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C
Hong Kong
Sunday, August 17,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31

Alfa Romeo 香港多品牌售後服務中心即將開幕


繼Alfa Romeo香港灣仔陳列室後,Azzurri宣布全新「愛快·羅密歐 (Alfa Romeo) 及多品牌售後服務中心」將於 9 月上旬正式投入服務。售後服務中心將位於新界葵涌大連排道182-190號金龍工業中心4座地下A室,佔地超過五千呎,提供共6個工作空間處理服務。

售後服務中心屆時將提供原廠及最高品質的全方位檢查、維修、保養、車身噴油、技術支援服務。此外,中心更會提供專業級別的汽車美容服務、以及汽車鍍膜服務,務求為顧客帶來一站式汽車售後服務。


除了服務新款的Alfa Romeo Giulia及 Stelvio外,服務中心亦會為Stellantis集團旗下不同品牌,如Fiat、Abarth及Fiat profedssional等等的車款提供檢查維修服務,當然一眾旗下品牌的經典車款亦可到中心接受服務。與此同時,中心已為未來到港的電動車準備設施應付將來的售後服務。

售後服務中心將貫切陳列室以最高標準設計,將品牌核心價值: 以顧客為先的精神全面注入。特設充滿意大利風格及舒適寛敞空間感的顧客接待區,顧客等候服務的同時可品嚐意大利正宗都靈手沖咖啡,為車迷和顧客提供獨特而全面的品牌體驗。


除了為顧客度身訂造全方位檢修服務,中心更為顧客提供不同的優惠計劃。多年前開始,Alfa Romeo 在港澳是首個品牌提供原廠5年原廠保養。今次經過廠方悉心為香港越來越熱、濕度又高的亞熱帶氣候打造出全新冷卻和防潮電子系統,大大提升了可靠性和耐用性,亦增加顧客對品牌的信心。現凡購買Alfa Romeo Giulia及 Stelvio,即專享2+3年原廠保養服務*。

愛快·羅密歐 (Alfa Romeo) 及多品牌售後服務中心
地址:新界葵涌大連排道182-190號金龍工業中心4座地下A室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六 上午9時至下午6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網上預約:www.alfaromeo.com.hk
預約服務熱線:+852 3911 1998
電郵: [email protected]

平治於「圍方」開設全新概念店!便利新界客戶


平治於大圍最新大型商場「圍方」開設全新概念店 Mercedes-Benz Lab,讓顧客更輕鬆體驗平治的品牌和產品。概念店面積近 4,000 平方呎,可展出多達 6 款精選型號。顧客可使用店內的車輛配置互動屏幕,了解更多平治產品資訊和 Mercedes-EQ 電動車嶄新科技。概念店提供即場試駕,讓顧客體驗平治無與倫比的駕駛感受。平治精品系列在店內有售,作為禮物最適合不過。將來平治更會於店內舉辦各類活動,讓平治車迷出席參與。

Mercedes-Benz Lab
地址:新界大圍車公廟路18號圍方2樓201號舖
營業時間:每日上午10:00 – 下午9:00
電話:2504 6140

Dacia Spring 電動城市 SUV 兩萬鎊低價殺入英國市場


Dacia Spring 早於 2021 年在歐洲推出,法國的起價低至 16,990 歐元(約 14,500 英鎊),當車輛進入英國市場時,價格可能不會像法國那麼低(法國現在應用激勵措施後的價格從近16,000歐元起),但預計進口車型的起價仍將低於 BYD Dolphin 和 MG4 等車型。現有的歐洲規格車型有26.8kWh電池和前置馬達,可以行駛最多143英里。

歐洲市場提供兩種版本的Spring,功率分別為43匹和64匹,兩種版本均配備26.8kWh電池。較低功率版本的0-62英里/小時加速時間為19.1秒,而64匹版本則可在13.7秒內完成。兩種版本均配備在儀表板上的“ECO”按鈕,用於限制動力輸出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可用續航里程。在普通模式下,最高時速為78英里/小時。


根據WLTP測試標準,聲稱的綜合行駛里程在137至143英里之間,在城市行駛條件下,續航里程可高達30%。顧客可以選擇添加30kW快速充電選項(目前價格約為600至800歐元,取決於市場),然而,當這款車於2024年進入英國時,使這項功能成為“重大改進設計和配備”之一也是有可能的。


100%充電所需時間為14小時(使用標準三插孔家用插座)或5小時(使用7.4kW家用壁式充電機)。選裝直流充電插口後,從公共直流充電站從10%到80%的快速充電可在不到一個小時內完成。Dacia Spring 仍然是一款相當小巧的車輛,長度為3.7米,寬度為1.6米,高度為1.5米。

車廂有齊多媒體系統和衛星導航系統,也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功能。主要的安全設備是標配,包括防鎖死煞車系統、電子穩定控制、六氣囊、緊急呼叫(SOS按鈕)、自動開啟頭燈和自動緊急煞車。

英國跑車 Caterham Project V 向保時捷 718 Cayman 挑機


新款 Caterham 模型暫時被稱為“Project V”,是這家小規模英國跑車製造商從未見過的。過去最接近的模型可能是90年代中期的Caterham 21型敞篷車,該車型僅生產不到50輛。至今,這仍然是唯一一款不基於舊有Lotus Seven底盤設計的Caterham 量產車型,而Lotus Seven底盤設計已經在Caterham Seven車型的50年生命周期內一直存在。


Caterham 無疑希望Project V能夠引起比21型更大的市場關注,預計這款車型將於2025年末投入生產。這意味著它將在備受期待的MG Cyberster之後面市,但預計售價約為80,000英鎊,它可能將更接近前面提到的保時捷718電動車。預計量產車將採用Project V概念車的許多元素,擁有流線型輪廓和傳統的中置引擎跑車比例。車內設有創新的2+1座椅配置,後排乘客需要將腿放在前排座椅之間,但Caterham 表示量產車將提供可選的2+2配置。不過,我們仍不建議讓體積較大的乘客坐後排。


Project V旨在“輕巧、簡單且提供無與倫比的駕駛體驗”,採用55kWh電池組和268匹馬力的後置電動馬達。Caterham 表示這款概念車的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為“不到4.5秒”,最高時速可達143英里。

Caterham Project V重量僅1190公斤,宣稱續航里程為249英里,不過如果使用“運動”或“短跑”駕駛模式,這一數字可能會有所減少。當電池最終耗盡時,Caterham 表示可以將車輛插入150kW直流超快充電器,並在短短15分鐘內完成20%到80%的充電。

Hyundai Santa Fe 大改款向 Defender 致敬


大家眼前這部Santa Fe是現代汽車最新的車型,其引人注目的設計定能讓您多看一眼。這款中型跨界車放棄了曲線造型,採用了直線和方盒的新外觀,既是對老派傳統越野車的致敬,又帶有未來主義的風格,得益於現代化的前後照明元素。


現代汽車表示,新車型的軸距更長,方盒狀的後端設計旨在提高貨物容量。車頂幾乎沒有向後傾斜,尾門看起來幾乎呈現90度的角度。車身顏色的飾條環繞在後窗玻璃周圍,讓人聯想起 Land Rover Defender 的設計風格,頭燈和尾燈都采用H形LED設計。粗壯的輪拱飾條和大型車頂行李架凸顯了新車型更強調越野風格的特點。

而現行的Santa Fe只提供兩排座椅配置,但現代汽車表示新車型將提供第三排座椅。照片顯示這是一種兩排座椅配置,第二排座椅可平放在地板上。內飾比以前高檔得多,同樣帶有陸羅漢風格,將提供Nappa皮革、兩個12.3英寸屏幕和兩個中央控制台無線充電座。


