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至2014年Samsung SMART TV 的用戶只需登入SMART Hub首頁,連接網絡及更新SMART Hub至最新版本,點選「HKTV直播」應用,便可收看HKTV精彩節目。「HKTV直播」應用將於11月19日正式啟播。「HKTV直播」應用將以直播形式24小時不斷放送最新連續劇、綜藝、網上電視購物節目及海外熱門連續劇與動漫。多元化連續劇種類包括動作、愛情、警匪、冒險、恐怖、科幻及歌舞劇,為香港觀眾帶來嶄新的電視娛樂。
中國平安呈獻《點對點》首映禮
中國平安網上保險呈獻《點對點》首映禮於10月28日圓滿結束。導演黃浩然、主角陳豪、邵音音、林子聰、張雪芹、邵仲衡以及為《點對點》主唱的歌手顏培珊出席支持,邵音音更大讚電影裡表現出昔日七、八十年代香港情懷。
由高先電影有限公司發行的《點對點》將於2014年10月30日於香港上映,首映禮於10月28日銅鑼灣MCL JP戲院舉行。陳豪笑說八年後重歸影壇心情與感想,又與導演一起合照,麥長青及樂易玲更到場支持。
更多汽車保險資訊,請即瀏覽《中國平安網上保險網頁》
鳴謝:中國平安網上保險
JBL Reflect BT 防汗運動藍牙耳機
來自美國的JBL是全球最大的專業音響生產商,多年來致力於研發大型專業級音響設備,備受業界和專業用家所推崇。JBL近年在流動耳機市場亦屢創佳績,為滿足熱愛運動用家的需求,新推出備有藍牙連接功能的防汗耳機JBL Reflect BT,此耳機更榮獲國際紅點設計大獎 (Reddot Award 2014 Winner) 肯定,為熱愛音樂的用家提供極佳的無線運動體驗。
JBL Reflect BT防汗運動藍牙耳機秉承JBL高品質音效傳統,是JBL優質聲音工程技術的最新流動產品力作。JBL Reflect BT採用入耳式設計,有效隔絕外來噪音及防止播放中的聲音外洩,讓用家在專注在音樂世界中,不被外界騷擾。JBL Reflect BT藍牙耳機採用8.5mm驅動單元,提供10Hz-22kHz頻率響應範圍,並支援A2DP功能,可提供清晰及強勁低音效果。
JBL Reflect BT防汗運動藍牙耳機內置藍牙4.0無線連接功能,用家可輕鬆以按鈕調節音量、播放及暫停音樂。耳機內建的麥克風,更讓用家享受音樂的同時,兼顧通訊功能,隨時接聽來電。續航力功能,JBL Reflect BT支援5小時音樂播放時間,足以陪伴整個馬拉松賽程,與你一同挑戰體能的極限。隨耳機附送三款不同大小的Freebit人體工學矽質耳塞,適合不同耳道大小人士。
JBL Reflect BT技術規格
類型:入耳式
連接功能:藍牙4.0
頻率響應:10Hz-22kHz
連接介面:Bluetooth
使用時間:5小時持續播放
耳塞: (S, M, L) 三種尺寸的Freebit人體工學耳塞
顏色選擇:黑、紅、綠、藍
售價:HK$799
JBL Reflect 另設有3.5mm 插頭型號,售價:HK$499
查詢:2392 9932(V Audio Limited)
本週末 BMW 又一城車展
朗格推出限量特別版慶祝品牌標誌之作面世 20 周年
在品牌標誌之作Lange 1 邁向二十周年之際,朗格推出20枚特別版Lange 1 Tourbillon,並冠以「Handwerkskunst」之名。此錶別具特色,多項精湛工藝更是首度結合,前所未見。
黑色琺瑯主錶盤使平面拋光小時刻度和相配的18K黃金鍍銠指針完美融合。陀飛輪夾板以難度極高的黑色表面拋光製成,成為這款腕錶的主要風格元素之一。黑色實心銀小秒盤稍微陷入主錶盤內。陀飛輪視窗的周邊以精製倒角拋光打磨。灰色的朗格大日曆數字則置於黑色背景之上。
