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C
Hong Kong
Wednesday, August 20,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212

汽車業界強烈反對政府將交通擠塞問題歸咎私家車


疫情令本地百業蕭條,政府早前在財政預算案中公布辣招,以紓緩交通擠塞為由,大幅提高私家車(包括電動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及牌照費,包括將私家車(包括電動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各稅階的稅率大幅提高百分之十五,牌照費增加百分之三十,業界對此嘩然。措舉不單令近年陷入困境的汽車業界雪上加霜,更完全無助解決交通擠塞問題。本港十五個汽車商會及聯會(資料見p.4簡介)今日於立法會召開聯合記者會,反對有關措施在絕境下進一步打擊業界近四萬個家庭的生計,出席記者會的包括十五個汽車商會及聯會代表、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邵家輝議員及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易志明議員。

私家車銷售數據持續下跌
邵家輝指出,私家車銷售量自2018年至2020年間按年下跌,三年間累計下跌了12.4%,而電動車上年銷售量則增加,顯示出傳統汽車的銷售量實質跌幅更大,達22.5%。而交通擠塞的真正成因從來是多方面的,但絕不是新車銷量。加稅及牌費必不是解決方法。如果政府希望改善其稅收,應該採用更全面的方法,不應該只針對汽車行業。在欠缺政府支援下,汽車業界在疫情之中一直掙扎求存,不幸的是,財政預算案的建議將令業界的經營情況進一步惡化。故傳統汽車業界對政府向他們加稅開刀感到不解,希望政府三思。

新私家車登記總數
(2018)42287 / (2019)38309 / (2020)37036
新私家車(除電動車以後)登記總數
(2018)41834 / (2019)35886 / (2020)32441

政策錯配無助解決交通擠塞問題
易志明強調,歷史證明增加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及牌照費,對控制車輛數目只能起短暫成效,更無助解決道路擠塞的問題;但卻增加中產車主的經濟負擔,建議政府應加強對車輛違泊的執法;增加興建多層停車場,減少車輛在路上不停兜圈尋找泊車位;在發展新發展區應基建先行,並加強現時公交的服務,鼓勵市民乘搭公交,減低車主駕駛意欲,較應用「寓禁於徵」方法,以祈減低私家車數目的增長,而達至改善道路擠塞問題更為凑效。

他表示:「政府在2020至21年度從汽車首次登記稅獲得的收入為 61億元,佔政府的總收入1.4%,就算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15%,只能為庫房增加9.15億元,不能紓緩政府三千多億元的財政赤字。」

十五個商會及聯會認為,有關措施把交通擠塞問題的責任推卸在新車銷量上並不公平! 各大小車行近年銷售數字一直下降,疫情下苦苦掙扎求存,加稅令業界和大量有實際需要的汽車用户百上加斤,完全不合理,大量買家臨時撻訂棄單!業界對政府增加私家車汽車首次登記稅和牌照費表示強烈反對和遺憾 !

業界困境 民生受損 失業上升 經濟受挫
疫情重挫本港經濟,以四萬計的汽車業從業員及其家人達十多萬人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增加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將為業界帶來更大的挑戰和打擊,由財政預算案實施以來大部分業界的營業額或回報已大跌八至九成,估計未來六個月的銷售量仍會平均下跌三至五成但回報的跌幅將會更差。其中大cc內燃機汽車所受的影響將會最深。業界將更難面對收入大減及員工過剩的困局,很大可能觸發大量裁員及減薪,整體經濟復甦定必被拖慢。

此勢頭將會連帶很多相關行業如財務、保險、各式各樣的售後服務及零配件業、及輪胎電池等的商業也不能幸免,將要面對虧本及裁員的厄運,進一步打擊現已疲弱的經濟,連帶整體民生也必受累。


各商會/聯會會長的話 (以各會成立年份排序)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先生表示:
• 政府以舒緩交通擠塞為由,強加首次登記稅及牌照費在這個疫情時間內實在不智,並批評政府「一刀切」把加費涵蓋電動車。錯失推動市民轉用電動車機會,決策欠前膽性。
• 認為交通擠塞問題源於道路規劃追不上人口發展及增長需要,加上人口不斷向西北發展,私家車已成為很多市民的生活必需品,政策的錯配只會影響行業生計而無助改善問題。

香港汽車商會會長劉家輝先生表示:
• 造成交通擠塞的因素眾多,與本港汽車數目和車齡、道路供應和設計、三條過海隧道的收費,以至車位供應短缺等都有莫大關係。過去汽車登記數字上升,但新車銷售數量下降,反映道路增加的車輛未必為新車,本商會認為單單將交通擠塞問題歸咎於新車銷售,實在是過於簡化了這個複雜的問題及對整個業界不公道!
• 本商會一直希望就緩解交通擠塞的建議,與政府進行磋討和合作。我們更於2017年十二月及2020年九月先後向政府提交了兩份改善路面交通情況和環境的建議書,可惜政府一直漠視我們的建議,並沒有回覆。
• 自2018年起,受中美貿易戰、社會事件及疫情先後三重打擊下,汽車業界生意重創,經營困難並難以保障員工生計。政府此時推行無助於解決交通擠塞,卻嚴重影響行業經營的加稅方案,實為「不合時」、「不合理」、「不公道」。

右軚汽車商會(香港)會長羅志勤先生表示:
• 在疫情下,市民害怕病毒傳播而減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改用私家車代步,不再是奢侈品。政府增加首次登記費及牌照費不會減少市民以車代步的需求,但卻令市民用家面臨經濟不景情況下雪上加霜。
• 在汽車零售業界方面,由 2018年開始已經走下坡,運輸署的私家車首次登記數字 由 2018年 的42287部跌至 2020 年的 37,036部,顯示汽車零售業經營已經越來越困難。汽車業界在多重打擊下將無法開源只能節流,需要汽車從業員減薪或者是裁員,前線員工面對困境,整個業界甚至會迎來倒閉潮。
• 有關措施會令更多人投向選購一些較舊的平行進口易手車,亦無法改善交通擠塞問題,道路安全、空氣質素、和庫房收益亦會受損。

