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C
Hong Kong
Sunday, July 13,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53

1:1 比例 LEGO Technic McLaren P1 現身

© Jeff Moore


LEGO 與 McLaren Automotive 合作,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具挑戰性的 LEGO Technic 項目,成功打造了一台可以實際駕駛的 1:1 比例 LEGO Technic McLaren P1。而更為震撼的是,McLaren F1 車手 Lando Norris 親自駕駛這台 LEGO McLaren P1,在英國著名賽道 Silverstone Circuit 上完成了一圈。


這台 LEGO McLaren P1 使用了 342,817 塊 LEGO Technic 元件組成,重達約 1220 公斤,展現了驚人的工程技術。該車具有完全可操作的轉向系統,成為首台能夠操控轉彎的 LEGO 大型模型車。同時,這台模型車配備 LEGO Technic 功能電池及電動車電池的電動馬達,成為行駛距離最長的 LEGO 車輛。

這項龐大的建造項目動員了來自 LEGO 和 McLaren Automotive 的 23 位設計、工程及建造專家,經過 8,344 小時的開發與建造,並使用了 393 種不同的 LEGO Technic 元件,才得以完成這驚人的工程壯舉。


當車子順利組裝完成後,最終的挑戰便是讓這台 LEGO McLaren P1 登上賽道。而這次挑戰的不二人選,當然是 McLaren F1 車手 Lando Norris。這位英國車手毫不遲疑地接受挑戰,駕駛這台 LEGO P1 在長達 5.891 公里的 Silverstone 賽道上順利完成一圈。Silverstone 作為 McLaren 車隊的重要據點,擁有悠久的英國賽車歷史,無疑是這場挑戰的最佳場地。


作為一個汽車迷看到 LEGO 和 McLaren 這樣的跨界合作,真的讓人心潮澎湃。LEGO 不再只是我們童年時拼裝的玩具,它已經突破了極限,成為了一種能真正駕駛的工程作品。而 Lando Norris 駕駛這台 LEGO Technic P1,象徵了賽車技術和創意的完美結合。看到這樣的挑戰,真是忍不住想問:「下一次 LEGO 又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呢?」這次的合作不僅是工程技術的勝利,更是夢想與創意的結晶。看來,不管是 LEGO 還是 McLaren,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無限 MUGEN 為 Honda Civic 推出一系列配件


無限 MUGEN 發表了針對 Honda 全新一代「Civic」所開發的多款升級零件,這些產品將於全國的 Honda Cars 或無限零件經銷店陸續上架,價格由 550 日圓至 12 萬 3200 日圓不等。


這次無限為全新 Civic 推出的改裝零件,以「Dynamic & Sports」為設計理念,專為追求車輛性能與外觀美感的 Civic 車主而設計,強化其運動感和操控表現。



在外觀部分,無限提供了能令車身更具寬闊感且兼具高速疾駛效果的側裙、後下擾流板和尾門擾流板。另外,無限也推出了印有品牌標誌和代表色的前格柵貼紙,為車頭增添更鮮明的運動氣息。


性能方面,無限打造了重量輕且高剛性的 18 吋鍛造鋁圈「FS10」,以及能減少車身微小震動並提升操控穩定性的「Performance Damper」,這些部件都是為了帶來更精確的操控與駕駛樂趣而設計的。此外,無限還推出了一系列實用配件,包括提升通風效果的透氣遮陽板、運動地毯,還有防止上下車時造成損傷的門檻踏板與車門內護板等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無限正在開發專為新款 Civic 設計的前下擾流板、全新顏色的前格柵貼紙、音質優化的運動排氣系統,以及 RS 版本專用的 Performance Damper,預計不久後會有進一步公告。




作為一位熱愛 Civic 的車迷,每次看到無限推出新零件都會令人興奮。這些升級不但能令外觀更有個性,還能提升操控感,對於喜愛駕駛樂趣的人來說,這些無限零件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選擇。Honda Civic 一向以運動化聞名,加上無限的升級套件,整體駕駛體驗將會更上一層樓。說實話,無論你是不是無限粉絲,都會忍不住想給自己的 Civic 加點新裝飾!

MAXUS eDELIVER 5 正式降臨香港


隨着純電動車逐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英之傑集團一直引入多款優質的電動車型,並且積極擴展其純電商用車陣容,為市場帶來更多商機。近日,MAXUS 在 D2 Place TWO 正式推出全新純電客貨車 MAXUS eDELIVER 5,提供標準陣高頂及低頂兩款版本,擁有同級最長續航距離、最高載貨能力及唯一配備的 360º 全景泊車鏡頭,重新定義現代客貨車的標準。同時,這款車榮獲歐盟新車安全評鑑協會(Euro NCAP)白金獎,能輕鬆應付香港的繁忙道路,帶領用家遍遊全城。


MAXUS eDELIVER 5 提供充沛的電能選擇。標準陣低頂版本擁有 489 公里的續航距離(WLTP city),而高頂版本則為 467 公里,同時配備 64 kWh 電池,從 10% 充至 80% 的直流充電只需 42 分鐘,完美解決商用車每日的續航需求。此外,這款車擁有 5.75 米的迴旋半徑及 240Nm 的最大扭力,即使在載滿貨物的情況下,依然能輕鬆應付街巷間的狹窄路段。


MAXUS eDELIVER 5 的載貨能力也相當出色,標準陣低頂版可載重達 1.2 噸,是同級別車款中的佼佼者。其 6.6 立方米的寬廣載貨空間,加上雙趟門設計及 180º 左右對開尾門,令上貨、卸貨變得更加方便和高效。這些設計細節顯示出 MAXUS 在商用車領域對實用性的專注,確保為司機提供最佳的載貨體驗。

在駕駛艙內,MAXUS eDELIVER 5 亦為司機提供了舒適的駕駛環境。標配的 12.3 吋高清觸控信息娛樂系統,連同無線 Apple CarPlay 和 7 吋駕駛儀表顯示屏,讓司機能隨時掌握行車資訊和娛樂功能。此外,6 向調校電熱司機座椅,更為長時間駕駛帶來舒適體驗,讓司機更專注應對繁忙的工作日程。


安全方面,MAXUS eDELIVER 5 榮獲 Euro NCAP 白金獎,並配備 360º 全景泊車鏡頭,提供全方位的視覺輔助,減少碰撞風險。更重要的是,該車型還搭載了多種先進的主動安全科技,包括前方碰撞預警(FCW)、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車道保持(ELK)和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DW),大幅提升行車安全性。

在香港市場,MAXUS eDELIVER 5 的售價為 HK$308,000 起,並享有車輛 5 年或 10 萬公里、電池 8 年或 16 萬公里的原廠保養,無論是車主還是司機都能享受無憂的電動駕駛體驗。


隨着電動商用車越來越普及,MAXUS eDELIVER 5 無疑為香港市場提供了一個理想的選擇。它不但在續航和載貨能力上表現出色,還兼顧了駕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讓司機在繁忙的城市環境中得以更輕鬆應對。不過,我個人覺得最吸引的是它的快速充電功能,短短 42 分鐘的充電時間,對需要不間斷運作的商用車來說簡直是福音。對於經常在港九新界來回的司機來說,這款車絕對能帶來更多商業機會。

McLaren Artura Spider 香港正式登場


McLaren 首款高性能油電動力敞篷車型 Artura Spider 終於在香港亮相,為 Artura 系列帶來令人期待的全新層次。這次發佈會以「Sensory Amplified 無垠天際,悸動來襲」為主題,強調 Artura Spider 帶來的全新敞篷駕駛體驗。0-100km/h 只需 3 秒、0-200km/h 僅需 8.4 秒,極速可達 330km/h,加上純電行駛距離 33 公里的傲人成績,無疑將超跑性能推至新高峰。

Artura Spider 採用 3.0 升 V6 雙渦輪 M630 引擎 和 E-motor,綜效馬力高達 700PS,最大扭力 720Nm,E-motor 的 225Nm 瞬時扭力令油門反應迅速而精準。而這款超跑的馬力重量比高達 480PS/噸,成為同級距最輕量化的敞篷車款,整體重量減少達 83 公斤。


