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C
Hong Kong
Wednesday, August 6,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78

Maserati Grecale 落實 3 月 22 日現身


Maserati 第二款 SUV 車 Grecale 受到疫情及晶片荒衝擊,延期又延期,如今終於確定在 3 月 22 日發表全新 Grecale。官方提前釋出了 Grecale 廠照,看到車身線條線統,整體而言比 Levante 擁有更強越野味道。

至於車廂佈局雖然沒有公開,但在上年 11 月已經曝光,採用的上下雙液晶螢幕,再加上數碼儀錶板,足足有三個螢幕,還有全新設計的方向盤更有跑味。動力系統, Grecale 將會使用 2.0 公升渦輪引擎可輸出 280 匹馬力,頂級版是用 3.0 公升 V6 雙渦輪引擎可爆發 505 匹馬力,其後在2024 年更有可能推出純電動車版本。

文:Issac.C

豐田全新 Noah 上市!裝備大升級


全新一代豐田Noah多人車在香港推出,屬第4代的新款改用豐田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GA-C 的MPV專屬輕量化底盤,剛性更強、重心較低、隔音更好、內籠更闊、更高,採用前支柱、後扭杆式懸掛。霸氣的車頭有豐田MPV家族式的特大鬼面罩,頭、尾燈採用時輕的LED燈泡。

車系有七座Luxury豪華版售價$ 349,944,和賣$ 334,878的八座Advantage優越版,前者中排有兩張獨立Captain seats,地台有中央走廊,後者的6:4分離中排座椅分別可前後滑動超長的745和705mm;尾排有方便使用的一鍵收納功能,即一拉手抽便能摺低和翻起;尾門有定點角度調教。全新A柱左右三角窗設計帶來「窗台」般的駕駛視野,以黑調為主的內裝襯有金屬飾條,營造出簡潔帶點豪華的氛圍。中台10吋觸控顯示屏幕有Apple CarPlay玩。

全新2公升4汽缸「M20A-FKS」 VVT-i 引擎有170匹/202牛頓米輸出,「Direct Shift 」CVT無段變速波箱有10 速「Shiftmatic 」手動+/-功能,平均油耗為 14.6 km / L,比上一代慳油10 – 15%。

新Noah的安全和輔助系統更大大升級,車系首次為引入第三代TOYOTA SAFETY SENSE 3.0(TSS),包括有懂睇人/睇車的前撞預警和自動煞車Pre-Collision System、自動跟速/跟距的智能巡航定速系統Dynamic Radar Cruise Control、線道偏離「嘟嘟」警示系統Lane Departure Alert、線道追蹤輔助系統 Lane Tracing Assist、高燈自動切換Automatic High-Beam,以及泊車前後有障礙物「嘟嘟」警示和自動cut油Parking Support Brake。

豐田ALL-NEW NOAH售價:
七座豪華版登場價:HK$ 349,944
八座優越版登場價:HK$ 334,878

豐田陳列室:
九龍灣旗艦店 2884 7999 灣仔 2886 6188 沙田 2821 7160

OLYMPUS DIGITAL CAMERA

3 月 1 日開賣!LEGO 和 McLaren 合作推出 McLaren Formula 1 模型


等了又等終於到 3 月 1 日,就是 LEGO 和 McLaren 合作推出的 Formula 1 戰車模型的發售日。今次這套 LEGO 號碼是 42141,由 1,432 塊 LEGO 組成,完成品達到 65 X 13 X 27cm 的體積,完成品非常震撼和有壓迫感,絕對不遜色給常見的 1:18 模型車。由於這部車集合了 2021 車身顏色和 2022 車身設計,而且還原度極高,大家一手一腳組合而成之後,對這部戰車的細節部份,將會了解得更多。近年 McLaren Formula 1 戰車轉用鮮橙色車身之後,在賽道上的注目程度都有所提升,而今次這部 LEGO McLaren Formula 1 2021 模型,完美還原近代戰車橙、藍車身的強烈視覺感。難得 LEGO 再次推出 Formula 1 戰車模型,不論是否 McLaren 車迷都值得買回來收藏。


今次這套 LEGO 代號為 42141。



F1 戰車結構十分複雜,不過 LEGO 也還原得十分神似。



盒內的書仔當然會有麥拿倫廣告環節,介紹一下車隊威水史,和跟 LEGO 合作成果。





這部 McLaren F1 2021 由 1,432 塊 LEGO 組成。


完成品達到 65 X 13 X 27cm 的體積。


在 McLaren 的 Fans 角度來看,請來現役車手羅利斯和歷卡度作宣傳也是賣點之一。

文、攝:Teddy Leung

專訪 Mercedes-Benz Hong Kong 行政總裁 Andreas Buchenthal | 電動車、汽油車雙線發展


香港汽車市場漸漸轉向電動車陣營,平治在 2021 年一口氣推出兩部不同類型的電動車,讓人開始感受到電動車時代真的要來了嗎?今次我們找來 Mercedes-Benz Hong Kong 行政總裁 Andreas Buchenthal 跟我們閒談關於現在和來年香港汽車市場。

Andreas Buchenthal 在 1997 年加入 Daimler,曾在多個重要市場包括日本和中國上任,主要負責銷售策劃、供應鏈管理、物流、產品管理、市場分析以及銷售管理;2013 年出任北京 Mercedes-Benz Sales Service Co., Ltd. (BMBS) 的銷售策劃和物流總監,集中負責商務營運和效率,以加強客戶服務;2020 年 11 月 Buchenthal 先生調來香港出任 Mercedes-Benz Hong Kong 的行政總裁。


請給我們回顧一下平治於 2021 年在香港市場的重要事宜。

2021 年我們過得很充實,我們的電動車品牌 Mercedes-EQ 推出了兩部新車,包括 EQA 和 EQS,令我們的電動車系繼續壯大過來。EQA 在銷售方面很成功,EQA 在銷售方面很成功,價格非常親民,而且設備齊全,推出後深受車迷歡迎。有這兩款新車的加入,Mercedes-EQ 車系正全力出擊,來年平治將會不斷引入更多電動車款來到香港。

另一方面,我們當然不會忽略汽油車,2021 年平治亦帶來了包括有新的 CLS、Mercedes-Maybach S-Class、新 C-Class 和其他多款受歡迎的型號。


平治剛剛在香港推出了 EQS 豪華電動房車,它是 Mercedes-EQ 品牌下的第三部電動車,你們亦說了未來將有更多電動車系到來,顧客對你們這個電動車分支品牌的接受程度如何呢?