香港汽車服務業聯會會長莫建宇先生表示:
• 本港汽車售後服務的一群 (包括維修、零件、耗材、輪胎電池及保險等) 絕對是因應車輛銷情而發展行業、人力資源、和營運設備等等去把關香港車輛及道路安全。這些行業本身已經停滯不前,打擊車輛市場,只會造成更多相連行業的「骨牌效應」,令它們加倍萎縮,影響數萬個家庭生計。
• 今次加稅的結果是會令到新能源電動車得到更大的優勢,同時令傳統燃料汽車在使用成本上變得百上加斤。 政府必須了解支持電動車普及的供電配套之不足及廢棄電池還沒有完善處理方案的種種問題,以免控制車量不成,反而產生更多後遺症。
建議政府暫緩一年,與業界商討有效解決交通擠塞問題的方案
政府暫緩一年執行增加首次登記稅及牌照費。並成立小組與業界一起針對交通擠塞的根本成因來解決種種的問題,例如: 嚴重缺乏泊車設施 (過往十年政府的公共停車場有減無增),交通措施、配套、及道路設計過時及發展滯後,公共車輛班次管理欠佳,和三隧收費不協調等等。

資料來源:各汽車業界商會及聯會

Nissan X-Trail 全新動力系統


雖然 Nissan 在上年 6 月推出了大改款 X-Trail,但卻是屬於美版的舊時代 2.5 公升自然吸氣引擎,如今隨著歐日及亞洲版準備推出的大改款就換上了代號為 MR15DDT 的全新 1.5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可以輸出204 匹馬力,以及車尾的 300 VC-Turbo 銘牌就是代表 300Nm 扭力。另外,歐日版 X-Trail 還會推出 e-Power 油電車型,採用 Qashqai  身上 1.5 升 VC-Turbo 的 e-Power 系統,但暫時就沒有數據資料。

文:Issac.C

手機應用程式 Let’s Park 連繫業主與車主 搵位泊車數碼化

手機 apps 能為生活的各個範疇帶來便適,搵位泊車現也可透過特定的 apps 進行,實在方便無比。

今次介紹的手機應用程式 Let’s Park 乃非一般只提供泊車資訊的平台,而是像我們上網搜尋和預訂酒店、agoda 和 Airbnb 之類的 apps 一樣,Let’s Park 連結車位業主和車主,讓業主充分運用閒置的泊車資源,同時給車主帶來方便、實時、易用的搵位泊車途徑,過程全數碼化。Let’s Park 系統涵蓋時租及月租車位,預訂及付款全都在網上進行,是一個合乎雙方成本效益的車位預訂服務,將搜尋,預約車位這本來麻煩的事變得輕鬆、有趣、快捷。Let’s Park 更定期提 供折扣代碼給月租顧客付款時使用,租期越長,折扣越大,隨時幫車主省下過千元租金,搵位長泊的車主不容錯過。


全港多區超過 80 個停車場可找到超過 200 多個車位。


Let’s Park 程式首創網上預訂時租車位,讓駕駛者可以在出發前提早預訂,Let’s Park 利用 Smart Pass 技術發送獨一無二的驗證碼到用家的手機上,車主進入/進出停車場前只需掃描 Let’s Park 系統便可,簡單快捷。

Let’s Park 現時在全港多區,包括紅墈、觀塘、荃 灣、粉嶺、深水埗、將軍澳、筲箕灣、銅鑼灣等超過 80 個停車場可找到超過 200 多個車位,當中有部分來自知 名營運商,例如帝豪停車場、威信停車場、建盈停車場及威利停車場,證明平台能為車場業主,管理公司及營運商開拓一個全新的網上銷售渠道。除此之外,Let’s Park 亦積極鼓勵私人業主把車位在其應用程式上刊登加快物色租客,減低閒置時間。

就以九龍東為例,過往屬傳統製造業基地的九龍灣和觀塘工業區,在 2001 年改劃為「商貿」用地,容許工業樓宇改用作辦公室用途或改建為商業/辦公室樓宇。於 2012 年成立的「起動九龍東」(Energizing Kowloon East Office (EKEO)) 辦事處,負責督導和監察九龍東的轉型發展,融入「連繫」、「設計」、「多 元化」等規劃元素,推廣為市民地方營造的概念,鼓勵發揮創意,加快該區改造成香港第二個富吸引力的核心商業區。

過往九龍東的城市結構以車輛為優先,在轉型為核心商業區的過程中,交通和違例泊車問題隨之而起,大小貨車在路旁「雙行泊車」上落貨的舊有問題直帶到經改劃的社區去,行人及交通環境實需要作出改善。為配合這智慧形城市的發展,多項概念驗證測試現處於不同的實施階段,包括違例泊車監察系統。

然而九龍東的泊車系統及車位供應情況遠遠跟不上該區的社區發展,首要提供車位供應量,其次要減少車輛於區內兜圈搜尋車位,造成不必要的負擔;為解決這個問題,Let’s Park 首創 Smart Pass 網上預訂時租車位,讓駕駛者可以 在出發前提早預訂,Let’s Park 利用 Smart Pass 技術發送獨一無二的驗證碼到用 家的手機上,車主進出停車場前只需掃描 Let’s Park 系統便可,簡單快捷。避免在繁忙地區找不到車位的麻煩以及減少違例泊車所帶來的種種交通問題。

