegg LST重量僅有90公斤,已經包括了濕式離合器、飛輪、液體、啟動馬達和油泵。由此使傳動系統的重量分佈更趨中心,並且留出更多空間用於底盤先進空氣動力學的佈局,在降低偏航慣性的同時提供更靈活的駕駛動力。換檔可以通過軚盤撥片或位於傳統中央位置的手動式換檔器進行,兩者均採用雙槽換檔結構。通過UPOD智能換擋設定,可以判斷引擎最佳輸出的檔位,然後預先入檔,而且預先入檔的檔位能夠是任何檔位,使車輛在加速時瞬間完成換擋。


碳纖維單體車殼是每一輛Koenigsegg的核心部件。相比起前任車型,Jesko Attack 車殼的長度增加了40毫米,高度增加了22毫米,提供更寬敞的頭部和腿部空間。車身結構扭轉剛度達65,000牛米/度的抗扭曲能力,受益於極其堅固的底盤技術,Koenigsegg的工程師可以專注於調校出有利於加強性能的懸掛,而不是彌補底盤的動力缺陷。

Koenigsegg保留和強化了F1式加長叉臂,結合當今公路車型裡面所使用尺寸最大的車輪軸承,旨在提供極致的響應速度和駕駛感受。另外,Öhlins可調節式減震阻尼的調校配合使用了由Koenigsegg自家設計的定制電子和控制器。Jesko重新定義了「精確性」,這受益於在前懸掛上增加的主動式Triplex阻尼器以及全新的後輪轉向系統。Triplex系統依靠擺置在後懸掛的第三個水平阻尼器以對抗在1,000匹馬力推動下加速時車輛出現的下沉傾向。基於Jesko配備的空氣動力學套件可產生超過1,000公斤的下壓力,車輛的前方懸掛也配置了一組Triplex阻尼器,協助車輛在高空氣動力負載下保持最佳行駛高度,同時也不會削弱低速時的抓地力。此外,無論是前置還是後置的Triplex阻尼器都具有主動式回彈減震功能。

另外,Jesko也配置了自適應的主動式後輪轉向系統以加強車輛在任何速度時的響應效率和反饋速度。透過諸如車輪轉速、轉向角度、引擎轉速、橫向加速度、縱向加速度等參數,轉向系統可以將後輪向任意方向轉動三度以實現更快速轉彎,提高轉彎的靈活性和穩定性。Jesko最新可選的碳纖維輪圈是目前同樣尺寸中最輕和最堅固的輪圈。前輪僅重5.9公斤(20”x 9.5”),後輪僅重7.4公斤(21”x 12”)。

輪胎方面,Jesko標配米芝蓮Pilot Sport Cup 2輪胎。此外,可選配米芝蓮全新可作為乾地專用胎的Pilot Sport Cup 2 R,這款輪胎採用了新的胎面花紋和增加了10%接觸面積,顯著提高了性能和抓地力。


對賽道性能表現和操控性的專注,Jesko Attack 採用了Koenigsegg有史以來最具侵略性的空氣動力學套件。碩大的主動式雙層尾翼盡可能向後放置,並且採用頂置設計,最大限度地減少尾翼下方的氣流干擾,以獲得最大下壓力。Jesko的前分離器是Koenigsegg有史以來設計得最深的擾流器,下方配有主動式襟翼,可以根據需要最大化或釋放下壓力。Jesko的空氣動力學設計雙管齊下 —— 在以最小阻力切斷多餘空氣的同時,盡可能有效地引導氣流幫助提供下壓力和實現冷卻效果。在導流的過程中,兩側後視鏡也可提供20公斤的下壓力並將氣流引向車輛後部。

Jesko擁有無可挑剔的性能,它是為了掌控極致的速度而生。儘管如此,Jesko除了擁有極致性能優勢以外,同樣提供優秀的日常使用舒適性和便捷性。Jesko配備了首次出現在Koenigsegg Regera車型上的Autoskin遙控功能,藉由電子設備和微型液壓系統,駕駛者可以通過鎖匙上的遙控按鈕,輕而易舉地操作任一車門和前後蓋的開關。Autoskin所使用的液壓系統也被運用於車輛的主動空氣動力學和底盤調平系統。這項功能彰顯了Koenigsegg的設計哲學。


