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C
Hong Kong
Tuesday, July 1,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73

Mercedes- Benz GLE 450 4MATIC 進化小改


將平治的豪華配置和氣氛包裝到一個 SUV 車身上的 GLE,現在賣街的是在 2018 年推出的第二代,今次試駕的是它的小改款,車子例行有新燈組、泵把、輪圈設計,車廂改改色調和飾件,屏幕和安全系統都有所升級,這部 GLE 450 4MATIC 對於有要求的車主來說,應該滿足到他們需要。


經小改的 GLE,前泵把下方裝飾由「眼鏡」形黑膠改為「八」字翼,有更凸出的電鍍橫條,鬼面罩上的兩條電鍍橫條每條由兩格改為三格,頭燈由之前兩條「7」形圖案改為類似 GLA 那樣有幾格垂直的大燈,兩粒橢圓形的日行車與 GLC 和隨後推出的 E-Class 一樣,引擎蓋有兩條「Powerdomes」骨線拱起,新的尾燈由兩截紅燈燈條改為兩塊實色光格,指揮燈變為一格格,尾泵把沒有不同,車身顏色新增 Sodalite blue metallic 藍和 MANUFAKTUR Alpine grey solid 灰兩種,輪圈有兩款新的 20 吋和一款新的 21 吋AMG Line款。車系繼續有這部方尾的 SUV 和未到港的斜尾 Coupe 款。


今代 GLE 的車廂特別採取粗獷設計以反映其 SUV 身份,可見中橋上有兩個三角形的手抽給乘客在越野駕駛時緊扼扶手,以及錶台中層有長方形冷氣出風口,這是平治房車沒有的,小改後,幾個風口的橫格由黑色改為與 Maybach GLS 一樣的電鍍銀色,軚盤改用與 S-Class 一樣的三柱款,車廂顏色增加 Catalana beige/black 啡/黑色組合,另可選配 Maybach GLS 有的 MANUFAKTUR 亮黑色鋼琴漆面飾件。屏幕系統改用第二代 MBUX(不是新 E-Class 和 CL E先用的大方格主頁的第三代),無需說「Hey Mercedes」便可使用部份功能,儀錶有黑白色的 Classis、紅色的 Sport、「得兩個框」的 Understated 三種圖案,加地圖、「車仔」輔助、維修、「Offroad」四種模式,即與 GLC 一樣有泥地圖案來顯示車身傾側角度和指南針這些越野訊息,中台屏幕有踩油/踩 Brake「車仔」顯示、馬力/扭力輸出「心電圖」、耗油量,Dynamic Select反應系統同有 Sport、Comfort、Eco、Individual 和 SUV 車系特有的 Offroad 越野模式,自 GLC 推出的「Transparent bonnet」(透明頭冚)功能,可透過 360 度泊車鏡頭在屏幕顯示車頭情況,讓越野駕駛時司機更好掌握大石和深坑之類的障礙,氣氛燈的顏色和色彩主題跟 S-Class 一樣,前座設有 Energizing 按摩功能,側墊和座墊可由屏幕控制做出谷來谷去的按摩效果。


機械上,450 型號所用的「M256」3.0 升直六引擎亦即 S 500 和 AMG「53」所用的同一台,入氣一方有電動機械增壓器 eZV(Electric Auxiliary Compressor)在廢氣 Turbo 有效谷氣前提供無 Turbo Lag 的即時加壓反應,平治在沒有說改了甚麼之下,輸出由之前的 367 匹和 500 牛頓米「小改」至 381 匹,位於引擎與波箱之間的 ISG(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撻火器/發電機輕混能系統,之前有 22 匹 / 220 牛頓米「EQ Boost」摩打輔助,現同樣在沒有解釋下變為 20 匹 / 200 牛頓米;車子 0 至 100km/h 加速需頗好去的 5.6 秒(之前 367 匹時需 5.7 秒),引擎反應幼滑,踩油當下亦一如試過的「M256」引擎一樣沒有感受得到的 Turbo lag。Dynamic Select 系統有在 Individual 模式內可自定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和 ESP 反應,車子標準採用鐵彈簧,沒有懸掛軟硬可揀,要賣 Airmatic 氣壓避震才有。行車隔震和隔音水準高,操控感覺如其身形般沉重。六汽缸的這部的 4MATIC 四驅有電子控制多碟式分動器,可將 up to 100% 扭力傳至個別車軸。  


作為 7 人車的 GLE 有電動化的後排操作,中排座椅可各自像前座般從門邊按鈕調後椅背角度、頭枕上落和前後趟動 100mm,行李箱內有按鈕可遙控將中排椅背翻摺。之前要加錢另購的兩張第三排座椅,現標準包在車價內,上落時撳中排膊頭位的按鈕,全張櫈便慢慢…慢慢…很慢的移前和摺前,進出後排也算方便,不過要站在路邊等,尾排空間也屬一般。


車身顏色新增 Sodalite blue metallic 藍和 MANUFAKTUR Alpine grey solid 灰兩種,輪圈也有新設計。


泵把下方裝飾由「眼鏡」形黑膠改為「八」字翼,左右進氣口有更凸的電鍍橫條,鬼面罩上的電鍍橫條每條由兩格改為三格。


冷氣出風口的橫格由黑色改為與 Maybach GLS 一樣的電鍍銀色,車廂顏色增加 Catalana beige/black 啡/黑色組合。


中排座椅可各自像前座般從門邊按鈕調後椅背角度、頭枕上落和前後趟動 100mm。


行李箱內有按鈕可遙控將中排椅背翻摺;之前要加錢另購的兩張第三排座椅現標準包在車價內。


按下中排膊頭位的按鈕,全張櫈便慢慢…慢慢…很慢的移前和摺前,進出後排也算方便。


車子 0 至 100km/h 加速需頗好去的 5.6 秒(之前 367 匹時需 5.7 秒),引擎反應幼滑。


儀錶有黑白色 Classis、紅色 Sport、「得兩個框」的 Understated 三種圖案,地圖、「車仔」輔助、維修、「Offroad」四種模式。


屏幕系統改用第二代 MBUX;有好看的踩油/踩 Brake「車仔」顯示、馬力/扭力輸出「心電圖」、耗油量顯示。


自 GLC 推出的「Transparent bonnet」(透明頭冚)功能,可透過 360 度泊車鏡頭在屏幕顯示車頭情況。


軚盤改用與 S-Class 一樣的三柱款;「Offroad」儀錶與 GLC 一樣有泥地圖案顯示車身傾側角度和指南針這些越野訊息。


平治在沒有說改了甚麼之下,「M256」直六引擎由 367 匹「小改」至 381 匹,「EQ Boost」輕混能由 22 匹 / 220 牛頓米變為 20 匹/ 200 牛頓米輔助。


Dynamic Select 反應系統同有 Sport、Comfort、Eco、Individual 和 SUV 車系特有的 Offroad 越野模式。


新的尾燈中,紅燈由燈條改為兩塊實色光格,指揮燈變為一格格。


頭燈改為類似 GLA 那樣有幾格垂直大燈,兩條橢圓形的日行燈與 GLC 和隨後推出的 E-Class 一樣。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六汽缸渦輪增壓引擎+電動增壓
排氣量:2,999cc
最大馬力:381 匹 / 5,800-6,100 轉時
最大扭力:500 牛頓米 / 1,800-5,000 轉時(電動增壓 – 20 匹 / 200 牛頓米)
波箱設計:9 前速自動波箱
體積:4,924 X 2,010 X 1,797mm
重量:~2,220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938,500 起
網址: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339(Zung Fu Company)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推薦內容:Car1.hk「首選汽車 2023」名單公開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V12 引擎繼續有新車!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正式推出