我們所有電動車系,包括 EQC、EQA 和 EQS 都甚得市場和顧客認同,今年推出的 EQA 我們收到很理想的訂單數字,車子亦成功為平治帶來一批新的顧客,這證明消費者對平治電動車的信心。在剛過去的 11 月,我們推出了全新的 EQS 來針對要求高品質豪華產品的顧客,亦是 Mercedes-EQ 的第一部純電動豪華房車,更是首個採用平治特為大形行政級電動房車而設的模組式底盤的車系,相信能為電動車市場帶來新的景象。

你們在 2022 年和不久的將來會有甚麼是車迷值得期待的東西發生呢?

一如所說,我們在未來會繼續為市場引入更多電動車款,亦希望會給商業車用家帶來平治第一部電動商用車。而傳統電油車市場當然會繼續見到我們的優良產品出現。2022 年將會是豐富的一年。

文:James Chan, Teddy Leung
攝:Aaron, James
編:Teddy Leung

Lexus UX300e 香港開賣一換一 HK$399,055 起


Lexus作為世界頂尖豪華汽車品牌,在過往所推出的各款混能名驅均讓人津津樂道,其性能、耐用與環保性兼備,口碑滿載。是次團隊精心細選UX車系基礎成為 Lexus Electrified計劃中的首部純電量產車型,銳意繼承其掀背車 x SUV的跨界獨特操控個性及實用安全特質,極致發揮電動車輕快加速的專屬優勢。 全新Lexus UX300e成為日本豪華汽車品牌市場中首部純電動作品,以高品質見稱的LEXUS,10年內9次被選為最可靠汽車品牌。對於初接觸純電動車的準買家,LEXUS UX300e的豪華、可靠、直覺性的駕駛感及UX的窩心車廂設計,加上由皇冠車行提供由了解、購買、充電方案及售後支援的一站式服務,令車主輕易享受純電動車獨特優勢。


全新Lexus UX300e作為Lexus Electrified計劃中的第一部純電誠意之作,將會攜著多個精心設計,進佔Lexus品牌歷史中的一部分!LEXUS UX300e搭載有低重心、高剛性、輕量化優點的GA-C(Global Architecture–Compact)底盤。將主電池置於車底中央位置及採用輕量化的前置電動摩打,進一步令重心降低至離地530mm及佈達至1:1的前後重量分佈,令駕駛帶有中置引擎汽車的操控感覺及穩定的過彎特性(UX200 COG:594mm 已經優於同級) ,更額外增加了車底支撐捍及全新調較懸掛系統,配合純電動駕駛的動態變化;動力方面,全新Lexus UX300e採用54kWh高密度鋰離子電池搭配高效能的輕量化電動馬達,輸出最大204PS馬力及最大扭力300N.m。由288顆小電池組成的電池組有助隔絕路噪,加上LEXUS優秀的減噪功夫,延續品牌對車廂環境的高品質要求,成就同級最寧靜的車廂之一,駕駛者及乘客以最舒適及寧靜的車廂環境下漫遊香港。


全新Lexus UX300e精心配備可調式動能回充調節撥片用家可依行駛路段的不同需要及駕駛習慣,任意調整4段不同動能回充強度,透過控制油門而減少煞車踏板的使用,同時進行動力回充,帶來更節能的駕駛體驗!

全新Lexus UX300e承襲品牌一貫以來的日本職人造車工藝及匠人級數細緻質感內裝,內外一絲不苟,後車門兩側鑲嵌UX300e專屬的Electric字樣,並腳踏全新配色的18 吋輪圈,低調滲透其純電的獨特象徵;內裝設計及車廂設備貫徹Lexus豪華品牌風範,更搭配純電車的專屬設備,包括動能回充調節撥片、電量指示儀錶等。此外,全新Lexus UX300e Ultimate選取車系中最頂級配備,前後座椅均備真皮及發熱功能並配上日本傳統刺子繡工藝,貫徹品牌一貫豪華舒適的日系風格。結合10.3吋多媒體高清顯示屏幕連Apple CarPlay®️系統、頂級Mark Levinson音響系統、nanoe®X空氣淨化系統*、Lexus Safety System+主動式安全系統等多項智能豪華設備,全方位內外提升整體乘駕級數,輕鬆開啟屬於您的純電移動旅程!

* nanoe X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高達99.99%,詳情請參閱官方nanoe X資料:https://bit.ly/3IfqlV0

香港市場發售的型號包括:
UX300e Ultimate
HK$686,555 (現金價格包括首次登記稅)
HK$589,055 (EV首次登記稅優惠價)
HK$399,055(「一換一」計畫價)

Kia 全新 EV6 $348,800 開賣


Kia 全新 EV6 即將登場,以磅礡氣勢於電動車大時代破舊立新。耳目一新的型格設計摒棄傳統,配合新世代電池科技,將純電動車的形象與性能提升到另一層次。EV6現已接受完整訂金配額預訂。

EV6零售價*如下:
EV6: HK$348,800
EV6 Deluxe: HK$398,800
EV6 GT-Line: HK$498,800
*以上為「一換一」的售價。

預訂: https://www.ev6.kamlung.com
銷售查詢: 2760 9933

區天駿於 2022 年亞洲利曼系列賽閉幕戰得亞軍


香港車手區天駿(Antars)連同中國車手葉一飛,以及奧地利藉車手 Klaus Bachler 出戰2022年賽季的亞洲利曼系列賽(Asian Le Mans Series),憑藉出色的表現在阿布札比站的賽季閉幕戰上,駕駛33號 Herberth Motorsport 車隊的保時捷 911 GT3 R 戰車收穫 GT Pro 組別亞軍。車隊在早前舉行的三場比賽中遇上不利因素,未能挑戰三甲席位,來到周日(20日)賽季煞科一仗,最終成功奪下一席亞軍。這次成功結合了三名車手無暇的駕駛表現和車隊出色的戰術,憑持續穩定性,造出驕人成果。


