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C
Hong Kong
Monday, May 5,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81

Mazda 註冊 R 高性能商標?


日前,Mazda 被發現在日本市場註冊全新商標「R」,圖案造型以紅色及灰色搭配,字型設計偏向運動化。雖然 Mazda 並沒有任何表示,但車迷就估計「R」有很大機會是性能車的代表,甚至發現新商標「R」與 RX-7 上的 Spirit R 標誌相似,再加上 Mazda 早前註冊 Spirit 名稱,推測經典 RX 系列很有可能再次歸來!又或者「R」是代表 MX-30 的加強版,以轉子引擎作輔助提升提升整體續航力的性能版本。一切還要等待官方進一步消息了。

文:Issac.C

香港車手許建德參加比利時斯帕24小時耐力賽助車隊進佔總成績榜首


香港賽車手許建德(Jonathan)上週重返賽場,本季第二度參戰GT世界挑戰賽歐洲賽耐力賽(GT World Challenge Europe Endurance Cup)的比賽。早前於法國站的勝利後,Sky Tempesta Racing知道今場比賽將會是更大的挑戰。由於受賽例所限,去屆為車隊獲得組別亞軍的功臣,白金級別的前F1車手費斯捷拿(Giancarlo Fisichella)無法歸隊。因此車隊早已預料今屆賽事將會更為艱難。今次許建德的隊友除了平常的拍檔Chris Froggatt和Eddie Cheever III外,亦加入了富有經驗的意大利車手Matteo Cressoni,挑戰享負盛名的比利時斯帕24小時耐力賽(24 Hours of Spa)。


許建德的座駕, 93號法拉利488 GT3戰車因由於需要在今場比賽增加負重20公斤,令他們每圈平均損失約0.3-0.5秒。雖然如此,車隊還是能在世上其中一條最具挑戰性的賽道上,於排位賽中獲得組別第五名。

Sky Tempesta Racing的93號法拉利戰車於賽前只落後組別榜首6分。今場比賽由於天氣陰晴不定,多重的變化更加挑戰車手的技術。經過24小時的激戰後,車隊遺憾地在最後一小時,因為突如其來的雷雨而被超越,最終以第四名衝線完成。不過在總成績方面,Sky Tempesta Racing車隊則取得足夠的積分,以17分的優勢升上耐力賽Pro-Am組的榜首。

排位賽成績 – Pro-Am組別第五名 (平均圈速: 2分21秒227)
93號Sky Tempesta Racing 法拉利 488 GT3戰車
許建德 | Chris Froggatt | Edward Cheever III | Matteo Cressoni


比利時斯帕賽道是世上最刺激的賽道之一。車手必須有極高技術,才能在這裡把賽車的性能發揮到極限。賽道擁有連串的長直路,亦有多個高速彎道,令這條長達7公里的賽道,成為耐力賽的絕佳舞台。加上比利時阿登森林山區的變化天氣,令賽事更具挑戰性。7月31日,星期六下午4時30分,58部賽車同時起步,為本屆斯帕24小時耐力賽揭開序幕。

Sky Tempesta Racing憑著4位車手於排位賽的平均圈速2分21秒227,在Pro-Am組別內14部車中排第五位起步。除了爭逐比賽排名,亦希望盡可能取得最多賽季分數。今場比賽會在第6、第12和最後的第24小時,根據戰車當時的排名,給予相應的積分。Sky Tempesta Racing早已準備好迎接24小時,超過500圈的挑戰。而許建德亦乘著早前於法國奪冠的氣勢,有信心再次在比賽取得佳績。

賽事初段,賽道因為天雨而變得濕滑。駕駛93號法拉利戰車起跑的Chris Froggatt一度因為打滑而落後至最後一位。為了收復失地。Froggatt、Cheever和Cressoni接連造出快圈,進佔組別第二名。期間他們一直與77號的林寶堅尼和53號的法拉利賽車纏鬥。但此時車隊被罰通過維修站,損失了40秒。雖然如此,車隊還是能以第4名進入第6小時比賽,為車隊取得6分。入夜後,賽道溫度降低,地面有更大抓地力,讓一眾車手得以造出更快圈速。93號法拉利戰車更因而在比賽至半程時進佔第一名,為車隊取得額外的12分。

賽事進入後半段,車隊仍留守前三位置,保持爭標希望。許建德和Cheever在晨早時份繼續有出色表現。他們抵著疲憊的身軀,仍能造出不俗的圈速。


當比賽到日出之時,車隊因為數度超出賽道範圍而多次被罰通過維修區。再次令93號賽車失去幾個位置。然而車隊並未放棄,繼續追逐前方。直到距離比賽完結還有兩小時,這部法拉利戰車似乎已鎖定組別第三名。不過在比賽還有30分鐘之際,賽道突然風雲變色下起大雨來。各支車隊要在此時決定是否要更換雨胎。Sky Tempesta Racing因為較遲決定換胎,令較早換胎的77號林寶堅尼賽車得以在最後時刻超越他們。最終經過24小時的激烈爭逐後,93號團隊以少於4秒之差,失落組別三甲位置,以第四名完成比賽。

今次雖然只獲得第四名,但車隊還是獲得了15分。Sky Tempesta Racing更加因為在整個週末獲得33分,令許建德和他的隊友得以升上耐力賽Pro-Am組別榜首,並得到17分的領先優勢。車隊雖然現時處於榜首地位,但他們絕對不會鬆懈,將會為九月的德國紐布靈站,以及十月西班牙的巴塞隆拿站繼續積極備戰。

賽事成績 – Pro-Am組別第四名
93號Sky Tempesta Racing 法拉利 488 GT3戰車
許建德 | Chris Froggatt | Edward Cheever III | Matteo Cressoni

車手的話
許建德 | 93號Sky Tempesta Racing 法拉利488 GT3 Evo車手

「我們已竭盡全力,甚至有點過分盡力,只希望試圖克服在我們面前的各種障礙。這場高潮迭起的2021年斯帕24小時耐力賽將會被記住。我們的名次曾一度下滑至最後一位,但我們不曾放棄,努力一步一步從後收回失地,更在比賽中段領先,只可惜數次的失誤令我們需要被罰而再度落後於對手。我在比賽時,與其他賽車有過好幾次不錯的纏鬥,更成功避過其他賽車的碰撞。我最感到欣慰的是我們成功取得重要的積分,這已讓我們在爭奪年度錦標上佔得有利位置。」

Honda 全新 7 座 SUV「Elevate」專利圖曝光


Honda 早前註冊全新車名「Elevate」以及專利圖曝光,從外觀上看來,Elevate 的造型與今年 5 月印尼車展發表的 N7X Concept 完全相同,當時就指 N7X Concept 將會最快在 8 月有機會亮相,因此相信這次消息是正式為 N7X Concept 命名為「Elevate」。Elevate 定位為三排 7 座休旅車,擁有 MPV 車廂空間及 SUV 車跑格外觀,動力系統估計以 1.5 公升混能引擎為主。

文:Issac.C

 

LandRover Discovery 和 Defender 90 同步發布


新 Discovery 以智能化和多功能的內飾,融入非同凡響的設計演變,完美展現傳承超過 30 年的 Land Rover 豪華家庭 SUV 特徵,體現了家族的探險精神。全新 Defender 90 短陣版是繼去年登場的 Defender 110 長陣版後,首度登陸香港。憑藉純正的越野血統和全面革新的外型,繼 Range Rover Velar 及 Range Rover Evoque 之後,勇奪 2021 世界年度汽車設計大獎。一身硬朗外型承襲自令人過目不忘的經典車身造型,具有超高辨識度,其可直立的第二排空間打造的摺疊軟頂、車頂的 Alpine 側頂窗,以及保留的側開式尾門和車尾外掛式後備胎設計,更與經典 Defender 一脈相承。


