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C
Hong Kong
Monday, May 5,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32

李潔明稱霸澳門路車挑戰賽!再度奪冠寫下新篇章


中國澳門車手李潔明今年在澳門路車挑戰賽再度展現出色實力,成功奪冠!這名RPM Racing車隊車手繼去年在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70週年挑戰賽奪得首回合冠軍後,今年再度擊敗隊友巴達華高 (也是來自中國澳門的RPM Racing車手) 和珈藍上品車隊的巫志輝,在這場僅有五圈的比賽中笑到最後。

李潔明起步迅猛,精妙超車領先
比賽一開始,憑豐田GR86賽車取得杆位的巴達華高起步表現相當搶眼,但同在前排出發、駕駛富士BRZ的李潔明亦不甘示弱,他在文華東方彎成功超越對手,一馬當先。另一邊廂,巫志輝則從第六位起步,利用Team Master Champ車手鄺博文在葡京彎的失誤,迅速追上,成功升至第三位,令賽況更加激烈。

賽事多次紅旗,李潔明穩住陣腳
比賽初段,SS Racing Team的迪亞士駕駛豐田GR86在嘉思欄彎爆胎停下,隨即引發多台賽車相撞事故。賽會在第三圈出示紅旗,賽事中斷,隨後在安全車帶領下重啟。

賽事再度展開後,李潔明與巴達華高持續纏鬥,兩人互不相讓,而巫志輝也要面對鄺博文的強力追擊。比賽進入緊張白熱化階段,不過鄺博文在水塘北角彎失控撞欄,意外導致比賽再次出現紅旗,最終比賽無奈提前結束。

香港車手表現不俗,包攬中游名次
香港車手表現亦不容忽視,第四位和第五位分別由基亞車隊的陳澤彥和高維斯車隊的李文業奪得。陳子夏則以第六名完成比賽,三人皆駕駛豐田賽車,整體實力相當平均。至於第七至第十名,分別由華年達 (Premium Racing Team車隊,富士BRZ)、楊焯綸 (Winson Motor Sports車隊,豐田GR86)、馮海庭 (MONKEY RACING車隊,富士BRZ) 和蘇盈康 (力威世界車隊) 奪得。

文:Car1.hk
攝:Jeff & Richard @ Car1.hk / GP Macau

風雲再起!陶德奪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賽杆位:新車隊新紀元


陶德 (Davey Todd) 首次為MGM FHO Racing BMW車隊上陣,即於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賽 – 第五十六屆大賽中奪得杆位,成績相當驚人!即使排位賽曾因紅旗中斷,陶德依然穩定發揮,以2分25秒563的佳績壓過芬蘭的前冠軍哥達摩 (Erno Kostamo),成為排位賽的最速之星。

陶德感言:新車新感覺,挑戰新高度
對於這次首次為新車隊出戰便有如此亮眼的表現,陶德表示:「這對我和車隊來說是一個完美的開始,尤其能在排位賽擊敗三位前冠軍,更是令人振奮。在這條艱難的賽道上能跑出這樣的圈速,我實在感到十分驚喜。這部BMW賽車與我今季所駕駛的車型截然不同,衷心感謝車隊的支持和準備工作,我真的很高興。」


哥達摩力爭一位,賽車故障險象環生
來自38 Motorsport by Penz13 Racing車隊的哥達摩,本來一度佔據頭位,但最終僅以2分25秒820的成績屈居第二。他的BMW賽車在早段出現油液洩漏問題,賽會隨即出示紅旗清理賽道,影響了他爭奪頭位的機會。

這位2022年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冠軍直言:「雖然我的賽車發生機械故障,但經過技師和副領隊的維修後,車輛恢復了最佳狀態。今天我不需要冒險,就跑出了個人最佳圈速,車隊和機械團隊功不可沒。明天我會以最好的狀態迎戰。」


衛冕冠軍赫爾文:穩紮穩打,前排起步
MGM FHO Racing BMW車手赫爾文 (Peter Hickman) 在排位賽最後一圈跑出個人最佳時間,從第四位升上前排第三位。作為四屆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冠軍,他明天將為自己第五次奪冠全力以赴。

赫爾文表示:「這個結果我能接受,因為我並未嘗試過分挑戰極限。我喜歡逐步提升速度,在這週的各種狀況後,能夠再度上場真的很美妙。我們的MGM FHO Bathams Racing BMW戰車將以有利位置起步,我對明天充滿期待。」


路達:經典老將再戰,三十年情懷
排在第四位的是九屆冠軍路達 (Michael Rutter),雖然他在排位賽中一度闖進前三,但他的MGM FHO Racing BMW賽車在比賽末段突然出現故障,未能再提升排名。

路達感慨地說:「這幾天的賽況讓人有點緊張,但能夠再度在這條經典賽道比賽,真的感到很欣慰。今年是我踏足澳門的三十周年紀念,雖然未能以前排位置起步,但我們仍然對明天的比賽充滿信心。我的賽車狀態良好,我有信心能造出理想的成績。」

第二排的競爭者
與路達一同排在第二排的是SMR Racing的賀臣 (Rob Hodson) 和Jackson Racing powered by Prosper2的佐頓 (Paul Jordan),這場十二圈的比賽預計將會非常激烈。

文:Car1.hk
攝:Jeff & Richard @ Car1.hk

澳門 GT 盃選拔賽:Craft-Bamboo Racing 真卡迪拿奮力爬頭!古農繼續磨合 Mercedes-AMG 戰車


在風雨過後,賽道終於回復理想狀態,第71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GT盃選拔賽如期上演,共12圈賽事順利完成,沒有出現任何意外。兩位Mercedes-AMG Team Craft-Bamboo Racing的廠方代表車手全力以赴,展現了不俗表現。


77號|Daniel Juncadella 真卡迪拿
排位賽排名第12位,圈速為2:17.796。
真卡迪拿甫一開賽便迅速展開攻勢,成功在起步後上升一個名次,以第12名完成選拔賽。他表示東望洋賽道的特性令爬頭十分困難,戰車設定亦未達到最佳狀態,但車隊今晚會再進行調整,力求在明天正賽中有更好發揮。


99號|Jules Gounon 古農
排位賽排名第22位,圈速為2:19.577。
古農則在賽事中逐步提升名次,最終以第22位完賽。他坦言對今天的表現有些失望,但賽道經驗和戰車的磨合在今日有顯著進展。車隊會在今晚繼續進行調整,期望在明天正賽中能夠取得突破。


歐陽若曦 | Mercedes-AMG Team Craft-Bamboo Racing車隊總監
「我們今天得不到預期的成績,但兩位車手經已發揮得很好並完成比賽。澳門的賽道是難以爬頭超越對手的,明天我們只能竭盡所能作賽,希望可以打進前10名爭取更好成績。」


Daniel Juncadella 真卡迪拿|77號Mercedes-AMG GT3車手
「從第13位起步,我就預計到今天的選拔賽並不輕鬆,尤其是在如此難爬頭的東望洋賽道。戰車的設定仍未十分理想,我們今晚會再回去看看那裡可以改進。希望明天的比賽可以有更好的發揮。」

Jules Gounon 古農|99號Mercedes-AMG GT3車手
「對今天的表現是有點失望。我們的戰車仍未達到最佳狀態,車隊與我仍在努力調整戰車。今晚會再對戰車作出調整,希望明天能有好效果。」

東望洋賽道一向都是爬頭難上加難,尤其在賽道狀態未完全穩定下,車手需要更精準的操控和決斷。真卡迪拿和古農雖然今天未能達到最佳成績,但他們表現出的專業和應變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明天正賽是最重要的一場,希望車隊能找出最佳設定,給我們帶來一場精彩的反擊戰!

