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da 在早前的財報中提到,未來將會有直 6 引擎的後驅平台,以及直 4 後驅的 PHEV 架構,最重要是轉子引擎將會以增程引擎方式重新復活!根據日本傳媒的報導,預計 2021 年秋季推出的大改款 Mazda2 最有可能採用增程式轉子引擎,最初原型車的設定是 101 匹電動馬達,再配合 9 公升油箱 333c.c. 輸出 38 匹馬力的轉子引擎主要用作增加續航距離。但最終版本 Mazda2 增程轉子引擎的性能數據究竟是如何則暫時仍然是未知之數。
文:Issac.C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保時捷在 2020 年前三季度仍錄得營業額194 億歐元,銷售回報率達10.4%。雖然銷售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28%,但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副主席兼成員、負責財政與資訊科技的Lutz Meschke對此結果感到非常滿意:「力臻完美是保時捷品牌不可或缺的基因,而我們也正從中得益。」由此帶來的效率提升,讓保時捷在汽車行業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仍然錄得雙位數的銷售回報率。
今年首九個月,品牌的經典 911 跑車交付量達 25,400 輛,按年增長 1% 。而保時捷 Taycan 純電動跑車在去年 9 月推出後,於 2020 年前三季度向客戶交付近 11,000 輛。其他市場的需求亦在快速恢復中。
BMW 發表全新 5 座 SUV「iX」純電動車,與對手們 Audi e-tron quattro、Mercedes-Benz EQC 和 Tesla Model X 搶奪市場。iX 外觀最為搶眼的必定是超大型鬼面罩和銳利頭燈組,加上藍色飾條作點綴,搶盡收視。車廂佈局,12.3 吋數位儀表與14.9 吋曲面中控螢幕組成,方向盤改為多邊形設計,加上運用藍色科幻色調,整體散發濃厚科技感。
iX 採用第 5 代 BMW eDrive 電動技術,配備 2 具電動摩打可輸出 370kW(500 匹)馬力,0-100km/h 加速只需 5 秒,100kWh 鋰電池組的續航距離為 600 公里;使用200kW 功率 DC 直流快速充電,可在 40 分鐘內由 10% 充滿至 80%,10 分鐘就能充滿 120 公里續航距離。BMW iX 確實推出日期要等到 2021 年下半年。
文:Issac.C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將於 11 月21 及 22 日的周末舉行,為響應這項年度車壇盛事,McLaren號召全港賽車迷於比賽周末到臨灣仔陳列室,參加「McLaren極速挑戰賽」。一眾追求速度的車迷可在賽車模擬器上一展身手,於 McLaren的主場「銀石賽車場」駕駛 720S GT3 賽車,在全長5.891公里的傳奇賽道上,嘗試創造挑戰最快圈速。
「McLaren 極速挑戰賽」參加費用全免,歡迎車迷踴躍參與。在為期兩天的比賽期間,創下最快圈速的首三名參加者,將可獲得豐富獎品。模擬賽車將於上午 10:30 至下午5:30 舉行,大會將以先到先得的報名形式安排比賽時段,每位參加者都可獲得相同的駕駛時間,一決高下。
日期:2020 年 11 月 21 及 22 日星期六及日
地點:McLaren 陳列室 –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183 號合和中心 1-2 號地下
賽道狀況依然惡劣,濕地起步。維特爾神起步,第11位彈上第4位。兩部Racing Point 起步順利,霸佔頭位,平治咸美頓第3,保達斯起步跟其他車碰撞衝出賽道,跌至第18位。紅牛韋少起步戰車欠抓地力,被其他戰車追上。第二個圈位次史杜爾、佩雷斯、維特爾、韋斯塔本、阿邦、咸美頓。