2022年賽季的亞洲利曼系列賽,分別於2月12至13日於杜拜,及19至20日於阿布札比進行。在杜拜賽道(Dubai Autodrome)舉行的首兩回合賽事,儘管於排位賽有飛快的速度,但車隊於比賽中多次遇上技術問題,導致錯失良機。來到最後兩回合於亞斯碼頭賽道(Yas Marina Circuit)的賽事,戰車表現出強橫實力,在練習賽上已造出全場最快時間。排位賽由 Antares 隊友 Klaus Bachler 負責,他駕駛33號的保時捷戰車成功為車隊取得最後一回合的排頭位出賽資格。


4小時的耐力賽,由區天駿負責第一棒。雖然他在開賽的第一圈上曾一度被數名職業車手超前,但他馬上收復失地,並造出快而穩定的圈速。比賽開首30分鐘,GT組別內險象橫生,但區天駿有幸一一避過。及後他把握全場黃旗的有利環境,將戰車交給接棒的隊友葉一飛。這名來自中國的年輕車手是首次以保時捷亞太賽車部門指定車手身份出賽。在他第二棒時段,曾多次出現全場黃旗及安全車,影響所有車隊的部署。33號保時捷成功把握這時機,及時進入維修站交棒給 Klaus Bachler,展開賽事的最後一戰。


比賽最後1小時,就如區天駿所形容的,是「大師級的衝刺表演」。Klaus Bachler 以豐富經驗拉近與領先對手的距離,成功將名次提升至頒獎台席位。最終他帶著戰車以第二名衝過終點,僅以0.616秒之差屈居亞軍。

這次成功登上領獎台是整個參賽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亦是 Antares 繼去年出戰亞洲利曼系列賽後一次亮麗的回歸。對區天駿而言,這是個苦學克服困難的經驗,憑毅力和經驗,戰鬥到最後一刻,衣錦還鄉。

Mercedes-Benz EQB 七座 SUV 香港正式開賣 一換一 $529,000 起


繼 EQA 後,來自 Mercedes-EQ 的第二款輕巧電動車正式誕生。EQB 與 EQA 共同採用高輸出、高效能電力驅動和智能動力回收系統,不過 EQB 的七座位在輕巧電動車市場上脫穎而出。其第三排座椅可容納身高 1.65 米以內的乘客或安裝兒童座椅。不論家庭成員多少,全新 EQB 均可提供大量空間,滿足多種出行需要。EQB 250 全電動輕巧 SUV 最高輸出為 190hp,混合耗電量 (WLTP)為 16.3 千瓦‧小時/100 公里,續航力達 474 公里(WLTP)。

EQB 的推出,進一步豐富平治輕巧車陣容。它與兩個型號關係密切:它和 EQA 共用了先進電動驅動科技,而其長軸距(2,829 毫米),寛敞多變車廂和第三排座椅均沿自 GLB。EQB 的車身長/闊/高為 4,684/1,834/1,706 毫米,帶來寛敞的車廂。前排頭部空間達 1069 毫米,中排亦達 962 毫米。平坦而倘大的行李箱提供 465 至 1,620 公升的容量,與中級旅行車不遑多讓。中排座椅除了靠背傾斜度可調較,更可前後移動多達 140 毫米。

EQB 的第三排為兩張獨立座椅,可為身高 1.65 米以內的乘客提供舒適空間。齊全的安全設備包括可調較式頭枕,預縮式安全帶連負荷限制器及覆蓋第三排座椅的窗簾式安全氣囊。第二及第三排已可安裝共四張兒童座椅,而副駕駛席亦可放置一張。如需額外儲物空間,第三排座椅亦可平放。

EQB 的風阻系數為 0.28,而迎風面積 A 為 2.53m2。降低風阻最主要的措施包括密封式鬼面罩,流線形車身前後裙腳,幾近完全密封的車底, 低風阻 Aero 輪圈及特別設計的前後輪擾流器。

在住所或公共充電站,可便捷地使用內置充電器以高達 11 kW 的交流電為 EQB 充電。實際充電時間會因應不同設施而有所差異,惟採用平治掛牆式充電器會比家用插座快得多。

如使用直流快速充電站,充電時間當然更短。在適當荷電狀態和電池溫度下,EQB 可透過直流快速充電站以高達 100 kW 的功率充電。由 10%荷電狀態充電至 80% 只需約 32 分鐘,即使 只充電 15 分鐘亦能續航 150 公里(WLTP)。EQB 配備了 CCS 混合式充電接口,方便以交流或直流充電。

EQB 標準配置多項駕駛輔助系統,包括行車線保持系統 Active Lane Keeping Assist 及主動式煞車輔助 Active Brake Assist 等功能,後者主要用作避免碰撞事故發生或者降低傷害程度。系統更可在市區行駛速度時,在偵測到靜止車輛或過路行人時煞車。駕駛輔助系統加強的功能,更包括在轉彎前偵測到對頭車時煞車,和在開門前向駕駛者警示有單車及汽車駛近。

在被動安全上,EQB 同樣是一輛不折不扣的平治產品。以堅固的 GLB 為基礎,EQA 的車身因應電動車的不同需要而作出調整。電池組安裝在壓製而成的框架內,這位置本來是安放鞏固車身結構的橫向支架。電池前部的保護罩可防止異物刺中。EQB 亦需要通過品牌一向以來極嚴厲而全面的撞擊測試,並包括電池和所有有電流通過的部件。

EQB 環球型號現正由匈牙利凱奇凱梅特(Kecskemét)的廠房生產。EQB 輕巧 SUV 將會是此匈牙利廠房首款全電動車,並會與插電混能車同時製造。
自 2012 年投產以來,位於匈牙利的廠房對平治汽車的重要性越來越高。除了數碼網絡上的聯繫,這廠房與位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拉施塔特市 (Rastatt, Baden-Württemberg) 的輕巧汽車主廠房的合作更緊密直接。

在歐洲生產的 Mercedes-EQ 輕巧電動車的電池,俱由平治位於德國卡門茲(Kamenz)的附屬公司 Accumotive 提和波蘭亞沃爾(Jawor)提供。兩家廠房均以二氧化碳中和形式運作。

