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C
Hong Kong
Friday, September 12,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310

【視像】BMW M850i xDrive 實測百公里加速「3.66 秒」


BMW 8-Series 在去年終於正式現身,更同步推出由 M Performance 調校的 M850i xDrive 性能版!而早前外國媒體 AutoTopNL 進行 M850i xDrive 的 0-100km/h 加速能力比官方公佈數據更快。根據官方數據,M850i xDrive 用 4.4 公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530 匹馬力及 76.5kgm 扭力,配合 8 速波箱的0-100km/h 加速為 3.7 秒。而 AutoTopNL 的實測影片中,0-100km/h 加速為「3.66 秒」,比官方數據快了 0.04 秒,0-200km/h 為 12.36 秒,100-200km/h 只需 8.70 秒,而且極速突破官方 250km/h 的上限,足爆發至時速 260 km/h!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Lamborghini 小改款 Huracan Evo 亮相


Lamborghini 在 2014 年推出 Huracan 已經接近 5 年時間,如今終於發佈最新小改款車型「Huracan Evo」。外觀造型方面使用全新的頭泵把,車尾就使用新款尾唇,以及上移雙出尾喉把路徑縮短提升排氣效率,Lamborghini 指 Huracan Evo 在高速時可產生的下壓力是 Huracan 的五倍。至於車廂方面,最大改變是中控台位置使用全新的 8.4 吋 HMI 觸控螢幕,能夠操控車輛各種功能。動力系統繼續使用 5.2 公升 V10 自然吸氣引擎,但經過重新調校後,馬力提升至 640 匹 @8000 轉及 61.2kgm 扭力 @6500 轉,再加上 7 速雙離合波箱和四驅系統,能夠於 2.9 秒內完成 0-100km/h 加速,0-200km/h 加速為 9 秒,極速可達 325km/h。此外,新增了 Lamborghini Dinamica Veicolo Integrata(簡稱:LDVI)系統,電子懸掛、轉向系統、四驅系統、循跡系統、扭矩系統及首次出現的後輪轉向等等的全車電子系統全部由 LDVI 系統進行分析和處理,即時作出反應,提供最佳動態反應,甚至能根據方向盤角度、油門和煞車的操作進行預測,提供最完美駕駛動態。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Toyota 牛魔王 Supra 終於現身!

自從 2002 年第四代停產後,17 年後的今天,車迷期待已久的 Toyota 第五年牛魔王 Supra 終於在北美車展現身了!車身尺碼為 4,380 X 1,865 X 1295mm,軸距為 2,470mm,比 Toyota 86 短 100mm,前後車重比例為 50:50,前懸掛使用麥花臣、後懸掛為多連桿設計,頂級車型則會使用 Adaptive Variable Suspension 電子主動式懸掛系統。第五代 Supra 分為 RZ、SZ-R 及 SZ 三種車型,頂級「RZ」車型使用 3.0 公升直 6 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340 匹馬力及 51.0kgm 扭力,配合 8 速波箱,由 0-100km/h 只需 4.3 秒即可完成吧。而 使用 2.0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的 SZ-R車型可輸出 258 匹馬力及 40.8kgm 扭力,0-100km/h 加速為 5.2 秒;SZ 則為 197 匹馬力及 32.6kgm 扭力,0-100km/h 加速 6.5 秒。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MW 2-Series Gran Coupe 偽裝照曝光


BMW 與 Mercedes-Benz 真的是萬年對手,較早前先後推出 1-Series Sedan 與 A-Class Sedan 進行較量後,日前 M-Benz 正式發佈了大改款 CLA,而 BMW 則加緊腳步身形相近的 2-Series Gran Coupe,而在運輸期間就被拍到偽裝車照片。從照片看來,流線身形的 2-Series Gran Coupe 就像是小型 4-Series Gran Coupe 般;而圖中可以看到出後軸採用獨立式懸掛結構,因此基本上已經證實了 2-Series Gran Coupe 將會採用前驅車型,成為 UKL 前驅模組平台的一員。BMW 2-Series Gran Coupe 預計最快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Benz 將與 NVIDIA 打造 AI 汽車


在今屆美國 CES 展中,NVIDIA CEO Jensen Huang 現身於 M.Benz 展場上,與 M.Benz 副總裁 Sajjad Khan 共同發表全新合作計劃,宣佈將會聯手打造一台汽車電腦,遠遠超過現時電腦的功能,把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能和用車習慣重新定義,帶來嶄新的用車未來。M.Benz 副總裁 Sajjad Khan 指目前車輛的軟件功能由數十個電子控制單元(ECU)進行處理,此次與 NVIDIA 合作就是希望能夠打造新平台以完全不同的技術,並且藉著 AI 的運用,架構出更具能力和成本效益的系統。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MW 中國推出 3-Series Li 長陣