現時區內已有多個停車場設置 Let’s Park Smart Pass 智能泊車方案,接受網上預約時租車位,Let’s Park 將繼續增加其 Smart Pass 的停車場數量,配合他們將營運模式數碼化。Let’s Park 在停車場數碼化方案上經驗豐富,曾參與港珠澳大橋 的網上預約系統以及帝豪停車場的網上賣票系統工作。有興趣參與 Smart Pass 計劃的停車場業主或營運商,歡迎與 Let’s Park 聯絡,了解如何引入其嶄新的數碼營運模式和其他系統優化細節。

更多 Let’s Park 資訊: https://www.letspark.com.hk/zh-HK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letspark.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ets_park

泊車易查詢:6011 6609

Volkswagen 新車計劃 Golf、Tiguan、T-Roc、Passat出 PHEV 車


Volkswagen 日前公佈新車計劃,未來重心將會實現全面電動車陣容,但在之前,Volkswagen 會以混能車型作過渡。同時宣佈 Golf、Tiguan、T-Roc、Passat 都會有下一代車型,並且採用最新技術的 PHEV 技術,純電模式可行駛超過 100 公里。至於電動車方面,則計劃每年推出至少一款電動車,包括 7 座 SUV ID.6、ID.5、MPV 車型 ID.BUZZ 及入門小車 ID.1,而且採用 MEB 平台打造的電動車有 Level 2 等級的駕駛輔助系統,並具備 Level 4 級別軟體可以隨時升級。

文:Issac.C

餅變大!Tesla 銷量升 市佔率下降


早前,摩根士丹利發表研究報告,估計 Tesla 電動車 2 月比上年同期增長了 34%,但在美國電動車市場的市佔率卻由 81% 跌落至 69%。當中最大對手是 Ford 的 Mach-E,摩根士丹利指 Tesla 絕大部份流失的市佔率都被 Ford 所搶去,Mach-E 去年 12 月只有交車 3 輛,1 月只有 238 輛,但 2 月則大幅提高至 3739 輛,1/5 來自對電動車接受度最高的加州,Ford 亦表示有 70% Mach-E 買家是新客戶,雖說如此,但 2 月賣出 3739 輛的 Mach-E 只佔 Ford 總銷量的 2.4%。

Tesla 未來勢必受到更多挑戰,Volkswagen 已經在歐洲電動市場已經領先 Tesla,接下來還有 Hyundai、Nissan、Kia、Toyota、Audi 及 GM 等等眾多傳統車廠陸續推出的電動車大軍。電動車市場越變越大,Tesla 是否能夠一直保持領先地位,則要車迷們密切留意。

文:Issac.C

法拉利 SF21 賽車馭勢而來

FILMING DAY STATICO - MARANELLO 03/03/2021 credit: © Scuderia Ferrari Press Office


即將征戰本賽季的法拉利F1車隊SF21賽車,首次以精妙的車身塗裝驚豔亮相,充分展示了其迎接未來挑戰,並不忘車隊根基和歷史的信念。「賽車尾部讓人回想起第一款勃艮第(Burgundy)紅色的法拉利賽車125 S」,車隊領隊Mattia Binotto解釋道,「但當視線轉向座艙區域,它的顏色便逐漸過渡成了我們近年來採用的現代紅色。在這個賽季,我們也會面臨很多挑戰,而這款賽車塗裝,將我們重新歸零、邁向未來的心態展現了出來。」


關於SF21賽車。這款賽車是馬拉內羅為參與世界一級方程式大獎賽所打造的第67款賽車,並由去年的SF1000賽車演化而來,應賽事規則要求,其必須採用與2020賽季賽車相同的底盤,這在很多方面都對改變進行了限制。因此,SF21賽車是在所有規則允許的範圍內進行的研發升級,包括全新的引擎、空氣動力學,以及賽車尾部——研發團隊將規則允許的兩個研發配額全使用在這裡。


關於車手陣容。SF21賽車於今日在巴林亮相,進行拍攝活動,期間行駛里程將達100公里,為車隊合作夥伴及媒體提供拍攝素材。此次Charles Leclerc和Carlos Sainz的車手陣容,也成為了法拉利F1車隊自1968年以來最年輕的組合。在3月28日的新賽季首場比賽上,這個平均年齡為25歲零3天的組合即將登場。在此之前,他們將攜手應對2021賽季前唯一的測試,在為期三天的薩基爾賽道體驗中熟習全新的賽車。

Laurent Mekies車隊賽事總監
「我們的兩位車手帶來了很多的正能量。Carlos在工廠裡熟悉了一段時間,並很快地融入了車隊。

而Charles,他與團隊的關係已如同家人一般:無論是否在賽場上,他都明確知道他需要做什麼,也很清楚自己在車隊中的角色定位。在過去的這個冬天,我們見證了兩位車手的和睦相處,這對整個車隊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Enrico Gualtieri動力單元總監
「作為引擎工程師,上賽季的賽道表現讓我們有了清晰的認知,這也將成為我們重新出發的起點。正是這種認知,與合作夥伴的齊心協力,共同造就了為2021賽季而生的065/6動力單元。

我們採用了系統性的方法,與設計、模擬、研發及賽道團隊等所有部門通力合作,找尋每一個可以改進的機會。同時我們與底盤研發的同事們一起,在動力單元的布局上開展了很多工作,以確保這款賽車的整體設計極盡高效。在合作夥伴Shell的傾力協助之下,我們得以專注於提高內燃機的熱燃燒效率,這將有助於提升單圈速度,並預計可讓單圈提速超過0.1秒。我們也正在對混合動力系統和電子設備進行深入研發,以修正及完善所有部件,包括進一步縮減動力單元台架的測試時間在內的所有工作,都將於這個賽季完成。」

