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C
Hong Kong
Wednesday, September 17,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93

平治正式香港推出 EQS!S-Class 級數豪華電車


平治 EQ 系列繼續發大,繼昨年的 EQC 後,現推出 S-Class 級數的電動車 EQS,車系是首部採用平治特為大形豪華電車而設的模組式底盤的車系,有 AMG EQS 53 4MATIC 和 EQS 450+ 兩個型號,售價 $2,700,000 和 $1,610 000。


外形科幻的 EQS,除滑鼠形的車身設計換 來Cd 只有 0.20 的低風阻外,同樣科幻的車廂裡,AMG 53 標準採用全新 Hyperccreen 大屏幕錶板,整個錶板台由司機儀錶、中台屏幕,以及給前座乘客玩的屏幕所組成,三個屏幕由一防刮、防反光的弧形玻璃覆蓋。稱為 Zero-layer 的版面顯示,所有控制方塊都會同時出現在屏幕上,無需「撳撳撳」的搜尋想要的系統,MBUX系統更會利用 AI 人功智能技術學習用者的習慣,然後主動像最常用的方塊放在最當眼位置。480+ 則採用與 S-Class 相似的垂直中台屏幕加司機儀錶屏。


ENERGIZING AIR CONTROL Plus 空調系統,設有 HEPA 活性碳過濾網,除能隔塵埃、花粉、異味外,更能阻止硫磺、臭氧、病毒、細菌進入車廂;Pre-entry Climate Control 功能可預校 Timer 或遙控在登車前預先清潔車內空氣。


有 658 匹 / 950 牛頓米輸出的 EQS 53,前後軸雙摩打,四輪驅動,0-100km/h 加速需 3.9 秒;後摩打後驅的 450+ 有 333 匹 / 568 牛頓米輸出,0-100km/h 加速需 6.2 秒。有雙層底板和鋁框保護的新版本鋰電,是由平治自家研發,能量密度更高,充電更快,香港賣的 107.8 kWh 容量電池(EQC有80kWh),可為 53 型號提供 580km、450 型號 785km 續航力,快充 15 分鐘可行 300km。摩打特設有「偈躉膠」和海綿墊來隔掉震動和噪音。車系標準設有 4.5 度後輪轉向,可加購改為 10 度。軚盤撥片與 EQC 一樣,有「D Auto」自動、「D +」滑行(coasting) 、「D」拖少少、「D-」拖慢些、「D–」拖最慢五種拖慢反應。

查詢:2895 7339(Zung Fu Company)

Toyota 黑櫳 Alphard!升級至 Black Deluxe 只需 $43,000


面世近20年,Toyota Alphard可說是豪華MPV界別上的始創者,成功向世界開創豪華MPV市場,將奢華、舒適、尊貴、便利等代名詞一併完美呈現大眾眼前,引領潮流,俘虜一眾高級商用客戶及娛樂名人,成為他們的「陸上豪華頭等艙」,更甚是一種豪華生活態度的象徵!2021年皇冠汽車隆重呈獻特別版 Toyota Alphard Black Deluxe,從內到外演繹黑色魅力,全新詮釋黑色美學,絕對是低調型格用家之選!


甫進入Toyota Alphard Black Deluxe原廠商務級黑色車廂,撲面而來的黑色誘惑讓人難以抗拒,在中控台設備、多功能軚盤、Ottoman座椅,甚至是每一件飾件上極緻展露不同層次的黑色色調,使奢華感加倍爆發;外觀上,標誌性鬼面罩首次以黑色亮相,潮型生活品味就此誕生。腳踏18吋鋼琴黑專屬輪圈,以及車尾型酷亮黑飾件,完美表現Toyota Alphard Black Deluxe版本的純黑心思,訴說品牌黑色美學新定義。


Black Deluxe皇冠行貨配備 震懾耳朵的音響娛樂盛宴
Toyota Alphard Black Deluxe延續黑色尊貴到音響娛樂當中,豪華影音設備逐漸成為現代汽車必備的元素之一,皇冠行貨獨家從日本引入「日本原廠JBL劇院影音組合」,進一步讓每一位乘客感受極致奢華享受。後排13.3寸全高清顯示屏採用獨立影音系統設計(支援Wifi、藍牙及HDMI輸入),配以全繁體介面,輕鬆調較您的專屬視聽娛樂;全車亦搭配JBL 高級音響系統連17個喇叭,為您打造殿堂級的劇院級享受。


Black Deluxe 寓意沉實穩重 原裝行貨全方位保障車主
黑色賦予一種沉實穩重之感,與皇冠車行 Alphard 獨有原廠保證不謀而合,繼續傳承品牌一貫實用、穩妥形象,同時從Toyota Alphard Black Deluxe版本衍生出獨有的黑色型格,展現品牌多樣性。皇冠車行更銳意讓香港買家得到多項原廠保養及證明,轉售價值更有保證,保障車主之餘,買得安心又放心!


Toyota Alphard Black Deluxe版本將於本週末(11月20日)起在豐田九龍灣旗艦店展出,各位車迷可親身近距離感受Black Deluxe版本帶來的黑色魅力誘惑。詳情請瀏覽豐田官方網站 (http://www.toyota.com.hk) 或與各豐田營業顧問查詢。

Alphard 350黑色內櫳版本升級至 Black Deluxe 只需$43,000

豐田陳列室:
九龍灣旗艦店 2884 7999
灣仔 2886 6188
沙田 2821 7160

Mazda 大改款 MX-5 將於 2024 年到來


Mazda 大改款 MX-5 目前進入測試階段中,預計最快將於 2024 年正式亮相。暫時所知道資料是新一代 MX-5 將會採用全新 2.0 升四缸 Skyactiv-X 引擎,馬力估計可達 184 匹,配合輕量化車身,0-100km/h 加速只需 6 秒時間。外觀造型相信會大量參考 Vision Coupe 概念車設計元素,以銳利頭燈組及立體感鬼面罩和流線車身展現新一代面額;車廂則可預計使用大量皮革提升質感,8.8 吋 Mazda Connect 系統及抬頭顯示器等。

文:Issac.C

Scania 推出全新傳動系統實踐「減排減碳」企業責任


繼 2016 年發佈新世代貨車系列,Scania 於本年推出全新傳動系統。Scania 執行副總裁兼銷售和市場負責人 Alexander Vlaskamp 表示:作為重型運輸業界的先驅,我們的責任不只是提升車輛效能,更重要的是實踐我們減碳減排的企業承諾,以及成為可持續發展運輸業上的領導地位。