Koenigsegg獨特的二面角同步旋翼門鉸鏈也經過重新設計,優化了車門開啟的角度,使進出車輛的空間更為寬敞,並且可以避免車門刮蹭到路肩。此外,Koenigsegg車型的顯著特質也得以保留,Jesko的輕質碳纖維車頂能輕易拆卸下來,在極短時間內完成硬頂跑車到開篷跑車的轉換。車內功能包括了TFT觸控屏,USB輸入插口,手機無線充電,藍牙連接,自動氣候控制,可選用皮革或alcantara搭配對比色縫線,「bird’s eye view」停車輔助,電子預警系統,可電動調節的後視鏡、座椅和車窗,可調節踏板和軚盤,停車雷達以及Autoskin車門保護。

信息娛樂系統包括一個5寸,位於軚盤上方的智能儀錶盤「SmartCluster」,和9寸的智能中央顯示屏「SmartCenter」。更額外增加智能軚盤「SmartWheel」。Jesko的軚盤嵌入了兩個觸控屏,可快捷輕鬆地使用電話控制、音頻控制、車輛升降等功能。而SmartCenter則是設備連接、媒體播放、車輛舒適性和控制系統(包括用戶手冊)的所在地。

在Qt軟件開發平台和框架的支持下,SmartCluter, SmartCenter和SmartWheel的驅動軟件均由Koenigsegg內部研發,並且所有系統都可以通過Koenigsegg的雲端進行更新。

Suzuki 發佈新型 Fronx 新增外觀及內飾設計信息


鈴木公佈了有關其新型緊湊型SUV「Fronx」的最新資訊,這些資訊已經上載到專用網站上。新款Fronx預計將於2024年秋季在日本市場正式推出。這次在專用網站上新增的內容包括外觀設計、內飾設計及顏色選項。此外,網站還上載了首席工程師和設計師的訪談影片,讓大家可以更深入了解這款車的設計理念。從8月1日開始,鈴木會在日本各地舉辦先行展示會,讓消費者有機會親自觀看這款新車。展示會的具體資訊同樣可以在Fronx的專用網站上查閱。


新型Fronx作為鈴木的全球車型,結合了靈活操控和舒適內飾空間,是一款極具吸引力的緊湊型SUV。外觀設計上,Fronx採用了流線型的轎跑風格,並配有富有衝擊力的前臉造型和先進的照明系統,展現出個性十足且存在感強烈的外觀。內飾設計方面,車內配色以黑色和勃艮第紅為主,並搭配高光銀色飾件,加上帶有銀色縫線的皮革感與織物座椅,和皮革感門把手,營造出既強勁又高級且精緻的氛圍。

車身顏色方面,Fronx提供了包括「燦爛銀珍珠金屬色」和「地球棕珍珠金屬色」在內的5種黑色雙色車頂選項,以及「天藍珍珠金屬色」和「藍黑珍珠4」的單色選項,共計7種顏色。

保時捷第二季度銷售額增長強勁銷售回報率達17%


保時捷股份公司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表現比上一季度更強勁,並報告了上半年穩健的財務數據。這家跑車製造商的創新型911 Carrera GTS T-Hybrid需求旺盛。更新版的經典911跑車和全新純電動Macan長期提升了產品組合。財務方面,公司在年初表現謹慎之後再次加速:集團第二季度的運營銷售回報率達到17.0%,達到了預期的上限。因此,儘管面臨挑戰,集團上半年的運營銷售回報率仍超過了15%。

近期,改款的Panamera、Taycan和911型號按計劃推出。全新純電動Macan將於9月推出。這些新產品在多項技術上實現了全球首創。然而,上半年大量新產品的推出對銷售和庫存產生了影響。此外,型號變更導致研發成本和銷售活動顯著增加。