第6圈頭兩部Racing Point已領先第3位的法拉利維特爾15秒。第7圈法拉利陸克萊搶先換胎,綠色半水胎。第8圈保達斯換綠胎。第9圈頭位史杜爾換胎。第12圈咸美頓開始向維特爾展開攻勢。紅牛韋少成功換胎後成功在維特爾前面,保持優勢。第13圈愛快基奧雲拿斯退賽,虛擬安全車出場。
第18圈紅牛韋少自轉,跌至第6位。第22圈平治保達斯自轉,跌至第17位。第30圈各車手可以使用DRS。第34圈紅牛阿邦自轉,咸美頓乘機超越,阿邦第35圈換新綠胎,進入賽道後在第6位,前方時維特爾。第37圈史杜爾換胎。第37圈咸美頓用DRS超越佩雷斯,暫時第1位。
第43圈咸美頓追上第13位的隊友保達斯,領先佩雷斯15秒。頭車咸美頓和佩雷斯在第48圈時,輪胎已用到40和38圈,但領先第三位的陸克萊大概只有24秒,為保持領先優勢兩位車手仍未換胎,今場一轉Pit Stop大概20秒。最後一圈咸美頓已領先28秒,最後成功衝點終點線,追平舒麥加七屆世界冠軍成績。最後兩個彎位,佩雷斯、陸克萊、維特爾大戰,佩雷斯保住第2位,維特爾搶下第3位。
下一站 11月 29日 Bahrain 。
2020 年平治 E-Class 和 BMW 5 系小改款同期推出,大家還以為鬥過你死我活,其實兩隻品牌帶著不同風格去討好各位車主,走出自我獨特風格。近年 Mercedes-Benz 讓駕駛者愛不釋手的 MBUX 正式在 E-Class 出現,小改的外觀和駕駛艙,正好為品牌的科技元素形象凸顯出來。
今次在港推出的 E-Class 小改款有 E 200 和 E 300 兩款動力單元,有 AMG Line 運動化 Package 的款式外,E 200 還有 Exclusive 版本。車廠表示,E-Class 向來是品牌的重心車款,自 1946 年已經交車 1,400 萬輛。現有第十代 E-Class 在 2016 年推出,全球已賣出 120 萬輛,成績不俗。
今時今日買車,車頭車尾燈的設計是很重要,尤其是在小改款時,一個設計突出的車燈組合,對於準車主來說是會有加分效果,今次 E-Class 擁有全新車燈設計,觀感年輕也瀟灑了。車頭新的電鍍鬼面罩和前後電鍍泵把圍邊,令 Exclusive 版本也有不錯的運動化感覺,車頭引擎蓋上的立體星芒標誌幾乎是喜歡行政房車的車主必要配置。
進入駕駛艙會有一點新鮮感,因為軚盤設計是全新款式,有新的按鍵佈局和底色,富科技感同時設計年輕化。中控台是兩個大型 12.3 吋屏幕,預設已有 MBUX 和聲控系統。試駕車車廂轉用了 ARTICO 皮革配置($7,100 含稅),質地堅韌有提升乘座感。車廂內還有氣氛燈、木紋飾件、雙天幕,提升了車廂的氛圍感。車廂其他設計基本上跟小改款前一樣,中控台會有觸控板來操作,有小型撥制轉換駕駛模式。預設已有 360 環視泊車鏡頭,方便泊車睇位。安全性方面,已內置 Active Brake Assist、ADAPIVE BRAKE System、安全氣袋已包括車窗部份。Active Brake Assist 已是 E-Class 的標準配置,此設備在多種情況下可自動煞車來避免碰撞或減低嚴重性,甚至可在市區行駛速度下制動,來避免撞向靜止的車輛或過路中的行人。
試駕時這批到港 E-Class 會免費加裝 Burmester 音響,只限指定現貨,數量有限,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今次小改在動力方面也有小小提升,1,991cc 引擎添加了 EQ Boost 微混能系統,可以解決渦輪增壓引擎的 Turbo Lag 問題,提升起步反應和順暢度,也可以將多出來的動力轉換成電能儲起,作能源循環再用。新車馬力有 197 匹和 320 牛頓米扭力。動力升級雖然不多,但是在加速、車廂隔音、懸掛舒適性幾方面,依然是水準之上,選擇平治 E-Class 就是想要這份舒適感吧。在舒適模式時,駕駛感輕快的,如果是自己車假日太太駕駛也可以,有 360 度泊車鏡頭不用怕難睇位。擁有 320 牛頓米的 E 200,轉到 Sport 模式時,其反應當然不能跟 Sport Car 相比,不過駕駛感和動力反應都有提升之後,閒時獨自一人走轉山路,E 200 其實也能提供一點駕駛樂趣。
