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C
Hong Kong
Saturday, August 9,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445

奧迪宣佈 R8 LMS 盃 2016 賽曆公布

audi-r8-lms-cup-2016
奧迪R8 LMS盃宣佈六站共十二回合的2016賽曆,揭幕戰與收官戰均於上海舉行,更將第一次出現在泰國和吉隆坡街道賽道。盃賽2016賽季將見證四環單一品牌賽事邁向第五個年頭,並迎來去年在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期間首度亮相亞洲的新一代奧迪R8 LMS賽車的首次登場。

五月初賽前測試後,奧迪R8 LMS盃2016賽季將隨即於21日至22日在中國——奧迪全球最大市場進行激烈的雙回合揭幕戰。比賽地點位於F1賽道上海國際賽車場。

兩個月後,奧迪R8 LMS盃的一眾參賽車隊和車手將在7月23日至24日首次在泰國武里南國際賽車場迎接全新挑戰。

隨後,盃賽火速於8月13日至14日登陸馬來西亞吉隆坡街道賽(KL City Grand Prix),在馬拉西亞首都街道上演第五和第六回合激戰。這場賽事將是盃賽自2013年在澳門參賽後首度亮相街道賽,亦將賽事帶到吉隆坡市中心,與馬來西亞的車迷們近距離接觸。

盃賽第七和第八回合將於9月24日至25日在韓國國際賽車場舉行,而次末戰將於10月在台灣大鵬灣國際賽車場上演。

奧迪R8 LMS盃將作為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支持賽於11月4日至5日在上海舉行第十一和第十二回合的振奮人心的收官戰。盃賽攜手奧迪運動賽車家族並肩迎戰,在第五個賽季的開戰之地決定2016賽季總冠軍花落誰家。

除了全新的GT3賽車外,盃賽更迎來KC Motorgroup和Phoenix Racing Asia的加盟,並攜手2012年盃賽首秀以來的合作夥伴Absolute Racing。盃賽歷史上首次出現三個服務合作夥伴。奧迪R8 LMS盃2016賽季及參賽車手詳情將於稍後公佈,敬請留意。

奧迪R8 LMS盃官方網站:www.audir8lmscup.com

奧迪R8 LMS盃2016賽季(暫定賽曆)
官方試車/5月3日至4日/上海國際賽車場,中國
第一和第二回合/5月21日至22日/上海國際賽車場,中國
第三和第四回合/7月23日至24日/武里南國際賽車場,泰國
第五和第六回合/8月13日至14日/吉隆坡街道賽道,馬來西亞
第七和第八回合/9月24日至25日/韓國國際賽車場,韓國
第九和第十回合/10月15日至16日/大鵬灣國際賽車場,台灣
第十一和第十二回合/11月4日至5日/ 上海國際賽車場,中國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Benz E-Class 智能與豪華全面注入



Mercedes-Benz 內外大改的 S-Class 全球好評,其後 C-Class 更被稱為小型版 S-Class,叫好又叫座。今次 Mercedes-Benz 拉大隊來到葡萄牙里斯本,就是進行最新 E-Class 全球試車活動,今次它繼續……

Renault Clio R.S. 220 EDC Trophy 激烈抵買之選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01
聽取這部Trophy 版本Renault Clio R.S. 220每項與Clio R.S. 200 的不同地方,就像友人跟你匯報之前一晚在蘭貴坊獵艷得手後,細說對手身體和行為上的每一樣「掂」處:「她__,她__,她有__,有__,還有__; 她的__,有__,可以__,她__, __,她的聲線__,初頭__,然後__,又肯__,最後還__…」,友人每說一點,你都朦起奸眼,傾後身軀,深索入一口涼氣表示驚訝,心想「不是嘛?」,然後幻想操刀的是你自己。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17
比起正常Clio R.S. 200,Trophy版本的Renault Clio R.S. 220有多20匹輸出,多20牛頓米扭力,overboost時更可再多20共40牛頓米,有改良排氣系統,它的改良EDC雙離合器波箱轉波更快,現最快只需120微秒;懸掛有更硬的吸震筒,前後ride heights分別降低20和10mm,轉向系統更快反應,用18吋米之蓮 Pilot Super Sport輪胎,輪圈是新設計;車身在前唇有「Trophy」紋身,門檻牌有生產號碼,車廂改用碳纖紋和啞色電鍍裝飾,2.0新版R.S. Monitor顯示屏,還有連頭枕的新跑車櫈…… 每一項聽進耳內,都令我雙目失焦的原地站著,幻想效果會是如何。

輕巧、嬌小、有力、好彎的Renault Clio R.S.,在熱辣斜尾小跑車市場一向有極大叫座力,車系於2013年推出現有新款,最大的新事,是採用由turbo谷氣的200匹新1.6升引擎,用Renault首個可軚盤轉波的自動雙離合器EDC (efficient dual clutch) 波箱,前軸有R.S. Diff自動落brake扭力導向差速器減understeer,有launch control起步控制電腦程式,0至100km/h 6.7秒;R.S. Drive系統有Normal、Sport和Race三個模式;懸掛採用(比普通Clio)較大形的前吸震器,主吸震杆內有副吸震杆,能更加有效吸收路面起伏和震動,減少懸掛回彈,將負載更平均的覆蓋在輪胎接觸面上;除標準的Sport Chassis懸掛外,升格的Cup Chassis懸掛硬多15%,低3mm離地距,軚盤比率稍快,用紅色前後制動卡鉗,並有較大brake碟。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25
最先在2015年日內瓦車展推出的這部Clio R.S. 220 Trophy版本,是一限量生產型號,每部都在門檻片上刻有生產編號,限產數量多少?不知道。稱為「220」的它,顧名思義是有220匹馬力,多加的20匹和20牛頓米來自改良的進氣管道、引擎電腦mapping、加大turbo和改良的排氣系統;R.S. 200在6,000轉達到200匹輸出,1,750 轉有240牛頓米扭力,R.S. 220則分別在遲丁點的6,050轉和2,000轉達到220匹和260牛頓米,紅線同是6,500轉;所說的額外20牛頓米扭力overboost (至280牛頓米),只在4和5波才有。除所說的20和10mm降低離地距外,R.S. 220有再加硬的吸震器,bump stops改為油壓;快10%的轉向系統,比率由14.5:1改至13.2:1。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15
沒大改變的車身設計,前泵把下的「F1 blade」和裙腳銀線上貼有紅色「TROPHY」字,18吋銀/黑色「Radical」輪圈,205/40R18輪胎尺寸與R.S. 200 Cup Chassis一樣 (Sport Chassis用205/45R17);車身顏色有Glacier White白色、Deep Black黑、Flamme Red紅、Sirius Yellow黃,以及新出的Pearlescent Givre啞珍珠白 (可配亮黑車頂)。車廂裡,R.S. 200那橙紅色的門邊、波棍台和冷氣出風口飾塊,R.S. 220改為啞色電鍍,左右冷氣出風口有假碳纖外框,同有紅色「TROPHY」銹字的連頭枕的前座,其弧度與R.S. 200一樣,即都是微微兜髀,微微夾腰;橙紅色的安全帶、波棍頭、座位和軚盤縫線和軚盤12點位都與R.S. 200一樣。原廠屬option的2.0版R.S. Monitor顯示屏,有更靚的圖案和更多介面,顯示衛星導航、車輛設定、G-force圖、即時馬力/扭力輸出、turbo壓力/油溫/進汽溫度等、前輪空轉%、用GPS計的圈速和加速計時器,新加有立體顯示EDC波箱工作狀態、clutch溫、波箱油溫度,並可揀選5種油門靈敏度,未玩齊前已要交車。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19
在多加20匹(和扭力)下,車子的加速感覺與試過的R.S. 200分別不大,同是稍經細cc引擎起步初段的少少乏力後便很快的谷起氣來,低、中、高段動力稍為實淨些少,0至100km/h 現需6.6秒,只比R.S. 200快0.1,235km/h極速比它多5km/h;引擎聲調厚沉動聽。玩launch control起步,左腳大力踩brake,將+/-轉波制同時按下,錶板便會亮燈表示進入程式,然後右腳踩油,轉數會自動停在2,500rpm,一縮左腳,前輪在電腦控制下響著胎的加速而去,玩法一樣;R.S. Drive系統也是,Normal的油門反比較慢吞吞,不夠過癮;Sport模式中,引擎idling由750rpm升上1,050rpm,讓車子有較快起步反應,軚盤比Normal稍重,油門和波箱反應變爽,ESC和ASR循跡系統容許少量跣胎;Race模式中,ESC和ASR系統全解除,波箱只有手動模式,轉波反應現快30%,最快轉波速度加快至120微秒 (之前150微秒),盡油時有chok頸反應和「及…及…」聲,但沒有例如平治AMG和Audi RS的激烈,改短行程的軚盤轉波棒,加快上波和拖波手指壓下的時間,即等如軚盤波棒的「短波棍」設計;Race模式到達6,500rpm紅線時不會自動幫你上一波,所以到達6,000轉虛線時便好轉波,否則在紅線cut油會chok得很勁。