新車型將提供一款2.5升渦輪增壓直列四缸引擎,照片上有“2.5T HTRAC”的標誌,這也表示這款車將配備現代汽車的全輪驅動系統。現行的Santa Fe 2.5T動力系統可輸出277匹馬力和311磅·英尺的扭矩。混合動力車型也可能會回歸產品陣容。我們預計,擁有越野風格的XRT車型級別將繼續保留,可能比以前更有越野性能升級。新車型的價格肯定會高於現行車型的起價30,085美元,而高級車型的價格可能接近50,000美元。

Tesla Cybertruck 量產車正式出廠


Tesla Cybertruck在美國得州的Gigafactory工廠正式開始生產,第一輛Cybertruck從生產線上下線,距離首次亮相已經接近四年。

Tesla 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第一輛量產Cybertruck的照片,車身周圍圍繞著工廠的工人。這顯示Tesla 很可能會實現修訂後的目標,即在九月底開始交付這款農夫車,這比Cybertruck在2019年亮相時預計的交付日期推遲了兩年。

Cybertruck的長度(5.87米)與傳統競爭對手相同,但內外部設計卻完全不同。首先,它採用了極具激進的楔形設計,沒有前格柵,窗框呈角度狀,車身幾乎沒有曲線。它的車身據稱由“超硬30X冷軋不鏽鋼”製成,聲稱對9毫米子彈具有防彈性能。

Cybertruck將提供三種動力系統選項,包括單電機、雙電機或三電機。單電機後驅版本的0-60英里/小時加速時間為6.5秒,聲稱續航里程為250英里。

它的拖曳能力為3400公斤,有效載荷為1360公斤,根據Tesla 的發布信息,預計售價將從39,900美元(約30,600英鎊)開始,不包括任何政府激勵措施。與所有變種一樣,它聲稱可以實現1兆瓦(1000千瓦)的充電速度,就像Tesla 半挂卡車一樣。

中端的雙電機版本提供全輪驅動,聲稱的0-60英里/小時加速時間為4.5秒,能夠拖曳超過4500公斤。Tesla 此前表示,該車型的價格將從49,900美元起,不包括激勵措施。

頂級車型將採用Tesla 最新的三電機Plaid EV動力系統,與Tesla Model S Plaid相同。其價格從69,900美元起,聲稱續航里程為500英里,0-60英里/小時加速時間為2.9秒,四分之一英里加速時間僅超過10秒。Tesla 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表示,其拖曳能力為6350公斤。

底盤上配備了適應性氣壓懸掛系統,可調節車身高度。馬斯克聲稱,最大高度將達到16英寸,可以上下調節4英寸。

Cybertruck的貨箱長度為6.5英尺,與福特F-150相當,並配備可升降的蓋子。Tesla 聲稱有超過2800升的可鎖存儲空間,包括覆蓋的貨箱(被稱為“vault”)以及“frunk”和車柱中的空間。Cybertruck內部可容納六位成人。它的極簡主義內飾設計以一個17英寸平板式觸控屏為主。

Cybertruck對美國客戶開放預訂,只需支付100美元,是全額退款的訂金,但不保證這些預訂能夠轉化為實際銷售。馬斯克在農夫車首次亮相後表示,已有200,000人支付了訂金。

Honda ZR-V e:HEV 再有油電版本登場


剛剛今年 4 月在日本登場的本田全新中型城市四驅車 ZR-V,這個夏季便新鮮滾熱辣的在香港有售,試後我們覺得它有四大賣點:豐富的車廂用料,頗高質的行車質感,由引擎發電的 e:HEV 混能系統夠慳油,Honda SENSING 主動安全和輔助系統帶來少許半自動駕駛樂趣。ZR-V 在日本有兩款引擎選擇:1.5 Turbo 和香港代理賣的這部 e:HEV,售價 $393,880。 


ZR-V 的混能系統的操作概念與我們試過的 Jazz e:HEV 和 Stepwgn e:HEV 一樣:電油引擎加兩個電摩打,一個摩打用來發電,另一個用來驅動汽車;車子在夠電之下會用 EV 模式起步和行駛,不夠電或高負荷時會撻著引擎來驅動發電機供電給驅動摩打行所謂的 Hybrid 模式,在較高速大概 90 km/h 以上即內燃引擎最高效能的情況下會經 e-CVT 波箱扣上一個像 6 波的波牙來驅動汽車,期間驅動摩打會按需要提供「Boost」輔助,即出現真正的油電混合驅動。所謂的 e-CVT 波箱其實是兩個「fixed gear ratios」固定齒,電動時用 2.454,行 Engine 時用 0.805,比例與 Jazz 和 Stepwgn 也是一樣。ZR-V 這套稱為「Sport e:HEV」的系統其實不見得有特別跑化的地方,「Sport」在有優化的硬和軟件帶來更高效能和性能,與今代混能 Civic e:HEV 同用全新的 2.0 升直噴自然吸氣引擎,引擎輸出與它一樣是 143 匹 / 186 牛頓米,摩打有 184 匹 / 315 牛頓米,平均耗油量 26.9 km/L。 

由現款即第 11 代 Civic 底盤變種出來的 ZR-V,位置於新款 Vezel 和 CR-V 之間,長度與四門 Civic 房車差不多,2,655 mm 的輪距則比它(2,735 mm)短。在升高房車的一貫 SUV 式外型下,ZR-V 有扁和闊的頭燈,鬼面罩有垂直網格,頭泵把有「八字再八字」形翼片,輪拱與車身同色,尾燈有「斗」形紅燈,有種不是前威、不是浮誇的美感。


本田現行的錶板設計,由六角形儀錶盒、棟立式中控台屏幕、三旋鈕的冷氣控板、跨錶板的蜂巢型風口裝飾、六角形芯的軚盤所組成,從 Civic、Vezel,至北美的 Accord、CR-V、Acura Integra 等都有相似的設計,ZR-V 在這主調之外可找到偏向豪華的配置,如現年「懶型」的「飛拱」形中橋、12 喇叭 Bose 音響、天化控板、門邊和尾箱內有像射燈的單色氣氛燈光,中控台和中橋包有厚厚的軟墊,觀感豐富。雙層的中橋,上層是波段和其他控制按鈕,下層有雜物兜和兩旁的充電插頭。後排有中橋風口和充電插頭。尾箱有掛勾、12V 插頭、下層載物格和可棟起的層板,但找不到翻下後排椅背的拉柄,尾箱周邊和門壁下方有波浪形的黑膠塊,作用除了觀感特別外亦可減少刮花後的礙眼,近期的豐田 Corolla Cross 和萬事得 CX-60 也有類似的做法。電動尾門有定點開啟角度,兼有行遠自動關門功能。



ZR-V 無論電池供電或引擎發電大多時間都是行電,有電動扭力式的線性加速力,而且頗有力度,斜路盡油起步可響起胎來。行 EV 時車子靜悄悄的,撻火發電時就像日產同樣由引擎發電的 e-Power 般,引擎有引擎轉,摩打有摩打行,兩者像沒有很大關連似的。行車時,速度錶的顯示區可顯示動力流程、耗油量、羅盤,中央顯示區有「車仔」圖案顯示跟線狀況和鄰近車輛的「鬼影」,行電時有「EV」燈亮著;中控台屏幕有 360 度泊車鏡頭、耗油量、續航距、Apple CarPlay,字體和圖案都頗靚,但同樣地沒有德國車的屏幕系統般花巧。軚盤 +/- 撥片同樣有 4 段拖慢充電控制,可跟隨前車準確地控制拖慢。Drive Mode 反應模式有 Eco、Normal 和 Sport 三個模式來改變踩油反應。落山有HDC(Hill Decent Control)限速控制。Honda SENSING 主動安全系統同有防偏航 LKAS(Lane Keep Assistance System)、主動巡航 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和前撞警示和自動煞車 CMBS(Collision Mitigation Braking System),一如所說,車子自己懂得跟著前車調節速度和距離和懂得自動扭軚跟線,在公路上能有 3、4 成時間做到半自動駕駛。在日系行車一貫的柔軟和拋浮行駛感覺之上,ZR-V 倒有種高質的幼滑和隔絕程度,總的來說是一部頗舒適的新進本田 SUV。


