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C
Hong Kong
Monday, May 5,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99

奮戰電動車市場!Ford 加碼 220 億美元轉型

Ford reveals the 2022 E-Transit – an all-electric version of the world’s best-selling cargo van – featuring next-level connected vehicle technology with Built Ford Tough capability and electric vehicle-certified dealer support, all for a price starting under $45,000


電動車已經成為大勢,傳統車廠紛紛轉型,當中以 Volkswagen 最為積極,預計在 2024 年前投資 120 億美元在電動車發展,不過日前 Ford 就宣佈在 2025 年前用 220 億美元加速發展電動車,成為投資電動車市場最大的傳統車廠。Ford 表示,資金將會用於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充電速度、全新電動車款規劃和燃油車轉為純電車等等的計劃。除了已經推出的 Mach-E 之外,暫時已公佈的純電車路線是 2021 年下半年推出首款純電商用車E-Transit 及 2022 年的農夫車 F-150。

文:Issac.C

Volkswagen ID.6 外觀曝光


Volkswagen 最大型電動車 ID.6 向中國工信部申請型錄的外觀照片曝光,以 ID Roomzz 概念車為基礎打造的 ID.6 以中國市場優先,最快將於第 3 季正式推出。暫時所知,車身尺碼為 4,876mm、1,848mm 以及 1,680mm,軸距 2,965mm及車重 2,280 公斤;動力系統採用後驅單摩打,輸出 150kW 功率,未來有機會推出推出四驅雙摩打的 225kW 版本。

文:Issac.C

Toyota SUV 版 Crown 專利圖曝光


Toyota 日前向專利局申請的全新 suv 車型設計圖曝光,傳聞新車很可能是 Crown 的 SUV 版本。暫時所知,新車很可能命名為「Crown Kluger」,採用與 Highlander 相同的 TNGA-K 平台打造,因此預計車身尺碼相差不遠;動力系統估計使用 2.0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245 匹馬力及 35.7kmg 扭力,頂級版最大機會是 3.5 公升 V6 混能引擎輸出 360 匹綜合馬力。新車最快將會在 2022 年第二季亮相。

文:Issac.C

Tesla 最平電動車「Model 2」 11 月現身


隨著上海工廠開始運作,早前就傳出 Tesla 有意在中國市場推出一款全新平價電動車,如今有消息指出新車將會命名為「Model 2」,採用 Model 3 相同的平台及五門掀背設定,續航距離 350-450 公里,暫時傳出售價約 20 萬港幣,簡單而言即是小型版的 Model 3。新車預計最快將會在 11 月的廣州車展推出,率先供應給中國市場,未知會否出口海外市場。

文:Issac.C

Toyota 大改款 Alphard 預計明年 3 月推出


Toyota 日前傳出消息指將會在明年 3 月推出大改款 Alphard,暫時所知,新一代車型將會採用最新 TNGA 平台打造,車身尺碼為 4,950×1,850×1,880mm,軸距則為 3,010mm,車廂空間更充裕,第三座椅的舒適度提升;動力系統方則會改用更環保的 2.4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及混能系統,有望配備 10 速 CVT 波箱。

文:Issac.C

Audi 正式推出 e-tron GT quattro

Dynamic photo, Colour: Daytona grey


Audi 繼續擴闊 e-tron 車系陣容,繼 e-tron Sportback 後,日前再發表第 3 款純電動車 e-tron GT quattro,車身尺碼長闊高 4,990×1,960×1,410mm,軸距 2,900mm,招牌式 Audi 外觀設計,配合上流線斜尾,散發濃烈的跑車視覺效果,而且空氣阻力只有 0.24Cd。車廂內則使用 12.3 吋數碼儀錶板及 10.1 吋大型中控台螢幕,還可選配 head-up display。

動力系統方面,入門版採用雙摩打設計,前摩打輸出 175kW,後摩打輸出 320kW,綜合輸出為 350kW 及 64.3kgm 扭力;overboost 模式能在 2.5 秒提升至 390kW,0-100km/h 加速只需 4.1 秒。
頂級版 RS e-tron GT 前摩打相同功率,後摩打則為 335kW,綜合為 440kW,overboost 下能達 475kW,0-100km/h 加速只需 3.3 秒。兩種車型都是採用 85kWh 電池組,可提供 487 公里續航能力。