L961.3型錶廠自製機芯的華麗裝飾,在各方面均體現出「Handwerkskunst」的精髓。綴以太陽紋和未經處理的德國銀製成的3/4夾板,其大型切口展示出相同修飾技巧的雙發條盒。陀飛輪橋板、冠輪夾板和中間輪夾板,以手工浮雕技術在物料上刻畫出不同圖案。最後,夾板上的七枚螺絲固定黃金套筒和兩顆陀飛輪的鑽石端石軸承為機芯作完美的點綴。鑽石端石是朗格的傳統標誌,當年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以此凸顯其懷錶的優秀品質。
在陀飛輪發明200多年後,朗格的產品研發人員在2008年首次成功制停陀飛輪旋轉框架內的擺輪。自此,配備陀飛輪的朗格腕錶能夠以一秒鐘的準確度設定時間。Lange 1 Tourbillon Handwerkskunst亦結合專利停秒裝置。
直徑38.5毫米的鉑金950錶殼,不僅造型高貴,更為此匠心獨運的傑作帶來充足保護。此獨樹一幟的收藏家腕錶將於2014年10月24日在德累斯頓的國際新聞發布會上亮相。20年前,首個新一代朗格腕錶系列發布會亦在同一天舉行。
美國經典四驅名牌 Jeep 車系由 HK$279,000 起
美國四驅名牌Jeep 誠邀 您於本星期六、日親臨奧海城2期中庭欣賞全線Jeep®車系。是次車展Jeep ®將會展出經典硬朗型四驅越野車Wrangler Rubicon 及 Wrangler Unlimited Sahara,豪華高性能的SUV Grand Cherokee 及 Cherokee 和實用舒適的SUV Compass。
Jeep ®自推出以來,一直深受全城四驅愛好者熱烈追捧,非常暢銷。其四驅系統操控靈活,反應敏捷,在高速公路或市區都表現順暢。 Jeep ®特有7直孔式鬼面罩,其中Compass 2.0L配備真皮發熱座椅、後視泊車鏡頭及18吋合金輪圈,整體耗油量低,配備齊全,在街上行駛必定會吸引途人的羨慕目光。Compass 2.0L 車展優惠價由HK$279,000起,數量有限,欲購從速*。
地點:九龍奧海城2期中庭
日期:2014年11月1日至2日
查詢:2829 8288
*受有關條款約束
Porsche 為俄羅斯總統座駕研發 V12 渦輪引擎
全新輕『型』Fiat 500車系只售 $189,000
全新本田 CR-V Modulo 新登場!
Bremont U-2腕錶為美國U-2空中偵察機中隊特設的腕錶
英國製錶品牌Bremont向以製造高級航空腕錶為名,更以與世界各地不同軍士隊伍的合作項目為傲。 Bremont U-2腕錶系列專為非凡的美國U-2空中偵察中隊而設,中隊位於美國加州Beale空軍基地,這個合作項目更將Bremont帶到更高的領域。
Bremont跟全球首屈一指的飛機彈射椅製造公司馬丁貝克(Martin-Baker)合作推出頂尖的航空腕錶而獲得空前成功,繼而得到美國U-2空中偵防中隊的垂青,一同合作推出具心思的精美軍用航空腕錶U-2系列。此系列不但承繼了MB系列的創新發展意念及驕人的成績,更繼續配備軍用腕錶的特質。Beale空軍基地第9空中偵察隊希望可以擁有一枚不僅擁有Bremont MB系列的測試成效的腕錶,更希望腕錶經過他們度身而設的測試,以符合他們對腕錶的極高要求。
Bremont MB系列以它們「耐力超越極限」及通過嚴峻的馬丁貝克彈射椅測試而享負盛名。U-2天文台腕錶系列擁有各項MB系列的優良傳統,包括能抵禦馬丁貝克彈射座椅測試的強大衝擊力而設的防震橡膠機芯保護裝置,確保腕錶可以配合U-2中隊的任務,在極端的環境下仍能運作無誤。
Bremont U-2系列腕錶錶殼以品牌經典Trip-Tick®結構錶殼硬化精鋼製造。除了U-2 Blue款式以外,系列腕錶均配以抗磁軟鐵法拉第籠保護機芯;U-2 Blue款式則配以透明展示式錶背。優秀的U-2空軍機師經常駕着他們的戰機,於8萬呎高空(即太空與地球的邊界)進行超過12小時的空中偵察任務。系列的三個零售款式均跟隨過戰機機師的實戰經驗及通過實驗室測試,於10萬呎上空及零下攝氏40度的低溫接受挑戰,仍然運作良好。