【Racing Girl Gallery】澳門賽車最終決戰日來臨!


澳門賽車最終決戰日來臨!賽道上既熱血競速,場邊又有 model 靚人加靚車,一樣唔少!星期日仲有最後幾場壓軸好戲,大家記得唔好錯過,睇車之餘仲可以欣賞一下靚 model 嘅風采!

文:Car1.hk
攝:Jeff & Richard @ Car1.hk

電動長途卡車新時代來臨!Mercedes-Benz eActros 600 正式量產


Mercedes-Benz 宣布全新電動長途卡車 eActros 600 將於本年11月底在 Wörth 工廠進入量產階段。這輛榮獲 2025年度國際卡車大獎 的電動車型,首批客戶車輛將於2024年底前正式上路。重要部件由 Gaggenau 和 Kassel 廠生產並組裝,確保產品質量和性能穩定。

Gaggenau 廠以重型車輛變速器生產見長,如今逐步成為 電動驅動核心部件的專業製造中心。自2021年起,Gaggenau 已開始為 eActros 300/400 和 eEconic 生產電動車軸零部件。這次為 eActros 600 量身打造的電動車軸,集合了車軸、電動馬達和變速器等組件,展現出最前沿的 4速電動車軸驅動技術,包含約30個零件,如特製的傳動軸、齒輪及同步器。

Gaggenau 廠還負責生產 eActros 600 駕駛艙的車身結構部件,包括後擋板、車頂框架、隔板及加強結構等。這些部件均採用了傳統燃油卡車的設計經驗,配合最新的製造技術,展現出工廠的卓越工藝。

Gaggenau 廠廠長 Thomas Twork 表示:「沒有過去就沒有未來!我們驕傲地將多年製造精密變速器的經驗應用於新的電動驅動技術上,與 Kassel 廠一同為無排放移動貢獻力量。」


Kassel 廠作為全球 傳統車軸及電動驅動系統的卓越中心,全面負責 eActros 600 電動車軸的組裝工作。新一代電動後驅車軸專為長途運輸設計,具有一系列技術創新,提升了性能和效率。廠內設立了全新的組裝生產線,配備了功能檢測及安全測試站,確保每一個組件達到最高標準。

在組裝過程中,傳動部件、電動馬達和高壓零件將逐步裝入來自 Gaggenau 的車軸殼體。最終,電動驅動單元與車軸橋進行結合,並安裝各類感測器、油路及低壓線組,確保車軸的穩定性和性能。

Kassel 廠廠長 Hauke Schuler 表示:「我們驕傲地將全新的 e-axle 電動車軸納入產品組合,為實現長距離零排放運輸提供支持,這標誌著我們在邁向無排放移動轉型中的重要一步。」


Mercedes-Benz 透過 Gaggenau 和 Kassel 工廠的合作,實現了傳統製造技術與創新電動驅動系統的無縫結合。Gaggenau 的傳動技術優勢與 Kassel 的組裝能力相輔相成,為 eActros 600 提供了高效能、可靠的電動車軸。這次的合作標誌著 Mercedes-Benz 在電動長途運輸領域的新突破,為行業樹立了標杆。

Daimler Truck 勞資委員會副主席 Michael Brecht 表示:「透過與 Kassel 廠的合作,我們正在為新技術研發與生產提供方向。這次成功的電動車軸項目,體現了 Mercedes-Benz 在電動化轉型中的創新精神。」


eActros 600 正式量產代表住 Mercedes-Benz 進一步鞏固自己喺電動商用車市場嘅領導地位。作為重型電動卡車,佢唔單止喺效能上超越傳統燃油車,仲喺質量同製造技術上有住新突破。最值得讚嘅係,Gaggenau 同 Kassel 廠合作無間,完美融合傳統技術同最新電動化設計。長途運輸要行零排放呢條路,Mercedes-Benz 已經行咗好大步。下一步,可能真係要考慮下點樣喺香港呢啲城市應用呢啲「電動巨人」啦!你話喺高速路上見到呢部「電動巨無霸」,會唔會有種未來已經到咗嘅感覺呢?

戲劇性爆發!烏高卓古險勝奪下澳門格蘭披治 FR 世界盃排位賽杆位!


來自麥拿倫青訓的美國小將烏高卓古 (Ugo Ugochukwu)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 – 國際汽聯FR世界盃排位賽中,以微小的0.014秒差距,成功搶走MP Motorsport車手歌德 (Oliver Goethe) 原本領先的位置,獲得選拔賽杆位。他們二人將於周六的選拔賽中並列前排發車,這場較量勢必精彩萬分。

烏高卓古在賽後表示:「這是我參加過最刺激的排位賽,每一圈都是在挑戰車輛的極限。我真的很開心能在這條特別的賽道上有好表現。」這番話顯示了他面對賽道挑戰時的冷靜和果敢。

歌德則同樣經歷了一場「意外」連連的比賽,曾在維修站等候時意外觸發了車內的滅火系統。這個突如其來的狀況讓他浪費了不少時間,幸好車隊機械士迅速應對,令他能重返賽道,最終保住了第二位的發車位置。而KCMG IXO by Pinnacle Motorsport車隊的墨西哥車手理昂 (Noel León) 在早上遇上意外後,車隊僅在排位賽前幾分鐘完成修復,令人意外地獲得了第三位的好成績。


這次排位賽是所有FR賽車車手本週首次在乾地上作賽,意味著車手需要在速度與風險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儘管有部份車手表現出色,但仍有不少人面臨挑戰,有些甚至因為不幸出現在意外多發的路段而受牽連,真是一場風險與機會共存的比賽。

比賽開始僅8分鐘,日本車手佐藤凛太郎在15號站彎失控撞欄,立即觸發了首支紅旗。這次事故更牽連了SJM Theodore Prema Racing車隊的兩名車手鄧恩 (Alex Dunne) 和貝加奴域 (Dino Beganovic),當時貝加奴域甚至處於領先位置。賽事重開後不久,塔波寧 (Tuukka Taponen) 再度於同一彎角失控撞車,第二次紅旗隨即出現。接著,中村仁在最後一個彎角失事,再度引發紅旗。