感覺比R.S. 200 Cup Chassis再硬一點的懸掛,車子隨路面起伏「un」得更快更爽,在較矮的離地距下,自然傾側更少,反應更快;狂野掟彎,R.S. Diff差速器在入彎收油會對前內輪落brake,令車子主動扭入彎去,即使出現understeer也更易修正,後輪則較易輕輕向外跣出,再踩油,車子立刻停止這種扭入的感覺而扯出彎去,反應與前一樣,但更聽話,貼路感覺更高,稍遲響胎。

車子售價$309,800起,比前一兩年的R.S. 200 ($279,800至$299,800) 只貴少許,同類中,想不到有誰比它更快、更強、更好操控、更多科技、駕駛更激烈而抵買的選擇。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02
R.S. 220 有(比R.S. 200 Cup Chassis)再加硬的吸震器,bump stops 改為油壓;快 10% 的轉向系統,比率由 14.5:1 改至 13.2:1。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03
沒大改變的車身設計,前泵把下的「F1 blade」和裙腳銀線上貼有紅色「TROPHY」字。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04
R.S. 200 那橙紅色的門邊、波棍台和冷氣出風口飾塊,R.S. 220 改為啞色電鍍,左右冷氣出風口有假碳纖外框。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05
最先在 2015 年日內瓦車展推出的 Clio R.S. 220 Trophy 版本,是一限量生產型號,所以每部都在門檻片上刻有生產編號。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06
2.0 版 R.S. Monitor 顯示屏,有更靚的圖案和更多介面,顯示衛星導航、車輛設定、G-force 圖、即時馬力/扭力輸出、turbo壓力/油溫/進汽溫度等。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07
R.S. Monitor 新加有立體顯示 EDC 波箱工作狀態、clutch 溫、波箱油溫度,未玩齊前已要交車。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08
加速感覺與 R.S. 200 分別不大,同是稍經細cc引擎初段少少乏力後便很快谷起氣來,低至高段動力稍為實淨,0-100km/h 需 6.6 秒,只比 R.S. 200 快 0.1。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09
多加的 20 匹和 20 牛頓米來自改良的進氣管道、引擎電腦 mapping、加大 turbo 和改良的排氣系統;220 匹和 260 牛頓米遲丁點在 6,050 轉和 2,000 轉出現。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10
感覺比 R.S. 200 Cup Chassis 再硬一點的懸掛,車子隨路面起伏「un」得更快更爽,在較矮的離地距下,自然傾側更少,反應更快。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11
有紅色「TROPHY」銹字的連頭枕的前座,弧度與 R.S. 200 一樣,即都是微微兜髀,微微夾腰;橙紅色的安全帶、座位和軚盤縫線一樣。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12
改良的 EDC 波箱,轉波反應快 30%,最快 120 微秒轉波;改短行程的軚盤轉波棒,加快上波和拖波反應,即等如軚盤波棒的「短波棍」設計。

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review-2016-23
Race mode 盡油加速,車子有chok頸反應和「及…及…」聲,但沒有例如平治 AMG 和 Audi RS 的激烈。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 DOHC 16-Valve Turbo

排氣量:1,618cc

最大馬力:220 匹 / 6,050 轉時

最大扭力:260 牛頓米 / 2,000 轉時(280 牛頓米 overboost)
波箱設計:6 前速 EDC 雙離合器波自動箱

體積:4,090 X 1,732 X 1,419mm

重量:1,204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Renault-Clio-RS-220-EDC-Trophy/835/

售價:HK$$309,800起
網址:http://www.renault.com.hk
查詢:2927 3538(Wearnes Motors)

文、攝:James Chan

Renault Clio R.S. 220 EDC Trophy 圖片集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ston Martin 與 Red Bull Racing 達成合作

aston-martin-red-bull-racing
Aston Martin 宣佈與 Red Bull Racing 達成合作共識,除了在 F1 賽事將互相交換技術之外,未來更會共同開發代號為 AM-RB 001 的終極超跑,期待能夠為超跑市場帶來新衝擊!紅牛車隊將會運用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空氣動力學和底盤設計的專業領域,再加上 Aston Martin 延續火神 Vulcan 相關的技術,希望透過合作能夠進一步為新超跑提升各方面的常規,打造全新超跑姿態。而紅牛車隊為了慶祝雙方達成合作,將會在 2016 年賽車 RB12 的鼻翼、車側加上 Aston Martin 雙翼廠徽!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ud 新版 Audi R8 抵港 $2,795,000 起

audi-r8-2016-hk-01
今次的全新Audi R8 V10所提供的兩款引擎選擇,都是廠內引以為傲的頂級技術結晶。引擎容積達到5.2公升的V10引擎,配於Audi R8 V10型號上,能輸出540hp最大馬力,而配置於Audi R8 V10 Plus型號上,它更能輸出610hp最大馬力。兩個型號分別為540Nm及560Nm的峰值扭力皆於6,500rpm中全數釋出。相比起上代型號,馬力除了得到大量提升以外,引擎的靈敏度亦變得更為敏銳。由於這款引擎的結構精密,而且擁有賽車引擎所應用的乾式油底潤滑系統,令引擎的最高運作轉速達到8,250 rpm。引擎震撼心弦的咆哮聲仍然經典,買家更可選配運動型排氣系統,令人更為之讚嘆。

audi-r8-2016-hk-02
在性能方面Audi R8與賽車運動的一眾型號並駕齊驅,由靜止加速至100km/h也只需3.5秒完成,而極速可達320km/h。至於Audi R8 V10 Plus的性能當然更接近賽車級別,其0至100km/h加速只需3.2秒就能完成,而且極速更高達330km/h,如果由靜止狀態直接加速到200km/h的話,也只需9.9秒便能完成。以最頂級型號Audi R8 V10 Plus為例,每匹馬力所拖動的重量為2.37公斤,就功率重量比而言可謂完美。

提升引擎燃油效率的重點技術,高效節能汽缸管理系統(Cylinder On Demand)
這款新引擎除了性能強勁之外,亦應用了出乎意料的高效能技術,令今代引擎的油耗比上一代節省高達13%。當中所應用的技術包括有cylinder on demand高效節能汽缸管理系統,能在引擎負荷低的情況下,暫停一組汽缸的運作,以達到省油的效果。另外,還有燃油雙噴注系統,這項分別於汽缸內及生氣管道噴注燃油的技術,能大大提升引擎的效率。而車速超過55km/h時,當駕駛者的右腳一離開油門時,這款新Audi R8就會自動進入滑行模式,以節省更多汽油。而且它亦設有Start-Stop引擎自動熄匙系統,當車一停定,引擎就會自動熄火。

audi-r8-2016-hk-07
Audi R8 V10的傳動系統,可分為三個部份,就是7前速S tronic雙離合器波箱、強化的機械式差速鎖及一套全新的電動液壓驅動多片離合器合組而成。這款7前速S tronic雙離合器波箱已經採用了全電子控制技術shift-by-wire,令轉波速度更快更準。整套恆久式四輪驅動系統設有自主水冷卻功能以提升性能,它亦能透過全新的電動液壓驅動多片離合器,自動分配最高可達100%的動力到前車軸或後車軸上,皆因今次的quattro恆久式四輪驅動系統應用了智能動態控制系統,它可結合車上的Audi Drive Select駕駛選項系統中的四種基本駕駛模式,包括舒適 (Comfort)、自動 (Auto)、動感 (Dynamic) 及由駕駛者自行設定的個人化(Individual)駕駛模式供選擇。每種駕駛模式都有自己的駕駛風格,從舒適自在的暢順行車,到極端級的賽道競技情況,都能涵蓋。發揮出最強性能之餘,也能進一步提升主動安全。而頂級的Audi R8 V10 Plus型號中還加入了Performance 模式,無論在乾地、濕路及雪地都可帶來更富動感的操控表現,讓駕駛者可以更準確設定系統,來配合外在環境因素,令操控更加得心應手,精準無誤。這項全新技術的選項控制就設於軚盤上,方便駕駛者隨時設定。