這導致銷售收入和收益預期下降。2024年上半年,集團銷售收入為194.6億歐元(去年同期為204.3億歐元)。集團運營銷售回報率為15.7%(去年同期為18.9%)。汽車業務淨現金流為11.2億歐元(去年同期為22.2億歐元)。

保時捷產品發布的2024年中點,執行董事會副主席兼財務與信息技術董事會成員Lutz Meschke評論結果時表示:“在充滿挑戰的時期,我們的財務狀況穩健且高度盈利。感謝我們以價值為導向的銷售策略和均衡的銷售結構。這使我們能夠在各個市場的波動中保持穩定。”上半年,保時捷向客戶交付的汽車數量下降了6.8%,達到155,945輛。保時捷在各銷售地區的銷售結構更加均衡。

儘管中國市場有所下降,歐洲和德國市場的銷量有所增長。海外和新興市場銷售地區保持了去年高水平的表現。Meschke表示:“在這樣穩定的狀況下,我們能夠推進我們的價值超越數量的策略。由於全球電動汽車轉型的發展情況各不相同,我們已經開始重新調整和優先考慮內燃機技術的項目和產品。”策略的一部分是保留不同動力總成生產的最大靈活性。保時捷繼續專注於三種動力總成類型:純電動車、效率高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令人興奮的內燃機車。“我們的客戶未來仍能選擇各種強大且高效的內燃機和混合動力車型以及電動車型,”Meschke強調。

目前,保時捷的各供應商面臨嚴重的特殊鋁合金供應短缺問題。這是由於一家重要的歐洲鋁供應商的生產設施因洪水發生不可抗力事件,導致輕量化車身部件的供應受到影響,這些部件用於保時捷生產的所有車型。儘管立即採取了應對措施,但供應短缺可能對生產造成影響,並在全年內難以完全彌補。


在此背景下,執行董事會決定調整2024財年的預測。2024財年的預期數據如下:

銷售回報率在14%至15%之間(此前預測:15%至17%),

銷售收入在390億至400億歐元之間(此前預測:400億至420億歐元),

汽車業務淨現金流利潤率在7%至8.5%之間(此前預測:8.5%至10.5%),

汽車業務EBITDA利潤率在23%至24%之間(此前預測:24%至26%),

汽車業務BEV份額在12%至13%之間(此前預測:13%至15%)。


保時捷在2024年上半年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即使在面對全球供應鏈挑戰和市場波動的情況下,他們仍然能夠保持高度的盈利能力和穩健的財務狀況。911 Carrera GTS T-Hybrid和全新純電動Macan的推出無疑為品牌增添了不少亮點。

作為車迷,看到保時捷能夠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並持續推出技術創新和高性能車型,實在是令人興奮。不論是喜歡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還是內燃機車型的車迷,保時捷都能滿足大家的需求。期待下半年他們能有更多驚喜帶給我們!

小車,大里程碑:Kia Picanto 歐洲的 20 年


2004年,希臘在歐洲足球中稱霸,《史力加2》成為年度最高票房電影,而Scissor Sisters的同名專輯成為英國最暢銷的專輯。同年,Kia在英國推出了第一代的Picanto。

本週,Kia Picanto慶祝在英國銷售20周年,這款車型在Mark Zuckerberg創辦Facebook的同一年進入英國市場。自推出以來,Kia已在英國銷售了超過260,000台Picanto,該車型經歷了三次全新換代和四次中期改款。


這款車最早於2003年在Kia的本土市場韓國上市,名為Kia ‘Morning’,在某些市場至今仍保留此名稱。在進入歐洲市場前,這款城市車被重新命名為‘Picanto’,為歐洲A級小車市場增添了一絲‘辣味’。

儘管Picanto是Kia在英國銷售的車型中最小的一款,它在銷售表現上一直不容小覷,是Kia在英國的第四暢銷車型。2023年8月,Picanto在英國的總銷量超過25萬台,成為Kia英國歷史上僅次於Sportage的第二暢銷車型。