Bremont創辦人之一Nick English表示:「可以與加州Beale空軍基地的U-2中隊合作是我們的榮幸。他們對細節的一絲不苟是無人能及的,更令製成的腕錶成為獨一無二的軍用腕錶,為零售版本的U-2系列奠下成功的基礎。新推出的U-2 Blue腕錶令系列更為出色。U-2系列散發的美學及擁有的先進技術,令其成為炙手可熱的不二之選。」
中國首批保時捷 918 Spyder 正式交付車主
萬眾矚目的保時捷918 Spyder車型在大連和北京正式交付首批中國車主,來自大連的尹先生和北京的俞先生成為全球918輛限量版918 Spyder的尊貴車主。當日,大連保時捷中心總經理徐東安先生,和北京金港保時捷中心總經理張鵬先生分別親自交付了象徵跑車未來的918 Spyder車鑰匙,預示著中國正式迎來首批超級跑車時代理念的先行者。
對此,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潘德旭先生(Deesch Papke)表示:“很高興能將918 Spyder這款凝聚了保時捷頂尖設計理念及卓越賽道技術的超級跑車交付給中國車主。918 Spyder是保時捷為下一個十年打造的一款未來超跑,以驚人的動態性能和堪比緊湊型汽車的耗油量,重新定義了駕駛樂趣、效率以及性能,為用於日常駕馭的跑車樹立了全新的技術標杆,開啟了又一個跑車工業的新紀元。該款車型的引入,體現了保時捷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與承諾,我們期待與更多的中國車主共同見證超級跑車的嶄新未來。”
作為最新一代高性能混合動力超級跑車,保時捷918 Spyder將為中國車主帶來面向未來的跑車體驗和解決方案。憑藉“Porsche Intelligent Performance”的理念精髓和獨一無二的創新優勢,這款車型將最大駕駛動態與最低耗油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不僅以6分57秒,當仁不讓地成為紐伯格林北環賽道單圈最佳成績保持者;更以百公里加速2.8秒,百公里標準平均耗油量3.0至3.3 升的答卷,成為極具商業價值的超跑智選。值得一提的是,918 Spyder在擁有卓越賽道性能的同時,亦著眼當下可持續發展,實現低聲噪、零油耗、零排放的純電動駕駛體驗,帶來運動駕駛與日常駕駛的完美結合。
Scania 駕駛挑戰賽 2014 完滿閉幕 共同見證「全港最佳司機」誕生
經歷7個月的過關斬將,從超過700位參賽者脫穎而出的最佳10名大師傅日前齊集於Scania葵涌維修廠所舉行的總決賽,為駕駛挑戰賽2014定出最終名次。當中參賽者王永賢先生憑著獨步非凡的車輛操控技巧,力壓其餘9位參賽者,榮登「全港最佳司機」寶座,並獨攬100,000元的巨額冠軍獎金。馬慶嘉先生及郭紹豪先生分別奪得今屆比賽的亞軍及季軍,並贏得30,000元及10,000元的豐富獎金。而只得23歲的杜仕傑先生則榮膺本年新設的最年青司機大獎。
Scania駕駛挑戰賽本地賽事已踏入第三屆,並首次公開招募全港司機參與。本屆賽事不但有幸邀得香港駕駛學院擔任專業評審機構,更榮獲香港汽車會、Aon及Allianz全力支持。總決賽的最佳10名參賽者可謂智勇兼備,他們不只具備豐富的路面及交通條例等知識,亦在以油耗為評分標準的道路測試及香港駕駛學院的專業評核擊敗700多位參賽者而晉級。在總決賽中,參賽者需接受包括倒車、泊車及救火等6項挑戰,駕駛挑戰賽的勝出者,榮膺「全港最佳司機」可謂實至名歸。
為秉承Scania一貫重視環保及安全的理念,是次賽事的比賽用車是最新「接近零排放」的歐盟6型貨車,大大減少行駛時於路面所排放的有害廢氣。另外,Scania更是全港首間車廠引入「酒精測試啟動系統」(Alcolock),司機於每次啟動引擎前均需通過呼氣測試,確保身體內的酒精含量符合法例標準。這嶄新的設計除了有效防止酒後駕駛外,更可保障其他道路使用者及行人的安全。
