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將會在 7 月 8 日的英國 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 發佈大改款第 2 代 2 Series Coupe。目前所知,新世代 2 Series Coupe維持傳統款式鬼面罩,不會使用超大型直立鬼面罩;官方指 2 Series Coupe 的外型風格會向 2002 年的第 1 代 1 Series Coupe 致敬。暫時新車只知道會維持後輪驅動及 xDrive 四驅系統。
文:Issac.C
期待已久的 Model Y 正式在香港發售,並提供標準續航、長續航和性能版以及自訂配置選項,價格由港幣 $464,570 起 (連稅),以政府「一換一」計劃訂購則由港幣 $329,800 起(「一換一」標準續航及長續航版 Model Y 將全數豁免汽車首次登記稅)。
Model Y 為 Tesla 目前最新、最大眾化的純電動多用途 SUV,亦是 Tesla 完整發展藍圖中重要的里程碑,為推動全球轉向使用可持續能源邁進一大步。
Model Y 結合實用性、性能、續航力、安全及科技,多用途 SUV 設計提供極為充裕空間,車廂載人及儲物空間龐大*,容積達 1.9 立方米,可靈活地容納 5 位乘客及他們的隨行物品。配備全輪驅動雙摩打,Model Y 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只需 3.7 秒,同時具備高達 542 公里 (WLTP) 的續航距離。
Model Y 設計以安全為本,為目前最安全的車款之一,在美國國家道路安全局 (NHTSA)所有測試項目中均達到最高的 5 星安全評級,是同等級別中最安全的車輛之一,為司機及乘客提供最佳的保護。 Model Y 除了標準配置全景天幕車頂玻璃、Autopilot、主動安全功能等,香港版本更引進 HEPA 高效過瀘系統及生物武器防禦模式。
配合目前全球最快最先進的 V3 Supercharging 超級充電技術, Model Y 只 需 15 分鐘即可補充 270 公里的續航距離。現時,Tesla 在香港、九龍及新界共設有 35 個超級充電站,提供共 172 個超級充電器及超過 600 個目的地充電器,為日益增加的 Tesla 車主帶來更便捷無縫的充電體驗。
香港 Mercedes-Benz 首先推出的 EQA 型號為 EQA 250,最大馬力為 190 匹,最長續航距離為 426 公里(WLTP 標準)。放於車輛底部的雙層鋰電池為車架結構的一部份,其容量為 66.5kWh。為貫徹品牌向來 對噪音和震動抑制的高要求,電能驅動系統以複雜方法與車陣、車身分隔,並用上大量吸震措施。不過,EQA 250 2021 年供貨名額早就被賣清,現在已經預訂到 2022 生產的貨源,另外,香港同時推出 350 4MATIC,已經接受預訂。
EQA 的風阻系數為 0.28,而迎風面積 A 為 2.47m2,大大減低風阻。而降低風阻最主要的措施包括密封式車頭格柵,流線形車身前後裙腳,幾近完全密封的車底, 低風阻 Aero 輪圈及特別設計的前後輪擾流器。
全車系標準配置 行車線保持系統 Active Lane Keeping Assist 及主動式煞車輔助 Active Brake Assist 等功能,後者主要用作避免碰撞事故發生或者降低傷害程度。系統更可在市區行駛速度時,在偵測到靜止車輛或過路行人時煞車。駕駛輔助系統加強了的功能,包括向駛近的單車及汽車,或在接近過路處的路人作出警示。
EQA 以堅固的 GLA 為基礎,車身因應電動車的不同需要而作出調整。電池組安裝在壓製而成的框架內,這位置本來是安放鞏固車身結構的橫向支架。電池前部的保護罩可防止異物刺中。當然 EQA 需要通過品牌一向以來極嚴厲而全面的撞擊測試,並包括電池和所有有電流通過的部件。EQA 上齊全的標準配備包括 LED 高性能頭燈連自動適應高燈輔助系統 (Adaptive Highbeam Assist),EASY-PACK 車尾門連電動開關,18 吋輕合金輪圈,64 色車廂氣氛燈,雙杯架,豪華座椅連四方向腰部承托,更方便清晰的後視泊車鏡頭及真皮多功能運動形軚環。
這個電動輕巧 SUV 家庭 2022 年將加入新成員,EQA 350 4MATIC 將會成為頂級型號,最大馬力達 292 匹,最長續航距離達 432 公里(WLTP 標準)。EQA 350 4MATIC 後軸配備新設計、極纖巧的永磁同步摩打。永磁同步摩打將磁鐵安裝在轉子中,磁鐵(即轉子)因而跟隨定子繞組內的交流磁場運轉。因轉子轉速跟定子磁場相同,摩打因此便稱為同步。電子設備內的變頻器因應駕駛速度而調節這頻率。這設計的優點包括功率比 高、效能高和輸出穩定性高。這版本的 4MATIC 系統,會根據駕駛情況以每秒 100 次的頻率自動改變前後軸動力分佈。Mercedes-EQ 的哲學是盡量多採用後電子摩打來節能,而前軸的異步摩打只在高負載情況下使用。
2022 年售價 – EQA 250
2022 年 EQA 250 在香港市場的售價由 HK$375,000 起 (已包含電動車的首次登記稅寬減,並符合「一換一計劃」)。
如選用「Agility 星智選」,2022 年 EQA 250 每月月費約 HK$4,400 (根據「Agility 星智選」36 個月合約期及車價 20%的首期計算) 。此月費目前僅供參考,確實月費將於明年公 佈。
2022 年售價 – EQA 350 4MATIC
2022 年 EQA 350 4MATIC 在香港市場的售價由 HK$509,000 起 (已包含電動車的首次登記稅寬減,並符合「一換一計劃」)。
如選用「Agility 星智選」,2022 年 EQA 350 4MATIC 每月月費約 HK$5,900 (根據「Agility星智選」36 個月合約期及車價 20%的首期計算) 。 此月費目前僅供參考,確實月費將於 明年公佈。
瑪莎拉蒂與日本潮流文化佼佼者、Fragment Design創辦人藤原浩 (Hiroshi Fujiwara),破天荒成為跨地域及跨界別合作伙伴,在沒有既定規則及框架、自由探索創作的意念下,最終以無形的音樂與有形的汽車融合,大膽地把意大利歌劇的二重唱音樂旋律元素,與Ghibli跑房車的優雅結合起來,呈現出今天的藝術作品 — Ghibli特別版本Operanera歌劇黑及Operabianca歌劇白,於東京作全球隆重發佈。