由現款即第 11 代 Civic 底盤變種出來的 ZR-V,位置於新款 Vezel 和 CR-V 之間。


中控台和中橋包有厚厚的軟墊,觀感豐富。


本田e:HEV混能系統由電油引擎加兩個電摩打組成,一個摩打用來發電,另一個用來驅動汽車。


「懶型」的「飛拱」形中橋,上層是波段和其他控制按鈕,下層有雜物兜和兩旁的充電插頭。


ZR-V 大多時間都是行電,有電動扭力式的線性加速力,而且頗有力度。


尾箱有掛勾、12V 插頭、下層載物格和可棟起的層板,周邊和門壁下方有波浪形的黑膠塊。


在日系行車一貫的柔軟和拋浮行駛感覺之上,ZR-V 倒有種高質的幼滑和隔絕程度。


速度錶的顯示區可顯示動力流程、耗油量、羅盤,中央顯示區有「車仔」圖案顯示跟線狀況和鄰近車輛的「鬼影」。


軚盤 +/- 撥片同樣有 4 段拖慢充電控制,可跟隨前車準確地控制拖慢。


內燃引擎在大概 90 km/h 以會扣上一個像 6 波的波牙來驅動汽車;平均耗油量 26.9 km/L。


電動尾門有定點開啟角度,兼有行遠自動關門功能。


ZR-V 的長度與四門 Civic 房車差不多,2,655 mm的輪距則比它(2,735 mm)短。


屏幕有 360 度泊車鏡頭、耗油量、續航距、Apple CarPlay,字體和圖案頗靚。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自然吸氣引擎 / AC 同步電摩打
排氣量:1,993cc
最大馬力:143 匹 / 6,000 轉時(摩打 184 匹 / 5,000-6,000 轉時)
最大扭力:186 牛頓米 / 4,500 轉時(摩打 315 牛頓米 / 0-2,000 轉時)
波箱設計:雙固定齒 (電動模式:2.454, 引擎模式:0.805)
體積:4,570 X 1,840 X 1,620mm
重量:1,610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393,880 起
網址:http://www.honda.com.hk/
查詢:2380 2231(Reliance Motors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AXUS MIFA 9 銷量創高峰突破 500 輛


英之傑與上汽集團旗下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上汽大通)多年來一直合作無間。自今年4月起,上汽大通委託英之傑擔任香港指定總代理,引進全新的MAXUS MIFA 9電動七人車至香港市場,其每月銷量節節上升,銷售現已突破500輛。

英之傑集團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劉啟成在致歡迎辭表示:「作為扎根香港超過56年的汽車代理零售商,我們非常榮幸可以見證香港汽車市場迎來更多元化的發展黃金期。自與上汽大通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來,我們樂見在新能源七人車市場獲得理想的成果。據MAXUS MIFA 9買家的調查發現,有9成新買家原本駕駛傳統燃油汽車,有8成新買家為7人車MPV的用家,亦超過5成買家作商務用途,顯示市場對電動七人車的需求龐大。透過深化與上汽大通的合作,結合英之傑對於香港汽車市場的透徹了解及上汽大通頂尖新能源汽車技術,我們將可共同拓展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動香港邁向碳中和的目的。」


上汽大通海外事業部總經理嚴碧亞亦在致辭時表示:「上汽大通MAXUS與國際先進技術標準接軌,始終對標世界發達國家的標準和水平開發產品,堅持以全球統一標準,保障產品的全球統一的、一流的品質,代表了上汽大通MAXUS汽車產品的過硬體品質。 上汽大通MAXUS始終秉承著“綠色+環保”理念,多年來持續研發及推出出品類豐富的新能源產品,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新晉網紅”,“大家庭旗艦電動MPV” MIFA9除了在內地獲得諸多使用者的認可,在香港一經上市,便吸引了諸多車友的青睞,成為了細分市場中首款純電MPV,填補了市場空白。 4月份由香港總代理英之傑集團推出至今,銷量便突破500輛,用傲人的成績彰顯上汽大通MAXUS產品硬實力。」

Nissan 將全球大範圍召回近 140 萬部車


日產的第二款純電動車型 Ariya SUV 推出後,多個國家的銷量都持續攀升。不過,他們也面臨著在全球三個市場召回超過100萬輛車輛的重大問題。據彭博社報導,日產最近的問題涉及在日本、歐洲和美國銷售的五款車型,涉及多個機械問題,包括在退出巡航控制後車輛突然加速。

日產報告稱,另一個問題是短路可能導致車輛在運行過程中突然停止運轉。幸運的是,日產表示尚未有有關這些問題的事故報告。儘管有這些報導,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數據庫尚無與這些描述相符的召回,至少對於目前在美國銷售的LEAF或Kicks兩款受影響的日產車型而言是如此。日產美國的召回網站也尚未更新其系統,包括LEAF的問題。這樣一個規模的召回對日產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

奧迪學徒將 NSU Prinz 改造成 240 匹馬力電動車


一群12名奧迪學徒將經典的NSU Prinz跑車改造成了一款引人注目的EV,以紀念德國公司在內卡爾蘇姆的工廠成立150周年。

這款名為EP4(其名稱是對Prinz 4的引用)的車配備了一個後置236匹馬力的電動馬達,該馬達源於2020年的奧迪E-tron,電源由插入式混合動力奧迪Q7 TFSIe中使用的前置電池提供。電池位於碳纖維引擎蓋下方,取代了Prinz的油箱。


儘管進行了全面現代化改造,這輛1971年的NSU Prinz 4仍保留了其前後燈和突出的肩部和車頂線條。已經對新動力總成進行了修改,該動力總成比Prinz原始的雙缸汽油發動機強207匹馬力。

主要變化是為了改善散熱。現在,空氣可以通過保險杠底部的大型綠色進氣口循環,熱空氣通過引擎蓋上的開口逃逸。甚至尾門也可以半開放以防止電動馬達過熱。

此外,地板、制動器和軸承來自奧迪A1,上面安裝了一個大幅度加寬的車身、寬輪和性能輪胎。


在後面,明亮的黃色尾翼附在滾籠上而不是車身上。車身本身塗有Suzuka Grey和Brilliant Black塗料-奧迪顏色-門上有“150”字樣。

內部採用極簡主義設計。除了與後擋板相同顏色的滾籠外,EP4的內飾還配有Recaro桶形座椅和數字儀表顯示速度表和行車電腦。

該項目中的學徒之一Dean Scheuffler表示:“我們想建造一輛不僅快速而且看起來很酷,還能紀念該地點成立150周年的汽車。”

雷諾-吉利引擎公司將在英國作為基地


由雷諾和吉利組成的新ICE動力總成技術公司的全球總部將位於英國。新公司旨在成為開發、製造和供應“最佳”和高效的混合動力、汽油和柴油動力總成的“全球領先者”,因為雷諾和吉利集團正在努力實現其模型範圍的電氣化。據BBC報導,這些公司將投資高達70億歐元(60億英鎊)進行開發工作。