文:Issac.C

讀者有禮:奧迪 2021 限量版口罩乙盒(共 50 名)


2021 年奧迪繼續關心大家健康,為慶祝農曆新年,奧迪推出一系列新春禮遇,並為車主們預備奧迪 2021 限量版口罩乙盒,寓意身體健康,希望大家新一年牛年行大運!Car1.hk 為大家預留了 50 盒(每盒 10 片)給我們的讀者,只需要答中以下簡單問題就有機會獲得奧迪迎春接福限量版口罩乙盒。

奧迪香港旗艦陳列室位於香港那個位置?
A) 香港太古城
B) 新界屯門
C) 九龍旺角

參加連結

截止日期:2021 年 2 月 16 日
公布日期:2021 年 2 月 18 日

奧迪香港旗艦陳列室
地址:香港太古城太古灣道 12 號地下

新春服務時間:
2 月 13 – 26 日( 年初二至初十五 )
時間︰上午 10 時 – 下午 7 時 ( 年初二 )
上午 9 時 – 下午 8 時 ( 年初三至初十五 )

一般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上午 9 時至晚上 8 時

奧迪銷售服務熱線︰2291 0000
了解更多奧迪資訊︰https://bit.ly/36Mg6X8

鳴謝:Kam Lung Motors Limited
網址:https://www.audi.com.hk/

附註︰
1. Car1.hk 員工及親屬不得參加遊戲,以示公允。
2. Car1.hk 保留禮品分發的最終決定權,參加者不得異議。
3. 請於參加前確定聯絡方法,否則我們可能不能通知閣下或不能寄到閣下地址。

#AudiHK #AudiHongKong #AudiKamLung #KamLung #奧迪 #奧迪香港 #錦龍汽車 #五年原廠保用服務

Nissan 發表小改款 March


Nissan 經典小車 March 終於推出小改款,圓潤外觀造型終於有所變化,用上最新 V-Motion 設計後,整體線條更方正,車頭和車尾的輪廓更運動化。車廂方面,採用最新三幅式方向盤,7 吋螢幕及追加碳纖維飾板的獨特圓形空調操控。動力系統方面,採用 1.6 公升 NA 引擎,可輸出 106 匹馬力及 14.5kgm 扭力。Nissan 小改款 March 將於今年 3 月率先於墨西哥市場推出。


文:Issac.C

Lexus 釋出全新純電概念車預告照片


Lexus 釋出一款純電概念車的預告照片,從圖中看來,車身輪廓與 2019 年車京車展的 LF-30 Concept十分相似,但就無法看出整體車身的線條,因此沒法判斷究竟是何種車型,估計最有可能是旅行車。暫時所知,新車是首款採用 e-TNGA 打造的純電產品,根據 LF-30 Concept 的數據所知馬力達 544 匹及 71.4kgm 扭力,續航距離為 500 公里。

文:Issac.C

Nissan 預告新一代 Qashqai 2 月 18 日推出


Nissan 終於宣佈大改款 Qashqai 將於 2 月 18 日正式推出,並且率先發佈了預告影片。從影片中可以窺見新車最大改款應該是銳利化設計的頭燈組,鬼面罩造型估計變化不大,但車身線條明顯更有跑感。至於車廂設計在上年 12 月已經預告,今次並沒有釋出更多資料。動力系統是焦點所在,採用 1.5 公升及 e-Power 技術的新引擎,馬力估計達 190 匹以上。

文:Issac.C

Audi A6 40 TFSI S line 引入 2.0 動力系統


中型房車在香港的競爭很激烈,三大德國品牌都想盡辦法引入適合香港車主的產品,Audi 在 2020 年引入三部 A6 到香港,為 2021 年作出準備,A6 40 TFSI 和 A6 55 TFSI quattro 之外,還有 2.0 引擎版本的 A6 40 TFSI,索價 $499,000 已經包括 S-line 等額外配套,借它搶佔市場看來是最適合不過。


今次試駕這部 Audi A6 在外觀設計已經用上新一代家族式模樣,而這部 A6 40 同時加上 S line 運動化包圍外,頭蓋上的兩條硬朗骨線、大型標誌性的六角形鬼面罩,將這部中型房車添加了一份運動感。新車已標準配置 HD Matrix LED 頭燈連動感照明及動態指揮燈和 LED 頭尾燈連動態指揮燈,隨眼一看就分辨得到它是新車到港。


