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C
Hong Kong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258

MINI 5-DOOR MANUAL 限量推出 15 部


MINI的GO-KART駕駛體驗獨一無二,配合手波操控更為瀟灑極致,一向大受車迷追捧。MINI今年將再度推出限量15部 MINI 5-Door手波型號,更有Cooper及Cooper S車款可供選擇,讓車迷可以享受手波專屬的駕駛樂趣和體驗!

MINI 5-Door保留小巧車身及經典設計,加入現代都會車款的元素,多了兩扇車門與增長的軸距,為車廂營造更大空間,從內到外都提升駕駛樂趣。

MINI 5-Door 2020 限量手波型號將於4月初抵港開售,售價為$269,800起,兼奉送升級裝備包括17” 輕合金雙色輪圈、全景觀天窗及後泊鏡頭等,價值高達$79,600!數量有限,把握機會出車,盡情體驗MINI聞名的GO-KART靈活操控!

MINI Cooper 5-Door MT $269,800
MINI Cooper 5-Door AT $289,800
MINI Cooper S 5-Door MT $349,800
MINI Cooper S 5-Door AT $359,800

本週末MINI更推出【MINI PAY財務優惠計劃】:Countryman $0首期*出車,加送首年全保**,或享超低月供*低至$2,990起;5-Door 尊享0% 財務優惠*,超低月供*低至$2,999起。指定現貨出車更送一年油費#,歡迎親臨MINI荃灣及灣仔陳列室了解更多!

*BMW Financial Services HK Ltd. 保留最終決定權。(放債人牌照號碼: 2295/2018) 忠告: 借錢梗要還,咪俾錢中介。(查詢:2598 1009)
**優惠受條款約束,以60% NCD計算。
#優惠受條款約束。計算方法沿用加德士黃金汽油於3月10日價錢每升$17.34,一年行車里數 10,000km,及該型號車款廠方公佈的市區及高速公路混合耗油量。

本週末土瓜灣寶馬大廈 JOY UPGRADED 尊享 5 項車展獨家優惠


BMW將於土瓜灣寶馬大廈舉行JOY UPGRADED喜迎新車展,除了新推出的全新THE 1 和THE X1,更有多款熱賣房車和SAV型號以車展限定優惠價發售! 車展期間選購THE 3, THE 5, THE X3及THE X5,可享5項升級禮遇,讓你無憂擁有全新座駕!包括:

1.專人即時報價高價Trade-in優惠
2.全新車價推廣優惠
3.車展驚喜禮遇
4.新車免費贈送車廂消毒服務
5.當購入第二輛寶馬汽車時,車主將自動加入寶馬香港車主獎勵計劃+,可享高達3%(稅前車價)BMW Points於下一次選購任何寶馬香港車輛或售後服務時使用。

陳列車會定時徹底清潔消毒,而每位銷售顧問均會戴上口罩,更貼心詳細講解,為每位客人提供更完善保障,無憂參觀陳列室。把握是次車展出車機會,選擇最合心意的BMW型號!

BMW JOY UPGRADED SALES EVENT.
日期:2020年3月14至15日(本週末)
時間: 3月14日(星期六)上午9時至晚上7時正 / 3月15日(星期日)上午10時至晚上6時正
地點:九龍土瓜灣馬頭圍道163號寶馬大廈1樓 | 另有免費泊車安排
查詢:3129 9000

了解更多:http://bit.ly/3364D1K

F1 2020:Ferrari 今年仍有機會出現 Team Order 情況


Ferrari 在 2019 年的 F1 賽季中,最大的對手看似是平治,不過深層決鬥是車隊跟車手的關係。在領隊 Mattia Binotto 來看,車隊利益永遠是第一任務,不過在世界冠軍 Vettel 和新人王 Leclerc 來說,他們的爭勝已令車隊在績分排名出現損失。2019 年 Vettel 是車隊頭號車手,在 2020 年,Binotto 已向傳媒公開會公平對待兩位車手,因為 Leclerc 在 2019 年的表現非常突出,甚至是有超越 Vettel 的勢頭。去年巴西站 Ferrari 兩車出現碰撞,令車隊造成重人損失,絕不希望再有同樣事情發。2020 年紅軍會否出現其他難題要解決?今個星期日澳洲站將有好戲上演。

文:太迪

Subaru Levorg 日本開始收訂單


Subaru 在上年東京車展展出 Levorg 的原型車,大家都猜測新車將在 2020 年推出市場,數個月後最新消息指,Levorg 在 3 月已經在日本開始收訂單,距離正式推出的時間不遠。新外型設計、新底盤、新的 1.8 公升水平對向引擎將成賣點,而新引擎賣點在節能和性能都比舊的 1.6 公升進步,是大家預期的推測。新車軸距預計在 2,670mm,車寬在 1,795mm,在運動性和舒適性取得更多平衡點。當然主動底安全設備也是新車亮點。

文:小肥

F1 2020 澳洲站:冰人拉高倫認為不適合作賽


今日最震撼消息絕對是因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NBA 宣傳全面停賽,而 MotoGP 的賽程也作出重大調整。不過最速四輪比賽 F1 呢?暫時仍會如期開季,中國站暫定取消,越南站或將受影響。不過歐洲多國都受到疫情影的,日程有待 FIA 如何安排,因為運動員的身價,和地位更本不是金錢來衡量。