作為全球其中一項最大型的駕駛比賽-Scania駕駛挑戰賽於2003年首次於歐洲舉行,多年來已吸引接近50個國家,超過200,000位貨車司機大顯身手。Scania期望藉此賽事向一眾道路使用者貫輸安全駕駛、節省燃油及減少廢氣排放等正面訊息,從而加強大眾對物流運輸行業的關注,向可持續的運輸方案的目標邁進。
Tesla 已成熟 Daimler 出售其股份
Samsung GALAXY GRAND Prime 正式登場
全新GALAXY GRAND Prime採用時尚簡約設計,配襯金屬邊框,機身厚度僅8.6毫米,較一般採用大屏幕的手機更纖薄且便於攜帶,讓用戶享受真正輕鬆自在的智能體驗。與此同時,GALAXY GRAND Prime採用5吋qHD大屏幕,讓用戶在寬闊的屏幕瀏覽社交網站內容、重溫照片或觀看影片,享受意想不到的優質廣闊視覺體驗。另外,GALAXY GRAND Prime亦配備強大的硬件配置,支援LTE Cat 4制式以提供高達150 Mbps的下載速度及極速多媒體串流;同時兼容中港4G及3G網絡,並支援雙卡雙待功能。此外,GALAXY GRAND Prime採用1.2GHz四核心處理器,大大提升版面切換和瀏覽網頁的流暢度,方便用戶即時把手機內容分享至社交網絡。
除了配備800萬像素的後置鏡頭及LED閃光燈,GALAXY GRAND Prime更配置高達500萬像素的前置鏡頭,適合愛好自拍的用戶。相比傳統智能相機,GALAXY GRAND Prime前置鏡頭支援更廣闊的85度拍攝角度,使用戶輕易與親友拍攝出高質素的自拍相片,亦可輕鬆拍攝背後的壯麗風景,留住最珍貴一刻。GALAXY GRAND Prime的鎖定屏幕上設有啟動相機鏡頭的捷徑,讓用戶隨時捕捉瞬間歡樂精彩的影像。同時,GALAXY GRAND Prime更有專為自拍而設的用戶版面,方便而易於操作,讓用戶輕鬆自拍。Samsung GALAXY GRAND Prime 白色版本將於 11月1日發售,灰色版本將於11月7日推出,建議零售價為港幣1,998元。
網址:http://www.samsung.com/
查詢:3698 4698(Samsung)
Nissan 下一代 GT-R 將使用 Hybrid 動力系統
早前 Nissan 宣佈現時的 R35 世代 GT-R 即將推出小改款,預計時間約 2015 年中,而首席設計師 Shiro Nakamura 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這次的小改款是 R35 世代的最後一次,其測試照片亦被外國傳媒拍下。在 2017/8 年就會發表全新一代的 GT-R。
其後 Nissan 英國跑車部門主席 James Oliver 更率先透露新一代 GT-R 將有十分大機會採用與 Williams車 隊共同開發的 Hybrid 動力系統,預計可輸出達 570 匹以上馬力,而且 0-100km/h 加速更會縮短至 2 內之外,因此打破現時 GT-R在 紐布靈賽道所保持的 7 分 18 秒成績絕不是難事。最重要是下一代 GT-R 的外觀據了解在保留現時銳利線條的風格之餘,更會追力暴力因子,或者大家可以 從Nissan Concept 2020 Vision Gran Turismo 概念車造型便能參透一二吧,下一代 GT-R 絕對令人期待。
文:Issac.C
圖:Worldcarfans
Mazda3 1.5 JDM Edition 更型更慳油
Mazda3 全新版本推出後,氣勢在同級車中一時無倆,雖然有人覺得它的定價比較貴,但是銷量依然突出。其實心水清的用家數一數它的設備,每一件加起來其實都是差不多吧,只是同級車比較小這麼齊料而已,齊料換來價格高了一點亦無可口非。不過講到新一代 Mazda3,不少車主埋怨房車版設備有所不足,今次香港代理索性引入日本版到香港,同樣是 1.5 公升引擎,不過設備相對齊料,售價 $235,000,跟 2.0 揭背版價格相近,應該點揀好呢?
