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C
Hong Kong
Monday, May 12,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50

Honda CIVIC 改良款日本率先網上公開!新增 RS 車型


Honda預告將於2024年秋季推出改良版的「CIVIC(思域)」,並在今日於官方網站提前公開了相關信息。自1972年推出以來,思域系列已在全球售出約2,760萬輛,成為一款受歡迎的全球車型。不論時代如何變遷,思域總是能夠走在需求的前端,不斷進化,為用戶帶來驚喜與滿足。本次改良款除了對前臉設計進行了更為精緻的修改外,還新增了RS車型,旨在提供更輕快且隨心所欲的駕駛樂趣。

新推出的RS車型在外觀上採用了專屬的黑色裝飾,更突顯其運動風格。此外,RS車型還配備了專為手動檔車型設計的「Revmatch System」,該系統能根據減速操作自動調整引擎轉速,使手動換檔更為順暢。更響應迅速的6速手動變速箱和專屬底盤設計,則進一步滿足了駕駛者對駕駛體驗的追求。


Honda這次的思域RS新車型感覺就是為了愛駕駛、愛挑戰自我的朋友而生。作為一名汽車評人,最期待的就是能親身試駕,看看這款車是不是真的能像官方宣稱那樣,給我們帶來滿滿的駕駛樂趣。其實無論是RS還是普通版,思域一直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Dream Car,只希望這次的改良版能不負所望,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開心地駕駛,輕鬆地生活,不就是我們追求的嗎?

Mazda 3 改良版日本開始接受預訂


Mazda 宣佈即日起在日本全國經銷商網點開始接受改良版「MAZDA3」的預訂,新車將於2024年10月上旬正式發售。「MAZDA3」自2020年獲得「世界年度最佳汽車設計獎」以來,憑藉其出色的外觀設計一直深受好評。而且,「MAZDA3 FASTBACK」還提供手動變速箱的選項,這對於愛駕駛樂趣的車迷來說是個亮點。


改良內容一覽
1. 機種(車型)更新
為方便消費者選擇,MAZDA3的機種和配置進行了更新:
– MAZDA3 FASTBACK:
– 基礎款「15C」
– 安全配置豐富的核心款「15S S Package」和「XD S Package」
– 配備加熱座椅等舒適設備的高級款「20S Touring」、「X Touring」、「XD Touring」
– 結合復古與運動風格的特別款「15S Retro Sports Edition」、「20S Retro Sports Edition」、「XD Retro Sports Edition」

MAZDA3 SEDAN:
– 安全配置豐富的核心款「20S S Package」和「XD S Package」
– 配備加熱座椅等舒適設備的高級款「20S Touring」、「XD Touring」
– 結合復古與運動風格的特別款「20S Retro Sports Edition」、「XD Retro Sports Edition」


2. 黑色外觀套件
為MAZDA3 FASTBACK的「15S S Package」和「XD S Package」,以及MAZDA3 SEDAN的「20S S Package」和「XD S Package」新增了黑色外觀套件,包含黑色鋁合金輪圈和車門後視鏡外殼。

3. 擴充的連接服務
除了「15C」外的所有車型均採用了「Amazon Alexa」語音操作系統,可控制空調、加熱座椅、方向盤加熱以及電話和導航設置。並且,這些車型還可使用「Mazda Online Navigation」通過網絡獲取設施信息和周邊停車場空位等最新信息。

4. 內裝安全升級
所有車型標配「後排座位警示系統」,提醒駕駛員注意後座乘客或行李,避免遺漏。

建議售價範圍(含稅)
– MAZDA3 FASTBACK: 2,209,900日圓至3,986,400日圓
– MAZDA3 SEDAN: 2,577,300日圓至3,265,900日圓

這次MAZDA3的更新在設計和科技配置上都提升不少,特別是引入了語音控制系統和後排座位警示系統,顯示出Mazda在安全與便利性上的努力。特別版的復古運動風格對於喜歡獨特設計的車迷來說也是一大吸引點。作為Mazda的忠實粉絲,我個人對這款車的操控性和駕駛樂趣充滿期待,尤其是手動變速箱的版本,肯定會讓駕駛體驗更加生動有趣。希望可以早日試駕這款新車,感受Mazda所追求的「駕駛樂趣」。

日產與本田簽訂次世代SDV平台基礎技術共同研究協議

Screenshot


日產與本田已於2024年3月15日達成合作備忘錄,計劃在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方面展開合作。近日,雙方正式簽訂了次世代軟體定義汽車(SDV)平台基礎技術的共同研究協議,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日產和Honda一直致力於實現碳中和和零交通事故社會的目標。為了加快這一目標的達成,雙方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特別是在電動車(EV)和SDV的技術開發上。由於自動駕駛、車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迅速發展,雙方認為這些領域的合作有助於提升汽車的整體價值和競爭力。因此,兩家公司決定聯手研究次世代SDV平台的基礎技術,旨在創造新的價值。為了更具體化合作範圍,雙方還重新簽訂了深化戰略合作的備忘錄,計劃在未來進一步加快落實各項具體合作措施。

次世代SDV平台基礎技術研究
雙方已就次世代SDV平台的基礎技術研究達成共識,並計劃在一年內完成初步研究。如果研究取得成果,將考慮進一步進行量產開發。

戰略合作深化的主要領域
1. 電池技術
雙方計劃在EV電池技術領域展開短期和中長期合作,探討技術規格的統一和相互供應的可能性。這不僅可以分散投資風險,還能降低成本,並提供從高性能到經濟型的多樣化電池選擇。雙方還將探討在北美市場供應由L-H Battery Company, Inc.生產的電池給日產的可能性。

2. e-Axle技術
雙方計劃在未來的電動車中使用共用的e-Axle系統,包括共享核心技術如馬達和逆變器。

3. 車型相互補充
雙方正在考慮在全球市場上,相互補充對方的車型,包括燃油車和電動車。

4. 能源服務與資源循環
在日本國內,雙方將探討在充電、能源設備以及電池能源服務等領域的合作可能性。

這次的合作看起來相當全面,不僅著眼於現有技術的融合,更加著眼於未來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代表著未來的車輛將會有更強的智能化和電動化特點。而對於車迷們來說,這也許是一次見證兩大品牌攜手共創新時代的契機。

日產、Honda、三菱汽車攜手推動車輛智能化與電動化


日產、Honda與三菱汽車共同宣布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計劃在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領域進行策略性合作。這次合作是基於今年3月15日,日產與Honda已經開始的智能化與電動化合作探討,由此加入了三菱汽車的新夥伴。這三家公司目標一致,旨在推動碳中和和實現零交通事故的社會願景。他們將在環保技術、電動化技術及軟件開發等領域展開廣泛合作,希望藉由整合各自的技術與知識,加速進一步發展。同時,這次合作也有望創造新的價值並提升業務效率。

三菱汽車的加入,不僅為這次合作帶來新的見解和技術優勢,更將助力三家公司創造前所未有的協同效應,並開啟新的商業機會。日產社長兼CEO內田誠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迎來三菱汽車這個新夥伴。他們擁有獨特的技術和專業知識,此前已與日產有過合作。三家公司攜手合作,將能創造更多價值,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Honda社長三部敏宏則提到:「在這個被稱為百年一遇的汽車業變革時期,我們期待藉由三菱汽車的強項與經驗,能更快解決全球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挑戰,並引領社會變革。」

三菱汽車社長加藤隆雄也表示:「與日產、Honda的合作討論正在進行中,我們此次加入進一步探討合作的框架。面對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技術變革,合作是不可或缺的。我們相信,通過三方合作,將能在各個領域發掘新的可能性。」

每次看到各大車廠攜手合作,我總會感覺到一種未來感。想像一下,三家這麼有實力的公司一起搞事情,未來的汽車科技一定會有驚人的突破。作為汽車愛好者,真是讓人非常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智能和電動化選擇!或許有一天,我們在香港的街頭,就能看到這些合作的成果,感受到更智能、更環保的駕駛體驗。你又期待嗎?

