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C
Hong Kong
Tuesday, August 5,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464

Mazda MX-5 精髓再進化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越有性格的汽車,越難有恰好的新款;一如荷李活大片拍續集一樣,製作者通常都會忍不住手將原有意念加多若干爆炸場面,多些炒車鏡頭,多些電腦特技,換個更大胸的女角,然後要她穿少些衣裳,就當是創作續集的方程式。 

萬事得 MX-5 也屬有性格的汽車,它有過兩齣續集,設計者每次都將原有特色適可宜止地進化,沒有循例地變大、增肥、加厚、催谷,沒有喪爆的特技,沒有浮誇的土豪化。車子基本上由 1989 年推出至今,代代都保持原有神髓,就是輕巧、基本、靈活、平衡、恰當的爽快、駕駛感覺人車緊合,以及不太昂貴。所以我們對於這部全新第 4 代 MX-5,可以說沒有期待,因為我們已知它同樣會保持 26 年來的相同價值。沒有期待,可能是最大的期待。 

mazda-mx5-2015-review-20
這部 MX-5 除了是第4代全新款式外,更是 Mazda 推行「KODO–Soul of Motion」魂動外形設計,以及「SKYACTIV」環保引擎/波箱/底盤/懸掛技術以來,繼 CX-5、CX-9、Mazda2/3/6 後的第 6 部新車,變化是車系歷來最大。

車子的外形脫離以往一舊肥皂的模樣,前和後沙板車像大貓肌肉般拱起來;車子的體形比前短 105mm,前後車身外懸和輪距都有縮短,車身和引擎蓋高度較低,A 柱稍向後移;觀感是更加頭長尾短、人坐得稍後的跑格;整個車身比例美得像是一個應凸則凸,應瘦則瘦的嬌小美人般,叫人恨不得用手背輕掃每個彎位。萬事得的「KODO」車鼻,從 Mazda 6見過,我們話靚;Mazda3 見過,我們話靚;Mazda2 再見,我們再話靚;由後驅、扁車頭的 MX-5 來演繹,可能是近期最靚的一次,配上那「奸奸地」的扁眼睛,小小的一粒 LED 燈像眼屎般設於頭燈內側,醉望著這個面容,叫人眼也不想一眨;「逗號」形的尾燈,比起奸奸的車頭,反而變得 cute cute 的,而且太似 Jaguar F-Type。  

在 SKYACTIV 主導思想下,新 MX-5 比前減輕多達 100kg 之多。車架的高拉力鋼用量由 58% 增加至 71%,車架前和後方的構造改用鋁;減輕約 20kg 的車身,除擋風玻璃框和車門是鐵外,其他現全是鋁質;另懸掛系統減輕約 12kg,傳動系統減輕 7kg,空調系統輕 20%,軟篷頂比前減去 65g,燈罩比前薄 60%,頭燈比前輕 15%;改得更薄的座椅,用 urethane 聚氨酯網取代傳統彈簧,又是更輕… 絕對是穿少了衣服。 

mazda-mx5-2015-review-15
MX-5 迷不會感到陌生的車廂,氣氛和用料和以往相似。乘客坐點比舊款低 20mm,坐姿更是低長之外,舊款稍稍偏左的右腳腳踏位置,現移至與司機成一直線,不再要用體位張就;軚盤同樣平直。緊密的空間,坐至座位最後一格的我,腿位緊緊夠用。座椅的弧度與前相似,腰和髀墊不算夾身。波棍台現有鍵盤,控制豎立在中控台上的 tablet 形多媒體顯示屏,屏幕雖不阻視野,但一塊的棟著,卻有點阻眼。門壁板的上截與好些「性格」車一樣,玩與車身同色,即將室外帶入室內的 gimmick。頸後的防滾架同樣是亮麗黑色;之間的擋風板也是網形黑膠。MX-5 馳名的易用手動軟篷,新車沒有兩樣,一個「T」柄,解扣… 一扭… 便可將軟篷推開,坐著也可自己搞掂,無需女伴幫手,摺起的軟篷平齊的收納在背後。

新 MX-5 在日本畫一採用一全新的 130 匹/150 牛頓米 1.5 升自然吸氣引擎,香港賣的出口版本用 2.0 升自然吸氣「SKYACTIV-G」,其基本設計與 2011 年推出的 CX-5 所用的一樣,全面落實「SKYACTIV 化」的地方有 13:1 高壓縮比,專門給高壓縮比的特製活塞,有較佳熱效能的 4-2-1 廢氣 manifold,direct injection 直噴,輕量化活塞、活塞連杆和曲軸,低磨擦量的活瓣滾輪「手指」;馬力輸出與舊款即「Zoom…zoom」朝代的 2,000cc「MZR」四汽缸引擎一樣是 160 匹,今代沒有進帳,扭力則有 200 牛頓米,比舊款的 188 牛頓米稍多;舊「Zoom…zoom」引擎的兩數值在 6,700rpm 和 5,000rpm 出現,現提早在 6,000rpm 和 4,600rpm「交貨」;6,500rpm 轉數紅線也比舊款少 200rpm;即表示較易「嚟料」亦較易「到頂」!

mazda-mx5-2015-review-18
車子加速有越踩漸上的扭力表現,崇尚自然吸氣引擎人所崇尚的即時油門反應,踩至拆天也似快不太快的加速性能,令我想到另兩部日本跑車子:Toyota 86 和 Subaru BRZ,都是基本夠玩,但你總想它們可以更快的汽車;加速力感覺上似是 0 至 100km/h 要 8 秒左右,似與舊款差不多。在漸進的加速下,上代也有的 Induction Sound Enhancer 靚聲擴大器,在中段會將低沉而沙聲的引擎入氣聲擴大傳入車廂,很好聽的。

今代新設的 DP-EPAS 雙齒輪電軚,類似的名稱我們在 Honda Jade RS 中首次聽過,未知是否同是軚盤軸和輔助摩打分開擺放、各有齒輪扭動軚尺的設計,然而 MX-5 的軚感倒沒有頭驅的Jade般直接和神奇。香港有賣自動波和棍波的 MX-5,便宜 2 萬的這部棍波版($368,000),有 LSD 機械式限滑差速器和 Bilstein Sports suspension,同設計的前雙搖臂/後 5 連杆懸掛,行駛感覺有跑車人覺得舒適的輕快「un」感,依路的偏硬起伏,50:50 前後重量加上輕巧的身驅,即使不算闊的205/45R17 輪胎也不易響胎,響時也是易於調控的平衡。最大最大的改進,是底盤明顯比舊款硬淨,多代 MX-5 你可感到的底盤扭曲和錶板台震動,今代少之又少,大大加強操控準確性。Brake 腳踏和油門的位置,重brake時做heel-and-toe還好,拖brake時則與油門較遠,未算理想。全新的 SKYACTIV-MT 波箱,剛好吸在掌心的圓形波棍,棍短行程也短,轉波感覺是「咯…咯…」的實在,兼且有「你推入一半後它會自動將波棍吸入去」的快感,這不是我說的,Mazda 廠的新聞稿這樣寫著:「… it features a light and crisp shift feel with the shifter being drawn into gear from mid-shift.」,真真交足戲呀!


