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C
Hong Kong
Tuesday, August 19,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207

McLaren Hong Kong 全力支持「活出粉紅」防癌運動


城中名人和貴賓今天在標誌性的 The Murray 聚首一堂,全力支持由 McLaren Hong Kong 獨家呈獻的「癌症基金會活出粉紅」慈善活動,除宣揚關注乳癌的重要信息之外,更為基金會籌得可觀的善款,充分表現香港人為善最樂的高尚情操。在 The Murray 著名的拱門背景配襯之下,一部披上艷麗粉紅色漸變拉花的 McLaren GT 贏盡全 場注目,其造型與活動的主題不謀而合,亦成為了當日慈善拍賣會中最矚目的焦點。McLaren GT 是一部力求突破常規的超級跑車,精緻造工配以澎湃動力,極致演繹都會跑車的動感與魅力。


在眾多慈善籌款藝術作品中,來自 Kim Robinson 的原創藝術作品最為牽動人心。這位專為全球 知名人士設計髮型的星級髮型師,多年來一直積極支持癌症基金會,他捐出一幅由他於今年早前親手繪畫的傑作《盛放的春天》,那是一幅 86 x 121cm 的混合媒體創作,畫布上的構圖色彩豐富,主題振奮人心,點綴著他帶給香港人的信息:希望、鼓勵和愛。

「春天盛開的花朵帶給我們希望和愛。春天是一年之始,亦是一個新周期的開端。我想帶給香港人愛和希望,特別在我們一同經歷困難和逆境之時。無論你正面對什麼困難,我們都一起共度時艱,春天快將來臨,一切都會變得美好。」藝術家 Kim Robison


為延續公眾對乳癌的關注,大會特別精心製作全港限量一部以粉紅色為主題的 McLaren Senna 電動騎行車,它由在場的一位年輕幸運車主投得並即席「駕駛」回家。這部電動騎行車參考了全球限量生產的 McLaren Senna 極級賽道跑車的特點,將各項細節如實重現,自推出以來大受歡
迎。由電馬達驅動,備有油門和制動踏板(具備剎車燈功能),亦配備 McLaren 獨特的上掀式車門。與真車一樣以按鈕啟動,能發出雄渾的引擎聲響,車廂中還設有行車信息和娛樂系統!



此外,本地藝術家袁詩向(馬騮搣)亦捐出名為《望風而桃》的原創作品,在活動中作慈善拍賣。作品糅合數碼技術與塑膠彩兩種獨特方法,當中一部 McLaren GT 在桃花盛放的叢林中穿梭,寓意著於人生旅途上,無論遇到多少挑戰,也能與 GT 一樣超越極限,向未來康莊大道繼續進發。沿途有大家支持,頭頂上的桃花依然燦爛盛開。面對一切,能望風而「桃」。城中名人岑潔儀則捐出一套 14K 金字母項鏈及戒指作慈善拍賣,並為成功投得者刻上名字。


為紀念是次活動,McLaren Hong Kong 特別製作了 288 件限量 T 恤供慈善認講,另外,同場亦推出多幅精彩絕倫的專業 McLaren 跑車照片作慈善義賣,為癌症基金會籌得可觀的善款。

「McLaren Hong Kong 全體員工都感到非常高興,能通過籌辦一場優雅、愉快和別具意義的活動,來支持癌症基金會及其「活出粉紅」關注乳癌運動。我們特別鳴謝 Kim Robinson 先生、袁詩向小姐(馬騮搣)以及岑潔儀小姐慷慨解囊,最後當然要衷心感謝所有來賓全情投入,鼎力支持。」 香港和澳門地區總監

香港癌症基金活出粉紅是一項年度活動,旨在提高人們對乳癌的認識,並鼓勵捐款贊助,支持免費癌症支援服務。

Toyota 發表 bZ4X 概念車


Toyota 以 bZ 為名、電動車品牌首款作品「bZ4X 概念車」亮相上海車展, bZ 代表著 Beyond Zero 零排放的意思。採用Toyota 與 Subaru 共同開發的全新 e-TNGA 平台,外觀造型十分接近量產版本,撇除鬼面罩及頭燈造型,其實車身輪廓與 RAV 4 十分相似,說是 RAV 4 電動車版亦不為過。

車廂佈局,最特別地方是採用獨特設計的方向盤,Toyota 指能夠在轉向時無須改變抓握,而且儀錶板視感更清晰,還配備了大型中控台螢幕及旋鈕搭配按鍵式的波棍。另外,配備了太陽能充電系統,能夠在靜止時為電池充電。bZ4X 預計在 2022 年中推出量產版本。