近年來,Picanto在英國A級小車市場中建立了強大的根基,這個市場對Kia來說依然是重要的焦點,品牌認識到對於緊湊、靈活且易於駕駛的車型有著很高的需求。2024年迄今,Picanto在其細分市場中排名第三(零售銷量第二),並且創下了超過25%的市場佔有率。這一傑出的表現延續了2023年的積極勢頭,當年Picanto在英國A級小車市場的市場佔有率達到22%。

在英國銷售的第20個年頭,Picanto進行了一次重大的中期改款,進一步加強了Kia對A級小車市場的承諾。全新設計的Picanto擁有更加引人注目的外觀,改進的車內技術、安全系統、舒適性和精緻度,使得新款Picanto成為該細分市場中最先進的車型之一,同時保留了其前輩的趣味和靈活特性。


第一代Kia Picanto於2004年在英國上市,憑藉其可愛且別緻的設計以及非常實惠的入門價格,迅速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2007年,該車型進行了一次小改款,以稍微更新外觀。然而,2009年英國的報廢車輛計劃成為了Picanto和Kia品牌對於許多英國消費者的入門選擇。

在從2009年5月到2010年3月的報廢車輛計劃期間,Kia在英國售出了超過22,000台Picanto,較此前的同期增長了348%。這段期間鞏固了Picanto作為A級小車的地位,並加強了Kia在英國市場的地位。這也是迄今為止Kia在英國Picanto銷售的最大銷量期。

2010年,Kia將其著名的七年或100,000英里保修範圍擴展到Picanto,之前這只適用於Kia在歐洲生產的產品。這一行業領先的保修為顧客提供了最大的放心和性價比。

2011年,Picanto迎來了全新的版本,這次具有更具角度和現代感的外觀,並且首次提供三門版本。它在Kia位於法蘭克福的歐洲設計中心由Hyundai Motor Group設計傳奇Peter Schreyer監督設計。這款新的Picanto更加高效,幾乎所有車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不超過100g/km,所有版本均免除道路稅和擁堵費。

第二代Picanto也開始在汽車獎項中橫掃,憑藉其低起步價、高效的動力系統和精緻的駕駛體驗,贏得了英國多家出版物的讚賞。2015年,Picanto進行了一次輕微的改款,提高了標準設備的水平,並推出了11款車型的車系,以滿足各種客戶需求。

第三代及現行的Picanto於2017年進入英國市場,此時Kia已經在英國汽車市場中成為了重要的參與者。雖然保持了其小巧的尺寸,但它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引擎,設計上也有了巨大的飛躍,內部也進行了重大改進。第三代Picanto使A級小車進一步現代化,帶來了Kia當時更大、更昂貴車型的先進技術。


隨著Sportage和Sorento的推出,Picanto證明了Kia能夠隨時代而變,並保持其獨特的設計理念。最新款的Picanto也不例外。其引人注目的新外觀借鑒了Kia更大、更‘高端’車型的設計元素,為其細分市場帶來了新的吸引力。

Kia英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aul Philpott評論了Picanto的重要里程碑:“在過去的20年中,Picanto在越來越多的顧客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最新版本的Picanto也不例外,它繼續在其前輩的各個方面給人留下深刻印象。Picanto也彰顯了我們對A級小車市場的持續承諾。我們知道對於小型、輕便且成本效益高的車型仍有很大的需求,因此我們正在投資這個重要的市場,以滿足這一需求。”

新款Picanto提供兩種引擎和變速箱選擇,以及五個不同的配置等級,包括2024年6月3日揭曉的新‘Shadow’特別版。該車型現已在所有Kia經銷商處開始銷售,預計首批英國交付將於7月開始。


看到Kia Picanto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屹立不倒,實在是令人佩服。小巧的車身卻能提供如此出色的表現和多樣的選擇,讓人不得不感嘆這款小車的大智慧。作為香港人,我們的生活節奏快,車位也常常難找,Picanto這種靈活的小車型無疑是都市駕駛者的理想選擇。