作為今次新車發佈會焦點的新 Discovery,搭載最新強勁而高效的直六 Ingenium 引擎和先進的 Pivi Pro 資訊娛樂系統,帶來無與倫比的舒適和實用性。時至今日,新 Discovery 依然是全球最 強大、最方便、用途最廣泛的全能 7 座豪華 SUV 之一。全新的 EVA 2.0 全新電子系統架構搭載一系列先進技術,令新 Discovery 在保持一貫強勁的越野性能和牽引力的同時,將綜合能力、性能優勢和燃油效率提升至全新標準,其第二代全地形 反應系統、Software-Over-The-Air (SOTA) 軟件更新功能和最新的座艙空氣淨化系統,為客戶提供前所未有的貼心照顧。


Discovery SUV 家族著名的多功能性,在舒適智能的新 Discovery 身上得以延續。可選配的自動 感應式尾門(Gesture Tailgate)能夠透過在後泵把下方的腳部動作輕鬆開啟。新車尾箱在後排座 椅放倒的情況下,可提供高達 2,485 公升的充裕載貨空間(變成 5 座位),而 Powered Inner Tailgate 亦可作為簡易的平台使用。即使在 7 座的情況下,行李箱空間仍達 258 公升,而全車 各區域均設置了充電插頭,方便乘客為電子設備充電。

在座艙內,可選配的智能座椅折疊技術(Intelligent Seat Fold technology)讓車主透過中央觸控式屏幕輕鬆設定座椅布局。而遙距式控制 app 技術,讓車主隨時檢查車輛的燃油使用狀況、擺放位置,以及為車門進行解鎖或上鎖。

在車輛後排,第二排座椅經過貼心設計,大大提升舒適度。加強橫向支撐、厚長的軟墊和精準的座位分析,提升了腿部的支撐,並有助乘客改善坐姿。第二排座椅的通風口由 B 柱改設於 中控台,改善對第二排乘客的空氣流通和舒適性,他們亦可使用隱藏式的通風開關和電源供應。

Land Rover 第二代車匙手環亦可供選配,它具有觸控式屏幕、數碼手錶的功能,車主並可以其作為對傳統車匙的附加功能來進行鎖定、解鎖,甚至啟動車輛。

新 Discovery 不僅有 P360 SE 型號,亦有具動感外觀的 R-Dynamic,提供 2,024 公升的載貨空間、額外的地台儲物櫃和高達 3,500 公斤的牽引力。


由於配備 Terrain Response 2 第二代全地形反應系統,令新 Discovery 可隨時適應不同的駕駛情況,新增的涉水模式大大提升車輛的涉水能力,即使駕駛者取消涉水模式,亦能馬上利用制動系統,全面恢復車輛的性能表現。

此外,可獨立調校的「Configurable Terrain Response」模式,幫助駕駛者調整油門位置、波箱換檔時機、轉向和懸掛設定,以迎合個人喜好和實際需要,讓用戶能打造個人化的越野駕駛體驗。

新 Discovery 售價由 HK$998,000 起
全新 Defender 90 短陣版售價亦由 HK$998,000 起

Smart 釋出 SUV 新車預告圖


早前報導過 Smart 將會轉型,從以往的小型都市車,改為生產現時大熱的 SUV 車,並且最快在 9 月慕尼黑車展亮相。如今,Smart 率先發表新車的預告圖片,雖然只得一張車頂照,但可看出車身輪廓仍然保留了 Smart「盒仔車」的設計風格,並沒有太多誇張車身線條。新車採用吉利集團的 SEA 電動車平台打造,後驅單馬達設定,預料續航距離為 500 公里左右。

文:Issac.C

Volvo 計劃入門新車採用全新命名方式


Volvo 在 1995 年開始以「S」代表房車、「V」為旅行車、「C」是掀背車以及 SUV 的「XC」,再加上數字的方式為命名車名。如今,Volvo 老闆 Håkan Samuelsson 表示 Volvo 將會捨去舊有命名方式,目前正討論嶄新的車名體系,為未來全新世代的純電動車賦予真正的時代標記。目前,新的命名方式最快會應用在全新打造的入門 SUV 身上,續航力有望達到 500 公里,新車最快將會在明年第三季現身。

文:Issac.C

Kia Sonet 外形與裝備取勝


20 萬元上下的入門級小形 SUV 選擇何其多,Kia 再在 Stonic 之外另加入這部 Sonet,售價 $179,800,令人買車更添煩腦。

這部「的的骰骰」但外形有齊越野特色的 Sonet,最先是在 2020 年印度德里車展以概念車出現,是 Kia India 和韓國 Kia 共同設計和研發的新車系,是印度 Kia 繼 Seltos 後第二部在當地製造的汽車,並會出口到世界其他國家出售,但不包括歐洲。


一如「體形越細,越要有設計味」的車壇慣性,長、闊、高度都與 Stonic 差不多的 Sonet,在小形 SUV 的框架下同樣擠滿設計元素,車子有立體的「樓梯級形」鬼面罩網格、富立體感的鬼面罩電鍍邊、「心跳」(heart beat)形車頭日行燈和尾燈、雙排氣喉、設計緊湊的 C 柱、C 柱上一格格的擾流裝置,加上循例要有的越野式下身黑膠包圍、黑膠輪拱、前後泵把銀色護片、車頂行李架。全車「一舊二舊」很有肌肉感,得意又好看。


Sonet 的駕駛感覺不錯,採用的 1.5 公升 MPI 多點噴注「G4FIII」自然吸氣引擎,有 115.2 匹和 143.8 牛頓米輸出,無段變速波箱驅動前輪。車子動力一般,符合其入門級車仔身份是了。前麥花臣支柱、後扭杆式懸掛在含有高拉力鋼和膠水黏合的硬淨車架下,表現出 Kia 一貫幼滑,寧靜,舒服的行駛反應。駕駛者可耍玩的,有拉推波棍來給無段變速波箱手動加減(沒有軚盤撥片),三個 Drive modes 選擇有 Eco、Normal 和 Sport來改變油門/波箱反應,以及三種由循跡系統做出的 Traction modes 包括 Snow、Mud 和 Sand;然而 Drive modes 要在 D 波時才能改變,M 波手動時不能,要「啪」過 D 波改好後再「啪」回 M 波,令人費解。


同樣頗有設計感的車廂,儀錶盒和中台屏幕合拼成時興的闊屏幕模樣,靚靚的四個冷氣出風口是垂直形狀,門壁、座椅、軚盤、波棍套有紅色縫線,真皮軚盤是跑格的 D 形款。儀錶盒設計由外圍的轉數、油量和水溫錶包圍著中央的跳字形速度錶和小屏幕,外圍三錶的圖案像是綿羊仔電單車般,小屏幕顯示有耗油量、Drive modes、Traction modes 和波段顯示,過往多部 Kia 的波段顯示都在轉波後不久便催促人「上 3…上 4…上 5…上 6」,手動時令人無從得知使用中的波段,Sonet 的顯示則正常地留在實時的波段中,很好!中台屏幕系統有 Apple Carplay 車載系統、藍牙免提、語言識別、後泊鏡頭,與一般小車一樣沒有甚麼娛樂性高的花巧版面。空間一般的後排,其椅背可 60/40 拍低,將行李箱容量由 392 升加大至 1,334 公升,沒有其他可趟動或摺疊的靈活性。作為廉價小車,Sonet 設有有三段風力的冷氣前座、後排中橋冷氣出風口,實是令人喜出望外,車子另標準設有 HAC(Hill Start Assist Control)斜路起步防溜後、胎壓感應器、在 A 柱有高音喇叭的6喇叭音響、六汽袋、恒溫冷氣、自動頭燈、智能免匙開鎖等等,車仔細細算有一定裝備水平,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其外形確實吸引,行車確實順滑,我們確實喜歡。