文:Issac.C

全新法拉利 812 Superfast 特別版 V12蓄勢待發


躍馬旗下全新限量特別版車型的首批官方圖片現已正式發布,為其全球首度亮相進行預熱 ,該活動將於香港時間5月5日20:30在法拉利全球官方社交媒體平台舉辦網上直播。

新車將法拉利前置引擎布局的Berlinetta車型的構想演繹得淋漓盡致,將備受讚譽的812 Superfast的標誌性特質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車基於躍馬70多年來在全球賽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研發,凝聚品牌純粹的跑車基因,完美融合性能、造型和功能。新車專為最富激情的法拉利收藏家和鑒賞家打造,採用了多項非凡的工程技術解決方案,以確保無與倫比的駕駛樂趣。

一如所有躍馬車型,新車最引人矚目的亮點當屬其「心臟」。在動力系統方面,全新車型搭載法拉利65° V12傳奇引擎的最新版本,最高輸出功率可達830 cv,為法拉利公路跑車引擎樹立了全新標準;其轉速高達9500轉/分,刷新了法拉利內燃引擎的轉速紀錄。尖端材料的運用、多項經重新設計的關鍵引擎部件、全新的氣門正時機制以及排氣系統等技術方案,都賦予了這副擁有高貴血統的法拉利V12引擎史無前例的性能表現。


這副具備純粹、澎湃動力的引擎,搭配傲視同儕的車輛動態性能控制系統,在確保極致性能的同時,亦提供酣暢淋漓的駕控樂趣。在這些解決方案中,最具鮮明特色的當屬四輪獨立轉向,它既提升了新車在轉彎時敏捷精準的操控感,又可提供無與倫比的回應速度。另一項顯著的工程成就在於新車相較812 Superfast實現了整體減重。這主要歸功於在座艙內外大量使用的碳纖維材料。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新車還率先採用了知名的車輛側滑角控制(Side Slip Control)動態系統的7.0版本。

新車擁有眾多令人讚歎的特點,其中之一便是基於深入的空氣動力學研究而改良的線條設計。空氣動力學專家們與法拉利設計中心(Ferrari Styling Centre)通力合作,為新車引入了極具視覺衝擊力的解決方案,打造了這款公路跑車前所未有的淩厲風格。新車採用經過重新調整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下壓力:從全新前進氣口、後擴散器和排氣系統到獲得專利的後車窗設計(如今整合了渦流發生器),每一項經改良的細節均呈現了法拉利跑車的核心理念——造型設計必須滿足各項功能需求。


設計方面,雖然這款特別版車型基於812 Superfast打造而成,但其個性特質非常鮮明,兩者有顯著區別。這主要憑藉其採用的設計造型,在進一步提升812 Superfast的卓越架構設計與動態性能的同時,亦將其超凡的運動風範提升至全新境界。

以一體化鋁制架構取代玻璃後車窗是新車眾多的設計亮點之一。在渦流發生器的輔助下,新車的空氣動力學效率得以進一步升級,而頂部與全車融為一體的創新設計解決方案,也成為了新車精雕細琢般造型設計中的點睛之筆。

搭配貫穿引擎蓋的碳纖維「葉片」造型,該設計變化進一步改善了新車的整體造型。即使新車在輪廓、車身比例以及構造平衡方面與812 Superfast一脈相承,其引擎蓋展現了更短小俐落的視覺效果,凸顯了整車的視覺寬度,而更充滿力量感的斜背式尾部造型則賦予了更為緊湊且極具競爭力的外觀效果。後擾流板看起來更有張力,安裝的位置變得更高,獨特的設計細節處理也大幅提升了車尾的視覺寬度。

延續812 Superfast的內飾結構,新車保留了主要的儀錶板與門板的介面及造型,其中包括躍馬品牌標誌性的和諧設計項目。其他的內飾元素,例如經過重新設計的門板幫助新車進一步減重,而中控台區域新增了H型架構,賦予了座艙更具運動感的現代風範,完美顯現新車的競速激情。

一汽-大眾奧迪賽車隊宣布攜奧迪 R8 LMS GT3 賽車出征 2021 全賽季


一汽-大眾奧迪賽車隊正式宣布一組強勁Pro-Am車手組合出征中國超級跑車錦標賽2021賽季:奧迪運動亞洲官方車手程叢夫將與中國著名的紳士車手劉旭組隊。本賽季將於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期間收官,屆時,程叢夫將重回曾於2016年代表車隊競逐的當地頗具傳奇色彩的街道賽道。

“今年,一汽-大眾奧迪將面向中國市場推出多款奧迪高性能運動車型。在這個’奧迪運動之年’,通過一汽-大眾奧迪貫穿全賽季的客戶賽車活動,四環賽車的高性能表現將得以全方位展現給全國賽車愛好者,”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柏艾力(Alexander Blackie)表示,“我們格外期待見證程叢夫和劉旭搭檔駕駛奧迪R8 LMS賽車出征中國超級跑車錦標賽,並且帶來精彩的表現。”