賓利擴大 3D 打印產能以支持全新部件生產


賓利品牌披露300萬投資的相關細節,明確該投資將總部工廠內的3D打印產能提升一倍,以支持全新部件生產。僅在2021年,由高科技設備製造的部件數量達到15,000個。隨著3D打印產能的提升,賓利品牌有望利用該技術製造汽車零部件,以及為客戶車輛拓展更多的個性化可能性。

未來,3D打印設備將主要滿足小批量的部件生產及客戶的個性化需求。3D打印技術可將CAD設計模型轉化為實體部件,該技術有助於減少浪費及節約製作時間。賓利內部員工正接受相關培訓,以熟練運用新設備及製作工作所需的新工具。

F1 2022:法拉利 F1-75 賽車破繭而出


作為法拉利車隊出征 2022 賽季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全新挑戰者, F1-75 賽車於今日在馬拉內羅的汽車運動部門首度亮相並通過法拉利全球網絡平台舉行網上發佈。這款賽車是 躍馬為該項頂級賽事打造的第 68 款單座賽車,法拉利設計中心(Ferrari Style Centre)還為其特別研 發了一款全新的紅色色調用於車身的塗裝。該車的命名則是為慶祝躍馬品牌誕生 75 周年。意大利國旗塗裝是法 拉利 F1 賽車長久以來的一大特色,在此基礎上,今年的塗裝還融入了周年紀念標誌。

馬拉內羅的工程師們在對今年引入的全新技術規則進行深入解讀後,在設計階段引入了一種創新的、非同尋常的 設計理念,最終呈現了煥然一新的 F1-75 賽車。其中最突出的部分則是為車身配置可拆卸式前鼻翼,並且格外 注重安裝動力單元和其輔助套件,以實現最佳的空氣動力學性能表現。今年,是地面效應時隔 40 年之後重返這 項賽事,而 Pirelli 也將從本賽季開始引入 18 吋輪胎。
去年首次搭檔出戰的車手組合,摩納哥車手 Charles Leclerc 和西班牙車手 Carlos Sainz,今年將繼續 攜手征戰。同時還有 Antonio Giovinazzi 和 Mick Schumacher 兩位後備車手。Robert Shwartzman 將擔任試車手的工作,其還將在賽季中參加兩次週五自由練習。

Mattia Binotto 車隊領隊&管理總監
「F1-75 賽車展示了我們每個人的才華、決心和熱情。這是整個團隊的工作成果,以前所未有的全新精神和方 式來完成這款賽車的設計,對每個部件、每個細節和每個解決方案都賦予最極致的創新。在打造這款賽車的過程 中,創新給我們的日常工作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我為我們在設計 F1-75 賽車過程中所做的努力感到自豪。 我們知道,外界的期望很高,我想我們已經準備好與對手們一決高下。這是這項挑戰中最出色的部分,也是我們 的工作如此令人著迷的原因。我希望,F1-75 賽車可以讓我們的車迷再次為法拉利感到自豪。我們的目標,是 重塑躍馬傳奇,我們只有再次獲勝,才能完成使命。這將需要一部出色的賽車和兩位優秀的車手,而我們都已經 擁有。」

Laurent Mekies 車隊賽事總監及賽道團隊總監
「我們的車隊正在為有史以來最漫長的賽季做準備,同時,這也可能是最近十年最出人意料的賽季之一。全然不 同的技術規則、不同的賽車、23 場比賽,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這將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挑戰。去年,我們在年 度車隊積分榜上位列第三,作為一個團隊,我們取得了重要的進步。即將到來的新賽季,可能會有一些驚喜。在 巴林的揭幕戰,車隊之間的差距可能會小,但自那開始,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車隊和車手們在賽季中取得巨大進 步。我們必須要管理好團隊,以便在整個賽季都能保持全神貫注。出色的團隊精神以及戰勝強大對手的渴望促使 我們不斷前行。對我們極為有利的是,我們擁有 Charles 和 Carlos,他們有著出眾的才華和奉獻精神,整 個冬休期都和工程師們一起努力工作,以確保賽車研發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

Enrico Cardile 車架部門總監
「2022 賽季的規則變化,無疑是近 40 年中最為激進的。我們團隊採用了系統性和綜合性的方法,來應對這 個挑戰,在眾多目標中定義了明確的優先順序,但往往它們彼此之間存在著矛盾性。在賽車研發過程中,我們升 級了我們的模擬工具,解決了過去未能解決的一些難題。空氣動力學則是重中之重。我們以開放的思維迎接該挑 戰,抓緊規則變化所帶來的機遇,嘗試了多種方向,改變了最近數年的思維定式。開放的思維也延伸到了懸掛的 研發:全新的規則帶來了全面的重塑,旨在給予我們更多靈活性,駕馭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全新賽車和輪胎。簡而 言之,眾多變數終將發揮作用,使之成為一項極具挑戰性和刺激性的實踐。」

Enrico Gualtieri 動力單元部門總監
「這是一項緊張而令人激動的挑戰。所有的部件都重新接受測試評估——其中一部分完成了改良升級,而另一部 分則採用創新技術。從燃燒方面的化學過程、到機械過程、再到曲軸,從能量轉換過程中尋求最高效率,這個核 心理念是我們的初始之處。其他一切都圍繞著此理念進行設計。鑒於全新技術規則的引入,我們也以同樣的實踐 方式,定義了動力單元的設計布局,以最大可能滿足我們車架團隊的需求。整個團隊富有熱情、堅定和團隊精神, 投入工作,我們不僅需要實現車隊的目標,更要肩負躍馬精神,尤其是今年我們將慶祝品牌成立 75 周年。」

Fabio Montecchi 車架專案工程總監
「為展現出和上一款賽車全然不同的設計,首要的關鍵因素是時間管理。我們在設計階段預留出了比以往更多的 時間,深入研究了所有規則變化,以獲取更為出色的性能表現。通過研究、模擬器和台架測試,探索了大量解決 方案。第二個關鍵因素,是每位獨立設計師的參與和溝通,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規則巨變帶來的挑戰,也因此感到 無比振奮。沒有此前數個賽季作為參考,我們便只能依賴每位設計師的創造力和才華,卓越的分析工具,以及即 便不是傳統解決方案,但依然選擇我們所認為的最具希望的解決方案時,那份明確的態度和勇氣。最終,我們交 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品。第三個關鍵因素,則是各個團隊之間的溝通合作:一個團隊解決性能表現,另一個團 隊負責設計,然後是生產、採購、品質監控、組裝、台架測試、策劃、賽道管理,還有車手們帶來的回饋。」