Enrico Cardile底盤總監
「當我們啟動SF21賽車項目時,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明確並重視能實現根本性改變的賽車部件。我們選擇了賽車尾部,並設計了全新波箱和懸掛系統。經過動力單元部門同事們的不懈努力,賽車尾部成功變得更加緊湊。

我們也研究了賽車的冷卻系統,提升了主擴散器的冷卻效率,並設計了更趨向「下沖氣流」的車身。空氣動力學也受到規則的影響,為降低賽車產生垂直荷載的能力,以防輪胎承受過大壓力,我們也對其進行了調整。這也是我們研發賽車空氣動力學之初,設定兩個目標的原因:恢復因規則影響造成的空氣動力學下壓力流失以及減少拖拽力。

受限於規則,車頭部分也很難實現大規模的改變。因此,我們研發了全新的前翼,與採用全新設計理念的鼻翼相輔相成,而底盤和懸掛系統則是來自去年的SF1000。」

平治 2021 模型車和春季精品正式上架


2021 年平治繼續引入原廠精品到香港,今次有一批經典車和生活精品,大家可前往平治品牌中心或 http://www.mercedes-benzcollection.com.hk/zh_HK/index.php 選購,於 30/4/21 前購買可享八折,優惠碼 MBPRM20。


Benz Patent Motor Car (1886) 1:18 模型車
全球第一輛汽車於 1886 年由 Carl Benz 設計並以”氣油運作引擎車輛”申請專利,車輛命名為 Patent Motor Car。車身比例為 1:18。車身 95% 塑膠及 5% 輕合金由 Norev 製作。
原價:$1,030 特價:$824


Daimler Motor Carriage (1886) 1:18 模型車
1886 年 Daimler Motor Carriage 保留原色設計,手工精細。車身 95% 塑膠及 5% 合金由 Norev 製作。
原價:$1,030 特價:$824


SAUBER-MERCEDES C 9 1:18 模型車
賽車傳奇賽車手 Mauro Baldi 及 Stefan Johansson 於 1988年駕駛 Sauber-Mercedes C 9 奪得 Spa 1000 kilometer 賽最高排名。車身比例 1:18,鋅壓鑄合金及塑膠配件。全長約25.5厘米,人手組裝超過 120 件部件,由 Norev 製作。
原價:$990 特價:$792


Mercedes-Benz L 319 貨 VAN 1:18 模型車
平治第一輛貨 VAN L319 系列貨 VAN(1956-1967),車身比例:1:18,鋅壓鑄合金及塑膠配件,全長約 27 厘米,人手組裝超過 100 件部件,由 Norev 製作。
原價:$1,150 特價:$920


Mercedes-Benz 190 SL W121 1:18 模型車
鋅壓鑄合金及塑膠配件,全長約 25 厘米,人手組裝超過 120 件部件,車門、頭蓋及尾廂可開啟,由 Norev 製作。
原價:$990 特價:$792


Mercedes-Benz 300W 1:18 模型車
1951 年 4 月,戰後六年,多輛豪華汽車於法蘭克福國際車展面世。除 220 車系外,Daimler-Benz 亦展出更被受注目的 300 車系。300 為當時最大及車速最快的德國生產車輛,並迅速成為政商界精英的寵兒。 當中最出名的車主為前西德總理 Konrad Adenauer、前任西德總統 Theodor Heuss、財長 Ludwig Erhard 及政治家 Kurt Schumacher。鋅壓鑄合金及塑膠配件,由 Norev 製作。
原價:$990 特價:$792


辛德爾芬根匙扣
印有 1909年 BENZ 及 1916年 MERCEDES 徽章,金色、黃銅,長度約 9 厘米配細匙圈3個,德國製造。
原價:$330 特價:$264


經典星徽襟針,一套六件
1909 至 1989 年平治星徽 銀色、黃銅,直徑約 1.5 厘米,蝴蝶扣。
原價:$270 特價:$216


點頭狗狗擺設
塑膠製造、尺寸約 29 x 18 厘米,德國製。
原價:$300 特價:$240


300SL 波棍型把手雨傘
深啡色,聚酯纖維/鋼/玻璃纖維,打開尺寸直徑約 130 厘米,附自動打開按鈕、配防風設計。
原價:$390 特價:$312

銷售點:
(香港)平治港島品牌中心 – 柴灣嘉業街 60 號
(香港)平治九龍品牌中心 – 紅磡寶來街 50 號
(澳門)平治汽車特許維修中心 – 氹仔北安前地 88-88D 新南工業大廈地下
查詢熱線:+852 2504 6140(香港)+853 2885 0138(澳門)
網站: http://www.mercedes-benzcollection.com.hk/
優惠編號: MBPRM20

電動車!?Toyota 3 月 17 日發表新車「X Prologue」


Toyota 日前釋出了預告網站,將於 3 月 17 日發表全新車款「X Prologue」,雖然網站只有頭燈照片和半個車頭,但也可發現,頭燈組 C 字造型一直延伸,最重要是車頭沒有鬼面罩設計,所以基本上可以確定是 Toyota 的首款純電動車。而且 Toyota 曾經表示 2021 年會推出一款中型 SUV 車,與 RAV4 同一級別,如無意外,就是這一款「X Prologue」。而外界推測,新車最大機會使用 75kWh 鋰電池,可提供 400 公里續航距離。

文:Issac.C

網站:https://www.x-prologue.com/

Kia 全新 Carnival $398,800 起開賣


Kia 香港代理自 2010 年引入第二代 Carnival 後,於今日正式宣佈全新第四代 Carnival 登陸香港!作為品牌旗艦 MPV,第四代 Carnival 擁有一系列高科技功能,前衛時尚的設計。全新 Carnival 特意以 SUV 的概念來設計,並配合時尚豪華的設計細節,使整個車體 更具質感。流線車身設計貫穿了全車,大膽的輪拱設計和線條,令外觀更具現代感和質感。黑色 A、B 柱襯托著全新以「島形」設計的車頂,突顯出同色的車頂及車身。全新 C 柱以電鍍「機翼」形狀刻有菱形圖案設計,更為奪目。