2021賽季,程叢夫將強勢衝擊中國超級跑車錦標賽Pro-Am組別冠軍頭銜,這也是他自2017賽季摘得奧迪運動R8 LMS杯年度車手季軍之後,首次再度代表一汽-大眾奧迪賽車隊出征。雙方曾攜手征戰過三個賽季的奧迪運動R8 LMS杯,包括2015賽季,程叢夫為一汽-大眾奧迪賽車隊斬獲杯賽年度車隊總冠軍,以及年度車手亞軍的優異戰績。

程叢夫作為中國最成功的專業賽車手之一,曾參與德國房車大師賽和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更成為首位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登上組別領獎台的中國車手。作為一名四環品牌賽車老將,程叢夫在駕駛奧迪R8 LMS GT3賽車上積累了豐富的賽事經驗。


過去十年間,劉旭同樣贏得了出色的比賽履歷。在自己的主場賽道——上海國際賽車場,劉旭將奧迪運動R8 LMS杯2019賽季兩場比賽的冠軍頭銜收入囊中。他曾在GT世界挑戰賽亞洲杯上收穫勝績,實力不容小覷。在亞洲勒芒系列賽2017/18賽季LMP2組別和GT亞洲系列賽2014賽季GT3組別中分別奪得的亞軍,亦是他賽車生涯中頗為亮眼的戰績。

程叢夫與劉旭的雙人組合對中國超級跑車錦標賽而言並不陌生。早在2017賽季,這對實力搭檔初次亮相上海國際賽車場,即在第二場比賽中斬獲冠軍頭銜。

作為亞洲最成功的車隊之一,絕對車隊將負責賽車的運營工作。此前,車隊在亞洲乃至全球範圍的比賽中屢次贏得多項冠軍榮譽與賽事勝利。

在未來七個月,中國各地車迷將有諸多機會見證程叢夫和劉旭這對實力組合的奪冠之旅。在即將到來的季前測試結束後,中國超級跑車錦標賽2021賽季將陸續登陸寧波國際賽車場、秦皇島首鋼賽車谷、上海國際賽車場、武漢街道賽道及珠海國際賽車場。澳門GT杯暫定於11月18日至21日,與第68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同期舉行。

蔡依林在《Stars Align》MV 中穿著 TOM FORD 2021 春夏系列演出


亞洲樂壇天后蔡依林(Jolin)於新發佈的《Stars Align》MV 中穿上 TOM FORD 2021 春夏系列演出。Jolin 穿上 TOM FORD 2021 春夏系列中的橙紅色斗篷,亮麗造型令人眼前一亮,舉手投足也散發著天后的非凡魅力,在 MV 中大放異彩。


TOM FORD 2021 春夏系列中的斗篷以大膽的漸變色調設計,鮮艷的調子引領人們進入春夏驚喜的時尚國度;寬鬆剪裁和流蘇手袖令人嚮往假期的美好時光,展現無窮無盡的活力。是次 MV 前往墾丁取景,拍攝團隊更特別申請在屏東「一樹成林」的白榕園拍攝,使 TOM FORD 斗篷與仲夏日光互相輝映,與獨特夢幻的氛圍相得益彰。

勞斯萊斯與建築名師隈研吾攜手打造 DAWN 高級定制車型


勞斯萊斯汽車與隈研吾攜手呈獻獨樹一幟的Dawn車型,將豪華轎車技術與建築藝術共冶一爐。這輛與眾不同的座駕特別為東京市中心的全新豪宅「竹謐」打造,該項目由國際知名豪宅發展商Westbank委託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設計。

Dawn定製車型為項目頂層複式公寓「竹謐茶屋」的業主而設,尊貴不言而喻。「竹謐」位於旺中帶靜的北參道中心地段,氣派懾人,而複式公寓則以大樓頂層的茶屋命名,居高臨下,業主能將明治神宮蒼翠的「永遠的森林」及隈研吾改造的新國立競技場美景盡收眼底。
「竹謐」展現隈研吾的建築美學,挑戰室內與戶外之間的關係。因此,採用敞篷設計的Dawn就像一幅天然畫布,既塑造寧靜而私密的空間,也讓車主與世界時刻保持聯繫。


勞斯萊斯Bespoke高級定製部門與隈研吾及Westbank通力合作,確保Dawn的內部及外部設計在物料、配色、質感及氛圍方面,也能呼應「竹謐」的特色,讓業主的家居和座駕也展現一致的品味美學與和諧氣氛。這輛特別設計的Dawn希望塑造精緻講究的日式風格,重現豪宅建築簡潔線條的精準美學,營造出簡約開揚的結構布局,以及寧靜和諧的感覺,在柔和含蓄的設計之中展現迷人深度。此外,座駕與公寓也採用同樣鮮明的視覺設計,以顛覆常規的寬大比例,營造簡而不凡的外觀,而內裡則充滿巧思,舒適與實用兼備。