今日法拉利 Ferrari 在 F1 邁阿密比賽週末,在當地海灘正式揭幕了全新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這款搭載法拉利標誌性 12 缸引擎的雙座 Berlinetta 開篷跑車,將動力強勁的自然吸氣 V12 引擎與優雅的開篷設計巧妙融合,令躍馬車迷們心潮澎湃。這款最新躍馬 V12 引擎的最大輸出功率高達 830 cv,最大轉速可達 9500 轉/分,為駕乘者帶來與眾不同的開篷體驗。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從 20 世紀 50 年代與 60 年代的法拉利 GT 敞篷車型中汲取靈感,完美融合了公路跑車的超凡性能與長途駕駛的舒適體驗。當頂篷開啟時,這款 12 缸引擎所釋放出的震撼聲浪將為駕乘者帶來極致的感官享受,令人熱血沸騰。在設計層面,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無疑是法拉利雙座 Berlinetta 開篷跑車的革新力作。它徹底改變了過去強調肌肉感與動感魅力的設計思路,轉而選擇了更具未來感的設計語言,以純粹美感為基石,同時巧妙地保留了一些細微的經典跑車視覺元素。


無論是那些對法拉利品牌有著清晰認知,深諳自 1947 年以來躍馬已成為賽車界翹楚的鑒賞家們,還是渴望領略非凡駕駛樂趣、追求出色舒適性與優雅意式設計的新客戶,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都將滿足他們對駕駛的所有期待,令他們在疾馳中暢享風拂發梢的自由與愜意。簡而言之,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是專為追求卓越、品味非凡的菁英度身訂造的傑出之作。


法拉利12Cilindri Spider 所搭載的F140HD 引擎,作為法拉利經典自然吸氣式V12 引擎的升級之作,淋漓詮釋了法拉利的品牌精髓。超凡卓越的性能表現、震撼人心的引擎聲浪以及獨一無二的特質,不僅繼承了躍馬傳奇 Berlinetta 跑車的榮耀傳統,更為法拉利的輝煌歷史譜寫了又一璀璨篇章。F140HD 引擎精妙地融入了一系列創新技術解決方案,可釋放出高達 830 cv 的強勁動力,並將最大轉速提升至 9500 轉/分。


這款引擎採用了一系列經過改良升級的部件和軟件系統,其中部分先進技術也應用於法拉利 812 Competizione A 特別版車型中,為同類引擎樹立了性能標準。為了讓 V12 引擎達到更高的轉速,實現引擎部件的減重以及有效降低慣性成為至關重要的環節。他們獨具匠心地採用了鈦合金連桿,相較於傳統的鋼制連桿,這種輕量材料不僅保持了相同的機械阻力,還成功地將旋轉品質減輕了 40%。此外,這款引擎的活塞由一種特殊的鋁合金材料製成,相較於以往的活塞更輕。而包含指型隨動滾輪在內的一系列解決方案則有效提升了抗疲勞性能。同時,曲軸則經重新平衡調校,重量降低了 3%,為引擎的整體減重做出了進一步的貢獻。這款引擎的氣門機構通過指型隨動滾輪實現開閉,此設計的靈感來源於法拉利無可比擬的 F1 賽車設計經驗,旨在減輕往復品質,從而提升氣門的使用壽命與性能表現。DLC 塗層鋼制指型隨動滾輪,以液壓推桿為軸,巧妙地將凸輪的動作精準傳遞至氣門。DLC 塗層的應用有效降低了主要部件的摩擦系數,從而顯著提升了引擎的機械效率。


改良調整的核心在於提高引擎在多種運行場景下的扭矩輸出,因此,這款引擎具備無可比擬的平順即時反應能力。同時,在接近轉速紅線前,引擎可持續釋放出令人矚目的動力。新款引擎的歧管與排氣管佈局經過精心設計,顯得更為緊湊。通過縮短進氣道長度以及優化凸輪輪廓設計,引擎能夠在高轉速下釋放出強勁的動力。同時,可變幾何進氣道系統的引入,改善了引擎在整個轉速範圍內的扭矩曲線。該系統能夠根據引擎的點火間隔即時調節進氣道長度,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氣缸內的動態進氣量。此外,法拉利還首次為自然吸氣式引擎開發了創新的軟件策略,該策略能夠根據駕駛者所選的不同檔位自動調整最大扭矩輸出。隨著傳動比逐步攀升,駕駛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平穩而漸進的加速變化,而這種順暢的提速過程亦完美體現了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非凡的駕控樂趣。

法拉利 V12 引擎以其持續的加速性能及源源不斷的動力輸出而獨樹一幟。馬拉內羅的工程師們借助創新的吸氣扭矩調節(Aspirated Torque Shaping)技術,運用先進的電子控制對引擎在第三和第四檔位的扭矩曲線進行了精準調整。該技術在不影響加速表現的情況下,強化了駕駛者對扭矩的直觀感受,進而大幅提升了駕駛樂趣。此外,新齒輪比的引入不僅確保了穩定而出色的加速表現,同時也為工程師們提供了契機,使他們能夠重塑吸氣式引擎的扭矩曲線形態。


改善引擎的機械效率與潤滑油路效率,無疑是降低排放與油耗的關鍵所在。可變排量機油泵經過精心調校,確保機油在引擎內部順暢迴圈,並且能夠與油底殼中的蒸氣實現共同回收。而由引擎電子控制單元閉環管理的電磁閥,能夠根據引擎的即時轉速和壓力控制機油泵的排量,僅提供維持引擎正常運轉所需的油量,進而達到顯著的節油效果。此外,油箱與機油泵液壓回路採用了全新設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損耗,同時改善了在各種工作條件下的功能性。

燃油直噴系統(燃油直噴式設計,噴射壓力高達 350bar)採用雙汽油泵與四條裝備壓力感測器的油軌,這些壓力感測器可將相關資料傳輸至壓力控制系統,而電子噴射器能夠在每個引擎迴圈中控制最多三次噴射。ION 控制單元不僅可以即時管理點火系統,還具備單次與多次點火功能。該控制單元具備引擎爆震檢測與控制功能,能運用精密的策略檢測油箱中的辛烷值(RON),從而有效評估燃油品質,最大程度地提升引擎的熱力學效率。為了滿足歐盟6E、中國6B 以及美國BIN50 等最新排放標準,法拉利全新研發了一套排氣系統,結合了陶瓷催化轉化器與顆粒篩檢程式。這代表了目前最先進的減排技術以及經過長時間精確調校的軟件策略。


聲浪是塑造法拉利 V12 跑車非凡魅力的關鍵因素,進一步呈現出躍馬跑車所獨有的高端、舒適與駕趣激情。為了展現迷人的聲浪,法拉利改善了進氣與排氣管路的各個細節。等長布局的排氣道、每氣缸排的六合一歧管以及中央部分的創新設計共同締造了法拉利 V12 跑車的經典引擎聲浪,同時實現了更為出色的點火順序。進氣和排氣系統中的高頻與低頻音經過精準調校與融合,更進一步改善了引擎聲浪。同時,精心設計的管道形狀與匠心打造的消音擋板內部流體力學設計,成功將背壓降至最低,從而提升了動力輸出。此外,排氣系統的幾何形狀與曲線輪廓也經過細緻設計,確保引擎在轉速達到極限值前,能夠持續釋放出法拉利標誌性的震撼聲浪。為確保座艙內的聲浪也同樣達到完美平衡,法拉利對新車進氣道進行了精心優化:通過調整諧振器的位置成功改變了壓力波的分佈,進而豐富了音域,特別是中頻音的表現。得益於此,在任何駕駛條件下,尤其是在更為動感的駕駛情況下,座艙內都能呈現更加純粹飽滿的聲浪效果。

法拉利12Cilindri Spider 採用了8 速雙離合變速箱,自從在法拉利SF90 Stradale 上首次亮相以來,這款變速箱便憑藉其卓越性能贏得了廣泛讚譽,並陸續應用於躍馬旗下其他車型。相較此前的 V12 跑車,其低檔位齒輪比縮小了 5%,傳遞至車輪的扭矩提升了 12%,部分也是由於新車配備了 21 寸輪輞以及更大尺寸的輪胎。這些改良設計不僅提升了新車在加速過程中的縱向性能,更使換檔效率較之前的雙座 V12 車型提升了 30%。新車在各個檔位的加速性能均得到了顯著改良,而第八檔位的引入更是提升了跑車在高速公路上的駕駛里程。因此,8 速雙離合器波箱在所有檔位均能確保更高效、更具駕駛樂趣的換檔體驗。