比自動波版便宜 2 萬的這部棍波 MX-5 ($368,000),有 LSD 限滑差速器和 Bilstein Sports suspension,行駛感覺有跑車人覺得舒適的輕快「un」感,依路的偏硬起伏。

mazda-mx5-2015-review-04
「KODO」車鼻由後驅、扁車頭的 MX-5 來演繹,可能是近期最靚的一次,配上那「奸奸地」的扁眼睛,小小的一粒 LED 燈像眼屎般設於頭燈內側,醉望著這個面容,叫人眼也不想一眨。

mazda-mx5-2015-review-05
MX-5 馳名的易用手動軟篷,新車沒有兩樣,一個「T」柄,解扣… 一扭… 便可將軟篷推開,坐著也可自己搞掂,無需女伴幫手。

mazda-mx5-2015-review-06
50:50 前後重量加上輕巧的身驅,即使不算闊的 205/45R17 輪胎也不易響胎,響時也是易於調控的平衡。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前和後沙板車像大貓肌肉般拱起來;整個車身比例美得像是一個應凸則凸,應瘦則瘦的嬌小美人般,叫人恨不得用手背輕掃每個彎位。

mazda-mx5-2015-review-08
頸後的防滾架同樣是亮麗黑色,之間的擋風板也是網形黑膠;摺起的軟篷平齊的收納在背後。

mazda-mx5-2015-review-09
乘客坐點比舊款低20mm,坐姿更是低長之外,舊款稍稍偏左的右腳腳踏位置,現移至與司機成一直線,不再要用體位張就。

mazda-mx5-2015-review-10
馬力輸出與舊款一樣是 160 匹,扭力則有 200 牛頓米(舊款 188 牛頓米);兩數值現提早在 6,000 轉時和4,600 轉時「交貨」;6,500 轉數紅線也比舊款少 200 轉;即表示較易「嚟」亦較易「到頂」!

mazda-mx5-2015-review-11
改得更薄的座椅,用 urethane 聚氨酯網取代傳統彈簧;座椅的弧度與前相似,腰和髀墊不算夾身。

mazda-mx5-2015-review-12
波棍台現有鍵盤,控制豎立在中控台上的 tablet 形多媒體顯示屏;剛好吸在掌心的圓形波棍,棍短行程也短,轉波感覺是「咯…咯…」的實在。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逗號」形的尾燈,比起奸奸的車頭,反而變得 cute cute 的,而且太似 Jaguar F-Type。 

mazda-mx5-2015-review-14
引擎「SKYACTIV 化」的地方有 13:1 高壓縮比、4-2-1 廢氣 manifold、直噴、輕量化和低磨擦量部件;Induction Sound Enhancer 靚聲擴大器,會將低沉而沙聲的引擎入氣聲擴大傳入車廂,很好聽的。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4汽缸DOHC 16-Valve
排氣量:1,988cc

最大馬力:160 匹 / 6,000 轉時

最大扭力:200 牛頓米 / 4,600 轉時
波箱設計:6前速手動波箱

體積:3,915 x 1,735 x 1,230mm

重量:1,117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Mazda-MX-5/806/

售價:HK$368,800 起
網址:http://www.mazda.com.hk
查詢﹕3768 4888 (Vang Iek Motors (Hong Kong) Ltd.)

文、攝:James Chan

Mazda MX-5 圖片集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青年冠軍方程式系列賽車手強勢亮相奧迪 R8 LMS 盃賽

audi-lms-r8-2016-new-driver
作為中國及區域內的頂尖國際初級方程式賽事,青年冠軍方程式系列賽(Formula Masters China Series,簡稱FMCS)的三位優秀車手 —— 榮獲本年度總冠軍的愛沙尼亞小將魯普(Martin Rump,19歲)、22歲比利時車手皮卡里耶路(Alessio Picariello)和FMCS 2015賽季最佳中國車手袁波於本週末在上海舉行的奧迪R8 LMS盃收官戰中首次亮相,其中魯普和皮卡里耶路更是在兩個回合的角逐中均以前五名的成績完賽。

早前曾試駕過奧迪R8 LMS盃賽車的三人在完成大獲成功的FMCS賽季後不久便收到參加奧迪R8 LMS盃年度收官戰的邀請,在比賽中更面對重重挑戰,並與最終奪得奧迪 R8 LMS盃2015賽季冠軍的前F1車手熊龍(Alex Yoong)、中國好手程叢夫、李英健和拉埃爾・弗萊(Rahel Frey)等一眾強手展開激烈較量。

FMCS由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於2013年創立,致力為年輕車手提供卓越的發展良機,並讓他們通過參與初級方程式系列賽的機會為其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賽車基礎。過去有不少FMCS的畢業生晉升至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旗下如奧迪R8 LMS盃、林寶堅尼-寶珀Super Trofeo亞洲挑戰賽和亞洲保時捷卡雷拉盃等GT系列賽中參與角逐,並取得優異的成績。

三位車手在週末重返剛剛為FMCS賽季完美收官的上海國際賽車場,在這條F1賽道上參與奧迪盃賽的最終決戰。

Martin Rump
魯普和皮卡里耶路在排位賽中以驚人的速度躋身前八名最佳單圈成績的車手行列,並隨即參與了超級桿位賽。魯普的成績為他鎖定了第十二回合中的第二排發車位置,皮卡里耶路則在第六位發車。袁波在排位賽剛開始不久便因油泵破裂而無奈退賽,導致他在第一場比賽中於第九排發車。

魯普和皮卡里耶路在第十二回合中集中向拉埃爾·弗萊施壓並爭取站上領獎台。魯普首先把握機會靠近這位前德國房車大師賽(DTM)女將,而皮卡里耶路在隨後找到突破口,超越魯普並與拉埃爾·弗萊展開纏鬥。然而,經驗十足的她以完美且老練的技術對這位比利時車手的攻勢進行絕妙的防禦。最終,拉埃爾·弗萊第三個衝過終點線,皮卡里耶路和魯普隨在其後。與此同時,在後方發車的袁波在奧迪R8 LMS盃首戰中奮力向前進攻,以第十二名完賽。

皮卡里耶路表示:「這是我第一次駕駛GT賽車,感覺和開方程式賽車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在這個比賽週末略感不適。我的目標是希望能夠藉此機會學習經驗。我在第十二回合中成功超越魯普並向拉埃爾·弗萊施壓,但她的經驗非常豐富,使我無法超越她。」

由於第十二回合的最快圈速會決定第十三回合的發車順序,皮卡里耶路在第四位發車,魯普位於第五排,而袁波則在第七排。皮卡里耶路在比賽開始沒多久便與馬來西亞車手熊龍(Alex Yoong)展開撕鬥,更在比賽接近尾聲時成功將其超越,魯普亦在此時超越了熊龍,最後緊跟皮卡里耶路,以第五名完賽。袁波再次以第十二名完賽,更表示這個比賽週末對他而言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駕駛方程式賽車的經驗幫助車手更好的掌握GT賽車,我很感謝能有這個機會親身體驗盃賽的競技。」

魯普對此次機會亦滿懷感激:「能夠在這裡累計經驗的感覺非常棒,同時我也很高興能夠通過FMCS得到參加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其他品牌賽事的機會。我的目標就是不斷勇往直前並積累更多經驗。」

Alessio Picariello
在三位小將出征奧迪盃賽前,多位FMCS車手已經在FMCS 2015賽季上海收官戰後接到了新的戰帖。魯普將和來自澳大利亞的17歲小將羅爾(Nicholas Rowe)和在九月剛剛獲得奧迪青睞並加入奧迪青年車手培訓計劃的18歲小將葉俊輝一起參加奧迪R8 LMS盃2016賽季的賽前測試。來自澳大利亞的FMCS 2015賽季年度總亞軍得主帕森斯(Jake Parsons,20歲)和南非車手斯瓦內普爾(Matthew Swanepoel,20歲)將出戰於雪邦舉辦的林寶堅尼-寶珀Super Trofeo亞洲挑戰賽的2016賽季揭幕戰,而馬來西亞車手伍德魯夫(Daniel Woodroof,19歲)則將獲得參加2016保時捷中國青年車手培訓計劃選拔賽的機會。

FMCS合作夥伴佳通輪胎更是為魯普、FMCS 2014年度總冠軍蒙羅(James Munro)和2013年度亞軍得主亞茲德(Afiq Yazid)提供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讓他們於下月在雪邦舉行的12小時耐力賽中組隊代表FMCS參賽。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集團跑車與汽車文化推廣及汽車運動部高級總監呂柯先生(Dominic Lyncker)表示:「我們對皮卡里耶路、魯普和袁波在這週的成績表示非常滿意,他們不僅在競爭極為激烈的奧迪R8 LMS盃中展現超群的技術和速度,同時更是代表青年冠軍方程式系列賽出戰。我們在FMCS的目標就是為年輕車手提供專業的賽車發展平台,同時為極具潛力的新秀提供繼續發展職業生涯的機會。我們對車手本週在上海的優秀表現感到非常自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全新 MINI CLUBMAN 香港登場

mini-clubman-2015
1959年MINI創辦人Sir Alec Issigonis融合革命性設計概念及品牌獨有的go-kart駕駛享受以來,MINI從未停止突破自己的框架,不斷自我改良及創新,為一眾車迷帶來更廣泛的車款選擇。MINI Hong Kong正式引入MINI首款六門五座車款-全新MINI Clubman,承襲1969年推出的Mini Clubman Estate標誌性的對開式尾門、更細緻的車身設計及內飾工藝、先進的駕乘配備和多功能內櫳空間,以及MINI無可取替的go-kart駕駛樂趣。