好多人都會問 Mazda3 JDM 版本真的令人又愛又恨,對於喜歡房車的車主來說,揭背車未必令它們接受,要揀揭背時他們可能轉行玩旅行車,以獲取更大的車廂空間。今次 Mazda3 JDM 日本版的引擎是經過一翻調校,以適合日本汽車節能需要,因此它只有 111 匹 @ 6,000 轉時和 144 牛頓米 @ 3,500 轉時。引擎同樣是 SKYACTIV-G 直四引擎,同樣有 i-stop 停車自動熄匙系,經過重新調校後的 Mazda3 JSM 油耗只是 19.5km/L(JC08)。不過開了一整個下午,有市區、有郊區亦有山路,駕駛感跟歐版相近,不過這部 Mazda3 JDM 是使用 18 吋輪圈(車胎是 215/45 R18),相比早前輸港的版本尺吋較大,因此走起高速時感覺相對穩定,快走時路感亦比較強,如果不計車價的話,這部 JDM 版會是筆者首選。
Mazda Mazda3 1.5 JDM 版添加了軚環轉檔撥片,配上 SKYACTIV-Drive 六速半自動波箱,當然更有 Sport Sedan 感覺,而它的轉檔反應有試過車的朋友應會覺得合格而且滿意吧,今次添加了軚環轉檔撥片對於一心買房車版 Mazda3 的車主來說,這個功能的確提升不少玩樂性。第二樣添加的就是自動防眩倒後鏡為標準設備,這個在歐洲車很常見,令你在夜間行車時望倒後鏡不會覺得太刺眼,有助提升駕駛者開車時的安全性。第三件添加的就是 Bose 音響了,全車安裝了 9 個 Bose 喇叭,還有最新 Bose Centerpoint 2 virtual surround sound playback 第二代立體聲科技,聽歌效果比普通原廠喇叭更好,是聽得出分別的。
一直帶領日本同級車的 7 吋中控台音響系統,都是這部車配備之一,亦支援 Mazda 原廠香港中文導航地圖,亦可以在 Active Driving Display 中顯示相關導航和車速資訊。唯一要挑剔的就是天窗比較細,只能對應到前座需要。不過換來的就是車架更堅固,直接令安全性亦有所提升,它獲得全球多個國家的 5 星安全評級,其正面偏位小區撞擊的測驗跟歐洲車 Volkswagen Jetta、Audi A3 Sedan 一樣獲得 G 級優良成績,比起日本、韓國車的 A 尚可、P 差勁成績是令人覺得出眾。
Mazda3 JDM 版的輪圈改做 18 吋版本,配合車身的運動化設計,令到這部日本入門房車更有跑感。
1.5 JDM 版擁有自動防眩倒後鏡為標準設備,令夜間行車時看倒後鏡更安全不刺眼。
Bose 9 聲道揚聲器音響系統,同時備有 Centerpoint 2 virtual surround sound playback 第二代立體聲科技,令到音樂重現的定位更好。
中控台控制和音響配置跟歐版一樣,一圓制配多個功能鍵,亦備有雙 USB 及 GPS 擴充卡槽。
Active Driving Display 亦是這部車配備之一。
雖然 Mazda3 日本版沒有了 i-ELOOP 系統,但是油耗方面反而比歐版更更慳油,在 JC08 測試中為 19.5km/L。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SKYACTIV-G 直四引擎
排氣量:1,496cc
最大馬力:111 匹 / 6,000 轉時
最大扭力:144 牛頓米 / 3,500 轉時
波箱設計:SKYACTIV-Drive 6 速自動波箱
體積:4,460 X 1,795 X 1,465mm
重量:1,320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Mazda-Mazda3-15-JDM-Edition/736/
售價:HK$235,000 起
網址:www.mazda.com.hk
查詢:3768 4888(宏益汽車)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Mazda3 1.5 JDM Edition
Mercedes-Benz GLA 45 AMG 遲來的一盤三傑