這部中型體積的 A6 索價 $499,000 沒有將價就貨,首批額外升級 Luxury Package,全車車門預設為電索門、設有多色車廂氣氛照明系統、電動後車窗遮陽簾和手動後車門窗遮陽簾都有齊。駕駛席有 MMI navigation plus 導航系統、12.3 吋 Audi virtual cockpit plus 全數碼化儀錶板,都為駕駛者帶來科技感的駕駛體驗。中控台支援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系統,方便我們將手機 App 和電話簿連結到汽車之中,駕駛時聽歌、打電話、開 Google Map 都方便得多。新車的中控台是雙幕設計,上下兩個畫面,上面是控制汽車、音響等等,下面是冷氣調校。


稱得上中型行政房車,後座的空間其實難不到 A6,腳部的伸展和頭頂的空間都很足夠,加上有窗簾、電索門加持下,其高級感直線上升。新車的風阻系數只有 cd0.24,走城市、高速公路時,低風切聲和路噪隔音程度都是出色水平,其實亦不意外吧,這個級數是應該要有的。


動力系統方面,Audi 近期的入門型號都有不錯的動力輸出,以這部 A6 40 TFSI 為例,使用直四 2.0 TFSI 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已有 204 匹和 320 牛頓米扭力,配上 7 前速 S tronic 波箱,使用前輪驅動,0-100km/h 加速在 7.3 秒完成。如果已是開 quattro 的車主,45 TFSI 和 55 TFSI 型號就有 quattro 四輪驅動提供。近年興起的 Mild-Hybrid 微混合動力技術,都有套用在 A6 身上,48V 電力系統包含鋰電池及具起動功能的 BAS(Belt Alternator Starter),讓 A6 可在低負荷時,車速於 55-160km/h 之間滑行,大大提升引擎效率,而煞車時亦可回收高達 12kW 能量來為電池充電。在 Start/Stop 系統啟動後,而車速低於 22km/h 時便會由馬達提供動力,有助提升動能與減少油耗,廠方表示這套系統為 A6 帶來每百公里平均油耗減少高達 0.7 公升。

實際試駕時,不會感到車子太重,在漸進式轉向輔助系統(Progressive Steering)協助下,其反應相當靈活,前輪懸掛系統採用了五連桿式設計,其實對車身的穩定和操作帶來了正面的幫助,我們也可以在駕駛模式中,調校到合適自己的舒適度及運動性。由於這部車有不錯的反應,即使動力不太強大,但是在良好的駕駛感環境下,頗適合對日常駕駛有要求的車主作為代步車之用



今次試駕的 A6 有 Virtual Cockpit plus 數碼錶板外,中控台是最新雙屏 MMI 系統,支援了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我們可以用車內 GPS 地圖或手機內的地圖來導航。


後座和車尾都有窗簾,可以防曬也有加強私隱的用途;四隻車門均有電索功能。


這部中型房車後座的頭頂和腳部空間很充裕。


後座可以翻下提升載物彈性外,尾箱也有一個 12V 電源接口。


車尾尾箱蓋有電動關閉功能。


這部車使用了直四渦輪增壓引擎配 12V 微混能系統,最大馬力 204 匹和 320 牛頓米扭力。

Audi A6 40 TFSI S line 首批設有:
首批車主享免費限時升級至「Luxury Package」禮遇,當中包括:
– 全車車門預設為電索門 (Soft closing for all doors)
– 多色車廂氣氛照明系統 (Contour ambient lighting package, multicolor)
– 電動後車窗遮陽簾 (Electric sunshade for rear window)
– 手動後車門窗遮陽簾 (Manual sunshades for the rear door windows)

以優惠價港幣 $36,800 限時升級至「Vorsprung Edition」特別版,升級配備包括:
– 20mm 低地台 Sports Suspension 運動化懸掛
– 19 寸 5 輻式輪圈
– 運動化桶型座椅
– Bang & Olufsen 3D 高級環迴音響系統

