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C
Hong Kong
Sunday, August 3,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49

Subaru LEVORG STI Sport# 限量 500 部


Subaru 在東京改裝車展展出了 LEVORG STI Sport#,限量 500 部,在 1 月 26 日開始接受預訂,在 5 月 12 日截止。以 576 萬 4000 日元開賣。這部車以 Levorg STI Sport R EX 改裝而成,使用直四 2.4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馬力 275 匹 @ 5,600 轉時,扭力 375 牛頓米 @ 2,000-4,800 轉時),全車使用 STI 部件和特別調校,以提供不同的駕乘感。輪圈使用了 19 吋 BBS 鍛造輪圈,車胎使用米芝連高性能輪胎。

限量版車“Levorg STI Sport#”的主要裝備如下。

外觀部份
・鬼面罩
・前泵把
・車門後視鏡罩(水晶黑)
・鯊魚車頂天線(水晶黑)
・STI 標誌
・LEVORG 標誌
・SYMMETRICAL AWD 標誌

車廂內裝
・RECARO 前排座椅
・駕駛員和前排乘客的 8 向電動座椅
・儀表板中間飾件和車門飾件
・中橋托盤裝飾
・中控台裝飾(黑色皮革包裹+銀色縫線)
・車門扶手(黑色皮包+銀色縫線)
・黑色車頂裝飾

安全設備
・銀色前排 3 點式 ELR 安全帶
・左右銀色後座全系 3 點式 ELR 安全帶

懸掛、駕駛
・225/40 R19 高性能輪胎(Pilot Sport 5)
・STI BBS 19 英寸 x 8J 鍛造鋁輪圈(超黑高光漆)
・STI 彈性拉桿前桿(帶 STI Sport# 標誌)
・Subaru 高性能變速箱油冷卻器和變速箱控制單元
・專用阻尼隔音材料(後備胎盤、尾箱空間)

Toyota OUTDOOR CONCEPT 現身東京改裝車展


近年愈來愈多人開自己的車到郊外遊玩,而車中泊亦在不同地方流行起來,Toyota 和 Lexus 都在東京車展展出他們的 OUTDOOR CONCEPT 車款。新車將針對 OVERTRAIL 計劃而生,適用於公園野餐、露營等休閒“戶外”活動,以及山間小道、雪道、沙漠等“越野”活動。

RX OUTDOOR CONCEPT 是應用了 2022 年 11 月上市的全新 RX450h+ 為基礎,配備了特殊的裝備,可以更舒適地享受戶外生活方式。

ROV CONCEPT 2 是一部小型車,使用直三 1.0 公升引擎。車身使用 Regolith 顏色,兼具磨砂質感和光澤。車身體積只有 3,120 X 1,725 X 1,800mm。

針對北美和中東銷售的 GX460 變身成 GX OUTDOOR CONCEPT,配備特殊設備和齒輪,適合在惡劣環境下使用。它備有 CBI Offroad 前保險槓、前防滑板、中防滑板、門檻保護裝置、車頂行李架。設有 Yakima 屋頂帳篷也是它的特式之一。

2022 年全新推出的 Crown Crossover,在東京改裝車長變身成 CROWN OUTDOOR CONCEPT,增加了車身高度、大直徑全地形輪胎、車頂托架,提高戶外使用性。

RX OUTDOOR CONCEPT

ROV CONCEPT 2

GX OUTDOOR CONCEPT

CROWN OUTDOOR CONCEPT

【影片】豐田 AE86 全新概念車!電動化、氫氣化還有手動波箱


豐田章男社長的確愈來愈識玩,即使在電動車發展不斷被人說落後於人,但是他依然可以堅守信念,繼續有驚喜給大家。在 2023 東京改裝車展中,豐田公開了兩部 AE86 概念車,讓人感到驚喜的是它的是使用氫燃料(H2)和純電(BEV)作動力。

AE86 H2 Concept 是一部擁有引擎的氫燃料車,駕駛時可以感受到引擎帶來的震動,和引擎發出的聲音。兩個高壓氫氣罐安裝在車尾,跟 MIRAI 使用的一樣。噴油器、供油、活塞等都有作出改裝。