幾個月前 BMW 推出了全新 G20 世代的 3-Series,車長 4,709mm,軸距為 2,851mm,比上一代長了 41mm,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 3-Series,不過對於中國的車主來說,仍然感到不夠長。因此,BMW 為了中國市場再追加了 3-Series Li 長陣版,車長為 4829mm,比標準車型長了 120mm,而軸距增加了 110mm 至 2,961mm,令後排乘客擁有充裕無比的腿部空間。據了解,全新 3 系 Li 將會在今年 5 月於沈陽市的華晨寶馬鐵西工廠開始生產,未來將與 M-Benz C-Class L 及 Audi A4 L 爭奪「長車」市場,而從下圖的各項數據中,BMW 暫時佔優。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英國 GoCompare 研究指德系車主最惡!?


英國汽車保險公司 GoCompare 根據道路判罪及意外索償的數字作出統計,研究得出的資料顯示,原來駕駛德系豪華車的車主最惡!在道路被判有罪的前十名車款的排名分別為 BMW 420d(17.1%)、Audi(15.5%)、M.Benz C220(14.8%)、M.Benz E220(14.8%)、Jaguar XF(14.3%)、M.Benz CLA(14.3%)、M.Benz GLC(14.0%)、Audi Q7(13.8%),Range Rover(13.8%)及 M.Benz CLS(13.5%)。而涉及意外索償的排名則為 BMW 420d(19.3%)、M.Benz E220(19.3%)、M.Benz GLC(19.3%),Audi A5(19.1%),Audi Q5(18.7%), M.Benz C220(18.6%), M.Benz GLA(18.3%),Jaguar XF(18.2%),Audi A1(18.2%)和 Skoda Superb(18.1%)。就以上的數據,英國傳媒進行引述指民眾對德系車的車主印象最差,因為最容易發生按喇叭、追車及違規超車等道路霸凌行為。不過 2018 年英國十大最受歡迎車中 BMW、M.Benz 及 Audi 就在其中,所以究竟是因為車款太好賣所以才會榜上有名,還是真的是德系車主「霸氣逼人」呢?就由各位自行判斷了。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視像】全新 smart 都市電動車抵港 forfour 版 $199,900 起


全新的 smart fortwo 和 smart forfour electric drive 令電動車變得比以前更具吸引力。它將 smart 的敏捷與零碳排放結合成為最理想的城市交通工具。


憑藉 160 牛頓米的扭力,這部 82 匹的電動車擁有非常敏捷的加速度和操控。電池充滿後即提供 139-160 公里續航力(根據 NEDC)。


smart fortwo 和 smart forfour 配備的摩打是單獨啟動的三相同步電動摩打,當電流流過轉子上的繞組時,該繞組便會被磁化。高壓電池到電動摩打的能量流動是由與驅動部分緊密互鎖的電力零件控制。基於電動摩打的動力特性,smart 只需要一個固定的齒輪比。在無需換擋的情況下,在密集城市交通中更顯優勢和便利。倒車時,摩打的轉向方向隨即改變。


ECO 模式讓電動車達至更高的能源效益。為了更節能及延長可行駛距離,smart fortwo 和 smart forfour electric drive 特設 pre-entry climate control。例如可於車輛充電時,預先調較車廂至指定溫度。

Smart 電動版圖片集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橫向立體感小改保時捷 Macan 現身金鐘


保時捷在金鐘太古廣場推出其首部中小形SUV Macan自2014年推出後的小改款式,車子昨年9月在上海車展首度出現。

小改Macan有更立體化的新「四點」頭燈,標準採用全LED燈泡,需另購的PDLS (Dynamic Light System Plus) 有自動投射功能;有較大主入風口和新日行燈的新頭泵把,給予較橫的觀感;全新「四點」式尾燈之間有新加的立體感紅色光條。新推出的車身顏色有「Miami Blue」淺藍、「Mamba Green Metallic」綠、「Dolomite Silver Metallic」銀和「Crayon」蠟筆灰色。

經修改的錶板設計,最明顯是有加闊至10.9吋的中央屏幕和改放在屏幕下的新款冷氣出風口;屏幕系統採用新的PCM (Porsch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內裡的Connect Plus module有智能聲控和採用「Here Cloud」connection雲端下載的實時交通導航;新的Traffic Jam Assist塞車輔助系統包含在60km/h下懂自動跟車和煞車的Adaptive cruise control智能巡航系統;可另購的GT sports軚盤與911的一樣,右柱之下設有mode制轉盤。

經「優化」的懸掛調校帶來更舒適和穩定的行車感覺,SUV中少有的前窄後闊輪胎,車子採用有更佳轉向貼路性能的「全新輪胎」,現場所見是米之蓮Latitude高性能越野輪胎的第三代Latitude Sport 3。代理暫未有公布車系售價,現款Macan售$820,000 (Macan S) 至$1,478,000 (Macan Turbo with Performance Package)。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Porsche Taycan 細分三種車型