Hyundai i30 N 加辣小改


Hyundai 以「N」for 其韓國 Nanyang R&D 中心、進行車輛測試的 Nurburgring賽道,以及賽道內狀似「N」字的一個減速彎來代表其高性能汽車系列,就像寶馬的「M」、Audi 的 RS 和 S、平治的「AMG」、本田的「Type R」那樣;Hyundai 這分支品牌的首部作品 i30 N在2017年推出,打入傳統上由 Civic Type R、VW Golf R、Renault Megane R.S、福特 Focus RS 等「睇場」的斜尾辣跑市場,期後 Veloster、Kona 和 Elantra 也各有其 N 版本出現,Tucson 和 Sonata 有「改少少」的 N-Line,不久後會有 i20 N。


今次測試的是 i30 N 自 2019 年在香港推出後的小改款式,內外設計、屏幕顯示、引擎輸出和懸掛都有改動,車系除一向有的 6 速棍波外,更加入這部 8 速 DCT 雙離合器自動波款,「意向」售價分別是 $378,800 和 $418,800。
 

小改後的 i30 N,參看三圍數字,車身比前長和矮了丁點,整個車頭是新設計,現有更三角的頭燈,更六角的鬼面罩,和更「八」字的泵把,新頭燈有「V」形日行燈,整體比前更有動感,驟眼看有點平治 AMG A-Class 的模樣。同經小改的車尾,尾燈有與頭燈相似的「V」形紅燈,霧燈改放到泵把內,不同款的尾泵把有更大範圍的黑膠裝飾,現覆蓋至車牌位置,diffuser 更大格,排氣喉嘴更粗,沒有了之前的頭唇和尾 diffuser 的紅色邊,但同有前後紅色制動卡鉗。19 吋鍛造輪圈是新設計,輪圈 Logo 由 Hyundai「H」改為「N」字,輪胎同是 235/35 R19 的 Pirelli P-Zero。新的車身顏色有 Sunset red pearl(不是所見的這部所用)。


以跑車櫈、紅色指針、軚盤和波棍套有色縫線、賽車化屏幕顯示來豎立其高性能身份的 i30 N,現有新的連頭枕前座,座椅有輕量化結構,採用有「毛毛」質感的絨面皮革,側墊比前夾身,椅背有發光「N」Logo。新的中台屏幕將按鈕由左右兩側改放到下方,讓 10.25 吋闊的屏幕有更多顯示範圍,內裡各頁面有新圖案,駕駛者應該最關心的 N custom 個人設定,之前油門反應、尾喉聲響、懸掛軟硬、差速器反應、軚盤重量、ESC 穩定系統介入均以大大格的顯示出來,小改後則改為一「雷達」圖表以「總結」形式顯示各個的設定,司機可續一「督」入內去更改。儀錶盒設計除了小顯示屏有新的圖案來顯示油溫/扭力/Turbo 壓力、圈速計時、G-force 錶、Drive modes 等等之外,其他沒有不同,轉數錶內有「N」Logo,紅指針,藍色框,6,750 轉紅線,頂部有轉波提示燈。軚盤上給玩的按鈕,同有左邊的 Drive mode 選擇和右邊的「N」制直接跳入你自選好的個人設定。之前盡油時自動有的 Overboost 功能,現改為要從軚盤撳的「NGS」(N Grin Shift)制,按後可將 Turbo「谷」盡 20 秒提高引擎輸出,期間儀錶小顯示屏會出現倒數時計;另新的冷氣出風口有銀色內框,屏幕在細撳之下發現有一新的背景聲效功能,有雨聲「Rainy day」和乾柴烈火「Warm fireplace」,就像冥想時聽的那種,頗有趣。


我們之前試過的 i30 N 和 Fastback 都是採用 6 速棍波,當時發覺 Hyundai 的腳踏擺位不算方便做 heel-and-toe 拖波,較難駕得順滑,波棍也不算很好 feel 的那種,所以我們對車系現有雙離合器波箱選擇表示歡迎,波箱反應就如其同類一樣,轉波爽快、無縫。沒有不同的駕駛反應模式,同有「Eco」、「Normal」、「Sport」、最爆的「N」和可各項自定的「N Custom」;排氣喉同樣有「Normal」、「Sport」和「Sport +」三段大細聲,在最響的「Sport +」盡油加速時車後「啪啪啪…」爆喉,很動聽!懸掛系統同有三段軟硬,小改款的懸掛則經過調校,有全新吸震器、彈簧和「杯士」,頭轆 Camber 加大至 1.5 度,懸掛感覺比前硬,行車較為彈跳,所以我們在「N Custom」模式中寧願選擇「Comfort」軟避震來行在較爛路上,車子操控感覺比前稍為咬地,反應和易控程度同樣一流。有「Normal」和「Sport」的 e-LSD 電子控制差速器,用「Sport」時有夾內 Brake 幫車頭抝入彎的感覺,直路上微微扭軚也出現「搶軚」感覺,「Comfort」時沒有,可見系統夾 Brake 夾得頗進取;軚感偏向直接,指向聽話。


原先的 2.0 公升「Theta II」渦輪增壓引擎,原廠的 Standard Package 有 250 匹輸出,香港賣的規格標準採用 Performance Package,有 275 匹和 353 牛頓米扭力輸出,overboost 時有 378 牛頓米,小改後引擎現有 280 匹和 40 公斤-米(約 392.3 牛頓米)輸出(廠方並沒有列出 overboost 時有多少扭力);引擎反應與之前和同類 2.0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相同,同是先經起步早段的無甚扭力階段後很快便谷著氣的搶路去,中至尾段加速力平均,新增的 5 匹馬力只對加速性能有輕微幫助,棍波型號佈稱的 0-100km 加速時間稍稍由 6.1 秒降至 5.9 秒,測試的這部 DCT 版則只需 5.4 秒,感覺明顯比之前快,這絕對是波箱的作為;按下「NGS」制有更谷著去的感覺,不過其實之前也有這 overboost 功能,只不過當要你親手撳制又有秒錶倒數時,感覺上似是較有料的那樣。