這個合作關係的特別版本得以順利誕生,同時要歸功於瑪莎拉蒂位於意大利摩德納 (Modena) 總部的個人化訂製部門FuoriSerie Personalization Program,在製作上精密細致地把藤原浩的創意表現出來。此部門的出現,是要迎合個別對個人品味及功能需要有更多要求的顧客,為他們擁有的瑪莎拉蒂汽車,進一步度身訂製純個人化、獨一無異的配置;因此,今次合作的Ghibli特別版本意義上已非單純為一輛汽車,就像一套度身訂製的襯衫,能讓人自豪地穿上身在街道上遊走,展現出當代其中一個獨有文化及豪華品味的標準。藤原浩被稱為領導日本街頭服裝文化的殿堂級達人,早在1980年代已是其中一位最先將美國Hip Hop文化引進日本的日本DJ (唱片騎師),作為音樂人及音樂製作監督,他先後與不同的國際知名音樂人合作;同時,他也是一位視覺藝術家,善於大膽地突破既有常規,以嶄新手法表達都市中的不同文化氣息。日本語中的「異端児(いたんじ)」,有著不依常規的另類者含意,藤原浩一直本著這個帶著日本式完美主義的意念前進,終於與有著相同理念的意大利著名汽車品牌合作,擦出火花,成就出Ghibli特別版本Operanera歌劇黑及Operabianca歌劇白的誕生。
瑪莎拉蒂的風格與藤原浩的個性舉世公認。今天,嶄新的創意合作關係終於得到成果:「瑪莎拉蒂 x Fragment」,正如意大利歌劇二重唱的結實有力。
以Ghibli 跑房車及稱為「Granlusso (意:奢華)」的配置套裝作基礎,再進一步加入藤原浩以意大利歌劇為主的設計意念,製作出限量175輛的特別版本,當中分為Ghibli Operanera 歌劇黑及Ghibli Operabianca 歌劇白兩個獨有色調配襯,供全球市場認購。
黑白相反的車身顏色有著優雅的氣息,色調配襯延伸到包括車門把手的其他部分;車廂之內,主要以高級皮革及麂皮包裹,所有針線部分,包括座椅頭枕的三叉戟徽號,全用上銀色處理;至於座椅安全帶,則選用了代表瑪莎拉蒂的深藍色調。車頭入風格柵是表達這次合作的重要細節部分 — 藤原浩的大都會風格展現。Operanera及Operabianca同樣配上直徑20吋的Urano款啞黑色輪圈,在車身C柱之上,特別裝上Fragment徽章。
更特別的設計是,一串別具意義的序號M157110519FRG安排在前車門與前輪之間、瑪莎拉蒂代表性設計「鯊魚鰓」的三圓出風口的下方位置 — 頭四位序號是Ghibli的產品編碼,之後的六位序號,是藤原浩與廠方Centro Stile Maserati的第一次合作會議的舉行日其 (11月5日19年),而最後三個序號,便是Fragment的縮寫。
在今次的合作發佈會上,同時會發表一系列由瑪莎拉蒂與藤原浩合作的非傳統意念設計單品,正如限量所車型一樣創意無限。
Toyota 大改款 Prius C 預計在 7 月 19 日就會現身,但日前就於日本仙台港被一眾車迷拍到最新外觀照片。從圖片看來,大改款 Prius C 最搶眼的改變是牛角式頭唇飾條,車尾腰線加入了肌肉線條,令 Prius C 變得更有跑味。大改款 Prius C 採用與 Yaris 相同的 TNGA-B 底盤,軸距設定更長;動力系統,預計使用輸出 91 匹馬力 1.5 公升自然吸氣引擎以及擁有 80 匹馬力的電動馬達組成混能系統。
文:Issac.C
頭二車黃胎起步,第三四車紅胎起步。比賽前紅牛韋少領先咸美頓12分。佩雷斯起步後兩個彎就超越了第三位的羅利斯,不過位置很快就還給羅利斯。法拉利陸克萊跟金牛嘉斯利碰撞,陸克萊爛頭翼入維修站更換、嘉斯利輪胎漏氣爆胎被迫退賽。
第10圈佩雷斯成功超越羅行斯,暫時第三位。第11圈超越羅利斯。
第27圈紅牛佩雷斯換胎,但左後輪換胎不順,花了4.8秒,第28圈保達斯跟手換胎,成功換胎戰術超越佩雷斯。第29圈咸美頓換上白胎。第30圈韋斯塔本換白胎。第32圈羅利斯換上白胎,跌至第7位。
第39圈威廉仕羅素戰車問題提早退賽。第55圈佩雷斯換黃胎,試圖追上保達斯。
最後5圈,次序是紅牛韋少、平治咸美頓、保達斯、紅牛佩雷斯、麥拿倫羅利斯。
紅牛韋斯塔本領先38秒衝點終點,咸美頓亞軍,同時拿下最快圈速,保達斯也守住季軍。
下一站繼續奧地利、下星期日同樣時間。
林林總總的汽車類別中,我個人蠻喜歡去留意廉價小形家庭車,皆因車廠要在有限體積和預算下,要更加考驗創意來包裝出一個價廉物美的產品,在這裡給我們示範的,是日產全新 Note 斜尾小車。還記得舊款 Note 所用的 1.2 公升三汽缸引擎,採用一個由離合器開關的機械增壓器,大油時加壓,收油時變回自然吸氣慳油,多麼醒目的設計!Note 是日產在日本本土最暢銷的車系,屬第三代的新款只有 e-Power 電動版本,香港售價 $229,000 起。
Note 的 e-Power 驅動系統與 Serena e-Power 的概念一樣,車子全時由電摩打驅動,1.2 公升三汽缸電油引擎的作用在於即場給電池充電或直接供電給摩打用,引擎並不會驅動汽車,所以它是電車一部,但也要進油站加油。摩打、Inverter 交流器和引擎全擠在車頭內,前輪驅動,沒有波箱。Note 所用的是第二代 e-Power 系統,將摩打扭力提升 10%,輸出增加 6%,現有 116 匹和由 0 轉起有 28.6 公斤米扭力輸出;交流器體積細 40%,重量減輕 30%;系統經調校後運作更寧靜,拖慢減速反應更平順自然;電油引擎則會以較低轉數運作,並較多在速度和路噪高的環境下才撻著充電,好讓慢速時盡量保持車廂寧靜。以電油車單位量度的平衡耗油量是 27.8-33.2km/L。
有小小像 Wagon 模樣的新 Note,就像一部縮水版的日產 Ariya 電動四驅 SUV 般。車子體積與舊款相差無幾,輪距短了 20mm,外形採用所謂「日式未來主義」設計,新版本「V-Motion」鬼面罩的網紋圖案取材自日本傳統玻璃切割工藝,LED 頭燈由四顆「冰磚」連成,16 吋輪圈的柱軸是參照東洋劍鋒的設計,車系亦是首部掛上日產新款 Logo 的新車。原廠有的 13 款車身顏色,包括新出的 Opera Mauve 紫和所見的黑頂襯 Vivid Blue 藍此 Two-tone 顏色。雷諾日產聯盟共用的 CMF-B 底盤,是專為 B-segment 細車而設,亦即雷諾 Clio、新 Juke 等所用的同一台,前麥花臣支柱、後扭力杆懸掛,Note 的底盤則是日產首次採用高達 1,470MPa 的冷沖壓/超高耐能鋼製造以減重和增強硬度。
