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C
Hong Kong
Saturday, August 2,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85

BMW Concept XM 預告 11 月底現身


BMW 釋出預告照片,宣佈 11 月 30 日發佈全新 Concept XM 。新車是 BMW M 首次發行的獨立車款,是近 50 年來最獨樹一幟的作品,是最特別的 X 系列。從圖中可見新車最搶眼的是大型鬼面罩和銳利 LED 頭燈組。其他資料暫時未知,但估計頂級版將使用 4.4 公升 V8 雙渦輪配電動馬達組成油電系統,馬力高達 700 匹;入門版為 3.0 公升引擎。Concept XM 量產版在明年才會推出,預計 2023 年開賣,2025 年推出電動車版本。

文:Issac.C

法拉利 Daytona SP3:全新「Icona」車型蓄勢待發


法拉利在世界跑車錦標賽(International World Sports Car Championship)的首輪比賽中,一舉包攬了地通拿24小時耐力賽(24 Hours of Daytona)的冠、亞、季軍,完成了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壯舉之一。在那場傳奇賽事中,主場作戰的福特車隊眼睜睜地看著三台法拉利賽車相繼衝線——法拉利330 P3/4率先衝過終點,330 P4及412 P緊隨其後。這三台賽車代表了330 P3車型最頂尖的研發水平,首席工程師Mauro Forghieri還針對引擎、底盤和空氣動力學設計這三項賽車的基本配置進行了大幅升級改良。法拉利330 P3/4完美彰顯了20世紀60年代Sports Prototype車型所代表的核心精神。那個年代還被譽為閉輪式比賽的黃金時代,為數代工程師和設計師提供了源源不絕的靈感。


全新「Icona」車型的命名令人聯想到法拉利包攬頒獎台的傳奇賽事,亦是向在賽車運動中取得非凡成就的法拉利Sports Prototype車型致敬。今日,這款限量版法拉利Daytona SP3於意大利Mugello賽道舉辦的2021年法拉利年終嘉年華活動中全新亮相,成為了繼2018年問世的法拉利Monza SP1及SP2後的「Icona」系列最新力作。


法拉利Daytona SP3將眾多充滿反差的元素進行融合,其極具雕塑感的驚豔外觀與凌厲的車身線條相互交融,這種造型亦展現了空氣動力學在賽車設計中的蓬勃發展與重要性,法拉利330 P4、350 Can-Am以及512 S等車型也採用了這種理念。新車大膽選用了帶可移動式硬頂設計的「Targa」車身,其靈感亦是源自法拉利Sports Prototype車型。因此,Daytona SP3兼具激情澎湃的駕駛樂趣與強悍的實用性能。

從技術角度看,Daytona SP3從應用於20世紀60年代賽事中的先進工程解決方案中汲取了靈感。時至今日,新車仍然通過不斷改良上述三個基本配置實現極致性能表現。


Daytona SP3搭載V12自然吸氣引擎,採用經典賽車的中後置引擎布局。毫無疑問,這副V12引擎是最具代表性的法拉利引擎之一,憑藉高達840 cv的最大輸出功率、697 Nm的峰值扭矩以及9,500轉/分的最大轉速,成為了法拉利史上性能最強勁的引擎。

底盤採用複合材料打造,並應用了自LaFerrari以來從未在公路跑車上採用的F1技術。座椅與底盤無縫連接,在減輕重量的同時,亦確保了與賽車類似的駕駛感受。

此外,新車的空氣動力學研發及設計旨在通過運用被動式空氣動力學解決方案實現最高效能。這一點與為其提供靈感的車型如出一轍。新車採用一系列獨特創新的空氣動力學方案,其中包括可幫助低壓氣流從車身底部匯出的「導流罩」。因此,即使在沒有主動式空氣動力學裝置協助的情況下, Daytona SP3也是躍馬史上空氣動力學性能最為出色的車型。通過巧妙整合這些創新技術,新車0-100 km/h加速僅需2.85秒,0-200 km/h加速僅需7.4秒。其激情澎湃的性能表現、極致超凡的配置以及V12引擎發出的悅耳聲浪均帶來無可比擬的駕駛樂趣。

Nissan IMK 概念車準備量產


Nissan 在 2019 年東京車展推出的 IMk Concept 現時正進行測試,日前,測試車照片在網上曝光,從輪廓看來,概念車的 3,434 x 1,512 x 1,644mm 車身尺碼應該沒有太大改動,亦可以看到 V-Motion 鬼面罩輪廓。主打城市用車的 IMK 配備20kwh 電池組,擁有 300 公里續航距離。IMk Concept 量產版預計在 2023 年就會現身。

文:Issac.C
圖:motor1

Volkswagen 房跑 Trinity 電動車 2026 年到來


Volkswagen 日前透露將會在德國興建最新工廠,每年生產 25 萬輛汽車,主要生產旗艦電動汽車 Trinity,預計 2026 年開始量產。Trinity 採用最新 SSP 平台打造,房跑設定,車長大約 4700mm。Trinity 更是有望首款使用固態電池,能夠大幅降低電池體積和重量,同時提供 700 公里以上續航距離。外國媒體 Auto Bild 率先繪製了 Trinity 外觀預想圖,可以看到充滿未來感及流線的 Coupe 風格。

文:Issac.C
圖:Auto Bild

香港車手歐陽若曦與 Craft-Bamboo Racing 澳門 GT 盃登頂

NOTE :No permission, either express or implied, is granted for the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storage, retrieval, or printing of the photographs.No parties/individuals viewing this image may otherwise copy, modify, publish, transmit, or distribute the contents of the photographs found herein. Express written permission must be granted, on behalf of Galen Chan (copyright holder, GC Production Co.), in order to use these photographs for any purpose that is not outlined above.