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引入了由三個顯示螢幕構成的全新人機交互介面(HMI),將法拉利 V12 Berlinetta 車型的駕乘體驗提升至全新高度。10.25 吋的中央電容觸控式螢幕位於駕駛者與乘客觸手可及的位置,能夠控制人機交互介面的所有核心功能。此外,15.6 吋駕駛者顯示幕可即時呈現駕駛和車輛動態資訊,而 8.8 吋乘客顯示幕則讓乘客仿佛化身領航員。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可選配躍馬品牌與 Burmester® 合作開發的高級音響系統,該系統配備 15 個揚聲器,總功率高達 1600 瓦,在任何音量與速度下,都能為駕乘者帶來無與倫比的車內聽覺享受。環形高音(Ring Tweeter)技術的運用,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聲音失真,確保了高頻音的清晰與悅耳。此外,功能強大的雙線圈超低音揚聲器則保證了聲音的渾厚與飽滿,搭配超平內車頂 (Ultraflat Headliners)設計,為駕乘者營造出 360 度全方位的聽覺享受。


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旨在賦予新車簡約而優雅的外觀,同時確保其無與倫比的性能表現。其尾部設計的兩大標誌性元素是後備箱蓋上的 25 毫米翼板和主動式空氣動力學裝置。其中,翼板能夠確保氣流再壓縮的效能,有助於在最小化風阻的同時維持出色的空氣動力學效率;而主動式空氣動力學裝置的襟翼則提供了低風阻(LD)模式和高檔下壓力(HD)模式兩種不同設置,以滿足不同的駕駛需求。在低風阻模式下,襟翼與車身保持齊平,氣流因此可以順暢地從車身上方流過,完全不受襟翼的影響。這種模式適用於時速不超過60 公里或時速高於300 公里的情況,因為在這兩種情況下,下壓力水準對跑車性能的影響相對較小。而當時速處於 60-300 公里範圍之間,下壓力水準對於跑車性能表現至關重要。在這種情況下,擾流板的位置會根據跑車的縱向和橫向加速度進行相應的調整。而在高檔下壓力模式下,法拉利 12CilindriSpider 能夠產生最大的下壓力,以保證車身的氣動均衡。

雙拱形設計的前端設有一條空氣動力學通道,旨在將氣流引導至跑車尾部,助力實現擋風板後部氣流再壓縮並減少座艙內的空氣迴圈量。與此同時,空氣動力學通道外側的垂直剖面也可將氣流精准導向尾部,不僅提高了效率還有助於穩定氣流。車身底部經過巧妙設計,能夠有效管理由中央散熱器排出的氣流,從而盡可能高效地產生垂直負載。車身底部中央開口處的百葉窗,形狀和輪廓別具巧思,最大限度降低了較弱熱氣流所帶來的影響。此外,前輪後方的低壓區也設有兩個百葉窗,它們能夠緩解引擎艙內的高壓力,提升散熱器效率,進而降低風阻並增大下壓力。與法拉利 812 Competizione A 一樣,車身底部前側的下壓力由三對渦流發生器產生,這些渦流發生器在風洞中經過了細緻的改良。同時,車身底部前側還通過從前分流器輸送低溫的氣流,有效冷卻制動系統。車身底部中央區域的設計旨在精確引導氣流,確保可利用的氣流能夠順暢地流向後擴散器。為此,波箱通道採用開口更小的設計,以平衡通道內的氣流量。此外,後輪前方的凸起區域不僅為後輪胎提供了有效保護,還能夠巧妙地將氣流引導至車身後部。車身底部後側設置了一對渦流發生器,用於產生有效的下壓力,並將氣流導向排氣扇。法拉利致力將賽車的創新技術成果應用於公路跑車,躍馬工程師秉承這個理念,在後導流板外緣附近設置了一個進氣口,為消音器電子元件提供良好的通風條件。

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採用了搭載於前置引擎布局 Berlinetta 車型的一系列尖端動態控制系統。線控制動系統的引入使得該車型的最新科技得以應用。這些創新配置包括 ABS Evo 控制器以及 6 向底盤動態感測器。前者首次應用於法拉利 296 GTB ,而後者能夠與虛擬短軸距 3.0 系統(Virtual Short Wheelbase 3.0)和 8.0 版車輛側滑角控制系統(Side Slip Control 8.0)協同工作,不僅確保了極高的精準度,更有效縮短了制動距離,顯著提升制動穩定性。吸氣扭矩調節,這個全新的控制邏輯搭配電子技術控制,實現了更為平穩的線性動力輸出,凸顯躍馬車型傳奇的自然吸氣 V12 引擎性能。作為法拉利先進控制單元的革新成果,8.0 版車輛側滑角控制系統實現了各系統間的聯動交流。它能夠精準計算出每個系統的最佳運行模式,從而最大程度提升新車的整體性能。8.0 版車輛側滑角控制系統集成了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所搭載的所有控制裝置,並自然地與新型 ABS Evo 控制器進行協同配合。經過深度優化,法拉利專有的 8.0 版車輛側滑角控制系統在準確性預估和學習速度上實現了顯著提升,相較於之前的版本提高了 10%。同時,該系統還改善了在低抓地力路況下的控制力。在這一識別邏輯的加持下,新車的抓地力預估功能愈發強大。EPS CPU 提供關鍵資訊,8.0 版車輛側滑角控制系統估測側滑角資料,在兩者的協同配合下,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即使在轉向時也能準確估算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抓地力水準。因此,不論是極限狀態還是正常駕駛,抓地力都能夠被精確估算,並迅速地將抓地力水準回饋至系統。


此外,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還引入了首次在法拉利 812 Competizione 特別版車型上使用的四輪獨立轉向系統。該系統能夠獨立控制每個車輪的運動,改善過彎時的偏航控制能力,並提升快速轉向時的回應速度。後輪轉向系統憑藉其創新的機動特性,對每個執行器位置的控制精度顯著提升,加快了輪軸的回應速度,進而提升了新車在轉彎時的反應能力。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擁有近乎理想的重量分配比,前後重量分布為 47.8:52.2,進一步保障了其卓越的操控性能。相較於法拉利 812 GTS,新車軸距減少了 20 毫米,進而擁有更加出色的回應能力。

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採用了全新打造的全鋁底盤,相較於法拉利 812 GTS,其軸距縮短了 20 毫米。減震塔、A 柱和 C 柱等鑄件的幾何造型經過精心設計,以強化底盤的抗扭剛度,並減輕底盤重量。與此同時,新車的抗扭剛度相較此前提升了 15%,因此動態性能更具可預測性,懸掛精度也隨之提高。此外,各類鑄件被廣泛運用,需要組裝的擠壓部件數量大幅減少,裝配過程更加高效。在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底盤和白車身的整個研發過程中,躍馬工程師們為降低車身重量付諸了巨大的努力。得益於一系列專為新車量身打造的創新解決方案,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相較於硬頂車型法拉利 12Cilindri,僅增加了 60 公斤的重量,成功地將增重幅度控制在極低的範圍內。車身的鋁制加固連接件被精巧佈置在駕乘者後方的防傾杆與 B 柱之間,這一創新解決方案不僅大幅減輕了車身重量,還成功降低了整車重心。可折疊式硬頂敞篷設計擁有雙重曲面弧度,巧妙置於駕駛者和乘客頭部上方,為駕乘者創造了更寬敞的頭部空間,從而顯著提升了駕乘舒適性。此外,在車速不高於 45 公里/小時的情況下,敞篷僅需 14 秒便可輕鬆開啟或閉合。這款符合運動學原理的可折疊式硬頂敞篷在開啟或閉合的過程中盡顯優雅諧美風範。簡約的設計搭配鋁材的運用,使得整個敞篷配置相較於其他解決方案更為輕盈。此外,新車採用了可電動調節高度的後車窗。得益於此,當敞篷開啟時,駕乘者依然能夠盡享舒適體驗。即便在超過 200 公里/小時的車速下,駕乘者也能夠順暢自如地交談。