此外,McLaren 針對 Artura Spider 進行了動力架構及底盤系統的全面升級。變速箱經過優化,換擋速度提高 25%,懸吊系統的反應亦快了 90%,確保在高速行駛時提供穩定且強大的煞車效果。再加上全新設計的排氣系統,令敞篷開啟時,駕駛者可以全方位享受引擎澎湃的聲浪。

Artura Spider 的單片式硬頂車頂能在 11 秒內完成啟閉,即使時速達 50km/h 也能輕鬆操作,並可選配變色玻璃,讓車內光線和舒適度隨心控制。四個獨立的通風系統則進一步強化了車輛的空氣力學效果,有效降低風阻並改善引擎散熱。


Artura Spider 不僅追求性能,亦注重駕駛體驗的精緻度。駕駛者可以選擇四種駕駛模式:舒適、運動、賽道及純電模式,無論是悠然漫遊城市街景,還是在賽道上盡情馳騁,這款超跑都能提供毫不妥協的駕駛感受。

McLaren Artura Spider 以其卓越的動力表現和設計,展示了 McLaren 對極致輕量化的追求。無論是視覺、聽覺還是駕駛感受,都帶來嶄新的超跑體驗。香港的車迷現在可以親身體驗這款全新油電動力敞篷超跑,享受開篷帶來的自由感與駕駛激情。


McLaren Artura Spider 將科技、速度與駕駛樂趣完美結合。想像一下,沿著海岸線開篷疾駛,海風輕拂,耳邊是引擎的低吼與海浪聲交織,這不就是追求極致駕駛感受的最高境界嗎?對於喜愛超跑的朋友來說,這款車絕對值得一試,無論是日常駕駛還是賽道狂奔,它都能給你無限驚喜!

MG Cyberster 現身九龍塘又一城


由香港富利堡集團代理的MG新能源電動車品牌,今日在九龍塘又一城舉行新車公開展覽,展出全新的右軚版MG Cyberster開篷電動跑車。適逢MG車廠一百周年紀念,作為全球首部、亦係唯一一部採用電動軟篷加剪刀式車門的純電跑車,Cyberster未正式開售已接獲100張訂單,集團深信能夠在經濟低迷的環境再創奇蹟。

活動邀得身兼準車主的香港無綫電視有限公司男演員陳浚霆先生、女演員古佩玲小姐,以及同樣為準車主的超跑愛好者David Wong出席擔任嘉賓。今次揭幕儀式秉承「傳承」理念,由三位不同背景的嘉賓揭幕,代表Cyberster接觸的顧客層面非常寬廣。


MG Cyberster 是由英國Longbridge四十位工程師精心研發,2017年拍板生產,在2024年才能完美面世,用七年的時間製作,誠意打造一台有百年傳奇性品牌和有經典性的新能源跑車。

富利堡企業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黃毅力先生在展覽中表示︰「從 2017 年確定生產到 2024 年正式亮相,MG Cyberster 經歷了七年的精心打磨,力求成為一款具傳奇與經典意義的新能源跑車,在懸掛調校及 OS 系統介面上都有大幅調整。 在右軚版推出之前,我已邀請了三個媒體及三位現役格蘭披治大賽的港澳賽車手,在賽車場上進行為期兩天的測試,結果顯示其車架表現、操控感、制動性能及過彎動態均優勝過一般電動車,讓車手感受到真正的超跑魅力。」他亦透露已在香港大帽山和石澳進行了實地雨地測試,Cyberster的行車舒適度及操控表現都充分展現一班英國工程師的努力。


超跑愛好者David擁有過不少超跑車,在遇到Cyberster之前他從沒接觸過電動車,也不不曾想過要購買電動車,因為他覺得電動車沒有汽車那種「味道」,如果他一試Cyberster便愛上,並成為了Cyberster首批車主。

在《愛回家》中飾演“風少”的陳浚霆已經是Cyberste的準車主,他表示:「我自小在爸爸熏陶影響下愛上跑車,小時候每星期也會跟到灣仔告士打道的富利堡陳列室睇車,看見很多不同的跑車更是令人著迷。現在自己經濟上有一點能力,Cyberster又在自己負擔範圍下,終於可以買到一部跑車送給爸爸。很期待能夠駕駛新車,尤其是Cyberster的電動剪刀式車門,接載女性時不用自己落車開門相當方便。」另一嘉賓古佩玲小姐則透露仍未考獲車牌,期望可至今仍在努力考取車牌的古佩玲,之前「肥佬」過一次,現正排期準備考兩二次,雖然車牌未到手,已積極向「風少」查詢購車意見,預備考取車牌便立即買車享受駕駛樂趣。

Mercedes-Benz 在 FIREmobil 展出 Unimog 和 Atego 特殊卡車


Mercedes-Benz 特殊卡車在 FIREmobil 展示多款車輛解決方案,這是一次針對危機和災害保護領域的性能展覽。除了兩款 Atego 車型之外,車廠還將展示六款基於 Unimog 的緊急應對車輛,這些車輛配置多樣,適用於各種消防需求。


Rosenbauer 森林消防車配備雙排座艙
Rosenbauer 基於越野能力極強的 Unimog 設計了專為森林火災而打造的「MT Forest DK」。這款車輛的車廂經工廠延長為「Doka」雙排座艙,可容納多達七名消防隊員。車頂設有天窗,可以在行駛過程中利用「Pump & Roll」方式滅火,同時自保系統會噴灑霧氣來冷卻輪胎和駕駛艙。車輛前部的水炮還可直接在車內操作。

搭配胎壓控制系統,這輛 Unimog 在不同地形上擁有出色的駕駛性能。加上其強大的涉水能力、高離地間隙、以及大傾角與坡度通過能力,這輛車對於應對植被火災和地表火災特別靈活有效。


Schlingmann「TLF 3000」基於 Unimog 開發
Schlingmann 製造的這款坦克消防車也是基於 Unimog U 5023 設計,專為消防隊在越野環境中的需求量身定制。其特製的不銹鋼車架保證了車輛的穩定性並提供了優秀的防腐保護。

該車輛的車身與底盤之間透過雙三點安裝連接,這樣的設計讓車輛在越野行駛時具有扭轉自由度,能迅速運輸滅火水和發泡劑到達火場,無論火源在森林或陡坡上。根據需求,還可加裝 4000L 的滅火水箱。車輛四側的設備艙提供了大量空間,可裝載多樣消防設備,車頂還可以加裝儲物箱。泵系統位於車尾設備艙,TLF 3000 配備 Schlingmann 離心滅火泵、車頂噴水槍、前水炮以及自我保護的噴水嘴。


Mercedes-Benz 特殊卡車展位上的其他車輛解決方案
在 Mercedes-Benz 特殊卡車的展位上,還有更多基於 Unimog 的車輛解決方案,例如 BAI 的「TLF 2000」和「TLF 3000 Vario」,以及來自 Fire Protection Technology Stolpen (BTS) 的物流設備車和非營利組織 @fire 使用的搭配平台與帆布的應急車輛。

展位還展示了由 Schlingmann 基於 Atego 1530 AF 打造的 HLF 20 Varus 4×4 救援小組車輛,以及 Atego 1630 AF,這款車輛配備 10 噸後軸和單一輪胎,提升了載重能力並提供更多車身重量分配的靈活性。Atego 1630 AF 將以無車身形式展示。


這次 Mercedes-Benz 在 FIREmobil 的展示可以說是把品牌的專業越野與消防解決方案展示得淋漓盡致,無論是森林火災還是複雜的地形,都可以依靠 Unimog 的靈活性和 Atego 的載重能力來應對。我覺得這些車款不單只是技術上的領先,也體現了實際操作中的實用性。作為車迷,看到這些車輛的強大性能,真的令人心動!每次看這類展覽,都讓我更加欣賞汽車技術的進步,不過也忍不住想,如果我們生活中也能開著這樣的車去應對日常的「小挑戰」,那該多過癮啊!

