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C
Hong Kong
Sunday, May 4,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29

Honda 革命:固態電池生產線首曝光引領新能源時代!


Honda 展示未來電池技術的突破進展,固態電池進入量產倒數!2024年,Honda 在日本櫻市(栃木縣)正式揭開自主開發的全固態電池示範生產線的面紗,為實現量產邁出重要一步。該生產線位於 Honda 研發中心內,目標是在2020年代後期,將這種創新電池應用於電氣化車型。

高效生產線:Honda 固態電池的秘密武器
為了完善固態電池的量產工藝,Honda 建立了一條面積達27,400平方米的示範生產線,仿真量產所需的全部流程,包括電極材料的配重、混合、塗覆、壓製電極組件,以及電池模組的組裝。生產線的設施建設於今年春季完成,目前主要設備已經就位,計劃於2025年1月啟動試生產。

Honda 創新採用了「滾壓技術」,令固態電解質層的密度更高,且提升電解質與電極的接觸效率,同時大幅縮短每顆電池的生產時間。品牌亦通過改善低露點環境下的生產控制技術,減少能源消耗,從多方面降低生產成本。


拓展應用場景:不止於汽車
Honda 的目標是將固態電池應用於汽車、摩托車,甚至航空器,並藉由高效生產實現規模效益,進一步降低電池成本。這些努力將為客戶提供兼具高性能與低成本的移動方案,徹底改變新能源領域的遊戲規則。


Honda 的先進電池願景:超越技術,革新未來
憑藉多年的技術積累,例如太陽能電池和燃料電池的量產經驗,Honda 在材料選擇及製造方法上進行快速研發,目標是在2020年代後期實現固態電池量產。為推動碳中和,Honda 計劃到2040年讓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占全球新車銷量的100%。固態電池以高能量密度和耐熱性能見稱,有望解決當前電動車的痛點,包括續航里程、價格及充電時間。

Honda 更通過簡化冷卻系統設計及提升生產效率,進一步優化電池成本和性能,為消費者帶來更高價值的產品。


Honda 高層感言:突破之路才剛剛開始
Honda 研發公司社長大津啟司表示:「全固態電池是電動車時代的革命性技術,未來汽車的核心已由引擎轉向電池。示範生產線的啟動標誌著 Honda 和日本在電氣化轉型中的一大步。我們將全力以赴,讓搭載固態電池的移動產品早日面世,為客戶帶來全新價值。」


固態電池真能改變一切?
固態電池聽起來就像是電動車界的「黑科技」,又高效又耐用,還能解決續航和充電的老大難問題!不過實現這些突破的挑戰同樣艱巨,特別是在量產成本和技術穩定性上。試想像未來我們能開著一輛只需10分鐘充滿電、跑得更遠的Honda電動車,那才是真正的進步!希望 Honda 能夠順利突破技術瓶頸,讓我們這些車迷早點體驗這個未來夢想!

半島酒店車隊再創奢華巔峰!4 部 Bentley Bentayga 霸氣加入陣容


為了延續超過半世紀以來提供頂級交通服務的傳統,香港半島酒店最近迎來四部專屬訂製的 Bentley Bentayga Extended Wheelbase (EWB) Azure 豪華SUV,成為其車隊的新成員。這次新增的Bentley不僅提升了車隊整體質素,更與車隊中的14部Rolls-Royce Extended Wheelbase Phantom及經典的1934年Phantom II相得益彰,將奢華推至新高度。

2024年11月酒店在前庭舉行了一場盛大的交接儀式。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非執行主席 Michael Kadoorie爵士 出席,並從Bentley Motors CEO Frank-Steffen Walliser博士 手中接過新車鎖匙。這不僅是一個交接儀式,更象徵了奢華與匠心的完美結合。


半島酒店亞洲區區域執行副總裁兼香港總經理 Joseph W.Y. Chong 表示:「這次新車加入對酒店來說意義非凡,不僅延續了我們為客人提供頂尖交通的傳統,亦體現了我們致力於每個細節為客人帶來無與倫比體驗的決心。」
Bentley Motors CEO Walliser博士則稱:「能將這四部專屬打造的Bentayga交付給Kadoorie爵士及半島酒店,我們深感榮幸。Crewe工廠的工匠團隊用心打造每一部Bentley,這次結果令人十分驕傲。」


半島酒店的車隊一向不乏經典之選,包括Rolls-Royce Phantom、Bentley Bentayga及Toyota Alphard。Bentley Bentayga EWB Azure及四部全新Toyota Alphard為賓客提供更寬敞、更運動化的新世代交通體驗。
Bentayga EWB Azure配備半島專屬的綠色外觀,設有靜音自動關閉的延伸後門、豪華的內飾設計、縫製座椅、貼心的野餐桌、獨立娛樂屏幕、車內控制面板,以及Bentley情境燈光等。更驚喜的是,後排座椅還帶有按摩功能,並配置前後無線充電設備,甚至行李艙都被豪華皮革包覆。

除了Bentley外,酒店也新添4部混合動力的Toyota Alphard,專為家庭及行政團體設計,最多可容納6人。這些豪華車輛配有氣氛燈、座椅按摩功能、JBL音響系統及抬頭顯示屏等,同時兼顧舒適與環保,是另一種實用與豪華的體現。


從酒店早年的Studebaker車行,到引入自己的Lincoln Continental車隊,再到1970年一次性購置7部Rolls-Royce Silver Shadow,半島酒店一直與豪華汽車品牌有著密切關係。2006年,酒店再創歷史,一次性購入14部Rolls-Royce Extended Wheelbase Phantom,至今仍是車隊中的重要成員。每部車均經過量身訂製,內部設計極盡奢華,成為半島品牌的標誌之一。


作為汽車迷,每次看見這樣的豪華車隊,都忍不住感歎半島酒店在品牌打造上的獨到眼光。Bentley與Rolls-Royce可以說是奢華汽車界的兩大巨頭,但半島卻能同時將這兩者完美融入到品牌故事中,讓客人感受到超乎期待的服務和體驗。如果有一天能坐上這些車出行,即使只是短短幾分鐘,應該都會讓人感到無比享受吧!Teddy做車評這麼多年,看過無數豪車,也不得不說,半島對「奢華」的定義確實是全球少有的「地標級」。

長沙灣「電」力全開!KINETA 83瓊林街充電站正式啟用


香港電動車市場火熱,充電網絡再添新力量!KINETA宣布,旗下最新充電站正式落戶九龍西核心地帶的83瓊林街,該充電站位於新世界發展的甲級商廈內,提供四個 11kW中速充電車位。為慶祝開幕,KINETA特別推出 「83瓊林街充電站開幕獎賞」,只要充電滿兩小時,即可享半小時免費充電額優惠!