小改款已轉用全新 MBUX 中控台系統,軚盤是全新科技感極濃的設計。
今次這部 Exclusive 版設有 ARTICO 仿皮座椅。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渦輪增壓引擎配微混能系統
排氣量:1,991cc
最大馬力:197 匹 / 5,500-6,100rpm
最大扭力:320 牛頓米 / 1,650-4,000 轉時
波箱設計:9G-TRONIC 半自動波箱
體積:4,940 X 2,065 X 1,460mm
重量:1,700kg
售價:HK$579,000 起
網址:http://www.zungfu.com/
查詢:2895 7339(仁孚行)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在瑪莎拉蒂的傳奇歷史中,輝煌的賽道榮耀一直貫穿始終。三叉戟品牌再度迎來一場偉大勝利的65周年紀念,由著名賽車手胡安·曼紐爾·方吉奧駕駛的瑪莎拉蒂Tipo 300S賽車在委內瑞拉大獎賽上一舉奪魁,此後兩年,由它開啟的一系列賽道成就更令瑪莎拉蒂在國際上聲名鵲起。
對於瑪莎拉蒂,賽道基因是永恆的標籤,無論是品牌創立者瑪莎拉蒂兄弟,還是曾攜手三叉戟座駕征服賽車世界的車手們,都先後向這個品牌注入了獨一無二的賽道基因和無畏精神。百年三叉戟在全球各地的賽道和公路上留下眾多輝煌戰績和華麗背影,也因此成為“意式卓越”的極致代表。
這款書寫非凡歷史的Tipo 300S賽車誕生於1955年,它基於250S單座賽車打造而成,直到1959年,瑪莎拉蒂共製造了27輛Tipo 300S。在此期間,它一直是瑪莎拉蒂在全球賽車運動中的圖騰。
早在1954年,瑪莎拉蒂技術人員便開始致力於在250S原型車的2.5升230 馬力引擎的基礎上提高排量和功率輸出。這款2.5升的引擎源自瑪莎拉蒂250F F1賽車。最終,技術人員將其升級為一款直排六缸3.0升引擎。得益於其較低的壓縮比和可靠的低轉速,它擁有更少的機械損耗,同時帶來更為強勁的性能表現。
在其他裝置結構方面,Tipo 300S的引擎與原本的直六2.5升引擎保持一致,均擁有兩個頂置凸輪軸和雙點火裝置。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引擎結構已經引入到如今跑車的設計中,相同的機械裝置也將應用於量產車。
Tipo 300S賽車在工程學上同樣是一款當之無愧的機械傑作:大直徑氣門的閥座和用於雙點火的兩個火花塞凹形槽在引擎半球形燃燒室中清晰可見。前懸架由雙叉臂和帶有同軸伸縮式減震器的螺旋彈簧構成。制動鼓的設計極具創新性,其輕型合金鑄件帶有徑向散熱片和散熱孔洞。同時,為應對因車重增加產生的更大壓力,技術人員還對賽車底盤進行了升級改造,賦予其由橢圓形和圓形管材構成的管狀車架。
外觀方面,Tipo 300S跑車線條優雅十足,其堅固且比例協調的車身由Fantuzzi打造。巨大的前進氣口上鐫刻著由鋁材裝飾的三叉戟徽標。車身兩側的通風孔可防止空氣停滯在引擎艙中,雙排氣管則在車身左側向下延伸至後輪附近,尾部造型尤為飽滿。由於1950年代中期誕生了全新的空氣動力學理論,因此Tipo 300S在其產品週期內也不斷改進造型設計,提升空氣動力學效率。
1955年,Tipo 300S在其參加的首場比賽中便展現出強大實力,來自車隊和眾多紳士車手的大量訂單更印證了它在賽道上的成功。朱利奧·阿爾菲耶裡對車輛進行了包括燃油噴射系統在內的一系列改進,也使得這款賽車的競爭力得以進一步提升。
在1955年問鼎委內瑞拉大獎賽後,這款賽車在第二年迎來它的巔峰。那一年,在眾多著名車手的“掌舵”下,它贏得了包括布宜諾賽勒斯一千公里賽、環西西里賽3,000 cc以下組別、Targa Florio耐力賽2,000 cc以下組別、墨西拿五小時賽、紐柏格琳賽道1000公里耐力賽在內的眾多冠軍。可以說,在當時兩個賽季的意大利及國際賽事中,Tipo 300S一直是瑪莎拉蒂最出色的賽車。
時光流轉至今,百年傳奇未止,開啟全新時代的瑪莎拉蒂正以非凡的賽道基因為未來加冕——隨著全新超跑MC20的到來,三叉戟將重返賽道,以對速度與激情的熱忱、對技術與性能的無盡追求,書寫全新的賽道神話。