三款新 A6 型號配備周全的安全輔助系統,包括 Audi drive select 駕駛選項系統、電子防盜系統(electronic immobilizer)、前方預警安全系統(pre sense front),以及光線及雨點感應器(light/rain sensor)。配合前後泊車感應(parking system plus)、後泊鏡頭(rear view camera system)、胎壓監察(tire pressure monitoring)及輪胎動力系統(tire mobility system)、電動輔助轉向系統(electron-mechanical power steering)及電動泊車制動系統(electro-mechanical parking brake with auto release function)等駕駛輔助系統。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渦輪增壓引擎配微混能系統
排氣量:1,984cc
最大馬力:204 匹 / 5,250-6,000 轉時
最大扭力:320 牛頓米 / 1,600-4,300 轉時
波箱設計:7 速 S-tronic 自動波箱
體積:4,939 X 1,886 X 1,458mm
重量:1,681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499,000 起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2291 0000(Kam Lung Motors Limited)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趣味】280km/h→145kmh!BMW M4 Coupe 3 秒驚險剎車


早兩日在網上見到一段驚險的影片,BMW M4 車主在德國高速公路 Autobahn 一路飛馳,時速衝上 280km/h,點知前方有另一輛車 cut 線到 M4 前方,M4 即時緊急剎車,由 280km/h 在 3 秒內降到 145km/h,只差一點點馬鼻就撞車。睇片時覺得 M4 衝上 280km/h 已經覺得興奮,之後點少少就撞車真係驚左一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xBQg2MCYMM&feature=emb_title

文:Issac.C

Car1.hk「首選汽車選舉 2020」名單公開


2020 全球經濟受到疫情影響而拖慢下來,在期待疫苗來臨之前,人類努力地保護自己之餘,仍要盡力地繼續工作。各車廠和代理亦一樣,在 2020 年推出了不同款式的汽車,代理們亦引入適合香港市場的車款,最重要的是汽車市場依然熱鬧,證明了汽車在香港市場是一件很特別的產品。Car1.hk 編輯部繼續選出多部「首選汽車」,或許能為大家買車前作出一些新想法。同時希望疫情盡快遠離我們。


平治的 C-Class 房車一向好賣,近年推出 SUV 版的 GLC 添加了戰線,新車很快被大家喜歡起來,更成為了城中最多人選擇的 SUV 之一,2020 年除了純正 SUV 款的 GLC 小改款引入香港外,還有 GLC Coupe。新車有齊平治最新科技,如 MBUX 多媒體系統,48V EQ Boost 微混能系統,為駕駛者帶來全新用車體驗。


大型 SUV 總是令人覺得較難操控,其實大家不要單看它們的外表就覺得動作慢半拍。以 BMW 為例,頂級 SUV X7 即使擁有強大輸出、超大空間,在出色的調校下依然擁有優良的駕駛感,正正為喜歡操控性強的 BMW 車主帶來一個好選擇。


近年 SUV 都要玩線條玩斜尾,要型起來,Audi 在 2020 年引入 Q3 Sportback 到香港,為這個小型 SUV 車系添加了不少動感。這部車由外到內都是全新設計,在城市內行走時,很易成為焦點。此車的中控台、數碼錶板都用了 Audi 最新科技,難怪年青車主對它特別喜愛。


韓國車在香港愈來愈受歡迎,2020 年尾 Kia 引入一系列 Sorento SUV 到香港,繼續以出眾外型、設備齊全和親民價格吸引大家,新車有齊汽油和柴油引入香港,不單令日系 SUV 受到壓力,就連歐洲品牌同樣感到受壓,可見 Kia 在香港已經不容忽視。


一部汽車想要與眾不同,獨特的外型是第一步,Nisan Juke 由 2010 年面世之後已經有這種特徵,2020 年改款之後繼續我行我素,有對像蜻蛙眼的奇怪頭燈,外形三尖八角,加上車仔細細又有雙色車身,是「得意」或是前衛,總能將人眼睛吸引過去。


今年德國中型行政房車都有動作,平治 E-Class 小改款也有多個驚喜帶給大家,新車終於轉用全新 MBUX 多媒體系統,駕駛席的軚盤轉了新設計;此外,動力系統中加入 EQ Boost 微混能系統,提升起步反應和順暢度,也可以將多出來的動力轉換成電能儲起,作能源循環再用,讓駕駛者感到新車科技感有所提升。