完善配套應對綠色需求
這座充電站是KINETA在香港設置的第20個站點,進一步擴展了其充電網絡,現時已擁有130個充電車位。83瓊林街充電站支援IEC Type 2制式,適配大部分市售電動車,最高充電功率達11kW,為車主提供快速穩定的動力補給,進一步提升使用便利性,推動綠色出行。

綠色商廈為充電站添色彩
83瓊林街是九龍西首座雙子塔甲級商廈,建築融合了多項環保設計,包括27,000平方呎綠化園林廣場及智能樓宇管理系統,致力於節能減排。KINETA充電站的加入,不僅完善了該區的基礎設施,更為附近居民及上班一族帶來方便的充電服務,實現綠色生活與工作的無縫結合。


森那美 × 新世界:合作推動綠色未來
KINETA母公司森那美與新世界發展的合作由來已久,雙方於2022年共同成立「新世界綠色運輸聯盟」,並已在新世界旗下多個物業安裝了42個智慧充電站,包括K11購物藝術館及K11 ATELIER King’s Road等。是次83瓊林街充電站的啟用,象徵雙方繼續推動電動車普及化及低碳出行的承諾。

全港覆蓋進行時
為應對市場對充電設施的迫切需求,KINETA正積極拓展其網絡,並與本地地產集團合作,在更多地標物業增設充電站,配合政府政策,為香港車主提供更方便、更廣泛的充電支援。


電動車已經成為未來交通的核心,而KINETA的新站啟用就好像在說:「呢條路我地已經鋪好,隨時起步!」四個充電車位睇落可能唔多,但其實配合其他地點的網絡,已經大大減輕電動車主「斷電焦慮」。最搞笑係我個朋友話,以後返工去83瓊林街充電,好過喺屋企開冷氣等充完電,仲省到電費,真係一舉兩得!大家不如去試下呢個新站,有咩好玩或者心得記得話我知啦!

經典傳奇!Mercedes-Benz W124 系列 40 周年:見證經典與現代的交匯


40年前,Mercedes-Benz 推出了一個至今仍在延續的傳奇:1984年11月,124系列的轎車首次亮相,一個月後正式上市。這款全新設計的中高級車型,以其永恆的現代設計和創新的工程技術,迅速俘獲了顧客和業界專家的心。1993年開始,124系列被正式命名為「E-Class」,並於1997年停產。在長達13年的生產周期中,累積生產超過220萬輛,成為市場上備受追捧的經典車型,不少稀有版本更早已晉升為收藏品。


永不落伍的經典設計
W124系列不僅是一款汽車,更是一段時代的縮影。它是1980年代活力年代的見證,同時也是一個跨越時代的經典,至今仍散發獨特的魅力。其粉絲群體龐大,並在經典車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它的實用性和經典外觀,使其成為可靠的經典車入門之選,而 Mercedes-Benz Classic 更透過原廠零件供應和車迷俱樂部的支持,讓這個系列的生命力得以延續。


可靠的零件供應:守護經典的秘訣
Mercedes-Benz Classic 提供超過5,800種原廠零件,其中逾1,000種專為W124系列設計,確保每輛車都能保持原汁原味的狀態。從星徽標誌到重新生產的核心零件,例如轉速表和橫向控制臂,所有零件都遵循嚴格的製造標準。透過全球銷售網絡,大部分零件可在24小時內配送到客戶手中,確保車主能夠長期維持車輛的性能和價值。


共享激情:W124粉絲的全球社群
Mercedes-Benz 的官方品牌俱樂部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國際社群,凝聚了超過120,000名成員。以德國的 W124 Club Deutschland 為例,他們舉辦了各類活動,包括車主聚會、駕駛旅程和技術講座。該俱樂部在斯圖加特的 Mercedes-Benz 博物館慶祝了W124系列的40周年生日,展現出車迷們對這款經典車型的熱愛。


全能車型:從家庭到性能怪獸
W124系列提供多種車身設計和動力選擇,從四缸入門版本(如 Mercedes-Benz 200 和 200 D),到配備V8引擎的高性能轎車。例如,1990年亮相的500 E,搭載326匹馬力的八缸引擎,令其成為兼具豪華與運動性能的車型。而1993年的E 60 AMG,則是首批被納入Mercedes-Benz官方產品線的AMG車型之一。當年,E-Class這個名稱正式啟用,成為品牌高端中型及行政級車型的代名詞。

W124系列在技術層面亦樹立了標杆,採用高強度鋼材和輕量化材料,提升安全性並減輕重量。突破性的全景式雨刷設計和首代4MATIC四輪驅動系統,皆是這個系列的創新亮點。


經典不只是懷舊,而是品質的代名詞
W124系列對於不少車迷來說,是經典車世界的入門券。它不僅擁有超越時代的設計,還有耐用性和實用性,真正做到了「老而彌堅」。回想當年,每次看到500 E,都感覺它是一頭隱藏在正裝裡的猛獸,低調又狂野!現在,這些車已成為收藏品,但對於一個車迷來說,開著它上路,感受的不只是速度和舒適,還有那份對工藝與歷史的敬意!

Bolk Transport 再升級!兩部 250 噸級巨獸 Mercedes-Benz Arocs 上路

Zwei Schwergewichte für Bolk Transport: Mercedes-Benz Arocs mit 250 Tonnen Zuggewicht unterwegs auf Europas Straßen Two heavyweights for Bolk Transport: Mercedes-Benz Arocs with 250-ton gross train weight on the roads of Europe


來自荷蘭的Bolk Transport為其重型運輸車隊增添了兩部全新的 Mercedes-Benz Arocs 8×4。這兩部巨型卡車取代了服役長達8年、行駛約50萬公里的舊款型號,展現了極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新車搭載630匹馬力引擎與液力耦合器,能處理高達250噸的總列車重量,專為重型運輸設計,堪稱真正的「公路巨獸」。

Bolk Transport車隊經理 Erik Maassen van der Brink 表示:「我們的卡車經常面對比普通卡車更加嚴苛的運輸任務,但它們的耐用性非常值得信賴。長距離、滿載運行的經驗,讓我們在購車時格外看重技術可靠性。」
他特別提到,Arocs搭載的液力耦合器是一大亮點:「我們的卡車主要運輸重型變壓器和風力發電機組件,經常需要上坡和下坡行駛。液力耦合器可以幫助司機更平穩地操作,加速與制動都非常精確,大大減少車輛的損耗。」

這兩部Arocs採用了Bolk Transport的標誌性深綠色塗裝,除了動力強勁,車廂內部的設計也兼顧駕駛員的舒適性。車廂配備充足的儲物空間、寬敞的睡床、靜止空調系統以及帶冷凍室的冰箱,為駕駛員長途工作提供了居家般的便利和舒適。

Bolk Transport位於荷蘭阿爾梅洛,專門提供多元化的運輸解決方案,涵蓋項目物流及倉儲服務,業務遍及國內外。面對高難度的重型運輸挑戰,他們長期依賴Mercedes-Benz卡車,成為品牌忠實支持者。這次全新Arocs的加入,再次印證了Bolk對頂級卡車品質的高度信任。

Bolk Transport的這次車隊升級,讓我想到香港的物流行業,雖然我們不像歐洲那樣需要處理超重型的貨物,但卡車司機的日常挑戰絕對不遜色。我覺得這類卡車最迷人的地方,除了強勁的馬力和耐用設計,還有那些細心為司機考慮的設計,比如寬敞的睡床和冷氣設備。長途運輸路上,駕駛員能休息好,才能保持最佳狀態!如果未來能在香港見到這類「巨獸」,一定會忍不住多看幾眼,畢竟這是真正改寫公路運輸規則的存在啊!

新一代 Audi Q5 Sportback:型格 Coupe 與 SUV 功能完美結合!