MINI Cooper S Clubman及MINI Cooper Clubman分別採用MINI TwinPower Turbo的四缸及三缸引擎,配備BMW VALVETRONIC可變氣門控制系統,並以可變凸輪軸控制進氣和排氣量(雙VANOS),提高駕駛樂趣及燃油效能,同時符合歐盟六型排放標準。

MINI Cooper S Clubman則備有2.0升四缸汽油引擎,輸出最大192匹強勁馬力,動力非凡,峰值扭力最高280Nm (Overboost: 300Nm),0-100km/h僅需7.2秒,平均油耗量均為5.8L/100km,CO2排放量則為144g/km。MINI Cooper Clubman則配備榮獲2015年International Engine of the Year的1.5升三缸汽油引擎,輸出最大102匹馬力,0-100加速只需9.1秒,峰值扭力可至220Nm (Overboost: 230Nm),平均油耗量均為每百公里5.1L,CO2排放量則為118g/km。

兩款型號均可選標準六前速自動或手動波箱,MINI Cooper S Clubman更是MINI首位應用八前速Steptronic自動波箱的家族成員,新波箱的齒輪更廣闊,引擎轉速的差距更小,提供更高效、舒適和富運動性的駕駛體驗。

為了提升駕駛時的便利性及駕駛樂趣,全新MINI Clubman備有一系列嶄新的駕駛輔助功能,如Keyless Go免匙系統、引擎Start/Stop功能、三種動態駕駛模式:MID、SPORT及GREEN Mode、Head-up Display、泊車輔助系統 (Park Assist)、導航系統 (Navigation) 及車尾鏡頭 (Rear View Camera),體貼不同駕駛者的需要;MINI Cooper S Clubman及Cooper Clubman分別標配18寸Star Spoke輕量合金輪圈(銀/黑)及17寸Vent Spoke輕量合金輪圈(銀),為型格外表更添跑味。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Infiniti 十月銷售強勁

infiniti-q30-iaa-2
Infiniti 繼續保持強勁銷售勢頭,並在十月再創佳績。十月份,Infiniti 全球共售出超過18,400輛汽車,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3,000輛,上升20%。十月份的銷售佳績,令Infiniti 連續14個月創下當月最佳銷量紀錄。

Infiniti 能保持卓越的全球銷售表現,有賴於各主要地區及市場的業績持續增長。今年十月的銷量創出Infiniti 史上最高的十月份銷量紀錄。在加拿大,十月份的銷量更創下史上最佳的單月銷量紀錄。在美洲、墨西哥、西歐及中國大陸等多個主要地區及市場,Infiniti 均創下十月份最佳銷量記綠。

年初至今,Infiniti 全球共售出約173,000輛汽車,比去年同期增加24,300輛,上升16%。Infiniti 在中國大陸及台灣的首十個月銷量已突破去年全年銷量總額。美洲區亦創出自2005年以來最佳的首十個月銷售成績。

Infiniti 汽車有限公司總裁羅蘭‧克魯格(Roland Krueger)表示:「Infiniti 在各地區和市場保持強勁銷售增長,全賴於我們強大的產品組合、具獨特個性的品牌及完善的銷售網絡。隨著全新Q30即將推出,我們深信Infiniti 將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Infiniti 在美洲 (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地區在十月份售出約12,600輛汽車,比去年同期增加2,300輛,上升23%。今年首十個月,Infiniti 於美洲地區共售出約118,400輛汽車,按年增長13%。

美國作為Infiniti 最大的單一市場,在十月份售出超過11,100輛汽車,成為有史以來第二高的十月銷量紀錄。年初至今,Infiniti 在美國的銷量比去年增加14%, 共售出逾106,700輛汽車,這是自2005年以來美國最佳的十月份銷售紀錄。

在中國大陸,Infiniti 繼續大幅領先整體增長緩慢的汽車市場。在十月份,Infiniti 共售出逾3,700輛汽車,較去年同期增長29%。2015年首十個月,Infiniti 於中國大陸售出約32, 200輛汽車,比去年同期增加36%。

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Infiniti 在十月份售出約1,700輛汽車,比去年同期上升3%。年初至今,Infiniti 於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共售出約18,200輛汽車,按年增加1,400輛,上升8%。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Gordon Murray Design 推出平價碳纖維底盤「iStream」

iStream-01
也許一直以來只有高級車款才能擁有的碳纖維底盤的慣例可能將會改變!專於複合材料運用的 Grodon Murray Design 在東京車展表示新世代「iStream」是全球第一具平價化的碳纖維底盤,藉著把碳婭維的製作過程機械化,把製作時間和成本壓到最低,而與超跑的「一體化」碳纖維最大分別在於「iStream」把底盤以不同的碳纖維部件組合,在機械化後的製作過程中,幾乎可以每 100 秒即完成一具碳纖底盤,同時提供極高強度,這種技術預計可以減少高達 80% 資金,但卻帶來更耐用、高剛性、又輕量化和低成本的碳纖維底盤,相信這項技術將會為汽車工業帶來全新革命。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全新平治 GLC 登陸香江 中環海濱體驗飛沙走石路面

benz-glc-launch-hk-2015-title
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地段駕車,你總不會預料車子會捲得全車泥濘,但這正正是這天我們在中環龍和道海濱空地做的事,這個由平治搞的全新GLC發佈會,廠方運來1,500噸泥沙,將大片海濱空地堆砌成比地盤更爛的越野泥地,目的當然是要展示新的中小形GLC能輕鬆應付任何障礙,即使有日你駕它出外遇上泥頭車翻側「一地都係」時,也可隨意踩油輾過。

是次發佈會亦搵來Mercedes-Benz Driving Academy (平治駕駛學堂) 的外語導師參與,從旁指導越野試駕;而展示實力的車輛,除主角GLC外,平治其他四個轆有獲配扭力的車系,包括GLA、GLE Coupe和GLE SUV也有份「弄濕腳」。

benz-worldwide-sales-director-2015
平治汽車環球銷售及產品管理部門主管Matthias Luehrs先生於致辭時提到:「全新平治GLC 集多項特色於一身︰觸目設計、豪華內飾、高度靈活的駕駛特性及出眾燃油效益。而GLC更是這個級別車系的新指標,我預視GLC將成為另一款受香港歡迎的平治車系。」

benz-glc-launch-hk-2015-10
由越野專家設計的越野障礙,有小山丘、碎石路、泥氹路、前後左右單輪離地的波浪路、上落大坡山路,以及大角度傾斜路面等,充分考驗汽車的扭力調配功能、引擎上山扭力、落山協調控制和離地距等越野功力。

取代GLK的新款GLC,其4MATIC與其他平治所用的一樣,是一由中央多碟式離合器前後扭力調配的全自動四驅系統,正常前後動力分佈比例為31:69,而GLC的4Matic有一新發展,就是可配一Off-Road Engineering package,提供5種越野模式選擇,包括專為行走崎嶇路面如碎石或沙地的Off-road、提升在陡峭斜坡或長途低速上山路段攀爬能力的Incline、在車輛陷入困境時將車升高50毫米 (需配上AIR BODY CONTROL氣壓懸掛) 並加強輪胎打滑控制的Rocking Assist、專為加裝拖架而設的Trailer,以及在額外負擔下仍能在野外如濕滑草地上行駛的Slippery;另標準設有的DYNAMIC SELECT動態控制系統除一貫的ECO、COMFORT和SPORT模式外,GLC另有SPORT+和可各項自定的INDIVIDUAL模式玩。

