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 C
Hong Kong
Monday, May 5,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202

Kia Sorento Diesel GT 大大件 啖啖肉


「抵食夾大件」來形容韓國汽車 Kia 最適合不過,一向價格相宜而裝備水準偏高,在汽車界別中有相對高的性價比,完全符合這形容。新的 Sorento 也是這樣,其車價由 $288,000 至 $398,000,可買到中大型 SUV 一部,跟車設備無論是舒適性、安全性、科技等方面,都是令人感到驚喜,為勉文章標題太過陳腔濫調,用大大件啖啖肉來形容這部車,其實是筆者心裡的評價,「抵食夾大件」的 Sorento,已經很多人等待它的柴油版本再度引入香港市場。


屬第四代設計的全新 Sorento,今代有新底盤、新引擎、新波箱、新一輪外形設計、優化的車廂配置,新事蠻多,在 Kia 的 SUV 陣營包括 Stonic、Niro、Sportage 裡,Sorento 絕對是「擔大旗」角色之一。

新 Sorento 是首部採用 Kia 全新中型 SUV 底盤的車系,能搭配新款「Smartstream」系列引擎,包括 Kia 在歐洲有賣的首台電動化混能引擎。車殼含鋁和高拉力鋼,抗扭度比舊款高 12.5%,重量降低 21.3kg。經大改的前支柱、後多連杆懸掛,有新部件、新結構和新幾何,減低傳入車廂的震動和噪音,提高操控準確性。車身比舊款闊 10mm,長 10mm,高 5mm,前、後外懸改短,A 柱移後 30mm,在新底盤下,輪距長多 35mm,在設計師口中,新車有較為跑格的車身比例。


車子以「純練的粗獷」(Refined boldness)為設計主題,將優雅元素注入 SUV 的硬朗去,所見到的前泵把方形進氣口,兩側的垂直「Air curtains」通風導口,新的「Tiger nose」車鼻設計,稱為「Tiger eyeline」(老虎眼線)的頭燈頂部 LED 日行燈,包角的垂直尾燈,有格塊的前泵把下巴和尾泵把 Diffuser,「動感」C 柱設計和維持粗壯的 D 柱,明顯比舊款方方正正的模樣。 


採用高級物料的車廂,以亮黑色和啞銀色飾件裝飾,錶板和門壁的銀片有「X」凹紋點綴,令車廂生色不少。新錶板採用雙屏幕設計,中台屏幕是一個 10.25 吋顯示屏,錶板由傳統圓錶改為一個 12.3 吋闊顯示屏取代,兩數碼圓錶會根據駕駛模式而變色,中間的小顯示屏可從軚盤按鈕「碌」出耗油量、車速、四驅分動、注意力提示、胎壓顯示之類的訊息。梯形的垂直冷氣風口之下另有梯形的小風口給你仔細調校送風範圍。

車系一如以往,有電油和柴油引擎選擇,各有前驅和四驅版本,最貴的電油四驅 GT Platinum,賣 $398,000,有 3 排 6 座位,測試的柴油四驅 GT,以商業車輛登記,賣 $328,000,有兩排 5 座車廂,後排與行李箱之間有膠網分隔,沒有尾排座椅的這部,剩下闊大行李箱一個,內旁已設有彈椅背的按鈕。在新增的 35mm 輪距下,前和中排乘客有較多腳位,中排可大半/細半前後趟動和調校椅背角度;有第三排座椅的電油版,尾排乘客有較多頭頂空間。 