BMW 推出全新 M5 的 M Performance Parts


隨著全新BMW M5的推出,BMW的原廠配件系列提供了多種選擇,進一步強調這款高性能轎車的動態特性。專屬的BMW M Performance Parts使車主能精確調整最新BMW M型號的運動外觀,特別是在其空氣動力平衡方面。


新BMW M5配備M HYBRID驅動系統,最大輸出功率達535 kW/727 hp,系統最大扭矩為1,000 Nm(737 lb-ft),配合專屬的底盤技術和M xDrive智能全輪驅動系統,帶來無與倫比的性能體驗。其卓越的動態性能與強勁、純粹的外觀設計相輔相成。像是出廠即提供的M Carbon外觀套件一樣,由重量輕盈的高科技碳纖維製成的多款BMW M Performance Parts,從全新BMW M5推出之時便已可選購,增添了罕見而獨特的運動魅力。


全新BMW M5的醒目外觀由其雕塑般的前裙板和引人注目的BMW M雙腎型格柵,以及明顯突出的輪拱和側裙所塑造。外觀的BMW M Performance Parts完美契合車身設計,進一步強調轎車的動態線條和強大氣場。

BMW M Performance Parts系列的亮點之一是引人注目的雙段式M Performance碳纖維後擴散器。它與M Performance碳纖維尾管裝飾相結合,為這款高性能轎車的後部帶來現代且極具運動感的外觀。M Performance尾管裝飾由鈦合金和碳纖維混合製成,帶有車削鈦金屬端環和壓印的M5標誌,呈現出強勁且引人注目的形象。


M Performance碳纖維後擴散器可作為M Carbon外觀套件中的後擾流板的附加選項,或與可作為後期安裝選項的M Performance碳纖維後擾流板專業版一起提供。這確保了在極其動態的駕駛情況下,空氣流動得到精確優化。

M Performance碳纖維前分流器進一步提升了全新BMW M5的空氣動力平衡和視覺衝擊力。它也可以與上述兩款後擾流板變體一起使用。雙段式M Performance碳纖維前分流器更加突出了首次由中央分隔劃分為兩部分的中央下部進氣口。


極寬的軌距和專屬設計的車身側框賦予全新BMW M5強壯的比例。M Performance碳纖維側裙延伸進一步突顯了車輛的運動形態。它們可以與M碳纖維外後視鏡蓋相結合,形成特別一致的整體印象。所有碳纖維附件都是由碳纖維強化塑料(CFRP)手工製作,並覆有高質量的透明塗層。

全新BMW M5的動感輪廓可以通過冰凍黑的M Performance側貼花進一步強調。這些高質量的貼花能承受商業洗車,並再次與M5的幾何設計完美融合。M Performance天線罩由獨特的纖維複合材料製成,為車頂帶來了風格上的亮點。此外,從2025年夏季起,將為全新BMW M5提供M Performance輕合金輪圈。


M Performance碳纖維油箱蓋將這款高性能轎車的排他性延伸到細節層面,可通過其拉絲鋁合金M Performance標誌辨識。M Performance地墊四件套每件都有對比色的裝飾縫線和M Performance標誌,為內飾增添了運動感。M Performance輪胎袋也將賽車運動感帶到了客戶的車庫。它們印有BMW M GmbH色彩的標誌和指示輪胎位置的圖案,並配有加強手柄以便於攜帶。M Performance鑰匙套也同樣醒目。黑色細紋納帕皮革的優雅且精確貼合的套子保護車主的車鑰匙免受刮傷,並以時尚的方式完成了BMW M Performance Parts系列的外觀。

全新BMW M5的BMW M Performance Parts基於BMW M GmbH在賽車運動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和超過五十年的技術專業知識而開發,並專為高性能跑車的特定特性量身打造。此外,這些後裝產品根據BMW集團的嚴格質量標準進行測試,並已在整車一起進行了型式認可,因此無需單獨向車輛許可部門註冊。


看到全新BMW M5這麼多高科技的性能配件,不禁讓人心動。碳纖維的運用不僅讓車輛更輕盈,也讓整體設計更具視覺衝擊力。尤其是那些細節上的用心,比如M Performance尾管裝飾和碳纖維油箱蓋,真的是錦上添花。試想一下,駕駛著這樣一輛充滿個性和力量的M5穿梭在香港街頭,真是既拉風又滿足!車迷們,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分享!