1984 Honda HP-X 概念車亮相 2024 Pebble Beach Concours d’Elegance


Honda 將時光倒回40年,於下月的 Monterey Car Week(全球頂尖汽車與賽車愛好者聚會之一)上,展示公司首款概念車 Honda HP-X。這台由著名意大利設計公司 Pininfarina 手工打造的極具未來感楔形車身設計的HP-X(Honda Pininfarina eXperimental)概念車,自1984年後首次公開亮相,並為第一代NSX超跑的開發奠定基礎。


這款傳奇的 Honda HP-X 概念車經過在意大利 Pininfarina 工坊的全面修復後,將於2024年8月18日星期日在第73屆 Pebble Beach Concours d’Elegance 的楔形概念車與原型車組別展出。

「Honda HP-X 概念車在1984年的都靈車展上大放異彩,展示了卓越的工程技術和前衛的設計風格,極具影響力的楔形設計至今仍啟發著未來的汽車設計師和工程師。」Acura 設計執行官兼 Pebble Beach Concours 榮譽評審 Dave Marek 表示:「這款前瞻性的 HP-X 對業界產生了無可否認的影響,展示了我們不斷突破汽車設計可能性的決心。」


HP-X 採用了先進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包括「地效應」和創新的冷卻解決方案。其中置2.0升DOHC 24氣門V6引擎,基於 Honda F2 賽車引擎設計。此外,這款未來派概念車沒有傳統車門,而是配備了類似戰鬥機的單片可拆卸 Perspex 罩。罩的後部延伸形成一個整流罩,不僅提升車輛的流線外觀,還可作為駕駛者控制的空氣煞車。此外,HP-X 還探索了包括蜂窩板、碳纖維和 Kevlar 在內的輕量材料的應用,以減輕重量並提升性能。


內飾方面,HP-X 則在舒適性、人機工學和功能性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Honda 開發的「電子駕駛支援系統」預示了包括實時遙測、GPS 以及路況警告(通過「特殊聲納」)等先進功能,這些技術在今天已經非常普遍。


Pininfarina 創意總監 Felix Kilbertus 表示:「Honda HP-X 是 Pininfarina 能夠通過概念車展示創新思維並引領未來潮流的典範。在 Pininfarina,我們致力於將設計卓越的價值注入每一個項目,確保我們合作品牌的精髓得以保留,同時自信地面向未來。儘管 HP-X 並未量產,但其對後續 Honda 車型以及更廣泛汽車領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它象徵著 Honda 和 Pininfarina 的創新精神,激勵著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

HP-X 概念車不僅是技術前沿的試驗場,還為後來的 Honda 和 Acura 車型,特別是中置引擎雙座的NSX,提供了豐富的創新理念和工程原則。這款由日本設計和開發的第一代NSX吸收了HP-X所探索的許多理念和創新,穩固了其在汽車歷史中的地位。

HP-X 概念車規格:
總長度: 4,160 毫米(163.8 英吋)
總寬度: 1,780 毫米(70.1 英吋)
總高度: 1,110 毫米(43.7 英吋)


看完這台 40 年前的概念車再現世,真的令人感慨科技與設計的進步速度。當年 Honda 與 Pininfarina 的合作果然是一個大膽的試驗,不僅展示了兩家公司的創新能力,也為未來汽車設計指明了方向。雖然 HP-X 沒有量產,但它影響了後來的 NSX 及其他 Honda 車型,可以說是汽車設計史上的一顆隱藏珍珠。作為一個汽車迷,能夠看到這樣一台經典概念車重新亮相,真是興奮莫名,這不僅是一場車展,更像是一場時光倒流的盛宴!

Audi 新款 A6 e-tron 重新定位中大型車市場

Static photo, Colours: Malpelo blue metallic, Magnet grey, Siam beige metallic


Audi A6 e-tron 的車身設計著重於動感、前衛與優雅。前臉設計同時展現和諧與個性,修長的日間行車燈設計及寬闊的進氣格柵,讓A6 e-tron在道路上顯得扁平且寬敞。車頭的黑色面罩包圍封閉式的倒梯形單框格柵,體現出e-tron車型獨特的設計語言。主大燈和其他功能元件,如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感應器及進氣口,都巧妙地隱藏在深色面罩中,幾乎不可見。


A6 e-tron 的動感車頂線條,配合低底盤設計,展現強勁的基礎。quattro輪拱設計強調了quattro四驅系統,其雕塑般的肌肉線條是Audi設計DNA的核心元素。車輛核心——電池,通過側裙區域的黑色插入件進行突顯。該插入件讓車身從側面看起來平坦、修長且充滿動感,並延伸至車尾,融入反光片設計,視覺上拉伸了A6 e-tron的比例。Avant車型特有平坦的車頂線條,D柱呈現向前傾斜的設計,而從A柱到車頂擾流板的鋁質裝飾條更是A6 Avant e-tron的一個新亮點,增加了辨識度。


車尾則展現了運動優雅與強勁力量的結合。簡潔的架構搭配貫穿式立體光帶,使新款A6 e-tron更顯清晰與穩重。運動版車尾配備醒目的尾翼與後擴散器,進一步強調其運動感和動感外觀。A6 e-tron 提供寬敞的空間、極致的舒適性與日常實用性。車長4,928毫米,寬2,137毫米(包括後視鏡),軸距為2,946毫米。Avant車型高度為1,527毫米,而Sportback車型則為1,487毫米。

標準版的Audi A6 e-tron配備19吋五輻動態輪圈,設計為空氣動力學輪圈;S line版則有20吋的「五輻三腳架」灰色輪圈。S6 e-tron標配20吋輪圈,最高可選配至21吋的炫酷輪圈。共有九種獨特設計,從運動到優雅應有盡有,其中六種為Audi Sport提供。

Audi A6 e-tron的外觀根據基本版、S line和S款有所區別。上市初期共有八種外觀顏色可選,包括標準色磁石灰色,以及冰河白金屬色、颱風灰金屬色和傳說黑金屬色。還有兩種藍色調:等離子藍金屬色和Malpelo藍金屬色。Daytona灰珍珠效果色和Siam米色金屬色僅供S line版和S款專享。