資深車手 Raikkonen 在賽前終於發聲,他說比賽決定權不在車手身上,也開始聽到周圍的工作人員都開始生病,在現時仍是觀察的情況,他對繼續作賽的行徑是存在疑問。


今個星期就是 F1 2020 的開季首戰,地點在澳洲。當地都有疫情發生,現時各車隊都已抵達當地,不過在 11 日的時侯,賽車場地亞伯特公園(Albert Park)旁的酒店傳出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最不幸的是 McLaren 與 Haas 等車隊也證實有工作人出現發燒情況,他們都進行隔離並接受篩檢。在 Change.org 網站中,出現關署要求取消比賽,可見車迷是非常擔心車隊上下的安全,多於 FIA 和相關組織的收入,亦是合情合理。

GPDA 車手協會暫時相信當地政府的處理,不過 12 日早上奧斯卡影帝 Tom Hanks 伉儷也公開表示確診,實在令人擔心未來日子的賽程。

change.org 內容:
https://www.change.org/p/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victoria-ban-the-melbourne-grand-prix-don-t-bring-coronavirus-to-melbourne

文:太迪

【有片】Hyundai Elantra 將於 3 月 17 日 Hollywood 亮相


Hyundai 有新車了,今次新車將於美國西部加州時間 3 月 17 日晚上 7 點在 Hollywood 的 The Lot Studios 舉行首映,這部新車暫時所得資料不多,不過預覽圖片可以看到車身線條很靚,一部四門房車擁有雙門 Coupe 的線條。車廂內的設計亦是重新鋪排,軚盤設計也是新獨特款式,冷氣出風口最終設計會是怎樣仍有待確定,因為現時圖片都是隱藏了。暫定會有 SmartStream G 引擎和 Plug-in Hybrid 兩款。

文:小肥

【影片】Hyundai 發表純電概念車 Prophecy


Hyundai 發表 Prophecy 純電概念車展示品牌最新設計理念,主要強調空氣力學,因此,車身線條十分平滑和圓潤,加上雄厚的輪拱及 Boat-tail 流線車尾,還有螺旋槳式的輪圈能疏導氣流,令 Prophecy 有別具一格的造型。車廂佈局極之簡單,獨立四座設計,儀錶板、中控台及車門飾板都有著大型螢幕,最後是以駕駛座兩側的操控桿操控車輛。可惜,其他細節並沒有公開,例如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相信 Prophecy 量產的機會十分低。

文:Issac.C

豐田 C-HR 行貨殺到 售價 $259,000 起


外形又型又科幻的豐田 C-HR,在日本推出已有3年時間,現正式由香港代理皇冠車行引入。「行貨」C-HR 是剛剛經小改後的示樣,有稍不同的頭、尾燈和泵把設計,用 17 吋輪圈,那令人恨不得續吋撫摸的立體車身依舊;錶板以鋼琴黑色和藍色飾件襯托。唯一引擎選擇是 1.8 升 VVT-i Hybrid 引擎版本,電油引擎有 98 匹 / 142 牛頓米輸出,電摩打有 73 匹 / 163 牛頓米,總輸出 122 匹,平均耗油量22.8km/L;CVT 無段變速波箱,前輪驅動,有 Eco、Normal 和 Sport 三個反應模式。


輕量化和高剛性的 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底盤,採用前支柱、後雙搖臂懸掛。主要標準裝備有Nanoe納米離子淨化雙區冷氣系統、觸踫式屏幕、無線 Apple CarPlay、後波鏡頭、發熱前座、皮革座椅、60/40後座、斜路起步防溜後、定速巡航、G-force 錶、循序式 LED 指揮燈。車子售價是甚有競爭力的 $259,000 起。

文、攝:James Chan

【影片】Bugatti Chiron Pur Sport 限量 16 輛


Bugatti 發表 Chiron Pur Sport,與標準版相比,Chiron Pur Sport 外觀造型採用全新頭泵把,還配備了 3D 列印的大型尾翼。至於車廂方面,與標準版 Chiron 相同,擁有十分多的客製化選配。至於動力系統方面,Chiron Pur Sport 採用與標準版相同的 8.0 公升 W16 四渦輪增壓引擎,仍然可輸出 1500 匹馬力,但紅線轉速由 6,700 轉提升至 6,900 轉,波箱比改密了 15%,由 60km/h 加速至 120km/h 減少了 2 秒,但極速由 420km/h 減至 350km/h。

文:Issac.C

Mercedes-Benz B 220 新一代腳車添豪添空間


等了多年,Mercedes-Benz 新一代 B-Class 終於推出,大改款後的 B-Class 在科技應用、空間舒適性都有已經提升到另一個層次。如果 A-Class 未能滿足到需要,這部車又為大家添加多一個選擇。