同樣趕時興地用上闊屏幕的錶板設計,中台的觸控式顯示屏有音響、藍芽電話、Apple CarPlay 和 RVM 後泊鏡頭,與其他小車一樣,都是以實用性為主,沒有甚麼花巧的版面可向人眩耀;較精景的顯示則出現在儀錶盒內,車速和哩數以跳字顯示,可從軚盤按鈕轉變的左邊屏幕,可顯示動力流程、耗油量、出力 %、防撞/跟線系統顯示,頗科幻的。懸浮式的中橋設計,上層有像滑鼠的波檔選擇制和中央手枕連儲物格,下層有額外儲物膠兜。錶板台左、右旁有小抽屜/杯架,門邊循例有儲物格,後排椅背可 60/40 拍下;後排乘坐空間以小車來說非常不錯,行李箱空間也不差,車廂用料比較黑膠。稱為「Zero Gravity」零重力前座椅設計,椅背角度形狀和椅架結構能減少疲勞,上坐感覺是圓圓包身的那樣。
駕駛感覺方面,未習慣 e-Power 系統前會覺得它有點怪怪,車子就如 Serena e-Power 一樣,電油引擎會在有需要充電或大力踩油時「打個冷震」撻著,轉數會根據速度即用電需要而改變,但又像活在平衡時空般與驅動車子沒有關係。沒有波轉的Note,司機駕駛中可以參與的,有波棍設有的「B」for braking 落斜拖慢,和波棍旁的 Drive Mode 選擇制,模式有「Normal」、「Sport」跑化和「Eco」慳電模式,「Sport」和「Eco」時有較大收油拖慢反應即較強回收充電效能,以及有 Creep 蠕行;「Sport」時大油加速,引擎會由為電池充電變為直接為摩打供電;電池儲夠電的話另可按「EV」制行電動,不夠電時它會「嘟」你作出提示。
Note 那副 116 匹 / 28.6 公斤米輸出總不會有 Tesla 那種扯得你面部缺氧的加速力,車子加速性能不快,但也夠用,扭力反應亦一如電車般一踩即有,所以「Normal」和「Sport」間的加速力分別不算很大,反而我們較多利用「Normal」和「Sport」的不同拖慢反應來進行 One-pedal-control 單腳踏控制,「Sport」時有像人家 1 或 2 波的拖慢程度,如果「D-Mode」制是放在軚盤上會更加方便。車子自行充電頗快,落幾個斜、拖幾次慢便見電量由一半升至大半,可繼續玩「EV」模式。日系車仔乘座感一向不錯,有懶懸掛設計軟硬度適中,在顛簸的路面上車體帶來的反應頗直接,都是因為車尾是扭力杆懸掛所至,車子在快走時,其貼地性亦是不錯。小車之中,Note 算是擁有豐富的主動安全系統,有車道偏離「嘟嘟」警告系統(LDW)、落 Brake 抝正的車道輔助糾正系統(LI)、前方碰撞預警系統 (IFCW),和前撞自動制動系統(IEB)。23 萬元售價,有安全,有電動,有科幻錶板,有合理空間,日產在 Note 的有限體積和車價下,算交足功課啊!
時興的闊屏幕錶板設計;懸浮式中橋,上層有手枕,下層有儲物膠兜。
車子全時由電摩打驅動,電油引擎的作用在於給電池充電或直接供電給摩打用。
16 吋輪圈的柱軸是參照東洋劍鋒的設計,車系亦是首部掛上日產新 Logo 的新車。
新「V-Motion」鬼面罩的網紋圖案取材自日本傳統玻璃切割工藝,LED 頭燈由四顆「冰磚」連成。
「Zero Gravity」座椅設計,椅背形狀和椅架結構能減少疲勞,上坐感覺是圓圓包身的那樣。
D-Mode 模式有「Normal」、「Sport」跑化和「Eco」慳電模式,後兩者有較大收油拖慢反應即較強回收充電效能。
可從軚盤按鈕轉變的左邊屏幕,可顯示動力流程、耗油量、出 力%、防撞/跟線系統顯示,頗科幻的。
車子自行充電頗快,落幾個斜、拖幾次慢便見電量由一半升至大半,可繼續玩「EV」。
雷諾日產聯盟共用的 CMF-B 底盤,是專為 B-segment 細車而設,輪距比前短了 20mm。
安全系統有 LDW 車道偏離「嘟嘟」警告、落Brake 抝正的 LI 車道輔助、IFCW 前撞「嘟嘟」預警和 IEB 前撞自動制動。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三氣缸發電機引擎 / AC 電動摩打
排氣量:1,198cc
最大馬力:總輸出 116 匹
最大扭力:28.6kgm / 0-2,900 轉時
波箱設計:單一減速齒
體積:4,055 X 1,695 X 1,520mm
重量:1,220kg
售價:HK$219,000 起
網址:http://www.nissan.com.hk/
查詢:2262 1088(Honest Motors Limited)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2021 年各車廠好似都活躍起來,沒有因為大氣候環境被影響,期待已久的 Honda Civic 終於推出新款,新車還進行美日同步發布,非常有誠意。新車有新動力系統之外,還預告了 2022 有更吸引的版本出現。
今次 Civic 改款後,鬼面罩用了六角形蜂巢網格設計,由於是揭背車款,車尾燈也是新設計,整體線條似 Sportback 多一點,不是車廠將它定位為 Hatchback 類別。車廂方面,軚盤是全新設計,中控台在 EX 版本下,有 12 吋大型顯示屏,也會配置 12 隻 Bose 喇叭。當然 Honda Connect 聯動系統絕對不能少。
動力方面,日本版會用 1.5 Turbo 公升引擎,美國就會用 2.0 公升引擎。日本版最大馬力 182 匹和 240 牛頓米扭力,會有 CVT 或手波選擇,Honda 表示新車的隔音也作出了調整。
日本版的全線提供 Honda Sensing 安全系統,它是利用鏡頭、雷達互相合作,去進行測距、拍攝等動作,去提供主動式安全防護。
日本將在 8 月推出,美國就將在今年內推出市場。
歐洲市場方面,由於他們大力推動電動車,在 2022 年將會有 e:HEV 電動化版本出現,也會有 Type R 版本。
中型房車市場好像被歐洲品牌完全攻佔,但是豐田沒有因此放棄香港這個市場,小改款 Carmy 終於引入到香港。新車面貌小改,在動力和安全系統的轉變才是今次重點。帶著高雅、脫俗、瑰麗的形態出現的 Camry,化身成 Gorgeous Monster 的它能否突出重圍令你心動?