車子有立體的「梯級形」鬼面罩網格、富立體感的車頭電鍍邊、「心跳」形車頭日行燈和尾燈。


儀錶盒和中台屏幕合拼成時興的闊屏幕模樣,靚靚的冷氣出風口是垂直形狀,門壁、座椅、軚盤、波棍套有紅色縫線。


1.5 公升 MPI 多點噴注「自然吸氣引擎有 115.2 匹和 143.8 牛頓米輸出,無段變速波箱驅動前輪。


前支柱、後扭杆式懸掛在含有高拉力鋼和膠水黏合的硬淨車架下,表現出 Kia 一貫幼滑,寧靜,舒服的行駛反應。


小屏幕由轉數、油量和水溫錶包圍著,其圖案像是綿羊仔電單車般。


三個 Drive modes 要在 D 波時才能改變,M 波手動時不能,要「啪」過 D 波改好後再「啪」回 M 波。


作為廉價小車,Sonet 設有有三段風力的冷氣前座、後排中橋冷氣出風口,令人喜出望外。


無段變速波箱可波棍「啪」右手動加減,軚盤沒有轉波撥片。


空間一般的後排,其椅背可 60/40 拍低,沒有其他可趟動或摺疊的靈活性。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自然吸氣引擎
排氣量:1,497cc
最大馬力:115.2 匹 / 6,300 轉時
最大扭力:143.8 牛頓米 / 4,500 轉時
波箱設計:無段變速波箱
體積:4,120 X 1,790 X 1,646mm
重量:1,170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179,800 起
網址:http://www.kia.com.hk/
查詢:2760 9933(Kia Motors (Hong Kong) Ltd.)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2021 年國際汽聯世界賽車錦標賽電競盃香港區代表選拔賽


由國際汽車聯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FIA)主辦的世界賽車錦標賽(Motorsport Games),第二屆賽事即將於今年 10 月 29 至 31 日假法國保羅·里卡爾賽道(Circuit Paul Ricard)上演,電競賽車再次被納入為當中的 18 個比賽項目之一。為此,香港汽車會將舉辦首個官方的電競賽車香港運動員代表選拔賽,賽事總冠軍將獲得代表香港遠赴法國參加「2021 年國際汽聯世界賽車錦標賽電競盃」的資格及資助,而整個選拔賽的獎金獎品更合共總值高達港幣 15 萬元。

是次選拔賽將會使用 PlayStation® 賽車遊戲《Gran Turismo Sport》作為比賽平台,並開放予任何年滿 16 歲、持有香港特區護照以及在港連續居住滿三年或以上的香港汽車會電競會員,於 8 月 2 至 9 日期間,透過香港汽車會官方網頁免費報名參加,當中首 100 位報名並完成線上資格賽的參賽者,更會額外獲贈由賽事冠名贊助商 Mercedes-Benz 送出的 AMG 帽乙頂。

整個選拔賽將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包括線上資格賽、準決賽及總決賽。線上資格賽在 8 月 14 日至 17 日期間進行。而準決賽及總決賽均為實體賽事,將於 8 月 28 及 29 日假位於數碼港商場的 ER Esports Digital Entertainment Training Centre 舉行,屆時將設有賽事實況於香港汽車會、01 體育的 Facebook 專頁進行網上直播… …

YUM ME PLAY 全港首個親子賽車互動體驗


今個夏日,體驗學習平台 YUM ME PLAY 於 K11 MUSEA 舉辦 Junior Racing Academy 親子賽車互動體驗館,適合 3 至 12 歲小朋友的家庭,啟發並教育新一代方程式賽車手和創新變革者。YUM ME PLAY 會員將置身於一個由速度、技術和科學組成的未來賽車世界,當中不乏一系列沉浸式的 STEAM 學習體驗和活動,還有讓小朋友嘗試駕駛賽車的滋味!YUM ME PLAY 是香港最全面的兒童體驗學習 平台。秉持「引導孩子抱有遠大夢想並發揮創造力」的宗旨,YUM ME PLAY 與教育工作者、兒童心理學家、行業專家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最佳品牌合作,為兒童策劃包括互動遊戲、想像遊戲、感官閱讀及 STEAM 學習的全面體驗。


日前,大會舉行了啓動禮,邀請一眾名人、嘉賓出席,台上還特別請來 Mercedes-EQ Formula E 車手 Stoffel Vandoorne 、Nyck de Vries 和來自香港的 Mercedes-EQ 車隊賽車工程師 Albert Lau 進行了一次視像會見,分享作為賽車手的辛酸和喜樂。YUM ME PLAY 共同創辦人 Colleen Yu 表示:「父母最重要的角色 是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協助他們盡早發掘自己的興趣、熱誠和才能。YUM ME PLAY 的使命是成為一個平台,透過非傳統和沉浸式體驗,結合遊戲及學習的體驗,協助父母讓孩子探索世界。我們致力讓孩子寓學習於遊戲,助他們盡早發展主題興趣,成為不同領域的領導者。Junior Racing Academy 親子賽車互動體驗館是我們首創的全方位沉浸式體驗,而我們亦很高興能啟發香港的下一代成為這項刺激賽車運動的創新者和冠軍人馬。」YUM ME PLAY 共同創辦人 Chris Yum 補充道:「我們希望小朋友不僅在我們的沉浸式體驗活動中學習,更可利用 YUM ME PLAY 的精心設計的主題產品來延續他們的學習旅程,增強他們的興趣和知識。我們希望通過高質素的活動和可以在家使用的教育工具,為會員提供學習體驗。」


啓動禮特別請來(左起) Mercedes-EQ Formula E 車手 Stoffel Vandoorne、Nyck de Vries 和來自香港的 Mercedes-EQ 車隊賽車工程師 Albert Lau 進行了一次視像會見。


(左起)香港 Craft-Bamboo Racing 車隊總監歐陽若曦, Yum Me Play 聯合創辦人任家信, Yum Me Play 聯合 創辦人馮余慕莊, 梅賽德斯-奔馳香港有限公司市場推廣及傳訊部主管 Peter Larko 及 Craft Bamboo Racing 會長 Mr. Frank Yu

活動詳情:
日期:2021 年 7 月 23 日至 9 月 12 日
通行証:港幣$320,包含 YUM ME PLAY 會籍及親子賽車體驗館體驗通行證。會籍福利包括購物優惠、夥伴 教育機構的獨家總值超過港幣 2000 元。
購票:https://www.yumme.com.hk

Mercedes-Benz 釋出 EQS 預告相 明年推出兩新車


Mercedes-Benz 日前表示將會在明年推出 EQS 及 EQE 兩款全新電動 SUV,並且發出 EQS 的預告相。從圖片中看到車尾有 Maybach 廠徽,預視頂級版本將會是 Maybach 車型,續航力可達770公里。至於 EQE 定位為中大型 SUV 車,車廂空間比 EQC 更充裕,續航力達 550 公里左右。EQS 預計最快將會在明年第一季推出,EQE 則第二季才會現身。

文:Issac.C

BMW 土瓜灣寶馬大廈車展期間送免費一年 BMW Premier 保險及獨家 Trade-in 限時優惠


本週末,BMW精心為您準備盛夏好去處,於土瓜灣寶馬大廈展出多款暢銷車系,包括THE 1掀背車﹑THE 2四門轎跑﹑THE 3房跑﹑THE 5豪華房車、X系列 SAV – 越級四驅X3及豪華七座SAV X5等,帶您暫別炎熱,投入全城熱話!