benz-glc-launch-hk-2015-15
除了活動主角GLC外,所有裝有4MATIC自動四驅系統以及有適當離地距的平治車輛都一如預期順利通過各項測試。在前或後驅車必會泥足深陷的泥氹路上,各平治當然如理平地。在連環左右車輪離地的波浪路段,各車即使前後單輪離地,4MATIC四驅都能即時自動將扭力調往踩地的車輪上,輕易而且無需用腦便可繼續前進,不會因輪胎空轉而在特首辦前原地踏步。在傾斜得似會反車的斜路,平治車隊就如在解放軍營前閱兵般,續一傾側駛過,表現其越野能力。在最斜的上坡山路,即使最細的350牛頓米GLC 250也可輕易攀上,與摩天輪上的遊人正面say hi,莫說有400牛頓米的GLE 400。DSR (Downhill Speed Regulation) 下坡車速控制系統,同樣叫人「撟埋雙腳」便可在特定的速度下自動趴落山去。我們期待在香港乾淨的柏油路上再測試這部新的平治GLC。

benz-glc-launch-hk-2015-02
展示實力的車輛,除主角GLC外,平治其他四個轆有獲配扭力的車系,包括GLA、GLE Coupe和GLE SUV也有份「弄濕腳」。

benz-glc-launch-hk-2015-03
在前或後驅車必會泥足深陷的泥氹路上,各平治當然如理平地。

benz-glc-launch-hk-2015-04
在最斜的上坡山路,即使最細的350牛頓米GLC 250也可輕易攀上,與摩天輪上的遊人正面say hi。

benz-glc-launch-hk-2015-05
DSR (Downhill Speed Regulation) 下坡車速控制系統,同樣叫人「撟埋雙腳」便可在特定的速度下自動趴落山去。

benz-glc-launch-hk-2015-06
在傾斜得似會反車的斜路,平治車隊就如在解放軍營前閱兵般,續一傾側駛過,表現其越野能力。

benz-glc-launch-hk-2015-07
在連環左右車輪離地的波浪路段,4MATIC四驅都能即時自動將扭力調往踩地的車輪上,輕易而且無需用腦便可繼續前進,不會因輪胎空轉而在特首辦前原地踏步。

benz-glc-launch-hk-2015-08
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地段駕車,你總不會預料車子會捲得全車泥濘。

benz-glc-launch-hk-2015-09
DYNAMIC SELECT動態控制系統除一貫的ECO、COMFORT和SPORT模式外,GLC另有SPORT+和可各項自定的INDIVIDUAL模式玩。

benz-glc-launch-hk-2015

文、攝:James Chan

相關內容:Mercedes-Benz GLC 可能係。。。最啱香港的越野旅行車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熊龍成為首位兩屆奧迪 R8 LMS 盃賽冠軍

rounds-12-13-results-6
進入第四年的奧迪R8 LMS盃可謂是盃賽有史以來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屆。在今年的第十三回合中以第三位沖過終點的程叢夫未能收穫能足夠使其捧走冠軍寶座的積分,2012年盃賽冠軍、香港車手李英健位列總積分榜第三位。

六位桂冠大熱人選邁入上海收官戰,熊龍在第十二回合首先沖過格子旗,以8個積分的優勢領先回合亞軍程叢夫,二人也將在下午共25個積分的比賽中一較高下,捧走獎盃。

在第十三回合中,程叢夫以第三名完賽,因在第十二回合獲勝而背負50公斤的熊龍順位滑落至第六。儘管如此,熊龍仍然收穫足夠積分,穩守年度冠軍寶座。

比賽最令人驚歎的一幕必定是奧迪R8 LMS盃車隊的桿位車手阿迪亞·帕特爾(Aditya Patel)成功超越李英健和程叢夫,取得他在盃賽中的首次回合冠軍,並順利晉升至車手總積分榜第四位,成為本賽季第八位回合冠軍得主。

熊龍在第十三回合以桿位出發,程叢夫在旁。拉埃爾·弗萊被迫與同屬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賽車家族的青年冠軍方程式系列賽(Formula Masters China Series,簡稱FMCS)兩位車手,Audi ThinkPad Racing Team的19歲車手馬丁·魯普(Martin Rump)和ams Racing Team的22歲車手皮卡里耶路(Alessio Picariello)展開激烈的爭位戰。

皮卡里耶路在馬丁·魯普嘗試超越拉埃爾·弗萊的時候趁虛而入並將其超越,隨即向前方的瑞士女將施壓。三人隨後為爭位而戰,但最終拉埃爾·弗萊以專業的技術守住第三位直至完賽。



rounds-12-13-results-1
與此同時,李英健和阿迪亞·帕特爾也從後方步步進攻,最終分別以第七位和第九位完賽。由於第十二回合的最快圈速將決定第十三回合的發車順序,阿迪亞·帕特爾在這場賽季終極戰中以桿位發車,熊龍與其並肩出戰。皮卡里耶路和程叢夫在第二排發車,李英健排在第五。

從桿位發車的阿迪亞·帕特爾在比賽開始後即勇往直沖,程叢夫亦迅速超越熊龍,迫使他必須面對皮卡里耶路、馬丁·魯普和李英健的洶湧攻勢。

李英健以精湛的車技和速度逐步超越皮卡里耶路、熊龍和程叢夫,穩坐積分榜第三名的寶座。

而在比賽進入尾聲時,皮卡里耶路和馬丁·魯普分別超越熊龍,展現出兩位首次亮相盃賽的車手的超強實力。

拉埃爾·弗萊不幸在第十三回合與百得利車隊的史提芬勞·孟科(Stefano Montesi)於首圈發生擦撞,最終位列總積分榜第五位的她被迫與比賽和季軍之位告別。

業餘組之爭同樣激烈。在這個比賽週末一心奪冠的長居香港的澳大利亞車手、B-Quik Racing的丹尼爾·比爾斯基在第十三回合穩奪組別和車隊冠軍,最後成功以6個積分的優勢擊敗CTVS Racing Team的區柏祥,更成就盃賽歷史上首支贏得車隊冠軍的私人車隊的佳話。

rounds-12-13-results-4


盃賽新人、E-Rain Racing Team的金載浣(Andrew Kim)在第十二和第十三回合中分別取得第一名和第二名,最終奪得業餘組第三名的好成績。

8個不同的回合冠軍、僅存1分之差的冠亞軍、精彩刺激的新賽規為奧迪R8 LMS盃2015賽季畫上完美的句號。隨著四環品牌首個單一品牌賽的第四個賽季落下帷幕,盃賽將在2016賽季引入全新的奧迪R8 LMS盃賽車。

rounds-12-13-results-8

車手語錄-第十二和第十三回合後
熊龍(奧迪泰達賽車隊),奧迪R8 LMS盃總冠軍,第十二回合第一名
「隨著奧迪R8 LMS盃賽不斷引進新賽規,比賽的競爭度也在逐年遞增,使其成為一場公平緊湊且刺激的賽事。從兩年前的飲恨落敗,到去年在最後一個回合捧走獎盃,到今年僅以1個積分的優勢再次獲勝,能夠參加如此精彩的賽事的確是我的榮幸。

第十三回合是一場智鬥。我很清楚比賽中不同車手所需要收穫的積分是多少,而我的目標則是不要在一發車便失去順位。但隨著程叢夫在第一個彎道便超越我,我就知道這場比賽必定非常艱巨。我知道馬丁·魯普和皮卡里耶路對我而言將會是個威脅,而他們在比賽中的確做得非常好。但我看到李英健超越程叢夫後,我就知道自己已經穩坐榜首。當然,我仍然繼續專注在比賽中,並在比賽進入尾聲時祈求阿迪亞·帕特爾和李英健不會犯錯,因為如果他們出現失誤,程叢夫就會順勢晉升,到時候一切都不一樣了。」



程叢夫(一汽-大眾奧迪賽車隊),奧迪R8 LMS盃總亞軍
「雖然我需要點時間去適應這個結果,但我還是要恭喜熊龍。和之前兩個表現不太穩定的盃賽賽季相比,我在今年的穩定度大大提高,更有機會爭奪盃賽冠軍。以一分之差丟掉冠軍的滋味確實不太好受,但我在這個賽季的確進步了很多,同時對明年充滿期待。」