BMW 為 Steyr 工廠轉用區域供熱系統


BMW 集團位於奧地利的 Steyr 發動機工廠,現已完全轉用區域供熱系統,取代原有的天然氣供暖。這座發動機廠將改為使用鄰近生物質發電廠所產生的熱能供應。BMW AG 生產董事會成員 Milan Nedeljković 與阿諾·舒華辛力加(Arnold Schwarzenegger)一同象徵性啟動了這項全新供熱系統,標誌著 BMW 集團在減少碳足跡方面又邁出了一大步。

BMW AG 生產董事會成員 Milan Nedeljković 表示:「我們正在優化全球各生產設施的碳足跡,利用創新技術及當地的可再生能源。今天,我們在 Steyr 工廠設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Steyr 工廠每年耗電量約 250 千兆瓦時,足以供應約 59,000 戶家庭使用。近年來,該工廠的能源消耗持續下降。工廠總監 Klaus von Moltke 解釋道:「自 2006 年以來,我們成功將每台發動機的能耗幾乎減少一半。」

供暖在減少能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工廠自 2012 年首次接入區域供熱網絡,並多次進行擴展。」Klaus von Moltke 補充說道。這次完全轉用區域供熱原計劃於 2024-2025 年年初完成,但最終提前兩個半月實現。


這次轉換得益於當地合作夥伴的支持,BMW Steyr 工廠的熱能現由 Fernwärme Steyr 的生物質發電廠供應,該發電廠距離工廠不足一公里。該設施由當地兩大能源供應商——Oberösterreich Erzeugung GmbH 和 EVN Wärme GmbH 共同運營的子公司 Bioenergie Steyr GmbH 管理。為了滿足 Steyr 工廠的需求,現場還新建了一座 10 兆瓦的生物質鍋爐。換句話說,Steyr 工廠將從周圍森林的木屑中獲得可再生能源供熱。

Klaus von Moltke 總結道:「通過轉用 100% 再生生物質供熱,我們今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們的工廠現在日常運作所需的電力和熱力均來自可再生能源。」

今天的象徵性供熱系統切換儀式在超過千名員工的見證下進行。阿諾·舒華辛力加在演講中呼籲大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並關閉了工廠的天然氣供應。隨後,BMW AG 生產董事會成員 Milan Nedeljković 象徵性地啟動了區域供熱的最後擴展部分。

隨後,阿諾·舒華辛力加還與 Klaus von Moltke 和 Milan Nedeljković 一同參觀了工廠的培訓教育中心、發動機裝配區及新開設的電動馬達生產線,並與員工們親切交談。

這次 BMW Steyr 工廠成功轉用區域供熱,不但展示了車廠在環保方面的承諾,還展現了當地合作夥伴的重要性。其實我覺得,這樣的改變不單止對工廠有利,長遠來看更能改善全球的碳排放。尤其是 BMW 還找來阿諾·舒華辛力加這位氣候行動大使來參與,場面很具象徵意義。作為汽車愛好者,我更加期待看到更多車廠能夠跟隨這樣的步伐,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一個更清潔的未來。畢竟,開車不只是享受速度和力量,還要顧及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Subaru Impreza 推出特別版 ST Smart Edition


Subaru 宣布對旗下車款「Impreza」進行部分改良,並新增一款特別版「ST Smart Edition」。售價方面,2.0公升汽油版「ST」定價為264萬至287.1萬日圓,2.0公升的e-BOXER版本「ST-G」及「ST-H」則介乎287.65萬至337.15萬日圓,而「ST Smart Edition」的售價則落在295.35萬至316.8萬日圓。



在這次改良中,Subaru 強化了車內的資訊娛樂系統,提升其使用便利性,並增加了連接服務功能。同時,針對不同車型進行了裝備調整,並將部分高需求的原廠選配項目列為標準配備,進一步提高產品競爭力。

具體來說,11.6吋的中央資訊顯示屏新增了AVH按鈕,並將其置於主頁按鈕區域,讓操作更直觀。此外,「SUBARU STARLINK」系統增加了遠程空調控制和汽車定位功能,並在搜尋車輛時新增了雙閃燈提示功能。




外觀和內飾方面,無音響車型採用了銀色飾條的皮革包覆排檔桿、鋼琴烤漆質感的排檔面板、銀色縫線的排檔套、亮黑色的車側後視鏡,以及皮革包覆的方向盤,提升了整體質感。同時,新車顏色也加入了「日破藍珍珠」。


針對2.0公升汽油引擎車型,新推出的「ST Smart Edition」特別版標配了EyeSight安全套件、轉向輔助頭燈和17吋暗金屬色鋁圈,強化了安全配備和車輛的高級感。

這次Subaru 的改良可以說是很貼心。尤其是11.6吋的資訊顯示屏和「SUBARU STARLINK」的進一步升級,對於香港這種多車位、找車難的地方來說,那個雙閃燈提示功能就特別實用。而特別版的「ST Smart Edition」更是讓人心動,安全又不失氣派,感覺好像已經為車主想好了每個細節。如果你是Subaru 的粉絲,這次改款肯定會令你心動。

最後三站衝冠!許建德誓奪 GT 歐洲賽銅盃錦標


香港賽車運動員許建德(Jonathan)正全力備戰GT世界挑戰賽歐洲賽(GT World Challenge Europe)本季第8站的賽事,比賽將在本週末的9月20-22日,在有「飆車天堂」之稱的意大利Monza賽道上舉行。自去年勝出GT歐洲耐力賽銅盃總冠軍及協助車隊奪得車隊總冠軍,該位香港車手於今年賽季首次同時參戰此項歐洲頂級GT賽事的耐力盃及衝刺盃的全季賽事。許建德本賽季到目前為止都有不錯的表現,已奪一場分站冠軍,兩場季軍,以及在數站比賽上得前列位置並獲取比賽積分。穩定的表現使Jonathan在賽季還餘下三個賽站時,已於綜合銅盃車手積分榜上累積達27分優勢,有望強勢衝冠。


許建德在本週末將再度聯同他在Sky Tempesta Racing的長期拍檔,意大利車手Eddie Cheever III以及英國的Chris Froggatt一同出戰在「飆車天堂」進行的3小時耐力賽。這三人組合合力駕駛93號法拉利296 GT3於今年賽季表現持續強勢。儘管Jonathan已在積分榜上帶出一定的領先距離,但身在激烈競爭賽事中的他仍未敢放鬆,強調需要繼續奮力拼搏直至最後一刻,希望確保能夠獲得年度錦標。


意大利Monza賽道以高速長直路見稱,賽道最近曾進行路面重鋪,為比賽帶來獨特的挑戰,賽事勢必會出現激烈的攻防戰。許建德過往曾多次到此參賽,對賽道十分熟悉。他在2019年首次參加這裡的GT3賽事便成功一舉奪冠,及後亦曾在這賽道打入前三名登上頒獎台。這名於Monza賽道上有奪冠經驗的港將,可望在本週日的比賽中獲得更多的積分,鞏固他的領先優勢。

Jonathan在今年同時出戰耐力盃及衝刺盃,密集的比賽中仍能展示出顯著的進步。他所屬的車隊在法拉利專家團隊AF Corse的支持下,該車隊成功克服不太順暢在排位賽,並經常在正賽中捲土重來攀升排名。目前賽季還餘下三個賽站,包括於賽程中唯一在歐洲地區以外的沙地阿拉伯吉達站。許建德和他的隊友們將以獲得綜合銅盃總冠軍為目標,更為重要的是,該總冠軍得主將可獲邀參加2025年法國利曼24小時耐力賽。

請收看GT歐洲賽意大利Monza站的比賽,賽事將會在官方網站以及其官方YouTube頻道上進行直播。


2024 GT世界挑戰賽歐洲賽,餘下三站賽程:
2024年 9月20至22日 | 第七回合,意大利Monza站,耐力盃
2024年10月11至13日 | 第八回合,西班牙Barcelona站,衝刺盃
2024年11月28至30日 | 第九回合,沙地阿拉伯Jeddah站,耐力盃

Mercedes-Benz CLE 200 Cabriolet 冬暖夏涼


平治今代 E-Class 沒有了雙門 Coupe 版本,取代其位置的是一個集 C 和 E-Class 設計於一的全新車系 CLE,車子是將 C-Class 的錶板、似 C-Class 的上窄下闊鬼面罩、E-Class 的屏幕和主動安全系統、E-Class 的懸掛及輕混能引擎綜合而成,車身長度介乎兩車系之間,比舊款 E-Class 的 Coupe 長 15mm,現隨之而推出的,是 CLE 的開篷型號 Cabriolet,車子引用平治過往 SLK、SL 等開篷車系的經驗,同樣設有 AIRCAP 前、後電動擋風板和前座 AIRSCARF 暖氣風口,讓你開篷時也不用像坐開篷巴士般疏頭,亦不怕「凍親條頸」!