頭是以 Kia 標誌性「虎鼻」鬼面罩設計的,一體式的設計突顯了車身寬度,融合了 LED 日間行車燈及頭燈,並把光線獨特的形態活靈活現地呈現,使整個車頭更顯霸氣及超現代感。車尾亦加入 SUV 的設計靈感元素,以一體式的尾燈設計,更特意加上金屬防滑板。


車廂內籠方面,以「空間感」作為設計概念,務求提供一個舒適、高科技及時尚的車廂環境。建基於全新的底盤及更大的車身結構,全新 Carnival 巧妙地把智能及靈活的元素集合在車廂內,為乘客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空間。全新 Carnival 提供三排,7 座或 8 座的車廂佈局。於 7 座版本中更特設「優質舒適獨立座椅」,可調節靠背、扶手及腿托,為第二排 乘客提供「商務艙」般的享受,並提供一按式的「放鬆模式」,此功能可自動傾斜和調節座椅,使乘客在長途旅程中更舒適。Carnival 的尾箱空間更是同級對手最大,可容納高達 2,785 升(VDA),而第三排座椅後則可容納 627 升。


中控台採用了 12.3 吋輕觸式顯示屏,集合行駛及信息娛樂資訊於一身,並支援智能手機與 Apple CarPlay 車載系統的連接功能。車廂音響系統更選用 BOSE 12 喇叭高級音響系統,為車廂乘客帶來高品質的音效體驗。其他嶄新科技包括 一鍵式搖控開關智能電動側趟門及尾門; 當感應到智能車匙在車旁,智能電動側趟門或尾門會於 3 秒後自動開啟或關閉。而在車側兩旁更設有上落門邊燈,使乘客可更安全及輕鬆地進出車廂。


在動力系統方面,全新 Carnival 搭載全新 3.5 升 V6「Smartstream」MPI 汽油引擎,輸出馬力達 272 匹和扭力達 332 牛頓米,Kia 最新的「Smartstream」技術令引擎效率及性能大大提升;同時配備 8 速自動波箱,提供平穩且富動感的駕駛體驗。
全新 Carnival 共提供 3 個版本選擇 – Carnival Luxury、Carnival Premium 及 Carnival Platinum。

現已開始接受預訂,建議零售價如下:
Carnival Luxury: HK$398,800
Carnival Premium: HK$448,800
Carnival Platinum: HK$498,800

Aston Martin「Project Horizon」計畫 10 款新車款陸續現身


Aston Martin 老闆 Tobias Moers 宣佈「Project Horizon」計畫,指 2 年後將會陸續推出 10 款新車,並且以 Mercedes-Benz 混能或純電技術為主。雖然 Tobias Moers 沒有透露有關新車太多資訊,但估計將會以 DBX 的衍生車型為主。因為在 2020 年 Aston Martin 的銷量只有 4,150 輛,當中DBX在第四季就已經賣了 1,171 輛成為品牌主力。而且 Aston Martin 早已經宣佈在 2021 年第三季將會發佈 DBX 車系的長陣7人版車型、未來還有 Coupe 車型;以及 DBS、DB11 與 Vantage 將會陸續換上 Mercedes-AMG 的「EQ Power」動力系統。暫時尚未落實的新車包括傳聞 2023 年推出的超跑 Valhalla 及 Vanquish。Aston Martin 預計在 2030 年時,90% 車型將配備混能系統或是純電車型。

文:Issac.C

Ferrari Roma 城市 GT 展現出不羈優雅


意大利大多數人會想起去旅行去羅馬,對於一個車迷來說可能會想起法拉利 Ferrari,這匹躍馬的確令人又愛又根,它可以跑得很快,也是不少人的身份象徵,但是擁有它的背後,在日常生活想輕鬆一點舒適一點去帶它周圍走,也不太容易。2020 年 Ferrari 推出一部取材於 50 至 60 年代羅馬盛行的不羈優雅設計風格 2+2 超跑「Roma」,它的出現可能改變了很多 Ferrari 車主的用車態度。


今次跟 Ferrari Roma 有一個短聚,可以帶它遊走港島山路、城市路面體驗它的不同。在 Roma 發布的時候,筆者已經覺得它完全擺脫了過往 Ferrari 的硬橋硬馬的超跑態度,換來更加有個性的不羈美學外觀,它的輕柔線條設計之下,將這匹躍馬的吸引力,更加讓人想在日常生活都可以經常接觸它。

雙門、四座再配上自己喜愛的車身顏色,向來是 GT 跑車車主展示個人風格的其中一個手段,試駕車用上低調的灰色車身,車頭燈很銳利,而車尾四個煞車燈則是有點科幻扁平設計,不論是迎頭車或者跟尾,一看就知道是最新的 Ferrari Roma。

跟同行拍檔進入車廂之後,就是覺得各自都有自己的空間,很難想象自己身在 Ferrari 的 GT 內,即使座椅是超跑常見的桶椅設計,但是整體舒適性是不錯的。Roma 的駕駛艙用了最新的佈局,多功能 D 型軚盤後方是一個 16 吋數碼錶板,中控台是一個 8.4 吋垂直的觸控顯示屏,整個駕駛席可以用簡潔來形容,我們大部份操作都在軚盤上完成,包括著車、轉換駕駛模式。