尾燈有與頭燈相似的「V」形紅燈,尾泵把黑膠裝飾現覆蓋至車牌位置,diffuser更大格,排氣喉嘴更粗。


原先的 2.0 公升「Theta II」引擎有 275 匹和 353 牛頓米扭力輸出,小改後有 280 匹和 40 公斤-米(約 392.3 牛頓米)。


i30 N以跑車櫈、紅色指針、軚盤和波棍套有色縫線、賽車化屏幕顯示來豎立其高性能身份。


新的連頭枕前座有輕量化結構,採用有「毛毛」質感的絨面皮革,側墊比前夾身,椅背有發光「N」logo。


測試的這部 DCT 版 0-100km 加速只需 5.4 秒,感覺明顯比之前快,這絕對是波箱的作為。


反應模式同有「Eco」、「Normal」、「Sport」、最爆的「N」和可各項自定的「N Custom」。


之前盡油時自動有的 Overboost 功能,現改為要從軚盤撳的「NGS」(N Grin Shift)制,按後可將 Turbo「谷」盡 20 秒提高引擎輸出。


N custom個人設定改為一「雷達」圖表顯示,司機可續一「督」入內去更改。


排氣喉同樣有三段大細聲,在最響的「Sport +」盡油加速時車後「啪啪啪…」爆喉,很動聽!


懸掛系統同有三段軟硬,小改有全新吸震器、彈簧和「杯士」,頭轆 Camber 加大至 1.5 度,行車感覺比前彈跳。


雙離合器波箱反應就如其同類一樣,轉波爽快、無縫。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998cc
最大馬力:280 匹 / 5,500-6,000 轉時
最大扭力:40 公斤-米 / 2,100-4,700 轉時
波箱設計:8 速雙離合器自動波箱
體積:4,340 X 1,795 X 1,445mm
重量:1,530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418,800 起
網址:http://www.hyundai.com.hk
查詢:3428 8288(Zung Fu Company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lfa 正式發表 Romeo Tonale

Alfa Romeo 推出第二款 SUV 車 Tonale,外觀造型早己曝光,最特別是波浪式燈組設計。車廂內則採用 12.5 吋儀錶板及 10.25 吋中控台螢幕,總體佈局中規中矩,並無驚喜之處。

動力系統方面,全新 1.5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配合 48V 輕混能,提供 130 匹及 160 匹兩種選擇,而北美市場則使用 2.0 渦輪輸出 256 匹馬力。另外,還有 PHEV 車型,1.3 升渦輪結合 90kW 摩打,提供綜合 275 匹馬力及 60 公里純電續航能力。

文:Issac.C

Mercedes-Maybach 全新 S680 4MATIC 香港接受預訂

Mercedes-Maybach S 680 4MATIC (Kraftstoffverbrauch kombiniert (NEFZ): 14,1-13,3 l/100 km; CO2-Emissionen kombiniert: 322-305 g/km); Exterieur: designio diamantweiß bright/obsidianschwarz metallic, Interieur: Leder Exclusic Nappa Maybach kristallweiß/silbergrau pearl;Kraftstoffverbrauch kombiniert (NEFZ): 14,1-13,3 l/100 km; CO2-Emissionen kombiniert: 322-305 g/km * Mercedes-Maybach S 680 4MATIC (combined fuel consumption (NEDC): 14.1-13.3 l/100 km; combined CO2 emissions: 322-305 g/km); exterior: designo diamond white bright/obsidian black metallic; interior: Maybach Exclusive nappa leather crystal white/silver grey pearl;Combined fuel consumption (NEDC): 14.1-13.3 l/100 km; combined CO2 emissions: 322-305 g/km *


Mercedes-Maybach S 680 4MATIC 旗艦房車由即日起可供客戶訂購。Mercedes-Maybach S-Class 融匯了完美做工和尖端科技,及 Maybach 一貫的罕有度和輝煌歴史。S 680 4MATIC 採用享負盛名的 V12 引擎(編號 M279),並首次配備 4MATIC 四輪驅動系統。S 680 4MATIC 標準設備更包括 DIGITAL LIGHT 數碼頭燈,Active Multicontour Seat package 主動式多重氣壓調節座椅套裝及 Head-up display 投射式儀錶板。它的軸距比一般平治 S-Class 長軸距版再增長 18 厘米,完全應 用於後座空間。標準配置 Executive Seats 及 Chauffeur package,讓後座變成最舒適的作息空 間。


S 680 4MATIC 採用了經大幅革新的 5,980cc V12 雙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為 612 匹,900 牛頓 米的峰值扭力低至 2,000 轉起產生。引擎上的主要科技包括全鋁製曲軸箱、一體式鏈傳動、由優質調質鋼製成的鍛造曲軸、鍛造活塞和帶有十二個雙點火線圈的多火花點火系統。


新車首次將 4MATIC 技術與 V12 引擎相結合。這四輪驅動系統擁有重量輕,優良抓著力和操控安全性,以及非凡的乘坐舒適性和駕駛動感等優點。S 680 4MATIC 的扭力分佈為前輪 31%、後輪 69%。與上一代的 4MATIC 型號相比,今代的前軸差速器在重量和磨擦力上作出進一步發展,精益求精。

全新 Mercedes-Maybach S 680 4MATIC 即日起可於平治港島品牌中心(柴灣嘉業街 60 號)或九龍品牌中心(紅磡寶來街 50 號)接受預訂。

查詢:2504 6140

《Car1.hk 新車試駕年鑑 2022》現已上架


《Car1.hk 新車試駕年鑑 2022》現已上架,今年多部電動車上場,新書內收錄多部電動車試駕內容外,亦繼續為大家介紹多部新來港家庭車、揭背車、SUV、跑車等等,試車數量比過往更多,全書超過 50 部新車,加量不加價,我們只能挑選最多瀏覽量的車款放在今次年鑑之中,供大家收藏,更多試車內容大家可以在網站內瀏覽。《Car1.hk 新車試駕年鑑 2022》繼續落重本,全書 164 頁特厚粉紙精裝印刷,以滿足愛儲書、愛揭書睇的車迷車主車迷。

