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C
Hong Kong
Thursday, August 21,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222

平治首度在港推出低地台中、重型貨車


平治於 11 月下旬正式將香港首輛平治 Econic 垃圾收集車交付予莊臣集團,並由梅賽德斯—奔馳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Mr. Andreas Buchenthal 及香港莊臣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聯席行政總裁司徒榮德先生親身出席交車儀式。莊臣集團共購入 9 輛 Econic 服務市民。全新 Econic 為平治首款在港推出的低地台中及重型貨車,配備馬力 299 匹或 354 匹的歐盟六型六汽缸渦輪增壓柴油引擎,及 Allison 六前速全自動或 Mercedes PowerShift 3 波箱,並提供總重量 24 噸和 30 噸兩個版本。憑著低地台設計,Econic 操控優良、行車穩定,迴旋半徑亦大大縮小。車門開啟時,氣壓懸掛可將車架降低,讓駕駛員及其他工作人員更方便上落,減低意外風險,並更節省時間。


設計獨特的全新 Econic 提供優良視野,將駕駛者盲點減到最細,減低意外發生風險。Econic 同樣重視行人及駕駛安全,因此車上亦配置多項先進安全設備,例如 Active Brake Assist 主動煞車輔助系統,Lane Keep Assist 行車線提示系統及 Integrated Hill Hold 斜路防溜後功能。

作為香港最歷史悠久的衛生清潔服務商之一,莊臣集團選用可靠、低排放的 Econic,矢志與平治共同開創綠色生活。

Jaguar Land Rover 推出 SV Bespoke 服務


Jaguar Land Rover淬煉超越半世紀的英倫設計與非凡性能表現,旗下位於英國Warwickshire的Special Vehicle Operations特別車輛訂製部門 (SVO)利用頂尖技術專門研發頂級高性能汽車,為客戶提供各式各樣的度身訂造服務,每項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與調校,帶來超乎想像的舒適駕乘體驗。Jaguar Land Rover香港為滿足本地客戶希望打造具個人化及獨一無二的車輛要求,現正式推出Special Vehicle (SV) Bespoke特別車輛訂製服務,讓車主按自身喜好,創造獨一無二的專屬座駕。


現時,本地客戶可以透過Jaguar Land Rover香港SV Bespoke尊貴服務,與設計師專家團隊從零開始共同設計專屬自己的座駕。設計師專家團隊首先會為車主詳細介紹不同選項,從車身顏色、座椅皮革、輪圈,以至各項套件,每一個部份都可以隨意組合,從而提升座駕的整體設計感、安全性、資訊娛樂和舒適度,兼顧豪華與高性能的特質,力求製造一輛集精緻工藝、卓越性能、完美設計於一身的車款,充分體現車主的個人風格。


以車身顏色為例,SVO特別車輛訂製部門專門研發的顏色系列採用尖端焗漆科技,確保外觀色澤持久。SVO至尊色系由 18 種色調組成,適合不同風格的駕駛者。ChromaFlair™ 的塗層也是彰顯個人品味的好幫手。塗層所用的顏料涵蓋多種色調,觀看角度和光線強度不同時,會產生令人驚嘆的色彩變化。各項華麗襯飾及配置細節更為指定車系特設,例如專屬的車身顏色、內外套件及頂級車內物料,結合奢華質感與實用功能,隨車主喜好選配,滿足他們的需求。


SVO部門成立以來,曾經打造多款特別版巔峰之作,包括高性能超跑Jaguar F-TYPE SVR、設置數碼化車廂配套的Range Rover SVAutobiography長陣版及奢華與性能兼備的Range Rover SVAutobiography Dynamic SWB;而旗下最具代表性的Range Rover Sport SVR更在過去5年間,贏得全球專業媒體與車主的高度評價,成為最暢銷的SVO特別版車款。在2019/20財政年度,SVO全球售出超過9,500輛,較2018/19財政年度大幅增長64%,顯示全球大眾對SVO特別版車款的需求殷切。


SVO亦曾經為英國著名廚師Jamie Oliver度身訂造一輛Land Rover Discovery,將他的廚房移到戶外。例如善用引擎的熱力,在引擎邊角處設計了一個容量達4.7公升、具煲湯功能的慢燉鍋;將司機旁邊的手枕位變成多士爐;車頭連接引擎轉動的裝置變為可旋轉的燒烤爐及意粉機。全車設有 Wi-Fi,車內設置了高清電視、慢煮機、雪櫃、雪糕機等。經過仔細設計及改裝後,讓Jamie Oliver能享受大自然之餘,更能隨時隨地烹煮各式各樣的美食。

Jaguar Land Rover SVO團隊注重細節的態度,正是特別訂製車輛訂製的重要關鍵,令每部車輛均成為 Jaguar Land Rover經典工藝的結晶。Jaguar Land Rover SV Bespoke尊貴服務為駕駛者創造新世代的駕馭樂趣,車主可在挑選過程中得到設計師團隊從旁悉心協助和建議,他們擁有完全自由度,選擇優異的性能、充滿張力的動感外觀、先進的智能科技等,按照心目中理想的車款設計與風格,訂製出舉世無雙的專屬座駕,讓每次旅途都變成難忘的體驗。