這部 Roma 的動力單元是連續四年獲得「國際年度引擎大獎」的 2,855cc 雙渦輪增壓 V8 引擎最新版本,馬力輸出達 620 cv,扭力 760 牛頓米,使用 8 前速雙離合器波箱把動力轉到後輪,此波箱最先使用在 SF90 Stradale 超級跑車身上。今次新車為了滿足到日常應用的舒適性,車輛的調校跟其他車款都有一定分別,首先是擴闊齒輪比範圍、採用全新離合器元件、電子控制單元與及引擎管理軟件等,相較之前的 7 前速波箱,新款波箱提供更加敏捷、流暢的換檔效能。

試駕主要在 Comfort 和 Sport 兩個模式下進行,對於一部 0-100km/h 只需 3.4 秒的車來說,一般城市道路更本很難有法揮的機會,偶爾燈位起步、高速公路開快一點,可以感受到短暫的衝刺感和強大的制動力。Roma 的 Comfort 模式可以感受到設計師是有意為這部超跑打造得更適合日常應用,遊走山路時,剛好是下午時段比較多車,油門反應即使是 Comfort 仍然靈敏,但是就將飛快的進油反應變得漸進,轉檔時平順,就像開德系房跑般舒適,但當路面較為暢通後,你只要給它深一點的油門,它的意大利躍馬激情又可以隨即表露出來,當然相比 Sport、Race 等模式,Comfort 是不會發揮到這部車的底蘊,不過可以換來令你花更多時間去接觸它的機會。

今次 Ferrari 的工程師充分使用機械及電子設定的方法,讓不同的駕駛者同樣能輕鬆發揮 Roma 的特性,它在賽道上可以是 GT 跑車,在城市中可以是雙門房跑,如果路面許可,Comfort 和 Sport 已經夠用,預設的動態模式分別有 Wet(濕路)、Comfort(舒適)、Sport(運動)、Race(比賽)、ESC-Off(電子穩定系統關閉)。開著 Ferrari 在城市內輕鬆遊走,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過往很多人都覺得開著超跑在中環、銅鑼灣等地方時是很辛苦的事實,Roma 或許能改變大家的看法。


著車、駕駛模式轉換都可以在軚盤上完成操作。


係數碼錶板、大型觸控中控台,都令這部 Roma 更有科技感。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V8 90 度夾角雙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3,855cc
最大馬力:620CV / 5,750-7,500 轉時
最大扭力:760 牛頓米 / 3,000-5,76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 F1 雙離合器波箱
體積:4,656 X 1,974 X 1,301mm
重量:1,472kg

詳盡規格表

首日公布價格:$2,998,000 起
網址:https://hongkong.ferraridealers.com/
查詢:2376 8080(Blackbird Concessionaires)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Benz Vito 119 BT 營商環境有變


平治商用客 Van Vito,內外設計和裝備一向緊貼平治的私家車輛,讓商業用家也有偏向豪華的享受。這裡試的一部 Vito,是車系的小改款式,2020年夏季在歐洲推出,現在抵港,其外觀上的改變不多,主要是設備和裝飾與之前有點不同。 


小改的 Vito 車頭採用新設計鬼面罩,三塊葉片有新模樣,並且藏有新設的主動安全系統的感應器,車身顏色新加 Graphite grey 深灰、Selenite grey 中灰和沿自平治私家車的 Hyacinth red 紅色;其他地方如頭燈組、LED 尾燈、前後泵把、尾門這些都與之前一樣,如常是高大形客 Van 一部,有雙電動趟門,兩排五座位,大尾箱有板間分開。車系同樣有 3,200mm 標準陣距和 3,430mm 長陣版選擇,2.2 升 190 匹的 119 BT 型號分別賣 $466,922 和 $473,392。 


攀上一級登進高大的 Vito,其車廂同樣充滿「平治」的氣氛,車內小改的地方,見錶板左右兩旁的冷氣風口現改為噴嘴形,兼有電鍍框,就如平治私家車般時尚;中控台屏幕改用全新 Audio 30 多媒體系統,支援藍牙連接及免提功能。車子的實用、友善地方與前一樣,如前座內側設有可升降手枕,錶板台上有杯架和雜物盒,門邊有多形狀儲物格,中台底部亦有大膠盒一個,有 USB 插頭,三張後排座椅可各自調校椅背角度,中排空間充裕,座椅亦可整張翻起以提升載物空間,後排中座設有兒童座椅扣,天花處有冷氣風口和閱讀燈,B柱內旁有扶手和電趟門按鈕,司機從中台控板上的按鈕亦可遙控趟門開關。  


這部 Vito 使用 OM 651 引擎和 7 速波箱,119 BT 與我們 2017 年試過的 Vito Black Edition 一樣,有 190 匹和 440 牛頓米輸出,扭力一如一般渦輪增壓柴油引擎隨踩隨有,每個波段扭至不高的 5,000 轉紅線便要轉波,密密轉波,密密上路,動力足夠,軚盤設有手動轉波撥片,中台控板有 Dynamic 模式按鍵,可加快油門反應。車子行駛感覺不差,有一定隔音、隔震水準,以商用車來說有頗高舒適度,車內感到的柴油引擎「達…達…達…達…達…」聲音和震動輕微,完全可以接受。所說新增的主動安全系統,有前方主動煞車 Active Brake Assist、自動跟速和跟車的 Distronic 主動巡航系統,而 Attention Assist 防昏睡警告和 Crosswind Assist 強側風自動穩定功能之前也有。平治和韓系的商用 Van 仔近年愈做愈好,車外車內都是比雄霸多年的日系車吸引,這些轉變都每到各位司機大佬們改變一下用車習慣。