Porsche 在明年將會正式推出首款純電房跑 Taycan,最近美國知名主持人兼傳奇拉力賽車手 Alex Roy 就收到 Porsche 的信件指,Taycan 將會分為 Taycan、Taycan 4S 及 Taycan Turbo 三種版本,因為推測 Taycan 有可能使用後驅設定,而 Taycan 4S 才會使用四驅設定,Taycan Turbo 就為車系最強的版本,不過電動車卻冠以 Turbo 之名,適合嗎?也許 Porsche 正考慮其他名稱,或者 Turbo 名稱的背後有著更大的意義吧,且看未來 Porsche 會如何演繹。此外,信件中指入門款 Taycan 售價不超過 9 萬美金,Taycan 4S 則高過 9 萬美金,而 Taycan Turbo 則超過 13 萬美金。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Nissan 註冊 IMS 及 IMQ 新車名

Nissan 早前向歐洲知識產權局註冊 IMS 及 IMQ 兩款商標名稱,可能是為 2017 年東京車展 IMx 和2018 年日內瓦車展 IMx KURO 兩款電動概念車作鋪路推出量產車!據現時資料所知 IMx 的最大功率為 320kW,即為 435 匹馬力,最大扭力為 700Nm,續般力超過 600 公里;而 Imx Kuro 則是強調未來自動駕駛的概念,只要戴上腦波感應器即可進行自動駕駛。當時,作為車迷希望在兩年內看到量產車現身吧。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視像】Nissan Leaf e+ 續航力提升 40%!

 Nissan在美國 CES 展上發佈最新 Leaf e+ 車型,換上 16 吋鋁圈,V-Motion 鬼面罩及藍色部件作點綴。車廂設備則將觸控螢幕升級至 8 吋。還有配備最新世代主動安全系統 ProPILOT 能實現半自動駕駛。最重要是,電池密度大幅增加 25%,電池數量由 198 組擴至 288 組,令到電池容積由 40kWh 增加 62kWh,在 JC08 的測試下的續航距離有 458km,比一般版 Leaf 的 322km 提升了足足 40%!此外,最大輸出由 110kW(150 匹)增加至 160kw(218 匹)@4,600-5,800rpm,並可在 500-4,000rpm 提供 340Nm 扭力。而為了應付電池容量增加,快充系統亦由50kW 增加至 70kW,令充電時間與 Leaf 相近。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MW 2019 新年海運大廈車展


新一年,BMW呈獻多款啟年之賞,引領駕乘喜悅旅程!熱賣入門車系1 Series、2 Series 7人車、房跑和X Series將強勢列陣,型號優惠高達$100,000!除可免費延長至3年原廠保用外,更加入特低息月供計劃,為熱賣車系提供更彈性的財務優惠。車展期間,精選車款可享升級配備套裝優惠及其他車展專屬禮遇,把握黃金機會,萬勿錯過!


BMW MOTORSHOW
日期:2019年1月12至13日(本週末)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8時30分
地點:海港城海運大廈展覽大堂
查詢: 3129 9000

展出型號:
熱賣入門車系: 120iA M Sport Edition | 218iA Active Tourer | 218iA Gran Tourer
X Series最強列陣: X1 sDrive18iA | X2 sDrive20iA M Sport X | X3 xDrive20iA xLine |
X4 xDrive30iA M Sport X | X5 xDrive40iA xLine
熱門皇牌房跑: 320iA Gran Turismo | 520iA Saloon Premium Edition

更多優惠詳請,即上:www.bmwhk.com/offers

Porsche 911 Cabriolet S/4S 現身


Porsche 在 2018 年 11 月推出全新 992 世代的 911 Carrera 後,近日發表最新開篷版 911 Cabriolet S/4S,使用全新電動液壓裝置及鋁合金支架,令到結構更耐用及堅固,篷頂可在 50km/h 以下及 12 秒內完成開關。車廂設計則沿用新世代設計,中控台使用 10.9 吋觸控螢幕配備 PCM 通訊管理系統,加上中央鞍部簡潔的設計,令整體有著俐落的感覺;此外,911 Cabriolet S/4S 標配倒車顯示系統,可選配紅外線夜視系統及主動跟車系統。動力系統方面,使用 3.0 公升水平對向渦輪壓增引擎,可輸出 450 匹及 54kgm 扭力,配合 8 速 PDK 波箱,在選配 Sport Chrono 後,Cabriolet S 由靜止加束至 100km/h 只需 3.7 秒,極速為 306km/h,4S 則為 3.6 秒及 304km/h。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Lexus UX200 F Sport 休旅與掀背結合