雖然在昨天的澳門GT盃第一回合賽事中,歐陽若曦發生嚴重意外導致戰車損毁。但Craft-Bamboo Racing賽車隊和歐陽若曦(Darryl)並未有放棄,結果成功在第二回合上演大逆轉,最終奪得比賽冠軍﹗這位香港車手憑藉車隊人員通宵維修的努力,駕駛著僅僅趕及參賽的95號平治-AMG GT3賽車,於起步時發揮出色,成功搶佔第一位領先賽事。他之後就一直控制比賽節奏,力壓所有對手,最終獲得勝利。

星期日早上時,Craft-Bamboo Racing仍是未清楚戰車能否及時完成修復。95號平治-AMG GT3賽車在第一回合發生意外後損毀嚴重,需要進行大修。由於大會公告,Darryl 於首回合的成績仍是發生意外前的第二名。如果戰車能夠趕及修復出戰,次回合他將會在首排起步。車隊技師於是漏夜趕工,全力與時間競賽。戰車在次回合比賽開始前一刻,成功順利起動出賽。此刻全隊以至全場觀眾都十分激動,因為這絕對是一項壯舉。


當歐陽若曦在起跑線上時,他並未有顧慮賽車修復後的性能,反而專注於如何收復昨天的失利。比賽開始時,歐陽若曦有出色的發揮,即時向排頭位的保時捷賽車施壓。兩車並排而行,互不相讓。最終歐陽若曦佔據了內線位置,於葡京彎前搶上頭位,領先比賽。

雖然處於領先位置,但這部剛維修好的95號平治-AMG GT3賽車,明顯未在最理想的狀態。然而這並未有影響Darryl。他專注於自己的賽事,造出穩定的圈速,力拒後面三位對手的進攻。至賽事後段,由於賽場上有意外發生,因此賽會在第8圈出動安全車,總共帶領賽車三圈。因此重新起步後,就只有最後一圈的比賽。歐陽若曦掌握重新起步的竅門,令他得以令一眾對手無法超越雷池半步,只能跟著他回到終點。歐陽若曦最終成功抵擋所有攻勢,完成這場史詩級的反擊戰,奪得冠軍。

第二回合比賽
歐陽若曦|95號Craft-Bamboo Racing平治-AMG GT3 車手
成績:冠軍

對歐陽若曦和Craft-Bamboo Racing來說,這個澳門格蘭披治比賽週末的經歷,有如坐過山車一樣。最終獲得了美滿的結果。歐陽若曦亦再嘗冠軍滋味,第六度在澳門封王。


歐陽若曦|95號Craft-Bamboo Racing平治-AMG GT3 車手語錄
「今次比賽真的很特別!昨天發生意外時,我已經以為自己沒有機會再作賽。但車隊還是決定要嘗試把賽車修復。他們沒有放棄,整晚都很努力去維修。由昨天賽前早上7:30開始,一直工作到今天下午4:30都未曾停下來。他們又要燒焊,又要換零件。最大問題是車架都被撞歪,要花很多時間維修。結果在要離開集車區前10秒,車終於維修好可以出賽。真的非常驚險。

我的起步相當不錯,可以與葉弘曆並排入彎,令我在入文華東方彎時,剛好處於內線。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我就能在起步時進佔第一位。當然我們也知道,賽車狀態絕對不是完美的,速度也比不上其他對手。我只能盡力防守。我的策略是在松山上路不要太快,守住位置,也能減少輪胎損耗。然後在直路我就盡力快放,使對手無法在葡京彎超越我。比賽後段的安全車幫了我很多,令我可以讓輪胎休息一下。最後的起步我掌握得不錯,最終可以守到完場。


我平常是不會怎麼流眼淚的。但今次在過終點後,都真的很激動地流淚了。因為今次又花了很多時間隔離,比賽又發生那麼多事,在如此困難的環境下,還是能得到這樣的成績,真的十分高興。

在此我要衷心感謝我的工程團隊,他們絕對是今次的英雄。另外也感謝車隊的市場團隊,還有一眾贊助商,包括Z-Challenger、Motul等等。他們的支持,令我有機會和信心參加今次比賽。希望今次的成績,能夠回報他們的支持。謝謝大家!」

Subaru Solterra 正式亮相


Toyota bZ4X 的兄弟車款 Subaru Solterra 終於亮相,在外觀方面採用 Subaru「招牌」C 形頭燈及尾燈,還換上了立體形鬼面罩,顯示 Subaru 品牌特色。車廂佈局則與 bZ4X 相同,同樣以 12.3 吋大型觸控螢幕及全數位儀錶板為主。動力系統方面,提供前驅及四驅,同樣使用 71.4kWh 鋰電池,前驅組輸出 150kW(201 匹)及 530 公里續航距離,四驅則為 160kW(215 匹)及 460 公里續航距離。另外,四驅車型配備 Subaru 招牌 X-Mode,能征服更越野地形。

文:Issac.C

Lexus LFA 接班人直逼千匹馬力!