Scania 了解運輸業界的營運需求,更了解減排減碳的重要性,即便電動商用車如火如荼,仍著手改善車輛的排放及提升燃油效益,為的就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及企業承諾。是次傳動系統提升上,透過改善引擎熱效率至 50%,且以更低轉數(900rpm) 迸發出峰值扭力;受惠於驅動系統輕量化,全車重量更降低超過 240KG。整體油耗降低減少 8-10%,零件壽命比上一代提升 30%,服務間距亦得以延長,循序漸進地實踐可持續發展及邁向零排放。

今時今日,全球汽車製造商全力開發電動車輛,在商用車而言仍要面對如載量及續航力等挑戰,減排減碳仍然任重道遠,無可否認地柴油引擎仍於重型運輸業上扮演未可取代的角色。此前 Scania 將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 列入企業承諾,按照於 2025 年實 踐減低全球業務營運產生之碳排放 50%*及運輸車輛運行之排放 20%*,耗資超過 20 億歐元改善柴油引擎的燃油效益及排放,致力緩和碳排放對氣候及全球暖化的影響,為下一代締造美好將來。

Mercedes-Benz C 200 小型房車全面進化


車廠為求旗下的汽車有家族式設計,車廂由外到內的氣氛有其連貫性,各車款有熟口熟面的頭燈、尾燈、鬼面罩,錶板、座椅、軚盤、屏幕,這些設計都是「細佬」跟「大佬」,「中佬」跟「細佬」,今次測試的全新平治 C-Class 也是這樣。


今代平治 S-Class 棄用由 E-Class 最先採用的闊屏幕錶板,改用垂直中控台屏幕,今次 C-Class 的車箱最大亮點自不然是跟隨 S-Class 有類似設計,其中控台屏幕以 6 度微微傾向司機,屏幕對角達 11.9 吋,未有 S-Class 的 12.8 吋那麼大,系統採用第二代 MBUX,畫質和圖像更美,易用程度更高,屏幕上半截有駕駛模式選擇、安全系統、音響、氣氛燈光、GPS 地圖、「車仔」狀態顯示、像心電圖的引擎馬力/扭力輸出圖像、耗油量顯示這些,下方是冷氣系統控制版面,應有盡有。今次「Hey Mercedes」聲控功能更互動和懂得自學;導航系統支援「Augmented Reality」功能,即可顯示虛擬實景。翼形的錶板台有新款啡色木紋或所見夾有一條條薄鋁片的黑色木紋裝飾,效果就像條紋西裝般,非常別緻。

同是噴嘴形的五個冷氣風口,由圓形改為橢圓形。我們測試過的 AMG E 53 時已見過的四柱軚盤,將兩柱款的所有遙控按鈕分散在四柱上。儀錶顯示同可用軚盤感應按鈕「捽」出黑色「得兩個圓框」的「Understated」、紅色單個圓錶的「Sport」,和黑白色雙圓錶的 Classic 三種圖案。新設計的前座 Sport 座椅,可手動調校出入角度的頭枕由一條綜合於椅架上、有膠蓋裝飾的柱子所承托。新的門壁設計,一條像半懸浮的金屬感手柄從有色的皮革處伸出來,粗粗的,窗制設於之上,手感和觀感都很好,後門也是這樣。


C-Class 的車身比舊款長多 107mm,闊和高了一點,輪距由 2,840mm 增至 2,865mm。燈組設計與現時各平治房車類似,頭燈是欖球形,尾燈是分兩截的長三角形。頭冚跑格地有「Power Domes」拱線。試駕的這部車加了 AMG Line 泵把,車頭有「八」字形翼片和較大面積的黑色裝飾,鬼面罩有「星星」銀點,尾泵把的左右邊有假出風口。舊款的車側有「一撇一捺」兩條摺線,現只有下方的「一捺」,令外觀較為簡潔,也令腰線較為突出。基本上不講是新款還以為是小改。新出的車身顏色有 Spectral Blue 藍、High-tech Silver 銀和 Opalite White 白色。


舊款 C-Class 在 2018 年小改時,使用新出的「M254」1.5 公升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配上「EQ Boost」微混能系統,除現有的 CONICSHAPE 上窄下闊「喇叭」形汽缸壁外,另加入 NANOSLIDE 抗磨塗層,進一步減低磨擦量;全新的 Segment Turbocharger 分段渦輪增壓器,Twin-scroll 雙捲管經改良後設有 Flow Connection,聽似是兩「疏」排氣岐管之間有所連接,話說是與 Mercedes-AMG Petronas F1 車隊合作得來的技術,令渦輪增壓器反應更快,效能更高。

「EQ Boost」微混能系統採用第二代 ISG 撻火器/發電機,除提供同樣收油充電、Start/Stop 重撻、空波滑行、轉波時提高轉數減 Turbo Lag 的功能外,動力輔助亦由 14 匹 / 160 牛頓米增加至 20 匹 / 200 牛頓米(直六氣缸「M256」的 ISG 有 22 匹 / 250 牛頓米輔助)。引擎輸出由舊款 184 匹 / 280 牛頓米增至 204 匹 300 牛頓米。同有改良的 9G-TRONIC 自動波箱,現與 ISG 摩打整合得更好,電摩打、電腦、波箱冷卻器全與波箱綜合一起,省卻了之前的線路,令波箱更輕、更慳位、更高效能,油泵反應加快 30%,新的波箱使用多芯片電腦,運算更快。


試駕的 C 200 在駕駛感覺與之前分別不大,引擎反應同樣像細容積的渦輪增壓引擎般,起步一刻要先經渦輪增壓和 EQ Boost 協助起步,起行後速度愈上愈有十分輕鬆,扭力似比之前稍為平均,舊款 0-100km/h 加速需要 7.7 秒,新車比較快只是 7.3 秒。ISG 摩打的運作只有憑錶板上的「EQ」錶在踩油和收油間左閃右閃得知它在發力或是充電,一樣是感受不到它的介入,它除了在減少 Turbo Lag 方面則很明顯,在收油減速之後重新比油加速時的反應更好,效果更為明顯。

Agility Control 反應系統的「Individual」模式,讓駕駛者可自定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ESP 穩陣或可甩尾、排氣聲量,採用標準鐵彈簧的這部,沒有懸掛軟硬可調。懸掛是舒適與跑格間稍傾向舒適的跑格,行車感覺輕盈,忘卻 E-Class 和 S-Class 的話,有合理的優質乘坐質感。