指定型號將可享額外限時禮遇,包括Trade-in優惠及免費1年BMW PREMIER尊尚保險計劃! Mega Trade-in不論型號、年份及狀況,除本身價值外,更保證兼享額外$30,000至$45,000回贈,絕不取巧,助你輕鬆換新車!

同場二樓更有逾50部BMW Premium Selection尊選易手車型號強勢列陣,各款精選型號包括動感房跑﹑豪華房車﹑SAV等待您一次盡覽,機會難逢!

SUMMER ON夏日車展更為您帶來一系列限定精彩禮遇,經BMW尊選認證的易手車可獲高達1年原廠保用計劃,由交車起計,確保為您提供信心保證!車展更設高價Trade-in及上會一站式服務,立即把握最佳出車良機,體驗前所未有的夏日之旅!

BMW SUMMER ON夏日車展
日期:7月31日至8月1日(本週末)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7時正
地點:土瓜灣馬頭圍道163號寶馬大廈一樓及二樓 | 免費泊車
了解更多:https://bit.ly/3x8pI9g

第二代奧迪 R8 LMS GT3 賽車再度陞級


奧迪R8 LMS是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GT3賽車之一,其在全球範圍內已斬獲83個車手總冠軍頭銜和106項其他類別冠軍榮譽。為延續其輝煌戰績,奧迪運動客戶賽車部門將現役的第二代奧迪 R8 LMS GT3賽車進行了再度升級。這款中置發動機賽車針對個人車手和客戶車隊需求進行了全面優化,在購買及維護成本上仍然擁有價格優勢。

“全新升級後的賽車能夠更充分地滿足我們客戶的需求,”奧迪運動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Chris Reinke表示,“該車實現的諸多創新也反映了我們車隊的期待所在。”

新車在五個方面實現了全方位升級,包括:空氣動力學、發動機特性、空調系統、懸掛系統和牽引力控制系統。這將助力奧迪運動在多達10個品牌激烈角逐的全球GT3級別賽事中保持強大的競爭力。奧迪運動客戶賽車部門計畫于2021賽季攜再度升級的第二代奧迪R8 LMS GT3賽車首秀賽道,以最終完成對該款新車的全面測試工作。

KIA SONET 正式香港推出 $179,800 起


Kia 全新小型 SUV Sonet 於今日正式登陸香港,全新 Sonet 擁有獨特前衛的設計,更配備了多個在小型 SUV 市場較同級對手更優越的配置。全新演 繹的 Kia 標誌性「虎鼻」鬼面罩採用了優雅的鍍鉻和菱形滾花圖案,其靈感是源自印度代表性的「階梯井」的三維幾何設計,當中的網狀設計更是為了向印度歷史悠久的數學、科學及建築致敬的。在鬼面罩兩側的 LED 日間行車燈造型以心電 圖的「心跳形態」作為設計靈感,而下方的前防滑板則帶出 Sonet 動感時尚的一面。


Kia 致力為駕乘者提供一個舒適的車廂體驗,並把現代、動感及大膽的設計元素加進車廂內。時尚且簡潔的中控台設計給人一種高科技的感覺,配上 8 吋輕觸式顯示屏,集合行駛及資訊娛樂系統於一身,使駕乘者可輕鬆使用 Sonet 的不同功能。全新 Sonet 採用優質材料內飾,儀錶板亦盡顯其獨特細節。在方向盤、座椅及車門扶手上特意縫上紅色縫線,與 D-cut 方向盤融為一體,大大增加了 Sonet 的運動魅力。全新 Sonet 配備前排冷風座椅及後排冷氣出風口,這兩個配置更是在小型 SUV 級別中別樹一格。儘管車身尺寸有限,車廂實用的佈局亦為所有乘客提供充裕的乘坐空間;全新 Sonet 更設有寬敞的行李空間,可容納高達到 1,334 升 (VDA),方便收納各種大型行李。


全新 Sonet 超過三分之二的車身是由高強度和先進高強度鋼材製成,打造出既輕巧且堅固的車身結構,並配備一系列安 全配置 – 如 6 安全氣袋裝置、後泊車感應裝置、防鎖死制動系統、輪胎壓力監測系統、電子穩定系統及斜坡起步輔助系統等,有助減低駕駛時發生危險的機會,確保駕乘者在每趟旅程都是輕鬆及安全的。

Kia 工程師務求令 Sonet 能夠提供更高品質及高舒適度的駕乘體驗,特意對新車的動力和懸掛系統都進行了精心調整。行駛了超過 100,000 公里,跨越不同的地形、於不同駕駛情況和氣候條件下作測試,令 Sonet 有著世界領先的質量標準。全新 Sonet 搭載新型 1.5 升 MPI 汽油引擎,輸出馬力達到 115 匹和扭力達 143.8 牛頓米,配上智能無段變速波箱 及多種駕駛模式選擇,大大提高了燃油效率及在不同路況上的駕駛表現,並為駕駛者提供一個更愉悅及滿意的駕駛體驗。

新一代 MINI 3-Door、MINI 5-Door 及 MINI Convertible 香港推出


經典高級潮流座駕 MINI 正式進入另一全新階段!旗下三款型號:三門版 MINI 3- Door、五門版 MINI 5-Door 及開篷版 MINI Convertible 經過重新規劃及升級設計,令源自英倫的高級潮流座駕進一步確立獨特個性,為車迷帶來高水準的駕駛樂趣、 加上精彩的內外設計及與別不同的個人風格。


易於辨識的全新設計細節,令 MINI 的經典車身造型顯得更獨一無二;此外新增 設的「多色調車頂」(Multitone Roof)選項,讓 MINI 車主可以更隨心所欲地建 構個人的理想座駕。進入車廂,進一步發現三門版 3-Door、五門版 5-Door 及開篷版 MINI Convertible 的控制台與儀錶板經過重新設計,成功令三款型號的高級 駕乘氣氛得到明顯提升。


MINI 結合靈巧敏捷的駕駛感與只此一家的潮流造型,無論是科技成就或製作水平,都是同類車種中唯一達到最高標準的完美示範。負責 MINI 這經典品牌的最高決策人 Bernd Körber 解說這次型號升級企劃的背後理念:「這次三款 MINI 型號被昇華至更高層次,無論是造型設計、用料選材及豪華工藝,水準之高均是同類小車中前所未見的。」

全新 MINI 3-door、MINI 5-door 及 MINI Convertible 升級精粹:
‧全新設計車頭造型,外形更具個性;
‧LED 頭燈被列為標準設備; ‧獨特造型的車側沙板型號徽章採用全新設計;
‧全新車尾造型;Union Jack 米字旗 LED 尾燈被列為標準設備;
‧世界首創:多色調車頂(Multitone Roof);
‧增設多種車身顏色及新款輕量化合金輪圈;
‧全新設計的車廂飾件及空調系統出風口;
‧軚盤採用新設計,首次加入可供選配的軚盤溫度控制裝置;
‧多功能儀錶板,提供 5 吋規格彩色顯示屏幕;
‧中控台大型功能控制中樞,以全新設計的鋼琴黑飾件包圍;8.8 吋規格顯示屏 及圖像操作介面被列為標準設備;
‧經過重新設計的車廂氣氛燈,加入升級效果;
‧新增多組鋼琴黑色車身配件;
‧增設更多選配套件,令車主可按個人要求進行原廠升級。