車廂充滿「平治」的氣氛,錶板左右旁的冷氣風口改為噴嘴形,兼有電鍍框。


中台屏幕改用全新 Audio 30 多媒體系統,支援藍牙連接及免提功能。


中台控板上的按鈕可遙控趟門開關;Dynamic 模式制可加快油門反應。 


車子行駛感覺不差,有一定隔音、隔震水準,以商用車來說有頗高舒適度。


三張後排座椅可各自調校椅背角度,空間充裕,天花處有冷氣風口和閱讀燈。


119 型號有 190 匹 和 440 牛頓米輸出,扭力一如一般渦輪增壓柴油引擎隨踩隨有。


每個波段扭至不高的 5,000 轉紅線便要轉波,密密轉波,密密上路,動力足夠。


新增的安全系統,有主動煞車 Active Brake Assist、自動跟速和跟車的 Distronic 巡航系統。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雙渦輪增壓柴油引擎
排氣量:2,143cc
最大馬力:190 匹 / 3,800 轉時
最大扭力:440 牛頓米 / 1,400-2,400 轉時
波箱設計:7 前速 7G-TRONIC PLUS 自動波箱
體積:5,140 X 1,928 X 1,929mm
重量:3,100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466,922 起
網址:http://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504 6181(仁孚行–商用車部)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本田新一代 JAZZ $190,000餘元起發售


全新 JAZZ 強調以人為本,全車內外均經過全面革新及配備多項前瞻科技﹐銳意為每一趟行程打造舒適愜意的駕乘體驗。以簡潔線條勾劃出富未來感的時尚外型,為同級對手奠定日後趨之若騖之設計基礎。作為輕量級車款,車廂空間同樣傲視同儕,完美結合舒適及靈活實用性。

全城翹首以待的第四代全新 JAZZ 合共提供三個版本,以雲集本田最前瞻科技的混能版本 JAZZ e:HEV,率領近年深受年輕用家垂青以 SUV 設計為本的 JAZZ CROSSTAR以及全面升級的 JAZZ EX 即將登陸香港。


混能版本 JAZZ e:HEV 搭載了本田獨有 Sport Hybrid i-MMD ( Intelligent Multi Mode Drive ) 混能動力系統,由一副 1.5 公升 Atkinson 循環汽油引擎,搭配雙電動摩打、新一代鋰離子電池及 e-CVT 自動波箱所組成,前瞻科技遠超同級。Sport Hybrid i-MMD系統可按實時所需,智能切換不同動力模式,包括靜止起步及慢速行駛時的「純電 EV 模式」、一般駕駛情況常用的「混合動力模式」以及高速巡航時啟動的「引擎模式」。JAZZ e:HEV 糅合爽快駕駛感及出色油耗表現,兼備高性能及高效能,極致展現本田新一代油電混合技術結晶。

以SUV 設計為本的JAZZ CROSSTAR 專為著重戶外體驗的年青一代而設,破格鮮明外型令人一見難忘,具備有別於歷代型號的升高離地距、車頂行李架及防水車廂物料等標準配備。全新 JAZZ 系列同樣受益於突破傳統框架之車廂細膩佈局,為駕駛者帶來嶄新駕乘體驗。

全新 JAZZ 建議零售價由 HK$190,000餘元起,首批供港限量配額現以接受預訂兼享限時早鳥優惠。

立即登記率先預留配額 : http://bit.ly/jazzhk2021

【名人專訪】為客戶帶來豪華經驗 – 梅賽德斯-奔馳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Andreas Buchenthal


眾多汽車品牌之中,香港人其中一個至愛品牌一定是 – Mercedes-Benz 平治,剛在 11 月新上任的行政總裁 Andreas Buchenthal,我們有機會找他談談對 2020 年汽車市場的看法和 2021 年的新動向。

Andreas Buchenthal 先生雖然在 2020 年尾才來到香港,但你在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請給我們介紹一下你的背景吧。
我 1997 年開始在 Daimler 工作,曾在幾個重要市場工作過,包括日本和中國,主要負銷售策劃、供應鏈管理、物流、產品管理、市場分析,以及銷售管理。2013 年我到北京出任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Beijing Mercedes-Benz Sales Service Co., Ltd.)的銷售策劃和物流總監,集中負責他們的商務營運及加強客戶服務。

2020 年 11 月,我來到香港出任梅賽德斯—奔馳香港有限公司的行政總裁,我很高興有機會來到這裡,香港是我們的重要市場,我有信心可以延續平治在香港市場的佳績。

請給我們回顧一下平治香港在 2020 裡發生過的重要事宜。
2020 年整個行業都給新冠肺炎打亂,但我們都到達了一些重要里程碑和推出了不少新車,包括有 AMG A 45S、CLA 45S、GLA、E-Class、S-Class 和七座位的 GLB,除此之外,商務車輛有 Vito 和其他貨車,為駕駛者提供更多選擇。

2020 裡平治那些車款最受歡迎?它們有甚麼獨特之處呢?
A-Class 和 C-Class 於今年平分春色,銷量都很好。而兩個系列的科技和設備都為同級之冠,所以深受市場歡迎。當中的MBUX 和 Adaptive Brake Assist 更為駕駛者及乘客進一步提升安全和方便。顧客們亦很欣賞和接受兩個系列的設備和科技。而SUV 車系繼續是市場的另一焦點,我們的 GLE、GLC, GLA 和 GLB 都很受歡迎,特別是 GLB,其七座位佈局是同級的中一大賣點。而EQC 也在豪華電動車市場中賣得不錯。

今年差不多全部新車發佈會和聚會都要取消或改在網上進行,平治在香港市場怎樣應對疫情呢?
對,面對新冠肺炎,我們亦透過網上社交媒體發佈全新的 GLB, GLA, E-Class 和 S-Class。顧戶的反應非常熱烈。另一方面,我們與仁孚行合作推出網上虛擬陳列室(Virtual Showroom),在這個數碼時代,能為顧戶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帶來一個暢順、安全、方便和豪華的全新體驗。透過網上虛擬陳列室,大家可以安坐家中 360 度瀏覽平治香港的品牌中心,挑選心儀的汽車。對平治的顧客而言,方便、舒適以至省時,也是豪華體驗的新定義。