新車跟隨 S-Class 有垂直屏幕玩,車廂佈置靚。


「M254」引擎加入 NANOSLIDE 汽缸抗磨塗層,ISG 摩打動力輔助增加至 20 匹 / 200 牛頓米。


AMG Line 泵把有「八」字形翼片和較大面積的黑色裝飾,鬼面罩有「星星」銀點。


儀錶顯示可用軚盤按鈕「捽」出「得兩個圓框」的「Understated」、單個圓錶的「Sport」和黑白色雙圓錶的 Classic 三種圖案。


ISG 摩打的運作只有憑錶板上的「EQ」錶在踩油和收油間左閃右閃得知它在發力或是充電。


翼形的錶板台用有一條條薄鋁片的黑色木紋裝飾,非常別緻;噴嘴形的冷氣風口由圓形改為橢圓形。


反應系統的「Individual」模式可自定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ESP穩陣或可甩尾、排氣聲量。


第二代 MBUX 系統的「Hey Mercedes」聲控功能更互動和懂得自學。


車身比舊款長多 107mm,闊和高丁點,輪距由 2,840mm 增至 2,865mm。


可手動調校出入角度的前座頭枕由一條綜合於椅架上、有膠蓋裝飾的柱子所承托。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配微混能系統
排氣量:1,497cc
最大馬力:184 匹 / 5,800-6,100 轉時(摩打:20 匹)
最大扭力:280 牛頓米 / 1,800-4,000 轉時(摩打:200 牛頓米)
波箱設計:9 前速自動波箱
體積:4,793 X 1,820 X 1,446mm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519,000 起
網址:http://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339(Zung Fu Company)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Honda 推出小型「SUV RS」概念車


Honda 於印尼國際車展發表最新「SUV RS」概念車,從 3,990×1,695×1,600mm 車身尺碼就可以看到新車是一款小型 SUV 車,車頭鬼面罩與頭燈相連及一字式尾燈帶來獨特面貌。SUV RS 的資料並不多,但據聞Honda有意推出一款在 HR-V 之下的新車,「SUV RS」就很有可能會命名為「 ZR-V 」。另外,帶有「RS」之名,不知道是否暗示將會針對 SUV 推出 RS 版本,十分值得期待。

文:Issac.C

21 台奧迪客戶賽車出征第 68 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

2020 67th Macau Grand Prix


近期斬獲 CEC 中國汽車耐力錦標賽(CEC)賽季總冠軍頭銜的車手陳維安再度踏上征程,領銜21台奧迪賽車參加於11月19日至21日期間舉行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繼去年登上澳門 GT 杯領獎臺,這位奧迪運動亞洲官方車手將代表和諧賽車車隊,駕駛奧迪 R8 LMS GT3 賽車在這條聞名遐邇、全長6.2公里的街道賽道角逐冠軍榮耀。額外四台 GT3 賽車分別由 YC Racing 車隊車手吳瑞華、陝西天石賽車隊車手張亞琦、 T.K.R. 動能賽車車隊車手陸志威和代表天石 Zuver 車隊出征的澳門本土車手盧啟峰駕駛。


由13台奧迪 RS 3 LMS 賽車組成的奧迪客戶賽車強大陣容將參與第50屆澳門東望洋大賽。CEC TCE 組別賽季車隊總冠軍 326 Racing 車隊將派出車手劉子辰和現居賽季車手杯第四名的吳怡帆;NewFaster 凡事得車隊派出三台賽車,由鄒寶龍、黃楚涵和賴敬文駕駛;星海 TPR Racing 車隊派出葉廣文、吳文法和久曆澳門賽事的車手李萬祺;HuffSport TM 車隊派出車手田凱;在去年遺憾錯失領獎臺席位的澳門本土車手蘇沙將代表 Sonic Racing Team 車隊出征,再度向榮譽發起挑戰。車手鄧保維和劉琦將分別代表109 Racing 車隊和 Z.Speed 車隊參賽;此外,車手張漢標也將駕駛奧迪賽車參與競逐。


“本週末舉行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將成為焦點,全世界都將目光聚焦於激烈的比賽,捕捉最戲劇化、最激動人心的競逐瞬間——車手們沒有試錯空間,唯有奮力一搏。在澳門賽道,哪怕是最為細微的差別也將決定成功和失敗。奧迪派出由21台賽車組成的史無前例的強大參賽陣容,成為第68屆格蘭披治大賽車期間出鏡率最高的汽車廠商。我們將與客戶和車隊一起嚴陣以待,四環戰隊已經做好準備迎接這一個激動人心的賽事週末”,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柏艾力(Alexander Blackie)表示。

法拉利 BR20 最新 One-Off 車型發布


躍馬One-Off系列最新力作法拉利BR20揭開神秘面紗,躋身躍馬最具個人色彩的車型行列。這些獨一無二的訂制車型根據客戶的配置要求打造而成,充分滿足客戶的個性需求並彰顯自身的獨特品味 。

法拉利BR20是一部借鑒GTC4Lusso打造而成的雙座V12硬頂跑車。新車在設計理念及造型風格方面巧妙借鑒了50年代和60年代卓然非凡的法拉利硬頂車型,曠世經典和現代格調渾然一體。新車完美融合了雋永優雅的極致魅力與極具張力的運動氣質,淋漓盡致地呈現了躍馬史上最具代表性的12缸引擎車型的獨特設計風格,其中包括410 SA以及500 Superfast。


法拉利BR20移除了GTC4Lusso原有的兩個後排座椅,令極致流暢的快背式設計更具動感。獨特的後懸設計賦予新車優美的輪廓,凸顯車身比例的同時,車身長度也相比原車型增加了3英寸。全新設計的座艙造型堪稱這台One-Off車型的點睛之筆,由Flavio Manzoni先生領導的設計團隊設計出創新的車身比例,最終成就極具力量感且風格和諧流暢的外觀設計。

憑藉全新的座艙設計方案,一對輪罩拱從A柱縱向延伸至後擾流板處。輪罩拱的尾部採用鏤空設計,形成一個空氣動力學通道,通風口則隱藏於擾流板下方的黑色後保險杠。極具現代感的“飛扶壁”設計完美展現了新車與法拉利GT系列以及599 GTB Fiorano等經典設計風格之間的聯繫。車頂採用黑色車漆,營造出擋風玻璃與後車窗無縫銜接的視覺效果,仿佛氣流會從尾門之上的後車窗劃過,令座艙更顯輕盈。