Dawn的車身以層次豐富的Silver Haze銀色為主調,呼應大樓銀灰色的主要結構物料,在陽光之下更會展現溫暖的銅色光澤,配合建築外部的銅色百葉窗及內部的青銅細節。車身配以流線型的銀色引擎蓋及俐落的黑色腰線,而後座的天然開孔皇家胡桃木飾板感覺溫馨,貫穿車身內部及外部的設計,同時向頂層複式公寓正門大堂的豪華胡桃木飾板致意。


車廂內部採用Selby Grey灰色皮革,並以Arctic White亮白色及黑色細節,以及Slate Grey灰色安全帶,勾勒出鮮明簡潔的輪廓。前座儀表板配上漸變色效果,成為勞斯萊斯開創先河的設計。闊度與車廂相同的儀表板,由Piano Selby Grey亮灰色漸變成Piano Black亮黑色,向建築物巧妙自然地揉合各種創新物料的手法致意。迷人的色彩變化代表公寓閃亮的灰色斑紋Bianco Carrara大理石、淺灰色的拉絲不銹鋼和瓷磚,以及深色花崗岩和金屬色的磚瓦。

儀表板亦鑲嵌以不銹鋼鑄造的「竹謐」標誌,成為勞斯萊斯高級定定團隊歷來最精巧的鑲嵌細節,亦與公寓內特色手工潤飾精鋼配件的非凡技藝遙相呼應。前座頭枕及後座之間的位置也繡上相同的格紋圖案,而其他巧細節則包括特別設計的定製時鐘及顏色與車廂內部相襯的定製雨傘,體現建築師的脫俗品味。

隈研吾表示:「這是我首次擔任這類項目的顧問,我很榮幸能與勞斯萊斯合作,我們雙方也尊重傳統工藝,並致力展現天然物料的美態。勞斯萊斯將『竹謐』的精髓融入汽車設計之中,讓『竹謐茶屋』的業主能細意欣賞四周的城市風景。現在看到座駕終於運抵東京,令我深感榮幸。」

Westbank創辦人Ian Gillespie指:「為項目特別定製的Dawn車型教人眼前一亮,為項目錦上添花。隈研吾為勞斯萊斯Dawn車型設計提供的寶貴意見,充份體現出他為『竹謐茶屋』塑造的寧靜迷人氣息,讓屋主能延續獨特的體驗。」

林寶堅尼獲得「2021綠色之星」獎項


林寶堅尼汽車公司在地球日獲得「2021綠色之星」獎項,成為意大利最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公司之一。該獎項是由德國Institute for Quality and Finance (ITQF)和 Hamburg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Research (IMWF)聯合頒發的年度獎項,其通過詳盡的線上研討會對在綠色經濟戰略方面表現最為突出的企業予以肯定,這些企業在充分考慮環境和社會情況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工業帶來的影響。


在獲得以上重要認可的同時,林寶堅尼也積極參與大眾汽車集團發起的「一小時項目」。這一全球性的活動已有超過66萬名員工參與,目的是反思氣候變化以及人們的行為習慣對地球產生的影響。為支持該項目,林寶堅尼組織了一場與1,800名員工的線上研討會。此次對話由兩位氣候變化領域的專家主持:擁有Venice Ca’ Foscari University 氣候變化科學與管理博士學位、擔任歐洲-地中海氣候變化中心(CMCC)風險分析與戰略調整部門聯合主任的Silvia Torresan博士,和攝影師、電影製作人、探險家和「拯救地球」(Save the Planet)生命大使Luca Bracali。林寶堅尼發起了多項措施,旨在為員工宣傳和培養環境意識,這包括在4月22日當天舉行的演講,以及其它內部溝通項目和在林寶堅尼生態園(Parco Lamborghini)內舉辦的多項活動。


林寶堅尼汽車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Stephan Winkelmann先生表示:「林寶堅尼獲得”綠色之星”獎項和”一小時項目”中的參與,進一步證明了公司自2009年起就以極強的責任感實踐承諾。林寶堅尼在工業方面持續投放資源,並於2015年獲得”碳中和”認證,在隨後生產基地擴建的過程中,依然保持達到認證的標準。林寶堅尼將於近期宣布新規劃,加快實踐公司對於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承諾。我們希望在當前影響整體汽車行業的關鍵變革時期,以重要的創新措施做出切實回應。我們相信,無論作為公司還是個體,都能對自己和後代帶來美好環境。」