Daniel Bilski 問鼎 2020 奧迪運動亞洲杯


Daniel Bilski榮獲奧迪運動亞洲杯2020賽季冠軍。 這位來自B-Quik Absolute Racing車隊的車手駕駛奧迪R8 LMS GT3賽車贏下了本人首個泰國超級系列賽年度車手總冠軍頭銜,進而奠定了其杯賽積分優勢。 作為首屆奧迪運動亞洲杯的獲勝者,Bilski將贏得價值50,000歐元的備件獎勵。

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為奧迪運動亞洲杯打造了一套積分制的係數體系,取得國際汽聯(FIA)銅級認證的奧迪客戶車手,駕駛奧迪全系賽車在亞洲區域內參與任何系列賽或單場比賽,都將獲得相應積分。 由此,亞洲區域內所有駕駛奧迪賽車參賽的客戶車手都共同參與到這一年度積分榜的比拼。

“2020賽季,我們見證了41位激情四溢的奧迪客戶車手在奧迪運動亞洲杯排行榜上演精彩角逐。 最終的榜單驗證了該獎項設立的初衷,前三甲中同時包含GT組別和TCR組別車手。 “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柏艾力(Alexander Blackie)表示,”祝賀Daniel Bilski,祝賀他榮獲首屆奧迪運動亞洲杯冠軍。 不論是Daniel還是他所效力的B-Quik Absolute Racing車隊,他們多年來攜奧迪R8 LMS GT3賽車在亞洲區域所斬獲的非凡戰績是有目共睹的。 “

Toyota 第 2 代 Mirai 動力數據公開

Toyota 當今年 1 月時就已經先行發佈了第 2 代 Mirai,但當時並沒有關數據資料,如今隨著日本市場正式推出,性能數據也公開了。車身尺碼為 4,975×1,885×1,470(mm),比上一代長 85mm、寬 70mm 及矮 65mm,搖身一變成為中大型房車。車廂大幅減少實體按鍵數量,配備 8 吋儀錶板及 12.3 吋觸控螢幕作為操作重點。氫動力系統可輸出 182 匹馬力及 30.6kgm 扭力,141 公升氫氣槽及 4.0Ah 鋰電池模組可提供最大續航距離為 750-850 公里。

文:Issac.C

Lamborghini 與 Bugatti 短期不會純電化


身兼 Lamborghini 與 Bugatti 總裁的 Stephan Winkelmann 近日表示雖然汽車電動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但仍然由於 Lamborghini 與 Bugatti 都是屬於限量高價產品,加上車主大部份以收藏為主,舉例指 Bugatti Chiron 車主每年行駛距離僅偽 1609 公里,所以對環境的影響較少,所以短期內要純電化是不可能,將盡量延長燃油引擎壽命,讓車迷享受 V8、V10、V12 以及 W16 引擎的樂趣。暫時所知,Lamborghini Aventador 後繼車款將會使用 V12 自然進氣引擎搭配電動摩打組成 Hybrid 系統。

文:Issac.C

Mini 推出 Countryman Boardwalk 特別版


Mini 宣佈推出 Countryman Boardwalk 限量特別版,採用 Deep Laguna 藍車身顏色和 Black Metallic 金屬黑車頂行李架及側鏡外框,最明顯的身份象徵是在車頂、車側及門檻都有著「Boardwalk」字樣設計。
動力系統方面,Cooper 的 1.5 公升直 3 缸 Twin Power Turbo 可輸出136 匹 @4,500 至 6,500 轉,22.4kgm 扭力 @1,480 至 4,100 轉。
Cooper S 則採用 2.0 直 4 缸 Twin Power Turbo為 178 匹 @5,000 至 6,000 轉、28.5kgm 扭力 @1,350 至 4,200 轉。Cooper 與 Cooper S 同為前驅版配 7 速雙離合器波箱;還可選擇 Cooper S ALL4 四驅版配 8 速波箱。

文:Issac.C

寶馬集團與 AWS 攜手加快汽車業數據相關創新發展

BMW M2 CS


Amazon Web Services(AWS)與寶馬集團宣佈達成全面策略合作,將數據和數據分析作為寶馬業務決策的重點,進一步加快創新步伐。兩間公司將結合各自作為行業領導者的優勢,共同開發雲端上的解決方案,由汽車設計到售後服務,提升各個營運階段的效率、表現和可持續性。作為廣泛合作的一部分,寶馬集團將把設於百多個國家的業務部門和營運部門之數據轉移至AWS。此舉將涵蓋寶馬集團的多個核心IT系統和數據庫,如銷售、製造和維修等範疇,幫助他們提高敏捷度、提高洞察力,並可更快速開發新的客戶體驗。兩間公司將投入更多資源培訓寶馬集團旗下多達5,000名軟件工程師,讓他們掌握AWS的最新技術,並助公司全球員工完善利用數據。