全新的PPE平台為Audi A6 e-tron提供了一對強勁、高效的電動馬達和新研發的鋰電池,電池由12個模組及180個棱柱形電芯組成,總容量達到100 kWh(實際可用容量94.9 kWh)。這使得A6 Sportback e-tron可達到最高756公里的續航里程,而A6 Avant e-tron則可達到720公里。A6 Sportback/Avant e-tron的性能版擁有最高270 kW的系統輸出功率(綜合耗電量:17.0-14.0 kWh/100公里;二氧化碳排放:0克/公里;二氧化碳級別:A),帶來Audi一貫的運動駕駛體驗。A6 e-tron性能版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僅需5.4秒,最高車速可達210公里/小時。而S6 e-tron的系統輸出功率可達370 kW(啟動控制下為405 kW)。

S6 Sportback e-tron和S6 Avant e-tron在0到100公里/小時的加速時間僅為3.9秒(綜合耗電量:17.4-15.7 kWh/100公里;二氧化碳排放:0克/公里;二氧化碳級別:A),最高車速可達240公里/小時。其續航里程分別為675公里(S6 Sportback e-tron)和647公里(S6 Avant e-tron)。A6 e-tron性能版(270 kW)採用後輪驅動,而S6 e-tron(370 kW)則配備quattro全輪驅動系統,兩者均有Sportback和Avant版本可選。根據市場需求,後續還會推出其他後輪驅動或quattro全輪驅動的車型。


得益於800伏技術和標準的270 kW最大直流充電能力,Audi A6 e-tron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充電。例如,A6 Sportback e-tron性能版在合適的高功率充電站(HPC)僅需10分鐘即可補充至310公里的續航里程。電池從10%充至80%僅需21分鐘。這令人印象深刻的充電性能,主要得益於智能高效的預測熱管理系統和高性能的充電系統。配備Plug & Charge功能,車輛在插入充電線後,能自動在兼容的充電站進行授權並啟動充電過程。若充電站採用400伏技術,A6 e-tron可利用「雙重充電」技術,將800伏電池分成兩個400伏的區塊,以最高135 kW的功率進行平行充電。標準家用充電器則支援最高11 kW的交流充電,未來還將提供22 kW的交流充電選項。

先進的再生制動系統是提高Audi A6 e-tron效率與續航的關鍵部件。該系統能應付大約95%的日常制動需求,最大再生制動功率可達220 kW。電池的溫度與充電狀態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再生制動主要在前後軸進行,為了提高效率,後軸負責輕微減速。同時,後軸的更強電機可實現更高的再生制動性能。


這款全新的Audi A6 e-tron,不僅在續航里程上展現了驚人的表現,其充電速度和先進的電機技術也非常值得讚賞。對於像我這樣的車迷來說,每次看到這樣的技術突破都讓人充滿期待。試想一下,在香港的繁忙都市中,不僅能享受安靜、平穩的駕駛感受,還能體驗到Audi那獨有的運動駕駛樂趣,這樣的生活真是充滿了現代科技的美好感覺!當然啦,最棒的還是可以省下不少油費,對環境也有貢獻,一舉兩得!

XPENG G6 在新加坡推出沉浸式快閃展廳


XPENG Motors 這個智能電動車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正式宣布進軍新加坡市場,並在UOB Plaza 2設立動態快閃展廳。到訪者將有機會親身試駕XPENG G6,體驗其智能化、卓越性能、創新駕駛輔助系統和舒適性。


XPENG G6 是一款超智能的電動轎跑SUV,重新定義了智能駕駛的概念。憑藉其創新的SEPA2.0平台,具備800V架構和先進的軟件技術,再加上寬敞舒適的空間和高標準的設備配置,G6 有望贏得新加坡電動車駕駛者的心。特別適合新加坡繁忙的生活節奏,G6 在快充站可進行超快速充電,充電功率高達280 kW,從10%充至80%電量僅需不到20分鐘。G6 提供兩種電池組選擇(66 kWh 和 87.5 kWh),其中大容量的電池組在 WLTP 工況下最高續航里程可達570公里。


Premium Automobiles總經理李浩龍(Lee Hoe Lone)表示:「我們對於XPENG在新加坡的推出感到興奮。作為全球智能電動車的領導者之一,我們熱衷於將具有尖端技術的車輛帶入市場。」

此外,小鵬汽車與UOB合作,為UOB客戶提供額外$5,000的折扣,並可享受超過$10,000的獨家預購優惠。為了讓展廳體驗更加豐富,小鵬汽車將於週末與當地食品飲料品牌合作,包括Sourbombe Artisanal Bakery和Whiskdom等,為到訪者提供靈感源自XPENG的獨特美食。

快閃展廳詳情:
日期:2024年7月24日起
地點:新加坡UOB Plaza 2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9:00 – 下午7:00,星期日:上午10:00 – 下午6:00

在香港,我們見證了電動車市場的不斷發展,智能電動車無疑是未來的趨勢。看到XPENG這樣的品牌進軍新加坡市場,我感到非常興奮。他們不僅提供了尖端科技,還懂得如何為顧客提供特別的購車體驗。對我來說,G6的快速充電功能特別吸引。

Recaro 私家車座椅製造商申請破產保護


德國著名汽車座椅製造商 Recaro Automotive 最近申請破產保護。這家公司為包括 BMW、Ford 和 Volkswagen 在內的多個主要品牌供應高性能座椅。昨天,Esslingen 地方法院已批准該公司進行自主管理。針對這次破產申請,IG Metall 工會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對位於 Kircheim unter Teck 工廠的215名員工意味著什麼,並呼籲 Recaro 管理層提供透明的信息,讓員工了解公司的實際情況。

Recaro 這個名字對許多汽車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畢竟它在賽車和高性能座椅領域享有盛譽。想起以前坐過的 Recaro 座椅,那種包裹感和支撐性實在令人難忘。希望這次破產不會讓這個品牌從此消失。對我來說,像 Recaro 這樣的老牌子就像是車界的「古董」,值得珍惜與保存。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跟我一樣,對這品牌有種特別的情感呢?希望大家能在留言區分享一下!