中型房車大戰 BMW 5-Series 也加入戰團,新車小改繼續斯文硬朗造型,不過其運動化性能仍是吸引馬迷的重點。新車跟隨歐洲車趨勢加入 48V 微混能系統,可額外提供 11 匹馬力。出色的轉向特質,繼續在 5-Series 身上找到。


Audi 轉了新代理之後,新車一部接一部,9 月時一口氣推出了 Audi A4 Avant 及高性能 RS 4 Avant 旅行車,為 A4 系列陣營更加完整。今代 A4 完全轉用了新一代 Audi MMI navigation plus 多媒體系統,亦有 Audi Virtual Cockpit Plus 數碼錶板,整個感覺都十分先進。RS 4 Avant V6 TFSI 雙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達 450 匹,為 Audi 出眾的旅行車系列延續至高性能級別。


這部平治入門家庭車,等了又等在 2020 年第二季終於等到 GLB 來到香港,新車未開賣已經氣勢迫人。GLB 擁有先進的中控台,全新設計的駕駛席和良好的車廂空間外,還有香港人最愛的七個座位,在平治出眾的安全性協助下,已經讓一眾爸媽車未到港先下單。


今年 A 45 S 4MATIC+ 氣勢很強,新車推出後很快就清空代理的存貨。另一邊廂,A 35 4MATIC 也同步多了車主購入。首先在價格方面兩者是有一定差距,加上大部份的車主駕駛風格和香港路面限制下,其實 A 35 4MATIC 已經夠用又好玩,完全滿足到兩批客戶需要,最具平衡性的揭背跑車非 A 35 4MATIC 莫屬。


Japanese Domestic Market – 日本本土專屬型號向來有賣座力,Subaru 今年引入 WRX STI JDM 到香港,2.0 升「EJ20」Boxer 引擎的 JDM 版是最原汁原味的日本版,即使出口版的駕駛感大至上很接近,但是 JDM 版已令一向忠心的 Subaru Fans 狠狠地下單。


十幾萬有什麼車仔買,十幾年前大家可能會話 Echo、Jazz 仔,不過近年風氣玩車仔都是玩 Suzuki,2019 年有 Jimny 之後,2020 年有 Hustler。有齊數碼中控台、運動化指針錶版、多功能軚盤之外,還有微混能系統去提升動力輸出,由外到內都不會遜色給過千排氣量的小車。


2020 年在香港新推出的電車之中,e-tron Sportback 是其中一部有新鮮感的,它是 SUV 版的 e-tron 變身而來,擁有 Spordback 的形態,外型瀟灑了很多,駕駛感也有提升。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跟過往駕駛汽油車一樣舒服,行車時車廂沒有太多尖銳的馬達聲,放開電門時的減速反應舒服,同時做到出色的回電效果,我們無需太大改變駕駛方法,就可以達到過往的乘座感。


電動車擁有出色的加速力,不過 Porsche Taycan 推出之後,什麼是電動跑車的確令人期待。Porsche 今次成功將跑車需要有的特質都加進 Taycan,不只是快,而且有攝人的車身設計,出色而穩定的動力輸出,良好的制動系統,優異的操控反應,即使沒有了引擎聲,我們仍可以感受到它跟一般電動車的不同,令人期待更多電動跑車出現。


客貨車市場競爭激烈,日本、德國、韓國車廠都狡盡腦汁去應付用家需要。Volkswagen 的 T6 Transporter R 成功突出整個車系,有高性能和四輪驅動作賣點外,擁有 ABT 包圍後,也讓它的注目程度提升。在原廠出車已齊料的情況下,喜歡全原裝的車主來說,Volkswagen T6 R 是一部很吸引的客貨車。


HP 行車記錄儀款式齊全,由數百元單鏡頭至千元前後雙鏡頭都有。為了滿足到高要求的用家,HP f560x 的前後鏡頭都用了 Sony Starvis IMX307 CMOS Sensor 感光元件,在黑夜環境下都能夠拍到清晰的畫面。它還有停車監控偵測系統、ADAS 駕駛輔助系統、內置Wi-Fi,可配合 HP 專用 APP – Go Dashcam 使用、內建 GPS 功能、測速照相提示,功能相當齊全。