法拉利首次在量產車上採用了由 100%再生材料製成的再生合金,用以打造波箱子支架的減震塔。因此,每台法拉利 12Cilindri Spider 的生產過程減少了 146 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經過精心研發,法拉利成功利用化學成分的微妙差異,使再生合金與非再生合金兩者的機動特性表現旗鼓相當。為了驗證這種新型合金的可靠性,工程師還進行了大量測試,全面評估其靜態和動態性能,確保其在疲勞和碰撞測試均有出色表現。

北京車展:BYD 比亞迪 Ocean-M 概念車現身


BYD 比亞迪在2024年北京車展上展示了全新的 Ocean-M 概念車。這款概念車預告了一款即將於今年第三季度推出的新車型。這款外觀新潮的掀背車看起來比Dolphin要大一些,很可能是針對大眾ID.3的競爭對手。

這款概念車的前部配備了大型頭燈和充滿攻擊性的分割式下唇,周圍是空氣進氣口。車身配備了五輻式輪圈,看起來相當運動。奇怪的是,作為一款掀背車,車窗線非常高,並朝向後部上升。雖然車身套件幾乎肯定不會進入量產,但我們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將會被量產版本繼承的線條。在車尾,它擁有巨大的尾翼下方是連續的尾燈。當然,最初這款車將只是電動的,但稍後可能會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


到目前為止,比亞迪對這款車的介紹甚少,只是說這是一款基於新電動平台的車,可能是e-platform 4.0,而且他們把這款車定位為行業首款後驅電動熱血掀背車。這款車有可能是第一批受益於新一代刀片電池的車型之一。不過,比亞迪官員表示,這款車的價格將在15萬至20萬人民幣之間。

這款比亞迪Ocean-M概念車給人一種非常前衛和未來感的印象,尤其是在外觀設計上的大膽創新。作為一名車迷,我很期待看到它如何在市場上競爭,特別是在電動車領域。比亞迪一直以來對電動技術的投入都讓人印象深刻,我相信這款車的問世一定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

RENAULT SYMBIOZ 中型 SUV 正式發布


Renault Symbioz 融合了 Renault C 級車系列在模塊化設計、連接性和效率方面的優勢,擁有專業知識和智慧,能夠滿足短途和長途旅行中最高的舒適標準。因此,它面向廣泛的客戶群。首先,它是一款為追求空間和效率的家庭設計的車輛,具有模塊化的現代設計。它也是為企業車隊所有者而建,他們希望實現一定程度的電氣化,同時控制總成本。對於這兩類客戶,Symbioz提供了一個毫不妥協的雙贏。


Symbioz位於Captur和Austral之間,為Renault在C級市場打造了更強大的入門級車型。這款新車僅4.41米長,完美補充了已有的E-Tech“混合”車型系列,其中包括Arkana(4.57米)和Austral(4.51米),同時擴展了E-Tech“電動”車型系列,包括Mégane和Scénic E-Tech電動版。它確認了Renault的策略的一致性,即通過建立專用平台的雙重車型,滿足用戶需求的全範圍。

Symbioz擁有Renault技術的精髓。它搭載了OpenR Link多媒體系統,內置Google,還有Solarbay色調玻璃天窗。Iconic版本配備了29種新一代駕駛輔助系統,提高了安全性和駕駛舒適度。

擁有高達624升的行李箱容量 – 在這個級別的車輛中是非常出色的 – 以及可滑動的後座椅和可折疊的平坦地板的模塊化佈局,Symbioz與其同級車型不相上下。同時,它保持了小巧靈活的特點。設計既適用於城市交通,又適用於家庭生活,Symbioz具有理想的多功能性。

Symbioz的設計確實體現了Renault對於家庭用車的關注,特別是在空間和模塊化方面的考慮。它的智能技術和實用功能使得日常駕駛更加輕鬆,對於香港的家庭來說,這樣一款車型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北京車展:Audi Q6L e-tron 繼續玩長陣


Audi Q6 e-tron 系列是首批採用「高端平台電動(PPE)」的量產車型,標誌著該公司邁向提供高端電動出行的轉型。在2024年北京車展上,四環品牌推出了針對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的車型 – Audi Q6L e-tron。這款電動車將在中國首都的春季車展上以外觀模型展示;系列版本將於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亮相。像其他針對中國市場的PPE車型一樣,Audi Q6L e-tron 將在長春的一個新工廠進行本地生產。首批交付給客戶的時間將在2025年。

Audi Q6L e-tron 以令人印象深刻的行駛和充電性能、優異的效率以及比全球型號更長的行駛里程為特色。比全球版車型長105毫米的軸距也允許安裝更大的電池。憑借這一電池,可以實現超過700公里的CLTC行駛里程。名稱中的“L”代表長軸距,這也成為卓越長途性能的標誌。


Audi多年來一直為中國市場打造“L”型軸距延長版車型。A6L 和 A4L 是最知名的大量車型,還有 Q5L、A8L 和 A8L Horch。現在,Audi將L型車型加入到Q6 e-tron 家族中,提供更多空間、舒適度和日常實用性。配合全新的內飾設計理念,Q6L e-tron 為市場上的乘客創造了非常獨特和寬敞的空間。強大、緊湊、高效的電動馬達,以及由12個模組和192個柵極電池組成的新開發的鋰電池,總毛容量為107 kWh(比 Q6 e-tron quattro1 和 SQ6 e-tron2 在推出時可用的車型增加了7 kWh),確保了根據 CLTC 標準超過700公里的行駛里程。


多虧了800伏特技術和標準的最大直流充電功率為270 kW,Audi Q6L e-tron 可以實現短時間充電。在合適的充電站(高功率充電,HPC)上,只需十分鐘即可充電260公里的行駛里程。電量從10%增加到80%僅需25分鐘。Q6L e-tron 將提供後輪驅動版本和系統功率輸出為255 kW 的 quattro全輪驅動版本。後輪驅動版本具有顯著的效率和行駛里程,而 quattro版本則提供出色的牽引力和行駛動力學。

Audi Q6L e-tron 的推出標誌著電動車市場的持續演進,尤其是在中國市場。長軸距和強大的行駛性能讓這款車成為了長途旅行的理想選擇,同時也展示了Audi對電動車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無論是對環境還是對駕駛體驗,這都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時刻。

Aston Martin V12 新車即將現身


每一代車壇的霸主,總會帶來一款全新的Aston Martin動力心臟,以改變超級豪華車的典範。Aston Martin 準備要揭開這個恐怖的新V12引擎的神秘面紗。Aston Martin一直以來都承諾延續其長達25年的V12引擎旗艦車型血統,並以技術上的杰作和在其類別中的領導地位,繼續這段傳奇。這款引擎是對出色的內部工程能力的展示,它是對情感參與的堅定捍衛者,承諾給那些懂得如何直擊心臟的駕駛者帶來直指心靈的驚險駕馭體驗。

擁有835PS的馬力和驚人的1000Nm扭力的新V12引擎是無與倫比的。全新設計的成果,針對優化和改進,新引擎對內燃過程的每個階段進行了精細調整,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性能和效率。新V12引擎的硬件亮點包括加強的氣缸體和連桿,重新設計的氣缸頭,包括重新配置的凸輪軸,以及新的進氣和排氣孔。重新定位的火花塞和新的高流量燃油噴射器,為卓越的燃燒帶來了優化,實現了類領先的性能和效率提升。此外,新的高速、慣性減小的渦輪增壓器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和油門反應。