XPENG 宣布首個全球版 Tianji XOS 5.2 OTA 升級及全國推廣無限 XNGP


XPENG Motors 在近日的XPENG智能AI技術會議上,展示了其在AI技術方面的前沿進展,並宣布將最新的Tianji XOS 5.2車載操作系統全面推廣至全球所有合資格的XPENG車型。此外,XNGP將正式從「全國可用」升級為「全國高效可用」,實現全國範圍內城市、路線和道路條件不受限的全面覆蓋。


Tianji XOS 5.2全球推廣,XPENG樹立行業新標準
XPENG董事長兼CEO何小鵬表示:「2023年後,AI開始引領新趨勢,帶來四大新方向:芯片、大模型、自動駕駛和機器人。在這股AI浪潮中,XPENG已經成為新領軍企業之一。」


在七月,XPENG開始對中國及全球的合資格車主進行Tianji XOS 5.2的測試。今年,XPENG加速了「Go Global 2.0」策略,目前已進入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歐洲、中東、亞太、非洲及拉丁美洲。2024年上半年,XPENG在中國中高端純電品牌出口量排名第一,並在北歐和中東的多個發達市場中,高端純電SUV銷量也取得了第一名。


作為首個將AI技術應用於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的系統,Tianji XOS 5.2帶來了484項功能升級,涵蓋智能駕駛、生態系統連接和智能座艙。XPENG的智能駕駛技術和體驗得益於端到端大模型的幫助,顯著縮短了進化週期。何小鵬表示,XPENG的最大AI算力儲備已達2.51 EFLOPS。


自從5月20日全球推出Tianji XOS以來,在70天內已進行了5次全面更新,共計至少35次版本迭代。Tianji XOS 5.2在智能座艙方面實現了與蘋果生態系統的互聯,新增了遠程語音控制、手勢控制和多功能NFC觸控等實用功能。為實現極致個性化的座艙體驗,還引入了80款新可自定義儀表板主題、1,620種駕駛模式以及通用屏幕鏡像功能,進一步提升用戶駕駛體驗。


XNGP全國無限可用性升級:三大標準
在新聞發佈會上,何小鵬正式宣布無限XNGP全國升級,提出了三個「全國可用性」標準:無限城市、無限路線及無限道路條件。

1. 無限城市:XNGP覆蓋範圍擴展至全國所有城市,真正擺脫高精度地圖的束縛,帶來基於端到端大模型的高級智能駕駛時代。

2. 無限路線:XNGP可應用於全國所有公共道路—「導航到哪裡,AI智能駕駛就能到哪裡」。最新的XNGP公開測試版中,AI代客司機已能自動通過ETC收費站。到2024年第四季度,XNGP應該能連接智能駕駛的「斷點」,包括ETC收費站、停車場障礙和校園內的私人道路,實現真正的「門到門」體驗。

3. 無限道路條件:XNGP能適應複雜的道路條件,包括掉頭、環島和狹窄路徑,成為首個全面覆蓋複雜道路條件的AI智能駕駛系統。量產的端到端大模型提升了其「即學即用」能力,能夠在觀察的同時進行駕駛,實時應對複雜的環島和掉頭場景。


除了「全國可用性」的三大標準,XPENG還進一步定義了中國智能駕駛的不同階段。目前,XPENG的智能駕駛處於「全國可用性」的初級階段,預計在2024年第四季度達到第二階段。到2025年底至2026年初,用戶的安全干預和效率干預頻率將顯著降低,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的流暢度,成為用戶青睞的功能。


十年不懈探索創新:超越未來
十年對智能移動的堅持,XPENG已成為全球智能駕駛的領導者,不斷推進突破性技術和戰略合作。

我覺得XPENG這種智能駕駛技術的全國無限可用性實在是太方便了!試想像一下,不論你在哪個城市,只要開著XPENG的車,就能安心地享受這種先進的智能駕駛體驗,簡直就像未來已經到來一樣。我個人最期待的是他們的「門到門」體驗,這對於我們這些總是奔波在城市中的人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你們覺得呢?開著這麼高科技的車,會不會感覺自己像個未來的「駕駛超人」呢?期待XPENG未來的更多突破!

Mercedes-Benz GenH2 Trucks 開始初步客戶試驗


作為全球最大的商用車製造商之一,Daimler Truck 正在推動可持續交通運輸。公司目標是到2039年在其全球主要市場(包括EU30、美國和日本)僅提供駕駛運行中CO2中和的新車。氫基驅動技術對於重型和長途運輸中特別靈活和要求苛刻的應用來說,是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在去碳化運輸的道路上,Daimler Truck 正在進入其燃料電池卡車的下一個開發階段。經過在測試賽道和公共道路上的嚴格測試後,Mercedes-Benz GenH2 Trucks 現已進入部署於首批客戶車隊的高級開發階段。


在Woerth am Rhein的Daimler Truck 測試與開發中心,Daimler Truck董事會主席Martin Daum與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Hildegard Müller,共同慶祝五輛Mercedes-Benz GenH2 Truck燃料電池原型卡車的初步客戶試驗啟動儀式,並與Air Products、Amazon、Holcim、INEOS和Wiedmann & Winz的代表們共同見證。這些客戶將在約一年的試驗階段內,率先在長途運輸中實際體驗燃料電池卡車。而Daimler Truck的開發團隊則可獲得寶貴的實際操作見解,了解特定客戶需求並將其納入批量生產的考量。

五輛GenH2 Trucks將在德國的特定路線上,執行建築材料、海運集裝箱或氣瓶運輸等不同的長途應用。在這些首批客戶試驗期間,車輛將在製造商的直接監督和責任下運行。卡車將在Woerth am Rhein(萊茵蘭-普法爾茨)和未來的杜伊斯堡地區(北萊茵-威斯特法倫)的指定液態氫加氫站(sLH2)進行加氫。


Daimler Truck董事會主席Martin Daum表示:「在實現運輸去碳化的過程中,我們專注於電池電動和氫基驅動技術。轉型只有在綠色能源充分且全面可用的情況下才能成功,為此我們需要這兩種技術。對於氫驅動技術,我們現在邁出了向量產準備的重要一步:我們開始與客戶進行Mercedes-Benz GenH2 Trucks在實際日常運輸中的試驗。然而,僅有高性能CO2中和車輛還不足以實現可持續運輸成功,還需要相應的充電和加氫基礎設施,以及與傳統車輛的成本平衡。儘管政策制定者和能源公司已經在這方面採取行動,我們仍迫切需要更多動力,覆蓋整個歐洲!」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Hildegard Müller補充道:「在通往未來氣候中和移動性的道路上,所有可用技術的潛力都應該得到充分利用。特別是對於重型商用車,電動移動性不能僅僅等同於電池電動驅動。相反,氫燃料電池驅動也必須被考慮在內,作為可用技術的多樣性的一部分。製造商已經在開發和生產相應的型號,現在必須最終創建相應的政治框架條件:必須緊急建立一個基於需求的氫加氫站網絡和相關基礎設施。這對於政治家、德國聯邦網絡局和能源行業來說是一個緊急行動需求。」

五輛半掛牽引車將在試驗期間被客戶用於各種長途運輸應用。Amazon將在其德國物流運營中使用GenH2 Truck,Air Products用於運輸氣瓶,Wiedmann & Winz用於海運集裝箱,Holcim用於建築材料物流,INEOS旗下的物流公司VERVAEKE則用於PVC和乙烯運輸。