新一代大改款 B-Class 首部引入香港是 B 220 型號,試駕車未有安裝上任何包圍,可以用清純來形容這部車。新車外型設計大路,未有過份加入運動元素,車身上的肌肉感、骨線使用到位,近年都比較難看到如此斯文的揭背車,這部 B-Class 的出現反而填補到市場空間。車頭和車尾燈的設計比較窄身,雙線條的頭燈眼眉亦是這部車的個性化設計。由車身線條去看,車尾 C 柱的線條沒有急速向下,再看看車尾尾門向外拋的感覺強,已經讓人覺得後座和尾箱空間會有一定份量。


今代 B-Class 的車身尺寸為 4,419 X 1,796 X 1,560mm,車長和軸距都有增長之後,首先受惠的是後座乘客,腳部和頭頂的伸展空間都充足,有別於一般細碼揭背車。尾箱空間預設是 455 公升(A-Class 預設是 370 升),翻平後座可提升至 1,540 公升,難怪這款車當年試過被一眾老闆級人馬當為家庭買餸車之用。不過在大眾市場來看,這部車在實用性方面,是滿足到絕大部份五人家庭在代步和假日購物需要,當然開到戶外野餐等活動,都應該夠應付。


輸港的 B-Class 售價為 HK$389,000,外表和內裝基本上就是大家在圖片上看到的模樣,當中只加了兩個額外配置,分別是 Smartphone integration 和 Ambient lighting。如果預設已有雙天窗會更為吸引,為這部已經有一定空間感的 B-Class 開揚感進一步提升,售價為 $14,500,筆者覺得值得添加。隨車跟來的設備,已經很充足,如駕駛席的多功能三幅式軚環,後面有轉檔撥片,是有一點驚喜。錶板是平治最新的 10.25 寸雙屏 MBUX 多媒體系統。前坐有記憶功能、後座有雙 USB 手機充電接口。車廂飾件是銀色紋理設計,為車廂帶來年輕和科技感。唯一美中不足是後座未有冷氣出風口。


坐在 B-Class 的駕駛席後,感覺舒適,腰部兩個承托不會太迫,與這部車預計駕駛風格相配。動力配置是 1,991cc 直四 Turbo 引擎,最大馬力 190 匹和 300 牛頓米扭力。雖然屬於家庭車級別,B 220 一樣有 Sport 模式,可帶來加快反應、更高轉數才轉檔、軚感更硬的駕駛感,這個模式下車廂的嘈音都不算大,隔音能力不錯。由於車身比較高大,開起來的瀟灑程度始終不及 A-Class,但一般遊走其實不錯的!起碼走一轉清水灣未有不愉快,反而覺得它已經交足功課,走過路邊的不平坦地方時,車身的穩定性不錯,或多或少都是新車架和懸掛帶來的正面效果。其實很多小家庭的太太對 A-Class 或 Golf 這些車未必太滿意,SUV 或 MPV 她們就最喜歡,不過大小小的揭背車其實有它的吸引力,B-Class 剛好滿足到這批客戶群需要,而且售價是很多家庭客買車射程範圍,對平治車系來說絕對添加了競爭力。


雙線指揮燈是分辨 B-Class 的一個途徑。


B-Class 設計雖然斯文,不過車尾仍有雙出尾喉包圍。


今代 B-Class 的空間感覺都寬敞了,高大的男仕都不會頂頭。


後座沒有冷氣出風口,不過有兩個 USB 出風口。


後座的腳部空間很充裕,頭頂也沒有壓迫感。


MBUX 多媒體系統已是 B-Class 的預設設備。


運動化錶板和廣角拍車鏡都在中控台上顯示。


試駕車的車廂以金屬感飾件配襯。


軚盤都是用上平治最新設計,功能鍵齊全。


手枕前方是觸控板,在近年平治車款很常見,其反應很順暢。


超大 1,540 公升尾箱已是這部車另一個賣點。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991cc
最大馬力:190 匹 / 5,500-6,100 轉時
最大扭力:300 牛頓米 / 1,600-4,000 轉時
波箱設計:7 前速 DCT 雙離合器波箱
體積:4,419 X 1,796 X 1,560mm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389,000 起
網址:http://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339(Zung Fu Company)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影片】Porsche 911 Turbo S 正式現身!


Porsche 線上發表全新992 世代的 911 Turbo S,同步推出 Coupé 及 Cabriolet 車型,外觀造型頭泵把進氣口變得更寬及有著LED日間行車燈,尾翼面積變得更大能夠增加 15% 的下壓力,還有Turbo 風格的四出尾喉。車廂則是標準豪華設定,全車真皮皮包覆、碳纖維裝飾、18 向電動跑椅、10.9 吋中央螢幕、GT 跑車方向盤及 BOSE 環繞音響系統。動力系統方面, 911 Carrera 引擎為基礎,採用 2 具 VTG 渦輪增壓器的 3.8 公升水平對向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 650 匹及 81.6kgm 扭力,比上一代增加了 70 匹馬力及 5.1kgm 扭力,配合 8 速 PDK 波箱,Coupé 車型 0-100km/h 加速為 2.7 秒,Cabriolet 為 2.8 秒,極速為 330km/h。Porsche 911 Turbo S 和 Turbo S Cabriolet 售價分別為 $203,500 及 $216,300 美元。