現已在各大 7-11 便利店、書報攤、書店、機場書店及澳門地區有售,各位 Fans 請即搶購。

售價:$50
銷售點:在各大 7-11 便利店、書報攤、書店、機場書店及澳門地區

精彩內容預覽

文、攝:Car1.hk / Teddy Leung / James Chan / Issac.C

Porsche Macan 新一代香港開賣


保時捷新款 各車型的動力輸出均超越上代車款,其中標準版 Macan 配備全新開發的直列式 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265 馬力,從靜止加速至 100km/h 僅需 6.4 秒,同時搭配跑車計時套件只需 6.2 秒。Macan S 則配備性能更強大的 2.9 公升 V6 雙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380 匹馬力,車輛即可從靜止加速到 100km/h 只需僅 4.6 秒。新一代 Macan 底盤系統經過運動化調校處理,以應對不同駕駛模式,帶來更靈敏且直接的路況反應。其懸載系統則提供更寬廣的延伸範圍,保時捷主動式懸載調整系統亦經過重新調校,大大提升乘坐舒適度及優越動感的駕控表現。

新一代 Macan GTS 超越前代車型,成為車系中的運動化旗艦型號。車型配備性能 Turbo 強勁的 2.9 升雙渦輪增壓六缸引擎,可釋放 440 匹馬力,比上代增加 60 匹。同時搭配跑車計時套件,僅需 4.3 秒即可從靜止加速到 100km/h,極速更可達 272km/h。

Mitsubishi Outlander PHEV 日本大賣


Mitsubishi 在去年 12 月 16 日正式推出全新 Outlander PHEV,上一代年總銷量只有約 1 萬 1 千輛,所以廠方原本估計新車一個月銷量成績約為 1000 輛,但結果截至 2 月 5 日竟然已經獲得 1 萬訂單,令廠方十分驚喜。

根據日本車迷表示,因為 Outlander PHEV 雙摩打及四驅系統的動力強勁,而且環保慳油,加上車廂寧靜及有 100V/1500W 的插頭可外接電源使用,所以獲得高度評價,而最好賣的頂規 P 車型為七人座,佔銷量 80%,大受家庭客歡迎。

Outlander PHEV 使用代號 4B12 的 2.4L 自然進氣引擎,搭配前、後軸兩組電動馬達,前電動馬達可提供 85kW 功率(約 114 匹馬力)/255Nm 扭力,後電動馬達則為 100kW 功率(約 134 匹馬力)/195Nm 扭力。電池容量為 20kWh,純電續航距離為 87 公里,平均油耗成績為 16.6km/L。新車配備 100V/1500W 的插頭,能夠使用手提電腦、熱水壺及微波爐等電器。

文:Issac.C

英之傑集團送出 100 套「的士保護屏障」


為表示對「抗疫的士」專屬車隊的全力支持,英之傑集團(「英之傑」或「集團」)特送出 100 套「的士保護 屏障」予參與的車主,為的士司機和乘客提供額外的防疫保障。


保護屏由日本豐田汽車原廠設計和生產,以軟身阻燃透明物料製造,安裝於司機左方和後方位置。保護屏適用於豐田金豐混能的士,能減少司機和乘客接觸,以及車廂內的飛沫傳播,為雙方增添額外保障。該 100 套「的士保護屏障」已全數抵港,英之傑團隊準備就緒,馬上可為有興趣的車主進行免費安裝。集團並會送出 1,000 個口罩予參與的車主/司機。


英之傑集團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劉啟成說:「我們深明市民在疫情下十分關心健康和安全,對確診的人士來説,接受治療是康復的首要步驟。我們特意送出「的士保護屏障」予參與 『抗疫的士專屬車隊』的車主,支援車隊提供安全的接送服務,為協助確診者早日康復、減低社區傳播風險出一分力。英之傑集團在此呼籲其他工商同業携手支持的士業界,齊心抗疫,一同渡過難關。」

如需為其「抗疫的士」安裝「的士保護屏障」之的士車主 (於提供確診人士接載服務前) ,歡迎致電豐田客户服務熱線 (電話 : 2880 4101) 預約安排,安裝需時約一小時。

Scania 770s 香港登場 V8 引擎豪華內裝締造地上「最強拖頭」


全亞洲首部Scania 770S登場,以極罕V8引擎迸發出同級最強770匹馬力,一躍成為地表「最強拖頭」!Scania S系列以至臻完美姿態登陸香港,奢華內裝配以剛勁外表,以堅實強橫的力量引領物流業的飛揚。

Scania 14-litre V8 engine V8 engine, 350 hp
Hans Julér 1969

Scania 16-litre V8 engine

Scania V8引擎起源於1969年,經歷超過50年的蛻變和改進,動力組合以致功率亦推陳出新,當中因應不同用途塑造出不同輸出功率,由530、590、660、至770匹,成就無與倫比的V8動力陣容。本代V8引擎連傳動系統更完美平衡重型運輸業的拖曳力及低油耗需求,透過減低傳動系統組件摩擦、更新渦輪增壓器、智能輔助系統及更新廢氣處理系統,令燃油效益較上一代提升6%。其中770S使用的V8 DC16引擎更是商用車中馬力最強,並以1,000轉迸發出3,700Nm扭力,可謂業界皇者!配合12速 Scania Opticruise波箱以更快的換檔應對加速所需,加上液壓減速系統,提升車輛營運效率。


S系列早於2016年發佈,為Scania車輛中最豪華的系列。最新抵港的770S亦奢華極致內外兼備,剛勁外表配LED頭燈及尾燈;多元化的配置及寬敞的車廂設計,為駕駛者及副駕人員於長途運輸中提供極致舒適性,可於車廂內稍作休息。除了架設長途連輸的臥鋪外,車內更備有多個大型置物空間,可按個人需要添加微波爐、咖啡機等設備,以多元化設備為行程添上寫意體驗。


駕駛方面,770S 備7吋數碼化儀錶板及7吋中央螢幕,以數碼化設備提供行車資訊及多媒體娛樂;D型皮製軚環亦更符合人體工學,使駕駛者操作更得心應手;雙座椅均為V8 標誌的皮革油壓座,且備有冷氣出風功能,為駕乘者於炎夏中清風送爽;作為全品牌最豪華車系,770S 更備有V8標誌迎賓燈及車內氣氛燈,盡顯尊貴!