新一代「Smartstream」2.2 升柴油渦輪增壓引擎,汽缸體由鐵改為鋁質,重量比前減低 38.2kg,動力輸出為 202 匹 / 440 牛頓米輸出(舊款有 200 匹 / 441.3 牛頓米),新的 8 速雙離合器自動波箱是柴油版所特有(電油版用 6 速自動波箱)。車子駕駛感覺與上代差不多,柴油引擎的低轉起動的一踩即去的強大扭力輸出,是吸引的賣點;車子在 3、4 波上斜的加速感很不錯,叫人也懶得用手動轉檔,軚盤撥片留待落斜拖波用好了。這套雙離合器波箱轉波無縫,比舊款的自動波箱直接得多。車內感受到的柴油引擎聲和震動少之又少,唯站到車外才會聽到少少「達…達…達…」聲。行駛質感與前一樣,幼滑、寧靜,車架硬淨,懸掛柔軟。Drive Mode 反應系統有 Eco、Normal、Sport 和自動的 Smart 模式來改變引擎/波箱反應,在大扭力的驅動下,Normal 和 Sport 之間的分別很少,不是沒有,只是不多。四驅系統有新玩法,舊款只有一個制將系統 50:50 鎖上,新系統加有「Terrain」地形選擇,用 Drive Mode 同一個按鈕撳制進入後,可選「Mud」泥地、「Snow」雪地和「Sand」沙地,系統會自動將 TCS 循跡系統、落 Brake 制動、轉波策略、引擎轉數協調來應付三種越野地形;同個 Downhill Brake Control (DBC)懂自動夾 Brake 限速落斜。


話說的「抵食」之處,車子的標準設備確實繁多,如有暖手軚盤、軚盤轉波撥片、冷/暖氣電動前座、雙區冷氣、中台無線充電座、中橋冷氣出風口、可調角度的電動尾門,中排乘客在前座椅邊和中橋處共可找到三個 USB 充電接口;較高級的這部柴油 GT 版,另有鯊魚鰭天線、HUD 投射儀錶、數碼錶板、7 種顏色的氣氛燈光、12 喇叭 Bose 音響、中排門邊窗簾、360 度泊車鏡頭。方便設備有 Auto Hold 防溜後、電子泊車 Brake、Smart Park Assist 泊車輔助,和新設有的 Blind-spot View Monitor(BVM)盲點鏡頭,在打指揮燈時會將兩個儀錶變為顯示車身左或右側的影像,很實用的。安全系統除已有的 Driver Attention Warning(DAW)注意力監察系統外,新增 Forward Collision-Avoidance Assist(FCA)前撞自動煞車、懂自動扭軚的 Lane Following Assist(LFA)和 Lane Keeping Assist(LKA)自動跟線和防偏航。唯獨沒有之前柴油版也有的 Panoramic 天幕天窗,要電油四驅款才有。


新「Smartstream」柴油渦輪增壓引擎,汽缸體由鐵改為鋁質,重量比前減低 38.2kg。


Drive Mode 系統有 Eco、Normal、Sport 和自動的Smart模式來改變引擎/波箱反應。


Downhill Brake Control(DBC)懂自動夾 Brake 限速落斜。


四驅系統自動將循跡系統、落 Brake、轉波、轉數協調來應付 Mud、Snow 和 Sand 三種地形。


儀錶顯示屏可從軚盤按鈕「碌」出耗油量、車速、四驅分動、注意力提示、胎壓顯示等訊息。


新加的「Terrain」地形選擇,用Drive Mode同一個按鈕撳制進入揀選。


車廂採用較高級物料,以亮黑色和啞銀色飾塊裝飾。


設有冷/暖氣電動前座、中台無線充電座,垂直冷氣風口之下另有小風口。


安全系統有DAW注意力監察、FCA前撞自動煞車、懂扭軚的LFA和LKA自動跟線和防偏航。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柴油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2,151cc
最大馬力:202 匹 / 3,800 轉時
最大扭力:440 牛頓米 / 1,750-2,75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雙離合器自動波箱
體積:4,810 X 1,900 X 1,700mm
重量:1,852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328,000 起
網址:http://www.kia.com.hk/
查詢:2760 9933(Kia Motors (Hong Kong) Ltd.)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國產平車2022年推出!Tesla Model S 與 Model X 準備推出大改款?


Tesla 在 2012 年陸續推出 Model S 及 Model X 後,直到現在一直沒有進行改款,但是最近 Tesla 動作連連就透露了一絲絲玄機。首先,Model S 與 Model X 庫存已經十分接近清倉,而且兩款車的生產線已經有一個月沒有任何新車出產,又延長交車期及加價。因此,現在就流傳 Tesla 正為大改款 Model S 和 Model X 作準備,最快將會在這兩個月內會有新消息傳出。另外,Tesla 打算在上海 Gigafactory 推出一款入門電動車,傳言售價只有 2 萬 5000 美元,成為Tesla最平價車款,預計在 2022 年將會正式推出。