文:Issac.C

Bentley Mulliner Bacalar 詮釋車身定制水準的巔峰之作


賓利 Mulliner Bacalar 是當代最為尊貴專屬、高度定制化的賓利車型之一。採用雙座設計的賓利Mulliner Bacalar由賓利汽車個性化定制部門Mulliner匠心打造,這一全球久負盛名的車身製造者以此再次推出車身定制新作。未來,賓利汽車Mulliner部門將涵蓋全新三項業務範疇:經典車型、Mulliner車型,以及車身定制。這一力作以駕駛者為核心打造,採用“Barchetta”式設計風格,旨在成就專屬、無界的奢華遠行體驗。


搭載性能進一步提升的6.0升W12 TSI發動機,最大功率達659馬力。賓利Mulliner Bacalar限量打造12台,並根據每位元客戶的具體需求進行設計、工程研發和手工匠造。12台車現已全部被客戶訂購。全新力作採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甄選材質,其設計靈感源自賓利EXP 100 GT概念車,該車於2019年夏季在賓利品牌百年華誕之際面世。


可持續的選材包括由稻殼灰製成的車身漆面,以及在河流中沉睡了5,000餘年的自然枯樹等,這些原材料均通過手工藝進行加工處理。賓利Mulliner Bacalar在賓利汽車總部工廠完成生產,該工廠是英國首家符合碳中和標準的超豪華汽車工廠。富有現代格調的設計包括環抱式駕駛艙,以及可放置Schedoni定制旅行箱的半封閉式後艙。


賓利汽車個性化定制部門Mulliner匠心打造賓利Mulliner Bacalar車型。作為全球久負盛名的車身製造者,賓利汽車Mulliner部門匠心打造這一當代稀有的雙門賓利座駕,以此再次推出車身定制新作。

四環品牌、四驅系統:Audi quattro 邁入 40 周年


「quattro」代表著「奧迪」品牌,反而亦之,兩者互相密不可分:四輪驅動系統是奧迪的基石,至今已有40年歷史。自quattro首次於 1980 年的瑞士日內瓦車展上面世,品牌已生產了約1,050萬輛具備quattro恆久式四輪驅動系統的汽車。往後,奧迪將延續這個成功故事,隆重推出電動扭矩導引系統。

quattro 40年:設計多款型號,創下驕人成績
quattro在過去40年創下了不少矚目的豐碩成績。截至2019年底,奧迪共生產了10,448,406輛四輪驅動汽車,單在2019年便生產了804,224輛。在2019年內生產的奧迪車型中,接近45%配備quattro驅動系統,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長春和墨西哥San José Chiapa的工廠,而位於德國的Ingolstadt和Neckarsulm工廠則生產了258,765輛配備四輪驅動系統的新車。

作為四環品牌一項重要的技術,quattro驅動系統已被應用在小型車款A1以外的所有車系。所有大型和動力強勁的車型,以及所有S和RS型號,均以四輪驅動系統將其馬力傳遞到路上。

奧迪將發展最新的電動四輪驅動,並隆重推出同時配備quattro恆久式四輪驅動系統和電動扭矩導引系統的Audi e-tron S和e-tron S Sportback原型車。電動扭矩導引系統僅需幾毫秒便能在車輪間調配動力,更可承受高扭力,使汽車能像跑車般強而有力地轉彎。奧迪是豪華高端市場中首間生產搭載三個電動馬達車型的汽車製造商。

隨著Audi e-tron和Audi e-tron Sportback亮相,奧迪正在步入可持續交通運輸的時代。電動馬達可推動兩輛SUV車型的前後軸。懸掛系統和驅動控制單元緊密合作,能在幾分之一秒內把驅動扭矩調節至最理想的狀態。出於效率考慮,電動SUV車型在大多數情況下僅使用後方電動馬達來驅動,而前方電動馬達則會在駕駛者要求輸出更高馬力時即時啟動。當汽車預測到在冰凍的地面或快速轉彎時,又或是因為汽車轉向不足或過度而打滑時,系統亦會啟動前方電動馬達。懸掛系統能在極為穩定或動感情況下,大幅度和精準地操控汽車。

奧迪的quattro技術靈活多變,能按照個別車型度身訂制。而所有的型號的共同點是能與車輪扭矩分配控制相輔相成。這是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lectronic Stabilization Control)的其中一個功能,當在適當時候輕力剎車,便可調整抓地力的上限,確保行車穩定。

根據變速箱的種類,配置垂直前置式引擎的車型可運用到兩種技術。quattro 恆久式四輪驅動系統配合搭載扭矩轉換器的tiptronic自動變速箱,以純機械式self-locking中央差速器為中心。在正常駕駛過程中,它會向車尾分配更多扭力。在需要的情況下,它亦可分別傳遞達70 %及85%的扭力到前軸或後軸。然而,在配備S-Tronic變速箱或手動變速箱的奧迪車型中,其quattro 恆久式四輪驅動系統連ultra技術則採用雙離合器。這代表在多數能預測的情況下,駕駛者可在短時間內從前輪驅動切換至四輪驅動,與恆久式系統相比,其牽引力和操控性並沒有差異。