Lexus 近年最令人期待的必定是在 2018 年日內瓦車展發布的 UX 車系,它針對著各大廠的 SUV 和 Hatchback 而來,在概念車到正式推出,UX 的賣相依然殺食!以 Lexus 造車的細緻度,日系車的實用性,在日本初推出時已經爆數 10 倍,究竟它有什麼魅力?新車來到香港我們即時約出來試一試。


Lexus 的 Hatchback CT200h 紅極一時,全新 UX 要將 SUV 跟 Hatchback 來個結合,代表著要放棄前者的市場嗎?這個仍未有答案,筆者覺得應該不會吧。全新的 UX 作為 Lexus 入門 SUV 車款,在設計、動力、操控等方面都是所有車主所關主的項目。香港代理率先借出的是 UX 200 F Sport 版本,同期也有 UX250h 油電混能版本引入香港。前者基本版 $319,000 起,F Sport 額外添加 HK$106,050;UX250h 售價 $445,900 起,只有 Ultimate 一個版本。


Lexus UX 車系使用 GA-C(Global Architecture–Compact)小型模組化底盤打造,車身體積 4,495 X 1,840 X 1,520mm,軸距 2,640mm。Lexus UX 不會讓人感到身形過大,在城市行走、出入停車場都很輕鬆,對於很多家庭客來說,爸媽都有機會開車,這個體積的車款全家通殺,車子好開、後座乘座舒適。賣相設計都是 Lexus 近年家族線條,車頭擁有 Spindle Grille 大型鬼面罩,非常閃爍。銳利的回力鏢型頭燈、大型電鍍框的霧燈組令這部 UX 立體感提升不少。引擎蓋看似普通,其實它是鋁合金材質打造,將車重減輕。全車車身多處都有電鍍邊,如鬼面罩下方,車側兩邊的窗框、側鏡、車尾泵把,頂承了 Lexus 應有的豪華車感覺。Lexus 的設計可謂有前又有後,車尾的煞車燈一整條橫穿車身,設計還像尾翼般,對車身的空力學是有實際作用,有姿勢又有實際。


進入駕駛艙後,一貫 Lexus 平實得來又有高級感的氛圍,雖然是入門 SUV,中控台仍然保留了指針時鐘,駕駛席有招牌機械式活動錶板,會因應不同模式去變換中央的大圓型液晶顯示屏。由於是 F Sport 版本,除了備有不同駕駛模式外,軚盤後方亦有轉檔撥片。中控台的 10.3 吋大型顯示屏很清晰,操作以輕觸板和快捷鍵來完成。冷氣操作的一排按鍵簡單直接,即使未有使用過 Lexus 都會很快上手。唯一令筆者感到失望的是沒有手機無線充電板,是美中不足的一部份。反而在這部 UX 身上找到 Head-up Display 錶板,可顯示車速、轉數、波段、GPS 方向。座椅設有 3 組記憶、USB 在中橋儲物箱之中。在細微位置,都可以見到 Lexus 的用心,如水撥杆,都有用金屬去襯托,電子手制軚盤的左下方收藏起來。


今次試駕的 UX200 F Sport 車椅紅黑作配色,座墊很厚舒適,前座亦是半桶椅設計,有一定的承托力。後座冷氣出風口下方有兩個 USB 充電接口為後座服務。後座的腳部和頭頂空間屬於充裕,腳部移動的空間很多。尾箱的太陽檔改用全掛勾設計,令到安裝、收置都方便起來,可以摺起或放在地台即可,不佔空間而且輕巧,尾箱亦有提供 12V 和兩邊小掛勾,很實用的配置。由於 F Sport 版本沒有後備輪圈,尾箱空間達到 372 公升。


究竟 UX200 開起來感覺如何?首先這部車給筆者的駕駛感覺不太像過往 Lexus 的 SUV,軚感、路感都實在了很多,或多或少是歸功於這部 F Sport 添加了 Adaptive Variable Suspension 避震系統。動力配置由一台直列式四汽缸 VVT-i Turbo 引擎和 Direct Shift-CVT 自動波箱配合,最大馬力 173 匹和 204 牛頓米扭力,由於這套波箱加入了 Launch Gear 起步齒輪組件,起步感覺算是爽快,在 Sport 模式時的加感反應不錯,沒有太明顯的慢半拍感覺。由於是 SUV 車型,其推出原意不是針對激烈駕駛而來,設計是否滿足到大家和實用性和空間是否充足反而更為重要吧。香港汽車市場近年被歐洲車型大量入侵,Lexus UX 的推出能否以一敵眾?就要看看用家購買反應。

進入第二頁:Lexus UX200 F Sport 休旅與掀背結合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Lexus-UX200-Superior/1053/