GenH2 Truck 性能媲美傳統長途卡車
Daimler Truck的開發工程師在GenH2 Truck的設計中,基於傳統Mercedes-Benz Actros長途卡車的特性,包括有效載荷、續航里程和性能。這些首批客戶試驗中使用的Mercedes-Benz GenH2 Trucks,提供約25噸的有效載荷和40噸的總組合重量(GCW)。兩個特製的液態氫罐和由Daimler Truck和Volvo Group合資企業cellcentric提供的強大燃料電池系統,實現了高有效載荷和長續航里程。這些系統構成了GenH2 Truck的核心。

GenH2 Truck的燃料電池系統提供300千瓦(2 x 150 kW)的功率,電池則在短期內提供額外的400千瓦。電池的儲能容量為70 kWh,相對較低,因為它主要用於在加速或滿載上坡等高峰負荷期間提供即時功率支持,而不是滿足持續的能量需求。同時,較輕的電池允許更高的有效載荷。它通過制動能量和過剩燃料電池能量再充電。一個核心的精細操作策略是燃料電池和電池系統的冷卻和加熱系統,保持所有組件在適當的操作溫度,確保最大耐用性。在預生產版本中,兩個電動機設計為總共2 x 230 kW的連續功率和2 x 330 kW的最大功率。GenH2 Truck因此提供2 x 1,577 Nm或2 x 2,071 Nm的扭矩。

GenH2 Truck的兩個不銹鋼液態氫罐具有88公斤(每個罐44公斤)的高儲存容量,非常適合長途運輸。不銹鋼罐系統由內外兩個真空隔離的管子組成,彼此相連。


液態氫使續航里程達到1000公里以上
Daimler Truck在開發氫基驅動技術時,更傾向於使用液態氫。這種形態的能量載體具有顯著更高的能量密度。因此,可以攜帶更多的氫,大大增加了續航里程,並使車輛的性能與傳統柴油卡車相當。使用液態氫還可以顯著減少運輸成本,液態氫罐在成本和重量方面也比壓縮氣態氫罐更具優勢。因此,使用液態氫可以實現更高的有效載荷。這使得Mercedes-Benz GenH2 Truck在靈活和苛刻的長途公路運輸中,與傳統柴油卡車一樣適用。2023年9月,Daimler Truck成功展示了這一點,一輛獲得公共道路批准的Mercedes-Benz GenH2 Truck原型車,在#HydrogenRecordRun中,僅用一罐液態氫行駛了1047公里。

看到這些先進的技術逐漸步入現實,真的令人興奮。這種將高科技應用於實際日常運輸中的嘗試,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無論是對環境還是對運輸行業本身,都是一個重大突破。Daimler Truck這次的試驗,不僅展現了技術實力,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個實際可行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想像一下,以後在香港的公路上,也能看到這些無污染的氫燃料卡車奔馳,那將是多麼令人期待的畫面!而且,對於愛車的朋友們來說,這也是一個新的話題和探索方向。我們不僅關注車輛的性能,更期待未來的綠色出行方式。畢竟,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更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期待更多這樣的創新,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高達4米「巨大化」恐龍小新突襲新城市廣場


2024年全新劇場版《蠟筆小新劇場版:我們的恐龍日記》將於8月9日正式上映,為配合電影宣傳,新城市廣場將打造出屬於小新的夢幻王國,不光有4米的恐龍造型吹氣小新突襲DINO Park,商場更設有《蠟筆小新》限時專門店,發售第二波劇場版最新周邊及精品,包括「春日部防衛隊恐龍造型景品」、「劇場版金屬小吊牌」等,而小新吉祥物更會於周末與小朋友見面,陪粉絲度過充滿冒險奇遇的刺激盛夏!


商場內遊樂場DINO Park將設置4米高的巨型吹氣小新裝飾,造型採用了最新劇場版的恐龍主題,活潑俏皮,「巨大化」效果更增添玩味與可愛感,非常適合一家大小或情侶於不同距離打卡留念。同時,《蠟筆小新》限時專門店亦於8月頭隆重開幕,為期一個月,發售逾30款劇場版限定周邊,包括等,其中「春日部防衛隊恐龍造型景品」、「劇場版金屬小吊牌」等精品更為POP-UP店發售的全新商品,設計相當吸引,粉絲們必買!

此外,小新吉祥物亦會於假日指定時間出巡,於各大戲院與大人細路近距離接觸和互動。想與小新玩遊戲和打卡,切勿錯過他的出沒時間!

小新吉祥物出巡日期及地點
8月3日(星期六):
MCL AIRSIDE 戲院、MCL德福戲院、嘉禾MegaBox
8月4日(星期日):
荃灣百老匯戲院、英皇戲院 (荃新天地)、Candy Park by Cinema City

《蠟筆小新劇場版:我們的恐龍日記》期間限定店
日期:2024年8月1至31日
時間:11:00 – 21:00
地點:新城市廣場一期5樓(鄰近I.T.)

保時捷計劃為 Cayenne 提供三種動力系統進入下一個十年


第四代保時捷Cayenne將會是全電動車型。第一批偽裝原型車已經在進行緊張的測試計劃。同時,保時捷也在推進其強大的混合動力和燃油引擎車型的開發。直至2030年及以後,這款成功的SUV將在全球提供三種動力系統選擇。


超過20年來,Cayenne以其獨特的保時捷駕駛性能、日常駕駛的出色舒適性以及出色的越野能力而著稱。未來的SUV車型將無縫延續這一成功故事,保留所有熟悉的特徵。保時捷首席執行官Blume表示:“Cayenne一直定義著其細分市場中的跑車。到了這個十年的中期,第四代將作為電動SUV在該細分市場樹立標杆。同時,進入下一個十年,我們的客戶仍然可以選擇各種強大且高效的燃油和混合動力車型。”第三代Cayenne將進一步升級,並將與第四代全電動車型同時提供。

現款Cayenne在去年進行了保時捷歷史上最廣泛的產品升級之一,未來將繼續進行重大技術投資的開發。開發人員將專注於動力系統,特別是提高由保時捷在Zuffenhausen引擎廠製造的V8引擎的效率。廣泛的技術措施將確保雙渦輪引擎符合未來的立法要求。


全電動豪華SUV基於全面開發的高端電動平台(PPE)並配備800伏架構。保時捷研發董事會成員Michael Steiner表示:“PPE架構的靈活性使我們能夠在高壓系統、動力總成和底盤領域整合最新技術。我們將利用電氣化的潛力,從多方面將Cayenne提升到全新的水平——例如,在駕駛性能方面。”除了熟悉的保時捷駕駛特性,開發目標還包括高容量和穩定的充電、高效率以及高度的舒適性和日常實用性。

全電動車型的到來無疑是個巨大的突破,而同時保留傳統燃油和混合動力選項,則體現了保時捷對不同車迷需求的尊重和關注。對於那些熱愛汽車的朋友來說,未來的Cayenne無論在性能還是環保方面都將帶來更多驚喜和期待。當然,我個人也非常期待能夠試駕這款全新的全電動Cayenne,看看它能否延續那份獨特的駕駛樂趣!