Aston Martin首席技術官Roberto Fedeli表示:“V12引擎長期以來一直是力量和威望的象徵,但也是對工程激情和技術能力的宣言。擁有835PS和1000Nm扭力的這款無與倫比的引擎,代表著Aston Martin令人眼花繚亂的全新V12時代的曙光。”

這款新V12引擎將應用於Aston Martin最獨特和限量版的車型中,是對豪華運動意圖的大膽宣言,因此它將手工打造,每年僅生產限量數量。它將首次亮相於一款全新的旗艦車型中;作為一個真正的動態顛覆者的核心,將於2024年晚些時候首次亮相,屆時將分享更多技術細節。所有競爭者將被征服。

這款全新的Aston Martin V12引擎帶來了令人矚目的性能與技術創新,讓我對未來的超級豪華車市場充滿期待。身為車迷,我迫不及待想要親身駕馭這款心臟強大的座駕,感受它帶來的極速與激情。

BMW 全新 i4 和 4 系 Gran Coupe 今年七月正式開始生產


BMW 這兩款車型將迎來科技和設計的全新升級,為高端中型車領域的零排放駕駛樂趣和前衛美學帶來更加引人注目的吸引力。全新 BMW i4 將首次推出配備電動全輪驅動的變體,而所有 BMW 4 系nGran Coupe 的汽油動力變體現在都將標配八速 Steptronic Sport 變速箱。外觀和內飾均進行了精確調整,BMW iDrive 得到了升級,增加了 QuickSelect 功能和額外的數字服務。


BMW i4 和 BMW 4 系 Gran Coupe 是 BMW 靈活驅動系統架構的開拓者。所有車型變體的生產將在 BMW 集團慕尼黑工廠進行。全新車型的全球市場推出將於 2024 年 7 月啟動,其中最重要的銷售市場包括美國、德國、英國和中國。

全新設計的 BMW 雙腎格柵使前視野更具存在感(BMW i4)/採用網格結構(BMW 4 系 Gran Coupe)。標配的格柵包圍以啞光鉻或選配的黑色高光選項呈現。造型引人注目的頭燈搭載全新的 LED 單元結構,側光、日行燈和轉向指示燈的垂直光源。選配舒適進入功能的車型配備全新的迎賓燈動畫。


選配的自適應LED頭燈具有非眩目矩陣遠光燈、城市照明燈,以及獨家的 Laserlight 尾燈,風格類似於 BMW M4 CSL。選配的 M Sport 套件和 M Performance 車型具有 M 專屬設計特色。M Sport 套件現在配備了黑色高光的後部擾流器元件,排氣尾管直徑也增加到了 100 毫米。原廠可選配 M Sport 套件 Pro 和 M 碳纖外觀套件;車型特定的 BMW M Performance 部件可從原廠 BMW 配件系列中選擇。新增了 Cape York 金屬漆和 Fire Red 金屬漆等外觀塗裝選項。BMW 個性化塗裝和特殊塗裝也有廣泛的選擇。全新的 19 英寸M空氣動力學輪圈和 20 英寸 BMW 個性化空氣動力學輪圈也提供了額外的個性化空間。


全電動 BMW i4 現在提供四款車型。全新的 BMW i4 xDrive40 配備了電動全輪驅動,最大系統輸出功率為295千瓦/401匹,WLTP 循環下的續航里程為 444 至 548 公里。車型還包括了頂級的 BMW i4 M50 xDrive、BMW i4 eDrive40 和 BMW i4 eDrive35。BMW i4 的組合充電單元使其能夠以最高 11 千瓦的交流充電速率和最高 205 千瓦的直流充電速率(BMW i4 eDrive35 為 180 千瓦)進行充電。BMW i4的所有車型變體現在都適用於首批試點市場的 Connected Home 充電:可以進行太陽能優化和負載優化充電,同樣也可以(隨著計劃的進一步擴展)利用動態電價進行成本優化充電。Plug & Charge Multi 合同可實現便捷的中途充電。


全新的 BMW 4 系 Gran Coupe 提供多種引擎選擇。車型範圍包括 BMW M440i xDrive Gran Coupe 的 275千瓦/374匹六缸直列汽油發動機,以及兩款四缸汽油發動機、一款六缸直列柴油單元和一款四缸柴油發動機。六缸直列發動機和四缸柴油單元均具有 48V 輕混合動力技術。八速 Steptronic Sport 變速箱是所有引擎變體的標配。引擎功率通過傳統的後輪驅動或者根據車型而定的BMW xDrive 智能全輪驅動系統傳輸到路面。

Mercedes-AMG F1 與 WhatsApp 在紐約進行標誌性的示範跑道活動

Team feiert WhatsApp-Partnerschaft mit ikonischem Demo Run in New York Team Celebrates WhatsApp Partnership with Iconic New York Demo Run


在為期兩天的慶祝活動後,車隊與Mercedes-Benz的官方通訊合作夥伴WhatsApp聯手佔領了紐約市的第五大道,進行了一場激動人心的示範跑道活動。七度世界冠軍Lewis坐上W12賽車,並與最近推出的賽車表情符號的真人尺寸版本一同參與。 這次活動標誌著F1賽車首次在曼哈頓進行現場示範,同時也標誌著WhatsApp在美國實現了雙位數的成長。


Lewis表示:「太精彩了!一直以來,我都夢想著在紐約市的第五大道上駕駛F1賽車。看到人群和大家的興奮,真是太棒了。能做這樣的事情,當你想到這個 當城市的不可思議歷史時,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我要向WhatsApp和帝國大廈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們使這一切成為可能。我使用WhatsApp與我的所有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繫,無論Mercedes-Benz身在何處。能在今天這樣的日子與他們 合作,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事情。這場活動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周末活動的壓軸之作,活動包括帝國大廈的點亮,動感的燈光秀,汽車展示和停車位展示。


車隊領隊Toto 補充說:「在過去的12年裡,我參加過許多活動,但這次是最棒的。看到第五大道為了一輛梅賽德斯-AMG PETRONAS F1車而關閉,真是壯觀。 即使在紐約的標準下,這也是真實的!
「能夠在與WhatsApp的合作關係慶祝活動中進行這樣的活動,展示Mercedes-Benz的合作關係,真是太棒了。WhatsApp是Mercedes-Benz的默認通訊工具,端到端加密且安全。這對Mercedes- Benz的車隊至關重要,Mercedes-Benz的合作關係是一個天然的契合。


這次紐約示範跑道活動真是別開生面,不僅感受到了F1賽車的速度與震撼,更讓我看到了車隊與WhatsApp的強大合作,彷彿在大蘋果的喧嘩中感受到了這場友誼的激情。 期待未來更多精彩的合作與活動!

Tesla Model 3 和 Model Y 價格調整高達 9.4%


Tesla 秉持推動世界使用可持續能源的使命,宣布今天起香港全系列車型 價格下調 HK$16,000,「一換一」計劃後價格更下調高達 HK$34,400,調整幅度達 9.4%,使 Tesla 電動車性價比更高,而且更容易被廣泛消費者群接觸,以推動大眾轉向使用電動車。



全新 Model 3 Performance 進行了內外部的升級,包括全新可調較自動適應減震系統、Model 3 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摩打,0-100 km/h 加速只需 3.1 秒;更配備帶有 Performance 標誌的通風 Sport 座椅、碳纖維尾翼和內飾等,增強整體駕乘體驗。

smart #1 期間限定現身「圍方」!Pro+ 版一換一 HK$269,000 起


smart 宣佈香港首間smart期間限定店正式進駐大圍「圍方」商場,進一步把smart的陳列室版圖擴展至新界區。限定店為期三個月,面積約4,000平方呎,為顧客提供更全面的銷售服務體驗。室內設計充滿smart獨有的玩味氛圍,為到訪的客人帶來輕鬆愉悅的心情。場內展出smart全線型號,包括:smart #1 BRABUS、Premium,以及最新推出的 Pro+ 版本,並可提供即場試駕。此外,限定店更設有限時主題區,並將不定期切換展示及於店內舉辦各類活動。