美國 Cerwin Vega 汽車音響系統,經典 Vega 紅圈設計,擁有強大輸出之外,產品由車身喇叭到櫈底低音炮都有,其 VRAD10 10 吋 <經典紅圈> MAX 600W 櫈底低音,體積細少能收納在大部份車款的櫈底,帶雙被動式散氣震膜,絕對強勁深潛低音效果,絕對是對音響有要求的車主首選。


Peach Auto 成功在香港開拓客制化音響的潮流,最新的 A9X 系列適合不同車款安裝。2020 年最新的 A9X-RP 完美支援 Honda Stepwgn 安裝,一步到位的 10.2 吋平面框 HD 屏幕,內置的 Android 10 系統為汽車音響功能大大提升,如手機連動,Apple CarPlay、4G 連線、胎壓監測、實時查看車輛性能等等。Peach Auto A9X 已經不單是提供簡單音樂播放,全面的車主實用功能和自行添加應用程式,都改變了汽車音響舊有框框。


講到汽車保險,中國平安保險(香港)在汽車保險業界幾乎所有車主都認識,他們提供 100% 網上汽車保險投保服務,無需傳真或遞交任何文件,只需 5 分鐘就可以即時出單,自行列印暫保單,方便快捷。中國平安保險(香港)在旅遊保險、家居保險、家傭保險、按揭火險、展覽保險都有提供相應服務,非常全面。


Kwiksure 快而保與市面上逾六十間有承保汽車保險的保險公司緊密合作,一次過為客人「格價」,免除客人逐間保險公司報價的麻煩。適逢今年邁進 20 周年,快而保將繼續擴展其業務版圖,推出車保以外的其他保障範疇,包括電單車保險、自願醫保、港珠澳大橋汽車保險、家居保險和家傭保險等,為不同市民提供更適合自己的保險服務。

首間平治 X IWC 萬國錶的概念店「HAUS」於香港開幕


梅賽德斯-奔馳香港有限公司宣佈座落於皇后大道中,面積五千平方尺的 HAUS 正式開幕。概念店開幕初期將專注展示平治和 IWC 萬國錶最備受認可的品牌經典: G-Class 和大型飛行員腕錶。


平治和沙夫豪森 IWC 萬國錶已建立了多年茁壯的夥伴關係。2004 年, Mercedes-AMG 和 IWC 萬國錶已展開合作。2013 年,IWC 萬國錶成為 Mercedes-AMG Petronas 一級方程式賽車車隊的官方工程夥伴。今天,雙方透過香港全新概念店的落成,迎來夥伴關係的新一頁。概念店命名為「HAUS」,即「房子」的德文,向德國汽車品牌與瑞士高級製錶商的起源和共同持有的傳奇工程精神致敬。



平治 G-Class 和大型飛行員腕錶起初同樣幾乎全根據功能特色和需求去設計。2002 年,大型飛行員腕錶以純功能性設計亮相,靈感源自四十年代堅固、耐用且可靠的軍用觀測錶。平治 G-Class 的打造則專注於最大的越野性能和 多功能性。大型飛行員腕錶和 G-Class 同樣始於謙恭的實用主義設計,而達至品牌經典的地位。歷經多年的改良,時至今天,它們擁有與高端運動腕 錶和豪華越野車一樣的最新功能特色。它們始終如一的忠於實用主義產品 基因以及讓人一眼便可辨識的設計特色,同時體現出設計傳承,演繹著流 行文化、豪華態度和生活品味。


訪客可於富尊貴會所風格的陳列室親身體驗平治種類繁多的車款及 IWC 萬國錶一系列獨特機械時計以。HAUS 另一大亮點是位於一樓、富有魅力的酒吧餐廳,歡迎訪客在內淺酌或享用晚餐。此餐廳由 Tatler Dining Kitchen 特別為 HAUS 策劃,並會把香港最佳的咖啡廳和餐廳營運者帶到這裡,定期為客人帶來新鮮感。



此外,平治和 IWC 萬國錶特別為 HAUS 推出會員計劃。平治車主和 IWC 萬國錶錶主透過車牌或腕錶序號即可申請成為會員。會員尊享一系列禮遇,包括獲邀出席每兩週一次的生活品味活動、HAUS 餐飲優惠、生日禮遇、 Tatler Dining Kitchen 活動優先訂座等。會員可於指定網站瀏覽有關禮遇和活動詳情,透過出示虛擬會員卡即可享用禮遇。