Kia 宣佈 2024 年第二季度業績


Kia 公佈 2024 年第二季度全球銷量達 795,183 輛,與去年同比下降 1.6%。第二季度營收達到 27.57 兆韓元,同比增長 5%。營業利潤上升 7.1%,達到創紀錄的 3.64 兆韓元,營業利潤率為 13.2%。這已是連續兩個季度創下季度營業利潤和利潤率新高。

這次的營收和盈利增長主要歸功於產品組合的提升、平均售價的上升、原材料價格的穩定以及有利的匯率條件。此外,Kia 電動化車型的全球零售銷量也增加了 8.3%,達到 162,000 輛。Kia 表示,將繼續採取靈活的生產策略,以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

看完 Kia 這次的業績報告,不禁讓我想起近年來電動車市場的迅速發展。Kia 在這方面的表現確實值得讚賞,特別是在全球市場對電動車需求不斷增長的背景下。作為消費者,我們也希望看到更多品牌推出具競爭力的電動車型,讓市場更加多元化。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我們或許能看到更多更環保、更高效的車型,讓生活變得更美好。至於 Kia,能否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長勢頭,還得看他們未來的產品策略和市場應變能力了。

日產汽車公佈2024年度第一季度財報


日產汽車於7月25日公佈了2024年度第一季度財報。在2024年度第一季度,日產的合併營業收入達到2兆9984億日圓,合併營業利潤為10億日圓,當期純利為286億日圓。全球銷售量達到78萬7千台,與去年同期持平。然而,由於應對美國市場的競爭加劇及進行庫存調整,銷售及市場推廣費用增加,導致利潤有所減少。

今年上半年,公司將持續進行庫存優化,但預計在下半年,隨著新車型號及小改款量產車的推出,銷售及收入將有所改善。基於這些預測,公司將今年的銷售目標定為365萬台,生產目標定為345萬台,並對全年業績預測進行修正。預計全年合併營業收入達14兆日圓,合併營業利潤達5000億日圓,當期純利為3000億日圓。

針對中國合資公司的持股比例,日產亦已向東京證券交易所提交了2024年度全年的預測修正。

社長兼CEO內田誠表示:「第一季度的業績結果非常嚴峻,原因明確。我們已經採取措施改善業績。首先,我們將在上半年內優化美國市場的庫存,專注於銷售質量並提升銷售費用的效率。隨後在下半年,我們將最大化新車型及小改款車型的銷售,達成修正後的銷售及收入目標。」

從這次的財報中可以看出,日產面對著不少挑戰,但同時也展示了公司面對困境時的應對策略和決心。作為一名車迷,我期待看到日產在下半年能夠憑藉新車型的推出扭轉局勢,特別是那些性能出眾又實用的車款。這不僅僅是公司的業績,還是我們消費者在選購汽車時的信心所在。相信大家和我一樣,都期待著日產能夠為市場帶來更多驚喜和亮點。

平治 Stuttgart-Untertürkheim 生產線慶祝成立 120 周年


平治的歷史記錄顯示 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 的行政管理早於 1904 年 5 月由原來位於的 Cannstatt 遷至新的 Untertürkheim,今年迎來 120 周年,是全球最歷史悠久的平治廠房之一。Untertürkheim 廠房最初生產引擎、波箱、車軸及整輛汽車,後來逐步專注於引擎和零件的生
產,並成為了研發和測試的重要基地。平治之後繼續在該地區擴建了更大的工廠範圍。如今,Untertürkheim 廠房及其各部門已紮根於平治全球動力系統生產網絡,成為專注於驅動汽車技術的高科技基地和領先廠房。每年生產超過 200 萬件產品(引擎、波箱、車軸、零件和電池),
供應至三大洲的生產線上。


驅動汽車技術的研發是 Untertürkheim 基地的關鍵所在。新落成的平治 eCampus 是品牌未來電動車電池的研發中心,標誌著這個擁有 120 年歷史的廠房正邁向電動化。價值數億歐元的投資將進一步鞏固 Untertürkheim 作為高科技基地的地位,彰顯了平治對員工和 Baden-Württemberg 作為汽車技術中心的堅定承諾。


為慶祝 Untertürkheim 工廠成立 120 週年,廠房舉辦了豐富的慶祝活動,邀請員工與家人朋友共同參與。 Mercedes-Benz Group AG 董事會主席 Ola Källenius、負責生產、品質及供應鏈管理的 Mercedes-Benz Group AG 董事會成員 Jörg Burzer 及其他董事會成員也一同出席周年慶典。廠房以傳統與創新為主題開放了多個生產和研發區域,以及展示區,為員工和來賓展現廠房的歷史、現況及未來,並以一場雷射燈光匯演作爲當日活動的壓軸。


平治位於 Stuttgart-Untertürkheim 的廠房由多個分廠組成,遍布在 Neckar valley,並早已為電動出行奠定了基礎,生產可用於純電動車及混合動力車的靈活驅動系統。Untertürkheim 廠房負責驅動零件的生產,並設有一個鍛造廠。此外,Untertürkheim 廠房負責平治大部分動力總成的研發工作,設有車輛測試跑道及全新的平治 eCampus,中型商用車部門及其研發中心也位於此。Mercedes-Benz Group AG 總部設於 Untertürkheim,共有超過 23,000 名員工,其中約14,100 名員負責生產線工作。由 2024 年起,Untertürkheim 廠房開始量產平治純電動車的驅動單元。位於 Bad Cannstatt 的廠房則生產高效引擎。所有傳動系統的車軸生產線和鑄造廠都位於 Mettingen,驅動單元的零件由 2024 年起也在 Mettingen 生產並組裝成電動車軸。波箱生產線位於 Hedelfingen,純電動 EQS 和 EQE 的電池系統自 2021 年起亦於此生產,今年起更開始生產驅動單元的零件。靈活生產線位於 Sirnau,培訓中心則位於 Brühl。Brühl 廠房由 2022年起負責生產平治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電池系統。


平治的生產基地自 2022 年起已實現碳中和。未來至 2030 年,平治計劃透過在廠房加大應用太陽能和風能,以及簽訂更多相應的購電協議,滿足超過 70%的生產能源需求。平治全球所有廠房的目標是到 2039 年實現 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

2024 永利臻典夢幻超跑展


永利一直積極拓展獨具特色的多元化旅遊產品及項目,助力澳門持續開拓海內外市場,擴大國際客源。為進一步豐富本澳旅遊內涵和元素,永利旗下全新獨家精緻體驗品牌「Wynn Signature永利臻典」將於8月1日至10月13日假永利澳門及永利皇宮呈獻旗艦活動「2024永利臻典夢幻超跑展」,集結價值非凡的夢幻豪車品牌,以非同凡響的競速藝術提升市民和旅客在澳門的旅行及生活體驗。活動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擔任支持單位,永利冀望透過此舉吸引本地及海外跑車愛好者及高品位旅客來訪澳門,繼續為本澳旅遊業注入異彩紛呈的非博彩元素和發展動力,以「旅遊+」模式展現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多元魅力。