Audi 再次出擊,為設計愛好者推出型格 Coupe SUV——全新 Q5 Sportback。這款車將 SUV 的實用性與 Coupe 的動感線條融為一體,無論空間感或運動感都毫不妥協。第二代 Q5 Sportback 提供最多 515 公升(SQ5 Sportback 為 470 公升)的行李箱容量;摺疊後排座椅後,更可擴充至 1,415 公升(SQ5 Sportback 為 1,388 公升),同時具有高達 2,400 公斤的拖曳能力,足夠應付日常需求甚至戶外活動。


新一代 Q5 Sportback 比前代更為修長,搭配高調的寬闊 Singleframe 水箱罩與垂直的功能性進氣口,配合尖銳的 LED 頭燈,整體更具侵略性。車側的動態腰線由車門底部延伸至車尾,將靜態中的動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從 B 柱開始傾斜的車頂線條,則進一步強化 Coupe 的比例美感。

車尾設計同樣精雕細琢,光滑的尾窗延展至光條下方,簡潔又利落;尾箱蓋上的運動型銳利邊緣更添活力感。SQ5 Sportback 更配備雙圓尾管,全新設計更突出其性能車型的身份。


Q5 Sportback 提供兩種車身設計選項——Exterior Advanced 和 S line,而性能強悍的 SQ5 Sportback 則擁有專屬外觀。相比標準版本,Advanced 外觀版更具動感元素,例如水箱罩採用 Scandium Gray 配色,後擾流板則使用啞光黑設計。18 吋五輻旋轉輪圈為標配。

S line 及 SQ5 版則進一步強化運動感,包括更大的前進氣口、更加立體的尾部擴散器,以及多處銀色飾條,突顯車型的高性能特質。此外,全車系配備第二代數碼 OLED 尾燈,提供更高的行車安全性,尾窗頂部的投影燈更可增強煞車燈的視覺效果。


新一代 Q5 Sportback 的內裝設計以乘客需求為核心,結合高對比的材料運用與 MMI 全景顯示屏,打造出數碼化的未來座艙。從門板到中控台的連貫「Softwrap」設計,讓空間更具親和力。此外,內裝用料注重環保,採用 Cascade 布料及 Dinamica 超纖維,主要以回收材料製成,展現 Audi 在可持續發展上的承諾。

Q5 Sportback 採用 Premium Platform Combustion (PPC) 架構,並全面配備 48V 輕度混合動力技術(MHEV plus),能減低碳排放同時提升性能和舒適度。電動空調壓縮機可在內燃引擎關閉時,繼續提供穩定的車內溫度,而電池的能量回收系統亦可將制動時的能量儲存並再利用。


推出初期將提供三種引擎選項,包括 2.0 TFSI(204 匹馬力)及 2.0 TDI(204 匹馬力),均配備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另有全輪驅動 quattro 可選。頂配版本 SQ5 Sportback 則搭載 3.0 公升 V6 TFSI 引擎,輸出高達 367 匹馬力及 550 Nm 扭力,讓性能迷熱血沸騰。

全新 Q5 Sportback 與 SQ5 Sportback 將於 2024 年 12 月起開放訂購,售價分別由 54,800 歐元及 85,400 歐元起跳。


Audi Q5 Sportback 不僅外型進一步進化,內裝用料及環保考量亦讓人眼前一亮。Coupe 的動感美學加上 SUV 的全能表現,確實吸引到愛美又實用的車迷。我最喜歡的是它的尾燈投影設計,既安全又炫酷,開上街就是要型格吸睛!相信這款車在香港的高端 SUV 市場會有不錯的表現,對於注重實用性又想展現品味的車主來說,絕對是個理想選擇!

Renault 5 E-Tech 電動車與 Alpine A290 齊齊進入 2025 歐洲年度車決賽!


Renault 宣布最新推出的 Renault 5 E-Tech 電動車入選 2025 歐洲年度車決賽,成為七大決賽車型之一。這次評選共有來自 23 個國家的 60 位汽車專業記者,對 42 款車型進行評測,最終選出這 7 款進入決賽。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 Renault 連續第四年有車型入圍決賽,並於 2024 年憑 Scenic E-Tech electric 勇奪冠軍。這次入圍的 Renault 5 E-Tech electric,將於明年 1 月 10 日在布魯塞爾車展上迎接最終評選結果。

Renault 汽車的連年佳績
• 2022 年: Megane E-Tech electric
• 2023 年: Austral
• 2024 年: Scenic E-Tech electric(冠軍)
• 2025 年: Renault 5 E-Tech electric

而 Alpine 也不甘示弱,其全新 100% 電動小鋼炮 A290 同樣闖入決賽,再次與 Renault 旗下車型並肩作戰。這也是 Alpine 繼 2019 年的 A110 之後,重新進入歐洲年度車決賽。


Renault 5 E-Tech:經典重生,電動時代的流行偶像
Renault 5 最初於 1972 年推出,以其前衛設計掀起一陣流行風潮,成為無數家庭的理想座駕。到了 2024 年,Renault 重新詮釋這款經典車型,推出全新的 Renault 5 E-Tech electric。新車長 3.92 米,採用 AmpR Small 平台,並配備多連桿後懸掛,帶來極佳的操控體驗和舒適駕駛感。

這款電動小車不僅設計吸睛,還融入了豐富的數位科技與功能性,堪稱都市代步的不二之選。Renault 5 E-Tech electric 在法國北部進行本地化生產,並以可持續生產模式為主,力求成為新一代城市電動車的標杆。

隨著 2024 年 10 月於法國上市,Renault 5 E-Tech electric 正逐步在歐洲市場推廣中。


Renault 的電動車戰略:引領 B 級車市場
Renault 在過去 12 年積極推動電動出行,繼推出 Megane E-Tech electric 和 Scenic E-Tech electric 之後,現進軍 B 級車市場,推出 Renault 5 E-Tech electric,並計劃於 2025 年再推出 Renault 4 E-Tech electric。這兩款車型將在電動化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鞏固 Renault 作為可持續出行領導者的地位。

Alpine A290:為電動時代而生的熱血小鋼炮
Alpine 全新 A290 是品牌邁向電動時代的第一步,重現經典「熱掀背」車款,作為 Alpine Dream Garage 計劃中的先行者。A290 與 Renault 5 E-Tech electric 共用 AmpR Small 平台,擁有極致運動性能,並且在日常使用中仍能保持高舒適度。

A290 配備 Alpine 經典 DNA,將 A110 所帶來的駕駛快感融入這台小型運動電動車。車身設計銳利,搭載頂尖技術、超強連接功能和多種駕駛個性化選項,是為電動時代量身打造的新世代 Alpine。

這款小鋼炮同樣在法國 Douai 工廠生產,並搭載 Cleon 廠生產的 180 匹和 220 匹電動馬達,為駕駛者帶來極致性能體驗。

Renault 5 E-Tech electric 和 Alpine A290 可以話係「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兩者都擁有獨特嘅魅力。Renault 5 係經典重生,喺保留經典設計元素之餘,又加入咗現代化科技,非常符合時下都市人嘅需求。至於 Alpine A290,就真係熱血車迷嘅夢想,經典熱掀背風格加上電動馬達嘅即時反應,駕駛感應該會相當出色。


兩款車都係法國製造,充滿歐洲風情,加上品牌對可持續發展嘅堅持,絕對係新世代電動車嘅佼佼者。無論係追求實用性定係性能控,呢兩款車都可以滿足唔同車迷嘅需求。我期待呢次決賽,睇下 Renault 能唔能夠再次奪冠,又或者 Alpine 會否爆冷勝出。不論最終結果如何,呢場年度車決賽將會係一場精彩對決!