HAUS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 48 號地下
電話:2598-7080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 11:00am–7:00pm

網頁: https://www.the-haus.hk/
訂座: [email protected]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AUS.HongKong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HAUS.hongkong

Tesla 2020 年靠「賣碳」達成盈利


在美國規定汽車製造商在 2025 年需要達成一定的零排放汽車,如果未能達成要求就要從其他汽車製造商購買碳排放額度。簡單而言,純電車製造商比傳統車廠更有優勢,不必受到汽車碳排放量限制,因此充足份額賣給其他公司。而 Tesla 2020 年終於實現 7.21 億淨利潤,主因卻不是賣車,而是通過碳排放交易為公司貢獻了 33 億美元營收及經調整後的 16 億純利,因此如果沒有靠「賣碳」 業務,單靠銷售純電車業績仍然是蝕錢。而隨著傳統車廠開始轉型為電動化車廠,未來 Tesla 的「賣碳」 業務或許會受到影響,因此 Tesla 未來勢必要加強純電車的銷售。

文:Issac.C

BMW 宣佈 5 系及 3 系追加 PHEV 車型


雖然全球車廠都朝著電動車發展,但是 BMW 仍然認為燃油機械有不可取代的魅力,不過面對歐盟嚴格碳排放標準就要懂得取捨,所以 BMW 決定宣佈擴充 plug-in hybrid 車型。首先以 5 系及 3 系目標,加入 320e 、320e Touring、 320e xDrive Touring 跟 520e 與 520e Touring 等的 plug-in hybrid 車型,所有車型的續航能力約 50 公里,利用 BMW Charging 可於 2.6 小時內充滿80%電,3.6 小時充滿 100% 電。未來是否會追加更多 plug-in hybrid 車型則要視市場反應。

文:Issac.C

Tesla 推出小改款 Model S 及 Model X


Tesla 發佈小改款 Model S 及 Model X,外觀造型車頭車尾的燈組略為調整,變化並不大;主要改變集中在車廂,換上了全新多功能方向盤,中控螢幕改為 17 吋橫向,後座亦新增了全新 8 吋螢幕,整體觀感大為不同。動力系統方面,兩者追加 Plaid+頂級車型,全新電池組及三摩打,綜合馬力達 1020 匹,Model S 的 0-100km/h 加速只需 2.1 秒,Model X 為 2.6 秒,續航距離提升至 836 公里。

文:Issac.C

Tesla 全新鴨脷洲官方車身維修中心正式投入服務


Tesla宣佈最新官方經營的車身維修中心正式於鴨脷洲投入服務,中心位於利南道111號,配合全港共三個的Tesla服務中心及頂級的Tesla 認可車身維修中心網絡,為電動車主提供更經濟和方便快捷的維修服務。隨著Tesla 電動車的普及、超級充電網絡及維修服務中心的擴張,Tesla在香港的服務能力將於2021年繼續全面提升。


Tesla鴨脷洲中心毗鄰海怡半島,面積近六萬呎,空間寬敞,提供完善車身維修服務,包括各種碰撞修復、油漆擦傷或划痕、甚至結構損壞的車身維修,配合遙距診斷、24/7 車主支援熱線、流動維修、車身維修等服務,車主現可享一站式完善的駕駛及服務體驗。


Tesla電動車採用OTA無線軟件更新功能保持與時並進,維修服務亦可透過遙距診斷及流動服務技術支援,大大減少車主前往服務中心的需要。若車主真的需要前往服務中心,可以透過Tesla應用程式安排、更改或取消服務預約,確保服務體驗快速且方便無縫。另外,Tesla正積極擴大流動服務的覆蓋範圍,滿足車主的服務需要,讓車主無時無刻都可無憂地享受駕駛Tesla的樂趣。

全新的車身維修及服務中心體現了Tesla對香港車主不斷完善服務的承諾,同時為不斷增加的Tesla車主提供卓越的技術支援服務體驗。Tesla現正積極擴展香港的服務設施、聘請及培訓更多本地人才,以提升香港電動車維修專業技術人員的數目及水平。