最近有消息傳出指 Lexus 有意推出超跑 LFA 的新一代接班人,新車採用碳纖維車身帶來輕量化及高剛性效果,使用品牌最先進技術,確保操控表現。業將 4.8 公升 V10 引擎換上 4.0 公升 V8 雙渦輪引擎及加入 Hybrid 系統,馬力可達 950 匹以上,直逼千匹大關。外界推測新一代 LFA 最快將於 2025 年推出。

文:Issac.C

平治首個充電站山頂廣場隆重登場


Mercedes-Benz Hong Kong 今日(11 月 19 日)於山頂廣場正式發佈了全新 EQS 電動豪華房車,與此同時,平治亦於山頂廣場 B1 樓停車場設立品牌的首個公眾充電站。這個平治充電站內提供三個充電裝置供任何品牌電動車使用,為蒞臨山頂廣場的電動車車主提供更多充電上的便利。

作為平治全球發展方向的一部分,平治將來除了在香港市場推出更多出色的電動車,更會在不同地點設立更多充電站,引領汽車未來發展的新一頁。

歐陽若曦將會在澳門GT盃第一回合在頭排起步


香港車手歐陽若曦在第68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的首日比賽中表現出色,在首節自由練習時段就將95號平治-AMG GT3賽車帶到成績榜的榜首。雖然久經戰陣,加上只剛完成漫長的隔離,但還是能立即展示速度,只用了幾圈就已經熟習了這部新的平治-AMG GT3賽車,以及首次使用的Avon車胎。在一次短暫的紅旗時段後,他就再次出發,在東望洋賽道上挑戰極限。今次是他第17次出戰澳門賽車。他利用自己的經驗和對賽道的認識,很快就造出最快的圈速,在這一節比賽排名第一。

自由練習
歐陽若曦 | 95號Craft-Bamboo Racing平治-AMG GT3車手
第一名 – 2分22秒113


經過一節練習後,歐陽若曦在下午再度上陣,出戰重要的澳門GT盃排位賽。由於只有25分鐘的時間,所有車手都希望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造出最快圈速。這位香港車手每一圈都在進步,並慢慢增加對賽車的信心。賽事中段由於紅旗而暫停。重新開始後,各位車手都進行最後的嘗試。歐陽若曦最終只以0.4秒之差屈居第二,但就代表明天的第一回合比賽,他將能在頭排起步。

排位賽
歐陽若曦 | 95號Craft-Bamboo Racing平治-AMG GT3車手
第二名 – 2分20秒639

歐陽若曦憑藉他上佳的演出,為車隊Craft-Bamboo Racing帶來澳門GT盃首回合賽事頭排起步的資格。車隊將會繼續積極為他準備明天的比賽。比賽充滿挑戰,但他今天已經踏出成功的第一步。首回合比賽將於明天(星期六)下午3時50分舉行。大家切密錯過!

「今天的排位賽絕不容易。由於只有兩次用新車胎造快圈的機會,實在很難讓我掌握到比賽節奏。我在第一次造快圈時其實成績不錯,可惜在賽道中段遭遇到慢車。今天主要的問題是慢車造成的阻礙。在遇到慢車後,我在賽道最後一段的損失了不少時間。到排位賽快完結時,由於車胎狀態最理想的時間已過,我無法將賽車發揮至最好。最終以第二名完成,但其實這是非常好的成績。在澳門比賽,於第一排起步是很重要的。我們絕對可以從這裡挑戰首名車手。我必定會全力以赴,造出最好的成績。」歐陽若曦 | 95號Craft-Bamboo Racing平治-AMG GT3車手

平治正式香港推出 EQS!S-Class 級數豪華電車


平治 EQ 系列繼續發大,繼昨年的 EQC 後,現推出 S-Class 級數的電動車 EQS,車系是首部採用平治特為大形豪華電車而設的模組式底盤的車系,有 AMG EQS 53 4MATIC 和 EQS 450+ 兩個型號,售價 $2,700,000 和 $1,610 000。


外形科幻的 EQS,除滑鼠形的車身設計換 來Cd 只有 0.20 的低風阻外,同樣科幻的車廂裡,AMG 53 標準採用全新 Hyperccreen 大屏幕錶板,整個錶板台由司機儀錶、中台屏幕,以及給前座乘客玩的屏幕所組成,三個屏幕由一防刮、防反光的弧形玻璃覆蓋。稱為 Zero-layer 的版面顯示,所有控制方塊都會同時出現在屏幕上,無需「撳撳撳」的搜尋想要的系統,MBUX系統更會利用 AI 人功智能技術學習用者的習慣,然後主動像最常用的方塊放在最當眼位置。480+ 則採用與 S-Class 相似的垂直中台屏幕加司機儀錶屏。


ENERGIZING AIR CONTROL Plus 空調系統,設有 HEPA 活性碳過濾網,除能隔塵埃、花粉、異味外,更能阻止硫磺、臭氧、病毒、細菌進入車廂;Pre-entry Climate Control 功能可預校 Timer 或遙控在登車前預先清潔車內空氣。