至於配備橫向引擎的奧迪小型車款所配備的專屬quattro傳動系統,則以液壓多片式離合器設計為核心,並置於後軸以平衡車身重量。此系統在多款型號中均以動態操控,入彎時,離合器會隨即會把前軸部分扭力傳遞至後軸。然而,中置引擎跑車R8的多片式離合器則置於前軸,在需要時把扭力由後輪傳遞至前輪。

奧迪的quattro系統在1980年首次在瑞士日內瓦車展中亮相。這個四驅駕駛系統外型細小輕巧,而且效能高並無張力,它的出現為私家車領域帶來了嶄新的動力傳輸方法,且特別適合運動型汽車和大批量生產。首代quattro系統能輸出147kW 馬力,在1991年以前一直是各車系的標準備置,並進行了多次技術修訂。到了1984年,奧迪新增了馬力為225kW的專屬Sport quattro。首代quattro系統一直沿用的手動鎖定式差速器到了1986年被Torsen中央差速器取代,從而靈活地調配扭力。

隨後數年,奧迪不斷提升其quattro技術。品牌首部配置quattro 恆久式四輪驅動系統的Audi TDI型號在1995年面世。直到1999年,此技術亦應用至小型車款,包括A3及TT型號當中。繼而在2005年,奧迪推出以非對稱馬力分配方式運作的中央差速器。而到2007年,Audi R8的前軸配置了黏性耦合差速器,奧迪亦在一年後推出運動化差速器Sport Differential。直到2016年,quattro 恆久式四輪驅動系統連ultra技術便加入到奧迪車系中。

奧迪於1981年進軍世界拉力錦標賽,一個賽季後便已稱霸該賽事。奧迪車隊在1982年贏得製造商總冠軍,而芬蘭車手Hannu Mikkola則在1983年勇奪車手冠軍寶座。奧迪在1984年包攬兩項殊榮,其中瑞典車手Stig Blomqvist更成為世界冠軍。當年奧迪的Sport quattro使用了較短的車軸,而一年後的Sport quattro S1則能輸出350 kW的澎湃馬力。1987年,Walter Röhrl駕駛經過特別改良的S1賽車在美國派克峰舉行的爬坡比賽中獲勝,為一段令人振奮的拉力賽歲月劃上完美句號。

奧迪隨後轉戰房車賽。1988年,奧迪首次以Audi 200賽車出戰泛美房車錦標賽便囊括了車手和製造商總冠軍,又在翌年的IMSA GTO系列賽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在1990/91賽季,奧迪以性能強勁的V8 quattro戰車出征德國房車錦標賽並兩度奪得車手總冠軍。1996年,奧迪派出A4 quattro Supertouring賽車參加了7個全國錦標賽,並悉數勝出。兩年後,歐洲監管機構幾乎徹底禁止賽車在房車賽中使用四輪驅動系統。

在2012年,配備混能系統的Audi R18 e tron quattro四輪驅動賽車再度征戰沙場。後輪由V6-TDI引擎驅動,而能量儲存飛輪則為前車軸的雙電動馬達提供回收能量。賽車在加速時使用臨時quattro驅動系統。此賽車曾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橫掃三項全場總冠軍,並在世界耐力錦標賽中兩度獲得車手和車廠冠軍,戰績彪炳。

quattro是奧迪的標誌,亦代表著品牌「突破科技,啟迪未來(Vorsprung durch Technik)」的理念,集安全駕駛、運動性、尖端技術及強勁競爭力於一身。quattro車型無論在公路或賽道上均取得成功,加上一系列經典的電視廣告和宣傳活動,奠定了其不可動搖的地位。1986年,專業拉力賽車手Harald Demuth駕駛Audi 100 CS quattro爬上芬蘭極具挑戰的Kaipola滑雪道。來自瑞典的賽道及拉力賽冠軍Mattias Ekström在2019年也實現了類似的壯舉,他駕配備三個電動馬達的Audi e-tron quattro成功征服了位於奧地利Kitzbühel、以 85 傾斜度之險峻斜坡而舉世聞名的 Streif 滑雪場。

Koenigsegg Jesko Absolut 日內瓦首度亮相


Koenigsegg Jesko Absolut在日內瓦首度亮相全球。Jesko Absolut 更是Koenigsegg 有史以來最快的車型,並且後無來者,因為品牌將不會製造比Jesko Absolut更快的公路限量生產車型。客戶可以在Jesko Absolut和一年前發布更加偏向於賽道性能的Jesko之間選擇。

“Jesko Absolut達到驚人的風阻系數0.278Cd,結合可以使車輛在高速條件下依然保持穩定的優化空氣動力配置,備有適合日常駕駛的特性以及行李空間,使得Jesko Absolut成為為打破速度紀錄而生的“陸上火箭”。”Koenigsegg 汽車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Christian von Koenigsegg先生說道。