B-Quik Absolute Racing車隊的兩台奧迪R8 LMS賽車繼續踏上泰國超級系列賽GT3組別的衛冕征程,參與三項冠軍的角逐。在新冠疫情期間的休戰期後,這一曾三度問鼎系列賽的冠軍車隊強勢回歸賽道,在揭幕戰中屢次登上領獎臺,贏得寶貴積分。奧迪運動亞洲官方車手Sandy Stuvik與紳士車手Daniel Bilski組隊,車隊負責人Henk Kiks與Philip Massoud兩位紳士車手聯手,以強勁勢頭共同挺進2020賽季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賽事週末。兩台奧迪R8 LMS賽車將於11月13日至15日亮相泰國武裡南國際賽車場,同時衝擊三項系列賽GT3桂冠——年度車手總冠軍、Am組別車手總冠軍和車隊總冠軍。
“儘管揭幕戰競爭激烈、挑戰重重,B-Quik Absolute Racing車隊仍斬獲佳績,並保持強勁奪冠勢頭,”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柏艾力(Alexander Blackie)表示,“鑒於本賽季賽程安排十分緊湊,每一場比賽都至關重要。B-Quik Absolute Racing車隊擁有豐富的經驗、充沛的激情以及非凡的實力,將在賽季收官戰中力爭捧杯。預祝他們一切順利!”
Volkswagen Commercial Vehicles 系列中以 Caddy 最為靈活輕巧,實用之餘不失型格,40年來已經售出超過200萬輛,廣受世界各地用家歡迎。時至今日,Volkswagen Commercial Vehicles 將第五代Caddy重新演繹,以更現代化的面孔登場。第五化的嶄新時尚設計令人眼前一亮,更靠近MPV的車廂格局、更悅目的車身和線條、耳目一新的車尾設計,還有一系列駕駛輔助系統!
Caddy 5與其他Volkswagen全新家族成員一樣配備更細長的頭燈及鬼面罩;立體腰線更由車頭延伸至車尾,尾燈亦換上垂直長條化LED燈組,而全新品牌標誌更融合在面積更大的擋風玻璃當中打造出全新個性,突顯Volkswagen Group 更年輕的全新品牌形象。
底盤方面,全新一代Caddy使用Volkswagen Group 王牌技術 – MQB底盤作基調,令車系能加載更多不同可能,如全數碼化儀表板、新的後軸懸掛系統等。此外流線型的設計令風阻系數從過去的0.33降低至0.30。
符合2021年歐盟6期規格、全新世代的TDI引擎繼續為Caddy帶來低轉數高扭力的表現,新一代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比上一代耗油量降低12%,令營運成本及駕駛樂趣同時兼備;再者新一代Caddy更配備Twin Dosing 系統,雙重淨化引擎排放令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80%。
由於使用MQB底盤,第五代Caddy 可塑性比上一代更高。Volkswagen Commercial Vehicles 為這部輕型商旅車提供了4MOTION四輪驅動系統,不論路面情況或是受天氣影響,都能帶來穩定的抓地力及提升操控性;此外Caddy亦能配載數碼化儀表板,與多媒體觸控螢幕組成「Innovision Cockpit」,兩者連成一線塑造出超高科技感,將行車相關資訊清晰地集中於駕駛者前方,加強駕駛集中度及提升行車安全。另一矚目技術是Caddy的駕駛輔導系統,ACC 主動式車距調節巡航系統、Side Assist 車側盲點警示系統、Rear Traffic Alert後方警示系統等,以先進科技為您護航!
一如以往Caddy 5配備不同版本如Caddy Maxi、Caddy Cargo及Caddy Life供不同用家選擇。而Volkswagen Commercial Vehicles 香港及澳門總代理Scania Hong Kong亦現正準備Caddy的產品規劃,關於到港時間, 預計會於2021年下半年正式登場!