audi-r8-2016-hk-03
車體重量從來都是高性能汽車必要克服的困難。全新的Audi R8 V10 Plus的車體只重1,454公斤,全靠應用了最新的輕量化車架技術Audi Space Frame(AFS),以多種物料製作而成。在Audi R8 V10 Plus的車架組件中,使用了79% 鋁合金及13% CFRP強化碳纖維塑料(CFRP)來製造,令到它的淨車架只重200 公斤,充分體現品牌在用料上「絲毫不差」的理念,而且在抗扭剛性方面,今次的新車架更比上一代的ASF車架增強了40%,並在抑噪及抗撞擊效能方面都達到了頂級的水平。

audi-r8-2016-hk-04
為了要令這款Audi R8 V10 Plus更接近賽車級別的水準,它已經用上了全鋁合金雙搖臂懸掛設計,而且配上特別強化運動化懸掛設定。R8 V10 Plus已配備Audi Magnetic Ride主動式電磁感應懸掛系統,而R8 V10的用家都可選裝此系統。新R8應用了與標準賽車規格相近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它的車底亦應用了賽車所裝備的平滑底板及車尾導流器,讓車身高速行駛時,通過車底的空氣流動更快,令車底造成負氣壓,增加行車的下壓力,令高速行駛更加穩定。而在極高速行駛時,這項設計就能在前車軸產生40公斤下壓力,及後軸100公斤下壓力。還有大型CFRP強化碳纖維塑料製成的尾翼,在極高速行車時亦同樣重要。

對於極高性能的跑車來說,車廂的各項設計及安排,都會以駕駛者為中心,情況就如賽車裡的設計一樣。車廂中的各項資訊、按鍵及操作,都應該可讓駕駛者一看就能掌握。從駕駛者的角度向前看,軚盤、儀錶、及前路都置於中央視軸上,駕駛者就可以在駕駛時,同時操作設於軚盤上的其他重要功能或選項,而無需讓手離開軚盤,或讓視線離開路面。在R8 V10 Plus上標準配備的真皮多功能運動型平底軚盤上設有轉波撥片。R8 V10的軚環上設有分別控制引擎開關及Audi Drive Select 駕駛選項系統的遙控按鈕,而R8 V10 plus則備有四個按鈕遙控按鈕真皮軚盤(R8 V10亦可選裝),除了控制引擎開關及Audi Drive Select 駕駛選項系統外,亦可立即改變行車模式為Performance模式,及操控排氣系統,務求令駕駛者於股掌間操控一切行車表現。

audi-r8-2016-hk-05
同時,新一代R8亦搭載了Audi Virtual Cockpit全數碼化儀錶板,透過12.3吋規格的TFT高清顯示屏,在軚盤後的傳統儀錶板位置顯示多頁不同用途的影像及資訊,足以代替機械式指針作為顯示車速及引擎轉速的功能。用家更可在Audi virtual cockpit中選擇兩種介面,其TFT顯示屏在資訊模式介面下以中央較大面積顯示導航地圖、電話簿名單或音響播放資訊等,而車速計及引擎轉速計則以較細的圓錶分左右顯示。 而在傳統模式介面中,中央的資訊顯示窗就會縮小,而兩旁的指針圓錶就會放大。對於駕駛者來說,Audi virtual cockpit的操作亦相當簡便,設在多功能軚盤上的按鈕,已經可以控制及選擇儀錶上的資訊。除了基本的時速及轉數錶外,還可顯示油溫、胎溫及G-Force等賽車常用資訊。而MMI navigation plus導航及MMI touch觸感控制這些操作簡便的高端多媒體系統,都已經列為新Audi R8的標準裝備了。

新一代R8的車身長4,426毫米 、闊1,940毫米、高1,240毫米,車廂前座艙推前,令後艙空間拉長,軸距比舊型號稍稍縮短至2,650毫米,令引擎中置的跑車款設計更為突出。相較上一代型號,新一代R8的設計特質更為突出,如兩邊側翼就與肩線連為一體,令兩邊車身更緊湊。新車車頭的家族式單體面罩的棱角更具雕塑感,配合充滿霸氣的車頭泵把大面積進氣口,加上全新設計的LED頭燈及日間行車燈,令車頭造型更為立體。車尾的擾流板、引擎通風口同樣塑造立體造形,而R8 V10 plus的車尾更有由CFRP強化碳纖維塑料製成的尾翼。

audi-r8-2016-hk-06
Audi R8 V10標準裝備新款的19吋五雙幅設計、啞鈦色鋁合金輪圈連245/35 R19及295/35 R19高性能前後輪胎,而R8 V10 Plus則配備20吋十幅式Y形設計鋁合金輪圈連前245/30及後305/30高性能輪胎。兩個引擎型號均有11種車身顏色及6種側翼外漆以供選擇,而亮面處理的CFRP強化碳纖維塑料側翼是R8 V10 plus,而在R8 V10則為選配裝備。

車廂設計中亦可見輕量化設計美學,新Audi R8 V10充滿簡潔有力的線條,當中設有懸浮式的儀錶組,噴射引擎形的空調風口。配置的R8跑車座椅連頭枕以Nappa皮革包裹,採用CFRP碳纖維複合材料,減輕重量。新R8前座肩部寬度達1,400毫米,讓室內空間顯得寬裕,引擎蓋下的儲物空間有112升,椅背後另設達226升的載物空間,可放置一個高爾夫球袋。

Audi R8 V10的飾板以電鍍焗漆處理,並以黑色為主色,而Audi R8 V10 Plus則以Alcantara 人造麂皮車廂頂篷及碳纖飾板來彰顯跑味。頂級的全新Audi R8絕對是一件非凡的工藝作品,生產線設於德國內卡爾蘇爾姆附近的新廠房。經人手精心裝配的每輛Audi R8都可配置多項高科技功能系統,Audi R8 V10 Plus 更配置了頂級的Bang & Olufsen音響系統,增添駕駛享受。

audi-r8-2016

查詢:3465 0000

BMW 入門 X1 也加入長陣軍!

bmw-lx1
以往長陣版大多數只會出現在極豪華車款身上,但隨著中國市場越來越龐大,車廠紛紛推出各種長陣版吸引中國人愛「大」的口味,現在連 BMW X 家族也派出 SUV 入門車型 X1 加入長陣大軍! 其實 SUV 推出長陣版並非罕有的事,大部份來說長、短陣版的 SUV 車款主要是分為三門及五門的分別。因此,BMW X1 的長陣版計劃軸距加長新增第三排座位,而第二排座椅將會變得更寛敞,第三排空間預計與 2 Gran Tourer 差不多。至於長陣版,預計很大機會如 3 系及 5 系的長陣版般為中國專屬車款;不過據了解美國市場也對 X1 長陣版有興趣,而 X1 長陣版可能將會命名為 X1 Grand,最快預計將會在 4 月底的北京車展亮相。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全新 Audi R8 到港展現「Born on the track. Build for the road.」

audi-r8-2016-launch-hk-45
奧迪為追求極速感官震撼及賽車級享受的本地車迷,帶來新一代品牌旗艦跑車Audi R8。奧迪香港昨日假中環國際金融中心中庭舉行新一代旗艦超跑Audi R8發佈會,向逾300名來賓展現全新Audi R8「Born on the track. Build for the road」的運動基因。

全新Audi R8新車揭幕派對的會場以紅黑色為主調、簡約而具未來感。會場上方亦設有一個瞳孔型的裝置,隨著來賓及場內的活動而互動。會場內亦設計了一個嶄新的互動遊戲,參加者需要以專注力控制螢幕內的Audi R8或Audi R8 LMS在賽道上馳騁,嘗試創造最快圈速。