全新的車身造型設計手法,將只此一家的獨特 MINI 造型提升至更矚目的層次。設計師透過精鍊的手法,將更明顯的美學元素貫注至車頭造型,比過往的 MINI 型號顯得更具現代感、更能吸引眾人目光。在全新 MINI 3-Door、MINI 5-Door、 MINI Convertible 及純電動型號 MINI Cooper SE 的車頭上,會見到進氣格柵被矚目而獨特的六角形外框緊密包圍,配合早已成為經典細節的橢圓形 MINI 頭燈,令車頭造型更具型格。在原本裝設霧燈的車頭下方兩邊角落位置,改換成垂直的空氣導引入口,這能有效改善 MINI 的空氣動力學表現以降低行車風阻;至於車頭防撞桿正中央的橫置部分,亦即放置車牌框的位置,由原來的黑色改為與車身顏色一樣的處理手法,令整體造型顯得更為一致及悅目美觀。


與車身顏色對比鮮明的雙色調車頂與車側倒後鏡外殼,是 MINI 率先引進的車身設計潮流,在原有的 Jet Black、Aspen White、Melting Silver 以及 MINI John Cooper Works 高性能車系專用的 Chili Red 之外,全新 MINI 3-Door 及 MINI 5-Door 將會採用全球首創的車身配色技術──多色調車頂(Multitone Roof)。這項前所未見的車身配色方案,利用創意滿載的全新上漆技術,能夠在單一車頂上展現多達三種不同層次的顏色:由 San Marino Blue 變成 Pearly Aqua 再轉化成經典的 Jet Black。為達到這項破革效果,MINI 的製作人員採用名為 Spray Tech 的先進塗層技術,在英國牛津的 MINI 總部及製作基地,與高度機械化的生產過程完美融合。因應不同的製作環境,所得出的色彩組合更會展現出不同的微妙變化,令每部配置多色調車頂的新型 MINI,都擁有獨一無二的精彩外觀。


三款全新 MINI 都會將全新設計的 LED 頭燈列為標準設備。獨特的橢圓形頭燈內,底座顏色由原來的反光鍍銀色澤改成更具型格的黑色,以此配合亮度提高、照射範圍更均勻的 LED 燈,確保無論是亮著低燈或高燈,都可以獲得更理想的照明效果。精密的頭燈內亦設有另一組發光圓環,能夠射出不同顏色光線以作為日間行車燈或轉向指示燈。


全新 MINI 3-Door、MINI 5-Door 及 MINI Convertible 的車廂經過重新規劃,散發出精細而充滿現代風格的高級質感。為配合新增的 Zesty Yellow 車身顏色,車廂內的跑車型座椅裹上同樣是首度提供的 Light Chequered 顏色格紋外層,令人感 覺熟悉的 Black Pearl 物料被賦予煥然一新的英式 MINI 風格,同時與用高級人造皮革覆蓋的手枕、靠墊等完美縫合,構成了對比鮮明卻又不失和諧的獨特風格。

MINI 車廂內最顯眼又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圓環中控台,再次進行升級改良:8.8 吋規格彩色觸控式顯示屏、觸控靈敏度高的操作按鈕及高亮度鋼琴黑中控台面板已被列為標準設備。除此之外,音響控制中樞及警示燈的操作按鈕,被更好地收納至圓環中控台範圍內。為配合車廂內氣氛燈散發的燈光,大型圓環外框的表面線條經過重新修飾及設計,並且以精準的鐳射切割技術製作,與 LED 燈光配合得更加天衣無縫。操作系統的控制部分亦採用了全黑色外層,令整體感覺更見統一。

輸出強勁而且注重環保表現的高效率引擎,一向是 MINI 吸引車迷的重要環節。全新 MINI 3-Door、MINI 5-Door 及 MINI Convertible 因應不同型號,配置設有三組或四組直列式氣缸的 MINI TwinPower 渦輪增壓引擎,高效能渦輪增壓器會配 合排氣系統、燃油直接噴注系統、可變式正時氣閥及電油引擎微粒過濾氣,達致最完美的引擎工作效率,一方面輸出強勁動力,另一方面盡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及達致最佳的耗油效果。這些高效能機械設備令全線全新型號,均達到目前最嚴格的歐盟 6d 環保排放標準。

配合全新 MINI 3-Door、MINI 5-Door 及 MINI Convertible 引擎的傳動系統,包括 6 前速手動波箱及 7 前速 Steptronic 雙離合器自動波箱,稍後推出的 John Cooper Works 型號更會配置 8 前速 Steptronic 自動波箱。

Mercedes-Benz EQA 250 德系電動車大展拳腳


電動車並不是只有 Tesla 一家,不過大多數人想買電動車就會想起他們,要改變現有電動車市場局面,就需要有人企出來作出改變,德系車廠看到各國對電動車需求愈來愈大,已經大力將資源轉到電動車身上,Mercedes-Benz 在香港推出 EQC 之後,EQA 在 2021 上半年開始接受預訂,加上政府一換一計劃下,三十多萬的身價隨即成為市場炸彈,以近年香港汽車市場來看,今次 EQA 的預訂情況可以用「瘋搶」來形容,在截稿前訂單已經排到 2022、2023。有政府出手幫大家換電動車,還可以換到德國製造的 Mercedes-Benz,已經不用擔心造工問題了。


在德國本土市場,Volkswagen 已經有多款電動車推出市場,不過未有引入香港,BMW、Audi 也有電動車推出,不過數量、市場定位方面,仍屬小眾玩意。Mercedes-Benz 的 EQC、EQA 就比較實際,首先它們都是近年車主喜愛的 SUV 車款,EQC、EQA 對應到中型、小型車市場,家庭、商務、年青車主也照顧得到。我們先不計品牌效應,筆者很欣賞平治的堅持,汽車是一件交通工具,當中的操作過度變革,對於車主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暫時推出市場的 EQ 車款,我們都不需要重新學習或適應,跟過往開燃油車沒有分別,駕駛時的集中力其實會比較好。

很多人買平治都會問是不是德國製造,今次 EQA 大家不用擔心,它是來自德國 Rastatt 工廠,電池由平治位於德國 Kamenz 的附屬公司 Accumotive 提供,造工品質已經不是問題。

EQA 屬於小型 SUV,跟燃油車配對的話就是 GLA 的級別。它跟其他 EQ 系列一樣,沒有進氣用的鬼面罩,車頭有一條日間行車燈貫穿車頭,再跟兩邊頭燈串連在一起。而車尾的煞車燈也是類似設計。車頭、車尾、裙邊的設計都很立體,也有電鍍飾件、導流車尾泵把,細節位很多。由於 EQA 是純電車,鬼面罩不用開孔、車底接近密封、配用低風阻輪圈後,車身風阻系數只有 0.28Cd。


很多人都知道 EQA 的電池在車底和後座底部,產生的疑問是對後座乘座感有影響嗎?其實會有一點點影響,主要在座墊位置,地台跟座墊的距離不夠多,未必每個人的腿部都能夠完全放平台座墊。至於頭頂空間、腳部空間就沒有問題。雖然 EQA 的尾箱比 GLA 細小一點,不過後座仍可以翻平作空間提升,需要搬運大型運動器材、野餐露營等東西其實都沒有問題。

前排駕駛席佈置是用了車廠最新的設計,大型中控台屏幕連著駕駛席的數碼錶板,中控台使用 MBUX 系統,有 Apple CarPlay 亦有呼叫 Hey Mercedes 就能啟動的智能語音操作系統。為了讓車主更了解電池應用狀況,在中控台內我們可以看到充電、耗電量和能量流等情況,電量應用在那個部份都可以查看得到。EQA 標準配備包括 LED 高性能頭燈連自動適應高燈輔助系統(Adaptive Highbeam Assist),EASY-PACK 車尾門連電動開關,18 吋輕合金輪圈,64 色車廂氣氛燈,雙杯架、前座車椅連四方向腰部承托,後視泊車鏡頭及真皮多功能軚盤。