文:Issac.C

BMW 釋出全新 iDrive 預告片


Mercedes-Benz 發表全新超大型曲面螢幕的 MBUX Hyperscreen 系統後,受到各界一致好評。BMW 作為老對手,當然即刻進行還擊,在 CES電子消費展上發表了最新 iDrive 系統的預告片,片中以第 1 代 iDrive 的 E65 7 系760Li 及全新電動車世代的 iX,採用兩者對話的互動方式介紹最新一代iDrive特別之處,顯示新一代車載技術及人車互動技術。BMW 指新一代 iDrive 將率先運用在 iX 身上,提供更強大車輛互聯功能,例如接受來自其他 BMW 車輛提供的路面情況,或者停車場是否有空位等實用資訊。BMW iX 預計今年底就會正式推出。

文:Issac.C

Volkswagen 釋出全新 SUV Taigun 預告照片


Volkswagen 日前釋出全新 suv 新車「Taigun」的預告照片,新車並不是「Tiguan」,名稱不相同。但目前 Volkswagen 只發佈了 Taigun 的外觀照片,從造型看來其實與 T-Cross 十分相似,但由於沒有車身尺碼資料在手,所以不知道究竟比 T-Cross 「大」還是「小」。相關的動力數據資料仍暫時沒有公佈。

文:Issac.C

Hyundai 釋出 Ioniq 5 預告照片


今年 1 月初才為大家報導過 Hyundai 旗下電動車品牌 Ioniq 的首款作品 Ioniq 5 數據意外曝光,但當時就沒有任何 Ioniq 5 相片,只有一張車頭相。如今,Hyundai 終於公佈 Ioniq 5 將會在 2 月正式推出,並且釋出預告照片。從預告照片中,其實已經可以看到 Ioniq 5 車頭和車尾的大致輪廓,印象最深刻的是懷舊設計的四方形頭燈和尾燈互相呼應。動力系統方面,根據之前曝光的資料,前後各配備一組電動馬達,可輸出 313 匹馬力,及 5.2 秒完成 0-100km/h 加速;電池容量 58kWh 的續航力為 450 公里,72kWh 版則為 500 公里。Hyundai 表示未來將會推出中型房車 Ioniq 6 及大型 SUV Ioniq 7 等 16 款新車,目標在 2025 年前電能化車銷量為 100 萬。

文:Issac.C

林寶堅尼汽車公司 2020 年交付量為 7,430 台


2020年,林寶堅尼汽車公司全球交付量為7,430台,較上一年僅下降9%。在春季疫情的第一輪暴發期間,為遵循意大利政府指示和確保員工安全,林寶堅尼的生產工作停止了70天,這也是影響交付量的主要原因。而在下半年,林寶堅尼創下了品牌歷史上的半年交付量紀錄。

美國以2,224台交付量穩居最大市場,德國以607台交付量位列第二,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的交付量為604台,日本、英國和意大利分別以600台、517台和347台緊隨其後。韓國(303台)和德國分別以75%和8%的增長率成為增長最高的兩個市場。林寶堅尼Urus在2020年創下10,000台產量紀錄,並以4,391台交付量成為品牌最成功的車型。搭載V10引擎的Huracán和搭載V12引擎的Aventador兩條超級跑車產品線也分別以2,193台(增長3%)和846台交付量對全球銷量做出卓越貢獻。

2021年新年開局良好,訂單量表現強勁,已超過全年產能的50%。

全新 Mercedes-AMG E-Class 全線登陸香港 $1,098,000 起


E-Class 是 Mercedes-AMG 品牌的核心車型系列之一。這次最新一代全方位更新涵蓋 Saloon、 Estate、Coupé 和 Cabriolet 車型,車上配備六汽缸或八汽缸引擎,輸出動力達 435 匹馬力至 612 匹馬力。源自 Affalterbach 的高性能系列依舊保留其跑車般的駕駛動力,現在還結合更舒適的配置。AMG Performance 4MATIC+ 標準完全可變全輪驅動系統保證能在任何駕駛環境提供最適切的抓著力。同樣為標準配置的還有 AMG SPEEDSHIFT 9 速變速器,快捷換檔操作和出眾效率兼備。最新設計當中有經過重新設計的車頭和 AMG 專用鬼面罩,進一步增強 AMG 系列特色。車廂亦經過全面升級:寬屏駕駛艙、全新 AMG Performance 軚盤,還有附帶 AMG 專用功能和顯示屏的 MBUX 資 訊娛樂系統,帶來高度數碼化的時尚體驗,緊貼時代步伐。全新 Mercedes-AMG E-Class 於 2021 年 1 月 15 日在位於柴灣的平治港島品牌中心正式推出。