Jesko Absolut的車身表面細節均經過精心設計,為減低車輛四圍的阻力及環繞湍流而設,同時增加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Jesko Absolut的風阻系數僅為0.278Cd,前端面積僅為1.88平方米並配備1,600匹馬力,令其成為Koenigsegg 史上最快的車型,甚至是比目前所有符合全球市場法規標準的車型擁有更快的速度。通過多次高科技模擬測試,Jesko Absolut絕對可以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快。

極富流線型設計的同時和不用巨型擾流器的前題下,Jesko Absolut的車身表面變得更加平滑。加上從F-15戰鬥機上汲取靈感,利用雙翼取代擾流器,並配備標誌性雙垂直穩定器。

兩片直立式的雙翼有助Jesko Absolut清除後端氣流,令車身在高速下保持穩定,同時減低整體阻力。此外,其車身主體亦像戰鬥機的機身般,備有細長的後擾流罩。


Jesko Absolut搭載V8雙渦輪增壓引擎,在使用E85生物燃料的情況下可輸出1,600匹馬力,引擎採用180度曲軸,最高轉速可達8,500轉/分鐘。連接由Koenigsegg 自主研發製造的全新9速多離合波箱傳動系統 (LST),可實現在任何擋位之間近乎無延誤的切換。

LST傳動系統更配備了智能化換擋設定(UPOD),一種預測性的變速技術,允許駕駛員即時選擇任意適合加速的最佳擋位。

相比起強調賽道性能的Jesko,Jesko Absolut的後蓋延展至覆蓋後輪部分,降低了行駛高度,並移除前輪百葉板和車頭蓋封閉的風道。這些調整都成功地減少阻力和下壓力,從而實現超高速行駛穩定性,形成對輪胎最為適度的下壓力和僅為0.278Cd的超低風阻係數。為了減少下壓力和阻力,Jesko Absolut的前懸架比Jesko更為緊湊,車頭蓋阻風板被拆除,因此Jesko Absolut的可拆卸式硬頂可收置於車內。

同時,由於下壓力的減少,懸掛變得柔軟,令Jesko Absolut擁有賽車的元素的同時亦兼具舒適,適用於街道。


Jesko和Jesko Absolut均能達到1:1的馬力重量比。Koenigsegg One:1是世上第一台擁有1:1馬力重量比的車型,
但只採用整備重量來計算,而Jesko和Jesko Absolut的1:1馬力重量比則基於車輛滿載汽油和行李,並且車載兩人的情況下來計算的。這對於一台符合全球市場法規標準的超級跑車來說,堪稱全新的標杆。

Aston Martin 首款 SUV DBX 港幣 $2,980,000 元起


英國百年豪華汽車製造商Aston Martin旗下首款SUV DBX於香港閃耀登場。作為品牌第一款具備多地形駕控性能的車型,DBX原型車經歷了迄今為止品牌車型史上最豐富和嚴苛的全球測試專案,展現了Aston Martin對超凡性能、優雅運動風範及多場景功能的不懈追求和突破。 它不僅帶領品牌打破公路界限,探索新的市場區隔,更在多場景征服性能和GT優雅舒適性上為超豪華SUV樹立了全新標準。


Aston Martin DBX採用品牌打造旗下GT跑車車型的擠壓成型粘合式高強度鋁合金車架結構,使得車身結構兼顧輕量化與高強度、高剛性,整備品質只有2245千克。 這款車型在設計之初就力求最大化座艙空間,為前後排乘客提供寬敞空間。 同時,新平臺設計中與生俱來的超強剛性,讓DBX無論在公路上行駛還是越野旅行中,都能呈現卓越的動態性能。

DBX搭載4.0升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經過精心調校,相比曾使用在DB11與Vantage V8版本車型上的機型,該發動機已經全面更新,其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別為550馬力和700牛·米。 同時,其所搭載的自動閉缸技術可提高燃油經濟性,驅動DBX從靜止加速至100公里/小時僅需4.5秒,最高速度約為291公里/小時。

全新 Aston Martin DBX 計劃將於 2020 年第三季開始在香港交付,現售價為港幣 2,980,000 元起 。

施耐德電氣旗下 26 個電動車充電站現已新增至 Google 地圖


帶領全球能源管理及自動化數碼轉型的施耐德電氣,今日宣佈現已於Google地圖新增了旗下遍及全港26個地點的近500台電動車充電器,方便電動車用戶迅速及輕易地搜尋最近的充電站地點進行充電。為響應由國際機構「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倡議的EV 100行動,施耐德電氣會繼續加快採取行動以應付氣候挑戰,並進一步擴展香港電動車充電站網絡覆蓋,在更多便利位置為公眾提供充電服務 ,展示可持續發展的價值。

施耐德電氣(香港)數碼能效及智能方案業務主管張志成表示:「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一向是施耐德電氣的首要任務。我們非常高興施耐德電氣現已成為「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倡議的EV 100、 RE100 和 EP100三大行動之成員,反映我們對實現零碳排放的決心。在香港電動車充電設施方面的發展,特區政府於最新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重申,今年內會推出20億元先導計劃,資助合資格的現有私人住宅樓宇停車場安裝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因此,我們亦全力配合全球的大趨勢及香港市場的需要,將旗下所有香港電動車充電地點新增至Google地圖,以支援本港電動車市場及綠色交通的發展。」