Toyota開發「零浪費」氫能概念技術!挑戰液態氫極限


Toyota 再次為未來能源開發立下新標杆!最近,Toyota 推出了一款全新概念技術,將駕駛過程中產生的「氣化氫」(boil-off gas) 回收再利用,旨在提升液態氫作為發動機燃料的效率。同時,Toyota 還在尋求合作夥伴,一同挑戰這項技術的實現可能性。


賽場驗證:液態氫的未來潛力
Toyota 在日本 2024 ENEOS Super Taikyu 賽事的最終回合中展示了這一技術,並以液態氫驅動的 GR Corolla 概念車參賽。Toyota 強調將繼續利用賽車運動這個極限環境,與合作夥伴一同精進車輛技術,為實現碳中和目標而努力。


技術原理:液態氫的挑戰與突破
液態氫的儲存密度比氣態氫更高,可在相同容量的儲氫罐中存儲更多燃料,但也面臨「氣化損耗」問題。這是因儲存過程中外界熱量進入罐體,導致部分液態氫氣化為氫氣,並在過去直接排放至大氣中。

Toyota 的新技術概念,則提出將這些「氣化氫」回收並作為能源使用的可能性,大大提升液態氫系統的整體能效。


多角度利用氣化氫:實現能源最大化
1. 將氣化氫重新用作燃料
Toyota 正開發一種「自增壓器」(self-pressuriser),利用氣化氫的壓力,將其回收為可用燃料,無需額外電力支持。這項技術可將壓力提升 2 至 4 倍,讓這些氫氣再次投入發動機使用。
2. 利用氣化氫發電
即使回收過程中仍有部分多餘氣化氫,Toyota 利用小型燃料電池堆進行化學反應,將其轉化為電能。這些電能可為液態氫泵等元件供電,甚至替代發電機,進一步提升能源效率。
3. 安全排放剩餘氣化氫
無法回收的少量氣化氫,經催化劑轉化為水蒸氣後,安全排放至車外,做到零污染。


科技之美,在於零浪費的想像力!
Toyota 這次的概念技術,真的讓人眼前一亮。從回收氣化氫到發電再利用,簡直是「將浪費變黃金」的完美示範。作為車迷,我特別欣賞Toyota願意在賽道上驗證技術,因為這不僅是「玩玩概念」,更是扎實的實驗和探索。雖然距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路,但看到這樣的創新技術,讓我對未來清潔能源汽車更加期待!想像一下,開著這樣的車子,不僅環保,還可以向朋友炫耀:「我的車,氣都不浪費!」 這種成就感,才是科技賦予我們日常生活的小確幸!

熱戰再起!2024 卡塔爾大獎賽前瞻: Mercedes-AMG F1 車隊挑戰高溫與高速賽道

Formel 1 - Mercedes-AMG PETRONAS F1 Team, Großer Preis von Las Vegas 2024. Lewis Hamilton Formula One - Mercedes-AMG PETRONAS F1 Team, Las Vegas GP 2024. Lewis Hamilton


Toto 談卡塔爾站
在拉斯維加斯取得1-2名佳績後,車隊滿懷期待迎接本季倒數第二站 – 卡塔爾大獎賽。美國站三日賽事中,車隊表現出色:George Russell由桿位起步,展現強勁控制力,全程保持領先;Lewis Hamilton則由第10位奮力追趕至亞軍,為車隊包攬頒獎台的頭兩級!這場壓軸佳績反映了車隊後半季的不懈努力與堅韌,成績實至名歸。

卡塔爾與拉斯維加斯站的特性截然不同。Lusail國際賽道以高速彎道為主,幾乎沒有大力剎車區,且即使改為11月舉行,當地高溫依舊是挑戰之一。相較之下,拉斯維加斯的低溫夜戰和慢速彎道更具耐力挑戰。不過,我們對此站充滿信心 – W15賽車在銀石及斯帕這類高速賽道表現出色,理應適應卡塔爾的布局。儘管預計對手會捲土重來,但我們將全力調整賽車,爭取再度於前列競逐。

卡塔爾站賽道檔案:冷知識分享
• Lusail國際賽道首次登陸F1賽事於2021年,2023年全面重新鋪設路面,同時翻新維修區與車隊設施,建造更大的維修站及新出入口通道。
• 去年比賽時,白天溫度接近40°C,部分車手因酷熱氣候面臨極大挑戰。
• 賽道主要供摩托車賽事使用,設計以快速流暢為主,唯一低於100 km/h的彎角是6號彎。
• 卡塔爾站無重剎車區,是2024年賽季的獨特例子,但賽車仍需應付6個剎車點。
• 賽道全長包含16個彎角,右彎10個、左彎6個,主直道長達1公里,是唯一DRS區域。
• Lusail賽道的維修區長度達502米,是賽季第三長,僅次於伊莫拉和銀石,進站預計需超過20秒。
• Mercedes於2021年的首屆卡塔爾站由Hamilton奪冠,而本次是賽道連續第二年舉辦F1短距離衝刺賽週末。

Cadillac 進軍 F1!GM 正式開展賽車夢想

General Motors and TWG Global have reached an agreement in principle with Formula 1 to bring a Cadillac team to the series in 2026. This GM Design rendering of the Cadillac Formula 1 Team’s conceptual theme pays tribute to the brand's American heritage.


在全球最高榮譽的賽車舞台上,General Motors(GM)正式宣布攜手TWG Global,計劃於2026年成立 Cadillac Formula 1 Team,並推出專屬的F1動力單元。此舉標誌著Cadillac將成為自2016年以來首支新加入F1的車隊,同時成為賽道上第十一支隊伍。GM的目標是在十年內將Cadillac打造成「全廠隊」(Full Works Team),自行研發F1賽車及動力單元。

F1技術助力未來出行
GM表示,參與F1的創新技術將進一步推動其在電氣化、動力總成、軟件開發及內燃機技術上的突破,最終應用於全球消費者的日常交通工具中。同時,Cadillac品牌將透過這項全球頂尖的賽車運動向國際觀眾展示其技術與設計實力。

GM總裁Mark Reuss分享道:「F1作為賽車運動的巔峰,不斷挑戰創新極限。能夠參與這項賽事是GM和Cadillac的榮譽,我們將秉持激情與誠信參賽,為賽車迷帶來更多精彩。」

TWG Global旗下賽車業務的CEO Dan Towriss亦補充:「與GM合作進軍F1,是一次充滿活力的挑戰。我們正在組建一支頂尖車隊,以展現美國創新精神,並為全球賽車迷帶來難忘的時刻。」

Mario Andretti再燃賽車熱情
作為團隊董事會成員的Mario Andretti – 美國最後一位F1冠軍——興奮表示:「我的初戀就是F1,而現在,70年後,我依然對F1懷有滿腔熱情。能在這個年紀參與Cadillac和F1的項目,簡直是夢想成真。」

雄心勃勃的技術研發
自2023年1月GM提出加入F1的申請以來,Cadillac F1團隊已集結了一支專注於空氣動力學、底盤與零件開發、軟件及車輛動態模擬的專業隊伍。團隊設有多個基地,分別位於美國印第安納州Fishers、北卡羅來納州Charlotte、密歇根州Warren及英國Silverstone。

GM擁有數十年的賽車經驗,贏得超過3,000場賽事及超過100個車手與製造商冠軍頭銜,此次進軍F1更是其豐富賽車歷史的延續。

Cadillac進軍F1是美國汽車品牌在全球舞台上的一次大步跨越。GM不僅展現了其技術實力,更為F1注入新血。作為車迷,我期待這支美國車隊能為F1賽道增添更多精彩畫面!希望到時能在比賽中見到Cadillac用速度和實力說話,甚至挑戰老牌勁旅。講真,F1賽車的激情,誰看了都難不心動吧?