E 53 4MATIC+車型的 Saloon、Estate、Coupé 和 Cabriolet 版本的車頭亦同樣經重新設計,展現充滿 力量感的風格。AMG 專用的鬼面罩加上 A 字形輪廓和平滑的車頭燈,令寬闊有力的外型增添魅力。E 53 車型的 435 匹馬力 3.0 公升六汽缸直列引擎特點在於其頂級性能和智能電動化功能。EQ Boost 起動發電機是起動器和發電機融合成強大的電動馬達,置於引擎和變速器之間。它不僅可以當作發電機使用,還可以發揮混能相關功能,當中包括提供額外 22hp 功率和 250 Nm 扭力、電力回收、負載點移動、滑行模式以及用於 start/stop 功能以難以察覺的方式重啓引擎。這項創新技術、用額外電動增壓器進行智能充電,以及排氣渦輪增壓器,全都是為了同一目標而存在,就是要提升標誌性的 AMG 性能和駕駛動力,同時減少油耗和排放量。


E 63 S 4MATIC+ 配備的 AMG 4.0 公升 V8 雙渦輪引擎保持 612 匹最大馬力和 850 牛噸米最大扭力。 最大扭力涵蓋 2500 到 4500rpm,無論是哪個油門位置都能輕易感受到優越快感。E 63 S Saloon 的 0 至 100 公里/小時加速只需要 3.4 秒。設計師和空氣動力學專家在研發期間緊密合作,他們的精闢洞見不僅成就了萬眾矚目的 AMG 車身設計,更優化了氣流平衡,令車輛可以在鄉郊小路上觸發靈敏反應,到了公路上又能達至最佳駕駛穩定性。空氣動力學專家更成功進一步減少風阻。

八汽缸車型的另一項外觀特徵:黑色亮面襟翼橫跨整個前擋板,延展至噴射機翼的外側,最後在車側收尾,完美配合整體設計。前導流板的顏色為 Silver Shadow 色、亮面黑色(如選配 AMG Night Package)或碳纖維色(如選配 AMG Exterior Carbon-Fibre Package I)。輪拱造型剛強,每邊增闊整整 27 毫米,為更寬闊的軸距和更大的前輪預留空間,締造又一功能優勢。

AMG SPEEDSHIFT 9 前速波箱的各項設置專為高性能車型而設。自動軟件令轉檔時間縮至極短,支援快速連續降檔,而雙離合功能則令換檔體驗隨心自如。E 63 S 配備濕型多碟起動離合器,取代過去用於 E 53 車型的扭力轉換器。它能減少佔重,同時優化反應能力,尤其是在加速或減低動力時。


E 53 車型同樣擁有配合汽車本身動力和性能的高性能制動系統:前軸有採用交叉鑽孔和內部通風的 370 x 36 毫米制動碟,並附有四活塞固定卡鉗和 AMG 字樣;後軸則裝上採用內部通風的 360 x 26 毫米的制動碟,並附有單活塞浮動卡鉗。


全新的 AMG Dynamic Plus 套組是 E 53 車型的可選配備,能實際上和視覺上同時大幅提升跑車動感。當中的精選高性能部件能有效提升汽車的動感特色,帶來酷似跑車的駕駛體驗。套組包含 S 系列的高性能混合制動系統,並附有紅色制動卡鉗和黑色 AMG 字樣,還包含附有飄移模式的 AMG DYNAMIC SELECT 駕駛程式「賽車」,以及用 Nappa 皮革、DINAMICA 超細纖維皮革或 Nappa 皮革 / DINAMICA 超細纖維皮革包裹的 AMG Performance 軚盤,並附有 AMG 軚盤按鈕。