施耐德電氣一直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因此已於本港26個位於交通樞紐的港九、新界地點設置近500台電動車充電器,用戶亦可透過Google 地圖搜尋所有充電站地點。現只需於電腦、iOS或Android 系統的Google 地圖搜索欄中輸入「施耐德充電站」、「施耐德汽車充電站」,或其他與電動車及充電相關的關鍵字,電動車車主即可快速搜尋最近的電動車充電地點。

無擋風玻璃!Aston Martin 絕美 V12 Speedster 限量88 輛


Aston Martin 於英國總部推出無傳統擋風玻璃設計的雙座開篷超跑 V12 Speedster,採用經典賽車線條,單體座艙雙人座位的搶眼設計,再加上車身使用大量碳纖維,無傳統擋風玻璃和車頂,V12 Speedster 收視爆燈。車廂有著最先進的人工力學真皮座椅,大量採用碳纖維及真皮作包覆,還有紅色皮扣,令車廂散發富貴非凡的氣息。動力系統方面,採用 5.2 公升 V12 雙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 700 匹及 76.8kgm 扭力,配合 8 速 ZF 波箱,可在 3.5 秒內完成 0-100km/h 加速,極速限制在 300km/h。全球限量 88 輛的 V12 Speedster 預計 2021 年第一季開始交車,售價為 765,000 英鎊起。

文:Issac.C

【影片】McLaren 765LT 限量 765 輛!


繼 F1 GTR Longtail、675LT Coupé、675LT Spider、 600LT Coupé 與 600LT Spider後,McLaren 發表 Super Series 性能旗艦及「Longtail」最新傳奇—765LT!以 720S Coupe 為基礎,把車頭加上 48mm、車尾 9mm 及前軸加寬 6mm,還有把車頭降低 5mm 和將主動式尾翼的面積增加 20%,加上一體式碳纖維下的擾流件,令 765LT 的下壓力比 720S Coupe 增加了 25%。另外,765LT 增加了 Nardo Orangre 與 Smoked White 兩種全新車色。動力系統方面,使用與 720S 相同的 4.0 公升 V8 雙渦輪增壓弔擎,但最大馬力提升了 45 匹至 765 匹,以及由 78.5kgm 扭力提升至 81.6kgm,配合 7 速 SSG 波箱,只需 2.7 秒即可成 0-100km/h 加速,比 720S Coupé 快 0.2 秒,0-200km/h 加速更快了 0.6 秒至 7.2 秒。

文:Issac.C

【影片】Audi 發表第 4 代大改款 A3


Audi 第 4 代大改款 A3 採用 Sportback 五門掀背設定,車身尺碼為 4,340×1,820×1,430(mm),比上一代長和寬 30mm,軸距維持在 2,640mm,尾箱容量可由 380 公升提升至最大 1,200 公升。外觀造型運動新世代家族設計,車頭有大型蜂巢式鬼面罩、全新頭唇設計及銳利 LED 頭燈組,加上車側極具肌肉感,令全新 A3 的視覺相當有侵略感。車廂佈局則與其他新世代車款相同,12.3 吋儀錶板兩側有空調出風口,中控台螢幕分為 2 層,駕駛輔助相關控制於下方,上方 10.1 吋螢幕主要顯示 MMI 資訊,分層設計令中控台更清晰。可選擇 myAudi App、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手機連接,以及用Andoird 手機或 Amazon Alexa 解鎖與啟動引擎,還有車用 Wi-Fi 加強上網功能。動力系統方面,1.5 公升 TSI 4 缸渦輪引擎可輸出 150 匹馬力,配備 7 速 S Tronic 波箱,首波會先出前驅版本,quattro 四驅及電能版則會在較後時間才推出。

文:Issac.C

Audi RS Q3 高壓直五心臟


於昨年推出的第二代 Audi Q3,跟隨 Q2 有個有「玩味」的外形設計,車身較為立體,下身有黑膠包圍和輪拱,車廂由舊款的黑膠膠變得更有層次和用料豐富,這是車系的高性能型號 RS Q3,而與 Q3 一樣,同樣有短尾和這部RS首次有的斜尾 Sportback 款,售價 $845,000。


Q3 與 VW 集團內的一眾細車,即 VW Golf、Tiguan 和 Audi A3、TT 等共用集團式 MQB(Modular Transverse Matrix)底盤,Q3 有 26% 地方採用熱溶鋼製造,前麥花臣支柱、下搖臂懸掛,後四連杆;RS Q3 與 RS 3 和 TT RS 共用 400 匹 / 480 牛頓米輸出的直五汽缸渦輪增壓引擎,基本「餡料」一樣。

車子的「RS 化」地方,六角形車頭主入風口由 Q3 的銀色邊框變為一整塊全黑色的,內有蜂巢形網格,入風口與頭冚之間多了一條罅縫;RS 款頭泵把有較大左右入風口和「箭咀」形裝飾;輪拱加闊 10mm;車頂尾翼加有黑色唇邊,能加大下壓力;RS 款尾泵把有左右垂直扮出風口,Diffuser 有兩片鰭翼和有左右雙出橢圓形尾喉。標準採用的 RS Sport Suspension 令離地距降低 10mm,斜尾 Sportback 的高度為 1,557mm,實比短尾的 RS Q3(1,602mm)矮 45mm。Nardo gray 灰和這部的 Kyalami green 綠是 RS 版的獨有顏色。