試駕的 EQA 是 250 版本,最大馬力 190 匹,375 牛頓米扭力,使用 66.5kWh 電池、前輪單 ASM 馬達驅動。官方續航數字為 426 公里(WLTP 計算)。EQA 落足料的情況下,車重達到 2,040kg,不過在車身的平衡性方面,未有什麼影響,車頭馬達、車底是電池、後座下方也有電池,這個佈局對車身平衡有一定幫助。平治在車體設計也花了一點心思,車身分隔、大量吸震設計,都令行車時的嘈音減到很低,比較明顯的就是輪胎跟地面的摩擦聲,而給電加速、煞車時的電能回收,尖銳的馬達也很小,令人開起來十分舒服。


這部 2,040kg 的 EQA,0-100km/h 加速絕不亮眼,需要 8.9 秒,不過實際開起來時,不會覺得它很慢很頓,比起 GLA 反應快、順、爽,但沒有美國品牌的衝刺感加速,這可以肯定平治要對各車款進行定位而作出的設定,試想想,你開著一部 EQA 給你 3 秒加速有實際用途嗎?何不將車子調校至滿足到大部份人的需要?試了一整個下午後,行城市、走公路,平平穩穩,電門反應適中,走山路時的彎路軌跡性比預期好,車身更本不像這麼重,十分有趣。走公路時你要超車,它仍有貨給你加速,但是又不會給你過份的推背感覺,望望錶板其實已經很快。軚盤後方有動能回收撥片,一般 D 模式跟過往開燃油車沒有太大分別,放電門減速時,車身的反應算平順舒適,落斜時又可以 D-、D– 加強動能轉換成電能儲在電池中,識得用其實很好用,煞車腳踏也不用時常使用。

今次 EQA 引起香港電動車搶購潮,絕對是政府帶頭發起,因為沒有「一換一計劃」這部車要五十多萬,如果這個價錢你會急於換車嗎?三十多萬的價錢買一部德國製造的 Mercedes-Benz,很多人已經忘記了電動車需要充電的大問題,當路面上多了一批、兩批、三批電動車在路面上行走時,充電站的需要會即時急升,而充電站不足問題現在已經令不少車主煩惱,希望這些問題很快得到解決,大家買電動車時就小一份擔憂。


車頭日間行車燈貫穿車頭,未來感很強,也跟其他 EQ 車一樣沒有進氣用的鬼面罩。


試駕車是 Dynamic Package 版本,輪圈是使用 19 吋款式。


沙板、車尾都有 EQA 字樣作識別。


車燈內有代表 EQ 車系的條狀藍色裝飾。



前座佈局跟其他平治車系沒有分別。


車頭有天窗和後座小天幕;後座腳部、空頭空間適合大部份亞洲人,唯獨 EQA 有部份電池設在後座下方,大人乘座時腿部未必能完全貼在座墊上。


後座有冷氣出風口和一個 USB-C 手機充電接口,如果有兩個充電接口就更完美。


整個駕駛艙佈局跟一般私家車沒有分別,無需重新學習如何操作。


大型中控台幕幕和數碼錶板已是 EQA 標準配置。


我們可以清晰看到電量使用分佈。


屬於入門電動車的 EQA 一樣有齊不同駕駛模式。


360 度泊車鏡頭對於經常出入窄路的車主來說很合用。


充電插座的保護蓋底部有齊不同輪胎胎壓指引。


尾箱設有一個 12V 插座。


尾箱比起 GLA 細小,不過一般應用其實仍然足夠。


EQA 沒有後備胎,所以尾箱付有補胎套裝。

基本規格
動力單元:電動馬達 Asynchronous Motor (ASM)
電池容量:66.5kWh Lithium-ion 電池
最大馬力:190 匹
最大扭力:375 牛頓米
續航距離:426km WLTP
充電時間:AC 11kW – 5:45h(10-100%) / DC 100kW – 30min(10-80% SoC)
體積:4,463 X 1834 X 1,620mm
重量:2,040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375,000 起(政府一換一計劃)
網址:http://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288(Mercedes-Benz Hong Kong)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專為達卡越野賽而設的 Audi RS Q e-tron

Road to Dakar - Test Audi Sport


為高科技測試而設的實驗室舞台已經準備妥當:在計劃提出不到一年的時間,Audi Sport便已開始為全新Audi RS Q e-tron進行測試。奧迪將以此嶄新原型車迎接挑戰,備戰2022年1月舉行的國際賽車盛事——達卡越野賽。

奧迪致力成為全球第一所汽車製造商,利用結合高效能轉換器的電力驅動系統,於世上最艱巨的越野賽事中,與一眾採用傳統驅動系統的對手較量。Audi Sport GmbH的董事總經理Julius Seebach指出:「quattro曾經是世界越野錦標賽中的遊戲規則革新者。奧迪過去以電力驅動系統在利曼24小時耐力賽中取勝,現在我們銳意在達卡越野賽中創造新時代,藉其極端惡劣環境來測試並發展我們的e-tron科技。而RS Q e-tron由白紙開始,以破紀錄的速度開發面世,正好印證Vorsprung durch Technik的精神。」


從達卡越野賽的獨有環境,為工程師帶來特殊挑戰。歷時兩星期的比賽活動,賽車每天所跑的路程可長達800公里。Audi Sport負責達卡項目的Andreas Roos表示:「每天跑800公里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特別是對電力驅動系統賽車來說。我們從未面對過這種挑戰。」

由於在沙漠中比賽時,不會有充電的機會,所以奧迪特別採用了一項嶄新的充電概念。在Audi RS Q e-tron身上,設有在DTM賽事上表現優秀的TFSI引擎,它同時又是能量轉換器的一個部分,並能在行駛時同時為高壓電池充電。優勢是內燃引擎的高效工作範圍在4,500至6,000rpm之內,消耗量每kWh 可遠低於 200克。


由於Audi RS Q e-tron是以電力作驅動的,因此其前後車軸都各自連接上一個Audi e-tron FE07 方程式電動賽車所使用的MGU單元,這個由Audi Sport為2021年賽季所開發的電馬達同時是驅動和發電系統,只有輕度改裝就可應用到達卡越野車中。

至於車上的第三個MGU單元,雖採用相同設計,但卻擔任部分能量轉換及行車時的充電工作,甚至是回收制動時的能量作為電力。車上的電池重達370公斤,容量亦達到50kWh。

Audi Sport賽車項目總監Stefan Dreyer指出:「電池是我們與合作夥伴共同研發的技術,而作為工程師,我們會檢視組件的可開發潛力,來作出設計上的平衡。在電動方程式的系統中,超過97%的效能已被應用,實質上沒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間。然而,電池技術與能量管理卻是甚為不同的情況,當中包含了不同的知識,讓我們可以把在達卡這種艱巨的任務中所學習到的技術,應用到未來的量產型號上。一直以來,我們均與負責民用型號開發的同事緊密合作。」

在達卡項目中,整個e-drivetrain 動力系統的可用能量有500kW,但有關比賽的官方規格仍由主辦方商討中。事實上,電力驅動系統的優點很多,如電馬達就能在行駛時準確控制釋放所需動力,更可在制動時把能量回收作循環再用。