聯合企業的初步預測顯示,年初期營業額為130億英鎊,年產量為500萬至800萬動力總成,供應給包括日產和 Volvo 在內的八家現有客戶。

全新 Mercedes-AMG GLC 兩款高性能版本同步推出


在GLC 43 4MATIC中,使用了AMG 2.0升四缸發動機搭配電動排氣渦輪增壓器,可輸出310 kW(421 hp)的功率,並在低速範圍通過皮帶驅動的起動發電機提供額外的10 kW(14 hp)增壓。標配的後軸轉向系統、AMG Performance 4MATIC全時四輪驅動系統、AMG SPEEDSHIFT MCT 9G變速器和AMG RIDE CONTROL。

GLC 63 S E PERFORMANCE專屬於Mercedes-AMG的混合動力系統是一項技術上的杰作。它將AMG 2.0升渦輪引擎與後軸的電動驅動系統(EDU)結合在一起,實現了高效率的激動人心的駕駛體驗。除了明顯的動力輸出外,獨立的混合動力布局還確保了平衡的重量分配,有助於駕駛動力學和操控性能的提升。電動驅動系統對後軸的即時響應、快速的扭矩輸出和迅速的動力輸送是非常特殊的特點。


根據駕駛模式和行駛條件的不同,電動馬達根據情況提供動力和扭矩,從而提供特別舒適或以性能為導向的駕駛體驗。也可以純電模式駕駛。電動動力系統和400伏高性能電池是AMG獨家自主研發的。就像在一級方程式賽車中一樣,這款電池專為快速輸出和充電而設計,並具有創新的電池單元直接冷卻技術。系統綜合輸出功率為500 kW(680 hp),綜合最大系統扭矩為1020 Nm。另一個亮點是全可變的AMG Performance 4MATIC+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為駕駛帶來更多樂趣。標配的主動式後軸轉向也使車輛更加靈活穩定。

一個約四厘米厚的電動馬達直接集成在渦輪增壓器軸上,位於排氣側的渦輪輪和進氣側的壓縮機輪之間。它直接驅動渦輪增壓器的軸,並進行電子控制,在傳統方式下在排氣氣流接管驅動之前,加速壓縮機輪。

這顯著提高了低速起步和整個轉速範圍內的響應。燃燒發動機對油門踏板的反應更加即時,整體駕駛感覺更加動態。此外,渦輪增壓器的電氣化使得在低轉速下可以提供更高的扭矩。這也增加了機動性,並優化了起步加速。即使在駕駛員釋放油門或剎車時,該技術也能保持氣門增壓器的增壓壓力,確保持續的即時響應。


電動排氣渦輪增壓器依靠48伏車載電系統,運轉速度可達到175,000轉/分,從而實現非常高的氣流量。渦輪增壓器、電動馬達和功率電子設備與燃燒發動機的冷卻系統相連,以在任何時候創造出最佳的溫度環境。


然而,與GLC 43相比,GLC 63 S中的渦輪增壓器要大得多。這提供了更高的氣流量,從而產生更多的動力。此外,集成的電動馬達由400伏高壓系統驅動。

M139l的封閉式結構設計確保了低重量下的高剛性。這使得最高燃燒壓力可達到160巴。汽缸周圍的區域基本上是封閉的,機罩只有用於冷卻液和機油的小型通道。該引擎的另一個傑出特點是雙階段汽油噴射。在第一階段,特別快速和精確的壓電噴射器以高達200巴的壓力將燃油噴入燃燒室。第二階段通過具有電磁閥的進氣歧管噴射添加,這是實現引擎高特定功率輸出所必需的。


在2.0升四缸直列發動機中,創新技術幫助Mercedes-AMG GLC 43 4MATIC實現了310 kW(421 hp)的額定輸出功率,轉速為6750 rpm。最大扭矩500 Nm可在5000 rpm時提供。根據情況,系統還可以通過皮帶驅動的起動發電機(BSG)在短時間內提供額外的10 kW(14 hp)功率增壓。第二代RSG充當了輕度混合動力系統,為臨時增壓提供動力,同時還實現了滑行和回收功能,以實現最大效率。同時,48伏技術還提高了舒適性,因為啟停功能和滑行模式之間的轉換幾乎不可察覺。GLC 43 4MATIC從靜止加速到100 km/h只需4.8秒。最高時速被電子限速在250 km/h。


在GLC 63 S E PERFORMANCE中,M139l的輸出功率為350 kW(476 hp),轉速為6725 rpm。這使其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強大的量產四缸發動機。最大燃燒發動機扭矩545 Nm可在5250-5500 rpm提供。在性能混合動力中,2.0升引擎與一個永磁同步電動馬達、Affalterbach開發的高性能電池和全可變的AMG Performance 4MATIC+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結合在一起。500 kW(680 hp)的系統輸出功率和1020 Nm的最大系統扭矩實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駕駛性能:從靜止加速到100 km/h只需3.5秒,最高時速在電子限速下達到275 km/h。150 kW(204 hp)的電動馬達位於後軸上,與電動變速器和電子控制的限滑後差速器集成在一個緊湊的電動驅動單元(EDU)中。

TOYOTA GAZOO Racing 大軍現身 Goodwood 速度節 2023


TOYOTA GAZOO Racing(TGR)將在今年夏天重返Goodwood速度節,以慶祝他們在2022年取得的三項世界冠軍榮譽,包括勒芒24小時耐力賽和達喀爾拉力賽(Dakar Rally)。這是史無前例的成就,同一個賽季贏得這三個冠軍頭銜。

TGR將展示在世界耐力錦標賽(WEC)、世界拉力錦標賽(WRC)和世界越野拉力錦標賽(W2RC)中取得成功的賽車,這些賽車將在英格蘭南部歷史悠久的Goodwood House車庫舉行的獨特賽車盛會上進行展示和表演。

TGR的參與還凸顯了他們在摩托運動中走向可持續、零碳未來的多技術路徑,同時保持全球粉絲所享受的刺激和壯觀。這包括在現有的比賽車輛中使用可持續、碳中和的電力燃料,以及展示未來氫能的潛力。

今年的節日將向納塞爾·阿提亞致敬,並新增了一個名為“Nasser’s Jump”的越野特技項目。納塞爾·阿提亞是今年一月與共同駕駛馬修·鮑梅爾贏得TGR第三次達喀爾拉力賽冠軍的車手,他幫助設計了這個特技項目,在GR DKR Hilux T1+上進行特技表演時,將為觀眾帶來更多壯觀的場面。


豐田GR Yaris Rally1 HYBRID將引領一組GR Yaris競賽車在Goodwood展開表演。該車型在2022年WRC錦標賽中獲得了全勝戰績,此次展出的還包括新的GR Yaris WRC2,為錦標賽的第二級別而建造,以及首次亮相的氫動力GR Yaris H2。


GR Yaris WRC2在2022年賽季結束時的日本拉力賽上以概念形式亮相,預計將由TGR提供給客戶,並符合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錦標賽的賽車資格。與此同時,GR Yaris H2將展示豐田正在開發的碳中和氫燃燒引擎技術的潛力,旨在為駕駛員和觀眾提供高性能賽車所需的速度、聲音和感覺。展示TGR車隊陣容的特色車手包括TGR世界拉力賽車隊總監亞里-馬蒂·拉特瓦拉、參加錦標賽的選手Elfyn Evans和八次WRC冠軍得主塞巴斯蒂安·奧吉爾,以及在周日,四次WRC冠軍得主、芬蘭拉力傳奇人物Juha Kankkunen。目前,豐田在WRC、WEC和W2RC三個領域中的製造商和車手積分榜上均名列前茅。