起初看到這部 Camry 是覺得它的轉變不多,再看看規格得知轉變在內在之中。車身整體線條跟過往一樣,新型的銳利車燈、超大的進氣口泵把,都令這部車的氣勢提升不少。細心比較之下,發覺鬼面罩 Toyota 標誌下方凸出來的部份被拉平、泵把側邊的入風口多了電鍍邊、車尾燈也加入了小量黑底元素,如果沒有比較的確很難察覺得到。輪圈方面,上代款式比較斯文,今次換上雙色 Sporty 18 吋款式。
車廂設計方面,終於配置了豐田最新 9 吋觸控中控台屏幕,屏幕置中垂直放在跟駕駛席錶板同一個水平,令駕駛時觀看畫面時方便得多。新系統亦支援了 Apple Carplay,跟手機連動更為方便。大型全景式天窗今次仍有保留,為這部中型房車的空間感進一步提升。
今次 Camry 加入了 TOYOTA SAFETY SENSE 主動式安全系統,當中包括預警式防護系統附自動煞車輔助(Pre-Collision System)、 雷達感應式車距巡航定速系統(Dynamic Radar Cruise Control)、線道追蹤輔助系統 (Lane Tracing Assist)、線道偏離警示系統 (Lane Departure Alert)及智慧型高燈自動切換系統(Automatic High-Beam),這些功能都可以在軚盤上輕鬆操作。車廂也配上 8 個安全氣袋。
輸港版本 Camry 使用全新調較的 2.5 公升直四引擎,最大馬力 206 匹和 247 牛頓米扭力,使用 8 速 Direct shift 自動波箱,車廠表示新車油耗可以慳多 20%,油耗數字提升至 14.2km/L。在實際試駕時,整體感覺跟過往差不多,在 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底盤協助下,車身的剛性提升外,亦作出了輕量化。在低重心設計和高剛性的優點配合下,在高速走彎時車身的擺動不多,行車穩定度不錯。Direct Shift 8 速波箱反應比過程爽快,車廠表示新的齒輪比更是適合香港日常使用,動力流失也能減少,算是有點驚喜。
這部 Camry 跟之前相比,在動力、車內設備、科技應用、主動安全系統方面都是有提升,一貫豐田易開易操控的駕駛風格,寬敞的後座空間,絕不遜給同級對手,可是德國車廠在房車方面發展飛快、價格也進取,對於褲袋深一點的車主們,可能會被市場上花多眼亂的車款而感到頭痛,不過以豐田車系的耐用性、穩定性等方面來看,又可以加一點分數,我們即管看看它推出市場後的反應如何吧。
今次 Camrt 的鬼面罩、泵把飾件和車尾燈都作出了改小改。
中控台使用 9 吋顯示屏,支援有線 Apple CarPlay。
今次 Camry 有 TSS 自動式安全系統,軚盤可以控制當中功能。
新車改用 2.5 公升直噴引擎,波箱是 Direct shift 8 速設計。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VVT-i引擎
排氣量:2,487cc
最大馬力:206 匹 / 6,600 轉時
最大扭力:247 牛頓米 / 5,00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 Direct Shift 無段變速波箱
體積:4,885 X 1,840 X 1,455mm
重量:1,495 – 1,550kg
售價:HK$325,950 早鳥優惠($335,808)
網址:http://www.crown-motors.com/
查詢:2884 7999(皇冠汽車)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採用中後置引擎布局的躍馬雙座Berlinetta車型最新力作,法拉利296 GTB通過網上發布活動在法拉利全球社交媒體和網絡平台耀目登場。法拉利296 GTB重新定義駕駛樂趣,無論極限駕駛或是日常駕控均可帶來純粹的駕趣激情。
296 GTB對於法拉利而言具有革命性意義,因為新車引入了全新的引擎,足以媲美品牌屢獲殊榮的8缸引擎和12缸引擎。全新120° V6引擎的最大輸出功率達663 cv,配以輸出功率為122千瓦(167cv)的電動摩打,相得益彰。這是首台搭載6缸引擎的躍馬公路跑車,其綜合輸出功率高達830 cv,提供超乎想像的非凡性能以及別具特色且震撼人心的美妙聲浪。
新車的命名沿襲了法拉利歷來的車型命名傳統,即將其總排量(2.992 l)、氣缸數與GTB(Gran Turismo Berlinetta)縮寫進行組合,旨在凸顯這款全新引擎在躍馬史上劃時代的意義:該引擎不僅是296 GTB「躍動的心臟」,還開創了全新V6時代,其深深植根於法拉利70餘年來在賽車運動中創造的無可比擬的成功經驗。
事實上,首款法拉利V6引擎採用65°夾角結構,並且率先應用於1957年1500cc Dino 156 F2單座賽車。在隨後的1958年,更大排量的動力版本搭載於採用前置引擎布局的Sport Prototype車型(196 S和296 S)以及F1賽車(例如246 F1賽車)。同年,246 F1賽車協助車手邁克·霍索恩(Mike Hawthorn)贏得了F1車手世界冠軍頭銜。
第一台採用中後置V6引擎布局的法拉利車型是1961年獲得了多個榮譽頭銜的246 SP,該車在1961年和1962年均贏得了Targa Florio大賽的勝利。同樣在1961年,法拉利憑藉搭載120° V6引擎的156 F1,榮膺首個F1車隊冠軍頭銜。1981年,法拉利首度在126 CK的引擎氣缸排之間安裝了渦輪增壓器。隨後於1982年在126 C2的引擎上也安裝了渦輪增壓器,使之成為了首台搭載渦輪增壓器而贏得F1車隊總冠軍頭銜的車型。1983年,憑藉126 C3車型的出色表現,法拉利連續第二年榮獲車隊總冠軍頭銜。自2014年以來,V6渦輪增壓混合動力架構已經應用於所有的F1單座賽車。
296 GTB的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系統確保其具備卓越的實用性與零遲滯油門反應,在eDrive純電模式下可達25公里的續航里程。緊湊的車身造型、創新的動態控制系統以及精心設計的空氣動力學細節,令新車的操控表現驚人,可即時回應駕駛者的指令。此外,動感優美的設計和極其緊湊的車身也彰顯鮮明的摩登風範,與1963年的250 LM等車型一脈相承,代表著純粹至簡風格與出色功能性的完美結合。