新的 CLE 外形設計有傾斜的 A 柱,長車尾外懸,前、後沙板有凸出的腰線帶來闊膊感覺,燈組設計是它的獨有,分開兩截的尾燈在「剔」形的紅燈背後有深紅色底色;有 AMG Line 裝飾的這部如常有「八」字翼頭泵把,尾泵把有左右假風口,20 吋 AMG 款輪圈有較闊的後輪胎。Cabriolet 的軟篷有黑、紅、灰色可選,圍繞腰線至篷蓋有電鍍裝飾件帶來高貴氣氛,首次全摩打操作的軟篷,開關時更寧靜,多層構造有隔音功能,60km/h 下可以變身,需時 20 秒。


車廂設計與 C-Class 基本一樣的 CLE,同有五個「箭靶」形風口,門手柄有「一條野」伸出來扮懸浮在門壁上,垂直的中台屏幕微微傾向司機,CLE 是隨 E-Class 後第二個採用第三代 MBUX 屏幕系統的車系,新系統現由一個處理器運算所有功能,主頁有大方格新圖案,「Just talk」功能無需先說「Hey Mercedes」便能聲控,內裡如常可撳出 64 色氣氛燈、馬力/扭力「心電圖」、踩油/踩 Brake % 加扭軚角度、Dynamic Select 反應系統設定,主動安全系統與新 E-Class 一樣,有前方自動煞車 Active Brake Assist、偏航震軚警示 Active Lane Keeping Assist 、盲點有車警示兼自動煞車 Active Blind Spot Assist、Active Steering Assist 自動扭軚跟線。儀錶板也與 E-Class 一樣有 Classic、Sport 兩種儀錶圖案,導航地圖、「跟線」輔助、維修三種顯示模式,沒有「得兩個框」的 Understated;用紅色 Sport 時在左邊有 G-force 錶看,用輔助模式時有「車仔跟線」顯示隔鄰車輛的影像,不過我們始終比較喜歡看傳統的黑白色 Classic,中間可「碌」出耗油量、環保評分之類。CLE 的座椅是專屬設計,有連頭枕椅背和特有的縫線圖案,膊頭位有平治首次的皮革拉環用作解扣,AIRSCARF 在頭枕處加有的暖氣出風口,Cabriolet 座椅有特別塗層來反射紫外線,太陽直射下能降低表面溫度 12 度,亦能幫助冷氣更快把車廂降溫。車子的後排與 CLE 一樣有兩張座椅,中間處有杯格和膠兜,上坐感覺Cozy,椅背的下半截可反下來放物,牆邊有手枕、喇叭,和由車門伸展過來的氣氛燈條,前排中橋有冷氣風口和膠兜。 


機械上較接近 E-Class 的 CLE,Cabriolet 同有 258 匹/400 牛頓米輸出的「300」型號和測試的這部 204 匹/320 牛頓米的「200」,兩引擎同屬「M254」2.0 升四汽缸渦輪增壓系列,有 CONICSHAPE 上窄下闊汽缸壁和 NANOSLIDE 抗磨塗層,沒有「300」引擎有的 CAMTRONIC 兩段活瓣升程控制。輕混能系統與 E-Class 一樣改用新電池,ISG(Integrated Starter-generator)撻火器/發電機除提供一貫的熄火/重撻、Coasting 熄火滑行、動力回收充電、怠速時「扭少少」令引擎運轉得更順滑這些輕混能功能,「EQ Boost」有 23 匹/205 牛頓米動力輔助。源自 C-Class 的 9 速 9G-TRONIC 自動波箱是將 ISG 摩打、波箱電腦、冷卻器全綜合一起的高效、慳位設計。與 E-Class 一樣的前四、後五連杆懸掛,原裝 Comfort Suspension 同樣已經降低了 15mm,香港配有原廠屬 Option 的加硬 Sports Suspension 。 


之前我們試的 CLE 300 0-100km/h 加速需 6.2 秒,開篷的 CLE 300 需 6.6 秒,可見軟篷組件的重量對性能的影嚮,這部開篷 CLE 200 則需 7.9 秒,明顯比較緩慢,有中段反應最強的「大路」Turbo 反應。Dynamic Select 系統有如常的 Eco、Normal 和 Sport 模式,Individual 可自定三種引擎/波箱反應、兩種軚盤重量、兩種 ESP 穩定反應、尾喉大細聲。23 匹的「EQ Boost」除了從轉數錶內那條牙簽般幼的電錶在眼角左撥、右撥顯示充電和用電外,其實沒有甚麼可以感受得到。CLE 的行車感覺較似 E-Class 的沉實,而不是 C-Class 的爽快,Cabriolet 在操控性能上同受重量的影嚮,行駛起來車身較「贅」,錶板台和轉向軸亦有這類 Coupe 改開篷後車架軟化帶來的晃動,比較適合怕頭髮亂了的用家隨隨駕駛。


AIRCAP 前、後電動擋風板,讓你開篷時也不用像坐開篷巴士般疏頭。


Cabriolet座椅有特別塗層來反射紫外線,日照下能降低表面溫度12度。


後排與 CLE 一樣有兩張座椅,中間處有杯格和膠兜,牆邊有手枕、喇叭,和由車門伸展過來的氣氛燈條。


圍繞腰線至篷蓋有電鍍裝飾件帶來高貴氣氛。


「M254」2 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200」是較細輸出版本,有 204 匹/320 牛頓米,「EQ Boost」有 23 匹/205 牛頓米動力輔助。


儀錶板與 E-Class 一樣有 Classic、Sport 兩種儀錶圖案,導航地圖、「跟線」輔助、維修三種顯示模式。


車子 0-100km/h 加速需 7.9 秒,比較緩慢;儀錶用 Sport 圖案時左邊有 G-force 錶看。


23 匹的「EQ Boost」除了從轉數錶內那牙簽般幼的電錶在眼角左撥、右撥顯示充電和用電外,其實沒有甚麼可以感受得到。


CLE 的車廂設計與 C-Class 一樣,同有五個「箭靶」形風口,門手柄有「一條野」伸出來扮懸浮在門壁上,中台屏幕微傾向司機。


Individual 模式可自定三種引擎/波箱反應、兩種軚盤重量、兩種 ESP 穩定反應、尾喉大細聲。


Dynamic Select 系統有如常的 Eco、Normal 和 Sport 模式。


安全系統與新 E-Class 一樣,有前方自動煞車、偏航震軚警示、盲點有車警示兼自動煞車、自動扭軚跟線。


燈組設計是 CLE 的獨有,分開兩截的尾燈在「剔」形的紅燈背後有深紅色底色。


與 E-Class 一樣的前四、後五連杆懸掛,香港配有原廠屬 Option 的加硬 Sports Suspension。


軟篷有黑、紅、灰色可選,首次全摩打操作,開關時更寧靜,多層構造有隔音功能,60km/h 下可以變身,需時 20 秒。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 + 輕混能
排氣量:1,999cc
最大馬力:204 匹 / 5,800 轉時(摩打輔助 – 23 匹)
最大扭力:320 牛頓米 / 1,600-4,000 轉時(摩打輔助 – 205 牛頓米)
波箱設計:9 前速自動波箱
體積:4,850 X 1,860 X 1,428mm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699,000 起
網址:http://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339(Zung Fu Company)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推薦內容:Car1.hk「首選汽車 2023」名單公開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JLR 揭曉「Rover」利用 AI 服務與保護的機械守衛犬