有 658 匹 / 950 牛頓米輸出的 EQS 53,前後軸雙摩打,四輪驅動,0-100km/h 加速需 3.9 秒;後摩打後驅的 450+ 有 333 匹 / 568 牛頓米輸出,0-100km/h 加速需 6.2 秒。有雙層底板和鋁框保護的新版本鋰電,是由平治自家研發,能量密度更高,充電更快,香港賣的 107.8 kWh 容量電池(EQC有80kWh),可為 53 型號提供 580km、450 型號 785km 續航力,快充 15 分鐘可行 300km。摩打特設有「偈躉膠」和海綿墊來隔掉震動和噪音。車系標準設有 4.5 度後輪轉向,可加購改為 10 度。軚盤撥片與 EQC 一樣,有「D Auto」自動、「D +」滑行(coasting) 、「D」拖少少、「D-」拖慢些、「D–」拖最慢五種拖慢反應。

查詢:2895 7339(Zung Fu Company)

Toyota 黑櫳 Alphard!升級至 Black Deluxe 只需 $43,000


面世近20年,Toyota Alphard可說是豪華MPV界別上的始創者,成功向世界開創豪華MPV市場,將奢華、舒適、尊貴、便利等代名詞一併完美呈現大眾眼前,引領潮流,俘虜一眾高級商用客戶及娛樂名人,成為他們的「陸上豪華頭等艙」,更甚是一種豪華生活態度的象徵!2021年皇冠汽車隆重呈獻特別版 Toyota Alphard Black Deluxe,從內到外演繹黑色魅力,全新詮釋黑色美學,絕對是低調型格用家之選!


甫進入Toyota Alphard Black Deluxe原廠商務級黑色車廂,撲面而來的黑色誘惑讓人難以抗拒,在中控台設備、多功能軚盤、Ottoman座椅,甚至是每一件飾件上極緻展露不同層次的黑色色調,使奢華感加倍爆發;外觀上,標誌性鬼面罩首次以黑色亮相,潮型生活品味就此誕生。腳踏18吋鋼琴黑專屬輪圈,以及車尾型酷亮黑飾件,完美表現Toyota Alphard Black Deluxe版本的純黑心思,訴說品牌黑色美學新定義。


Black Deluxe皇冠行貨配備 震懾耳朵的音響娛樂盛宴
Toyota Alphard Black Deluxe延續黑色尊貴到音響娛樂當中,豪華影音設備逐漸成為現代汽車必備的元素之一,皇冠行貨獨家從日本引入「日本原廠JBL劇院影音組合」,進一步讓每一位乘客感受極致奢華享受。後排13.3寸全高清顯示屏採用獨立影音系統設計(支援Wifi、藍牙及HDMI輸入),配以全繁體介面,輕鬆調較您的專屬視聽娛樂;全車亦搭配JBL 高級音響系統連17個喇叭,為您打造殿堂級的劇院級享受。


Black Deluxe 寓意沉實穩重 原裝行貨全方位保障車主
黑色賦予一種沉實穩重之感,與皇冠車行 Alphard 獨有原廠保證不謀而合,繼續傳承品牌一貫實用、穩妥形象,同時從Toyota Alphard Black Deluxe版本衍生出獨有的黑色型格,展現品牌多樣性。皇冠車行更銳意讓香港買家得到多項原廠保養及證明,轉售價值更有保證,保障車主之餘,買得安心又放心!


Toyota Alphard Black Deluxe版本將於本週末(11月20日)起在豐田九龍灣旗艦店展出,各位車迷可親身近距離感受Black Deluxe版本帶來的黑色魅力誘惑。詳情請瀏覽豐田官方網站 (http://www.toyota.com.hk) 或與各豐田營業顧問查詢。

Alphard 350黑色內櫳版本升級至 Black Deluxe 只需$43,000

豐田陳列室:
九龍灣旗艦店 2884 7999
灣仔 2886 6188
沙田 2821 7160

Mazda 大改款 MX-5 將於 2024 年到來


Mazda 大改款 MX-5 目前進入測試階段中,預計最快將於 2024 年正式亮相。暫時所知道資料是新一代 MX-5 將會採用全新 2.0 升四缸 Skyactiv-X 引擎,馬力估計可達 184 匹,配合輕量化車身,0-100km/h 加速只需 6 秒時間。外觀造型相信會大量參考 Vision Coupe 概念車設計元素,以銳利頭燈組及立體感鬼面罩和流線車身展現新一代面額;車廂則可預計使用大量皮革提升質感,8.8 吋 Mazda Connect 系統及抬頭顯示器等。

文:Issac.C

Scania 推出全新傳動系統實踐「減排減碳」企業責任


繼 2016 年發佈新世代貨車系列,Scania 於本年推出全新傳動系統。Scania 執行副總裁兼銷售和市場負責人 Alexander Vlaskamp 表示:作為重型運輸業界的先驅,我們的責任不只是提升車輛效能,更重要的是實踐我們減碳減排的企業承諾,以及成為可持續發展運輸業上的領導地位。