Mercedes-Benz 平治最細的 AMG 汽車,A 和四門 CLA 45 AMG 是這原廠高性能系列中首次用上 4 汽缸引擎;才 1,991cc 的它,渦輪增壓引擎谷出 360 匹,即每升有 181 匹,是全球最高相對輸出的 2 公升引擎;兩車 0-100km/h 只需 4.6秒,不比有四百幾、五百幾的 AMG 快車如 C 63、CLS 63 等輸蝕。
測試過 A 和 CLA 45 AMG 後,最深印象除了快外,兩車在發揮高性能表現時所發出的豐富聲響,絕對能令傾慕 AMG 徽章的人覺得值回票價。由 A 和 CLA-Class 到加高版的 GLA SUV 旅行車,其 AMG 版本與前兩車共用相同的機械設計,試車前我向自己說,只要 GLA 45 AMG 能給我 A 和 CLA 45 同樣的震撼聲響,我便「收貨」。
首先「收貨」的,是車子內外「AMG 化」的地方。GLA 除了坐姿稍高外, 那 T 字形錶板、5 個圓形冷氣出風口和懸浮式中控台顯示屏的錶板設計,與 A 和 CLA-Class 沒有分別,而 AMG 版本的它則有碳纖錶板飾塊、Recaro 跑車前座、座椅和軚盤有紅色縫線、紅色安全帶、會發光的「AMG」門檻牌、波棍頭壓有 AMG 盾徽等,與 A 和 CLA 的 AMG 手法一樣。車的外貌亦如是,其頭泵把、裙腳和尾 diffuser 亦有碳纖紋裝飾,排氣喉改為四個方形,紅色制動卡鉗,20 吋輪圈;作為 SUV 的它,GLA 本身有車頂行李架路軌,尾箱邊有保護片,AMG 後也保持一樣;而與四門 CLA 一樣的兩條車頭冚凸起「powerdomes」摺紋,GLA 45 也有。
這個平治首次有 AMG 車用的四汽缸引擎,編號「M133」,同樣有「一引擎,一技師」的 AMG 技師簽署名牌,引擎借用 SLS AMG 的經驗,採用鍛造凸輪軸和活塞、低磨擦度的活塞環、NANOSLIDE 抗磨汽缸套、鋁質曲軸底盤;turbo 採用 twin-scroll 進氣方式,兼有短進氣管道和小形 turbo housing,加快渦輪反應;其最大壓力可達 1.8 bar,谷至 360 匹和 450 牛頓米輸出。與 A 和 CLA 45 一樣的 7 速 DCT 雙離合器波箱,亦借用 SLS AMG GT 和 SLS AMG Black Series 的波箱軟件,在轉高波時,直噴和點火系統會稍為停滯,讓波箱接合得更快。
普通 GLA 的 4MATIC 四驅系統,設有 DSR(Downhill Speed Regulation)自動控速落山,越野模式制 off-road driving mode 經按動後,穩定系統和波箱程式會變為配合越野駕駛所需的巡跡力;平治認為 GLA 45 的用家不會作越野駕駛,所以錶板上找不到這兩個按鈕,中控台顯示屏亦沒有了由柏油路變成泥地的背景,也沒有傾側角度顯示;GLA 45 的 4MATIC 與 A 和 CLA 45 的一樣,波箱綜合有一組 PTU (power take-off unit)將扭力傳往後輪,車子一般情況保持前輪驅動,後輪透過多碟式離合器取得動力,扭力分佈可變為 50:50。
之前對 A 和 CLA 45 的經驗是,兩車起步時要先經四汽缸引擎低轉的低扭力和低渦輪壓力,等一等後 turbo 才谷一谷啖氣將人壓後;GLA 45 有同樣的反應,而其車重比 A 和 CLA 45 略高,0-100km/h加速比它們稍慢,需 4.8 秒,感覺上亦稍稍不及它們壓得兇猛。引擎聲浪低沉實淨,同樣於較高轉數約 6,000 轉時開始發出「zzz..」的微震,像大啖氣索入引擎般;有 C、S 和 M 模式可揀的波箱,在 S 和 M 時轉波速度很快很爽,AMG 車 M 模式時不會在紅線自動幫你轉波,不似例如 Audi 的 S tronic 會自動轉;所說的「停滯」功能,在每轉高波時帶來「及…及…」的聲響和少少 chok 頸,其他汽車只在 Audi 的 S 和 RS 系列中聽過,超爽!本身更沉更厚的 AMG 排氣喉聲調,在高轉收油時與 A 和 CLA 45 一樣會出現「啪啪…啪啪…」的爆響,每次收油,你都會望望有否途人聽到,很值得自豪!在硬化得來絕不辛苦的 AMG 懸掛調校下,車子有更強抗傾力,穩陣得多,操控更加平衡;快彎時踩油的動態與另外兩部 AMG 車一樣,前輪稍甩,四驅系統便即將扭力撥向車後,讓四輪齊齊幫車向前爪著路去,舉止完全一樣。三部初級 AMG 車中,A 45 賣 $737,000,CLA 45 賣 $808,500,GLA 45 最貴,賣 $812,000,其價格分佈亦很合理,當三架同時應市之後,相信對貨源緊張問題會有一定舒緩。