排位賽雖然重新展開,但因賽道護欄受損需要維修,大會被迫第四次出示紅旗。之後,小林利徠斗在漁翁彎撞車、ART Grand Prix車手禾頓 (James Wharton) 在嚤囉園失控並撞上隊友吉爾泰爾 (Evan Giltaire),加上保凌 (Jett Bowling) 於最後彎角撞欄,賽事先後被中斷三次,最終在第七次紅旗出現時宣告提前結束。

文:Car1.hk
攝:Jeff & Richard @ Car1.hk / GP Macau

大灣區GT盃 (GT4)、澳門路車挑戰賽、澳門路車回歸盃排位賽完成


在激烈的澳門路車挑戰賽中,來自SON VENG Racing Team的中國澳門車手巴達華高,以3分03.816秒的驚人成績成功奪得杆位,為明天的比賽奠定了穩固的基礎。緊隨其後的是同樣來自中國澳門的RPM Racing Team車手李潔明,他的成績為3分04.306秒。雖然李潔明在賽事初段延續了昨天自由練習的優勢,一度位居前列,但巴達華高迅速超越,並最終以全場最快圈速定格了自己的杆位位置。


在這場競爭激烈的比賽中,基亞車隊的中國香港車手陳澤彥也在比賽末段發力,成功晉升至第三位,力壓了鄺博文(Team Master Champ)和李文業(高維斯車隊)兩位香港車手。儘管李潔明在賽事接近尾聲時曾嘗試收復失地,但因為陳澤彥不幸撞上護欄並引發紅旗,最終未能再爭取到杆位的機會。


同日進行的大灣區GT盃(GT4)也充滿驚險。在多次紅旗中斷後,Winhere Motorsport的鄧億以寶馬M4 GT4 (G82)成功奪得杆位,他的最快圈速為2分35.292秒,較第二位的韓壢潮(TOYOTA GAZOO Racing車隊,駕駛豐田GR Supra GT4 EVO)快接近兩秒。第三至第五名依次為盧家駿、謝榮鍵和梁嘉彤。

不過,謝健良於海角遊魂撞欄,以及駕駛保時捷718 CAYMAN GT4 RS CS的Z.SPEED車手吉雷蒂(Alessandro Ghiretti)在火藥局發生意外,造成了兩次紅旗中斷。最終,賽事因為第三次紅旗而提前結束。

在澳門路車回歸盃中,Champion Motor Sport的陳逹文以2分55.013秒的成績成功取得杆位。排在第二至第四位的分別是SS Racing Team的鄭健生、MONKEY Racing車手路朗然和Chillin Motorsport的司徒永信。雖然賽事早段因紅旗中斷,但陳逹文的出色表現讓他順利登上杆位。

文:Car1.hk
攝:Jeff & Richard @ Car1.hk

比約克在澳門東望洋大賽衝刺杆位!TCR世界巡迴賽冠軍之路將迎來激烈挑戰!


在充滿刺激和變數的澳門東望洋大賽 – Kumho國際汽聯TCR世界巡迴賽澳門站排位賽中,Lynk & Co Cyan Racing 的瑞典車手比約克(Thed Björk)成功以極為微弱的優勢奪得關鍵杆位,為自己的冠軍之路邁出了重要一步。緊隨其後的是來自BRC Hyundai N Squadra Corse車隊的阿斯哥拿(Mikel Azcona)。

這次杆位對比約克來說意義重大,這是他在TCR世界巡迴賽中的首個杆位,同時也為他爭取到15個寶貴的積分。隨著周六在全長6.2公里的東望洋跑道上開啟首回合比賽,他將有更大的機會繼續積累積分。


比約克在80分鐘的排位賽中經歷了多次紅旗中斷,最終以2分29秒816的時間摘下杆位,以0.023秒的微弱優勢超越了阿斯哥拿。阿斯哥拿雖然在排位賽初段領先,但隨後因為布提(Marco Butti)在火藥局的事故導致比賽暫停。儘管排位賽被暫停,但比約克憑藉第二圈的出色表現成功逆轉,奪得杆位,而阿斯哥拿未能再作出回應。

比約克的隊友艾拿卓(Yann Ehrlacher)緊隨其後,僅以不到0.1秒的差距排在第三,而TCR積分榜領先車手米捷利斯(Norbert Michelisz)則位列第四,這為他周六的比賽奠定了10分領先優勢。

此外,GOAT Racing車隊的古里亞利(Esteban Guerrieri)和Lynk & Co Cyan Racing的馬青驊也都進入了前六名。值得一提的是,TCR中國系列賽的衛冕冠軍曹宏煒與隊友甄卓偉分別排在第九和第十名,其中甄卓偉將從倒序杆位出發。

排位賽中,多次紅旗使得不少車手需要換上光頭胎來提升圈速,最終,九次東望洋大賽冠軍得主侯夫(Rob Huff)在多次中斷後,最終只排在第15位。

文:Car1.hk
攝:Jeff & Richard @ Car1.hk

馬些路以微弱優勢勇奪澳門 GT 盃杆位,挑戰 GT 世界盃巔峰!


在這場充滿戲劇性的澳門GT盃 – 國際汽聯GT世界盃排位賽中,馬些路(Rafaelle Marciello)以僅僅0.053秒的微弱差距,力壓迪亞士.雲科爾(Dries Vanthoor),成功奪下了明天選拔賽的杆位,為賽事帶來了極大的緊張氣氛。經過周四的自由練習以及周五早上的濕滑路面,車手們終於迎來乾爽天氣,這也成為他們首次在徹底乾透的環境下迎戰排位賽,大家都力求發揮最佳表現。雖然賽事初期,海因里希(Laurin Heinrich)於葡京彎撞上護欄,導致紅旗中斷比賽,但車手們迅速調整狀態,繼續為爭取杆位全力以赴。


在這場比拼中,兩名寶馬車手展現出了顯著的直路速度優勢,Toro Racing powered by MCG的馬些路和Team WRT的迪亞士.雲科爾,毫不掩飾他們對前列位置的強烈渴望。

排位賽初段,迪亞士.雲科爾曾和Mercedes-AMG Team GMR的晏高(Maro Engel)交替爭奪杆位,但當所有車手換上新輪胎後,馬些路和迪亞士.雲科爾逐漸拉開了領先優勢。


當形勢看似可能發生變數時,Liqui Moly Team Engstler的顏士拿(Luca Engstler)在最後四分鐘於文華東方彎出現重大事故,車輛嚴重損毀,車身碎片撒滿賽道,隨後紅旗再次出現。由於賽事無法重啟,最終馬些路鎖定了杆位,迪亞士.雲科爾和晏高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

對於這場充滿挑戰的排位賽,馬些路表示:「這兩天的天氣變化讓我們的挑戰更加艱難,但我們的開局非常好,在澳門這樣的賽道上能取得前排位置,實在太重要了。」

排位賽結束後,AF Corse SRL的法拉利車手傅奧(Antonio Fuoco)以第四名成績緊隨其後,後面則是來自Team KRC的另一名寶馬車手法夫斯(Augusto Farfus)。

文:Car1.hk
攝:Jeff & Richard @ Car1.hk / Mercedes-Benz Hong Kong

傳奇再續!新款 Porsche 911 亞洲首亮相 Turbo-Hybrid 強勢登場!