全新smart #1 Pro+ 版本即日起接受預訂,售價由HK$269,000起,並預計最快於今年7月交付。車迷可於 smart 網上平台 https://hk.smart.com/zh_HK/ 進行預訂,亦可親臨 smart 柴灣及紅磡陳列室,或smart於「圍方」的期間限定店參觀選購。


在新電動車「一換一」計劃下,smart香港亦為Premium及BRABUS版本的公佈零售價作出相應調整︰smart #1 Premium 由HK$319,000起(原價HK$323,640),而 smart #1 BRABUS 則由HK$369,000起(原價HK$409,350)。此兩款型號均備有現貨,並可立即交付!

smart 陳列室地址
smart 港島陳列室 – 柴灣嘉業街 60 號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 9 時至下午 7 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上午 9 時至下午 8 時

smart 九龍陳列室 – 紅磡寶來街 50 號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日 上午 9 時至下午 8 時

smart查詢電話︰2895 7288

北京車展:Volkswagen ID.CODE 擁有 Level 4 自動駕駛能力


在今年北京車展,Volkswagen 將首次亮相 ID. CODE,預示著一款大型電動 SUV 即將來臨。ID.CODE 將擁有 Level 4 自動駕駛。到 2030 年,ID.系列將增至 16 款車型。其中包括 5 款來自新的 ID.UX 子品牌的電動車,將於2027年首次亮相。


Volkswagen 還將逐步推出其內燃引擎車型的電動版本,並通過新的高效插電混動車型,將其在中國的產品組合擴展到電動行駛距離超過 100 公里車款。


到 2030 年,將有 12 款新的內燃引擎車型和 6 款混合動力車型首次亮相。從 2026 年起,至少將有四款額外的車型建立在中國主要平台(CMP)上。多個平台使 Volkswagen 能夠在所有相關細分市場為客戶提供合適的產品,滿足所有需求。

首款 ID.UX 車型是預計於 2024 年首次亮相。

北京車展:KIA 展示了擁有 Level 4 自動駕駛系統的車型


KIA 宣布了其將為中國市場開發 Level 4 自動駕駛技術的意圖。該公司目前正在中國各地進行深入測試,以確保在所有行駛條件下的高性能。

勞斯萊斯 Bespoke「SPIRIT OF EXPRESSION」高級定製系列登場


勞斯萊斯汽車即將推出Bespoke高級定製新作「Spirit of Expression」,三款車型Ghost Extended、Phantom Extended及Spectre均為去年啟幕的上海專屬定製中心打造的首批作品,將於4月25日在2024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隆重展出。身為全球潮流引領者,年輕前衛且極具創意的中國客戶希望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形象來定製超豪華產品。Bespoke高級定製系列「Spirit of Expression」,深刻詮釋了他們完美獨到的個人品味。此系列作品的外觀配色靈感源自大中華區客戶喜愛並經常造訪的三個全球旅行目的地的著名景觀,例如南美洲燦然綻放的馬纓丹花,意大利西西里島沙粒柔軟、光芒閃耀的月神海灘(Cala Luna beach),以及菲律賓長灘島(Boracay Island)壯闊醉人的日落。每款車型的內飾均展現出「星空流動」的主題,令觀者不由想起浮現於這些勝景之上的深邃夜空,以及引人入勝的閃爍星群。


此系列的每款孤品傑作,均由勞斯萊斯古德伍德總部與常駐於勞斯萊斯上海專屬定製中心的設計師攜手創作,是跨越國界的非凡合作成果。勞斯萊斯專屬定製中心不斷拓展在全球的網絡,目前已在古德伍德、杜拜和上海啟幕運營,並計劃於今年在全球多地開設新的專屬定製中心。透過在世界核心奢華之都開設專屬定製中心,勞斯萊斯才華橫溢的創意顧問可與全球客戶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繫,從而進一步提升品牌備受青睞的Bespoke高級定製工藝,同時將重要地區的創想洞見帶回古德伍德的勞斯萊斯之家。


勞斯萊斯Ghost Extended「Expressionism」
勞斯萊斯Ghost設計簡約純粹,可謂是Bespoke高級定製的完美創作畫布。Ghost Extended「Expressionism」以表現主義藝術手法創作的Boracay Blue長灘島藍車身外色,將Ghost廣博無垠的表現力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種生動迷人的藍色所演繹的,是長灘島由日暮過渡至夜幕時氤氳於天地間,直至天色與蘇祿海(Sulu Sea)融為一體的獨特色調。車身飾以Lime Green檸檬綠手繪腰線,巧妙地呼應了長灘島上種類繁多的熱帶動植物。21吋合金輪圈採用局部拋光工藝,Orbit Grey灰色輪圈蓋輔以檸檬綠條紋,輪胎則飾以白色條紋。

進入車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以黑色搭配北極白、輔以檸檬綠細節點綴的雙色座椅。另外,檸檬綠色也運用於座椅與車門的滾邊、對比色縫線及頭枕的「RR」標誌刺繡。

車門收納格延續了「星空流動」設計主題,並搭配檸檬綠呈現鮮明對比效果。為了讓這當代工藝的優雅藝術作品更具質感與立體效果,勞斯萊斯的工匠們運用了兩種不同的對比色縫線工藝。透過巧妙變換縫線的方向和角度,凸顯了收納格的弧線設計,創造出微妙的立體效果。四道車門最終共以104,268條縫線勾勒而成。

Bespoke星光車頂以520顆檸檬綠「星星」和520顆白色「星星」,另有8組白色「流星」形成鮮明而抽象的波浪圖案,彷彿隨風搖曳的絲帶,與車門的刺繡圖案相互映照。


勞斯萊斯Phantom Extended「Magnetism」
作為勞斯萊斯旗艦車型的現代化詮釋,Phantom Extended「Magnetism」描繪了海灘與海灣籠罩於靜謐夜空下產生的迷人磁場引力。雙色車身外漆採用Cala Luna Sand月神沙色和Kabira Blue卡比拉藍,前者的靈感來自海灘砂礫於月光照耀下如星光般的色調,而後者則令人聯想到夜半時分浩瀚海面與深幽夜幕交會時的廣闊地平線。車身外觀續以北極白和月神沙色的手繪雙腰線點睛。

Bespoke星光車頂以「星空流動」的設計主題融入科技色彩:768顆伽利略藍色「星星」和576顆白色「星星」由手工鑲嵌成靈動璀璨的星空圖案,另有 8組「流星」以增添活潑生動的氛圍。

車廂內飾同樣呼應「星空流動」主題,包括:副駕面板、後座中央的不銹鋼瀑布飾板及「藝境藏珍」Gallery。巧奪天工的「藝境藏珍」Gallery以北極白縫線透過緞光刺繡工藝創作在海軍藍色的「畫布」上,共以43,096針織就,每條縫線均精心排列,旨在充分演繹出光影交錯的紋理質感。
前後排的靠背可調座椅以藍灰色、海軍藍和北極白皮革包覆。而座椅縫線、滾邊,以及頭枕上的「RR」刺繡均採用北極白對比色設計。車門飾板運用了開孔黑曜石阿尤斯(Obsidian Ayous)飾面,這是一種雋永的、觸感舒適的現代風格飾面,呈現出木質本身的天然紋路。

勞斯萊斯Spectre「Escapism」
勞斯萊斯Spectre「Escapism」大膽前衛的配色激發了人們對南美洲熱帶風光的聯想,而這正是這件作品的靈感之源。雙色車身外漆運用了歡快熱烈的Lantana Red馬纓丹紅,再現了馬櫻丹花盛放時充滿生機與活力、寓意幸運的紅色。雙色車身上部和腰線則採用了更柔和的Tempest Grey風暴灰色。馬纓丹紅也延伸至局部拋光工藝的23吋7輻輪圈的中心,與車身主色調相得益彰。可發光的「歡慶女神」採用磨砂材質打造,其柔和光輝為美輪美奐的車身設計錦上添花。