在Goodwood首次亮相的GR H2 Racing Concept將展示氫動力技術在豐田的未來賽車中的應用。這款氫動力原型車由豐田汽車公司董事長豐田章男在今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首次亮相,並且是豐田未來在這項傳奇耐力賽事上的一個頂級H2組別的目標。該車將在節日中以靜態展示的方式呈現,與GR010 HYBRID一同展出。自從2021年引入勒芒超級賽車(Le Mans Hypercar)組別以來,這款車在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中一直是一支強大的力量,連續兩年贏得製造商和車手的冠軍,並在2021年和2022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獲勝。


最新的GR Supra GT4 EVO賽車將在節日的新車首次亮相區和山道賽道上進行展示,由TGR歐洲副主席、三次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得主中島一貴駕駛。它展示了豐田如何在碳中和時代保留賽車的激動人心聲音和感官刺激,並運行在合成電力燃料上。今年首次在賽道上使用合成電力燃料技術的實例是在艱苦的紐伯格林24小時耐力賽中,其中一輛GR Supra GT4賽車首次使用了這種技術。

GR Supra GT4 EVO是今年推出的最新款GR Supra GT4賽車,自從在2020年首個完整賽季以來,它在全球范圍內贏得了眾多比賽。它在渦輪增壓的3.0升六缸引擎、制動系統和操控性能上都進行了升級。

豐田參與頂級賽車運動如何直接支持其為路上車輛創造更好車輛的使命,首次亮相區還將舉辦新款GR Supra 100th Edition Tribute的公開亮相。這款特殊版本的3.0升GR Supra輕量化版是為了慶祝TGR為客戶生產100輛GR Supra GT4賽車。在歐洲只有100輛,以獨特的Plasma Orange塗裝、啞黑色19英寸輕量合金輪毂和碳纖維儀表板插件區分。客戶還可以選擇選配後掠風板,讓車輛更像GT4賽車。

Goodwood還將迎來豐田Mirai Sport Concept,這是一款針對先鋒性氫燃料電池電動轎車的概念研究車型。它在日本富士24小時耐力賽首次亮相,並在勒芒的H2村落中展出。它具有強大的新前部造型,配有深色導流器、亮黑色外部細節、降低懸掛系統和21英寸合金輪毂,搭配米其林Pilot Sport S輪胎。

英國政府希望提升電動車充電站可靠性


英國政府提出了關注英國充電體驗的規定。這些規則的標題特點是在英國強制要求99%的充電站可靠性。根據2017年的一項調查,英國15%的電動汽車充電站已停止服務,降至2019年的8%。英國希望將這一數字降至1%。

要求99%的可靠性可能會帶來英國以外的好處,因為充電站製造商和站點運營商將不得不加強自己的遊戲並開發更好的可靠性協議。越多的地區關注可靠性,這些好處也可能流向那些沒有關注可靠性的地區。

荷蘭在這方面已經走在了前列,設定了自己的99%可靠性目標,英國政府特別指出荷蘭是其99%目標的原因。這種可靠性關注伴隨著一項要求,即充電站運營商必須提供24小時熱線以解決問題。除了可靠性要求外,英國規則還將採用與歐盟規則相似的付款和數據庫要求,強制採用每千瓦時定價、價格顯示、無接觸支付和充電點可用性實時數據。但是,它們只適用於8 kW或以上的快速充電器-較慢的公共交流充電器不在此列。

這些英國規則尚未正式採用,但一旦採用,將需要一年時間才能生效。因此,如果政府行動迅速,英國可能會在歐盟之前制定其規則。

Hyundai IONIQ 5 N 正式現身


現代汽車的首款電動高性能車型,2024年款Ioniq 5 N 在Goodwood速度節首次亮相。儘管擁有高達641匹馬力,Ioniq 5 N的性能不僅限於直線加速,還能在彎道和賽道上表現出色。基於標準版Ioniq 5電動跨界車,Ioniq 5 N具有更高的動力輸出、更大的電池容量、更堅固的車身、更大的制動器、更運動化的懸掛系統以及一系列針對性能的科技功能。

Ioniq 5 N採用雙馬達全輪驅動系統,前軸配備166 kW馬達,後軸配備282 kW馬達,兩者合作提供大部分時間下的600匹馬力和546磅英尺的扭矩,或者使用N Grin Boost功能進行10秒間的爆發時可達到641匹馬力和568磅英尺的扭矩。現代汽車表示,該車可在使用發射控制(可通過三個牽引力模式進行調整)時,以3.4秒的時間從0加速至60英里,最高時速可達162英里。


這兩個馬達由一個84 kWh電池組供電,該電池容量比標準版Ioniq 5的77.4 kWh長續航電池更大。電池具有額外的冷卻系統,現代汽車甚至在出車前對可選駕駛模式進行溫度優化。例如,在Drag模式下,電池準備好的溫度為86至104華氏度,而在Track模式下為68至86華氏度。N Race模式具有耐力和短距離設定,可優化電池輸出以適應長時間或短時間的賽事需求。

與標準版Ioniq 5一樣,Ioniq 5 N擁有800伏特的電氣架構,最大可接受350千瓦的充電速率,可在18分鐘內將電池充電至10%到80%的容量。Ioniq 5 N沒有變速箱,但現代汽車通過一個名為N e-shift的功能,控制馬達扭矩以模擬換擋時的衝擊感,使其感覺像擁有8速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一樣。它沒有引擎,但可以發出引擎的聲音。


一個名為N Active Sound+的系統使用八個內部和兩個外部揚聲器播放三種不同的聲音主題。Ignition主題聽起來就像其他現代汽車N系列車型中的活躍2.0升渦輪四缸引擎,包括啪啪聲和排氣過程中的爆音聲。超音速主題是兩種未來主義電動車聲音主題之一,靈感來自雙引擎戰鬥機。聲音主題根據油門位置變化而變化。

在外觀方面,Ioniq 5 N的車身高度降低了0.8英寸,輪拱擴展了2.0英寸。由於加入了新的前保險杠和後部扰流板,車身長度增加了3.2英寸。前部配備了氣流導流器、三個主動氣門、下唇尾翼以及更多進氣格柵進行額外的冷卻。底部的Luminous Orange Matte條紋貫穿前後保險杠和側裙。


懸掛系統的改進從車身結構開始,該結構基於現代汽車的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現代汽車增加了42個焊接點和6.9英尺的黏合材料。馬達和電池安裝點以及前後底盤架都得到加固,使用更大的可調節避震器和更堅固的轉向節。轉向柱也得到加固,比例更快以獲得更快的反應。這款車的軌距比其他Ioniq 5車型更寬,以安裝在21英寸輪毂上的寬275/35 Pirelli P Zero輪胎。

現代汽車還利用馬達來改善操控性能。一個名為N Pedal的轉彎功能通過動力傳動系統施加負扭矩,將更多重量放在前輪上。N Torque Distribution系統可以根據前後輪之間的11個級別調整動力分配,並且配備電子有限滑差速器,優化轉向出彎時的動力分配。現代汽車還添加了N Drift Optimizer來控制動力輸出,以實現令人興奮的漂移效果,甚至還具備模擬離合器甩尾功能。


制動系統不僅由15.7英寸前碟和4活塞卡鉗以及14.2英寸後碟和單活塞卡鉗來處理,還利用馬達的制動再生功能進行制動。再生制動可以提供高達0.6 g的制動力,現代汽車表示在街道上制動的80-90%來自再生制動,在賽道上則為40-50%,這就不需要碳陶瓷制動器。該公司還表示,在賽道上可以回收高達44%的動力系統能量,並且制動和油門可以同時使用。