MAZDA CX-30 改良版上市

Mazda宣布,改良版的跨界SUV「MAZDA CX-30」今日起在日本的Mazda經銷商正式開售。以其高度1,550毫米的機械式立體停車場適應性及能夠放入四個機艙行李箱的430升行李廂容量,成為無論在城市或郊外都能應付自如的理想SUV。這次改良不但刷新了車型,更進一步提升了安全、舒適及駕駛樂趣。新款的CX-30全系列增加了連網服務功能,並加強了車內的安全設備,讓消費者能更安心地享受駕駛。


Mazda表示,未來將繼續以「以人為本」的價值觀,追求「駕駛樂趣」的進化,為客戶創造更多的移動體驗驚喜,並帶來「生活的樂趣」。

MAZDA CX-30 改良要點
除了特別版「20S Retro Sports Edition」和「XD Retro Sports Edition」,其他車型全面刷新,共六款可選:
– 基礎版「20S S Package」和「XD S Package」,配備完善的安全裝置。
– 高級版「20S Touring」和「XD Touring」,提供座椅加熱等舒適設施。
– 特別版「20S Retro Sports Edition」和「XD Retro Sports Edition」,結合復古與運動風格。


「20S S Package」和「XD S Package」可選配「黑色外觀包」,包括黑色輪圈及後視鏡蓋。新增「Amazon Alexa」語音操作功能,控制空調、座椅加熱及方向盤加熱,接打電話及導航設定。還有「Mazda在線導航」,提供最新設施信息及附近停車場空位狀況。引入「後座警示系統」,防止後座乘客或行李遺留,提醒駕駛者注意。

MAZDA CX-30 建議零售價(含稅)- 2,759,900日元~3,685,000日元

這次的MAZDA CX-30改良真的是很有誠意,不但在外觀上有了提升,更在安全與舒適性上有了突破。尤其是新增的連網服務和語音控制功能,非常貼心,讓駕駛體驗更加智能化。對於像我這樣需要經常在城市和郊外穿梭的人來說,CX-30的實用性真的是無可挑剔。Mazda這次的改良,無疑讓這款車更加吸引人,值得期待。

本田改良版機器人草坪修剪機「Miimo」及「Grass Miimo」


本田工業宣布推出改良版的機器人草坪修剪機「Miimo HRM2500 Live」及「Grass Miimo HRM4000 Live」。Miimo HRM2500 Live 的售價為 56萬8150日圓,Grass Miimo HRM4000 Live 則為 67萬8700日圓。

Miimo 系列是自動化的電動機器人草坪修剪機,透過預先設置的範圍線發出信號,根據設定的程序,自動在指定範圍內進行修剪作業。自2017年首次推出「Miimo HRM520」以來,Miimo 系列在公共設施、公園、幼稚園、學校以及企業廣泛應用,實現了草坪修剪工作的省力化和高效化。


此次推出的 Miimo HRM2500 Live 和 Grass Miimo HRM4000 Live 是對早期版本的 Miimo HRM520 和 Grass Miimo HRM3000 的改良升級。新版本在保持原有修剪性能和行駛能力的基礎上,將識別信號由1種增加至4種,使得多個相鄰作業區域的識別更加準確,避免了以往多台 Miimo 同時使用時容易出現的修剪遺漏問題,大大提升了修剪效率,滿足了大範圍草坪修剪的需求。


此外,Grass Miimo 早期版本所具備的遠程操作和監控功能,如今在新版本的 Miimo 也成為標配。用戶可以透過安裝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專用應用程式「Mii-monitor(ミーモニター)」,實時查看和指揮 Miimo 和 Grass Miimo 的工作狀況,並進行各種設置修改。