AE86 BEV Concept 使用了 Lexus 電動車的技術,同時盡量保留車身原本重量、車身重量前後比例。這部車擁有電動車的高加速力特性,同時使用了手動波箱,為駕駛者帶來傳統人手轉波的樂趣。這部 Tundra HEV 就使用了 Prius PHEV 的電池。

兩部車的座椅是由舊件翻新而成,安全帶、座墊都是由回收材料製成。


電動車版本心臟


氫發動機車心臟

東京改裝車展初公開 CIVIC TYPE R MUGEN CONCEPT


MUGEN 無限貴為 Honda 改裝品牌,他們的產品向來是信心保證,今年東京改裝車展 2023 中,MUGEN 就為 CIVIC TYPE R 進行改裝,展示了 CIVIC TYPE R MUGEN CONCEPT,這部車是首次公開。全車使用了大量 MUEGN 的氣動力學套年,提升了車身的運動化感覺,車外、車內也有 MUGEN 的標誌,對於喜歡將車子進行個性化改裝的車主來說,MUGEN 這套 CIVIC 改裝套件有一定吸引力。原廠出品,保證 FIT 位安裝。

HRC Honda Civic TYPE R 全新概念車針對 GT500 賽事而生


2023 年東京改裝車展中,本田汽車株式會社、Mugen(M-TEC)、Honda Access 聯合一起參展,當中被受大家注目的是 HRC 展出了 CIVIC TYPE R-GT CONCEPT 概念車,這部車將在 2024 年參加 SUPER GT 比賽的 GT500 級別,將取代使用多年的 NSX-GT。新車都是針對 2024 年比賽機制作出優化的概念車,如果新車在賽場上獲得好成績,對將來 Civic 系列的銷售一定有幫助,繼續延續車廠口頭禪「星期日嬴車、星期一賣車」。

賓利汽車去年在全球市場共交付 15,174 台汽車


賓利汽車宣布 2022 年全球總銷量為 15,174 台,與 2021 年創造的歷史紀錄(14,659 台)相比增長 4%,亦是品牌首次年銷量超過 15,000 台。這一非凡成就歸功於新車型的推出和穆萊納個性化定制業務需求的不斷增長,包括多款插電混動版車型的推出,標誌著賓利品牌在 “Beyond100” 商業戰略指引下向 2030 年實現純電動化的目標邁進。

Suzuki Jimny 五門版終於出現


Suzuki Jimny 五門版本都傳聞了好一陣子,它沒有在東京改裝車展出,反而在印度國際車展率先發布,新車軸距增長了 340mm 來提升它的發展空間。基本上五門版和之前三門版的外型是沒有分別,最大分別就是多了後座設計,車頭鬼面罩也多了銀色來點綴。車身和車頂也可以使用不用配色。整個車廂佈局都熟口熟面,中控台有一個 9 吋觸控顯示屏,使用了 Suzuki 的 Smart Play Pro+ 系統,可以支援到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兩大手機平台系統。由於車廂空間有所變大,置物空間也比較大。多了後座兩隻門,上落車的確是方便很多。

大家最關心的是動力方面,Suzuki Jimny 五門版使用的引擎跟三門版是一樣,都是 1.5 公升 K18B 直四氣缸自然吸氣引擎,最大馬力達 104.8 匹和 13.7 公斤米扭力。波箱方面有 5 速手波和 6 速自動波,同樣有使用梯形大樑結構,也有前後軸 3 連桿固定式懸掛、AllGrip Pro 四驅系統。

雖然香港沒有太多爛路、泥路給大家行駛,不過 Suzuki Jimny 的外型、可改造性、個性化設計都很多玩法,相信五門版會吸引到更多香港車主喜愛。

Toyota Alphard 也會在 2023 年 5 月公開?