Scania 了解運輸業界的營運需求,更了解減排減碳的重要性,即便電動商用車如火如荼,仍著手改善車輛的排放及提升燃油效益,為的就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及企業承諾。是次傳動系統提升上,透過改善引擎熱效率至 50%,且以更低轉數(900rpm) 迸發出峰值扭力;受惠於驅動系統輕量化,全車重量更降低超過 240KG。整體油耗降低減少 8-10%,零件壽命比上一代提升 30%,服務間距亦得以延長,循序漸進地實踐可持續發展及邁向零排放。

今時今日,全球汽車製造商全力開發電動車輛,在商用車而言仍要面對如載量及續航力等挑戰,減排減碳仍然任重道遠,無可否認地柴油引擎仍於重型運輸業上扮演未可取代的角色。此前 Scania 將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 列入企業承諾,按照於 2025 年實 踐減低全球業務營運產生之碳排放 50%*及運輸車輛運行之排放 20%*,耗資超過 20 億歐元改善柴油引擎的燃油效益及排放,致力緩和碳排放對氣候及全球暖化的影響,為下一代締造美好將來。

Mercedes-Benz C 200 小型房車全面進化


車廠為求旗下的汽車有家族式設計,車廂由外到內的氣氛有其連貫性,各車款有熟口熟面的頭燈、尾燈、鬼面罩,錶板、座椅、軚盤、屏幕,這些設計都是「細佬」跟「大佬」,「中佬」跟「細佬」,今次測試的全新平治 C-Class 也是這樣。


今代平治 S-Class 棄用由 E-Class 最先採用的闊屏幕錶板,改用垂直中控台屏幕,今次 C-Class 的車箱最大亮點自不然是跟隨 S-Class 有類似設計,其中控台屏幕以 6 度微微傾向司機,屏幕對角達 11.9 吋,未有 S-Class 的 12.8 吋那麼大,系統採用第二代 MBUX,畫質和圖像更美,易用程度更高,屏幕上半截有駕駛模式選擇、安全系統、音響、氣氛燈光、GPS 地圖、「車仔」狀態顯示、像心電圖的引擎馬力/扭力輸出圖像、耗油量顯示這些,下方是冷氣系統控制版面,應有盡有。今次「Hey Mercedes」聲控功能更互動和懂得自學;導航系統支援「Augmented Reality」功能,即可顯示虛擬實景。翼形的錶板台有新款啡色木紋或所見夾有一條條薄鋁片的黑色木紋裝飾,效果就像條紋西裝般,非常別緻。

同是噴嘴形的五個冷氣風口,由圓形改為橢圓形。我們測試過的 AMG E 53 時已見過的四柱軚盤,將兩柱款的所有遙控按鈕分散在四柱上。儀錶顯示同可用軚盤感應按鈕「捽」出黑色「得兩個圓框」的「Understated」、紅色單個圓錶的「Sport」,和黑白色雙圓錶的 Classic 三種圖案。新設計的前座 Sport 座椅,可手動調校出入角度的頭枕由一條綜合於椅架上、有膠蓋裝飾的柱子所承托。新的門壁設計,一條像半懸浮的金屬感手柄從有色的皮革處伸出來,粗粗的,窗制設於之上,手感和觀感都很好,後門也是這樣。


C-Class 的車身比舊款長多 107mm,闊和高了一點,輪距由 2,840mm 增至 2,865mm。燈組設計與現時各平治房車類似,頭燈是欖球形,尾燈是分兩截的長三角形。頭冚跑格地有「Power Domes」拱線。試駕的這部車加了 AMG Line 泵把,車頭有「八」字形翼片和較大面積的黑色裝飾,鬼面罩有「星星」銀點,尾泵把的左右邊有假出風口。舊款的車側有「一撇一捺」兩條摺線,現只有下方的「一捺」,令外觀較為簡潔,也令腰線較為突出。基本上不講是新款還以為是小改。新出的車身顏色有 Spectral Blue 藍、High-tech Silver 銀和 Opalite White 白色。


舊款 C-Class 在 2018 年小改時,使用新出的「M254」1.5 公升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配上「EQ Boost」微混能系統,除現有的 CONICSHAPE 上窄下闊「喇叭」形汽缸壁外,另加入 NANOSLIDE 抗磨塗層,進一步減低磨擦量;全新的 Segment Turbocharger 分段渦輪增壓器,Twin-scroll 雙捲管經改良後設有 Flow Connection,聽似是兩「疏」排氣岐管之間有所連接,話說是與 Mercedes-AMG Petronas F1 車隊合作得來的技術,令渦輪增壓器反應更快,效能更高。

「EQ Boost」微混能系統採用第二代 ISG 撻火器/發電機,除提供同樣收油充電、Start/Stop 重撻、空波滑行、轉波時提高轉數減 Turbo Lag 的功能外,動力輔助亦由 14 匹 / 160 牛頓米增加至 20 匹 / 200 牛頓米(直六氣缸「M256」的 ISG 有 22 匹 / 250 牛頓米輔助)。引擎輸出由舊款 184 匹 / 280 牛頓米增至 204 匹 300 牛頓米。同有改良的 9G-TRONIC 自動波箱,現與 ISG 摩打整合得更好,電摩打、電腦、波箱冷卻器全與波箱綜合一起,省卻了之前的線路,令波箱更輕、更慳位、更高效能,油泵反應加快 30%,新的波箱使用多芯片電腦,運算更快。