「2024永利臻典夢幻超跑展」將展出30輛總價值高達15億港元的傳奇超級跑車,包括Apollo、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布加迪(Bugatti)、De Tomaso、法拉利(Ferrari)、保時捷改裝車款品牌Gunther Werks、科尼賽克(Koenigsegg)、林寶堅尼(Lamborghini)、麥拿倫(McLaren)及帕加尼(Pagani)等,這些超跑大多為在澳門首度亮相,以前所未有的鼎盛陣容完美展現「只此一刻 盡在永利」的稀世尊貴。

來自十個世界頂級品牌的殿堂級超跑陳列於永利澳門及永利皇宮內的多個區域,供公眾免費觀賞,近距離感受這些外型及性能兼具的稀世臻品。永利皇宮南大堂更設置特別展區,展出其中速度最快且最為珍貴罕見的超跑車款,包括專為賽道而生、號稱「性能天花板」的Pagani Huayra R;擁有可產生超強下壓力的「魔翼」的Koenigsegg Jesko Attack;配備強勁 V12 引擎的經典Ferrari Enzo Hypercar; 慶祝Aston Martin成立100週年推出的限量版Aston Martin V12 Speedster;以及林寶堅尼史上最貴車款、全球限量9輛的Lamborghini Veneno Roadster等。活動期間,永利澳門及永利皇宮更會推出賽車主題的創新美饌,為賓客帶來全方位的美食文化體驗。

作為永利尊貴體驗的集大成之作,永利全新度假體驗品牌「Wynn Signature永利臻典」匯聚世界珍饈美饌、頂級度假體驗、全球名品享受、還有瑰麗多彩的高端主題盛會,堅持舉辦獨具新意的度假活動,引領賓客開啟精彩的國際探索之旅,旨在讓每一位賓客都能享受「只此一刻,盡在永利」的難忘時光,更要為推動本澳經濟及旅遊業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Honda 日本 CR-V e:FCEV 以租賃形式銷售!售價809萬4900日圓


本田技研工業於7月19日推出全新燃料電池車(FCEV)「CR-V e:FCEV」。這款車將以租賃形式,提供給合作推廣FCEV的政府機構、企業以及一般用戶。CR-V e:FCEV採用前輪驅動(FF),可容納五名乘客,售價為809萬4900日圓。

CR-V e:FCEV的基本規格包括最大輸出功率為92.2kW(125PS)的燃料電池組,並搭載鋰離子電池作為驅動電池,提供130kW(177PS)的最大輸出功率及310Nm的最大扭矩。車身尺寸為4805×1865×1690mm,軸距2700mm,車重2010kg。

CR-V e:FCEV是日本汽車製造商首次推出具備外部充電功能的FCEV。它保留了FCEV的長續航距離和快速加氫的優點,同時增加了在家或出外充電的便利性。這款車的一次加氫行駛距離可達約621公里,一次充電行駛距離約61公里。基於北美及中國市場銷售的第六代CR-V打造,具備SUV的多功能性和實用性,滿足個人用戶的多樣需求。


這次CR-V e:FCEV的燃料電池組進行了全面升級,通過合理化輔助設備和降低能耗,新結構的電池單元提升了生產效率,並將成本降低至原來的三分之一。此外,耐腐蝕材料的應用和劣化抑制控制,使耐久性提升至兩倍,並顯著改善了低溫性能。

這套燃料電池系統由Honda與GM(通用汽車)共同開發,並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合資公司Fuel Cell System Manufacturing, LLC生產。前翼子板上的AC充電接口採用日本和美國的普通充電規格「SAE J1772」,支持6.4kW普通充電,約2.5小時即可充滿。此外,該車還支援AC200V及AC100V電源充電。

標配的「Honda Power Supply Connector」可從普通充電口取出AC100V電力,支持最高1500W的消耗電力,適合戶外活動和停電時使用。車內的CHAdeMO DC充電接口,可連接「Power Exporter e:6000」和「Power Exporter 9000」等外部充電設備,最高可供應一般家庭約四天的電力,適合作為災害時的應急電源,或在無排放和低噪音要求的室內活動中使用。

看來Honda這次推出的CR-V e:FCEV真的是充滿了誠意,不僅有傳統燃料電池車的優點,還添加了方便的插電功能,對於日常使用和緊急情況都非常實用。以我個人的看法,這車特別適合那些既關心環保又需要長距離行駛的用戶。雖然價格不菲,但它所提供的先進科技和多用途功能,無疑為未來的綠色出行樹立了新的標杆。希望這樣的創新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和接受燃料電池車,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BMW 以電力驅動廢氣淨化技術引領減碳新步伐


BMW Group 現已在其首批噴漆車間中引入電力驅動的廢氣淨化技術。這項新技術可利用電力產生高溫,對來自噴漆室和烘乾區域的廢氣進行熱淨化,從而使該生產過程無需再使用天然氣。BMW Group 生產系統、計劃、工具車間和廠房建設負責人 Michele Melchiorre 表示:「對於其他能源密集型的噴漆車間工序,如車輛烘乾和水加熱,已有無需使用天然氣的解決方案。因此,電力廢氣淨化技術是 BMW Group 在未來以可再生能源運行噴漆車間的最後一塊拼圖。」

該技術已在雷根斯堡廠和中國的 BMW Brilliance 工廠進行測試,位於丁戈爾芬的工廠已將一條噴漆生產線轉換為新系統。當 BMW Group 位於德布勒森的最新工廠於 2025 年投產時,將全面採用這項新技術。


eRTO:無氣體排放的替代方案
eRTO(電力再生熱氧化)是一種在高達 1,000 攝氏度的溫度下燃燒氣態或蒸氣物質的過程。與以往的方法不同,eRTO 完全依賴電力運行。

為防止噴漆車間的溶劑排放污染環境,在排放至大氣之前,廢氣會通過陶瓷介質床,在此將溶劑殘留物燃燒掉。為此,空氣必須在短時間內加熱至極高溫度。以往所需的能量只能通過天然氣提供,但創新的 eRTO 系統現在使得無需化石燃料即可進行廢氣淨化,並能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電力。

用電而非天然氣 – 陶瓷介質保留熱能
eRTO 系統安裝在噴漆室、烘乾過程和煙囪之間。熱能通過平坦的兩米深的陶瓷床進行回收,該床溫度高達 1,000 攝氏度,並作為熱量回收器。電加熱棒加熱周圍的陶瓷,並因大部分熱量被保留,僅少量逸散,系統僅需幾百千瓦的負荷即可運行。


在德布勒森新廠進行系列生產應用
eRTO 系統首先在 BMW Group 雷根斯堡廠的噴漆車間運行中進行功能測試。它正在中國 BMW Brilliance Lydia 工廠進一步驗證,該廠使用 eRTO 系統淨化車頭罩烘乾系統的廢氣。歐洲首個在系列噴漆車間中使用這項技術的 BMW Group 工廠是丁戈爾芬廠,該廠的首條四條噴漆線已經改裝為電力廢氣淨化系統。未來更多此類系統將計劃應用於生產網絡中,而位於德布勒森的新工廠將完全採用 eRTO 技術淨化噴漆車間廢氣。