你們對香港 2021 年的汽車市場有何展望?
對於 2021 年,我們期望全球和香港的經濟包括汽車市場可以續步復甦。就平治而言,我們亦會繼續將新車款帶到香港,當中包括有更多電動車;與此同時,我們會推出新的網上聯系服務,以加強顧客和車主的品牌經驗。

文、攝:Car1.hk

Peugeot 全新「盾牌獅頭」廠徽啟用


汽車工業面臨大變革,各車廠進行大轉型以及推出全新廠徽象徵品牌進入全新世代,例如 Volkswagen、Nissan及 Kia。如今,Peugeot 亦將沿用多年的「獅頭人身」廠徽大改,新設計是採用、Peugeot、盾牌及獅頭的圖案,加上黑白線條設計,呈現更高質感。Peugeot 還透露今年將會推出大改款 308 及應用全新廠徽。

文:Issac.C

Hyundai 正式發表小型 SUV Bayon


Hyundai 推出品牌最小型 SUV Bayon,車身尺碼為 4,180×1,770×1,490(mm),軸距為 2580mm,比 Kona 略為小一點,但行李箱空間為 411 公升,最大可達 1205 公升,比 Kona 大。外觀造型與 2 月流出的照片相同,大型網格鬼面罩、細長 LED 燈和大型頭燈組,具有獨特視覺效果;車尾就如預告照片般,車頂鴨尾翼,一體式尾燈及尾泵把形成多層次的視覺效果。車廂佈局並不如外觀年輕,配備 10.25 吋儀錶板及 10.25 吋中控台觸控螢幕,能夠連接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功能。動力系統,1.2 公升 MPi 自然吸氣引擎版本可輸出 84 匹馬力,配備 5 速棍波;1.0 公升 T-GDi 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分別有 100 匹或 120 匹馬力可選擇,同時有 48V 微電系統,配備 7 速 DCT 波箱。

文:Issac.C

【Car1.hk 和你抗疫】免費申請!二手區專業戶口 2 年


我們的二手平台過往針對私人車主為主,商戶都是付費才能提升上載數量,2021 年我們推出限時活動,所有香港二手車或汽車相關的商戶,都可以獲得 2 年專業戶口,即使是現有商戶會員都可以申請,從而提升上載商品的數量至 200 個。

同時,你想在《車街》https://shops.car1.hk 讓更多人搜尋到你的商戶,都可以同時將相關資料提供給我們。

請在電郵內提供以下資料:
1. Car1.hk 登入名稱
2. 商業登記証 BR 副本刻核實商戶身份
3. 如需將商戶在《車街》出現你的商戶讓更多人認識,請提供以下資料,我們會一拼處理:
– 商戶名稱
– 電話
– 地址
– 網址(如有)
– 營業時間
– 你的服務範圍
– 你的店鋪照片一張

將你的準備好的資料電郵到 [email protected],我們會 2-3 個工作天內完成的你申請。

Car1.hk 二手區:https://tradings.car1.hk
Car1.hk 車街:https://shops.car1.hk

截止日期 2021 年 3 月 31 日

註:
是次免費服務只限網上查詢和申請。
專業戶口過期後可繼續使用,但上載量將有限制。
由於我們不會收取任何信用卡資料,不會有自動續期問題出現。
是次限時服務絕對是讓大家在艱難時期,更多市民接觸到你的商戶而推出。

Car1.hk 二手區使用教學影片

Toyota Prius C 大改款今年底現身


Toyota 最近傳出消息將會在今年底推出大改款 Prius C。雖然面臨全球純電動車的趨勢,但由於 Prius C 一直在日本當地的銷量十分不錯,所以仍然會繼續保留油電車型。除了換上全新 TNGA 平台,令車室有更充裕空間之外;最重要是動力系統估計採用全新 1.5 公升混能引擎,慳油能力更強,每公升油耗可行駛 45 公里。大改款 Prius C 更多細節資料,將會在下半年開始陸續公布。

文:Issac.C

Audi 老闆表示電動車續航力未來將下降

Audi e-tron GT quattro, Static photo, Colour: Kemora grey metallic


Tesla 老闆 Elon Musk 曾經提過,現在電動車續航力已經變成吹牛比賽,不切實際,更應該考慮車重與續航力之間的平衡。現時連 Audi 老闆 Markus Duesmann 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亦表示相似言論,認為未來電動車續航力並不需要無限制地一直提升,其實重點反而是充電站的密度,就如燃油車般到處都能夠加油,這樣駕駛者就無須擔心續航力問題,甚至未來無須用上大型電池,這樣就可以有更加充裕車廂空間,而且能夠減低製造成本令消費者可以買更便宜的電動車。

文:Issac.C

印度瞄準電動車市場


不斷有研究報告指出,未來印度十分有機會成為全球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而印度政府亦正把握各種機遇。現時就有指印度政府正在草擬汽車零件供應商在生產電動車方面進行奬勵計劃,計劃打造先進電池製造中心,雖然暫時仍然沒有詳細計劃,但日前印度交通部長「加德卡里」(Nitin Gadkari)就隔空與 Tesla 對話,指 Tesla 如果願意在印度生產電動車,將會提出各項優惠和確保生產成本比中國低,甚至是全球最平,不過就沒有具體說明優惠細節。另外,Tesla 早已經在印度成立公司,有消息傳出最快將會在今年中率先推出 Model 3 試試印度消費者對電動車的反應。

文:Iss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