Lexus 大改款 NX 測試車曝光


Lexus 期待已久的大改款 NX 終於傳出將會最快在今年第三季推出。而身穿偽裝貼紙的測試車被拍到照片,但可惜,重度偽裝之下並沒有看到任何外觀改變。官方暫時沒有公佈任何資料,估計新車採用與與新世代 RAV4 相同的 TNGA-K 平台打造,車身尺碼約為 4,630×1,870×1,630mm、軸距達 2,690mm;動力系統,必定有 Hybrid 車型,燃油車型則可能吏用全新的 2.4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

文:Issac.C

【影片】Panasonic 發表全新 AR HUD 抬頭顯示器


Panasonic 在 2021 CES 展上發表最新研發的 AR HUD 抬頭顯示器,全面優化光學、成像技術、系統反應速度及繪製更精準地圖,輔助效果出色。在影片中就介紹了「運動物體檢測 Moving Object Detection、車輛驚告 Sudden Vehicle Warning、低光行人馬路 Low Light Pedestrian Zone、轉彎提示 AR Turn By Turn、合流提示 Merge Guidance、前方撞擊警告 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車道增強 Lane Enhancement、分流出口提示 Spatial Exit Guidance 及泊車搜索 Parking Search Assist」等等。比起大部分 HUD 只能提供車速、限速提醒及導航路線,Panasonic 的 AR HUD 就能全方位提供輔助,讓駕駛變得更輕鬆安全。

文:Issac.C

Mercedes-Benz 銷售成績預視傳統車廠電動車準備爆發?


Mercedes-Benz 公佈 2020 年銷售成績,總銷售量為 2,528,349 輛,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 Mercedes-Benz xEV 系列銷售量超過 160,000 輛,純電動車 EQC 賣出 20,000 輛,EQV 則約為 1,700 輛及電動 smart 車系 27,000 輛,其他的為 Plug-In Hybrid 車,從中可得知由燃油車轉向電動車之間,消費者偏向購買 Hybrid 車作為過渡。而且,xEV 電能系列集中在 2020 年第四季,共賣出超過 87,000 輛,令 Mercedes-Benz 順利歐盟碳排放量,避免巨額罰款,也因此令品牌更加堅決進行全面電動化,Mercedes-Benz 2021 年將會推出 EQA、EQS、EQB 及 EQE 四款電動車。隨著更多傳統車廠的電動車款推出市場,可預期不久將來傳統車廠會迎來一波銷售爆發,而車迷們亦受惠有更多不同車款選擇!

文:Issac.C

半導體供不應求 全球車廠面臨減產


由於疫情關係帶來遙距教學及電子產品需求急增,令到全球半導體產能全面啟動,如今,面對汽車市場復甦及電動車市場急速成長,造成車用晶片出現供應短缺。Volkswagen 已經宣佈今季歐洲、北美及中國將會減產 10 萬輛,Toyota 亦表示 4 月後由於缺乏車用晶片可能會導致產能大幅降低,Mercedes-Benz 指 2 月起可能減產 10% 以上。

文:Issac.C

Audi A4 40 TFSI S line 引入慳油動力組合


第五代 Audi A4 推出多年,不少準備入手的車主都在等改款才出手,2020 年終於將小改款引入香港,雖然是小改款,但是在外觀、內裝和動力部份都有轉變,年輕化的外型,相信能吸引更多駕駛者注意。


今次試駕這部 Audi A4 小改款,車頭的鑽石形家族式鬼面罩比較熟悉之外,車頭車尾燈的設計都是全新款式,充分利用 LED 多變的可索性,將頭燈的指揮燈、車尾的煞車燈都變成粒狀,個性突出。加上外觀有 S line 包圍套件,令這部四門房車多一份跑感。引擎蓋和鬼面罩之間有一條導氣口,不禁讓人將它跟 Sport Car 聯想在一起,加上引擎蓋的骨線非常突出,是跑車常用的設計,相信能夠吸引到不少年輕行政車主。車尾擁有全新設計的車燈之外,雙出梯型排氣尾喉的輪廓也是依尾燈的線條打造,兩者同樣是扁平式外型,將車尾的觀感進一步壓扁,也是設計師將車型變得更動感的一個設計手段。在外觀的線條和氣勢,絕對是跟得上新一代 Audi 車型的大方向。