許建德季末發力搶分最後一戰爭雙錦標


2024年對香港車手許建德(Jonathan)來說是多姿多彩的一個賽季,來到GT世界挑戰賽歐洲賽(GT World Challenge Europe)的最後一站前夕,經過整個賽季的耐力盃和衝刺盃的連場刺激後,Jonathan帶著一場分站冠軍和兩場季軍的成績,分別在耐力盃銅級車手積分榜,以及銅級車手總積分榜上,都是以榜首的姿態來到今年賽季的最後一場比賽。許建德已出發前往本季第10站賽事,沙地阿拉伯站 – 吉達6小時耐力賽(6 Hours of Jeddah),比賽將於11月28-30日於吉達濱海賽道(Jeddah Corniche Circuit)上舉行,決定冠軍錦標誰屬。


許建德將聯同他在Sky Tempesta Racing的隊友,意大利車手Eddie Cheever III以及英國的Chris Froggatt一同出戰本週末的比賽,這個三人組合在歐洲頂級的GT賽事中可說是非常成功,他們在2023賽季更贏得GT歐洲耐力盃銅級車手總冠軍。在今年賽季中,他們一直都能保持平穩的成績,不間斷地獲得積分,使他們在進入季末決定性的爭冠階段時,仍能保持一定優勢。這三位車手將在本年賽季最後一次駕駛他們帶著Sky幻彩拉花的93號法拉利296 GT3戰車登場,並與同場總數49部賽車,在總長6.18公里的吉達街賽道上一同作賽。

吉達濱海賽道位於沙地阿拉伯的吉達古城,是一條挑戰性極高的賽道。賽道包括有27個高速而寬闊的彎道,自2021年起至今,都是主辦世界一級方程式大賽沙地阿拉伯站的賽道,是被公認為世界上其中一條速度最快的街賽道之一,賽道的平均時速可高達每小時250公里。


許建德在今季的表現可說是更上一層樓,其穩定的高水準表現更是協助隊友和車隊進入最後爭標直路的關鍵。儘管今年的賽事頻密程度比以往更甚,賽場上的競爭也日益激烈,但亦無損Jonathan的良好的比賽狀態。這位香港車手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奪取年度錦標,連續兩屆稱霸耐力盃銅級車手總冠軍,並要首度贏得銅級車手的最高殊榮 – 綜合銅盃車手總冠軍。如許建德能成功收獲本年賽季的綜合銅盃車手總冠軍,他將可獲得被譽為賽車界的最高殿堂,明年賽季的法國24小時耐力賽(24 Hours of Le Mans)的參賽入場劵。

令人期待的GT世界挑戰賽歐洲賽閉幕戰,將於本週末在官方網站以及其官方YouTube頻道上現場直播,請一同為香港賽車手打氣。

2024年11月28-30日
沙地阿拉伯Jeddah站,耐力盃賽程
(當時比賽時區:GMT+3)

11月30日,星期六
排位賽:1145 – 1245
6小時耐力賽:1700 – 2300


許建德 | 93號 Sky Tempesta Racing 車手
「賽季的最後一站比賽對所有車手和車隊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我相信所有人都從沒有來過吉達比賽。我在賽車模擬器中練習過,明顯地賽道對車手的要求很高,車手必須要保持高度專注作賽,並且要前所未有地小心比賽,避免令戰車遇上任何問題。在這裡,就算是最輕微的小錯誤都可能會令戰車撞牆,因為賽道周圍幾乎沒有任何緩衝位置,發生任何意外撞牆的話將會直接導致退賽。

如果能夠在最後一場比賽登上頒獎台將會十分理想,但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全力確保可以贏得現時正在領先的兩個總冠軍頭銜。車隊會需要根據能威脅我們的競爭對手的所在位置,於整場賽事中制定適當的比賽策略。

請祝我好運!」

手錶變車匙!Mercedes-Benz Apple Watch App 全面升級


Mercedes-Benz 為了提供更流暢的數碼客戶體驗,推出Apple Watch版Mercedes-Benz App,讓車主輕鬆管理愛車,不再依賴智能手機。這次升級滿足了許多客戶的心願,將應用程式的核心功能融入手錶,真正做到「抬手就能控車」。


主要功能一覽:便捷互動,隨時隨地
Apple Watch版Mercedes-Benz App功能包括:

• 車輛狀態查詢:顯示車輛剩餘續航里程、電池電量或燃油水平。
• 車輛定位:遠程查看愛車位置,甚至在空曠地區可用指南針模式導航。
• 鎖車與解鎖:輕輕一點,無需掏出手機即可管理車門鎖定。
• 車窗狀態確認:確保車窗完全關閉,離車無憂。

Mercedes-Benz明白到數碼互動的重要性,這次Apple Watch App功能的加入,不僅讓用戶管理愛車更方便,也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的智能化形象。


首批用戶搶先體驗
這次升級首先在歐洲市場上線,美國、中國及亞太市場將於稍後時間推出。無論是城市駕駛還是遠足露營,這款手錶App都能讓車主無縫掌控車輛資訊。

手錶控車,未來科技即時體現!
作為一個「科技控」,我一直喜歡這類「即時互動」的科技應用。這次Mercedes-Benz Apple Watch版App,感覺就像是汽車版的「隨身管家」。特別是那個指南針模式,對於像我這種「方向感障礙」的人來說,真是福音!不過,真正吸引我的,是這種智能化的便捷體驗,無論是上下班還是外出露營,感覺生活一下子升級了。科技,真的讓駕駛變得更有人情味!

Acura 在 Daytona 測試中大放異彩!速度與可靠性完美結合為 2025 賽季鋪路

#60: Acura Meyer Shank Racing w/Curb Agajanian, Acura ARX-06, GTP: Tom Blomqvist, Colin Braun, Scott Dixon, Felix Rosenqvist


隨著2025年IMSA WeatherTech SportsCar Championship賽季的準備工作逐步啟動,本週Acura在Daytona國際賽道的兩天測試中領跑了大部分時間。Acura Meyer Shank Racing與Curb Agajanian車隊在五場練習賽中,三次位居最快圈速。Tom Blomqvist駕駛#60 Acura ARX-06在第二與第四場練習賽中成為最快,而Nick Yelloly則在第三場練習賽中駕駛#93 Acura登頂。

為了準備2025年IMSA WeatherTech SportsCar Championship,Honda Racing Corporation USA(HRC USA)將與曾多次奪冠的Meyer Shank Racing合作,並派出兩輛Acura ARX-06參賽,首場比賽將在1月的Daytona Rolex 24小時賽上打響。


HRC USA將在混合動力賽車時代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並進一步開發其技術與人員。Meyer Shank Racing將負責準備和維護兩輛Acura ARX-06 GTP賽車,而在IMSA WeatherTech SportsCar Championship賽事周末,#93 Acura將由HRC USA團隊運營和調校,#60 ARX-06則繼續由Meyer Shank Racing的傳統車隊成員操作。

這週末在Daytona國際賽道的測試,也成為了2024賽季IMSA WeatherTech SportsCar Championship的最後一場官方場地測試。2025賽季將於1月在Daytona國際賽道的Rolex 24小時賽上拉開序幕。

Acura這次在Daytona的表現真的是讓人眼前一亮!在如此多的車隊中脫穎而出,不僅展現了車隊的實力,也讓人對2025賽季充滿期待。尤其是看到Tom Blomqvist和Nick Yelloly在各自的賽段中領跑,讓我不禁想,這支車隊的未來真是充滿無限可能。更重要的是,這不僅是車隊的勝利,也是Honda Racing Corporation USA在混合動力賽車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隨著車隊和技術的升級,Acura的競爭力明顯增強,我也真心期待他們在即將到來的2025賽季中能有更多精彩表現。從這次的測試表現來看,Acura的“速度”和“可靠性”真的已經結合得相當完美,未來可期!