AMG 版本有紅色制動卡鉗,20 吋輪圈;之前試的 GLA 250,用 Continental Cross Contact 可越野輪胎,GLA 45 用ContiSportContact 5P。
頭泵把、裙腳和尾 diffuser 有碳纖紋裝飾,與 A 和 CLA的AMG 手法一樣。
T 字形錶板、5 個圓形冷氣出風口和懸浮式中控台顯示屏的錶板設計,與 A 和 CLA-Class 沒有分別,AMG 版本的它則有碳纖錶板飾塊、座椅和軚盤有紅色縫線等。
平治認為 GLA 45 的用家不會作越野駕駛,所以錶板上找不到 off-road driving mode 和 DSR 自動控速落山這兩個按鈕,中控台顯示屏亦沒有了由柏油路變成泥地的背景,也沒有傾側角度顯示。
作為 SUV 汽車,GLA 坐姿稍高;車子本身比 A-Class 有升級的減音措施,車門和尾門增加多重封邊隔音。
Recaro 跑車前座和紅色安全帶等與 A 和 CLA 45 一樣,波棍頭亦壓有 AMG 盾徽。
GLA 除坐點較高外,天幕車頂由兩片玻璃組成,帶來更開揚的乘駕感受。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直噴 Turbocharged
排氣量:1,991cc
最大馬力:360 匹 / 6,000 轉時
最大扭力:450 牛頓米 / 2,250-5,000 轉時
波箱設計:AMG SPEEDSHIFT 7G-DCT 自動波
體積:4,417 X 1,804 X 1,494mm
重量:1,585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Mercedes-Benz-New-GLA-45-4MATIC/729/
售價:HK$812,000 起
網址:http://www.zungfu.com/
查詢﹕2895 7339(仁孚行)
文:JC
攝:Teddy Leung 太迪
Mercedes-Benz GLA 45 AMG 圖片集
《Audi Magazine》數碼版正式推出
奧迪香港正式推出專屬雜誌香港版《Audi Magazine》應用程式,登場的Android 及iOS應用程式版本,務求透過創立一個專屬的資訊平台與奧迪車主及車迷有更直接的溝通,更貼近讀者生活脈搏。《Audi Magazine》於去年10月推出,是奧迪以文字和圖片細訴『突破科技、啟迪未來』的另一方式。《Audi Magazine應用程式》更將體驗提升至另一層次,將雜誌濃縮至手提電話及平板電腦上,以藝術及設計、文化、旅遊和科技等的題材,貼近讀者生活脈搏。
奧迪香港董事總經理Reinhold Carl表示﹕「全新香港版《Audi Magazine應用程式》於2014年推出市場,現在全球有8個地區 (包括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塞爾維亞、南非、丹麥、日本和香港)推出了這個《Audi Magazine應用程式》,而香港是繼日本後推出這個《Audi Magazine應用程式》的亞洲地區。香港豎立整個南中國的文化和設計基調,並領導潮流,因此這次推出《Audi Magazine應用程式》,我們希望將奧迪的文化理念更緊扣讀者生活,並藉他們對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讓他們充分演繹奧迪尊貴、動感及進取的品牌特質。」
《Audi Magazine應用程式》亦可讓讀者下載及搜尋最新內容,於沒有網絡連接時隨心閱覽,更可隨意轉換語言。應用程式同時提供更便捷的瀏覽體驗。若讀者對新車介紹中的型號或人物訪問主角有興趣時,只需點擊感嘆號圖標,新車規格及詳細資料即時一目了然。讀者亦可透點擊專題故事內的播放鍵以收看與內容相關的短片。