李英健(奧迪香港車隊),奧迪R8 LMS盃總季軍
「本週末對我而言挺艱巨的。我在週五犯了一個錯誤,但很感謝車隊能夠及時為我修理賽車,並讓我繼續參賽。在今年早上的比賽後,我知道自己已經無緣捧盃,所以我在第十三回合中只是專注在比賽中,並不斷向前進攻,在不影響其他車手的情況下為自己而努力。我在這場比賽的速度不錯,而我也一直拼搏到最後。賽季整體對我而言是非常完美的,同時借此機會我也要向熊龍和程叢夫致賀。」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Benz V 250d Avantgarde Long 半公半私

benz-v250-long-2015-review-title
談到多人客 van,沒有甚麼可取代實實際際的佔地面積。平治的大形豪華客 van V-Class,在燈位駛到例如豐田 Alphard 和日產 Elgrand 這類熱門大份 MPVs 旁邊時,其投下的陰影足會像《Independence Day 天煞-地球反擊戰》裡的外星飛碟飛至人類頭頂般,令你不見天日。V-Class 5,140mm 的長度不僅可將最大的日式客 van 鑒生吞下,最新一代的它更有一 5,370mm 長的長陣版,將你全條吞下後還預留空間食甜品!

benz-v250-long-2015-review-17
舊款 V-Class 在 2011年 facelift 過後,平治的 A 至 S 級車系都陸陸續續轉變成現時的新平治模樣,現新款 V-Class 在保留以往鯨魚般的身軀線條和吞吐量之外,車頭造型自不然變得符合隊形,就像一部van仔化的 A 或 B-Class 般;波浪形的錶板設計,棟在中央的 tablet 形顯示屏,噴咀形的冷氣出風口,滑鼠形的控制鍵,閃亮的銀色飾條,比整容名媛塊面更反光的木紋飾塊,望遠鏡形的儀錶,雙縫線的皮革,比起商業味較重的舊款灰膠車廂,新車的內籠不但用料高級得多,氣氛也豪華多了。

benz-v250-long-2015-review-20benz-v250-long-2015-review-10
隨新款而來的設備,新 V-Class 還有 DIRECT SELECT 軚盤轉波制、多功能軚盤遙控制、可揀引擎/波箱快慢反應的 AGILITY SELECT 系統、可變軟硬的 AGILITY CONTROL 懸掛,可揀/可玩的東西與駕駛平治房車差不多;另還有可停留在任何角度的電動開關 EASY-PACK 尾門、像 smart 仔般可獨立打開的尾門玻璃、可承受 50 公斤重的簡易安裝李箱層板 (其兩側設有兩個凹位可裝上摺疊式購物籃)、前座有 4 段充氣腰墊並可另購通風裝置、有多種通風模式兼可根據太陽照射位置自動控制冷氣配送強度的 THERMOTRONIC 自動氣候調節系統、ATTENTION ASSIST 防昏睡警告、Crosswind Assist 強側風自動穩定功能、可自動扭軚入 L 和 S 形位的 Active Parking Assist 泊車輔助等等,還有可供另購的16喇叭Burmester環迴音響系統,自動和豪華設備同樣與平治房車貼近。

2+2+3 七座位的 V-Class,後兩排座椅可獨立前後趟動,中排同樣可倒轉望後,以及在中間裝上小桌扮開會;今代雖有優化的座椅滑軌,以及簡化的調節系統,但論易推易摺程度則未及日派豪華 MPVs 的友善。要攀上一步的登車方式,顯示這車的商用原意。今代另有更高水準的隔音隔震設施,車底有較多密封板塊,以及順流的輪拱設計和門邊鏡,令車廂更加寧靜,讓人可更清楚聽到車廂部件碰撞時的少少「稱稱餐餐」聲。 

benz-v250-long-2015-review-16
V-Class 原廠有三台柴油引擎選擇:139 匹/330 牛頓米的 V 220 CDI、163 匹/380 牛頓米的 V 220 CDI,以及香港賣的這部 190 匹/440 牛頓米的 V 250 BlueTEC,引擎有兩個串連式的渦輪增壓器,一個較細的高壓high pressure(HP)turbo和一個較大的低壓low pressure(LP)turbo,這設計與其他平治turbo柴油房車的一樣,讓引擎有更高效的入氣效能,扭力表現更平穩,而且沒有turbo lag;V 250 BlueTEC 大油加速時另有「over-torque」加壓功能,可將扭力增加多 40 牛頓米至 480,車子 0 至 100 km/h加速僅 9.1 秒,最大的樂趣來自典形柴油引擎隨時踩、隨時有的低轉扭力,以及每個波段扭得不久便 cut 油的小巴般狹窄轉數範圍。與接觸過的平治柴油 C、E、ML-Class 一樣的,是車外有密集的「達…達…達…達…達…」柴油引擎聲和震動,但車內則少之又少。

新 V-Class 的售價由 $717,500 起,測試的這部 Avantgarde 版要 $778,000,其 Extra Long 加長版要 $788,500。

benz-v250-long-2015-review-02
可承受 50 公斤重的簡易安裝李箱層板,兩側設有兩個凹位可裝上摺疊式購物籃。

benz-v250-long-2015-review-03
可停留在任何角度的電動開關 EASY-PACK 尾門,尾門玻璃像 smart 仔般可獨立打開。

benz-v250-long-2015-review-04
雙電動趟門在柱邊設有輕觸式開關制。

benz-v250-long-2015-review-05
2+2+3 七座位的 V-Class,後兩排座椅可獨立前後趟動,中排同樣可倒轉望後,以及在中間裝上小桌扮開會。

benz-v250-long-2015-review-06
與接觸過的平治柴油C、E、ML-Class一樣的,是車外有密集的「達…達…達…達…達…」柴油引擎聲和震動,但車內則少之又少。

benz-v250-long-2015-review-07
比起商業味較重的舊款灰膠車廂,新車的內籠不但用料高級得多,氣氛也豪華多了。

benz-v250-long-2015-review-08
新 V-Class 有 DIRECT SELECT 軚盤轉波制、多功能軚盤遙控制、可揀引擎/波箱反應的 AGILITY SELECT 系統、可變軟硬的 AGILITY CONTROL 懸掛,可揀/可玩的東西與駕駛平治房車差不多。

benz-v250-long-2015-review-09
有多種通風模式兼可根據太陽照射位置自動控制冷氣配送強度的THERMOTRONIC 自動氣候調節系統。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4汽缸雙渦輪增壓柴油引擎

排氣量:2,143cc

最大馬力:190 匹 / 3,800 轉時

最大扭力:440 牛頓米 / 1,400-2,400 轉時
波箱設計:7 前速 7G-TRONIC PLUS 自動波

體積:5,140 X 1,928 X 1,874 (-1,936)mm

重量:3,050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Mercedes-Benz-V-250-BlueTEC-Avantgarde/805/

售價:$778,000 起(Avantgarde)
網址:http://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288(仁孚行)

文、攝:James Chan

Mercedes-Benz V 250d Avantgarde Long 圖片集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八架寶馬 M4 DTM 賽車使用 Shell Helix Ultra 賽事配方機油

bmw-dtm-2015
Shell Helix Ultra 超凡喜力與寶馬賽車運動部門攜手合作,共同研製為寶馬 M4 DTM 賽車使用的機油。 是次合作希望能為寶馬汽車在賽場內的卓越性能表現提供有力的支持。潤滑油對引擎耐用性及車輛效率和性能至關重要。潤滑油的清潔性、抗磨性和溫控性是確 保車輛的耐用性和性能的重要因素。隨著賽車運動的規則不斷變化,對於寶馬這樣雄心勃勃的車隊而言,使用優質油品 變得尤為關鍵。

由於油品是由天然氣製成,基礎油及製成品都達致更佳的標準。Shell PurePlus Technology令油品的分子結構更優秀,令製成的潤滑油能發揮更高效能:

提高機油的黏度穩定性
由Shell PurePlus Technology生產的潤滑油能於嚴苛及極端的溫差狀況下維持其黏度穩定性。這對賽場內的汽車為一大 益處,因為競賽中的賽車引擎能在短時間內升溫,穩定的黏度有助保護引擎。

抗磨損
由Shell PurePlus Technology生產的潤滑油有助抗磨損,提高引擎動力同時,亦為引擎提供一定的保護。

減少機油的揮發性
由Shell PurePlus Technology生產的基礎油比傳統基礎油有更低的揮發性。較低的機油揮發性令引擎得到更好的保護, 從而提升賽車表現。

註:今屆德國房車大師賽已圓滿結束,由Shell PurePlus Technology 天然氣製油合成技術研製的Helix Ultra 超凡喜力機油為寶馬賽車運動團隊贏得 2015製造商名銜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cLaren 出 Shooting Brake 或 Gran Tourer 車款!?