一如SF90 Stradale,新車同樣可選配Assetto Fiorano套件,其中包括輕量化部件和空氣動力學改裝部件,旨在滿足客戶在賽道等駕駛情景中享受巔峰性能體驗。
憑藉663 cv的最大輸出功率和221cv/l的功率系數,296 GTB採用的內燃引擎創下公路跑車功率系數新紀錄。這主要由於引擎的120° V型設計、相等點火間距以及布局在V型結構內部的渦輪增壓器。這種布局確保引擎具備更緊湊的設計以及最佳的品質分配。
這種架構在燃燒順序方面也非常理想,並且有利於將集氣箱和引擎支架完美整合在氣缸蓋的進氣口側面。由於取消了獨立的集氣箱和外部支架,令引擎更輕、更緊湊。因其體積的減小,流體力學表現進一步改善,提升了進氣效率。相比90° V型結構,120° V型結構的氣缸排之間空間更寬裕,這意味著渦輪增壓器可以安裝在中央位置,從而顯著減小動力系統的整體尺寸並縮短空氣到達燃燒室的距離,盡可能地提升進氣管道和排氣管道的流體力學和效率。
為了確保卓越的功率系數,燃燒室內部氣壓需要達到更高水準。在不影響引擎重量和可靠性的情況下,增強燃燒室的氣壓需要在熱流體力學和結構設計方面開展針對性的研發工作。為此,法拉利充分運用其在合金、尺寸標註和部件方面的各項重要專業知識,精心開發出鋁製引擎氣缸體和氣缸蓋。全新的兩大部件專屬於新V6動力系統。
動力分配機制也是全新的:驅動力通過定時鏈傳送至泵機組(水泵和機油泵),還通過偏置鏈輪和各氣缸組專用的定時鏈傳送至氣門架構。主鏈條採用一個專用液壓機、兩個輔助液壓機且對右側和左側氣缸排執行不同校準的套筒鏈以及一個機油泵組件的專用鏈條。氣門架構包括帶液壓挺桿的滾柱指輪並且採用獨特的進氣和排氣閥門剖面設計。
該引擎從應用於SF90 Stradale車型的燃燒室的最新研發成果獲益:中央噴油嘴、火花塞以及350 bar的壓力噴射系統,可改善燃燒室內的燃料空氣混合比,提高性能並減少排放量。進氣管道和排氣管道均經過重新設計和改良,最大程度地提高容積效率,從而確保燃燒室內部高水準湍流運動。
IHI渦輪增壓器經過完全重新設計並採用更高性能的合金材料。這意味著渦輪增壓器的最大轉速可以提高至180,000轉/分,而性能和增壓效率也隨之提高,增加了24%。對稱、反向旋轉的渦輪增壓器是單流道型:所採用的技術解決方案較V8引擎的壓縮機輪直徑減少了5%,渦輪轉盤直徑減少了11%,卻依然確保非常高的功率系數。由於旋轉質量減少(與3.9公升V8引擎的相比,兩個旋轉元件的慣性減小了11%),引擎加速時間縮短,確保瞬間動力輸出。
曲軸採用氮化鋼材製成。為確保實現120°的曲軸角,在初步鍛造的粗鋼錠基礎上,曲軸經扭曲處理,然後進行深度氮化熱處理(以確保抗高負載性能)、機械加工和平衡處理。全新V6引擎的點火順序(1-6-3-4-2-5)與曲軸軸頸幾何形狀有關。憑藉優異的平衡性——100%的旋轉品質和25%的交變質量達到平衡狀態——在不增加引擎重量的情況下有助於減少襯套上的負載。
法拉利還開發了全新可變排量機油泵,旨在確保機油壓力在引擎整個工作範圍內得到持續控制。由引擎電子控制單元閉環控制的電磁閥用於控制機油泵的流量和壓力,僅提供保證引擎功能性和可靠性所需的油量,同時減少機油泵本身吸收的功率。在回油方面,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飛濺損失,六個回油轉盤説明增強吸入系統的功能。其中三個特定的專用轉盤用於曲柄行程下方的曲軸箱,另一個轉盤用於分配室,其餘兩個轉盤用於氣缸蓋隔間。
在法拉利引擎中,集氣箱通常布局在V型結構的中心。然而,這款V6引擎在這方面實現了革命性的創新突破:它的集氣箱位於氣缸蓋的一側,並與節流閥的支架整合在一起。這些零部件均採用輕質熱塑性材料打造而成,旨在降低引擎的重量。主要由於更短的管道設計實現的流體動力失調,該解決方案有助於提升整體性能。此外,高壓線的體積更加小巧,從而減少了增壓時間。
全新架構為研發安裝在引擎艙上方且更具流線感的排氣管鋪平了道路。排氣管的整體造型降低了背壓,有助於大幅提升性能。排氣歧管及催化器外殼均採用鉻鎳鐵合金打造而成,在降低排氣管重量的同時,亦賦予其更加出色的耐高溫性能。
引擎聲浪音色方面,296 GTB堪稱全面革新之作,它完美地將兩種截然相反的特質相融合:渦輪引擎的強勁動力與自然吸氣V12引擎和諧的高頻聲浪。即使在低轉速下,獨特悅耳的排氣聲浪亦可傳入座艙,完美呈現V12引擎清晰純粹的和聲次序,隨著轉速的提升,躍馬標誌性的高頻聲浪隨之而來。法拉利這種獨特的排氣聲浪與新車卓越的性能表現完美融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駕駛互動性,從而翻開了躍馬Berlinetta車型歷史上嶄新的一頁。
即使對處於車外的人,亦能即時分辨出這款引擎高亢獨特的排氣聲浪。作為F163引擎家族的首款產品,這款V6引擎在研發階段便贏得了「piccolo V12」(小型V12引擎)的稱號。120度V形架構確保了對稱的點火順序。經過重新調整,採用等長布局的排氣歧管及位於「Hot V」設計外側的單一排氣管道進一步增強了壓力波。這些獨特的優勢令和聲清晰純粹,在8500轉/分的極限值的推動下,顯得格外悅耳動聽。獲得專利的「熱管系統」根據296 GTB的車型特點進行了重新設計,並安裝於廢氣處理系統前方,從而將極致純粹的排氣聲浪傳遞至駕駛艙,進一步提升了駕駛互動性和操控樂趣。
這是躍馬史上首次採用純後輪驅動,並搭載了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由內燃引擎和一個後置電動摩打組成,後者的輸出功率高達122千瓦(167cv),這一切主要源自F1賽車的動能摩打發電機單元(MGU-K)。過渡管理制動器(Transition Manager Actuator)既可讓電動摩打和內燃引擎協同合作,實現高達830cv的綜合輸出功率,也可將兩者分開,令電動摩打獨立工作運行。
除了V6渦輪增壓引擎,新車還搭載了已經應用於SF90 Stradale、法拉利Roma、Portofino M及SF90 Spider車型上的8速雙離合器波箱,該動力系統還包括位於引擎和波箱之間的動能摩打發電機單元(MGU-K)、可令電動摩打與內燃引擎分開工作的過渡管理制動器(TMA)、容量為7.45kWh的高壓電池以及控制電動摩打的逆變器。