售價:HK$319,000 起
額外配置:F Sport Package HK$106,050(連稅)
網址:http://lexus.com.hk/
查詢:2511 9430(Lexus Hong Kong)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視像】Lexus UX200 F Sport 休旅與掀背結合【第二頁】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列式四汽缸 VVT-i 引擎
排氣量:1,987cc
最大馬力:173 匹 / 6,600 轉時
最大扭力:204 牛頓米 / 4,400-4,800 轉時
波箱設計:Direct Shift-CVT 自動波箱
重量:1,485-1,540kg


車頭車尾多個位置都加入電鍍飾件。


沙板加上 F Sport 標誌。


車椅以紅黑色作配襯。


F Sport 多功能軚盤後方設有轉檔搬片。


錶板左上方是駕駛模式轉盤。


水撥杆也有一定的裝飾。


中控台以觸控板來操作。


中控台畫面很大,達到 10.3 吋,文字顯示亦很清晰。


駕駛席設有 Head-up Display 錶板。


錶板會因應不同駕駛模式而轉換。


以入門 SUV 來說後座腳部空間是很充裕。


車尾太陽檔輕巧,放置和收藏都很方便。


尾箱設有掛勾和 12V 電源插頭。


UX200 F Sport 使用 直列式四汽缸 VVT-i 引擎,最大馬力 173 匹和 204 牛頓米扭力。

進入第一頁:Lexus UX200 F Sport 休旅與掀背結合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Lexus-UX200-Superior/1053/

相關新聞
Lexus UX 日本爆數 10 倍!官方提出 5 大原因

售價:HK$319,000 起
額外配置:F Sport Package HK$106,050(連稅)
網址:http://lexus.com.hk/
查詢:2511 9430(Lexus Hong Kong)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視像】Mercedes-Benz CLA 2019 大改款終於現身


Mercedes-Benz 大改款 CLA 終於現身在美國 CES 展,車身尺碼比上一代增長 48mm 及加寬 53mm,車高就略為降低了 2mm,令到前後排座位的頭部、肩部及肘部空間均更充裕,不過尾廂容量則相反減少 10 公升至 460 公升。外觀承襲最新家族式設計,更具時尚魅力的頭燈造型比 A-Class 多了弧線設計及下方新增多一條 LED 燈;而尾燈造型則與 CLS 相類,但與頭燈一樣透過弧形設計凸顯 CLA 的身份。車廂佈局方面就沒有太大驚喜,使用最新 A-Class 的設計,兩個大型觸控式螢幕、渦輪造型出風口及三幅式軚環等等,值得一提是 CLA 的 MBUX 智慧車載系統除了聲控操作外,還追加了手勢控制功能,但能控制什麼功能則有待進一步公佈。動力系統方面,在展上現身的版本為 CLA 250,使用 2.0 公升 4 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 221 匹;至於性能版 CLA 35 及 CLA 45 就暫時沒有任何消息。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The All New BMW X5 值得等!


BMW 寶馬一向強調自己沒有 SUV(Sport Utility Vehicle),其 X 系列另起爐灶叫做 SAV(Sport Activity Vehicle),不過大家應該都沒有理會太多,只要夠實用、夠型、夠 Sporty 再加上寶馬招牌,已經滿足到廣大車主需要。全新一代 X5 誓要來個破格,由構思以至生產都以 CLAR 底盤製造出來,由寶馬獨有的運動化駕駛感到跟科技的結合後,新的 X5 再次打造出最具個性的 SAV。


數一數 BMW X 車系已經來到二十個年頭,而今次全新一代的 BMW X5 經歷到第四代,其代號 G05。叫做全新款,賣相一定會作出改變,首先是它的體積,車長為 4,922mm(+36mm)、高 1,745mm(+19mm)、闊 2,004mm(+66mm),比起上代是作出進化。當中的前後輪距增加至 2,975mm,令到車廂空間進一步提升,舒適性將滿足到更多車主和乘客。賣相亦用了全新入風面罩,更高更大的閃閃電鍍設計,隨即讓人知道是全新一代 X5。車身側面來看,兩條明顯的腰線設計,讓這部車的 Sport 和 Activity 的一面表露無遺。


今次試駕的是 BMW X5 xDrive40i M Sport Edition,全車安裝了 M Sport 包圍外,輪圈還轉用了 22 吋版本,比原定的尺吋更大更有氣勢。車尾尾燈用了 3D 設計,令到它的層次感強了很多,觀賞性不遜其他德系品牌。其實同一時間,BMW 也引入了 X5 xLine,它針對越野感較強而來,前後防護底板﹑門檻﹑窗框和行李頂架均以電鍍裝飾。新車車尾的排氣喉改用了方形設計,把它融合得更自然順眼。整體外觀而言,繼續頂承 X5 的運動氣息和霸氣。