林寶堅尼在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措施
林寶堅尼汽車公司堅持遵循以企業道德責任項目為基礎的商業策略。公司希望通過負責任的行動為世界創造價值,並持續關愛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自2009年起,林寶堅尼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已達成一系列重要里程碑:
• 2009年:林寶堅尼成為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獲得EMAS環境認證的意大利汽車公司。
• 2010年:林寶堅尼Emilia Romagna工業區其中一個最大的太陽能系統啟用,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每年可減少1,000噸二氧化碳排放。
• 2011年: 林寶堅尼生態園落成。這是聖亞加塔·波隆尼(Sant’Agata Bolognese)社區與the University of Bologna、the University of Bolzano和the University of Munich聯合開展的開創性環境項目,包含種植10,000棵橡樹。
• 2012年:用於生廠原型車和前期車型的廠房建成。該建築是意大利第一座獲得A級能源認證的多層工業建築。
• 2015年:全新三重熱電聯產和分區供熱系統投入使用。這兩個由林寶堅尼支持的主要項目使林寶堅尼工廠整體獲得「碳中和」認證。其中,分區供熱系統將來自沼氣熱電廠的熱水分配至工廠內的不同區域,每年可減少約1,8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 2016年:養蜂場在林寶堅尼生態園內成立,並開始通過蜜蜂監測生態環境。除了監測生態環境和林寶堅尼生產基地周圍地區的污染程度外,養蜂場生產的蜂蜜也經過林寶堅尼品牌認證,並每年發放給員工享用。
• 2017年:林寶堅尼Torre 1963辦公樓落成。在建築能源與環境認證的國際最高標準——LEED鉑金級認證中,Torre 1963辦公樓獲得了92分的最高分數紀錄。
• 2018年:在Urus項目發布後,林寶堅尼總部生產基地的面積從80,000平方米擴建至160,000平方米。在此過程中,林寶堅尼始終遵循對於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承諾,整個工廠一直保持達到自2015年起的「碳中和」的標準。
• 2019年:全新Urus噴塗車間建成,佔地面積較同類工廠減少30%。 95%的塗料均採用水基成分和E-Cube技術,可於噴塗過程中收集過量的塗料,使空氣過濾的耗水量降至零。
• 2019年:公司食堂實現零塑料。
• 2020年:高效資源管理、利用可再生資源提供能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物料回收利用,這些只是林寶堅尼在2020年內所達成目標的一部分。林寶堅尼積極應對新的全球性挑戰,以進一步實現可持續的未來。此外,公司成立了「可持續發展小組」,該跨部門工作組成立的目的是交流有關可持續發展的新想法。即使是在新冠疫情暴發期間,林寶堅尼也始終關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向所有員工分發可重複使用的口罩,這一生態友好措施大大減少了因口罩使用而產生的浪費。

日本 55 家企業成立「電池供應鏈協議會」


為了應對日本政府 2035 年新車禁售燃油車及加強國際競爭力,包括 Nissan、Honda、Mazda 在內的 55 家日本企業初步成立「電池供應鏈協議會」(BASC)。企業合力推動純電動車發展,計劃在今年第二季開始增産電池和電動車零件,同時向日本政府爭取補貼,擴大整體競爭力,期望令日本電動車產業能夠趁早在國際市場取得優勢。

文:Issac.C

BMW M550iA xDrive 跑得夠穩


BMW 小改款的 5 系推出之後,集合了簡約、現代、運動化的行政房車形態,讓一眾車主們急著追新款,不過仍有部份人等著更強勁的版本來臨,最新的 M550iA xDrive 終於抵港,雖然遠望它沒有太大分別,但是只要當你踏下油門、轉一個快彎,就能被它吸引住。


今次試駕的 BMW M550iA xDrive,用上黑色車身,一副很低調的賣相。再跟上次試駕的 520iA 拼在一起看,也可以看到它們的分別,車頭泵把的入風口用上網格設計,三個入風口都用硬朗線條框起來。車尾泵把有導風設計,尾喉用上跟泵把一樣的顏色,尾箱蓋多了 xDrive 標誌和小鴨尾,沙板有 M Sport 標準,裙邊也向外拋出,提升氣動力效果。輪圈換成 20 吋 M Sport 五幅式爪型輪圈,入面可看到 M Sport 藍色的煞車鉗。

車廂佈局大至上一樣,座椅多了車線作點綴,是 Nappa 真皮座椅包裹著。駕駛席的軚盤換了 M Sport 三幅式設計,後方有轉檔撥片,在數碼錶版上,可以看到 M550i 的字樣,亦可因應不同駕駛模式去轉換錶版畫面,都是近年新車的指定玩意。其他設備如天窗、後座多方位冷氣出風口、舒適的伸展空間,都是這部車預期會找到的東西。


這部 M550iA 未有換上比較大型的 V8 TwinPower Turbo 引擎而影響靈活性,它的動力達到 530 匹和 750 牛頓米扭力,配 8 速 Steptronic 波箱,有 xDrive 四驅系統。在一般駕駛模式時,表現扎實、斯文,轉到 Sport 模式後,伴隨著澎湃的引擎和尾喉聲,將這部行政座駕化身成房跑。它的 0-100km/h 加速只需 3.8 秒,靜止起步的反應極快,沒有因為它是中型房車而有半點懶慢。為了提升這部車的穩定性,車廠為它配上一套 M Sport 電子懸掛系統,xDrive 四輪驅動外也有 M Sport 差速提供,帶著它遊走清水灣的山路時,可以比較易感受到動力、煞車、懸掛幾方面的配合是很不錯,其走彎時的抓地力,出彎時進油的加速力,都讓這部中型車表現得十分瀟灑。