雍容優雅的內飾設計採用了Selby Grey塞爾比灰、Purple Silk絲光紫和Sunset落霞色真皮材質。座椅滾邊、縫線及頭枕「RR」刺繡同樣選用了落霞色作對比色。Bespoke星光車頂以960根光纖再現晚霞色的「星星」,另外8組白色「流星」則由192根光纖打造而成。黑曜石阿尤斯(Obsidian Ayous)飾面一直延伸至絲光紫色方向盤的輻條處,與紫色儀錶板相輔相成。

Bespoke高級定製系列「Spirit of Expression」將在2024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矚目面世。本屆車展將於2024年4月25日(週四)至5月4日(週六)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CIEC)舉行。

全港首部 3.45 噸電動貨車 JAC N40EV 正式抵港


夏巴汽車有限公司(下稱「夏巴汽車」)引進香港市場首部 3.45 噸電動貨車 – JAC N40EV。JAC 繼 5.5 噸及 9 噸電動貨車後再下一城,生產出更輕巧更實用的 N40EV,鞏固其本地電動車市場的領先地位。

夏巴汽車作為森那美汽車集團(香港及澳門)成員之一,一直秉承集團理念,致力為市場提供更多新能源產品,是次新車將聯同希路能源 Halo Energy 在 2024 年 5 月 8 日至 10 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 『Build4Asia – 亞洲創新建築、電氣、保安科技展覽會 2024』EV Truck Fever 展區上展出,展區以展示電動車生態為主軸,到場朋友可以了解更多電動商用車於香港的發展與配套,更可率先欣賞 JAC N40EV 的真身。

JAC N40EV 車頭設計以藍色線條襯托象徵電動貨車的藍色 JAC 標誌,營造出獨特的科技感,電池設置於車陣中間,騰出左右兩邊位置,可更靈活裝配不同車斗及車身設備。電池方面配備寧德時代電池,總電池容量為 63.75kWh,續航力達 230 公里 (C-WTVC)。

N40EV 總重量為 3.45 噸,實際淨載重量達 1.6 噸,為安裝不同款式和重量的貨斗提供更高彈性。廠方亦考慮到冷藏車的需求,於產品設計中預留冷藏機接駁位,以便安裝冷藏機及冷藏斗。

在安全防護方面,N40EV 搭配全面的安全系統,包括防滑控制系統 ASR、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 ESC、斜坡起步輔助系統 HSA 等等,有效提升駕駛時的穩定性及安全性。夏巴汽車提供 5 年/ 20 萬公里的全包原廠保用計劃,驗車服務及費用亦包括在內,為用家們節省不少時間和金錢。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香港一換一 $396,880 開賣


Tesla 宣布推出 Model 3 Performance,「一換一」計劃後價格為 HK$396,880。Model 3 Performance進行了內外部的升級,配備帶有 Ludicrous 標誌的全新前座椅、全新且更大的後尾翼,以及全新的自動適應減震系統,以增強整體駕駛體驗。外觀風格包括標誌性的紅色卡鉗和帶有 Ludicrous 標誌的車尾箱。配合Ludicrous 模式,只需 3.1 秒即可由靜止起步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並在單次充電下提供高達 528 公里的續航距離(WLTP)。

訂購網頁:https://www.tesla.com/zh_hk/model3-performance

汽車設計師 Jozef Kaban 加盟上汽集團 MG 品牌


今年是 MG 誕生一百週年,為提升 MG 新能源設計的前瞻性及獨特性,上汽集團邀請著名汽車設計師 Jozef Kaban 強勢加盟,出任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設計中心全球設計副總裁,帶領來自全球各地超過300名設計師。Jozef Kaban 曾擔任勞斯萊斯、福士集團等世界級品牌的設計總監。

Jozef Kaban 畢業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他的成名傑作:當年他以 25 歲之年為福士集團負起法國著名復興品牌 Bugatti Veyron 超級跑車外觀設計工作,他的設計概念及劃時代的線條構思,在國際汽車設計舞台一炮而紅,及屢獲世界知名的設計大獎,被譽為20世紀最傑出的汽車設計天才!其後更為集團工作,代表作包括有福士 ID 系列、SEAT Arosa、Skoda Octavia 等等。

三位香港車手在斯帕12小時賽全力以赴奪得季軍

24H Series race, 12hrs of Spa, 2024


區天駿 (Antares)、許建德 (Jonathan) 和謝榮鍵 (Kevin) 在上週末聯手組成全香港車手陣容,駕駛 80 號 Car Collection Motorsport 保時捷 911 GT3 R (992) 參加比利時斯帕12小時耐力賽。在取得全場頭位並順利起步後,3人組很快就在這場分成兩部分舉行的耐力賽前半段 (週六5小時和週日7小時) 面臨挑戰。3人組在被譽為相當具挑戰性的7公里賽道上經歷了不斷變化的天氣,包括下雨、雪、冰雹、霧和風。他們經歷了重重困難後重新發起進攻,表現出全力以赴的精神和韌性。而在最後一小時的關鍵超前則為車隊帶來總排名第3的佳績,為這場比賽畫上圓滿的句號。


3位香港車手多年來一直駕駛GT3賽車在世界各地征戰,努力提升香港賽車運動的知名度。區天駿在亞洲利曼系列賽多次駕駛保時捷 911 GT3 R,但對於在 GT 世界挑戰歐洲賽駕駛法拉利的許建德以及在英國 GT 錦標賽駕駛平治的好手謝榮鍵來說,這一切都是嶄新的挑戰。3人在週五的練習賽熟習賽車和賽道的配合,但同一天的排位賽隨即體驗到典型斯帕天氣,大雨和降雪覆蓋整賽道。首節排位賽,區天駿在大雨中順利跑出全場第3名佳績。隨後許建德和也造出兩個快圈,讓 80 號保時捷 Car Collection Motorsport 賽車鎖定全場頭位起步。


這場12小時的比賽分成兩部分進行,前5小時於週六下午的大雨和濃霧下開始。儘管車隊在第一圈保持領先,由於技術問題導致賽車在濕地的抓地力下降,80號賽車在第1個小時就開始損失位置。更不幸的是,賽道剛好在區天駿的交棒時段發生事故,導致安全車出場,80號賽車在全場慢駛情況下,僅差幾秒超越了賽例對每車手 120 分鐘連續駕駛的時限。這次違規導致 80 號賽車被重罰維修站停車 60 秒,頓時跌至第 18 位。

許建德和謝榮鍵負責週六剩餘的賽程,展開強勢反攻。兩位車手在乾濕間斷的賽道上應付過熱的濕地胎,跑出優異圈速並開始收復失地,以第10名結束首段比賽。

無奈 80 號保時捷戰車禍不單行。週日早上,在第2部分比賽開始之, 車隊經過夜間禁止維修的限制(Parc Ferme)後,未能於規定時間內重新啟動戰車,再次受到加時處罰。週日比賽開始時段,80 號賽車落後領先對手 2 圈起跑。

24H Series race, 12hrs of Spa, 2024

儘管挑戰重重,車手們依然在不斷變化的路況中冷靜作賽。許建德在雨中起步,此時賽道的能見度很低,但他決心收復失地,並利用短暫出現的陽光,換上乾地胎,把 80 號賽車帶回前 5 名。可惜天氣持續不久,當謝榮鍵接棒時,賽道又回到半乾濕狀態。他憑快而穩定的速度和表現,在最後幾小時將 80 號賽車帶到頒獎台爭奪戰。

踏入比賽最後一小時,晴朗天空突然降下冰雹。此時車隊冒險選擇換上乾地胎,因為假如賽道在最後時刻再度變乾,80 號賽車就有機會超越使用濕地胎的對手。區天駿在這最後一棒奮力作賽,驚險鏡頭屢次出現。三人的努力終得回報: 80號在最後幾圈成功超越第 3 位對手,最終以全場季軍衝過終點。