數天前,日本 Toyota 經銷商爆料 C-HR 即將在數月後推出,想不到他們又有新料爆出,今次輪到 Alphard。在日本其實在 2022 年 6 月已經停止接受新訂單,原來就是為一年後 2023 年 5 月新車推出作準備。新一代 Alphard 將會使用 TNGA 底盤,車身尺寸也會提升一點,相信是為了提供更舒適的空間。傳聞新車有機會使用 2.4 公升渦輪引擎,搭配 8 速自排變速箱,也會有 2.5 公升 Hybrid 和 2.4 公升渦輪引擎配 Hybrid。

BMW iX1 純電 SAV 香港登場 44 萬元起開賣


寶馬繼 X3 的電動版 iX3 和 4 系的電動版 i4 後推出其小形 SAV X1 的電動版 iX1,車系有xDrive30 xLine 和 xDrive30 M Sport Edition 兩個版本,售價分別是 $439,900 和 $499,900。


採用標準示樣泵把的 xLine,車身有較多銀色和「i- Blue」藍色裝飾,M Sport Edition 則有 M 款跑格泵把和黑化裝飾。車子的錶板設計跟隨 i 系電動車和最新的寶馬車系採用雙屏幕 Curved Display,儀錶圖案跟隨 Personal、Comfort 和 Sport 三個 Drive Modes 而改變顏色,中橋處有懸浮式手枕和控制板。作為 X1 的電動版本,iX1 的車身大小和車廂空間與 X1 沒有分別。車子由前、後雙摩打四輪驅動,系統總輸出有 272 匹和 494 牛頓米,但踩盡時可以玩 10 秒 Boost 功能「谷」多 41 匹,即最大有 313 匹,0-100km/h 加速需 5.6 秒,極速 180km/h,續航距有 417-440km,快充 29 分鐘有 80% 滿。

文、攝:James Chan

Polestar 電池問題美國市場需召回


Polestar 1 PHEV 油電車最近在美國有 66 部車版召回,原因是這部車車內的中國製電池充滿電時有過熱情況,引致起火。今次出事電池是中國 Forever Energy 供應商。Polestar 會為車子進行可防止充滿電的軟體更新,避免電池過熱,減低起火風險,之後會在在 2023 年再次召回車輛換上新的電池,完全徹底消除起火問題。

NEW ERA x Ubisoft 推出限量《虹彩六號:圍攻行動》Golden Set


自1920年開始引領時尚生活潮流的美國帽牌巨人 New Era —— 首度與遊戲開發商 Ubisoft 聯乘,推出第一人稱戰術射擊遊戲《虹彩六號:圍攻行動》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下稱:《虹彩六號》)為主題的 Golden Set,當中包括 9Forty 全新帽款、遊戲角色 Chibi 公仔及可重用口罩一盒。三款產品設計獨特,黑與金配色型格時尚,再與《虹彩六號》的刺激遊戲元素融合,必定是電玩迷的必儲之物!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是一款由 Ubisoft 蒙特利爾工作室開發的第一人稱戰術射擊遊戲。玩家可以選擇於遊戲中擔任不同「特勤幹員」,而每位幹員皆擁有不同的裝備,並可以在槍枝上面裝上不同的配備,度身訂造自己的作戰用具以投入團隊射擊對戰。《虹彩六號》講求戰略決策及團隊合作,讓「特勤幹員」們時時刻刻感受激烈的戰術槍戰。《虹彩六號》由2015年推出開始,與玩家一同追求登峰造極的戰略及技術,深受世界各地電玩迷歡迎,全球玩家達8000萬位,是最暢銷的線上射擊遊戲之一。