輸港的 X5 xDrive40i 一律使用雙軸式氣壓懸掛系統(Two-axle Air Suspension),令到使用和駕駛時感到它在柔軟舒適與動感穩健之間取得平衡,避震的柔軟度反應比過往好很多,也直接提升吸震與隔音效果,對乘客來說將有更好乘座感。轉到 Sport 模式後,車身會降低 20mm,更低的重心和高抗傾能力,令 X5 走彎時表現得乾淨利落,不失駕駛樂趣。在應用方面,這套避震可將車身降低 40mm,令到車尾放置行李時方便得多,其下降鍵已設在車尾,操作簡單。

進入駕駛艙後,主要佈局其實跟 BMW 其他車系相似,而 X5 的高級用料令氛圍感很舒適,加上 Live Cockpit Professional 系統已成新一代 BMW 駕駛艙的重點,科技感由此散發出來。駕駛席和中控台分別由兩個 12.3 吋高清屏幕組成,其功用相信都不用多介紹,駕駛時的車速、引擎轉數、導航、駕駛模式、娛樂系統、通訊系統等,通通在這裡顯示。今代繼續有輕觸式、手勢操作,還添加了語音聲控個人助理,只需說出 Hey BMW 或者自定名稱,就可以叫出助理,聲控指令現時可用於調控車內導航、冷氣溫度、娛樂系統、查詢車輛狀態等基本設定。BMW Display Key 終於在 X5 車系出現,不再是頂級車專利的浮誇玩意,它可以即時提供各種重要汽車資訊,當司機離開汽車後,亦可以檢查汽車的燃油儲量和尚可行走距離。同時,亦可以檢查中央鎖、車窗和天窗等是否關妥,甚至更可以在車外預先開啟通風系統。


X5 xDrive40i 的動力系統為一副 3 公升 6 汽缸 BMW TwinPower Turbo 引擎,最大馬力 340 匹和 450 牛頓米扭力。其動力輸出可以線性或激進,視乎駕駛者如何調校。在全新的底盤和懸掛避震系統配合下,新車表現以舒適為主,加上出色的隔音,乘坐感令人討好。0-100km/h 只需 5.5 秒,以超過 2,000 公斤的 SAV 來說是不錯。設有 xDrive 四驅系統的 X5,除了有出色的抓地力和軌跡性外,也可選配 X-Offroad,提升它的越野能力。相信不少車主都在等全新一代 X5,今次由外到內都重新調校和設計,加上出眾的舒適性都是不少 SAV 車主想擁有的,始終這類車很多時都是一家大細一起使用吧。新車來臨,車主們不必再等,盡快試車感受一下新世代 BMW X5 帶來不一樣的駕乘感受。

進入第二頁:The All New BMW X5 值得等!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BMW-X5-xDrive40iA-M-Sport/1055/

售價:HK$949,000 起
網址:http://www.bmwhk.com/
查詢:3129 9000(BMW Concessionaires (HK) Ltd.)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The All New BMW X5 值得等![第二頁]


BMW X5 xDrive40i M Sport Edition 額外配件
– 21 吋輕合金輪圈
– 溫度控制杯架
– 中控台 Crafted Clarity 組合
– 泊車輔助連 Surround View 環視系統
– Harman Kardon 環迴立體音響系統
– 手動後座側窗簾
– 四區恒溫冷氣
– BMW Display Key 智能螢幕車匙
價格:$146,200(連稅)


更高大的招牌入風罩,令今代 X5 個性非常突出。


全新的 Adaptive LED 頭燈擁有更強的照射距離,光線可觸及的距離達三百米。


日光下一樣感受到尾燈的 3D 立體式設計。


車尾尾門分上下兩部分,都可由電動開關。


擁有超大型玻璃頂的 X5,讓車箱光線充足之外,亦提升開揚感,在 SUV 身上是一個很吸引的設備。


無線充電座可為車匙或手機充電。


今次駕駛艙較為搶眼的是水晶波棍頭。


杯架設有冷暖功能。


動力系統反應可以自行調校,切合不同駕駛需要。


中控台添加了運動化錶板,顯示更多動力資訊。


冷氣溫度使用獨立顯示屏顯示資訊。


前座座位設有兩組記憶。


試駕車配備了 harman/kardon 音響系統。


新出的自動倒車功能,它會記住剛才行車路線,很適合香港住村屋的車主,常常在窄路倒車之用。


後座設有手動窗簾。


後座的 USB 充電接口設在前座的椅背,使用起來比放在冷氣出風口附近方便得多。


在高級 SUV 中,後座設有獨立的冷氣出風口基本上是標準配置。


後座空間在 X5 車系一向不錯。


可以借助升降功能的避震令車尾高度調低,讓放置物件時方便得多。


放平後座可將 X5 的載物空間大大提升,摺疊後座可擴大至 1,860公升。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六 TwinPower Turbo 引擎
排氣量:2,998cc
最大馬力:340 匹 / 5,500-6,500 轉時
最大扭力:450 牛頓米 / 1,500-6,50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 Sport 半自動波箱
體積:4,936 X 2,004 X 1,753mm
重量:2,135kg