作為其策略的核心,寶馬集團正在擴大它在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Amazon S3)上命名為雲端數據樞紐(Cloud Data Hub)的數據湖 ,以便透過數據帶動全球業務創新。雲端數據樞紐讓所有員工了解集團整體營運方針,並為新的開發工作提供起步點。寶馬集團員工可以透過雲端數據樞紐使用AWS深而廣的服務,包括Amazon SageMaker(AWS服務之一,協助開發人員及數據科學家在雲端及邊緣設備快速建立、訓練和部署機器學習模型),用以處理、查詢和完善以PB計的大量有關工程、製造、銷售和車輛性能數據。寶馬集團的廠商合作夥伴,如汽車經銷商、供應商和技術公司,亦能安全地將車輛營運和維修數據傳送至雲端數據中心,並從由機器學習所得的見解中獲益。例如,寶馬集團可以利用機器學習預測多個系列車款或個別設備的全球需求,或用以完善其銷售、生產和採購的規劃,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AWS和寶馬集團亦將合作研發產品和解決方案,以提高營運表現及增加供應鏈的透明度。寶馬集團的PartChain平台正使用AWS服務,例如利用Amazon Elastic Kubernetes Service(Amazon EKS)及開源區塊鏈管理工具,在汽車行業高度複雜的全球供應鏈中,加強追蹤汽車零件和關鍵原材料的能力。這讓寶馬集團能把特定的零件與車輛聯繫,以協助追查瑕疵問題,查證材料是否來自履行社會責任的機構。寶馬集團亦使用Amazon SageMaker檢查車輛系統的數據,利用機器學習預測零件的性能,主動提出維修建議,並通知零件供應商其製造流程的潛在問題,提升質素。

該協定的其中一個核心部分還包括兩間公司共同提升寶馬集團員工的技能,讓他們能夠充分應用數據和分析,發揮最新雲端科技的潛力。AWS專業服務團隊和寶馬集團的數據科學家將與寶馬集團的員工合作,識別業務挑戰及評估新興技術,為汽車行業開發新的雲端技術解決方案。例如,兩間公司正計劃開發一套可理解汽車行業術語的自然語言處理解決方案,用以自動提取、處理和翻譯來自不同文章的數據,包括工廠報告、社交媒體和與客戶溝通的聊天機械人等,更全面了解寶馬集團在整體營運上的問題,並為客戶服務、行銷、法律、維修及其他相關方面提供分析。在AWS培訓與認證計劃的支援下,寶馬集團計劃培訓多達5,000名軟件工程師,並為其中2,000多工程師對AWS服務的認知進行認證,以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為重點,加強公司員工的創新能力。

寶馬集團IT部門高級副總裁兼資訊總監Alexander Buresch表示:「寶馬集團正在推動汽車行業的數碼化和創新,將數據作為我們工作方式的核心。我們期待與AWS合作,讓雙方的人才互相交流,不斷提高汽車廠商的創新標準,為全球客戶提供令人興奮的嶄新體驗。」

AWS銷售與行銷副總裁Matt Garman表示:「AWS提供了最全面的雲端服務,使汽車製造商能夠建立能配合客戶所需的一切應用。通過結合寶馬集團的領域專長以及AWS在雲端運算領域的領導地位,我們正擴大AWS在整個汽車行業的影響力,讓從零件製造商到機械工程師等所有持份者都能從更透明的解決方案和更完善的見解中獲益。客戶的期望一直隨着不斷發展的汽車技術提高,汽車製造商可以依靠AWS助他們抓緊機會,在電動車、自動駕駛汽車、汽車共乘和數據服務等多個領域佔據領先地位。」

林寶堅尼慶祝 Diablo 車型誕生 30 周年


林寶堅尼汽車公司慶祝Diablo車型發佈30周年。Diablo於1990年1月上市,是超級跑車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車型之一。

林寶堅尼Diablo的故事始於1985年,當時的內部代號為「132號專案」,並計劃成為旗艦車型Countach的繼任車型。簡潔且富有侵略性的線條出自設計師Marcello Gandini先生之手,並由Chrysler的設計中心進行了部分修改。Chrysler是當時林寶堅尼汽車公司的控股股東。


林寶堅尼Diablo自發佈之日起就贏得車迷們的青睞和讚譽。作為當時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量產車型,Diablo的最高速度可達325公里/小時。拉力賽冠軍車手Sandro Munari先生參與了大量的研發工作,賦予Diablo令人驚豔的車輛動態表現。

Diablo採用了林寶堅尼經典的後部縱置12缸引擎佈局,排量為5.7公升,並擁有四個頂置凸輪軸,每個汽缸均有四個汽門,搭配多點電噴,動力高達485匹馬力,最大扭力為580牛·米。儘管林寶堅尼Diablo擁有真皮內飾、冷氣、電動車窗和電動調節座椅等豪華配置,它仍然是一台硬朗、純粹的後驅跑車。直到1993年,該車型才開始搭載電子駕駛輔助和轉向助力系統。