BMW Group 的這項電力驅動的廢氣淨化技術確實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環保創新。對我而言,這不僅代表了汽車製造業向可持續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展現了科技在環保領域的無限潛力。雖然我們平常關注的可能更多是車輛的性能和外觀,但其背後的製造工藝也同樣重要。希望未來可以看到更多類似的技術應用,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加綠色和美好。

JCW 版新款 MINI Cooper S 運動設計與品牌典型性能結合


新款MINI Cooper S在城市環境中以其靈活的身形令人印象深刻。其精確的MINI典型轉向結合運動型自動變速箱、強大的制動系統及低重心,提供了極高的駕駛樂趣、安全性和舒適性。MINI三門車型加寬的車軌在面對嚴峻駕駛情況時能優化駕駛動態。搭載2.0升TwinPower Turbo引擎,輸出功率達150 kW/204 hp,最大扭矩300 Nm,讓MINI Cooper S能在6.6秒內從0加速至100公里/小時(綜合油耗:6.4—6.1升/100公里)。


在John Cooper Works(JCW)版中,專屬的設備細節突顯了MINI的賽車基因,讓人聯想到以性能為導向的車系。自1960年代在蒙特卡洛拉力賽中的傳奇勝利以來,高性能的MINI John Cooper Works車型至今仍定期展現品牌的工程技術,最近的一次是在2024年6月的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中獲得了組別冠軍。


JCW版MINI Cooper S前後擴散器的設計彰顯了性能取向。John Cooper Works標誌採用了紅白黑三色傳統配色,並以旗幟圖案為特色,這些裝飾特徵在高光澤黑色的八角形前格柵上尤為明顯。黑色的對比車頂和後視鏡蓋提供了視覺亮點。JCW黑色制動卡鉗配以JCW徽章,以及17英寸和18英寸的專屬輪圈設計,強化了JCW版MINI Cooper S的強勁外觀。

JCW運動座椅由黑色合成皮革製成,司機和乘客的肩部區域以多色針織材料和紅色縫線強調了John Cooper Works版的獨特運動感。受賽車運動啟發的配色在儀表板針織表面延續,呈現黑紅相間的棋盤格圖案。

240毫米直徑的高解析度OLED顯示屏匯總了所有與車輛相關的數據。導航、媒體、電話及空調設定可隨時通過中央儀表輕鬆訪問。透過全新的MINI體驗模式,內飾氛圍可以個性化配置。在受John Cooper Works啟發的GO-KART模式中,內飾燈光及中央顯示屏呈現深紅色。


這款JCW版MINI Cooper S不僅在外觀設計上引人注目,性能上更是相當出色。每次坐進這部車,感覺就像是踏進了一個微型的賽車世界,特別是那精緻的細節和運動感十足的座椅,讓人不禁想要踩下油門,感受那種極速馳騁的快感。對於喜歡駕駛樂趣和獨特風格的朋友來說,這款車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相信每一次駕駛這部車,都會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和愉悅!

Aston Martin Valkyrie AMR-LMH 超級跑車登場


全新的 Aston Martin Valkyrie AMR-LMH 首次在賽道亮相,Aston Martin 與 The Heart of Racing 團隊開始了一個全面的測試計劃,準備在明年挑戰自1959年以來首次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奪冠。這款新超級跑車由 Aston Martin Performance Technologies 和 The Heart of Racing 團隊共同開發,本週在英國進行了初步測試和調整。測試車手包括 Aston Martin 高性能開發車手 Darren Turner(英國)、The Heart of Racing 的 Mario Farnbacher(德國)和 Harry Tincknell(英國),後者曾在2020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贏得 LMGTE 組別冠軍。


Aston Martin 與 The Heart of Racing 將開始全面的開發計劃,預計在秋季完成 FIA 認證,並在2025年初首次亮相競賽。Aston Martin Valkyrie AMR-LMH 是首款按照 Hypercar 規範建造的賽車,將同時參加 FIA 世界耐力錦標賽(WEC)和美國 IMSA WeatherTech SportsCar Championship(IMSA)。

Valkyrie AMR-LMH 是頂級 Hypercar 級別中唯一一款源自現有量產超高性能車的賽車——Aston Martin Valkyrie,這款終極超級跑車。The Heart of Racing 將在 WEC 中派出兩輛 Valkyrie AMR-LMH 賽車,並在 IMSA 中派出一輛參賽。Aston Martin 耐力賽車運動主管 Adam Carter 表示:「Valkyrie AMR-LMH 作為純種耐力賽車,設立了自己的標準。它是一台純粹、前沿的賽車,雖然目前還處於測試初期,但我們對其目前所達到的目標和標準感到滿意。」


這款賽車採用了經過改裝的 Cosworth 製造的 6.5 升自然吸氣 V12 發動機,標準型可達到 11,000 rpm 並產生超過 1000 bhp。該動力單元經過強化和調整,以符合 Hypercar 級別的性能窗口,並能承受頂級長距離比賽的嚴苛考驗。

The Heart of Racing 最近在英國設立了 WEC 計劃的總部,靠近 Aston Martin Performance Technologies 的賽車建造地點——Silverstone。該團隊負責 Valkyrie AMR-LMH 的開發和測試計劃,預計將在夏季從英國移至歐洲賽道進行性能評估。


The Heart of Racing 團隊負責人 Ian James 表示:「Valkyrie AMR-LMH 的首次測試是該計劃的一個驕傲時刻。這個項目已經醞釀了幾年,看到它真正上路,感覺非常振奮。我們期待著未來的旅程——這對於所有參與這個項目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正處於賽車運動的巔峰,競爭對手實力強大,有些已經參賽多年,擁有無限資源。我們知道我們將面對最強的對手,因此我們打算以同樣的水準代表 Aston Martin。我相信,從目前的表現和這款車的基因來看,我們有能力成功。」

Aston Martin 與 The Heart of Racing 還計劃參加 IMSA WeatherTech SportsCar 錦標賽,將在北美的 Phoenix 總部運營。Aston Martin 進入 Hypercar 級別賽事,確保了這家英國超豪華跑車製造商在從業餘賽事到賽車運動巔峰的所有耐力賽事中的存在。實際上,從2025年開始,Aston Martin 將是唯一在所有級別的賽車和 GT 賽車(從 Hypercar 到 GT4)以及 FIA 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中參賽的製造商。


在過去的95年中,共有超過240位車手駕駛27種不同的底盤和引擎組合的 Aston Martin 賽車參加勒芒比賽。沒有其他賽事像勒芒那樣為 Aston Martin 帶來如此多的成功,並堅定地證明了我們的 DNA 是由競賽的本質鍛造而成。

Valkyrie AMR-LMH 的表現不僅顯示了技術的進步,更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品牌對競賽精神的追求。作為車迷,看到這樣一款車從賽道上馳騁,無疑是一大樂事。未來的耐力賽道上,Aston Martin 勢必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