在Audi RS Q e-tron的系統中,只需要一個前行波段,而前後車軸卻與一般電動力無異,不用齒輪連接。由Audi開發的軟件可控制前後車軸的扭力分配,形成一個虛擬的中央差速器,更可輕易作出設定。相對於機械差速器來說,優勢就是可以大大減輕重量及所佔用的空間。


在外型上,Audi RS Q e-tron與傳統達卡越野賽車也有很大的分別。奧迪的賽車運動設計部主管Juan Manuel Diaz表示:「我們的賽車看起來充滿未來風格,並用上很多奧迪獨有的設計元素,主要目的就是要突顯出Vorsprung durch Technik的精神及我們未來品牌形象。」

在今次的達卡項目中,Q 賽車運動部門一直均參與其中。車隊負責人Sven Quandt表示:「在賽車運動上,奧迪一向都會選擇創新勇敢的方向,而我認為今次的賽車是我看過最複雜的一輛。因為在電力驅動系統之中,有很多不同的系統需要互相協調與溝通。而可靠性正是我們在這個達卡任務中所面對的最大挑戰。」

同時,他更以登月任務來形容這個達卡項目:「在工作上,工程師們根本不知道前面將有何等困難,情況是我們能夠完成第一次達卡任務,便是一項空前成功。」

今次的Audi RS Q e-tron原型車已經在七月於紐因堡作首展。而一系列密集的測試及首批參賽車測試項目已經提上了日程,團隊將由現在一直忙到年底。

Andreas Roos更表示:「這項任教除了艱巨更會非常忙碌,由項目開始至今才不到12個月,我們已經一直進行開發工作,而項目當中針對『另類動力賽車』的規格尚未完成。在這段期間更遇上新冠疫情於全球肆虐,我們絕不能低佔其所帶來的影響。團隊所作出的一切都是獨一無二的,當成果來臨時,那將會是所有人的美妙時刻。」


Elon Musk 未來 Supercharger 改為 CCS2 充電規格


Tesla Supercharger 超級充電站原本採用的是 TPC 接頭,與其他大部份車廠的 CCS1、CCS2 規格的電動車並不相容。又如當初,Tesla 在打入中國市場時,就將TPC 插頭改為中國的 GB/T 充電規格。現在歐盟把 CCS2 定為規格充電後,Tesla 才開始計劃將歐盟改為 CCS2 規格的 Supercharger 超級充電站。

Tesla 老闆 Elon Musk 表示將會在 2021 年第三季開始陸續開放旗下 Supercharger 超級充電站給其他車廠使用,歐盟、英國和澳洲等地首波名單,其後將會普及全球。

代表著 Tesla 未來新車充電規格將改為 CCS2 插頭,而現時的充電站將陸續改為 TPC 及 CCS2 並行的模式。目前充電規格國際標準分別為美規的 CCS Type 1(簡稱 CCS1)、歐規的 CCS Type 2(簡稱 CCS2)、日規的 CHAdeMO 和中國規格的 GB/T 。

文:Issac.C

BMW 疑似小改款 3 Series 外觀曝光


最近網上流傳著小改款 3 Series 的外觀照片,追查源頭來自於 Instagram @Wilcoblok。從圖片看來,鬼面罩雖然真空,但也可看出小改款並沒有採用 4 系的大型鬼面罩,反而很可能使用新一代 2 Series 的扁平式風格。不過,對於小改款 3 Series,更多車迷關注純電版的消息,目前只有測試車的照片,推測純電版外觀與小改款 3 Series 相同,採用後置後驅單馬達提供 250kW 功率(約 340 匹)及 43.8kgm 扭力,續航距離為 590 公里。

文:Issac.C
圖: Instagram @Wilcoblok

Toyota 新一代 Prius C 亮相


經過多次「意外曝光」後, Toyota 終於「正式」發表新一代 Prius C。車身尺碼為 4,050 mm X 1,695 mm X 1,505 mm,軸距增加 50mm 達至 2,600mm,外觀及車廂與早前曝光的相片相同,外型最搶眼的改變是牛角式頭唇飾條;車廂則是首款採用 10.5 吋中控大螢幕的車系。動力系統就採用 1.5 公升引擎及電動馬達組成 Hybrid 系統,首度採用雙極性鎳氫電池能輸出兩倍效能,雖然沒有公佈性能資料,但平均油耗可達 35.8km/L 的實力。

文:Issac.C

林寶堅尼 Countach 由概念車至五代款式的光輝 17 年


為慶祝林寶堅尼Countach的50周年,林寶堅尼汽車公司於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一系列共四段有關Countach的影片。以前所未見的方法,邀請不同嘉賓為此傳奇超跑拍攝影片,並於每周一發布。首集嘉賓為Marcello Gandini先生,是這富有未來主義色彩超跑Countach背後的設計師。Countach出生於一個獨特的年代,反映出當時美術設計的風格和技術絕對自由,幾乎是沒有規限和嚴謹的限制。

70年代是其中一個充滿天馬行空般幻想創意及最影響現今設計文化的時期。這時期塑造了重要的社會文化主導,帶領由太空競賽到現代電腦技術及高科技的掘起;及至時裝設計上,幾何圖案與鮮艷顏色運用的設計風格突破;個人主義及噴射時代的來臨。這時期,Countach以不同方式呈現在眼前,由家中的汽車海報,至數十部大螢幕作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當時Countach雖仍在生產中,但已成為時尚風格及超高性能的代表,於世界汽車歷史冊上佔一席位,這都見證著Countach的空前成功不限於商業上。

1971:概念車首次亮相,the Countach LP 500
1970年的夏季,Ferruccio Lamborghini先生要求專業製作團隊研發一部革命性的汽車,此革命性汽車需要成功取代像林寶堅尼Miura般極具代表性作品。新車必須在技術上更先進、速度更快,才能成為象徵1970年代的跑車。12缸引擎的運用保持不變,排量從4升增加到5升,引擎在汽車上的安裝位置都有變動:從橫向後部變為縱向後部。為了能夠在避免後懸傳動系統的局限性的同時實現這一點,技術部經理Paolo Stanzani先生發明了一種嶄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將傳動系統置於引擎前方,幾乎緊靠座椅,同時傳動軸穿過引擎缸體內。從風格的角度來看,Carrozzeria Bertone公司的美術設計總監 Marcello Gandini 先生決定放棄1960年代的圓潤造型,他設計了一款線條棱角分明,具有鋒利邊緣且相當低扁流線的車架,搭配寬體的汽車,形狀設計絕對非同尋常。

Marcello Gandini先生決定使用「剪刀門」設計,不僅是為了滿足底盤側部高度的技術要求,同時為了增加幾厘米的寬度,以便更容易登上座駕。通過這個解決方案,他獲得了Ferruccio Lamborghini先生對另一項創新的認可,當時他還沒有意識到,他已經創造了此後成為聖亞加塔·波隆尼生產的12缸量產車型的經典標誌。 LP 500 的非凡之處在於其鋒利迷人的邊緣,這成為汽車業其後數年簡潔且極具未來感風格象徵,並催生了一款17年來只經過少許改動調整的傳奇車型。

為1971年3月日內瓦車展準備第一款概念車LP 500的過程中,“Countach” 一詞首次出現。“Countach” 是意大利皮埃蒙特方言的感嘆詞,表達對某事的驚歎和欽佩。


1973: 第一代車型,Countach LP 400的誕生
Countach LP 500的面世立即取得空前成功。然而,Countach LP 500還沒有準備就緒,因為這是一款旨在測試市場反應的概念車。其後決定開始開發時,便希望立即投入生產。Countach LP 500概念車在成為標準量產車的道路上進行了大約兩年的漫長研發,期間更由傳奇的新西蘭試車手Bob Wallace先生駕駛。研發期間,車型也曾在1971年的巴黎和都靈車展上展出。但車型還必須進行大量修改,尤其是與引擎冷卻和引擎艙的進氣口相關的改裝方面。這就是在散熱器的進氣口上方增加了兩個Naca側進氣口和兩個管道的原因,車頭的形狀亦作了稍稍調整並升高了幾厘米。