測試 Q3 時我們說過最喜歡見到它的錶板設計,因為舊款的相對較「齋」,車子現與更豪華的 Audi 一樣有個微微傾向司機的中台屏幕系統,屏幕系統「click」時有同樣有反動感覺,聲控系統懂辨識普通講話,還有是可選顯示圖案的 Virtual cockpit 數碼儀錶;錶板設計層層疊,門邊裝飾粗獷,視覺效果確實豐富得多。這部 RS 版有連頭枕的 Sport seats,皮革有「菠蘿包」縫線,門邊手枕和錶板台中層有猄皮。數碼儀錶除標準的正常雙圓錶和大顯示屏外,特有第三個 RS 主題,而與 RS 3 和 TT RS 的大轉數錶不同,RS Q3 採用圖表式轉數錶,在臨紅線前有「白、橙、紅」色轉波提示燈。從中橋和門邊罅隙滲光的 Ambient Lighting Package,同有 30 種顏色選擇。尾排的操作與 Q3 無異,椅背有7格角度調校,三張後座各可前後趟動,要留意的是,短 尾Q3 的後座可趟動 150mm,斜尾 Sportback 則有 130mm。

與 RS 3 和 TT RS 一樣的直五汽缸加壓引擎,是 RS 3 在 2016 年小改時改良至現時的 400 匹 / 480 牛頓米輸出,設計特點有汽缸套 Plasma 電漿層,鋁活塞有加強冷卻的機油油路,雙噴注系統在輕油時會從直噴改向歧管噴注,AVS(Audi Valvelift System)系統有廢氣凸輪軸兩段可變升程控制,另有輕量化鋁質曲軸底盤和空心曲軸。 


車子 0-100km/h 加速需 4.5 秒,意料之內比 TT RS(3.7 秒)和 RS 3(4.1 秒)慢,起步時有點未谷氣前的遲滯,然後 2,000-6,000rpm 的中高段有谷住氣的雄厚加速力,之後至相同的 7,000 轉紅線開始減慢,「多 1 個汽缸」的直五就是比四汽缸引擎有整體較大扭力表現。引擎聲浪與兩者一樣,同是有點像似水平對向引擎的「咕嚕…咕嚕…」聲,尾喉在Dynamic模式時特別響亮。後置多碟式離合器分動的quattro四驅系統,電腦接連 Audi Drive Select 系統,選 Dynamic 模式時有較多後輪扭力。沒有「RS 化」的波棍,與 Q3 一樣長長的,跑感不大。經「RS 調校」的 Progressive Steering 快慢軚,有RS版才有的直接反應,但軚盤角度同是太高,要吊起雙臂握軚。Audi drive select 系統除有標準的「Efficient」、「Comfort」、「Auto」、「Dynamic」模式外,RS Q3 特有「RS 1」和「RS 1」兩個記憶模式,可自定引擎/波箱反應、電軚輕重、排氣聲大細和四驅反應,用鐵彈簧的 RS Sport suspension 沒有懸掛軟硬可選,要配電子控制吸震筒的 Dynamic Chassis Control(DCC)才有,不算過硬的懸掛,普通行駛只覺比普通 Q3 稍硬,高重心車身在大坡幅的路面拋浮,貼地和制動性能在高重心的局限下也令人滿意。


與 RS 3 和 TT RS 一樣的 400 匹直五汽缸加壓引擎,聲浪像似水平對向引擎的「咕嚕…咕嚕…」聲。


今代 Q3 的錶板設計層層疊,門邊裝飾粗獷,視覺效果豐富得多。


RS 版有連頭枕的 Sport seats,皮革有「菠蘿包」縫線,門邊手枕和錶板台中層有猄皮。


尾排的操作與 Q3 無異,椅背有7格角度調校,斜尾 Sportback 的三張後座可前後趟動 130mm,短尾 Q3 才有 150mm。


儀錶特有第三個 RS 主題,圖表式轉數錶在臨紅線前有「白、橙、紅」色轉波提示燈。


車子 0-100km/h 加速需 4.5 秒。


車頭主入風口變為一整塊全黑色的,內有蜂巢形網格,入風口與頭冚之間多了一條罅縫。


RS Q3 特有「RS 1」和「RS 1」兩個記憶模式。


鐵彈簧的 RS Sport suspension 沒有懸掛軟硬可選。


軚盤角度同是太高,要吊起雙臂握軚;沒有「RS 化」的波棍,與 Q3 一樣長長的,跑感不大。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五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984cc
最大馬力:400 匹 / 5,850-7,000 轉時
最大扭力:480 牛頓米 / 1,950-5,850 轉時
波箱設計:7 前速 S tronic 雙離合器波箱
體積:4,507 X 1,851 X 1,557mm
重量:1,775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845,000 起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3465 0000(奧迪客戶熱線)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