在廣州車展上,Porsche 帶來了多款令人振奮的全新 911 車型,首次在亞洲亮相,吸引眾多車迷目光。這次登場的包括搭載全新 Turbo-Hybrid 動力的 911 Targa 4 GTS、極致輕量化的 911 Carrera T,還有全球限量 1,974 部的 911 Turbo 50 週年紀念版。當天活動高潮迭起,一眾 911 車主們還參加了一場激情澎湃的 Morning Drive,晚上更有超過 200 名 Porsche 車迷齊聚一堂,見證這款經典車型的傳承與創新。


全新 911 Targa 4 GTS 是 Porsche 最新的混合動力傑作,配備 Turbo-Hybrid 系統,這是一款純燃油跑車,並未搭載電動續航系統。核心動力為全新 3.6 公升水平對向引擎,即使沒有電動馬達輔助,也可輸出 357 kW(485 PS)的馬力和 570 Nm 的扭力。加上整合的電動廢氣渦輪增壓器和永磁同步電機,總輸出達 398 kW(541 PS),總扭力達 610 Nm。搭配 Sport Chrono 套件,0-100 km/h 加速僅需 3.1 秒。

這套 Turbo-Hybrid 系統不僅輕盈,性能更是卓越。最新的電動渦輪增壓技術能瞬間提升渦輪轉速,實現即時增壓,讓引擎反應如自然進氣引擎般迅速。隨著你輕踩油門,車輛就能立即反應,帶來令人驚嘆的推背感。


新款 911 Carrera T 傳承 1968 年的 Porsche 911 T 精神,定位於 Carrera 與 Carrera S 之間,以輕量化設計和卓越動態性能為賣點。搭載 3.0 公升雙渦輪增壓六缸引擎,最大輸出 290 kW(394 PS),扭力達 450 Nm。標配 Sport Chrono 套件的 Carrera T Coupé,從靜止加速至 100 km/h 僅需 4.5 秒,最高時速達 295 km/h。

外觀上,Carrera T 保留了簡潔利落的跑車線條,並搭配標準跑車座椅及 GT 跑車軚盤。車內動感黑色內裝搭配對比鮮明的縫線,營造出強烈的運動感。車尾採用獨特的釩灰色車標與後蓋格柵,整體設計精緻而不失霸氣。


為慶祝 911 Turbo 50 週年,Porsche 特別推出限量版車型,全球限量僅 1,974 部,靈感來自上一代 911 Turbo S。這款紀念版車型融合了現代科技與經典設計,注入濃厚的傳奇情懷,吸引無數 Porsche 車迷追捧。

呢次廣州車展真係 Porsche 車迷嘅大日子!全新 911 Turbo-Hybrid 一出,絕對係技術與速度嘅完美結合。嗰種輕踩油門就即刻反應嘅感覺,真係令人熱血沸騰!而新款 Carrera T 更係純粹駕駛樂趣嘅體現,輕量化設計加埋運動座椅,令你揸起上手就係一種享受。最特別嘅當然係 50 週年紀念版,限量 1,974 部,無論外觀定性能都充滿傳奇色彩。如果你係 Porsche 粉絲,呢幾款新車你一定唔可以錯過,快啲去試駕感受吓吧!

Mercedes-AMG Team Craft-Bamboo Racing 車隊排位賽失利,澳門 GT 盃兩位猛將遭遇困難重重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進入第 71 屆,Mercedes-AMG Team Craft-Bamboo Racing 車隊原本雄心勃勃準備在 GT 盃的排位賽中大顯身手。不過,77 號戰車的真卡迪拿 (Daniel Juncadella) 及 99 號戰車的古農 (Jules Gounon) 都在乾地排位賽中遭遇意外波折,最後成績不盡人意。


古農撞牆失分,真卡迪拿被阻,排位賽提前結束
Mercedes-AMG 車隊希望趁著今年首次的乾地狀況全力衝刺,但情況急轉直下。99 號車手古農在嚤囉園彎時失控撞牆,被迫進入維修站進行緊急修理,未能在排位賽中做出有效時間。正當車隊急忙搶修時,賽事卻因另一名車手發生嚴重意外而提前終止,讓古農無奈地以第 23 位收場,成績掛零。

而另一位車手真卡迪拿亦面對諸多阻礙。在排位賽尾段,他被多輛賽車阻擋,加上紅旗的出現,只獲得一次機會做出計時圈,最終以 2:18.371 秒排名第 13 位。對於這位實力車手來說,這成績顯然未能達到預期。


逆境求勝,兩位猛將期待選拔賽反攻
儘管在排位賽中面對多重挑戰,Mercedes-AMG Team Craft-Bamboo Racing 車隊並未氣餒。真卡迪拿和古農都表示,他們將在接下來的選拔賽中全力以赴,希望能利用明天的比賽取得更佳排名,為星期日的正賽打下良好基礎。


歐陽若曦 | Mercedes-AMG Team Craft-Bamboo Racing車隊總監
「今天的排位賽不是很順利,我們的兩位車手都沒有一個暢通的賽圈可讓他們真正的發揮實力,他們明天只可排在第13位和最後的位置起步。情況不算理想,但澳門的比賽就是充滿著各種未知的狀況。我們還有明天的選拔賽,車隊會全力繼續爭勝。」

Daniel Juncadella 真卡迪拿|77號Mercedes-AMG GT3車手
「排位賽很不幸,我只能做到1次有效的排位時間,然後便接連被其他對手阻礙和紅旗,比賽便被中止了。我沒有機會可做出快的圈速,明天只能排在第13位起步,這已是我可以取得最好的位置。在澳門如此難超越對手的賽道上,明天的比賽將會非常不容易,但我仍會全力以赴。」

Jules Gounon 古農|99號Mercedes-AMG GT3車手
「今天的排位賽令我非常失望。我在山上路段輕碰了一下牆壁令戰車有點受損,當我回到維修站時,車隊說應可很快便完成維修,並能讓我趕在排位賽完結前做出有效時間,可惜其他賽車發生意外令大會出示紅旗,令排位賽提早完結,我沒有機會再回到賽道上。我和車隊明天會盡全力爭取最好的成績。」

加電唔再加油!Mercedes-Benz Wörth 廠開設快速充電站,為電動卡車充滿能量!