進入第一頁:The All New BMW X5 值得等!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BMW-X5-xDrive40iA-M-Sport/1055/

售價:HK$949,000 起
網址:http://www.bmwhk.com/
查詢:3129 9000(BMW Concessionaires (HK) Ltd.)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AMG E 53 4MATIC+ 直六微混能房跑


平治在 2018 年年初推出小改 S-Class,其 S 500 型號添加「EQ Boost」微混能技術,採用 48Volt 電力系統的全新「M256」3.0 升直六引擎,是平治在 1998 年起以 V6 取代直六後,再次將這類引擎重生。今次試駕的車引擎由 AMG 的新「53 4MATIC+」系列共用,包括有 CLS 53、E 53 Coupe、E 53 開篷 Cabriolet,和首先到港的這部四門 E 53 房車,之後會有 AMG GT 4-Door Coupe 53。


平治 E-Class 的高性能 AMG 型號,先有 3.0 升雙渦輪增壓 V6 的 E 43,401 匹輸出,引擎蓋上有個紅色「V」形盾牌裝飾,0-100km/h 加速需 4.6 秒,加速頗快,做劇烈運動時嫌它不夠嘈吵。往後還會推出的 4.0 升雙渦輪增壓 V8 版本,引擎蓋上正正式式有「一技師,一引擎」 (One Man – One Engine) 洋人簽名牌,有 571 匹的 AMG E 63 和 612 匹的 E 63 S 兩部,後者只需 3.4 秒跑至 100km/h,加速「想點就點」,上波、拖波「霹霹啪啪」。新出的這部 E 53,可說是取代 E 43 的「初級AMG」,平治指是其高性能汽車混能化的開始,售價 $1,068,000


車子所用的「M256」引擎與 S 500 的完全一樣,排氣一方有一個渦輪增壓器,入氣一方有一個在 300 微秒間可旋轉至 70,000 轉的 Electric Auxiliary Compressor (eZV) 電動機械增壓器,後者作用在於在「大 Turbo」生效前提供 7 psi 無 Turbo Lag 的即時加壓反應,同樣有 435 匹和 520 牛頓米輸出;引擎蓋除了有「AMG」字和一條紅線作交代外,外觀與 S 500 見過的沒有分別;另引擎與波箱間有稱為「EQ Boost」的 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 (ISG) 綜合撻火器/發電機,提供包括熄火/重撻、Coasting 分離滑行、動力回收反充電的微 Hybrid 功能,和有 22 匹 / 250 牛頓米的摩打輔助。

E 53的「AMG 化」地方與之前的 E 43 大至一樣,頭泵把與普通 E-Class 可加錢另購的 AMG-Line 部件一樣,左、右入風口處有兩條像貓鬚的橫間,沒有 E 63 的闊沙板,沒有前沙板散熱孔,沒有 E 63「縮了上去」的不同頭冚,但頭冚有 E 43 沒有的「Power Domes」拱線,車側有較凸的裙腳,19 吋輪圈與 E 43 見過的一樣,前 245/40 R19、後 275/35 R19 輪胎規格沒變,前銀色四活塞制動卡鉗有「AMG」字,單活塞的後卡鉗沒有;比E 43 (360mm) 稍大的 370mm 前制動碟有鑽孔,360mm 後碟有通風,尾箱蓋端有同色小尾翼,尾泵把有四格的 Diffuser;少少不同地方,是話說新「53」系列是首次 V8 AMG 型號以外用上銀色雙層刀片(Twin-blade Radiator Grill)鬼面罩的 AMG 車,但不知何解示範的這部仍用有一粒粒電鍍點和單刀片鬼面罩,另有四條「典雅」的圓形排氣喉。


E-Class現有像家庭影院的雙屏幕闊錶板,E 53與S 500一樣在儀錶內特有黃/綠色「EQ」錶全時顯示ISG在提供輔助還是在充電,駕駛期間其實沒有甚麼感受得到。有「Classic」、「Sport」和「Progressive」三個主題圖案的儀錶顯示,在各主題的圓錶內有漸變「格仔旗」交代AMG車系的傳統。其他車廂「AMG化」地方,同有紅色安全帶、鋁腳踏、黑色天花、錶板台等地方有紅色縫線、錶板飾塊用碳纖件等,有加厚側墊和不同縫線圖案的座椅,與E 43和E 63的一樣,唯獨新款的AMG Performance steering wheel有較細的圓心部份,左右柱上同有用「捽」的觸感按鈕來控制大屏幕和儀錶盒的顯示和種種設定。