1993年,林寶堅尼汽車公司推出Diablo VT車型,這是林寶堅尼首款四驅GT車型。 Diablo VT採用了一系列機械和設計升級,並很快應用於兩輪驅動版本。1993年,林寶堅尼推出動力提升至523匹馬力的SE30系列,以紀念林寶堅尼成立30周年。 1995年,Diablo SV在日內瓦車展上首次亮相,僅推出兩輪驅動版本,動力高達510匹馬力,並搭載可調節式尾翼。同年12月,林寶堅尼首款量產12缸開篷車型——Diablo VT 開篷版上市。該車型的線條設計略有調整,且僅推出四輪驅動版本。

1999年,在奧迪集團收購林寶堅尼汽車公司後,由林寶堅尼首位內部設計師Luc Donckerwolke先生所打造的Diablo SV重新設計版本正式亮相。該車型與Diablo VT和VT開篷版都通過改進線條和內飾的設計清晰地體現出現代化的特徵。在引擎的機械性能方面,Diablo SV所搭載的引擎擁有529匹馬力的強大動力和605牛·米的峰值扭力,並採用了可變汽門升程技術。此外,Diablo SV也是首台搭載帶有ABS防鎖死功能剎車系統的林寶堅尼車型。


包括特別版系列車型和搭載6公升引擎的賽車車型在內,Diablo車型共生產了2,903台。2001年,Diablo被Murciélago車型所取代。

生產數量:
林寶堅尼Diablo:1990年至1998年期間共生產873台
林寶堅尼Diablo VT:1993年至1998年期間共生產529台
林寶堅尼Diablo SE:1993年至1994年期間共生產157台
林寶堅尼Diablo SV:1995年至1999年期間共生產346台
林寶堅尼Diablo VT開篷版:1995年至1998年期間共生產468台
林寶堅尼Diablo SVR:1996年內共生產34台
林寶堅尼Diablo GTR:1999年至2000年期間共生產32台
林寶堅尼Diablo 6.0:2000年至2001年期間共生產337台
林寶堅尼Diablo 6.0 SE:2001年內共生產44台
林寶堅尼Diablo GT:1999年至2000年期間共生產83台

BMW M4 Convertible 專利圖曝光

BMW 在今年 10 月推出了全新 4 Series Convertible,如今頂級版 M4 Convertible 的專利圖就在網上流傳。從外觀看來,最大的分別是由硬頂改為軟頂,車身線修更為柔美優雅,能夠於時速 50km/h 以下在 18 秒內完成開蓬、或關篷。車頭變動不大,但就前後輪拱變寬可容納更大尺寸的車輪,還有最明顯是 M 車型專屬的車側散熱孔設計。動力系統估計採用 3.0 公升直 6 M Twin Power 引擎,可輸出最大 510 匹馬力及 66.3kgm 扭力。4.1 秒完成 0-100km/h 加速。M4 Convertible 預計最快在 2021 年第二季推出。

文:Issac.C

Toyota 純電 SUV 最快明年第三季現身


Toyota Toyota 預計在2025年前在歐洲推出共60款電動化,包括Hybird和純電車。日前就宣佈歐洲市場明年將會推出由全新電動車平台 e-TNGA 打造而成的中型純電 SUV 新車。e-TNGA 平台由 Toyota 與 Subaru 共同開發,具有多變的優勢,能隨意調整輛長、寬、高、軸距、前驅、後驅或四驅,開發新款電動車的時間和成本大幅減少。雖然官方暫時公開有關新車的資訊只有一張剪影照片,但其實在今年 7 月時 Toyota 就有兩款新車的外觀設計專利圖曝光,因此相信歐洲明年推出的中型純電 SUV 新車很可能就是其中一款。

文:Issac.C

The new Mercedes-Benz S-Class 釐定豪華汽車產業新基準


全新 S 系列帶來視覺、觸覺、聽覺及嗅覺的全方位衝擊,同時在駕駛輔助、保護及互動方面融入多項創新。平治採用以人為本的創新思維,為當下時代打造全新個人出行方案。

第二代 MBUX (Mercedes-Benz User Experience) 在全新 S 系列中首度亮相。作為駕駛者、乘客與車輛之間的介面的另一里程碑:設有多達 5 個畫面,部分畫面採用 OLED 科技。全新 3D 駕駛者屏幕 (可選配備)首次採用眼動追蹤技術,只需按下按鈕即可以 3D 效果呈現場景的空間感知。超大抬頭屏幕搭載虛擬實境內容,同樣引人注目。例如導航期間,以動畫效果呈現的轉彎指示箭頭 (「魚骨」)會以虛擬方式精確投射到道路上。


主動式氣氛燈(S 500 標準設備)為基本氣氛燈加添額外光層。此裝置搭載約 250 個 LED 光源,可與駕駛輔助系統整合,強化視覺警示效果。此外,在操作溫度控制系統或「Hey Mercedes」語音助手時,系統亦可提供反饋。

最新駕駛輔助套件配備了多種全新升級功能。駕駛者屏幕內的全新輔助屏幕可以全屏方式清晰顯示駕駛輔助系統的工作原理。

發生嚴重正面碰撞時,後排氣袋(S 500 標準設備)可以大幅降低坐在外側後座並佩戴安全帶的乘客頭部及頸部承受的負荷。後座前置氣袋採用創新管狀結構構造,膨脹時輕柔備至。