新版本還增加了「智能島區設置」功能,讓用戶可以設定一些需要減少進入頻率的區域,以保護草坪的生長。同時,通過「智能定時器設置」,系統會根據天氣數據自動調整工作計劃,進一步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在設計方面,新款 Miimo 及 Grass Miimo 採用了「愛著、安心、信賴」的設計概念,以簡潔圓潤的曲線表現出“想要撫摸的曲線美”,並以耐用的灰色全方位防撞保護,使得整體設計既具親和力又堅固可靠,讓人安心把工作交給它們。

Miimo HRM2500 Live:56萬8150日圓

Grass Miimo HRM4000 Live:67萬8700日圓

這些機器人不僅讓草坪修剪變得更加省時省力,更重要的是它們具備了智能化功能,令我們可以通過手機應用程式隨時隨地監控和調整作業。這樣的高科技產品,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也讓我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能夠更好地享受大自然帶來的寧靜與美好。

許建德 GT 歐洲衝刺賽連續兩場奪季!擴大積分榜領先優勢


許建德(Jonathan)剛完成GT世界挑戰賽歐洲賽(GT World Challenge Europe)的第5站賽事,他在該站的兩個回合比賽中都分別獲得銅盃季軍而回。對於首次到Hockenheim賽道參賽的該名香港車手,這條技術要求高的賽道無疑是一個挑戰,然而Jonathan以絕佳的狀態成功取分,並在銅盃積分榜上繼續擴大其領先優勢。許建德與他的拍檔Eddie Cheever III將在接下來的本週末,繼續駕駛93號Sky Tempesta Racing法拉利296 GT3戰車出戰於德國Nurburgring賽道舉行的GT歐洲賽的第6站賽事。


第一節排位賽由Eddie Cheever III負責,可惜他未能發揮出應有實力,只造出銅盃第7快的時間。這名意大利車手於首回合比賽上回勇,起步後已馬上超前對手,並且沒有任何犯錯,他在交棒給許建德前,已經超前至第4位。Jonathan接棒駕駛後,不斷能造出既穩且快的圈速時間,步伐不斷提升,最終他再將名次提升至第3位衝過終點,以銅盃季軍完成首回合比賽。


許建德負責代表Sky Tempesta Racing出戰第二節排位賽,他造出銅盃第2快的時間,這讓他和隊友可在次回合比賽上獲得有利的起步位置。可是Jonathan的起步不順,幸好他在一片混亂中成功避開其他對手沒有發生碰撞,但他已下跌3個名次,需要從最後的位置繼續作賽。這名香港車手一度下跌至第8位,但他及後重整旗鼓,成功在交棒給隊友前回到第5位。Eddie Cheever III從Jonathan手中接棒繼續作賽後,他利用全新的車胎接連造出數個飛快的圈速,漸漸拉速與前車的距離。最終他以第4位完成比賽,並且藉著大會於賽後追罰其他對手,令他們得益將最終名次鎖定在第3名,再一次獲得銅盃季軍。


總結這個比賽週末,許建德與所屬的車隊表現出絕不放棄的體育精神,並且兩回合計成功進帳19分之多。這二人組合目前於銅盃積分榜上繼續領先,比次席對手帶出20分的距離。他們與車隊正將移師至德國另一著名的Nurburgring賽道,共出戰即將在本週末舉行的GT歐洲賽第6站的耐力盃賽事。


許建德 | 93號 Sky Tempesta Racing 車手賽後感言
「今站兩回合的比賽都十分激烈,充滿著重重挑戰。我從未到過Hockenheim賽道比賽,所以我已預料有很多方面都需花時間學習和適應。於這樣的條件下,在兩回合比賽都能夠登上頒獎台是個很重要的成績,也讓我們取得不少寶貴的錦標賽積分。

距離下一戰的Nurburgring賽站只有幾天時間休息,我們希望能夠承接著好的狀態,繼續爭取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