為彰顯Audi R8的超跑風範,會場更展出奧迪與瑞典設計師Humans since 1982聯手合作,於去年邁阿密設計周展出的裝置藝術「Spotlights」。展台上的新車配合三盞巨型射燈內的影像,恍如無拘無束地馳騁於光影間。巨型射燈的前衛概念與新Audi R8簡約而極具功能性的設計同出一轍,正彰顯品牌「啟迪未來」的設計觸覺。

audi-r8-2016-launch-hk-28
新車揭幕儀式以創新的繩舞開始。四位舞者隨強勁的音樂節拍下,以敏捷的動作代表象徵全新R8極速的特質,並用牽在身上的繩組成不同形狀,代表新車速度和可能性無遠弗屆。最後四位舞者的動作令嘉賓的注意力集中在台上,而全新Audi R8亦於此時正式揭幕。

audi-r8-2016-launch-hk-33
奧迪香港董事總經理René Koneberg 先生表示﹕「賽車運動一直是奧迪品牌基因的重要部分。奧迪多年來馳騁賽場並獲獎無數,並一直致力將賽場上的科技及成就繼承至眾多量產型號上,而足以媲美專業賽車規格的Audi R8正是當中的表表者。R8自2007年推出以來,經已售出約二萬七千部,在香港亦賣出近200部,一直體現著奧迪在汽車設計及表現方面的極致。今日推出的新一代型號不但延續R8『Born on the track. Build for the road』的傳奇,在設計、性能及表現皆有所表現,帶來『啟迪未來』的駕駛體驗及展現前衛品味。」

派對內的另一重點,是去年年尾在香港首展的新一代賽車Audi R8 LMS。Audi R8 LMS GT3是品牌最新一代戰車,去年亮相後不久已摘下紐布靈24小時耐力賽的桂冠,震撼車壇。新車同樣配上V10引擎,最大馬力達585匹,更完美融合空氣動力學及奧迪專屬的輕量化技術,令車隊表現無往而不利。新車特地為GT盃賽事研發,於短途及耐力賽中均表現出色,更將出戰今個Audi R8 LMS盃賽季。新車已可供客制賽事的客戶和參加者訂購。

audi-r8-2016-launch-hk-39
三屆澳門GT盃冠軍、號稱「澳門先生」的意大利藉車手莫他拿如此形容新Audi R8 LMS:「Audi R8 LMS是品牌最新一代戰車,建構於Audi R8之上。新車去年亮相僅僅數月,已於紐布靈24小時耐力賽中奪冠,亦在去年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中首度出戰亞洲賽事。駕駛新車時,轉向的感覺更為敏捷、重心更低之餘加速更為敏銳。新車於各方面均有所提升,令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再次駕駛新車出戰!」

連續兩年奪得R8 LMS盃冠軍的前F1車手熊龍,在談及參與紐布靈24小時耐力賽和歷屆奧迪R8 LMS 盃時表示:「參與紐布靈24小時耐力賽對我而言,是非常愉快的體驗。整個團體都全力以赴,令我們能以第12名的好成績完賽。我很期待在五月R8 LMS盃在上海的首場比賽試駕新Audi R8 LMS,再創佳績!」

audi-r8-2016-launch-hk-30
另一方面,奧迪香港今年再度與時裝品牌AAPE BY A BATHING APE®合作,為李英健駕駛的戰車設計新造型。奧迪香港品牌大使及首屆R8 LMS盃冠軍李英健道:「今次是第二次與AAPE BY A BATHING APE合作設計車身。繼上一次以灰紅色迷彩圖案為設計後,今次就用上深紅迷彩。除此以外,他們更會贊助今年之R8 LMS盃賽及GT亞洲賽之奧迪香港車隊。」

中環國際金融中心中展覽 (3月24日至3月27日)
新一代Audi R8及Audi R8 LMS 將於3月24日至3月27日連續四天於中環國際金融中心中庭作展覽。屆時亦可參加會場內的嶄新互動遊戲,以專注力控制螢幕內的R8 LMS在賽道上馳騁,嘗試創造最快圈速。若一眾車迷想一睹新車的風姿,萬勿錯過此千載難逢的機會!

奧迪R8 LMS盃亦剛宣佈六站共十二回合的2016賽曆,更會首度亮在泰國及吉隆坡街頭舉行。該奧迪首的個單一品牌賽正式邁入第五個賽季,而於去年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中大放異彩的新一代Audi R8 LMS GT3賽車更會於今個賽季中亮相。

audi-r8-2016-launch-hk-spe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Benz AMG A 45 4MATIC 谷得更勁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01
現款平治 A-Class 於昨年年尾推出小改 facelift 版本,我們測試過其 A 250 Sports,現繼而推出的,是 A-Class 的神級型號 AMG A 45,車子除跟隨車系的內外小改變外,引擎、波箱和氣流也經「小執」,動力更強,加速更快,下壓力更大。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24
新版 AMG A 45 與車系一樣,新款LED頭燈內有「眼眉」形指揮燈和不同的反光片;早期的尾燈用「C」形的紅燈包著指輝燈,現紅燈部份改成分叉款;AMG 獨有的車身包圍,新款的前泵把由早期的「八」字形魚鰭形狀改為這個「眼鏡」形設計,左右入風口內有兩條黑色橫間,外圍有黑色「C」字形裝飾框,中央下入風口有五條直柱,下有擾流片;舊款尾泵把比較平平板板的黑色網紋部份,現改成更有惡意的四格diffuser和下方擾流片,車側裙腳和四個方形尾喉一樣;車頂擾流翼現加裝小尖喙,連同新前後泵把設計,據說能產生較大下壓力。沙板上的小 logo,由早期「TURBO AMG」字改為「TURBO 4MATIC」。車子原裝用白色「AMG」字的灰色制動卡鉗,這裡的黑「AMG」字紅色卡鉗本是optional選項。Facelift少不了的,還有新款十柱形18吋輪圈 (用 235/40 R18 輪胎);另有 19 吋 option (用 235 / 35R 19胎)。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20
車廂小改地方與其他 A-Class 一樣,之前扁平的兩個儀錶,現由「望遠鏡」形的圓筒包圍,錶面圖案和指針是新設計,AMG 版有碳纖紋內圈;儀錶間的顯示屏由黑白變為彩色顯示屏;軚盤軸上的水撥/指揮燈棒,以及門邊的電椅調校制改用電鍍銀色按鈕;改大至 8 吋闊的中控台彩色顯示屏,顯示的圖案與 A-Clas s小改後的一樣,功能表內同樣有 12 種顏色、5 段光暗的車廂氣氛燈光 ambience lighting;壓有 AMG 盾徽的波棍頭維持一樣,波棍後的轉盤制,是早期款沒有的 Dynamic Select 駕駛反應系統,現新版 A 45 也跟小改後的 A-Class 一樣設有,不再像以往只得波箱揀 C、S 和 M,而普通 A-Class 有的「Comfort」、「Sport」和「Eco」模式,A 45 則有「Comfort」、「Sport」和「Sport+」來改變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以及ESP穩定系統介入狀態;各模式中,「Comfort」新加有 60-160km/h 間引擎與波箱分離的 sailing 滑行功能,ECO start/stop 自動生效;「Sport」加快引擎/波箱反應,有電腦控制的活瓣的 AMG sports exhaust 系統聲音變厚;「Sport +」有最快轉波時間,懂拖波補油,油門反應最靈敏,直噴和點火系統在轉高波時會稍為停一停滯,讓波箱更快接合;第 4 個「Individual」自定模式可揀引擎快慢,波箱手動或自動轉波,以及ESP系統 Comfort 長著、Sport 容許甩尾或是 Off 關調。車子的裝飾色調則與早期款一樣,有碳纖紋錶板、紅色安全帶和冷氣出風口框,連頭枕的 AMG 座椅沒有變改;軚盤則改為下方扁平的「D」字軚。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23
新版A 45新增一項之前沒有的加錢另購AMG DYNAMIC PLUS package加AMG RIDE CONTROL電子軟硬避震,前輪加配機械式限滑差速器,Dynamic Select駕系統有第5個「Race」模式,轉波時間比「Sport +」更快,ESP系統有容許更大甩尾角度的「Sport Handling Mode」,引擎和波箱會以最低波段和最高轉數方便跑track,示範車則沒有裝上。