動能摩打發電機單元(MGU-K)採用了雙轉子單定子架構,是一種軸向磁通電動摩打。其緊湊的尺寸設計與架構減少了動力系統的長度,從而賦予296 GTB更短的軸距設計。除了為高壓電池充電以外,電動摩打還可啟動內燃引擎,並為其提供額外的扭矩和動力(高達167cv),同時令新車在eDrive純電動模式下行駛。憑藉升級改良的設計,動能摩打發電機單元(MGU-K)可實現高達315Nm的峰值扭矩,較之前提升了約20%。
在過渡管理制動器(TMA)幫助下,新車從純電動模式切換至混合動力模式及內燃引擎模式的靜態和動態過程極為迅捷,反之亦然,從而確保了流暢、充沛的扭矩輸出。控制軟件完全由法拉利獨立研發,可與雙離合器波箱、電動摩打及逆變器軟件協同合作,以更有效地管理內燃機點火及其與波箱的連接和斷開過程。鑒於採用了全新一代的零部件,過渡管理制動器(TMA)鑄就了一款極致緊湊的波箱,該系統僅僅令動力系統的長度增加了54.3毫米。該架構包含三片式乾式離合器、與帶離合器控制連桿的傳動系統保持同步的離合器指令模組和電子控制單元(ECU)。
由於採用鐳射焊接技術的創新設計,296 GTB的高壓電池容量可達7.45kWh,同時帶來極具競爭力的功率重量比。電池組安裝於車身底部,以最大程度地減少體積和重量,而冷卻系統、整體架構及固定點則被整合為一個單獨元件。該電池模組由80個串聯電池組成。每個電池監督控制器(Cell Supervisor Controller)均直接安裝在模組中,以減少體積和重量。
配備於296 GTB車型上的逆變器基於兩個並聯的矽模組打造而成,其功率輸出模式經過改良,可將動能摩打發電機單元(MGU-K)的峰值扭矩提升至315 Nm。該元件能夠以極高的效率(超過94%)轉換電能,即使在電能需求最大的情況下,亦可提供啟動V6引擎所需的電能。
296 GTB的動態性能開發著重於提升車輛的純粹性能表現,充分利用新的架構解決方案(V6、混動動力總成、較短軸距)提供首屈一指的駕駛體驗,並讓車輛功能更多元、能夠適應更多不同的駕駛場景。296 GTB不僅擁有卓越的駕駛性能,還擁有混能布局帶來的豐富功能。
為達成以上目標,需要進一步改良車輛架構、保證所有主要部件盡可能緊湊、管理好能量流,並將能量流與車輛的動態操控完美整合。我們為296 GTB專門開發了新元件,包括過渡管理器制動器(TMA)和6路底盤動態感測器(6w-CDS) ——這在汽車領域是世界首創。296 GTB還具備一些新功能,如ABS evo控制器,它能利用6w-CDS收集的資料且帶有與EPS集成的抓地力預估功能。
在法拉利,車輛處理和向駕駛者提供回饋的能力(內部稱為駕駛樂趣因素)是通過五大指標來衡量的:
• 橫向維度:對軚盤的反應速度,後軸對軚盤的迅速反應,操控簡便性
• 縱向維度:油門踏板的即時反應及平穩性
• 換檔:換檔時間,每次換檔都能感受到齒輪更進一步,駕駛酣暢淋漓
• 制動:制動踏板的行程和反應速度(效率和調製行程)
• 聲音:隨著轉速提高,座艙的聲音水準及品質,以及引擎聲音能否循序漸進。
在駕駛296 GTB時,超凡性能表現的易用性和可用性也至關重要:例如,在純電模式下,這款車可在不使用內燃引擎的情況下達到135公里/小時的速度。在混能模式下,當需要更高性能時,內燃引擎就會協同電動摩打工作。純電和混動模式之間的切換平滑流暢,確保平穩、暢順的加速力;當需要動力的時候,動力系統能快速回應,滿足動力需求。通過全新ABS evo與6w-CDS感測器的集成,車輛在乾地上的刹車距離明顯縮短,這也使296 GTB在反覆大力制動下依舊能夠保持穩定的制動力。
從底盤的角度來看,軸距比之前中後置引擎的法拉利berlinetta車型縮短50毫米,從而進一步提升汽車了的動態敏捷性。其他提高車輛操控及性能的解決方案包括線控制動系統、「空氣」制動卡鉗、電動輔助轉向系統、車尾的主動空氣動力學裝置及SCM-Frs磁流變阻尼器。
296 GTB通過減少車身重量以確保車身平衡和精妙的操控感:混能系統所增加的重量通過多個解決方案來抵銷,包括全新的V6引擎——較之前berlinetta車型上所搭載的V8引擎足足減重30公斤,以及大量輕量化材料的使用。296 GTB的乾重僅1470公斤,以1.77公斤/cv的重量功率比處於同類車型領先地位。
296 GTB配備了一個單獨的電動摩打,專門驅動後輪,因此也節省了重量。在充電功能方面,在正常制動條件下、在制動防抱死系統(ABS)開啟狀態下、在大力制動後鬆開制動踏板時,後軸都可收集能量,實現再生制動,還可通過內燃機和電動摩打的綜合管理為電池充電。
電動牽引力控制和能量回收的實現需要歸功於新的線控制動單元,該單元能確保在所有操作模式(包括ABS)下液壓和電機協同工作。除此之外,配置在296 GTB上的「ABS evo」功能更是全球首次發布,作為全新的牽引力控制和分配解決方案。由於採用了線控制動,踏板行程被降到最低,這不僅提高了駕駛的運動感,又實現了更高的制動效率,適合輕微制動,能夠獲得如賽道般的踏板制動體驗。新的ABS控制模組與新的6w-CDS感測器集成,進一步提升後輪抓地力,通過更加穩定的制動表現提高了過彎性能。
純電和混能模式之間的轉換是296 GTB跑車的基礎特性,關鍵在於動力系統如何管理可用的動力。兩者在汽車的動態全路況能力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就是為什麼動力輸出管理選擇器(eManettino控制按鍵)與傳統的Manettino旋鈕一起被採用的原因。eManettino控制按鍵有四種不同的動力操控模式:
-eDrive模式:此模式下,內燃引擎將停止工作,後輪採用純電驅動;在充滿電的情況下,296 GTB可以135公里/小時的最高速度行駛25公里。
– Hybrid(混合動力模式):這是點火時的預設啟動模式。在混能模式下,功率流的管理以達到最高效率為目標,而控制邏輯單元則決定內燃機何時介入。當引擎啟動後,車輛動力和性能將得到最佳的發揮。
– Performance(性能模式):在此模式下,內燃引擎始終處於工作狀態,並協助維持電池效率,以確保車輛始終處於滿電狀態。這是能夠將296 GTB的性能完全釋放的最佳模式。
– Qualify(排位賽模式):該模式可實現296 GTB巔峰性能表現,代價是再充電效率相對較低。
在側滑角控制系統(SSC)中,抓地力預估裝置的兩側安裝了基於電動輔助轉向的第二裝置。通過EPS提供的資訊,並參考由SSC估測的側滑傾角,抓地力預估裝置可在每次轉向時預估輪胎的抓地力,包括判斷車輛何時未達到最佳抓地力,以便控制單元根據抓地條件正確介入。在賽道上駕駛時,該系統對抓地力的預估要比之前的系統快35%。