後保險杠張力十足,與新車極具攻擊性的其他部分完美融合,呈現出渾然一體的視覺美感。雙尾燈與排氣管在視覺上交相呼應,排氣管的位置更低,並嵌入注目的空氣動力學擴散器,與此同時,車身底部加裝主動式葉片。此外,雙圓形排氣管亦是為法拉利BR20訂制車型量身打造。

法拉利BR20大面積採用碳纖維材質,凸顯了這台獨具匠心的四輪驅動車型動感前衛的特質與澎湃動力。流暢的高踏板設計令車身側翼的下部區域更顯靈動,輪罩拱處的前通風口也更為醒目。寬大的前格柵採用位置較高的碳纖維部件,這與近期推出的其他法拉利One-Off車型在風格上一脈相承,而獨特的鍍鉻側面嵌件則體現了新車極具運動感的車頭設計。


前格柵採用鮮明的全新水平飾條,盡顯法拉利BR20獨特個性的同時,營造出強烈的三維立體感。除了升級的前大燈以外,法拉利BR20還擁有一系列專屬設計項目。相較採用更加纖細的日間行車燈(Daytime Running Lamps)造型的GTC4Lusso,新車前大燈的安裝位置更低,從而賦予引擎罩更纖長的視覺效果。此外,這台獨特車型還採用了同色系的20英寸鑽石切割輪轂。

法拉利BR20的內飾設計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棕色真皮與碳纖維裝飾兩種色調的精緻搭配按照客戶要求量身設計。新車座椅採用深棕色復古Testa di Moro真皮包裹,座椅前部的獨特圖案配以銀色交叉縫線。座艙空間從擋風玻璃一路延展至車身後部的行李艙,為駕乘者營造出輕盈寬敞的氛圍。後座、行李艙地板及車門把手均採用帶碳纖維嵌件的橡木裝飾,折疊後可進一步拓展裝載空間。

法拉利BR20專為一位全程深度参與此車型設計的躍馬忠實客戶打造,不僅詮釋了傳統車身藝術的真正意涵,更以精湛獨特的方式成功優化現有車型,致敬法拉利激情澎湃、矢志創新品牌精髓的同時,並從中汲取靈感。


法拉利特別專案(Ferrari Special Projects)旨在根據客戶要求打造專屬設計的獨特車型(稱為One-Off車型),讓客戶擁有獨一無二的躍馬跑車。每個專案源自客戶的想法,並由法拉利全球設計中心(Ferrari Styling Centre)的設計師團隊負責設計開發。在確定了車身比例和造型後,設計師團隊將制定詳細的設計方案和造型規劃,最後才進入全新One-Off車型的生產階段。整個過程平均耗時超過一年,在此過程中客戶由設計評估直至車型驗證工作均全程參與。至此,一部帶有躍馬品牌標識且獨一無二的法拉利便從此誕生,並擁有與其他躍馬量產車型同宗同源的卓越品質。

Toyota bZ4X 實體車曝光


Toyota 首款純電 EV 電動車 bZ4X 將於明年量產,近日就率先邀請日本傳媒觀賞 bZ4X 原型車。從圖可以看到實體車造型與 Toyota 最初發佈的概念車設計相同, 4,690mm 車長及2,850mm 長軸距的車身尺碼散發著強大的氣場。車廂佈局方面同樣與概念車相同,但方向盤就改用傳統圓形設計,看到實體車照片後整體感覺 bZ4X 有著獨特的高級質感。bZ4X 在日本提供四驅車型選擇,擁有 460 公里續航能力。

文:Issac.C
圖:Carwatch

Maserati 瑪莎拉蒂全球首個 VR 虛擬實境陳列室


Maserati瑪莎拉蒂正式授權香港及澳門進口商與經銷商Blackbird Tridente再創先河,精心策劃全球的首個Maserati瑪莎拉蒂VR虛擬實境陳列室快將正式運作!

VR虛擬實境陳列室設計靈感源自超過二千年歷史的意大利著名宗教建築「萬神殿 (Pantheon)」,Blackbird Tridente將這個經典神聖的設計重新演繹,結合真實與幻境概念元素,在舉世聞名的香港維多利亞港,構建出一個懸浮半空的全方位虛擬陳列室建築,科幻感一下子將整個維港環境變得充滿超現代氣氛。參觀者透過網絡進入版面,視野由水平面上升至維港天際,以這個國際大都會背景襯托,觀賞同樣設計創新的Maserati瑪莎拉蒂汽車。


Blackbird Automotive首席市場推廣總監Frank Liew表示:「Maserari瑪莎拉蒂堅定的革新理念,以未來、前衛科技為焦點;廠方確信在香港這個主要市場之一的地方,由我們Blackbird Tridente創建的VR虛擬實境陳列室,是一個能表現出車廠嶄新理念的初創先河計劃。我很榮幸能與來自不同專業界別又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為這個計劃進行創作,發揮Blackbird及Maserati瑪莎拉蒂的品牌理念及合作精神。」

VR虛擬實境陳列室計劃會因應未來接連推出的全新Maserati瑪莎拉蒂汽車型號不斷優化,現時作為第一階段,參觀者能進入這個虛擬的皎潔雅淨陳列室環境,慢慢瀏覽Maserati瑪莎拉蒂現有型號,包括Ghibli、Levante、Quattroporte,還有配用Maserati瑪莎拉蒂突破性Nettuno V6雙渦輪增壓引擎、620匹馬力輸出的MC20超級跑車。


在瀏覽過程中,參觀者可以為每款汽車型號由外而內配搭不同的可選擇顏色及物料,合共超過2,900個拼合可能性,還可以聆聽每款汽車型號的引擎運轉聲浪,為選購及實際試車作好準備。值得一提的是,瀏覽過程中的背景音樂,是由香港原創音樂達人Silk Road Sounds/ Yeti Out負責,特別注重畫面及聲效整體協調感。

除了各款汽車型號之外,參觀者更可以透過VR虛擬實境陳列室內的資訊版選項,從Maserati瑪莎拉蒂的三大製車方針,分別是創新(Innovative By Nature)、設計(Unique By Design)、熱情(Powered By Passion),探索Maserati瑪莎拉蒂對未來產品追求前衛、頂尖科技等最新資訊。