Hyundai 再創電動車傳奇!全新 IONIQ 9 電動SUV正式亮相,空間與創新雙冠王!


Hyundai汽車於洛杉磯的Goldstein House揭曉其全新電動SUV──IONIQ 9,這是一款擁有三排座椅的純電SUV,強調開創性的設計與電動車(EV)技術的完美融合。Goldstein House是著名的中世紀現代建築,Hyundai藉此展現IONIQ系列成為電動車市場創新與進步象徵的願景,同時重申品牌領先電動化的地位及目標:在2030年之前推出23款純電車型。

繼IONIQ 5及IONIQ 6接連榮獲2022及2023年世界年度風雲車獎後,IONIQ 9承載著品牌對電動車卓越表現的堅定承諾,成為下一章的里程碑。


全新IONIQ 9:滿足現代用家的多元需求
IONIQ 9定位為三排座椅的多功能SUV,最多可容納七人,無論是對個人化空間的追求還是與家人好友共享的需求,這款車型都能滿足。Hyundai Motor Company總裁兼CEO Jaehoon Chang表示:「IONIQ 9以我們備受讚譽的E-GMP平台為基礎,展現了Hyundai在電動化上的信心,提供顧客無與倫比的內部空間及價值。」


靜謐與舒適的內飾設計,營造非凡的電動車體驗
IONIQ 9的內飾設計以橢圓元素和柔和色調為主軸,搭配全景天窗帶來充足自然光,締造宛如休息室般的舒適氛圍。車內採用全平地板設計,可提供6至7人座位配置,並搭載Relaxation Seats,座椅可全躺並提供腿部支撐,充電期間最多可供四人休息。


第二排座椅更設有獨特的旋轉功能,停車時可讓第二及第三排乘客面對面交談,提升互動趣味。行李廂空間亦相當靈活,第三排座椅放平後提供高達1,323公升的載物空間,全三排使用時則仍有620公升的容量。值得一提的是,IONIQ 9大量採用環保材質,如再生PET布料、羊毛布料及生物基塗料,體現Hyundai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Aerosthetic設計哲學:流線與未來感的極致結合
IONIQ 9的外觀秉持「Aerosthetic」設計理念,以流線型輪廓結合Parametric Pixel燈組,將科技感與優雅風格融為一體。全車採用數位後視鏡與動態氣流控制技術,風阻係數僅0.259Cd,大幅提升能效與行駛穩定性。


頂尖動力系統與智能技術,帶來卓越駕駛體驗
搭載110.3 kWh高容量電池,IONIQ 9在WLTP測試下擁有620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並支援800V快速充電技術,可在24分鐘內從10%充至80%。性能版更可在5.2秒內完成0至100公里/小時加速。

車內配備Hyundai AI Assistant智能語音助理及多項OTA更新功能,用戶可透過Hyundai線上商店購買數位升級,如燈光模式及串流服務,充分滿足數位化用車需求。


全面安全防護,讓駕駛更安心
IONIQ 9標配10氣囊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包括前方防碰撞輔助、車道保持輔助、盲點防碰撞輔助等,為每位乘客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IONIQ 9如何成為新時代的全能選擇?
看完IONIQ 9的介紹,我只能說這款車真是「會煮飯的電飯煲」!從空間、舒適到科技,每個細節都像是為現代家庭與都市人量身打造。想像一下,帶著家人去露營,一邊用車內V2L功能煮個火鍋,一邊享受天窗的星空,這畫面真是浪漫到不行!如果Hyundai能將這樣的多功能與高效能完美結合,那麼IONIQ 9絕對會在電動車市場掀起一場不小的風潮!你說呢?

四連霸!紅牛車手 Max Verstappen 再度稱霸 F1 加冕賽車傳奇


荷蘭車神四連冠!Max Verstappen 在拉斯維加斯大獎賽中,以第五名的成績正式鎖定個人第四個F1世界冠軍頭銜,提早兩場比賽完成壯舉。這位荷蘭車手加入Alain Prost和Sebastian Vettel的四冠行列,僅次於Juan Manuel Fangio(5冠)、Lewis Hamilton(7冠)及Michael Schumacher(7冠)。

拉斯維加斯大獎賽由Mercedes車手George Russell奪冠,從桿位一路領先衝線;隊友Lewis Hamilton緊隨其後,獲得第二。Ferrari的Carlos Sainz Jr 則成功登上頒獎台,以第三名完賽,壓過第四名的隊友Charles Leclerc。


劇情峰迴路轉,拉斯維加斯再現經典對決
Verstappen 剛在聖保羅站演出驚天逆轉,由第17位起步奪冠,帶著氣勢來到美國內華達州。他在此站的目標簡單明確:只需壓過McLaren的Lando Norris,便可提前奪冠。Verstappen從第五位起步,恰巧排在Norris之前,穩紮穩打下完成目標,以第五名完賽,Norris則排第六。第五位連續四年奪冠的車手,而這一壯舉僅被Schumacher的五連霸超越。


團隊與車手的榮耀
Oracle Red Bull Racing總監Christian Horner 讚揚Verstappen的無可匹敵:
「Max 今年的表現獨領風騷,他的穩定性、團隊合作及堅韌都令人難以置信。他承受壓力的能力,充分展現了一位真正冠軍的風範。」

另一邊廂,Sergio Pérez以頑強鬥志從第16位追至第10位,為Red Bull再添一分;而Visa Cash App RB的Yuki Tsunoda表現出色,以第九名完賽,助車隊累積關鍵積分。


賽季尾聲,榮耀與挑戰並存
隨著Verstappen提早加冕,餘下兩站比賽的焦點將轉移至車隊及車手排名之爭,各方勢力為2024賽季最後的積分拼搏。

說實話,Verstappen的表現實在讓人服氣。他不只是一位強大的車手,更是一位懂得冷靜應對挑戰的冠軍。四連冠背後,不僅是車隊的技術實力,也是他個人心態與能力的展現。正如生活一樣,關鍵時刻不怕壓力,穩紮穩打,就能成就自己的傳奇。至於拉斯維加斯這場地點,怎麼看都像一場高調的派對——光影、速度與榮耀的完美結合,這次「車神」果然再一次成為全場焦點!

Porsche Taycan 第二代全面升級!更強、更遠、更快的電動運動轎車來襲!