296 GTB擁有專為法拉利開發的新ABS控制模組,可在Manettino旋鈕「Race」模式及位於其上方的模式使用。與目前使用的偏航率感測器相比,它採用來自6w-CDS的資訊獲取更精準的速度估值,並改善制動分布。6w-CDS可以測量加速度和在三個軸(X、Y、Z)上的旋轉速度,以支援車上其他動態控制系統更準確地讀取車輛動態資訊,從而改善調整其功能。在直路及Z字形道路刹車時,後軸受制於制動性能和橫向穩定性之間的平衡,這些準確的資訊可更好發揮輪胎的縱向力,大大提升煞車效果:與F8 Tributo相比,296 GTB將200- 0公里/小時的制動距離縮短了8.8%,同時也將制動穩定性提升了約24%。
對於那些追求極致動力和巔峰性能的客戶而言,296 GTB 的Assetto Fiorano配置版車型可謂理想之選:通過大幅減重及空氣動力學組件,帶來無與倫比的性能駕駛體驗。其他尤其值得注意的配置還有,基於法拉利GT賽事經驗打造的Multimatic減震器,專為改善賽道性能打造;安裝於前泵把上的高下壓力碳纖維附件可產生額外10公斤的下壓力; Lexan®後車窗以及其他輕量化材料的廣泛應用,如用於座艙和外飾的碳纖維材料。
Assetto Fiorano配置版車型絕不是簡單地在原有車型上替換部件。一些部件的標準結構也需要重新設計,比如門板,從而才可實現整個套件總減重達12公斤以上的目標。訂購Assetto Fiorano 的車主還可獨家選購一款靈感來源於法拉利250 Le Mans的特殊塗裝。這款塗裝從前翼開始,經過中央格柵,然後沿著引擎蓋向上延伸,構成錐形圖案,最後一路延伸至車頂及後擾流板。其他Assetto Fiorano套件包括可幫助總減重達到15公斤的超輕Lexan®後車窗,及因出色抓地力而特別適合賽道駕駛的米芝蓮Sport Cup2R高性能輪胎。
保養期七年原廠保養計劃
查詢電話:2376 8080(Blackbird Concessionaires)
查詢網址:https://hongkong.ferraridealers.com
全新 Tesla 充電站位於長沙灣 The Campton (福榮街 201 號),為車主提供便利快捷的電動 車充電體驗,鄰近有大型商場⻄九龍中心之外,附近的元州街及青山道亦有多間⺠生商 店、商場及食肆可供購物或飲食,步行至深水埗的高登及黃金電腦商場,為所有車主提供 全新的充電選擇。
The Campton 超級充電站內設有 3 個 V3 Supercharger 超級充電器,V3 超級充電為目前全 球最快充電技術,Model 3 車主使用 V3 Supercharging超級充電只需 5 分鐘即可補充約 120 公里的續航里程,輕鬆來回長沙灣與上水 2 次。
Tesla 擁有全球最快最廣的充電網絡,覆蓋全港,車主隨時隨地都能在區內找到充電站。 現時香港已經開設了 35 個 Tesla 超級充電站,更會在 7 月於中環地標 IFC 國際金融中心打 造全新 Tesla 超級充電站,令所有車主擁有無可比擬的電動車充電體驗。
The Campton 公眾停車場資料
地址:福榮街 201 號
開放時間:24 小時
時租: $28 (提供日/夜泊優惠)
要享受平治最奢華、最舒適、最先進、最自動化、最多花巧設備的,莫過於其 S-Class 旗艦級房車,在 2020 年夏季推出、今年年初剛抵港的全新 S-Class,一如既往,擁有著以上的種種;車系先有 S 400 和我們測試過的 S 500,現有這部屬中級規格的 S 450,同是 4MATIC 四驅,售價 $1,602,958 起。
今代 S-Class 屬第七代設計,代號 W223,車子體積比舊款稍長、闊和高,軸距增多了 51mm。較大的體積順理成章換來較闊的車廂空間,尤其後排頭頂、伸腳位和膊頭位都較多。低調地展現其旗艦級身份的車身設計,線條簡單利落,就像一部大碼的 E-Class 般,但有適量的放閃「bling bling」地方來顯示其領導地位。全新的頭、尾燈設計,今代可加 $24,500 配用全新的 Digital Light 頭燈,其三個強大 LED 組件由 130 萬個微鏡折射光線來達到更精確的 Highbeam Assist、更佳的漸變光線分佈和自動適應照明功能;標準頭燈則是所見的 Multibeam LED,與 S 500 的一樣。隱藏式的車門手把,車主靠近或觸碰手把表面時會電動伸出;此設計加上車底封板和車身部件的空氣動力學設計,車身風阻系數只有 Cd 0.22。行車寧靜程度一向無可挑剔的 S-Class,平治竟然找到改進空間,新車的防火牆電線索環有雙重密封設計,絕緣層延展到 A 柱側面和車廂底部,另部分車殼中首次藏有隔音材料,進一步減低傳入車廂的噪音。
底盤技術方面,上代稱為 Magic Body Control、今代改叫 E-Active Body Control 的主動式氣壓避震,雖然不見香港可以訂購,但也值得一提,系統現以 48V 電力系統運作,有 20 個感應器加雙鏡頭「睇路」,能每秒分析路面情況 1,000 次,然後獨立調節每個車輪的彈簧和避震軟硬,除了抗衡車身前臥、後仰和傾側外,以 Comfort 模式行車時,Road Surface Scan 功能可透過鏡頭睇路來預先自動調節懸掛軟硬;Curve 功能在轉向時可像電單車般向內「訓彎」,讓乘客不用「西」向外。由它愆生的 Pre-Safe Impulse Side 側撞保護,E-Active Body Control 懸掛可在探測到車側撞擊時在數十份之一秒內將車身升高達 80mm,讓車底較硬部份來承受撞擊力。可 $16,500 加配的 Rear-axle Steering 後軸轉向系統,60km/h 以上與前輪同方向轉,增加操控穩定性,60km/h 以下反方向轉,轉向角度有 4.5 或 10 度選擇,最高可縮短迴旋直徑 2 米至 11 米,給這部大型房車更大 U-turn 和泊位靈活性。