McLaren-01
McLaren 全球公關 Wayne Bruce 最近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一直以打造入門超跑 Sport Series 車款為主的 McLaren,未來將會提供三種車款不同設計風格。不過,目前究竟 McLaren 會作出何種改變,仍然未有正式定案,但初步時間將預計在 2016 年第二季推出。有傳言就指,極有可能新車款可能會是「Shooting Brake」或「Gran Tourer」,如果消息屬實的話,對一向只專注打造超跑的 McLaren 絕對是一大突破。另外,Wayne Bruce 也透露了開篷版 570S Spider 將於 2017 年正式問世,而且更會推出長陣版 570LT 車款。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奧迪香港車隊與 Phoenix Racing 及 AAPE 攜手打造全新 R8 LMS 戰車

audi-aape-audi-r8-lms-2015-01
奧迪香港今日為首次抵達香港及亞洲最新一代賽車Audi R8 LMS揭幕,為香港車迷帶來優先預覽的機會。由Phoenix Racing全力支持的奧迪香港車隊,將會由其車手暨2015年度R8 LMS盃季軍李英健駕駛新車首度出戰11月19至21日舉行之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新車更獲得時裝品牌AAPE BY A BATHING APE®支持設計嶄新造型。

奧迪香港董事總經理René Koneberg於揭幕派對上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將全新Audi R8 LMS於澳門作賽前帶到香港。我們期待見到新車首次於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東望洋賽道上馳騁,亦很榮幸能與Phoenix Racing再次合作。雙方於今年年初成功讓車隊於紐布靈24小時耐力賽以第12名完賽。我們更要感謝時裝品牌AAPE BY A BATHING APE為Audi R8 LMS設計獨特和令人引頸以待的創新造型。」

奧迪香港是次與AAPE BY A BATHING APE合作中,李英健駕駛的30號戰車會配上AAPE經典迷彩圖案和氣派十足的灰紅色系,他亦會穿上品牌為他設計的賽車服和頭盔。

audi-aape-audi-r8-lms-2015-02
李英健於上月曾於德國紐布靈賽道試駕全新Audi R8 LMS戰車。他指:「駕駛全新R8 LMS時,我感覺勝券在握。新車易於操控,適合日常生活的同時擁有不亞專業賽車的表現,無疑是車迷的不二之選。於試車時,轉向的感覺更為敏捷、重心更低之餘加速更為敏銳。新車於各方面均有所提升,相信於澳門作賽時定必帶來完美表現。」

全新Audi R8 LMS GT3是品牌最新一代戰車,於今年年初僅僅亮相數月,已於紐布靈24小時耐力賽中奪冠,震撼全球車壇。新車配上頂級V10引擎,最大馬力達585匹,更完美融合空氣動力學及奧迪專屬的輕量化技術,令車隊表現無往而不利。

新車繼往開來,特地為GT盃賽事研發,於短途及耐力賽中均表現出色。新車更將會出戰Audi R8 LMS盃2016年度賽季,亦已可供客制賽事的客戶和參加者訂購。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Honda 參戰!發表全新氫燃料電池車「Clarity」

IMG_0680
Toyota 氫燃料電池在全球獲得不錯的成績,同樣研發氫燃料電池有段時間的 Honda 當然也要加把勁急起直追,在東京車展發表全新氫燃料電池車「Clarity」 。據 Honda 表示,Clarity 的氫燃料電池具有 100kW 以上的輸出實力,經電動馬達發功後,可輸出近 174 匹馬力。而所使用的 70MPa 高壓氫氣儲存槽,可擁有 700 公里續航距離,相比起 Toyota Mirai 的 152 匹和 483 公里續航力,實力強桿得多!至於車身車尺碼方面,為長 4,895mm、寬 1,875mm、高 1,475mm,5 座位設定,但氫燃料電池的體積並不大,因此車廂有著十分寬敞的空間。Honda 表示Clarity 最快將於 2016 年第一季推出,預計售價為766萬日圓(約49萬港幣)。

文:Issac.C
圖:Car1.hk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范德瑞和陳友賢贏得2015亞洲保時捷卡雷拉盃年度總冠軍

Pic1_Chris van der Drift_2015 Porsche Carrera Cup Asia Champion
共計十四個回合的亞洲保時捷卡雷拉盃的2015賽季在上海國際賽車場完美收官。錦龍車隊的車手范德瑞(Chris van der Drift)憑藉出色的表現成功摘下盃賽的年度總冠軍頭銜。而捷成車隊的新加坡車手陳友賢則在連番激戰後驚險獲勝,最終以一分的領先優勢贏得其渴望已久的B組年度冠軍。

在這項競爭激烈的亞洲頂尖跑車賽中勇奪總亞軍的是Clearwater Racing車手巴特(Craig Baird),他以領先十四分的優勢力壓PICC追星車隊、年僅17歲的盃賽新秀門尼克(Nico Menzel)。排名年度第四位的是百威 Absolute Racing車手董荷斌,而本賽季缺席了四場賽事的保時捷控股車隊車手馬丁(Martin Ragginger)則位列第五。

經過緊張刺激的「四人之爭」後,est Cola Racing Team的泰國車手符迪干(Vutthikorn Inthraphuvasak)取得B組年度第二名,Modena Motorsports的申威和OpenRoad Racing的謝漢耀則排名第三和第四位。該組別的年度第五名則由百得利車隊的李超奪得。

Pic2_Yuey Tan_2015 Class B Champion
首度亮相盃賽的29歲紐西蘭車手在錦龍車隊的支持下成功創造傳奇,這位剛誕生的總冠軍得主表示:「今年四月我加入亞洲保時捷卡雷拉盃,當時就是從上海開始了這個賽季的征戰。我在揭幕戰中首次駕駛911戰車參賽並登上了領獎台,可惜在第二場比賽卻未能完賽。之後我們在韓國分站成功收復失地,同時取得桿位和摘下兩場比賽桂冠。賽事的競爭非常激烈,跟這些車手互相比拼絕對能讓你保持在巔峰狀態!」

陳友賢在過去一年一直努力保持專注以全力衝擊組別年度冠軍,而其驚人的穩定發揮就是致勝的關鍵。在迎來賽季最終一戰前,他以五分的優勢領先符迪干,不過四位車手的冠軍之爭仍存懸念。第十四回合的比賽曾一度因安全車出動而被打斷,而過分緊張的陳友賢也因而被三位勁敵相繼超越,經歷了表現不甚理想的兩圈。當B組冠軍似乎要落入符迪干的手裡時,謝漢耀的賽車卻由於輪胎磨損導致打滑而名次隨即滑落。陳友賢表示:「我當時覺得自己應該贏不了了,戰況實在太過激烈!申威在安全車時段後一直對我窮追不捨,但我成功地跟他保持了距離,這真是一場精彩的比賽。我非常幸運能夠奪得桿位並收穫額外積分。」

Pic3_Round 13_Podium
一眾車手跟同時出征FIA世界耐力錦標賽上海6小時耐力賽(FIA World Endurance Championship 6 Hours of Shanghai)的保時捷廠商車隊同場獻技。他們於週五在總長5.45公里的賽道上參加了一節排位賽,以確定兩場比賽的發車順序。馬丁刷出全場最快單圈速,成功鎖定了第十三回合比賽的桿位。而門尼克則憑藉其全場第二快的圈速拿下了本賽季最後一場比賽的桿位。B組最快的車手陳友賢同時鎖定了兩場比賽的桿位,為他在收官戰中再增添極其重要的一分。

第十三回合比賽的紅燈熄滅後,馬丁完美起步並全速向前,迅速甩開范德瑞和捷成車隊的艾明達。巴特緊隨董荷斌以第六名衝線。在B組中,陳友賢未能發揮桿位優勢,其勁敵申威則乘勢超越並最終奪冠,而謝漢耀也力壓新加坡車手獲得第二名。