車廂用料一貫 A4 的簡單到位,車廂有金屬飾件去提升車廂質感,座在駕駛席之中,可以感受到新一代 Audi 的汽車科技是有轉變的,中控台是 10.1 吋觸控屏操作的 MMI Navigation plus 系統,駕駛席錶板是 12.3 吋 Virtual Cockpit 數碼化錶板,多功能軚盤後方有轉檔撥片,冷氣調校是 3 區控制,前二後一。Audi Drive Select 可以在中控台或快捷鍵上調校不同模式,在中控台之中還可以微調適合自己的駕駛模式。後座有獨立冷氣調校外,也有兩個 USB 充電接口。後座空間沒有太多挑剔的地方,腳部伸展和頭頂空間都是充裕的。


試駕車是 A4 40 TFSI 型號,它的動力系統使用了直四 1,984cc TFSI 引擎外,還加入了 12V 的微混能系統,最大馬力輸出 190 匹和 320 牛頓米扭力。前輪驅動和使用 7 速 S tronic 波箱傳動,0-100km/h 加速需要 7.3 秒,數字上屬於這個級別的房車應有水準。至於這套 12V 的微混能系統,跟其他 48V 系統相比,它的優勢是簡單和輕量化,可以應付 Start Stop 和動力回收之外,儲下來的電力亦可為車子用電需求減輕,從而達到慳油效果。同時,車子在 50-160km/h 巡行時,提供了引擎自動停止運作功能,直接將油耗壓低,當需要加速時,新的微混能系統可以在極短時間內重啟引撃,整個過程都十分自然,Audi 提供的油耗數據為 5.9L 行走 100 公里,即使在香港路面多燈位多塞車的情況下,打個八折依然是出色數字。

駕駛感方面,在 Classic 模式時開起來比較輕柔和斯文,整個試駕過程都是 Sport 模式為主,其油門反應和軚盤轉向都爽快起來,加上這部車已用運動化懸掛,走彎時的車身傾側不多,雖然是前輪驅動,但是日常應用下,也能提供到不錯的駕駛感,由外到內拿捏得剛剛好,而這部車在報價單上的價格只需 $389,900,擁有 5 年保用、12 年車身防銹,又是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


試駕這部 A4 已配置天窗。


新款頭尾燈為 Audi 車主帶來新鮮感。


試駕車安裝了 S line 套件,令觀感更加 Sporty。


駕駛席佈局都是 Audi 最新風格,中控台觸控屏是 10.1 吋 MMI Navigation plus 系統。



駕駛席配有最新 12.3 吋 Virtual Cockpit 數碼化錶板,可因應需要調校不同畫面。


Audi Drive Select 內有個性化設定,可因應自己駕駛風格去調校。


後座有冷氣出風口,同時設有兩個 USB 手機充電接口。


A4 後座的腳部和頭頂空間充足,舒適性不遜給同級對手。


今次 A4 加入了 12V mild hybrid 系統,為整體油耗達到 5.9L/100km。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渦輪增壓引擎配 mild hybrid
排氣量:1,984cc
最大馬力:190 匹 / 4,200 – 6,000 轉時
最大扭力:320 牛頓米 / 1,450 – 4,200 轉時
波箱設計:7 前速 S tronic 雙離合器波箱
體積:4,762 X 1,847 X 1,428mm
重量:1,509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389,900 起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2291 0000(Kam Lung Motors Limited)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entley 發表 Bentayga Hybrid 車型


早前 2020 年 7 月時,Bentley 便已經推出了小改款 Bentayga,如今就為車系帶來最新的 Bentayga Hybrid 車型。外觀造型最大分別就是Hybrid 專屬徽飾及 Blackline Specification Package 選擇,車廂則延續小改款 Bentayga 設計和配備。動力系統採用了 3.0 公升 V6 雙渦輪增壓引擎及電動馬達,綜合可以輸出 449 匹馬力及 71.4kgm 扭力,採用 17.3kWh 鋰電池組,純電能夠行駛 50 公里。其實 Bentley 推出 Bentayga Hybrid 是朝著電動化發展的第一步,Bentley 預計在 2021 年推出兩款 Hybrid 車,除了 Bentayga Hybrid 外,另一款車為 Flying Spur Hybrid 車,然後在 2025 年推出第一款量產純電動車。