試駕的 C 200 在駕駛感覺與之前分別不大,引擎反應同樣像細容積的渦輪增壓引擎般,起步一刻要先經渦輪增壓和 EQ Boost 協助起步,起行後速度愈上愈有十分輕鬆,扭力似比之前稍為平均,舊款 0-100km/h 加速需要 7.7 秒,新車比較快只是 7.3 秒。ISG 摩打的運作只有憑錶板上的「EQ」錶在踩油和收油間左閃右閃得知它在發力或是充電,一樣是感受不到它的介入,它除了在減少 Turbo Lag 方面則很明顯,在收油減速之後重新比油加速時的反應更好,效果更為明顯。

Agility Control 反應系統的「Individual」模式,讓駕駛者可自定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ESP 穩陣或可甩尾、排氣聲量,採用標準鐵彈簧的這部,沒有懸掛軟硬可調。懸掛是舒適與跑格間稍傾向舒適的跑格,行車感覺輕盈,忘卻 E-Class 和 S-Class 的話,有合理的優質乘坐質感。


新車跟隨 S-Class 有垂直屏幕玩,車廂佈置靚。


「M254」引擎加入 NANOSLIDE 汽缸抗磨塗層,ISG 摩打動力輔助增加至 20 匹 / 200 牛頓米。


AMG Line 泵把有「八」字形翼片和較大面積的黑色裝飾,鬼面罩有「星星」銀點。


儀錶顯示可用軚盤按鈕「捽」出「得兩個圓框」的「Understated」、單個圓錶的「Sport」和黑白色雙圓錶的 Classic 三種圖案。


ISG 摩打的運作只有憑錶板上的「EQ」錶在踩油和收油間左閃右閃得知它在發力或是充電。


翼形的錶板台用有一條條薄鋁片的黑色木紋裝飾,非常別緻;噴嘴形的冷氣風口由圓形改為橢圓形。


反應系統的「Individual」模式可自定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ESP穩陣或可甩尾、排氣聲量。


第二代 MBUX 系統的「Hey Mercedes」聲控功能更互動和懂得自學。


車身比舊款長多 107mm,闊和高丁點,輪距由 2,840mm 增至 2,865mm。


可手動調校出入角度的前座頭枕由一條綜合於椅架上、有膠蓋裝飾的柱子所承托。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配微混能系統
排氣量:1,497cc
最大馬力:184 匹 / 5,800-6,100 轉時(摩打:20 匹)
最大扭力:280 牛頓米 / 1,800-4,000 轉時(摩打:200 牛頓米)
波箱設計:9 前速自動波箱
體積:4,793 X 1,820 X 1,446mm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519,000 起
網址:http://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339(Zung Fu Company)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Honda 推出小型「SUV RS」概念車


Honda 於印尼國際車展發表最新「SUV RS」概念車,從 3,990×1,695×1,600mm 車身尺碼就可以看到新車是一款小型 SUV 車,車頭鬼面罩與頭燈相連及一字式尾燈帶來獨特面貌。SUV RS 的資料並不多,但據聞Honda有意推出一款在 HR-V 之下的新車,「SUV RS」就很有可能會命名為「 ZR-V 」。另外,帶有「RS」之名,不知道是否暗示將會針對 SUV 推出 RS 版本,十分值得期待。

文:Issac.C

21 台奧迪客戶賽車出征第 68 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

2020 67th Macau Grand Prix


近期斬獲 CEC 中國汽車耐力錦標賽(CEC)賽季總冠軍頭銜的車手陳維安再度踏上征程,領銜21台奧迪賽車參加於11月19日至21日期間舉行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繼去年登上澳門 GT 杯領獎臺,這位奧迪運動亞洲官方車手將代表和諧賽車車隊,駕駛奧迪 R8 LMS GT3 賽車在這條聞名遐邇、全長6.2公里的街道賽道角逐冠軍榮耀。額外四台 GT3 賽車分別由 YC Racing 車隊車手吳瑞華、陝西天石賽車隊車手張亞琦、 T.K.R. 動能賽車車隊車手陸志威和代表天石 Zuver 車隊出征的澳門本土車手盧啟峰駕駛。


由13台奧迪 RS 3 LMS 賽車組成的奧迪客戶賽車強大陣容將參與第50屆澳門東望洋大賽。CEC TCE 組別賽季車隊總冠軍 326 Racing 車隊將派出車手劉子辰和現居賽季車手杯第四名的吳怡帆;NewFaster 凡事得車隊派出三台賽車,由鄒寶龍、黃楚涵和賴敬文駕駛;星海 TPR Racing 車隊派出葉廣文、吳文法和久曆澳門賽事的車手李萬祺;HuffSport TM 車隊派出車手田凱;在去年遺憾錯失領獎臺席位的澳門本土車手蘇沙將代表 Sonic Racing Team 車隊出征,再度向榮譽發起挑戰。車手鄧保維和劉琦將分別代表109 Racing 車隊和 Z.Speed 車隊參賽;此外,車手張漢標也將駕駛奧迪賽車參與競逐。