全新開篷跑車沿襲 SF Stradale 車型的超跑參數及巔峰性能表現,同時採用法拉利最新的 可折疊式硬頂開篷設計,帶來更純粹的駕駛樂趣和更強大的多功能性。SF90 Spider 搭載的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系統,能充分實現超越其他量產開篷跑車的性能表現。史上首款搭載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的量產開篷跑車,SF90 Spider搭載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內燃引擎與安裝於前軸的兩個電動摩打共同工作,並包含RAC-e電子過彎調節器(Cornering Angle Regulator, Electric);而另一個電動摩打則裝置於車輛後部,即技術源自一級方程式賽車的MGUK(Motor Generator Unit, Kinetic)電動摩打。新車由內燃引擎和電動摩打共同驅動,最大輸出功率高達1000cv,其百公里加速僅需 2.5 秒,0-200 公里加速僅需 7.0 秒。
除了V8渦輪增壓內燃引擎和帶E-Diff電子差速器的8速雙離合器波箱以外,SF90 Spider採用的動力系統還包括可提供純電力驅動的兩個獨立電動摩打,它們安裝在RAC-e電動前軸,另外一個電動摩打則裝置於車輛後軸,即MGUK電動摩打,位於引擎和波箱之間。此外,還安裝有高壓電池以及電動摩打控制系統(逆變器)。
V8渦輪增壓引擎的輸出功率高達780cv(功率係數高達195cv/l),較其他所有法拉利V8引擎高出60cv。為實現超凡動力性能,法拉利工程師重新設計了新車的進氣與排氣系統。進氣管道全部呈水平排列,與引擎蓋高度對齊,旨在改善缸內流體動力學特性。此外,工程師們一方面降低了渦輪增壓器組件的高度,一方面提高了排氣管的高度。排氣歧管以鉻鎳鐵合金打造,從而降低了車輛重心和整體重量,令整體布局更加合理。
SF90 Spider搭載的混合動力系統主要分為兩大運行模式:
1. 動力輸出:隨著駕駛者操作油門踏板,引擎控制系統和混合動力系統共同作用輸出動力,全程由電子控制系統即時監測。動力輸出共分三種模式:
– 電動模式:依靠前軸驅動(前輪驅動模式);
– 混合動力模式:依靠內燃引擎及MGUK電動摩打(後輪驅動模式);
– 四輪驅動混合動力模式:全電動的前軸可在需要時介入,滿足出彎時的牽引力需求,並在啟動和制動時進行能量回收;
2. 能量回收(電池充電):由採用三大策略的混合動力系統邏輯控制精准管理:
– 再生制動:無論是正常制動狀態下,還是制動防抱死系統(ABS)開啟狀態下,均可通過前後軸收集能量;
– 刹車過度:鬆開油門時,跑車可通過前後軸積極收集能量,同時針對左右前輪進行獨立管理;
– 內燃引擎充電:通過內燃引擎及安裝於車輛後軸的電動摩打之間負載點的改變實現電池充電功能;
法拉利SF90 Spider採用源自SF90 Stradale並經全新設計的8速雙離合器波箱。該波箱採用了乾式油底殼系統以及更緊湊的離合器。相比現有的7速波箱,外圍直徑尺寸縮小20%。憑藉經過改良的空間布局,波箱高度降低了15毫米,因此傳動裝置的重心得以下移15毫米。新車搭載的波箱在新增第8個檔位的同時,將峰值扭矩提升至900Nm(相較現有車型的7速波箱提升20%)。
傳統的manettino旋鈕由安裝在軚盤上的全新eManettino控制旋鈕取代,旨在對高壓電池和輪胎之間的能量進行管理。駕駛者可在四種不同的動力操控模式之間自由切換:
• eDrive模式:此模式下,引擎將停止工作,跑車通過位於前軸的電動摩打驅動,牽引力完全作用於前軸。在「eDrive模式」下,跑車單次充電(電池容量為7.9 kWh)最大行駛里程可達25公里,適用於城市中心駕駛。駕駛者也可以通過選擇該模式,適當減少法拉利V8引擎所發出的高調轟鳴聲。135公里/小時的時速限制則意味著跑車亦適用於城市區域以外的路況;