文:Issac.C

Sony 參戰!釋出 Vision-S 測試影片


Sony 在 2020 年 CES 展上發佈了名為 Vision-S 的電動概念車,外觀造型前衛容易讓下深下印象,但 Sony 當時就否認進軍電動車市場。不過,日前,Sony 又再釋出了 Vision-S 道路測試影片,Vision-S 可輸出 536 匹馬力,4.8 秒完成 0-100km/h 加速,從影片中感覺到 Vision-S 已經十分接近成熟階段。或者 Sony 是受到 Apple Car 消息的刺激,因此不甘寂寞,所以就拍返條片一齊 Happy 呢?不過,十分期待 Sony 能夠在不久將來正式刻宣佈  Vision-S  推出量產版,帶給車迷驚喜。

文:Issac.C

蔚來汽車發表 ET7 純電動房車

 

相信就算無玩股票的朋友都應該知道 Tesla 的股價升到癲左,助就 Elon Musk 成為世界首富。而電動車除了 Tesla 之外,其實在美國仲有名叫電動車三傻之稱的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及理想汽車,同樣股價升到傻左。當中又以蔚來汽車發展最成熟,日前就在中國成都發表最新純電房車「ET7」,車身尺碼為 5,098×1,987×1,505 (mm),軸距 3,060mm,流線型車身輪廓只有 0.23Cd 風阻係數,外觀造型不過不失;車廂方面,採用 12.8 吋中控台螢幕、隱藏式空調出風口、按摩座椅及 23 組喇叭。動力系統採用前 180kW 永磁馬達及後 300kW 感應馬達,綜合最大輸出功率 480kW 及峰值扭力 850Nm,0-100km/h 加速只需要 3.9 秒。續航距離方面,電池容量分為 500 公里的 70kWh、700 公里的 100kWh 及 1000 公里的 150kWh 三種版本。預計 2022 年第一季開始交車,售價為 44.8 萬人民幣。

文:Issac.C

百度與吉利合作進行電動汽車


百度宣佈正成立「百度汽車公司」,並且與吉利控股集團合作成為戰略合作夥伴。百度汽車公司主力發展乘用車業務,著重小客車市場,以人工智能、Apollo 自動駕駛、小度車載及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並且利用吉利汽車最新研發的 SEA 電動車平台作為基礎,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車。吉利表示,目前正向智慧型交通科技公司轉型,因此未來必定會有更多不同的合作,此次與百度的合作亦是集團新嘗試。

文:Issac.C

挪威純電動車銷量超越燃油車


全球各國力推電動車,為售賣燃油車訂下限期,要數各地最出力的地方必屬挪威政府,早已經宣佈 2025 年停售燃油車,更提供各種稅賦減免與優惠政策,最終 2020 全年汽車銷量為 141,412 輛車,當中純電動車達到 76,789 輛,佔有率達 54.3%,當中最好賣是 Audi e-tron 及 Audi e-tron Sportback 合計 9,227 輛、7,770 輛的 Tesla Model 3、7,754 輛為 Volkswagen ID.3 及 5,221 輛為 Nissan Leaf,成為全球第一個純電動車銷量比燃油車高的市場,更佔了全歐洲 10% 電動車銷售比例。

文:Issac.C

Dyson Supersonic 風筒全瑰麗紅新春特別版配精美禮盒


為了迎接更美新一年, Dyson Supersonic 風筒及Dyson Airwrap Complete以新色亮相。Dyson Supersonic 風筒全瑰麗紅新春特別版配精美禮盒,全機身覆蓋高級磨砂紅拼金屬灰環,呈現高貴質感。Dyson Airwrap Complete 造型器限量瑰麗紅,配搭全套紅灰色配件,滿足不同造型需要。兩款新產品均配同色系專屬禮盒,從材質觸感、車線的細節中,由內而外賞心悅目,為新一年打造更明艷照人春季造型。節日特別版可於香港Dyson Online Store,位於圓方的Dyson旗艦體驗店及各大認可零售商發售,建議零售價為Dyson Supersonic 風筒HK$ 3,380,Dyson Airwrap Complete 造型器HK$ 4,280。