今季 New Era 首度與 Ubisoft 合作,隆重推出《虹彩六號》主題 Golden Set。聯名套裝以 Gold Packaging Box 包裝,密封盒身印有多個遊戲元素標誌,設計精美。三款套裝包含隨機一款遊戲角色 Chibi 公仔,Q版Glaz、Castle和Maverick配以亮金啞面設計,構思別致,收藏價值極高!套裝亦包括全新9Forty帽款,緞面材質令帽身流露光澤,配以帽前方及側面的純黑標誌,簡單設計令穿搭容易而多元化,盡顯時尚格調。9Forty帽型亦具弧度,有修飾臉型效果。另外,Golden Set更包含同色系口罩,黑金配色搶眼奪目,立體造型剪裁,佩戴時更貼合不同使用者面型。口罩可重複清洗,內層以白色棉布製造,接觸面部肌膚更感舒服,更有袋位可以放入濾芯,提供更好過濾效果。穿戴限量版《虹彩六號》9Forty及口罩,化身現實都市中的「特勤幹員」,成為萬人焦點!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主題 Golden Set 全球限量300套,於12月在新加坡優先開售,而其他地區包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在內,則會於2023年1月13日同步開賣。機會難逢,電玩迷萬勿錯過!

New Era香港店舖
尖沙咀海港城港威商場2樓2501舖 (2110 0733)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 K11 MUSEA 3樓 331A舖 (3974-5038)
旺角山東街50號地下B舖 (2618-6613)
元朗青山公路249-251號元朗廣場2樓237號鋪(3586-0448)
銅鑼灣希慎廣場5樓508號舖(2321-8929)
太平山山頂道118號山頂廣場1樓 125B舖 (2850-5955)
觀塘APM 4樓X Site 1A號舖 (2662-6587)

以亞馬遜箭毒蛙絢 – G-SHOCK 推出 FROGMAN 30 週年限量紀念版第二彈


為慶祝 G-SHOCK MASTER OF G FROGMAN 系列誕生 30 週年,CASIO 再度推出第二款限量紀念手錶 — GWF-A1000APF-1A。沿用第七代蛙人 GWF-A1000 的指針式顯示,設計靈感來自於南美洲亞馬遜雨林的稀有品種 ── 箭毒蛙,其軀幹佈滿橙紅色和黑色的條紋,四肢則是黑底藍綠色網紋,外表斑斕奪目,卻是毒性最強的生物之一,獨特造型光彩奪目,呈現出 G-SHOCK 獨樹一幟的戶外魅力。

GWF-A1000APF-1A 採用多色碳纖維的嵌入式錶圈,嶄新的技術將碳纖維和不同顏色玻璃纖維堆疊、切割再製成錶圈。外觀上,透明的錶圈組件與橙紅色、藍色及黑色的條紋互相交織,整個手錶設計以透明視覺呈現箭毒蛙色彩絢麗的特徵。此外,錶帶搭配偏光塗層塑造出近似箭毒蛙的皮膚表面,能隨著光線和觀察角度而改變顏色的視覺效果,錶殼背面刻有箭毒蛙圖案及其 FROGMAN 系列 30 週年標誌。


GWF-A1000APF-1A 配備 ISO 200 米防水性能、世界六局無線電波接收(MULTI BAND 6)及潛水模式。錶殼使用輕量、高強度、低吸水率的碳纖維強化樹脂,擁有承受惡劣環境的耐久性。錶面的人造藍寶石玻璃鏡面搭配無反光鍍膜及超亮照明功能,在黑暗深海中確保手錶的可視性,是潛水愛好者的最佳伙伴。無論是探索叢林,或是遊歷深海,都能征服每個探險時刻。

現登入 CASIO 授權網上旗艦店參與抽籤,有機會優先購買 FROGMAN 30 週年限量紀念版手錶 GWF-A1000APF-1A。登記時間為 2023年1月9日至1月15日23:59PM(香港時間)。抽籤結果會於2023年1月16日公佈,中籤者將獲得個別電郵通知購買詳情。
售價:HK$10,340
立即登記:https://bit.ly/3VRUmzX

*數量有限,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勞斯萊斯汽車 2022 年全球銷量創歷史新高


2022年,勞斯萊斯創下品牌有史以來最高銷售紀錄,向全球約5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交付汽車6021輛,比2021年銷量增長8%。在118年的品牌歷史中,勞斯萊斯年銷量首次突破6000輛,且Bespoke高級定製業務也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市場對所有勞斯萊斯車型需求甚殷,確認訂單已排產至深入2023年。