Mercedes-Benz 近日於德國 Wörth 廠區開設全新電動卡車快速充電站,為入廠供應的卡車提供充電服務,標誌著電動物流進入新時代。Wörth 市市長 Steffen Weiß 和 Mercedes-Benz Trucks 生產負責人 Andreas Bachhofer 出席了充電站啟動儀式,象徵性地接駁電纜為活動揭幕。這次設置的 6 個全新快速充電站,將成為 Mercedes-Benz 進一步推動貨運電動化的重要里程碑。

Mercedes-Benz Wörth 廠區這次開設的快速充電站,展示了品牌在貨運電動化的決心。計劃在 2026 年底前,將所有進廠供應的卡車完全電動化。目前已有 20% 的 Daimler Truck 直接訂購的物料運輸已經實現電動化。這次設置的新充電基礎設施,屬於 Mercedes-Benz 的「TruckCharge」計劃之一,為電動卡車提供全面的充電服務,包括諮詢、基建及操作管理。

Wörth 廠現時已安裝了 8 個充電站,這次新增的 6 個 400 kW 快速充電站位於廠區 2 號門附近,供貨運車輛在等待和卸貨時進行充電。未來,廠方還計劃增設兩個支援「兆瓦級充電」的充電站,以應對未來電動卡車的需求,確保電動物流車隊無縫運作。


Mercedes-Benz Trucks 生產負責人 Andreas Bachhofer 表示:「這次投入使用的 6 個 400 kW 快速充電站,能夠在卡車停泊等待區內完成充電。我們計劃未來在 Wörth 廠的生產區域附近設立更多充電站,讓充電過程能與裝卸貨同時進行,最大限度提升物流效率。」

而 Wörth 市市長 Steffen Weiß 亦指出:「這個充電站的啟用對於 Wörth 市來說,具有象徵意義。以前大家習慣見到加油站旁柴油卡車排隊加油,現在隨著電動車的普及,充電正逐漸取代了傳統的加油過程。」


為了支援這次新增的快速充電站,Mercedes-Benz 在廠內新建了一座輸出功率達 6 兆瓦的變壓站,並透過 20,000 伏高壓電纜連接到廠區電網,確保穩定的電力供應。值得一提的是,自 2022 年起,Mercedes-Benz 已在 Wörth am Rhein 的分支資訊中心(BIC)設立了一個客戶充電園區。這裡的電動卡車客戶可以測試各種廠牌的充電站,並與 Mercedes-Benz 專家討論適合的客製化充電方案。

Mercedes-Benz 呢次嘅快速充電站項目真係行得好前!電動卡車喺物流業界慢慢變成新趨勢,而呢個新充電站正好迎合咗呢個需求。未來你喺 Wörth 廠唔會再見到長龍嘅柴油卡車等加油,而係一排排嘅電動卡車等充電,場面應該好有未來感。更勁係佢哋仲考慮到裝卸貨同時充電,呢招真係幾環保又幾高效!我睇呢,電動物流真係指日可待,睇嚟我哋以後真係會見到越嚟越多「零排放」嘅運輸車隊喺路上穿梭!

墨西哥新星理昂雨中稱霸!澳門格蘭披治大賽 FR 世界盃自由練習 2 最快圈速!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 FR 世界盃的自由練習 2 中,墨西哥車手理昂 (Noel León) 在濕滑路面上大顯神威,成功刷出全場最快圈速,成績為 2 分 25.772 秒。賽事中因濕滑路況三度出現紅旗,最後一度更是因理昂本人失控撞欄引發。

經歷雨夜的洗禮,周五早上的賽道依然濕滑,挑戰難度極高。但這無阻車手們為下午的排位賽 2 做最後準備。來自 KCMG IXO by Pinnacle Motorsport 車隊的理昂在自由練習 2 中,頂住雨勢挑戰,以 0.105 秒的微弱優勢壓倒 Saintéloc Racing 車手奈爾 (Théophile Naël),取得最快圈速。


理昂的最快圈速是在 Evans GP 車手達利恩尼 (Kai Daryanani) 因車輛故障停在跑道上引發紅旗前錄得。賽事暫停後,雨勢再次加大,導致賽道情況進一步惡化,令車手們難以再做出更快的時間。

比賽在最後 12 分鐘重新展開,但更加濕滑的跑道令車手們疲於應付。MP Motorsport 車手高拿吉 (Mattia Colnaghi) 在 15 號站彎擦欄,但幸運地繼續比賽。而寶雅 (Mari Boya) 則在葡京彎失控,衝進緩衝區。


賽事後段,SJM Theodore PREMA Racing 車手鄧恩 (Alexander Dunne) 一度寫下最快分段時間,顯示出強勁的速度;但隊友貝加奴域 (Dino Beganovic) 在嚤囉園駛入緩衝區,錯失最後一圈刷圈速的機會。最戲劇性的時刻出現在海角遊魂彎前,理昂因失控撞欄,前翼碎片掉在跑道中央,第三度引發紅旗,賽事因此提早結束,令自由練習 2 的成績塵埃落定。

文:Car1.hk
攝:Jeff & Richard @ Car1.hk

吉野家 X Panasonic 自動配送機器試驗!未來外賣唔再靠人手,機械牛送餐到你家!


吉野家、出前館和 Panasonic Holdings 宣佈,於 2024 年 11 月 15 日至 21 日期間,在神奈川縣藤澤市進行自動搬送機器送餐試驗。這次試驗將使用 Panasonic 的自動搬送機器「HacobO」,由出前館的應用程式下單吉野家餐點,透過無人機器將食物送達 Fujisawa Sustainable Smart Town(Fujisawa SST)的住宅,用科技改變外賣服務的未來!