S 系列可配備後軸轉向系統(可選配備),能在城市中如小型汽車般穿梭自如。後軸轉向角度最高可達 10 度。迴旋圈最多可減少 2 米。


創新頭燈科技 DIGITAL LIGHT(可選配備)全面支援新功能。每個頭燈中的 DIGITAL LIGHT 均配備一個燈光組件,組件內的三個強大 LED 可透過 130 萬個微鏡折射並引導光線,因此,每輛車的解像度超過 260 萬像素。

平治工程師的目標是讓全新 S 系列如小型汽車般穿梭自如。後軸轉向支持的最大轉向角度可達 10°,出眾駕駛功能不僅得以實現,並與轉向、制動及懸掛的動態控制系統完美融合。S 系列前部配備一個機電直接轉向系統。DYNAMIC SELECT 駕駛模式的懸掛設定可提供個人化的輔助功能。無論車身重量、輪胎尺寸及摩擦力如何,創新控制概念均可確保轉向反饋合理一致。軚盤亦可進行中央控制,提供多種駕駛輔助功能及操縱安全系統的移動軌跡。在搭載選配後軸轉向的車型中,前軸轉向的直接轉向傳動比高約 15%,如此一來,採用後軸轉向時所需的轉動移動大幅減少。


創新懸掛系統可確保 S 系列帶來驕人的出行體驗。後軸轉向(可選配備)的最大轉向角度可達 10°,令 S 系列能在城市中如小型汽車般穿梭自如。迴旋圈最多可減少 2 米。

S 系列轎車的 Cd 風阻系數值僅為 0.22, 是全球最符合空氣動力學的汽車之一,在豪華房車領域更是如此。雖然全新 S 系列的迎風面積 (A) 小幅增長至 2.5 平方米,但與上一代車型相比,風阻系數 仍有所下降。改良後 Cd 與 A 的乘積為 0.56 平方米,較上一代車型減少了 200 平方厘米。車身、車底及可拆卸零件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全面提升風洞及實際表現。在早期設計階段,已使用高效能電腦叢集進行了大量氣流模擬。


S 系列在風噪方面進一步完善。上一代車型已在車廂噪音舒適度方面達到卓越水平。然而,新車的噪音更小。卓越的噪音及振動舒適度不僅有堅硬車殼提供基礎,亦可透過微調鞏固。例如,防火牆內電線索環的孔徑設有雙重密封。為將車內引擎噪音降至最低,防火牆絕緣層已延展到 A 柱側面及車廂底部。此外,平治首次在部分車殼中採用隔音材料。與上一代車型相比,車尾箱容量增加 20 升,最高可達 550 升。


配備一體式起動發電機 (ISG) 及 48 V 微混能系統的 6 缸直列汽油引擎提供多種輸出馬力,是全新 S 系列的首推引擎型號。在 S 450 型號提供了 367 匹馬力輸出和 500 牛頓米扭力輸出,0-100km/h 加速只需 5.1 秒。而 S 500 就有 435 匹馬力、520 牛頓米扭力輸出,0-100km/h 加速只需 4.9 秒。EQ Boost 可額外提供 22 匹馬力和 250 牛頓米扭力輸出。

Nissan 釋出大改款 Qashqai 車廂預告照片


Nissan 原定今年就會推出大改款 Qashqai,但受到疫情影響只能延遲推出。日前,就率先發佈車廂預告照片,一解各迷車迷胃口。從照片看來,方向盤和 9 吋中控台螢幕的風格都類似大改款 X-Trail,儀錶板為 12.3 吋,還有波棍變成細小的方形,以及透露了將會提供 Bose 音響。另外,消息指大改款 Qashqai是歐洲首款使用 CMF-C 平台的車款,車身尺碼將會變得更大,車廂空間能夠進一步提升,行李廂容量亦會增至為 500 公升,並備感應式電動尾門。大改款 Qashqai 預計在 2021 年第一季尾才會正式推出。

文:Issac.C

Jaguar 小改款 F-Pace SVR 登場


Jaguar 在 9 月推出小改款 F-Pace 後,如今終於針對旗艦 F-Pace SVR 進行小改款。F-Pace SVR 與普通版車型採用相同的「雙 J」頭燈組,但鬼面罩、頭泵把及側裙就略為變大,並不算特別新鮮。

車廂佈局與普通版相同,以 11.4 吋曲面螢幕及 12.3 吋數碼儀錶板為主,最特別就是印有 SVR 浮水印的波棍及賽車座椅。另外,增加了 ClearSight 數碼後視鏡及 Clear Exit 下車監察系統,還有「3D Surround Camera System」能在時速 30 公里下以 4 個 190 度廣角的 HD 鏡頭顯示車輛四周的影像。

動力系統維持 5.0 升 V8 機械增壓引擎,最大馬力同樣為 550 匹,但最大扭力則提升了 2kgm 達至 71.4kgm,加入了全新 Dynamic Launch 加速模式,0-100km/h 加速只需 4 秒,快了 0.3 秒,極速也快了 3 公里達到 286 公里。

 

文:Issac.C

Audi 計劃以純電 SUV 挑戰達卡拉力賽!