總的來說,由於額外的性能設備,Ioniq 5 N的重量比其他Ioniq 5車型更重,但現代汽車表示已盡力限制了重量的增加。然而,該公司並未提供具體的車輛重量。


在內部方面,Ioniq 5 N配備金屬踏板、中控臺兩側的膝墊、帶有四個模式按鈕的全新N方向盤以及帶有加固側墊的雙色運動座椅。座椅可選用真皮和Alcantara或布料和真皮材質,與其他Ioniq 5車型相比,座椅高度降低了0.8英寸。內飾還配備了一個12.3英寸的數字儀表盤和一個12.3英寸的中控觸摸屏,兩者都具有特定的N顯示和遠程升級功能。具體的價格和純電行駛里程將在更接近上市的時候公布,預計將於今年年底推出。

Mercedes-Benz 電動車在美國上季度增長超過 600%


Mercedes-Benz USA公佈了其2023年第二季度的銷售結果,顯示電動汽車銷售量增長超過600%。電動汽車現在占美國整體Mercedes-Benz乘用車銷售額的15%。

儘管幾家美國汽車製造商在第一季度看到電動汽車銷售下降,但梅賽德斯-奔馳仍然看到更高的需求。德國汽車製造商在2023年第二季度售出了11,927輛電動汽車,同比去年第二季度增長608%。在美國,電動汽車銷售量在第一季度攀升了251%,達到7,341輛,梅賽德斯現在已經通過2023年上半年共售出19,268輛電動模型。

梅賽德斯有五款EQ電動汽車,每個系列都有一款。目前,該汽車製造商提供EQS轎車、EQS SUV、EQB、EQE轎車和EQE SUV。EQS SUV以3077台的銷量領先其他型號。與此同時,EQS轎車的銷量同比去年增長25%,第二季度售出2456台。

此消息發布之後,美國汽車製造商福特和通用汽車都看到了電動汽車銷售季度環比下降(QOQ)。通用汽車第二季度售出15652輛電動汽車(其中13959輛是Bolt EV / EUV),低於今年前三個月的19700輛。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巴拉(Mary Barra)上個月表示,電池生產正在拖累該公司的生產,Hummer EV的銷量同比下降83%。

與此同時,福特的電動汽車銷量環比下降2.8%,落後於通用汽車和現代起亞在美國的電動汽車競爭中。福特共售出14843輛電動汽車,低於第一季度的15273輛。

Nio 在北京推出 Navigate on Pilot 輔助駕駛


上海電動汽車製造商NIO本週標誌著重要的里程碑,其Navigate on Pilot(NOP +)高級駕駛員輔助軟件現在在北京上線。NIO表示,其NOP + ADAS已在北京第五環路內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速公路上啟動。

到目前為止,NIO的ADAS已實現了對城市環路(圍繞城市中心的主要道路)和高速公路(例如北京的第二、三、四和五環路)的全面覆蓋。

XPeng是第二家實現這一壯舉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不到一個月前,其City NPG Advanced Driver Assist System在北京上線。

NOP +是一種類似於特斯拉FSD的高級駕駛員輔助軟件,基於NIO的下一代NT 2.0平台。所有NT 2.0型號都建立在NIO Adam超級計算機上,該計算機由四個Nvidia DRIVE Orin系統芯片(SoC)驅動。


據CnEVPost報導,NIO在年底(2022年12月27日)之前開始招募第一批測試人員,提供進出匝道、最佳車道變換和主動超車等功能,並於3月份將其擴展到所有NT 2.0型號。

截至6月底,NIO的測試駕駛員輔助軟件累積行駛里程超過2660萬英里(4286萬公里)。當時該公司表示,每周增加超過130萬英里(210萬公里)。

7月1日,NIO宣布NOP +即將從測試版中推出,並計劃推出ADAS的正式版本。

下半年,NIO計劃將NOP +系統擴展到包括高速公路服務區內的電池交換,在全國範圍內擴展服務。NIO最近推出了幾款新車型,包括被譽為其最重要的第二代ES6。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還推出了其第一款電動旅行車ET5 Touring,旨在挑戰歐洲市場。

Toyota Gazoo Racing 在 Monza 6 小時耐力賽獲勝


Toyota Gazoo Racing在2023年FIA世界耐力錦標賽(WEC)第五站的6小時Monza比賽中,以艱苦的勝利重返冠軍寶座,這也是對於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失望的回應。在這場比賽中,Mike Conway、Kamui Kobayashi和José María López在他們的No7 GR010 Hybrid贏得了本季度的第三次勝利,領先於第二名的No50 Ferrari。

在65,000名熱情的觀眾面前,Toyota Gazoo Racing的第四次勝利是對於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失望的回應,並將車隊的世界錦標賽領先優勢擴大到26分¹。這次勝利使得No7車組重新進入了車手冠軍爭奪戰,他們現在排名第二,落後於他們的No8同事23分。

比賽一開始就非常激烈,Conway從領先位置帶領36輛車進入緊湊的第一個難關。他爭奪領先位置,但Buemi從第三位開始與No51 Ferrari發生碰撞,掉到了第八位。

15分鐘後,Conway從No50 Ferrari和No93 Peugeot領先,在No8車和GT選手之間發生事故時再次出現安全車。 No8沒有受損,但當裁判對第一次事故處以10秒罰款和第二次事故再加60秒罰款時,它的機會受到了打擊。


Conway從領先位置帶領36輛車進入緊湊的第一個難關。他爭奪領先位置,但Buemi從第三位開始與No51 Ferrari發生碰撞,掉到了第八位1。在安全車重新開始比賽後,Conway的追車群將他追上,他掉到了第三位。Buemi接受了60秒的罰款,並在34位重新開始比賽,在不久之後失去了與領先者的一圈。

Conway對領先者施加了壓力,但在他的第一次停車時,在相鄰車庫中機動時失去了寶貴的幾秒鐘。在他停車期間,Buemi服務了他的第二次罰款並開始反擊。

在他的第二次換胎期間,排名第三的Conway是場上最快的車手,使用硬胎行駛,並在下一輪停車期間取得了領先地位。López繼續戰鬥,越過No5保時捷,在第三小時初安全車期間之前有效地領先比賽。

當競爭對手在安全車後進站時,López取得了領先地位並開始建立優勢,兩次創下新的最快圈速。與此同時,現在由平川良偕駕駛的No8車隊爬升至第七位。


智能策略和日本車手連串快速圈速幫助No8在Hartley接替後重返領先圈。在前面,López在第四小時的努力得到回報,並將No7交給Kobayashi,在兩個法拉利之前取得了實質性優勢。

然而,安全車消除了那45秒的差距,為Kobayashi設置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最後90分鐘,他在這段時間裡保持著微弱的領先優勢,抵禦來自No50法拉利的挑戰。當比賽恢復時,No8車的不幸繼續發生,不得不在安全車下進行緊急加油停止,然後進行全面的停車,使Hartley掉到了第八位。

Kobayashi開始重建他的優勢,在比賽還剩下45分鐘時進行了最後一次停車。由於技術人員的卓越表現,他得以在對手之前返回賽道。

Kobayashi換上新胎後,他設置了最快的圈速並拉開了差距,以16.520秒的優勢贏得比賽。在最後15分鐘的緊張時刻中,No8車隊的永不放棄的精神帶來了回報,Hartley爭取到了第四名,超越了他們在No51法拉利和No5保時捷中的世界錦標賽對手。比賽結束後,No8車因在一圈中短暫且無意地超過動力傳動系統功率限制而被處以50秒罰款。

方格旗標誌著2023年歐洲賽季的結束。超級跑車比賽將於9月10日回歸,參加豐田Gazoo Racing主辦的6小時富士賽,這是本季倒數第二場比賽,本季將於11月在巴林結束。