新一代 Audi RS 3 LMS 賽車全球首發


奧迪運動客戶賽車部門持續發佈全新車型。 奧迪RS 3 LMS賽車作為四環品牌房車家族中最為傑出的車型代表,第二代車型勢必將沿襲其成功足跡。 新一代奧迪RS 3 LMS賽車專為全球TCR級別賽事打造,並在諸多領域提升優化,於2月5日在位於德國諾伊堡的奧迪運動總部進行了全球線上首發。

“我們一直強調賽車運動對於打造公路車型的重要意義,並因此在對應量產車型問世之前率先推出其偽裝賽車版本。” 奧迪運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奧迪運動部門負責人Julius Seebach表示,「奧迪RS 3 LMS賽車清晰展示了四環品牌對於客戶賽車的堅定承諾,該車型在賽車運動專案中屢創紀錄,我們期待新一代車型延續其輝煌戰績。 ”

The new Mercedes-Benz GLS 香港正式推出 $1,328,000 開賣


全新平治 GLS 是品牌中最大最豪華的 SUV,而且還提供更多空間、更舒適享受、更豪華的體驗。車身尺寸驚人,比前一代的更寬闊(長度 +77 毫米,寬度 +22 毫米)。軸距增加 60 毫米,令車廂 更寬敞,第二排座椅更為舒適。三排全電動可調校座椅為所有乘客提供寬闊空間,帶來舒適乘車體驗。第三排座椅可以降至地板,增加車尾箱空間(最多 2400 公升),第二排座椅亦可完全折疊。全新平治 GLS 將於 2021 年 2 月 5 日在平治九龍品牌中心正式推出。

全新 GLS 作為 SUV 中的 S-Class,為乘客提供最佳的乘坐體驗,尤其是後排乘客。重點舒適功能一覽:
• MBUX 後座娛樂系統:兩個 11.6 吋觸控螢幕,可以用來看電影、聽音樂
• Rear Comfort package Plus:利用獨立平板螢幕從後座控制所有 MBUX 舒適及娛樂功能。
• 標準配備包括可電動調節座椅的 Easy-Entry 功能,令進出第三排座椅變得輕鬆方便。
• 簡單一按,折疊所有後排座椅
• 第三排配備兩張高椅背座椅(可完全承托身高 1.94 米或以下人士)
• 提供五區自動氣溫控制功能。



全新GLS的cd值低至0.32,比上一代(cd 0.35)更進一步,在大型豪華SUV當中亦是數一數二的低。絕佳的空氣動力有助減少燃油消耗,同時減低風噪。全新 GLS 的軸距比前一代更長(3135 毫米,增加了 60 毫米)。這個配置創造了更多空間,尤其 是在可以前後調校的第二排座位。腿部空間增加 87 毫米(座位移至最後時),讓乘客更容易進入車內。備有五區自動恆溫控制的 GLS,其第三排座椅會劃為獨立恆溫區,擁有獨立的車頂恆溫控制通風口。這個恆溫區擁有獨立的電動暖氣和空調。車內包含 7 吋 Android 平板電腦連專屬充電座,位於第二排的大型中間扶手上。乘客可以適用平板電腦在後座控制所有 MBUX 舒適及娛樂功能。



平治 GLS 450 4MATIC 採用六汽缸直排引擎,以 48V 電力驅動。表現數據:367 匹馬力及 500Nm 扭力,EQ Boost 更可在短時間內提供額外 250Nm 扭力和 22 匹馬力的動力。GLS 均採用 9G-TRONIC 自動波箱傳送動力。從 1 檔到 9 檔的多檔位選擇令引擎降速變得更明顯,亦是提升能源效益和駕乘舒適度背後的重要因素。波箱連電動控制多片離合器為標準配備, 能選擇百分之 0 至 100 的輪軸間駕駛扭力(按需要分配扭力)。

GLS 配備升級版 AIRMATIC 空氣懸掛系統及 Adaptive Damping System Plus,兩者均為標準配備。此設置採用高度繁複的感應系統和演算法,令避震效果實時配合路面環境和駕駛狀況。所有配件比前一代均有所提升,車輪懸掛配件更經過優化,旅程更舒適暢順。除此之外,空氣懸掛系統還能令汽車不論載重量都能保持同一地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