A 45 採用的首個 AMG 四汽缸引擎,本身已是同類引擎中全球輸出最高,其特點有鋁crankcase曲軸盤,鍛造凸輪軸和活塞,抗磨活塞環和 NANOSLIDE 抗磨汽缸套,turbo 採用 twin-scroll 進氣技術,兼有小巧的turbo housing和短進氣管道,直噴系統每次衝程可多次噴注和多次點火,現改用經「優化」的汽缸頂、點火時間和渦輪增壓器,渦輪壓力雖然最高仍是 1.8 bar,6,250rpm 紅線沒變,但輸出由早期 360 匹和 450 牛頓米谷高至 381 匹和 475 牛頓米。7 前速 AMG SPEEDSHIFT DCT 雙離合器波箱,現 3 至 7 波比率改得更短,即轉數跌得更少。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19
新版 A 45 的駕駛感覺和動態與之前一樣,原地 idling 踩油起步,要先經四汽缸引擎低轉的無甚扭力後才谷起氣來壓著的上路;用 launch control 左腳踩 brake,右腳踩油起步,轉數自動維持在 3,500rpm 左右,繞過了之下的無扭力地帶,然後左腳一放…… 嘩!眼耳口鼻全迅速被強大滴加速的推回頭顱去,前輪空一空轉後四驅系統自動將扭力調至後輪,引擎同樣在 6,000rpm 開始發出充滿爽勁的「zzz..」共鳴微震,車子 0-100km/h 現只需 4.2 秒,比舊款快足 0.4,每段都推得更雄厚有力,聲線澎湃、低沉、野性;上高波時,點火停滯功能帶來一種超爽的「及…及…」聲響,而且每波chok頸;收油拖波,排氣喉「霹靂…啪啪…」放炮般,美妙動聽。同一副 4MATIC 四驅系統,車子平常以前輪驅動,後輪用多碟式離合器得到動力,需要時扭力分佈可 50:50,即出彎踩油,頭輪遇少少空轉,後輪隨即獲得動力,繼續向前爪地而去;ESP 內設的 Curve Dynamic Assist,是現有功能,能對內輪制動,遇有understeer,會幫車修正抝入彎角,單靠踩油,車子就是圍著圓週自轉,很難響胎,操控和制動性能很強。用 $748,00 買它,全是為了這些性能、聲響、循跡,以及頸項至手指至臀部之間的享受。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02
新款 AMG 前泵把改為「眼鏡」形設計,左右入風口內有兩條黑色橫間,外圍有黑色「C」字形裝飾框,中央下入風口有五條直柱,下有擾流片。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03
舊款 A 45 尾泵把比較平平板板的黑色網紋部份,現改成更有惡意的四格 diffuser 和下方擾流片。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04
新款十柱形 18 吋輪圈,配 235/40 R18 輪胎;另有 19 吋 option (用235 / 35 R19胎);前後鑽孔制動碟直徑是 350 和 330mm。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05
早期A-Class的尾燈用「C」形的紅燈包著指輝燈,現紅燈部份改成分叉款;車頂擾流翼現加裝小尖喙,連同前後新泵把能產生較大下壓力。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06
軚盤軸上的水撥/指揮燈棒,以及門邊的電椅調校制改用電鍍銀色按鈕;改大至8吋闊的中控台彩mon,顯示的圖案與 A-Class 小改後的一樣。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07
紅色安全帶、紅色冷氣出風口框,以及連頭枕的AMG座椅沒有變改;軚盤則改為下方扁平的「D」字軚。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08
壓有AMG盾徽的波棍頭維持一樣,波棍後的轉盤制,是早期款沒有的 Dynamic Select 系統,A 45 有「C」、「S」、「S+」和「I」自定模式。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09
之前扁平的兩個儀錶,現由「望遠鏡」形的圓筒包圍,錶面圖案和指針是新設計,AMG 版有碳纖紋內圈;儀錶間的顯示屏由黑白變為彩色顯示屏。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10
Dynamic Select 系統第 4 個「Individual」自定模式可揀引擎快慢,波箱手動或自動轉波,以及 ESP 系統 Comfort 長著、Sport 容許甩尾或是 Off 關調。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11
同一副 4MATIC 四驅系統,車子平常以前輪驅動,後輪用多碟式離合器得到動力,需要時扭力分佈可 50:50。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12
與 A-Class 小改一樣,功能表內同樣有 12 種顏色、5 段光暗的車廂氣氛燈光 ambience lighting。

mercedes-benz-amg-a-45-4matic-2016-review-13
本身已是全球輸出最高的四汽缸引擎,現改用經「優化」的汽缸頂、點火時間和渦輪增壓器,輸出由早期 360 匹谷高至 381 匹。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4汽缸渦輪增壓 DOHC 16-Valve

排氣量:1,991cc

最大馬力:381匹 / 6,000轉時

最大扭力:475牛頓米 / 2,250-5,000轉時
波箱設計:7前速DCT雙自動離合器波箱

體積:4,299 X 1,780 X 1,433mm

重量:1,555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Mercedes-Benz-A-45-AMG/635

售價:HK$748,000 起
網址: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288(Mercedes-Benz Hong Kong)

文、攝:James Chan

Mercedes-Benz AMG A 45 4MATIC 圖片集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日產至潮揭背車 NOTE 聯同皇牌 MPV SERENA 復活節優惠爆破而出!

nissan-note-2015-review-01
日產揭背車NOTE至潮之選,以蜂巢狀鬼面罩及Squash Line車身線條提升年輕動感外型;耗油表現卓越,DIG燃油直接噴注系統配合SuperCharger增壓系統及Idling Stop智能停車熄匙系統,每公升燃油可行走多達34.5公里#;車廂空間出奇寬敞實用,外形精細但車廂內櫳長達2,065mm,出入方便之餘,擺放特大行李亦絕無難度。兼備多項優點的揭背車NOTE現貨價由$169,800起,指定日期前出車更可獲贈首年牌費連油劵價值$2,000。

日產皇牌MPV SERENA現貨價由$295,800,並帶來復活節三重禮遇,出車送第一重賞﹕首年牌費、第二重賞﹕汽車保險*以及第三重賞﹕油劵價值港幣$6,000。

歡迎今個復活節長假期(上午十時至晚上八時)親臨日產陳列室選購,盡享精彩禮遇。

# 實地測試紀錄來自「日產NOTE慳油大比拼活動」
* 以60% NCD計算,詳情請向營業員查詢。

日期:2016年3月25日至3月28日
地點:九龍灣陳列室及香港陳列室
時間:上午十時至晚上八時
查詢:2262 1088 及 2803 5333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Toyota 復活節期間呈獻「兩免三減優惠」

toyota-spade-2016-review-11
Toyota Sienta及Spade自首推以來深受本港市場歡迎, Toyota於復活節期間為兩款熱門型號呈獻「兩免三減優惠」。顧客凡選購Sienta或Spade其中一款型號,即可享免牌費、首60日免供款,半價購買保險及其他財務優惠*,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各位車迷萬勿錯過,歡迎於本長週末駕臨全線Toyota陳列室參觀選購。

同時,我們於本週末首推Sienta & Spade Style Edition網上獨家限定訂購,顧客可自選由2種型格飾紋配搭成多達18款的車身顏色設計,進一步特出其具個性演繹的特點並掀起一股型格熱潮,顧客更可同步享「兩免三減優惠」,歡迎登上以下網址www.toyota.com.hk/special 選購。
*以上優惠只限指定現貨及需選購指定豐田保險及財務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Lexus 復活限定禮遇指定型號優惠高達 5 萬

toyota-is200t-2016-review-21
Lexus將於3月25至28日假灣仔陳列室舉行「Lexus鑽亮白.復活限定禮遇」車展,特別精選多款白色2015現貨,指定型號優惠高達$50,000!即場購買更可額外尊享復活限定禮遇。請即親臨Lexus灣仔陳列室參觀選購。

精選型號包括:IS、ES、NX及RX系列等。

lexus-march-2016-24-promotion

「Lexus鑽亮白.復活限定禮遇」車展詳情如下:
日期:2016年3月25至28日 (本週五至下週一)
時間:上午9時至晚上8時
地點:Lexus 陳列室灣仔告士打道39號夏愨大廈地下 A 舖
電話:2820 4020
展出型號:IS、NX、ES及RX等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azda 週末 MPV 陳列車車展

Mazda_biante
Mazda 將於本週末於灣仔陳列室舉行陳列車車展,展出全線 MPV 包括靈活 7 座 Mazda5,豪華 8 座 Mazda8及環保 8 座 Biante。Mazda 全線 MPV 均配備最高安全規格 10 個安全氣袋,為您及家人提供更佳的全方位保障。即場出車可享特選MPV優惠,歡迎本週末蒞臨 Mazda灣仔陳列室參觀及選購。

Biante Granz Plus 售價低至 $249,900
SKYACTIV-G 2.0 公升引擎拼發 151 匹馬力
同級最闊車廂空間 (1,545mm)
特設 Living Mode 乘坐模式,腳部活動空間 (863mm)
同級少有10 安全氣袋
遙控雙電動趟門
原廠 Granz 車身擾流裝置
軚環轉檔撥片
恆溫冷氣系統及中後排出風口
i-stop 停車熄匙系統
優質皮座椅 (選購配備)

週日 MPV 陳列車車展
地點:灣仔陳列室 (告士打道148 號)
時間:上午 9 時至晚上 8 時
查詢:3768 4888 / 3768 4833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Infiniti 復活節呈獻限量現貨 $0 首期優惠

infiniti-q50-2016
復活佳節長假期,Infiniti助您馭無可比擬的極致性能,展現進取超凡個性!即日起選購指定Infiniti型號,可享「$0首期出車」財務方案優惠*,Q50月供低至$5,497*!