Maserati瑪莎拉蒂VR虛擬實境陳列室定於2021年11月25日香港時間正午12時正式開通運作,參觀者可以利用桌上電腦、手機以至虛擬觀境眼鏡器材(VR Headset),透過Blackbird Tridente官方網頁:blackbird-tridente.com,進入這個打破傳統框架的虛擬陳列室世界。與此同時,位於香港淺水灣道60號的Maserati Experience Atelier全新實體陳列室,亦準備好特別訂造的虛擬觀境眼鏡器材,提供予到場參觀現貨新車人士,感受Maserati瑪莎拉蒂的革新精神。

Blackbird Tridente為迎接Maserati瑪莎拉蒂快將陸續推出的全新型號,正努力籌備開設另一個實體陳列室;VR虛擬實境陳列室將同時進入第二階段發展,會加入更多有趣項目,如增強現實感、有置身其中的數碼在線試駕體驗。歡迎各界人士進入官方網頁時作出簡單登記,以便日後保持接收到

歐米茄品牌名人大使周冬雨的全新星座腕表廣告


歐米茄星座系列腕表自 50 年代初推出以來一直都是歐米茄卓越製表技術的典範,其設計高貴典雅,精確性能領先同儕。
70 多年後的今天,這個具標誌性的腕表而已成為對生活有高度要求的時代女性首選,當中包括屢獲殊榮的著名女演員及廣受歡迎的名模。

此外,歐米茄欣然地分享最近全新推出的星座腕表廣告邀請中國影后周冬雨來擔任廣告女主角,她憑著精湛的演技成功演活多個不同電影角色,但在現實生活中,她總是鍾情於歐米茄星座系列- 盡顯獨一無二的時尚風格。

Volkswagen Tiguan 1.5 TSI 齊料上陣


Volkswagen 車係之中 Golf 最多人喜歡之外,相信 SUV Tiguan 是第二款大家很喜愛的車型。Tiguan 小改款引入之後,其完善的配套和設計很快就吸引到大家留意。新車入門版 30 萬有找,今次試駕的 Elegance 也只需要 $339,800,還有車廠近期新貴 1.5 EVO 引擎配合,由外到內都有新鮮感帶給車主。


小改款的 Tiguan 相信很多人都等了很久,它在實用性、配備和價格三方面,一直滿足到很多香港小家庭。香港只引入的版本為 1.5 TSI 版本,想要四驅、或者其他跑版就可能會有點失望。新車使用了新頭燈,擁有 Matrix LED 技術,照明、安全性都有提升。雖然沒有加裝運動化包圍,但是車身預設已經有不錯觀感,車頭有起角的泵把,泵把下方也有銀色飾件點綴。車身整體線條沒有大改變,跟過往一樣斯文。新車使用新設計 VW 車頭標誌外,車名名牌也放在車尾中央,將新一批 Volkswagen 的名字突出起來。車身有小量電鍍飾件裝飾,車尾泵把的雙圈電鍍,遠望以為是雙出尾喉,實際只是裝飾之用,不過對觀感絕對有加分之用。


車廂佈局方面,軚盤、中控台、冷氣控制、波棍等位置基本上一樣,不過當中設計就有新轉變。軚盤是新設計,按鍵比較平坦,銀色飾件也比較大。軚盤錶板是 10.25 吋數碼錶板,可以自行設定畫面。中控台是新操作系統,畫面面積有 9.2 吋,支援 Apple CarPlay。冷氣操作使用輕觸式設計,下方儲物格有 USB-C 手機充電接口。波棍周圍的按鍵分布一樣,不過波棍頭就轉了設計,整個駕駛操作多了新鮮感。車頂有一個大型天窗天幕,伸展到中排座椅上方,為車廂添加了很多自然光。雖然 Tiguan 是一部入門級 SUV,不過駕駛席都有電動座椅、兩組記憶位置、後排有可調校溫度的冷氣出風口,亦有 USB-C 手機充電接口和 12V 接口。Tiguan 車尾設有踢腳開尾門功能,而尾箱空間跟過往其實佈局一樣,我們亦可以翻平後座提升空間,可以放入大型行李,最大可以達 1,655 公升。


動力方面,香港只引入 1.5 公升 Turbo 引擎,最大馬力 150 匹和 250 牛頓米扭力,這副引擎在近年 Volkswagen 和 Audi 車系很常見。傳動配了 7 前速 DSG 波箱,前輪驅動,油耗是 8.3L 走 100 公里(WLTP 標準計算)。Tiguan 車體在城市行走是很適合,車身不算太大,有足夠的車廂、載物空間,香港城市道路又不算太寬,在路上行走、停車場泊位都比較輕鬆。以實用性為主的它,一般情況下都不會覺得它乏力,操控、走彎時也有一貫歐洲車的扎實、靈活性,用了新引擎後,起步感覺不太大分別,反而在中段時的力水表現得比較輕鬆,引擎高轉時也感受到車子比較靜。同價位 SUV 之中,選擇其實都有不少選擇,不過要比較齊料又要德國造工藝的話,Tiguan 算是當中比較突出的一部。


車頭車尾已配置 Matrix LED 燈。

駕駛席多處用上輕觸按鍵,讓操作感高級了一點。


錶板是 10.25 吋數碼錶板,可自定不同畫面。


中控台畫面達 9.2 吋。


中控台支援了 Apple CarPlay,可以使用自己喜歡的導航地圖。


車內的 USB 充電接口已經轉用 USB-C。



前後座空間都不錯,而且有大型天窗,令到車廂空間感提升。


前座駕駛席有電動記憶座椅。


預設尾箱空間已經足夠大部份日常需要,翻平後座可提升至 1,655 公升。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 TSI Turbo 引擎
排氣量:1,498cc
最大馬力:150 匹 / 5,000-6,000 轉時
最大扭力:250 牛頓米 / 1,500-3,500 轉時
波箱設計:七前速 DSG 自動波箱附加減功能
體積:4,509 X 1,839 X 1,675mm

詳盡規格表

售價:Life $299,800 起 / Elegance $339,800 起
網址:http://www.vw.com.hk/
查詢:3698 9888(Kam Lung Motors Limited)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udi e-tron GT 榮獲 2021 年金舵獎年度最美汽車大獎


在德國的2021年Goldenes Lenkrad金舵獎(Golden Steering Wheel)中,Audi e-tron GT*在其他69款車型中脫頴而出, 贏得年度最美汽車大獎(Most Beautiful Car of the Year)。這殊榮是由德國汽車雜誌《Auto Bild》的讀者、歐洲其他地方的媒體同業、以及《Bild am Sonntag》報紙的讀者,在今夏投票所得的結果。