這次測試由吉野家負責準備餐點和出餐操作,出前館則提供訂單及支付系統,而 Panasonic 提供自動搬送機器「HacobO」及相關操作系統。在試驗期間,Fujisawa SST 內所有 566 戶住宅都可透過出前館的應用程式訂購吉野家湘南新道辻堂店的菜單。當顧客下單並完成付款後,「HacobO」機器人會自動穿梭於公路上,將熱騰騰的牛丼送至顧客家門口。配送路線從吉野家店舖到社區入口由保安員陪同,之後由機器人自動完成剩餘路程。


這次合作試驗的目的,正是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外賣員人手不足問題。透過測試自動搬送機器,吉野家、出前館和 Panasonic 希望能夠驗證這項服務的可行性,並提高顧客的使用體驗。長遠來說,這項技術不僅有助於解決配送人手短缺的問題,還能創造新型態的就業機會,為解決社會問題提供一個新思路。


【試驗詳情一覽】
• 試驗期間:2024 年 11 月 15 日至 11 月 21 日
• 參與店鋪:吉野家 湘南新道辻堂店
• 配送範圍:Fujisawa SST 內所有住宅(神奈川縣藤澤市辻堂元町 6-8 至 6-25,共 566 戶)
• 合作分工:
吉野家:負責餐點製作及出餐操作。
出前館:提供訂單及支付系統。
• Panasonic:提供自動搬送機器「HacobO」及相關系統操作。

顧客只需在出前館應用程式上點選吉野家菜單、完成付款,機器人「HacobO」便會自動出發送餐。測試期間,僅使用一台機器人進行操作,專注於評估服務實現的可行性及顧客服務體驗。


吉野家真係識得玩!自動送餐機器一出,好似「機械牛」咁幫你送上熱騰騰嘅牛丼,未來可能你屋企樓下就見到呢部小機器人穿梭送餐。呢個合作計劃不單止解決咗人手荒,仲帶嚟咗一種全新嘅外賣體驗。諗下喺家中叫外賣,然後一部機器人叮噹按鐘送到你門前,感覺好科幻!希望呢個技術快啲普及,讓我哋都可以早日享受呢種未來感十足嘅送餐服務!

Sony + Honda 量產 EV「AFEELA」最新型號即將 CES 2025 首度亮相!


Sony Honda Mobility 宣佈,他們將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 CES 2025(展期為 2025 年 1 月 7 日至 10 日)中展出最新的量產電動車型「AFEELA」。這款全新電動車型預計於 2025 年正式推出,並將於 2026 年開始交付,這次 CES 展會將成為揭開新車面紗的重要時刻。

Sony Honda Mobility 是 Sony 與本田技研工業於 2022 年成立的合資公司,雙方共同創立了「AFEELA」品牌。這次展示的最新量產型號是 AFEELA 品牌旗下首款電動車型,目標是在 2025 年正式上市,並於 2026 年開始交付到消費者手中。AFEELA 將結合 Sony 的數字技術與本田的汽車製造專長,為電動車市場帶來全新體驗。

在 CES 2025 的 AFEELA 展台,Sony Honda Mobility 將展示最新進化版的 AFEELA 電動車型,相比過去的原型車版本,這次的展示車型將展現出更多先進技術與設計細節。通過實車展示和多媒體影片,AFEELA 將為觀眾呈現其核心概念:「Autonomy(自律駕駛的進化)、Augmentation(人車交互與時空擴展)、Affinity(人與社會的協調共生)」。

Sony Honda Mobility 這次將在 CES 2025 中首次舉辦單獨的發布會,展示最新的研發成果。1 月 6 日的 Sony 集團發布會上,Sony Honda Mobility 將分享最新資訊;隨後在 1 月 7 日舉行的單獨發布會中,將深入介紹 AFEELA 的全貌,揭示這款電動車型的詳細設計與技術細節。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場發布會將進行線上直播,全球車迷都可以即時觀看。

「AFEELA」呢個品牌名稱聽落已經好吸引,Sony 加本田呢個組合絕對係夢幻聯乘!Sony 嘅數字化技術加上 Honda 嘅汽車製造實力,無論係自動駕駛、車內互動體驗定係駕乘感覺,呢款新車型應該都會令車迷大開眼界。我都好期待 CES 上可以見到最新版本嘅 AFEELA,睇下佢究竟會帶嚟咩突破性嘅設計同功能!

本田全新 Freed e:HEV 登陸香港!滿足一家大小的 Just Right 移動夥伴


Honda 今日宣佈,全新 Freed e:HEV 將於香港正式發售,並於 11 月 23 日起設有優先預覽活動,開放網上登記預約。這款混能七座車型以「Smile: Just Right Mover」為理念,主打實用性與舒適感,定價為 HK$269,880,首批預訂預計於 2025 年 1 月交付。

全新 Freed e:HEV 採用本田獨有的 e:HEV 雙摩打混合動力系統,綜合油耗低至 26.5 km/L。這款車型搭載 1.5 公升 Atkinson 循環引擎,配合 AC 同步摩打及 e-CVT,輸出 122 匹馬力及 253 牛頓米扭力,即使全車滿載或行駛於上坡路段,動力表現依然輕鬆充沛。


車內設計上,全新 Freed 提供寬敞的七座空間,並設有同級獨有的中排冷氣。這項配置在炎熱的香港夏天尤其實用,能確保每位乘客都享受到舒適的車廂溫度。此外,新車還配備電動趟門,讓老少皆能輕鬆上下車,設計考慮周到。

全新 Freed e:HEV 的懸掛系統經過調整,進一步提升了車身剛性和路面回饋,確保乘坐時的穩定性和舒適感。無論是崎嶇不平的路面,還是長途高速駕駛,這款車型都能帶來平穩愉快的旅程。


Honda SENSING 系統同樣搭載於新車上,提供多項駕駛輔助功能,包括前方碰撞預警、車道保持輔助及自適應巡航系統。這些技術提升了行車安全性,讓駕駛者能安心出行,即使是新手也能更有自信地駕駛。

全新 Freed e:HEV 外觀設計簡約而不失質感,車頭配備尖銳頭燈及大面積前鬼面罩,展示出自信大方的外觀。車側以平坦的水平線條延伸至車尾,配合 Honda 的先進沖壓技術,塑造出精煉的車身輪廓。車尾則採用獨特「田」字型 LED 直立尾燈,增添了趣味和辨識度。


內裝方面,車廂以柔軟物料包裹,提供舒適的觸感,並採用了防水纖維和合成皮革,既溫和又容易清潔。7 吋電子儀表板顯示駕駛信息,閱讀簡單清晰,儀表板托盤亦採用防刮物料,細節設計貼心實用。

全新 Freed e:HEV 採用重新設計的前柱位置及單前柱結構,改善了對角視野,減少盲點,提升駕駛安全性。車廂內的穿透式設計,配合平坦的水平腰線,從前方至側面提供連續視野;後排特大窗更為第三排乘客創造開揚的空間感,讓長途旅程也能輕鬆自在。


全新 Honda Freed e:HEV 簡直係為香港用家量身訂造!七座大空間、超低油耗,加上 Honda SENSING 安全系統,成為家庭車首選。平日一家人出去玩,擁有中排冷氣嘅設計真係超貼心,尤其喺炎熱嘅夏天,再唔怕後座乘客熱到投訴。更重要係,電動趟門對帶小朋友出街或者長者上落車都非常方便,真係啱晒香港家庭使用。講真,呢架車既有面子又實用,如果你正考慮換家庭車,Freed e:HEV 絕對值得一試!

Audi 廣州車展全新車型震撼亮相!三大重磅登場,豪華電動勢不可擋!