Audi 計劃在 2021 年 Formula E 賽季結束後就會退出 Formula E 賽事,打算打造一款純電 SUV 挑戰 2022 年達卡拉力賽!不得不說,Audi 的想法極具挑戰性,以電動車身份出戰全球最高難度的越野賽事!但目前有關 Audi 參賽的車輛沒有任何資訊,預計將會採用高壓電池參賽及用渦輪引擎作「高效能源轉換器」。究竟 Audi 電動車是否能夠成功征服翻山越嶺,上山下海的長距離賽事,的確令人值得期待!

文:Issac.C

Volkswagen T6 Transporter R 高馬力四驅客貨車


商用客貨車近年轉變了很多,車廂空間增大、運動化外型、自動波、高性能心臟等等都令選擇多起來。Volkswagen 客貨車之中,T6 Transporter 多年來都一定支持者,最新 T6 R 版本就有齊以上優點,難怪一推出就成為城中焦點。


Transporter 面世至今已有 70 年之多,它可說是 Volkswagen 旗下多材多藝的車款,可以是小貨車、也可以接載乘客,車廠也特意為它推出不同車款,近年 T6 Transporter 也有不同版本引入香港,今次試駕的 T6 Transporter R(以下簡稱 T6 R)帶著運動化客貨車風格而來,看來車廠也看中不少職業司機也是玩車之人。

這部 T6 R 是 3,400mm 長陣版本,所以載人載貨都有不錯的空間。R 版本擁有跑車化 ABT 車身包圍外,鬼面罩也是藍邊特別款式,為了令它的觀感更高級,前後泵把都是跟車身一樣顏色塗裝。屬於 Premium 版本的它,它的近光燈和遠光燈採用 LED 頭燈發光,為駕駛者提供更充足的路面照射。此外,靜態轉向輔助燈集成在霧燈內,屬可選配置,確保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提供最佳視野。 轉彎時,最靠近拐角的頭燈會照亮路邊。


這部車屬於第六代的 T6,車廂佈局一貫簡約到位的風格,前座中控台可看到四層設計,最頂層有杯架、置物位置,第二層是駕駛席錶板、5 吋觸控螢幕中控台、冷氣出風口、乘客席置物空間,第三層是冷氣調校、乘客席置物空間,第四層是波棍、乘客席置物空間和手飾箱。最頂層的置物位置,可以整齊地放下 A4 尺寸的文件。

長陣版的 T6,車長達 5,304mm,載物量可以達到 6.7 立方米。試駕車尾箱地台加裝了木紋膠地板,也有一個 12V 電源位置,耐用性和實用性也有提升。


T6 R 動力系統方面,擁有 4MOTION 四輪驅動,在客貨車界中是比較特別,提升載滿貨物時行車的安全性。引擎使用 1,968cc 直四 TDI 柴油 TurboCharge 引擎,最大馬力達 204 匹,峰值扭力達 450 牛頓米,在香港市場超過 200 匹的客貨車是罕見,其他對手大概在 170-180 匹水平而已。實際試駕時,大馬力的 T6 開起來的確更有力,在 DQ500 運動化 DSG 波箱的配合下,加速反應亦十分順暢,軚盤後有轉檔撥片,需要手動轉檔很方便,雙手無需離開軚盤。在 BlueMotion 配合下,提供了怠速熄火系統,短暫停車時,引擎會自動關掉,例如在紅燈前停車的情況。只須鬆開煞車踏板,引擎便會再次啟動。

T6 R 可說是動力很強的客貨車,不過身價也要 $389,980 起,如果你對原廠配置有情意結,全原裝的 T6 R 是個好選擇。香港也有引入另一部 T6 GT,動力一樣,不過就沒有跑車包圍、沒有 4MOTION 這兩樣重要配置,價格由 $299,980 起,如果預算有限會覺得吸引很多吧。不過 T6 在香港市場有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就是有些停車場有高度限制,對於車身高度超過 1.8 米的 T6,車主需要考慮自己用途和經常進出的停車場能否進入,除了這點之外,T6 由外到內都是一部吸引人的客貨車,所以大家在街上不難看到它的蹤影。



T6 R 擁有 204 匹馬力,還有運動化外型。


前座擁有天窗,在客貨車比較罕見。


駕駛艙一貫 VW 車款簡約,有齊 USB 音響、數控冷氣等設備。


車廂在置物空間充足,司機乘客位都有很多間格。


T6 有雙電趟門,送貨和接載乘客都適合。


後座冷氣溫度可以調校。


後座整個乘座空間很充裕。


特大的尾箱空間是 T6 賣點之一。


尾箱有一個 12V 電源可以備用。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 TDI 柴油引擎
排氣量:1,968cc
最大馬力:204 匹 / 4,000 轉時
最大扭力:450 牛頓米 / 1,400-2,400 轉時
波箱設計:7 速 DSG 雙離合器自動波箱(DQ500)
體積:5,304 X 1,904 X 1,990mm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389,980 起
網址:https://www.volkswagen-commercial.com.hk/
查詢:2505 5526(Volkswagen Commercial Vehicles)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MW 全新 X8 測試車曝光