2022年,勞斯萊斯幾乎所有地區的銷量均實現增長,其中,中東、亞太、美國和歐洲市場銷量同比增長尤為強勁。比銷量更重要的是,Bespoke高級定製業務創下歷史新高。勞斯萊斯Bespoke高級定製,可謂將無限可能化為現實。為追求獨一無二的勞斯萊斯汽車,平均每位客戶願意支付約50萬歐元進行專屬定製。受惠於勞斯萊斯Bespoke高級定製業務的出色表現,以及公司對盈利能力的管理,勞斯萊斯將向股東帶來優厚回報。


中東市場領軍勞斯萊斯Bespoke高級定製中的高端業務,尤其可見於其極為廣泛和高度個性化的定製需求。2022年,勞斯萊斯在杜拜開設了受邀客戶專享的專屬定製中心,這也是古德伍德以外的首家專屬定製中心,令勞斯萊斯之家更貼近當地客戶。今後數月和數年內,勞斯萊斯還將在世界各地開設更多的專屬定製中心。

2022年美國市場銷量增長顯著,保持了勞斯萊斯全球最大的單一銷售區域地位。與此同時,幾乎所有市場的年銷量都較前一年有所提升。大中華區對勞斯萊斯具有至關重要的策略意義,是勞斯萊斯第二大銷售區域。雖然2022年銷量受持續不利因素影響,但與2021年創紀錄的銷量相比,僅出現個位數下滑,且已被其他市場銷售額的增長成功抵消。

儘管歐洲面臨嚴重的地緣政治挑戰,但2022年仍實現了銷量整體增長,英國、德國等多個市場的銷量均創下新的銷售紀錄。亞太地區2022年銷量也創下歷史新高。

2023年1月,適逢古德伍德勞斯萊斯之家成立20週年,勞斯萊斯也錄得了空前的成功。從以往僅能提供單一車型Phantom、每日僅生產一輛車,到今日實現創紀錄銷量,當中轉變是遵循可持續增長、嚴謹管理與規劃、品牌成功重塑等長期策略的成果。特別是過去十年中,勞斯萊斯專注品牌和產品陣容的年輕化與持續改進,以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品味與流行趨勢,並保持了品牌固有的獨特性與稀有性。作為一家真正的奢侈品牌、一家以工程為主導的創新公司,勞斯萊斯一如既往地代表工藝、技術、奢華與創意方面的最高水平。

Toyota C-HR 日本經銷商爆出 5 月登場


Toyota 小型 SUV C-HR 世界各地都有支持者,大家都在等 2023 年推出的大改款,不過大家都未知道推出時間的時候,日本的經銷商爆料將在今年 5 月就會登場,大家準備要換車的真的要等多一陣子。新車擁有 Toyota 新一代家族面貌,新車推算會有 Hybrid 版本外,還會有 PHEV 版本。部份型號還會有 E-Four 四輪驅動系統。

文:小肥
圖:Carscoops

Maserati Levante 未來以電動車挑戰平治寶馬


Maserati Levante 在 2016 年推出了他們的豪華 SUV 之後,終於再有新消息,他們接受 AutoCar 訪問時,表現未來新車將針對電動車設計,最快有望 2025 年就可以推出市場。而新車對手當然是平治 EQS 和 BMW iX。第二代 Levante 將採用 Alfa Romeo 的 Giorgio 底盤打造,不過詳細規格就未有公布。Levante Folgore 有機會使用三馬達四驅電力,具備 760 匹馬力,在高密度電池組將獲得更長的續航能力。

Toyota 最新概念車現身 CES 2023


豐田汽車內外零部件供應商 Toyota Boshoku,在 CES 2023 公開了 MX221 概念車,這部車針對共享移動而設計,擁有 Level 4 自動駕駛,針對商務、娛樂等用車需求,車上擁有寬敞空間,座椅豪華、大型屏幕。車身設計非常未來化,十分簡潔,如果沒有輪子有點像飛行船。