范德瑞和巴特在總積分榜的龍虎之爭以及四位B組車手的冠軍爭奪讓本賽季的倒數第二站更添精彩。

范德瑞一起步便超越門尼克佔據領先位置,不過這位小將隨即進行還擊,利用新輪胎的優勢瞬即奪回頭位。門尼克奮力拉開與後方群車的距離,並同時刷出全場最快圈速。比賽中段安全車曾一度出動,直到賽事重開後,門尼克以精湛的技術繼續領跑,最終以超過兩秒的優勢衝過格子旗。在比賽期間超越范德瑞的馬丁則兩秒之差屈居第二,而董荷斌憑藉高超的技藝奪得第三名。

四位B組車手的在冠軍爭奪中鬥得難分難解。陳友賢在比賽中相繼被符迪干、謝漢耀和申威超越。正當陳友賢為了尋找突破口超越申威而陷入苦戰時,謝漢耀卻忽然打滑,讓其乘勢再度升上第三位並贏得盃賽總積分榜的B組冠軍。

經過了十四回合競爭激烈的比賽後,亞洲保時捷卡雷拉盃的2015賽季圓滿落幕。作為亞洲最高水準的跑車賽事,上海站精彩刺激、公平公正的雙回合收官戰為觀眾帶來了最頂級的享受,而保時捷911 GT3(991款)賽車更成為了最非同凡響的跑車典範。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新款 Audi RS Q3 登錄香港 $ 737,800 起

RSQ3140048_large
Audi RS Q3是Q系的首款RS型號,所配用的2.5公升五汽缸渦輪增壓引擎自2010年起連續六年榮獲「年度國際引擎大賞」,兼備出色實用性及動感駕駛性能。小型SUV RS Q3將奧迪的性能理念完美演繹,從而創出全新的高性能車系。RS車系更開創先河增至八款型號,以RS車系獨有的超卓性能及動感駕駛享受,糅合優質生活和高實用性。

RS Q3的高性能2.5 TFSI引擎屢獲殊榮,連續六年於2.0至2.5 公升引擎類別中獲得由65位汽車專家所組成的國際評審團頒授「國際最佳引擎大賞」。與此同時,奧迪於2015年連續第11次榮獲「年度國際引擎大賞」殊榮。容積達2,480 cc的引擎採用導入渦輪增壓及缸內直噴技術,能於5,300至6,700 rpm時輸出達340匹的最大馬力,並由1,600 rpm起輸出450 Nm的峰值扭力,並一直維持至5,300 rpm。從這兩組數值可見RSQ3的非凡實力。這台獨特的2.5 TFSI五汽缸引擎的雛型先見於TT RS及RS 3 Sportback身上,而quattro GmbH就把它稍作改動,並採用到RS Q3之上。該引擎的點火順序為1-2-4-5-3,加上精妙的進氣及排氣系統配合,從而產生令奧迪在八十年代廣為人識的引擎聲效。

配上2.5 TFSI引擎的Audi RS Q3能以4.8秒完成0至100公里小時加速,為同級之中性能最強,而極速則以電子方式限制在每小時250公里。另外,這款五汽缸引擎在RS Q3上首次標準配備引擎自動熄匙系統(Start-Stop System)。其他提升燃油效益的設備包括只在有需要潤滑時才運作的油泵,令每百公里平均油耗減低至8.4公升,相當於每公里198克的碳排放。

RSQ3140027_large
標準配備的7前速S tronic波箱作傳送動力,小巧的三軸設計波箱已設有高齒比的第七檔,幫助節省燃油。駕駛者更可在自動模式中選擇D或S模式,又或者由駕駛者自行在RS型號上特設的波桿或軚盤上的轉波撥片作手動操作,更設有launch control起跑控制系統,能以最佳的循跡力從靜止作起跑,而其quattro恆久式四輪驅動系統中,以液壓式操作,並由電子控制設於後軸的多片式離合器,以確保前後車軸都能得到最理想的扭力分配。

Audi RS Q3於具備動感及穩定操控未有犧牲舒適度。配置於RS型號的運動化懸掛把這款高性能小巧SUV的車體降低了25毫米,車身長4,411 毫米、闊1,841毫米及高1,580毫米。而車上的電池則設於行李廂內,以達至最佳重量分佈。其後輪懸掛用上了四連桿式結構。

audi-rs-q3-option-2015

audi-rs-q3-spec-2015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azda 再辦「魂動 x MazdaSpeed」車展

mazda-Car-As-Art
Mazda本週末再度舉行「魂動 x MazdaSpeed」車展,地點移師至 Mazda九龍灣陳列室,讓車迷再睹全線「KODO – 魂動」設計車款的風采,包括被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列為「最暢銷雙座開篷跑車」的全新 MX-5,Mazda6 2.5 IPM R-Grade, Mazda3 2.0 IPM Core Edition,CX-5 2.5 IPM Core Edition,Mazda2 1.5 R-Grade 及 80 週年版本,全部均以「Soul Red 魂動紅」亮相 。其中 MX-5,Mazda2 及 Mazda6 更配上原廠 MazdaSpeed 跑車化配件,盡露魂動設計神髓。即場選購 Mazda2 1.5 及 Mazda6 R-Grade 更可獲贈原廠 MazdaSpeed跑車化配件乙套,數量有限,萬勿錯過。誠邀各車迷親臨 Mazda九龍灣陳列室參觀選購。

Mazda「魂動x MazdaSpeed」車展
日期:11 月 7 至 8 日 (本週六、日)
時間:上午 9 時至晚上 8 時
地點:Mazda 九龍灣旗艦陳列室 (宏照道 15號)
展出型號:MX-5, Mazda6 2.5 IPM R-Grade, Mazda3 2.0 IPM Core Edition, CX-5 2.5 IPM Core Edition, Mazda2 1.5 R-Grade 及80週年版
查詢電話:3768-4888 (九龍灣旗艦陳列室) / 3768-4833 (灣仔陳列室)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亞洲保時捷卡雷拉盃2016賽季將首度亮相澳大利亞

porsche-carrera-cup-2015-01
隨著亞洲保時捷卡雷拉盃於上週末在上海迎來了盃賽2015賽季總冠軍范德瑞(Chris van der Drift)和B組冠軍的陳友賢的榮耀獲獎,盃賽畜勢待發,準備以更強的姿態迎接其第十四個賽季。亞洲保時捷卡雷拉盃將於明年八月攜手澳大利亞保時捷卡雷拉盃首度亮相悉尼賽車公園,進一步推動亞太區域保時捷卡雷拉盃家族之間的緊密合作。

2013年,亞洲保時捷卡雷拉盃在日本首度登場獲得空前成功。今年,亞洲保時捷卡雷拉盃將與澳大利亞保時捷卡雷拉盃攜手舉行雙回合比賽的消息一經宣佈隨即引起眾車隊和車手的熱烈迴響。

明年,盃賽將三度作為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熱身賽事,在上海站為共十一回合的2016賽程拉開序幕,隨即再次攜手日本保時捷卡雷拉盃移師到風景如畫且極具挑戰性的富士國際賽車場。在泰國武里南國際賽車場舉行的第四和第五回合賽事後,盃賽將在澳大利亞帶來其激動人心的首演。緊接著是分別在新加坡濱海灣街道和馬來西亞雪邦國際賽道舉行的F1大獎賽,而明年馬來西亞站的賽事會因此而比往常提前舉行。除此之外,盃賽2016賽季將再次於FIA世界耐力錦標賽上海6小時耐力賽(FIA World Endurance Championship 6 Hours of Shanghai)攜手保時捷廠隊家族亮相,再次掀起高潮。

作為東南亞地區專業賽車競技發展的先鋒,隨著前盃賽冠軍班博(Earl Bamber)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Le Mans 24 Hours)中勇摘桂冠而錦上添花,亞洲保時捷卡雷拉盃2015賽季成為了盃賽十三年來最為精彩絕倫的賽季之一。

porsche-carrera-cup-2015-02
本賽季,一直對總冠軍寶座虎視眈眈的范德瑞(Chris van der Drift)戰至收官最後一回合方成功摘下頭銜。陳友賢亦在連番激戰後驚險獲勝,贏得其渴望已久的B組年度冠軍。奪得年度總亞軍的是范德瑞和班博的紐西蘭同鄉,也是被譽為卡雷拉盃史上最成功車手之一的Clearwater Racing車手巴特(Craig Baird)。兩屆盃賽冠軍門澤爾(Christian Menzel)的兒子、年僅十七歲的門尼克(Nico Menzel)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參賽者,攜手PICC追星車隊在本賽季首度亮相並憑藉出色的表現獲得年度總季軍。