BMW 全新 X8 進行道路測試時被拍到照片,從測試車的外觀看來在身形方面就是 X7 的斜背跑旅版本,另外發現車側印有 Hybrid Test Vehicle 標籤,外界推測很有可能採用 290 匹馬力及450Nm 扭力的 3.0 升渦輪增壓引擎,以及115 匹馬力及 265Nm 扭力的電動馬達,組成 Hybrid 系統的綜合馬力輸出可高達 400 匹。根據 BMW 的說法,X8 不論是外觀或車廂都會換上全新設計,更強調跑味和運動風格,不僅僅只是 X7 斜背版。

文:Issac.C
圖:motor1

Audi e-tron Sportback 55 quattro S-line 不一樣的風格


近兩年歐洲汽車品牌中,Audi 前後引入了兩部電動車到香港,最新一部在 2020 推出的是 e-tron Sportback,它基建於 e-tron SUV 而來,Sportback 版本擁有更好的氣動力設計,風阻系數更低,加上車身線條充滿跑味,讓這款車擁有不一樣的面貌,去針對不同車主群用車需要。


Audi e-tron 推出之後,大家都期待著 Sportback 的來臨,換一換外型之後,e-tron Sportback 即時變換形象,車身流線得多,即使車頭、車尾設計大至相同,不過 Sportback 的較低車身、修長的車尾,將這部有一定份量的 e-tron 變得動感、瀟灑得多。Sportback 車型的它,可以做到 0.25 Cd 超低風阻系數,達到行車更順暢和慳電。用電方面,e-tron Sportback 使用 95kWh 容量電池,以 WLTP 標準計算後,完成一次充電續行力達 374 – 452km,完全足夠香港行走。新車的進氣口有助於冷卻前煞車部件、風輪和車底的通道,亦有助保護高壓電池。為了提升行車時的續航力,e-machines 回充電力就可以將動力回收,儲起再用。電池藏於鋁架內,有水箱水冷卻,另有 35mm 厚的鋁片封底,提高撞車或撞膊的保護。整個電池構造重量有 700kg,以 35 顆螺絲鎖在底盤上,為車身增加抗扭曲力達 27%,最大得著就是車架更扎實,帶來駕駛感提升。新車標準配備 265/40 R21 輪胎具有超低滾動阻力。e-tron Sportback 多達 30% 的續航力是回收電力系統所帶來。


e-tron 能於快速充電站以 150 kW 的直流電(DC)充電,在半小時內即可充滿 80% 的電量,同時備有雙插充電,可於 AC 充電設施進行交流充電,充電容量高達 22kW。奧迪提供一系列家用充電選項,標準的小型充電系統適用於簡單的 230V 單插,或 400V 三相插座以輸出高達 11 kW 的充電容量。

車頭的 matrix LED 頭燈是此車型的頂級設備,光束細分成微小像素,能以高分辨率照亮道路。這設計基於數碼微鏡設備技術,以一個包含百萬微鏡的小芯片,每個微鏡的邊長僅為百分之幾毫米,而借助靜電場,每個微鏡每秒可傾斜多達 5,000 次。根據設置,LED 燈可通過透鏡照射路面,或遮擋特定區域的光線。

外型儘管跟 SUV 版的 e-tron 差不多,不過車廂駕乘感才是這部 Sportback 的重點。進入車廂後不會覺得車頂有什麼壓迫感,這個版本還有全景天窗,前後座入光量都不錯。腳部空間方面一樣充裕。冷氣系統提供了四區設定,突顯出高級車應有的功能。尾箱載物量方面,預設五座時已可以達到 615 公升空間,將後座翻平後激增至 1,665 公升,實用性不遜色給 SUV 版本。


進入駕駛席,第一件事是調校左右側鏡,就會進一步面對這套 Virtual Exterior mirrors 數碼側鏡,它是用鏡頭拍攝,再將倒後的影像在兩邊門板上的 OLED 顯示屏放映出來。起初對著這兩個小屏幕是有點不習慣,大概開了一陣子就適應下來,後視鏡會自動因應駕駛情況作出三種設置,在高速公路、轉彎或泊車時提供最佳視野。其畫面清晰度和反應跟用傳統鏡子沒有太大分別,不過可以為車身的風阻進一步降低。駕駛席的錶板是 Audi Virtual Cockpit 可因應不同需要切換不同畫面。中控台是兩個屏幕組成,上面調校音響、駕駛模式、汽車設定等等,下面那個屏幕是用來冷氣調校。中控台已內置 GPS 導航地圖,也支援了 Apple CarPlay。車身四周已設有鏡頭,可提供 360 度泊車影像,在豪華車是很常見的設備吧。e-tron Sportback 提供 10 種車漆可選,包括型號獨有的 Plasma Blue 藍色金屬車漆。輪拱罩和門踏標準為 Anthracite 啞灰色,而車底保護裝置、散流器和門檻則為黑色,以展現其越野個性。


e-tron Sportback 行車時跟其他電動車一樣寧靜,而且馬達聲也不算明顯,相信在馬達部份也做了不錯的隔音才有這樣效果,小了尖銳的馬達聲,駕駛者和乘客都舒服得多。Sportback 版本的動力輸出跟 SUV 是一樣的,一般情況下最大馬力 355 匹和 561 牛頓米扭力,將波箱轉到 S 檔,再來一腳「地板電」之後,最大馬力可以多達 408 匹和 664 牛頓米扭力,可以維持 8 秒。在 Boost 模式下,這部身驅有一定份量的車子由 0-100km/h 加速只需 5.7 秒,一般情況下也做到 6.6 秒,加速快且有漸進性,不會讓人應到力量一下子暴力地輸出,而是做到四個輪圈十分咬地將動力展現出來。