JLR 在英國考文垂的電動車研發測試設施,對其計劃於 2030 年前全面電動化的願景至關重要。最近,一位「新同事」加入這個團隊,它不是人,而是一隻被稱為「Rover」的四足機械守衛犬。

由於測試設施內環境複雜且能源密集,有成千上萬的設備需要不斷監控,因此 Rover 擔任「守衛犬」的角色對 JLR 及其團隊非常重要。它能夠提早發現潛在的操作問題及設備磨損,節省了人員的時間,確保測試和開發工作能如期進行,為推出全新的 Range Rover Electric 做好準備。


和普通的守衛犬一樣,Rover 在工廠內有自己的「狗舍」,在每次工作後回去充電,配備一個 50V 的電池。與此同時,來自 Boston Dynamics 的機械犬可以 24 小時全天候工作,不會因為噪音、異常景象或氣味而分心。

Rover 完全自動化,按照預先設置的路徑進行每日最多 24 次巡邏。它利用 AI 技術,可以自行開門、上下樓梯,並安全地穿過高流量區域。通過不斷測量和檢查閥門及機械設備,Rover 減少了人為失誤的風險,讓工程師能夠更專注於分析數據,進行更精確的業務預測或進行維修。

憑藉靈活的四條腿和機械手臂,Rover 能輕鬆完成任務。其先進的傳感器技術,能「聽到」人耳無法察覺的氣體洩漏,並通過熱感應快速評估電池溫度,確保技術人員能夠安全工作。


目前,Boston Dynamics 的 Rover 已在 JLR 的 Lyons Park 電動車測試設施中擔當重要角色,JLR 正計劃將這類機械犬應用到全球其他工廠,包括位於 Solihull 的工廠,為推出 Range Rover Electric 做準備,Jaguar 也即將迎來純電動豪華品牌的新時代。首款推出的電動車型將是一款四門 GT,擁有大約 700 公里的續航力,售價從 100,000 英鎊起。

JLR 對機械技術的投資是其 180 億英鎊 Reimagine 戰略的一部分。除了機械犬,Lyons Park 還測試了一種等離子清潔機械人,這些機械人能清除電池單元中的微小塵埃,這些塵埃往往難以被人眼察覺。

看到 JLR 這樣利用機械技術來提升生產效率,真的令人印象深刻。Rover 的出現,不單只是一個科技創舉,還幫助節省了不少人力成本,尤其是在這些高壓環境下,機械守衛犬的穩定性和精準度確實讓人放心。未來這種技術若能普及,或許我們在工廠中看見的「員工」不再只有人類,而是充滿智慧的機械助手。期待 Jaguar 的純電動豪華車型正式登場,我相信它不僅性能強悍,還會帶來一個全新的駕駛體驗!

Mercedes-AMG PETRONAS F1 預計於 2025 年底前大幅減少四倍航空碳排放量


隨着2024年一級方程式賽季即將展開新一輪的海外「飛行賽事」,Mercedes-AMG PETRONAS F1 車隊自豪宣佈,通過投資於可持續航空燃料證書(SAFc),他們有望在2025年底前將航空碳排放減少四倍。

早在2023年,車隊已通過購買SAFc,成功減少了6,695噸二氧化碳當量(tCO₂e)的商務旅行排放量,這標誌着他們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重要一步。車隊表示,這次的投資彰顯了他們成為全球最具可持續發展性的專業體育隊伍之一的決心。


早於2022年,Mercedes-AMG PETRONAS F1 車隊已成為全球首支投資於可持續航空燃料的體育隊伍,當時他們透過「購買即認領」和直接提煉廠產能的方式,進行了首次嘗試。隨着今日宣佈進一步擴大「購買即認領」機制的應用,車隊預計到2025年,將透過使用SAFc,令每年的航空碳排放減少四倍,相比2022年將是一個顯著提升。

具體來說,Mercedes-AMG PETRONAS F1 車隊預計在2024和2025年間,透過購買SAFc,將合共減少18,500噸的航空碳排放量。其中,2024年將減少8,000噸,而2025年將減少10,500噸。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F1跟環保有甚麼關係?以前我們只關心比賽和車速,但現在,F1 的舞台已經不僅僅是速度的較量,更是科技和環保的對決。Mercedes-AMG PETRONAS F1 車隊這樣做,讓我感受到,無論是甚麼行業,只要有心推動可持續發展,總能找到解決方案。看來未來的F1賽車不但快,還可能會變成環保的代名詞!

限量 200 部 Mercedes-AMG GT 63 PRO 4MATIC+ 推出 Motorsport Collectors Edition


在今年的F1新加坡大獎賽期間,Mercedes-AMG 推出了極具收藏價值的 GT 63 PRO 4MATIC+ “Motorsport Collectors Edition” 。這款特別版車型的設計靈感來源於 Mercedes-AMG PETRONAS F1 車隊,從車身到細節都充滿賽車基因。車身採用的玄武黑金屬漆,靈感來自於車隊的 F1 賽車。同時,車尾側面手繪的銀色 Mercedes 星星圖案,以及從前翼子板延伸至車頂的 PETRONAS 綠色裝飾條,都突顯了它與賽車的緊密聯繫。


PETRONAS 綠色元素也出現在車頭下擾流板、側裙板以及後擴散器上,這些色彩對比進一步強化了賽車氛圍。此外,這款特別版還配備了21吋AMG鍛造輪圈,採用啞黑色交叉輻條設計,輪圈邊緣以 PETRONAS 綠色作點綴,與車身呼應。

標配的 AMG 陶瓷高性能複合制動系統,前軸配備六活塞卡鉗,後軸則是單活塞浮動卡鉗,卡鉗同樣使用了 PETRONAS 綠色塗裝。前制動盤尺寸達420毫米,搭載 Michelin Pilot Sport Cup 2R 輪胎,尺寸為前295/30 ZR 21,後305/30 ZR 21,專為賽道表現而設計。


為了進一步凸顯賽車特質,這款限量版車型標配 AMG 外部碳纖維套件,包括前擾流板、側裙飾條、擴散器及後擾流翼,全都採用高質量碳纖維材質。除此之外,還包括 AMG 空氣動力學套件,搭配固定式尾翼,提升車輛高速穩定性。AMG 夜色套件II則加入黑鉻元素,包括水箱護罩、車尾標誌等,讓車身外觀更加精緻。


車廂內部亦充滿 PETRONAS 綠色元素,標準配備的 AMG 性能座椅採用黑色 Nappa 皮革與 MICROCUT 微纖維拼接,縫線同樣是 PETRONAS 綠色。此外,AMG 碳纖維飾板與微纖維包覆的方向盤相互呼應,營造出豪華而動感的氛圍。Burmester 3D 環繞音響系統擁有15個揚聲器,提供1,170瓦的震撼音效,讓駕駛與乘坐者享受頂級的聽覺體驗。


中控台上的 “1 of 200” 獨立編號徽章,昭示著這款特別版的珍稀性。為了保護這款限量版車型免受盜竊或破壞,配備了 GUARD 360° 車輛監控系統,並且每位車主都會收到專屬的 AMG 車衣,為愛車提供全面保護。

這款 Mercedes-AMG GT 63 PRO 4MATIC+ “Motorsport Collectors Edition” 是專為追求極致性能與賽車體驗的車迷及收藏家而打造,擁有450千瓦(612匹馬力)的4.0升V8雙渦輪增壓引擎,配合精心調校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帶來更強的下壓力與散熱效果,讓駕駛樂趣升級。


這台 Mercedes-AMG GT 63 PRO 4MATIC+ “Motorsport Collectors Edition” 絕對是為了賽車迷量身打造,不僅在設計上緊密連結 F1 賽車,性能也毫不妥協。它的每一個細節都散發著速度與激情的氣息。如果你是個人迷或是收藏家,這台車的限量身份無疑是最大的吸引點。坦白說,這台車即使在車庫裡,只要一眼望去,都會讓人心跳加速。