此外,個別型號更限量以特惠價發售,折扣超過$100,000。優惠期及名額有限,立即親臨 Infiniti 陳列室,揀選最匹配你之 Infiniti 個性座駕!

Infiniti旗艦陳列室

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合和中心地下

查詢:2756 9123

*須經指定銀行成功批核上會,方可享$0首期優惠,須受有關條款及細則約束。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Benz 2016 復活節優惠

benz-gla200-2015-review-16
精選型號E 200 Sport如配合「優選分期計劃」,月供低至$6,168^。A 250 Sport如配合 「Agility星智選」 分期購車推廣優惠,月供低至 $5,588^。另外A系列、B系列、V系列、CLS、GLA及GLE等多款熱賣型號可享現貨優惠*。

E 200 Sport 優惠價 $469,000起
E 200 Cabriolet 優惠價$508,000起
GLA 200 優惠價 $353,000 起

^優惠期有限。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只限指定現貨新車
查詢:2895 7339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MW Plug-in Hybrid 攻港由 $529,900 起

bmw-plug-in-hybrid-2016-hk-01
BMW 在香港推出 i8 i3 全電動車之後,今次輪到 Plug-in Hybrid 車系,而且一口氣有三款車,包括了 225xe Active Tourer、330e、X5 xDrive40e,可以滿足到不同車主選車需要。三部新車都配用了高壓鋰電來供電,可經由家中電源或 i Wallbox 進行充電。動力來源可由電動馬達或電油引擎來驅戶外,亦可以混合同時輸出動力,可以滿足到不同路面、駕駛者開車時需要。

bmw-plug-in-hybrid-2016-hk-03

bmw-225xe-01-2016
適合所有休閒活動及滿足不同家庭的需要一直是BMW 2 Series Active Tourer 的優勢。集實用、澎湃動力及高效表現於一身的全新BMW 225xe,不論性能及燃油效益同樣領先同儕。配用與BMW i8相同,榮獲國際殊榮的BMW TwinPower 1.5公升3汽缸引擎和6前速Steptronic自動波箱,最大馬力136hp,峰值扭力220Nm/1,250-4,300rpm,0-100km/h加速6.7秒,最高時速為202km/h,耗油量低至2.1L/100km。而電動馬達則能輸出馬力88hp及165Nm/0-3000rpm扭力。使用純電模式行駛的最遠路程為41km,最高時速可達至125km/h,完美彰顯節能優勢及駕駛表現。

配備3汽缸引擎的BMW 225xe,同樣具備四驅功能,設計理念與i8相近。BMW 225xe 的電動馬達負責驅動後輪,配合其2 Series Active Tourer 一直沿用由引擎負責的前輪驅動,組成「electrified xDrive」四驅系統。駕駛者能夠依照天氣及路面情況,自由切換成前驅、後驅或四驅行駛模式,全面提升BMW 225xe行車穩定性、駕駛動感及操作性能。

BMW 225xe的進出及車廂空間寬闊,座椅位置同時升高30mm,讓乘客全程享受舒適愜意的旅程。後座椅背具備不同角度的翻摺功能,靈活多變的座椅組合適合駕駛者日常使用。憑藉其跑車配置與多用途性能,BMW 225xe將傲然帶領同級車型進入全新綠色領域。

bmw-330e-01-2016
BMW 3 Series 經過40年的創新及改革,將由BMW 330e領導3 Series 向Plug-in Hybrid的未來道路進發。貴為BMW最暢銷系列,3 Series 無忘為車迷再一次帶來驚喜及無與倫比的駕馭樂趣,成就性能與節能之間的完美平衡。

BMW 330e的耗油量低至2.1L/100km,其卓越的節能效益超乎想像,而且無損BMW 330e發揮3 Series 的頂尖性能。配用BMW TwinPower 2.0公升4汽缸引擎及8前速Steptronic自動波箱,引發最大馬力184hp,峰值扭力290Nm/1,350-4,250rpm,0-100km/h加速僅需6.1秒,極速為225km/h,讓駕駛者享受馳騁快感之餘,體現環保駕駛樂趣。

BMW 330e除貫徹3 Series的非凡性能外,更以其標誌性的50:50前後重量分布,帶來更高的行車穩定性及安全性。配合後輪驅動的行駛模式及eDrive系統,隨即讓駕駛者感受BMW獨特而極致的駕駛動感、無可取替的靈活操控,以及完美的適應能力,協助駕駛者能瞬間征服每段路途。

the-new-bmw-x5-xdriv
BMW X5系列自推出以來,持續於運動型多功能車 (SAV) 級別之中佔領先之列。BMW深知駕駛者外型及性能兼備的需要,首次於X系注入Hybrid概念,突破性的結合為一眾SAV愛好者提供嶄新選擇。
全新BMW X5 xDrive40e保留BMW X5外型上的動感氣魄,配合eDrive及xDrive四驅系統,以無可比擬的躍動性能及節能效益,成為BMW首架Plug-in Hybrid SAV。

BMW xDrive40e的Hybrid動力配置確保引擎及電動馬達能順暢地相互運作,完全滿足駕駛者對行車操控的要求。配用BMW TwinPower 2.0公升4汽缸引擎及8前速Steptronic自動波箱,引發最大馬力245hp,峰值扭力350Nm/1,250-4,800rpm,0-100km/h加速僅需6.8秒,極速為210km/h。按下中央控制台的eDrive按鈕,可隨意選擇自動模式AUTO eDrive、純電模式MAX eDrive及節電模式SAVE Battery,其耗油量更低至3.3L/100km,打造SAV低油耗的新標準,讓駕駛者以BMW X5越野姿態乘載着低碳理念,自如穿梭於鬧市之中。。

X5 xDrive40e新增專業版導航系統有別於X5一般的導航系統,能夠依照道路情況、路線特點及個人駕駛風格,為駕駛者提供最高節能效益的ECO PRO路線,避免因堵車而消耗額外燃油,全面提升X5 xDrive40e的節能效益。額外選配包括後氣壓懸掛的自我適應懸掛系統套件Comfort (Adaptive Suspension Package Comfort)及電子懸掛系統(Dynamic Damper Control),大幅增強行駛時的操控性及穩定性。

高壓鋰電池設置於車尾廂底板下,載物容量達到500-1,720公升,絲毫不受Plug-in Hybrid系統影響,秉承BMW X5車款寬敞實用的載物空間。高雅舒適的車廂及靈活椅背調較,全方位為乘客締造超凡優越的坐乘體驗。

售價:
BMW 225xe $529,900
BMW X5 xDrive40e $899,900
BMW 330e $599,900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Toyota 下一代 Camry 造型將更前衛

Toyota-Camry-2017
面臨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 SUV 車款,房車銷路逐漸下降,各車廠均出招求變,新車的造型越來越前衛希望吸引顧客,如 Nissan 新 Maxima 及 Mazda 6,連一直以來成熟穩重的 Camry 也決定計劃在 2017 年第三季推出改款車時將會以四門 Coupe 風格現身!另外,將會使用比 Prius 底盤 C Platform 更高一檔次的 K Platform,軸距會由 2775mm 增加至 2825mm,車身尺碼為 4880x1840x1430(mm),長及寬略為增高,但高度則下降了 40mm。至於動力系統方面,將會換上全新的 2.5 公升直四 Turbo 引擎,但性能如何則暫時仍然未知。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Subaru Forester 亞洲大型發布 香港售價 $299,800 起

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25
小改款的 Subaru Forester 終於進行亞洲區發布,今次新車將於香港 4 月 1 日正式推出應市,其操縱性經過強化、內外作出小改動,為車迷車主帶來一定新鮮感。新車主題為《IS THERE ANYTHING YOU CAN’t DO?》,是希望告訴大家,當面對任何挑戰的時候,Subaru Forester 都能夠伴隨一一征服每段冒險旅程。令人興奮的是新車只是由 HK$299,800 起,對香港市場的 SUV 車型來說有一定競爭力。