南中國的廣州車展正式揭幕,Audi 攜手當地合作夥伴重磅推出三款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全新車型。Audi Q6L e-tron 即將上市,A5L 正式亮相,另有 AUDI E 概念車於 SAIC 展台首度公開。Audi 與 FAW 及 SAIC 的合作展現雙品牌戰略,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電動與燃油車型,勢必引領市場新潮流。


FAW 展台:全新 Audi Q6L e-tron 與 A5L 重磅登場
Audi Q6L e-tron 作為首款基於 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PPE)的國產車型,將於廣州車展 FAW 展台亮相,並即將在 12 月底於長春全新工廠投入生產,專供中國市場。這款車型相比德國 Ingolstadt 生產的國際版本,擁有更長的軸距,並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了諸多設計改良與升級。Audi Q6L e-tron 的內飾更是為中國客戶量身定制,帶來數碼化駕駛體驗,令車內配置更具競爭力。

另外,Audi A4L 的後繼車型 A5L 也將在 FAW 展台亮相。A5L 採用了 Audi 全新命名系統,與電動車型區分開來。作為燃油車型的 A5L 基於 Premium Platform Combustion(PPC)平台設計,延長的軸距帶來更寬敞的車內空間,保留 Audi 一貫的動感車身比例。獨特的前後設計,例如發光 Audi 環圈標誌,讓 A5L 顯得獨樹一幟。內飾方面則加入了多項市場專屬配置,如發光後視鏡和高科技顯示系統。


SAIC 展台:AUDI E 概念車首度公開,瞄準年輕科技客群
在 SAIC 展台上,Audi 與 SAIC 攜手推出的 AUDI E 概念車首次亮相。這款概念車於 2024 年 11 月 7 日上海首度亮相,作為合作的新篇章揭幕,這款接近量產的車型預示了三款即將於 2025 年上市的 AUDI 車型。AUDI E 概念車以 4.87 米長、1.99 米寬的車身設計,加上 570 kW 雙電機和 quattro 四驅系統,展現了出色的駕駛動態。這款車型結合了 Audi 的 DNA 和 SAIC 的數字化技術,瞄準了中國市場的新興科技客群。值得一提的是,2024 巴黎奧運金牌得主、網球選手鄭欽文亦成為 AUDI 的品牌大使,為車型代言。


Audi 在中國的強勢布局與全新車型戰略
中國是 Audi 最大的單一市場,亦是電動化和數字化轉型最迅速的區域之一。Audi CEO Gernot Döllner 表示:「我們在中國的市場定位,是 Audi ‘Audi Agenda’ 的核心行動之一,為應對全球日益激烈的競爭做好準備。」Audi 在中國市場深耕 36 年,目標是繼續引領高端市場。為此,Audi 與 FAW 及 SAIC 攜手,通過推出一系列新車型擴大產品線,強化雙品牌戰略。


Audi 總裁:攜手合作,實現科技領先
Audi 與其長期合作夥伴 FAW 和 SAIC 於廣州車展聯手展示多款專屬車型。Audi China 總裁 Johannes Roscheck 表示:「我們與合資夥伴共同準備了一系列非凡的車型陣容,並展示了全新的高端電動品牌 AUDI 及其首款概念車型 AUDI E 概念車。這證明我們的雙品牌戰略進展順利,且增強了我們對 ‘Vorsprung durch Technik’(技術領先)的承諾。」


Audi 呢次廣州車展真係出盡全力!Q6L e-tron 改咗好符合中國市場需求,長軸距同加強嘅數碼化體驗,真係啱晒中國用家。而 A5L 延續咗 Audi 嘅經典風格,加埋獨特嘅設計細節,吸引力唔少。至於 AUDI E 概念車,我覺得係最爆嘅,結合 Audi 先進技術同 SAIC 嘅數字化優勢,應該會令一眾科技迷心動。Audi 嘅雙品牌戰略睇嚟效果好唔錯,未來喺中國市場會越做越好,可能連我都忍唔住想換架 Audi 嚟玩吓!

F1 車手挑戰美式賽車!Yuki Tsunoda 和 Liam Lawson 玩轉 NASCAR 道!


一向在F1賽道飛馳的Red Bull車手Yuki Tsunoda和Liam Lawson,這次決定挑戰與F1完全不同的駕駛風格——美國風格的NASCAR賽車!這次挑戰可說是「離地」式駕駛,兩位F1高手需要放下追求空力效應的精密操控,改為在泥地橢圓賽道上感受美式賽車的野性。


在德州泥地賽道上接受挑戰
Yuki Tsunoda和Liam Lawson這次來到德州,接受NASCAR專業車手Connor Zilisch和Shane van Gisbergen的指導。兩位NASCAR高手全程陪同,教導Yuki和Liam如何掌握這些Stock Car(原型車)的獨特操控方式,學習在泥地賽道上進行轉向、反打、煞車和油門控制,並找到合適的抓地力。

NASCAR賽車在美國的賽車文化中有著悠久歷史,至今仍然擁有極高人氣。這次F1車手跨界挑戰,正值車隊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拉斯維加斯大獎賽,賽事將於11月21日開跑。


三大挑戰考驗技術
在正式比賽開始前,Yuki和Liam首先進行了一堂「課室式」簡報,了解賽道挑戰的規則和技巧。他們驚訝地發現,這種泥地Stock Car只裝有三個煞車系統,沒有右前煞車,這是因為橢圓賽道的設計特性。Shane van Gisbergen給出了建議:「靠煞車和油門控制車子的方向,比轉向操作更為重要。」

挑戰一:尋找最佳走線
在第一個挑戰中,賽道上設置了六組錐形標誌,Yuki和Liam需要用恰當的速度和轉向來通過每一個彎道。他們很快學會了如何選擇高線和低線的不同技巧。高線速度較快,但低線需要提前煞車,否則很容易撞到錐形標誌或失控打滑。

挑戰二:角度速度控制
第二個挑戰考驗的是車手的彎道速度控制。Yuki和Liam必須在不打滑的情況下,以恰到好處的速度入彎,速度過慢會失去競爭優勢,太快則容易失控。

挑戰三:排位圈速度競賽
第三個挑戰可說是Yuki和Liam的「主場」,因為這是他們最熟悉的「全油門排位圈」。他們需要以最快速度完成一圈,以決定最後正賽的起步位置。


這次挑戰真是看得人心癢癢!從F1的極致精準操控到美式賽車的狂野泥地漂移,Yuki和Liam可以說是「不試不知自己有多瘋狂」!這也是F1車手難得一見的挑戰,不依靠空氣力學,而是靠「油門到底」的本能反應。要我說,這種挑戰就像香港人平時開著德國房車,突然要去開大陸那些「飛砂走石」的泥路車,既有驚險又刺激!如果有機會,真想親身試一下這種「硬派」美式賽車,看看到底有多難駕馭!