Subaru Legacy Outback 改良版日本發布


SUBARU 發表了最新一代的「Legacy Outback」改良版本。「Legacy Outback」自 1994 年於北美首次推出以來,已經歷了接近 30 年的歷史。這款車一直以穩定舒適的駕駛體驗、卓越的載物空間及高質感的內裝為核心,成為 SUBARU 的旗艦跨界 SUV。此次的改良版進一步豐富了車系選擇,新增了「Active × Black EX」版本,同時對車身顏色作出了優化,提升了整體產品力。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以「Limited EX」為基礎推出的特別版「Black Selection」。這款特別版在內外設計上強調了高質感和運動風格。車內標配黑色Nappa真皮座椅,外觀方面則配備了以黑色為主調的 18 吋鋁合金輪圈、前格柵,以及黑色塗裝的車頂行李架、前保險杠護板和後視鏡等,整體風格更顯精緻和動感。


此外,為慶祝「Legacy Outback」30 週年,SUBARU 將於 2024 年 9 月 6 日至 30 日在東京渋谷的 SUBARU STAR SQUARE 舉行「Legacy Outback 與我」主題展覽。屆時將展出包括現行款式在內的六款歷代 Outback 車型,帶領車迷一同回顧這款經典車系的發展歷程。

我覺得這次 Outback 的改良不單止是功能上的提升,更是情懷上的延續。30 年來,Outback 一直是 SUV 世界中一個經典的存在,無論是長途旅行還是日常通勤,它都能提供一份安心感。尤其這次「Black Selection」的設計,我覺得對於那些追求獨特風格的車主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吸引的選擇。每當看見 SUBARU 的進步,我都不禁聯想到自己那些與愛車同行的日子,真是一份無法取代的情感。

Lotus 推出全新概念車 Theory 1


Lotus 最近推出了其首款概念車「Theory 1」,這款車展示了未來智能性能車輛的趨勢。隨着此車的亮相,Lotus 亦發表了新的設計宣言——「Lotus Theory」,涵蓋了三大設計原則:數碼化(Digital)、自然化(Natural)與類比化(Analogue),簡稱「DNA」。


這三個設計元素與最新的設計創新及尖端技術相融合,打造出能夠提升駕駛感受的全新體驗。Theory 1 圍繞駕駛者進行設計,能夠根據需求進行調整,提供最佳駕駛樂趣。

Lotus 設計部副總裁 Ben Payne 表示:「Theory 1 在 Lotus 76 年來的成就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性能車輛的邊界。我們希望展示數碼與類比技術的完美結合,提供情感充沛、功能強大且高度連接的駕駛體驗。」


Theory 1 的發佈重申了 Lotus 在 Vision80 承諾中的目標,即將品牌轉型為全球性能技術領導者,這些創新將在未來幾年內應用到新車型中。

Lotus 還開發了專屬的 LOTUSWEAR™ 駕駛系統,該系統透過輕巧且柔韌的機械紡織材料,讓車輛與駕駛者及乘客之間的互動更為直觀。此技術還能夠通過座椅和方向盤上的充氣氣囊,提供實時的支撐與觸感反饋,讓駕駛者更加投入。


LOTUSWEAR 由 MotorSkins 合作開發,這是首次將可穿戴機械技術應用於汽車行業。此外,車內配備的 3D 打印頭枕,結合 Carbon 公司的技術,提供更佳舒適性和更輕的車重,進一步提升空氣動力學性能。

座椅頭枕還搭載了與 KEF 合作開發的雙耳音頻系統,能為每位乘客帶來個性化的音效體驗。從加速時的音效增強到降噪功能,這些細節設計都能提升駕駛感受,讓每位乘客沉浸在屬於自己的聲音世界中。

Lotus 在設計 Theory 1 時,遵循「Challenge of 10」原則,只使用十種主要的表面材料,以推動汽車行業邁向可持續未來。這包括使用再生碳纖維、回收鋁等環保材料,展現了 Lotus 對極簡主義的堅持。


Theory 1 展現了 Lotus 對性能工程的專注,從主動和被動空氣動力技術到低重心設計,都旨在提升車輛的穩定性和輕量化。配備的 Pirelli P ZERO ELECT™ 輪胎更專為電動車設計,提供卓越的性能和續航能力,讓駕駛者在極限駕駛中依然感到安全和自信。

Lotus 這次的 Theory 1 不僅延續了品牌一貫的性能傳統,還結合了現代科技的智慧設計,真是讓人耳目一新。最吸引我的,是它在性能和數碼體驗上的平衡,既保留了傳統汽車駕駛的感官刺激,亦加入了智能化的輔助技術,這才是真正的「駕駛樂趣」!Lotus 這款車,不只是一部交通工具,而是一個結合性能與未來感的藝術品。如果將來真的能夠駕駛 Theory 1,一定會是非常難忘的經歷!

吉利汽車集團於法蘭克福展示最新電動產品


吉利汽車集團今年參加了法蘭克福的電動汽車博覽會(Electric Vehicle Expo),作為代表中國車企的領導者之一,展示了三個旗下品牌,分別是Zeekr、Lynk & Co及Geely Auto,這些品牌正積極拓展歐洲市場。

吉利控股高級副總裁Victor Yang表示:「此次參展的三個吉利汽車集團品牌,充分展示了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每個品牌都有獨特的市場定位,從大眾市場到高端市場,都受惠於技術共享、製造協同和全球供應鏈的優勢,同時也保持獨立性,為全球用戶提供最具價值的電動車產品。吉利控股的這種系統模式,讓吉利汽車集團能夠快速滿足全球對電動車產品的需求,加速汽車行業的電氣化轉型。」


Zeekr:領先技術與高性能並存
作為吉利汽車集團在歐洲市場增長最快的電動車品牌,Zeekr在博覽會上首次亮相了基於SEA-M平台的城市MPV——Zeekr MIX。除了這款全新車型,Zeekr還展示了旗下最強性能車型001 FR以及最近在歐洲推出的Zeekr X。Zeekr同時也展示了吉利控股的最新技術,例如支援800V電氣架構、高性能碳化矽電動馬達和全球最快的充電技術,這些技術能在短時間內達到5.5C的充電速率。


Lynk & Co:長續航技術與電氣化未來
Lynk & Co作為吉利汽車集團最早進軍歐洲市場的品牌之一,此次帶來了即將在歐洲上市的升級版01 SUV,搭載了品牌最新的EM-P E-Motive長續航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這款技術可以實現純電續航達245公里,混合續航超過1000公里。此外,Lynk & Co還首次展示了其首款純電動車型Z10,向外界表明了品牌未來全力電動化的承諾。


Geely Auto:回歸歐洲,重點推廣全球電動車產品
Geely Auto時隔20年後再次亮相歐洲汽車展,並在法蘭克福展示了面向全球市場的最新電動車型,包括Geely EX5、E8和星遠。特別是EX5,這款純電SUV從一開始便針對全球市場開發,擁有左、右駕版本,並已通過89個市場的法規認證,包括挪威、印尼、泰國和澳洲。EX5採用了吉利汽車集團的多項先進技術,如革命性的短刀LFP電池、11合1智能電動馬達和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

這次法蘭克福博覽會上,吉利汽車集團的三大品牌展現了其在全球市場的雄心壯志,不論是技術實力還是市場策略,都顯示出中國品牌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上的強大競爭力。Zeekr的高性能電動車、Lynk & Co的長續航技術,以及Geely Auto針對不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產品,都說明了吉利汽車集團的全球戰略佈局日益完善。

作為車迷,看到中國品牌在國際舞台上不斷突破,不禁讓我感到自豪。同時,這也讓我期待未來香港市場能夠引入更多這類高技術、高價值的電動車型,讓我們也能享受到全球汽車行業電氣化轉型的成果。

Honda Civic 進行小改款日本售價公開


Honda宣布將為「Civic」進行小改款,並新增配備6速手動變速器的「RS」專屬車型,該車型售價為4,198,700日圓,預計於9月13日開始發售。全新改款的Civic車系包含以下車型與價格:2.0公升油電混合動力車「e:HEV LX」與「e:HEV EX」,售價介乎3,998,500至4,307,600日圓;1.5公升渦輪增壓汽油車型「LX」和「EX」(CVT版本),售價從3,448,500至3,798,300日圓;而6速手動變速器的「RS」車型售價則為4,198,700日圓。