另一部概念車是 MOOX,它擁有 Level 5 自動駕駛,車內座椅編排針對在車廂進行多樣化工作而設計,所以座椅的方向會有不同,車廂也有 AR 功能,可以在乘座時進行購物、休息、商務的工作。

平治和 Hydro 聯手開創可持續性的鋁生產供應鏈

Die Produktion der vollelektrischen EQS Luxuslimousine startete im vergangenen Jahr in der Factory 56 im Mercedes-Benz Werk Sindelfingen. In der Factory 56 werden die S-Klasse, die Mercedes-Maybach S-Klasse und der EQS völlig flexibel auf derselben Linie produziert. Production of the all-electric EQS luxury sedan started last year at Factory 56 at the Mercedes-Benz plant in Sindelfingen. In Factory 56, the S-Class, the Mercedes-Maybach S-Class and the EQS are produced completely flexibly on the same line.


平治與挪威鋁業製造商 Hydro 就由 2023 年至 2030 年之間的低碳科技路線圖簽署了意向書,成為 實現綠色鋁供應鏈的重要里程碑。Hydro 和平治同意逐步供應極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鋁作汽車生 產,共同建立減碳的道路。成為合作夥伴後,Hydro 供應的鋁之二氧化碳足跡將比歐洲平均水平低近 70%,效果顯著。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負責發展與採購的首席技術官 Markus Schäfer 表示:「鋁作為輕盈的物料,對電動汽車越來越重要。我們正在與合作夥伴緊密合作,尋找降低鋁供應鏈中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因此,我很高興與生產再生能源專家 Hydro 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汽車行業的一大挑戰。這是加速鋁行業改革、提升低碳鋁供應的重要信號。」

今天 Hydro 已經為平治在斯圖加特的鑄造廠提供低碳鋁。 這策略夥伴關係將有助共同將汽車生產 的減碳過程提昇到一個新水平。首批由來自挪威、二氧化碳足跡低近 70% 的鋁材料,預計將於 2023 年推出。平治和 Hydro 不僅著眼於減排,還矢志通過增加使用來自材料循環再用來減少原材 料的使用。

鋁和鋼是許多車輛中使用最廣泛的材料。 因此這協議象徵在以低碳排放鋁材的路上,平治再向前 跨進了一大步。

作為平治“Ambition 2039”目標的一部分,集團的重點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在整個供應 鏈中負責任地使用資源。平治與供應商密切合作,致力研究持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並 力求大幅減少採用原材料。平治正在重組其供應鏈,不只單靠抵消二氧化碳排放,並積極預防和 減少。今次的合作關係將幫助平治達成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

為了實現接近零二氧化碳排放的鋁材,改良基本的鋁生產過程(從低碳氧化鋁生產開始)以及減 少電解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很重要。憑藉在這一領域的多年經驗和雄心壯志的研究計劃,Hydro 是平治在這路上的得力夥伴。

除了技術改進之外,增加使用循環再用物料亦能大大幫助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與採用原材料生產 的鋁相比,使用二次物料生產鋁只需消耗 5% 的能源。 作為合作的一部分,平治和Hydro更希望 進一步探索如何進行原材料以閉環式循環再造。

Hydro 主席兼行政總裁 Hilde Merete Aasheim 表示:「平治是一家具前瞻性的公司,也是 Hydro 的完美合作夥伴。平治於 2039 年前將整個車系實現二氧化碳中和的目標,與 Hydro 到 2030 年 提供工業規模零碳鋁的目標相吻合。價值鏈中的合作可以加快減排所需的技術開發時間,因此我 們很高興平治加入我們零碳鋁之路。」

平治依靠具認受性的標準和認證,來達致負責任地採購鋁材。平治是非牟利鋁業管理倡議 Aluminium Stewardship Initiative (ASI) 的成員,旨在支持在整個鋁價值鏈中推廣獨立認證計劃。 透過加強與鋁供應鏈中所有持份者對話,讓鋁的生產、使用和回收階段,在人權、環境和負責任 的企業管理領域都有可量化的改進。目前平治於歐洲的車身製造廠均採用ASI 標準。