第45屆金舵獎(Golden Steering Wheel)於11月9日在柏林Axel-Springer-Haus的Journalistenclub舉行。頒獎典禮由 Barbara Schöneberger主持,由Audi AG 首席執行官 Markus Duesmann接下著名的「 年度最美汽車大獎」雕塑。Markus Duesmann發表得獎感言道:「e-tron GT*的設計突出了Audi作為汽車設計品牌的執著,它引人注目的表現為駕駛者提供了最動人的電動車體驗,配合可持續發展的元素,e-tron GT充分體現『Future is an Attitude』品牌理念,e-tron GT絕對是奧迪的旗艦車型。」

共70款新車相互較量
第一屆金舵獎於1976年舉辦,不單是德國最享負盛名的汽車評鑑獎項之一,亦是當中歷史最悠久的獎項。本年度金舵獎共有70款全新車型參與,分別角逐12個類別的獎項。值得一提的是,年度最美汽車大獎是一個跨類別的評選,由讀者直接投票選出,意味這是最真實的觀眾大獎,是眾多人心目中最觸動人心的車型。

e-tron GT的邁進成就激烈的獎項競逐
由2026年開始,奧迪只會推出電動車款,因此e-tron GT*被視為是品牌未來電動車時代的先驅車款。e-tron GT*這跑車集動人設計、動感性能和可持續發展元素於一身,是現時奧迪的標誌性車型,使它榮獲金舵獎及其他不同獎項。

在德國汽車媒體「Auto Motor und Sport」舉辦的2021 Autonis Award中,e-tron GT*贏得豪華級別中的最佳創新設計獎;2022年德國年度汽車(The German Car of the Year 2022)的豪華類別中,e-tron GT*同樣突圍而出獲得美譽。儘管只是推出市場僅僅一年,e-tron GT *充分體現作為奧迪旗艦電動車的特性,相信它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品牌永恆的經典。

編輯垂注:本文提及的設備、數據和價格均以德國提供的型號為標準。如有變更,恕不另行通知;錯誤和遺漏除外。

備註:*有關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效率級,均別取決於所選的輪胎及設備。

香港電競賽車代表隊 CMSC – HKAA E-Sports Cup 2021 首戰即揚威


香港汽車會(Hong Kong Automobile Association, HKAA)於10月31日,在與斯里蘭卡賽車會(Ceylon Motor Sports Club, CMSC)合辦的「CMSC – HKAA E-Sports Cup 2021」中,首次派出香港電競賽車代表隊出戰。經過兩回合的比賽後,由黃啟軒(Jonathan)、李健朗(Kars)、梁子衷(Leo)、梁日(Sunny)、謝耀忠(Jeffrey)、黃世文(Brian)及周天浩(Stanford)組成的香港隊,成功包辦了是次賽事的頭七名,並以總積分188:36的壓倒性姿態取得勝利。為嘉許代表香港參與是次「CMSC – HKAA E-Sport Cup 2021」的七位電競賽車運動員的傑出表現,香港汽車會於今日假香港汽車會灣仔總部舉行了一場頒獎典禮及祝捷會。

香港汽車會於今年8月首次舉辦大型電競賽車比賽「Mercedes-Benz呈獻:2022年國際汽聯世界賽車錦標賽電競盃 ─ 香港區代表選拔賽」得到了空前成功,並根據賽事最終成績建立出香港排名,是次香港汽車會與斯里蘭卡賽車會合辦「CMSC – HKAA E-Sports Cup 2021」,便派出香港排名頭七位的電競賽車運動員出戰,對陣七位斯里蘭卡代表隊成員。


整個比賽共設一場排位賽及兩場正賽,分別在比利時的Spa以及奧地利的Red Bull Ring上演11圈和16圈比賽。在限時10分鐘的排位賽中,黃世文在最後一圈做出2:14.983的成績,取得第一場比賽的桿位。甫開賽,黃啟軒在通過第一個彎之後便立即由第五位升上第二位,在第八圈完成換軚後更搶佔頭位,並以第二名完成該場比賽,冠軍則由謝耀忠奪得,而李健朗、周天浩、黃世文、梁日及梁子衷則分別奪得第三至七名。第二場比賽採用倒轉順位制,頭十位的起步排位根據第一場比賽的成績倒轉排列,原本以第四位起步的梁子衷在第二圈第一個彎後,就已經成功搶佔頭車,並一直遙遙領先,最後成功以拉開超過10秒的距離贏得冠軍,而第二及第三名則分別由梁日及黃啟軒奪得。最終總成績由兩場比賽均發揮穩定,表現出高水準的Jonathan以36分贏得賽事總冠軍,而亞軍及季軍則由李健朗及梁子衷奪得。

在頒獎典禮上,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博士表示:「香港的電競賽車運動員在亞洲甚至國際舞台上,一直都有非常優秀的成績,但過往主要是以個人名義參賽,今次與斯里蘭卡進行的友賽,是首次正式以香港代表隊名義出戰,有如此亮眼成績,無疑對整個團隊是一支強心針!無論在國際汽聯抑或香港汽車會方面,未來都會積極發展電競賽車運動,由本土賽事以至國際頂級大賽,相信香港的電競賽車運動員在個人以及代表隊層面,皆會有不少出賽機會,從中汲取更多比賽經驗,正如贏得今次賽車總冠軍的Jonathan,就將會於明年10月代表香港遠赴法國參加被譽為『賽車運動界奧運會』的FIA Motorsport Games的電競賽車項目!」

此外,李會長亦提及到看好電競賽車運動在香港的長遠發展:「香港於去年有唐偉楓在日本Super Taikyu贏得年度總冠軍,今年又有許建德在歐洲GT World Challenge贏得ProAm組別年度冠軍,可見並非沒有極具實力的賽車運動員,只是限於缺乏賽車場資源而未能普及發展,而門檻相對較低,而且不受地理限制的電競賽車正好彌補香港賽車運動發展在場地資源上的不足。加上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在硬件配置、網絡供應、直播製作水平、宣傳效率等幕後支援方面都具有一定優勢,故此我深信,可以預期香港在未來將會產出不少優秀的電競賽車運動員,甚至世界冠軍!」