此外,Scania 一直致力改引擎排放,有鑑於駕駛者及車輛在旅程中有較長停車等候時間,770S 額外加設輔助冷氣系統,即便關卻引擎亦能為車廂提供冷氣達8小時,大大降低油耗及廢氣排放。

Nissan Serena e-POWER 全新 Platium 版昇級登場


Nissan Serena e-POWER 憑藉市場唯一之 e-POWER 系統,締造高效、寧靜舒適、爽快的
駕乘體驗;多項同級獨有貼心配備為各家庭成員提供體貼的旅程,深受一眾型格家庭的歡迎。

Serena e-POWER 全新 Platinum 版昇級登場:
– 搭載耀目電鍍頭唇
– 車尾型格金屬飾件

可配合全線 13 款車身顏色,時尚型格,躍動昇華!

22 年製 Serena e-POWER 售價$375,800 起 (已包原廠皮椅及 Apple CarPlay 音響) ,月供低至$5,145 Platinum 昇級追加: $11,000 (原廠套件,連工包料及已連稅)

現選購 Serena e-POWER 可享「冠軍昇級 5 重賞」*:
1)特高 Trade-in 優惠
2)特惠保險方案 – 贈送 Princess 車內空氣清新機 3)限定上會禮遇 – 送$1,000 油劵
4)半價升級 7H 晶鑽鍍膜 (市值$4,000)
5)以優惠價 ($1,500) 升級 1080p 全高清前後行車記錄儀
全新現貨抵港,可快交車! 查詢: 2262 1088

劉錫輝對回歸亞洲利曼系列賽杜拜站感滿意


代表香港出賽的賽車手劉錫輝(Edgar Lau),在本月12及13日完成本屆亞洲利曼系列賽(Asian Le Mans Series),於杜拜賽道舉行的首兩回合賽事。 該位香港車手伙拍兩名隊友 Douglas Khoo(馬來西亞)和 Bashar Mardini(加拿大),合作駕駛66號 YC Panda Racing 的 奧迪 R8 LMS GT3 Evo II 戰車參賽。這次是這位現年30歲的港將首度出戰杜拜,亦是首次駕駛該款參賽戰車。儘管比賽過程遇到巨大挑戰,Edgar 認為此次參賽是有所得著。

Edgar 所屬車隊在練習賽時努力調整戰車的協同性和節奏表現,進行排位賽前時已對戰車滿有信心。Edgar 說道:「我們進行排位賽時,感覺到戰車能夠有力一拼。」可是對手的法拉利和麥拿崙賽車的速度比他們更快,他們未有機會衝擊GT組別勝利。對首次到此出賽的劉錫輝而言,能夠在短時間內學習賽道,並在比賽中盡可能發揮自己的速度才是首要。


首回合比賽由 Douglas Khoo 先進行第一棒,他的表現很穩定,成功交棒到劉錫輝手。這位香港車手回憶道:「我以一套全新車胎及滿載燃油的狀況下接捧,故此花了少許時間讓戰車進入狀態。但當我遇上其他組別的快車群時,我的圈速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基於賽前有限的駕駛時間,我在比賽時亦曾嘗試用不同的線道,有些可以加快戰車的步伐,但亦有些不適合我們戰車的發揮。整體來說,我的圈速發揮算是十分穩定,我亦從中累積到更多經驗。」

Edgar 與隊友們在首回合以第22名完成比賽,車隊在第二回合前對戰車再作出調整,戰車的表現立即得到提升。劉錫輝表示:「戰車在彎道上感覺更加好,我們在比賽的過程中更感順心。」三名車手在次回合比賽初段發揮順利,劉錫輝更成功創出比之前更快的圈速時間,對杜拜賽道亦更為熟悉。可是到比賽後段戰車因為機件故障,車隊迫不得已決定退出賽事。劉錫輝未能完成他的最後一捧,最終以退賽作結。

這場比賽是劉鍚輝在2022年賽季的首場賽事。相隔數個賽季後,再次回歸參加亞洲利曼系列賽,Edgar 自言今次參賽是有所得著:「整體來說,我對這次參賽是感到滿意的。我很高興能再次回到亞洲利曼的賽場上,見到一些自疫情以來未曾碰面的朋友。這次參加亞洲利曼的GT賽事令我獲益良多,而且不管結果如何,能夠與一班如此有能力的車手們較勁已經是不可強求的事。我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期望下一次的比賽。」

劉錫輝續說:「我要感謝我的贊助商們,還有所有無限量支持我的朋友和家人。沒有他們的支持,這些機會是不可能成就的。我很想讓他們知道,他們一直都陪伴著我比賽。」

展望今年賽季,劉錫輝準備以熟悉的 Mustang GT4 戰車,參加數回合的 SRO 美洲GT錦標賽(SRO GT America Championship)。賽季的首場比賽將於四月份,在 Edgar 其中一個主場,美國加州的 Sonoma Raceway 上舉行。這位於香港土生土長的車手,亦計劃聯同 AR-G Motorsports 車隊,參加部分的美國房車錦標賽(USTCC)。長遠來說,劉錫輝將繼續裝備自己,累積更多比賽經驗,並以進軍殿堂級的法國利曼24小時耐力賽為最終目標。

「我們對 Edgar 的比賽表現印象深刻,特別是他在最後時刻才確定出戰杜拜,對戰車和賽道都不熟悉的情況下。這次杜拜的比賽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季前準備,期待他在四月於 Sonoma 舉行的 SRO 美洲GT錦標賽中的表現。」
Chris Alliegro | MetaVC Partners 創始人及執行合伙人

「Edgar 迅速地克服新戰車和新場地的挑戰,並且展現出穩健而具競爭力的速度。雖然他的成績因為戰車出現不能預計的問題而有所影響,但 Edgar 作為 AR-G Motorsports車隊的聯合擁有人、車手和首席教練,我們都對他在杜拜取得兩回合組別前五名完成的表現感到非常驕傲。我們仍在尋找車手和更多贊助商,期待有機會能與他們在 SRO 2022 年賽季上合作。」
Doug Makishima | AR-G Motorsports 車隊營運總監