《Audi Magazine應用程式》內容環繞「汽車(Cars)、科技(Technology)、運動(Sports)、生活(Lifestyle)」四大主題,加上各種互動內容及體驗並定期更新,呈現品牌最新本地資訊,包括環球賽車賽事精華、新型號率先預覽及奧迪創新科技展示等。今期的「汽車」介紹於香港全新推出的S1 Sportback及A3 Sedan 1.4 TFSI ultra。「科技」介紹了奧迪全新的EA888引擎、「運動」則聚焦於Audi R8 LMS 盃,奧迪傳奇女車手Rahel Frey的訪問,及奧迪再度摘下桂冠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最後的「生活」則讓讀者一窺大數據下的世界、未來流動性發展、城市設計的無限可能,和香港人如何在於寸金尺土之下創造最愜意的生活空間。
Audi RS 7 概念車挑戰物理極限上場
奧迪於德國房車大師賽(DTM)2014總決賽中開賽前,以無人駕駛技術震懾在場觀眾,藉Audi RS 7 無人駕駛概念車再創紀錄,挑戰物理極限。Audi RS7 無人駕駛概念車憑藉精密及準確至數厘米的嶄新無人駕駛技術,僅以少於2分鐘於Hockenheim的格蘭披治賽道上完成一圈。
奧迪集團技術開發董事會成員Ulrich Hackenberg博士指:「今天RS 7無可比擬的表現正充分展示奧迪技術開發團隊於無人駕駛方面的領先技術。由各個量產型號引申出的技術,尤其於精確度及提升表現方面,讓我們往後的發展步伐獲益良多。」
按播放鍵觀看視像內容。
在賽道盡頭的十位開發團隊成員,包括項目總監Peter Bergmiller,他們目光同樣離不開即將上場的Audi RS 7無人駕駛概念車。經歷數個月來的研發,及達數千公里的無人駕駛測試,團隊的努力及奧迪於該技術方面的領先,終於得到驗證。
Audi RS 7無人駕駛概念車項目總監Peter Bergmiller道:「我們致力向全世界展示奧迪無人駕駛系統精準至數厘米的安全度及準確度。當我們需要藉由挑戰物理極限時,DTM賽道就成為了最好的伸展台。」
因此,Audi RS 7無人駕駛概念車就在全長4,547公里的Hockenheim賽道上大顯身手,挑戰極限。最大馬力達560匹的概念車能於賽道上的六條直路盡情全力加速,及精準地於17個彎位減速,並依據最理想的路線過彎及控制速度。
Audi RS7 無人駕駛概念車藉助經不斷修正的全球定位訊號在賽道上導航。這些全球定位的資料同時透過WiFi及延綿不斷的高頻無線電傳送至車上,同時透過3D相機拍攝賽道,並配合電腦程式將相機的影像和儲存於車上的賽道資料作對比。因此,概念車能自我導航,並將準確度調整至數厘米。
Audi RS 7無人駕駛概念車只需數秒就能進入狀態,並準確地停泊開始起步地點的數厘米之遙。奧迪的最新科技表現無出其右,讓開發團隊鬆一口氣。一如Audi RS 7無人駕駛概念車項目總監Peter Bergmiller總結:「我們希望概念車能擁有如專業車手的速度及精確操控。是次測試正證明我們創造了賽場上最具動感的無人駕駛汽車!」
無人駕駛技術是奧迪的重點發展範疇之一。繼十年前該項技術首度取得突破後,各項測試成果陸續應用至量產型號上。是次挑戰物理極限的無人駕駛測試,為奧迪工程師提供緊急駕駛情況下自動迴避功能的重要參考資料。
開發團隊更於奧迪的新型號上加入更多更精準的感應器及更敏銳的電子智能,讓新車能自我導航及作不同決定,變得更具人性。對駕駛者而言,該項科技帶來的進步則帶來更大好處。他們於將來可以於奧迪的新型號中體驗創新的無人駕駛功能。就此而言,該技術的目標非為提升駕駛速度,而是讓駕駛更為安全,避免意外發生。
奧迪的駕駛輔助系統已讓駕駛者更輕鬆及容易操作。這些系統的發展成果正應用於Audi A6及Audi A7 Sportback的最新型號上,包括Audi side assist車道變換輔助系統、Audi active lane assist 偏離航道預警系統、adaptive cruise control自動調整巡航控制系統連 Stop&Go 自動起步功能及Audi pre sense front預防式整體安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