近年電競賽車發展迅速,其與實體賽車極為接近的擬真性,不但令這項新興的賽車運動備受熱捧,更逐漸成為實體賽車的一種入門途徑。香港汽車會除了會恆常舉辦比賽,並協助本地電競賽車運動員參加國際賽事之外,亦著手開辦電競賽車社區培訓計劃,與坊間多個電競賽車訓練中心合辦基本課程,讓青少年有機會透過電競賽車認識及接觸賽車運動,令這項以往只能透過電視或網絡才能觀賞到的高門檻運動能夠走入社區,走到市民大眾跟前。首期電競賽車社區培訓計劃在11月初,已經在FIA Sport Grant及民政事務總署的資助及津貼下展開,而第二期計劃亦正籌備在12月開始啟動。

Hyundai Kona Electric 小改更科幻


一如我們所說「車子越細,越有設計味」的車壇慣性,Hyundai 位置於 Tucson 和 Santa Fe 之下的首部 B-segment 中小形 SUV 暨高身房車 Kona,2019 年在香港推出,有別於前兩者的「規規舉舉」外形設計,車子有活像 Iron Man化 身汽車般的科幻感車身;我們先後測試過其電動 Electric 和 1.6T-GDI 渦輪增壓電油引擎版本;車系新近有過小改,代理先有這部 Electric 純電版本,與前一樣有 64kWh 大電「Range+」和這裡測試的 39.2kWh 細電兩個型號,電動車稅寬減後售價分別是 $505,420 和 $344,328,「一換一」計劃下則需 $348,800 和 $269,800。  


車身比例緊湊、C 柱有「玩味」、加錢可轉黑車頂玩 Two-tone 顏色、車頭和車尾獨特地有上下兩排燈組的 Kona,小改的地方自不然有新燈、新泵把設計。位於車頭上層的日行燈現改得更扁即更「奸」,新泵把沒有了之前連起兩條日行燈的電鍍邊,泵把尖端現有一條凸出的邊緣;Kona 初推出時首次採用現代新的「瀑布形」(Cascading Grille)鬼面罩,電油版可清楚見到,但電車版因車頭是封閉的,所以並不明顯,其設計由有一粒粒凹紋像「烏咀狗」的模樣改為光滑的一塊,充電蓋同設於其左方;改得有點像 Audi TT 的下層大燈,現有三格 LED 燈泡;新的黑色下部裝飾,現有兩條箭形電鍍條,左右兩側的「Air Curtain」入風口形狀也有不同。在新泵把下,車子長度比前多了 25mm。同樣有上下層的尾燈,上層煞車燈改了模樣,面積較大的下層現有三條垂直轉向燈;新尾泵把的黑膠裝飾與車頭一樣有兩條電鍍條。之前稱為「Urban Smart Armor」的盔甲形下身、輪拱和尾燈黑膠包圍,現全改為與車身同色。新的輪圈與其他電車一樣,總有減風阻設計。


小改得沒有車身那麼多的車廂,儀錶顯示屏加闊至 10.25 吋,並由單個圓錶改為左速度、右 Power/Charge 錶兩個,儀錶跟隨「Eco」、「Normal」和「Sport」反應模式會轉變出白、藍、紅三種顏色和圖案,中央小顯示屏可從軚盤「轆」出「車仔」動力流程、耗電量/哩數、跳字速度錶、安全系統顯示等等;中台屏幕由外圍有制改為全觸踫式,電車自有與充電、耗電、減排有關的訊息顯示頁面;左右冷氣風口改為圓形「的」的噴咀形;另不講不覺的小改,有隔音擋風玻璃、錶板台和行李箱有更多隔音物料來增加行車寧靜度。其他地方則沒有不同,有上下層的中橋設計,下層是一載物膠兜,上層有 P/R/D/N 撳制式轉波制、杯架和控制板,後排椅背可正常地 60/40 訓低;主要標準設備同有手機充電座、中控台 USB 插頭、電動調校的冷/暖氣前座、皮座/皮軚盤、恆溫冷氣、天窗、後波鏡頭、胎壓感應、17 吋輪圈,安全系統有盲點有車「嘟嘟」警示 BCW、偏航「嘟嘟」警示 LKA、前撞自動煞車 FCA、醺睡警示 DAW,全與小改前一樣,大電、細電型號沒有分別。


車子的機械規格、各項數字、行駛感覺和玩意沒有不同。車重有 1,760kg 的大電「Range+」同有 204 匹 / 40.3 公斤米輸出,0-100km/h 加速需 7.9 秒,續航力 449km,標準充電需 29 小時,快充 75 分鐘可達 80% 滿;測試的這部細電「Electric」,續航力 289km,18 小時標準充電,57 分鐘快充達 80%,輸出有 136 匹 / 40.3 公斤米,0-100km/h 加速需較慢的 9.7 秒,不算得上快捷,但有電車隨時扭動的易去感覺,「踩油」時同是靜靜地「wee…」聲上路。Drive Mode 反應系統一如所說有「Eco」、「Normal」、「Sport」模式來改變「油門」反應、軚盤重量和冷氣量,長按下的「Eco+」會關掉冷氣慳電。隨時有 100% 扭力發出的電車,其實「Normal」和「Sport」間的「油門」反應差別很少,不是沒有,只是沒有電油車那麼明顯。輕輕的軚盤,路感不強。


Kona 採用 Hyundai 特為小形 SUV 而設的全新底盤,含 52% 高拉力鋼和有 114.5 米長的地方用膠水黏合,前支柱式、後多連杆懸掛,加上提過的隔音設施,有細緻和寧靜的行駛感覺,懸掛吸震柔軟,高車身加上高達 1,610kg 的重量,轉向時頗易響胎,與其他電車一樣。我們覺得最有趣的玩意在於那提供三段「拖慢充電」反應的軚盤撥片,左手「0…1…2…3」、右手「3…2…1…0」,「0」時溜前,「1」像普通汽車收油溜慢,有最大充電效能的「3」像人家 2 波拖慢般,並可以拖至停定,可比較仔細地根據前車距離改變或落斜減速需要而撥動,除了可大大減少使用煞車腳踏、為電池稍為充電外,更不需像好些電車般要手離軚盤、眼離路面的從屏幕或其他地方尋找。