2021年推出的第11代Civic,強調Honda造車理念中的「以人為本」,設計時兼顧親和感與特別的存在感,讓每位駕駛者都能感受到「爽快」的駕駛體驗。這次的小改款,主要在前臉進行更精緻的設計變更,保持了轎跑風格的車身比例,同時令前保險杠更具鋒利感,強調運動風格。此外,新設的RS車型則以黑色裝飾為主,包括頭燈環、後視鏡蓋、鯊魚鰭天線、排氣管尾飾及輪圈螺帽,前後車身均帶有RS徽章,進一步提升運動氣息。


RS車型搭載的「Rev Match」系統,可在減速時自動調整引擎轉速,提供順暢的手動駕駛體驗。更配備了30%慣性減少的輕量飛輪,使引擎回轉更迅速,增強駕駛者在換檔時的靈活感,感受到更強的駕駛一體性。

此外,該車型還配備專屬調校的懸掛系統,進一步提升操控穩定性。RS專屬的轉向系統與大尺寸前制動碟也強化了轉彎感與煞車的操控性,讓駕駛者能享受到更精準的操控。


新Civic車型同時配備四種駕駛模式(NORMAL、SPORT、ECON、INDIVIDUAL),以及RS專屬的迎賓動畫液晶儀表等高科技功能,滿足駕駛者對於性能的追求。而在油電混合動力車型中,原本單一車型的e:HEV現新增「e:HEV LX」與「e:HEV EX」兩個等級。內飾部分,新款增加了明亮且輕快的灰色內裝,以呼應油電混合動力的安靜與順滑駕駛體驗。e:HEV EX標配全景天窗,進一步提升車內的開闊感及通風效果。


新Civic還搭載9吋Honda CONNECT顯示器,內置Google助理、Google地圖及Google Play等功能,提升智能化體驗。安全系統方面,Honda SENSING也進一步升級,標配緊急加速抑制功能,提升駕駛安全。

車色方面,Honda提供了「Crystal Black Pearl」「Platinum White Pearl」「Sonic Grey Pearl」「Seabed Blue Pearl」及「Premium Crystal Red Metallic」等多種顏色選擇。


這次Civic的小改款,特別是RS手動變速器車型,對喜愛駕駛樂趣的朋友絕對是一大福音。手動波加上「Rev Match」系統,既能享受傳統手波的駕駛樂趣,又不會因轉速不匹配而影響駕駛體驗。再加上專屬的運動外觀設計,確實吸引!作為一位Honda粉絲,我覺得這車型真的懂得怎樣抓住駕駛者的心!而且,Civic一向以其均衡的性能和實用性聞名,小改款更進一步提升了這款車的競爭力。對於香港的車迷來說,這樣的車型無疑是多了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選擇。

FUSO 展示全新電動 eCanter!全方位應對不同需求

Der FUSO Next Generation eCanter mit Kofferaufbau The FUSO Next Generation eCanter with box body


今年在德國漢諾威舉行的IAA運輸展,FUSO品牌展示了全新電動版eCanter,並推出多款不同車身型號及最新安全配置。展覽於9月17日至22日在19/20號展館內舉行,讓參觀者體驗電動卡車的未來發展。


在「The Next Generation eCanter. Makes e Work」的主題下,參觀者可以近距離接觸兩款不同車身的eCanter。這次展出的車型之一是搭載由KAOUSSIS打造的城市垃圾收集系統,特別適合歐洲人口稠密的城市使用,憑藉eCanter靈活操控、載重能力及良好視野等優點,它成為市區內運輸的不二之選。此外,FUSO還展示了8.55噸的eCanter廂式貨車,配備最新的安全及舒適功能。參觀者還可深入了解FUSO的EcoSystem,包括靈活的充電方案,並有機會親身試駕這款全電動輕型卡車,感受它的駕駛體驗。

全新8.55噸的eCanter垃圾車,配有KAOUSSIS打造的自動垃圾桶提升與傾倒系統,並內置清洗裝置,壓縮桶可將垃圾體積減少四分之三。這款eCanter的短軸距(3,400毫米)及緊湊的車身結構,令其在城市中輕鬆駕駛,靈活性極高。配備82.6 kWh的中型電池組,eCanter可行駛140公里,十分適合市區內短程運輸。希臘的雅典及塞薩洛尼基已訂購了89輛eCanter作為城市垃圾收集車,預計40輛將於11月投入使用。


另一款展出的8.55噸eCanter是配有廂式貨車車身的型號,擁有4450毫米的軸距,6.2米的車廂可容納15個歐規托盤。這款車型還配備了Active Brake Assist 6、盲點信息系統(BSIS)和智能速度輔助等最新安全功能。它的123.9 kWh電池可支援長達200公里的續航,並支持快充功能,40分鐘內可從20%充至80%。這款電動卡車針對物流公司與車隊管理者的需求,提供靈活的充電選項,讓轉型至電動車變得輕鬆易行。其強大的底盤載重量達4.6公噸,載貨能力突出,專為多種應用場景而設。

這次展示的eCanter還引入了多項提升駕駛舒適性的配置,如LCD儀表板、多功能方向盤,以及支援Apple Car Play與Android Auto的觸控屏音響系統。車廂內的低噪音設計,提供更好的駕駛環境,低進入高度及寬闊的通道令駕駛者日常操作更加便利。


為了進一步提升安全性,eCanter配備了多項先進的安全技術,如主動剎車輔助、輪胎壓力監控系統及倒車鏡頭等。這款電動卡車專為迎接未來電動交通需求而設,FUSO於IAA運輸展全方位展示了其進一步邁向電動化的決心。

除了展示車輛外,FUSO還於展會中介紹了FUSO EcoSystem,涵蓋了充電解決方案、服務合同、駕駛員培訓及eService租賃等綜合服務。EcoSystem重點討論了如何針對客戶需求提供適當的配置與充電方案建議。

在IAA展會期間,參觀者有機會親身試駕FUSO的全電動eCanter。展出的4.25噸平板車型及7.5噸廂式貨車型號可供參觀者親身駕駛,讓人更真切地體驗電動卡車的魅力。


eCanter的出現令我開始重新思考未來城市運輸的可能性,電動車不再只是個人的交通工具,甚至可以應用於垃圾收集或大型物流配送。對於我來說,看到這些技術實現,既是驚喜又是欣慰。當我們駕駛這些電動車穿梭於繁忙的城市街道時,那種靜音的環境與優越的視野真是種全新的體驗。我相信這不僅對城市運作效率有著正面的影響,也讓我們對未來的綠色出行更加期待。看來,在不久的將來,城市中到處都是靈活、安靜的電動車穿梭,說不定那時候,我們會回頭懷念那些柴油車的「嘈吵聲」呢!

英之傑純電車系旗艦店 @ 沙田 HomeSquare


將電動出行融入生活,進一步把純電駕乘體驗拓展到日常層面,全力支援車主感受新世代優質駕駛生活!國際領先汽車代理商英之傑集團於今天(9月13日)宣佈香港首間「Inchcape EV Centre」純電車系旗艦店」正式落戶沙田HomeSquare,全方位囊括旗下代理品牌 – TOYOTA、LEXUS、MAXUS及ORA的電動車型號,從房車、SUV, 以至MPV,全方位打造英之傑最強純電陣容,滿足不同用家的需求!品牌中心除了揭示各品牌的尖端純電造車里程,更引入Inchcape One+一站式電動車支援平台的專業服務,致力為電車車主提供便利的充電配套設施。


集團旗下代理多個知名汽車製造商暢的銷品牌,包括 Toyota, Lexus, Maxus及Ora,深得廣大車迷信任及愛戴。一站式售前售後「Inchcape EV Centre」純電車系旗艦店,完美配合品牌未來擴展電動駕駛的宏大藍圖,以至品牌獨有的Inchcape One+ 提供全方位充電配套設施及一站式支援,予以首次踏進電途的客戶無限信心!適逢「Inchcape EV Centre」純電車系旗艦店開幕,國際汽車代理及零售商英之傑大中華區齊集旗下品牌最強純電陣容,由房車、SUV以至MPV等不同車型強勢列陣,發放精彩開幕購車禮遇予廣大電車迷,更有NBL「香港金牛」籃球隊啦啦隊 「金牛女孩」 週末特備啦啦隊表演助慶,還會充當一日店長,為車迷推薦最強純電陣容:


TOYOTA首部純電SUV鉅作—bZ4X
「Made In Japan」的豐田出品一直予全球車迷最可靠、實用及安全的形象。累積三十多年電動科研成果,研發出首架人性化的「電」堂級純電型號bZ4X!配備升級豐田第三代主動式安全系統,全方位傳承豐田造車工藝,突破固有界限打造純電新領域!