預設已有氣壓避震,在 Dynamic 模式時可以將車身降底,在快跑時車身的傾側有效控制在穩定水平,加上前後輪都有獨立馬達,其 quottro 四輪驅動能力方面,日常行車主要使用後置摩打,當需要更多動力或預測車輪有打滑風險,系統即按實際狀況把扭力重新分配至前軸,在快跑時有助提升行車軌跡性和安全性,在操控、動力配合下,這部看似文靜的 e-tron Sportback 輕鬆為駕駛者帶來一定快感。


充電位在兩邊沙板位置,活門是電動的。


鬼面罩設計考慮到散熱和入風功用,內有電動葉簾控制,改變入風量,從而減低風阻。


用上低風阻輪圈,提升慳電效果。


試駕車用上 Audi 最新虛擬側鏡,是用鏡頭拍攝影像,車門上顯示屏還原影像。



車身充滿氣動力套件,令到風阻系數達到 0.28Cd 超低水平。(愈低愈好)


車廂佈局跟 SUV 版 e-tron 沒有太大分別,全數碼錶板、上下雙層顯示屏的中控台。


車廂以木紋和黑色光面組件配合,打造科技感。


電門腳踏踏盡時就可以為車子推到 Boost 狀況。


後座的空間感、腳部和頭頂空間,不遜色給 SUV 版本。


大型天窗範圍伸展到後座。


MMI Navigation plus 支持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drive select 調校、內置 GPS 導航。


錶板可因應需要調校成不同畫面。


完善的駕駛模式微調都可以在 e-tron sportback 內找到


車身的高度可因應不同需要而上下升降。


360 度泊車鏡頭可以用手指控制畫面角度。


試駕車已安裝了 B&Q 音響。


預設的尾箱空間已有 615 公升,翻平後座達到 1,665 公升。

基本規格
動力單元:前、後 ASM 非同步摩打
電池容量:95kWh
最大馬力:355 匹(Boost 408 匹)
最大扭力:561 牛頓米(Boost 664 牛頓米)
續航距離:374 – 452km(WLTP)
體積:4,901 X 1,976 X 1,616mm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1,151,300 起(已包含一換一計劃)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2291 0000(Kam Lung Motors Limited)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ini 釋出 JCW GPE 測試車外觀


Mini 打算將性能子品牌 JCW 轉型為純電子品牌,如今終於釋出了首作代號為 GPE 的電動原型車。從照片中看到 GPE 的車身輪廓有著淡淡熟悉的味道,似乎是以 JCW GP 為基礎直接推出電動車版本,不過將 JCW GP 極其兇悍的鬼面罩封印後,亦不見電動車的特色,感覺有點「唔到位」。之前一直有傳言指 JCW 未來只會推出電動車,不會再出燃油車;但如今 Mini CEO Bernd Körber 就推翻了有關傳言,明確地說未來 JCW 將會繼續提供燃油引擎的 JCW 車型,亦會同時加速推出電動車。

文:Issac.C

Honda 2022年歐洲市場停賣燃油車

英國及加拿大魁北克省先後表示在 2030 年及 2035 年將會禁售燃油車,同時不少車廠表示將會加速開發電動化車輛,而 Honda 歐洲副總裁 Ian Howells 日前宣佈歐洲市場將會在 2022 年開始停售燃油車,成為全球最快只賣電動化車輛的傳統車廠。不過,其實Honda燃油車在歐洲市場的選擇並不多,只有五門 CIVIC、CIVIC Type-R 及 CR-V,其他混能車只剩下 Jazz Hybrid、CR-V Hybrid 及 NSX 售賣,純電動車只有銷量麻麻的 Honda e,在日漸重要的電動車市場嚴重缺乏競爭力。

文:Issac.C

Hyundai Kia 集團公開全新電動車 E-GMP 平台


Hyundai Kia 集團發表新一代電動車平台 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E-GMP),擁有全世界首款支援 400V/800V 雙規格快速充電,400V 是現時主流充電規格,800V 就以 Porsche為主,但由於 800V 充電更有效率,因此各大車廠都正向 800V 充電發展中。快速充電的功率則由 25kW、150kW 至最高 350kW 都能支援。因此,最快能夠在 18 分鐘內將電量由 0% 充電至 80%,100% 電量續航距離為 500 公里。不過有關平台動力系統資料則沒有公佈,估計最強性能車的 0-100km/h 加速可達 3.5 秒,極速為 260 公里!

文:Iss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