外形科幻,錶板顯示漂亮,行車舒適,拖慢撥片就手,直路性能合理(從來不覺得重磅的電車應該太快),安全系統多,Hyundai Kona 絕對是初級電動車中的好選擇。


上層brake燈改了模樣,面積較大的下層現有三條垂直轉向燈。


日行燈改得更扁,新泵把有一條凸出的邊緣,「鬼面罩」由有一粒粒凹紋改為光滑的一塊。


細電的「Electric」同有 136 匹輸出,57 分鐘快充達 80%,續航力 289km。


新的輪圈與其他電車一樣,總有減風阻設計;改得有點像 Audi TT 的大燈,有三格 LED 燈泡。


不講不覺的小改,有隔音擋風玻璃、錶板台和行李箱有更多隔音物料來減噪。


儀錶顯示屏加闊至 10.25 吋,並由單個圓錶改為左速度、右 Power/Charge 錶兩個。


儀錶跟隨「Eco」、「Normal」和「Sport」反應模式轉變出白、藍、紅三種顏色。


Drive Mode系統有「Eco」、「Normal」、「Sport」模式來改變「油門」反應、軚盤重量和冷氣量,長按下的「Eco+」會關掉冷氣慳電。


「0」時溜前,「1」像普通汽車收油溜慢,有最大充電效能的「3」像人家 2 波拖慢般。


三段「拖慢充電」反應可仔細地根據前車距離或落斜減速需要而撥動,可減少使用煞車腳踏。


車身比例緊湊,C 柱有「玩味」,加錢可轉黑車頂玩 Two-tone 顏色。

基本規格
動力單元:永磁同步摩打
電池容量:39.2kWh
最大馬力:136 匹
最大扭力:40.3 公斤米
續航距離:289km
充電時間:18 小時標準充電,57 分鐘快充達 80%
體積:4,205 X 1,800 X 1,570mm
重量:1,610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344,328(電動車稅寬減後)/ $269,800(「一換一」計劃)
網址:http://www.hyundai.com.hk/
查詢:3428 8288(Zung Fu Company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藝術家Paolo Troilo傾情詮釋林寶堅尼Huracan EVO


近日,名為”Minotauro”的藝術作品在米蘭La Bullona亮相:以繪畫形式將神話中的人體與公牛在Huracan EVO 的車身上全然展現。

該作品由Paolo Troilo以指尖創作,描繪出人體的强大特徵,表達了藝術家本人在駕駛 Huracan EVO 時所體驗到的動感、力量和激情。

Paolo Troilo逐漸形成的繪畫風格擅長以對男性身體的描繪作為其闡釋元素和溝通媒介。這件名為”Minotauro”的作品,全因藝術家邂逅林寶堅尼時所感受到的激情和價值而得名。


「能見到Paolo Troilo並親眼目睹他對藝術的表達非常振奮人心。在林寶堅尼,我們被藝術圍繞,也習慣了藝術如何影響我們的車型。」林寶堅尼汽車公司市場營銷總監Christian Mastro先生表示。「然而,當我們的產品和它所帶來的情感,與像Troilo這樣的藝術家更細緻敏鋭的感覺相結合時,就會創造出如”Minotauro”這樣獨一無二的作品,我們為此倍感自豪。」

這位藝術家大膽採用人與象徵林寶堅尼的公牛相融合的表現形式向Huracan EVO致敬。神話概念完全呈現於藝術家以手指繪畫的車身側面,展現出堅韌勇敢、超乎自然並近乎獸性的力量。前車蓋上,前臂和握緊的拳頭所傳達的力量則不禁讓人聯想到牛角。


「時間充滿魔力。我對慢節奏着迷,並始終把其視作樂趣、文化、美感和成功的關鍵。但有些經歷會改變你。」該作品的創造者Paolo Troilo表示。「見到林寶堅尼Huracan EVO並駕駛它,讓我感受到有些東西能通過加速、速度和動能釋放出同樣的能量。隨着空間縮小、時間變化,我聽到風聲越來越大:我感覺到一陣流動的風,並借助其力量完成創作,這些情感所帶來的靈感都來自於Huracan——我的Minotauro。」

電動車都有尿袋!每次可叉 60 公里續航力


除了電動車的續航力技術一直是各大車廠開發重點外,車主最關心的充電站設施是否足夠。如今,英國公司 ZipCharge 宣佈推出「ZipCharge Go」電動車行動充電器,體型只有小型行李廂般,重 23 公斤,分別有供 8kWh 與 4kWh 電池容量選擇,充電 30 分鐘至 1 小時可提供約 32 公里至 60 公里續航距離。ZipCharge Go 支援 AC/DC 的轉換功能,基本上能在任何地方就可充電,亦可以能幫電器或工具來供電。ZipCharge Go 預計 2022 年第四季推出,暫時只提供以每月 49 英鎊進行租賃服務。

文:Issac.C

Lotus 灣仔陳列室特別安排


為配合業務發展,Lotus陳列室將由11月15日起暫時遷往葵涌品牌中心,而全新Lotus陳列室預計將於明年下旬開幕,如有查詢請致電2927 3538,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Lotus葵涌品牌中心
地址:葵涌大連排道金龍工業中心1座地下
星期一至五:上午8時半至下午6時
星期六至日及公眾假期:敬請預約
查詢:2927 3538 / 6088 5000

X8 現身!?BMW 11 月 29 日推出全新 SUV


BMW 宣佈在 11 月 29 日於美國市場推出推出一款全新 SUV 車,雖然並沒有透露是什麼車款,但外界推測最有可能是傳聞已久的大型 SUV X8 。其實較早時間,BMW 一款大型 SUV 進行路測時就被拍到偽裝車照片,從圖看來新車擁有標誌性 BMW 的 M 車外觀設計輪廓,但車身尺碼明顯比其他車都大,最明顯是短斜尾設計比 X7 有更濃厚 Coupe 味道。動力系統方面,頂級版很有可能使用 4.4 升 V8 雙渦輪引擎配合油電技術可輸出 700 匹馬力。

文:Issac.C
圖:motor1

BMW 小改款 3 Series Touring 曝光


BMW G21 世代 3 Series Touring 推出至今已經有3年時間,數數手指又差不多到小改款時間。日前小改款的測試就被拍下偽裝車照片,從圖看來,新車的外觀只有換上全新頭燈組設計,鬼面罩的體積好似略略放大,以及車身線條更為簡潔流線。車廂預計跟進最新家族設計採用 BMW Operating System 8 系統,擁有 12.3 吋儀錶板及 14.9 吋中控螢幕。動力系統估計除了 48v 車型外,較後時間還會推出 PHEV 及純電車型。

文:Iss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