隨著2024年初的全面升級,Porsche對Taycan進行了大幅度改造,無論是外型設計、動力表現、續航力,還是充電速度,都有了顯著提升。現在,三個全新版本的Taycan正式加入,為Taycan家族的16個版本帶來更多選擇。其中,Taycan GTS新版本繼承了Gran Turismo Sport的輝煌傳奇,並首次推出搭載全輪驅動的入門款運動轎車。

Taycan系列的選擇範圍前所未有地擴大:從三種車身款式、全輪驅動與後輪驅動、以及功率從300到760 kW不等的Porsche E-Performance電動馬達,現在總共有16個版本可以選擇。


其中,Taycan 4運動轎車、新版Taycan GTS和Taycan GTS Sport Turismo等三個全新版本剛剛加入,並可以開始預訂,計劃於2025年初在經銷商處上市。所有Taycan車型還新增了全新的外觀顏色選擇。在「傳奇」系列中,Slate Grey Neo和Pale Blue Metallic為車主提供了更多顏色選擇,而在「夢想」系列中,Purple Sky Metallic也成為新選項。

Porsche車型線副總裁Kevin Giek表示:「擁有如此多樣化的Taycan系列,我們能夠滿足各種顧客的需求和出行需求。我們的三款最新創新正是這種卓越多樣性的完美體現。」他補充道:「無論是第一代Taycan GTS已經在Taycan 4S與Taycan Turbo之間的運動型定位,還是現在的新款GTS,它們都無一例外,體現了我們對運動性能的極致追求。」


這三個新版本自然擁有2024年初Taycan升級時帶來的所有設計、技術和配置改進。這些電動運動轎車在幾乎所有方面都超越了上一代,不僅動力更強,續航更長,還能更快加速並且充電速度提升,穩定性也有了顯著增強。所有Taycan版本的標準配置更加豐富,並搭載了最新一代的Porsche Driver Experience。

Taycan的性能和效率進步來自多方面的技術改進:新款後軸電動馬達最大功率提升至80 kW,所有車型都配備優化的脈衝逆變器和更強大的電池組,改良的熱管理系統、下一代熱泵和調整過的能量回收及全輪驅動策略,使得Taycan在800伏DC快充站的充電速度最高可達320 kW,並且在高速度減速過程中,能夠進行高達400 kW的能量回收。


Taycan GTS全新版本:運動萬能型選擇
GTS,代表著Gran Turismo Sport,自1963年Porsche 904 Carrera GTS以來,這三個字母在Porsche車迷心中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如今,Taycan系列也有了這個傳奇名號的版本——實際上有兩款:全新Taycan GTS作為運動轎車和Sport Turismo版本發售。

作為一款全能型運動轎車,Taycan GTS搭載高達515 kW的超增壓功率(比上一代多了75 kW),配合全新Sport Chrono包裝中的推送加速功能(push-to-pass),可以在按下按鈕後的10秒內額外獲得高達70 kW的加速提升。在低速時,扭矩將提升至Launch Control水準,帶來更加刺激的駕駛體驗,並且在儀表板上會顯示倒計時,讓你完全融入那份動力暴增的快感。


Taycan GTS運動轎車和Taycan GTS Sport Turismo從靜止加速至100公里每小時僅需3.3秒,比前代快了0.4秒;從0加速至200公里每小時的時間縮短至10.4秒,縮短了1.6秒。續航力也提升了超過120公里,WLTP標準下可達628公里。

為了讓GTS車型更具震撼性,Porsche還為其增加了更具辨識度的聲音特徵,與Taycan Turbo S相似,進一步強化其運動感。外觀方面,Taycan GTS的車身擁有大量黑色或深灰色的細節設計,前後保險杠及外後視鏡底座均使用高光黑漆處理,而20寸的Taycan Turbo S Aero設計輪圈以及可選的21寸RS Spyder設計輪圈,都被涂上了深灰色。


內裝方面,Taycan GTS沿用了Taycan Turbo GT的許多材質,標配Race-Tex運動材質和光滑黑色皮革,還配備了可調18向電動運動座椅、GT多功能運動方向盤、運動計時包(包括推送加速功能和賽道模式)。此外,車主還可以選擇Carmine Red或Slate Grey Neo內飾套件,並且標配BOSE®環繞音響系統。


Porsche這次對Taycan的升級,不僅僅是從數據上做出改進,還在每一個細節中提升了駕駛的樂趣和體驗。Taycan一直是我心目中最具未來感的電動運動轎車,尤其是新款GTS的推出,讓這款車在性能、續航和充電速度上再次提升,幾乎無懈可擊。它不僅是科技的結晶,也是Porsche對於駕駛樂趣的一次完美詮釋。或許對於一些傳統汽油車愛好者來說,這樣的電動車還是有點陌生,但我認為,這才是未來車型的真正方向。每次坐進這些車輛,我總能感受到那份極致的操控快感,這一點,無論怎樣升級,它都不會變。

「電動巨無霸時代!」Stellantis 推出 STLA Frame 電動平台


Stellantis 近日發佈全新多能源平台 STLA Frame,專為大型框架式皮卡及SUV設計,為電動車和插電混能車注入前所未有的性能與實用性。該平台提供超強拖曳能力、長續航里程及多樣化動力選項,瞄準北美市場及全球特定市場的需求,成為電動皮卡市場的新標杆。

規格:性能與實用性雙滿足
STLA Frame平台旨在滿足大型皮卡和SUV用戶的需求,提供以下核心性能:
• 續航里程:純電動版本(BEV)最高達500英里(800公里),增程電動版本(REEV)更達690英里(1,100公里)。
• 拖曳能力:最高可達14,000磅(6,350公斤)。
• 載重能力:最大2,700磅(1,224公斤)。
• 涉水深度:支持最高24英吋(610毫米),應對多樣化地形與環境。

多能源配置:REEV技術突破重載限制
STLA Frame平台支援多種動力系統,包括純電(BEV)、增程電動(REEV)、內燃機混合動力(HEV)及氫燃料電池技術。

其中,REEV技術採用獨立的內燃發電機來為電池和電驅動模組(EDMs)供電。沒有直接機械連結的設計,使車輛在拖載重物時依然保持穩定續航,並通過電驅動模組提供即時扭力輸出,提升駕駛動態表現。

結構設計:強悍與效率並存
STLA Frame採用高強度鋼製造,兼具耐用性與輕量化,提供優異的抗側撞能力及保護電池安全的結構設計。平台底部配備全長護板以降低風阻,進一步提升續航效率。

電池容量範圍由159千瓦時至超過200千瓦時,支援未來更先進的能源存儲技術。前後電驅動模組輸出功率高達250kW,實現全輪驅動,0-60英里加速僅需4.4秒,為大型車提供超越想像的性能表現。

充電與雙向供電功能
STLA Frame平台支援800伏特直流快充,純電版本可在10分鐘內增加100英里續航;增程版本則可於相同時間內增加50英里。雙向充電技術允許車輛為其他電動車充電、為家庭供電,甚至回饋電網,在緊急情況下尤為實用。

未來願景:全球市場電動化布局
作為Stellantis Dare Forward 2030 計劃的重要一環,STLA Frame是其四大全球BEV平台之一。該計劃目標是2030年前歐洲乘用車100% BEV化,以及美國市場50% BEV化銷量占比。Stellantis正投入超過500億歐元實現全面電動化,並藉STLA Frame平台的高靈活性,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

「中國電車攻英倫!」XPENG 攜手 IML 開拓英國市場


XPENG(小鵬汽車)宣布與擁有近50年車輛分銷經驗的 International Motors Ltd(IML)達成策略合作,成為其英國市場的官方分銷商。這一合作標誌著XPENG全球擴展計劃的重要一步,尤其是進軍歐洲市場的關鍵部署,顯示了其以AI技術推動可持續交通的決心。

IML在英國、愛爾蘭和北歐的分銷領域已擁有近半世紀經驗,成功協助多個知名和新興品牌進入市場,從進口到售後服務皆提供全面支援。此合作將確保XPENG的高科技電動車能夠在英國市場穩步扎根,為車主提供優質的服務體驗。