林寶堅尼首部全地形 V10 引擎四驅超級跑車 – Huracan Sterrato 首度亮相香港


與 Huracan EVO 相比,Sterrato 前保險桿上的專屬LED行車燈以及行李頂架等戶 外配件,散發著狂野、冒險的精神。於後引擎蓋上的經典進氣口不僅提升了整部車 的運動感,也有助於在塵土飛揚的賽道上行駛時為引擎提供大量潔淨的空氣。 Sterrato 離地間隙增加44mm,以確保可處理更大的懸掛動作,前輪距增加30mm 和後輪距增加34mm寬度的目的也是如此。 此外,鋁製的前車身底部保護裝置、強 化的門檻、車底擾流器和堅固的輪圈不但加強了車身的保護,同時進一步強調 Sterrato 的肌肉感。

「Sterrato 引證了林寶堅尼的設計DNA縱使在出乎意料的比例下,也能完美體 現,」林寶堅尼汽車公司設計中心主管Mitja Borkert 表示。「其設計將超級跑車的 傳統轉化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具體地反映Sterrato 的誕生旨在提供真正獨特和有 趣的駕駛體驗。」


車廂方面以獨有的Alcantara Verde Sterrato 內飾為特色,承襲了Huracan 系列傳 統上「feel like a pilot」的理念,將駕駛者置於駕駛席的中心,以獲得終極駕駛體 驗和對所有功能的絕對控制。 HMI具有新的圖形和特殊的駕駛功能;儀錶板則首次 備有俯仰和滾動指示器的數位測斜儀、指南針、地理座標指示以及轉向角指示器 Huracan Sterrato 提供優化的駕駛動態,無論在高速公路或泥地等崎嶇路面中實現 完美控制。與 Huracan EVO 相比,Sterrato 配備了更新版的 LDVI (Lamborghini Integrated Vehicle Dynamics) 車輛動態控制系統,備有專屬的 STRADa道路) 和 SPORT(運動) 駕駛模式,並且是首部Huracan備有適用於低抓地力環境的 RALLY(越野) 駕駛模式。

「憑藉 Sterrato 的高速全地形概念,我們將真正超級跑車的駕駛體驗與駕駛拉力 賽車的樂趣獨特地結合起來,」林寶堅尼汽車公司首席技術官 Rouven Mohr 解 釋。 「林寶堅尼的超級跑車總是傳遞着不同情感:Sterrato 所帶來的是全新層次 的駕駛刺激。」

Huracan Sterrato 搭載 5.2 升 V10 引擎,能輸出高達610 CV的最大馬力,在 6,500rpm的轉速時可達到560Nm的扭力,結合7速雙離合波箱和帶有後機械式自 鎖限滑差速器的電控四輪傳動系統(Haldex gen. V) ,能在未鋪砌和沙質表面上提供 最佳性能,從靜止加速至100km/h僅需3.4秒 ,最高時速達到260 km/h。


Huracan Sterrato 配有前六後四的鋁製整體式活塞卡鉗及通風和交叉鑽孔式碳陶瓷 煞車碟,前碟直徑380mm,厚度38mm,後碟直徑356mm,厚度32 mm。 它配 備19” 車輪,專門配備Bridgestone定制設計的Dueler AT002 輪胎,目的是為提供 應對何道路條件和表面的適應性和最大的多功能性,同時有助於提升車輛行駛時的 駕駛感知、情感和駕駛樂趣。配備的前輪輪胎尺寸為235/40 R19;後輪輪胎尺寸為 285/40 R19,均採用了防爆胎技術,在發生爆胎時,保證在0壓力下以80km/h的 速度行駛至少80km。 這定制的石橋(Bridgestone) 輪胎設計備有創新的花紋設計 並使用技術開發的化合物製造,可在礫石和柏油路上提供完美的抓地力,同時保持 出色的操控性和高速性能,其設計及功能與Sterrato 的DNA相互匹配。

Lamborghini Connect聯網功能將Amazon Alexa全面內建在車載控制系統以調整汽 車功能,如空調和照明,以及通過簡單的語音命令控制導航、電話和影音娛樂。 Sterrato 還可以通過UNICA 應用程式進行遠程控制,例如遠程速度監控和將目的 地位置直接發送到導航系統。


Huracan Sterrato 帶有聯網的遙測系統,允許駕駛者通過 UNICA 應用程式監控性 能和分析數據;Apple Watch 用戶還可以將他們的心率資訊與車載遙測系統同步,以 記錄他們駕駛過程的數據。Lamborghini Drive Recorder行車記錄儀也可用於記錄 駕駛體驗,它讓駕駛者拍攝最激動人心的駕駛時刻,並增強Board Diaries日記功 能:記錄在UNICA 應用程式的數位記憶簿。

全新Huracan Sterrato為定制的外觀提供無限可能:透過Ad Personam高級個人化 定製選項,客戶可以從 350種外觀顏色和 60多種皮革和Alcantara 材質內飾顏色中 進行搭配選擇。 林寶堅尼Huracan Sterrato價格 林寶堅尼Huracan Sterrato公佈零售價港幣$4,988,000起(連稅)。

Aston Martin Valhalla 混能上身!限量 999 台


Valhalla將再度擴大Aston Martin 的產品線,彰顯品牌在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中的形象,為超級跑車的性能、動態和駕駛樂趣樹立行業新標杆,並推動品牌從純內燃機引擎到混合動力,再到純電的戰略轉型。

Aston Martin 執行主席勞倫斯·斯特羅爾(Lawrence Stroll)先生表示:“量產Aston Martin 首款中置引擎超級跑車Valhalla標誌著我們這個超豪華汽車品牌的真正轉型時刻。Valhalla的問世表明Aston Martin 正致力於打造一系列卓越的以駕駛者為中心的中置超級跑車,引領品牌邁入擴大產品陣容的下一個關鍵階段。在賽車運動的發源地、Aston Martin 高知特F1 車隊主場英國銀石賽道發布這款令人驚嘆的超級跑車可謂恰到好處,這也標誌著品牌60多年來首次重返英國大獎賽,這對我們無疑是里程碑時刻。”

Valhalla採用了一級方程式 賽車底盤、空氣動力學和全新電子系統等技術,並以尖端的混合動力系統為核心,展示了Aston Martin 行業領先的技術實力。但這並不代表品牌在研發過程中忽略了駕駛者的重要性,研發的重點是讓Valhalla的駕駛者,能沉浸在一種前所未有的超級跑車駕控體驗之中。 Valhalla的誕生,為頂尖超級跑車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刺激、享受和駕馭感。


憑藉精準的操控、強悍的下壓力、強大的電扭矩管理和行業頂尖的V8引擎,Valhalla將內燃機與混合動力系統高效完美結合,這預示著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這是一個由期望轉變所定義的全新時代,當代超級跑車不僅需要擁有美妙的設計和刺激的駕駛感受,還要展現世界最高級別賽事賽車所使用的科技。全新Aston Martin Valhalla站到了最前沿,它是一個圍繞著駕駛者設計,為享受駕駛而生的純正超級跑車。

Valhalla成就了Aston Martin 新高度。憑藉1012PS馬力的中置混合動力系統、新的碳纖維結構和傳承於Aston Martin 戰神Valkyrie的空氣動力學先鋒設計理念,Valhalla達到了巔峰性能與先進動力系統,駕駛動態與尖端設計材料的完美平衡,真正重新定義了超級跑車。


Aston Martin 首席執行官慕容濤表示:“在將一台概念車投入量產時,保留它卓越的本質至關重要。Valhalla不僅兌現了打造世界一流超級跑車的承諾,還超越了最初的目標,創造了一台純粹的駕駛機器。不僅站在性能和技術的最前沿,Valhalla還能讓駕駛者有十足參與感,並享受盡在掌握的駕控激情。”