對於3位車手而言,他們代表香港賽車運動登上國際舞台,並在這賽事打入全場三甲, 是個值得驕傲的成果。同時,這場比賽對他們也為 6 月知名的斯帕 24 小時耐力賽做熱身,屆時區天駿、許建德和謝榮鍵將返回各自歸屬的車隊,以對手身份同場競技。


車手賽後感言
區天駿 | 80號 Car Collection Motorsport 車手
「我很高興能再與Jon和Kevin駕駛同一台車賽,參加斯帕12小時賽。週末的頭號挑戰,無疑是不可預測的天氣,令部分對手措手不及。相比之下,我們能夠冷靜應對比賽,歸功於隊友們的出色表現,和我們三人多年的默契。登上頒獎台並優異於職業車手,可算是錦上添花。作為 6 月份100 週年斯帕24小時耐力賽的前奏,這是個好開始。」

許建德 | 80號 Car Collection Motorsport 車手
「今場可算是我參加過最艱難的比賽,因要應對不斷變化的天氣,包括下雪、駕駛新車和不熟悉的輪胎。事實上,我從練習賽開始以來直到正賽的一半時間都沒有在乾地條件下駕駛過。最終我們成功堅持下來,以全場第3名衝過終點線,賽車經過 Kevin 和 Antares 的出色反擊之後幾乎沒有任何損壞。這不是一場完美的比賽,但我仍然對這個成績感到非常自豪,再次表明了香港車手可以與世界頂尖車手一決高下。」

謝榮鍵 | 80號 Car Collection Motorsport 車手
「起初我們3個對這場比賽都沒有甚麼期望,因為我們要面對歐洲車手和車隊的激烈競爭。斯帕賽道以具有挑戰性聞名,我們遇到各種天氣條件。不過隨著比賽的進行,我們發現自己擁有一定的競爭力,在雨中獲得全場排頭位資格,足以證明我們有著速度優勢。」

「在 12 小時的比賽中,天氣同樣不斷變化,使駕駛和輪胎的選擇變得極其棘手。我十分佩服隊友 Antares 和 Jon,他們的表現非常出色。第3名對車隊而言是一個出色的成績,我對能夠以全香港車手陣容登上斯帕賽道的頒獎台感到非常自豪。」

北京車展:KIA EV5 在中國首次生產純電車平台


全電動小型 SUV KIA EV5,是第一款在中國本地生產的專用EV平台車型。EV5其實已是 KIA 第三款基於 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E-GMP)打造的專用 EV。


在中國市場,將推出EV5的三種版本,包括標準版、長續航版和長續航四驅版。長續航版擁有88.1千瓦時電池和160千瓦馬達,實現每次充電可走720公里的續航里程。長續航四驅版將擁有233千瓦的總功率。


按摩功能的放鬆座椅、控制台集成的冰箱/保溫箱以及多功能行李板都是為這部車增值的功能。。新車型還配備了 Highway Driving Assist 2(HDA2),可幫助駕駛員保持與前方車輛的距離、保持車輛在車道中心、換道和調整橫向位置。通過一次簡單的觸摸,KIA 數字鑰匙2智能鑰匙,客戶可以啟動EV5的遙控智能停車輔助2(RSPA 2)系統,無需駕駛員干預下,我們在或不在車內的情況下自動停車。

文、攝:Teddy Leung

北京車展:Mercedes-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 正式全球首發!


Mercedes-AMG 全新 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 的動力系統結合了 AMG 4.0 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於前軸,以及後軸的電動驅動單元。它整合了一個功率為 150 kW(204 匹馬力)的永磁同步電動馬達,配備了電控二速變速器和機械式後軸限滑差速器。輕量高性能電池也位於後軸上方。這種緊湊的設計帶來了眾多優勢。電動馬達直接作用於後軸,因此能夠更直接地將其功率轉化為推進力。這在起步、加速或超車時提供了額外的推動力。隨著後軸的打滑增加,電動馬達的行駛力也會根據需要轉移到前輪上。通過前輪的傳動軸和驅動軸,AMG Performance 4MATIC+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的機械連接實現了這一點。後軸的定位改善了車輛的重量和軸載荷分佈,從而為出色的操控性打下了基礎。


AMG 400V 高性能電池的基礎是創新的直接冷卻技術,這亦是首次,560 個電芯被個別冷卻。它們始終被一種基於不可燃液體的高科技冷卻液包圍。與水相比,冷卻液的熱容量高出兩到三倍,能夠儲存更多的熱能。為了進行直接冷卻,AMG 專家們不得不開發出新的毫米級薄冷卻通道,其寬度與圓柱形電芯的高度相符。

擁有八種 AMG DYNAMIC SELECT 駕駛模式「電動」、「電池保持」、「舒適」、「濕滑」、「運動」、「運動+」、「賽道」和「個性化」,完美貼合新的驅動技術。它們提供了從高效到動態的廣泛駕駛體驗。這些駕駛模式會根據重要參數的變化進行調整,例如動力和變速箱的反應、轉向特性、底盤阻尼或聲音。通過 AMG 按鈕和中控台中央顯示屏或 AMG 方向盤按鈕可選擇這些模式。


在電動馬達啟動時,混合動力通常在「舒適」駕駛模式下以無聲模式啟動。儀表盤中的「就緒」圖標表明車輛已準備就緒。此外,一種強而有力、典型的 AMG 啟動聲音作為聲音反饋告知駕駛準備出發。它通過車輛揚聲器傳播到車內。輕輕踩下油門踏板即可讓 AMG Performance Hybrid 啟動移動。

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 也配備了主動後軸轉向系統。根據車速,後輪可以向相反方向(速度低於 100 公里/小時)或同一方向(速度高於 100 公里/小時)轉向。因此,該系統既能實現敏捷的,又能保持穩定的駕駛行為。這些特點在沒有後軸轉向的情況下是截然不同的。進一步的優點包括在極限情況下更容易控制車輛,以及更小的轉向力,因為前輪轉向比例更直接。

林寶堅尼 Urus SE 插電混能輸出 800 匹馬力


林寶堅尼 Urus SE 擁有 4.0升雙渦輪V8引擎,它經過重新設計,與電能動力系統實現最佳協同工作。引擎輸出達620匹馬力(456kW),輸出扭力達800Nm;電動動力系統可輸出192匹馬力 (141 kW)和483 Nm的扭力。在最大馬力輸出方面,重點在於V8引擎和電摩打之間的調校,以實現800匹馬力的總輸出,確保在不同種駕駛模式和任何路面上都能實現最佳的馬力曲線。25.9 kWh的鋰離子電池位於承載底板下方、後電子差速器上方。


位於八速自動波箱中的永磁同步摩打可為V8引擎助力,亦可用作牽引元件,令Urus SE實現為純電動四輪驅動汽車,並可在純電模式下行駛超過60公里。Urus SE首次採用全新中置縱向電驅動扭力向量分配系統,配備電控液壓多片式離合器,可在前後車軸之間進行連續、可變的驅動扭力分配。能量轉換器與安裝於後軸的全新電子限滑差速器協同工作,使車輛“在需要時作出”過度轉向,帶來純正的超級跑車駕駛體驗。


兩個系統都經過精心設計和調校,旨在以最佳方式適應各種路面條件和駕駛風格。不論是在賽道、沙漠沙丘、冰面還是泥地行駛,車輛均可提供最大抓地力和靈敏度。

在細分市場獨樹一幟的Urus SE在任何轉速和駕駛條件下均可提供最強的扭力和動力輸出,在6,000 rpm時總輸出達800匹馬力(588 kW),在1,750rpm便可爆發950 Nm的總扭力,並可保持至 5,750 rpm,確保車輛帶來全方位的同級最佳性能表現。這一表現同樣得益於進一步提升的重量馬力比:3.13kg/CV。Urus SE靜止加速至100km/h加速僅需3.4秒,靜止加速至200km/h加速僅需11.2秒,最高時速達312km/h。

林寶堅尼Urus SE香港公佈零售價待定,預計香港交付日期為2025年第二至第三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