寒冷的天氣容易令頭髮產生靜電,讓髮質變得乾枯毛糙,以致不少人在寒冷和乾燥的冬季都有如何護理頭髮的困擾。傳統風筒一般依賴高熱乾髮,但頭髮一旦受到過熱處理,就會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害。因此保護頭髮的健康,應從根本做起,預防頭髮損傷比修護更為重要。Dyson Supersonic 風筒及Dyson Airwrap Complete 造型器利用強勁可控溫的氣流快速乾髮,而不依賴長時間將頭髮曝露在高熱中乾髮,貼心照顧使用者日常對頭髮護理的需要。Dyson的第九代數碼摩打,轉速高達每分鐘11萬次,結合Air Amplifier 氣流倍增技術,於冬季快速乾髮同時打理頭髮造型。配合智能熱控技術每秒偵測40次,防止頭髮被過高溫度傷害,呵護頭髮健康光澤,新一年從「頭」開始塑造健康的頭髮。

Dyson Supersonic 風筒HD03及Dyson Airwrap Complete 造型器配有多款新風嘴及改良風咀,配合不同風嘴使用,更可輕鬆快速打造簡單而有光澤美髮造型。

Dyson Supersonic 風筒HD03 全瑰麗紅新春特別版配精美禮盒
建議零售價:HK$3,380

星海 TPR Racing 車隊登上賽道英雄 700 公里耐力賽總領獎台


奧迪RS 3 LMS賽車橫掃2021賽道英雄700公里耐力賽TCR組別,在全長4.318公里的珠海國際賽車場收穫組別領獎台全部席位。 星海TPR Racing車隊車手吳文法、呂鎮明和黃子君三人表現驍勇,奪得全場前三,並鎖定TCR組別冠軍。 本土作戰的凡事得車隊車手賴敬文和黃楚涵收穫TCR組別亞軍,橡藝輪胎凱飛車隊車手蒲沭、劉漢卿、龔偉位列組別第三。


“祝賀星海TPR Racing車隊登上總領獎台並問鼎TCR組別”,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柏艾力(Alexander Blackie)表示,”耐力賽是駕駛技巧、團隊協作和賽車性能的終極考驗。 奧迪車手和車隊都應為今天的大獲全勝倍感欣喜與自豪。 ”

Koenigsegg Agera RS 優化計劃


以人手打造,全球限量生産25台的科尼賽克Agera RS絕對是特別珍稀的科尼賽克車型。2017年,一台由客人擁有的Agera RS更在美國內華達州,創下量產車型在公路上最高速度的紀錄。Agera RS利用了科尼賽克One:1車型中開發的先進技術,同時保留了Agera S和Agera R中所有實用功能,其中包括行李廂和可以收藏的車頂。

在2018年完成生產的的Agera RS車型具有先進的輕量隔音,專為賽道而優化的前分流器、頭唇擾流、側裙、先進的動態車底擺動系統和動態活躍的後擾流組件,以添加下壓力(在250公里/小時高達450公斤)。Agera RS擁有更高更澎湃的力量和轉速限制,前車輪後方還有已改善的側空氣出口。


2020年,科尼賽克的售後團隊獲得難得的機會去優化一台Agera RS。於2019年的秋天,客人到訪科尼賽克總部,並表達希望在其擁有的Agera RS前引擎蓋增加數個靈感源於One:1的的入氣口。售後團體在跟了解客人的喜好和意願後,更根據客人需要提議更多一樣風格的升級,並獲得客人接納。一開始只是一個簡單的要求,本應不足以一個月完成的計劃演變成一個歷時差不多半年的超凡任務。

經優化後的Agera RS,其車身的前引擎蓋擁有全新面貌。為配合靈感源於One:1的入風口,整個前引擎蓋被替換。在車身中間的一塊光滑碳纖維組件,代替原先像利齒的碳纖維點綴,還增加靈感同樣是源於One:1的後引擎蓋。此外,加入頭唇擾流組件更能減少接觸空氣。全新的頂置尾翼可以由車內的軟件控制角度,代替原先彈簧激活的尾翼。


另外,為Agera RS的外觀增添侵略性,所有插銷、標誌、點綴和排氣喉都改成亮黑色。車廂內,中控枱增添與Regera同款的全新智能中央顯示屏SmartCluster,所有重要的資訊都能一覽無遺。

科尼賽克的售後團隊在這台2017年Agera RS進行全新和大規模升級的計劃中,充分顯示其貢獻和能力。他們成功為這力量與美感十足的神獸再度昇華,達致更佳的性能。客人給予的自由度同時標誌著他對售後團隊的高度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