Valhalla採用全新的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系統,由一個內燃機和雙電機推動。定制化的後中置4.0升雙渦輪增壓V8引擎,這是Aston Martin 目前最先進、響應最靈敏、性能最強勁的V8引擎,採用平面曲軸技術以提高響應速度,當發動機轉速達到7200rpm時可產生最大812PS馬力,並將這些動力完全輸送至後軸。同時,Valhalla輕量化排氣系統搭載可主動調節的閥門,實現純正的Aston Martin 排氣聲浪特徵,Valhalla還擁有位於車尾上方的尾排管,進一步提高視覺和聽覺效果。


與全新V8引擎搭配的是一套前後軸雙電機150千瓦/400 伏電池的混合動力系統。該系統額外貢獻了200PS馬力,使Valhalla的綜合輸出功率超過1012PS馬力。當在純電模式下行駛,動力將被完全輸送到前軸。在其他駕駛模式下,電驅動力將會在前後軸間動態分配,發送到前後軸的電驅比例將根據駕駛的需求而實時變化。在極端情況下,100%的電驅動力會被輸送到後軸,配合V8引擎進行峰值輸出,從而獲得最強性能表現。

與Valhalla的混合動力系統相匹配的是一台為Aston Martin 混動時代車型獨家設計和製造的全新8速雙離合變速箱。該變速箱採用E-reverse設計(利用電機直驅實現倒車,取消傳統的倒擋齒輪,使變速箱整體的空間更緊湊,重量更輕),同時新車還在後軸配備了電子限滑差速器(E-Diff),以實現最大牽引力和操控靈活性。

混合動力系統中的電驅動力也被用來加強低速響應性,由於電機的瞬時扭矩特性,混合動力系統輔助全新V8引擎,協作帶來令人震撼的起步加速表現和極高換擋響應速度。電機和V8引擎能在雙離合變速箱中同時運行在不同檔位,從而使最大的扭矩輸出達到1,000牛·米,進一步提高了整車性能。


純電模式駕駛時,Valhalla能達到80英里/時(130公里/時)最高時速,續航里程達15公里,WLTP工況下綜合二氧化碳排放低於200克/公里。在1012PS馬力全輸出環境下,Valhalla可在2.5秒內完成0-100公里(0-62英里)加速,其最高速度可至217英里/時(350公里/時)。關於Valhalla的賽道能力,Aston Martin 將其在紐博格林北環賽道的目標圈速設在6分30秒以內。

動力系統工程主管拉爾夫·伊倫伯格(Ralph Illenberger)表示:“Valhalla給了我們首次真正展示Aston Martin 品牌超級跑車量產實力的機會。我們創造了定制化的增壓冷卻技術和平面曲軸V8引擎,並將其與強大的混合動力系統相結合。當然,我們也有定制的8速雙離合變速箱,這亦是Valhalla和未來Aston Martin 車型的一個重要共享技術部件。世界一流的動力系統和Valhalla這樣高效率、高性能的超級跑車相輔相成,天造地設。”

就車身結構而言,Valhalla以全新碳纖維單體殼打造,在獲得最大車身強度的同時,保證車身的極致輕量化。採用一級方程式的推桿式前懸架,配有內置彈簧和減震器,不僅減少了非簧載質量,還提供了出色的車身配重方案。 Valhalla的後懸掛採用多連桿設計,使用Multimatic自適應彈簧和可調節頻率的阻尼減震器,令車輛在公路和賽道上都有出色的表現。在Valhalla的賽道模式中,除了更堅挺的懸掛外,賽車離地高度也可大幅降低,最大限度提高下壓力。除此之外,Valhalla的車頭部分也配置了前軸提升系統,用於改善上斜坡時車輛接近角。


Valhalla的碳纖維單體殼強度極高,同時可以極為精確地控制懸架負荷,並對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指令能直觀轉化為精確方向變化。配備了線控制動技術的高性能碳纖維陶瓷剎車系統,保證Valhalla卓越的製動能力,而專門為其開發定制的米其林輪胎(前20英寸,後21英寸)則提供了優異的抓地性能優勢。駕駛者和超級跑車之間親密無間的關係,是Valhalla體驗的核心,先進的材料和電子系統只是為了增強駕駛者的樂趣、信心和更完全的掌控能力。

Valhalla乾重低於1,550公斤,與同級別的競爭對手相比,帶來令人驚嘆的推重比。而空氣動力學下壓力產生的重量也在Valhalla非凡的動態表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益於Aston Martin 戰神Valkyrie借鑒一級方程式空氣動力學設計理念,Valhalla亦採用了一系列主動式空氣動力學套件,通過車頭、尾翼以及文丘里管對車身底部氣流的巧妙梳理,讓Valhalla擁有出色的動態性能。在150英里/時速度下,Valhalla精心雕琢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可產生最大600公斤的下壓力,保證車輛強大的高速彎道能力和無可比擬的穩定性。

Valhalla對車底氣流的處理精妙且專業,對下壓力的追求永不停止,但也不犧牲車輛的功能性。Aston Martin 的設計團隊在車身上部“巧奪天工”,創造了一個令人難忘的中置佈局超級跑車造型,同時讓人一眼就能認出這是一台Aston Martin 。碳纖維車身沒有受到空氣動力學翼片的影響,Valhalla以一種適合新一代中置佈局超級跑車的方式,將功能和美融合在一起。斜面車門為每段與Valhalla共享的旅程帶來非凡的體驗,而車頂上的切口則為乘客進出提供了便利。一個獨特設計的勺型車頂進氣道,將空氣直接送入V8引擎的進氣口中,側面和尾部的進氣及通風口也完美的融合進整個車身設計中。


超豪華汽車品牌Aston Martin 的首款量產中置佈局超級跑車Valhalla將同時提供左舵和右舵兩個版本,擴大在國際市場的吸引力。與Aston Martin 戰神Valkyrie相比,Valhalla的駕駛艙保留了許多一級方程式賽車的設計靈感,並以駕駛者為中心,清晰、簡單的人體工程學設計,以及更大車內空間表現。創新的Aston Martin 人機交互系統配備了一個中央觸摸屏,可支持Carplay和Android Auto系統使用。可調節的踏板和轉向柱使座椅底座可固定於底盤結構上,腳部空間也被抬高,以還原與一級方程式賽車相似的駕駛姿勢。

對於Aston Martin 全球副總裁兼首席創意官馬雷克·賴克曼(Marek Reichman)而言,Valhalla是Aston Martin 設計團隊表達極致性能的契機,也是品牌大膽找尋未來發展方向的機會。馬雷克·賴克曼表示:“當我們創造Valhalla概念車時,我們強調Aston Martin 戰神Valkyrie的設計傳承。如今初衷仍未改變,但為實現Valhalla的量產,執行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傳承戰神的設計是明確的,而如今的Valhalla已成為一個更成熟、更完善的設計作品。它融合了你所期望的一切,一級方程式賽車純粹的空氣動力學性能、Aston Martin 的優雅外形、引人注目的比例和堪稱典範的細節設計。”


全LED自適應矩陣大燈和遠光燈輔助系統,能為Valhalla在黑暗中提供出色的前方視野,而雙區空調系統則為乘客帶來了極致舒適享受。為符合最新的法規要求,Valhalla還配備了先進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這些系統包括自適應巡航、自動緊急制動、前方碰撞預警、盲點監測和全景影像。

作為全新一代的Aston Martin 作品,Valhalla為駕駛者全新定義了駕控體驗 ——“一切盡在掌控”。毫無疑問,Valhalla是一台真正的英倫超豪華超級跑車。Valhalla 限量生產 999 台,香港官方建議零售價為售價不連税為約英鎊60萬起併計劃於2024年第4季度開始陸續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