“本週末舉行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將成為焦點,全世界都將目光聚焦於激烈的比賽,捕捉最戲劇化、最激動人心的競逐瞬間——車手們沒有試錯空間,唯有奮力一搏。在澳門賽道,哪怕是最為細微的差別也將決定成功和失敗。奧迪派出由21台賽車組成的史無前例的強大參賽陣容,成為第68屆格蘭披治大賽車期間出鏡率最高的汽車廠商。我們將與客戶和車隊一起嚴陣以待,四環戰隊已經做好準備迎接這一個激動人心的賽事週末”,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柏艾力(Alexander Blackie)表示。

法拉利 BR20 最新 One-Off 車型發布


躍馬One-Off系列最新力作法拉利BR20揭開神秘面紗,躋身躍馬最具個人色彩的車型行列。這些獨一無二的訂制車型根據客戶的配置要求打造而成,充分滿足客戶的個性需求並彰顯自身的獨特品味 。

法拉利BR20是一部借鑒GTC4Lusso打造而成的雙座V12硬頂跑車。新車在設計理念及造型風格方面巧妙借鑒了50年代和60年代卓然非凡的法拉利硬頂車型,曠世經典和現代格調渾然一體。新車完美融合了雋永優雅的極致魅力與極具張力的運動氣質,淋漓盡致地呈現了躍馬史上最具代表性的12缸引擎車型的獨特設計風格,其中包括410 SA以及500 Superfast。


法拉利BR20移除了GTC4Lusso原有的兩個後排座椅,令極致流暢的快背式設計更具動感。獨特的後懸設計賦予新車優美的輪廓,凸顯車身比例的同時,車身長度也相比原車型增加了3英寸。全新設計的座艙造型堪稱這台One-Off車型的點睛之筆,由Flavio Manzoni先生領導的設計團隊設計出創新的車身比例,最終成就極具力量感且風格和諧流暢的外觀設計。

憑藉全新的座艙設計方案,一對輪罩拱從A柱縱向延伸至後擾流板處。輪罩拱的尾部採用鏤空設計,形成一個空氣動力學通道,通風口則隱藏於擾流板下方的黑色後保險杠。極具現代感的“飛扶壁”設計完美展現了新車與法拉利GT系列以及599 GTB Fiorano等經典設計風格之間的聯繫。車頂採用黑色車漆,營造出擋風玻璃與後車窗無縫銜接的視覺效果,仿佛氣流會從尾門之上的後車窗劃過,令座艙更顯輕盈。


後保險杠張力十足,與新車極具攻擊性的其他部分完美融合,呈現出渾然一體的視覺美感。雙尾燈與排氣管在視覺上交相呼應,排氣管的位置更低,並嵌入注目的空氣動力學擴散器,與此同時,車身底部加裝主動式葉片。此外,雙圓形排氣管亦是為法拉利BR20訂制車型量身打造。

法拉利BR20大面積採用碳纖維材質,凸顯了這台獨具匠心的四輪驅動車型動感前衛的特質與澎湃動力。流暢的高踏板設計令車身側翼的下部區域更顯靈動,輪罩拱處的前通風口也更為醒目。寬大的前格柵採用位置較高的碳纖維部件,這與近期推出的其他法拉利One-Off車型在風格上一脈相承,而獨特的鍍鉻側面嵌件則體現了新車極具運動感的車頭設計。


前格柵採用鮮明的全新水平飾條,盡顯法拉利BR20獨特個性的同時,營造出強烈的三維立體感。除了升級的前大燈以外,法拉利BR20還擁有一系列專屬設計項目。相較採用更加纖細的日間行車燈(Daytime Running Lamps)造型的GTC4Lusso,新車前大燈的安裝位置更低,從而賦予引擎罩更纖長的視覺效果。此外,這台獨特車型還採用了同色系的20英寸鑽石切割輪轂。

法拉利BR20的內飾設計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棕色真皮與碳纖維裝飾兩種色調的精緻搭配按照客戶要求量身設計。新車座椅採用深棕色復古Testa di Moro真皮包裹,座椅前部的獨特圖案配以銀色交叉縫線。座艙空間從擋風玻璃一路延展至車身後部的行李艙,為駕乘者營造出輕盈寬敞的氛圍。後座、行李艙地板及車門把手均採用帶碳纖維嵌件的橡木裝飾,折疊後可進一步拓展裝載空間。

法拉利BR20專為一位全程深度参與此車型設計的躍馬忠實客戶打造,不僅詮釋了傳統車身藝術的真正意涵,更以精湛獨特的方式成功優化現有車型,致敬法拉利激情澎湃、矢志創新品牌精髓的同時,並從中汲取靈感。


法拉利特別專案(Ferrari Special Projects)旨在根據客戶要求打造專屬設計的獨特車型(稱為One-Off車型),讓客戶擁有獨一無二的躍馬跑車。每個專案源自客戶的想法,並由法拉利全球設計中心(Ferrari Styling Centre)的設計師團隊負責設計開發。在確定了車身比例和造型後,設計師團隊將制定詳細的設計方案和造型規劃,最後才進入全新One-Off車型的生產階段。整個過程平均耗時超過一年,在此過程中客戶由設計評估直至車型驗證工作均全程參與。至此,一部帶有躍馬品牌標識且獨一無二的法拉利便從此誕生,並擁有與其他躍馬量產車型同宗同源的卓越品質。