此外,所有供應平治歐洲車身製造和鑄造廠的鋁原材料,亦採用了既定的甄選標準。

對於平治來說,與社區合作是處理原材料供應鏈中人權風險的優先事項。為了建立專業知識,平 治支持了一個與負責任採礦保證倡議Initiative for Responsible Mining Assurance (IRMA) 合作的項目,參與社區審計和標準流程。這倡議讓平治增加參與在礦場評估之前、中、後期對該社區的影響,並確保該過程對現場情況提供正面效果。

平治和Hydro計劃通過各自在標準倡議中的成員身份共同努力,以實現透明和包容的過程,從而 降低持份者參與的障礙,尤其是採礦社區和原居民。兩個潛在合作夥伴對可持續性有著相同的理 解,是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的先決條件。

創業家的 Fred Calero 研發 GT1 限量 30 部向 Ford GT40 致敬


一位熱愛跑車的創業家 Fred Calero 在一個機緣下成功購入 30 套 Ford GT 底盤和部份零件,他決意開辦公司研發 GT1 跑車,讓它延續 Ford GT 跑車血統。今次這部 GT1 是跟 Matech 的賽車公司合作,而這間公司專門打造耐力賽車。Matech 會以 Ford GT 作 GT1 作藍本,全車以碳纖維車體結構製作。動力系統會使用 Roush Yates RY45 渦輪增壓 7.0 公升 V8 引擎,最高轉速能達到 9,000 轉,同時擁有兩個 G36 渦輪增壓,最大馬力高達 1,500 匹,不用 3 秒就能靜止加速到每小時 60 英里。

全車在密西根州 Pontiac 的私人賽道旁倉庫內組裝,預計 2023 年生產四輛,每部售價約 120 萬美元,暫定會在 2025 年完成所有生產。

Honda 與 Sony 合作推出 Afeela 電動車品牌


2022 年 Honda 和 Sony 表示會合作進軍電動車行列,而且成立了 Sony Honda Mobility,在今年 CES 展覽中,他們終於有進一步資料,就是在合作開發 Afeela 電動車品牌, 2025 年量產和在北美市場首發,亞洲市場呢?香港呢?今次合作,Honda 主力汽車硬件,Sony 負責車內軟件系統。在 CES 展覽會中,他們也公開了 Afeela 首部車款的概念圖,車燈設計富有未來感,輪圈用上 21 圈,車門沒有手把,車尾十分流線。車頭有一個顯示屏,用來顯示品牌、天氣、充電狀態等等。整部車有 45 個鏡頭和雷達,以應付 Level 3 自動駕駛。

車廂設計同樣前衛,有點像 Honda e,大家進入車廂後,整個前方都是顯示屏,暫時公開的會支援 Bravia Core 影音串流平台, Epic Games 遊戲公司合作,提供玩樂功能,能否玩 PS5 或 PS6 遊戲未時未有答案。電池容量、電池技術、性能數據及續航力表現等等一律未有公布,不過 2025 年的電動車規格,相比起 2023 年應該又會翻一翻新,所以現在知道這些資料也未必有用。

BMW i Vision Dee 未來移動工具新玩法


BMW 在 CES 2023 又有新攪作,今次展出了一部 BMW i Vision Dee 概念車,車頭沒有了大家害怕的巨大腎臟設計,直接將車燈跟入氣口結合,筆者覺得這個設計很不錯。車身使用了 E Ink 電子薄膜技術,為車身帶來 32 種顏色的任意轉換,可以結合燈光、音效等情況去改變車身顯示中的畫面。而且輪圈也加裝了 E Ink,所以輪圈也可以一起變色、變花紋。概念車可以大玩特玩,未來感的座椅、軚盤之外,車頭玻璃是擁有大型 HUD,可以在玻璃上顯示大量資訊和 AR 實景增強畫面。

如此破格的概念,的確讓人對未來的車子感到興奮,不過要大量量產,看來短時間內也不行。那麼輕鬆為車身轉換顏色、顯示不同圖案,面對不同國家也有不同法例規管下,想輕易推出市場都不是一件簡單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