B組四位車手在冠軍爭奪戰中鬥得難分難解。陳友賢借OpenRoad Racing的謝漢耀在比賽中忽然打滑之機升上第三位,並以一分的優勢擊敗泰國車手符迪干(Vutthikorn Inthraphuvasak),贏得盃賽B組總冠軍。而Modena Motorsport車隊的2012年B組冠軍得主申威奪得年度第三。

今年三月,28位賽車強將首次雲集馬來西亞雪邦國際賽車場進行賽季官方試車,更迎來了門尼克和在最後階段收到Clearwater Racing邀請的范德瑞的首度亮相。

2015亞洲保時捷卡雷拉盃的揭幕戰在中國上海F1大獎賽期間舉行,老將巴特擊敗其紐西蘭同鄉范德瑞奪得首戰冠軍,保時捷控股車隊的馬丁(Martin Ragginger)奪得季軍。不過這並不代表紐西蘭的車手勢不可擋。范德瑞在第二回合的賽事中未能順利發車,而巴特則被最終分奪回合冠軍的百威Absolute Racing車手董荷斌和回合亞軍的捷成車隊車手艾明達(Rodolfo Avila)擠出領獎台,馬丁則奪得他在該比賽週末的第二個季軍。

盃賽2015賽季的第三第四回合在韓國國際賽車場首度登場。范德瑞成功收復早前未能完成第二回合比賽的失地,一舉拿下桿位和奪得兩個回合的冠軍,巴特則屈居第二。而自2013年便參與盃賽的保時捷韓國車隊車手崔明吉(Myung Gil Choi)在兩場比賽中均以第三名衝線。

盃賽的第五回和第六回合在六月於日本富士國際賽車場展開。范德瑞繼續憑藉勢不可擋的表現再下兩城,馬丁則兩次屈居第二。巴特在第五回合中奪得第三,不過在第六回合卻表現失常,最終未能登上領獎台。

在久違十年後盃賽重返微笑之國泰國,舉行其第七和第八回合賽事,更首次亮相武里南國際賽車場。范德瑞延續其強勁的勢頭,奪得桿位以及兩回合冠軍。與此同時,盃賽新人門尼克在第七回合以第二名首度登上領獎台,並延續到第八回合。巴特和馬丁則分別奪得第七和第八回合的季軍。

porsche-carrera-cup-2015-03
門尼克攜手PICC車隊於馬拉西亞雪邦賽車場再創佳績,在第九回合首次贏得冠軍,再以季軍之姿完成第十回合的比賽。在第九回合奪得第四的范德瑞在第十回合捲土重來,摘下其在本賽季的第七勝。馬丁於兩場比賽中均獲亞軍,同時奪得其在本季的第二個桿位。

盃賽的第十一和第十二回合進軍獅城新加坡的濱海灣街道賽。雄踞積分榜榜首的范德瑞在第十二回合奪得第三,以領先十九個積分的優勢力壓勁敵巴特,成績不斷往前飛躍的門尼克則排名第三。巴特在雙回合的角逐中進行反擊,勇奪桿位,更取得一次冠軍和亞軍。董荷斌在第十一回合領先連續五次登上領獎台的門尼克,以第二名衝線。

隨著新加坡F1大獎賽的結束,28位盃賽車手與同時出征FIA世界耐力錦標賽6小時上海站並獲得了2015製造商冠軍的保時捷廠隊同場獻技,為賽季完美收官添上最後一筆。

porsche-carrera-cup-2015-04
范德瑞在總積分榜上以領先八個積分的優勢力壓巴特進軍上海收官戰,而B組四王爭冠的場面亦越演越烈。范德瑞最終如願以償,攜手錦龍車隊登上2015亞洲保時捷卡雷拉盃年度總冠軍的寶座。

在B組方面,艾明達的隊友陳友賢證明了穩定的發揮就是致勝的關鍵。雖然他在第十一回合奪得桿位卻因機件發生故障而被迫退賽,但他憑藉在每一回合的比賽中均收穫積分的優勢長期雄踞積分榜榜首,更因在該回合奪得桿位而收穫額外積分。正是這一分使他在艱難的B組頭銜征戰中脫穎而出,最終贏得年度冠軍。

porsche-carrera-cup-2015-05
亞洲保時捷卡雷拉盃的車隊與車手見證了保時捷廠隊在FIA世界耐力錦標賽上海站中提前拿下年度製造商冠軍的頭銜,而保時捷中國青年車手培訓計劃的九位候選人亦在其進行為期兩天的最終選拔賽進行前獲得了一睹賽車英雄風采的機會。兩位實至名歸的桂冠得主、振奮人心的FIA冠軍頭銜、以及即將為在保時捷展開職業生涯新篇章的賽車新秀為保時捷中國的2015賽季畫下完美的句號。

Mercedes-Benz 十一月陳列室推廣日

benz-gle-2015-review-12
GLE SUV現已登陸銅鑼灣及紅磡陳列室,售價由 $799,900起。同場更展出多款熱賣型號,選購以下型號更可享專屬優惠*:

CLA 250 優惠價: $461,000 起
GLA 200 優惠價: $368,000 起
E 200 Sport 優惠價: $488,000起

*優惠只適用於指定現貨。數量有限

日期:2015年11月7日至11月8日
時間:早上9時至下午7時
地址:銅鑼灣及紅磡平治陳列室
查詢:28957339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Jaguar Land Rover 海運車展

Jaguar_XE S
全新Jaguar XE駕臨Jaguar Land Rover海運車展,讓您近距離接觸首款源自F-TYPE設計的四門轎跑!同場展出新世代多功能SUV – Land Rover Discovery Sport,配備同級獨有5+2座位設計,並即場接受2016年預訂!限量即場禮遇更包括Range Rover Evoque Pure HK$668,000起, 個別型號優惠高達HK$50,000。請即親臨選購!

現凡於車展即場訂購任何型號,即可獲贈《007: 鬼影帝國》戲票兩張(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Jaguar Land Rover海運車展
日期:11月7- 8日 (星期六 – 日)
時間:11am – 8pm
地點:海港城海運大廈展覽大堂
展出型號:XE, XJ, F-Type Coupé, Discovery Sport, Discovery, Defender Celebration Series, Range Rover Evoque, Range Rover Sport RWC Edition
查詢: 2821 7147

*圖片只供參考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Subaru 年度震撼優惠高達 $70,000!

subaru-wrx-sti
Subaru隆重呈獻年度震撼優惠,精選型號包括:Subaru旗艦級Crossover SUV Outback – HK$338,800起、高性能房跑WRX STI – HK$413,800起及型格Subaru XV – HK$259,800起,另有Forester 2.0XT以震撼價HK$308,800起發售,折扣高達HK$70,000!想出車的您不容錯過!

特別推介Subaru旗艦級Crossover SUV Outback,完美結合卓越性能、極致安全及豪華舒適大空間,現以震撼價HK$338,800起發售!而高性能房跑WRX STI更配備 2.5 水平對向直噴Turbo引擎,瞬間爆發300匹馬力及407Nm巔峰扭力,令您在道路上所向披靡!現僅售HK$413,800起!

各Subaru車系都配備享負盛名的全時間四驅系統及水平對向引擎,提供無可比擬的超低重心及特強抓地力,令您輕鬆駕馭任何路況!

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8時 (星期一至六)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星期日)
地點:Subaru九龍灣旗艦店(九龍灣九龍灣宏光道1號億京中心地下4號舖)
查詢:2828 2488
網址:www.motorimage.net/HK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熱血新定義「RUSS SWIFT 極限飄移 SHOW」火速爆滿

russswift-p3-01
由亞太地區獨家代理SUBARU的意美汽車集團於11月28日(六) 至11月29日(日)假九龍灣啟德郵輪碼頭舉行之 「RUSS SWIFT 極限飄移SHOW」 兩天八場合共2,300多張門票,昨天開始供車迷網上免費登記,不消一天即火速爆滿。感謝各車迷熱烈支持!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