• Hybrid模式:該模式可提升動力系統的整體效能。在此模式下,先進的邏輯控制可根據實際路況自動開啟或關閉引擎。該模式通過限制電動摩打的動力分配來節省電池電量;
• Performance模式:在此模式下,內燃引擎始終處於工作狀態。相較「Hybrid模式」,「Performance模式」更側重於為電池充電,而非提升效率,旨在為駕駛者帶來隨心所欲的澎湃駕駛體驗。在「Performance模式」下,跑車始終保持最出色的駕駛性能,帶來無與倫比的駕駛樂趣。
• Qualify模式:該模式可實現最大限度的動力輸出,同時最大程度地釋放電動摩打輸出功率(162千瓦)。「Qualify模式」旨在實現最佳動力性能,電池電量的控制並不在其考慮範疇。
由於這個全新混合動力架構包含多個控制系統,法拉利為此進行了複雜的整合工作。整合工作主要涉及高壓控制系統(電池、“RAC-e”電軸驅動、MGUK以及逆變器)、動力系統以及動態性能控制系統(牽引力、制動及扭矩向量分配系統)。
法拉利將這個全新混合動力架構與車輛現有控制系統進行整合,並由此開發出全新eSSC(電子側滑角控制系統)。該動態性能控制系統針對扭矩向量分配提供三種創新動態管理該動態性能控制系統針對扭矩向量分配提供三種創新動態管理及分配模式:
– 電子牽引力控制系統(eTC):根據路況及車輪對牽引力的需求,精準控制內燃引擎和電摩打扭矩,幫助車輪獲得理想扭矩。
– 扭矩向量分配系統:該系統安裝於前軸,説明在轉彎時更好地控制內側和外側車輪的電動牽引力,從而最大程度增加入彎牽引力,並在同時帶來輕鬆愉悅的極致性能體驗。
– 帶防抱死制動和電子刹車力分配的線控制動系統:監測並分配液壓系統和電動摩打之間的制動扭矩(複合制動),通過再生制動提升車輛的動力性能和制動性能。
Ferrari SF90 Spider 採用可折疊式硬頂開篷。頂篷閉合時可確保最佳隔音及保護效果,即使車輛處於高速行駛的狀態,頂篷也不會發生變形,同時提供出色的乘坐空間及駕乘舒適性。可折疊式硬頂開篷採用緊湊、簡潔、輕盈的設計,僅需 14 秒便可 完成開啟或閉合,在行駛過程中亦可輕鬆展開。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V8 渦輪增壓引擎(乾式油底殼)
排氣量:3,990cc
引擎馬力:780cv / 7,500 轉時
引擎扭力:800Nm / 6000轉/分
最大綜合馬力:1000cv(735kW)
eDrive 輸出:162kW
eDrive 航距:25km
電池容量:7.9 kWh
波箱設計:8 前速 D1 雙離合器波箱
驅動方式:全時四驅、電動前軸
體積:4,704 X 1,973 X 1,191mm
重量:1,670kg
售價:$473,000 歐羅起
網址:https://hongkong.ferraridealers.com
查詢:2376 8080(Blackbird Concessionaires)
現款即第五代 Honda CR-V 在 2016/17 年推出,車子以 1.5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三排七個座位作為最大賣點,售價 30 餘萬元,是 25 萬的 Vezel 之上較豪華和完備的 Honda SUV ,今次試的車是小改款,現售價 $379,880。
一向是由 Civic 底盤改建出來的 CR-V,今代建基於現款即第十代 Civic,即與香港只有賣的 Type R 為近親,稱為 ACE(Advanced Compatibility Engineering -「先進兼容機械設計」)的車架結構含高拉力鋼,前支柱、後多連杆懸掛,低磨擦度的吸震器經特別調校給它所用。「REAL TIME AWD」適時四驅系統,平時多以前輪驅動,需要時後輪可獲最高 40% 動力。與 Stepwgn、之前的 Jade RS、Civic Hatchback/Sedan 基本一樣的 1.5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各有不同調校和輸出數值,CR-V 有較低壓縮比(10.3:1)和不同的渦輪增壓器,比它們有較大的 192 匹和 243 牛頓米輸出,小改款維持一樣輸出。今代以 CVT 無段變速波箱取代舊款的 5 前速自動波。