稱得上 M Sport 版本,使用藍色煞車鉗也是標準動作。


雙 L LED 頭燈,再配啞光鬼面罩,是新 5 系賣相,但也算是低調。


車側有導風口,也有 M Sport 標誌。


車尾四出尾喉,隱藏在泵把下方。



M Sport 軚盤和真皮多角度調校座椅,腰位可以因應需要調校貼身程度,提升快跑時駕駛者身體的穩家性。


軚盤後是轉檔撥片。


前座頭頂有前天窗。


駕駛模式可因應個人喜好微調。


音響喇叭是 harman/kardon。


後座有齊獨立冷氣出風口和兩個 USB 手機充電接口。


後座 B 柱位置也有冷氣出風口。


尾箱有 530 公升空間。


這副 V8 汽缸 TwinPower Turbo 引擎有 530 匹馬力和 750 牛頓米扭力。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V8 汽缸 TwinPower Turbo 引擎
排氣量:4,395cc
最大馬力:530 匹 / 5,500 轉時
最大扭力:750 牛頓米 / 1,800 轉時
波箱設計:8 速 Steptronic 波箱
體積:4,972 X 1,868 X 1,467mm
重量:1,915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1,332,400 起
網址:http://www.bmwhk.com/
查詢:3129 9000(BMW HK)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Ford 推出全新 SUV 車 Evos


Ford 於上海車展推出由長安福特中國開發設計的中大型 SUV Evos,車頭風刃 LED 頭燈與連貫式尾燈互相呼應,斜尾的設計令外觀造型增添不少動感。車廂佈局是重要亮點,採用 12.3 吋儀錶皮及 27 吋中控觸控螢幕組成長達 1.1 米的螢幕,搭配百度人工智能技術和互聯網應用的 SYNC+ 2.0 智行互聯系統及 Ford 首個虛擬人工智能助手 VPA 智行夥伴。可惜,動力詳細數據並沒有公佈。

文:Issac.C

Audi A6 e-tron 2023 年量產


Audi 於上海車展發佈由 Audi 與 Porsche 所共同開發的 PPE 平台打造的首款豪華房車—A6 e-tron Concept。與 e-tron GT 的跑味不同,新車風格定位偏向豪華,整體外觀造型流線及優雅,特別是車尾的線修帶有一點Sportback 的味道,Audi 表示新車的風阻係數只有 0.22Cd。A6 e-tron Concept 前後軸兩組電動馬達可以輸出最大 350kW 功率及 800Nm 扭力,性能版可在 4 秒內完成 0-100km/h 加速。配備 100kWh 電池組可提供 700 公里續航距離,支援 270kW 快速充電,可在 10 分鐘內充滿 300 公里續航距離。

文:Issac.C

日本 Nissan 聯合出 McDonald 出 GT-R NISMO 汽車模型


日本 Nissan 日前宣佈與 McDonald’s Japan 和 Tomica 進行合作,於 4 月 30 日至 5 月 13 日在推出 Tomica Happy Set 儿童套餐,送 2022 GT-R NISMO 汽車模型,除了 Stealth Gray 顏色外,而且更有「Golden Arches」版本可選擇,莫過細路,連大人都會忍唔住去買。Tomica Happy Set 甚至還有 Toyota 86、Suzuki Jimny 及 Mitsubishi Delica 等車型都可以選擇。

文:Issac.C

Honda 第 11 代 Civic 4 月 28 日推出


Honda 在上年 11 月發佈了 11 代 Civic 的原型車,如今,量產車終於確認將於 4 月 28 日會正式發表,並且釋出了一張外觀照片,從圖看來量產車與原型車相同,只是原型車鬼面罩及泵把的飾條採用鋼琴黑作點綴有更強跑味,量產版則較為斯文。11 代 Civic 暫時只知道車身尺碼為 4,674 x 1,802 x 1,415mm、軸距 2,735mm,其他資料則未知。

文:Issac.C

Volvo V60 B4 Momentum 帶著混能去旅行


富豪正在為可同車款引入「B」字頭的微混能引擎,我們先後測試過採用較大輸出「B5」的 XC90 和 XC60,以及較細力的「B4」的 XC40,最新的受益者是這部 V60 B4 旅行車,售賣型號暫時只有頭驅 Momentum 初級版,售價 $439,800。


屬「Drive-E」引擎第三代設計的「B」系列引擎,在原有的「T5」和「T4」2.0 公升四汽缸渦輪渦輪增壓引擎內加上一個 ISG (Integrated Starter-generator)綜合式撻火器/發電機,其運作與 Audi 的「BAS」(Belt Alternator Starter)和平治的「EQ Boost」相似,在減速和踩 Brake 時進行能量回收充電,以及在加速時提供 14 匹 / 40 牛頓米動力輔助,無論「B5」或「B4」都是同一套。