E 53 的駕駛感覺與 E 43 差不多,多 34 匹輸出的它,加速性能一如初級 AMG 般的快,0-100km/h 需 4.5 秒,僅比 E 43 快 0.1 秒,與四門 AMG GT 4-Door Coupe 53 一樣,隨踩隨去但又不至 V8 的 E 63S 般激烈,每腳踩油時電動機械增壓器提供沒有 Turbo Lag 的即時油門反應,這處與 S 500 一樣。使用扭力轉換器的 AMG SPEEDSHIFT TCT(Torque-Clutch Transmission)9G 波箱,有 AMG 調校的特快轉波反應、拖波補油、長按「-」制跳波拖波功能,於「Sport +」盡油加速時有過癮的「及 …及…」聲。Dynamic Select 系統同樣有「Eco」、「Comfort」、「Sport」、「Sport +」和「Individual」模式來改變引擎、波箱、懸掛、ESP 系統的反應;沒有開合活瓣的排氣系統,在任何駕駛模式下都是同一低沈的「咕……」聲調。設在中橋左旁的 Dynamic Select、波箱模式、懸掛軟硬按鈕,方便左軚司機駕駛中隨時改變,我們右軚司機則要起身向左瞄過去撳。有 Variable Ratio 快慢比率的轉向系統,有「Comfort」和「Sport」兩種重量,都是與新 E-Class 一樣偏直接得來有點虛假。「4MATIC+」四驅系統的「plus」,代表有電子控制離合器將扭力前後調配,E 43 用的「4MATIC」是固定的 31:69 前後分動。懸掛系統「AMG 化」的地方一樣,四連杆前懸掛有強化的轉向鉸鍵,負載的接鍵,「杯士」加硬,四輪有較大 Negative Cambers;AMG Ride Control 電子吸震器加 Air Body Control 氣壓避震有 AMG 調校的加硬設定,透過三個氣室有「Comfort」、「Sport」和「Sport+」三種軟硬,一如試過的氣壓懸掛平治一樣,軟至硬的覆蓋範圍較鐵彈簧廣;車子咬路緊實,定油掟彎,頭輪跣出,大油出彎,後輪少少空轉、少少甩尾,然後也不知是 ESP 系統還是「4MATIC+」介入將樂趣打斷。


「M256」引擎有渦輪增壓器加電動機械增壓器,有額外的 22 匹 / 250 牛頓米的「EQ Boost」輸出。


新款 AMG Performance Steering Wheel 有較細的圓心部份,左右柱上同有用「捽」的觸感按鈕來控制大屏幕和儀錶盒的顯示和種種設定。


E-Class 像家庭影院的雙屏幕闊錶板,E 53 的「AMG化」地方同有紅色安全帶、鋁腳踏、黑色天花、錶板台等地方有紅色縫線、錶板飾塊用碳纖件。


新「53」系列是首次 V8 AMG 型號以外用上銀色雙層刀片鬼面罩的AMG車,但示範的這部仍用有一粒粒電鍍點和單刀片鬼面罩。


尾箱蓋端有同色小尾翼,尾泵把有四格的 Diffuser。


車側有較凸的裙腳,19 吋輪圈與 E 43 的一樣,輪胎規格沒變,前銀色四活塞制動卡鉗有「AMG」字,370mm 前制動碟比 E 43 (360mm) 稍大。


有加厚側墊和不同縫線圖案的座椅與 E 43 和 E 63 的一樣。


E 53 與 S 500 一樣在儀錶內特有黃/綠色「EQ」錶全時顯示 ISG 在提供輔助還是在充電。


Dynamic Select 系統同樣有「Eco」、「Comfort」、「Sport」、「Sport +」和「Individual」模式。


有「Classic」、「Sport」和「Progressive」三個主題圖案的儀錶顯示,在各主題的圓錶內有漸變「格仔旗」交代AMG車系的傳統。


設在中橋左旁的Dynamic Select、波箱模式、懸掛軟硬按鈕,方便左軚司機駕駛中隨時改變,我們右軚司機則要起身向左瞄過去撳。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六汽缸渦輪增壓 + 電動增壓引擎系統
排氣量:2,999cc
最大馬力:435 匹 / 6,100 轉時
最大扭力:520 牛頓米 / 1,800-5,500 轉時
波箱設計:9 前速 AMG SPEEDSHIFT TCT 自動波箱
體積:4,923 X 1,852 X 1,468mm
重量:1,840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Mercedes-Benz-AMG-E-53-4MATIC/1052/

售價:HK$1,068,000 起
網址:http://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339(Zung Fu Company)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