新版 CR-V 的小改地方,現鬼面罩的上半部由銀色改為黑色,下半部由兩條橫間改為六角形網格,泵把下部改用一整塊長方形黑色裝飾,內有「弓」形電鍍邊和六角形網格,同有 5 粒 LED 霧燈,頭燈無變;新的尾泵把有「八」字形銀邊,兩條排氣喉嘴由圓形改為梯形,尾燈由銀色內殼改為深灰色;輪圈設計一樣。車廂則沒有任何小改發生。
沒有不同的駕駛感覺,不大的容積引擎,在起步初段動力不算很強,然後中段在 CVT 波箱式的恆定「嗚…嗚…」聲下有不錯的加速性能,高轉下可以聽到引擎聲響,收油和踩油間反應跟很多 SUV 相近,不知是等波箱轉換比率還是 Turbo Lag;波棍有 S 波,令引擎保持用較高轉數,也可當落山拖波用,軚盤撥片提供 7 速手動加減功能;本田的 CVT 波箱一向反應較依右腳,轉數浮浮沉沉較少,同類中算最自然,今代 CR-V 的波箱加有「G-Design Shift」轉波程式,可更理想地保持轉數,這點我們沒有異議。稱為 Dual-pinion 的雙齒輪電軚,軚盤軸和輔助摩打分開擺放,軚感就像一般日本車的輕柔,行車感覺也是日系房車的拋浮和舒適。
今代 CR-V 在設備上是大升級之作,小改後的裝備和用料與之前完全一樣。黑色的車廂用料襯上啞色木紋飾塊和工整的縫線帶來點高檔感覺。標準設備有自動水平調節 LED 頭燈、可設定開啟高度的電動尾門、Walk-away Door Lock 離車自動鎖門,車廂內有雙區冷氣、電子錶板顯示、電子泊車 Brake、前兩個、後兩個 USB 插頭,可接連 Apple CarPlay 的屏幕屏幕系統,內有可用中文輸入的原廠導航系統、後波鏡頭、打左燈或按下燈棒按鈕時會顯示出左方影像的 LaneWatch 左邊盲點鏡頭。天花有 4 個冷氣出風口向中和後排送風,後排輪拱處有雜物格和膠兜,行李箱層板可與摺低的後椅背平齊一起。儀錶顯示屏有耗油量、指南針、根據軚盤搖晃程度來推測的 Driver Attention Monitor 注意力監察器、與導航系統一起顯示的引路箭咀,以及在大油加速和上斜時見後輪有協助加速的四驅「車仔」顯示。中排座椅可獨立前後趟動和調校椅背角度,尾排座椅在拉扯繩帶下便可翻前、放平,易用易摺,腳位和頭頂位完全 OK;進出後排要將不算重的中排座椅整張抽起,算是容易,盡顯本田優閒車用家習以為常、但在外間尤其是西方未必一定的靈活易用程度。
前泵把下部改用一整塊長方形黑色裝飾,內有「弓」形電鍍邊和六角形網格。
新的尾泵把有「八」字形銀邊,兩條排氣喉嘴由圓形改為梯形,尾燈內殼改為深灰色。
今代 CR-V 在設備上是大升級之作,小改後的裝備和用料與之前完全一樣。
中排座椅可獨立前後趟動和調校椅背角度,進出後排要將中排座椅整張抽起,算是容易。
尾排座椅在拉扯繩帶下便可翻前、放平;行李箱層板可與摺低的後椅背平齊一起。
與 Stepwgn、Jade RS 和 Civic 基本一樣的 1.5 升渦輪增壓引擎,CR-V 有 192 匹 / 243 牛頓米輸出。
車子在 CVT 波箱式的恆定「嗚…」聲下有頗肯去的加速性能,高轉時引擎頗為嘈吵。
儀錶顯示屏有耗油量、指南針、Driver Attention Monitor、導航引路箭咀,以及四驅「車仔」顯示。
LaneWatch 左邊盲點鏡頭,打左燈或按下燈棒按鈕時會顯出左方影像。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498cc
最大馬力:193 匹 / 5,600 轉時
最大扭力:243 牛頓米 / 2,00-5,000 轉時
波箱設計:CVT 無段變速波箱
體積:4,630 X 1,855 X 1,690mm
重量:1,667kg
售價:HK$379,880 起
網址:http://www.honda.com.hk/
查詢:2380 2231(Reliance Motors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