現款 V60 屬第 3 代設計,2019 年隨 S60 房車轉款而推出,我們早前測試過其 R-Design 款的 250 匹 T5 型號。今代 V60 外形設計與現年的富豪家族面相「接軌」,同有相似的車頭鬼面罩,頭燈內有稱為「雷神之鎚」(Thor’s hammer)的「T」形日行燈等等,外形蕭洒流暢而充斥著一種德國和其他國家房車所沒有的北歐氣息;初級 Momentum 版有較黑膠的前、後泵把裝飾,圓形排氣喉,沒有車頭霧燈。今代 V60 的車身體積比舊款長、窄和矮,輪距長多 96mm。S60/V60 車系是繼 XC90、S90 和 XC60 後另一部採用「SPA」可變比例模組式(Scalable Product Architecture)混合金屬底盤的車系,前雙搖臂、後多連杆懸掛。


車子駕駛感覺與一向的 V60 和試過的「B」引擎沒有分別。「T4」「底」的渦輪增壓引擎有 197 匹 / 300 牛頓米輸出,在 ISG 撻火器/發電機的 14 匹輔助下,0-100km/h 加速需 8.0 秒,中段最有力,踩上紅線要等,微混能系統在行駛中並無太大感受得到的特別反應,除了是以往「T」引擎每逢踩油必有的 Turbo Lag,在 ISG 摩打的少少扭動下則明顯較少,只可算在背後偶爾扭動發力來達到效能上的少少輔助;轉數錶內有「電池仔」顯示減速時一格格在充電,出力輔助時有藍光。Drive Mode 系統有 Eco、Comfort、Dynamic 和 Individual 自定模式來改變引擎和 8 速波箱快慢,軚盤和 Brake 踏輕重。軟浮的懸掛和硬淨的歐洲式車架帶來純鍊、高質、舒適的行駛感覺。安全和輔助系統有 City Safety 前撞警示和制動、Lane Keeping Aid 偏航震軚警示兼自動扭軚、Distance Alert 跟車太貼警示、Oncoming Lane Mitigation 迎面有車自動煞車、自動跟距跟速的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沒有不同的車廂氣氛和配置,有漂亮得很的跨錶板「弓」形電鍍裝飾邊、垂直冷氣出風口和銀色手柄、無邊框睹後鏡、像雕塑的門手柄、直立式「Sensus」中控台屏幕、好看也好坐的皮座;有碳過濾器隔掉塵埃、花粉、微粒和異味功能的 CleanZone 空調系統,Momentum 版只有雙區恆溫。儀錶顯示同樣有少少銀色的「Glass」、黑框的「Minimalistic」、紅圈的「Performance」和銀框的「Chrome Rings」四種顏色和圖案可從屏幕系統裡選擇。前座椅背旁的小小瑞典旗仔,在中主集團吉利汽車下旗幟鮮明地顯示行政獨立,高度自治。作為旅行車,車子有易摺下的 60/40 後座椅背,尾箱容量可由529升增至布稱是同級最大的 1,441 升,尾箱內有左右旁網格和購物袋掛勾,尾箱遮簾可沿 D 柱路軌升起。


今代 V60 的車身體積比舊款長、窄和矮,輪距長多 96mm。


漂亮得很的跨錶板「弓」形電鍍裝飾邊、垂直冷氣出風口、無邊框睹後鏡、像雕塑的門手柄。


「B」系引擎的 ISG 撻火器/發電機,在減速時充電,加速時提供 14 匹動力輔助。


初級 Momentum 版有較黑膠的前、後泵把裝飾,圓形排氣喉,沒有車頭霧燈。


V60 外形蕭洒流暢而充斥著一種德國和其他國家房車所沒有的北歐氣息。


Drive Mode 系統的 Individual 模式可改變引擎和波箱快慢,軚盤和 Brake 踏輕重。


微混能系統在轉數錶內有「電池仔」顯示減速時在充電,出力輔助時有藍光。


四種儀錶顯示有少少銀色的「Glass」、黑框的「Minimalistic」、紅圈的「Performance」和銀框的「Chrome Rings」。


車子有易摺的 60/40 後座椅背,尾箱內有網格和購物袋掛勾,尾箱遮簾可沿 D 柱路軌升起。


安全和輔助系統有City Safety前撞警示和制動、Lane Keeping Aid、Distance Alert、Adaptive Cruise Control。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配微混能
排氣量:1,969cc
最大馬力:197 匹 / 4,800 轉時(微混能:14 匹)
最大扭力:300 牛頓米 / 1,500-4,200 轉時(微混能:40 牛頓米)
波箱設計:8 前速自動波箱
體積:4,761 X 1,850 X 1,432mm
重量:1,777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439,800 起
網址:http://www.volvocars.com/hk
查詢:2927 3388(Wearnes Motors (HK) Limited)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Lexus 小改款 ES 現身上海車展 2021