全新電動車陣容曝光!Kia EV3 引爆未來電動 SUV 潮流


今日 Kia 在台灣盛大舉辦 2024 年 Kia EV 日,這場活動不僅延續了去年的全球 EV 日成功經驗,更加鞏固了 Kia 作為可持續移動方案領導者的地位。這次盛會展示了多款全新電動車及概念車,為市場帶來一場充滿未來感的電動車盛宴。

自 2021 年品牌重塑後,Kia 的全新極簡標誌已經成為電動車市場上的一大亮點。2024 年 Kia 亞太區 EV 日展示了最新的電動車型及前沿技術,其中焦點是首次於亞太區亮相的 Kia EV3。此車型將於 2025 年於部分亞太市場推出,同場還展示了概念車 PV5 及未來主打車型 EV4。Kia 以這次活動展示了其作為大眾化電動車品牌的強大實力,並以嶄新技術引領市場。

Kia 亞太區首席執行官 Ki Seok Ahn 表示:「這次亞太區 EV 日不僅是我們向電動車革命邁進的重要步伐,更是展示 Kia 對可持續移動未來的堅定承諾。透過這次活動,我們展示了 Kia 的創新電動車技術和以客戶為中心的戰略布局。我們期望與亞太地區的合作夥伴攜手共創更加永續的未來。」


緊湊型電動 SUV 先鋒 — Kia EV3 引領潮流
這次活動的主角 Kia EV3 延續了旗艦 SUV EV9 的創新技術,並以「Opposites United」設計理念打造出方正的後輪拱設計、流線型車頂及堅固的車身姿態,呈現出現代運動風格。EV3 預計於 2025 年在亞太部分市場上市,瞄準入門級緊湊型電動 SUV 市場,為消費者帶來更實惠的電動車選擇,同時進一步推動電動車的普及。

先進技術配置,駕駛體驗全面升級
Kia EV3 基於 E-GMP(電動全球模組化平台)構建,搭載最新的駕駛技術,包括電動動態扭矩矢量控制(eDTVC),確保最佳牽引力。車內配備多項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如前方碰撞預防輔助、車道保持輔助、高速公路駕駛輔助、倒車碰撞預防輔助及遠程智慧泊車輔助,令駕駛者更安心、更輕鬆。


概念車 EV4 和 PV5:未來電動車的先鋒
活動中 Kia 亦展示了兩款令人矚目的概念車型。EV4 體現了「Opposites United」設計理念中的「Power to Progress」,結合了自然元素與尖端技術,呈現出寬敞駕駛空間與奢華設計,詮釋出全新類型的電動轎車。PV5 則為 Kia 首款專屬「Platform Beyond Vehicle」(PBV)的概念車,專為應對商務、共享出行及個人生活方式需求而設計,具備高靈活性與多用途的車型設計。


Kia EV9 旗艦電動 SUV 再度稱霸全球
Kia EV9 亦在此次活動亮相,該車型已於全球各地贏得多項大獎,包括 2024 年「世界女性年度風雲車」總冠軍及「世界年度最佳電動車」等殊榮,成為市場上的焦點之作。

Kia 除了發佈新車型外,還強調其涵蓋多價位的完整電動車產品線。品牌將持續推出混合動力電動車(HEV)及 PBV 產品,並保留核心內燃機車型,以迎合新興市場需求。Kia 預計於 2025 年建立 6 個全球電動車生產基地,確保電動車及電池的穩定供應。

Kia 計劃到 2030 年實現每年銷售 160 萬輛電動車的目標。透過全方位的客戶體驗(CX)提升,從店內展示、車內功能到家中服務,Kia 希望打造出高端定制化的購車體驗,進一步推動電動車普及。

Kia 呢次 EV 日真係令人大開眼界!Kia EV3 真係令人期待,外形潮、技術勁,而且入門級電動 SUV 市場競爭大,EV3 絕對有潛力成為爆款車型。而且概念車 PV5 同 EV4 都展示咗未來電動車嘅無限可能,尤其 PV5 咁靈活嘅設計,應該會吸引唔少重視多用途車型嘅客戶。最後,睇完 Kia 呢個活動,我只想講:「電動車時代真係已經嚟到,揸電車嘅日子真係指日可待啦!」

IMXpo 2024 巨星陣容震撼登場!超過 160 輛展車


香港國際汽車博覽 (IMXpo) 2024 將於 12 月 5 至 8 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隆重舉行,今年展覽規模空前,設有四大主題展區:國際展廳、香港汽車文化節、IMX 親子嘉年華,還有展示未來趨勢的新能源與未來出行館。這場盛會絕對是車迷們的年度盛事,值得一看再看!

IMXpo 2024 集合全球超過 30 個汽車品牌,展出超過 160 輛不同款式的車輛。除了新車型登場之外,今年更首度舉辦「香港 JDM 汽車選美大賽」,十部入圍的最具人氣 JDM 車款將會在 JDM 展區展示,讓粉絲可以近距離欣賞這些經典車型,絕對係打卡留念的好地方!


場內還有 Island Vintage Bus 精心復修的兩部古董巴士,包括 40 年代的「白水箱」及 60 年代的「紅蕃頭」。除了能夠親眼看到這些古董巴士,現場還有古董巴士專家介紹巴士的歷史意義及背後文化,讓你一次過了解香港交通演變史,車迷唔可以錯過!

IMX 親子嘉年華今年首次加入營地主題,場地設有多個市集攤位,讓一家大細都可以買到心頭好。此外,現場還有街頭音樂表演 (Busking)、香港童軍總會示範紥營技巧,仲有「零度嘉士伯」試飲活動,親子檔一定樂而忘返!


今年的 IMXpo 更帶來多個特色講座,包括由李世莊博士主講的「戰後至六十年代之香港呠呠車文化」講座,透過舊相片和歷史資料深入探討戰後香港的汽車文化。另外,網絡紅人西DorSi 亦會分享「港車北上食玩瞓攻略」,為觀眾介紹內地好去處及美食推介。中國香港汽車會 (HKAA) 亦會提供港車北上申請流程的詳細介紹,讓車主輕鬆自駕北上。


今年壓軸節目依然是第三屆 Miss IMX 車模大賽,屆時將有 14 名候選佳麗角逐冠軍,現場氣氛肯定高潮迭起!想見識靚車靚女,這場大賽你就絕對唔可以錯過!


IMXpo 2024 活動資訊
• 日期:12 月 5 至 8 日 (星期四至日)
• 地點:亞洲國際博覽館 3、6、8 及 10 號展廳
• 時間:上午 11 時至晚上 8 時
• 門票:標準門票:$80 / 套票:$160 (附送 IMX 限量版巴士模型 + 單日內無限次進出會場)

官網:IMXpo 官網
Facebook:International MotorXpo Hong Kong
Instagram:imxpo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