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26
今次新車試駕活動在泰國進行,由於是小改款關係,代理今次針對 Forester 賣點 – 全時四驅系統去安排試駕場地。在不同的泥地、石地環境下試駕,讓傳媒感受到 X-Mode 帶來的好處。今次在簡單 Off Road 環境下開 Forester,基本上是難不到這部車,X-Mode 內置的斜坡緩降控制,在野外凹凸不平的斜坡時,能助車輛下坡時適量調整車速。加上全時四驅系統,即使於泥濘路況輪胎打滑時都可以輕鬆走過。最有趣的試車環境在泥地圍著圈跑,導師不斷指導無需減車速,繼續進油,可以感受到 X-Mode 對車子進行了速度控制和防止打滑兩樣安全控制,對於不太多機會走爛泥路的香港車主來說,這部車在 Off Road 環境下也很易開。在泥地環境下,進行直線加速後緊急煞停車子,亦安穩地將車停下。

小改的 Forester 由一副環型車架作為基礎結構,能夠保護車內乘客於翻車時承受 1.5 噸重力。在被動安全系統中,還包括了全車門側內置安全防撞桿、防止後撞頸椎傷害安全座椅。而主動式安全系中,有車輛動態管理系統(VDC)、斜坡起動輔助系統、煞車優先系統。懸掛系統亦經過精心改良,提升行車時的舒適度及操控表現。配上硬度提升的前橫杆、強化線圈及避震機,駕駛者無論於都市穿梭或越野路面上都能夠感受到更加舒適及操控更加精準的駕駛體驗。

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28
新車為配合熱愛戶外活動的車主,在 Forester 2.0i-P 及 Forester 2.0XT 中,配備個人密碼開鎖(PIN)系統,以備車主於遺失或損毀車匙時的不時之需。車主只需要於車門位置輸入預先自行設定的密碼,就算在沒有車匙的情況下也能輕鬆簡單開啟車門。Forester 配上經過改良的隔音物料及厚度增加的車窗,令車內車外的隔音能力都得以提升,其實現有版本的隔音已經很不錯了。

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30
Forester 2.0i-P 配備 2 公升 4 汽缸 FB20 水平對向 Boxer 引擎。於 6,200 轉速時可輸出 150 匹馬力。引擎的長衝程及輕量化設計亦進一步減低平均油耗量至 7.9 公升 / 100 公里的水平。至於 Forester 2.0XT 型號所配備的 2 公升直噴式增壓引擎則能於 5,600 轉速時輸出達 241 匹馬力,平均油耗量更只是 8.5 公升/ 100 公里。今次代理定價算進取的,2.0i-P 由 HK$299,800 起,最受歡迎的 2.0 XT HK$329,800 起,可以因應個人需要去選擇是否需要「直噴式增壓引擎」,由於價差不大,相信針對男性車主而來的 Forester,頂級版相信會更加有吸引力,亦是很多車主慕名而來的主因。新車在 2016 年 4 月正式在香港發售,現已進行陳列室新車預覽活動,想看看新車的讀者到達陳列室查詢即可。

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31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33
代理今次準備了一連串的泥地、石地供傳媒試駕。

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32
Russell Swift 開著 Forester 進行二輪行車表演,同時帶出今次主題《IS THERE ANYTHING YOU CAN’t DO?》。

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37
今次試駕主要是針對 X-MODE 而設。而 X-MODE 包括了斜坡緩降控制、強化全時四輪驅動系統、強化車輛動態控制系統(VDC)三大功能。

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38
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39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40
全新的鬼面罩、尾燈都為 Forester 帶來一點新鮮感。頭燈亦加入了 SRD 轉向感應。

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43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44
錶版、軚盤都為駕駛者帶來新鮮感。

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47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46
駕駛席設有兩組記憶功能。

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27
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50subaru-forester-2016-test-drive-51
記憶電動尾門和充足的尾箱空間,都為 Forester 添加不少分數。

Subaru Forester 2.0XT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BOXER 四缸水平對向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998cc
最大馬力:241 匹 / 5,600 轉時
最大扭力:350 牛頓米 / 2,400-3,600 轉時
波箱設計:Lineartronic CVT 無段變速自動波箱
體積:4,595 X 1,795 X 1,735mm

Subaru Forester 2.0i-P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BOXER 四缸水平對向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995cc
最大馬力:150 匹 / 6,200 轉時
最大扭力:198 牛頓米 / 4,200 轉時
波箱設計:Lineartronic CVT 無段變速自動波箱
體積:4,595 X 1,795 X 1,735mm

Subaru Forester 2.0XT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Subaru-Forester-20XT/833/

Subaru Forester 2.0i-P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Subaru-Forester-20i-P/834/

Forester 2.0XT 售價:HK$329,800 起
Forester 2.0i-P 售價:HK$299,800 起
網址:http://www.motorimage.net
查詢:2824 4473(意美汽車)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 泰國直擊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Benz 公佈小改款 CLA 及 CLA Shooting Brake

Mercedes-Benz-CLA-01
Mercedes-Benz 早前公佈了小改款 CLA 及 CLA Shooting Brake 的內容,外觀主要是換上了全新的頭泵把和鬼面罩,令造型更動感強桿。還換了 18 吋多幅式輪圈及車尾左右式排氣喉,同時新增 Cavansite Blye Metallic 車色選擇。另外,除了 AMG CLA 45 有著一貫的 AMG 包圍外,一般的 CLA 和 CLA Shooting Brake 也提供了 AMG Line 包圍選擇。至於車廂方面,配置了新的 8 吋螢幕,經過重新設計的儀錶板及使用了更多鍍鉻飾條。同時導入了 Active Brake Assist 安全系統可在緊急時候進行主動煞車;還有 Hands Free Access 系統可詨車主無須遙控及手動的條件下打開車尾箱。動力系統則有 2.0 公升引擎可輸出 184hp、211hp、218hp、381hp 等不同版本選擇。預計小改款 CLA 將於 2016 年紐約車展推出。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udi TT RS 入油時又被偷拍到了

audi-tt-rs-2016
Audi TT 一直是雙門小車潮流指標,新一代推出後即時成為話題作,其跑版 RS 亦已經讓 FANS 多加留意推出時間。早前在賽車場上測試後,最近它再次裸裝試車,還進入油站入油,隨即被國外網站上傳諜照,單從外觀來看,其惡樣氣勢絕不遜給大哥 R8。

TT RS 使用不一樣的擾流 Package,頭泵把下方印上 quattro 字樣,銀色大而起角的車頭擾流器,加上大型入風口令賣相跟普通版不一樣。TT RS 尾燈用上了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體照明技術,在 CES 2016 已經曝光。動力系統方面,將使用 2.5 公升五氣缸渦輪增壓引擎,雙離合器半自動波箱及 quattro 四輪驅動系統,最大馬力上看 400 匹。很大機會在 2016 年 4 月就可以在國外推出市場。

audi-tt-rs-2016-2

文:小肥
主圖為 Audi TT 內裝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Toyota Prius 今次觸了電

toyota-prius-2016-review-title地球村首部大量生產的 Hybrid 汽車,豐田 Prius,1997 年面世,2003 和 2009 年推出第 2、3 代,根據豐田所指,期間全村賣出的 900 萬部所有牌子 Hybrid 車中,豐田的 Hybrids 佔 800 萬部,當中一半是 Prius 車系(包括 Prius C);無論你接受與否,Hybrid 汽車已是市場主流。  

  
對於喜歡 Prius 的人來說,這部全新第 4 代出品,仍然是你們所喜歡的 Prius,即行車寧靜、流暢、與普遍房車一樣的空間、運作透明,以及當然的慳油等隨便說得出的好處;而對於那些能指出 Prius「有改善空間」的地方的人(包括筆者)來說,新 Prius 的最大驚喜,是它不再是舊有的 Prius;它改進的地方,足以令我成為這個宗教的一個新信徒。 

toyota-prius-2016-review-15

老實說,過往接觸過的多代 Prius,除了有以上人們喜歡的優點外,駕駛感覺可改善的地方,3代如是,包括一:感覺笨重,重心高,令至拐彎拋浮,無需掟彎便響胎;二,軚盤又輕又搖,扭軚無feel;三:制動腳踏踩下時「卡嗞…卡嗞…」,像踏在充氣腳泵的感覺,空虛無質感;四,油/電混合加 CVT 波箱,永遠「嘩…」恆定的的上路,不快也不慢,沒甚麼激情可言。即車子只在老老實實的範疇上有舒適和慳油貢獻,最大的駕駛樂趣,只來自看到彩色屏幕上的卡通車仔一時行電,一時行 Hybrid,收油充電,得個「知」字。
  