經過 3 年時間後,Lexus 終於在日前的上海車展推出小改款 ES,外觀造型在細節位進行改變,例如鬼面罩的網狀換上了「L」形狀,頭燈組變得更銳利緊湊。車廂變動僅僅將中控螢幕移前 109mm,更為方便操控;標準配備 8 吋螢幕,可選擇 12.3 吋大螢幕。安全配備方面,小改款 ES 升級至 LSS + 2.5,新增功能ITA十字路口輔助、ESA 緊急轉向輔助系統及根據彎道的深度自動減速的「彎道減速」功能。動力系統沒有任何改變。

文:NY

Honda SUV e: prototype 亮相上海車展


Honda 於上海車展發佈針對中國市場開發的全新 SUV e: prototype,外觀造型與 2 月發表的大改款 Vezel 高度相似,說是 Vezel 電動車版亦不為過。車廂資訊不多,從官方照片中看到配備懸浮式大型直立式螢幕,而下方其實是空調操作界面,第一眼還錯以為是如 Tesla 般的超大型螢幕。Honda 並沒有公佈 SUV e: prototype 的動力數據,只表示「具備平順強勁的加速性能和靈動迅敏的駕駛樂趣。」,量產車型最快將於 2022 年第一季推出。

文:Issac.C

Nissan 大改款 X-Trail 中國版更強


Nissan 在上海車展推出大改款第四代 X-Trail,雖然美國版早上年 6 月就已經推出,但是今次來到中國的版本更強。美國版採用 2.5 公升自然吸氣引擎輸出 181 匹馬力及 25kgm 扭力;中國版就改用全新 1.5 升 VC-Turbo 可變壓縮比引擎,根據油門反應在 8:1-14:1 間做切換,配合 CVT 波箱,可輸出 204 匹馬力及 30.6kgm 扭力。

外觀方面與美國版沒有太大差異,但鬼面罩的 Double V-Motion 飾條就變得更粗大。車廂則 12.3 吋全數位儀錶及 9 吋多媒體液晶螢幕,還有 10.8 吋彩色 HUB 抬頭顯示、三區恆溫空調及無線手機充電等等設計。

文:Issac.C

Mercedes-Benz EQB 最快今年開賣


Mercedes-Benz EQB 在上海車展進行全球首發,只有中國標準配備 7 人車,其他市場為5人車,選擇 7 人車要加錢,不過車長只有 4,684mm,比 GLB 只長 50mm,所以可預期第三排座排只適合兒童或嬌小身型人士。外觀造型及車廂佈局基本上就如同 1 月推出的 EQA 般,基本上只是身形改變了。動力系統方面,EQB 350 4Matic 馬力為 288 匹,300 4Matic 為 241 匹,兩者同為四輪驅;前輪驅動為 188 匹的 EQB 250。使用 66kWh 電池姐,續航距離為 419 公里,未來會推出增程版本。EQB 在今年就率先於中國和歐洲市場開賣。

文:Issac.C

Mazda 發佈 CX-30 EV Concept


Mazda 在上海車展發佈 CX-30 的電動車概念版本— CX-30 EV Concept,是品牌繼 MX-30 後的第二款純電動車型,但可惜,有消息指 CX-30 EV 專屬中國市場。從外觀看來,CX-30 EV Concept 變動並不算多,換上封閉鬼面罩及全新頭泵把,車側新增了銀色踏腳板,輪拱變得更大更立體。車廂及動力系統方面沒有發佈任何資訊,估計續航距離達到 256 公里以上。CX-30 EV Concept 最快要等到 2022 年才會有更多資訊釋出。

文:Issac.C

Volkswagen 發表全新大型 SUV「Talagon」


Volkswagen 於上海車展推出車身尺碼達 5,152×2,002×1,795(mm),軸距 2,980mm 的全新大型suv「Talagon」(中文名為「攬境」),提供 6 座或 7 座選擇。外觀造型一貫VW風格,並無特別驚喜,廠方就表示除了 IQ.Light 式 LED 燈組外,門把手、車頂行李架及車尾LOGO都採用了發光式設計。


車廂內運用新一代 Innovision Cockpit設計,以數碼儀錶板及懸浮式中控台作為主打,大幅減少實體按鍵,再配合鋼琴烤漆飾板、全景車窗及 6 座車型有按摩座椅,提升車廂質感。


動力系統方面,入門車型採用 2.0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186 匹馬力及 32.6kgm 扭力,或 220 匹馬力及 35.7kgm 扭力。高級車型則用 2.5 公升 V6 渦輪增壓引擎提供 299 匹馬力及 51kgm 扭力。

 

文:Iss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