早期的行車試驗顯示,基於5升引擎研究仍然未達致成熟和精鋭,因此更換上4升引擎。Countach LP 400於1973年3月在日內瓦車展上正式亮相,其底盤編號為 #1120001。這是一款與當時標準量產車非常相似的概念車。與Countach LP 500相比,LP 400在技術層面上有所不同;主要是採用了管狀鋼車架而不是自支撐結構。車身由鋁製成,不再採用鋼製板,並在其開發過程中,發現美學和性能技術上進行必要的修改調整。這輛車以紅色外貌在日內瓦正式登場面世,此車後來在1973年法蘭克福、巴黎和倫敦伯爵宮的IAA車展上再度亮相,並重新塗漆成綠色。此LP 400後來在瑞士出售,於2000年代被運到另一地方,現時歸林寶堅尼汽車公司所擁有,並於公司博物館 MUDETEC展出。

標準量產的Countach具有不同直徑的管狀鋼車架,由玻璃纖維製平底座和金屬板製成,以關閉引擎和行李箱。物料非常堅固,質量良好,令汽車質素有所提升,因此在Countach所有生產年份中其規格設計幾乎保持不變。

4公升 (3,929 cc)引擎由六個Weber 45 DCOE 雙體化油器提供動力,8,000 轉/分時可逹至375匹馬力,最高時速接近 300 公里/小時。 懸掛源自於賽車設計,前橋有不同長度的三角形、螺旋彈簧、油壓緩沖器和穩定桿;後橋有上梯形和下三角形,每個車輪都有可調節的雙緩沖器和防傾桿。盤式剎車制動是盤式,自動通風系統,並配備了一種專門為賽車設計的新型號卡鉗。許多人認為 LP 400是Marcello Gandini先生設計裏最純正純粹版本汽車設計,直到 1977 年才生產了152部系列型號,是當今愛車收藏家最搶手的版本。


1978: the Countach LP 400 S
1978 年起,LP 400由Countach LP 400 S取代。Countach LP 400 S配備了較新的Pirelli P7輪胎,該輪胎安裝在新設計的鎂製輪輞並令車身大幅降低,前輪為 205/50 VR 15,後輪為 345/35 VR。其具有容納更大輪胎所必需的輪拱延伸、超低前擾導流板以及作為可選擇安裝的配件中,尾翼將成為Countach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最注目的特徵之一。時至今日,LP 400 S仍被認為是Countach和林寶堅尼基因特徵結合的完美典範,由運動性、誘人的外形和未來主義技術構成。以前從未在道路上看到具有如此賽車風格外觀的「普通」汽車,LP 400 S的設計是後來 Countach系列的每個系列的靈感來源。LP 400 S共生產了235 部,直到1982 年推出LP 5000 S。


1982: the Countach LP 5000 S
機電工程師Giulio Alfieri先生於1979年加入林寶堅尼,擔任技術與生產部門經理,後來擔任總經理,打造幾乎是為了LP 5000 S所用而設計的5公升引擎,並且安裝在 LP 5000 S 上,在1982年3月日內瓦車展上正式亮相。

與LP 400 S 比較,在美學設計上難以辨認兩者分別,LP 5000 S的內飾略有改動。 新款引擎7,000轉能夠達至375匹馬力,4,500轉/41.8扭矩,保留了6台Weber 45 DCOE臥式雙體化油器(美國進口後,部分車型則配備Bosch K-Jetronic電子噴射裝置)。直到 1985 年,LP 5000 Quattrovalvole 於在當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上亮相,一共生產了323部。Countach LP 5000 Quattrovalvole是第一部在美國正式進口並獲得型號認證的Countach系列版本。


1985: the Countach LP 5000 Quattrovalvole
Quattrovalvole採用了12缸引擎的進一步蛻變,排量增加至5.2升,並配備了每缸四個氣門的缸蓋。 當時全新的技術方案要求使用新的化油器,六個Weber DCNF化油器,不採用水平安裝,而是垂直安裝。另一方面,針對美國市場的版本將Borsch KE-Jetronic 電子噴射裝置,觸媒轉換器和廢氣回收系統相結合。有著令人驚嘆的升級功率:7,000 轉時為455匹馬力。前輪距離增加了 4.4 毫米,美學設計上的改動降至最低;新引擎罩具有更突出隆起的設計,以便容納新的垂直化油器。

1988年的Quattrovalvole還配備了側裙,使其外觀更加現代感。美國版不僅可以通過側面中繼器識別,還可以通過其應用於後面板的保險槓輪廓和超大的前保險槓來識別。Quattrovalvole是第一個使用複合材料的標準生產林寶堅尼汽車,用於引擎罩。到1988年,共生產了631部Quattrovalvole型號。

自從Countach系列開始生產以來,Countach系列還沒有正式通過美國市場的認證,然而部份Countach系列亦有在美國市場上銷售,隨著1986年LP 5000 Quattrovalvole的到來,才正式通過該市場的認證。

每部在美國的Countach都有個別的進口記錄,並進行了許多必要車輪修改,以方便通過美國污染和防止停車影響嚴格規定。無論如何,這些都是臨時解決方案,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美國嚴格交通規定嚴重限制了Countach在世界上其中一個重要市場的銷售機會。Countach的年產量在系列完結前四年期間創下記錄並非偶然,1987年至1990年,當時該型號已超過15年歷史,Countach產量亦佔總產量近50%。


1988: the Countach 25th Anniversary
Countach 25th Anniversary是Countach系列的最後一次演變,於1988年9月在巴黎車展上首次亮相。實際上,早在1985年工程師Luigi Marmiroli先生接替Giulio Alfieri先生成為林寶堅尼汽車技術辦公室的掌舵人就預計以新系列代替Countach。 因為當時此系列已經生產超過14年,但同時為慶祝林寶堅尼汽車公司的25年週年,決定生產一個新版Countach,命名為Countach 25th Anniversary。

25th Anniversary重點調整美學設計,對機械技術及底盤的修改上並不多。引擎冷卻系統上得到了改進,底盤在不同方面進行了調整,以更好地適應新的Pirelli P Zero 輪胎。對車艙進行了修改並使其更加舒適,座椅的靠枕經過改良後減少,亦加設了可電動調節功能和電動車窗,因此。當時為林寶堅尼工作的Horacio Pagani先生果斷地修改了車身風格。他使車身形狀變得圓潤並更好地整合了外部附件,例如輪拱延伸部分和門下的踏板。25th Anniversary的主要特徵除了新模組化鋁製輪輞外,位於後部的進氣口亦調節變得更圓、更長,以連接包含熱空氣出口。這些修改,其中一些是直接從Countach Evoluzione概念車借鑒而來,使25th Anniversary在空氣動力學下壓力和穿透力方面取得了最出色的結果。

25th Anniversary展示了「美國」版本與世界其他地區;前者配備電子噴射裝置,後者仍然配備化油器。1990年7月4日,林寶堅尼生產了最後一部符合歐洲規格的 Countach 25th Anniversary。其外觀是Argento Metallizzato(金屬銀),內部設計運用灰色皮革。這部Countach是25th Anniversary系列的第658部,是Countach系列歷史上產量最多的車型,並將Countach系列的總產量增加到1,999部(不包括第一輛 LP 400)。第658部尚未售出,現今仍在MUDETEC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