對於今代新 Prius,開車前本抱著同樣心態,沒有太大期望,但…原來我錯極了!

toyota-prius-2016-review-20
新 Prius 有種重科幻口味的內外設計,車頭的三角、三角,再三角線條,隱約見到些 Lexus LF A 的影子;車尾處,牛角形的尾燈連尾翼,加上尾箱的垂直橫玻璃,像是鵪鶉化的 Civic Type R 般;黑色的 C 柱斜尾地方,有點貌似 90 年代的 Subaru SVX。車子體積比舊款稍長(+60mm)稍闊(+15mm)和稍矮(-20mm),車頭蓋降低62mm,車頂最高點向前移170mm,即是較似一粒水滴的車側線條,風阻是 Cd 0.24。7 種車身顏色,新增Dark Blue Mica Metallic 藍和 Emotional Red 紅色。整體外形是美?是醜?是 Cute?我答不到,特別就是了。 

toyota-prius-2016-review-19
有點太空倉 feel 的車廂,藍色、白色加黑色,看似 BMW i8 的色調;左右冷氣出風口有個有閃粉效果的藍色外框,銀色推柄上像是Jaguar那些車般自信地有個「Prius」字;錶板高度比前降低,加上整幅白色的,感覺很是開陽。偏中的上層主儀錶板,司機同樣要向左瞄才能看到,當中的花碌碌 LED 顯示,美美的。今代 Prius 新加豐田的首個 HUD 投射儀錶,可撳制揀顯示淨車速,或是車速加「充電/用電錶」和電池存量,再加重其科幻味道。黑色的中控台部份,是流行的「懸浮」式設計,令中央顯示屏和冷氣控板像「浮」在白錶板之上,幾好看!像是牙醫診所漱口盤的中橋白色膠兜連杯架,加上白色的小波棍台,再加上軚盤左右翼有同樣的白色裝飾片,感覺乾乾淨淨,沒有毛病,我很喜歡!新的前座椅較前慳位而且輕量,椅架和軟墊的設計更能平均承受體重,即提高長時間駕駛的舒適性,我的短途駕駛覺得座椅舒適,但弧度比較平坦,轉向時對上身沒有太大支持;比前大大降低 59mm 的坐點,坐姿明顯較為伸展;司機位椅背另有充氣腰墊,撳制後,像有個巴士乘客用膝蓋頂你椅背般,幾好!後排座椅同經「優化」,座墊加闊,雖然車頂較矮,但頭頂空間有增。

混能動力系統有新改良,同個「2ZR-FXE」1.8升直四 Atkinson cycle電油引擎,輸出有97匹(舊款99匹)和142牛頓米(一樣),但有改良流動的進氣 port、改良的冷卻水道、大容量廢氣循環系統,熱效能提升 40%;另引擎改用低磨擦量的活塞裙腳和其他旋轉部件,以及改用較稀機油,提高效能。電摩打改得更細、更輕,同樣更細的摩打橫軸現改放至與尾牙同一軸線上,動力流失減少 20%;新摩打的輸出比前少,現有 72 匹/163 牛頓米,系統總輸出 122 匹;舊款摩打則有 82 匹/207 牛頓米,系統總輸出 136 匹。代理公布的平均耗油量是 27km/L,日方的 JC08 mode 則有 34-37.2km/L;舊 Prius 則是 25.5km/L(香港數據)和 30.4-32.6km/L (日本JC08 mode)。 

新車加速性能同樣不快也不慢,CVT波箱在踩油下同樣「嘩…」著的去,但今代新加Power mode駕駛模式制,按下後,摩打會多加出力幫助加速,效果明顯,而且算多了一樣玩意。40km/h之下,車子夠電的話,一樣可靜悄悄的行純EV電動mode。行駛間,油電交叉運作同樣透明、寧靜。收油和踩brake時,反充電系統會照樣為電池充電,但制動系統改用新的active hydraulic booster油壓泵,完全沒有了以往踩brake的「卡嗞…卡嗞…」氣泵感,同樣輕巧的感覺,腳感自然得多,這是我最喜歡的改進。 

可能屬最重要的新聞,是 Prius 率先採用豐田全新 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底盤結構,有雷射焊接、膠水黏合、19% 高拉力鋼,抗扭曲力提升60%,全車重心更低,加上摩打的電池由行李箱地台改放至後座椅低,在坐姿更低的環境下,現真真感到更低的搖滾重心和車架扎實,轉向時較少傾側,整部Prius大大比前感覺輕鬆上路,懸掛舒適柔軟之時,更少拋浮,更敢輕輕掟彎;再加上後懸掛由扭桿式改用獨立雙搖臂,吸震反應更仔細;同樣輕巧的軚盤,空虛感少了,直接感多了。全車在我之前覺得不善的地方,全部有所改良。對比過往的 Prius 我想也沒想過會對它如此好評。

toyota-prius-2016-review-02
牛角形的尾燈連尾翼,加上尾箱的垂直橫玻璃,像是鵪鶉化的 Civic Type R 般。

toyota-prius-2016-review-03
同個 1.8 升 Atkinson cycle 電油引擎,但有改良流動的進氣 port、改良的冷卻水道、大容量廢氣循環系統,熱效能提升 40%。

toyota-prius-2016-review-04
Prius 率先採用豐田全新 TNGA 底盤結構,有雷射焊接、膠水黏合、19%高拉力鋼,抗扭曲力提升 60%,重心更低,後懸掛改用獨立雙搖臂。

toyota-prius-2016-review-05
黑色的 C 柱斜尾地方,有點貌似 90 年代的 Subaru SVX。

toyota-prius-2016-review-06
HUD 投射儀錶,可撳制揀顯示淨車速,或是車速加充電/用電錶和電池存量,再加重其科幻味道。

toyota-prius-2016-review-07
左右冷氣出風口有個有閃粉效果的藍色外框,銀色推柄上像是 Jaguar 那些車般自信地有個「Prius」字。

toyota-prius-2016-review-08
摩打的電池由行李箱地台改放至後座椅低,令尾箱儲物量由 446 升增加 13% 至 502 升。

toyota-prius-2016-review-09
新 Prius 有種重科幻口味的內外設計,車頭的三角、三角,再三角線條,隱約見到些 Lexus LFA 的影子。

toyota-prius-2016-review-10
錶板高度比前降低,感覺很是開陽;偏中的上層主儀錶板,司機同樣要向左瞄再能看到;藍色、白色加黑色的車廂,看似 BMW i8 的色調。

toyota-prius-2016-review-11
司機位椅背另有充氣腰墊,撳制後,像有個巴士乘客用膝蓋頂你椅背般,幾好!比前大大降低 59mm 的坐點,坐姿明顯較為伸展。

toyota-prius-2016-review-12
前座椅架和軟墊的設計,更能平均承受體重,即提高長時間駕駛的舒適性,但弧度比較平坦,轉向時對上身沒有太大支持。

toyota-prius-2016-review-13
像是牙醫診所漱口盤的中橋白色膠兜連杯架,加上白色的小波棍台,加上軚盤左右翼有同樣的白色裝飾片,感覺乾乾淨淨,有點太空倉 feel。

toyota-prius-2016-review-14
車子體積比舊款稍長 (+60mm) 稍闊 (+15mm) 和稍矮 (-20mm),車頭蓋降低62mm,車頂最高點向前移170mm,即是較似一粒水滴的車側線條。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 DOHC 16-Valve VVT-i Hybrid

排氣量:1,798cc

最大馬力:97 匹 / 5,200 轉時

最大扭力:142 牛頓米 / 3,600 轉時
同步摩打:72 匹/163 牛頓米
波箱設計:CVT 無段變速波箱

體積:4,540 X 1,760 X 1,470mm

重量:1,375-1,400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Toyota-Prius-Super-Luxury/832/

售價:HK$333,200
網址:http://www.crown-motors.com
查詢:2884 7999(皇冠汽車)

文、攝:James Chan

Toyota Prius 圖片集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