開幕優惠:
• 指定顏色矚目閃亮價:$299,460* (原價 $349,580),限量6部


LEXUS豪華電動車匠心之作 — RZ
自2005年推出電動化豪華SUV車款以來,LEXUS一直是豪華汽車電動化的先驅。採用次世代純電車系的前衛設計語彙配合品牌e-TNGA純電動車專屬平台,以及「Tazuna」駕駛主導佈局、全新電子霧化天幕、高級 Ultrasuede物料及DIRECT4 雙摩打四驅系統等,演繹一貫匠人造車工藝,打造出純電奢華新標準!
開幕優惠:
• 全新純電SUV LEXUS RZ 車系:「一換一^」指定型號 $499,650*起 (原價 $569,310),限量 8部


MAXUS eMPV銷量王者 — MIFA 7 & MIFA 9
MAXUS eMPV絕對是本地標竿之選!MIFA 7及MIFA 9超高性價比配備寬敞車廂空間以及全面智能安全配置,是家庭客戶及商務客戶的最佳電動7人座駕。憑藉專業服務及售後支援,國際汽車代理及零售商英之傑大中華區為MAXUS本港代理總銷量之冠,其中MIFA 9於2023年第二季至 2024年第二季更是全港純電MPV銷量冠軍!繼續為各界全力護航,成為您商務與家庭日常的首選。
開幕優惠:
• 全新純電七座MPV MIFA 7 Elite版:「一換一^」登場價$389,000*兼享英之傑專業優質維修


ORA創新樂趣代表—ORA 03 & ORA 07
自2018年面世以來,憑藉品牌名稱理念開放(OPEN)、可靠 (RELIABLE) 及創新精神 (ALTERNATIVE),成功演繹出屬於新世代的電動車形象。當中包括純電揭背ORA 03,提供多種TWO -TONE雙色配搭選擇,打造輕巧靈活的個性造型;以及今年登場之全新超流線型四門純電轎跑車ORA 07,完美演繹出品牌引以為傲的性能、品質、舒適的全面平衡,讓ORA成為市場上最成功集合可靠、高品質、動感、里程無憂等優點的純電動車品牌。

開幕優惠:
• 純電揭背 ORA 03 車系:「一換一^」僅由 $169,000起*;月供低至$3,239*


支援無微|Inchcape One+一站式電動車支援平台 個人化充電方案專家
解決充電煩惱,絕對是電動車準車主的一大課題!「Inchcape EV Centre」純電車系旗艦店正正可以為您解決所有售前售後問題,提供電動車專屬支援平台—Inchcape One+,其專業服務涵蓋家用及商用充電方案,致力為電動車車主提供便利的充電配套設施及一站式支援!團隊逾50年行業經驗,特選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充電器品牌,如Schneider Electric、Huawei、Teltonika、EVCCE等,迎合不同車主需要,更可免費上門視察及報價!不論是相關文件準備、安裝工程、售後保養、公共責任保險,甚至電動車美容服務都可以一站式專人查詢,安心制定專屬您的電動駕駛生活,無微支援您的純電日常!

開幕優惠:
• 優質充電器品牌優惠價低至 $3,500。EV 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 (EHSS) 新客戶更可以震撼價 $6,500 選購指定充電器連安裝套餐,包括充電器、專人上門安裝服務、公共責任保險及售後保障,讓你盡享更優質的純電駕駛體驗!

「Inchcape EV Centre」純電車系旗艦店詳情:
營業時間:10:00 a.m. – 09:00 p.m.
地址:新界沙田沙田鄉事會路138號Home Square 1樓113 & 115號舖
電話:2821 7160

BMW 推出 M5 Touring M Performance 套件


BMW 最新推出的 M5 Touring 不單止將高性能與長途舒適性完美結合,還擁有靈活的車廂空間,讓這款旅行車成為市場上非常獨特的選擇。官方數據顯示,這款車的燃油及電力消耗表現相當不俗,燃油消耗量為 2.0 L/100 km,電力消耗為 30.7 kWh/100 km,而 CO2 排放僅為 46 g/km(以上為綜合數據)。但如果電池耗盡,燃油消耗會提升至 10.9 L/100 km。當然,作為一輛高性能 M 車型,這些數據也充分反映出其強大的動力性能。

為了讓車主能進一步提升這台 BMW M5 Touring 的外觀及駕駛體驗,BMW M Performance Parts 提供了一系列專屬配件,讓這輛五門高性能旅行車從外到內都能進一步個性化,彰顯車主的品味和追求。


M5 Touring 的外觀已經相當有跑車味道,配備 M Carbon 外觀套件 的車型更是令人眼前一亮。BMW 原廠的碳纖維強化塑料(CFRP)和芳纖維(Aramid)材質的升級套件不僅提升了車身剛性,還能顯著改善空氣動力學。這些經過精心設計的外觀零件與車身幾何完美契合,使得 M5 Touring 在公路上或賽道上都展現出強烈的運動氣息。

前臉部分的設計相當雕塑感十足,配合張揚的輪拱和長車頂線條,再加上充滿動感的車側窗線條,無一不彰顯其賽車靈感的設計風格。透過選配的 M Performance 外觀套件,例如碳纖維的分體式後擴散器及排氣管尾飾套件,M5 Touring 的運動外觀更上一層樓,後者的鈦金屬與碳纖維混合材質尾飾以及帶有 M5 標誌的尾管設計更是畫龍點睛,強化了這台車的力量感和獨特性。


M Performance 前擾流板 讓前部更具運動感,中央進氣口的設計更具吸引力。從側面看,碳纖維側裙延伸了車身流線型設計,並完美銜接車頂線條,視覺上給人一種更加修長和穩定的感覺。當選配 Frozen Black 側身貼紙時,整體側面外觀更加突出。車外鏡蓋和天線罩也都可以選用碳纖維和芳纖維材質,這些材料不僅輕便,還具有出色的電磁穿透性。

內裝方面,車主可以選用M Performance 地毯,這套四件裝的地毯採用了皮革邊緣搭配對比色車線設計,並融入了 BMW M GmbH 的經典色彩。而M Performance 鑰匙套亦為賽車愛好者提供了精緻的選擇,使用 Alcantara 和碳纖維外觀的設計,讓車主在每次使用時都能感受到跑車的獨特魅力。甚至連儲存輪胎的 M Performance 輪胎袋,也延續了 M 系列的獨特設計風格,配備清晰標識以及加強手柄,方便運輸。

所有這些 M Performance Parts 均由 BMW M GmbH 在五十多年賽車經驗基礎上研發,並且嚴格遵循 BMW 集團的質量標準進行測試。因此,這些零件已經通過了官方車輛同時的檢定,不需要進行額外的認證手續,讓車主可以輕鬆享受升級的駕駛樂趣。


BMW M5 Touring 真係集合咗高性能同實用性於一身,仲可以透過 M Performance Parts 嚟進一步客製化。睇得出 BMW 好重視呢類車主嘅個人品味同要求,無論係行駛質感,定係外觀,呢台車都可以滿足唔同層次嘅駕駛需求。老實講,作為一個跑車迷,每次見到呢啲 M Performance 尾喉設計,我都會諗起電競比賽中嗰種極致嘅跑車體驗,真係會令人心郁郁想立刻攞上手開!而且即使你唔係咁專業嘅駕駛者,都可以透過呢啲零件提升駕駛樂趣,簡直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