隨著英國政府制定到2030年全面淘汰燃油車的目標,電動車市場需求快速增長。截至2024年7月1日,全英已安裝62,536個公共充電裝置,加速了市場轉型。XPENG此時進軍英國正迎合這一趨勢。

首款進入英國市場的車型是備受期待的 XPENG G6,這是一款純電中型Coupe SUV。G6結合高性能、尖端技術及零尾氣排放,配備800V超充技術及長續航能力,全面滿足歐洲消費者對智能電動車的需求。憑藉其下一代操作系統及AI整合的駕駛體驗,G6將為英國駕駛者樹立全新電動車標準。

XPENG國際業務負責人Alex Tang表示:「與IML的合作是我們全球擴展的重要一步。我們很高興能為英國消費者帶來結合創新技術與卓越設計的全新電動車體驗,並通過AI定義的出行理念,讓駕駛變得更安全、更智能、更可持續。」


IML董事總經理William Brown亦強調:「我們期待與XPENG攜手,為英國市場引入具有劃時代意義的G6。早前在Goodwood速度節上展示的G6已經贏得廣泛關注,這次合作將進一步推動雙方共同價值的實現。」

XPENG自2020年開始國際拓展,率先進入挪威市場,隨後陸續登陸丹麥、瑞典、荷蘭、德國等多國,近期更獲Euro NCAP五星安全評級。XPENG的目標是到2025年將業務擴展至超過60個國際市場,並期望海外市場的銷量占其總銷量的一半。

XPENG G6的進軍英國,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進一步走向世界舞台的典範!我認為,這次合作不僅展示了中國品牌的技術實力,更是一種「中國智造」的國際化自信。

英國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XPENG的產品結合了800V超充技術、長續航和AI駕駛功能,無疑為當地消費者提供了一個高性能又環保的選擇。對於熱愛科技又追求時尚的消費者來說,G6絕對是個誘人的選項。未來如果G6有機會在香港登陸,我真想試試這款SUV是否真能開出豪華與智慧兼具的駕駛感覺!你又期待這款車型能帶來什麼驚喜呢?

Hyundai 推出 ELANTRA N TCR Edition!賽車基因加持,日常駕駛也能體驗速度激情!


Hyundai正式揭曉了全新的ELANTRA N TCR Edition(在韓國市場稱為AVANTE N TCR Edition),這款高性能轎車充分體現了Hyundai的賽車DNA,旨在激發那些熱愛駕駛的「N-thusiasts」的熱情。

ELANTRA N TCR Edition源自於為生產車輛設計的巡回賽車(TCR)世界賽,這款車型融入了Hyundai自2017年加入TCR世界賽以來所累積的豐富經驗。基於其在TCR賽事中多次奪冠的成功,Hyundai將賽車的技術和專業知識轉化為多項升級的性能配件,為ELANTRA N TCR Edition增添全新的競技魅力。


新款ELANTRA N TCR Edition擁有輕量化的碳纖維天鵝頸尾翼,並可根據不同的駕駛需求和條件進行調整,提供最佳的下壓力設定。這款高性能轎車還搭載了輕量且剛性極高的19英寸N TCR鍛造輪圈,並標配了N Performance四活塞制動系統,提供更為卓越的操控與穩定性。

在內外裝方面,ELANTRA N TCR Edition進一步強化了Hyundai N的賽車基因,配備了專屬的TCR Edition貼紙(僅限韓國市場)、賽車風格的Alcantara方向盤、Performance Blue顏色的安全帶以及獨特的TCR Edition車標等細節設計。


Hyundai N品牌管理副總裁Joon Park表示:「Hyundai將我們在賽車運動中積累的經驗與專業知識融入到ELANTRA N TCR Edition中,讓N-thusiasts能在日常駕駛中也能體驗到賽道的激情。」他還補充道:「我們將持續強化Hyundai N的DNA,讓更多車主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賽車運動的快感。」Hyundai計劃於12月在韓國市場推出ELANTRA N TCR Edition,並計劃明年將其擴展到全球市場。

Hyundai這次推出的ELANTRA N TCR Edition,無疑是對「N-thusiasts」的一大福音!賽車基因的注入,讓這款車在日常駕駛中也能帶來無與倫比的操控快感,這對喜愛運動轎車的我來說,簡直就是夢想成真。尤其是那個可調的碳纖維尾翼,還有那套四活塞制動系統,無論在公路還是賽道上,駕駛的樂趣都能完全釋放出來。或許對一般人來說,這樣的配置有些過於運動化,但對我而言,正是這些細節讓ELANTRA N TCR Edition變得如此迷人。或許未來會有更多類似的運動轎車出現,但對Hyundai來說,這款車無疑已經為品牌在運動轎車領域樹立了一個新標杆!

「駕車開 Show!」BYD 聯手 Singing Machine 推出車載卡啦 OK 神器!


BYD繼續帶領新能源汽車創新,這次與全球卡啦OK龍頭 Singing Machine 以及音樂科技公司 Stingray 聯手,推出全球首創的 車載卡啦OK麥克風 和升級版卡啦OK娛樂系統。無論你是熱愛流行歌曲、Disney經典,還是Rock、R&B愛好者,駕駛BYD車輛的旅程即將變成音樂舞台!

合作亮點:全球首個車載卡啦OK系統
• Singing Machine 與BYD合作,推出專為車內使用設計的專業無線卡啦OK麥克風,完美整合Stingray Karaoke應用程式及BYD車載娛樂系統。
• 新麥克風支援聲音特效及即時音調偵測,可自動進行音調修正並實現卡啦OK打分功能。
• 此全新功能將於2024年聖誕節在巴西及歐洲首發,2025年起逐步擴展至全球BYD車款,消費者可向當地經銷商查詢供應情況。


卡啦OK娛樂功能:創新互動體驗
這套卡啦OK系統不僅僅是唱歌這麼簡單,它更升級為一種互動娛樂:
• 100,000首授權曲目:涵蓋流行、搖滾、R&B、K-Pop、Disney及節日特選等多種風格,適合各種音樂愛好者。
• 遊戲模式:增加了打分及音調偵測,讓車內乘客比拼歌唱技巧,氣氛更熱烈。
• 安全優先:車輛行駛時,中控屏幕的歌詞功能自動停用,乘客可透過手機掃描QR碼控制歌曲和查看歌詞,保持行車安全。

駕駛與音樂融合:BYD 的創新突破
BYD已生產超過9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一直以創新技術為客戶帶來驚喜。這次合作亦延續了2023年與Stingray的合作,將卡啦OK服務推廣至更多車型,並進一步提升功能,例如提供即時音調修正及沉浸式音樂體驗。

BYD全球執行副總裁Stella Li表示:「我們希望每一次駕駛都是一段難忘的互動旅程。」而Singing Machine的CEO Gary Atkinson則強調:「這次合作將卡啦OK的快樂傳遞至全球車主。」


這真是一個劃時代的創新!對於喜歡唱歌的朋友來說,這個BYD車載卡啦OK系統完全是圓夢神器!特別是即時修音功能,即使五音不全也可以唱得像個高手,試想一下,堵車時一家人在車內唱《Let It Go》,或者和朋友飆一首《Bohemian Rhapsody》,那種樂趣真的難以形容。

我個人覺得,這不僅讓駕駛更有趣,還可以為朋友聚會甚至長途旅程增添更多笑聲。未來有機會試用時,我一定會考慮來一場車內K歌直播,絕對成為朋友圈的焦點!BYD這次的操作,無疑將駕駛體驗推向全新層次。你又想在車內飆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