平治現時慢慢普及開去的「EQ Boost」微混能「M256」引擎,最早是上代 S-Class 於 2018 年小改時率先採用,以全新的 3.0 升直六引擎取代以往的 V6,S 450 所用的是 S 500 的較細輸出版本,與其他例如 CLS 450、GLE 450 一樣,有 367 匹 / 500 牛頓米輸出;引擎在排氣一方有渦輪增壓器外,入氣一方有電動機械增壓器 Electric Auxiliary Compressor(eZV),在廢氣 Turbo 有效谷氣前提供加壓反應,減少 Turbo Lag 感覺;引擎與波箱間的 ISG(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綜合撻火器/發電機提供微混能功能,包括熄火/重撻、分離滑行 Coasting、動力回收反充電,和 22 匹 / 220 牛頓米摩打輔助。引擎反應與試過的「450」一樣,運轉如絲幼滑,起步加速無需怎樣等它谷氣,收油再踩油時確實沒有感受得到的 Turbo Lag,所謂的 22 匹 ISG 摩打輔助並沒有甚麼可以分別得到,只有憑儀錶內的「EQ Boost」錶得知它在充電還是出力;引擎驅動龐大的 S-Class 自然加速較慢,廠稱 0-100km/h 加速需 5.1 秒,主觀感覺比其他「450」稍慢。Dynamic Select 系統,Individual 模式可自選引擎/波箱快慢、Airmatic 懸掛系統的軟硬、軚盤輕重和 ESP 穩定系統反應。極度細膩的行駛感覺,需用心和臀部來細心領會。
新 S-Class 的錶板設計由橫向雙屏幕闊玻璃改為分開獨立兩塊儀錶和中控台屏幕,前者可以 $11,500 改配有立體圖案顯示的 3D Driver Display,所見的標準儀錶顯示同可用軚盤按鈕「捽」出黑色 Understated、紅色 Sport、之前未見過的白色 Exclusive,和黑白色 Classic 四種圖案。全新設計的 12.8 吋中控台觸控屏幕,面積較上一代擴大 64%;所用的 MBUX 乃第二代系統,畫面和圖像更美,易用程度更高,屏幕上方是駕駛模式選擇、安全系統、音響、氣氛燈光、座椅按摩、GPS 地圖、「車仔」狀態顯示、引擎馬力/扭力輸出圖像、耗油量顯示等功能,下方是長著的冷氣系統控制版面。與MBUX整合的輔助泊車系統,經優化的聲納感應器加四個車外鏡頭帶來 Active Parking Assis 功能,除強化搵位和自動泊車性能外,現倒車遇人懂自動煞車。
需 $7,000 額外選配的 MBUX Interior Assist,在天花控板裝有監察鏡頭,系統有學習推算法分析乘客頭或手的移動方向和肢體語言來識別其願望及意圖以控制車輛功能,例如見駕駛者轉頭望向後窗,系統可自動打開窗簾之類。S 500 標準配有的新出 Active Ambient Lighting 主動式氣氛燈,採用 250 個 LED 光源強化視覺效果,亦可與駕駛輔模式整合,S 450 則要加 $10,200 另購。需 $38,000 加購的 MBUX Augmented Reality Head-up Display 虛擬實境顯示,以合成動畫效果將導航系統的引路箭頭顯示在擋風玻璃上。如頭等機倉的後座佈置 First-Class Rear Compartment,需 $63,00 另購。
供後排玩 MBUX 系統的平板電腦,需 $6,500。示範車則額外裝有需 $14,000 加購的後排左、右乘客的正面氣袋和安全帶氣袋,以及需 $3,800 的前後「設計師」發光安全帶扣 Designer Belt Buckles。全車美輪美奐,每個細節都經精雕玉琢,試車一個早上根本不能盡玩。
新 S-Class 的錶板設計由橫向雙屏幕闊玻璃改為分開獨立兩塊儀錶和中控台屏幕。
前後「設計師」發光安全帶扣 Designer Belt Buckles,需 $3,800 另購。
與 MBUX 整合的輔助泊車系統有 Active Parking Assis 功能,強化搵位和自動泊車性能,倒車遇人懂自動制動。
Individual 模式可自選引擎/波箱快慢、Airmatic 懸掛系統的軟硬、軚盤輕重和 ESP 穩定系統反應。
標準儀錶顯示有黑色 Understated、紅色 Sport、之前未見過的白色 Exclusive,和黑白色 Classic 四種圖案。
22 匹 ISG 摩打輔助並沒有甚麼可以分別得到,只有憑「EQ Boost」錶得知它在充電還是出力。
第二代 MBUX 系統,畫面和圖像更美,易用程度更高;馬力/扭力輸出圖有像心電圖的尾巴,非常漂亮。
「EQ Boost」微混能「M256」引擎,「450」同有 367 匹 / 500 牛頓米輸出; ISG 撻火器/發電機有和 22 匹 / 220 牛頓米輔助。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六汽缸渦輪增壓引擎 + EQ Boost
排氣量:2,999cc
最大馬力:367 匹 / 5,500-6,100 轉時(EQ 22 匹)
最大扭力:500 牛頓米 / 1,600-4,500 轉時(EQ 250 牛頓米)
波箱設計:9 前速 9G-TRONIC 自動波箱
體積:5,289 X 1,921 X 2,109mm
售價:HK$1,602,958 起
網址: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339(Zung Fu Company)
文、攝:James Chan
日本超人氣過江龍「燒牛丼元祖」東京チカラめし(Tokyo Chikara Meshi)將於2021年6月22日(星期二)起在香港正式營業,登陸旺角鬧市開設香港首間分店。位於商場THE FOREST地舖的東京チカラめし(Tokyo Chikara Meshi)主打多達35款日式燒牛肉丼、燒豚肉丼及其他定食,價錢親民實惠,價格由港幣45元起,以鐵板燒即叫即烤,滿滿份量補充體力一流,為食客帶來最正宗、最地道的日式鐵板燒肉丼風味,掀起從前在日本的滿滿回憶。
來自日本、擁有超過45年歷史的東京チカラめし(Tokyo Chikara Meshi)被喻為「燒牛丼元祖」,以魄力十足的鐵板燒烹調方式為大家呈獻一碗碗即叫即烤的美味日式燒肉丼,是一眾日本人及牛丼愛好者的早、午、晚餐首選!有別於傳統汁煮牛肉丼,店內所有日式燒肉丼均以鐵板燒即叫即烤,燒至微焦後淋上特製醬汁,香氣撲鼻,翻新了大眾對牛丼的傳統印象。經過嚴格挑選的每塊烤肉均達指定厚度,香烤後口感十足,加上其肉味香濃、肉汁豐盈,讓食客滿足感爆燈!
開幕日期:2021年6月22日(星期二)
餐廳地址:旺角奶路臣街17號THE FOREST地下G8號舖
營業時間:上午10時至凌晨12時(限聚令期間將會營業至晚上10時)
查詢電話:2802 3308
#東京チカラめし #ChikaraMeshiHK #燒牛丼元祖 #燒牛肉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