Toyota bZ4X 實體車曝光


Toyota 首款純電 EV 電動車 bZ4X 將於明年量產,近日就率先邀請日本傳媒觀賞 bZ4X 原型車。從圖可以看到實體車造型與 Toyota 最初發佈的概念車設計相同, 4,690mm 車長及2,850mm 長軸距的車身尺碼散發著強大的氣場。車廂佈局方面同樣與概念車相同,但方向盤就改用傳統圓形設計,看到實體車照片後整體感覺 bZ4X 有著獨特的高級質感。bZ4X 在日本提供四驅車型選擇,擁有 460 公里續航能力。

文:Issac.C
圖:Carwatch

Maserati 瑪莎拉蒂全球首個 VR 虛擬實境陳列室


Maserati瑪莎拉蒂正式授權香港及澳門進口商與經銷商Blackbird Tridente再創先河,精心策劃全球的首個Maserati瑪莎拉蒂VR虛擬實境陳列室快將正式運作!

VR虛擬實境陳列室設計靈感源自超過二千年歷史的意大利著名宗教建築「萬神殿 (Pantheon)」,Blackbird Tridente將這個經典神聖的設計重新演繹,結合真實與幻境概念元素,在舉世聞名的香港維多利亞港,構建出一個懸浮半空的全方位虛擬陳列室建築,科幻感一下子將整個維港環境變得充滿超現代氣氛。參觀者透過網絡進入版面,視野由水平面上升至維港天際,以這個國際大都會背景襯托,觀賞同樣設計創新的Maserati瑪莎拉蒂汽車。


Blackbird Automotive首席市場推廣總監Frank Liew表示:「Maserari瑪莎拉蒂堅定的革新理念,以未來、前衛科技為焦點;廠方確信在香港這個主要市場之一的地方,由我們Blackbird Tridente創建的VR虛擬實境陳列室,是一個能表現出車廠嶄新理念的初創先河計劃。我很榮幸能與來自不同專業界別又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為這個計劃進行創作,發揮Blackbird及Maserati瑪莎拉蒂的品牌理念及合作精神。」

VR虛擬實境陳列室計劃會因應未來接連推出的全新Maserati瑪莎拉蒂汽車型號不斷優化,現時作為第一階段,參觀者能進入這個虛擬的皎潔雅淨陳列室環境,慢慢瀏覽Maserati瑪莎拉蒂現有型號,包括Ghibli、Levante、Quattroporte,還有配用Maserati瑪莎拉蒂突破性Nettuno V6雙渦輪增壓引擎、620匹馬力輸出的MC20超級跑車。


在瀏覽過程中,參觀者可以為每款汽車型號由外而內配搭不同的可選擇顏色及物料,合共超過2,900個拼合可能性,還可以聆聽每款汽車型號的引擎運轉聲浪,為選購及實際試車作好準備。值得一提的是,瀏覽過程中的背景音樂,是由香港原創音樂達人Silk Road Sounds/ Yeti Out負責,特別注重畫面及聲效整體協調感。

除了各款汽車型號之外,參觀者更可以透過VR虛擬實境陳列室內的資訊版選項,從Maserati瑪莎拉蒂的三大製車方針,分別是創新(Innovative By Nature)、設計(Unique By Design)、熱情(Powered By Passion),探索Maserati瑪莎拉蒂對未來產品追求前衛、頂尖科技等最新資訊。


Maserati瑪莎拉蒂VR虛擬實境陳列室定於2021年11月25日香港時間正午12時正式開通運作,參觀者可以利用桌上電腦、手機以至虛擬觀境眼鏡器材(VR Headset),透過Blackbird Tridente官方網頁:blackbird-tridente.com,進入這個打破傳統框架的虛擬陳列室世界。與此同時,位於香港淺水灣道60號的Maserati Experience Atelier全新實體陳列室,亦準備好特別訂造的虛擬觀境眼鏡器材,提供予到場參觀現貨新車人士,感受Maserati瑪莎拉蒂的革新精神。

Blackbird Tridente為迎接Maserati瑪莎拉蒂快將陸續推出的全新型號,正努力籌備開設另一個實體陳列室;VR虛擬實境陳列室將同時進入第二階段發展,會加入更多有趣項目,如增強現實感、有置身其中的數碼在線試駕體驗。歡迎各界人士進入官方網頁時作出簡單登記,以便日後保持接收到

歐米茄品牌名人大使周冬雨的全新星座腕表廣告


歐米茄星座系列腕表自 50 年代初推出以來一直都是歐米茄卓越製表技術的典範,其設計高貴典雅,精確性能領先同儕。
70 多年後的今天,這個具標誌性的腕表而已成為對生活有高度要求的時代女性首選,當中包括屢獲殊榮的著名女演員及廣受歡迎的名模。

此外,歐米茄欣然地分享最近全新推出的星座腕表廣告邀請中國影后周冬雨來擔任廣告女主角,她憑著精湛的演技成功演活多個不同電影角色,但在現實生活中,她總是鍾情於歐米茄星座系列- 盡顯獨一無二的時尚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